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万花筒教案范本(通用9篇)

  • 上传日期:2023-11-24 10:39:36 |
  • ZTFB |
  • 14页

教案需要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教案中应该包含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中班万花筒教案范本篇一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具学具: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拾与整理。

中班万花筒教案范本篇二

我们观察到:孩子们往往对看起来变幻无穷、神秘莫测的万花筒百看不厌。常常会听到孩子们说:快来看!我的图案又变了!”以孩子们看、玩万花筒为契机,设计出这一活动课例,可以从中揭示出万花筒这一常见儿童玩具的基本构造原理,继而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身边众多的科学现象,努力去发现、去实验,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得成功感。

【活动目标】。

1.探索万花筒的主要构造,初步知道反射、透光的简单道理。

2.启发幼儿动手建构三棱镜,培养幼儿初步的立体空间知觉。

3.通过反复操作、摆弄,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在所有万花筒的外围标上1号、2号、3号、4号的标记,1号万花筒为完好的。

2.给每位幼儿准备至少两个万花筒(其中一个必须是1号万花筒)。

3.准备操作材料:镜片若干、小碎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观察活动: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自己的两个万花筒,说出两个万花筒的不同点:一个有漂亮的花纹;一个看不出什么。

2.启发幼儿对不好看(看不见花纹)的万花筒进行分析、猜想,记录不好看的原因,激发幼儿探索万花筒的兴趣。

(1)请幼儿看看上面,看看下面,还可以揭开盖子看看里面。

(2)检查万花筒时可以拿着1号万花筒进行比较,看看里面有什么不同。

3.实验操作、记录原因:

(1)老师提供材料,引导幼儿将不是完好的万花筒拆开、改装。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每位幼儿必须拆装好一个万花筒,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可多次拆装。

(2)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在下面的记录表上做记录。(鼓励幼儿用绘画、符号等形式。)。

幼儿记录表:

材料。

给所有操作材料做标记。

猜想原因。

记录实验过程。

4.讲述结果:归纳、理解构成万花筒的主要条件,分析错误万花筒中出现的原因。

(1)2号万花筒底部挡住了光线,不透光。

(2)3号万花筒无镜片,不能产生反射作用。

(4)一个好看的万花筒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要有三面镜片对着中间,合起来成三角形,底部有小碎花片,花片与镜片之间要透光。

中班万花筒教案范本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具学具: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中班万花筒教案范本篇四

教案是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

活动目标:

1.在观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万花筒的内图案的色彩美和造型美。

2.积极发现万花筒的图案中色彩的.规律,尝试按规律涂色。

3.在无穷的变化中感受万花筒的神奇,激发探究的欲望。

活动准备:

2.万花筒(一个),有团花按的范例2~3张。

3.万花筒(人手一个),有简单团花图案的作业纸(每人一张)。

4.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与幼儿交流万花筒的操作方法。

教师:这是玩具?(万花筒)你知道怎么玩吗?(边转边看。)谁来和我们说一说,玩给我们看一看。

2.幼儿一边玩万花筒,一边欣赏其中的图案。

(1)幼儿结伴玩万花筒,自由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玩一玩、看一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在万花筒里看到了什么?

(2)集体交流。

1线条和图形。

教师:你在万花筒里面看到了什么?(各种图形、线条等。)像什么?(花、爱心等)有哪些图形和线条?(方形、三角形和花边)这些图形和线条是怎么组合在一起的?(中间一个形状,上下左右各有一条线,然后又有图形)。

2色彩。

教师:你发现了哪些颜色?(红、黄、绿等。)找一找有没有相同的颜色?(有。)。

在哪里?(四个角上、四边看的线条也是一样的。)你还看到什么样的图案?由哪些图形和线条组成?有些颜色?你发现他们又什么规律?(四个角、四个边上的图形和色彩都是一样的,或者对边是一样的等等)。

3.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种团花的范画。

(1)欣赏团花图案(根据万花筒中的图案设计的)。

(2)讨论涂色方法。

教师:怎么涂才像万花筒里的图案?(对边、对角颜色是一样的。)。

4.幼儿进行涂色练习。

教师:换颜色,用多种颜色涂色。一种颜色可以涂好几个地方。把颜色涂满,尽量不涂到轮廓线外。

5.与幼儿互相交流讨论作品。

教师:你用了什么好看的颜色来画画的?怎样涂,颜色会涂的好看?万花筒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得图案变化?(启发幼儿回家后将万花筒拆开看看。)。

中班万花筒教案范本篇五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具学具: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拾与整理。

中班万花筒教案范本篇六

1、在拆拆玩玩万花筒的过程中激发探索万花筒的兴趣,学习拆分及组装万花筒的方法。

2、探索多面镜子的反射现象,初步了解万花筒成像的原理。

1、雪花片、平面镜两个。

2、大记录表一份。

3、万花筒、操作框人手一只。

4、万花筒的组装步骤图一份。

5、两个黑板、磁铁若干。

一、教师引题,幼儿回忆夹角成像现象。

昨天我们小朋友用两面镜子和一片雪花片做游戏,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教师小结:镜子的夹角大,成像的数量少;镜子夹角小,成像数量多。

二、自由玩万花筒,提出质疑。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好玩的玩具万花筒,请你们四人一组去玩一玩,互相交换看一看里面的秘密。

1、幼儿自由玩万花筒,交换玩万花筒,教师引导幼儿细致观察万花筒中的影像的不同。

2、幼儿交流。

四个万花筒里面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有的万花筒中有很多图案,有的万花筒中却看不到很多图案?

