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绘画活动总结如何写(通用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01:44:44 |
  • ZTFB |
  • 10页

总结是一个探寻成长路径的过程,为个人的发展奠定基础。编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范围。如果你想了解一些总结的写作技巧和要点,以下是一些范文,供你参考。

幼儿绘画活动总结如何写篇一

一、活动目的:

以学校的“鱼峰歌圩”为平台,开展庆国庆绘画比赛,让孩子们用色彩鲜明的画来表达广西的山水美、传说美、山歌美。表达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赞美,营造热烈、喜庆的氛围,并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决定在学校开展“鱼峰歌圩,歌配画”绘画比赛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1x年9月22——28日。

三、活动对象:

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要求:

1.内容要求:

参加绘画比赛的学生以少数民族的人民“庆国庆”为本次比赛主题创作一幅画,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2.绘画要求:

a.绘画形式不限,儿童想象画、剪纸画、布贴画等均可,绘画材料不限。

b.画纸统一用4开。

c.色彩要鲜明,画面要清晰,整体色调要协调。

3.比赛设两个组。

少年组(4-6)年级儿童组(1-3)年级。

五、作品报送时间、地点及要求。

1.每班上交10幅作品参加比赛,上交时间:201x年9月28日。

2.政教处组织人员对参赛作品进行统一评比,并按比例进行表彰奖励。(优秀作品展出在学校宣传栏)。

幼儿绘画活动总结如何写篇二

一、提高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以前画画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但通过学习他们意识到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发现绘画水平提高了,学习更有兴趣了,有些同学还在业余时间到画室里学习。

二、绘画水平得到了提高了,丰富了美术知识:

在这次的兴趣小组活动中,不但美术的基本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了许多绘画的基本技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以实践活动为主,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绘画的机会,而更大的就是“美术来源于生活而美化生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美术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在本学期的兴趣小组活动中,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把学生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同时也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学习的好机会。

当然,在这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足,我期待着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将本着为学生工作的思想更加努力地工作,使我们的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得到提高。

幼儿绘画活动总结如何写篇三

每一位孩子的头脑中都有许多美丽的东西,都有欣赏美、追求美的渴望,但感受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观点不是天生就有的。从教学中我感受到,幼儿很容易对美术表现出自发的热情,但往往是浅层的自发的兴趣,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阶段,并且具有不稳定性。因此,我们在进行美术活动时要善于把幼儿的浅层兴趣引申并提高到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在激发幼儿的美术兴趣方面,我有几点体会:

一、通过对色彩的感知,培养幼儿发现美的能力。

为了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欣赏能力,首先我们发动家长,带自己的孩子去逛商店,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欣赏各种商品的精美设计和装潢设计,欣赏色彩鲜艳、样式新颖的服装:欣赏各式各样的工艺品、装饰品。回到课堂,我们启发孩子做小小设计师,进行各种小设计,如:设计服装、提包,给妈妈设计头巾等,来锻炼幼儿的色彩搭配的能力,从而对美丽的色彩进行充分的感受,积累感性经验。这些活动使幼儿接受了潜移默化的熏陶,加强了美的视觉感受,培养了孩子对美的事物的敏感,,引发孩子对美的向往。

二、选材贴近生活,形象直观。

现实生活的声、光、形、色都能激发起幼儿的兴趣,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绘画的题材是最捷径、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我们应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扩大其知识面,还经常请家长带幼儿接触田野、公园、街道等幼儿可理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中班绘画汽车的活动中,首先通过谈话了解幼儿原有的经验,再带幼儿去参观马路上有些什么车?车子的内部构造又是如何的'?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幼儿画出的汽车肯定各不一样,充满了童趣。

三、创设审美环境,激发动机。

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情绪上的兴奋,进而转变为绘画的冲动,这样他们的身心才会处于最佳状态,才能激发出创作的动机。

