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理学与生活论文(实用2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0:44:12 |
- ZTFB |
- 11页
总结是进步的必备工具之一。写总结时,我们应该注重逻辑严密,避免在表达过程中出现跳跃和矛盾。高效阅读的技巧是成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一
内容摘要:教育问题,是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最为看重的一个问题之一,也是最复杂的问题让许许多多的家长及老师都伤透了脑筋。现在的孩子想法各种各样,千奇百怪。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更倾向于找到正确的心态,而不是用各种不适应的方式。因此要是把心理学融入教育中,那么教育中的问题就不会变得那样的复杂。
关键词贝尔纳效应尊重心理换位思考。
一、贝尔纳效应—用身体语言教育孩子。
经常听到有的父母在埋怨:“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教,说什么都不听,怎么说都不听。”然而许多孩子也有很多不满:“爸爸妈妈总是啰嗦,唠唠叨叨都快被他们烦死了”
的确,在大多数情况下,许多家长都是习惯运用语言,习惯通过语言去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其实,这样的教育效果是不明显的。不少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中,只有7%的内容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而55%是通过面部表情、手势、眼神、体态等等来传达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就完全可以将重心更多的放在身体语言上。身体语言更能表现感情,传达出爱。
(一)利用眼神。
无法沟通,产生隔阂,不利于以后交流教育的开展。
(二)注意姿态。
父母的姿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教育。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遇事总是手忙脚乱、暴跳如雷或者表现出不雅的举动,猥琐的行为,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导致教育无法进行。如果父母在教育时运用的姿态大方得体,自然稳重,会让孩子产生学习的愿望,他们会更愿意接受这样的方式。这样的姿态不仅本身就能感化孩子,还能让孩子更能明白父母的教导,因为这样是身体力行的。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单亲家庭的原因,女孩很调皮,邻居们常常觉得很伤脑经。并且在女孩犯错时,不会听见从家里传出的打骂声,大家都认为这家人缺乏家教。但是,女孩一天天大了,变得越来越懂事,热心善良,甚至成为学校里的学生榜样。人们觉得很奇怪,就问女孩:“你爸爸是怎么教育你的?是不是很严厉?有没有打骂?”女孩微微一笑说:“爸爸很少骂我,但是他会很直接教我这件事情该怎么做,那件事情这样做是错误的。而且是不是用爸爸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他很爱我。我能从爸爸的眼神里感觉到爱与关心,我很幸福!”所以,当语言变得苍白无力时,父母不妨试试用行动去教育孩子,不要只是局限去“说”,不要迷信去“说”。多用身体语言,更真实的去表达。
二、尊重心理:保护孩子隐私权。
中国父母自古以来都把孩子称作自己的“心头肉”,随时随地都是百般呵护,万般疼爱。但是现在有很多父母过度紧张的去关怀孩子,生怕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中遇见什么麻烦又不愿倾述,误入歧途。所以便去窥视孩子的隐私,这些父母往往固执的认为:父母在孩子面前就应该保持神秘性,孩子的方方面面父母都应该理所当然的去了解,显然这是不明智的。
不了刺激,夺门而出。几天后,大人们在河边发现女孩的尸体,母亲悲痛欲绝,却也无力回天。所以,即便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本着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心,但是一定要选对方法,选好方法,要不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立情绪,就会出来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管”的现象。
(一)正确的态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的东西。即使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也有拥有自己隐私的权利。而家长不要把孩子的隐私看得微不足道,反而要像看待自己的隐私一样去看待孩子的隐私。对待孩子的隐私家长应该以从容,客观的态度去分析,从侧面去关怀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一直都是最关心他们的,让他们自愿的去与父母交流,分享秘密。
(二)基本的信任。
父母应该给孩子足够的信任,不要去干涉孩子自己的个人世界。要培养孩子学会独立成长,让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在一些情况下,父母应该充分的相信孩子,让他们去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相信他们是有判断力和解决能力的,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相信他们的。这样一来孩子会觉得得到了父母的鼓励和信任,反而更愿意同父母交流,隐私就不会那么多了。
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孩子也不例外。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行为是为了孩子好,为孩子着想,就可以自私的走进孩子的隐私世界。那样既伤害了孩子的心,也影响着父母与孩子的感情。父母的都需要明白:不要用爱的借口去做伤害孩子的事情,未成年人同样具有隐私权。
三、换位思考:以孩子的角度看事情。
经常可以听到许多父母的质疑: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听话,一遍又一遍的强调也听不进去。作为父母其实并不是注意孩子的吃饱穿暖就可以了,更多的是应该去了解孩子的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有时候就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事情,但是很多家长制很威严的父母也根本不去重视。其实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己的观点与想法,父母不去忽略孩子的想法,不去硬将自己的想法强压到孩子身上,做到将心比心,反而会收获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了解孩子的立场。
换位思考,首先自然是要站在孩子的立场,设身处地的去思考一个问题,
要给孩子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不少父母在孩子同样错误时都采取雷霆般的责骂,或者严厉的质问:为什么不记住上一次的教训,为什么还要犯错,不断的重复这样做怎么不好,那样做如何不对。却不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做这件事情时的想法是什么?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二)不要过高的要求。
要做好换位思考,就不能孩子的要求过高。因为也许有的要求家长自己都达不到,又如何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呢?父母对孩子的高要求从本质上来说是合乎情理的,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一个成长的阶段于过程,而各个阶段的能力都是有限的。父母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用衡量大人或衡量自己的标准去对待孩子。作为父母,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且也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去要求孩子,这样的教育是事半功倍的。
巴西的球王贝利,自小就是一个踢球很有天赋的孩子,他是父亲的骄傲。但是,有一次在街上父亲看见贝利居然在街上和比他自己大很多的不良少年抽烟。父亲很是生气,心里立即就有冲动要上前教育孩子。但是当然迈出第一步脚时,他在想:儿子现在的年龄正是最要面子的时候,平时在家里也是教育他要独立面对问题,要是马上教育儿子面子上肯定过不去。他把儿子呼唤过来问他:“贝利,我看到你吸烟了,是我看错了吗?”贝利羞愧的低着头说:“不,您没看错。”父亲继续询问着贝利抽烟的时间,突然贝利看见父亲抬起了手,贝利觉得自己肯定要挨打了,但是父亲没有,而是将贝利拉到怀里,认真的告诉他:“你踢球一直都有很高的天赋,将来一定是一个高手,但是你如果继续抽烟、喝酒,那就到此为止了。因为你将很难再保持90分的水平,这事儿你自己决定吧。”说完,父亲已满脸泪水。从此以后,贝利再也没有抽烟,并且成为享誉世界的球王。但他说:“我永远也无法忘记,父亲那温暖的怀抱!”所以,孩子是有思想的,父母也要想想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三、总结。
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体会来自父母真切的关爱,体会成长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参考文献。
[1](美)里克·m·加德纳《日常生活心里学》20xx年7月。
[3]王新波《从“心”生活—学会真正的生活心理学》20xx年10月1日朝华出版社。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二
任何一个企业组织中,哪怕是职业发展通道最为健全的企业,就员工数量分布而言,总是随着职位层级的高低而逆向增减,能够走到企业高层的员工人数总是非常有限的。这是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但受到企业职位设置由低阶向高阶递减的规律所决定,也受到员工个体从普通到卓越依次递减的规律所决定。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管理的幅度在收缩。管理的宽度在增加,组织架构由锐角三角形向钝角三角形演化的扁平化趋向更加明显,愈发强化了这一特征。
从总体上看,绝大部分员工终其职业生涯的一生滞留在企业的底层中层高层也不同程度存在,简单。单调。重复劳动从事唯一和近似的专业。工种。工作,职业倦怠似乎是无法逃脱的宿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公石:的一组数据显示,近50%的职业倦怠者就业未满4年,而且这一周期还正在向短期化发展撇开员工自我调适等个人能动因素,以及其他一般性的物质和非物质激励因素,如何通过机制性的组织干预(或管理者行为,吹皱这“一池春水”,抑制延缓。甚至克服职业倦怠,让所有员工尤其是长期在底层的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永葆常新,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适度授权管理层的适度授权是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不仅能降低管理层自身的工作量,同时也能提高工作丰富感。
如精简请示报告事项,把原本需要上级决策的一般性。常规性事项卜放给员工,或者把经常性。全面性口常检查调整为周期性。概率性抽查;又如把繁杂的过程管理调整为结果导向型管理,只要结果是对的,过程可以少管甚至不问,管理者只需掌控少而有效的关键节点。角色多元赋予员工超越自身口常角色的多元角色,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新鲜感。责任感譬如员工之间互相担任工作上的ab角,在a角员工外出。休假式时,及时替补,不能让员工之间互相学习了解,还能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另外,还可让员工不定期参加一些更高级别的工作会议或者某些专业性会议。课题研究开发团队,以及某些临时性。突发性任务团队,体验担负不同角色的全新感受。
自主管理对于业务娴熟。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要给予充分信任,管理者不必事无巨细实时监控。职责。任务。指标明确后,在工作计划流程方法手段工具等方面可以有所突破,让员工能够按自己的方式处理工作事务。尤其是对于一些高度依赖员工个人智力的设计。开发。研究等创造性。创新性工作,甚至连工作地点。时间经费收支等也可以最大限度放给员工自行安排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管理的幅度在收缩。管理的宽度在增加,组织架构由锐角三角形向钝角三角形演化的扁平化趋向更加明显,愈发强化了这一特征。
精益提升。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坚持长期做好,就是不平凡。普通业务要做深。做细。做彻底。口复一口不懈怠,质量。品牌。特色和水平就能区别呈现要让员工有不断学习培训。交流考察。同业对标的机会,要鼓励员工哪怕是小发明、小改进、小革新,要对简单平凡的事情高标准。严要求。始终如一。员工如果对本职工作有着精益求精的孜孜追求,就不会再’觉乏味。
横向装载。是指同一工作单元中的若干业务事项,可以扩充。包含至某一个岗位中。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新员工的招聘。培训。劳动合同的签订等业务,通常由不同的业务单元或工作岗位去完成,当员工业务能力充分时,可以尝试让负责招聘的岗位同时负责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和劳动合同手续办理等不但能压缩岗位编制。锻炼员工,增加工作种类和工作强度,还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纵向装载。是指同一业务事项的上卜游若干工作环节,可以合并入某一个岗位中。如教育培训业务中的需求调查。培训计划。培训方案策划及师资配备。组织实施。费用预结算。培训效果评估等环节,可以合并入某一个岗位的职责中,让员工从头至尾完整履行一个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和环节,工作的乐趣。成就感。创新创效空间大不一样。业务成熟时,还可以据此压缩和精简业务流程,提高岗位配置效能。
职务代理。工作扩大化有时甚至可以扩大到上一级职位,如让员工尝试在某一天或某一周担当本部门或团队中的值班组长。值班科长。值班主任等,代理领导履行某一部分职权,负责一个部门或团队的工作计划。任务分配。检查考核。公文处理等。除了可以让员工有效克服职业倦怠,也能让员工与领导换位思考,有效培养得力助手或后备干部。同理,工作扩大化在某些特殊情况,也可以反方向向职位拓展。
同一岗位序列换岗。是指在同一专业技术(技能序列或者是同一部门和工作单元内的岗位轮换,如行政业务序列从负责收文的调整到负责发文,生产技术业务序列从负责配电网调度的调整到负责输电网调度,同一部门甲班组的员工调整到具有相同职责的乙班组工作。同一岗位序列换岗的优势是,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由于员工流动带来的“磨合成本”及风险,一般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去适应,因为这些工作原本就耳濡目染,与本岗位工作密切关联,但工作对象。工作要求。工作联系人等不一样了,可以重新激发员工的挑战欲。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三
内容摘要:教育问题,是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最为看重的一个问题之一,也是最复杂的问题让许许多多的家长及老师都伤透了脑筋。现在的孩子想法各种各样,千奇百怪。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更倾向于找到正确的心态,而不是用各种不适应的方式。因此要是把心理学融入教育中,那么教育中的问题就不会变得那样的复杂。
关键词贝尔纳效应尊重心理换位思考。
一、贝尔纳效应—用身体语言教育孩子。
经常听到有的父母在埋怨:“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教,说什么都不听,怎么说都不听。”然而许多孩子也有很多不满:“爸爸妈妈总是啰嗦,唠唠叨叨都快被他们烦死了”
的确,在大多数情况下,许多家长都是习惯运用语言,习惯通过语言去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其实,这样的教育效果是不明显的。不少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中,只有7%的内容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而55%是通过面部表情、手势、眼神、体态等等来传达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就完全可以将重心更多的放在身体语言上。身体语言更能表现感情,传达出爱。
(一)利用眼神。
无法沟通,产生隔阂,不利于以后交流教育的开展。
(二)注意姿态。
父母的姿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教育。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遇事总是手忙脚乱、暴跳如雷或者表现出不雅的举动,猥琐的行为,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导致教育无法进行。如果父母在教育时运用的姿态大方得体,自然稳重,会让孩子产生学习的愿望,他们会更愿意接受这样的方式。这样的姿态不仅本身就能感化孩子,还能让孩子更能明白父母的教导,因为这样是身体力行的。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单亲家庭的原因,女孩很调皮,邻居们常常觉得很伤脑经。并且在女孩犯错时,不会听见从家里传出的打骂声,大家都认为这家人缺乏家教。但是,女孩一天天大了,变得越来越懂事,热心善良,甚至成为学校里的学生榜样。人们觉得很奇怪,就问女孩:“你爸爸是怎么教育你的?是不是很严厉?有没有打骂?”女孩微微一笑说:“爸爸很少骂我,但是他会很直接教我这件事情该怎么做,那件事情这样做是错误的。而且是不是用爸爸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他很爱我。我能从爸爸的眼神里感觉到爱与关心,我很幸福!”所以,当语言变得苍白无力时,父母不妨试试用行动去教育孩子,不要只是局限去“说”,不要迷信去“说”。多用身体语言,更真实的去表达。
二、尊重心理:保护孩子隐私权。
中国父母自古以来都把孩子称作自己的“心头肉”,随时随地都是百般呵护,万般疼爱。但是现在有很多父母过度紧张的去关怀孩子,生怕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中遇见什么麻烦又不愿倾述,误入歧途。所以便去窥视孩子的隐私,这些父母往往固执的认为:父母在孩子面前就应该保持神秘性,孩子的方方面面父母都应该理所当然的去了解,显然这是不明智的。
不了刺激,夺门而出。几天后,大人们在河边发现女孩的尸体,母亲悲痛欲绝,却也无力回天。所以,即便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本着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心,但是一定要选对方法,选好方法,要不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立情绪,就会出来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管”的现象。
(一)正确的态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的东西。即使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也有拥有自己隐私的权利。而家长不要把孩子的隐私看得微不足道,反而要像看待自己的隐私一样去看待孩子的隐私。对待孩子的隐私家长应该以从容,客观的态度去分析,从侧面去关怀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一直都是最关心他们的,让他们自愿的去与父母交流,分享秘密。
(二)基本的信任。
父母应该给孩子足够的信任,不要去干涉孩子自己的个人世界。要培养孩子学会独立成长,让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在一些情况下,父母应该充分的相信孩子,让他们去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相信他们是有判断力和解决能力的,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相信他们的。这样一来孩子会觉得得到了父母的鼓励和信任,反而更愿意同父母交流,隐私就不会那么多了。
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孩子也不例外。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行为是为了孩子好,为孩子着想,就可以自私的走进孩子的隐私世界。那样既伤害了孩子的心,也影响着父母与孩子的感情。父母的都需要明白:不要用爱的借口去做伤害孩子的事情,未成年人同样具有隐私权。
三、换位思考:以孩子的角度看事情。
经常可以听到许多父母的质疑: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听话,一遍又一遍的强调也听不进去。作为父母其实并不是注意孩子的吃饱穿暖就可以了,更多的是应该去了解孩子的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有时候就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事情,但是很多家长制很威严的父母也根本不去重视。其实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己的观点与想法,父母不去忽略孩子的想法,不去硬将自己的想法强压到孩子身上,做到将心比心,反而会收获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了解孩子的立场。
换位思考,首先自然是要站在孩子的立场,设身处地的去思考一个问题,
要给孩子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不少父母在孩子同样错误时都采取雷霆般的责骂,或者严厉的质问:为什么不记住上一次的教训,为什么还要犯错,不断的重复这样做怎么不好,那样做如何不对。却不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做这件事情时的想法是什么?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二)不要过高的要求。
