最新父亲母亲冷秋散文怎么写(大全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12:07:07 |
  • ZTFB |
  • 12页

总结是我们对过去一段时间经历和收获的记录和概括。总结是对事物本质的概括,需要有深度的思维和全面的观察。总结范文的案例和分析,或许能够给我们启发和启示。

父亲母亲冷秋散文怎么写篇一

家乡的小路,我爱你,从出生的那天起我的小脚丫就被深深地印记在你的泥土里。

没有谁知道,小路你曾经给我快乐的童年,在那里我和伙伴们快乐的奔跑着,玩耍着。

成长着,学习着。

如今的我已不再熟悉,当年读书时小路的样子了。

记得俄罗斯有一首民歌《小路》,这首歌很感人,更重要的口哨中让我想起了许多未曾忘怀的故事,是它让我再一次联想到家乡,家乡的那条羊肠小路。

睡梦中,我发现自已似乎已经梦回到了家乡,我的脚步无法停止前进,却又无法在这泥泞的小路着抽起我那条已年迈的双腿,我满头大汗的走着,却又满心欢喜的走在这条乡间小路上,在那里我已然忘记自已已身在醉梦中。

在那里我还曾记得母亲用米饭为我包的窝窝头,父亲为我做的小竹马。

父亲老了,母亲也老了,她们深情的看着我,却又没有发出声音,她们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思念却又像是一种对儿子深深的爱。

此刻母亲正为我编织着手中的毛衣,在她的手中毛线被一根根的银针穿起,但手却不像以前那样使的灵活了,一次次的死结却又一次次让母亲吃力的从新来过,看着满头大汗的额头,我着急地拿起口袋里的手绢儿,正想递给她时,却发现母亲已经睡着了,今天的冬天,我又能收到母亲的毛衣了,虽然不是很时尚,虽然不是很漂亮,但我却还是如获至宝,一直以来母亲的毛衣都被我保存得好好的,虽然天冷,但我还是舍不得穿,每年母亲寄过来的毛衣,我都是穿以前或都已经破旧的,看着毛衣中的一个个空白的洞,我的心就像是被某种意念催生出一种情愫,一下子忍不住泪就滴答在母亲给我的心衣上。

母亲老了,毛衣上的线也越来越松了,但却未能让我这个在外的儿郎感受到一丝异样,拿着母亲寄来的毛衣,我用手轻轻的抚摸着,它我感受到了温暖,它我感受到了亲情的至真,母爱的伟大。

母亲你还好吗?我想写封信给你,却又怕在这个夜里让你再次为我流下伤心的泪。

爸你还不睡吗?是不是又在为我的事担心了,我不是说过明年再找一个好一点的吗?

你就别怕心了,我又不是曾经的小孩子了。

老爸你的关节炎怎么样了,是不是又犯了,我寄给你的药你用了吗?别舍不得用呀,你用那些药膏是没用的,根本治不了本,只是一个心理安慰罢了。

父亲已然拿着手中的刀,做起了手艺活,看着一条条细细地竹条被父亲那有着年轮的手,编织着一个个美丽的花篮,我的心仿佛又再次变成曾经你手下的徒儿。

虽然我的手没有你的那样熟练但我的认真劲可不输给你哟!看着父亲憔悴的模样,不知不觉我的'心飞回到了记忆的那样思碎。

给完钱就忙不转身的回去了,看着父亲,我用手紧紧地捻着手中用油纸包了好几层的钱。

“爸你吃了吗?要不要就在食堂吃点儿?”我细心地看着父亲,从未有这种感觉,父亲的脸变黑了,手也变粗糙了,更重要的是背也重驼了。

父亲回答道:“娃,爹吃了,你回去安心读书吧,别忘了没钱向家里拿呀。”父亲的话,让我明白,如果父亲的付出得不到回报的话,那我就真的对不起咱爹咱娘了。

在一次不经意的时刻,我走在大街上,看见了父亲,父亲正卖着竹篮,吆喝着:“卖竹篮呀,卖竹篮呀,便宜的竹篮啊!”我偷偷地看着父亲,此刻正瞧见一个陌生人向父亲询问价钱:“老头儿,这竹篮怎么卖呀?”父亲回答道:“便宜只要你1块5毛。”陌生人又再次砍价:“你这老头儿也太黑心了吧,人家都是卖1块的你居然卖1块5,你如果卖的话就卖1块吧。”父亲摇了摇头,父亲没有想做这次买卖,这次如果不是我需要急钱儿,父亲肯定就卖出去了,听说我就要高考了,要交什么报名费,父亲连夜赶织了10个竹篮来到了集市,集市离我家有几十里地,父亲是徒步挑过来的,天还没亮时,父亲吃了一点小米粥,带上母亲做的几个烙饼,就急急忙忙的赶来了。

父亲的腿哆嗦着,早晨的雾一定是湿着了他的腿了,而且腿上的裤腿有几个明显摔倒时留下的洞眼。

我满含着泪,躲在好远的一个房角处,蹬下来失声痛哭,眼泪哗地流下来了。

父亲还在跟那陌生人讲着价,就在这里父亲没想到集市的管理员来了:“这位大爷儿,怎么你不知道吗?这里的摊位是要交摊位费的?”父亲没有听明白过来,只是点点头,看着这人就知道一定是个当管儿的。

“大爷儿,你收拾一下东西回家吧,看你这么老了,我也不收你的钱了,你这些东西就卖给我吧?”父亲这刻听明白了,但父亲却牛得很:“什么你要的东西,我要给你钱?还有没有王法了。”父亲可能是耳背,居然听错了。

当我离开的时候,已是黄昏了。

那夜星星很亮,我的心却也因此变得亮了。

父亲母亲冷秋散文怎么写篇二

小时候,母亲在我心中是一只慈爱的“老抱鸡”。我每每都是在她那温暖的翅膀下快乐的生活着,虽然由于孩童的天性,我也会偶尔从她的羽翼下探出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周围,也会偶尔从她那温暖的羽翼下溜出去,在她的目光范围内尽情地玩耍嬉戏,但是只要她一句轻声的呼唤,我就会以豹的速度重新回到她的羽翼下,因为我感觉离开了她会很危险,会很无助。所以不管母亲走到哪里我都会是紧紧地跟随。记不清小时候我因为“跟屁虫”挨了多少的打骂。可是我宁愿被母亲打骂也要紧紧相随。因为我家在这座小城没有什么亲戚,父亲去世早,很害怕再把母亲弄丢了,那样的话就再也没有人保护我了。为了我的成长,母亲付出了她所有的精力。记不清有多少个黎明,母亲起早忙碌的身影,只记得她从来不让我空腹去上班上学,鱼是剥完刺的,饭是从来不烫嘴的。记不清有多少次我生病入院,母亲在我床前精心照料,陪我度过那一个个不眠之夜。记不清楚有多少个寒来暑往,母亲总是风雨无阻地站在阳台上,望着我从夜校平安回家。只记得看到母亲的身影,我就感觉亲切,感觉安全。

