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池导游词通用(模板17篇)

  • 上传日期:2023-11-10 09:33:55 |
  • ZTFB |
  • 13页

学习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总结应该包含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对未来的规划和期望以及自我评价等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我们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到最好。

天池导游词通用篇一

孟达天池在青海省东部循化撤拉族自治县东部,孟达天池自然保护区1980年建立,面积9544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林。孟达天池面积约300亩,池水清澈碧澄与蓝天一色,群峰倒影,随波微动。湖中水鸟飞翔,鱼儿舒然游动。孟达天池是青藏高原的璀璨明珠,20xx年4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西双版纳”,是青海省避暑、疗养和旅游胜地。

孟达天池自然保护区1980年建立,20xx年4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誉为“青藏高原上的西双版纳”,是青海省避暑、疗养和旅游胜地。

面积9544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林。孟达天池面积约300亩,池水清澈碧澄与蓝天一色,群峰倒影,随波微动。湖中水鸟飞翔,鱼儿舒然游动。

保护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属阿沁卡金——当蕊五台隆起带。地貌为黄土丘陵,切割破碎,多陡坡,悬崖峭壁,沟谷狭窄,呈“v”字型。由于保护区四周群峰突起,削弱了干冷气流的侵袭,又迎着东南气流,区内气候温和,多雨。年均温5.4℃。地形相对高差大,致使气候有暖温性、温性和寒性各种特征。年降水量622.7毫米,5~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9%。

区内有五条河沟,由南向北流入黄河。在木场沟中部有天然湖泊——孟达天池,面积近20公顷,平均水深10米,蓄水200~300万立方米。天池东部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天然大坝”,长200多米,高出水面50~70米,坝体为冰川退缩后形成的终碛堤,天池东南部有10米多高,7~8米宽的扇形瀑布,夏日水量充沛,冬季则成冰瀑。

孟达的天池比长白山天池和天山山腰的天池小得多。但它有自己的特点。长白山天池周围是水山筑成的几乎是寸草不生的几座山峰,天山的天池外面较远的地方才有茂盛的雪岭云杉林,而孟达的天池却被十分稠密的森林团团的包围起来,从池边到山顶,全被森林覆盖。池水也与众不同,长白山天池的水最美,有各种各样的蓝色,而且图案随着天空中云块的移动而不断变化;天山的天池则是一种蓝色;孟达天池的水却是绿色的,几乎和四周森林的颜色相同。

天池导游词通用篇二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保护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属阿沁卡金——当蕊五台隆起带。地貌为黄土丘陵,切割破碎,多陡坡,悬崖峭壁,沟谷狭窄,呈v字型。由于保护区四周群峰突起,削弱了干冷气流的侵袭,又迎着东南气流,区内气候温和,多雨。年均温5.4℃。地形相对高差大,致使气候有暖温性、温性和寒性各种特征。年降水量622.7毫米,5~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9%。

区内有五条河沟,由南向北流入黄河。在木场沟中部有天然湖泊——孟达天池,面积近20公顷,平均水深10米,蓄水200~300万立方米。天池东部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天然大坝”,长200多米,高出水面50~70米,坝体为冰川退缩后形成的终碛堤,天池东南部有10米多高,7~8米宽的扇形瀑布,夏日水量充沛,冬季则成冰瀑。

孟达的天池比长白山天池和天山山腰的天池小得多。但它有自己的特点。长白山天池周围是水山筑成的几乎是寸草不生的几座山峰,天山的天池外面较远的地方才有茂盛的雪岭云杉林,而孟达的`天池却被十分稠密的森林团团的包围起来,从池边到山顶,全被森林覆盖。池水也与众不同,长白山天池的水最美,有各种各样的蓝色,而且图案随着天空中云块的移动而不断变化。天山的天池则是一种蓝色;孟达天池的水却是绿色的,几乎和四周森林的颜色相同。

天池导游词通用篇三

吉国山天池位于扎兰屯市吉国山上,柴河镇以西40公里。它与驼峰天池、江沟天池共同构成了柴河风景区的天池群,其中基尔果山天池是最壮观、最美丽的天池景观。方圆占地约1.5公顷,水深不可测,是一个安静而神奇的地方。这里丛林密布,沼泽泉水织成,车不能行,人不能入。多年来为彝、鹿、狍子、狍子所有。群山和森林之间有一个像满月一样的圆形湖泊。“水明艳阳,山空雨奇。”人们都说西湖的水很美很美,比西湖的水还静。湖边的山像障碍物,风进不去。平静的水面像打磨过的琥珀,光滑的表面泛着七彩的光,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木刻,刀笔俱佳。这里出奇的安静,只有偶尔的山鸟鸣叫。天池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既没有入口也没有出口,水量常年保持稳定。雨季水位不升,旱季水位不降。天池的水含丰富的盐碱,鹿、鹿、狍子、狍子经常在黄昏前舔食盐碱。