要做好换位思考,就不能孩子的要求过高。因为也许有的要求家长自己都达不到,又如何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呢?父母对孩子的高要求从本质上来说是合乎情理的,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一个成长的阶段于过程,而各个阶段的能力都是有限的。父母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用衡量大人或衡量自己的标准去对待孩子。作为父母,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且也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去要求孩子,这样的教育是事半功倍的。
巴西的球王贝利,自小就是一个踢球很有天赋的孩子,他是父亲的骄傲。但是,有一次在街上父亲看见贝利居然在街上和比他自己大很多的不良少年抽烟。父亲很是生气,心里立即就有冲动要上前教育孩子。但是当然迈出第一步脚时,他在想:儿子现在的年龄正是最要面子的时候,平时在家里也是教育他要独立面对问题,要是马上教育儿子面子上肯定过不去。他把儿子呼唤过来问他:“贝利,我看到你吸烟了,是我看错了吗?”贝利羞愧的低着头说:“不,您没看错。”父亲继续询问着贝利抽烟的时间,突然贝利看见父亲抬起了手,贝利觉得自己肯定要挨打了,但是父亲没有,而是将贝利拉到怀里,认真的告诉他:“你踢球一直都有很高的天赋,将来一定是一个高手,但是你如果继续抽烟、喝酒,那就到此为止了。因为你将很难再保持90分的水平,这事儿你自己决定吧。”说完,父亲已满脸泪水。从此以后,贝利再也没有抽烟,并且成为享誉世界的球王。但他说:“我永远也无法忘记,父亲那温暖的怀抱!”所以,孩子是有思想的,父母也要想想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三、总结。
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体会来自父母真切的关爱,体会成长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参考文献。
[1](美)里克·m·加德纳《日常生活心里学》20xx年7月。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四
有朋友说:“学心理学的人能看透别人的心理,知道他人心里想什么,好厉害!”这些说法把心理学神化了,其实,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知觉和表象等等还没有发展起来,但我们不能否认婴儿就没有心理。这样我们在潜意识中实际上承认了只具有感觉的婴儿也具有心理!心理随着感觉的诞生而诞生,一旦有了感觉也就有了心理。单单有了感觉,就标志着心理的诞生,其他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以感觉为“胚芽”发展起来,是胚芽成长的不同阶段。随着婴儿的发育,其心理也逐渐发展起来,心理现象愈来愈复杂。(3)动物进化史也表明了感觉是心理产生的标志和“胚芽”。感觉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呢?也就是说感觉在动物进化史中是在那种动物身上开始出现的呢?动物进化史中。最开始出现心理现象的动物是腔肠动物。具有网状神经系统的腔肠动物以简单的感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映,腔肠动物具有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也即有了心理,心理在腔肠动物身上诞生,以后随着动物的进化和发展,心理也在逐渐发展,丰富,渐次出现了知觉、表象、想象和思维等等。心理进化史是动物进化史的附着物,并随着动物的进化而进化的。心理也是从只具有感觉的动物随着生物的进化而发展起来的,心理在感觉的基础上随着生物的进化而纷繁复杂起来,出现了知觉、表象和想象等等,直至出现了意识和思维等高级心理现象。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
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二,人际问题。
1,自卑心理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自卑的人悲观、忧郁、孤僻、不敢与人交往,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性格内向,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
2,孤独心理孤独是一种感到与世隔绝、无人与之进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孤独者往往表现出萎靡不振.
3,嫉妒心理嫉妒是在人际交往中,因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学习、名誉等方面不如对方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行为。
4,异性交往困惑异性交往本来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动。
同时也是一个一直令大学生棘手的社交障碍。
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
第四,要注意交往对象的筛选,注意与良师、益友、学者、专家、事业有成的人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克制忍让,宽容待人。
三,情感问题。
让人更好的工作、生活,但在另一方面,不成熟的恋爱心理也会给恋爱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心理充满矛盾各大校园因此每年都会有因失恋或别人的感情的原因而跳楼或割脉的现象。
1,注意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现代大学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次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一些大学生为了充实课余生活,排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
2,一旦缀入情网就不能自拔,强烈的感情冲击一切,学习同样受到严重影响。
3,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随着时代发展,当今大学生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道德逐渐淡化。
所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了。
1,遵守恋爱道德。大学生谈恋爱时,遵守恋爱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相互尊重恋爱自由、彼此忠诚,行为端正文明。举止文明,有分寸,不可随心所欲,无视社会公德。
2,正确处理爱情与事业关系。大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恋爱和学生的关系,正确处理恋爱与集体活动、社会工作的关系,正确处理连爱与其他同学团结的关系等方面。肩负重任的大学生应处理好爱情与学业关系,珍惜青春,把握青春,使青春更美好,更富有积极意义。
3,正确处理恋爱挫折。莎士比亚说过:“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不是走一条平坦的道路。”爱情是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但在恋爱中遭遇挫折是常有的事。在处理失恋的问题上,正确的态度是做到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志。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
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五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现实、面向世界与未来。应注重拓宽学生的语文应用领域,实现跨学科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整合应用,促使学生学会多种教学方式的相互融合与交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对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以期能实现二者的有效整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媒体;整合;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为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方全新的天地。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注重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方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1.备课中做好多媒体教学设计。
备课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基础的一环,在备课时,教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更丰富、更直观形象的审美对象,帮助学生更快捷地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初中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文章都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安排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教学效果。给学生提供一个声情并茂、情境结合的宽松、民主、愉悦的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其正确朗读,形成良好的语感,增进对文章的理解。如,教学《安塞腰鼓》时,我提前准备了相关的音乐与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让学生在音乐的背景中一边听范读,一边欣赏安塞腰鼓激情、壮观的场面,在这种情景中,每个学生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效果要比教师的范读或单纯地听录音朗读好很多。除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还需要教师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交流、探讨,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备课,只有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效果,使语文教学课堂真正活起来,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
2.创设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侧重于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有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产生思想的碰撞。而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单纯依靠对呆板枯燥的文字进行分析和教师讲解很难深入文章所创设的意境中,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改善,因此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初中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品,都饱含作者深厚的情感因素,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使他们充分感悟作者的内心体验,教师要坚持“怀情而教”的教学方法,即采用情趣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并使学生产生“乐学”的愉悦情感。此时,教师可以采取课件教学法,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画面和音响,变静态为动态、化无形为有形,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深深吸引学生的眼球,使他们产生怦然心动的情感因素,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在教学郦道元的《三峡》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三{的美丽风光,并配以动听悦耳的音乐,让学生从视觉上饱览三峡雄伟壮丽的魅力景色,从听觉上产生积极亢奋的精神体验,这种将图片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联想:初春的俊逸闲远;盛夏的热情奔放;深秋的忧伤萧条;寒冬的傲雪凌霜。正因为有了春夏秋冬不同景色的变换,才构成了一幅绚丽迷人的图画,更加衬托出三峡地区的美丽风光。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励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向往,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利用多媒体技术降低教学难度。
初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对说明文的学习量,这类文章比较抽象,学生读起来比较乏味,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也不容易理解与把握。此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的事物形象,增强学生的形象体验,便于他们掌握知识内容。首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包含了教师的智慧与创新精神,它是教师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每一份课件中都凝聚了教师浓浓的心血与情感。其次,多媒体课件体现了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是教师按照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所制定的更为完美的教学方案,有助于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宇宙里有些什么》时,教师可以将事先制作好的课件呈现出来,让学生自主观察宇宙中的太阳、地球、月球等天体,帮助学生构建真实的宇宙形象,激发他们对宇宙的探索欲望,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示文章内容,以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现象形成的原理,克服学生的学习困难,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因此,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可以推动学生深入学习活动,实现从情感体验到理智接受的过渡,使学生产生“顿悟”效应。
4.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针对学生在自主理解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帮助学生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在教学课文《孔乙己》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片段,播放从酒店周围的人群中发出的笑声,特别是在孔乙己的腿被打折后,他用双手挪动着最后一次去咸亨酒店喝酒的时候,周围那些有着同样命运的人们,依然还能冷嘲热讽,发出哈哈大笑的声音。笑声刺耳痛心,表达了当时人们对自己命运的麻木不仁和强烈讽刺。如果单纯依靠阅读课本,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有难度,现在通过多媒体的帮助,学生仿佛回到了那个黑暗的旧社会,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同时对那些不绝于耳的嘲笑声有了深刻的感触。这些都是用单纯的语言文字讲解不能取得的教学效果,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的表现力,学生印象深刻,感触颇深,学生通过自主感受、探索,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5.运用多媒体开阔学生视野。
刘国正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有两个翅膀:课内和课外,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双翼同举,才能实现自由翱翔。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需要我们走出校园去感受、发现,逐渐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这时多媒体展示了它的无限魅力。例如,在学习过课文《背影》后,我让学生回家用实际行动做一件感恩父母的事情,在这之前我组织学生观看了一段视频,演示的是一些像父母一样的劳动人民勤劳工作的场景,当时就有几个孩子哭了。后来这项活动进行的特别好,孩子们都说是被那段视频深深地打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活动增加了活力,不但有利于巩固知识,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体验生活的机会。
6.找准“课外活动”这一整合点。
目前在教育界非常流行三句话:你听来的很快会忘掉;你看见的就能记得住;你做过的就能学得会。语文知识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博,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语文知识进行必要的补充。例如: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对知识进行复习,理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计算机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记住其中的知识要点与知识难点,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还可以使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发挥自身的个体优势,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多媒体教学是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多媒体教学带来的成果的同时还要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克服依赖心理,从而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避免只是复制板书。
许多教师只看到多媒体课件灵活方便的优势,可以节约板书时间,提高讲课效率,于是在教学中只是为了用多媒体而用,以传统板书为模板进行复制、填充,这样一来,不但没有发挥出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反而形成依赖心理。因此,在今后使用多媒体备课时,不能只是简单地复制板书内容。
2.避免预设太强。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理清教学思路,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围绕课件设计环节按部就班地学习,使课堂缺乏灵活性和教学特色,阻碍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以认可课件代替认可文本知r的过程,从而抑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提高。
3.避免内容太繁琐。
在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段教师或学生都可以准确诵读的文章,而且有现成的范读带,但教师却弃之不用,非要费一番周折把它剪辑、翻录到光盘中,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实则“画蛇添足”。这不但没有简化教学程序,反而更加繁琐,仅仅是追求“形式美”,为了技术而技术,妨碍了教学过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只有让学生自己亲身去读、去悟,才能培养语感、发展语言,才能“明其言,会其声,感其情,悟其旨,得其辞,体其义”。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全面正视多媒体技术的利弊,科学地使用它,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同时避免弊端,使教学活动有序进行,这就要求在今后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提醒自己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多媒体只是起辅助作用,不能对其过度依赖,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取其之长,以补其短,发挥其优势为教学活动服务,为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耀华.浅论多媒体教学的六个误区[j].现代企业教育,20xx(2).
[2]鲁丰华.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特点[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xx(1).
[3]何勇.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利与弊[j].语文教学通讯,20xx(15).
[4]曾俊家.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xx(4).
