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爷爷传记(实用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0:38:43 |
  • ZTFB |
  • 9页

爱情是一种人类感情的表现,是一种能使人产生强烈情感和依恋的感情。在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评价和反思,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和途径。以下是一些比较典型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你的写作有所启发。

爷爷传记篇一

爷爷是个性格火爆的老头,脾气不好,可是心地很善良,他爱抽烟,爱喝酒,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会喝一小杯酒。他辛辛苦苦拉扯大了爸爸、二爸、还有姑姑,对身边的人他总是要求很严格,所以爸爸他们很听爷爷的话。他很爱很爱我,每次见到我,都会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爷爷的皮肤很黑,所以我爸爸和我都随爷爷一样很黑。以前我在老家上幼儿园,爷爷负责接送我上下学很辛苦,不管自己有多忙多累,不管刮风下雨,爷爷都会提前在学校门口,等我一出来,就会看到爷爷微笑着跟我招手,大声喊着:“添添,爷爷在这,”这声音我很久没有听到了,好想念。

我出生到现在,生了很多病,不能闻到烟味,爷爷抽了几十年的烟,根本戒不了,但是他知道我生病不能靠近抽烟的人,于是爷爷就尽量少抽烟,冬天的时候特别冷,他都躲到外面抽烟,怕我闻到。记得小时候,妈妈和爸爸都去上班了,把我托给爷爷和奶奶照顾,每晚我睡觉的时候都会把被子给蹬下去,所以夜晚爷爷总是睡不好,因为他忙着给我盖被子了,其实大多数时间爷爷都是陪我和妹妹一起玩,看到我们的笑容,爷爷心里就很满足。

我非常想念我的爷爷,也非常感激他,如果这个世界真的能实现愿望的话,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爷爷能活过来,继续跟我们一起快乐地生活着。虽然爷爷在天堂,但是他留给我们的爱一直在我心里,如果爷爷在天堂能看到我的一举一动,我也希望爷爷在天堂能开心快乐。

我很想念我的爷爷,好想好想……。

爷爷传记篇二

我的爷爷已经70多岁了。他长着一头略稀的白发,个子高高的,瘦瘦的脸上饱经沧桑。他以往是大队支书,做事严谨,勤劳善良,还很有爱心,是我最尊敬的人。

爷爷的严谨。爷爷几乎年年春节都来我们家过年,因为爷爷的生活习惯和我们的不一样,为了不打扰我们,所以他每一天按时起床,按时睡觉,就连煮稀饭都按照每人一碗的量严格执行。三个月下来,爸爸妈妈胖了不少,因为爷爷每一天都按时做饭,爸爸妈妈都很过意不去呢!

爷爷的勤劳。爷爷在自我家每一天十点钟睡觉,却不到六点钟就起床,他一齐来立马穿好衣服,去喂鸡,爷爷养的鸡个大肉多,味道鲜美。还有爷爷种的青菜和花生,味道比妈妈从市场买的青菜和花生不知要好多少倍,因为这都是爷爷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呀!

爷爷的爱心。20xx年五一节时,奶奶突然中风,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爷爷背上沉重的负担,为了让奶奶的病快点好起来,爷爷每一天给奶奶喂饭,按时给奶奶吃药,还要给奶奶洗衣做饭、洗澡……十一国庆节时,我们要回去帮忙爷爷照顾奶奶,可为了不打扰我们的正常生活,他不让我们回老家,自我一个人照顾奶奶,奶奶的病因为爷爷的照顾,大有好转,这少不了爷爷的功劳啊!

爷爷的严谨、勤劳和爱心深深打动了我。他是我最尊敬的人!