根据传说,还有一个美丽的关于基尔果山天池的传说。一群仙女受不了天宫的寂寞,就飞去人间玩。当他们看到柴河流域风景如画,比仙境还要好的时候,纷纷倒在这里。他们在清澈的河里游泳和玩耍。玩得开心后,他们对着圆镜子打扮起来。穿好衣服后,他们一个个飞走了,拖着长长的五颜六色的裙子。过了一会儿,一个美丽的小仙女又飞回来了。原来是找被遗忘的镜子。仙女渐行渐远,却找不到她珍贵的镜子。她恋恋不舍,突然发现自己珍贵的`镜子留在了山顶,那面镜子已经变成了镶嵌在山顶的天池。天池光滑如镜,水光四射,圆湖如满月,清晰地映出群山的倒影。美丽的仙女惊呆了,久久不忍离去。直到姐妹们多次催促,她才依依不舍地飞回了寂寞的天宫。

从此,这个美丽的“天池”就在大兴安岭东麓的群山中被发现了。因为“天池”很圆,形状很美,坐落在基尔果山上,所以得名基尔果山天池。基尔果山天池的静谧让人心旷神怡。躺在池畔的青春里,看诗;支起野餐篝火,举起一个杯子,举起一个杯子。扔掉别人的名字,忘记所有的侮辱,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

天池导游词通用篇四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位于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境内,博格达峰的北侧,这里距乌鲁木齐市约110公里,是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这里还是西天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

天池湖面海拔1910米,最深处达105米,湖面倒映着博格达峰,周围云杉环拥,风景犹如仙境。

景区内囊括了高山湖泊、湿地草甸、森林峡谷等自然景观。

2013年,景区还被国家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天池景区内共有三处水面,除主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天池”)外,在东、西两侧还有两处水面。

东侧是“东小天池”,又名黑龙潭,位于天池以东500米处,潭下为百丈悬崖,有瀑布飞流直下,像一道长虹而降,景点名“悬泉瑶虹”。

西侧是“西小天池”,又称玉女潭,位于天池西北约两公里处,因池状如圆月,池周围塔松环抱,如遇到皓月当空时,静影沉壁,所以得名“龙潭碧月”。

池侧也飞挂一道瀑布,高数十米,水流如银河落地,景称“玉带银帘”。

池上有闻涛亭,在亭中观赏瀑布,别有情趣。

景区内各景点之间,均有栈道连接,可步行到达。

在天池的东岸,有西天王母庙,始建于元朝,目前看到的是1999年在原庙址上重建的建筑,里面供奉着王母娘娘,所以也称“娘娘庙”。

区间车下车点靠近天池的东岸,沿着栈道步行到西岸的王母庙大约1.5小时。

和天池景区美丽的自然风光比起来,这个庙不是非常值得花时间去游玩。

每年的11月中旬到次年的3月底会举办“天山天池冰雪风情节”,届时游客可以前往风景区附近的天山滑雪场进行滑雪及其他的`冰雪项目。

景区内哈萨克族的帐篷可以住宿,但一般游客都是游玩结束后当天返回市区,疆外游客多数是从乌鲁木齐出发前往天池游览,当天就可以返回乌鲁木齐市区住宿。

景区内有就餐点,但价格高于景区外,食物的品质也比景区外差点,建议游客自带食物,等待返城后,在城内再享用新疆美食。

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县境内。

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

天山博格达峰海拨5,445米,终年积雪,冰川延绵。

在天池同时可观赏雪山、森林、碧水、草坪、繁花的景色。

附近还有小天池、灯杆山、石峡等景点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区,阜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汉、回、哈萨克、蒙古、维吾尔等民族,长期生活在这灵山秀水之间。

具有无限诱惑力的亮丽风景,每位游览天山天池的宾客,都会领略到丰富多彩、纯朴热忱的民俗风情 雄阔的天山山脉全长2500公里,横亘亚洲腹地,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天然分界线。

