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生三书(大全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1:49:02 |
  • ZTFB |
  • 11页

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学习提升至关重要。写总结时要注意吸引读者的兴趣,提供有说服力的可信证据。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能体会到不同作者的写作思路。

人生三书篇一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在我看来,这三书的定义和意义是大不相同的,而针对不同的人,所对应的选择也会不同。

“有字之书”是为纸质之书。将知识藏于文字,印于纸张,传播于世人。这部分书籍的内容是极广的,从五代十国到元宋明清,每个朝代都会有文字流传。而天文地理也可记载于书籍之中。至于学习所需要的知识,那更是数不胜数了。在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通过书籍收获知识,懂得成长的快乐。通过文字编制而成的故事,学会在社会中生存的点滴。尽管过程是漫长的,但是这些文字和书籍都是可以伴随我们一生的珍宝。

“心灵之书”呢,则是建立在精神之上的。当你处于平静的空间,或是深夜,或是一个人的小巷,或是在山野田地间走动,你就能够感悟于心灵,与周遭形成一种奇妙的融合。在这样的境况之下,心灵之上所呈现的既是不容易见到的,也是不容易描述的,但是却又是最为清晰的。

而在我看来,所谓“三书”,无非就是生活中所必须要经历的学习。从思想到内心,从行为到言语。这些都是我们从牙牙学语开始,一步一步慢慢成长所得到的。而这些东西充斥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并值得我们敬畏!

人生三书篇二

从《孩子,你慢慢来》到《亲爱的安德烈》再到《目送》,基本上三本书是连续着看完的,所以书评就在一块写吧。

《孩子……》中华飞、华安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母亲眼里都透露着殷切的爱意,无限宠溺。就像龙自己说:“你们两个本来都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妈妈做女人的礼物。”看完后觉得很温暖,整本书中有着浓浓的“爱”,深深的“情”。

而《亲爱的安德烈》全书是由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的互通书信集结而成,曾经蹒跚学步的孩童却已成长为风度翩翩的少年。但更多的.却是母子之间思想上的碰撞,一边是叛逆期的少年,思想开放、自由不羁;另一边是有名的作家母亲,重视家庭亲情、伦理观念。虽是母子,在很多方面彼此却是很陌生。为了重新认识彼此,才有了这本书,只为了在母子之间的鸿沟上搭建一座桥梁。

至于《目送》,不得不羞愧的承认自己真没大读懂。文章很散,记录了很多东西,但大多都是关乎亲情。印象最深的是龙父的病故,那种悲痛和感悟都能透过文字掺渗出来。“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句话在这里,你会突然发现是如此的切合实景实情。

“人生三书”——这三本散文书籍,细腻而温柔,看似淡淡的,实际上却是深刻又真实。还是那句话,在别人的故事里,过好自己的生活。

人生三书篇三

初读《美学三书》是在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大学毕业后我去到湖北的一个小城参加工作,在那里我得到了一间杂房和一张书桌。在简陋的环境里,我开始了我的悦读之旅。

一桌一椅一盏桔黄的灯,人就在灯下神游于上下五千年中。听起来《美学三书》好象是一本书,但实际上它是三本书组成的一个系列,包括《美的历程》、《华夏美学》和《美学四讲》。读完《美的历程》,再读《华夏美学》,越读越着迷,读来觉得满齿生香。

《美的历程》以时间为线索,从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的图腾与宗教舞蹈开始,讲到夏商周时代的青铜饕餮与线条艺术,讲到先秦理性精神,讲到楚汉浪漫主义,讲到魏晋风度与佛陀世容,经历盛唐之音与宋元山水意境后,来到明清各种文艺思潮。

打开《美学三书》,触摸的是中国士大夫的精神世界,接受到的是典型的东方的美学启蒙。你听,“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的叹息把儒家的仁义道德深沉真挚地感情化了,其精神世界的美,美在一往情深;你看,“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样的画面表明,儒者即使奔波劳碌救世济民之际,仍然可以保持着一种超脱的审美情趣;你再细细体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不是又是另外一种超脱的适宜的喜悦,它既非宗教的狂欢,又非世俗的快乐,当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华夏美学》的最后一章曾提到过近代中国美育替代宗教的趋势。再读《美学三书》,我在想,如果你对前进的方向觉得困惑,那么重新温习中华五千年来的美学精粹吧,兴许能从其中找到方向,找到安宁与平静。如若不信,不妨开卷试读。

