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三角函数课件范本(模板9篇)

  • 上传日期:2023-11-23 16:01:14 |
  • ZTFB |
  • 7页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我们应该注重饮食和锻炼。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养和综合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时间管理的APP和工具,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时间。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课件范本篇一

函数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揭示了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之间相互依存和变化的实质,是刻画和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托马斯称:函数是现代数学思想之花。

《集合与函数概念》一章在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学习的函数概念及其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已广泛渗透到数学的各个领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函数的思想方法贯穿了高中数学课程的始终。

本小节是继学习集合语言之后,运用集合与对应语言,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刻画函数概念,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它们优越性,从根本上揭示函数的本质。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用集合与对应语言刻画函数概念,进一步认识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中变量间依赖关系的数学模型。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会用集合与对应语言刻画函数。通过实例分析,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强化数学的应用与建模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解函数三要素,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通过例题教学与练习,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3.理解符号y=f(x)的含义,明确f(x)与f(a)的区别与联系。体会函数思想,代换思想,提高思维品质。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堂课作为一堂公开课,我曾在多个班级试教。主要问题有:

首先,由三个实例归纳共性会遇到困难。原因是由具体实例到抽象的数学语言,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能力;而对高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其次,学生不容易认识到函数概念的整体性。原因是把函数单一地理解成函数中的对应关系,甚至认为函数就是函数值。

第三,函数符号y=f(x)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是:1、从主观知识抽象成为客观概念。2、函数符号y=f(x)的理解。

四、学习行为分析。

在初中学生已学习了变量观点下的函数定义,具体研究了几类最简单的函数,对函数并不陌生;学生已经会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虽然函数概念比较抽象,但函数现象大量存在于学生周围,学生能列举出函数的实例,已具备初步的数学建模能力。                            我们目前所教的学生经历了初中新课程改革,他们普遍思维活跃,表达能力强,有较强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他们更喜欢教师创造疑问,然后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以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随时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意注意,努力思索解决疑问的方式,使自己的能力通过教师的点拨得到发挥。

针对学生这一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明白新问题产生的背景,引导学生对三个实例进行分析,然后归纳共性,抽象出用集合与对应语言刻画的函数概念。其间采用了多媒体动画演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讨论、交流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到“概念的.得出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的而不是强加于人的”。

对函数概念的整体性的理解,通过设计“想一想”、“练一练”、“试一试”等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巩固函数概念。而对函数符号y=f(x),则让学生分析实例和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符号的内涵;并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代换思想。如三个实例用统一的符号表示、例4中计算当自变量是数字、字母不同情况时的函数值。让学生在做数学中领会含义,学会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标准》提倡运用信息技术呈现以往教学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数学的理解需要直观的观察、视觉的感知,特别是几何图形的性质,复杂的计算过程,函数的动态变化过程、几何直观背景等,若能利用信息技术来直观呈现使其可视化将会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本节课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

1、  多媒体动画演示炮弹发射。在形象生动的情景中感受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的运动规律。

2、  用几何画板画出h=130t-5t2的图象。在图象上任取一点p(t,h),然后拖动点p的位置,观察点p的横坐标t与纵坐标h的变化规律。

3、  制作幻灯片展示问题情景。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课件范本篇二

1、理解平面向量和向量相等的含义,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2、掌握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

3、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以及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

4、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学习要点】。

1、向量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零向量,记作;长度为______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的向量叫做平行向量。

规定:与______向量平行;长度_______且方向_______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平行向量也叫______向量。

2、向量加法。

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向量加法有___________法则与______________法则。

3、向量减法。

向量加上的相反向量叫做与的差,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

4、实数与向量的积。

实数与向量的积是一个_______,记作________,其模及方向与____的值密切相关。

5、两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向量与非零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实数,使得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在四边形abcd中,等于()。

a、b、c、d、

例2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o,且,,则、表示向量为()。

a、+b、―c、―+d、――。

例3设、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则向量与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a、0b、c、1d、2。

例4下列命题中:

(1)=,=则=。

(2)||=||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的充要条件是。

(4)=()的充要条件是=。

其中真命题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例5如图5-1-1,以向量,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aobd,又,

