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范文范本(精选16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23:27:48 |
  • ZTFB |
  • 11页

我们需要采取更具挑战性的方法来应对当前的局势。如何管理好时间,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几篇优秀的时间管理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范文范本篇一

高师写作教学一直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师范性特征不明显等问题,要让高师毕业生能在今后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得心应手,高师写作教学就必须进行改革:廓清教学目标、刷新写作课程、关注写作学习.

作者:江晓辉陈晓玲作者单位:江晓辉(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莲塘校区,江西,南昌,330000)。

陈晓玲(新建县第二中学,江西,新建,330100)。

刊名:华章英文刊名:huazhang年,卷(期):“”(23)分类号:g623.2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高师写作教学改革构想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范文范本篇二

摘要:教师承担着传承文化、传播知识、繁荣学术、弘扬科学的光荣使命。中国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说法和新的教育理念下的“教书育人”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从大量的生活实际中获取的资料得知,老师的价值和意义,远远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用其健全完美的人格魅力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震撼学生,渐染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可见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凡是成功的教师,无不以自身的人格之光照耀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根据“因材施教”原则认真细致地做学生的工作,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积极的主动的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更要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此,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具有以下几点意识:

一、教师人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九年义务阶段内的学生,特别是城乡交界的普通中学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的生活条件较好,不用吃苦、更不用操心,没有生活压力、没有文化意识,他们从小就不用劳动、不爱学习、,以自我为中心,到了初中,知识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任务完不成、学习成绩跟不上。因此,厌学、逃课、甚至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指望他们在学习上出类拔萃,赶上重点中学的学生,那是不现实的事,但一定得让他们学会做人。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要对他们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这是他们养成健全人格的情感基础,教育学生是个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对学生起着作用,产生影响。一个教师如果用真诚、和善、言行一致的原则与学生相处,不偏不袒,公正无私地处理学生中的问题,并用高尚的信仰、追求来引导学生、以身示范,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仰慕感、敬爱感,学生就会有意无意地效仿老师,甚至追随老师。有些教师平时个人行为不注意,在学生面前不注意形象,这样就可能将自己的恶习传给学生,如,男教师在教室抽烟,还随地扔烟头,女教师随地扔果皮、手纸,教师们上课迟到……学生就像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出榜样。《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故此,身教重于言教。俄国教育家乌坤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动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所以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二、教师人格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

教师在学生的眼中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行、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从而对我们整个民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和实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现代教育思想,真正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满腔热情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全身心赴在教育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把自己的青春和全部精力无私奉献给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从而实现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其影响下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

一个理想的教师要想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其个人的人格魅力,就要具有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能深入浅出地授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此外,教师丰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操也十分重要,因为这不仅有益于自身素养的提高,表现出人格美和教学艺术美,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学生领悟和体验生活与艺术,让学生学会不只用眼而且用心去感受真善美。作为教师,要想真正培养出新一代的栋梁之才,就必须随时随地提高自身修养、增强人格魅力,使学生能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而这种教育将会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能体会到教师人格魅力对自己的重大影响。

三、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增强师生情感。

教师的人格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扰动其学生的情绪,一个情绪稳定的教师也能使其学生情绪趋于稳定。现代生活中的学生已不再是死读书、不问世事的娃娃,他们渴望独立,渴望闯荡、渴望拥有成功与辉煌,他们把理解万岁挂在嘴边,是因为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渴望被尊重与理解,渴望能和老师平等交流和沟通,如果教师能在恰当的时间里给学生讲述他的求学史、创业史和一些人生感悟的话,不仅会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完善其形象,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斗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克服自卑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教育要求我们,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进行人格魅力的铸造,不是把自己铸造成学生敬畏的“严师,而是铸造成学生心悦诚服的“良师益友”。一个要让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师,不应该只有严父的面孔,更要有慈母的心肠,用真挚的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情感关系。作为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调节情绪,使其在心里上获得平衡。当学生情绪低落时,教师应从分析心里入手,耐心地帮助学生解开思想疙瘩,让其从烦闷中解脱出来,愉快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要有和风细雨的心态给予包容,用慈母般的发自内心的爱去批评指教,就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

四、教师人格可以促进学生学业的发展。

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习惯及他们对每一件事物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能力、志向、才干的培养问题没有教师个性对学生个性的直接影响,是不可能实际解决的,因此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跟学生交往最密切,因此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可以说教师人格修养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学识越渊博,身心越健康,教师的人格魅力就越大,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就越强,教学效果,也越好。性格是人格中的核心因素最能折射教师的人格是否完美。教师的人格在认识、态度和情感三个方面直接影响学生。其主要表现是:教师理想的性格有利于创造和维持一种舒适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影响学生对教师及其所授课程的态度以及对学校的态度。在感情方面,教师性格好,学生喜欢老师,学习积极性就高,所以教师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只有与良好的性格特征相结合,才能密切师生关系,达到情感共鸣,从而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的人格特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及时见效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还包括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等心理活动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情感,教师的作风和意志等心理都会从不同侧面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期望、注意和关心等都属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积极热忱的态度能够使师生间建立融洽的关系,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学生喜欢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学生喜欢老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所以,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喜欢的人,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激励学生的学业向前发展。

五、教师的人格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代表着社会由成年一代向未成年一代传播先进思想、道德规范和科学文化知识;教师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才的培养要依靠广大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训练、陶冶学生的品德和情操,又要组织控制和评价学生的学习。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教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示范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力。教师劳动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一代新人,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是一个活生生的具有各自不同个性的学生;教师的主要劳动工具也是人,是涵盖着其全部人格、知识和才华的教师本人;教师的劳动产品也是人,是要成为未来社会人才的学生。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人格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可以说,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楷模和导师。

六、教师人格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的最微妙的接触,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自身的人格对于学生心灵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无疑具有深刻的影响。而这种教育影响,正和民主主义教育家乌坤斯基指出的那样,“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言、任何惩罚制度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他还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思想的形成会会发生巨大的影响,这就是教师人格的影响力量。每个学生无不处在教师人格的影响下,教师的人格在潜移默化之中熏陶了学生的思想,在学生的思想上无不打上教师人格印记。这种印记既广泛又深远。教师人格的影响使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在中外教育史上不泛其例。“自避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树柱长天”的杨怀中先生和“救亡存断指,入党在危时”的徐特立先生,对学生时代的毛泽东、蔡和森的政治成长道路不无影响;伟大的俄国民主主义革命家赫尔岑反沙皇专制的民主意识,是受益于老师布梭的教育;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的爱国主义举动熏陶影响了一大批像许德衍这样的学生。由此可见教师人格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

李香芝。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范文范本篇三

怎样有效地提高高中英语的学习成效,一直是我们教师关注的问题。以前在教学中光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固,学生只是一味的机械性的学习。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磨殆尽。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忽视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漠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呢?那么课前预习就是一种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英语教学。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种好习惯的培养都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也是如此。让学生从开始的被动地听老师讲,到通过预习,自主地从课本上获取知识,再到课堂上主动地、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听老师讲课,这是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预习的重要性。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对课堂上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重点、难点、新旧知识等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在课堂上就可以做到学习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思维和注意力的分配合理,把有效的潜能投放到学习目标上。另外,学生在一节课上不可能自始至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和思维的活跃,如果课前不预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就只能机械地围绕着老师的指挥疲惫地运转,主体作用很难发挥。通过预习,学生就可以在熟悉的地方把注意力少投入一些,而在重点和难点及自己不熟悉的内容上注意力相对多一些。这样,思维一张一弛,使学习更具有目的性和有效性。

其次,加强对学生预习策略的指导和点拨。

在习惯培养的初期阶段,由老师写出预习学案,带领学生一起预习。了解本单元的内容,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指导学生明确本单元所授内容包括主要词汇、句型和语法项目,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新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对教学内容理解更容易,他们在上新课时就产生了一种优越感,容易产生成就感,从而使上课兴趣大增,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就掌握了如何进行课前预习,逐步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

