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级科学课件小水钟通用(通用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14:49:49 |
  • ZTFB |
  • 7页

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有利于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如何正确理解和分析新闻报道,提高信息获取和辨析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级科学课件小水钟通用篇一

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

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自然界的侵蚀现象。

【教学重点】认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

【教学难点】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

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扎孔)、水。

教师演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或录象、介绍实验操作的课件。

2、学生讨论交流。

3、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些问题。

1、我们先来看两幅图。(出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

你能说说你看到的景象吗?

你平时看到过类似的景象吗?

你认为出现这样的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2、模拟实验:下雨。

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明白实验器材所代表的含义。

教师课件出示介绍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学生观看学习。

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实验前仔细观察斜坡上的土地的形态;实验时注意观察“降雨”过程中的土地,以及“雨水”和“径流”的情况,并做记录;实验后描述实验中的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小组交流、汇报。

3、小结、拓展。

雨水会不会影响土地?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并思考:斜坡上的这许多小细沟是怎样来的,这许多小细沟中汇集的水流又会怎样改变地形。

1、如果我们刚才实验中的土地不是斜坡而是平地,如果斜坡上长满树木,

如果降雨量很大,结果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2、学生回答。

3、接下去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影响侵蚀的因素”吧。我们能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吗?

4、学生小组选择一个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前的讨论交流。

5、学生小组尝试撰写实验方案,教师提示这是对比实验,方案中要注意明确不同条件和相同条件,实验器材的选用和实验装置的设计。

还有什么影响侵蚀的因素呢?希望你们课后能继续观察与研究。

小学级科学课件小水钟通用篇二

1、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断某一物品是有何种材料构成的。

(2)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把本组找到的材料告诉其他组。

(2)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3、科学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2)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3)能举例说明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

4、stse目标:

(1)能举例说明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描述某种人造材料的主要加工过程。

1、正确判断出常见的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懂得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能以制成物品的材料为准,给物品分类。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问题:

教师:同学们,看你们桌子上物品中的钥匙,用力试试!会弯吗?

生齐:不会。

教师:对了,它很硬,那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

学生:是用铜做成的。

教师:钥匙是用材料铜制作成的。请同学讨论一下:钥匙是铜,铜就是钥匙这句话对吗?

(二)解决问题:

学生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1:那钥匙是铜做成的。

学生2:铜也不能开锁啊!

学生3:对,钥匙不能说是铜,它是让我们来开锁的工具,只是它由铜来做成,而铜是材料,还不能使呢!

学生汇报:老师,这话错了,钥匙虽说是铜做成的,但它能用来开锁,而铜则成为材料。

教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多好啊!物品是由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有一定的功能;可材料只能用来组成物品。下面每组的桌子上有很多物品,它们是由哪些材料制成呢?我们先找出物品的材料,可以用“**是由材料**制成的”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出物品是哪些材料组成,完成探究记录单;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教师:像木材,纸,金属,塑料这些材料,还有哪些物品是由它们制成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同学知道了物品是由材料制成的。那么所有的物品都是由种材料组成的吗?看图片上的物品,你们分析分析!

小组分析图片,汇报。

学生:它们是由二、三、五种等多种材料组成。

教师:是啊,我们周围的物品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组成。所以材料对我们的生活十分重要。

板书:

身边的`材料。

材料——物品。

|(组成)。

木材、金属、纸、棉花。

第二课时。

(一)引入: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我身边的许多物品都是由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明白了物品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下面请同学看这四幅图。(出示图)。

(二)认识材料:

教师:它们有哪些作用呢?

学生回答:杯子用来喝水;椅子用来坐;背心人用来穿;砖用来盖高楼。

教师:想想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呢?

学生分析,汇报。

学生分组讨论:塑料是人加工成的。木材、棉花与土是在大自然中的,天然的。

教师:是啊,塑料是人们用一些材料加工成的材料。你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加工的吗?

学生回答。

学生自学。

教师:谁谈谈什么样的材料我们叫它人造材料呢?