用、表示、和。

图5-1-1。

【课堂练习】。

1、()。

a、b、c、d、

2、“两向量相等”是“两向量共线”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点p在对角线ac上(不包括端点a、c),则等于()。

a、

b、

c、

d、

4、若||=1,||=2,=且,则向量与的夹角为()。

a、300b、600c、1200d、1500。

【课堂反思】。

1.《长城》教学设计。

2.《青花》教学设计。

3.《春望》教学设计。

4.《阳光》教学设计。

5.社戏教学设计。

6.《人生》教学设计。

7.《秋思》教学设计。

8.《燕子》教学设计。

9.《春雨》教学设计。

10.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课件范本篇三

任教153班与154班两个班,其中153班是文化班有男生51人,女生22人;154班是美术班有男生23人,女生21人,并且有音乐生8人。两个班基础差,学习数学的兴趣都不高。

二、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教研组要根据教材各章节的重难点制定教学专题,每人每学期指定一个专题,安排一至二次教研课。年级备课组每周举行一至二次教研活动,积累教学经验。

6、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加强对高层次学生的竞赛辅导,培养拔尖人才。

四、教研课题。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集合。

第二周函数及其表示。

第三周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四周指数函数。

第五周对数函数。

第六周幂函数。

第七周函数与方程。

第八周函数的应用。

第九周期中考试。

第十十一周空间几何体。

第十二周点,直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十三十四周直线与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第十五十六周直线与方程。

第十八十九周圆与方程。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总结:制定教学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课件范本篇四

任教153班与154班两个班,其中153班是文化班有男生51人,女生22人;154班是美术班有男生23人,女生21人,并且有音乐生8人。两个班基础差,学习数学的兴趣都不高。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教研组要根据教材各章节的重难点制定教学专题,每人每学期指定一个专题,安排一至二次教研课。年级备课组每周举行一至二次教研活动,积累教学经验。

6、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加强对高层次学生的竞赛辅导,培养拔尖人才。

第一周集合。

第二周函数及其表示。

第三周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四周指数函数。

第五周对数函数。

第六周幂函数。

第七周函数与方程。

第八周函数的应用。

第九周期中考试。

第十十一周空间几何体。

第十二周点,直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十三十四周直线与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第十五十六周直线与方程。

第十八十九周圆与方程。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总结:制定教学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课件范本篇五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棱柱、圆柱、棱锥。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概括出棱柱的概念。

4.教师与学生结合图形共同得出棱柱相关概念以及棱柱的表示。

6.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7.让学生观察圆柱,并实物模型演示,如何得到圆柱,从而概括出圆标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概念及圆柱的表示。

8.引导学生以类似的方法思考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概念和表示,借助实物模型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概括。

9.教师指出圆柱和棱柱统称为柱体,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圆锥与棱锥统称为锥体。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后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举反例说明,如图)。

2.棱柱的何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

3.课本p8,习题1.1a组第1题。

5.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呢?

练习:课本p7练习1、2(1)(2)。

课本p8习题1.1第2、3、4题。

由学生整理学习了哪些内容。

课本p8练习题1.1b组第1题。

课外练习课本p8习题1.1b组第2题。

1.2.1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1课时)。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课件范本篇六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好的听课习惯是很重要的。当然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要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有目的性的记好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科学的记笔记可以提高45分钟课堂效益。

把握教材去理解。

要提高数学能力,当然是通过课堂来提高,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学习高一数学的过程是活的,老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都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当老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反映不出来的。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生而同时形成的,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会做一个习题,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教学,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

提高思维敏捷力。

如果数学课没有一定的速度,那是一种无效学习。慢腾腾的学习是训练不出思维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是培养不出数学能力的,这就要求在数学学习中一定要有节奏,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能力会逐步提高。

避免遗留问题。

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着问题讨论,因此可以听到许多的信息,这些问题是很有价值的。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结症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有价值的问题要及时抓住,遗留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补,注重实效。

返回目录。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课件范本篇七

1.知识与技能: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画出简单几何体、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三、学法指导:

观察、动手实践、讨论、类比。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开课题。

展示庐山的风景图——“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

(二)讲授新课。

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中心投影: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