人生三书篇四

有那么一个阶段,我生活在漫无边际的无聊中。曾经热爱的不再喜爱,曾经唾弃的不再厌恶,曾经不屑一顾的却热烈地去附和,去追捧。在彼时的我看来,曾经的一切,都是雾里开花,水中望月;现实的一切,就是要无知无觉地接受,再接受。身为女人,更是要如此面对生活。每天重复着那些永远做不完的家务,回答孩子永远幼稚可笑的问题,倾听老人那些永远是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而我,只要漫无边际地,随着这些人群一直往前走,就万事大吉了。

直到今年,我加入了新教育的学习团队里,又接触到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我才意识到女人的生活里也有那么多特别的滋味,女人的生活里也有那么多生命的智慧。

(一)。

《孩子,你慢慢来》这是人生三书的第一本。书中的内容大多数是龙应台身为母亲,照顾两个幼小儿子的生活记录。她没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那样有明确的理论宣言,甚至没有作者明确的育儿思想呈现,她只是在淡淡的叙述儿子成长的过程,书写那些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情。然而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分明地感受到作者身为母亲的喜悦与温情;能够跟随着作者的文字,为孩子那些特别的发现而惊讶,为孩子一点点的成长而惊喜。

或许,这就是龙应台文字的力量。

文中写到安安对事物的初识过程,尽显一个孩子对外物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原本我以为在孩子初学语言的阶段,一定要给孩子一个纯净的语言空间,比如不能用多种方言干扰孩子最初的语言学习。可是,安安却能够生活在四种语言环境中(爸爸妈妈之间说的是英语,但是没有人教安安讲英语,而且通常是特意避开安安说英语,为的是怕把小家伙搞糊涂了),并且非常自然地将每一种事物认定为有三个名字,还能够分对象说不同的语言。比如在与妈妈说话时用汉语,与爸爸说话时用德语,与老师小朋友们说瑞士语。可是即便如此,小安安还是学到了一些英语,比如“look”。龙应台这一发现就在“完了,他开始懂英语了”这一“沮丧”之语中结束。

作者说是“沮丧”,我说更多的应该是惊喜、是赞叹,孩子的学习能力竟然如此强悍,就“好像脑子里有几个按钮,见到不同的人就按不同的钮,绝对不会错乱”。

身为父母亲的我们,身为教育者的我们,首先要在心理上要充分地认识到孩子的超能力,给予孩子更多学习的平台,让孩子的智慧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其次,在行动上更要注意给予孩子成长的时空,让孩子慢慢来。就像书中的序言《蝴蝶结》中那样:“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以这样的耐心与勇气等待孩子在成长中一点一点的摸索,让孩子用自己的心脑用自己的手脚认识这个世界,学习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心态、这样的行动,龙应台的孩子才能够有那样多的发现,才能够在看似“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中快速地成长,快速地与母亲“渐行渐远”。

第三,我们还要学会“放手”。在该书十周年的改版重出之时,龙应台两个儿子华安和华飞各自写下了他们想对母亲说的话。编者说这些文字既是“跋”,也是另一个生命的“序”。是的,十五岁的华飞写下《我这样长大》,展示的是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点点表现,他对母亲说的更多的是感谢、是体谅。即便写到母亲打他们的鸡毛掸子,也是不曾真正“动武”的母爱。看到成长后的孩子写出这样的文字,天下哪一个母亲不会感到欣慰呢?可是十九岁的华安写下的《放手》,展示的就不仅仅是这样的内容了。那支细小的鸡毛掸子,在华安的记忆中与华飞的是有差异的——“手心打得可疼,有时候也打屁股,还有总共两次,她甚至打了我的脸”。这样的母亲跟“放手”的父亲比起来,在华安看来就是“家庭独裁”者。而母亲一直说的“喂,看看书怎么样?”这个句子对华安几乎没有影响力。华安甚至从一次送孩子进音乐资优班的面试中发现“德国是一个母亲不熟悉的‘异国文化’,在这个‘异国文化’——我的‘本土文化’里,我比她还行。……因为这种‘分裂’,我就常常和她有不同意见,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还因为有这样不进入‘状况’的母亲而觉得羞愧。”