学生:需要人们加工的材料。

教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需要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不信我们各小组在我们的教室里找找看,看这里的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做的?能不能把材料分一下类?比比哪组找的最多。

由组长组织在教室里找材料。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小组交流找的情况。

汇报。

教师:刚才几个组都找到了不少的材料,试想一下,它们与我们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

教师:听了同学们的想法,我真为你们高兴,很对,今后环保、节能、新颖将是未来材料的首选。希望同学们平时多多注意各种各样的材料,了解关于它的知识。

(三)拓展:

2、塑料。

1、科学探究目标:

(1)能利用统计表记录并比较塑料与其他材料在性质上的区别。

(2)对于有关塑料性质的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能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3)能从实验结果中发现新问题。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举例说出人们为了满足需要而不断的研究开发新材料。

(2)能分别举出两个实例说明塑料制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引起的环境问题。

3、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塑料的多种性质,并能用三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塑料的用途。

(2)能举出两种以上新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能举例说出物品的特点与组成该物品材料的性质有关。

4、stse目标:

(1)能举例说明塑料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2)能提出我们为减少“白色污染”要做哪些具体事情。

(3)能描述工厂加工塑料的大体过程。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能用感觉器官,通过比较塑料的一些性质。

2、能利用统计表对材料的性质进行记录、比较。

3、能举例说出塑料制品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过程:

教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们身边的材料有各种各样,它们各有各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塑料这种材料的特点及用途。老师布置你们回去调查身边常见的塑料制品,下面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调查结果。

(一)认识塑料。

1、学生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在组内汇报。

2、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

3、出示几件塑料制品或图片,说一说它们的用途。

4、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比较塑料尺子与木头尺子。

1、教师出示一把塑料尺子与一把木头尺子,让学生对它们进行比较,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相同?那些特点不同?并记录在下列表格里。

塑料尺子木头尺子。

轻便。

透明。

防水。

耐磨。

2、学生分4人小组进行观察活动,填写记录表。

3、师巡视,在学生感到困难的时候,可提示他们。

4、学生分组汇报观察结果。

5、提问:这两种尺子除了以上特点,还有什么其他特点,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6、引导学生认识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预测,并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2、能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有关塑料其他性质的问题。

3、通过记录塑料杯遇热后的变化,体验到科学探究要重证据。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用热水和冷水,对塑料进行比较看看塑料还有什么优、缺点。

二、探究过程:

(一)塑料杯遇热水会怎么样?

1、猜想:塑料杯遇到热水会怎样?遇到冷水又会怎样?

2、分小组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

3、汇报讨论结果。

4、分小组实验:分别向两个同样大小的塑料瓶里倒入同样多的冷水和热水,观察两个瓶子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5、师巡视指导。

6、汇报实验及观察结果。

7、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塑料都有这种现象?小组讨论并举例说明。

8、关于塑料,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

(二)戴手套。

1、预测一只手戴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棉布手套,两只手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2、汇报预测结果。

3、到室外阳光下进行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5、将戴有两只不同材料的手套放入水盆中,体会两只手的感觉。摘掉手套后观察两只手是否湿润。

(三)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

小学级科学课件小水钟通用篇三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2、能够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

3、能够就两种滑轮的不同作用提出假设并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

2、知道两种滑轮的作用以及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

2、建立一种物体可以有多种用途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动滑轮、定滑轮各有什么作用。

教学难点:

组装滑轮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准备:滑轮、铁架台、钩码、线、测力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集中话题。

1、有谁做过升旗手。

2、能告诉我,你升旗的时候是向下用力还是向上用力的呢?

3、为什么向下用里,国旗却会向上走呢?

4、讲解滑轮的概念。

二、探索和调查。

1、你认为一个滑轮应该有哪些部分构成?

2、出示滑轮,讲解各部分名称。

3、讲解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

4、定滑轮除了可以帮助我们改变用力的方向,还能帮我们省力吗?

5、动滑轮又有什么用呢?