最后,要适时反馈学生的预习效果,及时调整学生的预习行为。

可以根据每天课型的不同,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同时要说明要求,指明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课堂上更要时时检查和测试预习的内容,可以通过听写单词、让学生朗读课文、分组对话、检测课后练习、口头分析句子、口头翻译课文等形式,检测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客观评价预习结果。

怎样进行有效地预习?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首先,确保预习内容的全面性。单词和短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单词和短语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离不开句子,句子离不开文章,文章离不开语言环境。英语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它离不开语言环境。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如果只是脱离语境背诵单词、短语,则难以恰当地运用单词和短语。英语课文实际上是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的综合运用,课后练习则是对单词、短语和语法的一个综合检测。所以课前预习的内容不仅要重视包括单词、短语、重点句型,也更要重视听力、课文、语法和课后练习。其次,依课型灵活选择预习方法。预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听说训练:让学生通过听录音模仿、反复朗读所学生词、句型及课文,初步熟悉课文内容,有效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2.排疑解惑:把新课中要求学生自己掌握的内容和有关旧知识通过预习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预习发现问题,将新课中具有一定难度的内容通过适当的提示和引导,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并为上课作好准备,从而可以减少课堂讲练和学生掌握运用的难度,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3.总结归纳:在复习时,让学生事先对已学知识进行初步的归纳,然后在课上指导学生进行全面的总结。

4.课文新授:在学习新课时,通过设计相关课文预习的理解题目来指导学生预习。理解题可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前者侧重于课文本身包含的具体材料,后者要求读者对具体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甚至推理、想象来完成。通过这样的预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泛读,精读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5.练习巩固:习题是课文重点、难点的体现,预先做习题可以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在试解习题的过程中,如果能做出来,可以提高解题的信心和兴趣;如果做不出来,或者做错了,则可以提醒自己在课堂上必须认真听课才能把习题搞懂。

再次,让学生整理好预习笔记。可以记在笔记本上。也可以记在书上。在书中空白之处,将自己的心得和发现的疑点,以及应着重注意的地方,用圈圈点点或者符号标示出来。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学生翻开书以后,重点、难点、疑点一目了然,增加了听课的针对性,而且读后不易忘记。

总之,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把预习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与热情,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的目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范文范本篇四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德育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一个人道德败坏,品质恶劣,那么他非但不能造福于社会,而且还会成为害群之马。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校园暴力事件不能不引人深思。轻则致伤,重则致死!类似的新闻比比皆是。如何将德育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德育内容融汇于教学中,点点滴滴渗透于学生的思想意识,最终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行动,犹如春风化雨,悄无声息,滋润着学生幼小的心田。如学习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以下所选课文皆是)时,了解了鲁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文章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思想变化的历程,尤其是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鲁迅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弃医从文。从而铸就了一代文学宗师。学生通过朗读,分析讨论总结出鲁迅的伟大抉择的意义。笔者不失时机地引出一个问题:回顾自己的人生阅历,捕捉对自己有影响的人或事,切实谈出自己的思想变化。“父母对生活的影响”,“教师对学习的影响”“名人对自己的影响”等,学生们争相发言谈出自己思想的变化,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航向。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于国家民族的利益,否则人生将会黯然失色!结合所学内容,把学生的思想意识,甚至于行为有机地融入所学的课文,让学生入情入境,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得到升华,不知不觉中有如坐春风之感,其乐融融,不亦乐乎!德育教育不是狗皮膏药,随意贴,而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顺其自然,有机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切忌嘈嘈切切错杂弹,理应大珠小珠落玉盘。

人们大都倡导精讲的原则,毫无疑问这已被实践所证明。实质上,德育教育亦应如此。不仅精讲,还应细雕。德育内容广泛而全面,不可能一股脑地灌给学生,而应清晰地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出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在课堂教学中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海燕》联系生活实际,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你该怎样做(培养学生的意志观);《敬畏自然》联系生活实例谈一谈人和自然该怎样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的环保观);《五柳先生传》联系现实说说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荣利观);《马说》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培养学生的人才观);《送东阳马生序》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当代中学生应该有怎样的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培养学生的求学观)。有关德育的内容犹如一颗颗明珠,把它们有机地镶嵌在课文中,烙印在学生的'记忆里!其实每一篇课文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出德育教育的内容。

三、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掌握其心理的细微变化。

刘明是我们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习勤奋刻苦,乐于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可惜父母双亡,家境贫寒,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艰难度日。为此学校减免了他的学杂费,住宿费,给予了最大限度的照顾,师生们更是从经济上、精神上给予了无私的援助。就是这样的一位学生却神秘失踪,不明去向。

他怎么会失踪呢?

原来秋假里的一天(10月16日下午3点左右),他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外出,告诉奶奶要到一位同学家借字典用,笑嘻嘻地走了,一去不复返!音信皆无。

秋假结束了,开学了,一天天过去了,教室里的座位依旧空着,我马上与他的姑姑取得联系。

“这孩子一向老实,听话,只要看他一眼,他就会明白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她哽咽着说。

“假期中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我问。

“没有,不过他奶奶为他父母逝世10周年的事嘟哝过几次。她回忆说。”

“逝世十周年!”我重复着。

“他失踪会不会与此事有关呢?毕竟是一个14岁的孩子呀!极易冲动的年龄!”

“所有亲戚,我们都找遍了,一点消息也没有!她说,下一步不得不到电台登广告。”

“我已向学校领导及时作了汇报,学校将发动所有师生打听他的消息。”我说,“我与村委取得了联系,希望他们能发动村民协助寻找。”

日子一天天真难捱啊,杳无音讯……。

终于有一天,有了他的消息,警察打电话让家里人认领,我顿觉一身轻松,同学们也如我的感觉一样!

几天以后,刘明背着书包面带愧色出现在我的眼前,孩子黑了,瘦了!

“这几天你是怎么过的,到了哪里,为什么走?”我连珠炮似的问了好几个问题,恨不得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个水落石出。

“我骑车一直往南走,累了就歇歇,饿了就吃方便面。”他说。

“你出走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教师,同学,还是因为爷爷奶奶?”我急切地问。

“都不是,心情不好。”他说,“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我明白了,母亲逝世10周年的祭使有他幼小的心灵引起震动,进而产生冲动,导致了这种后果,父母的爱抚对孩子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啊!

“你到了哪里?”我轻声问。

“一直走到江苏省南通市,后来我迷路了,就到公安局求助。”他说。

“你知道出走的严重后果吗?”

“不知道,我什么都没想。”

“你的奶奶为你整日哭泣,你的姑姑为你奔走呼告,你的老师为你到处联络,你的同学为你愁容满面……”

“老师,我错了!”他的泪又流了下来。

“知错就好,凡事莫冲动,前思后想,不能由着性子来,快擦干眼泪,回教室吧!”

这事让我反思良久,教育学生要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及时发现他们的思想波动,防微杜渐,因为14岁毕竟是极易冲动的年龄,一次喝酒,一次赌气,一次玩游戏机,一次不经意拿人家东西,一次不健康的录像,每个“一次”都足以让绽开的花朵凋谢!作为父母要时时了解自己的孩子,身为人师,不仅重视教书,还要重视育人,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思想动态了如指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活泼,茁壮成长!