天山天池风景区以高山湖泊为中心,雪峰倒映,云杉环拥,碧水似镜,风光如画,古称“瑶池”,据说神话中西王母宴群仙的蟠桃盛会便设在此处。

“天池”一名来自清代,取“天镜,神池”之意,极言此地风光之美。

天池湖面呈半月形,湖水清澈,晶莹如玉。

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

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

天池导游词通用篇五

山清水秀,瀑布飞流,木兰天池呈现的是一种山水交融的湿地生态,这里有一条精辟、奇妙的大峡谷,不长,但却集中着飞瀑、溪潭、怪石和奇木,十步一景,百步一绝。峡谷两头挑着明镜一般的高山湖泊,一大一小,相互呼应,仿佛群山的眼睛。山脚下,古朴的村镇,天池古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景象。山顶上,朱家山寨,相传是木兰将军的娘家,寨子临湖而建,青砖黑瓦,雕石门楣的清式古民居掩藏在满山的绿意里。

木兰天池面积13平方公里,主要由“浪漫山水”、“高峡人家”和“森林公园”三大主题景园连接成一个南北走向、长达10余公里的森林山水大峡谷。特别是高山环抱的木兰天池,水如明镜,清澈见底。这里也是三峡濒危植物保护培育基地,有1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在此落户。

浪漫山水景园,景区内以观赏飞瀑、溪潭、怪石等景观为主,可谓十步一景、百步一绝。特别是高山环抱的天池水如明镜,清澈见底。游船踏浪,驶过青山白云倒映的池水,仿佛来到人间仙境。

天池导游词通用篇六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位于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境内,博格达峰的北侧,这里距乌鲁木齐市约110公里,是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这里还是西天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

天池湖面海拔1910米,最深处达105米,湖面倒映着博格达峰,周围云杉环拥,风景犹如仙境。景区内囊括了高山湖泊、湿地草甸、森林峡谷等自然景观。20xx年,景区还被国家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天池景区内共有三处水面,除主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天池”)外,在东、西两侧还有两处水面。东侧是“东小天池”,又名黑龙潭,位于天池以东500米处,潭下为百丈悬崖,有瀑布飞流直下,像一道长虹而降,景点名“悬泉瑶虹”。西侧是“西小天池”,又称玉女潭,位于天池西北约两公里处,因池状如圆月,池周围塔松环抱,如遇到皓月当空时,静影沉壁,所以得名“龙潭碧月”。池侧也飞挂一道瀑布,高数十米,水流如银河落地,景称“玉带银帘”。池上有闻涛亭,在亭中观赏瀑布,别有情趣。景区内各景点之间,均有栈道连接,可步行到达。

在天池的东岸,有西天王母庙,始建于元朝,目前看到的是1999年在原庙址上重建的建筑,里面供奉着王母娘娘,所以也称“娘娘庙”。区间车下车点靠近天池的东岸,沿着栈道步行到西岸的王母庙大约1.5小时。和天池景区美丽的自然风光比起来,这个庙不是非常值得花时间去游玩。

每年的11月中旬到次年的3月底会举办“天山天池冰雪风情节”,届时游客可以前往风景区附近的天山滑雪场进行滑雪及其他的冰雪项目。

景区内哈萨克族的帐篷可以住宿,但一般游客都是游玩结束后当天返回市区,疆外游客多数是从乌鲁木齐出发前往天池游览,当天就可以返回乌鲁木齐市区住宿。景区内有就餐点,但价格高于景区外,食物的品质也比景区外差点,建议游客自带食物,等待返城后,在城内再享用新疆美食。

天池导游词通用篇七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天池山旅游。天山天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南33公里处。天山天池位于阜康县境内的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东距乌鲁木齐110公里,海拔1980米,(随着海拔高度不同可分为冰川积雪带、高山亚高山带、山地针叶林带和低山四个自然带。在天池同时可观赏雪山、森林、碧水、草坪、繁花的景色)。是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天池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海拔达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池是一座在两百余万年以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天池湖面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形,南北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平均湖深40米,最深105米,总蓄水量1.6亿立方米.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池古称“瑶池”,是传说中西王母宴请周穆王之地,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作诗曰:“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传说天地是西王母梳妆台上的银镜,又说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地绦绕的云雾,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小天池是西王母的洗脚盆,这些美妙的神话传说,给优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象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夏季,这里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绝佳的避暑盛地。游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览天地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横渡,饱览湖光山色。冬天的天池,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湖上坚冰如玉,是全国少有的高山滑冰场。世人将天地的自然风光概括为“石门一线”、“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现松”、“海峰展“悬泉飞瀑”八大景观。每年,天地都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其中几个景观。