6、学生选择研究动滑轮还是定滑轮。

7、讨论实验。

8、交流、改善实验。

9、实验、记录、交流、小结。

10、要想做到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可以怎样做呢?

11、讨论。

12、实验验证。

三、回顾和解释。

小学级科学课件小水钟通用篇四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科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设计对比实验。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小学级科学课件小水钟通用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给大自然记日记的好处。

2、知道如何给大自然记日记。

3、培养学生长期观察、记录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4、意识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

有关竺可桢的资料、日记本、笔、气温变化曲线图、天气情况统计表格。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上次上课的时候,布置同学们搜集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资料。请同学们交流一下竺可桢爷爷的故事,讲一讲竺可桢爷爷是怎样给大自然记日记的?以及给大自然记日记的好处。

2.学生交流。

二、记日记的方法。

2.学生讨论、汇报。

3.教师提问:我们怎样才能给大自然记好日记呢?

4.学生阅读课本第70页的“自然日记”,讨论怎样记日记?记哪些方面的内容?

5.学生汇报记日记的方法。

.教师提问:给大自然记日记还需要准备什么?

三、布置日记任务。

谈话:竺可桢爷爷从1936年1月1日直到他逝世的前一天,共计38年零37天,从未间断。每天记录天气阴晴、风力级别、气温高低,以及相应的物候现象。他的自然日记有40多本,有近千万字。从这里我们知道,给大自然记日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同学们在给大自然记日记的过程中会不会像竺可桢爷爷那样坚持不懈,从不间断呢?今天,同学们准备好日记本,明天,就让我们像竺可桢爷爷那样,每天都给大自然记日记。一个季节完了,我们再来整理我们的自然日记,看看从我们的日记中能有什么收获!

四、整理自然日记。

1.教师提问:在自然日记中记录了哪些内容?有什么发现?谁能一下子说明白?

3.教师提问:怎样整理自然日记呢?学生讨论、汇报整理日记的内容和方法,教师板书。

4.学生整理自然日记。并讨论:经过对自然日记的整理,有什么新的发现?

5.学生汇报整理日记的情况和新发现的情况。

五、推测。

2.学生讨论。

3.我们的推测正确吗?怎么验证?

小学级科学课件小水钟通用篇六

1、知道天空中的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运动,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球自转的结果。

2、能根据已知“北极星相对不动”等事实证据,推测地球绕地轴自转,而且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3、做模拟实验研究北极星。

4、主动和小组同学合作探究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5、体会到多角度、多方面收集证据,有助于更好地解释现象。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北极星看上去“不动”的原因。

硬纸片两张,水彩笔,地球仪,转椅,四季星座运行图。

一、引入学习:

谈话:人们在夜间观星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北极星不动,而其他的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运动。

二、探究北极星为什么“相对不动”:

1、看图:(p82页两副图)这两副图有什么相同之处?

(1)星星都在怎样运动?是否都有一个“圆心”?

(2)“圆心”是否在天顶位置?是不是与天顶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2、讨论:照片中为什么北极星保持“不动”?

(1)小组交流

用一个转椅代表地球,在教室墙上贴一颗星星当作北极星,请一位同学坐在转椅上,当眼睛盯着北极星看时,北极星好像是不动的,如果视点落在哪一颗星星上,周围的星星就会围绕哪一颗星星运动。

(5)模拟实验三:在一个球上贴几个小人,代表地球上的人,让球自转的同时,想办法让小人能看见教室一面墙上的“北极星”不动。

(6)阅读p83页的资料,研讨一年中北极星“不动”的原因。

三、拓展:

1、观察地球仪,思考:地球仪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铁轴要做成倾斜的?

