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简短(优质1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06:06:30 |
  • ZTFB |
  • 8页

报告通常包括背景介绍、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在撰写报告时,要注意语言简明扼要,并且用词准确,避免使用不必要的修饰词和废话。此外,范文中还包含了报告撰写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的避免方法。

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简短篇一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农村情况。

供大家参考借鉴。

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我镇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期,也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我们必须以党的xx大精神为引领,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步推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转型跨越,推动我镇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我镇现有涉农办事处x个,共x个行政村,农户数xxxx户,农业人口xxxx人,耕地面积xxxx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xx个。近年来,我镇上下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农村工作始终坚持上级党委、政府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广特色产业种植,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深入实施移民扶贫开发,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农业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1、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以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为主题,引导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节水设施农业,形成了以农家乐为主的特色产业。

2、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日渐完善。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场大户,推动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狮山茶场客家风情园为代表,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生产,带动了周边xx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直接解决了xxx多人的就业问题。xx年引进茶叶新品种黄金芽等优良品种在xx分场建立高产示范基地,目前基地面积xxx亩。

3、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高起点定位,以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为目标,以项目为抓手,农户参与为主体,社会帮扶为补充,以整组推进为主要形式,以合水分场试点村为突破,全面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道路铺筑,农村危旧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推进。紧紧围绕实施“生态立镇”发展战略,扎实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狠抓措施落实,组织实施了林业特色产业、重点生态公益林、新农村绿化美化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全镇林业生态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5、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凸显。抢抓省、市全力支持移民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的机遇,动员组织广大移民群众全力开展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呈现出统筹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

1、结构因素。农业内部,种植业比重相对偏大;蔬菜、畜牧产业链条仍不够完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较弱,而有的加工企业与基地联系不够紧密,尤其是畜牧业生产还缺乏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

2、市场因素。现有的农产品销售渠道还不畅,农产品在市场开发上还没有完全走出去,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仍然滞后,优质不优价的问题较为明显。

3、机制因素。在当前的双层经营体制上,土地过于分散,土地集约规模经营短期内还难以破题;农村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与农户、与基地衔接不够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仍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农民对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的需求。

4、资金因素。信贷政策不宽松,担保条件比较苛刻,贷款的投放面和投放额还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资金需要。同时,能够争取上级扶持的农业项目较少,进入农业领域的社会资金和工商资本也比较少。

5、客观因素。近两年中央新政策的相继出台,在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一些现实的问题也随之凸现出来。表现在部分干部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沿袭着传统的抓法,缺乏研究产品流通、研究市场、研究技术服务的本领;乡村组织原有职能在逐渐弱化,对农民的约束力较差,组织难度较大。

1、突出产业规模效益,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按照集中连片、节水示范、特色高效的要求,围绕农家乐特色产业,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引领、利益驱动、政府扶持、项目支撑、部门服务、龙头带动等措施,大力扶持推广以农家乐、农家客栈为主导产业,持续带动农民增收。

2、强化科技示范引领,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从人、财、物方面逐步加大对茶叶基地的支持力度,重点推广农业高效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充分发挥高效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拓宽信息流通渠道,逐步开展专家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质量监控、资源共享、产品交易等工作,推动农业萌生新的亮点、新的发展空间,逐步形成强势品牌。

3、持续推进扶贫开发,着力改善发展环境。按照项目做支撑、政策做保障、产业做龙头、基础做铺垫的要求,采取适当集中、连片开发、整村推进的模式,集中财力物力扶贫攻坚,把覆盖移民乡村、增加移民收入的产业开发和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带动,推进移民乡村土地改良、基础设施建设、移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等重点工作,着力提高扶贫开发效益。

4、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全速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资源禀赋和区域比较优势,创新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统筹投入、集中建设的新农村模式,加大农业和农村资源整合配置力度,集中力量打造连线成片的居民点改造精品亮点。实现农村人口向集镇、城镇的逐步转移。

5、加快农村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经济转型。深刻认识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改革作为扫除障碍、激发活力、推动发展的有效手段,不断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步伐,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型跨越。一是进一步完善配套田间工程,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全面提升农业节水水平。二是依托土地流转政策,健全土地流转程序,规范。

合同。

文本,完善土地流转作价评估、流转补偿、合同签证等管理制度,积极动员农民采取转让、转包、租赁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引进经营能力强、资金实力厚的种养大户根据当地发展要求进行产业开发,实行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经营,通过土地流转,由大场大户、龙头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速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三是鼓励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就近吸纳部分富余劳动力,变农民为工人,实现农民的就地转移。

农村环保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解我市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推进农村环保工作的进一步开展,2019年**月至**月,我们对我市农村环保工作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先后深入等区县的数十个村、镇和农户,对我市农村村容村貌整治、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面源污染、饮水安全等方面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直观的了解,就进一步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能源”为目标,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和抓手,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环保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环境安全保障。

(一)生态示范创建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示范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我市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原则,通过大力开展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和绿色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环保工作的整体推进。截至2019年底,全市获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省级生态示范区2个,市级生态示范乡镇9个、生态示范村43个,绿色文明示范单位800余家,临潼区、周至县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县预验收。为使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各区、县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浐灞生态区、曲江新区强力推进生态创建活动,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生态区验收。阎良区制定了《阎良生态区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高陵县制定了《高陵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生态建设活动。阎良区、灞桥区积极开展治理“三乱”(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堆杂物)、清理“三堆”(柴草堆、粪便堆、垃圾堆)、推广“三改”(改水、改厕、改厨)、美化“三口”(村口、路口、门口)的活动,优化了农村环境,推动了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农村饮用水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近年来,市和区、县都把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保障饮水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予以高度重视。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大资金投入,3年来全市建成集中饮水工程600余项,解决了90.6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市财政2019年投资3700万元,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和户用沼气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户县按照政府规划、环保牵头、部门配合、乡镇监管、村子保护的原则,制定了《户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阎良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的目标,80个行政村全部用上了自来水。蓝田县今年计划建设饮水工程55处,已建成15处,开工28处,解决了1.5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高陵县已建成各类集中供水工程91处,解决了16.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临潼区徐杨街办新华村、屯刘村建成了饮用水净化工程。周至县沿山、沿渭的17个乡镇及全县各处饮用水质均符合标准。灞桥区今年安排资金1300万元,计划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个,单村供水工程20个,可解决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积极开展。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强化畜禽养殖环境监管,不断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引导畜禽业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良性循环。市上下拨110万元环保专项资金,支持了4个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建设,其中户县马村养鸡场生态示范园区、阎良区绿源瘦肉型猪繁育基地、蓝田县西安旺源养殖厂和临潼溢盈畜牧养殖公司通过建设沼气发酵池,使畜禽粪便资源化,实现了“畜-沼-农”循环发展,节省了不可再生能源。灞桥区以益稼科技公司提供的技术为支撑,开展了三绿生态养殖厂畜禽粪便无寄存化处理试点工作。户县惠丰有机肥厂收集苍游乡各村散养户鸡粪、采取烘干技术生产有机肥,西安天源绿州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蚯蚓分解牛粪消除污染项目,实现了污染防治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为农村养殖污染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高陵县围绕沼气池建设改厕、改圈、改灶,已建成6633口沼气池,有效防止了人畜粪便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

(四)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整治稳步推进。市建委、市爱卫会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市农村垃圾处理管理工作的意见》,制定了农村地区建立垃圾集中处理管理体系的总体规划,市环保局积极推广村收集、镇中转、县(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一些村组建立了垃圾环卫管理制度,设立了专职保洁员。高陵县制定了《高陵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管理办法》,并积极组织落实。阎良区7个街镇的29个村(234个组)共聘请保洁员275人,形成了“组清扫、村收集、镇(街)清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灞桥区在13个重点村修建了76座垃圾台,配备垃圾密封清运车14辆,收集车9辆,为垃圾规范化处置打下了良好基础。临潼区代王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已经建成,并通过验收。周至县为20个生态村配备了垃圾清运车、垃圾箱,建立了简易垃圾填埋场,做到了日产日清。户县积极开展村组垃圾处理示范活动。长安区上王村每天下午专门将农家乐产生的废弃物收集起来运送到区上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并建有村上的污水处理设施。阎良区垃圾资源化处理厂拥有20多项发明专利,采取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仿生实时处理技术,经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的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化处理快速生产线,每天可处理200吨生活垃圾。

(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始启动。针对我市农村群众居住地理位置差异较大的实际,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采取分散和相对集中、环境工程设施与自然净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我市除城六区外的其他区县全部开工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同时结合“百镇”建设,在蓝田、周至等区县同步规划建设乡镇小型污水处理工程。阎良区污水处理厂将周边农村的生活污水纳入管网处理,正在建设关山镇、武屯镇污水处理厂以及启动了武屯镇全市首个污水生物处理项目的建设,农村的乳品行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也在进行之中。蓝田县动工建设汤峪镇、葛牌镇污水处理厂,玉山镇污水处理厂正做前期论证,汤峪湖森林公园建立了污水处理设施,对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后,全部用于花草树木浇灌,实现了零排放。

(六)土壤污染防治初见成效。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得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土壤有机质、钾和微量元素严重失调,土壤理性化性质恶化,稳定性差,肥力下降。过度使用农药,不但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且污染环境。非降解农膜碎片进入土壤后,会严重改变土壤物理性质,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农作物吸收和根系生长,导致减产。我市加强对农业用地的环境监测和评估,通过技术、工程等多种手段,积极防治土壤污染。2019年,灞桥区就开展了土壤测土配方工作。周至县以科学施肥为指导,大力推行测土施肥和减量增效技术,减少农田氮、磷流失,积极鼓励使用有机肥,发展绿肥种植。目前已完成61万亩测土配方工作,为建立一批农药减量控制示范区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提供了保证。高陵县加大了对假冒伪劣化肥农药的检查打击力度,坚决取缔销售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剧毒农药,净化农药市场。

(七)农村大气污染和工业企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我市加大了区域大气环境整治力度,取缔了一些碎石加工企业,捣毁了一些废旧塑料加工点,建立了联合整治扬尘污染的工作机制及空气质量预警机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强化了对城镇工地及渣土拉运车辆的监督检查。特别是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显著,今年夏季秸秆禁烧工作实现了未出现一起着火点的可喜成绩,秋季秸秆焚烧工作也取得好成绩,10月份良好空气质量比去年多2天。涉农区县积极推广玉米硬茬播种、旋耕灭茬播种、秸秆捡拾打捆和秸秆粉碎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为禁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蓝田县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草编等综合利用措施。阎良区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技术、秸秆气化技术,武屯镇三合村、红丰村秸秆青贮率达到90%,完成秸秆气化技术近2019户。同时,加大了农村工业企业和造纸企业治理监管力度,使农村老百姓呼吸的空气更清新,居住的环境更舒适。

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简短篇二

近年来,我县以“三品一标”为抓手,主要为提升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美誉度,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引导和培育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生产主体,效益逐步显现,促进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截止到目前,我县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生产主体有30家,“三品一标”产品总数93个,有效认证面积40.79万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主体22家,产品80个,面积22.1万亩,绿色食品生产主体5家,产品10个,面积1.54万亩,地标产品3个,认证面积17.43万亩。上述获证产品中,蔬菜类47个、粮食类19个、果品类21个、玫瑰产品3个、鱼类2个、禽蛋1个。

目前,我县一些历史悠远、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品牌产品被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和消费者所熟知和了解,民乐享大白菜、天源玫瑰干花蕾、九州玫瑰干花蕾3个产品被评为“山东省名牌农(林)产品”,民乐享马铃薯、大白菜先后荣获“济南市十大农产品品牌”,腾龙山鸡腿菇被评为济南市“市民最喜的十大品牌农产品”。我县玫瑰制品、食用菌、绿色蔬菜等品牌农产品的影响正逐步扩大。

二、我县品牌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品牌农业覆盖面小。我县“三品一标”新认证数量每年稳步增长,但认证产品大部分都是初级产品,加工产品少,而精深加工产品则更少。

(二)企业品牌意识淡薄。由于目前实施市场准入制度进展缓慢,很多市场农产品优质不优价,无论认证与否产品都可以进入市场,导致企业参与三品认证的积极性不高,品牌意识淡薄,求精求高意识不强,不少获证农副产品尚停留在出售原成品或初加工产品阶段,加工精度和开发深度不够,科技含量不高,品牌产品包装设计档次不高。

(三)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品牌农业实施主体需要大量生产资金进行基地建设、配套相关设施,品牌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使我县现有“三品一标”品牌较为混杂,存在“小、散、弱”现象,管理难度大,品牌作用难以发挥。

(四)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亟待建立。“三品一标”生产仍以农民分散种养为主,组织化程度低,生产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基地农户的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和利益联结机制还不紧密、不完善,农业标准化技术、质量安全可追溯化记录难以真正落实到农户、到产品。部分农产品仍存在质量安全隐患,违规、违法、超范围用标现象仍然存在。

三、发展我县品牌农业的建议

(一)强化行政推动,加强品牌认证宣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年度认证计划,把“三品一标”认证为重点的品牌农业创建任务分解到镇街,严格考核,加快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和科技下乡、咨询、发放明白纸、示范培训等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普及农业“三品一标”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产品生产主体的申报积极性。

(二)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品牌主体。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行业协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是打造农业品牌的主体,培育品牌必须抓住主体中的“龙头”工作报告。大力支持具有知名品牌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扩大品牌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依托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信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制定实施企业品牌发展规划,建立品牌农业基地,开发品牌产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向龙头企业倾斜,鼓励开展以品牌为纽带的资产重组,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方式进一步做强做大。

(三)严格认证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在“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工作中,严把认证环节各个关口,落实各项监管制度并实行全程监控,严格执行审查标准,规范工作程序,严格审查申请主体质量监管体系,确保产品质量,认定一个产地,带动一片标准化生产,发展一个产品,保障一方产品安全。按照全程质量控制措施的要求,对全县有品牌的生产单位的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记录、生产操作规程落实、基地标牌、档案管理、产品抽检等,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认真清理、打击获证“三品一标”企业不用标、不规范用标以及没有认证的企业乱用标的违法违规行为,强化获证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确保品牌农产品质量。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棠委会的工作安排,前一阶段,我委在棠委会副主任**、**的带领下,赴市有关涉农部门和部分辖区就上半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供棠委会审议参考。

《农业农村工作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简短篇三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立场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问题。坚持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增强群众观念、做好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xx届五中全会深刻阐述了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工作方法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对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性保证。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都是通过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取得的。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就在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我乡地域辽阔,农民居住比较集中,流动人口不多,文化水平较低、鉴于以上因素,我乡逐年加大对群众工作的开展力度,并随着形势的变化,积极探索着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经验和办法,力争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当前,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要求我们必须顺应群众期待,广泛凝聚群众力量,悉心汲取群众智慧,大力加强党的群众工作。但如何将群众工作更好的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局,这就对我们的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采取新措施、树立新观念、探索新办法。

一、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主要经验。

(一)密切联系群众。

1、与群众“面对面”。

与群众“面对面”,才能体察民情民意,切身感受群众的疾苦,找到群众工作的方法,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要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的频次要多,形成常态化。覆盖的群众要多,不指定对象、缩小范围。采取的形式要多,不满足于开开座谈会、听听汇报、看看典型,要通过主动接访、网络互动交流等,与群众坦诚谈心交心,为群众释疑解困。

2、与群众“心贴心”。

联系群众,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与群众打交道,就要放下“官架子”,随和亲切。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与新社会阶层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年轻人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年人说话,给顶了回去,根本原因就在于不了解群众的要求、不熟悉群众的话语方式。如果领导干部开诚布公、虚怀若谷,群众自然愿“掏心窝子”讲实话。

3、与群众“实打实”。

越是基层群众,越是讲究实在。心实不实,决定着能否真正被群众信任。我们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实在人,说实在话,办实在事。当前,全自治区正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作出公开承诺,并且不折不扣兑现,决不搞形式主义。

