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优秀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08:41:52 |
- ZTFB |
- 7页
教案需要不断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编写教案时,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如果你还在为教案的编写苦恼,不妨来看看下面这些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激发想象,使学生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艺术享受。
2、鼓励学生接触、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从中得到精神上的营养,开阔胸怀。
自学内容:
1、了解关于印度舞蹈的资料。
2、读课文,寻找课文中描写舞蹈特点的语句。
教学设计:
一、印度舞蹈,交流感受。
播放3~4分钟的印度舞蹈片段,调动学生情绪,交流感受,并在学生的观感畅谈中引入课文。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试从文章中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
明确:如:“深深地低头合掌”“长眉……舞蹈出诗句的离合悲欢”“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等。
2、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
明确:身体、服饰、神态、心灵等方面。
3、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之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明确: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她本身就是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超越形式的载体而进入了自由飞动的境界。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
三、精读品析,艺术熏陶。
这篇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来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找出你认为写得精妙的句段,细心体会并加以积累。
如:“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等。
四、合作探究,比读鉴赏。
本单元的《安塞腰鼓》也是写舞的,可作一些比较研究。
例:舞蹈风格上:《安塞腰鼓》主要表现阳刚之美,《观舞记》主要表现阴柔之美。
其他可比较两篇文章在比喻、排比运用方面的异同,等等。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用语言来表现舞台艺术,是很困难的,需要高超的语言技巧。本文主要是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段,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如“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等等,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而又通过语言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像,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享受。
2、课外延伸:
观看杨丽萍的孔雀舞,请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
备课资料:
印度舞蹈历史悠久,早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印度先民就很喜欢跳舞。在哈帕和莫亨殊达罗出土的文物中,有青铜舞女雕像和男舞者石雕像,这些都是当时流行舞蹈的佐证。
到了吠陀时代,印度舞蹈有明显的发展,而且有了文字记载。公元前1500年的《梨俱吠陀》中就记有舞女的事情。“邱沙穿着闪光的衣服,像舞女一样”,“男子戴金首饰,通过舞蹈表演有关战争的场面”,“男女青年一起跳舞”,“甚至有了专门以跳舞、唱歌谋生的种姓”。可见当时舞蹈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到公元前4世纪,印度的大文法家波尔尼也曾提到过“舞蹈”一词。至于在印度史诗之一《罗摩衍那》中有关舞蹈的记载就更多了。《罗摩衍那》中写道:“在阿逾陀日夜举行舞会和音乐会,供国王享乐”,“一位舞者的优美的舞姿使罗婆那为之陶醉”。
但是,有关舞蹈艺术的专著应该以婆罗多的《舞论》为代表,它是印度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著作,一般认为它是公元2世纪的产物,但其内容应更早于成书年代,可能在公元以前。《舞论》是一部诗体著作,它全面论述了戏剧工作的各个方面,从理论到实践无不具备,而主要是为了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起一个戏剧工作手册的作用。
到了迦梨陀娑时期(公元5世纪),印度舞蹈又得到重大发展。迦梨陀娑的著作很多,他的剧作使古代印度戏剧创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他不仅以诗驰名于世,而且也是一位有名的剧作家,他流传至今的剧本《沙恭达罗》《摩罗毗迦与火友王》等,都是很著名的。剧词中散文与诗歌并茂,穿插自如,而且剧中有舞蹈,也有歌曲。他的《摩罗毗迦与火友王》的第一、二幕中对音乐和表演的理论还进行了充分研究。迦梨陀娑的著作中也提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同音乐一样,舞蹈艺术也是一种谋生手段,印度自古以来时兴舞女在寺庙跳舞,迦梨陀娑曾经描写到当时一些寺庙中的舞女情况。在拜纳的《戒日王本行》中提到了戒日王给儿子过生日跳舞的舞伎们。但是据史料记载,当时舞伎演员的社会地位不高。甚至在婆罗多时候,音乐舞蹈方面的专业艺人已受到社会歧视,当时婆罗多仙人曾写了一长篇故事,描述演员所受到的屈辱,表明了演员在社会上卑贱的地位。不过音乐和舞蹈艺术本身是很受重视的,各阶级的男子和妇女都学习这两种艺术。
教学反思:
本课关于描写舞蹈的语句优美、华丽,运用了不少比喻、排比,所以我把课堂重点定位在品味语言,学习写作手法,从而进一步拓展,让学生观看杨丽萍的孔雀舞,请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做到学以致用,尽管学生的语言表达不是很优美,但是可以运用到文章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式,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进步。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篇二
1、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
2、品位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3、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熟练背诵。
4、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朗读,并熟练背诵。
教学难点:
品位语言,体会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有人用这样的话来评价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1800年前他统一了连年**的中原大地;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诗篇流传千古。他以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才能在三国时期独领风骚。他就是三国时期的三绝之一--曹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观沧海》,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二、疏通字词。
碣石澹澹竦峙萧瑟咏志。
三、朗读。
1教师范读(明确字音,感情饱满)。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感情到位)。
四、创设情境。
明确:想对着大海狂喊,发泄自己的悲伤情绪。
明确:想对着大海高兴地狂欢,和大海一起欢乐。
[教师小结]。
这两种情境有一个共同点,大海都是人宣泄情感的对象,或喜或悲,大海永远会做你的倾听者。
明确:认为大海就是我的,我已经统一了北方,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我的心里也很不平静,大海这种(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正是自己此刻的真实写照。
[教师小结]。
我们一起走进《观沧海》感受曹操的内心世界。
五、研讨分析。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明确:观。
2、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
明确:两层。实景:树木丛林,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虚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诗中交代观海地点的句子?
