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职称育人工作总结(优秀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7 23:40:45 |
  • ZTFB |
  • 12页

总结可以帮助我回顾过去,总结经验,为未来做更好的准备。总结要具备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有益的借鉴。总结范文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使我们在写总结时更得心应手。

职称育人工作总结篇一

一个学期的学习在寒假到来的脚步中结束了,就这么一想,觉得时间真快!转眼就过了一个学期了。其实真正仔细回想,这四个月的学习生活,我们还是这么一步一步、扎实的走过来的。

九月初进入实验的时候,冬冬并没有进行过任何学前的教育培训,我主张的是孩子自由发展,以玩为主(当然,这一直被我爸妈批评的教育方法的正确与否还未有定论,短期也见不到结果,先暂时这么贯彻着吧)所以孩子是一张白纸,进入学校,从零开始。

现在的学校,因为升学率或各项考核的压力,抓得很紧,孩子也都聪明,每个人之间的好坏差异很小,分数考得都相当的高,记得我小时候90分以上都算好成绩了,放在现在,95分你就可能已经拖了班级平均分的后腿了我对冬冬的要求不高,偶尔的低分也可以接受,但是学习一定要扎实,基础打好了,良好的习惯养成了,今后学习起来也就事半功倍了。

都说教育之中除了父母,最重要的就是老师了,实验的师资我是放心的,事实证明,老师的确用心。特别是数学老师,针对低龄孩子,制定了很多以鼓励为主的奖励机制,花了很多心思用来评定各种荣誉:小铅笔俱乐部的中国游、口算小能手、巴士票啊等等,对孩子来说,提高了积极性,学习更有动力了。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冬冬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语文99,数学100这样不错的成绩,更为重要的是他的知识开始了最基础的积累,从拼音到文字、从数字到计算理解,有了质的进步。

新的一学期希望他能继续努力,更好的吸收课内外的.有用知识,结交好朋友,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快乐、充实的小学生!

职称育人工作总结篇二

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总结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校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积极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提出了“全员育人”“全科育人”的先进理念,开展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度,让一些德才兼备的老师担当德育导师。自从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以来,各科任教老师能自觉参与到育人活动中来,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与心理情况,适时给予帮助,做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指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现就活动开展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

为了使教师们理解导师制的内涵和意义,我们多次召开全校教师会议,让教师们花一定的时间去学习和讨论,明确如何根据本校实际开展本项工作,我们对本校的全员育人导师制做了如下的认识上的界定:

1、学校教职工应明确全员育人导师制是新时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学生个体化教育的新举措,其实质是学校教职工人人承担起对学生个体进行德育引导的职责,与学生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结成对子,根据该学生的思想行为、个性特点、知识能力进行经常性的长期的个性化教育,成为学生德育的导师。2、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我校德育导师工作受导对象主要在以下的学生范围中考虑:经常违纪、学习有困难、有心理障碍、单亲家庭或家庭破裂缺乏家庭教育的或家庭特困的学生。

生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习态度、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其树立学习自信心,提高其获取知识的能力;针对个别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开展合理的心理辅导;对缺乏家庭教育和贫困家庭的学生进行思想上、生活上、经济上必要的帮助。

(二)召开班主任会议,落实班主任责任,做好“搭桥”工作1、在班主任会议上,使班主任明确本校实试导师制工作,并不因此而淡化班主任工作,而是为了加强班主任工作。我校的全员育人导师制应该成为我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补充,让班主任消除顾虑,积极配合做好工作。

2、要让班主任明确我校的导师制,并不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泛泛施教,这会缺乏针对性、实效性,而是有特定的受导对象。而这些受导对象必须由班主任了解、确定,由班主任做好受导学生思想工作的基础上,联系其他课任教师进行“搭桥结对”,同时与家长进行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三)建立导师工作的评价考核制度。