长大后,母亲在我心中是风筝上那长长的线。无论我想走多远,母亲却始终让我牵绊。我曾经是一个心境不安的孩子,总是梦想自己会飞的更高,离开我生活过的小城,但是却始终也没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就经常和同学们结伴游玩。工作后,只要有时间就会和朋友们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在家里母亲看不到我的人影,那时的心早已被外面的世界所吸引,也正是青春年少刚想展翅学飞的年龄,很少会顾及母亲心中那份孤独的感受,只有等到天一黑下来的'时候,我才会急着往家里赶,这时才会想起母亲还在家中等我。看到她那焦急的目光,听到她那无休止的唠叨,我当时只是左耳听完右耳出,她心里的那份失落在那时我根本理解不了。而且会时常会冒出想要远走高飞离她越远越好的想法来。参加成考的时候,很想报考浙江大学定招的档案管理专业,并且兴致勃勃的与母亲诉说着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想法,母亲听着我的诉说就伤心难过,我知道她是因为年龄大了,不想让我离她太远,看到她那忧伤的样子,我那颗想飞的心再也飞不高了,就报了本地一所职大,当年的录取分数线一下来,如果我报那个专业也就真的能走上了,我也很是伤心,能够飞出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梦想就这样终结了,也曾偷哭过好多次。母亲曾经n次问过我,是否后悔没有报考,是她托累了我,我总安慰她说没有,其实现在想起来我真的不后悔,毕竟她的年岁大了,中国曾有句古训“父母在不远游”。何况父亲不在了,我就更不应该那样做了。

结婚后,我和母亲是永远的牵卦。从小到大我都是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生活。到婆家后很不习惯,母亲为此很是担忧。记得有次我与婆家发生了矛盾,抱着孩子回家哭诉,发誓再也不回去,母亲耐心说服教育我,并送我和孩子到车站,车启动了,我回头望,秋日的夕阳中,习习的凉风吹抚着母亲的苍苍白发,她也正伫望着我回程的身影,我心中突然地涌出一种悲哀来,那还是曾精心照顾我成长的母亲么?母亲真的已经变老了,她的背已经变弯,她的发已经变白,我不仅没有照顾好她,却还是让她在为我操心,我还是她的女儿么?我结婚后她一直独自生活,七八十岁的人,从来不用我照顾,却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我,那一刻我真的很自责,我的牵卦也从此留在了车站的这一端,以后每天我都要抽空去她那里看看,陪她说说话,买点她爱吃的东西。虽然呆的时间不是很长,却还是让她很高兴。我终于知道该回报母亲了,母亲却悄然地走了,那天早晨她起来把自家的卫生收拾好了,出去倒垃圾,回到家要做饭的时候,突发心梗倒在了地上。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真如五雷轰顶,不能自持。亲友们用她头晚发的面为她蒸了十五个馒头,以表达对她的敬意。细想起来,我少不更事,从不能细读母亲的心意,长大后又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很少顾及她的孤独,她都是在默默地忍受,从来没有过多的责怪过我,要求过我什么,等刚刚我能读懂了母亲的感受时,她却匆匆的上路了,生活是真的在与我开玩笑么?我总是不能相信。

母亲真的走了,带给我的是无尽的思念和悔意。现在我只有在梦境中与母亲无数次的相遇,常常醒来泪湿枕衫。每年的母亲节时,我很想买一束花或者一些其他的礼物向母亲表达一下我的心意,可是却无处可送,其实一个人要是承载了太多的爱,却没有办法去回报他人的时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生活是现实的,当我们要为亲人做什么的时候,就立即开始行动吧,生活从不给人太多的机会。曾读过一首诗人舒婷写给“母亲”的小诗: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生怕浣洗会使它失去你特有的温馨呵,母亲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一声也不敢呻吟呵,母亲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给花、给海、给黎明呵,母亲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父亲母亲冷秋散文怎么写篇三

记忆中的父亲是吝啬的,小时候因为我偷拿家中五块钱而撵到学校用鞋底抽打我屁股,还有就是家中母亲每添置一件物什都会惹来父亲一番叨叨,嫌花着钱了;记忆中的母亲是节俭的,小时候到县里赶集,别人都趁中午走饭店吃饭,我与母亲总舍不得吃,实在饿了就买个饼子充饥。也许就因为小时候的习惯吧,至今对所谓饭店饭馆总敬而远之,很少去。

儿时对于电线短路,我们这叫“缺相”时灯泡忽然昏暗的一刹那就莫名恐慌,这一切源自1984年三十岁的父亲所经历的一场大变故,也能说对我原本美好的家庭带来了致命灾难,听说在发生那场变故前,父亲担任着村里会计还有电工。

那天村里停电着,家中幼小的我哭着闹着缠着要父亲带,母亲应该是喋喋不休吵吵着(这个是猜想了)打乱了父亲思绪,故在未将村配电室的电闸分离的情况下就匆忙和村里另外两个人走村西南处新栽的电杆上架线去了。父亲还有两个村人在架线时意外来电,不幸触电,导致两死一伤。幼小的我对当时状况是没有记忆的,似乎在父亲和村人遭电击的瞬间,家中电灯昏暗了一下,其余的如母亲听闻后奔去看父亲,还有听母亲过去说母亲赶到时,父亲整个人似乎呆了,被电击后身上出现麻刺感,父亲呆坐在村人备的`簟上用手在身上不断地抠挖着,我全无记忆。父亲在那场事故中幸免于难,受重伤,右脸部灼伤严重,在西安一家医院住了近三个月,右脸因灼伤严重,从腿部切下皮植于右脸,从此父亲的右脸留下的深深的“口”字型紫黑色伤疤,至今依然清晰。作为村里电工,出事了自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回到家后伤还未愈,两个死者家属纠集四亲六故就来家里闹腾,后来被法院判决了七千余元的巨额赔偿金给两个逝者(可能不准确)。之后,村电工易主,会计换了人,真可谓祸不单行了!

母亲是要强的,嘴上也是不饶人的。所谓“墙倒众人推”,其中一个死者家在我家屋后路东,他老娘在得了赔偿后在一些恶邻与落井下石的主故意教唆下,还时不时来家里打砸谩骂,那些教唆者则在一旁看哈哈笑。母亲气不过,不止一次与她对骂,甚至厮打。母亲说就因为这,有村人说你门口都是坏心眼的人,干脆和我家房屋换一下,要强的母亲回绝了,说随便他们咋坏,我过我的日子,换了房屋,证明我真怕他了。幼时每每玩耍,一碰着那个死者他妈,人就恐吓我,吓得我直哭,即使到了十三四岁时,我也绕着人家的巷道走。

现在想来,父亲的吝啬,母亲的节俭,也应该源自那场变故――债务缠身要偿还啊!

转眼,哥二十一二了,家中仅有的三间瓦房是说不下媳妇的,母亲成天吵吵父亲找人批宅基,盖房子。那时候,家庭状况还很紧张,可以说是负产阶级。好在舅舅们还有哥都是盖房子的匠人,凑凑忙就在新宅基上把房子主体弄成了,之后推沙灰是我一家四口合力弄好的,刮仿瓷、门窗油漆等等是哥自己舞弄好的。也许是阴差阳错,也许是巧合,这块新宅基或宅基后不远就是当年出事故的地方,出事故时这里还是麦场,如今成了批宅基的地方,而当年的电杆早没了踪影。

一晃又十来年过去了,如今侄儿马上要升初二了,老屋也在几年前由哥与嫂子给翻盖一新了。家中当年债务在七八年前已经还清,去年家中在原有的五间北房和东房的基础上,新盖了三间西房,弄了洗澡间又安装了暖气,洗澡方便了,冬天也不再受冷了。家中现仍不富裕,可至少每年有一到两万的结余,我很知足了。今年一二月份的某天,母亲说:“猜咱屋去年花了多少钱?”我说,花多花少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现在咱屋里每年都有结余,这就够了!