(二)紧紧依靠群众。

1、当好倾听者。

正确对待群众牢骚和意见。乐于倾听群众意见是一种政治智慧。乐于倾听群众呼声,就是要把群众意愿作为执政用权的第一信号,兴调查研究之风,广开言路,问计于民,特别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甚至反面意见,营造让群众敢于说真话的环境。

2、当好引导者。

诚心理解教育群众。做群众工作,真诚平等地沟通,是最有力的武器。要会做、善做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沟通交流,相互理解,深化信任,达成共识,有效地改变群众的思想观念,使他们真正领会党的政策,达到由群众去做群众工作、由群众团结更多群众的效果。

3、当好组织者。

学会组织发动群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把群众真正组织发动起来,就能创造奇迹、干成大事业。我们要学会组织发动群众,多管齐下,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好各级组织、党支部的作用。善于在激励感染中组织群众,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做到“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臶”,变指派命令为行为感召,变喊破嗓子为做出样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影响和带动群众。

(三)真心服务群众。

1、对群众福祉要格外重视。

服务群众,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入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发展各类社会事业,大力实施民生项目工程,把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内容。

2、对群众权益要格外保障。

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逐步完善公共财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各项体制机制,实施公正性的政策措施,推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党员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干工作,要首先考虑是否符合和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决不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正确调处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方法,依法公正解决群众问题。

3、对群众疾苦要格外关注。

要重视群众诉求,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畅通信访渠道,提高信访办结率,强化便民服务大厅的作用和工作效率。真心关爱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多做帮贫扶困、送温暖献爱心的工作,对流动人口、下岗失业人群、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扶持。

二、当前农村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对党的科学精神的不断学习贯彻,广大基层干部加深了对党的群众工作路线的再认识,能够把群众观念贯穿于整个工作始终,但我们也不难看到当前农村群众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有的甚至还很尖锐:

(一)有的地方由于没有集体经济支撑,农村基层政权。

运转遇到了难题,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稳定,导致当地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农村黑恶势力乘虚而入。而有的地方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在权力分工、职能区分上“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交替出现,领导班子的团结和协作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农村基层组织的运转效率,削弱了基层组织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而有的地方,由于体制机制约束力不强,村务不透明,侵占集体利益的案件时有发生,引起当地农民群众的不满。另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导致大量农村青壮劳力进城务工,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壳化现象严重,农村成为老人、妇女与儿童的留守地,农村社会问题更加复杂。这些新问题已经成为引起社会矛盾和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工作的方式方法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当群众的意见与干部不一致,不去用说服、教育、引导、示范的办法进行,习惯于用命令、强迫、压服要求群众;在政治、政策的宣传上,认为现在电视、报纸、电脑等现代化传媒已经普及到一定程度,不需要也不善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去教育群众;在群众的联系上,认为现在的农民是自己干自己的事,无需干部再去指手画脚。

(三)群众情绪还存在着对立。在农村基层群众中,群众认为干部不象话,干部认为群众不听话,群众不信任干部,干部不理解群众的现象时有发生,基层干部一些经常性的事情缠身,很难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经济发展上。

以上这些问题,有些是历史遗留问题的不断积累加剧,有些是老问题发生的新变化,有些是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总的来看,都是我国农村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在交织,情况更复杂,问题表现得也更为突出,与此同时,随着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群众学习政策、了解信息、掌握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各种诉求也会越来越多,这些因素都促使当前既是农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也是社会矛盾和问题相对较多的时期,对此我们也应该抱着积极、客观的态度来对待。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不必刻意回避,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循序渐进地加以解决。其次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把做好农村群众工作放在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臵,既要增强紧迫感,又要长期努力;既要深化认识、把握规律,又要加强实践探索、开拓创新,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三、做好当前农村群众工作,必须把握的几个方面。

要做好农村群众工作,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研究农村群众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探索新机制,不断推进农村群众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群众利益为上。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任何情况下,广大基层干部都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办任何事情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推进具体工作,也要采取群众能理解接受的方式方法,最大可能地实现和维护好群众利益。

二、实事求是为策。党的政策是原则,它来自于基层的实践,但不一定完全适应某一地方的实际。在具体工作中,一定要吃透精神实质,认真研究实情,创造性地加以贯彻。要反对唯书、唯上、不唯实的做法,也要反对借口不符实际,延缓党的正确政策的贯彻,做到上情与实情相结合,党的主张与群众愿望、群众能力相统一。

三、多予少取为本。农村、农民的全面实现小康是全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要更多从政策、资金、智力等方面给农村、农业、农民予支持,以帮助农村、农业、农民尽快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三农”问题不很好解决,国家不稳,群众不富,民族不兴。要切实减轻不合理的农民负担,千方百计帮助农民致富。

四、宣传示范为重。做好基层群众的宣传教育,一定要突出针对性,扩大覆盖面,强调实际效果。要采取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群众接受的方式,切忌生硬难懂、简单说教。在推进一些根本上有益于群众,但群众一时又难以理解或认同的工作时,一定要用典型引路,用事实启发,不能一味埋怨指责,甚至强制推行。

五、方便及时为限。群众工作无大事,群众反映的问题基层干部通过努力大多数都能解决;群众工作也无小事,群众反映的问题如果基层干部解决不力或不及时,群众就有看法,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对群众反映的任何一个问题,都要认真分析,能办的马上就办,一时不能办的要给群众一个明确的时间,不可能办的也要给百姓讲清楚,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六、感情储备为先。新的形势下,做农村基层群众工作矛盾会更多,需要各级干部用更真挚的感情去换取老百姓更大的理解和支持。要用亲人般的感情去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干部只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情,群众也会真心实意地支持和拥护干部。

七、诚实守信为高。做好农村基层群众工作,基层干部说话办事一定要讲信用,做得到的就讲、就承诺,做不到的决不能欺骗群众,求得一时的满足。群众最讲实际。党的组织和干部只要失信群众一次,党群干群关系就会疏远一次。失去群众的信任,党的任何工作将一事无成。

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简短篇四

根据中央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毛泽东思想、邓--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概论》课。

教学。

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下着眼于复州湾镇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的具体情况作此报告,报告涉及:复州湾镇自然地理概况;工农业发展历史概况;农业产业化的具体思路,;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攻破农业建设资金难题;农业产业化典型实例;农业产业化造福xx镇等六个主要议题。

一、复州湾镇自然地理,以及工农业发展概况。

1自然地理概况。

(3)矿产资源xx镇矿藏资源丰富,矿种繁多,有金属和非金属矿藏30余种。特别是非金属矿藏,储量大、品位高,有着巨大的开发价值,其中花岗岩、大理石、石灰石、粘土质页岩、海卵石等储量约有6.5亿立方米。另外,境内石灰石资源分布广,纵跨3个地质时代,质优、储量大,cao含量多为50%—53%,大都裸露地表,分布10余个乡镇,面积达327.1平方公里,占全开发潜力巨大。

(4)全镇总面积和海洋全镇总面积211平方公里,其中工地面积2100公顷,滩涂及浅海面积4284公顷。海岸线长28.3公里,贪图面积广,海湾岛屿多,浅海面积867公顷,滩涂面积3427公顷,其中贝类养殖1130公顷,对虾养殖330多公顷,盐田860多公顷。滩涂及近海资源十分丰富,有杂色蛤、毛蛤、文蛤、牡蛎、牛眼哈、海螺、梭子蟹、对虾、章鱼、梭鱼等几十种。镇内还有一座7000立方米的高科技立体水产品育苗室一座,可培育虾夷扇贝,海湾扇贝、中国对虾、日本车虾、海参、太平洋牡蛎、三伏梭子蟹等各种海珍苗。

1【特色农业】。

xx镇是农业大镇,农业人口占全镇总人口50%。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适合多品种水果、蔬菜生长,是闻名中外的“苹果之乡”和国家重点果品生产基地,主要品种有苹果、樱桃、葡萄、桃子,杏等等。全镇畜牧业资源得到全面开发,引进利木赞、皮尔蒙特、夏洛来等优良品种,对全国地方良种黄牛--复州牛进行改良换代,年产黄牛1.3万头,是全镇著名的黄牛生产基地;多绒山羊单体羊绒产量居国内同类种群首位,养殖量达到3万只;肉鸡生产、加工、出口一条龙产业化体系已经形成,肉鸡年饲养量达到1200万只、屠宰肉鸡0.3亿只,产值近0.7亿元。复州湾镇拥有辽阔的海域和滩涂,浅海面积867公顷,滩涂面积3427公顷,盛产海盐和鱼虾,年产海盐130多万吨,复州湾盐场是全国四大盐场之一;海参和贝类等海珍品养殖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国家海参、对虾重点养殖基地。xx年全镇完成水产品总产量4.8万吨温室大棚生产是东北发展和推广最早的地区,目前总面积已发展到2.3万亩,种植结构也由过去单一的蔬菜,发展到现在的温室密桃、葡萄、哈密瓜、蘑菇、花卉等各类品种。

3工业基础。

二、复州湾镇在改革开放前的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

根据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镇农业产业化按照“重点抓龙头、抓重点龙头”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工程,以完善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关系为核心,以培植一批骨干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继续强化政策扶持,着力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档次和水平,争取在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一)加快培植优势特色产业,打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规划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种养基地,力争每一个种植品种都能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每一个主导产业都能形成较大规模,推进农业产业不断优化和升级。突出抓好水产养殖、优质果品、肉蛋鸡鸭饲养、奶肉牛饲养、精细瓜菜种植六大特色农业发展。

(二)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调整优化农业投入结构,整合农业投入资源,集中更多的财政、金融和社会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二是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监测、管理和指导。四是加快农民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采取培训考察、专题讲座、举办论坛等多种有效形式,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

(三)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档次水平。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管用足用好镇里对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规模,提升农产品质量、档次和卫生安全水平;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

(四)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强化农业产业化组织载体功能。把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措施。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好标准化原料基地“农业第一车间”,发展订单生产、合同收购、股份合作。

(五)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农业产业化运行秩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企业与农户签订规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利益联接机制、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

(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力度,扩大扶持对象、调整扶持内容、增加扶持规模。对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认证奖励、规模种养基地建设补贴等扶持项目,及早谋划安排。

(七)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和服务。搭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平台,营造农业产业化发展创新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形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合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和升级。

三、近年来,复州湾镇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具体思路。

1、市场化: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的起点和归宿。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自我服务的封闭式状态,其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资料和产品购销等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实现。

2、区域化:即农业产业化的农副产品生产,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连片,形成比较稳定的区域化的生产基地,以防生产布局过于分散造成管理不便和生产不稳定。

3、专业化:即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专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等等,把小而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在保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基础上,扩大农户外部规模,解决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现代农业要求的适度规模之间的矛盾。

4、规模化:生产经营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农业产业化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增强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提高规模效益。

5、是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龙”型产业链,使各环节参与主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处益均沾、同兴衰、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所在。

6、集约化: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活动要符合“三高”要求,即科技含量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效益高。

7、企业化:即生产经营管理企业化。适应龙头企业的工商业运行的计划性、规范性和标准化的要求,应由传统农业向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发展,要求加强企业化经营与管理。

四、关于xx镇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突破农业建设资金。

科学技术的引进。

几年来,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主体,在做好常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的基础上,主要推广了以下几项新技术和新品种,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是黄瓜、甜瓜嫁接生产技术。通过嫁接可有效解决黄瓜特别是甜瓜不能重茬的问题,防治各类土传病害的发生。现全市推广面积已达2万亩,亩增产达10%以上。

二是推广使用垄鑫、氯化苦等土壤消毒技术。为解决保护地连作重茬障碍,该项技术可有效解决保护地因连作重茬而导致的各类土传病害的发生与蔓延。现全市推广面积xx亩,亩增效达15%以上。

三是推广种植森列尔黑花生。森列尔黑花生具有品质好、高产等优点,比常规品种亩增产达35%以上,深受广大农民喜爱。

四是引进优质糯玉米新品种,示范推广。xx年共引进优质糯玉米、甜糯玉米新品种共14个,为农民带来较高收益。

五是保护地综合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20多项新技术,六是推广使用新型杀虫、杀菌剂。随着无公害生产技术的不断推进,在生产中需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各类新型杀虫、杀菌剂,以满足无公害生产的要求。

七是各类复合肥推广使用。复合肥的使用推广力度也得到进一步加强。由于其n、p、k配比全面,使用简便,且增产效果显著。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复州湾镇是以建筑材料制造、地下采矿、海上养殖和盐化生产为主导产业而闻名东北三省的老建制工业重镇。业基础雄厚,包括盐化、轴承、水泥、陶瓷等12大门类的各类工商企业150多家。近年来,复州湾镇已成功踏上经济飞速发展的快车道,除振兴本镇企业外,还成功引进大化碱厂、大连水泥厂、韩国服装厂、大连环鲁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自xx年起这些大项目陆续建设投产,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可观。至此,工农业完全可以达到互利互助,农业的快速高效发展为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同时,工业也为农业创造了大批量的发展资金和技术支持。

五、复州湾镇农业产业化,多元化,特色化的典型实力分析。

xx市xx镇提出用工业化的成果反哺农村和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让更多的农民加入现代农业生产,让重点乡镇成为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

xx市xx镇郭屯村农民刘斌前几年在南方打工,看到很多村里人养牛比自己一年在外地打工赚钱还要多,他去年也回到家乡,与建在家门口的省级龙头企业雪龙集团签订了小牛养殖合同,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为雪龙公司养两头牛。经过培训,他学会了一套现代养牛技术,成为雪龙公司工厂化养殖的一名“编外产业工人”,一年下来赚了4万多元。目前,已有1000多农户与雪龙公司签订了养殖合同。

5年来,复州湾镇投入10多亿元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化,用财税、土地征用等多项优惠政策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36家,以“公司+农户”形式带动农民增收,使当地农民的平均收入达到9200多元,列东北之首。xxx期间,xx镇计划在各个现代农业园区,再引进2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六、农业产业化造福复州湾镇的表现。

农业产业化给村镇人民带来巨大效益,经济的发展给全村各方面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曾经落后的乡村如今已经踏上了繁荣的开阔之路。回首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复州湾镇郭屯村的前途充满了光明。现代农业的建设农村经济繁荣,农村生产力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农民的消费结构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步入了新的新层次。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在我村形成,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人居环境得到优化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道路、饮水、垃圾、污水、粪便处理等五个方面的建设任务,以及实施新能源利用、信息化、农村防灾体系建设等惠农工程。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正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不断增强,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当家作主,不断推进我村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

七、启示和总结。

以上便是这次事件调查活动获得的一些具体调查情况。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09级学生中开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一下此次在xx镇新农村的实践活动,以便更好地达到实践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产业化的建设。

当前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成功的典范在全国已有很多,但从整体着眼不难发现,还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村仍处在贫困落后状态,那么这些率先走上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典型示范村是如何做的呢?以xx镇下属各村为例,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依托本地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道路。如夏屯村就是海域宽泛,滩涂面积广,质量高,就大力发展海产品养殖业。郭屯村,养殖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方便,于是全力加大生猪养殖,鸡鸭等禽类养殖。同时政府帮助打开对外贸易市场,让全村经济走出去,招商引资,将本村特色推向国内各大市场,甚至国外市场。其次,由于大多数农村都处于山区,那么就要走出山门,大兴商贸业。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勇于创新。农民一样可以搞公司、搞企业,比如xx镇统一经营农贸市场,开发生产链条一条龙产业,效益越来越好。第三,大力兴办工业。为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应狠抓村办企业,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争取成为白天上班早晚务农的业余农民。郭屯村现已有十几家企业,解决剩余劳动力800多人,其中有外村打工人员100余人,全村95%的劳动力做到了有业可就。第四,大搞山区综合开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到荒山上做文章,可兴建果园、经济林等项目。产业结构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争取低投入高产出。最后,要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要培养专业人才。只有懂科学会技术,才能真正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方针,才能走上新农村道路。