2、交流:地球自转还有什么特点?填写p83页的表格。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小学级科学课件小水钟通用篇七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上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

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

2、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

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

3、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

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

2)条件许可教师演示。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小学级科学课件小水钟通用篇八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上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

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1课时

1、导入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

2、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

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

3、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

2)条件许可教师演示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小学级科学课件小水钟通用篇九

1.讲述少年时期的牛顿制作水钟的故事。

牛顿小时候非常喜欢动手做玩具、小器械,据说他曾经做过一个“水钟”:在水桶壁上划上均匀的横线,让桶里的水从桶底往外滴,水面不断下降,根据刻度线读出时间,水滴尽了,正好是中午时刻。

2.利用流水制成计时器,它有什么科学根据呢?

3.展示古代泄水型和受水型水钟的图片资料,提出任务:今天我们就利用流水能计时的原理来制作水钟。

(设计意图:在制作水钟前,学生已经经历了滴漏实验的研究,对滴漏能作为计时工具有了一定的理解。通过听牛顿做水钟故事和看图片展示,激发学生设计和制作水钟的兴趣,明确制作水钟的任务。)。

2.出示提示:

(1)利用现有的材料的特点,你们准备做什么类型的水钟?

(2)考虑影响水钟的因素有哪些?你准备怎样控制这些因素?

3.各小组选取材料进行设计。

4.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

(1)请各小组谈谈你们是怎样设计的?

讨论:怎样用它来计时?怎样划分刻度才科学?

(2)请各小组结合同学们的建议,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古代水钟设计思想中得到启发,对水钟的类型、式样、材料、操作步骤等事项进行初步设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间的相互探讨,发挥集体的智慧,初步修正、完善设计方案。)。

1.各小组做水钟。提示:

(1)根据自己小组设计的方案进行制作。

(2)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检测一下我们猜测的影响水钟记时准确的因素是否正确。

(3)标出1~5分钟时的水位刻度。

2.及时记录制作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尝试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小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在“做中学”,方案设计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初步设计后,可以让学生动手做,在实践中学生会不断产生新问题,不断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是符合儿童认识规律的。在实践后,学生对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漏速度的控制、刻度划分的准确度等因素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设计意图:在实际应用后,再让学生学会反思,既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方案再进行反思,更要对自己的作品制作过程和技术进行反思,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设计能力和制作水平。)。

1.说说制作水钟给你的启示?

2.鼓励学生收集有关时钟的科技发展史资料,体悟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设计意图:做好课外延伸,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与科技发展史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代又一代人不倦探索的结果。)。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除了科学启蒙外,还承担着部分涉及到技术领域的教学任务。以往科学课上我们比较重视科学概念和原理的教学,但对科学课中的“技术教育”内容比较忽视,往往停留在动动做做的操作层面。科学课里的“技术教育”不是纯技术的小制作活动,而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科学概念或原理的基础上,用科学概念或原理来引领的设计活动和科技制作活动。本案例以“做水钟”作为“技术教育”的内容,一是它既有科学的思想,二是又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从科学思想来说,它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时间的测量”单元中古人发明计时工具的一个具体例子,这是典型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创造的过程。同时,制作水钟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如何克服流水先快后慢的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孔径以控制水滴的速度,如何标注刻度等都需要在设计和制作中不断探索。

在科学课中进行“技术教育”时,我们要注意处理以下关系:

1.理解科学概念和原理是开展“技术教育”的基础。科学课中的“技术教育”不是对某一或某些技巧的专门性训练,它不同于劳动技术课,它是对所学科学概念或原理的具体运用,是深化理解科学概念或原理的有效途径。

2.“技术设计”和“动手制作”是科学课中“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技术设计”的能力包括发现和描述问题的能力,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并评价方案的能力等;“动手制作”是在方案设计的引导下进行的动手实践操作活动,具体制作时又可以反过来修正和完善原先的设计方案,动手动脑,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小学级科学课件小水钟通用篇十

(1)引导学生认识人们用来计时的方法的多样性。

(2)引导学生制作和改进小水钟,利用小水钟进行简单计时。

(3)让学生知道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用学到的知识估测生活中水龙头的滴漏现象,提醒人们节约用水。