四、建立班级德育日记,载入学生成长档案袋。

德育教育不仅从思想上渗透,还应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班级德育日记如实地记录着学生的品德行为:有助人为乐,有拾金不昧,有逃学、旷课、上课开小差等违反纪律的行为。对于好的品德行为,抓住时机全班乃至全校通报表扬;对于表现不好的品德行为,找准突破口,及时进行个人谈话,甚至家访,引导、纠正不良行为,对症下药。不管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行为,一律载入学生成长档案袋。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首先应该使所培养的人思想“过硬”,唯有如此,他们才能肩负起新世纪的重任!当然,突出强调德育教育并不是削弱或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只是说明它是其他方面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追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范文范本篇五

《春望》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感伤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春夜喜雨》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范文范本篇六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第三小学叶崇崇。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探索如何将绘本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中获得愉悦感、成就感、体会阅读带来的乐趣,形成主动阅读的习惯,通过阅读使学生拓展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热爱语文的兴趣。

绘本写作教学实践研究。

绘本,英文叫做“picturebook”,中文译作“图画书”.它是以图像或由图像搭配文字,通过连贯的页面来表现内容的图书,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图”“文”一体、互识互释。

在实践中,绘本阅读往往没有发挥其优势,更不用说为写作教学提供很好的载体了。绘本阅读教学陷入了种种误区,主要表现在:

1.利用绘本进行识字教学。一些教师让识字不多的低年级孩子在绘本阅读中进行专项识字训练,让绘本失去原有的趣味性。

2.把绘本当成语文教材。一些教师将绘本当成一般的语文教材,引导孩子研读绘本,字词句段、篇章结构,精雕细琢,拉开了孩子与绘本的距离。

3.阅读绘本不予任何指导。在绘本阅读教学的实践中,纯粹以朗读者的身份出现,不点拨、不指导,这样的孩子不懂得去观图,去体会文句,去探索绘本的瑰丽世界。

而笔者主张把绘本阅读作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种载体进行研究,提倡快乐阅读,将绘本与语文教材进行整合,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写作能力,让孩子想看想画想写。

(一)借孩子一双美丽的眼睛。

绘本阅读本身是一个轻松愉悦的过程。低年级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阅读文字而对绘本不感兴趣。显然,阅读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能否从心底接受绘本,爱上阅读。亲子共读,教师导读,小组分享读等方式可以让孩子的阅读拥有轻松的氛围。绘本具有的强烈的审美元素让它本身充满艺术的感染力。如孩子们在阅读《母鸡罗丝去散步》都会觉得母鸡罗丝的形象十分引人注目,()头上画着羽毛状的花纹,身体衬着大小不一的圆点,与那只妖媚无比的狐狸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不只是鸡和狐狸,连后面的树、农家、风车等背景也都画得像装饰画一样。这种大胆的艺术表现手法,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

(二)赠孩子一对想象的翅膀。

初读《哇!我的手》,我让孩子伸出小手,故作神秘地问:“它们像什么?”孩子展开丰富的联想。此时打开书,和作者一起来画画:运用各种“手”的形状创造出一幅幅充满创意的图画,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参与的热情。读完后,孩子意犹未尽,不由自主地想要画出自己的创意,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大大提升了。平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语文教材里的插图进行再创造,抓住文本语言细细品味,用图画来表达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

(三)送孩子一支写作的神笔。

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多罗西・怀特说:“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

绘本图画往往能引起孩子的想象。阅读伊始,赏读封面,由封面中的图画与文字猜想故事,使整堂课弥漫着想象的色彩。打开绘本的扉页,无限精彩就蕴藏其中。阅读绘本时切不可错过这样的阅读想象点。让孩子们在阅读第一页时就开始展开想象,激发好奇,充分领略阅读。如在阅读绘本《贝尼都会干什么》,老师让孩子们观察封面,说说“除了这位可爱男孩贝尼之外,你还看到了什么呀?”学生大胆地猜想让故事充满了奇幻的色彩,这个时候让孩子把想的内容写下来,然后再与书中的内容进行对比,孩子们会获得不一样的成功的体验。

绘本故事的情节中有很多想象的留白点,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填补故事的情节。这样的想象点正好给了读者更灵动的解读。不同的绘本,教师在导读时可以寻找不同的“猜”点。有时,可以从欣赏封面开始,从故事的`题目开始展开想象;有时可以从人物入手,想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有时可以从故事的标点出发,从这些简简单单的“?”“!”“……”中猜出故事的内蕴;有时读着前面的内容,让孩子们尽情地想象后面的情节并且进行精彩续写。如学生在学习了《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后,对创作童话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动物朋友,设计惊险的故事情节,开始创作相仿的历险故事绘本。又如窦桂梅老师教学《我爸爸》,当孩子们认识了“我”爸爸那勇敢、幽默、酷等特点以后,教师提出:“此时此刻,你想不想为爸爸画一张像,为爸爸写一句话?”学生自由创作,边写边画,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再创造,这种迁移运用是水到渠成的。

另外,绘本选择的内容要精,选择绘本中具有的特征性语言与句式对学生进行写作的指导,绘本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读后的写作上,而这是学生进行语言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在表达方式和写作方式的迁移学习中,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学生语言是否规范,表述是否恰当。在绘本写作指导过程中,只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心中明确训练目标,根据学生基础和习作训练需要选择适合的绘本内容,适当地挖掘其潜在的写作素材,并进行到位的指导,让学生在无压力的绘本阅读中感受无压力习作的快乐,使绘本在作文教学中真正发挥实效,从而成为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范文范本篇七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有“道”,才能传“道”。只有切实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才能落实好党中央确定的“以德治国”的方略,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四有”新人。

一、塑造崇高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职业责任是为社会培养人。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声望,使得教师的人格力量更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着教师以高雅的行为举止、高尚的人格品质、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去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会做人,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坚定支持者。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更准确、更有效、更积极地向学生传播社会的道德和真理,使社会主义正义更加深入人心,为人们广泛接受,从而使社会的道德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焕然一新,而这种巨大的教育威力来自于教师崇高的人格魅力,来自学生对教师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爱戴,更来自于教师的身体力行。正如教育家加里宁所言:“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

可见,教师的人格、言行,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在塑造青少年灵魂中是其他方面的影响所难以比拟的,也是其他教育手段所难以替代的。同时,教师的这种人格魅力,还会进一步延伸到课堂教学之中,“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教师代表社会主流文化所倡导的种种之“道”,也就较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了。很难设想,教师在讲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自己却不求上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讲诚实信用,自己却极其虚伪;讲遵纪守法,自己却常常上课迟到早退;讲大公无私,自己却为了一点“回扣”强行向学生推销并无多大价值的复习资料等等,怎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和人格!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将对学生的个性品质形成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用“爱心”沟通心灵。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空洞的说教对学生已不再奏效,要有效地向学生注入灵魂和精神的力量,就必须在师生之间架起心灵相通的桥梁。爱只能用爱来衡量,理解只能用理解来赢得,尊重只能用尊重来换取。

你用什么样的感情和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就会用什么样的情感和态度对待你、对待社会、对待他人。所以,我们的基本原则是永远尽量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也永远尽量地尊重每一个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以心换心,以情感情,通过感情力量并辅以其他教学手段,优化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目的。互敬结同心,相爱情始真。作为教育者,教师要充分尊重、热爱教育对象,率先把自己的心灵之扉向学生敞开,“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使被教育者在互尊互爱、水乳交融的感情环境和人际氛围中受到感染熏陶,激励学生不断地重新认识、重新设计自我。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条感情的河流,是爱与敬共鸣的河流。感情的河流不干涸,爱的风帆永远不落。“爱心”还要普洒全体学生。爱优秀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比较容易做到的事情,但爱差生就比较困难了。

因此,要做到真诚地热爱差生,教育者就必须首先摘下自己的那幅有色眼镜,克服自己的成见,坚信后进生一定会成为上进的学生,满腔热忱地激励他们正视自身的价值和自我优势,认识自己蕴藏的丰富的内在潜力,从而逐步唤起积淀在心灵深处的自我更新意识,走上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正确道路。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人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单色调的,金子有时也可能蒙上灰尘。一个学生的短处常常恰好掩饰了与之相对的长处,一些学生的某些严重失误往往同时又蕴涵着他某些方面的突出优点。因此,教师要多多发现学生的长处,多在挖掘他们的可燃点上下工夫,与学生沟通心灵,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让他们自信而勇敢地“抬起头来走路”。