总体看来,我村镇的经济文化发展都在沿着正确的轨道在慢慢寻找为人民谋求幸福之路,由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深入,全村经济急速上升,农民的生活也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涉及到了精神层次的追求,逐步发展成小康村。

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简短篇五

党的报告指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县(区)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期,也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十二五”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我们必须以党的精神为引领,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稳步推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转型跨越,推动×××县(区)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一、×××县(区)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现状

×××县(区)现有涉农办事处×个,共×个村委×个村民小组,农户数×户,农业人口×人,耕地面积××亩,林地面积××亩,占土地总面积××%,活立木总蓄积××立方米。辖区内有××座水库,蔬菜基地××个,超级稻高产示范基地××个,间套种示范基地××个,香蕉防风栽培技术示范基地××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近年来,×××县(区)上下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农村工作始终坚持上级党委、政府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广特色产业种植,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深入实施移民扶贫开发,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农业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1、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引导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节水设施农业,形成了以×××、×××、×××为主的三大特色产业。如×年粮食产量×××吨,种植业总产值××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元。以×××、×××、×××等为主的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亩。其中×××村委现有常年蔬菜基地×个,主要种植叶菜类蔬菜,面积××多亩,年产量××多吨,年产值约××万元。××蔬菜种植以×××、×××、×××等瓜类为主,面积××亩,年产量××吨,年产值××万元;现有大棚×××亩,年产量××万斤,年产值××万元。××村辖区有独立成园的果园,园内种植××亩、××亩,计划种植××亩,果园特色明显。××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之一,群众广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菜种植,种植面积××亩,年总产达××吨,年产值××多万元。

2、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日渐完善。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场大户,推动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生产,带动了周边××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直接解决了××多人的就业问题。××年引进水稻新品种“超级稻××、××”等优良品种在××村建立高产示范基地,目前基地面积××亩。

3、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高起点定位,以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为目标,以项目为抓手,农户参与为主体,社会帮扶为补充,以整组推进为主要形式,以××试点乡村为突破,全面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道路铺筑,农村危旧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推进。紧紧围绕实施“生态立县(区)”发展战略,扎实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狠抓措施落实,组织实施了林业特色产业、重点生态公益林、新农村绿化美化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全县(区)林业生态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年来,我县(区)重点抓××示范基地建设与特色花卉培育,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产业成为全县(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县(区)名贵××种植面积已达××多亩,其中××近××亩,连片种植的××亩。

5、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凸显。抢抓省、市全力支持移民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的机遇,动员组织广大移民群众全力开展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呈现出统筹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上年上级下达给我县(区)第×批基础设施财政扶贫资金××万元,新建××村路硬化屯路×条××公里;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机动资金) ××万元,维修××村××路项目××公里,今年,申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万元,用于新建××村硬化屯路××公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品牌。发展品牌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如何打造优质名牌,实现我县农业生产由重量向重质、重效的转变,推进农产品上档次、上水平,推进农民增收,这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农业农村工作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简短篇六

按照中共永昌县委永昌县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县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的通知》的要求,我们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目前我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探讨我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症结,并集聚干部群众的看法提出今后的发展思路。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2017年我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况

在永昌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东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东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一增两化”的工作思路和镇党委“抓好八项工作、实现两个突破、达到六化目标”的工作主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草食畜牧业,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了农业效益逐年提高,农村经济不断壮大,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有力维护了我镇农村发展稳定大局,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上新台阶。

一是土地流转取得新成效。坚持把土地流转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北京天葵公司合作,建成土地流转示范点2个,流转面积10000亩,其中连片发展油葵制种7000亩。

二是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按照井灌区发展露地蔬菜、河灌区发展食用菌、全镇发展舍饲养殖的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大抓产业结构调整,蔬菜、中药材及食用菌种植取得新突破,完成蔬菜种植及制种5000亩,种植中药材1000亩,建成食用菌立体栽培标准棚8座;草食畜牧业发展呈现新亮点,新建万只羊场1个、养殖小区1个、肉羊改良点3个,引进基础母羊166只,投放种公羊15只,改良羊1.04万只、牛550头,新发展规模养殖户56户,羊、牛、猪饲养量分别达到81590只、1541头、5032口;啤酒大麦产业稳步发展,积极与省农科院、县农技中心合作,实施良种对比、除草剂对比等科技试验示范项目8项,完成甘啤4号原种繁育10000亩,示范推广甘啤6号2000亩,标准化面积达到6.5万亩,总产量约3万吨;垄作沟灌节水新技术深入推广,引进垄作沟播新机具90台,示范性推广面积11082亩。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继续加大通村道路建设力度,硬化新二坝村道路7公里。投资457.29万元,建成井灌区低压管灌工程42.3公里,5个村1700多人受益;加大末级渠系建设力度,新建二坝村顺池沟末级渠系1.38公里;配合县水利局完成干渠改造19.85公里。大力实施头坝、永丰、上三坝、上四坝、下三坝等5个村饮水安全工程,开挖主管道52公里、分支管道130多公里,修建分水井420个,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村新农村示范点农民住宅楼建设任务,铺设上水工程1.26公里,镶嵌主干道路道牙665.8米,铺装人行道路面986.04m2。

五是民生保障取得新成效。认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6个村农家书屋设施配套及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站(点)建设。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参合率、参保率分别达到94.88%、96.53%。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发放各类救灾救助及低保、五保、补助资金共157.483万元。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554.3534万元、良种补贴34.5755万元、农机具补贴189万元、家电下乡补贴27.2万元。

六是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严格执行人代会各项决议,认真办理代表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监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圆满完成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认真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上三坝村荣获“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坚持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培训力度,加强村基金会债权债务清理工作,强化政务、村务、财务公开,政府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认真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工作,狠抓安全生产管理,平安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秩序持续稳定。

二、新形势下我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农业农村经济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简短篇七

从在校学习到下基层工作服务,从刚到农村到沉下心来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做一名合格的农村工作者,其中的困难远比想象的多。刚到岭南村时,心情比较浮躁。对农村现状不了解;对农村政策的一知半解,却又没耐心认真去学习与农村相关的知识。由于这种工作态度,实际工作中难免会遇到磕磕绊绊。在街道党工委、组织部的教导下,在岭南村书记、村主任的指导下,通过多和村民接触交流,我的思想逐渐变开阔了,学会了多角度思考问题,从村民的角度换位思考问题等思维方式。自己成了名符其实的农村工作者,工作中遇到的阻力也逐渐变少了。

思想观念的转变同时也离不开全面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在闲暇时间,通过认真学习党章、党在农村的各种政策法规,再结合平日里的工作实践,逐渐积累了知识,转变了思想观念,摒弃了书生意气和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毫不夸张地说,农村工作的经历会成为我终身享用不尽的人生财富。

二、工作步入正轨,多方面发挥作用。

在农村工作服务的这段时间,亲身经历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选举;村工业用地征用补偿工作;迎“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检查、农业污染源普查等。经历了这些以后,对农村工作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对以后开展相应工作有很大帮助。下面分几个方面来谈一谈农村工作:

1、当好书记助理。

作为书记助理,除了协助书记完成日常的文档处理、材料准备、活动策划、上级领导接待等工作外,关键是体现“助理”作用。凡事多想一想,多为村中发展提创新性建议。作为书记助理,一定要勤于思考、多提建议,当好助手。

2、当好村委其他成员好搭档。

我在岭南村担任民兵连长的职务,协助街道武装部做好民兵连的工作。在空闲时间,我会主动帮助村委会其他成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协助其他成员制作表格、电脑录入、校对数据、策划活动等。

3、当好村民的服务员。

下基层服务,就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平日里,村民有急事儿,一个电话过来,我会尽快前去解决。虽然是一些零碎的事情,如帮村民发个传真、写一些简单的协议、电脑维修、邻里纠纷等。认认真真为村民做点实事,村民就会把你当成贴心人。

三、工作体会。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各项工作,必须坚持做到以下几方面:

1、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

农村工作的总体特点就是:琐碎、繁杂、重复。重复地做类似的事情,会使人产生厌烦情绪,而且会滋生应付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就是以愉悦的心情、探索的目光去重新审视眼前的事情,这样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找到解决问题的.较好方法。重复地做好每一件事情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磨炼意志的过程。把摆在面前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后,就会发现自己某些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2、在农村工作,要“走进去”,更要“走出来”

在农村工作,有这样的体验:工作环境比较安逸,紧迫感不强。这就会让长期工作在农村的我们产生一种惰性,按部就班地做日常工作,好像是适应了农村工作,其实是被农村的生活环境、工作方式同化了。我们组织部陆部长曾说过:大学生下农村,关键是为农村带去一种全新的精神风貌和工作方式,而不是被农村固有的所同化。否则,自己的一些优势就会慢慢消失。因此,习惯了农村生活以后,要及时警醒自己,时时注意言行举止,从农村中一些不太好的东西中抽身出来。多想想如何利用大学所学为村民做实事,比如互联网知识普及、法律知识宣传等。正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火如荼时期,沉下心来想想我们能为新农村建设做些什么。

3、加强学习实践、及时发现并弥补不足。

要加强理论学习,如党的十七大、党内表决、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民主理财等知识。在农林种植技术方面,要向村中长者学习;在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方面,要向领导师长学习。要怀抱一颗谦虚好学的心,时时学习、事事学习。

以上是我一年来的思想、工作、体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认真努力地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一份力。

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简短篇八

xx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辖四乡四镇,104个村委(社区),767个自然村,总人口38.54万人,农业人口36.49万人,现有农业劳力力21.81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7.83万人。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劳促会关于做好劳务产业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及市劳促会《关于召开促进会二届五次常务理事会的通知》要求,我县下发了《关于对全县劳务产业工作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县劳促会、县产业办对高良乡、葵山镇进行调研,各乡镇对辖区2~3个村委会进行调研,通过半个多月深入调查了解,据实填写“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表”、到乡镇和村委会座谈、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交流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方式、区域、收入等展开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根据《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要求,结合实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做了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如何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的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意见。

县和省大多数县市一样,遭遇了罕见的特大旱灾,全县50万亩农作物受灾,成灾49万亩,绝收面积达46万亩。全县8个乡镇90个村委会287个自然村8.987万人、4.8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旱灾直接经济损失2.685亿元。为了力保人畜饮水、抓好大春生产,县委政府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抗大旱保民生,一方面组织动员培训农村劳动力使其转移就业,将此作为特旱年份的“特别行动”。

针对严重的旱灾实际,我县将“特别行动计划”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迅速开展调研活动,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前提下,提出“旱灾损失劳务补”的思想,采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方法,狠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务工技能,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渠道,将此作为组织实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的突破口。

(一)工作目标。

在贯彻落实“特别行动计划”工作中,提出劳务产业在年初任务的基础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确保综合收入比上年增长13%,达4.7亿元以上,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150元。

(二)调研基本情况。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特别行动”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县劳促会、产业办按照省、市、县要求,通过调研,基本掌握了劳务产业及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近三年来,我县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6.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其中:县内转移1.93万人,县外转移输出1.87万人;三年间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4.35万人,其中:实用技术培训2.93万人,绿色证书培训0.45万人,其它培训0.9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86亿元。劳务产业工作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如高良乡,全乡有农业人口25511人,农村劳动力15230人,几年来平均每年有6000~7000劳动力到县内外、省内外打工。据统计,今年春节以来,已外出打工的劳动力6000余人(包括往年外出打工未返乡的3000余人)。春节后外出打工2738人,其中,有序输出转移154人,自发转移2584人,年龄结构为:16~40岁的2304人,40~50岁的372人,50岁以上的62人。文化结构为:小学文化以下1915人,初中文化618人,高中中专113人,大专以下文化28人,参加系统培训的131人,县内209人,省内437人,省外209人。从事一产业215人,二产业1429人,三产业951人。

又如村委会,全村委会有10个自然村795户,3362人,农村劳动力1600人,春节后已外出打工700人,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占全村委劳动力的43%。蚌别村小组壮族青年熊玉兴外出打工几年后,学到了一技之长,走上了公司的管理层,不仅回家新建了20万元的小洋房,还带走该村40多名青壮年到该公司打工。新安村是村委会的一个纯瑶族自然村,也是一个贫困村,全村150户,该村几年来平均每户都有一个劳动力到外地打工,几年的外出打工。该村打工回家新建了10~20万元的新砖瓦房70所。瑶族青年邓庭芳是该村的特困户,邓庭芳携带妻子到上海、江苏打工三年,带回10万元资金回家自己动手新建了一幢20万元洋房,摆脱了贫困。

(三)主要做法及措施。

1、加强领导,转变作风。

县、乡、村三级劳务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作为“特别行动计划”实施主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坚持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认识到位。劳动保障、农业、扶贫、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了统分结合、各尽其责的良好的局面。

2、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确保“特别行动计划”圆满完成。

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全县劳务产业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了一系列转移就业活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利用节假日,在全县个乡(镇)举办了12场农村劳动力输出现场招聘会,送岗到乡村。县劳务产业办、县总工会、妇联、共青团利用节假日到各乡(镇)发放招工信息、培训信息和举办招聘活动13场,动员农村劳动力在大旱之年走出家门,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县劳务产业办、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总工会、妇联联合开展“万人春风行”活动,共开展专项招聘活动9场,共招聘企业工人283人,主要输送到福建、广东等地。截止4月15日,全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945人,其中县外输出1958人,县内转移3987人,完成全年计划数的84.4%。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实现“转得出、稳得住”的目标,县农广校、县职业中学、县农机校等培训机构积极组织各类培训,努力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到4月15日,全县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6698人,共中,职业学历培训1792人,职业技能掊训1546人,实用技术培训11534人。

4、加大投资力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创造良好的条件。

我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资,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和输出及宣传支持,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在县委政府各项有力措施的推动下,得到有序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特点和问题。

(一)投入不足。

由于我县财政及其困难,难以配套转移、培训经费,导致工作开展困难较大。

(二)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统一。

部分干部群众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认识不到位,对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开展能拖就拖,有放任自流的态度,整体配合协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国家对技能培训标准还比较低,培训数量还比较少,体力型输出还占较大比例,劳动力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四)劳动力市场及信息网络建设亟待加强。

劳动力市场及信息网络建设投资少、进展慢,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收集与发布,主要依靠接传真、打电话、看消息、发通知等方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不能达到与用工单位、企业快速连接的目的。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劳务产业工作的认识。

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全力以赴实施好扶贫、劳动、农业部门的各类劳动力培训项目,积极配合做好组织动员工作,让每户劳力都参加培训,掌握一点技能,力争实现“剩余劳动力有一个转移一个”的目标。

(二)加大投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

面对新情况,要做好“特别行动计划”,让农民走出家门,实现稳定增长,不加大财力投入是无法实现的。应持续较大幅度地增加对“特别行动计划”的投入,为抗大旱保稳定提供基础条件。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教育制度。

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整体素质不高,难以形成人力资本。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势必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结合正在开展的各类劳动力培训项目,整合各方面有关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资源,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在普及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积极推广实用技术教育。同时应根据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现代化要求,有效地对农村劳动力分层次、分专业、分类型的一体化培训,综合提高他们的素质技术,给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条件。

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简短篇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为了推动我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安全饮水工作水平,按照xx年协商工作计划安排,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于10月10日至17日,先后深入夜村、腰市等6个镇办13个村、5个移民安置点和1个供水公司进行了前期调研;10月22日,又组织部分委员深入大荆镇集中供水点,夜村镇建芳利民供水站和何家塬供水点,通过现场查看、入户走访、听取汇报、面对面座谈等方式,对我区农村安全饮水工作进行了集中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和特点。

挥部,强化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配合。明确了组织领导、主体责任和部门协作职责,夯实了工作任务,划定了时间节点,强化了推进措施,为全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有序有效实施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区政府及职能部门坚持有利于利用水源、节约成本、建后管理和向饮水困难区、旅游景区、移民开发区、城镇规划区倾斜的工作思路,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与镇办村布局规划、移民开发区建设等规划的协调衔接,围绕全区脱贫攻坚总体部署,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集中供水为主、分散供水为辅的办法,科学合理地编制了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