作为学校全面实施的一项育人新举措,一方面教师的理解、探索、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出现一些较大的偏差,这就需要一定的制度,来明确导师的职责、义务、工作目标、任务来规范导师的行为,否则导师制工作会盲目无序或流于形式。为此,我们制定了本校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办法,对导师的职责、工作要求进行了规定,对导师的工作过程和效绩制定了评价、考核、奖励制度。

1、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往往比一般任课老师有高得多的权威,学生(尤其是自律性较差的)对班主任有一种敬畏感,他们不太愿意在班主任面前表露真实的心理。推行了导师制,师生通过双向结对选择,关系比较随和,双方交往一多,许多学生更愿意把自己心里话告诉自己的.导师。而导师也大多是在平和、融洽的气氛中、有针对性地对受导学生进行帮助、引导,容易使学生产生认同感。

2、分担了班主任工作的压力,加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力量。

3、使学校“全员育人”落到实处。

以往的德育实践中,“全员育人”还是比较虚化的,许多教师在思想上明白自己有德育教育的责任,学科教学中也能渗透一些德育说教,但落实到具体的学生、具体的德育工作上那就往班主任和德育处身上一推,免遭麻烦。推行导师制后,明确了教师在教好课的同时,还必须承担德育工作具体的任务,使教师的育人职能显性化、育人对象的具体化,从而促进广大教师真正承担起德育教育的职责,使学校“全员育人”落到实处。

4、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育人先育己。导师制使每一位教师都负有对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习指导、心理辅导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以身作则,加强对学生个体心理、行为及指导的研究,从而也有利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1、处理好导师工作与班主任工作的关系。导师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教师自身的一项重要职责,必须认真做好。但导师工作又不能代替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全面的,班主任应按照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指导学生。同时,要进行班级日常管理,建立班级常规,指导班委会工作,培养学生干部,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把班级建设成为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而导师的工作,主要是对指导对象思想、学习、心理上给以必要的帮助、指导,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尤其是对整个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缺乏全面性,导师工作只是班主任工作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2、处理好学科辅导与思想教育、心理辅导的关系。

作为任课老师的导师在与学生的谈话交流中,必然会对自己任教学科给予较多的指导,但作为导师仅仅是自己任教学科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对被指导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引导,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思想上、心理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3、处理好对学生的特色辅导与学校的统一要求的关系。

每个任课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对学校的一些规定、要求,也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这是允许的。但在指导学生过程中,较多地显示自己的特点,而忽略了学校的统一要求,这既不利于学校统一管理,也不利于学生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因此,导师要在学校统一要求指导下,开展对学生的指导工作。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校的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进一步提高了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行、主动性和实效行,但是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有待不断总结经验,向兄弟学校学习,以便更好,更全面地构建“全员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系统。

职称育人工作总结篇三

小学 “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校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积极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提出了“全员育人”“全科育人”的先进理念,开展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度,让一些德才兼备的老师担当德育导师。自从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以来,各科任教老师能自觉参与到育人活动中来,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与心理情况,适时给予帮助,做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指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现就活动开展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

为了使教师们理解导师制的内涵和意义,我们多次召开全校教师会议,让教师们花一定的时间去学习和讨论,明确如何根据本校实际开展本项工作,我们对本校的全员育人导师制做了如下的认识上的界定:

1、学校教职工应明确全员育人导师制是新时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学生个体化教育的新举措,其实质是学校教职工人人承担起对学生个体进行德育引导的职责,与学生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结成对子,根据该学生的思想行为、个性特点、知识能力进行经常性的长期的个性化教育,成为学生德育的导师。 2、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我校德育导师工作受导对象主要在以下的学生范围中考虑:经常违纪、学习有困难、有心理障碍、单亲家庭或家庭破裂缺乏家庭教育的或家庭特困的学生。

生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习态度、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其树立学习自信心,提高其获取知识的能力;针对个别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开展合理的心理辅导;对缺乏家庭教育和贫困家庭的学生进行思想上、生活上、经济上必要的帮助。

