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化论文 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化论文范文(三篇)

  • 上传日期:2022-12-28 14:24:55 |
  • ZTFB |
  • 13页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化论文(精)一

一、围绕特色产业,抓好重点项目。

1、化工产业

重点抓好东化公司和华戈化学集团两大龙头企业,突出发展精细化工产品,主要是医药中间体、功能材料产品和生物基降解材料、尿素、尿基复合肥项目以及力科公司染织项目。依托华戈集团化工研究所,加大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2、塑料产业

重点抓好百力公司和沧州金龙塑料有限公司。抓好高阻隔高保鲜以及工程塑料柔版印刷等填补空白产品。抓好镀铝膜、肠衣膜、共挤膜、农用软管及系列塑料机械产品的名牌创优工作。搞好产学研相结合,帮助企业引进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3、包装机械产业

重点抓好鑫田公司、胜利公司、冀星公司。依托包装机械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包装机械研究所,研发全电脑程控纸箱机械、大型成套纸箱机械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导向性强的装备产品,加强开发高档纸箱机械项目,促使包装机械向自动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4、棉花产业

棉花产业是我县强县富民的重要支撑。重点抓好棉花产业链条的延伸。抓好富源精练油、油棉加工小区、力科纺织、浆粕公司、荣基布业和棉花加工行业新上纺纱扩展项目,突出发展棉花深加工,重点发展棉花种植、加工、纺纱、织布、制衣、延长产业链条,以科技创新为着力点,增强棉花深加工技术的引进和推广。

二、积极申报科研计划,引进资金。

在四大特色产业中,筛选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自主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进行包装,申报国家、省、市科研计划,争取上级科技部门资金支持,并做好立项项目的管理、督导和跟踪服务工作,支持特色产业更快发展。

三、实施“借脑”工程,引进技术、人才。

(一)搞好校企对接活动。积极发挥靠近京津的地域优势,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为依托,加强院校与有关企业之间的联系、交流与合作,让企业带着课题与高校进行对接,引进技术、人才,解决技术难题,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通过对接,为我县有关企业与高校搭建技术合作交流的“桥梁”,促进高校先进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提高我县特色产业的技术含量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二)抓好企业科研机构建设。围绕我县四大特色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创新,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建立企业科研机构,引进企业急需的新技术和生产工艺,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使产品提档升级。重点抓好包装机械研究所与化工研究所建设,充分发挥两个科研所的龙头作用,带动同行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开展多渠道引进人才的同时,用好现有人才,积极培养本地人才,做好本地人才的培训、深造工作,发挥优势,使其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四、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东光县生产力促进中心,以“提高企业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发展”为宗旨,为我县中小企业提供科技信息、高新技术孵化、成果转化、新产品开发、企业诊断及技术咨询、质量体系认证代理、审计代理、验资代理、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培训、国内外劳务输出输入及其培训、对外科技及人力资源交流与合作等多功能、综合性服务。我们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运行机制,建立适应市场化运作的运作机制和体制,增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活力。提高特色服务功能,突出特色,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使其成为我县特色产业发展的动力,中小企业壮大的助手。

五、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优先支持特色产业中的有关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培育、申报和认定,以及科技成果的鉴定,增强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制定落实专利申请资助优惠政策,发挥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发明创造和专利申请,并积极帮助企业及个人进行专利申报工作,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保护知识产权不受侵害。

六、抓好农业星火专家大院建设。

东光县农业星火专家大院是以抓棉花产业为主的综合性专家大院。专家大院自成立以来,积极引进推广棉花新品种、新技术,举办棉花种植、管理培训班,通过组织技术人员赶科技大集、发放科技资料等形式,推进科技服务进村入户,已成为我县农业科技传播站。我们要以专家大院为平台,一是从棉花种子抓起,抓好棉花种植阶段,做到科学植棉,科学管理;二是抓好收购、加工阶段,做到分级收购,提高棉花加工水平,拉长棉花产业链;

三是加强棉花经纪人的培训管理,提高经纪人队伍水平,做好棉花销售。使专家大院具备服务一个优势产业,培养一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能力,形成具有特色的农业科技“中介”亮点,带动产业升级和农民致富。