三是注重质量,规范建设。为了建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区政府及水务部门在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严把质量关,认真履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严明制度,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和质量监管,设备采购及施工单位均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确定。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做到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在工程建设实施中建立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质量监督站监管的质量保障体系,使安全饮水项目建设保证质量稳步推进。

文件,狠抓农村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目前,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初步形成了单村供水工程由村民自主管理,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实行供水站管理的模式,合理核定供水价格,坚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效解决供水相关成本费用。同时,强化对饮用水的抽样检测,最大限度确保饮水安全,在将清水引入千家万户的同时,也完成了百姓渴盼已久的方便安全用水愿望,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调研掌握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部门和镇办对饮水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宣传贯彻《xx区镇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流于形式,广大群众对现行国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投资机制等政策知晓率低,缺乏节约用水、水资源有偿使用和水源保护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业务人员和镇村干部定期学习培训少,政策法规执行力和业务能力提高慢,不利于工作有效开展;部分群众有偿用水意识淡薄,对水费收缴有抵触情绪,水费收缴工作难度大,严重影响供水设施正常利用。

抗灾能力差,工程水质检测费用无法落实。特别是一些移民集中安置点,因供水管道冻裂、损坏,无资金修复,导致住户无法正常用水,如松云和松沟两个移民搬迁安置点,设施维护、管理人员工资等费用都由当地政府买单,管护资金缺口大。

(三)水质安全无保障。全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基本是以村或以组为单位分散式供水为主,集中供水的模式相对较少,水源点多面广,管护能力差,水质保障压力大。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和面源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饮用水源环境差;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范围、设施、制度建立不到位。“从源头到龙头”的饮水安全主体责任不明确,保障体系不健全,水质检测设备、人员配备不到位,检测业务水平低,水质检测不经常、检测数据未公开,饮用水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四)建后管理滞后。调研中发现大部分水厂只由1至2名周边村民管理,管理水平低,服务跟不上,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在运营管理中,除集中供水外基本实行村组干部义务代管,自流饮水不收费、打井抽水只收取用电费用,没有建立健全管理人员选聘、培训持证上岗、绩效考核,初期运营维护风险化解,合理水价补偿机制,导致饮水工程后期管理不规范,设施维护不及时,停水、无水现象时常发生,重建轻管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意见和建议。

报刊、网络等形式,广泛宣传《xx区镇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xx区镇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管理使用办法》、《xx市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条例》等农村安全饮水政策,不断提高干部群众对用水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开展饮水安全、节约用水和水资源有偿使用的科普宣传,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水资源忧患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饮用水安全意识。加强对基层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为饮水安全工作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二)加大投入,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中省专项资金,加大区级财政预算和资金整合力度,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管理,进一步完善水费收缴制度,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有效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造提升和管护中存在的前期规划设计经费、工程建设配套、工程后期维修养护资金拨付不到位,水质监测经费无保障等问题,确保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源污染,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坚持水质定期取样检测,公开检测数据,建立农村水质状况档案,确保水质干净卫生、安全达标,让群众吃上安全水、放心水。

(四)开拓创新,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区水务局及相关部门要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上下功夫,创新社会化管理模式,不断建立健全绩效考核、风险化解、水价补偿等管理机制,抓点带面,着力解决重建轻管的突出问题,形成责权利明晰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区、镇、村三级供水管理网络和分类管理制度,探索采取承包、租赁、委托管理、设立公益岗位等形式,不断加强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对规模以上供水工程,可推行企业化运行管理模式;对小型供水工程,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实现维修、管护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对分散工程,由农户自行管理,水务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逐步建立农村安全饮水长效管理机制。

一、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现状。

全县农村多达120余处安全饮水工程已经停用,其中:xx年冬天冻层深度达到2.6米,管网冻坏46处;缺少电力设备配套资金未用11处;水质铁锰超标停用45处;管理工作不到位、运行经费不足、农民用自家小深井等停用18处,仅205处工程能够正常使用,全县农村饮用安全水的人数不足14万人,占农村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总人数的80%,占全县农村常驻总人口的63%。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利用率正在逐年呈下降趋势。截止到目前全县农村还有162个自然屯、4.72万人,由于村屯小、分布零散,地方配套资金较大等原因没有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农村居民对安全卫生水的认识存在误区。现如今,由于部分农村居民健康观念滞后,制约着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管理和发展:一是大部分群众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当做是政府的一种福利,认为这都是政府的事情,投工、投劳、投资等建设、维护、管理、运营等问题与自己没多大关系。二是一部分群众认为农村安全饮用水只能满足农户日常生活用水,畜禽及部分生产用水还得靠农户自掘深井解决,实用性不强。三是还有个别群众对安全饮水与健康的关系认识不深刻等。

饮水工程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绝大多数只简单地交由村集体管理,管理存在多样化和简单化,没有形成良好的运管机制。在村级财力不足、精力有限,乡镇政府和职能部门扶持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使已经实施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正在逐年走向半瘫痪状态。

(三)其他方面。一是xx年以前工程由于设计、施工或土质问题,有的地方村屯供水管道深埋不够,不能完全抵御严寒,致使部分村屯供水管网经常冰冻损坏,半年无法供水。增大了运转和维修成本,甚至无法正常使用。二是现阶段大部分村屯实现不了全天供水,只能是定时段供水。农民在农忙时节往往错过供水时段或需要留专人在家蓄水,不方便生产、生活。三是有的村屯小、分布零散,独立运转经费不足。

三、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管理的几点建议。

依照xx政发xx6号《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尽快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强宣传,把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宣传到位。让农村干部群众深入理解安全饮水是国家重视、投入较大、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保障广大农民及子孙后代健康的民生大事,从而引起高度重视和广泛参与。

的组织管理工作。

三是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管理。可以采取个人承包或租赁等经营方式。同时考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有其公益性的特点,也不能完全市场化,不能以营利为目的,所以政府在调控水价的前提下,从水费中提留一部分作为饮水安全运行维护专项经费。大的维修改造项目由县乡两级政府承担。承包或租赁经营的好处是从管理到经营上规范、着实、可持续性强,也便于群众监督,提高服务质量,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四是要深入调研,形成长期有效的管理办法。县政府应责成水利局和各乡镇政府,调查掌握全县安全饮水工程现状,特别是已经停止运营的120余处自来水厂的恢复运营的可行性评估及维修方案。通过调研,形成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长期有效的建设和管理办法,使正常运营的逐步提高饮水安全标准,可维修恢复使用的自来水厂尽快运营。

总之,农村安全饮用水关乎全县农村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关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当做一项产业去管理和经营,是农村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让农村居民喝上干净水、放心水,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要逐步提高饮水安全标准,切实把农村饮水安全成果巩固住,不反复。

数超过800万之多。可见,饮水安全对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何等重要。

为全面掌握全县农村群众饮用水现状,促进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顺利推进,我们深入乡(镇)、村(屯),实地视察了我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县水利局和乡(镇)关于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情况的说明,对我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为实施好今后的工程建设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建议。

我县农村常驻人口22.4万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关系农村常驻人口的身体健康。我县农村饮用水水源主要为地下水,地下水水源较为充足。在我县的农村饮用水水源中,水质情况不容乐观,部分村屯水质铁锰招标、水源污染。

xx年至xx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x5处,xx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x处,xx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x处,xx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31处,xx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49处,xx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35处,xx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17处,xx年建设饮水安全工程9处。建设的饮水安全工程全部为地下水源井取水,取第四第水,水量充足,但部分村屯水质铁锰超标。

截止到xx年底,我县共解决高氟水、污染水、锰铁超标等农村饮水不安全的村屯325个,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25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7.51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8%,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

截至目前,全县农村还有部分地区由于村屯小、分布零散,地方。

配套资金较大等原因没有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由于自然灾害、缺少建设资金及维修养护资金、建后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一部分饮水安全工程停用。现有x0处饮水安全工程已停用,其中:xx年冻层深度达到2.6米,使管网冻坏46处;缺少电力设备配套资金x处;水质铁锰超标45处;管理工作不到位、运行经费不足、农民自家有小深井等停用18处。仅2x处工程正常使用,全县农村饮用安全水的人数不足x万人,占农村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总人数的80%,占全县农村常驻总人口的62.5%。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利用率正在逐年呈下降趋势。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饮水、节约用水、健康用水的意识,增强群众节水意识,教育农民牢固树立水是商品的意识,不断提高工程效益,以点带面,广泛宣传,加大安全饮水工作宣传力度,推动工程运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二是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利用国家逐年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投资力度的有利契机,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建立财政投入和社会融资相结合的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加大项目和资金的争取力度。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采取政府支持,社会引资及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多种方式扩大资金来源。

三是做好工程建设规划。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前,充分考虑建设地的环境、气候和土质等条件,既要满足当地农民用水的需要,又要保证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可以长期安全运行,提高使用率。

四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工。

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农户的身体健康。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规划、设计要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水源的选择及供水形式应因地制宜,工程施工要确保工程工期及质量,建后管理保征良性循环。在建设中,要不断完善监管体系,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一是建立水质监测体系。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工作,安排必要的经费,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设备,保证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有其公益性的特点,也不能完全市场化,不能以营利为目的,所以政府在调控水价的前提下,只从收费中提留一部分作为饮水安全运行维护专项经费。大的维修改进项目由镇村两级协助承担。个人承包或租赁经营的好处是从管理到经营上群众容易接受,便于群众监督,服务质量能够提高,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内容仅供参考。

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简短篇十

本人自任职以来,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_为指导,坚持_,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基层,求真务实,本人在思想修养、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扎实工作,尽职尽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下面我就任职以来的学习、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业务工作能力。

作为农业战线上工作者,只有自己掌握农业生产知识、生产技术,才能进行推广应用。首先加强自身学习。认真学_,以_为指导,深入贯彻_,宣传党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在思想上时刻与党一致。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为农服务意识。宣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参加学习农业知识,人事局和农广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学习,虚心向老领导请教,深入田间地头,搞好田间调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二、兢兢业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1、认真做好农业项目材料申报和实施工作。抓好农业科技项目的申报工作,争取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多年来,我准备了上级安排的各种项目工作的材料,为成功完成项目申报,认真查找相关资料,积极主动加班加点,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项目材料准备,并受到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好评。

2、认真做好粮食直补,小麦、玉米、水稻良种补贴会议准备以及政策落实。近几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我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认真抓好落实,扎实开展,通过召开会议、印发宣传材料等认真将党的好政策落到实处,切实搞好粮食直补的面积核定、小麦、玉米、水稻的良种补贴工作,经认真落实,规范操作,使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工作得到很好的落实,让农民得到实惠,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了粮食安全。为了充分让农民了解政策,自己加大工作力度,全面领会精神,做好会议材料和宣传,抓好精神讲解和落实。

3、依托实施项目,做好技术指导。实施好小麦、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引进新品种,推广应用技术,积极深入农户家中技术指导,为新技术推广提供了宣传平台,给农户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我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安排负责对土样的整理风干,放弃节假日加班,保证凉土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协助土肥站做好相关服务。

4、搞好农情系统调查、做好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工作,为指导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根据农业生产情况,及时上报农业生产进度,积极与各个乡镇相关人员联系,做好农情调度。每次遇到特殊的天气,汇总调查情况,及时形成材料,并进行了上报,为所制定科学的管理意见提供依据。尤其是春耕备播、秋收秋种的关键时期,及时冬春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情况,及时制定了科学的管理意见。同时利用现在的网络媒体报纸的优势,积极做好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

5、认真做好电话技术咨询工作。搞好农业技术推广是我的本职工作。认真做好电话咨询和来人咨询工作,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

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简短篇十一

一、基本情况。

xxx村位于xxxx,是当地乡镇的一个城中村,距县城只有45公里。该村版图面积4平方公里,有15个自然塆村,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598口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员440名,耕地面积有889.5亩,其水田面积793.2亩,旱地面积96.3亩,山林面积1300亩,其中有林面积500亩。村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经济来源靠务工收入,2010年全村经济收入1600万元,上年人均纯收入2600元。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目前还有负债110万元。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1、党员基本情况:该村设有1个农村党支部,党员有43名,流动党员13名,60岁以上的11名,占26%;高中及以上的16人,占37%;困难党员8人,占19%;致富无门的5人,占11.6%;致富带头人24人,占56%。

2、村党支部班子情况:村党支部委员总数为3人,40岁以下的1人,占委员总数的3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人占100%。正在接受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5名,培养两年以上的2人。

三、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张塝村2010年粮食种植面积795.77亩,其中早稻种植面积8.8亩,中稻种植面积777.28亩,晚稻种植面积9.69亩,油菜种植面积300亩,棉花种植面积46.2亩,小麦种植面积117.6亩,玉米种植面积28.7亩;农民应得粮食直补资金12407.99元,农资综合直补48025.61元,良种补贴资金17048.55元,自进驻张塝村,我们迅速进村入户逐一走访农户,我们通过听、问、看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农户对粮食补贴资金发放程序很满意,没有发现截留、挪用、抵扣粮补资金现象,资金发放全部以“一折通”形式直达农户手中。

1、该村2010年有困难户118户,涉及贫困人口383人,已落实农村五保待遇7户,保障人口7人,落实农村低保待遇户,保障人口99人,落实优抚待遇9人,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7人,落实独生子女待遇1人。所涉资金全部以“一折通”按时直发农户。

2、该村现有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124名,其中原迁移民34名,后续移民90名,按照国家政策原迁移民每年每人600元生活补贴均以“一折通”形式如数发放到对象手中。

3、通过调查该村民生保障体系比较健全,村支部村委会始终把关注民生、惠及民生、保障民生牢牢抓在手上,每落实一项民生政策他们都按规定程序不走样、落实政策不偏差来严格要求,村民心气顺、无怨言。

五、农业生产情况。

1、该村属丘陵地貌,土地贫瘠,耕地资源相对匮乏,人均耕地不足0.5亩,大部分村民沿用的还是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主要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由于现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重,基本农田排灌困难,大面积农田面临“望天收”,耕地利用率低,大面积农田只种一季稻,基本上是为了粮食自给。尽管国家有这么好的种粮补贴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依然不高,仍有东干渠以上不能排灌的基本农田处于抛荒状态。该村村民谈起种田还是连连摇头,他们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种植1亩一季稻能收稻谷900斤折款900元,需要投入良种100元,化肥农药150元,人工500元,水费20元共计770元。到农民手中所剩无几,因此还是有很多农民弃耕外出打工。座谈时他们强烈呼吁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够管一管农村水利设施维修这一块。

2、该村现有山林面积1300亩,大面积是荒山,林木覆盖率不足30%,主要是松树,杉树。有少量樟树。当地村民对林业创收没有明确思路,谈起山林开发利用思想顽固,既不愿意利用用外资开发,也不愿意承包本村农户经营,他们害怕山林被承包经营村民烧柴成问题,抱着山林就是为了老百姓用材的思想,村民滥砍滥伐现象比较严重也非常难于管理,所以该村山林很难发挥效益。

3、该村现有果园三个,分别坐落在一组、六组、八组、约计面积200亩,因果园果树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栽植的,品种老化无钱改造升级不能产生效益,目前一组梨子园无人承包处于闲置状态,已发包出去的两个果园场收益低微。当地村民对果园场经营颇有微词热切盼望村级投入资金改造变成村级支柱产业。村里还有意杨经济林基地1个约计面积100亩,基地树木长势良好,这是该村今后的一笔财富,但后期必须加强管护严防人为破坏。

六、农民就业情况。

该村现有劳动力资源837人,劳动年龄内795人,实际从业人员780人,其中在本地从业340人,外出从业人员440人,外出人员中政府组织的40人;中介组织外出的20人;企业招收的80人;农民自发外出的300人;外出人员中主要从事第二产业,年收入均在1.5万元。该村为增加群众就业门路还大力进行招商引资,通过村支部、村委会不懈努力现已引进两家服装生产企业可安排就业人员300名,其中圣威狼服饰已成为村党员“双建双带”基地,该基地发挥了技术培训、安置就业的双重作用。该村实现了不出家门口就能就业。但是村民自主创业成效不明显,尽管群众创业热情高涨,但缺乏创业可行性项目和创业基金,他们急盼政府引导支持和给予资金扶持。