龙潭碧月,龙潭是指位于天池下方约2千米,海拔1660米,盘山公路西侧的“西小天池”。传说是西王母当年用的洗脚盆,实则它是天池湖水透过地下湖坝粗大的冰渍物渗漏下来的泉水,在山嘴交汇的低洼处形成的一个积水深潭。池周塔松竞秀,满山苍翠,每当夜幕降临,皓月当空,山峰树影和碧月一器倒映潭中,静影沉壁,月影微颤,有诗赞曰“一弘碧流成龙潭,青松白雪镶翠盘,金秋桂月沉壁底,疑是嫦娥出广寒。”

南山望雪游客伫立天池冰碛堤坝上,翘首南望博格达雪山,但见“远处皑雪近处松,野花似锦绿偎红。湖光山色泼墨画,春夏秋冬一景融”。观此胜景,如临仙境,令人飘然荡。

定海神针。

传说天池之中有一个水怪,经常乱施淫威,兴风作浪。搅的天池之水瀑涨,淹没左右居民,百姓无家可归四处流浪。有一年,王母娘娘在天宫举行盛大的蟠桃会。会上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忘记邀请这位天池水怪。水怪不悦,发威泄私愤。顷刻之间浊浪滔天,洪水四溢。天兵禀报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旋即取下头上的一根碧玉簪投入水中,顿时风平浪静,水退石出。那根碧玉簪就变成了一棵榆树。从此生长在天池水边,成为镇水之宝。这棵由王母娘娘头上的碧玉簪变成的榆树就被后人称为“定海神针”。

西山观松,天池西侧山势相对缓和又位处阴坡,由冰碛石和泥石流堆积物组成的山坡比较疏松,蓄水条件好,特别适宜于林木的生长。这里云杉林连峰续岭,浓阴蔽日,是旅游最好的去处。“西山松”,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悬壶飞瀑天池下游东北方冰川终碛堤上建有人工水闸,天池泻水形成瀑布。瀑布沿嶙峋山石急流直下,白练垂空,声震山谷,瀑布于谷底冲出碧潭一方,人称“东小天池”。此处环境极为幽秘。东小天池北岸为断崖峭壁,泻水又形成一条高达百米的瀑布,流银泻玉,瀑声如雷,在阳光照射下,彩虹飞舞,形成“悬泉飞瀑”胜景,有诗云“珍珠数泉悬半空,银链高挂雾蒙蒙。烟水飘渺娇阳艳,长虹飞架青峦中。”

吉尔果山天池位于扎兰屯市基尔果山上,距柴河镇以西40公里。它与驼峰天池、犴沟天池等组成了柴河景区的天池群,而基尔果山天池是其中景色最为壮观、秀美的一处天池景观。方圆约1.5公顷,水深不可测,是个静谧神奇的所在。这里丛林茂密,沼泉如织,车不能行,人迹罕至,长年为犴、鹿、獐、狍所拥有。圆圆的一泓湖水,宛如一轮满月,镶嵌在幽林群岭之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人说西湖之水美在水光潋滟,这里可比西湖水,更以幽静为绝。湖畔四周群山如障,风不能入,平静的水面如磨光的琥珀,光滑中泛出五彩潋光,俨如一幅刀笔精良的套色木刻。这里又静得出奇,只有山鸟偶尔飞过的鸣叫声。天池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即没有入口,也找不到出口,而且水量常年保持平稳,丰雨时节水面不涨,枯雨时节水面不降。天池水含盐碱量高,常有鹿、犴、狍、獐等兽趁黄昏前来舔吃盐碱。

关于基尔果山天池还有一个“宝镜变天池”的美丽传说相传,一群仙女耐不住天宫的寂寞,便飞到人间游玩。当她们看到柴河流域风光美丽如画,胜似仙境,便纷纷飘落于此。她们在清澈见底的河水里游来游去,嬉戏玩耍。尽兴之后,她们对照圆镜梳妆打扮起来。梳妆打扮完毕之后,一个一个拖着长长的彩裙飞走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年轻美貌的仙女又飞了回来,原来是回来寻找遗忘的宝镜的。仙女飘来飘去,寻不到宝镜,恋恋不舍便欲归去,突然发现自己的宝镜遗落在大山顶处,已经变成了一座镶嵌在山顶的天池。天池平滑如镜,水光潋滟,圆圆的泓湖水,宛如一轮满月,清清楚楚倒映着群山的倒影。美丽的仙女看得呆了,久久不忍离去,直到众姐妹多次催促,才恋恋不舍地飞回了冷寂的天宫。