明确: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4、通过海水和山岛描写出海的辽阔和尊严的句子?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诗中的实景描写的句子?
明确:树木丛林,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
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教师总结。
本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代表作。全诗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阔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孕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同意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篇三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观舞记》。我的说课分为七个板块:(出示幻灯片)。
第一板块。
(播放多媒体)本课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第四单元是以文化艺术为主题,如《社戏》中的乡村戏剧;《口技》中的民间传统艺术;《竹影》中的绘画艺术;《观舞记》、《安塞腰鼓》中舞蹈艺术。本课《观舞记》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作者冰心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表现舞台艺术,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七年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参与能力基础,联系现实生活。我把更多的自由想象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板块: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体会,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理念:“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培养语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分析,披文而入情,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充分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我确立本文的教学重点为:
本文对舞蹈艺术的.描写优美生动。
第三板块。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本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教学思想;结合本课的文化背景、高超的语言技巧及写作的特色,我确定的教学方法是“以朗读法为主,点拨法、多媒体演示法为辅”,(播放多媒体)。
我之所以确定以“朗读法为主”的原因是朗诵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使课文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即“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第四板块。
我认为: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播放多媒体)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探究优美的语言。
第五板块。
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多媒体)。
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目的在于营造一种艺术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将文字转换为画面,更加直观的、形象的理解课文。
第六板块。
新课程之所以“新”,不仅体现在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新型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更体现在评价方面。评价需要教师有一双“爱”的眼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需要在心里装着所有学生,激励他们不断进步,鼓励他们健康成长。本课时的教学我采用两种评价方式:
1.教学语言梯度评价: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的回答,作出相应的评价。使用“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我看到了大家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等等有梯度的语言进行评价。
2.师生互动行为评价:采用鼓掌方式或学生充当“小老师”来评议。
第七板块。
“精导妙引——整体感知——研讨赏析——拓展延伸”。
我之所以这样确立,是因为我一直都信奉的这样的一句话:“一棵树苗,或生长在荒凉的沙漠,或生长在茫茫盐碱地,或栽种在肥沃的土壤,不同的地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我们的学生就犹如是树苗,我们的课堂就犹如是培育树苗的地域,而只有民主的、和谐氛围才是学生积极学习,努力思考,顺利实现学习目标的土壤。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篇四
1、反复诵读,激发想象,使学生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艺术享受。
领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时间复备。
一、导入:许多同学喜爱绘画,喜欢唱歌;也有些同学有乐器或舞蹈方面的特长,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欣赏一段舞蹈,请同学们说说这是哪一个国家的(播放一首印度音乐的片段)。
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音乐、舞蹈能够反映不同的文化风情。比如说我们的邻邦印度,就一向以其独具特色的歌舞闻名于世。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敬爱的冰心奶奶记叙自己观看印度舞蹈的一篇散文:《观舞记》。二、初读,整体感知:在第一遍阅读时,一般采用默读的方法来通读全文,注意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全文,语速稍慢)。
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请你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内容,如果能写在笔记本上则更好。
——本文主要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
本文是怎样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描绘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再次阅读文章。在这次阅读时,我们稍稍放慢速度,拿起笔来,边读边动笔做些圈点勾画:
1,先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共22小节)。
2,这篇文章的文字非常优美,也有一些生字词,请同学们参考注释自读全文,读的时候用直线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可以查找字典、词典;用波浪线勾画出你认为用的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三、研读课文:
1,正音正字。
2,本文描写了印度舞蹈的美,文中哪些语句或语段表现了舞蹈的美?