七、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当地群众反映该村近几年各项社会事业有所进步,主要是以下几方面成绩明显:

1、村民住房条件大面积改善,全村共有395户,已有84.5%的农户住上了楼房。2010年以前国家投入危房改造资金35000元帮助村改造危房6户,使6户困难户住进新房。

2、该村有80%农户吃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其中有40%农户吃的是镇水厂统一供应的自来水。

3、2009年数字电视光纤就已拉通,全村98%的村民看上了有线电视或数字电视。目前只是数字电视还没有实现整体平移,老百姓期望看上数字电视,但他们对收费偏高有异议。

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简短篇十二

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基本情况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集祥村位于xx县西部,村部所在地距县城46公里。全村党员35名,人口397户1922人,劳动力788人,其中外出406人,约占51%,村内共有低保户121户292人,五保户17户23人,下辖23个村民小组,其中22个属土坡区,1个村民小组属半石山区半土坡区,耕地面积1054亩,其中,水田840亩,旱地214亩。全村境内大多是土坡,盛产板栗、八角、油茶等土特产,该村的优质麻鸭和茶油闻名xx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353户,参合率达90%。2019年集祥村全年人均收入1981元,农业结构主要以玉米、水稻为主,少数农户种桑养蚕,养猪养羊,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40岁左右的中年则在农闲时期到附近村屯打工,生产方式传统,生产手段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仍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第一产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交通不便,资源匮乏。

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集祥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有改观。全村所有的自然屯都实现了屯屯通电。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路和水的问题,集祥村下辖23个村民小组,其中纳岁、拉东、拉瓦、坡更、中乐、坡永、六告、廷怀8个自然屯通村级路,都已铺上沙子。六道、可友、林前、德尧、拉提、纳华、纳拉、纳远、切尧、劳体屯级路,多为土坡区屯级路,年久失修,路况差,仍需硬化方可方便出行。还有更坡、表腊、吉里3个自然屯尚未通公路,出行极为困难。

该村耕地面积1054亩,比较零散,人均耕地面积0.55亩,人均水田面积不足0.44亩,人多地少的现象非常严重。

该村产业发展基础极为薄弱,规模小、专业技术差,主要特色产业主要是种桑养蚕及猪、养殖。据调查,该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而且有养猪的愿望,少则1-2头,多则10多头,现有母猪18头,据其反映,今年一头猪的纯利润约为300元左右,母猪有4000元左右。种桑养蚕也是该村的特色产业之一,全村桑园面积5亩,在纳岁屯,专心养蚕,据反映,通过种桑养蚕,一年可创收近5000元。很多有想法做养殖、种植的农户,都因为资金缺乏而无法发展。

集祥村大部分自然屯建设较为散乱,纳岁屯是整个集祥村村容村貌最好的一个屯,有个小型的医疗卫生室。该屯大部分村民已经起好新房,但是仍然是东一家、西一户。如能把该屯进行整顿改造,把农户门前的猪栏搬到房子后面,再加以亮化绿化,同时在村口修建篮球场及一些活动场所,将可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

村委办公阵地位于村中心更坡屯,距乡府4公里,阵地面积120平方米,有两间办公室和一间会议室,有一套远程教育系统,办公设备较为简陋,目前仍未通水。

该村现有党员35名,60岁以上的18名,大专文化以上1名,村两委干部3名,平均年龄44岁,大专文化1,中专、高中文化2人,初中文化15人。

(一)还有三个村屯还没有通屯级路,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大部分屯级路面路况较差,也还没有硬化道路。

(二)自然条件仍比较恶劣,水源资源仍然缺乏,面临大旱时仍不能完全确保人畜用水及农业生产灌溉。

(三)部分养殖户出现发展瓶颈,有很好地规划,但资金问题如农村农业信贷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四)全村仅有的840亩农田只有下大雨才能等到水耕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欠缺。

(五)村里没有娱乐场地、图书室及篮球场,村民在农闲时不能娱乐活动及学习。村委办公室设施缺乏,办公设备简陋。

(六)村民素质有待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不高,主要是缺少劳动技能的培训,依靠传统的方式方法从事农业生产,外出务工也多半干些体力活。

(一)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计划目标:修通吉里、表腊、更坡屯级路,方便190名群众的出行问题。进一步改善其他村屯内的屯级路,改善扩建及硬化。通过土地整理、开挖排洪渠道、修建三面光水利渠道,扩建纳伴屯水源等方式,确保840亩农田增产增收,免受洪涝灾害。加强人畜饮水工程及水柜工程,确保生产生活用水。

(二)帮助农民增收的主要计划目标:通过资金扶持、信贷政策支持等方式培养养殖户,带动全村发展各种种养项目。目前集祥村群众养猪积极性较高,可采取送种猪等方式加大农民养猪力度。扶持种桑养蚕户,动员更多农户参与种桑养蚕。成为该村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改善农村村容村貌的计划目标:进一步改善村屯内的巷道硬化,动员村民改建卫生厕所,对纳岁屯进行整顿绿化亮化,作为整村村容村貌的示范点。

(四)加强村部办公设施和科教文卫体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村委办公楼进行维修,增设办公设备,修建图书室、篮球场、娱乐活动室等等,为农村科技文化事业发展打好基础。

(五)举办一到两期的技能培训班,要求技校老师教会他们一些技能,如焊接、电工等基本技能,增强他们外出求职的本领。

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简短篇十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农业农村局关于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x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增效三大主题,紧扣“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不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工作,在加快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强x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发挥基层人才队伍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我县基层农业技术队伍建设状况进行了调研。

近年来,x县不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目前主要有x支技术人才队伍。

x县共有农业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x个,分别是x、x等,专业技术人员x人,涉及农业、林业、畜牧等。按行业分,农业x人,林业x人,畜牧x人。按职称分,高级x人,中级x人,初级x人。

x县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个,其中农业x个,林业x个,畜牧x个。农业合作经济组织x个,其中农业x个,林业x个,畜牧x个,蔬菜x个,共有专业技术人员x人。

x县与x大学等x个高校保持长期战略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合作关系,合作教授x人,其中,农业x个,林业x个,畜牧x个。按职称分:教授x人,副教授x人,讲师x人。

现有懂技术、善经营、精管理、富经验的本地“土专家”“田秀才”x人,职业农民x人。

领导重视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关键和前提。为加强全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x县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把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列为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工作重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判人才机构、人才资源、人才利用等重要事项,围绕工作内容、工作环节、工作重心等方面研究部署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建立了科学的用人机制,使此项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近年来,x县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和特色产业,不断完善机构建设,适应新时代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形势,先后成立了县x站、县农业科研中心等农技推广机构,为壮大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奠定了基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工作环境较为艰苦,不受毕业生青睐的工作,为破解这个难题,x县主动出击,通过到定向招聘、绿色通道、快速补充紧缺人才等方式,不断充实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近年来共引进专业技术人员x人,其中研究生学历x人,高级职称x人。在补充人员力量的同时,突出提高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在实施专业技术人员再教育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并重,将专业技术人员送出去“取经”,沉下来锻炼,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并通过省、市技能大赛舞台来检验水平,让专业技术人员在一线战场上得到历练。

近年来,x县持续落实农业优惠政策,加大社会农业组织建设,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力量,吸引了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成为农业现代化推进的建设者,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人才格局。如:位于x乡的x农资公司在短短x年时间内,延伸服务链条,从单一的销售业务逐步发展为集农资销售、技术服务、农产品销售、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连锁企业,与该公司长期合作农业教授x人,高级职称人才x人,常驻专家x人,为提升科级含量、发展壮大当地农业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真正成为了当地的“农民之友”“致富之源”。

x县以职业农民培育为重要抓手,以将农民就地转化成技术员为目标,不断壮大农业技术人才队伍。近三年,举办开展各类培训班x余期次,培训农民x人次,其中农业类x次,林业类x次,畜牧类x次。其中,参训龙头企业x家,农民专业合作社x家,种养大户x户。按照贴近主导产业、贴近农时季节、贴近服务对象的原则,选取x栽植、蔬菜种植、x养殖技术为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入户指导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媒体教学相结合、农业专家培训与种田能手示范相结合等培训模式,认定职业农民x人。通过培训,传统农民就地转化为农技推广员,大大提高了“职业农民”的造血功能,壮大了技术人员队伍。

为解决农业专家匮乏问题,x县积极与高校加强技术合作,采取“合作社(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基地+农户”模式,利用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资金、人员、资源优势,通过“引进来”的方式,建立农技推广服务专家库和科研示范基地,为农户提供农资、培训和技术服务。目前,专家库涵盖农、林、畜、果、菜五大产业,吸纳专家x人,其中教授职称x人,高级职称x人。我们还将干部职工、种养殖能手、社会技术人员“送出去”,到高校和其他科研示范基地“取经”,学习引进最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技术水平。

经过不懈努力,x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近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广大农村培养了一批致富带头人和技术能手,这些人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x县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人才作用,利用农技队伍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扎实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如x镇的x合作社通过引进滴管、测土配肥、病虫害防治等现代化管理技术,x作物种植规模从x亩发展到现在x亩,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效益x年内翻了x番。农业技术人才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该合作社通过邀请x大学教授现地指导、选派技术员到x等地学习,在生产过程中推广生物物理防治病虫害、田间土肥水管理等技术,在品种选育上引进了x、x等x个新品种,x品质和产量得到极大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入社种植户人均种植面积x亩,年人均收入x元,已形成了该村的主导产业和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

通过人才队伍建设,x县县、乡、村三级的农业技术人才队伍体系不断扩充,中、高级职称人才大幅增加,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种植结构不断调整,科学种养殖和管理技术全面推广,土地生产效率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有效提高,x年全县新发展x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x亩,x畜禽养殖数量达到x头(只、羽),年增长量达到x。

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x县突出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并重的原则,加强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建设,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同时,增强管理能力,积极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将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以实实在在的收益激发周边群众学技术、学管理的欲望,带动更多的群众一起生产、一起致富,种养殖大户、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农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例如,x镇x村养殖户x通过参加养殖技术培训,发展x养殖,在专家的指导下,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从最初的x只达到现在的x只,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到x元。

一动力。x县还存在农业创新方面经费投入不够,技术人员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制约农业高质量发展。

x县将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建设高素质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可靠人才保障。

一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工作,为技术干部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打造施展才华的平台,不断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二是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继续加强培育农村乡土人才,健全乡土人才评聘机制,将农村中更多的“种养大户”、“流通大户”“土专家”“田秀才”等人才吸纳进来。三是加快农民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继续加大职业农民、农民技术员培育力度,扎实开展培训工作,认真做好资格认定,确保农民技术人才队伍逐年发展壮大。

一是建立引人机制。采取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建立农业示范基地等多种形式,积极吸引外来人才参与现代农业建设。二是严格考核奖惩机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能上能下制度和工作业绩与绩效工作挂钩制度,合理优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促进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有序化、健康化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机构,明确各级工作职责,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理理念。

一是着力改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改善农业技术人员的待遇,让技术人才留得住、展才智。二是营造农业科技工作的积极氛围。对农业科技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的优秀事迹,要善于挖掘,善于推介,并对其中德才兼备的予以优先提拔。三是加大对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激励技术人才创新,让创新成为引领全县农业发展的“动力引擎”。

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简短篇十四

为全面掌握20xx年上半年全市农业生产形势,客观分析目前农业、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张掖市统计局按照省统计局调研要求,会同省局农村处调研组到高台、临泽、甘州、山丹四个县区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组一行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农作物长势,通过与企业负责人、养殖户户主进行深入交流座谈,对全市上半年农业生产形势和全年农村经济运行态势有了比较全面客观的了解认识。现将上半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作物播种面积继续增加。今年以来,张掖境内气候条件较好,特别是进入5月份以来,降雨充沛,夏粮长势良好,农业生产形势健康向好,经初步统计,20xx年上半年完成农作物正茬播种面积414.2万亩,同比增长2.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7.8万亩,同比增加5.6万亩,增长1.99%,在粮食作物面积中,夏粮面积106.45万亩,同比减少0.45万亩,下降0.42%;秋粮面积181.3万亩,同比增加6.05万亩,增长3.5%.制种面积128.46万亩,同比增加9.97万亩,增长8.4%.其中玉米制种面积109.68万亩,同比增加10.62万亩,增长10.7%。

(二)粮食总产量呈现"夏减秋增"态势。预计夏粮总产量达到4.14亿公斤,同比减少572.4万公斤,下降1.36%;如果后期农业生产不再有大的自然灾害发生,秋粮单产按530公斤/亩计算,秋粮总产将达到96099万公斤,同比增加3002万公斤,增长3%左右。预计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3.75亿公斤,增长2%左右。

(三)经济作物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面积增加的绝对量和速度均有上升,油料、蔬菜、中药材和蔬菜及其它制种分别达到38.21万亩、32.09万亩、23.55万亩和15.56万亩,其中蔬菜及其它制种面积增幅较大,增长13%,四大作物占到经济作物面积的94.8%。

(四)畜牧业生产稳步健康发展。从青饲料面积达到10.96万亩,增长42.5%;预计大牲畜存栏90.38万头,增长2.1;牛存栏78.22万头,增长5.09%;牛出栏10.35万头,增长5.5%猪存栏72.13万头,增长2.53%;猪出栏48.19万头,增长3.1;羊存栏341.67万头,增长6.6%;羊出栏77.37万头,增长7.81%。

20xx全市上下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对新建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等设施农业建设,发展高原夏菜、绿色有机农产品、草食畜牧产业,建立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予以大力支持。

(一)设施农业发展加快。县区通过整合惠农资金、政府贴息贷款、协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设施农业发展得到长足发展。如甘州区对连片新建50座以上的日光温室,每座补助5000元;临泽县从20xx开始每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5000万元,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高台县对当年采用新型材料连片打建,种植温室30座、50座、100座以上的,每座分别给予1000元、2000元、3000元奖励补助;民乐县对连片新建10座以上的高标准层架式食用菌大棚,每座一次性补助资金6000元。由于各级政府扶持力度加大,进一步调动了种植大户、农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从事设施种植的积极性。20xx年新建日光温室4890座、钢架大棚9250亩,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6.5万亩,设施种植业面积呈两位数增长态势。

(二)创新经营机制增活力。将创新农业经营机制作为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抓手,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资源大量流转,催生了一大批专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了农作物制种、马铃薯、高原夏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了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步伐。20xx年,全市农地流转面积122.35万亩,比上年增加5.6万亩。整村流转60个,面积20.67万亩。全市50-100亩规模经营单位3148个,100-500亩规模经营单位2093个,500-1000亩规模经营单位497个,1000亩以上规模经营单位245个。通过土地流转形成的规模化经营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高台县绿洲农业有限公司,在高台县的南华、宣化两镇以亩均800—1000元价格流传农民土地1.8万亩,新建活动式钢架大棚3000座,陆地标准化种植蔬菜1.5万亩,今年亩均收入可达到5000元以上。

(三)龙头企业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生力军。各级政府把扶持龙头企业作为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激发农业发展活力的重要抓手,加大培育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农业企业、专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为主体的新型经营主体呈快速发展势头。20xx年农业龙头企业国家级1个,省级41个,市级101家。如张掖市绿涵公司积极发展以高原夏菜为主的特色蔬菜产业,先后投资1.3亿元在荒滩上修建5万吨、占地2万平方米的全市最大的蔬菜水果保鲜库、6000平米集约化全自动育苗中心、618座钢架拱棚标准化设施蔬菜示范区,采取订单种植、最低保本价收购、保鲜贮藏、定点运销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在甘州,高台,临泽、民乐等地落实高原夏菜面积4万多亩,年销售收入达到2.2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20xx年2月28日,绿涵公司与俄罗斯ctk贸易公司成功签订了50万吨果蔬出口协议,首批300吨果蔬产品于5月27日正式启运。今年1-4月份,张掖市农产品外贸出口逆势上扬,实现自营出口总额6437万元,同比增长29%。