面对自己的成长环境、面对母亲的教育方式,十九岁的华安比十五岁的华飞更多了一份思考。华安在文末很明确地对母亲写道:“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我知道,这很难,难极了,但是如果你记得我们儿时的甜蜜时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们心中永远的位置,或许,它就会容易一点点。”

十九岁的华安需要的是母亲的放手,让他自己去探索世界,收获未知。这便是生命成长独立的真实渴望,或许也是在德国式教育背景下孩子对独立生活的强烈愿望,或许还是不同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生命对教育观念的不同理解,或许还是新一代个体与老一代个体生命阅历的差异所结出的一颗鲜亮的果子。

(二)。

在阅读完人生三书的第二本《亲爱的安德烈》之后,我发现还有更多因素导致这一对母子之间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意见。这些不同糅杂起来,在母亲与华安之间筑起了一道高高的城墙,似要隔断曾经那一份亲密的母子深情。所幸的是《亲爱的安德烈》出现了。这本书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的书信集。为了了解十八岁的安德烈(华安),龙应台专注地完成了这一专栏的书写。同时安德烈也抓住了这次机会,与母亲进行了一次别样的深度交流。双方都在这一次中,向对方的心房走近了许多,让理解的光芒照进了彼此的心间。

书中序言部分龙应台这样写道:“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彷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通过书中那么多封信以及为了写这些信件而进行的沟通,龙应台对安德烈的了解更加深入了。她还透过这样的方式,将自己的过去、自己以及一代人的价值观与人生追求全数展示在儿子面前,为儿子的人生航向做好了一个参照。而安德烈也在文中真实地展示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价值观、自己对周围一切的认识。无论他人怎么看,安德烈与母亲龙应台之间进行了非常有效的沟通。并且这份沟通还影响了大陆、香港、台湾、欧洲等等许许多多的家庭,让这些父辈与子辈之间更多了一种交流的途径,甚至挽救了不少父子母女之间僵化的几近崩溃的关系。这本书还给一些正处于迷途中的父母、孩子找到了生活的共鸣,为他们生命、生活质量的改善带去了福音。书中大量的读者来信让我特别震撼。一个家庭的问题往往就是无数家庭的缩影。一对母子的付出,滋润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心田,还有无数类似的心田。

《亲爱的安德烈》还告诉我们这些家长这些教育者:面对十几岁的少男少女,即使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圈中,即使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似鸿沟,只要我们抓住机会,走近一步,不要忙于指责,而要专注倾听对方的心声,做有效的沟通,没有什么问题是不可以解决的。这就是人生三书告诉我们的第四点。这也是生命成长至又一新历程的必要结果。

(三)。

《目送》是龙应台人生三书的第三本。这里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已经独立地走向自己的人生之路。母亲只能目送孩子“渐行渐远”,逐渐消失在小路另一端的背影,而且“不必追”。深深的落寞、伤感即使充斥了母亲的心怀,母亲也只能无奈地接受孩子的成长变化。而这一切依旧只是为了孩子。母亲在对孩子依旧的深情和理性的放手之间深深地纠结着、痛苦着。

这是面对孩子成长独立的变化,身为母亲的龙应台真实心理的展现。于此同时,身为女儿的龙应台也感受到了面对父辈生命逐渐衰老直至逝去的变化历程。她以女性作家细腻的触角,将生活中那些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一一叙写了出来。文字中的款款深情令人不得不动容,而生活所必须的理性之光又不得不在那些细枝末节中展现出来。明知母亲已经患病,容易忘记很多事情,甚至不记得眼前日夜陪伴她的就是她心心念念的“雨儿”,龙应台还是一次次地回答母亲相同的问话,陪着母亲到处走走逛逛。明知过往的那些日子是山路十八弯,但是对那些曾经的过往,人们依旧深情地怀念,就像那首歌一样,“让它淡淡的来,让它好好的去”。明知华飞也长大了,与自己“渐行渐远”,但是代沟、不同的文化积淀导致的不同的思维方式,“我”只能平静地接受。因为他是“我”的儿子。