三、拆万花筒,了解万花筒成像的原因。

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拆开万花筒吧,看看里面到底装着什么东西。

提问:你拆开万花筒里看到了里面有什么?

你的万花筒里有几面镜子?

除了镜子还有什么?

拆开万花筒发现里面的东西和别人一样多吗?

一样多的配件为什么看到的图案不一样,有的多,有的少呢?

四、幼儿探索多面镜子的反射现象。

1、三面镜子如何摆放才能让珠子变成许多图案呢?

2、出示万花筒的组装步骤图,让幼儿自己学习组装方法。

提问:你能看懂吗?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

2、幼儿自由探索组装万花筒。

3、幼儿交流:教师记录大记录表,引导幼儿探索镜子摆放的位置与成像多少的关系。

4小结:万花筒就是利用三面平面镜做成三菱镜,让少量的珠子变出许多漂亮的图案。

四、幼儿组装好万花筒,再次感受多面镜成像。

1、请幼儿把拆开的万花筒重新组装好。

2、教师利用组装步骤图帮助有困难的幼儿解决问题,完成组装任务。

3、请幼儿和客人老师一起欣赏万花筒漂亮的图案。

1、教学活动时间有点拖时,中班控制在30分钟。

2、活动中目标基本达成。

3、教师的语言有些唠叨,有些要求可以课前铺垫。师幼互动融洽,教师的随机教育比较灵活。

中班万花筒教案范本篇七

一、设计意图:

幼儿往往对看起来变幻无穷、神秘莫测的万花筒百看不厌。常常会听到他们说:快来看!我的图案又变了!以幼儿看、玩万花筒为契机,设计出这一活动,可以从中揭示出万花筒这一常见儿童玩具的基本构造原理,继而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身边众多的科学现象,努力去发现、去实验,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得成功感。

二、活动目标:

1、探索万花筒的主要构造,初步知道反射、透光的简单道理。

2、启发幼儿动手建构三棱镜,培养幼儿初步的立体空间知觉。

3、通过反复操作、摆弄,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在所有万花筒的外围标上1号、2号、3号、4号的标记,1号万花筒为完好的。

2、给每位幼儿准备至少两个万花筒(其中一个必须是1号万花筒)。

3、准备操作材料:镜片若干、小碎花片若干。

四、活动过程

1、观察活动:

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自己的两个万花筒,说出两个万花筒的不同点:一个有漂亮的花纹;一个看不出什么。

2、启发幼儿对不好看(看不见花纹)的万花筒进行分析、猜想,记录不好看的原因,激发幼儿探索万花筒的兴趣。

(1)请幼儿看看万花筒的上和下面,还可以揭开盖子看看里面。

(2)检查万花筒时可以拿着1号万花筒进行比较,看看里面有什么不同。

3、实验操作、记录原因:

(1)老师提供材料,引导幼儿将不是完好的万花筒拆开、改装。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每位幼儿必须拆装好一个万花筒,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可多次拆装。

(2)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在下面的记录表上做记录。(鼓励幼儿用绘画、符号等形式。)

幼儿记录表:

4、讲述结果:归纳、理解构成万花筒的主要条件,分析错误万花筒中出现的原因。 (1)2号万花筒底部挡住了光线,不透光。 (2)3号万花筒无镜片,不能产生反射作用。 (3)4号万花筒没有碎花片。

幼儿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制作一个万花筒。 五、设计评析

活动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幼儿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教什么,我学什么”的发展水平。在整个课例中充分设计比、看、拆、装等游戏化活动,使幼儿主动、积极地观察、探索、操作材料,从而有效地发展其分析、比较、观察、记录等能力。每个活动步骤以幼儿主动操作为主,在活动中层层剖析,步步深入,使操作活动与知识的掌握密切相连。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用表格记录实验操作的结果,使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本活动适合分组教学,教师可将各类万花筒放在活动区中,给幼儿提供反复操作的机会。

第二课 万花筒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导阶段

1、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3、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

4、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二、发展阶段

1、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2、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

3、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三、收拾与整理

四、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面,海鸥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第2课时)

一、复习就知识

二、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万花筒”的美丽图案

四、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设计巧妙的地方。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感受万花筒的乐趣。

2、发张幼儿的观察、动手操作和有序的口语表达能力。

3、了解万花筒的基本结构,理解平面镜反射的道理。

活动准备 万花筒、平面镜。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万花筒实物,引出主题。

2、教师:这是什么?你玩过万花筒吗?