四、引导自由发挥,独立创造。

幼儿富有创造精神,他们大胆、浪漫、无拘无束、不受成规戒律的束缚,可以随意的联想、拟人、神话,哪怕张冠李戴也不觉得怪异。强调幼儿在绘画中自主性的发挥也是对以往在幼儿美术教育采取“依样画葫芦”,你教我画的方式的否定。因此幼儿教师在教给幼儿一些绘画所必需的本领,如多种颜色、几何图形、实物图形的认知后,应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积极采取各种方法让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自主性的绘画。

总之,美术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展幼儿的智力,陶冶幼儿的情操。作为老师,只有自身具有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才能够借助正确的方式,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幼儿绘画活动总结如何写篇四

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喜迎校庆二十周年,让有绘画特长的孩子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能,营造活泼向上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情感。学校决定开展庆“六一”百米长卷现场绘画活动。

二、活动主题。

“我养成好习惯”

三、活动时间。

6月1日下午2:10——4:10。

四、活动地点。

行政楼门口。

五、活动准备要求。

1、请班主任在下午2:00前把参赛学生带到活动场地,做好参赛准备工作。

2、以班级为单位,活动场地每班白布2米(由学校提供),作画工具班级或者学生自备,需要准备的工具具体如下:

a、黑色粗记号笔1盒。

b、广告颜料若干。

c、调颜色的白色扁饭盘6个、油画笔2套、塑料小水桶2个、抹布3块、油画棒一盒。

3、备齐以上材料足够本次活动使用,不是每个学生一套,而是由班主任负责分配给学生于本周末回家购买,为了保证活动顺利进行,请各班级按要求足够足量买好工具。

六、活动内容。

a、要求:作品内容以喜迎六一、营造活泼向上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情感和健康活泼的精神风貌。

b、对象:每个班级5名学生、最少2个配合孩子作画的家长。

c、作品完成后要求注上画面主题和作者姓名。

d、各班作画如需要注明英文有困难的,请班主任与英语老师或外教联系。

七、活动安排。

1、活动负责人员安排:各班主任。

2、活动开始由各班班主任带领本班5名学生带齐准备工具前往指定地点。

3、活动结束后由美术组当场对绘画作品进行评奖。

八、奖项设置:以班级为单位,设立团体奖。

一、二年级(最佳表现奖2名团结协作奖3名个性风采奖4名)。

三、四年级(最佳表现奖1名团结协作奖2名个性风采奖4名)。

五、六年级(最佳表现奖1名团结协作奖2名个性风采奖3名)。

获奖结果纳入艺术节班级团体总分,其中最佳表现奖3分、团结协作奖2分、个性风采奖1分,对于获奖班级给予颁发证书。

九、安全卫生:

1、请各班主任注意安全教育,不要发生把颜料碰到嘴巴里或者笔杆碰到别人的眼睛等安全事故。

2、请各班主任注意卫生教育,注意地面、环境整洁,不要把颜料或者水随意乱涂乱倒,也要注意同学之间的协调和谦让,尽量避免把自己或他人的衣服搞脏。

3、作画结束后,请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整理作画工具,清除地面痕迹、纸屑等。

4、参与协调工作的老师请协助班主任做好安全、卫生和学生的组织工作,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5、请参与协调工作的老师,配合班主任和生活老师共同组织好未参加活动的学生,对于参观活动的学生班主任要教育他们做一个文明观众,不干扰、不喧哗,确保活动正常进行。

十、拍照和摄像:请网络中心王华伟、雷仁义二位老师做好拍照和摄像工作。

十一、组织协调:

由于参与活动学生较多,除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以外,还请以下老师做好协调工作,为学生、家长作画服务,具体安排如下:

1、一年级——陈文倩、朱思凯。

2、二年级——尹益新、张一伟。

3、三年级——蒋远翼、钟小均。

4、四年级——苏文洁、吕婵。

5、五年级——虞苗、朱晨圣。

6、六年级——黄亮亮、顾倩。

十二、展示:楼前。

十三、其它未尽事宜另行通知,如有疑问请和美术组联系。

幼儿绘画活动总结如何写篇五

(南安市实验幼儿园陈艳莉)。

绘画活动是孩子们较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基本上都是以集中活动的形式开展的,经常出现同一内容,统一方式,统一要求的情况,这就有可能造成有的内容或形式幼儿不喜欢,或有的要求太高,无法达成等。这些都会造成幼儿失去绘画的兴趣,违背了《纲要》精神,而区域活动的自己选择性刚好能满足幼儿的需要,避免这种情况。同时小班幼儿刚入园,绘画水平参差不期生活经验和兴趣不同,在区域活动里开展绘画活动让幼儿自己选择绘画的内容、工具、时间等,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更能做针对性的指导,下面几点做法:

一、树立信心,鼓励赞赏。

小班绝大部分幼儿来园前未入托,又因为年龄小,社会知识经验欠缺,手肌肉群发育较弱等因素导致孩子们对绘画活动了解甚少,存在着十分模糊的概念,据了解75%左右的幼儿未接触过绘画活动。小班幼儿年龄小没有绘画经验,在绘画过程中经常出现有始无终的情况,甚至有的幼儿会拿着笔观望,不知怎么画。根据这些原因,首先就得帮助幼儿树立信心。一开始我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先让幼儿在分区活动时欣赏一些最简单并让他们知道是怎么画,幼儿会有这么一种感觉:原来画画就这么简单!以此来激发他们自己动手进行绘画,只要幼儿一动手画画,我就认真地对其欣赏,给予真心的称赞,于是,幼儿一画起画来浑身是劲,乐此不疲。我们在活动室的一角设立了一个展示栏,隆重的推荐幼儿的作品,及时地介绍有创意、有特色,有进步的幼儿作品,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在每次幼儿完成作品后,都把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互相观赏和介绍。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提升自我感觉,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我们还经常开展一些绘画比赛活动,并给予“帖帖纸”作为奖励,每个孩子都有个获奖的理由,如“色彩奖”、“造型奖”、“细心奖”……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兴致盎然,绘画技能也逐渐得到进步。

二、画具多样,自己选择。

提供丰富的工具材料,可以满足幼儿的多种需要,以及不同幼儿的不同兴趣。小班幼儿更喜欢那种可以画得较大的,容易出现成果的.工具材料。不同的工具材料,大大提高了幼儿的绘画兴趣。在小班我们常让幼儿用油画棒进行绘画,这样幼儿容易觉得单调乏味。对于绘画工具的投放可多种多样,我曾尝试在区域中投放了水笔、毛笔、颜料等让幼儿进行涂色,发现孩子们对它们都产生了较大的兴趣。在绘画过程中我还经常投放一些多种多样且颜色须鲜艳明亮的实物。记得在一次绘画《水果盘》的活动中我投放了水果实物和水果玩具,而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大都喜欢观察色彩较实物鲜艳的水果玩具,他们还出乎意料地把水果的平切面盖在纸上印画。孩子们的行为启发了我,后来我经常在区域活动中让他们把手掌、脚印、杯盖、有花边的小盘等按在纸上进行印画,而后再进行装饰……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挂在墙上时,欢呼雀跃!

三、调动感官,学习观察。

人的大脑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视觉,“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美术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想象、涂色,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绘画之前我先指导幼儿学会观察实物的整体,如:绘画一座橱子,应先指导他们观察橱子的整体平面并说出其形状,再分部观察橱子的上、下部分的形状、颜色等。这样孩子们在脑海里形成了橱子的形状概念后就能愉快下笔了。当然,在感知实物时如果能充分调动孩子们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实物所得到的绘画效果就更好了,记得区域活动《画葡萄》前,我先引导孩子们用眼睛观察葡萄,用鼻子闻,用手上的肤觉感知,用嘴品尝……等方式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去感知认识葡萄,而后再让孩子们尝试用多种形式进行绘画,如:让他们用手指点画,用油画棒涂画,用毛笔进行水彩画……孩子们都十分高兴地一一尝试着。