——第2——6小节。
——第13——18小节。
体会这些语段从服饰、姿态、神情、动作等多方面来表现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
四、阅读探析:
(找出精彩语句或语段,认真思考)。
1,思考题一:请你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思考,简单地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生动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舞蹈和舞蹈者的姿态,以及作者的赞叹之情。——正面描写结合侧面描写,多角度地展示舞姿的美,引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阅读探析:
(找出精彩语句或语段,认真思考)。
2,思考题二:
问题一:
为什么第17小节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
自己”?
——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是不够的,还要心灵的完全投入,使自己也成为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才能达到美的境界。
五、作业: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
2、摘抄本文中优美语段,做一点语言积累。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篇五
大家下午好!我是38号参赛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观舞记》,这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要选的是反映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而本课则是在学习过《社戏》、《安塞腰鼓》、《竹影》之后的一篇课文,它是著名作家冰心的一篇散文,本文以对卡拉玛姐妹的赞美之情为感情线索,通过生动细腻的描绘,把异国的文化风情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表达作者对卡拉玛姐妹高超舞技的由衷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层面:
2、情感目标:通过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标:要在本课的学习中,感受优美的舞蹈艺术,提高审美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认为本课教学重点应为:“欣赏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仍然采用我一直以来惯用的清怡中学的六环节教学法,即“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拨”、“盘点收获”、“达标测试”,对于学生来说,以导学案为载体,根据设计好的由浅入深的问题进行提前预习,这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在课堂上又能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把不太理解的问题放在课堂上通过相互解答,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本课的导入,我采用的是多媒体播放印度舞蹈的形式,给学生以清新直观的感受,在播放之前先给学生提出要求:细心地观察,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再引出本文。这样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产生一种共鸣,对舞蹈艺术有初步的感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明确目标:本课的学习目标在导学案上有清晰地呈现,在上课的时候,只用让班长再一次宣读,进一步地明确即可。
3、自主学习:本环节主要有:作者、生字词、整体感知三部分的内容,都是由学生在导学案上独立完成。作者简介,可以由学生查找资料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同学们之间相互补充,最后强调需要识记的部分。生字词是在学生自读课文时自行解决,整体感知的问题可设计为:文中哪一部分是正面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的?在作者看这是一种怎样的美?设计此题的目的,一是把握文章的结构,二是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句:“但是我愿意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
4、合作交流:本环节着重于小组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组织安排学生进行学习,根据导学案上提供的由浅入深的问题进行探究,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内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稍后在班内进行解决,可以在展示点拨这一环节中相互质疑、相互解答,只要班内有一名学生能够解答,教师便退居其次。本环节设计的问题有:(1)在文中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观舞后的感受的?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两姐妹的优美的舞蹈?找出来,读一读。(3)你认为两姐妹的舞蹈美在哪里?(4)她们为什么能表演出这么优美的舞蹈?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理解文章的内容,品味优美的舞蹈艺术和精妙绝伦的语言艺术,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深入各小组参与其中。
5、展示点拨:本环节主要是对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在班里进行交流,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质疑或解惑,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展示的机会,教师采用小组计分的方式,激励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
6、盘点收获:这一环节是学生对本课的知识进行小结,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论述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只要敢于表达,便是可贵之处。
7、达标测试,本环节的内容在导学案上有显示,学生在课堂的结束前独立完成,而后由小组长对本小组的学生的题目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及时反馈,达到堂堂清、人人清的理想效果。题目紧扣目标,是对本节课主要内容的检测,要求人人达标。
六、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为自读课,在以导学案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展现本课的思路,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本课的内容,在展示点拨的同时,边点拨边板书,设计如下:
服饰。
飞动的美身体心灵之舞。
神态。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篇六
有人用这样的话来评价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18前他统一了连年**的中原大地;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诗篇流传千古。他以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才能在三国时期独领风骚。他就是三国时期的三绝之一--曹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观沧海》,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曹操生平及思想抱负,然后文中诗句师生共同合作切磋,在学习中一定要质疑问难,师生再深入探究并解决之。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全诗。
2、体会诗中有画,画中含情,理解曹操的抱负。
3、培养学生感悟古代诗歌的能力。
二、导入新课及写作背景。
同学们都很熟悉曹操是《三国演义》中一位著名的人物。建安五年(200),他在官渡之战中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后,于建安十二年(207),又亲率大军北上,大破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在凯旋班师途中登上碣石山,面对着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四、创设情境。
明确:想对着大海狂喊,发泄自己的悲伤情绪。
明确:想对着大海高兴地狂欢,和大海一起欢乐。
[教师小结]。
这两种情境有一个共同点,大海都是人宣泄情感的对象,或喜或悲,大海永远会做你的倾听者。
明确:认为大海就是我的,我已经统一了北方,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我的心里也很不平静,大海这种(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正是自己此刻的真实写照。