你知道万花筒里面都有什么吗?

你从万花筒里看到什么?

3、小结:万花筒是小朋友玩的一种玩具,有许多小朋友都玩过。

万花筒为什么会变化出这么多的花朵呢?让我们一起探索万花筒的秘密吧。

二、展开

1、自由玩万花筒,观察万花筒的变化。

教师:小朋友转转万花筒,看看里面有什么?

小结:转动万花筒里面就会有不同的花朵

2、拆开万花筒探索其中的秘密。

教师:请小朋友把自己的万花筒拆开,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3、教师边操作边讲解三棱镜成像原理。

教师:万花筒里面有三个平面镜,三个平面镜边对边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三棱镜,

每一面镜子都能把万花筒里面的彩纸照出来,同时也把另外两面镜子的彩纸照出来,

这样小朋友就可以看到许多彩纸组成的花朵。

这种现象叫做互相反射。

4、组装万花筒,感受成功的喜悦。

(1)幼儿操作。

指导语:请大家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将万花筒组装好,操作时注意拿玻璃时不要划伤手。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组装成功的。

(3)自由玩万花筒,再次感受其中的乐趣。

5、操作其他材料,观察现象。

方法:可以往万花筒里放置其他物品(豆子、扣子等),引导幼儿观察反射成像的现象。

三、结束

1、评价:从细致观察和大胆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2、有机会时请幼儿到三棱镜前观察镜子中的自己。

中班万花筒教案范本篇八

活动目标:

1、体验万花筒图案变化带来的美妙感受及自己制作万花筒的乐趣。

2、能自己拆装、组合万花筒,发现物体成像与镜片的多少、排放角度、花片多少等因素有关。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自制一个万花筒(制作材料:塑料片和锡箔纸做成的“镜片”,每位幼儿3片;牙签盒、桌面垫板卷成的筒各1个)。

2、自制的碎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以谜语导人课题:小小花瓶,身藏百花,转来转去,千变万化。

2、引导幼儿观察万花筒,通过自己拆装探索万花筒的秘密。

(1)组织幼儿自由欣赏自制万花筒,发现它的千变万化,激发起探索的兴趣。

(2)引导幼儿自己拆开万花筒,观察其结构,了解万花筒里有三块长方行的镜子,有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小花片,还有装花片的小盒子。

(3)指导幼儿探索形成美丽图案的奥秘。逐步实验:物体在1面、2面镜片前分别是什么样子,3面镜片应该怎样排列才会出现千变万化的图案。从而发现物体成像与镜片的多少、排放角度、花片的多少等因素有关。

3、帮助幼儿组合安装好玩花筒、继续观察探索。

活动延伸:

更换不同的花片探索转动效果。

中班万花筒教案范本篇九

1.探索万花筒的主要构造,初步知道反射、透光的简单道理。

2.启发幼儿动手建构三棱镜,培养幼儿初步的立体空间知觉。

3.通过反复操作、摆弄,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1.在所有万花筒的外围标上1号、2号、3号、4号的标记,1号万花筒为完好的。

2.给每位幼儿准备至少两个万花筒(其中一个必须是1号万花筒)。

3.准备操作材料:镜片若干、小碎花片若干。

1.观察活动: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自己的两个万花筒,说出两个万花筒的不同点:一个有漂亮的花纹;一个看不出什么。

2.启发幼儿对不好看(看不见花纹)的万花筒进行分析、猜想,记录不好看的原因,激发幼儿探索万花筒的兴趣。

(1)请幼儿看看上面,看看下面,还可以揭开盖子看看里面。

(2)检查万花筒时可以拿着1号万花筒进行比较,看看里面有什么不同。

3.实验操作、记录原因:

(1)老师提供材料,引导幼儿将不是完好的万花筒拆开、改装。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每位幼儿必须拆装好一个万花筒,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可多次拆装。

(2)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在下面的记录表上做记录。(鼓励幼儿用绘画、符号等形式。)。

幼儿记录表:

材料。

给所有操作材料做标记。

猜想原因。

记录实验过程。

4.讲述结果:归纳、理解构成万花筒的主要条件,分析错误万花筒中出现的原因。

(1)2号万花筒底部挡住了光线,不透光。

(2)3号万花筒无镜片,不能产生反射作用。

(3)4号万花筒没有碎花片。

(4)一个好看的万花筒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要有三面镜片对着中间,合起来成三角形,底部有小碎花片,花片与镜片之间要透光。

活动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幼儿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教什么,我学什么”的发展水平。在整个课例中充分设计比、看、拆、装等游戏化活动,使幼儿主动、积极地观察、探索、操作材料,从而有效地发展其分析、比较、观察、记录等能力。每个活动步骤以幼儿主动操作为主,在活动中层层剖析,步步深入,使操作活动与知识的掌握密切相连。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用表格记录实验操作的结果,使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本活动适合分组教学,教师可将各类万花筒放在活动区中,给幼儿提供反复操作的机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