[5]王玲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5).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六
心理学借助于实验的方法从哲学的母体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实证主义作为心理学重要的方法论,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心理学的发展,甚至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曾一度为向自然科学看齐而抛弃理论心理学,对于理论的探索鲜有问津,因为实证主义认为一切不能以观察或实验来证明的概念和理论都是虚假的和无意义的,不被科学所接受,而只有方法和逻辑才是通往真理之路。
理论心理学与实证心理学的分离、争论开始于华生的行为主义。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许多人误解理论心理学空泛无物,没有实际内容,不能做出任何科学发现。在心理学独立成为实证的科学之后,心理学家就一直矫枉过正,在反对哲学思辨的同时,强烈地反对所有形式的哲学研究进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认为这种形式的研究没有任何科学的意义和价值。这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心理学的实证科学的性质,为心理学摆脱哲学思辨而成为一门科学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使心理学往更严谨的自然学科不断靠近。但由于实证主义对心理学的完全客观化和确定化也在相当程度上使心理学放弃了对理论基础的探索,一直缺乏对自己的理论基础或理论前提的反思。这导致心理学实证研究的资料得到了迅速增加,但理论根基和理论建树却一直十分薄弱。具体体现在心理学缺失统一的理论根基,缺少多样的理论创造。
心理学从诞生之日一直到目前为止,始终就处在四分五裂的境地。无论是对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发展的理解,对心理学的理论概念和理论学说的建树,对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的确立,对心理学的应用手段和应用技术的实施等等,都没有统一的和普遍的认识、理解和采纳。
这种理论心理学与实证心理学双方对立的尴尬局面,同样导致了理论心理学派的学者对于实证研究的技术和手段一无所知,甚至走向空洞。而实证心理学派的学者则只是埋头于实验研究,缺乏必要的理论修养。不断的割裂与对立使我们看到,理论心理学和实证心理学是不可分割的,纯粹的理论研究是空洞且缺乏说服力的,而纯粹的实证研究也只是一些零碎的实验,不能保持心理学研究的完整性与整体性。大量实证主义的兴起造成了对理论心理学的批判,使理论的地位降到了最低点。可是实证心理学的大行其道并没有促使心理学更好地发展,反而陷入这样一种怪圈,那就是,众多学者埋头于收集事实资料的实证研究,将这些所谓的实验看作是心理学的全部,把人类心理等同于机器的延续,企图依靠数字来描述和解释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结果造成心理学缺乏一种统一的科学范式,难以将各种研究进行糅合。
心理学就是这样一门独特的学科,它以人类心理为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在人的意识活动中,外界环境能否起作用,能起到什么样和什么程度的作用,并不简单的取决于外界环境,而是决定于外界环境在一个什么样的内部的心理基础上,这是内部和外部环境共同起作用的。人类心理具有不可操作性和难以量化性,因此将人的心理现象完全等同于物质无疑会形成心理学发展的困境。这种心理学发展的困境让众多人士确切的了解到,心理学正常发展的轨迹是不可能脱离理论心理学的指导而独立存在的,只有将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用这“两条腿”走得更远。
越来越多的学者也认识到,理论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证心理学一样,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是理论与实证相辅相成的,比如作为自然科学代表的物理学一样,理论物理学也是物理学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学科理论建设的忽视必将导致一门学科的破碎与分裂,会使得学者专注于某一小部分的研究而忽略掉学科整体,且研究与研究之间难以互相交流与促进。有了实证研究的大量经验材料,就更需要发展理论来将所有实证研究的结果做一整理和加工,形成各个领域的内在联系。
从以前对理论心理学的批判到现在理论心理学的复苏与发展,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理论心理学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叶浩生先生认为,理论心理学是一门从非经验的角度,通过分析、综合、归类、类比、假设、抽象、演绎或推理等多种理论思维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探索的学科,并对心理学科本身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它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就像是理论物理学和理论化学在物理学和化学中的一样,是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就理论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来说,主要包括元理论和实体理论两大部分。元理论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心理学的学科问题,如学科研究对象的性质问题;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心理学与哲学、生理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关系;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社会意义和伦理意义。二是方法论问题,包括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选择方法的依据、理论的评价标准、科学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研究方法与对象的关系,研究方法的利弊得失,心理学研究所应遵循的指导原则。三是心理学的基本框架问题,包括心理现象的分类,各分支学科的内在联系,沟通不同分支学科、不同心理现象、不同理论学派之间的概念框架等等。概括的讲,元理论就是说明理论性质的,它讨论理论效度的构成要素等问题,不仅包括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学科发展历史、未来前景和方法论等宏观问题,也同样对中观理论核心问题进行反思和概括。元理论的最终目标就是试图寻求一套对心理学知识普遍有效的判定方式,重新整合自身并形成统一的理论。
理论心理学的实体理论是有关人的心理和意识特性以及各种具体行为活动模式、规律的理论,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一般理论,意识和心理的特性,包括意识的起源、意识或心理的结构、身心关系、遗传与环境的关系、自由意志与决定论。比如心理学中的人工智能理论、心理学的系统论、心理过程的信息论、项目反应理论、决定论和意识论等就属于这一部分。二是具体理论,如感觉理论、知觉理论、学习理论、人格理论、情绪理论、能力理论和创造力理论等等。这类理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理论思维同实证研究是相互结合的,即从其它实证学科中获取数据和资料,从中抽象概括出一般的规律和特点。
一门学科的成熟在于学科自身的自我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构建等等,因此对理论心理学的探讨,可以推进心理学的快速发展,提升心理学的学术创新,通过推进理论的反思促使心理学走向成熟和繁荣。综上所述,理论心理学将会在心理学的长足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以后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
元理论是学科的基础理论,它是心理学学科性质的高度理论概括,是心理学的实体理论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有元理论的部分,否则就是一个缺乏核心的松散联盟,不能称其为科学。如果说元理论主要依赖于抽象思辨的方法,那么实体理论的探讨则更多地依赖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绎的方法。实体理论不同于元理论之处在于,它的研究对象不是心理现象或者心理科学的整体,而是一些特殊的和具体的心理现象或问题。如果说元理论的探讨主要依赖于抽象思辨的方法,那么实体理论的探讨则更多的依赖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绎。元理论是心理学整个体系的核心,实体理论则将理论心理学与实证心理学的关系拉近了一步。
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实际上也强调要建设一种面向生活实践的心理学。心理学的作用应体现在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重要问题,同时对人的实际生活也发挥着隐性的、实在的支配性作用。理论研究为应用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应用研究又是理论研究的延伸。有学者提出,理论本身便是实践的一部分,在实践中包含着理论的成分。作为一种理论型的现代心理学分支,其发展目标则应该是对自己的学科和职业实践活动有所贡献。正因为如此,当前西方理论心理学者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学的社会应用工作,以便能为心理治疗、咨询、教育、测量和组织管理工作等心理学的传统职业活动提供服务。近年来,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学派,不仅在教育领域发挥了观念先导、实践操作的整合引导作用,而且建构主义的心理治疗与咨询模式,也已经出现在家庭疗法、叙事疗法、交往互动疗法等职业实践中。理论研究可以用来说明研究对象,形成知识体系,可以衡量应用研究中的理论背景、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是否合理。目前理论心理学不但为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能够使心理学的社会职业实践有所丰富,这必将会给现代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带来更大的生命活力。
跨文化的心理学研究近些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而西方理论心理学一直重视跨文化问题的研究。理论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是西方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热潮中的一部分,重点是探索不同文化包括不同国家、民族、宗教等背景下心理学之间的联系、沟通及其一般规律。作为理论心理学,其特殊的使命决定其应该加大对跨文化理论研究,形成的不同心理学理论并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建立一种大心理学观。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加速,随着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交流的进一步加深,对于跨文化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必将出现迫切的需求。拿中国的心理学发展来说,我国现代心理学的起源不在于独立的本土的理论构建,而是对外国特别是西方心理学理论的引进,这虽为我国心理学奠定了很大基础,但也使得我们的心理学被限定在了外国的理论框架之中。因此,做好理论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和本土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在研究中充分考虑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才能使心理学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总之,从心理学历史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理论心理学的复兴是心理学自身发展要求摆脱困境,获得重生的历史必然,它的建立和进一步发展将促进心理学研究进入新的境界。
最后,相信理论心理学与其他学科,如认知神经科学、社会认知、计算机科学等的结合,必将大大推进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七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现实、面向世界与未来。应注重拓宽学生的语文应用领域,实现跨学科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整合应用,促使学生学会多种教学方式的相互融合与交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对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以期能实现二者的有效整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媒体;整合;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为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方全新的天地。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注重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方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备课中做好多媒体教学设计。
备课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基础的一环,在备课时,教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更丰富、更直观形象的审美对象,帮助学生更快捷地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初中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文章都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安排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教学效果。给学生提供一个声情并茂、情境结合的宽松、民主、愉悦的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其正确朗读,形成良好的语感,增进对文章的理解。如,教学《安塞腰鼓》时,我提前准备了相关的音乐与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让学生在音乐的背景中一边听范读,一边欣赏安塞腰鼓激情、壮观的场面,在这种情景中,每个学生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效果要比教师的范读或单纯地听录音朗读好很多。除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还需要教师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交流、探讨,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备课,只有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效果,使语文教学课堂真正活起来,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
2.创设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侧重于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有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产生思想的碰撞。而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单纯依靠对呆板枯燥的文字进行分析和教师讲解很难深入文章所创设的意境中,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改善,因此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初中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品,都饱含作者深厚的情感因素,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使他们充分感悟作者的内心体验,教师要坚持“怀情而教”的教学方法,即采用情趣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并使学生产生“乐学”的愉悦情感。此时,教师可以采取课件教学法,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画面和音响,变静态为动态、化无形为有形,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深深吸引学生的眼球,使他们产生怦然心动的情感因素,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在教学郦道元的《三峡》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三{的美丽风光,并配以动听悦耳的音乐,让学生从视觉上饱览三峡雄伟壮丽的魅力景色,从听觉上产生积极亢奋的精神体验,这种将图片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联想:初春的俊逸闲远;盛夏的热情奔放;深秋的忧伤萧条;寒冬的傲雪凌霜。正因为有了春夏秋冬不同景色的变换,才构成了一幅绚丽迷人的图画,更加衬托出三峡地区的美丽风光。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励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向往,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利用多媒体技术降低教学难度。
初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对说明文的学习量,这类文章比较抽象,学生读起来比较乏味,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也不容易理解与把握。此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的事物形象,增强学生的形象体验,便于他们掌握知识内容。首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包含了教师的智慧与创新精神,它是教师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每一份课件中都凝聚了教师浓浓的心血与情感。其次,多媒体课件体现了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是教师按照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所制定的更为完美的教学方案,有助于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宇宙里有些什么》时,教师可以将事先制作好的课件呈现出来,让学生自主观察宇宙中的太阳、地球、月球等天体,帮助学生构建真实的宇宙形象,激发他们对宇宙的探索欲望,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示文章内容,以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现象形成的原理,克服学生的学习困难,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因此,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可以推动学生深入学习活动,实现从情感体验到理智接受的过渡,使学生产生“顿悟”效应。
4.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针对学生在自主理解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帮助学生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在教学课文《孔乙己》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片段,播放从酒店周围的人群中发出的笑声,特别是在孔乙己的腿被打折后,他用双手挪动着最后一次去咸亨酒店喝酒的时候,周围那些有着同样命运的人们,依然还能冷嘲热讽,发出哈哈大笑的声音。笑声刺耳痛心,表达了当时人们对自己命运的麻木不仁和强烈讽刺。如果单纯依靠阅读课本,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有难度,现在通过多媒体的帮助,学生仿佛回到了那个黑暗的旧社会,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同时对那些不绝于耳的嘲笑声有了深刻的感触。这些都是用单纯的语言文字讲解不能取得的教学效果,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的表现力,学生印象深刻,感触颇深,学生通过自主感受、探索,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5.运用多媒体开阔学生视野。
刘国正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有两个翅膀:课内和课外,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双翼同举,才能实现自由翱翔。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需要我们走出校园去感受、发现,逐渐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这时多媒体展示了它的无限魅力。例如,在学习过课文《背影》后,我让学生回家用实际行动做一件感恩父母的事情,在这之前我组织学生观看了一段视频,演示的是一些像父母一样的劳动人民勤劳工作的场景,当时就有几个孩子哭了。后来这项活动进行的特别好,孩子们都说是被那段视频深深地打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活动增加了活力,不但有利于巩固知识,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体验生活的机会。
6.找准“课外活动”这一整合点。
目前在教育界非常流行三句话:你听来的很快会忘掉;你看见的就能记得住;你做过的就能学得会。语文知识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博,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语文知识进行必要的补充。例如: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对知识进行复习,理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计算机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记住其中的知识要点与知识难点,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还可以使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发挥自身的个体优势,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用好多媒体的几点问题。
多媒体教学是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多媒体教学带来的成果的同时还要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克服依赖心理,从而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避免只是复制板书。
许多教师只看到多媒体课件灵活方便的优势,可以节约板书时间,提高讲课效率,于是在教学中只是为了用多媒体而用,以传统板书为模板进行复制、填充,这样一来,不但没有发挥出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反而形成依赖心理。因此,在今后使用多媒体备课时,不能只是简单地复制板书内容。
2.避免预设太强。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理清教学思路,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围绕课件设计环节按部就班地学习,使课堂缺乏灵活性和教学特色,阻碍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以认可课件代替认可文本知r的过程,从而抑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提高。
3.避免内容太繁琐。
在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段教师或学生都可以准确诵读的文章,而且有现成的范读带,但教师却弃之不用,非要费一番周折把它剪辑、翻录到光盘中,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实则“画蛇添足”。这不但没有简化教学程序,反而更加繁琐,仅仅是追求“形式美”,为了技术而技术,妨碍了教学过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只有让学生自己亲身去读、去悟,才能培养语感、发展语言,才能“明其言,会其声,感其情,悟其旨,得其辞,体其义”。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全面正视多媒体技术的利弊,科学地使用它,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同时避免弊端,使教学活动有序进行,这就要求在今后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提醒自己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多媒体只是起辅助作用,不能对其过度依赖,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取其之长,以补其短,发挥其优势为教学活动服务,为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耀华.浅论多媒体教学的六个误区[j].现代企业教育,20xx(2).