[教师小结]。
我们一起走进《观沧海》感受曹操的内心世界。
【自主性学习】。
1、学生课前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指名两位学生来朗读,注意节奏、语调、情感。读完后请其他同学来指出读错的字词。
2、朗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全班齐读,讲究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充满豪情壮志诵读,然后请两位学生来说说诗中画面及诗人的情感。
四、创设情境。
明确:想对着大海狂喊,发泄自己的悲伤情绪。
明确:想对着大海高兴地狂欢,和大海一起欢乐。
[教师小结]。
这两种情境有一个共同点,大海都是人宣泄情感的对象,或喜或悲,大海永远会做你的倾听者。
明确:认为大海就是我的,我已经统一了北方,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我的心里也很不平静,大海这种(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正是自己此刻的真实写照。
[教师小结]。
我们一起走进《观沧海》感受曹操的内心世界。
【合作性学习】。
1、整体感悟。
诗人站在碣石山上,望着苍茫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诗人感到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美好的图画啊!看到太阳、月亮的运行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啊!
2、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开始共同研讨下列问题。
问: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理解:“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
问:“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句中直接写到人吗?
理解:主要交代观海地点、方位,句中虽没有写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观海时那种勃勃英姿。
问: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
理解:“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是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
问: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能说出这景象吗?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理解:诗人描写实景实际上在讴歌祖国壮丽的河山,流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诗人目睹祖国山河壮丽景色后,更加激起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虚景描写是诗人实际借助丰富奇特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以沧海自比,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诗人博大胸怀和豪迈气魄。
3、小结,朗读、背诵。
这是一首以写景为主题的名作,通过对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学生齐读,当堂背诵。
【探究性学习】。
问: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理解:实景也能看出诗人的博大胸怀,但跟虚景比较,气象略逊一筹,因为诗人的意图在虚景中,所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三、总结。
古人说:“诗言志。”这首诗虽然全是写景,但所写的景物都是由诗人的“志”来统帅的。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没有这样宏伟的抱负,没有这样阔大的胸襟,他怎能写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句呢?可惜的是,第二年他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从此中国就进入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字词,以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为主。
2、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1、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2、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习作家冰心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描写视觉形象的写作手法,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教法分析:
1、诵读法。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品味,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2、联想想象法。在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深入体悟语言的内涵。
学法要求:
1、充分预习。
2、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cai课件、关于印度舞蹈和中国舞蹈的视频、图片资料。
教学评价:
1、小组竞争。
2、教师的语言评价。
教学流程:
1、情景导入说舞蹈。
2、自主学习读雅句。
3、合作交流解困惑。
4、延伸提高用妙语。
5、课堂小结谈感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备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2、利用vcd、dvd搜集一些印度舞蹈、中国舞蹈资料。
3、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以舞导入。
许多同学喜爱绘画,喜欢唱歌;也有些同学有乐器或舞蹈方面的特长,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欣赏一段舞蹈,请同学们说说这是哪一个国家的(播放一首印度音乐的片段)。
利用多媒体播放《印度舞》选段,展示美丽、华贵的`印度服饰;活力四射印度舞蹈;神气的印度风情,让同学们产生浓郁的兴趣,很快进入兴奋状态。
师:请同学们用心欣赏这段舞蹈,然后说说你们的感受。
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鼓励。
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音乐、舞蹈能够反映不同的文化风情。比如说我们的邻邦印度,就一向以其独具特色的歌舞闻名于世。(简单介绍印度舞蹈的特征)。
动人的音乐,优美的舞姿,都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可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时,却似乎捉襟见肘,为语言的匮乏而苦恼,但大家别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冰心老人的《观舞记》,相信通过本文的学习,大家会有许多收获的。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篇八
1、朗读,背诵全诗。
2、体会诗中有画,画中含情,理解曹操的抱负。
3、体会、学习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此诗。
2、了解诗的内容,理解作者的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教学难点。
1、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会诗人博大的胸怀。
2、培养学生感悟古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轼在他的《赤壁赋》中写道:“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古一世之雄也。”大家知道苏轼在文中称赞的是谁吗?(由此引出曹操及其诗作《观沧海》)。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
分别请几位同学介绍作者及作品,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明确: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1、老师范读。
2、指导诗歌朗读方法:停顿、重读、语调、延缓。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请几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四、合作探究,理解诗歌。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
(3)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胸怀?