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

正投影:在平行投影中,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

2、三视图:

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侧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俯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三视图: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统称为几何体的三视图。

三视图的画法规则: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长对正:正视图与俯视图的长相等,且相互对正;。

高平齐:正视图与侧视图的高度相等,且相互对齐;。

宽相等:俯视图与侧视图的宽度相等。

3、画长方体的三视图:

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和正上方观察到有几何体的正投影图,它们都是平面图形。

长方体的三视图都是长方形,正视图和侧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俯视图和正视图都各有一条边长相等。

4、画圆柱、圆锥的三视图:

5、探究:画出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三角形的棱锥的三视图。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课件范本篇八

改进:在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经过反复斟酌推敲,以更简洁的方法,结合实际,以自主探究、协作互助的方式,将原精品课程进行了相关变更,添加具体实例,并在授课过程中参阅经典算法,将之穿插于教学中,激趣导学,效果感觉更好。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3模块第一章算法初步第1.1.2节第一课时,

主要包括程序框图的图形符号、算法的程序框图表示、算法的的逻辑结构等三部分内容。

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算法也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需要算法,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也都有算法,当然我们更关心的是计算机的算法,计算机可以解决多类信息处理问题,直接写出解决该问题的程序是困难的,因此,我们要首先研究解决问题的算法,再把算法转化为程序,所以算法设计是使用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的分析,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本章节的重点是体会算法的思想,通过模仿、操作、探索,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三种基本逻辑结构中顺序和条件结构,经历将具体问题用程序框图来表示,在实际问题中能设计相关程序框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关于本节内容,相对学生来说,全是新知识,因它涉及到计算机科学相关内容,也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学习过程序框图的设计,在编写程序方面基本上都是“零起点”,而且认为程序框图设计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此本课的举例和任务都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体会成功的喜悦,领略程序设计之算法程序框图表示的乐趣。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课外资料和实例,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建构模型,化抽象为具体,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行指导、启发、补充与完善。

(一)知识与技能。

2、理解并掌握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实际现实生活中,能正确运用相关逻辑结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2、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程序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之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规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种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迎难而上,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克服畏难情绪,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塑造认真、细致的做事态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程序框图的图形符号、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及应用。

教学难点:算法的条件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教学策略。

3、竞争机制策略:据本章节中部分内容,合理设置分组竞争,小组赛形式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不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且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探究精神。

六、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启发引导式、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模仿建构学习法。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活中具体实例、同步学案。

教学程序教师组织与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发放“任务”纸质1、把任务学案发给学生。

2、查阅、收集有关实际生活中实例,用于本节教学1、预习。

2、查阅相关资料学生是学习主体,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改进:生活中的问题,描述解决步骤(1)算法的描述:要交换两杯不同液体的方法、步骤;(自然语言描述法,复习)。

穿插经典算法在教学中,激趣导学。

1:鸡兔同笼、2:谁在说谎。

(2)你还知道有什么渠道能使算法描述得更直观、高效、准确吗?引导学生看书自学。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看书自学本节程序框图相关知识:程序框图图形符号。

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关注。

探究不同程序框图符号表示的不同含义,初步探讨程序框图的画法。

重点部分强记据教材设疑,并逐一提出下列问题:

(1)程序框图共有哪些图形符号?

改进:同学们,你们所常见的图形有哪些??学生回答。

现在,从这些常用图形中,我们选出几中种来用于表示“算法”中的含义。

(2)不同符号所表示的什么含义?

(3)具体应用,实例列举,老师在黑板上“补”画“长方形面积”流程图。

(4)要求学生结合上述老师所讲实例,模仿“补充”画出,改进:

a:圆的面积、周长的流程图(老师完成)。

b:正方形面积、周长的流程图(师生共同完成)。

c:三角形面积、周长的流程图(学生自己完成)。

d:求学生语、数、英三科成绩平均分的程序框图(学生自己完成)。

(5)例3.已知三角形三边长,求三角形面积的程序框图(老师提示公式,学生自己理解)。

(6)判别整数n是否为质数后面学。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课件范本篇九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

面积、体积换算。

(4)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5)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