(二)召开班主任会议,落实班主任责任,做好“搭桥”工作 1、在班主任会议上,使班主任明确本校实试导师制工作,并不因此而淡化班主任工作,而是为了加强班主任工作。我校的全员育人导师制应该成为我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补充,让班主任消除顾虑,积极配合做好工作。

2、要让班主任明确我校的导师制,并不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泛泛施教,这会缺乏针对性、实效性,而是有特定的受导对象。而这些受导对象必须由班主任了解、确定,由班主任做好受导学生思想工作的基础上,联系其他课任教师进行“搭桥结对”,同时与家长进行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三)建立导师工作的评价考核制度

作为学校全面实施的一项育人新举措,一方面教师的理解、探索、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出现一些较大的偏差,这就需要一定的制度,来明确导师的职责、义务、工作目标、任务来规范导师的行为,否则导师制工作会盲目无序或流于形式。为此,我们制定了本校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办法,对导师的职责、工作要求进行了规定,对导师的工作过程和效绩制定了评价、考核、奖励制度。

1、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往往比一般任课老师有高得多的权威,学生(尤其是自律性较差的)对班主任有一种敬畏感,他们不太愿意在班主任面前表露真实的心理。推行了导师制,师生通过双向结对选择,关系比较随和,双方交往一多,许多学生更愿意把自己心里话告诉自己的导师。而导师也大多是在平和、融洽的气氛中、有针对性地对受导学生进行帮助、引导,容易使学生产生认同感。

2、分担了班主任工作的压力,加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力量。

3、使学校“全员育人”落到实处。

以往的德育实践中,“全员育人”还是比较虚化的,许多教师在思想上明白自己有德育教育的责任,学科教学中也能渗透一些德育说教,但落实到具体的学生、具体的德育工作上那就往班主任和德育处身上一推,免遭麻烦。推行导师制后,明确了教师在教好课的同时,还必须承担德育工作具体的任务,使教师的育人职能显性化、育人对象的具体化,从而促进广大教师真正承担起德育教育的职责,使学校“全员育人”落到实处。

4、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育人先育己。导师制使每一位教师都负有对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习指导、心理辅导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以身作则,加强对学生个体心理、行为及指导的研究,从而也有利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1、处理好导师工作与班主任工作的关系。 导师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教师自身的一项重要职责,必须认真做好。但导师工作又不能代替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全面的,班主任应按照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指导学生。同时,要进行班级日常管理,建立班级常规,指导班委会工作,培养学生干部,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把班级建设成为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而导师的工作,主要是对指导对象思想、学习、心理上给以必要的帮助、指导,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尤其是对整个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缺乏全面性,导师工作只是班主任工作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2、处理好学科辅导与思想教育、心理辅导的关系。

作为任课老师的导师在与学生的谈话交流中,必然会对自己任教学科给予较多的指导,但作为导师仅仅是自己任教学科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对被指导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引导,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思想上、心理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3、处理好对学生的特色辅导与学校的统一要求的关系。

每个任课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对学校的一些规定、要求,也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这是允许的。但在指导学生过程中,较多地显示自己的特点,而忽略了学校的统一要求,这既不利于学校统一管理,也不利于学生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因此,导师要在学校统一要求指导下,开展对学生的指导工作。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校的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进一步提高了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行、主动性和实效行,但是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有待不断总结经验,向兄弟学校学习,以便更好,更全面地构建 “全员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系统。

职称育人工作总结篇四

《人这样成长》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孩子在充满宽容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有耐心;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信;一个孩子在充满赞美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赏识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认同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爱惜自己”从中我们得到启示:教师应成为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马庄小学“全员育人制度”以其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全新的育人管理模式有效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教育改革的潮流。为进一步的加强科学论证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全面自查,下面就全员育人工作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1、增强了教师的“育人”意识,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是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以单一的传授科学知识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以说教为主,忽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关注与培养。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垂直的单向管理,师生之间平等地位和互动关系缺失,“育人”意识薄弱。经过学校“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明显改变,在学生管理中注重与学生谈心、及时交流、沟通,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育人责任感得到明显增强。