三、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我们社会主义师德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广大优秀教师在自己的职业道德生活中体现出的一种优良品质。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培养人、教育人的事业,这一事业对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教师职业还联系着千千万万的社会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幸福的可能性,关系到社会成员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程度,关系到人的切实利益的拥有和维护,教师成为学生通向幸福之途的向导。“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一种带有崇高意蕴的自觉承诺。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恪尽职守的过程中,教师必然要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利益,满足他人的需要或社会的需要。过去我们常说教师身上体现着“蜡烛精神”正是此意。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平凡、普通、很一般“敬业、尽职”的道德要求中,蕴涵着其他同样的道德规范所未能拥有的崇高和伟大。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得到内心的极大充实和满足,甚至可以以苦为了乐、以苦为趣,达到物我两忘、醉迷其中的“孔颜之乐”之境地。北京市小学教师霍懋征更形象地表达这种境地之意味:“我一见到学生,一到课堂上,就来神了;我想学校,想学生,不能离开他们去休息。”“孺子牛奖”获得者,几十年如一日扎根青海高原土族乡村的刘让贤老师说:“我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孩子们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中获得。”假如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追求,很难想象他们会忍受得了教育工作的单调、乏味和清苦,更难以想象教师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或拥有充实、富足的生活体验。师从这样的教师,真乃受教育者的最大之幸事。

四、坚持依法执教,遵循教育教学法律法规。

依法执教是现代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发展,反映了现代社会逐步走向法制化的必然要求。作为现代教师,不仅要树立依法执教的意识,还要养成依法执教的自觉行为。依法执教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是作好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在世界教育日趋法制化的当代,依法执教具有重要的职业道德意义。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把坚持正确的职业行为方向与依法执教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比如在教育活动中不得有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认真遵守和贯彻党的民族教育、宗教政策等等。我国《教师法》和《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学校教师在管理学生时,要禁止体罚或侮辱学生人格尊严。受教育者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也可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出诉讼。

因此,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在管理教育学生时,不得违背法律的这些规定。我国的教育法还规定了学校和教师有管理教育学生的权利,但是,依法执教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同时也是学校和教师应尽的义务。但现实生活中,侮辱学生人格,体罚学生,不尊重学生,恶意挖苦、讽刺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做法都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损害。要克服和避免这些现象,加强依法执教,强化教师依法执教就显得非常必要。所以,在教育法制化的时代,教师已不仅仅是个教育者,而且是教育内部的重要的一个执法者。只有依法执教,才能争取教育社会地位的保障,才能自觉维护和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时代呼唤崇高的师德。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去不断地研究探讨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范文范本篇八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这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老课新题。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动、各种意识形态互相碰撞的改革开放年代,认真地、冷静地思考这一课题,是具有特殊现实意义的。本文拟就此有关四个问题展述个人认识。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什么教育?我认为不单是“政治思想教育”,也不全是“思想教育”,而应是“德育”。

不少文章、著作,或是大、小会议,在谈及中学教育时,人们总习惯使用“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这类概念。其实,这很值得讨论。在我看来,一是不准确,未能概括中学教育的全部内容,在内涵把握上有差异;二是易使教育空、大而不实,甚至带来负面影响。政治思想,是指人们在政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政治意识,主要是对社会政治关系的见解和态度。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政治思想在中学教育中是方向,是灵魂,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它绝对不是全部内容,也绝不是大部分内容。对受教育者学生来说,年龄愈小,掌握知识愈少,则愈是如此。“思想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相比,内涵简单,而外延则宽阔得多。“思想”是观念,是理性认识。既然如此,它的内容就应是丰富、多方面的.。不仅包括政治思想,还包括经济思想、军事思想、文艺思想以及其他各种思想。作为中学生(不是大学生)的青少年(绝大多数是非成年人),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除掉学习知识、掌握能力、锻炼身体外,在学会做人方面接受的教育无疑是多方面的,不应该也不可能只局限于阶级关系、国家管理这一类政治思想教育内。因此“思想教育”比“政治思想教育”更适合中学教育的情况。但是,“思想教育”也不全面,严格地说,它没有包括道德品质教育在内,而这一点,对十几岁的中学生却显得尤为重要。

道德,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从道德内容看,不仅包括道德意识,还包括道德活动;从道德特点看,既具有阶级性、时代性,又具有传统性和群众性;从道德养成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而不是成年以后。这就清楚地表明思想与道德两者虽有相通之处,都属于意识形态,但毕竟不能互相替代。

那么,用“道德教育”恰当么?也不恰当。较为全面地、准确地说应是“思想道德教育”,简称德育。“德”,孔子说思想上懂得“道”,而在行动上按“道”去做,这就是“德”。有德之人,必是懂道之人,是行得正走得直的人。长期以来,德才相对,谓之德才兼备,说明“德”包括了思想与道德;现代教育方针,谓之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样说明“德”包括了思想与道德。

“德”,内涵最简单,外延最宽阔。在汉语中包含了政治思想、思想、道德全部内容,因而,渗透“德育”之说在中学教育中最为恰当。

[1][2][3][4]。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范文范本篇九

理想的课堂教学是什么?简单地来说,是交流,也是思维的碰撞,更是师生的平等对话,实现“双羸”的过程;理想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什么?简单地说,是学生追求主动探解、获取新知、不断创造的过程,更是教师追求教学意图“隐藏”,教学行为“无痕化”境界的过程,处处闪动着思维火花,处处跳跃着智慧的灵感,妙语连珠,幽默风趣,实现师生生命的一次自我超越和创造。虞老师的课堂,又何曾不是如此呢?纵观虞老师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再把学习看成枯燥之事;教师不再玩“作秀”之游戏,取而代之的是返朴归真、匠心独运。课堂上永远洋溢着欢笑;记远升腾着热情,自由,开放,理性思辩,孩子们在轻轻松松中玩游戏,学作文、乐作文。聆听了虞老师教的题为《智能鼠捕鼠》作文课,让我受之匪浅、回味无穷,会心一笑!笑过之后,让我们思绪万千,感触颇深。现小记如下:

(一)。

师:我从杭州赶过来,也没什么东西可带的,所以就特意去超市,买了些物品。(虞老师提出一个大袋子,拿出蛋糕)。

生:这个蛋糕。

师:干什么用的?

生:吃的。

师:给谁吃的?

生:给老师吃的。

师:老师一个人能吃那么多吗?

生:让我们写“蛋糕”

师:到底写不写还是个疑问,我们就留个悬念。(拿出神奇止咳露)。

生:给老师喝的。谁咳嗽给谁喝。

师:两灌可口可乐干什么用的?

生:解渴用的。谁渴了给谁喝。给老师喝。

师:大家真疼老师。红心二锅头呢?

生:给爸爸妈妈,给下面听课的老师喝。

师:酒精度55%度,喝了肚子里象是烧了一把火,谁愿意试?

生:……。

师:最后一样用品。胡椒粉,有什么用?

生:烧菜,打喷嚏……。

生:原来以为你是女的,现在是个男的。

师:你失望吗?

生:原来以为你是又高又瘦的,现在是又矮又胖。

师:你见到了一个又矮有胖的老师,能不能换个次来说说?

生:丰满。

师:这个词一般都形容女的'。

生:结实强壮,健壮。

在虞老师的课堂上充满着欢声笑语。课前伊始,用蛋糕、神奇止咳露、二锅头等教具我看就只有虞老师了。这样,不仅让课堂跟生活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而且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孩子们兴趣黯然。他们在想:这些东西到底赶什么用?跟作文课有没有关系?我也为教师的新点子感到惊讶,好奇心也就越来越强了。他们每一句都说得那么轻松,就想是我们生活中的对话,哪象是课堂啊?简直就是平常的聊天嘛,还不时引得大家笑一笑!

(二)。

“今天,我们的任务是什么?”

“写作文”

“不是,今天就是一个大朋友跟小朋友一块儿玩,高兴吗?”

玩,谁不高兴呢?老师的任务又是那么简单,学生雀跃不已。消除了对写作的害怕心理,于是老师又引导:

“高兴的时候,我们会怎么做?”