从此,大兴安岭东麓群山峻岭之中,便有了这座美丽的“天池”。由于“天池”形状非常圆而且非常美,且座落在基尔果山上,因此得名基尔果山天池。基尔果山天池的幽静使人心旷、清爽令人心怡,别有一番情趣。卧于青春池畔,观景赋诗;架起野炊篝火,举杯相酌,觥筹交错。杯光酬酢间,使人名禄双抛,宠辱皆忘,真可谓人间一大乐事!

各位游客大家好!!!!大家看起来兴致都很高啊!是的,出门旅游兴致最重要,尤其是今天呢,我们游览的可是天上的景点,那情绪想不飞到天上都不行啊!好了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自我介绍,我姓刘,是大家今天的实地导游,大家随便怎么称呼,什么小刘老刘啊我有叫必应,希望今天能为大家带来一个愉快的旅程!

我们面前的这座山叫石门山,其主峰海拔520.6公尺,天池就在山上.

石门锁大别,天池秀木兰。古道接悠远,山气入青岚。溪涧听天籁,飞雪落幽潭。空山不见人,但闻溪流声……这是一位作家游完木兰天池,感怀之中欣然写下的一首诗。.游客中流传着"武汉人不游木兰天池,枉为武汉人”、“游武汉不游木兰天池,枉称游武汉”等说法,所以说哟,我们大家的眼光都是一级的准啊,一游就游到了精华。

我们抬头所看到的是木兰将军身披铠甲挥剑的雕像,雕像下方的那一块石头上刻有三个大“降龙石”。相传小天池里有一条顽皮的小白龙,经常从水池子里钻出来嬉闹,搅得池水泛滥成灾,老百姓们怨声载道。自小,小木兰就有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气慨,决定要教训一下兴风作浪的小白龙。于是,她提着外公用松木削成的一只长剑,日夜地守候在小天池的池水边。终于有一天,小白龙又从小天池的池水里钻了出来,小木兰“嗖”地一步腾跃到了半空,一个大亮相地骑坐在了小白龙的脊背上,手里的松木长剑一下子抵住了小白龙的喉管,喝道:“你的父亲在天上呼风唤雨,为民造福;你却潜在小天池里兴风作浪,祸害百姓。今天,我要好好地教训你!”平日,耀武扬威的小白龙立即卷缩在了这块石头上,至今石上还留有小木兰的脚印,小白龙的爪印。木兰将军这一尊飒爽英姿的雕像,也蕴含着木兰将军外婆家的父老乡亲对来自五湖四海游客们的敬意和欢迎。

小白龙被小木兰教训之后收敛了许多,平日里都是藏在小天池的深处,小木兰没有放松看管劣性难改的小白龙,提着松木长剑经常地到小天池边去查看。深夜,小白龙烦闷和焦虑,常常浮出水面沉吟。当地老百姓为了感谢小木兰惩治小白龙,集体筹资为将军修建了观龙亭,还在小天池水边的巨石上刻下了“龙吟”二。

八仙座:縻龙桩一边的这块巨石上,是不是排有八个座位?这块巨石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呢!老龙王为了调教顽劣的.小白龙,邀请天上的八位神仙:汉钟离、李铁拐、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等,下凡“大峡谷”分别对小白龙传经布道。八仙驾祥云落下坐于这一块巨石上,便形成了眼前的“八仙座”景观。

聪明泉:聪明泉是传统的石砌台式结构,井上有专供提水的紧箍的木桶。相传,小木兰自小是由外婆带养,在外婆家生活了10余个年头,可以说是喝这一口井的水长大。相邻的村民们见小木兰天资聪颖,无论是学武,还是习文,每一样都是那么出类拔萃、无与伦比。于是,大家就认为木兰外婆家门前的这口井非同寻常,便不约而同地都纷纷到这一口井里来提水饮用,寄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同小木兰一样聪慧。后人,由此把这一口井取名为“聪明泉”。从此,聪明泉的故事是不胫而走,在黄陂境内是名闻遐迩。据说此后,还有许多人利用此泉水来除污治病,把它转换成了高附加质的“科技产品”。