面对那些逝去的和那些正在逝去的日子,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看似淡然地书写了出来,给予读者的却是深沉的牵挂、深刻的共鸣。是的,“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但是“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那些曾经的美好就像夺目的一粒粒钻石,始终闪耀在记忆里,让记忆中“漫山遍野”,开满茶花。

在此,我不再细数阅读中那些点点滴滴的感动,只愿自己在新的一年里,也能够书写下那些或开满鲜花或饱含热泪亦或说不清的记忆,让它们凝成一汪碧泉,滋润曾经干涸的心田。

这或许就是人生三书告诉我们的第五点:珍爱生命存在的每一时每一刻,浅吟慢尝,及时记录下生命的各种滋味,让自己的生命芬芳成一朵朵鲜花,愉悦自己的同时,也香溢他人。

人生三书篇五

算是三本散文书籍,记录了大部分她与自己的父母、子女间的点点滴滴,细腻,感动。

人生会有很多机遇,经历越多的人,思想越沉稳,写出的文字如行云流水,安安静静,却真实而又感动,由于国民党战败,龙应台先生随家人逃离家乡,踏上陌生的土地,从此开始另一种人生,后来又经历出国,经历爱情,经历为人母,到为了事业回归台湾,所以她有太多的话想说,太多的感悟要表达。其实作家也好,文人也罢,都要有丰富的经历,可以由自己的脚一步步走出来,也可以用自己的眼在书中一字字看出来,但目的都是为了激发自己内心沉睡的灵魂,这种灵魂应该人人都有,不过是有人活的迷茫,活的愚钝,最后让那灵魂永远的沉睡,而一部分人通过不断的发掘与锻炼,最后灵魂觉醒,它来代替自己表达自己,说出了很多可以让人品味的话,写出很多深沉而内敛的字。

看她的书,当时都有自己去写作的冲动,想把生活用艺术色彩的文字记录下来,可以让自己后世品味,也可以用来感召他人。其实我更想有如此清晰犀利的心境与眼光,可以发现生活中被自己忽略的美好,很想多年以后回味当初,看着细腻清晰的字迹,可以回到当时,可以再年轻一次,再把生活真真的复习一次。所以还是先养成日记的习惯,记录下每次的美好,用键盘记录下对我很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者偶尔的想入非非。人这一生要活的认真,不能眼睛一闭一睁,茫然的走到尽头,如果那样的话和没有来过此遭又有什么分别。更加勤奋吧,加油。

人生三书篇六

龙应台写到安德烈从学校到家,只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要走一个多小时才到家时,我有深刻感受,我们离学校只有5.6分钟的时间,孩子有时也是一个多小时才回来,当你不停的在窗口张望,想回来一定能问问他去哪里了,他却说:“我和同学走着聊着就有远了,然后才返回来,有时在哪里转了一圈才回来,”你可能就没事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有好奇、探索的眼睛,也许发现了一只蚂蚁,又发现了别的东西玩了一会,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而我们大人只顾赶路,哪里有心情欣赏风景呢?这是不是正是我们缺少的探索精神呢?如果我们不允许孩子探索,孩子的天性就会被我们抹杀,长大也会成为一个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的平庸之人。

允许孩子慢慢做事也是允许自己放下急躁以及功利之心,孩子教会我们放慢脚步,多一点时间,多一点陪伴,时不时给予鼓励与支持,孩子就像一颗小树苗,常常会出现旁枝末节,及时修剪,还是会长成参天大树!