爷爷传记篇三

我的爷爷名叫张长春。人如其名,长春常春,虽年近八十,但精神饱满,行动矫健,黝黄的面颊时露红晕,像极了夕阳之时染尽红霜的松柏,而那锃亮的头顶上似有似无地环绕着的几缕白色发丝,大概就是点缀树冠之上的缭绕云雾了。

根据我父亲的描述,爷爷出身于农村家庭,年轻时在人民大学负责学校的工地基建工作,在这之前有过在学校当小工、到部队当兵的经历,总的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倔老头”。

父亲没有细说那“倔”到底有何意义,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谈到这个字时嘴角微勾,盈满了笑意。

而事实上,他对生活中任何一件事情都抱着十二分的热情与严谨。由于年轻时干过基建工作,爷爷修缮房子时坚决亲力亲为,时常与工地的人“高谈阔论”。隐约听到叮叮当当的响声,一偏头,便看见爷爷敏捷地趴在哪个水池的管道那修修补补了。母亲常常因此吓了一大跳,连忙上去劝阻,爷爷不听,只是着急地招呼父亲搬个水盆来,父亲只得风风火火前来帮忙,嘴里不住地嘟囔着“老头儿真倔!”

爷爷是个极为心灵手巧的人。阳台的盆栽挤不下,他不知从哪搬来一块长木板,往栏杆上一架,绑上绳子,竟然能搭出一个小花架来。我上小学时的一个元宵节,爷爷竟用纸杯制出一个纸灯笼来:红红的灯笼接着黄澄澄的穗,灯笼身上还有卷起的流苏装饰。灯笼红红的,一如爷爷的面颊。一低头,多年来,爷爷的双手早已老茧遍布,皱纹深深,像松柏的树皮。

除了在忙碌做事的时候,爷爷总是沉默不语的,静静倾听奶奶叨唠着家常,似乎是融入了流逝的时间,隐身于和煦的阳光的波光明灭之中。这种时间是很少的,但在这时,爷爷仿佛真正褪去了一切,成为一棵饱经风霜的常青树。爷爷在动与静中都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要热情,要活力,对生活始终保持着一种热情,这一切都造就了他在风雨之中心灵的“常青”。似乎在这时,我真真正正感受到了爷爷的“倔”:即使步态渐渐蹒跚,仍要与岁月相对面。

不论是作为“丈夫”、“父亲”还是“爷爷”、“长辈”,爷爷均无法被贴上属于这些身份角色的特有标签:我父亲在童年时刻从未有过什么刻骨铭心的记忆,爷爷偏瘦却有力的身材、紧绷着脸时突然蹦出的警告“狗嘴有毒!不许让它舔!”让他周围始终笼罩着一种诙谐的气氛,似乎也无法与“威严肃穆”搭上关系。爷爷始终微妙地游离在各种身份固有标签之中,这种在和蔼性格中对固有化的一种拒绝恰恰造成了他的与众不同。

爷爷是够倔的。

爷爷传记篇四

为什么不说是爸爸给了我优越的生活,而说是爷爷给了我优越的'生活呢?爸爸曾经告诉我说:“穷不过三代。”指的就是一家人如果都努力的话,最多经历三代人就可以过上富裕生活。而我们家的好日子就要从爷爷的勤俭节约说起。

爸爸告诉我说,在他还小的时候,家里特别穷,就连爸爸出生时(当时刚开始搞计划生育,多生一个孩子就要交罚款,爸爸是家里的老二。)的罚款都交不起,还是借的钱交了罚款,才保住了爸爸的性命,后来为了还债,爷爷起早贪黑的工作和忙地里的农活,油都吃不上。我看过爷爷当时的照片,那时候的爷爷瘦的跟竹竿似的。

到爸爸四岁的时候,爷爷四处奔波,才给受冤屈的曾祖父平了反,爷爷也顺理成章的接了曾祖父在铁路上的班,这也是我们家好日子的开始,不过爷爷依然坚持的勤俭节约。当时爷爷刚接班,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在我们那一片虽然算是不错的,不过爷爷坚持省吃俭用,别人家在吃菜油和猪油的时候,爷爷和爸爸他们却在吃便宜的牛油。爸爸现在想起来,都说他再也不想闻到牛油炒菜的味道了。

经过九年的努力,爷爷和爸爸他们终于要告别他们住了十几年的那一间一下雨就漏的半边瓦房和四人挤在一起的一米五床了。这一年爸爸十三岁,爷爷带领家人在我们村的楼区盖起来了一座两层的楼房,家里也买了冰箱,爸爸说他第一次吃到自己家冰箱冻出来的加糖冰块的时候,开心的不得了!