(4)诗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2、小组在全班展示,其他同学评价。
(1)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纠正并评价。
(2)明确:以“观”统领此诗。
三层。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以“观”统领此诗。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最后两句诗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实景:树木丛林,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虚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首诗描写了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尤其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以丰富的想象表现了大海浩瀚壮阔、包容天地的宏大气概与形象,显示出诗人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五品读赏析。
赏析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学生在小组内展示,然后在班上交流。
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丁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汇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静穆、粲然、妥帖、叱咤风云、尽态极妍、浑身解数”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
能力目标:
1、研习精彩语段,品位学习本文优美生动的描写。
2、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教学重、难点:
1、研习精彩语段,品位学习本文优美生动的描写。
2、难点: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诵读教学法、联想想象法。
教学过程:
一、以舞导入,欣赏舞蹈美。
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带有异国风情的舞蹈片断。(播放印度舞蹈视频)。
这段舞蹈美不美?美在哪里?
生:……(回答略)。
二、检查预习。
1、走近作者: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轻捷粲然。
褶裙妥帖。
嗔视叱咤风云。
发髻蠕动。
雏凤花鬘斗薮。
铮铮本色当行。
咿哑浑身解数。
颦蹙尽态极妍。
3、理解词语含义:
惊鸿:
颦蹙:
粲然:
嗔视:
叱咤风云:
本色当行:
尽态极妍:8’。
三、品味语言,感受舞蹈美。
1、冰心在本文中表现的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飞动的美。
2、这种飞动的美在文中哪些语段得到具体生动的描写?
3、速读课文,思考具体从什么角度来这种飞动的美。
回答归纳:绚丽的服装、苗条的身形、多变的神态、优美的舞姿……就好像我们亲眼目睹她们的表演一样。
4、本文又是怎样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描绘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呢?冰心奶奶特别擅长把这些视觉的形象用她那只传神的笔写成优美凝练的文字,那么她又是怎样表现的呢?老师摘取了课文第18段的内容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在文中勾画标注。
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
(1)这段文字对莲花、小鹿、孔雀这些形象的描写,哪个词语用的精妙?
学生回答,老师勾划:
如:花开瓣颤--同学们想象到什么?让我们仿佛看见了什么?表现了舞蹈什么特点?
作者写的这些形象,我们看得见当时舞蹈者的情态吗?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妙用词。
(2)除了词语用的好,一个句子,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分析?
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如,比喻,其实舞台上并没有莲花、小鹿、孔雀,这些都是舞蹈者模拟出来的,表现了她们生动传神的动作特征。
4、分别针对16、17两段,进行语言分析,感受语言美。25’。
五、朗读训练,感受语言美。
朗读指导第17段:注意语速语调的变化、轻重缓急的安排。
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
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
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娇羞;
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
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贴的梳妆;
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
1、齐读。
2、小组自由试读:女生读单句,男生读双句。
3、指定小组齐读。【点评:还可以加进去表情。】。
4、再指定小组,希望听到更完美的朗读35’。
【过渡:今天我们学到了一些欣赏语言的方法,让我们总结一下。】。
六、拓展训练,模仿创造美。
1、明确一下,把握欣赏的角度,化视觉形象为文字,“多角度”。技巧方面,主要是“巧修辞、妙用词。”
2、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舞蹈,一起来感受舞蹈艺术的精妙吧。请欣赏《千手观音》(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舞蹈《千手观音》)--同学们,观看了这段舞蹈,大家内心是否也被这群无声天使的精彩表演所震撼呢?请大家拿起笔来,运用语言来表现艺术美吧。(要求:看到的可以用怎样的视觉形象来形容?用精确的词语或生动的修辞,写一句优美的话。)。
生写作3分钟后,朗读展示。44’。
七、课堂小结。
听到同学们精彩的描写,老师也很受感动,冰心已经离开我们了,如果她能看到同学们精彩的表现,感觉到她的优美的语言终于找到了知音,有了同学们这样深入的理解,她的描写技巧也终于有了我们这些传人,她一定会倍感欣慰的!希望大家用心的去观察生活,把生活中的美畅快淋漓的写出来吧!