“鼓掌……”(学生给自己鼓掌)。

“还有呢?平时大家都会情不自禁地叫……?”

“耶……”

这一声“耶”已经让学生完全地陶醉在欢乐的气氛之中。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慈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虞老师的激励、唤醒、鼓舞中,“玩”就从这里开始。在玩的时候,在交流的时候,在谈话的时候,虞老师那接近生活实际富有传奇色彩的语言,把我们带进了故事中来,有时让人拍案叫绝,有时让人赞叹不已,有时让人捧腹大笑。如:把老师当人,问:它有没有触电身亡?当学生用石子向米缸里的老鼠砸去竟然没砸破米缸却砸死了老鼠时,他说,你真是“神砸手”。当孩子们一脚把老鼠踩死的时候,他便说:你是武林高手。这样幽默的老师,这样神奇的评价,孩子早已放下戒心,此时此刻,他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范文范本篇十

花季,是美丽的。但美丽的花季里除了有灿烂的阳光,纯真的笑脸,也会有迷离的细雨,成长的困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与新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突出地强调了在学科教学中要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科教学活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建立宽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氛围。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在教学中,热爱、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认可、相互补充,在课堂上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在交融中进行创造性的教与学的活动,才是真正高水平的教学境界。以朋友的身份,真诚面对学生,消除顾虑情绪。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全班学生完全平等,没有“好生”、“差生”之说,因为每个人都有所长,有所短,不能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

一位摆着架子,整天板着脸不与学生沟通的教师,怎能让孩子们没有心理负担地与你接触?又怎会使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呢?中学生心理状态还不成熟,遇事容易受挫折,便会产生心理压力,这时,就更需要教师做他们的知心人,耐心倾听他们倾诉,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减轻压力。那样,他们才能逐渐学会与人沟通,敢于面对挑战,适应社会。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如若建立起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发言必将积极许多,因为他们没有太多顾虑。我经常和学生这样说:你们既然承认我是你们的朋友,那我们之间就没有隔阂了。朋友间是不必心中翼翼地相处的,有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有道理就行。我做得不够的,你帮我指出;你做得不好的,我帮你纠正,以诚相待才是关键。错了有何妨?在朋友面前出点错不害羞,反而有益,因为朋友会真心帮助你。我们班的学生与我关系特好,下课时有事没事总爱来找我聊天。当然他们也敢“顶撞”我,有时,几个“吃了豹子胆”的学生还会给我捎来纸条向我提意见。他们在语文课上回答问题是完全不拘束的,胆子特别大,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了心理负担,思考的环境也轻松了,自然,效果也就更好了。

营造了一个积极的、互相帮助的、关怀的环境,不管你以何种身份去接近学生,相信学生的`心理负担也就不存在了,各种学习活动也能顺利开展了,并且,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爱,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感化,为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二、坚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1][2][3]。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范文范本篇十一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唯有具备良好的班风班貌,才能给学生营造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25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牢牢抓住教育、管理、感化几个方面,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注重感情投入,循序渐进,做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素质培养,使班集体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一、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班级是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常规管理得好,不仅能够培养优良的学风,还能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我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上。

1、点滴行为规范到位。

我班小学生智力水平参差不齐,学困生不少。班级学生由于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的成就期望值过高而造成了学生做事浮华的倾向。我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入手,让学生时时刻刻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并确立“奋力拼搏,超越自我”、“脚踏实地做事,顶天立地做人”的班训。要求学生无论做任何事情,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要求学生“听课要专心,不能乱打岔;发言要响亮,不说半截话;作业要认真,不要总拖拉……”因此,同学们的内在精神力量被激发了起来,从而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

2、用一言一行感化学生。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讲究方法,才能取得成效。学生的心灵在极具敏锐地触摸着老师内心的情感,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要在学生面前塑造良好的形象,自己必须具有较高的威信。学生对什么都好奇,具有较强的模仿性。我时刻注意用自己的思想、行为、作风一步步地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引导着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先做到,给学生树立榜样。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我始终坚持提前到校,不定时的上班看看、转转,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我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针对情况,适时改变工作方法。

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所以在很多事情上我都给予示范。从如何扫地到拖地,从如何擦玻璃到如何摆放卫生用具,使学生明确在劳动中应该怎样做,从而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工作中我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给所带的班级带来了勃勃生机。近几年来,我接任的班级学生劳动习惯好,室内天天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东西摆放有序。比学赶帮的精神蔚然成风……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各个任课老师交口称赞。我接任的班级被评为校“文明示范班”成为全校学习的楷模。

二、建立健全的自我管理组织。

尊重学生的人格,珍视学生的个性,只有当学生们真正在集体中享受民主、平等的权利,才可能真正唤起和激发他们参与民主管理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

1、民主选举班委会,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集体的民主管理,对解放儿童,发展其个性是必不可少的。我采取了一些较好的方式方法。例如:选干部采用无计名投票方式,让孩子有充分的发言权。建立了班委会后,每人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的管理范围,最后再给每个班委会成员明确工作职责。

我鼓励班干部工作要积极,肯动脑筋,大胆地想点子。记得在组织一次保护环境重要性的班队活动时,一名小干部来找我,说:“老师,我有一个建议,我们建一个环保小组,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我当即表示赞同,并建议这个活动由他们自己搞。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范文范本篇十二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探索如何将绘本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中获得愉悦感、成就感、体会阅读带来的乐趣,形成主动阅读的习惯,通过阅读使学生拓展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热爱语文的兴趣。

绘本写作教学实践研究。

绘本,英文叫做“picturebook”,中文译作“图画书”.它是以图像或由图像搭配文字,通过连贯的页面来表现内容的图书,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图”“文”一体、互识互释。

在实践中,绘本阅读往往没有发挥其优势,更不用说为写作教学提供很好的载体了。绘本阅读教学陷入了种种误区,主要表现在:

1.利用绘本进行识字教学。一些教师让识字不多的低年级孩子在绘本阅读中进行专项识字训练,让绘本失去原有的趣味性。

2.把绘本当成语文教材。一些教师将绘本当成一般的语文教材,引导孩子研读绘本,字词句段、篇章结构,精雕细琢,拉开了孩子与绘本的距离。

3.阅读绘本不予任何指导。在绘本阅读教学的实践中,纯粹以朗读者的身份出现,不点拨、不指导,这样的孩子不懂得去观图,去体会文句,去探索绘本的瑰丽世界。

而笔者主张把绘本阅读作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种载体进行研究,提倡快乐阅读,将绘本与语文教材进行整合,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写作能力,让孩子想看想画想写。

(一)借孩子一双美丽的眼睛。

绘本阅读本身是一个轻松愉悦的过程。低年级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阅读文字而对绘本不感兴趣。显然,阅读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能否从心底接受绘本,爱上阅读。亲子共读,教师导读,小组分享读等方式可以让孩子的阅读拥有轻松的氛围。绘本具有的强烈的审美元素让它本身充满艺术的感染力。如孩子们在阅读《母鸡罗丝去散步》都会觉得母鸡罗丝的形象十分引人注目,头上画着羽毛状的花纹,身体衬着大小不一的圆点,与那只妖媚无比的狐狸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不只是鸡和狐狸,连后面的树、农家、风车等背景也都画得像装饰画一样。这种大胆的艺术表现手法,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

(二)赠孩子一对想象的翅膀。

初读《哇!我的手》,我让孩子伸出小手,故作神秘地问:“它们像什么?”孩子展开丰富的联想。此时打开书,和作者一起来画画:运用各种“手”的形状创造出一幅幅充满创意的图画,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参与的热情。读完后,孩子意犹未尽,不由自主地想要画出自己的创意,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大大提升了。平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语文教材里的插图进行再创造,抓住文本语言细细品味,用图画来表达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

(三)送孩子一支写作的神笔。

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多罗西・怀特说:“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