[2]鲁丰华.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特点[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xx(1).
[3]何勇.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利与弊[j].语文教学通讯,20xx(15).
[4]曾俊家.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xx(4).
[5]王玲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5).
文档为doc格式。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八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健康心理学应运而生,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是当今时代对人们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甚至是影响人们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影响。
随着各种压力的渐增,人们发现人类疾病谱正由传染病向慢性病方向发展,相应地医学模式也由原来的纯生物模式朝生物-心理-现代社会模式转变,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一门新的学科――健康心理学应运而生。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健康心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主要为人们如何保持健康的身心提供服务。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健康的心理在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地位必将会越来越重要。虽然心理学界对心理学今后发展趋势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乐观的看法,认为心理学必将会受到千千万万人重视,甚至宗教崇拜;另一种是悲观的看法,认为“心理学有一个长远的过去,短暂的历史和一个茫然的将来”,认为心理学即使再过10年也难以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现代人要提高生活质量,就必须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可以说,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是当今时代对人们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甚至是影响人们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1.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
曾经有一则寓意深刻的心理故事,讲的是一对男女朋友约会,结果男朋友迟到了。当女朋友问及男朋友迟到的原因时,男朋友回答说他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去了。如果这件事情分别发生在中国和美国两个不同国家,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如果在中国,女朋友可能会立即挥袖而去,认为她的朋友有毛病;如果在美国,女朋友听说后则会喜出望外,因为男朋友能够去看心理医生既说明他非常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时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当然,这只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人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近十年来,随着心理学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对心理学的认同度也在不断提高。对自身身体的认识也有了长足发展,认识到健康不仅是纯生理的健康,它至少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真正的健康应是生理、心理和现代社会适应的和谐统一。同时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必然会导致人们精神的欠缺,人情的淡漠;导致高的心理发病率;导致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调;导致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失调,人的身心失调;导致所谓的"现代文明病"的出现。而要使这些问题得到真正解决,就必然要让健康心理学知识参与进步。因此,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
2.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日趋剧烈的现代社会竞争,高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得人们的心理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笔者作为一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曾耳闻目睹不少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影响了学业的正常完成。如大学生小a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后,由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平时没有用功学习,大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时他只好作弊,不料当场被老师发现并因此而受到学校的记过处分。如果他掌握一点健康心理知识,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也许这次处分就不会对他造成不良后果。但遗憾的是,他选择了自暴自弃,结果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同时出现了幻听、幻视等严重的心理障碍,无法继续学习,只好自动退学。又如大学生小b是院学生会的一名学习部长,学习成绩一般。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女大学生小c并一见钟情,但表白时遭到了对方的拒绝。遭拒绝后不久,当他去检查本院学生到课率时,一位老师竟当着他的面说:“这么差的成绩,居然还是学习部长!”遭拒绝后的失意加上他人的鄙视,他忽然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结果当天他就从宿舍楼的窗口跳了下去……在普通的人群中,也有不少人由于事业的失败、情场的失意、朋友的背信弃义、生活的不如意等等原因而轻则患上心理病症,重则走上轻生道路。所有这些表明,现代人所面临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调节自己的心理,则很可能患上心理疾病,影响身心健康。目前很流行一种说法就是把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但又感身体不适(如紧张、疲劳、胃痛、头疼……)的身体状态称“亚健康状态”。据一项统计数据表明,现代人生活压力下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大。所以说,掌握必要健康心理学知识是现代人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3.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还是影响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高智商等于高成就,因此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这种智力学说却无法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为什么有的人在校时是尖子生,进入现代社会后却一事无成?为什么我们对某些人一见面就有好感,对某些人一见面却产生反感?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困难挫折有些人精神沉沦、一反常态,而有些人却能保持轻松愉快、一如既往?美国心理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人生成就的影响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而80%则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他因素主要指个人的情绪调节能力、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的心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像“信心”、“乐观”、“人际交往能力”等这样一些非智力范畴的个人心理因素已经在美国企业界倍受重视。而“情商”这一美国心理学界流行的新概念也正在引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美国心理学家高曼认为“情商”主要由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驱策以及对他人情绪的识别、移情及适度的反应能力所组成。如美国“创造性领导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一些高级主管人员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原因并不是因为技术上的无能,而是因为人际关系的缺陷。因此,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加登纳认为:“一个人最后在现代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商因素。”可见,人们要获得人生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就必须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懂得如何调节情绪,如何培养自信心,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曾经有人指出:心理学的发展一般要经过点缀品、调味品和必需品三个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健康心理学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成为人们幸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美]查理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王,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xx.
[2]王沛.现代社会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
[3]贾启艾.人际沟通(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xx.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九
“幼儿心理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要创新幼儿心理学的教学改革,就要对教师、学生、教材及现有评价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学生的其他专业课程学习和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幼儿心理学;教学改革;创新。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幼儿心理学课程的日常教学活动中。
为增强幼儿心理学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学科技能,除了教师自身要加强个人最新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外,笔者还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幼儿心理学课程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实现了幼儿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横向衔接,另一方面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和有趣。
(二)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1、游戏法与讲授法并用。
游戏法是幼儿园教学与其他教学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借用游戏法,能提高幼师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集中注意力,激发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授幼儿想象发展主要特征的内容时,设计抽纸条的游戏让学生从装有写着不同要求纸条的盒子中随机抽取不同的内容充分发挥想象进行故事创编、问题解决、或根据纸条内容进行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加深对幼儿想象主要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2、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并用。
由于中职生多是被动接受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差,因此教师必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可适当的采用分组教学法将班级学生根据授课内容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预先将学习内容布置下去,由各个小组进行资料收集、整理、最后各组选派代表进行成果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并对优秀小组进行鼓励和加分,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掌握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信心。
3、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并用。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当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诸如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各种影音资料包括记录片、动画flash、幼儿园教师教学视频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加了学生对幼儿园及幼儿园教学的感性认识。
4、常规教学与见习实习活动结合。
1、巧用情境探究法。
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与要求,创设探究性学习的情境,启发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让学生置身于探究性学习的情境中,激发学习内驱力和探究,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尊重学生,营造和谐氛围。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产生主动质疑的内在动机,认真地思考探究问题。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敢于发问,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并认真听取;另一方面对于表达能力差的学生给予鼓励,肯定其敢于发言的精神,消除学生“说不好”挨批评的顾虑。
3、结合实际,让学生敢于探究。
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猜想和求证的精神,例如幼儿的活动心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活动中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如何根据这些心理开展教育活动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和了解,并进一步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
评价中职生学习专业知识效果的好坏,应贯穿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在知识的应用方面。笔者认为应将常规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的学生成绩评价模式,强化实践性和知识的应用性。根据幼儿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任务特点,配合学习过程考核。如平时根据所学知识模块,将平时的出勤、课堂提问、作业、笔记以及测验作为常规评价的内容,而将学生的课堂创意设计、观察日记、幼儿心理调查报告、幼儿心理学知识竞赛等作为发展性评价的内容,将两者有机结合,最终给出客观中肯的评价,并注意增加对学生的情感性评价,例如用给每位学生期末一封信的形式,表扬学生的进步并诚恳的提出学生应该改进的地方等,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幼儿心理学的乐趣,也对培养其良好的心态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幼儿心理学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幼儿心理学教师掌握相关延伸学科的知识并能与幼儿心理学课程更好的整合及应用的能力。二是如何把握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很好的掌握原教材知识点的“度”的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很好的解决了,幼儿心理学教学改革创新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真正为学生的其他专业课程学习和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1]许高厚,施铮。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甘素冰。幼儿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广西教育,2010(6)。
[3]刘懿,徐旭。幼儿心理学程教学方法巧用。中等职业教育,2010(29)。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十
伴随着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和现代社会的客观要求,积极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重视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在于帮助人们发挥自己的潜能,提升人们对情感、工作和生活的体验。心理学家马丁塞林格曼、谢尔顿等人倡导的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关注的主体由心理异常者转向普通群体,其中很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心理调节技术可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调节和群体疏导,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进行研究已成为科学研究的新导向。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将积极心理学用于解决大学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已成为一种趋势。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运用科学、有效的干预方式,旨在帮助人们获得美好人生的学科。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相比,积极心理学注重帮助正常人获得更加健康、幸福的体验,而不是调节心理机能和矫正异常行为。这使得积极心理学对于帮助更广大的人群实现自身价值具有更大的意义。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个人的幸福感可以通过四个维度进行评判:身体的感觉、成就、社交和意义。在这四个维度中,积极心理学都有相关的理论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
(一)身体方面。
在积极心理学中,正向积极的健康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其目标不仅仅是保持健康状态、预防和抵抗疾病,更重要的意义是激发出人们过上长寿、健康生活的内在动力。积极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健康是一笔财富”的理念,这种“健康资产”,就是影响健康水平,帮助人们战胜疾病风险的一种因素。该课题致力于探索某一特定的“健康资产”对于长寿、健康的影响。该课题的研究结果证明,无论是对于健康还是受疾病困扰的人群来说,积极正面的情绪状态都有正面效果。在保持同等水平的吸烟量、饮酒量、运动量和休息时间的条件下,情绪较为正面的人也普遍较长寿。干预性实验也表明,积极的情绪能更有效地抵抗流感。此外,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进食更多果蔬会增强幸福感。在韩国、伊朗、智利、美国等不同地区进行同类实验的心理学家都得出了类似结论:进食更多果蔬使人更易感到“非常开心”。这可能是由于大量摄入某些营养物质的原因。
(二)成就方面。
成就是指在一定动机的驱使下,促使个体接受教育或训练后获得的学习成果。影响成就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及个体需求因素。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当人们满足某一层次的需求后,人们会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成就属于最高需求层面——自我实现。受这一普适性理论的影响,成就则成为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在积极心理学中,成就是个体追求有价值的工作,使之达到完美状态,获得心理满足的行为。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或者工作满意度高的人比低成就或工作满意度低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感。个体记忆中存在着与成就相关联的情绪体验,当获得成就的满意度更高时,愉快的情绪体验进一步促使人达成成就,由此获得良性循环。成就对于个体重要性在于工作本身,而不是随之而来的报酬。当人们在某项活动中获得成就时,满意感可以起到自我强化的作用,达到高峰体验。
(三)社交方面。
积极心理学的着眼点之一就在于积极情绪,而人际关系对于积极情绪起重要作用,不论这种关系是工作、家人、爱情还是友情。正如克里斯托弗皮特森教授的概括:“我们周围的其他人非常重要。”通过人际关系,人类可以接受、分享并且传播积极的能量。在这个过程中,人际关系也能够通过与他人积极互动得到增强。《性格优势和美德手册》首次尝试以研究群体的方式定义人类的积极心理特质。这些特质包括6种“核心美德”,下设26种可测量的性格优势。6种美德和26个性格优势如下:智慧和知识:创造力、好奇心、开放性、求知欲、洞察力勇气:勇敢、毅力、诚信、活力、热情人性:爱、友善、情商正义:公民意识、公平意识、领导力秉性:宽恕、怜悯、谦卑、谨慎、自制力神性:对美丽与卓越的欣赏、感恩、希望、幽默、灵性在这6种美德中,“人性”中的“爱”、“友善”、“情商”与人际关系直接相关,“开放性”、“诚信”、“领导力”、“宽恕”等与人际关系联系也较为紧密。因此,人际关系的维护在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中起到一定作用。
(四)意义方面。