谭强。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篇十
学习目标:
1、通过自读欣赏、感受舞蹈、文字和文化的美。
2、领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3、了解一些有关印度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许多同学喜爱绘画,喜欢唱歌;也有些同学有乐器或舞蹈方面的特长,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欣赏一段舞蹈,请同学们说说这是哪一个国家的(播放一首印度音乐的片段)。
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音乐、舞蹈能够反映不同的文化风情。比如说我们的邻邦印度,就一向以其独具特色的歌舞闻名于世。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敬爱的冰心奶奶记叙自己观看印度舞蹈的一篇散文:《观舞记》。
二、初读,整体感知:
在第一遍阅读时,一般采用默读的方法来通读全文,注意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全文,语速稍慢)。
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请你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内容,如果能写在笔记本上则更好。
——本文主要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
本文是怎样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描绘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再次阅读文章。在这次阅读时,我们稍稍放慢速度,拿起笔来,边读边动笔做些圈点勾画:
1、先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共22小节)。
2、这篇文章的文字非常优美,也有一些生字词,请同学们参考注释自读全文,读的时候用直线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可以查找字典、词典;用波浪线勾画出你认为用的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三、研读课文:
1、正音正字。
2、本文描写了印度舞蹈的美,文中哪些语句或语段表现了舞蹈的美?
——第2——6小节。
——第13——18小节。
体会这些语段从服饰、姿态、神情、动作等多方面来表现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
四、阅读探析:
(找出精彩语句或语段,认真思考)。
1、思考题一:
请你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思考,简单地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
——生动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舞蹈和舞蹈者的姿态,以及作者的赞叹之情。
——正面描写结合侧面描写,多角度地展示舞姿的美,引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
2、思考题二:
——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可以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也可以表现自然和其他,一般用音乐伴奏。
——印度舞蹈主要表现神和人的故事,模拟自然界生物的姿态。(在第17、18节)。
3、在自读过程中,有没有感到的不理解的语句?
问题一:
为什么第17小节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是不够的,还要心灵的完全投入,使自己也成为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才能达到美的境界。
问题二:
(朗读第19小节)。
首先,艺术上的交流,能增强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所以,“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
其次,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吸取养料,卡拉玛姐妹也是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不会这样优美动人。
4、用多媒体介绍印度宗教及文化概况。
五、练习:
延伸思考一:
引用原文说说,为什么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能那么样地打动人心?
——第19、20小节原文:“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还会不断地给她们以滋润培养的。”
延伸思考二:
——我个人认为,冰心老人之所以能写出这样一篇优美的文章,首先可能是她从小就对文学怀有极大的兴趣,观察或写作时能全身心地投入。
其次是她在文学以及其他方面坚持不懈的学习,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的养料。
三是由于她的勤奋。从她十几岁开始发表文章到她逝世,一直笔耕不辍,坚持写作近八十年。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六、比较阅读:
下面,让我们来阅读当代诗人艾青先生的诗歌《给乌兰诺娃》,这也是作者在欣赏了一场优美的舞蹈表演后的所思所感。
再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选段,看看他怎样用语言来描绘音乐的美。
七、结束语:
同学们,生活和艺术是分不开的,无论我们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即使是与写作或舞蹈离得很远,也应当时时刻刻注意观察和学习。我们的中华文化和印度文化一样博大精深,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应当珍惜、热爱、学习、弘扬这些优秀文化,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可能创造出更优美的现代文明。
八、家庭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
2、摘抄本文中优美语段,做一点语言积累。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体育评课稿如何写(精选8篇)
- 2023年初中地理教案设计范本(汇总12篇)
- 开学个人自我介绍(汇总20篇)
- 安装的技术论文通用(优秀10篇)
- 故宫雪景朋友圈文案 描写故宫的朋友圈文案(2篇)
- 幼儿园小班布艺教案范本(汇总19篇)
- 最新招租公告参考范文简短(汇总9篇)
- 最新房屋装修授权的委托书(优质9篇)
- 最新双11活动促销文案范本(汇总8篇)
- 2023年三月如风散文(实用20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