绘本图画往往能引起孩子的想象。阅读伊始,赏读封面,由封面中的图画与文字猜想故事,使整堂课弥漫着想象的色彩。打开绘本的扉页,无限精彩就蕴藏其中。阅读绘本时切不可错过这样的阅读想象点。让孩子们在阅读第一页时就开始展开想象,激发好奇,充分领略阅读。如在阅读绘本《贝尼都会干什么》,老师让孩子们观察封面,说说“除了这位可爱男孩贝尼之外,你还看到了什么呀?”学生大胆地猜想让故事充满了奇幻的色彩,这个时候让孩子把想的内容写下来,然后再与书中的内容进行对比,孩子们会获得不一样的成功的体验。

绘本故事的情节中有很多想象的留白点,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填补故事的情节。这样的想象点正好给了读者更灵动的`解读。不同的绘本,教师在导读时可以寻找不同的“猜”点。有时,可以从欣赏封面开始,从故事的题目开始展开想象;有时可以从人物入手,想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有时可以从故事的标点出发,从这些简简单单的“?”“!”“……”中猜出故事的内蕴;有时读着前面的内容,让孩子们尽情地想象后面的情节并且进行精彩续写。如学生在学习了《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后,对创作童话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动物朋友,设计惊险的故事情节,开始创作相仿的历险故事绘本。又如窦桂梅老师教学《我爸爸》,当孩子们认识了“我”爸爸那勇敢、幽默、酷等特点以后,教师提出:“此时此刻,你想不想为爸爸画一张像,为爸爸写一句话?”学生自由创作,边写边画,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再创造,这种迁移运用是水到渠成的。

另外,绘本选择的内容要精,选择绘本中具有的特征性语言与句式对学生进行写作的指导,绘本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读后的写作上,而这是学生进行语言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在表达方式和写作方式的迁移学习中,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学生语言是否规范,表述是否恰当。在绘本写作指导过程中,只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心中明确训练目标,根据学生基础和习作训练需要选择适合的绘本内容,适当地挖掘其潜在的写作素材,并进行到位的指导,让学生在无压力的绘本阅读中感受无压力习作的快乐,使绘本在作文教学中真正发挥实效,从而成为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范文范本篇十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特级教师虞大明教作文《智能鼠捕鼠》记丁丽娜题记:语文能力的本质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语文课,应为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时金林理想的课堂教学是什么?简单地来说,是交流,也是思维的碰撞,更是师生的平等对话,实现“双羸”的过程;理想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什么?简单地说,是学生追求主动探解、获取新知、不断创造的过程,更是教师追求教学意图“隐藏”,教学行为“无痕化”境界的过程,处处闪动着思维火花,处处跳跃着智慧的灵感,妙语连珠,幽默风趣,实现师生生命的一次自我超越和创造。虞老师的课堂,又何曾不是如此呢?纵观虞老师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再把学习看成枯燥之事;教师不再玩“作秀”之游戏,取而代之的是返朴归真、匠心独运。课堂上永远洋溢着欢笑;记远升腾着热情,自由,开放,理性思辩,孩子们在轻轻松松中玩游戏,学作文、乐作文。聆听了虞老师教的题为《智能鼠捕鼠》作文课,让我受之匪浅、回味无穷,会心一笑!笑过之后,让我们思绪万千,感触颇深。现小记如下:(一)师:我从杭州赶过来,也没什么东西可带的,所以就特意去超市,买了些物品。(虞老师提出一个大袋子,拿出蛋糕)生:这个蛋糕师:干什么用的?生:吃的师:给谁吃的?生:给老师吃的师:老师一个人能吃那么多吗?生:让我们写“蛋糕”师:到底写不写还是个疑问,我们就留个悬念。(拿出神奇止咳露)生:给老师喝的'。谁咳嗽给谁喝。师:两灌可口可乐干什么用的?生:解渴用的。谁渴了给谁喝。给老师喝。师:大家真疼老师。红心二锅头呢?生:给爸爸妈妈,给下面听课的老师喝。师:酒精度55%度,喝了肚子里象是烧了一把火,谁愿意试?生:……师:最后一样用品。胡椒粉,有什么用?生:烧菜,打喷嚏……师:同学们,我们怎么猜也是没用的,这是放松心情用的,大家放松了?愉快吗?虞老师到底是怎么样的老师?什么样子的?现实中的跟你猜测中的老师有什么区别?生:原来以为你是女的,现在是个男的师:你失望吗?生:原来以为你是又高又瘦的,现在是又矮又胖师:你见到了一个又矮有胖的老师,能不能换个次来说说?生:丰满师:这个词一般都形容女的。生:结实强壮,健壮。在虞老师的课堂上充满着欢声笑语。课前伊始,用蛋糕、神奇止咳露、二锅头等教具我看就只有虞老师了。这样,不仅让课堂跟生活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而且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孩子们兴趣黯然。他们在想:这些东西到底赶什么用?跟作文课有没有关系?我也为教师的新点子感到惊讶,好奇心也就越来越强了。他们每一句都说得那么轻松,就想是我们生活中的对话,哪象是课堂啊?简直就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范文范本篇十四

人类的语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中逐渐掌握的.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要抓住有利时机采取多种方式,科学地进行说话训练,迅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周秀芳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心小学,225235刊名:小学时代(教育研究)英文刊名:primaryschooltimes年,卷(期):“”(11)分类号:g62关键词:语文教学说话训练语言能力培养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范文范本篇十五

善用激趣教学,注重写作练习。

小学阶段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反映出学生语文的综合水平。但是在小学语文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写作一直是一个难点,由于写作包含的东西太多,老师无从教起,又因为对学生语文的综合应用要求较高,学生也无从学起。这样发展下去,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被消耗殆尽,最后导致写作水平不高。要知道仅仅写作这一项在语文中就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语文的教学中,写作教学不容忽视。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对写作教学中激趣教学的理解。

语文写作兴趣。

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但是有的老师将侧重点放在了写作形式上,拿出很多的时间告诉学生怎么去写,而拿出很少的时间甚至忽略了写作内容的教学。这样学生们只学到了写作的模式,而不知道要在写作中写什么东西,实质性的内容很少。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就会“空洞”,让学生错误的理解了写作的真正含义,学生就会渐渐的失去了对写作的兴趣。所以,老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们对于写作的兴趣。

一、对于激趣的理解。

激趣在新华词典的含义是激发兴趣。在本人看来,激趣它是一种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激趣是一种激发人兴趣的一种心理过程,从行为角度来说,如果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的学习状态一直保持兴奋,那么他们的写作动机就会油然而生,这里的动机也可以说是写作的灵感,是作文的核心内容。是实质性的东西。在这种动机的驱使下,学生们就会产生写作目标,然后为之努力。一旦学生们一次的写作目标完成,那么在下面的写作中就会带着以前的兴趣,日复一日,学生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

要想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关键还是要让学生喜欢写作,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这也是写作教学的关键之处。学生们有了写作兴趣,这是前提,然后这种写作兴趣才能在以后写作的日子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写作动力,它驱使着写作者主动从事写作活动。这样才能逐渐的提高写作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把激趣形象化,生动化,技巧化的应用到写作练习中去呢?下面就谈一下几种激趣方法。

二、激趣的几种做法。

(一)比较法激趣,摆脱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影响写作的主要因素,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的写作过程中,知识都是在形象思维中学得的.。所以在写作教学中,老师要充分的抓住学生形象思维这一点展开教学,让学生从思维定势中走出来,转向抽象思维。这里提到的比较法激趣是指思维定势向抽象思维的过度,让同学们感受两种思维转换时的乐趣。下面给出一个例子,充分的解释一下比较法激趣。

在写景时,如果能很好地运用激趣法,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说松树,一般学生运用思维定势会有“树高多少米,多粗,出材率,多少年了”,而应用抽象思维加上形象思维,就有了“大雪压青松,青松挺又直”.