引导学生认识计时方法的多样性,会根据有些物体有一定规律的变化规律,掌握了它的变化规律就可以用来做计时器的原理、设计、改进小水钟。并把此知识引入现实生活,估测水龙头的滴漏现象,测量怎样减少浪费、节约用水。

准备一些有关刻漏和漏壶的录像资料或课件、水钟模型。一段动画片的片段、计时器课件、一次性纸杯、铁钉、水槽、水、沙子。

一、观察古代的水钟,分析其计时的优缺点。

可以一句话“如果不用今天的钟表,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知道时间?”引导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再次的分析和整理。从中找出水钟的资料进行典型观察、分析、研究,找出它的优缺点。

二、制作一个显示20秒时间的水钟。

同学们能不能利用材料超市的材料制作一个小水钟?能用这个小水钟进行20秒钟的计时吗?学生随之讨论、设计并进行实验,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获得知识,做出假设再自行设计实验,初步培养学生自行研究问题的能力。这个制作过程大约需要15分钟,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对学生进行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小组进行适当的提示和帮助,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对制作活动较好的小组教师要鼓励他们设计更好的小水钟。

(1)用显示器检验小水钟的计时准确性。教师放映显示器,师生共同检验小水钟的计时准确性。提问:小水钟为什么不准确?分析、整理实验数据找出原因,继续改进。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通过合作、讨论、研究,更深一步地了解水钟的计时原理。

(2)关心身边的水龙头的滴漏现象。这是一个拓展活动。让学生把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关心身边水龙头的滴漏现象,估测流失的水量,提醒大家节约用水。通过调查学生应该会发现,看起来缓缓滴漏的水实际上流失得非常快,促使他们反思:“自己平时是否注意关紧水龙头?”这个活动可以将学生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激励学生用学习的知识服务于社会。

(3)知识链接:刻漏和漏壶。引导学生认识古代的计时仪器——刻漏和漏壶时,最好选用电脑课件进行教学。这样不但能用最短的时间说明刻漏和漏壶的原理,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歌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级科学课件小水钟通用篇十一

1、通过一定的装置,用流水来计时,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2、小组分工、合作,用画图、文字、口述等形式设计制作水钟的方案,并利用剪刀、塑料瓶等工具和材料制作一个简易水钟,在实际运用中能够提出改进建议。

3、体验到完成一个科学制作需要不断重复实验,在实验中逐步完善,感受科学制作带来的快乐。教学重点:。

用画图、文字、口述等形式设计制作水钟的方案,并利用剪刀、塑料瓶等工具和材料制作一个简易水钟。

能够找出自制水中的不足,并做出改进方案。教学准备:

美工刀、两个塑料瓶、秒表、笔、纸胶和、纸条尺、输液管等。

(ppt出示古代水钟图片)这是我国古代能工巧匠设计出来的水钟,它分为哪两种类型呢?(受水型和泄水型)大家仔细比较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有什么区别呢?(泄水型刻度在容器上,受水型水钟刻度在盛液杯上。)师总结:哦,意思就是泄水型水钟是水流出多少来计量时间,刻度就在容器上面;而受水型水钟是根据盛液杯中接多少水来计量时间,刻度是在盛液杯上。(课件出示)。

我们简单了解了古代的水钟,孩子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能够计时的水钟?(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设计制作一个能够计时10分钟的简易水钟。(板书我的水钟)。

今天老师给你们每个小组准备了两大小、粗细相同的透明饮料瓶,我们用它们来制作一个计时10分钟的水钟。老师今天还准备的材料有水,可粘贴的纸条,工具有剪刀、大头针、秒表、笔、帕子、废液缸。(边说边展示板书材料与工具)他们是用来干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6页,给大家2分钟读书。看书的时候可别忽略书上的一句话一个图片,在读的同时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并以图文的形式拿出你们组的设计方案。