意义是衡量幸福感的一个方面。有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的获得并不持久,在经历一段高峰期过后,幸福感回归原先的基线水平。所以想获得长期的幸福感与满足感,需要将外在激励转向内在激励,从考虑关注外在满足转向内在满足。意义是个体内在设立的为之不断努力奋斗的目标,并且当无人知晓个体的目标时,仍坚持继续,这个目标就是个体真正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在积极心理学中,意义是个体价值、生活意义和对未来的期望的综合表现。个体的价值是指个体在生产、生活中为满足个人需要所做的发现、创造。经历同一件事情时,人们对事物不同的看法及态度将导致不同结果。积极心态面对挑战和打击会更好地克服压力,战胜它并走出困境,而消极心态往往会导致失败的结果。有意义的生活是人们对未来的设想,人们面对危机或创伤表现得更加乐观,就更有助于战胜困难。促进人们树立目标,寻求意义可以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人们对事物的认知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则有助于人们提升主观幸福感。高校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对事物认识更为积极、有意义,是个人价值得以显现的最佳途径。
(一)高校学生体质状况堪忧。
近20年来,我国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大学生体质问题亟待解决。根据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共同组织的第6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20xx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学生的各项体质较往年呈下滑趋势。19-22岁年龄组,即大学生所处的年龄组爆发力、力量、耐力等方面的身体素质水平都有所下降,大学生的体质锻炼时间也有下降趋势。体育锻炼是指根据身体需要,运用各种体育手段,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的体育活动。体育锻炼对促进积极情绪产生,宣泄不良情绪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间的减少,不仅影响了体质,更间接地对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低。
主观幸福感(swb)是指人们如何体验他们的生活质量,包括情绪反应和认知判断,swb的评判可以从情感平衡和生活满意度两方面衡量。良好的情感平衡是指愉快的情感体验与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相比较占优势。生活满意度是个人对生活的总体评价,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外,是衡量主观幸福感更有效的途径。笔者以安徽某高校20xx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校园生活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333份,收回问卷1333份,其中有效问卷1290份,占20xx届本科毕业生总数的24.13%。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和整理得出:在1290份有效问卷中,每项满意率较上一年均有所下降:平均分在8分-9分有10项,较上一年的17项下降较多,剩下的10项均在7分-8分之间;20个项目的全校平均分为8.00分,较上一年低0.31分。具体表现:在评选奖学金、评选先进工作方面,学生满意度平均分为7.99;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效果方面,学生满意度平均分为7.67;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学生满意度平均分为7.77。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而且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三)大学生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较弱。
大学是从学生变为社会人的过渡阶段,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相比较为复杂,很多大学生第一次离开家人,来到陌生的环境,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们独自处理。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阅历不够丰富,情绪较易冲动,事件的发生和处理不当往往会使他们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导致不良后果。据不全面数据统计,我国大学生暴力犯罪的案发率逐年上升。突发性事件发生较为突然,带来后果比较严重,处理较为困难,因此会对学生,其家人、朋友乃至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指导大学生如何预防、处理大学校园突发性事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大学生对未来发展方向感到迷茫。
大学生会面临许多不同的抉择:正在上大学,不知道以后做什么工作;快要毕业,不知道选择读研还是工作等。很多人会觉得是自己不够了解自己,试图通过向内思考的方式来探索自己、了解自己,但根本原因是缺乏足够的信息来做出决策。大多数同学在迈入大学后无法准确给自己定位,因为某些原因对学校产生抵触情绪,不能很好适应大学生活,自我调节能力较欠缺,对学习、生活得过且过。一些同学给予大学生活过多的期盼与憧憬,但实际的大学生活与想象有大落差:欠缺专业知识的拓展、没有合理分配课余时间和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等。安徽省某高校20xx届毕业生校园生活满意度调查显示,不管毕业生是已落实就业单位、国内升学、出国(境)留学、自主创业、求职中还是暂不就业,他们对自己从业情况的满意度平均分为7.98分,处于一般满意的水平。数据证实: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考虑,职业方向感缺失;而即便考虑过的人对职业生涯也没有一个详细的规划,不知道该做哪些准备、锻炼何种能力,这同样会导致迷茫情绪的产生。
(一)体质提升与体育锻炼是培养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基础。
应该树立大学生合理膳食的观念,为大学生提供健康均衡的饮食,促进他们的体质提升,进而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合理地增加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树立大学生健康的生活观念。这不仅是为学习、生活打下基础,更是为了增进他们的正面情绪体验,进而获得幸福感。
(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是学生获。
得积极情绪体验的焦点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主张关注人的内在动力。在大学教育中,老师改善传统的教育模式,建立丰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带动活泼、自由的课堂氛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爱好,引导、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体悟在学习过程中高涨饱满的快乐情绪。高校教学需要因材施教。在进行因材施教的时候,需要考虑年龄、能力、性格等的个别差异,教师再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有弹性、有张力,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积极情绪体验。
(三)全面塑造大学生人格是培养大学生积极情绪的目标。
通过讲座指导、实践活动和课外实习的方式,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提升大学生挫折耐受力、自制力、毅力等,促进学生发挥自身潜力,预防突发性事件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后果。注重培养学生性格的积极方面,运用内在力量与积极情绪战胜困难,在实践中全面培育人格,同时挖掘和塑造学生潜能。并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增强积极情绪的互动。
[2]李怀玉.论心理新的研究趋势:积极心理学[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1).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十一
【文章摘要】当前,社会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在享受物质的同时却也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健康的心理,实现人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而在生活中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还将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本篇论文简单概括了心理健康出现的背景,又主要从身心健康、人的潜能、人际关系以及事业发展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满足时代的需求,帮助人们更好的适应这个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健康心理学随之而出现。健康的心理表现的是一种持续、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状况,在这种健康心理的影响下,人们能够更好的适应外界,并充分发挥自我潜力。但是长期发展以来,人们并没有充分重视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较为片面。不过,近年来,健康心理越来越受关注。心理健康在保证人类健康的同时,对提高生活质量也起到显著作用和重要意义。
1心理健康出现的社会背景。
近年来,心理学知识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得到普及,大家对心理学的认同度也逐渐得到提高。人们对自身认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都得到长足发展。只有生理与心理都健康,并且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这样的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的欠缺及人情的冷漠,也致使心理发病率严重,人们生活中物质与精神严重失调,随之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以满足和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我们主要从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人的潜能、人际关系以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
2.1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健康心理学知识有助于人们保持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的心理上承受着来自学习、生活、工作各个方面的压力。学生因为压力无法正常学习和完成学业,而工作者则无法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严重者甚至不能过正常的生活。所以,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现代人如果不学会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自己的心理及时调整,那么很容易就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影响到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亚健康”在全球范围及其严峻的形式下,对于保持人们身心健康提供重要保证的就是健康心理学知识。
2.2对人的潜能的影响。
劳动创造了人们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满足生活所需。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越多的物质文化财务,那么这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其得到的尊重也就越多。经过现代心理学研究得出,人的心理因素影响着个人的创造性,也决定着人的潜在能力的发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心理潜在能力能充分发挥,其工作效率与学习成绩也必然在心理不健康者之上,而其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也最大。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坚强、乐观等优秀品质,能够在困境与挫败中成长,激发和挖掘出潜在的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物质生活水平。
2.3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健康的心理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社会生产、社会发展中,人际关系必不可少。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就是心理关系,其属于人们之间心理距离的一个真实反映。研究表明,人在集体中深受欢迎的个性品质,与心理健康的标准保持一致。相反在集体中受到排斥的个性品质,也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悖。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与他人相处融洽和谐,其人际关系就好。同时,他本身的个性在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也不断完善和变得越来越成熟。总之,健康的心理是提高生活质量和品质的重要前提。健康的心理标准为,正常的智力状况、情绪稳定和积极乐观、意志力坚强具有良好的克制力,再就是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及良好适度的反应能力。此外,正常健康的心理,还表现为行为与年龄的相符。
2.4对事业发展的影响。
高智商并不等同于高成就,一个智力高学习好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在进入社会后作出一番成绩。这主要和人的健康心理有着紧密的关系。研究表明,人的成功只有20%受智力因素影响,而其他80%则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则主要指的是心里因素中的调节情绪的能力、自信心与意志力等。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自信心与积极乐观的态度,再就是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些个人因素都影响到了这个人在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表现。一个人能否正常开展工作,人际关系存在缺陷的影响要比技术能力的影响严重。因而事实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成功与否,与其掌握和运用健康心理学知识有着紧密的关系,只有通过健康的心理调节情绪,培养自信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有效的保证事业的成功发展。
总之,一个人只有处于全面的健康状态中,才能更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保证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的有效提高。
3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
拥有健康心理,掌握健康心理学知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对事物一分为二,对好的方面强调的同时,也要坦然面对不好的一面,一个人在有积极心态的同时,也不否认消极因素,那么在恶劣的情境局势中也能够寻求好的办法解决问题。
建立健康的心理,要彻底将与过去失败有牵连的经验,消除那些影响决策的不良因素;建立自我目标,并持之以恒的去做去实现;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用于面对挫败和困难;要多参加活动,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4结论。
本篇论文通过具体论述健康的心理对于人们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方方面面的影响,指出了心理健康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因此,要实现健康快乐的生活与工作,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保证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知识极其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孙兴玲.《浅谈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研究.20xx年第15期。
[2]王沛.《社会认知心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年。
[4]贾启艾.人际沟通(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xx年。
[5]黄志雄.《心理学与生活质量关系的浅析》.民营科技.20xx年第2期。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十二
从整体角度分析,教育心理学受到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认知主义、人文主义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新形势下,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并且从现实角度分析,对其发展趋势加以概述与分析。
教育心理学;多元取向;发展趋势。
1.建构主义取向。
从某个角度分析,在教育心理学中建构主义已经发展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产物,并且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变化,在诸多刊物中建构主义这一内容均得到体现,比如《英国教育心理学杂志》《教育研究回顾》等。从理论上分析,虽然建构主义并不是一个比较单一的理论,但是其内容多以强调解决问题、强调合作学习等,所以说建构主义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的,尤其是在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培训中具有代表性,当然,这种模式会一直持续下去,逐渐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2.后现代主义取向。
后现代主义同样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哲学思潮,其代表人物包括伽达默尔、德里达等,从后现代主义的诸多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主张多元化,对还原论有所反对,且后现代主义提倡方法的多元化,对教育心理学而言具有推动性。其中在后现代主义中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表现是在后现代主义思维的影响中涌现出一大批全新的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性话题,比如,跨文化研究、个体差异、网络教学等。
3.认知主义取向。
在20世纪末认知心理学诞生,且在心理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逐渐演变为一支非常重要的流派。毋庸置疑,认知主义在心理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不仅可以为心理学提供连贯的观念,还能推动心理学的创新发展。其中在认知主义取向中,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迁移、先前知识作用、分散联系、储备知识等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然,根据相关文献得知,在近几年认知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内隐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社会认知理论、动机研究已经成为认知主义理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
4.人本主义取向。
从某个角度分析,在心理学中人本主义被称为第三势力,而且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由国外诸多研究家提出了众多理论模型,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罗杰斯的个体中心理论,无论哪一种理论,均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教育发展中离不开方法论、跨文化理论,还需要从多维度以及多途径角度分析,所以,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分析,均可以清楚了解到人本主义当前已经发展成为极端机械主义的矫正器,尤其在某一个特殊情况下,人本主义往往以人道主义在整个研究中得到复苏。
5.行为主义取向。
在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取向以全新的研究取向出现在人们身边,其中与行为主义取向相关的包括个别化教育系统、不间断的持续默读。从整个发展趋势分析,现阶段受到应激影响的行为主义已经不存在,这种情况导致心理学家受到批判,甚至导致心理学湮没在社会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行为主义演变得比较温和,而且将各个流派的内容进行了融合,虽然缺乏绝对话语权,但是却出现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即行为主义教学方法仍旧属于主流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教育心理学是传播心理规律的一种科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作为发展基础的,自教育心理学出现以来受到诸多思维的影响,无论是哪一种取向,所形成的现实性、客观性等,均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在当前的发展模式下,教育心理学会呈现出以下几种形式:
1.实现理论观念的融合。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分析,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会导致人们过分追求多元化,几千年前的理论流程不能再重演,而且能够实现多种理论观念的融合,这些理论的多元化融合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与进步。
2.实现研究情景的生态化。
在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下,教育心理学的社会价值期望逐渐增加,虽然从全局出发教育心理学理论已经比较完美,但是仍旧存在非常多的缺陷,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研究者也明显感受到与社会现实有所脱轨,所以在这种发展背景下,需要尽可能地在自然环境中创设非参与式研究情景,从根本上探究现实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行为机制,如此才能促使教育心理学贴合教学实践。
3.研究视角呈现多样化。