在写人物形象时,拿老舍的《骆驼祥子》来说,思维定势会让祥子成为一个规规矩矩偷骆驼的人,而运用了抽象思维加上形象思维,祥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不止一个性格,一种生活。

在进行文字表述时,形象思维要求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比如杜甫的“恨别鸟惊心”就是运用了形象思维,要是杜甫也思维定势了,那我们看到的就是“小鸟飞高了”哪里有“恨”哪里有“别”了。

(二)情景化激趣,升华情感。

小学生的写作往往脱离了实际生活,或者与实际生活关联不大,学生单纯的把自己的所看应用到了写作中,忽视了情感的书写。为了解决这一现象,就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情景化激趣,设置相关的情节,让学生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乐趣。老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制定方案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写作情景。对于一些感人的事迹,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上台分享,制造一种氛围,让学生重温那种感觉,这样就会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实现情景化教学,达到写作教学的理想状态。

下面我就情景化激趣举一例子:有的同学在写“一个人在家的时候”这样写道:

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放学了就快速的往家赶,做饭,打扫卫生,这时候才会懂得以前爸爸为什么一下班就往家赶。

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总是不能安心的做作业,作文不知道从何下手,简单的数学题也不能做对,心情很烦躁。

那么运用情景化激趣教学,老师可以给学生修改一下文章:

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总是心不安。深夜,听到什么声响总是猛地一回头,非常希望此时爸爸能端着茶水出现在我的面前,可是每次回过头去,依旧是安静,清冷一片。以前热闹的家变得很是安静,做作业的时间也变得格外的长。

这样就把细节情景化,既有当时的动作描写,也有心理描写,这样文章就不显得空洞。老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情景化激趣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多加练习之后,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结语】。

写作在小学,初中,高中,一直是语文学习的重点。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运用激趣的方法,提高学困学生写作能力,这是一条很好地途径。老师在激趣法运用的过程当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学做特点和不足之处出发,因材施教。课堂上巧用激趣教学,课下注重写作练习,最后达到理想的教学状态,提高写困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时翠平。浅谈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太原科技,(05)。

[2]薛楗。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j],黑龙江科技信息,(32)。

[3]李晓梅。小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刍议[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sl)。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范文范本篇十六

万源市中学张翔。

进入21世纪,独生子女己成为在校学生的主体,他们成长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更加丰富。但是,许多资料显示:存在焦虑、恐惧、强迫等情绪障碍的青少年患者则明显增长。这不断警省人们: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独生子女心理素质的提高刻不容缓。现就我班李星的心理健康教育,谈谈我对学生不良心理矫正的探索。

一、祖母的哀求。

“老师,你帮帮我呀,我这么大年纪了,还受罪呀。他爸妈不管,把这个孽障送回来,我如何管得了!”原来她就是李星的祖母,他祖母介绍到:他父母在成都做生意,在成都有房有车。李星之前在成都读书,常与家长较劲。他祖母说:“他们一天都忙,自己不管孩子,放在我这儿读完小学就弄到成都去,孩子一到成都就与他爸闹别扭,他爸一急就是用电线抽,从不讲道理,那哪行呀。孩子都成这样了还说是我惯的,未必我还管错了!”原来李星到他父亲那儿去了,父子之间无法沟通,造成李星的一些心理上的问题。看到他祖母委屈的样子,我答应帮助这个老人。我对这个孩子的心理表现做了深入的研究。

二、李星不良心理的成因。

1、隔代呵护,家庭教育失范。

李星的父母在外创业,李星一直在爷爷婆婆的呵护下长大,样样都能顺利地得到满足。他父亲讲了一个细节:一年春节,家中很多客人,李星边洗脚边看电视,洗完后转身穿上鞋继续看晚会。爷爷看到了对李星的父亲说:“不去把水倒了,摆在那儿,好看呀?”李星的爸又急又气,还是无可奈何的执行。还有李星小时候边吃面条边吃薯片,李星的父亲让李星先吃面条,李星“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爷爷过来说:“小孩子也,对他那么凶干嘛?孙儿乖,快吃,我打你爸爸。”李星停住了哭声,并说:“买火炮放在爸爸头上,炸爸爸。”对小孩子不能明辨是非的想法理应批评、澄清,可爷爷为了顺从孙子却跟着说:“好,好,快点吃,吃了去炸爸爸。”这无疑是增长了小孩子的反叛的情绪,混淆了幼小心理的黑白是非,给家庭正面教育带给不可挽回的消极影响。家庭环境使李星分辨不清是非,弄不清对错,难以形成热情、开朗、言行一致、办事有分寸、讲原则的性格和道德品质。相反,却养成孩子忧郁、冷漠、怀疑、表里不一的古怪性格。

2、缺少关爱,道德底线被突破。我多次家访,才知他父亲很能干,事业也确实做得很成功。就是认为孩子学习不行,挣钱没地方用,在外提到自己的孩子没有面子,心情很不好受。所以,一见李星就生气,没有好的语言,讽刺李星成才,李星的父亲在交谈中说:“只要是那块料,他读他的书,我挣我的钱,多给他挣点钱不好吗?他就是不争气。”李星也不示弱,常用“都是你没管过我造成的”还击,父子俩常发生争斗,谁也不服谁。李星一点也看不起父亲,常在同学中说他父亲能挣钱是运气好,没有本事,还说自己今后肯定比父亲行。来到班上后,同学们又另眼相看李星,使他心情更不好,老师也没有深入了解总认为他是个不听话的孩子,他有一次很激动地对我说:“老师,我不是坏学生。婆婆现在也认为我是个孽障,老师总爱把我和那些坏学生放在一起,他们都是不学习的人,我怎么能是那样的人。我只是对爸爸不满,我的休息时间都被他请的奥赛辅导老师占了,我不喜欢音乐,爸爸硬给我买个钢琴,我想回来读书,在成都与他们作对才成了这样的。”我给他指出了正是他自己的行为,使老师和家人产生了对他的看法。每个独生子女类学生在教育时思想都有一个转化、感动的.底线,来自道德、情感或物质、荣誉等。我们的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常不顾学生自身的感受,没有切实地去分析学生的真实处境,给他们以关爱;而是,把自己的想法一古脑儿加在学生身上,伤害了学生的真情,思想底线突破后,看不到希望,他们就以烂为烂,有时甚至产生报复心理,让他走向反面。

三、李星的心理特征。

1、自负虚荣,心灵孤独。李星长期与爷爷、婆婆一起,对他的要求百依百顺,过分溺爱和娇宠,谈的都是长处,他在鲜花、赞扬声中自我陶醉,过于自负,迷失自我,产生了极强的自我为中心的观念。由于成绩表现得不如人意得不到家长和同学们的承认,李星的自尊进入了一个怪圈:在校与别人比吃、穿、玩,穿的是名牌,谈的是名星,成天谈的是足球、游戏,富家子弟特有的表现,自尊演变成了虚荣使交友的面越来越窄。同时,李星的父母根本没有时间陪孩子娱乐、谈心交流。由于父母难以有效沟通,爷爷、婆婆只是实际意义上的摇钱树,无法关注孩子的精神生活需求和心理感受。李星又很少与同龄人沟通交流,没有知心朋友,找不到情感倾诉的对象,常常感到非常苦闷、忧郁、孤独。

2、执拗任性,情绪暴躁。一次上自习课,他在玩手机,我走到他面前生气地说:“你没认真学习在玩手机。”他说:“我没玩手机。”我拿过手机说:“一个学生要诚实,不想读书就走,帮父母干点活还能产生点价值。”他说:“我也没说我是学生,走就走。”于是,他扬长而去。我看手机上还有他没写完的信息:爸妈我通过这段时间的思考,以前有很多事,我真的错了,我现在表现……我后悔没让他写完,确实把他当时心境破坏了,也难怪他发怒,真的,有时错误也是美丽的。物理老师上课时不知他的名字,让他答问时就说:“后面那个胖学生起来回答。”一下就激怒了李星,把凳子一掀就往外走。原来他本身胖,怕同学们笑话,从来都忌讳别人叫他胖子。李星从小生活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享受着百般呵护,优越感十足,性格执拗,在家中一切都受他支配,自己认定的事就是对的,就要去做,谁也不能改变。