历经劫难后的父亲,数年后响应当时县政府号召种苹果种葡萄,都没赶上赚钱,到头还赔了钱。九十年代后期遇上金融危机导致给人安电后总不能要下工钱,无奈走上了上班之路,分别在镇里三个厂子上了十七八年的班。7月某电厂停产,因年龄大了厂子都不要,又随建筑队干了一年小工,如今在村西一厂子从事绿化工作。

母亲持家有方,总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早些年在家中苹果园忙碌,现在地里都机械化了,果园里苹果树、葡萄树还有杏树早就剜掉了,就连曾经筑起的果园墙都难觅踪迹了,几亩薄田一年就种小麦和玉米,平时也不再起早贪黑去田里了。母亲没啥事,每天把家打理好后,就是接送她可爱的孙女上下学,在街上和乡邻聊聊天,按时在我与父亲回家时弄好可口饭菜。

父亲的性格是老实本分的,对于能帮别人的事情从不知道拒绝,明明知道是坏蛋的人有求了还是义不容辞前去帮忙,导致很多时候被人欺;母亲的性格是粗犷的,信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往往会有怨报怨有仇报仇,还有就是所有女人都有的毛病,听风就是雨。乙说甲在外头说你啥了,母亲会记着甲说的话,不论真假先记恨上了,之后对甲会不理不睬,有时也会说甲的不是给旁人听。

不论怎样,愿父亲、母亲在今后的日子里健康、幸福、平安!

父亲母亲冷秋散文怎么写篇四

对于父母的婚事,我们作为孩子的总不能指指点点。虽然我们后来能发表一些议论,但那已经远离了事件的中心,而且年代的确是有点太久远了。我们是用倒算帐的方法来推测父母的婚姻的,这容易造成信号失真,况且不管怎么讲,对父母是大不敬的,也是不公平的。离开事情的背景去静态地分析这件事情,会掩盖或歪曲历史原来的面目,使本来就很浑浊的事实,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但历史确实值得并需要回味和品尝,尤其是像父母这样革命者的历史。倒不是因为他们作为胜利者置身在成功的光环里而值得追忆,而是自始至终他们对自己的生活都糊糊涂涂地明白着,一直到现在——直到我父亲去世,母亲孤身一人——这的确让我们饶有兴趣。

如果用“革命”这个充满暴力意味的词把父母拉扯在一起,显然是简单和粗暴的。但事情的确如此,是因为革命,他们才走到了一起。那个时候我年轻的父亲像邻村的那些年轻人一样,被一本泛黄的书籍鼓动着,中断了学业,在昏黄的油灯下经过短暂地培训和宣誓,就开始一知半解地理解并执行革命任务。其实他还不知道,他已经渺茫地走进职业革命者的历史里,政治的`追光灯对他的映照已经越来越清晰了。他警惕而机械地走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口干舌燥地向那些木呐的人群宣讲着政治圣经,帮助惶恐不安的他们打开那些大户人家的粮仓,并把从他们过去“东家”的手上抢来的土地不由分说地送给他们,让他们从物质的意义上来图解革命。事情的结局可想而知。革命成功了,父亲也成功了。我想,不管打着什么样的旗号,瓜分别人财产的革命,即使现在再来一次,成功的胜算还是会比较大的。

父亲认识母亲的时候,她才刚刚走出校门。对红色事业的追随让她站在了父亲身后,身影单薄而坚定。神圣的光芒穿透她纯洁的心灵,让她有了持久而轻微地震颤。对政治过度的敏感,是他们那个时期革命者的普遍症候,类似于低烧和触电的感觉。虽然他们都正值谈情说爱的年龄,但几乎没人关注这个问题,好像革命者都没有青春期。个人感情被搁置起来,那些偶然发生的青春骚动对自身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或者被作为低级趣味被排除掉。那时正处在破坏和建设的初期,百废待兴,几乎每天都有大事发生。爱情作为奢侈品从大众的生活里被流放了,生活因此而单纯起来,或许是更加复杂。

是啊,革命伟人教导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天天就携带在他们的公文包里,除了“革命”,他们不知道生活还有什么意义,直到有一天,他们突然与婚姻短兵相接。

他们的婚姻是被他们共同的首长、也是他们后来的县委书记草率地决定的,当然这是我们现代的眼光,在当时这也是一项政治任务。那是一个平常的月夜,平静而温婉的月光,也许让首长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儿。他动情地回头看着身后的两个年轻人,然后有力地挥舞着手臂,斩钉截铁地说,你们结婚吧!

这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婚姻模式,不仅结婚如此,离婚也是如此斩钉截铁。强烈的时代特征,赋予婚姻极强的政治筋骨。先结婚后恋爱,或者是先结婚后认识,都是不足为奇的。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是革命把他们召唤到一起来的,那么,革命就有义务为他们组织一个“革命家庭”。

婚姻好象是一个人一生的定型剂。一旦沉入到里面,自己几十年的生活就会被反复复制。父母结婚之后,虽然他们仍然都沉浸在工作里,但生活更加白热化了。日子单调而充满激情,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到来,使他们艰难地在革命者和为人父母的双重角色之间泅渡。苦难的日子在他们身后次第展开,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冲刷着他们脆弱的神经,让他们在风浪里颠簸。他们的手在坚守和抗争里紧紧牵了起来,革命让他俩成亲,革命又让他俩成为亲人。母亲更加坚定地站在父亲的身后,有时候是站在他的前面。他们无法理解上层忽左忽右的政治风向,更无法理解邻居忽冷忽热的政治脸色。一切都是在革命的名义下进行的,因而,一切都是合理的。

他们首先成为同志,然后成为夫妻,后来才成为伙伴。他们忽略掉了谈情说爱的时间,对于今后几十年以濡相抹的日子而言,这是至关重要的考验。一个革命者,如果不是被自己打败,总是会认为真理在握,因而更具有生活的韧性。父母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从来没抱怨过什么,也没企求过什么,他们认为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这种达观或者叫做唯物主义的理念,让他们侥幸在巨大的政治车轮的碾压下逃生。

在那些饥谨的年代里,母亲用稚嫩的肩头扛起了这个家。灾荒绵延不断,苦难一望无际。但她都咬着牙挺了过来,没有让父亲为生计而担忧。始终起早贪黑的父亲,总是把背影留给我们,有时候我们想起他会很模糊,只是一个指代和象征。

他们这一代人的生活,贫乏得一句话都可以说完,但是又丰富得像一条饱满的河流。也许可以说他们基本上没过过好日子,也可以说,好日子都让他们过完了。他们没有犹豫和彷徨过,他们习惯于服从和忍耐,但他们又会用热情锻造每一天。他们不会为一段虚无的感情而痛不欲生,更不会为彼此的忠诚而提心吊胆。有时候,他们会静静地坐在一起,半天都不会说一句话。他们不是无话可说,他们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是丰富的语言。他们都太了解对方了,因为从他们结婚的那一天起,彼此都活在对方的生命里,虽然是以革命的名义。

