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过的风景散文春去春又来花开花又谢汇总 去年的花开你带着风景离开(2篇)

  • 上传日期:2022-12-28 16:41:51 |
  • ZTFB |
  • 8页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一路走过的风景散文春去春又来花开花又谢汇总一

“开行日渐密集的“中欧班列”,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也让哈萨克斯坦的蔬菜、欧洲的红酒、木材、奶粉等走进中国家庭,完美的实现了扮演了“调味剂”的作用。可以说,在“一带一路”宏伟蓝图的实施过程中,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努力,也离不开铁路运输部门的全力配合。中欧班列的良好性价比,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各国的物资、贸易互通,让自古崇尚和平的中国人民的善意随着千里铁路线绵延万里,让互利共赢“丝路精神”远播世界。

在“一带一路”战略蓬勃的发展势头下,中欧班列的开行密度必将继续增大,用“钢铁巨龙”勇敢架起中西方交流、合作的纽带,为世界经济发展送去所需的新动力。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布局和中欧班列的有力促进下,世界贸易畅通度必将大大提升,贫富差距也将一步步缩小,互利共赢的美好愿景转化为现实,就在不远处。

从建设“一带一路”的这三年来,中外合作更加密切,让“中国制造”走进了更多国家。在这项举措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中,中欧班列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国际市场的扩展,无论是在运价还是运输效率都占有优势的中欧班列,促使了更多国家开放国门。这也让起初只有一条的中欧班列营运线一步一步的扩展到如今的12条,全程12451公里,每周20列常态化运行。这样的发展趋势还在持续进行中,我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其中的机会,进而加入到这个经济带中,带动各国的经济。“一带一路”,促进了中欧贸易往来,带动了经济的繁荣,成为了现代的丝绸之路,让中欧各国的企业有了更广阔的平台来发展。

5月13日,x8024次中欧班列将从义乌西站鸣笛驶出,这列满载小商品、服装等货物的列车是2017年开行的第1000列中欧班列,它的目的地是西班牙的马德里。2017中欧班列开行今将突破1000列,见证“一带一路”作用下,中欧班列为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之间打开了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特别是亚欧非在“一带一路”带动下,经济发展将翻开新的一页,跃上一个新台阶。

中欧班列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企业和民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素有“世界工厂”的称号,物美价廉的产品必将给沿线各国人民带去便利和福利。通过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当前正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主题会,也在验证“一带一路”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中欧班列的安全快捷、绿色环保、性价比高、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综合优势,受到中欧各国企业欢迎,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中欧班列作为物流供应链的重要运输方式。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骆驼和马匹是主要运输工具。而今在“一带一路”的陆路上,具有安全快捷、绿色环保、性价比高、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综合优势的中欧班列受到中欧各国企业欢迎,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中欧班列作为物流供应链的重要运输方式。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中欧铁路运输需求,今年以来,铁路总公司先后两次调整中欧班列运行图,增加集装箱铁路专用平车、中欧班列专用箱、冷藏箱等装备投入,开发建设95306国际联运电子商务平台,在四川成都、浙江义乌、江西赣州等地成功组织开行了去往英国、俄罗斯、白俄罗斯、瑞士等国家的中欧班列,其中义乌至英国伦敦班列实现双向对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古老丝路因“一带一路”倡议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我们有理由坚信,中欧班列会越开越多,必将在促进中欧经贸往来,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企业和民众更加给力!

关于一路走过的风景散文春去春又来花开花又谢汇总二

坚定的信仰、如磐的信念、必胜的信心,是我们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的力量所在

只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挺起“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脊梁,涵养“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永葆“石破不可夺其坚”的刚强,不懈奋斗、永远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今年4月25日,正在广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参观“血战湘江突重围”展陈。在油画《陈树湘》前,习近平总书记停下脚步,凝视良久。离开纪念馆前,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正是因为红军是一支有理想信念的革命军队,才能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绝境重生,迸发出不被一切敌人压倒而是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为什么中国革命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情况下居然成功了?成功的奥秘就在这里。”坚定的信仰、如磐的信念、必胜的信心,这是红军血战湘江突重围的重要支撑,也是我们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的力量所在。

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在扎实开展,其中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做到学史增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

革命理想高于天。这些历史场景或许早已为人熟知,但每每重温依然让人震撼。1927年4月,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面对反动派的刽子手,李大钊高呼“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英勇就义;1928年3月,湖北汉口余记里刑场,面对敌人的生死威胁,夏明翰挥笔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壮烈牺牲;1935年6月,福建长汀,瞿秋白到达刑场后,盘膝而坐,微笑着对刽子手点头说“此地甚好”,从容就义……一路走来,为了理想,靠着信仰,多少义无反顾,多少壮怀激烈,多少坚毅前行。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从党百年奋斗中感悟信仰的力量,始终保持顽强意志,勇敢战胜各种重大困难和严峻挑战。

有多坚定的信念,就有多勇毅的行动;有多强大的意志,就有多光明的未来。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因为找到了这条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都应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己追求的宏伟目标有着坚定信心,才可能创造人间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必胜信心,坚信我们党一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不畏山高路远的跋涉者,山川回馈以最奇绝的秀色;不惧风高浪急的弄潮儿,大海回报以最壮丽的日出。我们深知,前进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必然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风险挑战。但我们深信,只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挺起“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脊梁,涵养“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永葆“石破不可夺其坚”的刚强,不懈奋斗、永远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