3、渴望朋友,乐于助人。李星刚来时,打扮时髦,全身被名牌包裹着,对同学不屑一顾,很久不能融入集体之中,同学与他格格不入,言行没有朋友关注,快乐、痛苦无人分享。他深感恼火。于是,我暗地找班委成员主动接触他,并转告他转换角色。他在自我解剖中说:“同学很关心我,我要尽快融入班集体中,不能自以为是了,一滴水只有放入大海中才会有永恒的生命,我也只有回归到同学中去,才能感知集体的温暖。”不久,他的服饰、发型改过来了,语言随和了,还主动把自己从成都买的教辅用书、课外读物带来与同学们分享,并在班委倡导下开起了一个图书角,同学们终于接纳了他。我班一个女同学得了肾衰竭,团支部组织同学们上街募捐,由于他刚来到班上,就没有人与同他搭档,他很委屈地找到我说:“老师,我也要去募捐,我先捐五十元放在你这儿,不要说出去。不然,同学说我有钱在出风头。”我也想借机考验他一下,就找来熟悉情况的组织委员同他一道去。他表现积极,举止大方,敢说敢做,他们的小组募捐的情况很好。面对这个有朝气的孩子,我心中对他渐渐有了好感。

三、我对李星的教育方法。

1、找寻心灵沟通的契机。我一直在寻找李星父亲身上令人起敬的事,来唤醒李星的心灵。有一次,我在全班主题班会上讲了一个感人故事:有一个军人退伍后,靠开车挣了钱,准备把生意做大点,就去做香菇生意,结果一下就把老本亏进去了,于是回过头来开车。有一次,旅客都下车了,在车上发现一个包,包里有八万多元钱,还有许多证件,他把这些东西交到派出所去了,归还了主人,当时主人给他三万元作酬金,他没有要。后来,这个老板佩服他的为人,帮助他做生意,重振旗鼓。现在这个司机在成都做生意了,也发展得很好。全班同学都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李星都表现出敬佩的神色。后来,我找来李星让他谈感受,他很佩服这个司机,并赞扬他是个英雄。我说这个人就在你身边让他猜,通过数个答案的否定,在他很疑惑时我告诉他这个人就是他父亲时,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说我没想到我爸还这么高尚呀!李星从心中佩服父亲了,我抓紧时机说你爸身上还有很多优点你不知呢,你去了解一下吧。他在与他父亲的接触中互相增进了感情,同时李星的父亲也开始尊重李星的人格和注重李星个性的发展了,父子俩的心终于融到一起了。

2、搭建心灵疏导的平台。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就是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平台,就是学生坚强的精神支柱。李星从小练过书法,字写得好,班委让他主持办板报,在与同伴们组织材料过程中,受到真善美的感染。有一次,他素材中有一段《背影》的写作花絮,讲的是朱自清与他父亲的矛盾,后来,朱自清为了表达忏悔写了《背影》,让其父亲老泪纵横,理解了儿子,并含笑九泉。我问他为何选这篇文章,他说:“父子间有了矛盾,都不好受,我有这种经历,我父亲那时,认为我有很多毛病,因为,我没有为他争光,在朋友面前不敢提我的表现和成绩,他要我成为神童,那哪行。常用武器就是讽刺、挖苦,我一顶嘴,他就骂,有时还打,我根本不想和他们一起。”还常责怪:“你看,你看,你婆婆把你惯成啥样了。”“我当时心理真受不了,我婆婆对我多好呀。我就更加逆反,他的语我都不听,反着来。”“现在,我也有点后悔没听父亲的话,确实伤了他的心,他辛苦在外奔波不也是为我吗?我把这段写下来,让人们都了解朱自清的心境,以此让同学们都理解父母吧!”孩子可塑性是极强的,一个细节可以打动一颗心,只要给他一个支点,他找到了智力的最佳释放点,就能产生强大的情感动力。

母亲节到了,我照例布置学生回家做一件关心母亲的事,并写出自己的感觉。李星给我讲:“母亲不在家。”我说“你回去关心一下祖母吧。”他高兴地答应了。后来在他周记里看到:“我今天回去给婆婆洗了一次脚。开始,她不愿,我说这是任务,她才答应了。我看到她脚上的茧,心里酸酸的,这么大年纪了还要来关心我。特别让我吃惊的是她右腿上有道伤痕,婆婆说是年轻时骨折做手术留下的。那时,生活很艰难,婆婆去捡砖,一不小心砖倒下来压折了腿,她为了我们这个家付出了多少呀。听婆婆讲,当时,爸爸还在读高中,为了家,也被迫辍学,因为他是家中的长子,后来爸爸当兵去了,在部队里自学又考上了军校。我原先从来不知这些家事,认为爸爸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运气好,我彻底错了。婆婆还对我说,我现在看到你就想起你爸爸读书的情境好苦呀。我只想把对他的不好在你身上弥补起来呀,我边洗边流泪,婆婆也哭了。我下决心,我一定要争气,不再让婆婆生气了。我批阅后,让他在班上的“青春心事”主题班会上讲了这件事,讲完后,见他泪流满面,他在班集体让自己的情感自由渲泄,让自己的苦有人知,欢乐有人晓,让每个学生都了解他,他又回到了集体中,同大家一起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共同进步。从此,找到了精神的支柱,再也不封闭,再也不孤立无援了。只有他自己的心理认知才是最有效的行动指南,如果没有自身内心体验和亲身经历,外界什么力量也无法办到的。

3、营造心灵调适的氛围。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深知李星真正要成为一个好学生关键还在于自身的努力,我们开始注重培养他健康的人格,教会李星学会做人。我们在班级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让李星在班集体中得到公平、公正的认定,然后发挥集体教育的力量,培养加强李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开展自我解剖活动,结合学校规章制度,制定了《自我教育常规手册》,让李星与班委成员结对子,结合存在问题自我解剖言行,如他分析爱说谎的原因:(1)怕挨老师批评,因此学习上经常说谎。(2)怕挨骂,因此不敢跟家长说实话。(3)自己太懒,又管不住自己,因此经常不完成作业,违反学校纪律。然后针对规章制度提出要求,确定达到的目标,在和谐的氛围中,随时让内心得到正确导向的体验。同时,努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培育学生的健康审美情绪,熏陶学生情操,潜移默化学生的情感,让一幅标语、一句温暖的话语,一次活动交流,使反叛的心趋于感激,躁动的情绪趋于平静,让枯萎的心灵绽放花朵。只要各个环境充满爱,就能软化每颗僵硬的心。

四、引起的反思。现在教育有一个显著特点:过去是孩子不了解父母,父母很神秘,现在是父母不了解孩子,孩子很神秘。家庭、社会受利益趋动,真正给孩子有价值、具有实际意义的导向已不能成为主流,童话离我们太远,生活离孩子很近。复杂的对象,简单的教育,单一的环境,正是今天教育无力的重要原因。孩子是无辜的,他们的病态是成人教育的病态所致,因为真正的教育即人格的教育被荒废了。我们做教师的必须认准每个学生不良心理产生的源头,相信每个学生都是能教育的,用爱心和耐心在他们荒芜的情感沙漠中培育出绿洲。李星成功实现了心理健康素质的提高,又高高兴兴回到了温暖的家,看到他朝气蓬勃的脸,充满活力的表现,我们谁又不高兴呢!但是细想起来,我们对学生都有不接受的时候,有时还近乎于残忍。想开初,我听到李星要来,内心还是很自私的,暗地里对班委招呼,让他们注意李星的表现,害怕他影响班上的纪律,这给后来我做李星的工作带来了无形的消极影响。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家长一定要留心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思想。

作者邮箱:zhanggou7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