四、教给技能,及时引导。

掌握一定的技能是兴趣的基础,假如幼儿不知如何下笔,没有掌握一些简单绘画技能,又怎么会喜欢上画画?因此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我们须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正确的绘画技能,让孩子们在绘画时更加的得心应手;而在幼儿绘画时能及时地给予引导、纠正孩子们使用正确的技能进行绘画则更为重要。在上学期我主要教给幼儿正确的握笔姿势及涂色顺序。在幼儿涂色中我们常会发现他们涂色不均匀和方向的随意性,而当我们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后会发现他们涂色的画面比之前干净了许多,涂的色彩也均匀了许多。而在下学期我主要教孩子们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小到大的用简单线条绘画一些简单的图形,让孩子们运用图形进行组合,绘画出他们喜欢的画。在区域活动中我经常选择形象可爱、大小适中的图形卡让幼儿训练涂色,提醒他们用正确的涂色技能进行涂色。

五、言语激发,想象作画。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在绘画活动中,教师的语言点拨是激发兴趣放飞想象的一把钥匙,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取到恰到好处的效果。我们可用语言让幼儿扩展思路肯定幼儿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例如:在《太阳》绘画活动中,我提出了疑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我们以前吹泡泡时发现太阳光还有什么颜色呢?”让幼儿知道太阳光有七种颜色;用不同的墨镜看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太阳。当幼儿了解、尝试了的时候,我及时的加以肯定,结果就发现孩子们选用了不同的颜色画出了不同的太阳。随即我又提出疑问:“太阳一直是圆圆的脸吗?我们怎么样给太阳打扮一下呢?”孩子们开始对太阳的外型进行装饰:圆脸、长脸、三角脸、梯形脸、花型脸、长头发、短头发、卷头发------通过我们给孩子们的一些提问,他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物象。又如:小班幼儿喜欢聆听故事,他们常以自己天真的童趣,独特的想法来绘画,来讲述自己的画面,在下学期后期的区域绘画活动中,我常让孩子们把自己熟悉的故事内容加上自己的想象使之跃然纸上。他们大多喜欢边讲故事边绘画,虽然他们画的只是简单的图形,而且有的已经脱离了故事的内容但他们画完还争着拿着自己的作品给我讲自己画面的故事。在故事《拔萝卜》的绘画中,孩子们一边唱着《拔萝卜》的歌曲,一边在纸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红红的萝卜,还在萝卜旁边画上了小花狗、小花猫等故事人物,虽然绘画故事人物的形象对他们来说难度较大,但大多数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做画,而且画得非常开心。在绘画故事《金色的房子》时,孩子们边念着“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边画着漂亮的房子……他们不仅画了色彩斑斓的房子,还添画了房子外的草地、花朵。互相观赏时,孩子们喜形于色,叽叽喳喳,七嘴八舌地互相评论着墙上的作品,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们没有兴趣,被动地画画,就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绘画效果,怎样让孩子们开心的去画才是最重要的。

幼儿绘画活动总结如何写篇六

4月23日,我园开展了一次美工亲子活动,分两个环节进行。

1、与全体家长针对美工这一活动行了调查问卷、座谈,通过开展进一步达到亲子和谐的关系。

2、四月份开展了“走进大自然之亲子乐”,这一户外野炊活动,从活动中看出家长们的激情也很高,小朋友们更是被户外那种空旷的空气以及大家的那种热火朝天的氛围所吸引,虽然在活动中不会亲自搭炉灶、炒菜、生火但他们知道做自己力所能力的事情,帮爸爸妈妈拾柴火,拿拿小铲子、放放小盐巴这都体现了亲子和谐的亲系。

其中的不足:

2、“跳跃”活动的开展可谓是一波三折,连续两次发通知要开展活动,可天公不作美,都下起了大雨,所以最后将活动修改布置在家开展,时间就由家长自定了。

3、活动记录表。

每次发的活动记录表回收情况都不是很好,以及幼儿跟踪记录每次都不能入时收回。

家园共育:

1、通过开展学习“学前家庭教育”这一讲座活动,有些家长的家教观念转变了很多,他说:“我会在平时的教育中做到耐心、恒心一点“”我也要改改我以前的做去了“。家长的家教观念转变对我们的工作开展是一大推动和鼓舞。

2、每周发的'家长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时,有些家长能很认真,很用心的去记录,用美丽的语言表达出来,更是得到其他家长的钦佩。

3、我园的园报设立了一版专门记录子课题活动的专栏,以便宣传先进的教育观。

4、在布置任务让家长设计一份“亲子和谐体育活动“的教案时,有很多家长结合自己在平时开展的活动而设计了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优秀教案。

心得体会:

亲子教育是一种真实情境下的示范式的参与指导,是实现活动与指导的融合,亲子活动中家长既是活动的承载者又是活动的传递者,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正确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并将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最终实现孩子健康和谐发展。于是我们以后要做到:

1、做好亲子教育的宣传工作(召开亲子家长会)。

2、有针对性的发放宣传资料;。

3、了解家长教育观念,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幼儿绘画活动总结如何写篇七

十月,暖风拂面,躲在温室里的小宝宝们也该出动了,走进__幼儿园亲子游王洋然的.怀抱,闻花香、听鸟啼、看动物,重要的是,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与孩子一起走进大自然,可以使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和释放。同时,也是孩子和家长亲近、交流的好机会,也能在这万物灵动、花开的季节,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通过春游不仅让孩子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而且,春游也给我们大家建立了互相学习、交流的桥梁和空间,在春游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了更深一层的亲子感情,让孩子与孩子、家长与家长、老师与孩子、家长之间有了互动的机会,无论是在游玩的过程中还是在车上都体现了:以大自然为学习的课堂。

平时大部分家长都是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无暇顾及孩子的心情,更别说是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了,为了让更多的家庭能甜蜜的体验到和孩子游玩的快乐,本次我们并选择了大兴野生动物园一日游的亲子活动,在活动中进行了接力传球,蒙眼找妈妈,我帮爸爸(妈妈)穿鞋等亲子活动,这些活动培养了孩子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父母之间的感情。使天真爱幻想的孩子们通过此次春游看到各种活生生的动物,他们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和兴奋,带着这种激情他们不觉得疲惫,留下的只有美好的回忆,有说不完的话题,通过这次活动,可见他们对此次春游收获了语言的组织能力、绘画的表现能力、亲子间的情感倾诉能力等。

我班结合找增加亲情的主题活动,四十多名家长和小朋友、老师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去感受春风的抚佛,去领略阳光的暖意,去寻找春的足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把促进幼儿健康视为我班的首要工作,健康是人与环境之间、心与身之间整体关系和谐的结果。在找春天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幼儿园将春游活动与亲子活动融合在一个空间里。

在这生机勃勃的季节里,感受阳光、感受运动、感受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激情。春天多么美,春天多么好。小朋友、家长和我们幼儿园全体教职工与自然交融,在真实、生动、趣味的情境中,意志得到了磨练、体质得到了锻炼,身心获得了发展。

幼儿绘画活动总结如何写篇八

5月29日,xx幼儿园组织开展了“我爱祖国”主题亲子绘画活动,幼儿园全体幼儿与家长参与了此次主题绘画活动。

活动中,注重家校联系。幼儿们在家中,由爸爸、妈妈领和熏陶,在家中与父母一同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一同阅读爱国主义教育故事,培养幼儿们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幼儿们学校中,教师带领幼儿们一同回顾所观看的影片、所阅读的故事,丰富幼儿们的情感体验,互相交流想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了一副爱国主义绘画,表达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次活动重视幼儿园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共同促进幼儿们的成长。让幼儿们在活动中真正看得明白、读得透彻、想得深刻。同时,升华幼儿们对祖国的情感,让幼儿们从小树立起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起幼儿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操。

为了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丰富幼儿一日生活,渲染节日气氛,使幼儿对中秋节和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有清晰的认知。9月28日上午,xx幼儿园开展了“迎中秋、庆国庆”绘画活动。