现在经过爷爷和爸爸的努力,我们家已经有了两座楼房和两户单元房,代步工具也已经从自行车变成了现在的小汽车。我生活在环境这样好的条件下,可以说都是来自于我的爷爷,就是他的勤俭节约,才慢慢的改变了我们家,让我的童年变得富足而快乐,谢谢您,我亲爱的爷爷!

爷爷传记篇五

早晨,我和孙艳红走在上学的路上。雪花纷纷扬扬地飘着,西北风捎带着晶莹的雪花,围着我们跳起了调皮的舞蹈,偶尔有几片飞快地停在我的脸上,给我送来严冬的消息。

漫天飞雪中一位老人佝偻着背,塌陷着腰,正步履蹒跚地向我们走来。近了,更近了,那熟悉的灰布旧棉袄,那历史悠久的东北大棉帽。那不正是孙艳红的爷爷吗!是的,就是他,他那瘦弱的身体肯定经不住这风雪的打击。

“爷爷,您这是……”我很惊讶,想问,可是又不知道问什么好。

“天冷了,小孩都怕冷。”他手中抱着一件棉衣,站在了孙艳红身边。

爷爷温和地递过棉衣,可孙艳红却爱理不理,爷爷那苍老的脸上显出了一点焦急:“快穿上,要不我生气了!”

“哼!你生气,气死才好呢!”说完,便一溜烟儿地跑了。爷爷望着孙艳红的背影,两手平举着那件棉衣,久久地没有收回来,脸上的笑容僵硬了。我的心一下子从天堂跌到了地狱,孙艳红,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她怎么会这样?我真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孙艳红竟能做得出来。

孙艳红的爷爷住在农村,现在年纪大了,岁月的小刀在他那古铜色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整个脸面已经由原来风景秀丽的“华北平原”变成了贫瘠的“黄土高坡”。他身体虚弱,已经不能自给自足了。他想进城见见世面,享享清福。每次都是姑姑送他来,还带了好多土特产,可是孙艳红一家对老人就两三天热乎劲儿,过不了几天,家里准会闹翻天。开始孙艳红一回家就扑进爷爷的怀里,把自己最爱吃的饭菜放到爷爷面前,可好景不长,孙艳红渐渐发现了爷爷的毛病:吃饭不讲卫生,衣服脏兮兮,最后甚至不愿意见到爷爷。

下午放了学,我在院子里玩耍,听见孙艳红家传出一阵阵吵架声:“你这个老东西,整天脏兮兮的,做饭不好吃,还非逼我干家务,你快走吧!”听得出,这稚嫩的声音是孙艳红的。爷爷提着一个帆布包走出了家门,那苍老的脸上挂着两行晶莹的泪珠。

我愣住了,气冲冲地去找孙艳红:“你为什么这样做,他是你的爷爷!”

“他这个老东西,走了我也清闲!简直是我家的累赘!”

“不管怎么说,他是爱你的,他可是你的亲爷爷呀!尊敬老人是你应该做的,”

“大道理谁不会讲,你没看看这个老东西有多少缺点!你到底向着谁?”

“我是不会向着一个不讲道理的人,我没有你这个朋友!”

“哼!”说完,她扭头就走。

孙艳红,你的爷爷就这样走了,你能安心吗?他是被你逼走的啊!你的爸爸妈妈会原谅你吗!

想起那苍老的背影,我的眼睛湿润了,爷爷你现在到底在哪里?