(四)畜牧业生产健康稳定发展。以建成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市建设为主线,狠抓政策扶持、规模养殖、疫病防控、项目建设等关键环节,全市畜牧业生产呈显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年初,市、县区党委、政府均以1号文件形式出台扶持草食畜牧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引导鼓励扶持的办法支持散养户出院入区,鼓励养殖大户以区建场,以区带户,以户促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势头强劲。今年已新建各类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117个,其中:肉牛36个、肉羊65个、奶牛11个、生猪5个。20xx年张掖调查队畜禽监测大型规模养殖户,生猪饲养量5000头以上27户,比上年增加2户;牛饲养量1000头以上的32户,比上年增加13户;羊饲养量1000头只以上的149户,比上年增加6户,禽饲养量10万只以上的3户,比上年增加2户。

根据这次调研及农业、畜牧部门提供的资料分析,今年上半年,农产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波动不大,畜产品价格起伏较大。

(一)粮食价格基本稳定。上半年主要农产品小麦、大麦、马铃薯价格维持在2.1元/公斤、1.8元/公斤、1.5元/公斤,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稳定,略有上涨,玉米价格从去年年底的1.7元/公斤,恢复性上涨到目前的2.1元/元左右。

(二)蔬菜价格波动较大。今年春节前,受冰雪冷冻灾害天气影响,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影响春节期间蔬菜价格大幅度上涨,同比上涨2-3倍。进入5月份以来,以娃娃菜、甘蓝、西兰花、叶菜等为主的大宗蔬菜出现价格大幅度下跌,下跌幅度达到50%以上,蔬菜批发市场娃娃菜、甘蓝、叶菜类批发价格在0.4-0.5元/公斤之间,种菜效益大幅度下滑,特别是规模种植户出现严重亏损状态。

(三)牛肉价格保持稳定,羊肉价格开始回升。二季度,牛肉价格达到54元/公斤,与一季度环比基本持平;肉羊生产经过一年多的价格低位运行,现已企稳回升,平均价格在42元/公斤左右。

(四)生猪产品价格继续走高。一季度,生猪及猪肉价格平稳,分别达到19元/公斤和27元/公斤。二季度,生猪和猪肉价格持续走高,分别达到22元/公斤和32元/公斤,环比分别上涨15.8%和18.5%.受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仔猪价格居高不下,15公斤仔猪出售价格达到800-900元,20公斤仔猪价格达到1200元,仔猪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

生猪价格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生猪产能下降,供小于求。经历了20xx-20xx年近2年的养殖亏损之后,大量中小散户退出养猪业,淘汰自繁母猪,压缩存栏量,缩小养殖规模,导致母猪存栏下降,仔猪补栏不足,产能下降;二是部分自繁自育规模养殖户,囤栏惜售仔猪,导致仔猪价格比上年同期翻了一番或待贾而沽,不愿出售,造成有意愿养猪的养殖户望而却步;三是在微利和亏损的情况下,很多散养户坚持不下来,从事散养的人越来越少。

(五)禽类产品价格逐步回暖。一季度,鸡蛋和活鸡价格走低,分别达到8.2元/公斤和16元/公斤。二季度,鸡蛋和活鸡价格逐步回暖,分别达到8.8元/公斤和18元/公斤,环比分别上涨7.3%和12.5%.麸皮、胡麻饼、育肥猪料、蛋鸡饲料、肉鸡饲料价格上涨,环比涨幅分别为2.9%、3%、17.2%、20.7%、7.5%。

(一)灾害性天气影响农业生产。进入4月下旬,全市出现大风、扬沙天气,部分地方发生沙尘暴,使日光温室、钢架大棚、拱棚和大田覆膜作物受损。4、5月份气温温差波幅较大,甚至出现极端低温、霜冻,导致正值出苗的玉米制种及沿山地区油菜幼苗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

(二)农畜产品价格波动大。进入5月份以来,以娃娃、甘蓝,叶菜等为代表的大宗蔬菜价格创历年新低,菜农种植效益严重受损,种植效益下滑,规模种植户出现严重亏损状态;羊出栏价格连续两年持续走低,进入5月份以来价格虽有所回升,但规模养殖户仍处于亏损状态,养殖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挫伤,补栏积极性不高;生猪价格近期居高不下,价格超出了理性上涨预期,加大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支出,严重影响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一是切实抓好农作物田间管理。抓好"三夏"、"三秋"农业生产,指导农户加强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的秋收作物田间管理。加强病虫害的预报和防控,降低病虫危害损失。加强与气象、水务部门的协作,及早预防干旱、冰雹、洪涝等灾害,确保农业丰产丰收。

二是强化科技指导和信息服务。加强对农民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和其他技能的培训,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和高效节水农业实用技术。加强对农产品市场前景、供需状况、价格趋势等调查和预测,及时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确保农民群众产得下、销得出,价格稳、收益高。

三是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各项支农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到位,让农户在最需要资金的时候拿到直补款,使惠农政策的效果发挥好,最大限度地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对新建的设施农业,实行倾斜性政策资金扶持。引导农村能人、种养大户、运销大户、龙头企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农产品流通实体。加强绿色有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特色农产品生产向无公害、绿色化、有机化方向发展,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四是加快生猪生产供给侧改革。生猪行情的变化,是市场规律调节的结果,也是基于2年亏损期的恢复性补偿。政府相关部门应未雨绸缪,统筹协调,防止猪肉价格大起大落。一方面促进生猪市场供给总量平衡,防止下一个"猪周期"的到来。另一方面应促进生猪生产适应在产品结构和品质方面上档升级,扶持生猪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饲养,支持养殖户和龙头企业引进良种、繁育良种,扩大和提升养殖规模和水平。同时,建立健全生猪预警体系,政府相关部门全面掌握全国及周边地区生猪产销形势,对生猪生产形势做出准确判断,准确调控生猪市场,促进生猪生产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简短篇十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x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增效三大主题,紧扣“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不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工作,在加快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强x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发挥基层人才队伍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我县基层农业技术队伍建设状况进行了调研。

近年来,x县不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目前主要有x支技术人才队伍。

一是政府专业技术人才队伍。x县共有农业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x个,分别是x、x等,专业技术人员x人,涉及农业、林业、畜牧等。按行业分,农业x人,林业x人,畜牧x人。按职称分,高级x人,中级x人,初级x人。

二是农业龙头企业及合作社人才队伍。x县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个,其中农业x个,林业x个,畜牧x个。农业合作经济组织x个,其中农业x个,林业x个,畜牧x个,蔬菜x个,共有专业技术人员x人。

三是高校专家教授队伍。x县与x大学等x个高校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合作教授x人,其中,农业x个,林业x个,畜牧x个。按职称分:教授x人,副教授x人,讲师x人。

四是农民自身队伍。现有懂技术、善经营、精管理、富经验的本地“土专家”“田秀才”x人,职业农民x人。

二、主要做法。

一是注重组织领导,精心谋划部署。领导重视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关键和前提。为加强全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x县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把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列为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工作重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判人才机构、人才资源、人才利用等重要事项,围绕工作内容、工作环节、工作重心等方面研究部署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建立了科学的用人机制,使此项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是注重自身建设,不断完善机构队伍。近年来,x县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和特色产业,不断完善机构建设,适应新时代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形势,先后成立了县x站、县农业科研中心等农技推广机构,为壮大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奠定了基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工作环境较为艰苦,不受毕业生青睐的工作,为破解这个难题,x县主动出击,通过到定向招聘、绿色通道、快速补充紧缺人才等方式,不断充实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近年来共引进专业技术人员x人,其中研究生学历x人,高级职称x人。在补充人员力量的同时,突出提高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在实施专业技术人员再教育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并重,将专业技术人员送出去“取经”,沉下来锻炼,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并通过省、市技能大赛舞台来检验水平,让专业技术人员在一线战场上得到历练。

三是注重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不断吸引技术人才。近年来,x县持续落实农业优惠政策,加大社会农业组织建设,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力量,吸引了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成为农业现代化推进的建设者,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人才格局。如:位于x乡的x农资公司在短短x年时间内,延伸服务链条,从单一的销售业务逐步发展为集农资销售、技术服务、农产品销售、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连锁企业,与该公司长期合作农业教授x人,高级职称人才x人,常驻专家x人,为提升科级含量、发展壮大当地农业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真正成为了当地的“农民之友”“致富之源”。

四是注重发挥政府职能,不断增强队伍建设。x县以职业农民培育为重要抓手,以将农民就地转化成技术员为目标,不断壮大农业技术人才队伍。近三年,举办开展各类培训班x余期次,培训农民x人次,其中农业类x次,林业类x次,畜牧类x次。其中,参训龙头企业x家,农民专业合作社x家,种养大户x户。按照贴近主导产业、贴近农时季节、贴近服务对象的原则,选取x栽植、蔬菜种植、x养殖技术为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入户指导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媒体教学相结合、农业专家培训与种田能手示范相结合等培训模式,认定职业农民x人。通过培训,传统农民就地转化为农技推广员,大大提高了“职业农民”的造血功能,壮大了技术人员队伍。

五是注重搭建沟通平台,不断加强人才交流。为解决农业专家匮乏问题,x县积极与高校加强技术合作,采取“合作社(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基地+农户”模式,利用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资金、人员、资源优势,通过“引进来”的方式,建立农技推广服务专家库和科研示范基地,为农户提供农资、培训和技术服务。目前,专家库涵盖农、林、畜、果、菜五大产业,吸纳专家x人,其中教授职称x人,高级职称x人。我们还将干部职工、种养殖能手、社会技术人员“送出去”,到高校和其他科研示范基地“取经”,学习引进最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技术水平。

三、取得成效。

经过不懈努力,x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近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广大农村培养了一批致富带头人和技术能手,这些人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技术推广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生产水平大幅提高。x县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人才作用,利用农技队伍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扎实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如x镇的x合作社通过引进滴管、测土配肥、病虫害防治等现代化管理技术,x作物种植规模从x亩发展到现在x亩,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效益x年内翻了x番。农业技术人才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该合作社通过邀请x大学教授现地指导、选派技术员到x等地学习,在生产过程中推广生物物理防治病虫害、田间土肥水管理等技术,在品种选育上引进了x、x等x个新品种,x品质和产量得到极大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入社种植户人均种植面积x亩,年人均收入x元,已形成了该村的主导产业和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

(二)人才队伍逐渐壮大,农业产业化水平极大提高。通过人才队伍建设,x县县、乡、村三级的农业技术人才队伍体系不断扩充,中、高级职称人才大幅增加,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种植结构不断调整,科学种养殖和管理技术全面推广,土地生产效率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有效提高,x年全县新发展x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x亩,x畜禽养殖数量达到x头(只、羽),年增长量达到x。

(三)人才带动作用明显发挥,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x县突出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并重的原则,加强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建设,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同时,增强管理能力,积极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将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以实实在在的收益激发周边群众学技术、学管理的欲望,带动更多的群众一起生产、一起致富,种养殖大户、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农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例如,x镇x村养殖户x通过参加养殖技术培训,发展x养殖,在专家的指导下,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从最初的x只达到现在的x只,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到x元。

四、存在问题。

一动力。x县还存在农业创新方面经费投入不够,技术人员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制约农业高质量发展。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x县将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建设高素质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可靠人才保障。

(一)加强人才队伍自身建设。一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工作,为技术干部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打造施展才华的平台,不断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二是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继续加强培育农村乡土人才,健全乡土人才评聘机制,将农村中更多的“种养大户”、“流通大户”“土专家”“田秀才”等人才吸纳进来。三是加快农民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继续加大职业农民、农民技术员培育力度,扎实开展培训工作,认真做好资格认定,确保农民技术人才队伍逐年发展壮大。

(二)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引人机制。采取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建立农业示范基地等多种形式,积极吸引外来人才参与现代农业建设。二是严格考核奖惩机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能上能下制度和工作业绩与绩效工作挂钩制度,合理优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促进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有序化、健康化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机构,明确各级工作职责,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理理念。

(三)持续加大人才投入。一是着力改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改善农业技术人员的待遇,让技术人才留得住、展才智。二是营造农业科技工作的积极氛围。对农业科技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的优秀事迹,要善于挖掘,善于推介,并对其中德才兼备的予以优先提拔。三是加大对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激励技术人才创新,让创新成为引领全县农业发展的“动力引擎”。

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简短篇十六

根据上级安排及2017年工作计划,xx水利局于今年3月起组织有关人员利用近2个月的时间,对全区农村公共供水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走访了全区xx个农村社区,为推进全区农村公共供水建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概况

此次调查的农村社区有xx个,涉及全区xx个街道办事处,总户数xx户,总人口xx人。目前,农村社区公共供水工程基本建成于xx世纪xx年代后,其中有xx个社区由自来水公司进行供水(xx自来水公司供水xx个,xx自来水公司x供水xx个),xx个社区实行单村供水。

此次调查的重点是实行单村供水的农村社区。

2、水源、水量

单村供水社区中,供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取水方式主要是大口井、机井,其中大口井xx眼、机井xx眼,基本能够满足社区供水需求。

3、水质

gb5749-2017》的要求,xx个社区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水质不达标,已检单村供水社区水质达标率xx%,另有xx个社区未检。水质不达标主要表现为硝酸盐氮超标,硝酸盐氮超标社区共有xx个社区不达标,另xx个社区水质混浊,xx个社区氟和硝酸盐氮同时超标。

4、水价

由自来水公司进行供水xx个社区,其中区自来水公司供水

xx个、xx供水有限公司供水2个,按照城区自来水供水价格收取水费,而实行单村供水的xx个社区,全部不收取水费,供水费用由社区负担。

5、供水时间

xx个农村社区中,实行全天供水的有xx个社区,实行定时供水的xx个社区。其中区自来水公司和龙泉供水有限公司供水的xx个社区,全部实行全天供水。

xx个实行单村供水的农村社区中,有xx个社区被列入xx年至xx-x年全区旧村改造计划。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饮水安全难以保障。一是部分供水水源易受污染,影响供水水质,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带,水源距离农田近,农药、化肥污染水源水质。二是实行单村供水,供水规模小,缺乏完善的消毒净化设施,水源直接进入供水管网,水质难以保障。同时,存在二次污染现象。不少社区实行分时供水,加之管网老化,再次供水时管道内壁锈蚀物脱落,随自来水流出,造成自来水二次污染。三是供水水量、时间保障水平不高,被调查的xx个农村社区中,有xx个社区实行定时供水,占xx%,供水水量和时间上都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同时,绝大多数单村供水社区没有备用水源。

较慢、供水困难。同时,农村供水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对设备的维修、保养不够。

(三)农村供水收费低,存在浪费现象。由于农村公共供水的服务性和非盈利性,有xx个社区不向居民收取水费,群众水资源意识不强,不注意节约用水,有的农民还私接自来水浇地,农村自来水工程缺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建设资金不足。目前,我区未实现城区化供水的社区多处于相对偏远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水源条件差,实行城区化供水需要远距离调水,改造难度大,投入也较大。目前,我区已投入财政资金对部分社区供水工程进行了改造,实现了集中供水,但如接入城区管网,仍需要投入大量改造资金。

(五)管理粗放,供水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没有充分考虑经济价值规律,因建厂、修路、滥采超采等因素,导致水质污染、地表水干枯、地下水位下降,出现新的缺水村,特别是遇到降少的年份更为严重。