根据相关文献得知,在近几年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下,大多数现代教育心理学家会利用后现代主义思维实现对传统理论体系的构建,能够从崭新的视角出发,实现对教育心理学的审视。此外,教育心理学在研究视角上所存在的各种固执、偏执等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从多个因素以及多维空间进行研究。
4.研究方法具备综合化。
在当前的研究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在科学心理学创建的时候仅仅认为加强实证才能推动心理学的发展,与性质类似,所以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在整个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其研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其中所涉及的方法包括了叙事式、阐述式、客观式等,因为方法不同,所以在统一研究中的应用也不同,但是也只有保证研究方法的综合性,才能真正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与可持续进步。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以及发展趋势往往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为了进一步实现对教育心理学的分析,本文主要对其研究取向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期望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进步。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十三
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你在心理一直思考或者焦虑着某件事情,那么在入睡后,大脑在白天这种高强度的连续刺激下,就很可能会再现白天脑海中的情景,从而形成梦。
一船来说,梦的产生及内容与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有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首先,思考、焦虑等心理及某种强烈的情感刺激都会引起入睡后做梦。说到底,梦是人心理的一种应激机制。对某一件事的过度思虑或者产生的某种强烈的情感都会刺激到人的大脑,这种刺激在人入睡后继续延续便形成了梦。
其次,心理可以对梦产生一种暗示。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自己是在做梦却又感觉非常请醒,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愿望支配梦境。比如,在梦中遇到敌人,眼看走投无路,心里想着“我要飞”,然后梦里的自己便真的飞起来。这就是一种“清晰梦”,在梦里我们通过心理暗示让自己飞起来。
最后,梦在一定程度上是心理学的一种反应。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心理学包含的内容有很多,比如欲望、愤怒、欢喜、排斥、热烈等。而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我们深层的心理和情感。影视艺术中有很多情节都体现了这一点。在电视剧武则天中,处在男权社会里,武则天要想登上权力的顶峰,势必会采取一些非常措施,比如牺牲他人。尽管在白日里武则天威风至极,然而在夜晚她却经常从梦中惊醒,梦里她的姐妹一次次向她诉冤索命。这里,她的梦便挖掘出了她内心最深层的恐惧和忏悔,而这些心理也许在平日里连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梦与心理学之间存在看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方面小理可以让我们认识到梦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自己梦境的分析,了解自我深层次心理。
生活中,当女人们做一个比真实还真的梦后,往往会对其进行探究和讨论,如不少女人会向周公解梦寻求解释。女人们对梦的探究精神值得鼓励,但是在方法上却应该反省。周公解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出答案,但是它多多少少带有一些迷信纳色彩。对梦的探究,女人们应该用一种更科学、更正确的方法。
一般来说,梦的解析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梦是事实的反应,是生命的自我暗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你的梦里出现了某件事情或者某种景象,那么可以反思一下,这是不是真实发生在你身上的事。如果梦中的你焦虑不安,那么现实中你是不是确实在为某件事情焦虑看呢。
在这里不得不说我们古人的智慧。在我国传统的医学理论中,梦与身体各部位的健康状况有着内在的联系,这里的梦便成了一种生命的自卫反应。我们的身体通过梦的形式提醒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出现病症,以此引起我们的关注。例如,梦见大火很可能是身体中阳气太盛,从而造成了阴虚的症状,这种症状容易引发口舌生疮,造成身体不适以及情绪偏执、易怒等;恶梦则是肺气大盛、气燥的反应,这种情况往往喻示着肝脏问题。上面的例子就是告诉我们人体阴阳的失调是可以通过梦境来表现的,因此,女人们应该至多关注自己的梦,及时排查自己身体的不适。
梦是心理学的反应,对梦的解析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对自我心理进行剖析,找到真实自我的一种途径。因此,了解一些解梦的常识也是很有必要的。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引用了大量自己的梦境,可见,他也是通过对自己的梦进行分析继而更深入研究广泛的梦境。对于梦的解析有利于我们排解内心的情绪,使得我们摆脱潜意识中的那些负面影响。
比如孩子在小的时候会缺少兄弟姐妹,他们要么总是与成人在一起,要么会很孤独。他们独自吸引了父母所有的注意力。而父母也会将更大的期待寄托在他们身上。
比如孩子不去上学,甚至20到30岁的成年人,不去上班滞留在家里。他们可能会待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基本不做家务也不愿出门见人。父母的苦闷与焦虑可想而知。近几年在我们的工作室里也会注意到,青少年、青年早期的孩子,抑郁、强迫、焦虑类个案的比例也有所增高。
解决家庭的问题,作为咨询师来说,需要借助一些理论和技术。不论是对个体还是对家庭,单一的理论和技术,都很难胜任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认真地理解和学习每一种理论如何看待家庭问题,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结构派家庭治疗,产生于70年代,由萨尔瓦多·米纽秦(salvadorminuchin)创立。这一流派注重从家庭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看待家庭问题。它与注重代际传递的鲍文系统治疗、注重家庭交往顺序的策略治疗、注重情感体验与整合的经验派治疗一起,被认为是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家庭治疗理论经典流派。
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在互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系统结构)、联盟(部分家庭成员联合反对或阻碍另一个家庭成员的功能发挥)、界限(个人之间或亚系统之间由于限制和规则形成的)、亚系统(家庭中因年龄、性别、功能等的不同形成的夫妻亚系统、孩子亚系统、同胞亚系统等)。
核心家庭中成员是夫妻两人时:有相互的适应、磨合相互的界限(包括夫妻间的界限、与各自原生家庭的界限)。
孩子出生后的家庭:会形成新的亚系统(父母、亲子、孩子),亚系统与亚系统之间要有清晰的界限,并且需要在亲子之间形成相应的等级,父母才能更好的行使管理和教育的权利,当然,随着孩子的成长,界限与家庭规则会有相应的变化。
(孩子父母与老人居住在一起,共同或是由老人承担更多照顾孩子的责任,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着模糊的界限),表现在:包办孩子承担责任、更多的溺爱、更多的干涉孩子的事情、孩子自己不能做决定;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如果不能及时的调整这样的行为,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的健康的发展。孩子很难承担个人责任,对成年人也会有更多依赖,很难发展出相应的自主性。
爸爸在家庭教育中脱离,很少参与家庭事务(家务分担、孩子教育)、长期出差,或者即使在家也不太关心孩子的事情。会更容易导致母子之间的缠结,孩子会代替父亲满足母亲的情感需要。虽然妈妈很关心孩子,但这种不均衡的关系下,妈妈对孩子的过度卷入很有可能会成为孩子个性成长与发展的阻力。
家庭中大部分的权力归在孩子那里,这对于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灾难。孩子如果不想上学,只想用玩电脑来逃避现实困难,他一定有这个能力。你知道,谁都无法阻止一家之主的决定。
会使孩子很难轻松地发展自己,而且父母的这种方式同样会削弱双方作为父母的权威性。
(回归自己的原生家庭),也许老人会承担起孩子父母的角色,甚至孩子的父母是完全脱离的,那么对于孩子,无论从情感需要的满足,还是教养职责的实施,都会出现困难。
对于解决青少年的问题,我们在咨询过程中会有一个结构调整的大方向,比如说我们会去关注夫妻之间的有效沟通,他们是不是可以在夫妻亚系统的等级上形成很好的合作,我们会注意看这个家庭中是不是存在着不适宜的权力阶层,就是说青少年拥有了更多的权利而不必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最终是需要能够帮助这个家庭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权力等级与家庭成员间合理的界限。
大致的思路是首先通过把个体的问题扩展到让来访者看到其实是家庭关系中的运作出了问题,让他们愿意一起来面对这个问题,然后帮助他们一起来看是什么样的互动模式形成了现在的这样一种功能不良的家庭结构,再去探索相应的改变策略去改变现有的这样一种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发展出来了一个步骤,如果很多夫妻在改变这个家庭结构的过程中存在着困难的话,我们会一起回过头去探索一下原生家庭对于目前家庭成员间互动模式的影响,这个步骤被称为结构化的探索过去。这个步骤其实是结构派治疗和鲍文的系统治疗的一个有效的结合。
比如说我们会探索是什么样的一种交往结果强化了某种行为模式,探索家庭成员之间互动的行为链,然后通过打破一个原有的某种模式的循环来改变家庭成员的互动关系。任何一个成员行为的改变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变化。
其实家庭治疗的理论与个体治疗的理论一样,存在很多理论派别,每一种派别都会有它的优势和不足,所以我们也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去探索更好的整合之路。
催眠治疗的过程是催眠师和求助者的互动,所以两者对于催眠的理解非常重要,特别是催眠师,在整个催眠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当然,催眠疗法是解决求助者的问题,所以求助者要将自己视为主体,积极配合催眠师才能将催眠疗法的效果达到最佳。
1、尽可能穿宽松衣服且应冷暖适宜来就治,不要吃得太饱,也不要饿着肚子。
2、催眠前处理完自己的问题,如关闭手机,完成大、小便。
3、建议单独前来治疗,不要亲属或朋友陪伴,以减少不必要的分心。
4、治疗前应有足够完善的休息,避免在治疗中因劳累被催眠而睡着。
5、身体不适与过分疼痛不要勉强来治疗。
6、极度兴奋或醉酒,会神智不清,不适合立刻催眠治疗,等安静或清醒后再进行。
7、某些药物的作用会影响催眠治疗的正常进行,应注意。
8、催眠治疗前切忌过于强烈的运动而导致出汗未干,应等身体干燥后再进行。
9、进可能减少主观思维,特别是结果判断,改用心来理解并执行指令,体验过程和感觉,会令治疗效果成倍提高。
1、对催眠师的信任感、依赖感、权威感、崇拜甚至是恐惧感(敬畏)都有助于催眠的进行。
2、怀疑、不信任、随时评判结果等不把注意力放在解决自身问题上的行为都会严重妨碍催眠的效果。
3、治疗前,无论是催眠师还是被催眠者的情绪(生气、害怕、激动、愤怒等)过于激动,都不适合进行催眠。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十四
通过学习心理学,我获益匪浅。人们经常说:学习心理学的人通常自己也有病,但是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明白学习心理学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高深,甚至是恐怖。它接近人们的生活,关注人内心深处的东西,给人生活上的启迪,让人快乐的生活。
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心理素质与上述几个概念也存在着差别。
心理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心理学。大学生活是缤纷多彩的,你可以参加各类社团,可以出去爬山野炊旅游等,心情好时还能邀上几个老同学一起出去聚一聚,就这样我慢慢地爱上了这种生活,喜欢一有空就泡在图书馆里享受知识带来的无穷乐趣,探索一切未知的领域;喜欢和室友们坐在一起闲聊,谈理想谈未来,诉说自己的伟大抱负;更喜欢感受自己在经过一天的学习之后那种无比的充实,无比喜悦的心情。
当然大学生活中不仅仅只是轻松自在,也还有着其紧张的一面。看着身旁匆匆而过,为英语过级或是其他证书忙碌的同学们,我自己就会有些着急,这可能也和心理学有关吧,总之自己会会为了一些这样的是而着急,但是我感觉着急是必须的!不急需要着急,最主要的是着急之后能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能够赶上或者超过自己的同学,也不枉成为大学生。在摸索中我渐渐明白,大学的学习贵在自觉,大学的生活也得要靠自己计划。
大学里除了课堂上老师教授知识以外,还会有很多专家、名家的各种讲座、报告,还有学生社团等各种的实践活动等等。这些资源要充分的利用,选择适合自己的积极参与,从中培养和锻炼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了解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必要的知识,加强体育锻炼。学会了解自我和接纳自我,进而认知别人、尊重别人,与人互助合作,从而给自己创建一个良好、健康的生活氛围。在学习中健康成长,从求知中获取快乐。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心理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就不断发现自己也有少许的心理方面的问题。虽然都称不上是心理疾病,但或多或少的页有点问题,也许这是正常的吧,是人都会有的感觉,只要自己注重调整就行了。心理学真可能称得上是有神奇色彩的的学科,学了心理学,感觉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种感觉,甚至每个眼神都能运用于心理学,都蕴含着无数的信息给外界。
我自己的问题如果按心理学的话应该是不少,我得生活好像有一部分实在焦虑中度过的,因为我会考虑很多事,也害怕很多事。担心考试,担心未来,担心大学念着没用···担心好多东西。不过还好,我不算是有心理疾病性的,因为我会自己调节,这也是我在生活着又充满欢乐。把自己变成一个外向的人,心里的问题应该就迎刃而解了。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十五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通过相关课程生活化教学,加强隐性课程生活化渗透,通过生活化教育的全面影响,帮助师范生对教师职业形成积极正确的认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全身心投入师范专业学习,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
一
1998年,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掀起积极心理学运动,倡导关注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理想机能,寻找使得个体、团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繁荣,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组织系统,三者相互作用、影响:长期、多次积极的情绪体验促进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又反过来帮助个体感受更多积极、快乐、满足的情绪体验,而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良好的家庭、学校、工作、生活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积极向上的团体氛围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前两者。
2.教育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其著作中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生活即教育”。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的落脚点,教育只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满足生活的需要,才能凸显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教育的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尽量设计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教育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生活的体验中加深认识,在生活的实践中运用知识。生活化教育、教育生活化是实现教育价值和意义的最佳途径。
3.教师职业认同。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其职业及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体,是教师个体与职业有关的积极态度。有别于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教师职业生涯中出现的各类消极面,教师职业认同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个体对教师职业的积极体验,以期形成积极评价,付诸积极行动,做积极、幸福的教师。借助积极心理学理论,采用生活化教育,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提高师范生将来从教的幸福感和忠诚度。
1.将理想教育融于思想政治课。
改变传统满堂灌的知识输入模式,转而设计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立足现实,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导入课堂,巧设生活化的问题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讨论,采用生活化的探究活动吸引学生深入主题,布置生活化的课外作业引导学生延伸课题。例如,讲到“中国梦”与个人理想时,可让学生回忆印象中爷爷奶奶曾经最渴望的是什么、是否实现、如何实现的?自己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现在的理想是否有变、为什么会变、为理想做了哪些努力?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辨析,明白个人理想与国家愿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人理想和“中国梦”都是以现实为基础,对未来做出合理的期待,而不是脱离现实的幻想,并及时将主题转移到师范生的身份上,提问:选择报考师范生是否出于对教师职业的真正热爱与认同?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促使自己选择读师范专业?读师范专业是不是自己目前的最佳选择?让学生分析读师范专业的各种主、客观原因,可能出于自身对教师职业的真心热爱,也可能迫于家庭压力或经济问题,意识到读师范专业是目前的最佳选择,在内心积极地呼唤自己逐渐爱上本专业,学好本专业。而这也是真正意义上教师职业认同培养的开始:在积极学习中积累师范专业的丰富内容,发现作为师范生的各种优势,感受读师范专业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
2.将教师综合素养融于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
心理学和教育学是师范生的必修课程,是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的重要课程,也是帮助师范生建立正确教师职业认知的主要课程。在学习“教师与学生”这个章节时,许多师范生对“教师角色”的认知可能存在偏颇,要善于从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出发,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你印象中最敬佩、最喜欢的教师是谁?他/她令你敬佩喜欢的原因是什么?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如实讲述并发表讨论,所有学生的回答综合起来就是最全面的教师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朋友等。诸如此类的生活化教学设计,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与回答获得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知,收获积极快乐的学习体验。同时开设多门其他课程,提高师范生的教师基本功,让他们掌握扎实的教师综合技能,提高将来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无形中提高教师职业认同。
3.将职业生涯规划融于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课程。
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填写性格分析调查表格体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引导不同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未来工作性质进行职业规划,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发现自己的职业优势和劣势,鼓励学生在学习和未来工作中发挥优势,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性格缺陷或者劣势,不盲目悲伤、否定自己,勉励自己通过努力去改变劣势,或通过凸显优势来弥补劣势,让自己变得更富有积极性、发展性和挑战性。让学生明白:教师职业是受人尊重的职业,师范学习所培养的教师综合素质足以支撑个体因各种外界原因无法实现教师梦时成功创业或从事其他职业。让学生意识到教师职业并不排他,拥有较强教师素养与能力的个体在其他领域也可成就事业,从而更包容乐观地增强教师职业认同。
隐性课程是学校隐含于课堂内外的、可能为学生习得的文化,包括校园氛围、校园文化、校园活动、教师教育理念、师生关系等。隐性课程不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学生的主观体验而渗透影响,通常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被学生自然接受,虽不像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具有立竿见影的学术习得效果,但影响力更持久牢固。
1.提升教师的自然性影响力,让学生感受平等的地位。
教师不能滥用教师权威,要热爱教育教学、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自身过硬的专业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全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立德树人、感召学生,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感受教师职业的魅力,对教师职业产生积极正面的印象和评价,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
2.在课内外教学活动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感性条件,增加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
例如,加入与教学内容或活动主题相适应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进入角色,在愉悦放松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和讨论,没有唠叨和训斥,没有强制和灌输,只有平等与尊重、自然与和谐。这样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加留恋教师职业,热爱教师职业。