父亲母亲冷秋散文怎么写篇五

温晴的下午,好朋友拿来光碟,和我一起看他父母七十寿辰的庆典。光碟剪辑的声音和画面,近乎完美地记录了儿孙和亲朋对老人高寿的祝福。欢快与祥和,点缀着两位老人,点缀着四方八面的客人,也点缀着那个美丽的日子。看着,看着,我的目光,似乎穿过了荧屏,越过了大山,清晰地看到了我的年迈的双亲。

我的爹爹妈妈,都是八十好几的耄耋老人了。在我们村,在方圆几十里的山里山外,这样高龄的老人,已经很难一见了。岁月的风霜,残酷地让双亲一天天地衰老,一天天地衰弱。儿时的父母印象,一天天,一天天变得模糊。

因为儿女多(我们兄弟姐妹十多个),因为供养我们读书,还因为那些艰苦的年代,父亲母亲,熬过了太多的困顿。父母常常回忆,为了养家糊口,他们夫妻俩,在农忙的空隙,常常利用黑夜的掩护,去背大板﹙一种加工棺木的原材料﹚转卖。又是黑夜,又是提心吊胆,父亲和母亲,在暗淡的星光下,不知熬过了多少个揪心的夜晚。难以想象,身体瘦小的母亲,竟然可以和父亲换着背百多斤重的木头!也许,正是生活的希望,正是家庭的曙光,让他们,把多少个青春年华,留在了那一条条为生计奔忙的小道上。至今,父母回顾起那段辛酸的往事,还会为赚到小钱的成功而笑得开心,也会因某几次害怕被抓,忍痛丢弃牵连生计的木头,空着手饿着肚子无奈地回家而吁吁不已。

儿女的渐渐长大,父亲和母亲,也渐渐的老了。尽管儿女们还都孝顺,特别是小妹常常很关照父母,但是父母总闲不下来。他们不仅自己不辍劳作,还总是牵挂着儿女中的这家和那家。直到今天,好像我们那慈祥的父母,仍然是我们弟兄姊妹十余家的当家人。无论大事小事,年迈的父母,总放不下心来,总要关心这,关心那,总放不下那份执着的牵挂。我们做儿女的,大的已经是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但是,不管遇到什么事,总还是像小孩子一样,愿意征询父母的意见,好像,父母永远是我们最依赖的那个暖暖的靠背。

一定是上天的眷顾,父亲和母亲,虽然吃了那么多苦,但是身体一直很好,很少打针吃药。那年,大姐家的一个儿子意外病逝,父母似乎突然间老了许多,也衰弱了许多;又是那年,兄弟姐妹中最善良的三姐又惨然病故,父亲和母亲,几乎就快站不稳了。从那天起,父亲和母亲,视力、听力就大不如前了;从那时起,我的老父亲老母亲啊,一天天走入了苍老,一天天显现出了无奈的老态龙钟。曾经的硬朗和不随便服输的老父亲老母亲,就算是走在街上,蹒跚的步履,也似乎更加弱不禁风了。

一定还是上天的眷顾,父亲母亲的子孙很是兴旺。对现代社会来说,很少有人家可以四世同堂,但是我们这一家,却早就是这样的'情形了。父母的子孙、重孙、外孙、外重孙,坐在一起,就像一个小村在聚会。每年春节,总有那么几天,三四十口人聚在一起,熙熙攘攘,热热闹闹。这个时候,老父亲老母亲,就开心得不得了。他们两老口,拉拉这个,拉拉那个,沧桑的脸上,展露着一份又一份甜蜜。儿孙们或多或少的礼物,总是让老两口左推右让,最后,各式各样的孝敬堆成了小山。老父亲老母亲,不是因为礼物,而是因为上天给他们这么多的儿孙后辈和孝心,忘却了心头的那一份份伤感,那一份份心酸。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和母亲几乎没有吵过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爱。在我勉强懂事的时候,就记得母亲总不会忘记挂念父亲的酒和茶叶,哪怕是挖草药或者是打草席卖,母亲,总是在父亲的酒和茶叶吃完以前,就添补上新的。甚至,母亲也陪着父亲少少的喝点小酒,淡淡的喝点茶水。有的时候,父亲喝剩的酒和未喝淡的茶水,母亲也很有兴致地喝掉。而且看得出,母亲因为这感受到一种快乐和幸福。好多年来,我们做子女的,常常幸福的看到,每当父亲母亲老两口坐在一起的时候,母亲,总是习惯双手扶在父亲的膝上,时不时的,还帮父亲拉拉衣角,弹弹灰尘。这一幕幕,让我们成年的儿女们温馨,也让那些不懂事的孙辈们嘻嘻哈哈的笑个没完没了。

就像晚霞留恋天空,父亲母亲对人生的留恋越来越强烈。周围几个村,只要有老人过世,父亲母亲一定要莫名地悲哀好几天。在父亲病重的悲凉日子,母亲也虚弱得神志恍惚。父亲输液的那段时间,我和侄子与母亲叙谈着各种各样的话题,说的几乎是我们这一大家成功和开心的事。侄子也懂电脑,说着说着,侄子说电脑可以算命。母亲听了,好像一下子有了兴致,她要我在电脑上帮她们老两口算算,看寿延还有多少,看父亲逃得过逃不过这个坎儿。我答应母亲当天就查。晚上,我真的在电脑上仔细地查了又查,什么周易算命,什么婚姻配对,什么属相与命运,林林总总,查了半个晚上。那些不着边际、似是而非甚至互相矛盾的断言,怎么也不能告诉我一个准确的答案。第二天,我告诉母亲说,电脑上说了,父亲和母亲,今年只有小灾,寿延还有好多年呢。母亲听了,眼角欣慰的泪水一滴滴滚落下来,那只拉着父亲的手,也握得了更紧更紧。

音响中的砰砰礼花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的目光,又回到了荧屏之上。但是这次,荧屏上朋友的父母,忽明忽暗地幻化成我年迈的父亲母亲。我眼睛里看到的,分明就是我的双亲在紧挨着坐着,母亲的那双手,还是恋恋地放在父亲的膝盖上。

父亲母亲冷秋散文怎么写篇六

这个秋季的雨绵长冰冷,淅淅沥沥已有半个多月之久。天上的云厚重的像是快要压下来,那些在夏日里鲜艳的绿树已显颓废的斑驳。偶尔有一片黄叶盘旋着坠落,凄然舞动最后一丝不舍,在秋风里以绝美的姿态如蝶翩飞。

父母的眼中有让人心疼的期盼流露,却已不复明亮。回家的那一刻,我却分明看见了妈妈的眼中有亮光闪过,她把满心的欢喜都揉到面里,做进菜里。记忆中冷峻的父亲不知从何时开始已经不再严厉,余辉下的笑容柔和,暖暖的。夕阳下,风吹起他们额前一绺发丝,有触目惊心的白发掺杂其中。他们都老了。在我不知不觉中悄悄老了。这么多年来,我都没有如此仔细的看过我的父母。在我的影像里,他们一直都是年轻的样子。他们年轻的样子是什么样的,我在记忆里搜寻,却模糊到任我再怎么努力都看不清。只记得,每一次在我出门时,他们都会送我到门口,嘱咐着那些听到耳朵生茧的话,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回家时,妈妈总会亲手做一碗热腾腾的的饭,端来到我面前,微笑的看我狼吞虎咽。一切都是这么平常,这么普通。