关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化论文(精)二

各位领导、同志们,各位家长和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年度爱心捐款发放仪式,帮助全县10名贫困大学新生解决燃眉之急。这些爱心款是稷山县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廉政教育培训活动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对贫困家庭的爱心捐助。在此我代表县纪委监察局向无私捐助的党员干部表示衷心地感谢,向不畏生活艰辛、在逆境中奋进,在奋斗中成才的莘莘学子表示热烈的祝贺。

借此机会,我提三点希望。

一、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你们通过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这在人生历程中是值得回味、值得铭记的里程碑。大学生活是你们步入社会的前奏,也是学专业、长本领的关键时期,你们的前途是美好的,也是带动你们家庭脱贫致富的一个转折点。所以你们要继续发扬过去不怕苦、不怕累的学习精神,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学业。要不负众望,牢记稷山父老乡亲对你们的关爱,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在大学生活中,要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克服困难,勤奋学习。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顽强拼搏,掌握本领。为将来步入社会,成为有用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希望你们立志成才,报效家乡。

你们都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家庭条件差,生活环境苦。但贫困并不可怕,也不丢人!我想告诉大家,贫困不是你们的错!你们一定要甩 掉这个包袱,不要自卑、负疚,也不要说感谢。要自信、自 强,更要自立,要健康、快乐!因为你们是充满阳光、充满 希望的一代,快乐生活是你们的权利!你们以艰苦奋斗的作 风,持之以恒的毅力,度过了难关,考上了大学。希望你们 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立志成为有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期盼你们尽快、尽早成才,为稷山的发展和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才华。不管明天你们身在何方,稷山永远是你们的家,稷山永远需要你们。

三、希望你们严于律己,传承美德。

有才固然重要,有德才可安身。当你们有困难的时候,社会帮助了你们,许多素不相识的人们用爱心扶持了你们,你们应当为社会做点什 么呢?我要说的不是要你去感谢某一个人,而是要做爱心的传递着,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希望每一个同学都是一名爱心使者,将爱心传递下去。有了爱心,就学会了尊重,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尊重自己。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同时也希望你们在新的人生历程中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做一个敢做敢为、开拓创新的能干人,做一个实事求是、堂堂正正的实在人,做一个无私奉献、扶贫济困的热心人。也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学会用理智驾驭自己、用法律约束自己、用道德规范自己、用智慧疏导自己,向世人展示一个稷山青年端庄稳重、公正文明的风采。

各位领导、同志们,各位家长和同学们,扶危济困是社 会传统美德,也是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既是党和政府的职 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困难是不幸的,但有幸的是,当你们有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你们,社会各界没有忘记你们。我相信,你们一定会不辱历史赋予的使命,不负稷山人民的期望,勤奋学习,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立志成才,为稷山辉煌的明天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祝同学们学业有成、人生辉煌!家长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谢谢大家

关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化论文(精)三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九资河镇巩固发展蚕桑产业情况向大家作个简要汇报,敬请批评指正。我汇报的题目是“认清形势上认识,优化服务促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继续把蚕桑生产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围绕建设蚕茧产业强乡目标,坚持发展与改造并重的原则,大力巩固发展蚕桑生产。全镇蚕桑生产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新建基地1000亩,改造老基地3000亩,育苗500亩,全镇春季发种3000张,实现蚕茧收入100万元。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宣传发动,着力在“引”字上做文章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行情,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广大蚕农对发展蚕桑生产存在兴趣不浓、信心不足、认识不高的问题,存在怕养不好、怕价不高、怕担风险的“三怕”心理。针对上述问题,镇党委、镇政府及时召开党政成员联席会,通过集中讨论,充分酝酿,大家一致认为:发展蚕桑生产这一支柱产业仍然是我镇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最现实、最可靠、最有效的途径,要始终如一的抓紧、抓好、抓牢蚕桑生产。我们首先在干部身上统一思想,消除杂念,形成共识,接着,我们又相继召开了村干部大会、村代表会、部分群众会。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既要认识到当前的不利因素,更要清楚地看到当前发展蚕桑生产的有利因素:一是我镇具有植桑养蚕良好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产业规模优势;二是我镇广大群众有较好的种桑养蚕技术;三是蚕桑市场尽管近年来不算景气,但价格始终保持在单价7元左右,群众养蚕还是有利可图;四是县领导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蚕桑生产工作,积极为蚕农争取相关优惠政策和解决实际难题;五是搞好蚕桑生产始终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头戏,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特别是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重要项目。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打消了群众顾虑,使全镇广大蚕农放下思想包袱,自觉地增强了发展蚕桑生产的信心和决心,自觉地把思想真正统一到镇党委、镇政府的决策上来,统一到发展蚕桑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思想的高度统一,为我镇今年搞好蚕桑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突出重点,着力在“实”字上做文章