活动开始,先由老师分别详细讲解了中秋节和国庆节的由来,各有不同含义,会举行不同的活动。然后请幼儿欣赏过中秋节和国庆节的视频、照片和儿童示范画。再请幼儿以中秋节和国庆节任选一个做主题绘画。孩子们热情高涨,拿起画笔兴致勃勃地画起来,每一幅画都是五颜六色的,就像孩子们绚丽多彩的童心。下午放学后,各位老师一起为幼儿的绘画作品做评选,明天上午会给小朋友们颁发奖状和礼物。

这次绘画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绘画热情;通过绘画练习也提高了幼儿的绘画水平;丰富了幼儿的学习生活;使幼儿对中秋节和国庆节的含义更加了解,更加期待节日的到来。

幼儿绘画活动总结如何写篇九

活动目标:

1.学习树叶进行拼贴作画,并能适当添画,丰富画面。(认知)。

2.能根据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拼图、组合,表现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能力)。

3.体验创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功后的自豪。(情感)。

活动准备:

1.课前带领幼儿收集各种树叶,幼儿已认识许多不同形状的树叶。

2.胶棒、胶水、画纸、彩笔。

3.树叶作品若干(ppt上)。

活动过程:(ppt上不呈现)。

“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秋天)。”

“那你们在秋天都有什么感受呀?有没有什么发现呢?(引导到落叶)。”“小朋友还记得上一次的户外活动我们一起收集了什么吗?(落叶。)”“对了,我们一起收集了很多的树叶,老师今天把这些树叶带来了。这些树叶一样吗?(不一样),都有哪不一样呀?(形状、颜色。)你们觉得这些树叶怎么样?有什么用途呢?”

“小朋友们真细心呀,发现了这么多的不一样。接下来呀,老师要用这些漂亮的树叶来变个魔法,小朋友们注意看啦!”

(1)“先取一片小柳叶,横过来,粘上去;再取一片,这次要竖着,粘上去。好啦完成了,小朋友看看像什么?”(像帆船)。

(2)教师把两片树叶拼贴好后,用彩笔添上旗子,在周围画上海水。海鸥,让幼儿了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语言自己组织,一定要有话语)。

(3)教师重新出示一些其他形状的叶子,启发幼儿想象,还可以做成什么?

二、介绍树叶拼贴画的方法。

告诉幼儿一片树叶和不同的树叶组合有不同的图形,小朋友可以先选自己喜欢的树叶,再在纸上拼出图形,最后用浆糊粘贴固定。注意提醒幼儿浆糊不能太多,启发幼儿用彩笔装饰画面。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带领幼儿观看ppt上的示例,欣赏画面上的树叶拼贴画,了解作画方法,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选用合适的树叶拼贴画,了解作画方法,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选用合适的树叶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

四、欣赏作品。

共同欣赏全体幼儿的作品,对大胆想象、画面整洁的作品给予表扬。在活动之后启发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树叶。

活动延伸:让幼儿选择喜欢的叶子当作自己的签名图案,将色彩涂在叶子上,然后印在纸上,做叶子的纹路图。

幼儿绘画活动总结如何写篇十

(唐惠一/江苏无锡市滨湖实验幼儿园)。

幼儿对绘画的热情是与生俱来的,为了让这种热情提高到一定的动机水平,我在指导小班幼儿绘画的过程中,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从绘画工具、绘画内容、绘画评价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有效提升幼儿的绘画兴趣。