爷爷去了,外婆也去了,我惊讶的发现,我的妈妈老了。可是,我记忆中的妈妈她从什么时候开始变老?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长这么大,我都从来没有给妈妈洗过一件衣服。倒是每次回家,妈妈都不让我做一点家务,我心安理得的享受着。

儿子一天天长大,我给他做饭,把爱也做在里面。他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唯独不爱吃我做的饭,我无可奈何。我想起小时候,常常在父亲的监视下艰难下咽。现在,我把我认为好的东西都给了我的孩子。习惯的等他放学,等他回家。人,只有在为人父母之后,才能真正懂得父母的心。

而我的.妈妈,似乎比我更爱我的孩子,她把他揽在怀里,亲他。孩子也转过来亲他。我的眼睛不禁模糊,妈妈也常这样亲我。小时候,我很喜欢她这样亲我,长大一些的时候,便有意无意的推开了,觉得难为情了。

妈妈从抽屉里拿出一双鞋,是为我的孩子做的,雪白的底,排列整齐的细密针脚,大方漂亮。儿子爱不释手。她把对我的爱和牵挂藏在心里,在我的孩子身上延续。她给我和我的爱人做鞋垫,漂亮又结实。没有我们在身边陪伴,这些针线就是她寄托感情和打发时间的活计。

我很少去看妈妈。只是打通电话问问好。妈妈的声音很孤独,却说一切都好。

秋天又来了。绵绵的秋雨让秋日更冷。我忽然非常想念妈妈,想念他们,早该回去看看他们了。

父亲母亲冷秋散文怎么写篇七

本应享尽天伦,却遭苦了一生。

—题记。

父亲、母亲本应都是天地间的宠儿,应当繁华一生。唯只有我们!为我们倾吐一生,呕心呖血。身上的光芒跌落满地。

归为堂堂七尺男儿的您,又历尽了多少沧桑呢?转眼朱阁,路上的霓红灯亮了,属于我的那盏灯也在悄悄的散发光芒了。而您呢?您的那盏灯又在哪里呢?默默地亮?又默默地灭?我的父亲啊,您为什么总是那么默默无闻?耗尽毕生心血,为的只是给我铺平道路,值得吗?为了一个不懂事的女儿?即便灯一灭,花尤败,叶已衰,我知道,您还是会默默的给我付出。

父亲,我的父亲,千言万语不及一句谢,您是我的灯烛,支撑着我那千丝万缕的光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父亲母亲冷秋散文怎么写篇八

再过个年,父亲就将走进人生七十五岁的大门,如果母亲还在的话,今年正是她七十三岁大寿。

然而,人生无常,母亲离开我们已快十四年了。

父亲是一名资深的共产党员,也曾是本地的父母官。

为官三十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在经历了人生坎坷苦难,悲欢离合,大起大落后的今天,变得木讷了。

人生的苦难有十分,他自己就尝了八分:幼年丧母,中年挨斗,花甲丧妻,老年丧子。

前几天是父亲的生日,我们便又回到了他的身边。

一来为他祝寿,二来再去看看刚刚出院十天的老人病情是否好转。

自从20xx年春天老人得病开始,身体状况逐年衰弱。

由于血栓作用,大脑周边的系微血管已堵塞很多,使老人的记忆逐日衰退。

医生说,最后会丧失一切记忆,步入痴呆。

不认得亲人,不记得任何事情,出外走路有走丢的可能。

只是当时看着治疗后的父亲并无大碍,谁也没有想得过多。

从那时起,我们兄妹几个便尽心尽力的去关心和照顾好老人。

20xx年的深秋,父亲第二次发病,住在市里离我们单位不远的医院。

当时由于我的工作已到了紧要关头,每天都在夜以继日的忙着,无暇去看一眼躺在病床上且离我近在咫尺的父亲,在工作的忙碌中煎熬着自己作为人子的良心。

只是在忽然变天的那个晚上(当时医院还没有取暖),利用吃饭的时间来到医院,为父亲添加了御寒的物件。

那次治疗后,父亲很快就好转起来。

20xx年的国庆过后,我举家搬到了小城,结束了自己因工作在异地的每天往返,离开了生活四十年的故乡。

在车辆即将开动的瞬间,看着老人恋恋不舍的眼神,我努力着自己温馨的笑容,只与他们简单的挥挥手。

“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山山岭岭唤我回,一石一草把我留……”我知道,回家的路每天都在我的心里畅通着,因为这里有我每日都牵挂的亲人。

今年的父亲节前,我将老人再次的接到小城,一家人在酒店里高兴的为老人过了属于他的节日。

饭后,一家人来到了歌厅,在这个节日,我要倾心的为老人献上几首歌曲。

这是父亲平生第一次光顾这个灯光迷离的场所。

作为曾经文艺舞台的活跃者,父亲的戏剧唱得非常好。

曾在地方组建小剧团参加各类演出。

出演过评戏《刘巧儿》里的赵金财(赵柱儿的爹)、《铡美案》里的包拯等,只是对以后的歌曲类很少涉及。

在正规的场合听我的歌只有一次,那是我复员后参加当地的“庆七一”活动。

可当时的条件有限,无论是音响还是伴奏都非常的差劲。

为了让父亲能真实的感受到现代声像的魅力及用心的聆听一次我的歌声,我将尽力的唱出自己的心声,献给我亲爱的父亲。

也许,这会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次了。

当刘和刚的《父亲》音乐响起,我便不自觉的走进了意境,泪水不能抑制的流了下来。

一曲动情的《父亲》中,我看见了老人眼里隐隐的泪花。

也是平生第一次,父亲为我鼓掌,说:我儿子唱得真好,和原唱差不多。

接下来,我又为老人演唱了崔京浩的《父亲》和刘欢的《人生第一次》。

我第一次听到的呦,是你的喊,

我第一次看见的呦,是你的脸;。

我第一次挣下地钱捧到你眼前;。

我第一次爱上地人哦,领到你跟前;。

无论我走到哪里,总把你挂念;。

我就是抱上了儿孙,我还是你的铁蛋蛋。

每首歌在父亲的面前唱响,都会深深的感觉到震颤,也仿佛只有此刻才真正的领会到了歌曲的内涵和想要表达的意境。

我就像一个曾经的孩子想在父亲面前得到夸奖一样,毫无顾忌的唱,毫无顾忌的流泪。

因为,我终于能将自己满腔的爱在歌声中唱给我最疼爱的老父亲,于我,满足了。

八月中旬,利用儿子放假的间隙,我们一家再次的回到老宅,又一次近距离的与父亲度过了一周相聚的日子。

中秋节回家,父亲破例的与我们哥几个坐在一桌,让我们喝酒吃菜,并说过完节后就将每年两次季节性的预防药挂上。

那一天,我们全家一起真的好开心,好和谐,好幸福,好圆满。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谁知刚刚挂完药后,老人的病情竟然突然加重。