三、措施及建议

在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农村居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解决好农村供水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今后,我区应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对于暂时难以实现集中供水的社区,要增加净化消毒设施,改造供水管线,实行区域集中供水,提高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水平。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饮水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人民群众的最低层次的需求,要把“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治高度提高对农村公共供水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实施好农村供水改造工程,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二)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要结合“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制定农村公共供水改造规划,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规划农村供水工程。首先要加快推城乡供水一体化进度,对没有改造计划的建成区附近的农村社区、城市供水管网已经到达的社区要尽快纳入城区供水范围,分年度实施,完成城市化供水改造。其次,对居住分散的偏远社区,按照就近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供水管线设施,增加净化消毒设备,开辟备用水源,实现安全供水。对列入近xx年村庄改造计划的社区,其供水工程与村庄改造计划同步实施。

《农村水厂情况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简短篇十七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下小编为大家提供新农村建设。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根据年初确定的课题要求,我校课题组与市新农村办公室紧密合作,对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和未来工作思路,开展了专题调研。

1、农业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粮食生产水平提高。夏粮连续八年保持增产,创建省级小麦万亩高产增效示范区2个、水稻万亩示范片3个,部级水稻万亩示范片3个。建成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片1个,千亩示范方4个。主导产业发展强劲。全市新增高效农业28万亩,高效农业规模化占比达74%,家禽和生猪规模养殖占比分别达94%和73%。新增设施农业4、5万亩,千亩设施农业园区11个,镇和镇实现村村全覆盖。休闲农业量质齐升。新增休闲农业1、8万亩,长江药用植物园等4个1000万元以上休闲农业项目加快建设;如城镇村被评为全省13个最具魅力休闲乡村之一;涌现出镇生态园、镇垂钓和公园、软件园天恒生态园和休闲农庄、镇森果生态园等一批生态农业发展典型。

2、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新增、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9:1,农产品出口总额保持第一、全省前列。农业品牌打造持续发力。全市注册涉农商标807个,认定为省著名商标4件、市知名商标12件。“苏·皋长寿”集体商标荣膺“首届品牌紫金奖暨品牌耀25年”最具成长力品牌。农业专业服务全面拓展。全市新增农机服务组织6家,累计达49家,新增省“三星”级农机专业合作社4个,建成市级示范合作社2个,神牛、江恒被评为省首批“五好”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新增植保、育秧等社会化服务组织25家,组建植保专业队62个,集中供秧面积达28万亩。

3、农业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有机农业发展势头迅猛。有序推进粮食、蔬菜、水果、畜禽、水产五大有机生产基地规划建设,认证无公害农产品47个、绿色食品3个、有机食品4个,续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1个。新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基地16个、面积1、7万亩,其中有机稻米0、98万亩,5家省动物防疫达标示范场和4家蛋、肉鸡标准化养殖场顺利通过验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加强。2019年度治理高标准农田土地2、5万亩;实施如海灌区第九、十期、焦港灌区第二期、中央小型重点县第二、三期、千亿斤粮食工程等12个项目,总投资2、29亿元。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86%,新增大中型拖拉机125台,秸秆还田机101台套,夏秋两季完成秸秆机械还田面积95、3万亩,秸秆机械化还田率66、36%。

4、农业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土地流转规模扩张。全市新增流转土地面积15、78万亩,累计突破50万亩,占承包总面积的40%;镇村、镇、镇村、镇村、镇村、经济开发区桥港村等29个村连片流转面积达千亩以上,流转达300亩以上的村(社区)257个,占比77、4%。三资投入实现突破。成功举办了两次农业招商活动,项目签约99个,协议投资总额47、7亿元人民币和2900万美元,实现“三资”投入农业18、9亿元。涌现出长江药用植物园、天龙畜产品扩建、乳业和冷冻等一批项目农业新亮点。园区建设进程加快。启动了四级农业园区联创工程,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农业园区2个。如城镇现代农业产业园获省政府授牌,镇农业循环经济生态示范园列入省级动态监测。长江镇(港区)、经济开发区(柴湾镇)正在进行规划修编;吴窑镇、江安镇、东陈镇已邀请省级二级资质单位编制省级园区规划。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日光温室、喷滴灌、连栋大棚和防虫网等设施快速发展,标准钢架大棚占比达50%。推广高效植保机械和温湿控制器、桑树修剪机、秸秆捡拾打捆机、太阳能灭虫灯、深松耕整地机械等高效设施农业装备2644台。经营形式不断创新。形成了“返乡能人+农户土地、村干部+农户土地、民营资本+村干部+农户土地”等多种经营模式,设施农业生命力显著增强。

1、魅力城镇打造成效显著。搬迁改造连片推进。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16个镇共启动20户农户以上的整建制搬迁地块33个,累计搬迁农户1475户,整理土地1327亩,分别占年计划的115%和103、6%。房产开发稳步推进。截至10月底,16个镇累计新增房产开工面积99、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1、3万平方米,分别占年计划的87、4%和91、1%。目前在建或拟建的9层以上的标志性或高层建筑达到62栋,高层建筑基本实现“镇镇有”。农民集居区建设强势推进。全市镇区农民集居区建设今年已开工35972户,建成24037户,入住21576户,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9、1%、82、77%、85、01%。

2、城乡功能配套日趋完善。“十个一”建设项目全面铺开。把“十个一”功能建设作为完善镇区功能配套的基本要求,全市共有镇区入口、商务宾馆、生态公园等“十个一”在建或整改提升项目近50个,通过“十星级”考评项目累计达86个。道路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截至10月底,16个镇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28亿元,占年计划的85、1%。九华镇庙前路、下原镇惠园路、镇滨河路等13条道路完成整修提升,另有19条道路建设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功能配套同步跟进。注重道路绿化、地下管网、路灯设施、小区功能区等各项配套工程建设与主体功能建设同步跟进,做到路通管通、绿化连片、亮化到位、配套完善,努力形成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均衡配置、宜居宜业的新型服务设施体系。

3、城乡环境整治魅力彰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完成农村危桥改造100余座。河道整治已通过验收,如海灌区、焦港灌区、中央财政小型重点县等年度工程全部完成,新建防渗渠320公里,新建、改建泵站50座。省级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8个试点村已完成实施规划。农村综合整治持续开展。全市新增成片造林1、1万亩,建成绿色现代农业园区5个,四旁植树107、8万株,超额完成了市年度目标任务数。建成市绿化示范镇3个、省级绿化示范村20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1、66%。

1、农民增收成效显著。农民培训转移大力实施。成立全国首家县(市)级就业促进会,培训农村劳动力6918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310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967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8、4%。全民创业层次大幅提升。全市村干部创业率、村级党组织书记创业率和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率分别达72%、86%、90%。在政策、项目、技术、资金等方面对返乡创业人员进行扶持,全市返乡能人创业1106人,独办、合办私营企业960个,累计新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6674个,总数居第二。村级集体经济再获增长。通过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经营集体资金,借助土地流转和“三大合作”平台,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市村级集体收入达2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有232个。

2、公共服务持续改善。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25所。市社会福利中心被评为全省示范性养老机构,5家镇级敬老院被命名为省级文明敬老院,16家镇级敬老院被评为市级文明敬老院。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基本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全面运行,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全市基层医疗机构门诊费用同比下降29%,住院费用同比下降4%。“爱心超市”实现了镇村全覆盖,为农服务社建设管理水平全省领先。

3、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完成新农保缴费人数45、5万人,覆盖率100%。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360元和240元,五保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220元和3200元。建立了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自然增长机制,慈善助医、慈善助学活动进一步深入。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60元,参合率连续三年100%。全市共新增5184名失地农民纳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资金5684万元。新增被征地农民实现“即征即保”,“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与新农保、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重复享受”政策得到省人社厅充分肯定。

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简短篇十八

我市九个县(市、区)辖126个乡镇、2155个行政村。现有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162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27个(含县综合医院、中医院、民族医院等),卫生防疫站9个,妇幼保健院(所)9个,乡镇卫生院117个,村卫生所1786个。全市卫技人员6870人,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2.11人;编制床位数6529张,每千人拥有床位2.00张。乡镇卫生院覆盖率92.86%,行政村卫生所覆盖率82.88%。

韦孝位医生,在家收养非亲非故的病人,多年来,他无偿奉送给患者的草药价达万元以上。我市医疗卫生系统还有许多学术带头人、管理能人以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工作者,他们心中装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展示了崇高的思想境界,值得人们的尊敬。

我市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虽然有成绩、有进步、有发展,但总体上还是呈弱化的态势,其状况令人担忧,其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头村一位村民,胆囊炎穿孔,送省立医院手术,仅40天就欠下债务10万多元,立即跌入贫困深渊。“小病抗、大病拖、重病等着见阎王”的现象在不少农民家庭中也是明显存在的。4、农村卫生所站还存在缺药、少药等问题。鉴于当前农村的经济状况,相当部分边远山区的村医无能力、也不敢进一些好药。加之目前进药渠道多样,伪劣药品充斥药品市场的现象不断发生。据各地药品检查的情况看,伪药、劣药、过期药和缺药的现象,在一些医疗所、站时有发现。这种情况,直接危及病人的病情、影响患者的健康。

需要的人才不能及时调剂,影响了基层队伍的建设。

(三)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严重不足。我市(县、市、区)及乡(镇)财政运转困难,长期未能摆脱被动局面,使国家许多关于医疗卫生方面的政策难以兑现。一是乡镇卫生院全民职工100%,集体职工60%的补助工资政策未能全面兑现,欠帐较多;据初步统计,从1997年至2003年止,全市乡镇卫生院按规定财政应兑现人员工资6630.82万元,实际到位拨款1984.93万元,被拖欠达4645.89万元。二是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和世卫贷款配套资金不到位,影响了事业发展;三是一些地方财政挪用、挤占、克扣卫生专项资金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影响了卫生部门向上争取资金的积极性;四是政府应当支持卫生事业的专项资金相对减少。这种不良的量的积累,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影响将逐年加剧。

二、影响我市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市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当前呈现的困境,其构成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它既是长年积累的结果,也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综合显现;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既有表面的管理因素,也有深层的体制因素。

(一)思想认识原因。中央有关文件非常明确地把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定性为福利性的、政府举办的、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事业。中央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也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卫生事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级政府抓卫生事业的力度远不如抓教育事业、计生工作那么大。教师工资可以由各级财政统筹优先发放,乡镇计生服务站的卫技人员可享受100%工资,而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全民100%、集体60%的工资却一直难以兑现。教育和计生工作关系到人口素质问题,而卫生事业则是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问题,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但由于各级对医疗卫生工作的认识不一,加之卫生宣传工作还没有深入千家万户,尤其是农村群众的医疗保健意识不强,导致各地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重视程度不一。1997年,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对卫生职工的工资问题、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医疗保险、劳动保险的缴纳问题,均作了明确规定,但各地执行不力,明显地阻碍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构和素质的提高。再比如,药品的购置方面,院长没有选择权,必须按规定到医药公司购买竞标药。而市场药品店可以直接从厂家进货,药价比卫生院低10%至30%。这样卫生院的医疗成本明显增加,这种不平等的竞争,加重和影响了卫生院的经济负担和效益提高。

(三)现行体制原因。中央已明确规定,农村医疗保健属福利性质的事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文件规定:“乡(镇)卫生院由政府举办”、“人员、业务、经费等划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按职责管理”。这种现行体制要求,至今全市上下未能落实到位。管理体制上的问题更是制约我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领导管理原因。主要是对一些基层卫生院的院长和班子未能精心的调配,有的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精神风貌差;有的业务素质不高,管理能力低下;还有的工作方法简单,不善于团结和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等,以致影响了基层卫生院整体功能和水平的发挥。有的卫生院甚至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的状态,极大地削弱了其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的中心地位。

三、加强我市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建议意见

当前我市农村医疗卫生的状况已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成为农村工作的一大热点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提高认识,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农村医疗卫生关乎民生大计,关乎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安定稳定,各级政府一定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把农村医疗卫生纳入社会发展计划,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政策法规,真正建立起政府举办的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并按照《福建省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规划目标》要求,财政对卫生的支出比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我市2003年财政对卫生支出的比重仅2.96%),争取2015年达到8%的要求。积极推行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实行乡镇卫生院长负责制,采取公开招聘等形式选好院长,并推行全员聘任制,激活用人机制,切实改变这种管人不管事、管事不管人的状况。建立卫生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深造机制,尽快扭转人才匮乏、水平低下的局面,在保证政府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措施增强基层卫生院所的自身造血功能。要科学地整合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改变和防止在资源的利用和设置上的严重浪费。

(二)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认真落实好农村卫生院卫技

人员的工资全民100%、集体60%应由财政拨补的要求。要切实解决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三项改革制度方面,我市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未能享受国家同等的福利待遇,政策规定应由国家财政支付的部分应予以保障。医疗保险:按规定,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员按工资总额9%缴纳医疗保险费用,其中,政府和单位贴补7%,个人交纳2%,而我市政府补贴仅占0.88%。养老保险:按规定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员按工资总额29%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其中,政府贴补和单位贴补25%,个人交纳4%,而我市政府补贴仅占8.33%。住房公积金:按规定参加人员按工资总额16%缴纳住房公积金,其中,政府贴补和单位贴补8%,个人交纳8%,而我市政府补贴仅占0.04%。各级政府也应予以高度重视,进一步做好调查研究,积极稳妥地解决好在三项改革制度中补贴偏低的问题。

(三)建立有效机制,解决乡村医生补助问题。我市目前农村卫生所出现了较多的空白点,而且还有扩大趋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乡村医生收入少,条件差,基本生活没有保障而弃医改行。政府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之有关规定,本着扶持空白村的卫生所建设,优先给予341个空白村村医适当经济补助,每人每月补助的金额200~300元,以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四)加强清理,及时纠正专项经费使用和预算外资金财政统筹问题。近几年来,卫生部门专项经费被克扣挪用的现象十分严重。有一些乡镇将卫生部门争取来的专项资金长期挪为他用。还有部分县(市)对卫生事业单位的预算外收入采取20~60%不等的财政集中统筹,这些都给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卫生专项经费的清理整治,对被挤占的,应制订计划,限期清还。对于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和卫生监督机构从事相关业务工作所取得的各项收入,也应按照规定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外帐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返还用于发展卫生事业。

(五)建立大病统筹救治基金,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鉴于目前我市广大农村农民较普遍地存在就医难、难看病、看不起病的现象,市政府要认真研究,抓紧制定实施新型合作医疗方案,具体实施方案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在这方面,我市古田县黄田镇已进行了偿试,也可予以总结、借鉴和推广。

面积116737.3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21029平方米,占业务用房总面积的18.01%。市政府应采取本级财政补助一些,县、乡财政分级负担一些,卫生系统积极向上争取一些,从2004年起,分期分批解决乡镇卫生院危房问题。

一、调研背景

(一)“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就一直备受关注,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其中,农民问题是关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没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国民如何与强国竞争?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只有农民素质提高了,才能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情况,实现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这是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投入。

二、目的及意义

2015年暑期思想政治实践理论课社会实践

中之重,农村医疗卫生现状的改善和提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为了让农村居民更加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更好地为自身谋福利,也为了解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农村居民就医、生存与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我于2015年暑假期间在付家铺村进行了一次关于农村医疗卫生情况的调查。

三、调研方法与调研路径

我采用问卷调查与访问调查的方法对付家铺村居民进行抽样调查

四、付家铺村医疗卫生情况调查结果

经过为期一个礼拜的调研,我走访了村里十几户农家,经过走访调查,我发现对于很多农民来说,“大病挨、小病抗”是常事,一般的常见病如头痛感冒等小病,大多数农民并不会选择就医,而是熬一熬就过去了。调查显示,69%的人头痛感冒就自己买点药吃,有近50%的人是自我治疗或者硬挺着等病好。当遇到医生建议病人住院的情况时,只有46%的人会听从医生的建议,54%的人不愿意住院。61%的人是因为“价格太贵”不愿住院,32%的人是因为“经济困难”不愿意住院,也就是说,93%的人是因为经济原因不愿意住院治疗。医院给大多数农民的印象是一个“吸血鬼”,属于高消费人群的选择。