爷爷传记篇六

“乍闻袁老赴仙门,日月无光天地昏。曾转乾坤惊世界,稻花香里念君恩。”

——题记。

1930年9月7日,一阵啼哭打破了产房的宁静,没有人知道这个孩子会是未来人们的救世主,也没有人知道杂交水稻每年可多养活约一亿人口。抓周时,他抓到了水稻,从此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注定了他一生的绿色农业梦。

1950年,袁爷爷已经研究出了高等、产量大的西红柿、马铃薯等。之后,他不顾世人的嘲笑,走上了杂交水稻之路。饥荒迫使学校停学,他看到了小女孩儿将一张饼紧紧地搂在怀里,他看到了小女孩儿扶着墙走不动路,他看到了一小袋干粮悬挂在高高的房梁上,他听说了人到死前也未曾动过一口干粮……这一幕幕的发生,他怔住了,这更加坚定袁爷爷的梦想。袁爷爷和他的团队没日没夜的研究,终于发现了一株“败育型雄性野生稻”,他手上轻握着这株“败育型雄性野生稻”欣喜地笑着,这是他前进的动力,袁爷爷细心地做了几盆实验,可是好景不长,xxx又开始批判袁隆平。在袁爷爷干活的时候,xxx把他的心血毁灭了,听到这个消息,他赤着脚立刻跑回了家里,他的眼神是那么无助,但这也没有能打破他前进的意志,袁爷爷继续细心地研究着他的实验田。可是一次大雨再次摧毁了他的心灵,在狂风暴雨中,他义无反顾地冲向那片稻田,看到眼前的一切,他扑向那面目全非的稻田,嘴里嘶吼着:“这是谁干的!谁干的!”他抓着那一株残留的水稻幼苗,眼里尽是委屈和伤心,雨水顺着脸颊和耳垂流下。他抓住了最后一丝希望,坚定地继续搞农业,可这次袁爷爷又失败了,没关系,再来!再来一次!成功了!他成功了!全国人民看着报纸,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线。他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他实现了那句话“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九十多岁的老人家依然朴实无华,依然穿着最普通的衣服,骑着普通的电动车,庄稼地里的真院士,农民百姓的心上人。他不是小鲜肉,但他就是中国人心目中永远的神!

家里的老人教育我们,不要浪费粮食,说到饥荒他们眼里还流露出几分惶恐,“挨饿挨怕了”。袁爷爷在5月22日午饭过后去世的,他看着孩子们吃了饭才离开的。疫情当下,国粮紧缺,我们更不应该浪费粮食,让袁爷爷担心。我们会继续传承袁爷爷的意志继续谱写这美丽的华章。希望大家在吃饭闻到饭香的时候,不要忘记这样一位心系百姓温饱,一生鞠躬尽瘁的老人家——袁隆平。

爷爷传记篇七

我的爷爷今年六十岁左右,中等身材,顶着一个大肚子,身体还算硬朗,那双温和的眼睛总是闪烁着慈祥的光芒,爷爷对我的疼爱以及对家庭和工作的责任感使我难以忘怀。

爷爷很疼爱我,每次有好吃的东西都舍不得吃,要留给我吃。为了我长身体平时还特意按我的口味煮一些可口的饭菜,总是笑嘻嘻地说:“匀匀,长身体多吃点。”每当我生病的时候,他总是忙里忙外,一会儿为我煮中药,一会儿剐羚羊角的粉末泡水给我喝,双手都磨起了水泡,但不觉得辛苦,还安慰我说:“匀匀,有爷爷在,你会很快好起来的。”爷爷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使我感动不已。

爷爷还是个非常勤快的人,凡是家庭里的大小事务都包揽在身上,每天天刚亮就起来煮早餐,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去上班。晚餐时间,厨房里永远出现爷爷忙碌的身影,看着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着他煮的饭菜,爷爷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这就是我的爷爷,我为有这样一个勤快和疼爱我的爷爷而感到自豪。

爷爷传记篇八

所谓勤劳的人,只有这勤劳的道路可走。而我的爷爷,就是走这勤劳的路。

他的头发被这么多年的辛劳染白,在他黝黑的饱经风霜的脸颊上,有一道道被岁月划出的皱纹,并有着一双犀利又深邃的眼睛,如果你久久地盯着爷爷的眼睛,你仿佛会被拉进深不见底的潭水,让你从此浸泡在这里。