一、绘画工具拟人化。

油画棒是幼儿作画的主要工具。在最初使用油画棒时,我在每支油画棒的包装纸上画上眼睛、嘴巴,使它变得有生命,再引导幼儿感受包装纸是油画棒的衣服,盒子是油画棒的家。然后,我拿着油画棒在纸上跳舞,美丽的花纹让孩子们惊叹。接着,我让幼儿找油画棒做朋友,和油画棒一起跟随乐曲跳舞,或圆圈舞,或踏步舞,或蹦蹦舞……舞跳完后,画纸上便出现了各种痕迹:直线、曲线、点、圈等。孩子们在有趣好玩的过程中第一次与油画棒亲密接触,心中充满了惊奇。除了油画棒外,我还为孩子们准备了棉签宝宝、粉笔宝宝、吸管宝宝、排笔宝宝等。幼儿觉得这些作画工具新奇、有趣,他们迫不及待地让棉签宝宝跳舞,和吸管宝宝吹泡泡画,把排笔宝宝当成洒水车。丰富多样的作画工具自然提升了幼儿的绘画兴趣。

二、绘画内容情景化。

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我常常把绘画要求渗透在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事物中。如我设置了“小鸟小鸟飞来了”的情景,在油画棒顶端贴幅小鸟图,启发幼儿以画纸为天空,用油画棒在纸上画直线、曲线以表示小鸟飞行的路线。我还设置了“圆圈宝宝找朋友”的情景,画个大圆圈是大宝宝,画个小圆圈是小宝宝,两个圆相切是拉拉手,两个圆相交是抱一抱,许多圆并列是排排队。又如,我设置“小兔插篱笆”的情景让幼儿画直线,把篱笆插得长长的.、密密的,不让大灰狼钻进来,跳进来。有趣的教学情景引领着孩子们沉浸在绘画活动中,乐此不疲。

三、绘画评价互动化。

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我采取富有童趣的评价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如在画鸡蛋时,我以“鸡妈妈笑了”来评价幼儿的画。“你帮鸡妈妈找了这么多蛋宝宝,鸡妈妈笑得多开心呀!“”你找的蛋宝宝有的长得胖胖的,有的长得大大的,鸡妈妈真高兴。“”这些蛋宝宝有的手拉手,有的抱在一起,他们是好朋友吗?“”某某小朋友帮鸡妈妈找了许多彩色蛋宝宝。”“某某小朋友的蛋宝宝还在跳舞呢!”又如画花儿时,我用指偶蝴蝶找喜欢的花的方式来评价。再如在地上用粉笔“筑篱笆”后,我让“大灰狼”来检查哪边的“篱笆”歪了可以挤进来,哪边的“篱笆”短了可以跳进来,从而指导幼儿马上插补“篱笆”。这样的评价既有趣,互动性又强,幼儿充满了期待,提升了绘画兴趣。

总之,小班幼儿的情感易受教师的影响,要提升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教师必须以自身的激情去激发幼儿,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绘画的乐趣,产生浓厚的绘画兴趣。

幼儿绘画活动总结如何写篇十一

让小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玩数学”

让小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玩数学”

马金宁。

(江苏省金湖县实验幼儿园)。

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将一些数学的知识概念通过“区域”这个平台隐含在幼儿的活动之中,通过让幼儿主动操作、积极思考、探索发现,获得一定的感性知识和经验,从而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教师也从“教”孩子学数学变成让孩子“玩”数学,使他们从入园之初就与数学交上了朋友,体验到与数学交朋友的快乐和有趣。

一、创设与幼儿数学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活动区域内容。

1.内容要有趣味性。

小班幼儿的数学学习是一种准备性的学习,这是他们初步接触数学,对他们来说,学习数学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是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喜爱。为此,教师充分挖掘幼儿感兴趣的传统游戏,准备简单而又充分的游戏材料,放进数学区域内,供幼儿自由操作,不断探索,如:喂小动物。小班幼儿因为常常被成人照料,因此他们也有照料别人的意愿和经验,可这样的机会对于当下的孩子来说少之又少,于是,喂小动物成了他们情感迁移的一个重要途径,孩子们非常喜欢玩这个游戏,一开始,有少部分幼儿会根据小动物的嘴巴形状来喂与嘴巴形状相同的“食物”.后来,其他幼儿不管动物嘴巴的形状,只管把“食物”塞进去就行了,慢慢地,在其他同伴的提醒下,他们也渐渐学会了按嘴巴的形状来喂相同形状的“食物”,就是在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半圆形等有了初步的感知和区分,所以说,区域活动的内容一定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