3.建立与教师职业相关的课外延伸体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感悟。
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培养需要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更需要相关课外延伸体系的引导补充,如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学术讲座、教师素质拓展训练、情景剧、辩论会、读书交流会、文化长廊等,训练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让他们感受参与的快乐。
积极的组织系统是积极心理学从群体层次上所做的研究,主要包括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系统,从而培养公民的美德。社会系统是以家庭为细胞的生态系统,学校系统是使家庭、社会朝向美好的教育组织机构,快乐和谐的家庭系统、优质温馨的学校系统必定呈现和谐繁荣的社会系统。学校、家庭要为学生创造积极、温馨、民主、平等、尊重、友爱的学习生活氛围。积极推进“温馨工作进校园”“学情夜访”“领导接待日”等活动,以温馨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方式解决学生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全面推进以“德厚才馨”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健全学生管理机构,完善学生管理制度,采取创新的管理措施激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热情,积极扶持学生社团活动,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做到学生倾诉渠道畅通,诉求反映及时。
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通过团体辅导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激发正能量、促进团队合作,让学生在积极情绪体验中发挥潜能,增加幸福,最终使学生的积极潜能与优势助力其教师成长。团体辅导,即在团体情境下进行,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可以从塑造积极人格、增加积极情绪、构建积极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团体辅导。
总之,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培养需要借助各方合力,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德厚才馨的优秀教师、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共同构成培养未来优质教师的学习生活网络。师范生在这张无限连通的网络中探讨教师职业的丰富内容,体验教师职业的真实感受,塑造教师职业的人格特质,逐渐培养起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将来才可能成为幸福优秀的教师。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十六
新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的第一个巨大变化就是生活环境的转变。“90后”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看得重,养得娇,独立生活能力有些欠缺,甚至有不知道如何洗衣服而还把衣服寄回家去洗、同学不叫就忘记起床等现象。同学来自天南地北,气候、饮食习惯甚至语言都不相同,再加上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家庭环境过渡到相对自立的集体生活,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会使他们遇到很多困难或感到不适应。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感,因而出现想家、思念亲人、怀念老同学等现象,并由此可能产生各种烦恼,出现焦虑、抑郁、敌对、低落的情绪,严重者会影响心理健康。
学习节奏的不适应,进入大学后,学习方式由中小学阶段的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变成了如今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更强调自学式教育,课堂讲授时间相对较少,覆盖内容相对较多,讲课速度快、跨度大,不少学生感觉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课堂后,学生不仅要消化理解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还要阅读大量相关方面的书籍和文献资料。因而自学能力的高低成为影响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不少新生承袭过去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结果完全适应不过来。
不知道学习目标在哪里,在高中阶段,学生以考上大学为唯一的学习目标。考上大学后,不少学生感觉自己一下子得到了解放,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希望在大学里好好享受一下生活,未能及时树立新的学习目标,造成了考上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此外,不少“90后”新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别人的影响,有时会有意无意模仿高年级学生的做法,诸如“他们玩我也玩”,“他们谈恋爱我也谈恋爱”,随波逐流。
“90后”大学生往往自我中心意识较强,不少学生是独生子女,在换位思考、体谅他人方面比较欠缺。另外,由于缺乏与兄弟姐妹或者玩伴之间的互动,不少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也较为欠缺。在与大学里的新同学接触时,由于班级和宿舍里的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冲突。而不少新生习惯拿高中时的好友为标准来加以衡量,认为大学的同学没有高中那么单纯,那么好相处,从而感到孤独和苦闷。
在适应过程中,不少新生出现焦虑、空虚、迷茫的情绪,还有少数新生因为适应不良而产生退学的想法。对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有利于帮助他们较快适应大学生活,融入校园环境,确定新的学习和生活目标,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学习和生活。
首先,高校应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校刊、宣传栏等多种媒介,积极开展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在新生报到场所或宿舍区布置新生适应主题展板和海报,让新生了解大学生活常见的适应性问题,指导学生如何适应、调整和应对。其次,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可以提前培训一批专门做团体辅导的朋辈心理辅导员,或对带班学长学姐进行团体辅导技能培训。待新生入学后一两天,由心理咨询中心组织人员和制定新生团体辅导方案,开展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活动,帮助新生尽快熟悉环境。再次,由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或学校其他心理咨询师面向新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讲座内容宜针对新生在适应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做出一些指导。通过讲座,能使新生了解自己在适应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产生的情绪,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消除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误区,提高心理咨询求助意识,知道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地点、联系方式、师资力量、预约方式及咨询时段等,以便适应不良时能及时向心理咨询中心求助。最后,组织新生参观心理咨询中心,让新生到现场观看预约等候室、沙盘游戏室、个体咨询室、宣泄室、团体辅导室等功能室,体验音乐放松椅、沙盘等心理产品,对心理咨询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此外,可以在新生参观心理咨询中心的过程中,发放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的宣传册、书签等,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xx〕16号)和《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xx〕1号)等文件精神,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其中明确规定高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建立或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学校应开设必修课或必选课,给予相应学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在帮助新生在适应的各种措施中,没有一个平台有心理课堂这个平台影响面那么广,那么有针对性。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在新生入校第一个学期便开设,课堂内容应涉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新生适应指导、自我认识、情绪管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恋爱情感及常见的心理障碍等章节。这些内容将有效的促进学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另外,还要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回访辅导。
一是心理咨询中心、院系心理辅导老师。二是辅导员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要着力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参与意识。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新进教师岗前培训课程体系。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每年应为他们至少组织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应对学生宿舍管理员等后勤服务人员开展相关常识培训。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十七
隋岩的《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通俗易懂,里面穿插了许多生活中的例子,经典的电影解读,更加深了读者对心理学的理解。心理学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就真真实切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
我们在生活中有正面的心情,比方快乐,愉悦,乐观,观赏等;也有负面心情,比方焦虑,紧急,愤慨,哀痛等。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件事情,也有可能表现出不一样的心情,而人的心理成长和所处的环境有比较大的关系。
信任许多人在生活中都有拖延症,寒暑假作业,不到最终一刻,不去做;入了职场,许多工作也是到了最终期限才不得不匆忙忙忙地去完成它。还有每天早上顶着疲乏醒来,都告知自己,今晚必需要早睡,然后每天晚上又重复着刷xx到半夜三更。拖延症严峻的,甚至会影响到我们的健康和生活。生活中有少许负面心情,是我们生活中不行或缺的一部分,而我们应当用更主动的方式来面对发生或将来发生的事情。
生活中,除了独处,我们还会和许多人产生交集,亲人,伴侣,生疏人等。我们在打交道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有的人热情,而有的人冷漠,有的人宽容,而有的人计较。节奏合拍的人,相处起来很和谐,气场不合的人就有可能弄得尴尬收场。孔子xx: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许就是相处之道吧。
学习和了解心理学,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让我们更主动地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文档为doc格式。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十八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健康心理学应运而生,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是当今时代对人们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甚至是影响人们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影响。
随着各种压力的渐增,人们发现人类疾病谱正由传染病向慢性病方向发展,相应地医学模式也由原来的纯生物模式朝生物-心理-现代社会模式转变,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一门新的学科――健康心理学应运而生。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健康心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主要为人们如何保持健康的身心提供服务。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健康的心理在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地位必将会越来越重要。虽然心理学界对心理学今后发展趋势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乐观的看法,认为心理学必将会受到千千万万人重视,甚至宗教崇拜;另一种是悲观的看法,认为“心理学有一个长远的过去,短暂的历史和一个茫然的将来”,认为心理学即使再过10年也难以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现代人要提高生活质量,就必须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可以说,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是当今时代对人们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甚至是影响人们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1、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
曾经有一则寓意深刻的心理故事,讲的是一对男女朋友约会,结果男朋友迟到了。当女朋友问及男朋友迟到的原因时,男朋友回答说他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去了。如果这件事情分别发生在中国和美国两个不同国家,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如果在中国,女朋友可能会立即挥袖而去,认为她的朋友有毛病;如果在美国,女朋友听说后则会喜出望外,因为男朋友能够去看心理医生既说明他非常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时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当然,这只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人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近十年来,随着心理学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对心理学的认同度也在不断提高。对自身身体的认识也有了长足发展,认识到健康不仅是纯生理的健康,它至少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真正的健康应是生理、心理和现代社会适应的和谐统一。同时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必然会导致人们精神的欠缺,人情的淡漠;导致高的心理发病率;导致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调;导致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失调,人的身心失调;导致所谓的"现代文明病"的出现。而要使这些问题得到真正解决,就必然要让健康心理学知识参与进步。因此,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
2、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日趋剧烈的现代社会竞争,高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得人们的心理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笔者作为一名高校心理健www.康教育工作者,曾耳闻目睹不少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影响了学业的正常完成。如大学生小a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后,由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平时没有用功学习,大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时他只好作弊,不料当场被老师发现并因此而受到学校的记过处分。如果他掌握一点健康心理知识,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也许这次处分就不会对他造成不良后果。但遗憾的是,他选择了自暴自弃,结果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同时出现了幻听、幻视等严重的心理障碍,无法继续学习,只好自动退学。又如大学生小b是院学生会的一名学习部长,学习成绩一般。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女大学生小c并一见钟情,但表白时遭到了对方的拒绝。遭拒绝后不久,当他去检查本院学生到课率时,一位老师竟当着他的面说:“这么差的成绩,居然还是学习部长!”遭拒绝后的失意加上他人的鄙视,他忽然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结果当天他就从宿舍楼的窗口跳了下去……在普通的人群中,也有不少人由于事业的失败、情场的失意、朋友的背信弃义、生活的不如意等等原因而轻则患上心理病症,重则走上轻生道路。所有这些表明,现代人所面临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调节自己的心理,则很可能患上心理疾病,影响身心健康。目前很流行一种说法就是把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但又感身体不适(如紧张、疲劳、胃痛、头疼……)的身体状态称“亚健康状态”。据一项统计数据表明,现代人生活压力下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大。所以说,掌握必要健康心理学知识是现代人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3、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还是影响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高智商等于高成就,因此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这种智力学说却无法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为什么有的人在校时是尖子生,进入现代社会后却一事无成?为什么我们对某些人一见面就有好感,对某些人一见面却产生反感?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困难挫折有些人精神沉沦、一反常态,而有些人却能保持轻松愉快、一如既往?美国心理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人生成就的影响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而80%则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他因素主要指个人的情绪调节能力、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的心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像“信心”、“乐观”、“人际交往能力”等这样一些非智力范畴的个人心理因素已经在美国企业界倍受重视。而“情商”这一美国心理学界流行的新概念也正在引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美国心理学家高曼认为“情商”主要由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驱策以及对他人情绪的识别、移情及适度的反应能力所组成。如美国“创造性领导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一些高级主管人员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原因并不是因为技术上的无能,而是因为人际关系的缺陷。因此,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加登纳认为:“一个人最后在现代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商因素。”可见,人们要获得人生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就必须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懂得如何调节情绪,如何培养自信心,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曾经有人指出:心理学的发展一般要经过点缀品、调味品和必需品三个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健康心理学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成为人们幸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美]查理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王,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王沛。现代社会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贾启艾。人际沟通(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十九