2、坚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学校坚持了安全事故及时报告制度和对学校安全工作的定期检查制度,如每学期一次的例行检查(与开学检查同时进行),每学期一次的危房检查和其它不定期的专项安全检查。此外,将安全工作与其它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其次学校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如学生体检制度,门卫工作制度,集体活动安全制度、实验室安全操作制度等,全校已初步形成校园安全工作的协调机制。

3、为保证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促进义务教育发展,学校在校长领导下,由专人负责资助贫困生工作,成立由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负责贫困生的初审和申请,研究拟定受资助学生名单。

对本学年的30名贫困生,联系了“潍坊生命之友”,“青州卷烟厂”和“青州吧”等单位,共筹资7000余元,按学生贫困情况资助给学生。

4、通过师德评价,加强了师德建设的力度,提高了教师整体职业道德水平。学校重视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队伍整体风貌是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很强。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及师德师风水平提高的很快,涌现出许多动人的事迹。如:有的教师有病不请一天假,坚持上班,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在校打吊瓶,有的在校加班加点不计报酬,有的班级有一两个弱智生,老师们总是那样地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从没有丝毫厌弃的言行。总之,我们通过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把师德评价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制度完善、加强过程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师德建设有成效。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

5、我校突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发展理念,细心“望”其表,耐心“闻”其声,真心“问”其想,准确“切”其脉,凝聚智慧,辨证施治,大大提高了学情会商的效果。

各班建立“学情台账”,班主任担任导师组组长,每周班主任与学生成长导师研究一次“学情”,,一起分析学生在纪律、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对策,制定措施,共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从而形成高效的育人合力。

6、小学生受教育更多是处于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之中。要使小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班主任起着特殊的作用:架设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美国学者科尔曼在其报告《教育机会均等》一文中最先提出:学校教育只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一个很小的因素,学生的家庭背景等更多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一方面引起了我们对学校教育的质疑,另一方面也启示我们的学校教育不能走“象牙塔”的道路,需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全方面的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并施之个性化的教育。

7、我校健全了“家长学校”的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和“家长委员会”。其组成情况为: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其它成员分别由学校行政领导和优秀学生家长的代表共同组成。领导小组组织并实施家长学校经常性的工作,做好家长学校信息的收集、反馈、调研和决策工作,家长学校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每学期坚持四到五次会议,讨论工作,使家长学校的工作落到实处。“家长委员会”主要由不同年级和班级的优秀家长组成,负责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学校,起到家校沟通的纽带作用。

8、学校根据本校实际,通过召开座谈会,了解家长对教师工作的满意程度;通过开设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了解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家长、学生对每一名教师的具体评价。学校将家长、学生评议教师的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9、新学期开始成立家长委员会,由学生家长中热心教育事业,有一定活动能力和一定代表性的人员组成学生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大力推行家长委员会制度,家长真正成为学校管理的参与者,学校日常管理和重大事项不仅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而且授予家长委员会参与决策的权利。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学校管理,形成学校、社会、家庭育人的合力,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办学质量。

10、我校问责制度全面实施后,老师们都能按时上班,布置的任务也能很好地完成,工作效率比以前提高,对学校布置工作的态度更加诚恳。不管是中层领导,还是普通老师,责任心都明显增强。领导更加以身作则,从校长到到中层领导,一层抓一层,一层监督一层,保证上级所下达的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给每一位管理的同志都有尚方宝剑,就是以制度管理人,而不是某个领导说了算,使管理人说话有了底气,惩罚人有了依据。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方面都有很大进步,个人教学成绩明显提高,班风明显好转。