人生三书篇七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性格有感性、理性之分,但生活却不尽如此。

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赏她之人心怀善念;水之所以灵动,是因为抚他之人满眼柔情;日子之所以舒畅,是因为舞它之人慕慕如歌。

你在哪,生活就在哪;心在哪,欢乐就在哪。如此简单的道理却被大多数噪杂之人弄了个颠倒,反过头来却抱怨起生活的不公!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生命却给了我们智慧,智慧又是哪里来的呢?我想它一定是来自跌跌撞撞的经历,人经历什么就感谢什么,哪怕是彻夜的煎熬与起伏的坎坷,这对于一个心怀美好的人来讲恰恰是智慧人生的起搏器。

以前不知杯中事,现在听来皆故人。

毕竟,曾经有一位流浪艺人说得好啊,

苦难是一杯美酒,夜深人静时就着眼泪饮下!

人呐,不要做虚华的傀儡,要做就做西行路上远牧灵魂的人。

人生三书篇八

一介书生,我们信步于讲坛,从容人生。读书,教书,书中自有风情,书中当为春秋,书中少年踌躇,书中青春牵手,书中自强自立,书中曲径通幽,书中帝国风流,书中红楼晓梦,书中领袖胸怀,书中诗词家国,书中诸子木铎,书中教育求索……笑谈古今,怎一个灵字了得!

搜五经,寻诸子,览史籍,吟诗词,诵古文,赏日月,数星辰,不求甚解,欣然领悟,妙然神会,畅快淋漓,觉天地豁然,触人间幽情,如遗世独立,追万古风月。幸哉,惜矣,叹焉,乐也!

一个作家说,人要读三本书,一本为“有字之书”,一本为“无字之书”,一本为“心灵之书”。此言得读书的秘诀,了人间之真谛。服兮,叹矣!

倘能如此,舒啸于人间,慷慨激昂,冷眼向阳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读“无字之书”叹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多少人绞尽脑汁,到头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倒不如我山野村夫,约三两老友,一壶浊酒喜相逢。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善因果报,今古兴亡;真的是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读“心灵之书”,我们追求的是生活,领略的是快味。人生有阳光明媚,也有阴霾沉沉,甚至有暴风骤雨;人生有四季,有春寒料峭,春风和煦;有骄阳似火,夏夜清凉;有秋风送爽,落寞与伤感;有白雪皑皑,腊梅斗雪。心灵世界,怎一个静字了得。慧能大师有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西方尼采云:骆驼能耐久,狮子亦威风,最要紧的是赤子之心。心纯了,累赘自消;人静了,万物无碍。

静下心来,珍惜人生,顺其自然,又不可以祈求。一切都是我们珍惜的生活。只要不辜负她,生活就不会欺骗你。一个明字最可贵!

此时此刻,我喜欢沉浸在一种纯粹的思考状态之中。我孤独的坐在我的书房里,看看窗外的风景,我的心异常宁静。

夜晚,微风,天上有了一弯新月,多好啊!一切都沉默着,我静静的读它们。

人生三书篇九

我羡慕这样的对话,却也满足于自己的幸福。

看完这本书,心中有点想法。

从这本书里,我看见了想飞的孩子,想逃离的孩子,也因为牵挂有了这本书的孩子。看见了想给予跟多束缚的母亲,看见了想给予很多爱的母亲,看见了想让孩子飞得母亲,看见了给予自由的母亲。长到这么大,我似乎是没吃过什么苦,泡在蜜罐里长大,从小就有姐姐,爸爸妈妈的爱,所以,我好像到现在也没有能够能独立,但有时又好像很独立,我喜欢依赖他们的感觉,也喜欢靠自己的感觉。我喜欢他们管我的感觉,也喜欢他们放手的感觉。但这中间,到底什么才是一个平衡点呢,我总是觉得被需要是一种很有力的安全感,会让人感觉到被爱,但也仅限于他们,我喜欢被他们需要的感觉,也喜欢依靠着他们,但这是不是代表我不想翱翔呢?我想不是,只是,我还没有找到那个平衡罢了。

看到安德烈对母亲的提问,我不禁想起,我有多久没思考过问题了,我没有广大的阅读面,没有见过很多的世面,确实不能提出那么深奥的问题,也不能完全理解自己。但,我却总是花大把的时间发呆,却不曾思考,我还年轻,不该停止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