巩固和促进蚕桑生产,关键在于落实。为此,我们在发展蚕桑生产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不贪大、只求实”的原则,不一味地追求规模,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巩固发展好现有的蚕桑基地,使全镇今年蚕桑生产不流于形式,做到了在巩固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保稳定:一是狠抓现有基地改造建设。始终坚持“建一块,成一块,受益一块”的原则,对老基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改造,统一管理,注重提高现有的桑树品种优良率。开年以来,我们把七娘山、马岔河、九资河、麒麟畈、汪家畈、罗家畈等村作为改造重点,促使每村改造老基地200亩以上,使全镇优质湖桑面积达到90以上。通过大力改造原有老基地,继续巩固了我镇发展蚕桑生产的资源基础。二是狠抓典型大户示范。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年以来,我们及时发现、总结、推广身边典型,通过现身说法,培养和调动了全镇蚕农的积极性,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千家万户之路。全镇涌现出了胡孟金、徐金莲、周春台等一批养蚕大户。在年初召开的蚕桑生产动员会上,我们对这些养蚕大户给予了一定奖励,并组织部分蚕农到养蚕大户家参观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引导,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蚕农植桑养蚕的积极性。一大批养蚕大户、大组、大村脱颖而出,象汪家畈、罗家畈、七娘山等村产茧过3万斤。九资河村四组、麒麟畈村四组、罗家畈村二组等25个组产茧过300斤,养蚕6张以上的大户全镇近400户。三是狠抓科技效益推动。上半年,我们继续推广和普及种桑养蚕新技术,镇村两级专门配备种养技术专业干部50名,长年抓推广,通过督导、培训等措施,仅今年上半年全镇共培训蚕农500人次,使科技普及率达到95以上,基本上达到一户一张“明白图”,一户一个种养“明白人”。四是狠抓协会组织。自去年以来,由镇政府牵头,网络全镇养蚕大户、技术能人,组建了蚕桑生产协会,制订了协会章程,为全镇蚕农提供技术服务,交流养蚕经验,提供市场信息等。目前全镇15个专业养蚕村,村村成立了蚕桑协会,有力地推动了蚕桑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服务,着力在“优”字上做文章

在巩固和发展蚕桑生产的过程中,我们主动适应形势,转变过去单一行政手段,为服务诱导和行政督导相结合。一是联村联户抓帮扶。镇党委、镇政府与住点干部、部门负责人、村支部书记签订了目标责任状,推行四挂钩,即与单位评先挂钩,与个人表模挂钩,与工资奖金挂钩,与干部考核挂钩。并规定每个副科级以上干部帮扶3-5个养蚕大户,其它干部、机关单位负责人、村干部每人帮扶1-3个养蚕大户,帮助养蚕户解决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难题。每月一督办、每季一检查,年终结总帐、结硬帐;二是部

门联动强服务。镇蚕桑办、农技站、茧丝绸积极为蚕农提供种子、种药,并组织人员到田间修枝、松土、追肥,帮助蚕农搞好春季蚕桑管理;农行、信用社开展小额信贷业务,从资金上扶持蚕桑生产;工商、派出所严格打击不法茧贩,规范市场、维护蚕农利益。

总之,我镇蚕桑产业在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成绩,继续保持了一定优势,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这与领导要求和现实发展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方法;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为继续发展壮大蚕桑产业而作出不懈努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