在医疗机构的选择上,经济原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约70%的农民把医疗费用的高低作为选择特定医疗机构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医疗机构的远近,对于那些患自己不能自行处理的小病,人们更倾向于要选择距离较近的村级小型私人诊所。 调查中,有71%的人选择去村级小型私人诊所,18%的选择去乡镇街道卫生院,8%人选择去县市区医院,只有3%的人选择去省级医院。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与程度上看,一些农民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低,农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变,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等的考虑。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不满意主要是因为保障水平低,参加和办理报销的程序繁琐等。在医疗设施情况上看,付家铺村的医疗设备、设施陈旧老化,村卫生服务站设施简陋,医疗器械破损得不到补充和改善,难以达到正常医疗保健的目标。

五、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访问和对问卷的处理分析,我发现当前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医疗设施简陋

当前农村的医疗设备和设施比较陈旧老化,医疗卫生服务站设施简陋,医疗器械没有得到补充和改善,很难达到正常医疗保健的目标,药品种类较少,都是一些常见小病的药品,如感冒药、外伤药、止咳药等。

2、农民对医疗政策不了解。

根据走访结果我发现,很多农民并没有加入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来,仍有不少农民对国家的医疗政策不甚了解,这说明政府和村委会的宣传还不到位。

3、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匮乏

由于农村的艰苦条件和人们的意愿问题,很多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愿意留在市县或者城镇,导致农村医务人员很有限,农村卫生服务站就只有一名乡医,所有的病人都只能靠这位医生诊病,人才的缺失导致农民的病不能及时得到好的专业的治疗,这种现象正严重制约着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4、农民自我健康意识薄弱

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再加上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农民的自我健康意识薄弱,许多农民认为只有当身体出现了明显的不适情况才会就医,并不会每年定期去医院进行常规体检,这种薄弱的健康意识让他们的身体健康得不到保证。

六、调研结果之对策建议

卫生状况的调查情况和结果分析,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改革农村医疗卫生体制

降低农村医疗价格,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农民不再对看病是望病兴叹,政府应加强对药品的进货和销售环节的管理,减少药品销售环节,畅通药品销售渠道,尽量避免药品过多的销售环节而导致药价过高的现象发生。

2、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以家庭为单位,将医疗、预防、保健、卫生、宣传、健康、教育等融为一体,为农民提供主动、方便、快捷、优质、低价的综合性服务,加强各种疾病预防工作。要建立医疗知识网络服务系统,针对农民和农村的多发病以及重大传染病,提供相关的医疗卫生知识。使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不仅增加了医疗卫生知识,而且还增强了预防的意识。使得科学的知识抵制了封建迷信活动的传播,而且对开展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网络服务还能使农民了解所开药的基本效能以及医疗服务的各项费用,方便了农民看病治病,增强了乡镇医疗卫生工作的透明度。

3、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健全的农村卫生工作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着力于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增设和更新农村医疗设备,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有听诊器,等最基本的看病设施。

4、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由于农村经济的制约,很难吸引高素质的卫生人才。应调整农村医学教育方式,要有为农村专门培养医学人才的学制教育,比如建立相应的本科或专科,设置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班,这样才能培养适合农村的、在农村能留得住的、素质较高的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定期和经常组织医学专家到农村为农民看病。对长 期在艰苦、边远地区的乡及乡以下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给予工资优惠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要给予适当倾斜。

一、活动概述

今年暑假期间,为学习宣传党的精神和五四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生成才报国的责任感和积极性,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了解基本国情,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在实践中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努力为湖南的“四化两型社会”建设做出贡献。开展了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经过我和相关卫生院对整个活动进行统筹规划;活动期间卫生院群体成员和患者的密切配合,活动取得圆满结束。我在本次活动的地方——永州市道县新车镇展开了社会调查。这次调查包括:新车中心小学的学生进行的随机问卷调查、对当地人民的医疗卫生进行实地调查。以下是对我们所调查的课题: 医疗卫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类总结,并研究出相关的可行性报告。

二、具体个案(抽样)

时间:2015 年 1 月18日地点:朱某某家对象:朱某某父母 背景:对贫困朱某某一家进行回访,对家庭状态、经济情况、医疗卫生还有政府政策上问题的回访。医疗卫生方面:1、当地政府对医疗卫生知识宣传薄弱。2、医保不到位,适用于大病住院类型,药物极大多数无法报销。3、对贫困户的医疗保障无优惠对待。

时间:2015年7月 19 日

地点:新车乡中心小学校 对象:四五年级学生

对象一:五年级学生:李某某一家 5 口人全参加医疗保险,他表示奶奶生病是前往县城医院就诊,新车镇医院医疗水平一般且收费不合理。

对象二:四年级学生:唐某某一家 5 口人全参加了医疗保险,家人对预防疾病知识薄弱,当地学校在小学初中阶段对医疗保障教育薄弱。

时间:2015年 7月 21 日 背景:某某村当地居民

地点:某某村对象:村民

对象一:务农:郑某某50 岁,五口人,二位老人家,二个儿子,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是务农,自给自足的生活,二个儿子在外打工,一般不寄钱回家,过年回一次,郑某某爸爸是党员每个月有部分财政补贴,全家参加了医疗保险。1、生病了自己买药打针不给报销2、 因为文化程度低所以对合作医疗的相应了解薄弱,对报销程序不了解,很不方便。

对象二:商贩: 王某某07年开始中风至今,四口人。两夫妇靠小卖部的`收入和务农来供养一儿一女上大学虽然有买医疗保险,但平时也只靠一些偏方治病。1、风湿病发作只能靠偏方治疗,城镇医院医疗水平有限。 2、合作医疗报销不全面,药物方面几乎不在报销内。减轻不了生病给生活带来的压力。3、某某村距新车镇远,门诊覆盖面低。可报销的医院只有一家,且距离远。

地点:新车镇市场对象:商贩

背景:对在新车镇市场中赶集的人做随机访问。

对象一:某某药店,在市集的一间药店,店里有医师看病,据老板声称,一般村民有什么病,就直接去店里叙说病因询问药物或直接买药回去吃,农村合作医疗无法报销。

对象二:待业青年:徐某某,20 岁,父母摆摊卖水果、卖菜,他表示目前的农村合作医疗处于发展阶段,一些报销项目少,表示能够理解于接受。

对象三:杂货店老板:黄某某,28 岁,外县人,四口人,一男一女,女儿上小学,丈夫在开餐厅,全家有买医保。对合作医疗表示不了解,只知道外县人的合作医疗报销低于本地人。 对象四:在街道摆摊治病:陈某某,50 岁,四个儿女,儿子一个中专毕业,在打工,一个在家里务农,两个儿女在外开店,因为逃荒逃到本县,靠在市集摆摊和务农维持生活,有村民会到他的摊子治病,有买医疗保险。他表示有多年的医疗经验但没有成本开药店所以摆摊治病,由于医院医疗水平有限与药店消费较贵,合作医疗在农村用处不广泛,摊位医疗收费低,所以摆摊收费的生意良好。

三、新车镇医疗卫生状况

目前乡镇的医疗水平已发展到一定的高度,然而在新车镇医疗水平在种种的条件限制下,所以得不到很好的提高,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在展开调查期间以专题形式,对新车镇得农户进行走访深入了解,农民群众强烈反应了以下问题: 1、对医疗卫生的知识严重缺乏 、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农民群众少接触网络与书籍,对医疗卫生知识获取渠道单一与不全面,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很好的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

经在农村的调查报告显示95%的人愿意自行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花小钱买平安”是值得的,但是却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不了解,这一现象在下次镇中也表现明显,同时群众反映合作医疗体制不全面,报销比例低且不全面。在医院就趁一次花费一百多元,可报销的只有十几元,这大大弥补不了农村人民的损失,与当地的经济情况没有接上轨道。虽然近年来乡镇医院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增至80%,但是由于乡镇医疗的局限性,使得当地的人民享受不到这种优惠政策,在市级以上的医院住院费报销为 5%。

四、改善新车镇医疗卫生的意见或建议

1、加大农村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 、建立相关宣传体制,加大宣传力度,从书刊到电视,从电视到网络,等渠道来增长农村人民的医疗保健知识,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根本去预防。

2、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 、人才是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相关部门要做好人才培养的相应措施,引导和鼓励本科以上毕业生和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加快发展农村的医疗卫生体制。制订优惠政策,建立城区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制度。要加快乡镇卫技人员结构调整,对非卫技人员严格控制比例并有计划清退,乡镇卫生院医生达不到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要转岗 分流。同时,在核定编制前提下,政府应按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政策,将乡镇卫生院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纳入当地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积极营造留人的条件和环境。从新车镇的农民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率来看,当地政府严格按照省、市的安排部署,从关心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从解决“三农”问题的大局出发,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医疗工作,从而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广的同时,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配套的乡镇卫生设施也基本到位。

3、加快基础建设,改善就医条件、加快基础建设,新车镇的医疗服务机构仍然比较简陋,医疗设备等基础条件缺乏,不能完全为农民提供 良好的就医环境。 经我们调查反映人员认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推广的同时,应该把农村卫生体制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 概述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启动实施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5〕56号)和《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5〕2号)精神,进一步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我校高度重视对订单定向生的培养工作。实践证明,我们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从2015年开始,我们学校已经为多个农村地区输送了大批的医疗人才。

本着“下的去 留得住 干得好”的宗旨,我校为让订单定向生提前了解农村卫生现状,让日后可以更快的融入工作,展开了“订单定向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二、 调查方式

我们选择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查,得到了大量、丰富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总结和整理,得出具有重要有意义的结论。本次访谈我们采用的是典型调查发,分别对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居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尽可能全面地剖析农村医疗卫生现状,共谋改进农村医疗水平大计。

在访谈人群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和广泛性的原则,分别对卫生院不同职位的卫生人员、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和两个村卫生进行访谈。

三、 农村医疗卫生现状及成因分析

农村医疗卫生水平的落后首先体现在医疗人员的缺乏。在我所在的乡的乡镇卫生院里,

实际在编人数仅有20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4人、大专学历12人、中专学历4人。在这里面,职业医师仅占总编制人数的20%。也就是说在我们一个总人口数为55万的乡镇,平均一个职业医师要服务11万左右的居民。这数据对一个需要掌握所有疾病的全科医生来说,是何等的巨大。在村卫生室,这种情况更为显著。在走访的两个村卫生室中,都是只有2个卫生人员,其中助理医师一人。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基层卫生机构对卫生人员的急需程度。

现状二:基层卫生机构规模小、设备简陋、药品种类少

全乡的医疗点规模都很小,除了一家乡级卫生院之外,其余的很多诊所虽然是打着村级卫室的招牌,但实际上全属于私人性质的诊所,自负盈亏。大部分的诊所装置都比较简单,除了最基本的必备器械,如注射器、听诊器、血压表等外,很少看到一些高级的器械。室内有板凳和长椅,不少卫生室和诊所还有两三张病床。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村卫生室的药品种类都比较少。如富城卫生所里常用药只有30种,其中包括急救药4种,而在半径村卫生所常用药品种类就更少了,仅有28种。

现状三:居民对基层卫生机构的卫生人员不信任

据《普通民众调查问卷》,多数人选择去卫生院就医的原因是较近,而就诊病症一般都为感冒等常见疾病。稍微较大一点的疾病都会选择去三甲或三甲以上的意愿就医。他们都认为卫生院的医生技术、检查设备、环境条件、服务态度都不如县级医院。

四、 改变基层医疗卫生现状的策略:

根据调查的情况,为了改变农村医疗卫生现状,应采取以下策略:

策略一:定向培养全科医生

医生培养培训体系不健全,缺乏配套的政策和激励机制。全科医生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满足不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为达到医改提出的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 的全科医生的要求,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要大力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我认为,可以将全科医生专业纳入医学院校的学科建设当中,即我们现在所在的专业,采用定向培养的方式大量培养全科医学人才,以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需要。定向生要与培养学校和定向医院、生源所在地的教育、卫生行政部门签订培养与就业协议,保证毕业后定向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5年以上,这样既可以解决基层缺乏医疗专业人才的困境,又能够帮助家境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还有助于扩大就业。

策略二:鼓励和吸引人才政策。

鼓励和引导优秀高等院校医学生、优秀退休医生和城市富余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工 作。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培养计划,支持毕业生参加规范化培训,为毕业生在大中型医疗机构实习、进修创造条件。 各地可据实际情况,对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 职称晋升给予适当倾斜。比如,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满5年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优先参加相应的培训或业务进修。我建议针对基层医疗机构急需医疗专业人才的状况,除了要求专业医学生深入到基层服务,是否也可以建立大学生人才到基层锻炼的流动体系。比如,应届毕业医学生必须有在基层医院工作一至两年的经验之后才有资格报考研究生或者公务员;城市大医院必须从这些有在基层医院经历的大学生中招录医务人员。这样既可缓解目前城市就业的压力又能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短缺问题。

策略三:人才保障政策。

资力量那样来满足基层医疗单位对医疗人才的需求。因此政府首先应给予基层医疗机构自主的人事权与足够的人员编制,以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编制不足、人员选择不自主的问题,使医疗机构能够选择真正需要的人才并给予其编制,使他们得到相应的保障,有利于在其岗位上安心工作。其次要保障基层医务人员的薪酬,按时到位将基层医务人员工资列入财政统一支付。还有政府应给基层医生实施医疗责任保险金, 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并出台相关制度给予保障。同时新医改方案明确规定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应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卫生院非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一般不得超过职工总人数的20%。今后未取得普通中专学历的乡镇医生要逐步退出医生岗位,不予执业再注册,其岗位由应届医学大、中专毕业生补充。并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绩效考核等方式方法,逐步将那些无能力的医务人员替换到不重要的岗位,这样的规定肯定能激活整个医院的医资体系。

策略四:建立吸引人才的机制。

建立吸引人才的机制。建立竞争制度,克服论资排辈倾向,允许有才干的人脱颖而出。要坚持定期考核,明确用人标准,鼓励毛遂自荐,实行竞争上岗,这样就可以使有真才实学的人得到发展机会,使医院产生吸引力。

策略五: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

在分配上体现出贡献大小是对人才价值的承认,对于吸引人才有重要意义。根据现行医院管理体制,不宜在基本工资方面拉开差距,但可以采用诸如奖励绩效工资、单项奖励等办法体现按贡献分配的原则。

策略六:建立稳定骨干的人事管理政策。

扎实培养和使用好本单位的人才,建立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型人才整合系统。在培训、提升、工资奖金等方面对有贡献的人员给予倾斜以鼓励优秀人才。加强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

策略七:加大政府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投资力度。

为进一步提升卫生服务能力,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看病不准的问题,政府对

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这二级医疗机构建设装备应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对乡、村二级医疗机构的建设,医疗卫生服务条件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从而更好的满足了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策略七:争取各大医院的支持,使其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

一方面大医院要组织本院有资质的医生定期到基层开展相关培训,比如:巡回办班、专题讲座、手术示范等;另一方面各大医院要为进修人员开通进修绿色通道,实施减免进修费用,分期分批组织基层医生到本医院进修全科医学。同时,要建立制度,保证形成长效机制,避免走过场、流于形式。要把培养基层医生列为大医院的一项日常工作,必须保证基层医生进修一段时间后诊疗技术有所提升。从而提高居民对基层卫生人员的信任度。

六、调查过程中的收获与反思: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对家乡农村医疗卫生现状有了较为明晰的了解和分析, 而且对改革发展家乡基层医疗卫生提出了粗浅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增强了发奋学习、顽强拼搏的信心和毅力,为日后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可以说,受益匪浅。在此,真诚感谢学院团委给予我这次难得的接受锻炼教育 的机会,真诚感谢基层卫生人员及家乡父老给予的配合支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珍惜火热的青春年华,珍惜书声琅琅的大学时光,在学院党委和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恩师谆谆教诲和学友的相互勉励下,发奋苦学,顽强拼搏,待学有所成,为创建和谐社会无私奉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