根据制度,学校有权在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对学生施以惩戒,惩戒是善意的、具有教育性、尊重学生人格、合理并公正。

主要惩戒的形式有:

(1)言语责备。

(2)隔离措施。

(3)剥夺某种特权。

(4)暂时没收。

总之,我校把“全员育人”看作是一项日常工作,也是一个研究的课题,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的是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求,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位学生个性得到张扬,享受成功的快乐。学生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职称育人工作总结篇五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十项育人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班内分成六个学习小组,在各方面尤其是学习方面展开竞争,为学生鼓舞斗志;

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特别制定一对一育人方案,如学习成绩(总体或者单科)特别优秀的、家庭有特殊情况的、家庭是外地或家长在外地的、成绩特别差的、心理素质不好或人格不健全的,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实现最大程度的提高。

职称育人工作总结篇六

不经意中,又一个学期接近了尾声,这意味着我们和孩子们要给“小班”画上句号了。去年哭哭啼啼来幼儿园的孩子们马上要升中班,成为哥哥姐姐了。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不禁回想起一学期来与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收获的点点滴滴……“为了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这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动力。在一学期中,我们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倾注最高的热情,踏实、勤奋地完成了一学期的工作。

幼儿的发展是在活动中实现的,孩子是生活的主人,小班生活活动给孩子各方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生活活动不仅使孩子们获得了生活的本领,更重要的是体验了自我的价值,获得了自信。

1、我们利用各种教学活动、游戏等形式积极的引导孩子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剩饭,不挑食。针对能力差的孩子我们也不厌其烦,手把手地辅导他们自己用餐。我们还请用餐好习惯,当老师说;可以吃饭了,孩子们要一起大声的说‘谢谢老师大家一起吃饭饭’吃得又快又干净的孩子我们将会发大红花给予鼓励,以此来鼓励其他孩子吃得干净些、快些。现在我们班孩子的用餐秩序和习惯有了很大的提高。

3。宝宝班的孩子正处在“我自己来”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善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探索,体验,放手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虽不如成人一手包办省事,但这个机会正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是在有条不紊的每日生活中受到熏陶而自然形成的,因此建立并坚持每日生活中教师和孩子的行为规范是首要的,在集体中,什么时候做什么,怎么做,都要形成常规。

1、这个学期中,孩子们在听信号行动方面进步很大,不管自己在做什么事情,例如在玩玩具的时候,只要一听到老师的打铃声孩子们会根据打铃的速度进行收归整理玩具,当老师打铃速度较慢的时候,孩子们会放下手中的玩具开始收归玩具,随着打铃节奏的加快,孩子们的动作也会加快,收好、整理好、放整齐,然后坐到点子上跟着老师的铃声拍手。

“满了,满了”这句话几乎成了孩子们常挂在嘴边的话了。当孩子们去洗手的时候,看到了水龙头前面都有孩子在洗手的时候,后面的孩子都会停在盥洗室的门口排队说“满了,满了”然后等着里面有孩子走出来再进去,一个接着一个,不再出现拥挤的现象。以前当玩自选游戏的时候,孩子们总会抢着去玩一些精致漂亮的玩具,如:按图示穿漂亮的项链、给小动物找家、拼图等好玩的玩具。现在他们看到自己想要去玩的地方已经坐满了小朋友的时候,就会端着椅子说“老师,那边满了,我等一下去。”

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让孩子们也可以享受到一定范围的自由,从而表现出自得其乐,不拘束不压抑的心情,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孩子们心情舒畅的重要保证。

本学年两位教师深入学习理解和探索幼儿课程改革,创设一个有益于幼儿自主发展的教育环境,在实践中树立“一切为了儿童发展”的理论,并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积极推进小组学习,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通过故事、儿歌、歌表演、谈话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个别辅导等形式,孩子们在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方面都有一个质的变化,大部分孩子在活动中喜欢与同伴交往,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友好交往,但是个别孩子泼好动,有攻击性行为,经过个别教育和家长配合,共同做好转化工作,现在他们不但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还交到许多朋友呢!