2.内容要有层次性。

幼儿在数概念上是有个体差异的,如何让大部分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和探索中得到有效提高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投放不同的材料,创设一个有着丰富层次的数学活动区。()通过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教师可以帮助发展较慢的幼儿进一步学习某些知识技能,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而对于已经掌握某些知识技能的幼儿,教师也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满足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需求。以接龙游戏为例:我们准备了几种层次的操作卡片,第一种,也是最简单的:纯粹的实物卡片接龙;第二种:纯粹的数字接龙;第三种:纯粹的点卡接龙;第四种:实物与数字或实物与图形再或实物与点卡接龙;第五种:实物、数字、点卡、图形混合接龙;有了这几种层次的操作材料,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游戏方式,并能在游戏中获得成功与自信,使他们在熟悉了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后,能不断提高自己操作的层次,最终促进每个孩子向着自己的数学最近发展区迈进。

二、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1.活动要有预设性。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数学教育活动,虽然有一定的灵活性、自主性,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只要准备丰富的操作材料,并给幼儿一定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就可以了,剩下的由幼儿自由发展。一开始,我们也走过这样的弯路,比如,我们为幼儿在娃娃家里准备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床、娃娃、衣服、椅子、餐具等材料,旨在让幼儿区分大小并按大小进行分类。但由于我们事先没有给孩子们这样的提示也没有组织幼儿讨论娃娃家的游戏到底应该怎么玩,一切都是幼儿自己发挥。于是,在玩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看到预想中的效果,孩子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老师刻意准备的大小不一的材料,只是凭自己的兴趣随意取放。后来,我们进行了反思,对活动的名称、材料、活动的规则与玩法重新进行了设计,并组织孩子们对娃娃家的游戏进行讨论,使他们在游戏时能学会观察材料的变化,学会根据材料的特征进行一些有趣的变化。这样,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不仅会将娃娃家的材料按“大小”进行适当的匹配,有的孩子还会根据材料的颜色、形状进行简单的分类、搭配呢!

2.活动要有生成性。

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数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除了老师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外,还要随时关注幼儿的兴趣,并根据他们的喜好适时地组织一些区域活动,使区域活动能更好地促进孩子们数学能力的提高,比如:有一天早晨,欢欢和旁边的乐乐玩积木,玩着玩着,欢欢提议,我们来打麻将,好吗?她的提议得到了乐乐的赞同,于是,他们嘴里念念有词地一边说着“麻将牌”上的名称,一边出牌,玩得不亦乐乎……观察至此,我灵机一动,何不利用真正的麻将牌来帮助幼儿感知数量和分类呢?于是,我找来了一副麻将牌,先挑出了3以内数量的“饼”即我们小班数学中的点卡,让幼儿来玩“小猫钓鱼”(一个传统的牌类游戏):两个幼儿轮流出牌,出到与前面相同的点牌,就把这两张牌中间的牌全部拿到自己这里来,最后比比谁赢的牌多就获胜。果然,数学区角内这副麻将牌成了许多孩子的最爱,慢慢地,我把数量扩大到5,也不单单是“饼”,还有“条”,我还找来了扑克牌,挑出1~5纸牌若干张,教孩子们玩“小猫钓鱼”和“配对”等游戏,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对数字和点的认知越来越敏感。

三、及时观察、记录幼儿在活动区的表现。

在进行定时的数学区域活动时,我们根据幼儿的需要和表现,选择性地与幼儿互动。我们还设计了观察量表,内容包括参与活动的幼儿人数;幼儿参与活动的持续时间;幼儿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数学能力;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幼儿之间的对话;师幼之间的互动等等。一段时间后,我们归纳和汇总了这些观察记录。这样,每个幼儿都有了一个数学能力发展小档案。通过这些小档案,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每个幼儿的数概念发展轨迹,并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参考文献:

刘永华。如何对幼儿区域活动进行观察评价[j].学前教育研究,(0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