再往下,就是一身简陋又简朴的衣物,爷爷他不爱张扬,喜欢低调,所以他一直都是这样低调又简朴。如果你给他一套稍微高调点的衣服,他就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穿穿。看,几年前给他买的衣服还搭在柜子里呢,崭新如洗,跟没有穿过似的。而在这简陋的衣袖中,你会看到一双常年与农具相伴的手,手很粗糙,还有很多茧子。

他非常瘦,但是你从远处看看,但还是这么精神抖擞。丝毫没有被岁月带去一分一毫。

一天中,爷爷除了干活还是干活,甚至将干活当成一件趣事。没有一点空闲的时间。

暑假期间,我在爷爷家住了一个月,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不,应该是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爷爷就已经爬起来,去干活了。

早饭过后,爷爷又准备扛着农具,去干活。正好,我在家里闲得慌,就和爷爷一起去地里干活。和爷爷一样,我也戴上了斗笠。刚戴上,听见树上的知了一直叫着,我往外面看了看。“哇——”,这太阳这么烈,这怎么去啊?!热气都蔓延到屋里来了。刚一踏出家门,一股热气就涌上全身,没几分钟就大汗淋漓,但我还是坚持去了。到地里后,我跟着爷爷一起锄地,播种,刚锄完地,我就累的筋疲力尽,到一旁休息去了。这么热的天气,爷爷居然这么坚持,难道他不累吗?我心想,事后,回到家,奶奶已经做好饭等着我们了。我们都已经上桌吃饭了,而爷爷却还在干,精力满满,丝毫不嫌累。我真是打心底的佩服。

爷爷传记篇九

合上厚厚的《苏东坡传》,心中感慨万端,种种杂绪像被书页搅动的灰尘萦绕着我,我开始思考人生,思考命运。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是坚持自我的一生。林语堂称她为“大自然的顽童”,我认为很贴切,儿童最真,率性而为,而“顽”又带着倔,正是这股率性和倔劲,让他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拥有一颗快乐、平静的心。他的政治生涯在新党与旧党斗争、政权的更迭中起起落落,于他是可悲的,他像是被装在木箱里,抛到海上,随海浪起起伏伏,官场似海,他的性格决定了必然被抛之于浪尖上,是他的正直、他的直言、他的调侃讽刺,让政敌们掀起了一浪又一浪。

我想,从来没有人外方贬谪的足迹有遍布这么广的,也从来没有人在贬谪期间过得这么安然恬淡的,连政敌都嫉妒了。我觉得除了耳熟能详的儒释道完满融合的原因之外,还有几个不容忽视的原因。第一,是文学的支持,在穷乡僻壤,写作是他的重要内容,有诗、有词、有信件、有墓志铭、有经典注疏,这时,他写东西已经没有什么功用目的了,而是完全抒发本心,所以他的成就才更大。当文学回到了写本心的位置,才有了不朽的价值。第二,是众多的朋友,苏东坡有很多交往一生的朋友,每到一个地方,也广交朋友,寻访奇人异士,他对朋友倾心相待,信任有加,好多引为知己。他像一株散发着特殊气质的君子兰,吸引着三教九流的朋友,就像他自己说的“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记得初中看到一句话,谓之“人不痴,不可与之交”,大概有痴气的人一旦与之相交,便可长久。这些朋友给予苏东坡极大的精神安慰和鼓励。第三,则是情趣广泛,脑中总有这么一个印象。凡是兴趣爱好广泛的人,总是精神饱满,充满活力,百折不饶。民间有很多苏东坡的传奇佳话,有很多是关于他的兴趣爱好,像东坡肉(),研制药方,听说曾经还配了制墨秘方,差点把房子烧毁,这时,他更像一个顽童了。兴趣广了,才有做不完的事,即使被炒鱿鱼,被架空,生活也可以忙得不亦乐乎。