伴随着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和现代社会的客观要求,积极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重视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在于帮助人们发挥自己的潜能,提升人们对情感、工作和生活的体验。心理学家马丁塞林格曼、谢尔顿等人倡导的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关注的主体由心理异常者转向普通群体,其中很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心理调节技术可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调节和群体疏导,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进行研究已成为科学研究的新导向。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将积极心理学用于解决大学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已成为一种趋势。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运用科学、有效的干预方式,旨在帮助人们获得美好人生的学科。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相比,积极心理学注重帮助正常人获得更加健康、幸福的体验,而不是调节心理机能和矫正异常行为。这使得积极心理学对于帮助更广大的人群实现自身价值具有更大的意义。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个人的幸福感可以通过四个维度进行评判:身体的感觉、成就、社交和意义。在这四个维度中,积极心理学都有相关的理论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
(一)身体方面。
在积极心理学中,正向积极的健康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其目标不仅仅是保持健康状态、预防和抵抗疾病,更重要的意义是激发出人们过上长寿、健康生活的内在动力。积极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健康是一笔财富”的理念,这种“健康资产”,就是影响健康水平,帮助人们战胜疾病风险的一种因素。该课题致力于探索某一特定的“健康资产”对于长寿、健康的影响。该课题的研究结果证明,无论是对于健康还是受疾病困扰的人群来说,积极正面的情绪状态都有正面效果。在保持同等水平的吸烟量、饮酒量、运动量和休息时间的条件下,情绪较为正面的人也普遍较长寿。干预性实验也表明,积极的情绪能更有效地抵抗流感。此外,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进食更多果蔬会增强幸福感。在韩国、伊朗、智利、美国等不同地区进行同类实验的心理学家都得出了类似结论:进食更多果蔬使人更易感到“非常开心”。这可能是由于大量摄入某些营养物质的原因。
(二)成就方面。
成就是指在一定动机的驱使下,促使个体接受教育或训练后获得的学习成果。影响成就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及个体需求因素。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当人们满足某一层次的需求后,人们会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成就属于最高需求层面——自我实现。受这一普适性理论的影响,成就则成为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在积极心理学中,成就是个体追求有价值的工作,使之达到完美状态,获得心理满足的行为。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或者工作满意度高的人比低成就或工作满意度低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感。个体记忆中存在着与成就相关联的情绪体验,当获得成就的满意度更高时,愉快的情绪体验进一步促使人达成成就,由此获得良性循环。成就对于个体重要性在于工作本身,而不是随之而来的报酬。当人们在某项活动中获得成就时,满意感可以起到自我强化的作用,达到高峰体验。
(三)社交方面。
积极心理学的着眼点之一就在于积极情绪,而人际关系对于积极情绪起重要作用,不论这种关系是工作、家人、爱情还是友情。正如克里斯托弗皮特森教授的概括:“我们周围的其他人非常重要。”通过人际关系,人类可以接受、分享并且传播积极的能量。在这个过程中,人际关系也能够通过与他人积极互动得到增强。《性格优势和美德手册》首次尝试以研究群体的方式定义人类的积极心理特质。这些特质包括6种“核心美德”,下设26种可测量的性格优势。6种美德和26个性格优势如下:智慧和知识:创造力、好奇心、开放性、求知欲、洞察力勇气:勇敢、毅力、诚信、活力、热情人性:爱、友善、情商正义:公民意识、公平意识、领导力秉性:宽恕、怜悯、谦卑、谨慎、自制力神性:对美丽与卓越的欣赏、感恩、希望、幽默、灵性在这6种美德中,“人性”中的“爱”、“友善”、“情商”与人际关系直接相关,“开放性”、“诚信”、“领导力”、“宽恕”等与人际关系联系也较为紧密。因此,人际关系的维护在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中起到一定作用。
(四)意义方面。
意义是衡量幸福感的一个方面。有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的获得并不持久,在经历一段高峰期过后,幸福感回归原先的基线水平。所以想获得长期的幸福感与满足感,需要将外在激励转向内在激励,从考虑关注外在满足转向内在满足。意义是个体内在设立的为之不断努力奋斗的目标,并且当无人知晓个体的目标时,仍坚持继续,这个目标就是个体真正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在积极心理学中,意义是个体价值、生活意义和对未来的期望的综合表现。个体的价值是指个体在生产、生活中为满足个人需要所做的发现、创造。经历同一件事情时,人们对事物不同的看法及态度将导致不同结果。积极心态面对挑战和打击会更好地克服压力,战胜它并走出困境,而消极心态往往会导致失败的结果。有意义的生活是人们对未来的设想,人们面对危机或创伤表现得更加乐观,就更有助于战胜困难。促进人们树立目标,寻求意义可以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人们对事物的认知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则有助于人们提升主观幸福感。高校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对事物认识更为积极、有意义,是个人价值得以显现的最佳途径。
二、遇到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体质状况堪忧。
近来,我国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大学生体质问题亟待解决。根据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共同组织的第6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20xx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学生的各项体质较往年呈下滑趋势。19-22岁年龄组,即大学生所处的年龄组爆发力、力量、耐力等方面的身体素质水平都有所下降,大学生的体质锻炼时间也有下降趋势。体育锻炼是指根据身体需要,运用各种体育手段,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的体育活动。体育锻炼对促进积极情绪产生,宣泄不良情绪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间的减少,不仅影响了体质,更间接地对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低。
主观幸福感(swb)是指人们如何体验他们的生活质量,包括情绪反应和认知判断,swb的评判可以从情感平衡和生活满意度两方面衡量。良好的情感平衡是指愉快的情感体验与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相比较占优势。生活满意度是个人对生活的总体评价,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外,是衡量主观幸福感更有效的途径。笔者以安徽某高校20xx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校园生活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333份,收回问卷1333份,其中有效问卷1290份,占20xx届本科毕业生总数的24.13%。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和整理得出:在1290份有效问卷中,每项满意率较上一年均有所下降:平均分在8分-9分有10项,较上一年的17项下降较多,剩下的10项均在7分-8分之间;20个项目的全校平均分为8.00分,较上一年低0.31分。具体表现:在评选奖学金、评选先进工作方面,学生满意度平均分为7.99;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效果方面,学生满意度平均分为7.67;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学生满意度平均分为7.77。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而且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三)大学生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较弱。
大学是从学生变为社会人的过渡阶段,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相比较为复杂,很多大学生第一次离开家人,来到陌生的环境,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们独自处理。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阅历不够丰富,情绪较易冲动,事件的发生和处理不当往往会使他们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导致不良后果。据不全面数据统计,我国大学生暴力犯罪的案发率逐年上升。突发性事件发生较为突然,带来后果比较严重,处理较为困难,因此会对学生,其家人、朋友乃至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指导大学生如何预防、处理大学校园突发性事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大学生对未来发展方向感到迷茫。
大学生会面临许多不同的抉择:正在上大学,不知道以后做什么工作;快要毕业,不知道选择读研还是工作等。很多人会觉得是自己不够了解自己,试图通过向内思考的方式来探索自己、了解自己,但根本原因是缺乏足够的信息来做出决策。大多数同学在迈入大学后无法准确给自己定位,因为某些原因对学校产生抵触情绪,不能很好适应大学生活,自我调节能力较欠缺,对学习、生活得过且过。一些同学给予大学生活过多的期盼与憧憬,但实际的大学生活与想象有大落差:欠缺专业知识的拓展、没有合理分配课余时间和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等。安徽省某高校20xx届毕业生校园生活满意度调查显示,不管毕业生是已落实就业单位、国内升学、出国(境)留学、自主创业、求职中还是暂不就业,他们对自己从业情况的满意度平均分为7.98分,处于一般满意的水平。数据证实: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考虑,职业方向感缺失;而即便考虑过的人对职业生涯也没有一个详细的规划,不知道该做哪些准备、锻炼何种能力,这同样会导致迷茫情绪的产生。
三、对于大学生积极情绪培养的若干建议。
(一)体质提升与体育锻炼是培养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基础。
应该树立大学生合理膳食的观念,为大学生提供健康均衡的饮食,促进他们的体质提升,进而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合理地增加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树立大学生健康的生活观念。这不仅是为学习、生活打下基础,更是为了增进他们的正面情绪体验,进而获得幸福感。
(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是学生获。
得积极情绪体验的焦点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主张关注人的内在动力。在大学教育中,老师改善传统的教育模式,建立丰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带动活泼、自由的课堂氛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爱好,引导、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体悟在学习过程中高涨饱满的快乐情绪。高校教学需要因材施教。在进行因材施教的时候,需要考虑年龄、能力、性格等的个别差异,教师再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有弹性、有张力,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积极情绪体验。
(三)全面塑造大学生人格是培养大学生积极情绪的目标。
通过讲座指导、实践活动和课外实习的方式,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提升大学生挫折耐受力、自制力、毅力等,促进学生发挥自身潜力,预防突发性事件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后果。注重培养学生性格的积极方面,运用内在力量与积极情绪战胜困难,在实践中全面培育人格,同时挖掘和塑造学生潜能。并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增强积极情绪的互动。
参考文献:
[2]李怀玉.论心理新的研究趋势:积极心理学[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1).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二十
教育问题,是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最为看重的一个问题之一,也是最复杂的问题让许许多多的家长及老师都伤透了脑筋。现在的孩子想法各种各样,千奇百怪。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更倾向于找到正确的心态,而不是用各种不适应的方式。因此要是把心理学融入教育中,那么教育中的问题就不会变得那样的复杂。
贝尔纳效应尊重心理换位思考。
经常听到有的父母在埋怨:“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教,说什么都不听,怎么说都不听。”然而许多孩子也有很多不满:“爸爸妈妈总是啰嗦,唠唠叨叨都快被他们烦死了”,的确,在大多数情况下,许多家长都是习惯运用语言,习惯通过语言去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其实,这样的教育效果是不明显的。不少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中,只有7%的内容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而55%是通过面部表情、手势、眼神、体态等等来传达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就完全可以将重心更多的放在身体语言上。身体语言更能表现感情,传达出爱。
(一)利用眼神。
愤怒、责怪的眼神会让孩子觉得不安,甚至失去信心;而温和,慈祥的眼神能让孩子觉得温暖,能给孩子以鼓励。那么在孩子面前,父母就应该保持信任、亲切、期待的目光,即使在孩子犯错时也都这样做,会比打骂更有效果。因为这会让孩子在感受到温暖的同时,让他们自己发现错误的根源,在自我羞愧中改正,孩子能自己看到希望,获得信心。特别在同孩子在谈话时,更要注意自己的眼神,若总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或想自己的工作生活,让孩子觉得无法沟通,产生隔阂,不利于以后交流教育的开展。
(二)注意姿态。
父母的姿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教育。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遇事总是手忙脚乱、暴跳如雷或者表现出不雅的举动,猥琐的行为,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导致教育无法进行。如果父母在教育时运用的姿态大方得体,自然稳重,会让孩子产生学习的愿望,他们会更愿意接受这样的方式。这样的姿态不仅本身就能感化孩子,还能让孩子更能明白父母的教导,因为这样是身体力行的。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单亲家庭的原因,女孩很调皮,邻居们常常觉得很伤脑经。并且在女孩犯错时,不会听见从家里传出的打骂声,大家都认为这家人缺乏家教。但是,女孩一天天大了,变得越来越懂事,热心善良,甚至成为学校里的学生榜样。人们觉得很奇怪,就问女孩:“你爸爸是怎么教育你的?是不是很严厉?有没有打骂?”女孩微微一笑说:“爸爸很少骂我,但是他会很直接教我这件事情该怎么做,那件事情这样做是错误的。而且是不是用爸爸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他很爱我。我能从爸爸的眼神里感觉到爱与关心,我很幸福!”所以,当语言变得苍白无力时,父母不妨试试用行动去教育孩子,不要只是局限去“说”,不要迷信去“说”。多用身体语言,更真实的去表达。
中国父母自古以来都把孩子称作自己的“心头肉”,随时随地都是百般呵护,万般疼爱。但是现在有很多父母过度紧张的去关怀孩子,生怕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中遇见什么麻烦又不愿倾述,误入歧途。所以便去窥视孩子的隐私,这些父母往往固执的认为:父母在孩子面前就应该保持神秘性,孩子的方方面面父母都应该理所当然的去了解,显然这是不明智的。
看过这样一个报道:一位母亲发现在上初一的女儿最近总是心不在焉,面对自己的时候总是有什么话想说却欲言又止。于是,母亲趁女儿上学不在家撬开了女儿锁住的小箱子,发现里面有一封来自同桌的寓意朦胧的信。母亲很气愤,拿着信立即找到了学校,并且马上交女儿带回家进行教育。悲伤的女儿受不了刺激,夺门而出。几天后,大人们在河边发现女孩的尸体,母亲悲痛欲绝,却也无力回天。所以,即便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本着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心,但是一定要选对方法,选好方法,要不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立情绪,就会出来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管”的现象。
(一)正确的态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的东西。即使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也有拥有自己隐私的权利。而家长不要把孩子的隐私看得微不足道,反而要像看待自己的隐私一样去看待孩子的隐私。对待孩子的隐私家长应该以从容,客观的态度去分析,从侧面去关怀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一直都是最关心他们的,让他们自愿的去与父母交流,分享秘密。
(二)基本的信任。
父母应该给孩子足够的信任,不要去干涉孩子自己的个人世界。要培养孩子学会独立成长,让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在一些情况下,父母应该充分的相信孩子,让他们去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相信他们是有判断力和解决能力的,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相信他们的。这样一来孩子会觉得得到了父母的鼓励和信任,反而更愿意同父母交流,隐私就不会那么多了。
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孩子也不例外。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行为是为了孩子好,为孩子着想,就可以自私的走进孩子的隐私世界。那样既伤害了孩子的心,也影响着父母与孩子的感情。父母的都需要明白:不要用爱的借口去做伤害孩子的事情,未成年人同样具有隐私权。
经常可以听到许多父母的质疑: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听话,一遍又一遍的强调也听不进去。作为父母其实并不是注意孩子的吃饱穿暖就可以了,更多的是应该去了解孩子的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有时候就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事情,但是很多家长制很威严的父母也根本不去重视。其实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己的观点与想法,父母不去忽略孩子的想法,不去硬将自己的想法强压到孩子身上,做到将心比心,反而会收获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了解孩子的立场。
换位思考,首先自然是要站在孩子的立场,设身处地的去思考一个问题,要给孩子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不少父母在孩子同样错误时都采取雷霆般的责骂,或者严厉的质问:为什么不记住上一次的教训,为什么还要犯错,不断的重复这样做怎么不好,那样做如何不对。却不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做这件事情时的想法是什么?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二)不要过高的要求。
要做好换位思考,就不能孩子的要求过高。因为也许有的要求家长自己都达不到,又如何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呢?父母对孩子的高要求从本质上来说是合乎情理的,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一个成长的阶段于过程,而各个阶段的能力都是有限的。父母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用衡量大人或衡量自己的标准去对待孩子。作为父母,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且也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去要求孩子,这样的教育是事半功倍的。
巴西的球王贝利,自小就是一个踢球很有天赋的孩子,他是父亲的骄傲。但是,有一次在街上父亲看见贝利居然在街上和比他自己大很多的不良少年抽烟。父亲很是生气,心里立即就有冲动要上前教育孩子。但是当然迈出第一步脚时,他在想:儿子现在的年龄正是最要面子的时候,平时在家里也是教育他要独立面对问题,要是马上教育儿子面子上肯定过不去。他把儿子呼唤过来问他:“贝利,我看到你吸烟了,是我看错了吗?”贝利羞愧的低着头说:“不,您没看错。”父亲继续询问着贝利抽烟的时间,突然贝利看见父亲抬起了手,贝利觉得自己肯定要挨打了,但是父亲没有,而是将贝利拉到怀里,认真的告诉他:“你踢球一直都有很高的天赋,将来一定是一个高手,但是你如果继续抽烟、喝酒,那就到此为止了。因为你将很难再保持90分的水平,这事儿你自己决定吧。”说完,父亲已满脸泪水。从此以后,贝利再也没有抽烟,并且成为享誉世界的球王。但他说:“我永远也无法忘记,父亲那温暖的怀抱!”所以,孩子是有思想的,父母也要想想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孩子都是天真烂漫的,父母需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心理,他们想的是什么,需要的又是什么。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不闻不问,而是在与孩子真诚的交流中找到可以沟通彼此心灵的桥梁。这样一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变得事半功倍了。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个性和天赋,父母应该正视孩子的心理想法,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体会来自父母真切的。关爱,体会成长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1](美)里克·m·加德纳《日常生活心里学》2008年7月。
[3]王新波《从“心”生活—学会真正的生活心理学》2011年10月1日朝华出版社。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推荐成长的故事精彩通用(大全20篇)
- 2023年中华传统美德孝道(优秀8篇)
- 2023年香港当代经典散文(优秀8篇)
- 最新小学学生语文作业评语句(汇总19篇)
- 2023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对韵歌教学反思简短(汇总13篇)
- 体操教案通用(优质20篇)
- 最新组织野炊活动的计划书范文范本(模板17篇)
- 最新糖尿病日义诊活动方案通用(精选19篇)
- 最美网格员个人事迹材料怎么写(模板8篇)
- 淡淡素笺浅浅情浓散文 淡淡素笺,浓浓墨韵什么意思(5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