小班的家长是幼儿园的新成员,一切工作从头开始。首先,让家长充分了解我们的“园本”课程,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了解每位老师对孩子的一片爱心,通过孩子的进步让家长认同。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孩子们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让孩子健康活泼的成长使我们老师和阿姨的心愿,我们班上的老师会更加团结,更加紧密,建立良好的班风、愉快的身心,使我们的孩子更快乐,让我们的家长更放心。在以后的保教工作中,我们会随时的关注孩子的一点一滴,让每个孩子都快乐的成长。

职称育人工作总结篇七

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总结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校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积极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提出了“全员育人”“全科育人”的先进理念,开展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度,让一些德才兼备的老师担当德育导师。自从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以来,各科任教老师能自觉参与到育人活动中来,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与心理情况,适时给予帮助,做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指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现就活动开展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具体做法。

(一)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

为了使教师们理解导师制的内涵和意义,我们多次召开全校教师会议,让教师们花一定的时间去学习和讨论,明确如何根据本校实际开展本项工作,我们对本校的全员育人导师制做了如下的认识上的界定:

1、学校教职工应明确全员育人导师制是新时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学生个体化教育的新举措,其实质是学校教职工人人承担起对学生个体进行德育引导的职责,与学生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结成对子,根据该学生的思想行为、个性特点、知识能力进行经常性的长期的个性化教育,成为学生德育的导师。2、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我校德育导师工作受导对象主要在以下的学生范围中考虑:经常违纪、学习有困难、有心理障碍、单亲家庭或家庭破裂缺乏家庭教育的或家庭特困的学生。

生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习态度、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其树立学习自信心,提高其获取知识的能力;针对个别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开展合理的心理辅导;对缺乏家庭教育和贫困家庭的学生进行思想上、生活上、经济上必要的帮助。

(二)召开班主任会议,落实班主任责任,做好“搭桥”工作1、在班主任会议上,使班主任明确本校实试导师制工作,并不因此而淡化班主任工作,而是为了加强班主任工作。我校的全员育人导师制应该成为我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补充,让班主任消除顾虑,积极配合做好工作。

2、要让班主任明确我校的导师制,并不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泛泛施教,这会缺乏针对性、实效性,而是有特定的受导对象。而这些受导对象必须由班主任了解、确定,由班主任做好受导学生思想工作的基础上,联系其他课任教师进行“搭桥结对”,同时与家长进行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三)建立导师工作的评价考核制度。

作为学校全面实施的一项育人新举措,一方面教师的理解、探索、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出现一些较大的偏差,这就需要一定的制度,来明确导师的职责、义务、工作目标、任务来规范导师的行为,否则导师制工作会盲目无序或流于形式。为此,我们制定了本校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办法,对导师的职责、工作要求进行了规定,对导师的工作过程和效绩制定了评价、考核、奖励制度。

二、取得的效果。

1、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往往比一般任课老师有高得多的权威,学生(尤其是自律性较差的)对班主任有一种敬畏感,他们不太愿意在班主任面前表露真实的心理。推行了导师制,师生通过双向结对选择,关系比较随和,双方交往一多,许多学生更愿意把自己心里话告诉自己的导师。而导师也大多是在平和、融洽的气氛中、有针对性地对受导学生进行帮助、引导,容易使学生产生认同感。

2、分担了班主任工作的压力,加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力量。

3、使学校“全员育人”落到实处。

以往的德育实践中,“全员育人”还是比较虚化的,许多教师在思想上明白自己有德育教育的责任,学科教学中也能渗透一些德育说教,但落实到具体的学生、具体的德育工作上那就往班主任和德育处身上一推,免遭麻烦。推行导师制后,明确了教师在教好课的同时,还必须承担德育工作具体的任务,使教师的育人职能显性化、育人对象的具体化,从而促进广大教师真正承担起德育教育的职责,使学校“全员育人”落到实处。