从过节开始,仅仅十天,老人的记忆突然消失,并于国庆前几天走失了。

那天下午,当一上午心惊肉跳的我接到电话后,便找到了难耐的理由。

于是,和姐姐及爱人赶忙开车往家里赶。

好在吉人天相,父亲走出几里路后,因口渴,来到了我们家族外嫁的姑姑家里。

发觉老人不对劲,便硬性的挽留下来。

当我开车去接他回来时,看见父亲那无助的眼神和疲惫的样子慢慢的走在路边,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时,我的眼泪霎时涌满眼眶。

这还是我那精干贤达、叱咤风云的父亲吗?那一刻,我的心很疼很疼……。

第二天,我和姐姐便将老人接到了市里的专科医院继续治疗。

看着ct片,医生说:好转的可能性很小,他的边缘血管和形成的病灶已大面积堵塞,我们只能尽力。

其实,我们何尝不知?只是这次来得太突然,来得我们心里还没有丝毫的准备。

我们不甘心一个前十天还和我们有说有笑的老人,竟突然地失去了记忆,那么快,那么的没有道理。

就算一切都是无望,我们也要努力,哪怕最后的结局熄灭了我们心中剩余的那丝光亮。

于是,注定今年的国庆假日我要陪着他们。

随着日期的逐渐减少,我们心中的光亮也在一天天暗淡。

老人开始每天烦躁的叙说,不认得任何人,不知道身在何处,只是一味的说:回家吧,回家吧。

经过两个周期的治疗不见效果,我们终于将老人送回了家中。

回来以后,老人还是不断地叙说。

也许是有病乱投医吧,续母找来了神婆,为父亲“跳大神”。

神婆说是母亲来接父亲,抱着父亲的魂魄不放手,致使老人神志不清丧失记忆。

于是,众人便来到母亲的坟前,依照神婆的指示开始了所谓的挽救行动。

父亲生日那天,我们回到家中,在没有谁暗示的情况下,父亲竟然认出了我和爱人。

父亲母亲冷秋散文怎么写篇九

他们,极为平凡。平凡到将他们随意丢进人潮,你第一眼绝对不会注视到的程度。

我的父亲,他没有万贯的家财,没有位高的职权,但他一样也不少于旁人,因为他是一个父亲。有人说父爱如山,我正是在慢慢的成长里才真切地感受到这伟岸的父爱。

父亲憨厚不多言,每句话像是细斟慢酌出口,因此句句都显得特别有分量。自然,父亲是一家之主,家里的大事基本上由父亲决定。小些时候,骨子里是怕父亲的。他不常将笑容溢于言表,神态总归是严肃的。心里委屈装事,多半是在母亲前抱怨,奶奶旁撒娇,极少找向父亲。可是母亲却说婴孩时的我多半时间都是父亲抱大的,我一直觉得不可思议。

知道父亲偏袒我,是在逐渐懂事的年龄段。和母亲闹脾气,好面子的自己赌气不吃她做的饭,而后饥肠辘辘呕在一角的时候,是父亲偷偷盛一碗饭亲自给她女儿送过去。外出求学拿零花钱的时候,素来节俭的父亲突然变的阔绰起来,他总是问够吗?我答够了够了,他还是要多塞给你一些。小时候母亲不在家,他会细致的帮我梳辫子,之所以说细致,是因为他整整梳了半个多小时。还认不清美丑的我就顶着歪歪扭扭的`辫子去上学。和哥哥闹别扭,挨打的永远是老大,免于灾难的永远是我。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那我这辈子和上辈子该是有多么幸运!

父亲是慈爱的父亲。劳累繁重的活儿都是父亲做的。每逢饭点,那些我总认为难啃的粗粮馒头又总是他先挑走的。

我所出生的村庄,虽小却也是算热闹的。往后那些年,村民开始大肆的迁移户口至城市。原本温馨的庄子马上沦为了自然村。父亲与母亲都是规矩的庄稼人,除去收成,再无任何经济来源。这样普通不过的家庭硬是供两个孩子读书,已属不易。马上面临搬家买房的现实,父亲的负担重了。父亲没有别些本领,只能靠一身气力。听说木材赚钱,父亲就磨锋利了斧头,奔向山林深处。林间山势陡峭,树木蓊郁,那么粗的树干,都是靠父亲的肩膀一棵棵扛出来的。我能想到的是父亲如何汗如雨下,肩负重荷,步履维艰的迈过那湿滑的针叶林地。那一年,父亲舍不得给自己买一件衣服,甚至是一双袜子。他就那样黑了、瘦了、老了。拿起昔日的照片,那个身穿v领针织衫,一头乌发而年轻帅气的父亲,在生活的重压下,再也回不来了。每每想到这些,心底涌起的满满都是对父亲的疼惜。

父亲,是我的大树。从他那里得到的最多的是感悟。他的身体力行告诉我,不论贫困或者富贵,要遵循自己的方向,踏实稳重的做个好人,做个善良的人。

母亲属心灵手巧的人。幼时记忆中的她总是忙农活,顾家务,一向极少坐下来歇息。村子里那一年妇女间流行编织围巾,母亲听闻便学了去。买了五彩的毛线,便左一搭右一搭地在指尖缠缠绕绕。所过之处,那缤纷的色彩就规律的如竹编似的拼在了一起。母亲对每种毛线的色彩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所以织出来的围巾的色彩搭配远胜于其他人。

母亲是勤奋的。每个清早,她都是第一个起床的。她特别会合理利用时间。热早餐的时间里,她便开始梳洗打扮。幼年,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看母亲扎辫子。她先是解开昨日早晨扎好现已松散的辫子,拿梳子把头发梳理顺畅。一下、两下。几下子之后,已顺畅的头发就完全披于肩。有时也会遇到发丝打结,极难梳理的地方,性急的母亲每每此时便会使些力气焦急的拉扯它们。静谧的清晨,阳光洋洋洒洒地从玻璃窗映射进来,我总能在柔和的光线里看见那被拉扯下来的三两根纤细的发丝伴着细小的尘埃在空中温柔的落下。母亲就这样在轻而暖的阳光里不紧不慢,娴熟地将一股发搭在另一股上,由上而下,匀称而细致。好多个清晨,我就这样躺在被窝里,睁着惺忪的睡眼,仔细看母亲一下一下完成这一系列过程。因了我观察的认真、恒久以及母亲扎发的细致完美,那些画面才得以身居脑海,清晰至久。

母亲又是极勤俭的。冬日好不容易闲下来的时光,她喜欢做些针线活儿。她常常把家人的废旧衣物裁剪成布片。或拼砌成漂亮的门帘,或裁剪为耐实的鞋垫儿。那废弃了的碎布边角和那五彩的丝线可是母亲最得意的宝贝。这些看似没用的东西总能在母亲手里变个花样儿。尚不止这些,少年无知的我总是对美丽的小事物心生艳羡。同伴穿了漂亮的白裙子,嘴上不语的我,把羡慕呀全投进了那长长又久远的注视中。幼时家贫,母亲便扯了碎花纯棉的布料,精心为我缝剪了一件合身的衬衫。裁缝机吱吱扭扭的转着,等着穿新衣的人儿呀,心里无限欢乐。

邻居都夸母亲针线做得好,于是母亲的形象便在我心里高大了起来。年少的我心里充满了对母亲的崇敬,所以那针脚的走势都被我牢牢的注视了去。母亲常说,女孩子懂点儿女工总是好的。我想是得益于母亲的遗传和教授,后来初学女工的我竟也能得心应手。

母亲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尽管知识浅薄,却总能在寡淡如水、波澜不惊的日子里保持着自己的乐趣,精致且斑斓的生活着。

这便是我的父母双亲。伟岸深沉的父亲,灵巧勤俭的母亲。这些年里,他们勤勤恳恳,忙忙碌碌,风霜渐渐遮蔽掉容颜。若我算得上是优秀的,那么功劳也应都归功于他们。

世间事总是有奇妙存在的可能性。些许人明明如此简单和普通,却在你心里至关重要,任谁都替代不去。岁月苍苍,时光凉薄,我别无他求,唯愿我的双亲平安喜乐,康健无恙!