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荒漠化,人们抱怨、烦躁。也许我们没有那时免费的无限风光可以游览排遣,也没有妙笔生花的文笔抒写,但可以拥有苏东坡式的心态,坦然达观,安之若素,不必媚上,不必伪装。

外国名人传记读后感中外名人传记读后感历史名人传记读后感

爷爷传记篇十

爷爷还是一个十足的戏迷,一台跟随了他20多年的收音机里,总是“咿咿呀呀”地播放着各种各样的戏曲——京剧、沪剧、锡剧、越剧,每一种他都听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

爷爷不仅喜欢听戏,更爱唱戏,用他自己的话讲算是个标准的“票友”。他是社区老年戏曲队的成员,没事的时候,他总愿意跟一帮老伙伴们聚在一起,排练剧目,交流心得。他们还经常会去别的社区表演,每到一地都能赢得众多的掌声和喝彩声。

这不,“五一”小长假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回老家无锡看望爷爷奶奶,我有幸亲身感受了一回戏迷爷爷的幸福生活。

刚吃完午饭,顾不上和我爸妈聊天,爷爷便收拾好东西,拎着一把二胡准备出门了,说是要去小区广场参加排练,过些天还要去参加区里的戏曲大赛呢。我在家闲得无聊,便央求爷爷带我一起去。

我一蹦三跳地跟着爷爷来到了小区广场,大老远就看到有许多老年人聚在一起,三三两两地聊着些什么。看到爷爷来了,大伙纷纷聚拢过来,排练很快就开始了。我饶有兴致地坐在一边,发现他们几乎全是60岁以上的老人,有的弹琴,有的敲锣,有的吹笛,有的打鼓,还有几个和爷爷一起唱戏,无论男女,个个都精神饱满,神采奕奕。

夕阳西下,我和爷爷手拉手走在回家的路上,落日的余晖映红了他微笑的面庞。

真心祝愿我的戏迷爷爷永远健康,永远快乐!

爷爷传记篇十一

爷爷出生于建国前夕,他的人生经历正好见证了祖国六十年的巨大变化,所以我决定采访爷爷,给他写传记。我把采访的收获整理成下面的文字,算是我出版的第一本书吧。

爷爷的童年时期正赶上新中国成立,一穷二白的祖国百废待兴,翻身做主的人们响应党的号召,热情投入到祖国建设中。但遭受百年欺凌的祖国千疮百孔,贫困异常,填饱肚皮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说其他的享受了。因为贫穷,爷爷只读到3年级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干活,可怜的爷爷就在低矮的茅屋中做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梦度过了他酸涩的童年时光。

爷爷在艰辛与贫困中长大成人了,和其他农村青年一样,爷爷在破旧的老屋中迎娶了我的奶奶。那时,计划经济的.枷锁紧紧地套在人们的脖子上,贫困的日子一天天划过,生活看不到一点光亮。尽管爷爷奶奶辛勤劳作,家里依旧入不敷出,日子就像人们的衣服,灰溜溜的。穷则思变,为了养育几个孩子,爷爷偷偷地做点小生意贴补家用,所以,那咸咸的萝卜条里偶尔会有点油星。

正当人们感到生活极度沉闷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扫过中华大地,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爷爷勤快,头脑灵活,很快我们家就脱贫致富。爷爷做的第一件大事是盖起了一座大瓦房,为庆贺乔迁之喜,爷爷还特意雇了一场电影呢!

日子虽然越来越好,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仍还是镜中月梦中花。供养几个儿女成长上学虽然很紧巴,但没多少文化的爷爷还是咬牙供几个孩子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这是爷爷觉得自己这辈子做得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爷爷的几个儿女都长大了,各自成家立业,爷爷也实现了他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现在,沐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春风中,爷爷和他的同龄人一起享受着社区便利的优质服务,经常参加一些诸如象棋、乐器、书法等有益的社区活动,生活过得有滋有味。难怪爷爷整天乐得合不拢嘴啊。

我的后记。

写完上面的文字,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在我心中升腾。追忆往昔,灿烂辉煌;展望未来,我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前程似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