4、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育人先育己。导师制使每一位教师都负有对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习指导、心理辅导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以身作则,加强对学生个体心理、行为及指导的研究,从而也有利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处理好导师工作与班主任工作的关系。导师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教师自身的一项重要职责,必须认真做好。但导师工作又不能代替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全面的,班主任应按照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指导学生。同时,要进行班级日常管理,建立班级常规,指导班委会工作,培养学生干部,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把班级建设成为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而导师的工作,主要是对指导对象思想、学习、心理上给以必要的帮助、指导,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尤其是对整个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缺乏全面性,导师工作只是班主任工作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2、处理好学科辅导与思想教育、心理辅导的关系。

作为任课老师的导师在与学生的谈话交流中,必然会对自己任教学科给予较多的指导,但作为导师仅仅是自己任教学科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对被指导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引导,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思想上、心理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3、处理好对学生的特色辅导与学校的统一要求的关系。

每个任课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对学校的一些规定、要求,也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这是允许的。但在指导学生过程中,较多地显示自己的特点,而忽略了学校的统一要求,这既不利于学校统一管理,也不利于学生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因此,导师要在学校统一要求指导下,开展对学生的指导工作。

四、今后的打算。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校的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进一步提高了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行、主动性和实效行,但是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有待不断总结经验,向兄弟学校学习,以便更好,更全面地构建“全员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系统。

职称育人工作总结篇八

“全员育人”注重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转变,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突出师生平等地位、全面发展和有效互动的理念,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促进教师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1、增强了教师的“育人”意识,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是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以单一的传授科学知识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以说教为主,忽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关注与培养。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垂直的单向管理,师生之间平等地位和互动关系缺失,“育人”意识薄弱。经过学校“全员育人”的实施,本人的教育教学理念明显改变,在学生管理中注重与学生谈心、及时交流、沟通,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育人责任感得到明显增强。

2、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特别是促进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全员育人”以一种“全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提倡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业进步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使生成长为一个自尊、自信、宽容的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校自实施全员育人以来,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得到家长的普遍认同。

3、增进了家校联系

在开展工作中,主要遵循了下原则:

(1)思想品德教育、心理辅导、生活辅导和学习方法相结合的原则。

(2)尊重、理解、热情期望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3)目标引导、正面教育、协调影响、坚持不懈的原则。

我们采取的工作方法主要有:

(1)“身教”育人、人格熏陶。在育人活动中我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注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人格为学生树起前进的目标,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

的特点运用有特色的交流方式,如可以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技巧运用到导师制工作中,运用行为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技术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也可以通过日记、书信等方式和学生进行“笔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健全人格;有时还通过网上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为学生分忧。

(3)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的能力,激发学生自我调节的内部动机,通过学生对自己心理和行为上积极主动的自我调节,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师生的平等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之间亦师亦友,在平等中实现及时的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彻底转变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5、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导师制着力于教育理念的更新,通过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师教育方法、提升学生德、智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提升。导师制是一项整体性的工作,这一制度的实践应用,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双赢”,教师经历实践磨练,专业素质不断提升;同时,我把“全员育人”看作是一项日常工作,也是一个研究的课题,对于所引导的过程与效果进行记载、分析,撰写个案分析材料,定期开展研讨,促进理论与实践上的交流与完善,不断提高“导”的水平。于学生而言,中学生成长导师制突出“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尽一切可能关注人的需求成为教师进行教育管理工作的精髓。“全员育人导师制”作为推进个性化、亲情化德育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强调个性化、亲情化、渐进性、实效性原则,以生为本,因人而异、目中有人、尊重个性、面向全体。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的是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求,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位学生个性得到张扬,享受成功的快乐。学生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教学相长”的局面在导师制下得到有效体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