父亲母亲冷秋散文怎么写篇十

婚后的父母是幸福的。像那个时代的所有年轻人一样,他(她)们沐浴着时代的阳光雨露,积极工作,努力生活,日子像拔了节的竹子一样节节高,几年后,家中相继添了我们姐弟几个,父亲和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呵护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温馨美满,欢歌笑语不绝于耳。

可天有不测风云。人生的风浪袭击了这温馨的一家。我八岁那年,母亲得了重病,原本欢声笑语的一家忽然间没了生气,乌云笼罩了这个家庭,医生说母亲的病很重,恐怕生命有虞。但父亲不相信,他一面无微不至的照顾母亲,给母亲开小灶,按摩,安慰母亲,给母亲信心,一面又带着母亲走遍了能去的大大小小的医院,看了无数的医生。几年下来,母亲的病是有了起色,但母亲再也不能出去工作了,一家子大大小小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父亲的肩上。

父亲渐渐变得沉默了,但他并没有被生活压倒。为了养活我们一家大大小小七口人,他白天在单位努力工作,闲暇的时间便带我们一帮小喽啰砍柴、种菜、捞鱼摸虾,日子虽然清苦但却其乐无穷。在家的母亲也没有闲着,她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那时的父亲每次回到家里,总有自制的烟卷来抽,当然,这都是母亲的杰作。因为家中困难,父亲抽不起买的烟卷,只好自己做了个小小的卷烟机,自己做烟卷来抽。从卷烟机诞生的.那一刻起,母亲就承包了这一工作,闲暇时我们常常看到母亲在默默地卷烟,宁静而专注,仿佛她卷的不是烟,而是很珍贵的东西;而父亲抽烟时的满足、惬意和幸福,也让我们终生难忘。

在清苦而不乏快乐的生活中,我们渐渐长大,先是大姐工作了,接着是我,家中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父亲和母亲渐渐露出了欣慰的微笑。然而,命运的狂风巨浪并没有怜惜我们。就在我工作的第一年,一向身强力壮的父亲却得了重症,一道道病危通知书雪片一样的飞来,让母亲和家中人惊慌失措,当时我和大姐都在外地,亲近的亲戚也都在千里之外,怎么办?没想到,在这危急时刻,柔弱的母亲却挺身而出,协助医生做出了果断而正确的治疗方案,父亲得救了,而母亲却因日夜的操劳,整日的痛哭,憔悴的不成样子。那年,当我和姐姐回到家中时,父亲已度过了危险期,正在慢慢的恢复,我们劝母亲不要去医院了,一切有我们代劳,但母亲哪里肯,执意拖着生病的身体来回奔波,不管我们怎样劝,就是不肯离开父亲一步,直到医生乐呵呵的告诉我们,父亲没事了,母亲才遽然倒下,并从此留下了高血压的病根。

父亲母亲冷秋散文怎么写篇十一

学生在朗读《背影》时,我不由地分了神。

心头浮上灰色的光影,褪色的背包、泥泞的小路、静默的桥、兽脊似的山,还有蹒跚的步履、光滑的木棍,它们都一股脑儿地铺陈在记忆的底片上。

鹤桑公路与鸦来公路在中坪村一座水泥桥旁会面,桥边有两家“农家乐”餐馆,生意很不错。桥很宽,房屋翘檐飞甍,颇具民族特色。

我家三间砖木结构的老屋就在这个村阴山下的土坳上,走大路距那桥仅十来分钟的路程。田野中阡陌交错,往往会有捷径可走。

1991年我13岁,考上了来凤民族师范。此后三年,每逢学校开学,我都要在那桥旁候车去来凤,每次候车父亲都要送我,无论风霜雨雪。

天刚破晓,父亲就唤我起床,为我做了早饭,吃完后就扛起那个别人给的褪色的`牛仔包送我去赶车。我要自己扛,父亲不肯。下雨天或冬日里,阴山的路总是很泥泞,我走在前面,父亲拄着木棍扛着包一瘸一拐地跟在后面,父子俩不时说说话,都是关于努力读书,立志成才之类的。

母亲去世多年,亲戚朋友渐淡渐远。父亲看透了炎凉世态,总说“孩子努力读书吧,赊借无门我也要把你送出去,跳出农门就好了!”我耳朵都听起茧了,可还是“嗯嗯”的应承着,我怕伤了父亲的心。很多时候,父亲四处借钱,说不尽的好话,但收效甚微,有时迫不得已把家里颇为紧张的口粮贱卖些才能凑齐学费。

路上会遇到熟人,他们向父亲打招呼“送儿子读书去,是吧!”“是呀!”父亲答得很响亮、很干脆,然后跟熟人搭讪几句。熟人说“你儿子很优秀,以后就是铁饭碗了,我们村有出息的人不多呀”!父亲便生出许多幸福来。熟人又说“三个孩子,你一个残疾人又当爹又当妈不容易呀,若他妈在,凭这娃子的能耐读高中前途会更大!”父亲便黯然下来:“有什么办法,摊上了这样的家……”我在一旁便催促着父亲快走。

其时的我对读师范一直耿耿于怀,我们学校那届毕业生只有两人达到州重点高中的分数线,其中一人是我。我上了线便执意要读。记得当时在教委招生办填志愿(现在叫教育局),父亲劝我填报来凤师范算了:一是师范生国家有补贴,他实在累不动了,二是毕业后就有工作,从此吃上了皇粮国饷。我不依,旁边来了一个人对我一顿骂:“人要有良心,你看你父亲劳累到什么地步!”后来才知道骂我的人和我同姓,是原太平农中的校长。那种情形下,我实在无法再坚持了。我最终知道就是读个师范,还多亏父亲初中时的一个同学的帮忙。当时那个叔叔在招生办负责,非常同情父亲的遭遇才顶着各方面的压力插手这件事的。那个时候师范院校是热门。

车停了,父亲上车帮我拣好座位,请求司机沿途照看些,倘若遇到有的司机不耐烦,就说“是的,是的,你快点下去吧……”车发动了,父亲隔着车窗垫着脚还在喊“到学校了来信!”车子一溜烟似的走了几十米,我回过头来还看见父亲站在先前挥手的地方,模糊在越来越远的雾霭中。

92年,国家放开粮食价格和粮食经营,实行粮食商品化。我们在学校的生活也受到冲击,国家的生活补贴不够用,我是一月接不上一月。我给父亲写信,从不正面提钱的事,可我知道,只要给父亲写信了,隔段时间就有钱寄来,数十元不等。