1、你们要做一个什么类型的水钟?是受水型还是泄水型的。

2、我们怎样来控制水流的速度;。

3、我们如何来划分10分钟的时间刻度,标在哪个位置,需要哪些工具。(课件出示。)。

师:(老师观察到孩子们已经设计好了)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方案。在说方案的时候请按照老师的问题一步一步的说,说清楚。最好用书中的原话,别的小组的同学竖起小耳朵看看他们小组的设计方案有不准确的地方吗?当他发表完意见的时候补充。(板书设计方案)。

生:我们小组是制作一个受水型水钟。首先用剪刀把两个塑料瓶剪开,一个留下下部,而另一个留下上部,并把瓶盖钻一个小孔。师:孔的大小要合适,太大水流太快,太小水流太慢,都不利于计时。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帮大家选出了合适的钻孔工具(出示工具并示范),然后呢?生:把两个瓶子组装起来,用表计时,在容器壁上标出接水1分钟和5分钟时的水位刻度。依水位来推算时间,分别标出1—10分钟的时间刻度。师:回答的非常好,哪位同学来补充一下。

生:在标出时间刻度时我们用可以粘贴的纸条贴在瓶子上,在瓶子形状一致的地方标上0min,当水位到达0min时计时。

师:回答的相当好,老师这里来说说如何使用秒表,左边清零,右边计时开始,再按一下暂停(边说边示范)那请问我们的纸条尺用来干什么呢?(手中拿出纸条尺)。

生:用来量出1min水位高度,5min水位高度,根据水位高度推算1—10min的水位高度。(师复述,并演示)。

师:哦,这是第一小组的设计方案,其他小组有不同的方案吗?说出与第一小组的不同。

生:我们小组制作的是泄水型的水钟,与第一小组不同的是在标出时间刻度的是在装置的上半部标出水流出时的水位。

师:大家的方案都非常棒!还有不同的方案吗?(没有)那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看着ppt巩固一下制作水钟的步骤。生:

1、将两个塑料瓶如图一样分割开。

2、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

3、如图一样将塑料瓶组装起来。

4、标出时间刻度。

师:好了,同学们在按照设计方案制作水钟前,组长请分工1号同学剪饮料瓶。

2号同学钻小孔,3号同学粘纸条,4号同学稳定水钟,5号同学画刻度,6号同学计时,7号8号同学推算时间刻度。当然,请大家齐读ppt上温馨提示。

生:

1、在剪塑料瓶的同时钻小孔,针尖锋利,注意安全。

2、计时前粘好画刻度线纸条,并标上0刻度。

3、擦干塑料瓶上的水。

4、计时同学与画刻度线同学互相配合。

5、扶住水钟,不要让水钟倒掉。

6、废料放入废液缸中。

7、水不小心洒了用帕子擦干。

现在请领料员前来领取材料与工具。开始制作水钟。(师分组指导实验)。

各小组都把自己的水钟做好了,那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计时更准确呢?首先我们来计时3分钟,开始,时间到,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板书使用中发现的问题)。

生:差一点没到7分钟的刻度。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我们设计的水钟不能准确计时。

师: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影响了水钟准确计时呢?

生:水在慢慢减少,水流速度变慢,容器的形状也有影响……(ppt出示)师小结:通过同学们实际操作,发现了我们设计的水钟存在了很多问题,如果水的流速不变的话,我们的水钟是不是更准确啊!那如何解决呢?(板书改进方案)善于观察的孩子你们观察过医院的输液装置吗,(ppt出示图片)它就能使我们输的液滴匀速的流入人体内老师这里带来了与之类似的装置。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速度是不是均匀的呢(出示装置),我们一起来观察30秒,1分钟的水位。大家看是不是水位差不变。(是的)。

4我的水钟材料与工具。

使用中发现的问题。

小学级科学课件小水钟通用篇十二

科学概念: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点】。

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

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

有关图片,儿童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3、引导:因此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要适当增大摩擦力,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害的时候需要减小摩擦力。

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

1、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的设计。

3、追问: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4、学生讨论交流。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1、引导: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3、学生探究。

4、提问: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

(1)刹车:增加压力。

(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

(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

5、整理信息、交流汇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