93年,大姐出嫁了,嫁给邻村的一个长她好几岁的男人。大姐从家里空手出去的,简单的习俗仪式都没有。二姐在吉首一个远房亲戚家做保姆,只有父亲一人在家。放暑假了,我一下车就兴冲冲地往回跑,可家门闭着,土坝子里烂蓬蓬的草快没及人膝了。我喊了一两声没人应,在土阶沿上踅回,才发现堂屋的门虚掩着。我推门进去,堂屋里很潮湿,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到处是拄棍留下的深浅不一的印痕,我想父亲的腿肯定又疼了。进了房,发现父亲睡在床上,脸色苍白如纸,我叫他,他醒了,眼里闪现出一丝喜悦,但说话很无力,他说回来了就好这次险些见不着你了。我全身震悚着,簌簌地落泪……父亲别过脸去,说“饿了吧,等会儿姐他们就回来了,给你做饭吃,我睡会儿”。

大姐他们回来了,后面还跟着村里的赤脚医生,医生给父亲打点滴。大姐告诉我:“父亲上次给你寄的几十元钱是在骑马岭、高漂沟、三台垭剐桂香皮卖了寄给你的,腿又不方便,有时候月亮出来了还不见人回来,我和你姐夫很担心。那次剐桂香皮回来淋着雨了,感冒发烧,我们不知道,他又没去弄药,用很多辣椒、生姜熬成汤发汗,感冒是好了,胃却大出血,吓死人了,我们下来找了医生,这几天才慢慢好转些……”我心里不是滋味,只想早点参加工作,能适当地分担父亲的操劳。

94年毕业时我被分配到本县最偏远的地方——邬阳乡金鸡村王家堡小学。父亲思儿心切,拄着棍子,找教委的领导,找能找的人,说好话,把自己腿上“焼艾”(治腿时用火烧的一种方法,又叫拔火罐)的无数疤痕给他人看。最后找到了教委胡主任,胡主任是个好人,说他们起初不知道这特殊情况。一年后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太平工作。

我调到中学任教,父亲仍在家劳作。新千年的冬月我结了婚,有人劝我不必太着急,人还年轻。我说我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满了22就行。其实我不想在这件事上让父亲为我多操心。9月,我做了父亲,便把我的父亲接到学校来住,其实就是接父亲给我带孩子,父亲很乐意。我儿子小的时候,他爷爷——我的父亲,常让他骑在肩上,从学校到街上,从街上回学校、从操场到楼梯,父亲从不觉得疲惫。那时我住在学校宿舍四楼,父亲常常气喘如牛也带着笑容。学校里的同事和家属都说他“疼孙子疼得一口气”。

父亲和我们住在一起快十年了。我儿子上学后他就去街上牌场子上打打小牌,或者在校园内拾掇一些废纸和矿泉水瓶子,赢了钱或卖了废纸,总要给他孙子买一大包好吃的,在我儿子上学时悄悄地给塞上几元钱(我们对儿子每天的零用钱有限制),有时哪儿也不去,就呆在家里给孙子用木块削刀剑或木枪,然后要孙子给他捶背来做交易。儿子现在比较懂事,不用讨价还价也能给爷爷捶背,晚上常央求和爷爷一起睡觉。有时我们大大咧咧的没有顾及到父亲,父亲会嘀咕着“我对我孙子看”。

父亲性格很要强,年轻时当了多年的大队会计,在我母亲去世后经过商,做过较大的生意,可命运从未亲善过他。近年来身体愈来愈差,耳朵有些失聪,行动显得老迈,脾气也越来越急躁。一年之中,总要在医院累计待几个月。近几个月里,肺部和心肌出了问题,先是在医院每天打点滴,后来说身上都睡疼了,手都打肿了,于是在家里吃中药。每次熬药的时候,空中弥漫的草木味道总夹杂着缕缕不绝的忧伤。父亲和我们在一起的日子一天天的少去,而我却无法挽住时光向晚的脚步。

这么多年了,每读到《背影》我就抑制不住对父亲揪心的牵念。我在物质生活上没有能力很好地回报我的父亲,我恨自己亦不能像朱自清那样,将满满的真情倾注在笔端,为父亲写一篇文章,聊以宽慰一颗内疚的灵魂。

父亲母亲冷秋散文怎么写篇十二

小时候的点点滴滴,今天像放电影一样从眼里、心里缓缓流过,父亲就是我童年电影里的主角。记忆里父亲经常把我扛在肩膀,说我的三丫头是爸爸最疼的,只要我三丫头一哭老爸心就碎了。那时,我在某些时候也是很乖的,眼泪也用得恰到好处。

曾几何时,爸爸就是三丫头的支柱。家里孩子多,妈妈背负着重男轻女的舆论,和外婆商量着把我送人。当我离开的一刹那,父亲像个猛兽一样对着奶奶、外婆和妈妈发火。后来母亲无数次提起此事,我的内心有些受伤,可是想起父亲我就会很有安全感。

童年时我又是个很不乖、很叛逆的淘气孩子。妈妈每次都气得牙根痒痒,可是爸爸总是笑着说:“女孩这样调皮的,天上没有,地上我家独此一个。”然后父亲就会给我善后。妈妈每次都气得说一个女孩子被你惯得没人样。那时,我心里感觉家里就是两个帮派的.世界,妈妈去哪里都带两个姐姐和弟弟,爸爸去哪里都带着我。

青少年时,我都是大姑娘了,可是惹祸的毛病就是治不好。打架好像是我的专利。和姊妹打架,妈妈总是打我,习惯告诉她我不是好东西。爸爸每次都说因为三丫头闹腾家里才热闹,在外面打架就是验证了妈妈的话是对的,我就是个惹祸精。也许是爸爸心软,不忍我受妈妈给我下的猛药,最终还是因为打架严重受到父母以外的惩罚。

出嫁那天木讷哥没有顾及爸爸那不舍的眼神,也不怜惜妈妈念女的泪水,楞是让我住进他的这所谓治好我的空间里。也许是巧合,也许是他真有能耐,婚后他做了父亲,我就顾着矫正他做父亲没有他老丈人成功时,我发现我没有再惹祸。可是,我又很自私地庆幸我会惹祸,会让爸爸一直疼我,帮我善后。

可能爸爸知道我惹祸都是想引起他们的注意,所以爸爸一直都注意着我。只要不离经叛道到人生无法继续,爸爸一直都原谅我。每次和父亲聊天的时候爸爸都是赞许和包容。当木讷哥要把我带走的时候,爸爸和木讷单独说了很久。我每次审问木讷哥和你岳父说啥了?木讷哥只笑不语。也许是父亲把治我的秘方交给了木讷吧!反正我俩相安无事这么多年,没有再惹祸,木讷也不用给我善后。

有一首歌唱爸爸是天,是的在我心里父亲就是孩子的天。在这一片天里,我想起童年的种种,想起爸爸日渐衰老的容颜,想起爸爸弯曲的背影,我无法用语言表达这么多年爸爸给予我们的理解和爱,能做的就是祝福爸爸身体健康!我抽空回去多陪爸妈,也祝福天下父亲身体健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