滑草:大天池斜斜的草坡上,那九道窄窄的绿色滑道,是不是像一帘帘横空下泻的瀑布呢?这便是景区新增添的娱乐项目——高台滑草。游人从100多米高处一溜儿滑下来,那感觉是既惊险又刺激。胆子大的朋友们,可不要错过寻求这一刺激的机会哟!从100多米高处向下看,让你会感到头昏目眩。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游客,最好还是挂一挂眼科,一旁静心地观赏为好。

爬了这么久的山我想大家都应该有点累了吧,那么我们就先休息一会儿.休息的空档呢,我想为大家唱一支歌,如果唱得好请大家不要吝啬您的掌声,唱得不好呢,大家可不要把我推到天池里去了啊,天池可是仙女才有资格洗澡的地方,那样就太便宜我啦!

天池导游词通用篇八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山天池。

导游词。

欢迎参考!

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县境内。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天山博格达峰海拨5,445米,终年积雪,冰川延绵。在天池同时可观赏雪山、森林、碧水、草坪、繁花的景色。附近还有小天池、灯杆山、石峡等景点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区,阜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汉、回、哈萨克、蒙古、维吾尔等民族,长期生活在这灵山秀水之间。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各民族在生产、生活、饮食居住、装饰服饰、婚丧嫁娶、信仰禁忌、器乐歌舞、运动竞技等方面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这又是天山天池独特的、充满神秘浪漫色彩,具有无限诱惑力的亮丽风景,每位游览天山天池的宾客,都会领略到丰富多彩、纯朴热忱的民俗风情雄阔的天山山脉全长2500公里,横亘亚洲腹地,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天然分界线。

天山天池风景区以高山湖泊为中心,雪峰倒映,云杉环拥,碧水似镜,风光如画,古称“瑶池”,据说神话中西王母宴群仙的蟠桃盛会便设在此处。“天池”一名来自清代,取“天镜,神池”之意,极言此地风光之美。天池湖面呈半月形,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位于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境内,博格达峰的北侧,这里距乌鲁木齐市约110公里,是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这里还是西天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

天池湖面海拔1910米,最深处达105米,湖面倒映着博格达峰,周围云杉环拥,风景犹如仙境。景区内囊括了高山湖泊、湿地草甸、森林峡谷等自然景观。20xx年,景区还被国家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天池景区内共有三处水面,除主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天池”)外,在东、西两侧还有两处水面。东侧是“东小天池”,又名黑龙潭,位于天池以东500米处,潭下为百丈悬崖,有瀑布飞流直下,像一道长虹而降,景点名“悬泉瑶虹”。西侧是“西小天池”,又称玉女潭,位于天池西北约两公里处,因池状如圆月,池周围塔松环抱,如遇到皓月当空时,静影沉壁,所以得名“龙潭碧月”。池侧也飞挂一道瀑布,高数十米,水流如银河落地,景称“玉带银帘”。池上有闻涛亭,在亭中观赏瀑布,别有情趣。景区内各景点之间,均有栈道连接,可步行到达。

在天池的东岸,有西天王母庙,始建于元朝,目前看到的是1999年在原庙址上重建的建筑,里面供奉着王母娘娘,所以也称“娘娘庙”。区间车下车点靠近天池的东岸,沿着栈道步行到西岸的王母庙大约1.5小时。和天池景区美丽的自然风光比起来,这个庙不是非常值得花时间去游玩。

每年的11月中旬到次年的3月底会举办“天山天池冰雪风情节”,届时游客可以前往风景区附近的天山滑雪场进行滑雪及其他的冰雪项目。

景区内哈萨克族的帐篷可以住宿,但一般游客都是游玩结束后当天返回市区,疆外游客多数是从乌鲁木齐出发前往天池游览,当天就可以返回乌鲁木齐市区住宿。景区内有就餐点,但价格高于景区外,食物的品质也比景区外差点,建议游客自带食物,等待返城后,在城内再享用新疆美食。

巍巍天山,口衔天池,东西横亘2500余公里,南北宽度250至350公里。西起中哈边境,东至星星峡,在我国境内绵延1700公里。整个天山山系由3列山脉组成,由北往南分别称为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天池即位于北天山中段的博格多山北坡。博格多山向西,山势逐渐高峻。20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将广袤、深远的新疆奇丽、险峭的另一面打开。而回首东望,山势逐渐低矮。突然,博格达峰以海拔5445米的挺拔身姿陡起于群山丛中。与另外两座海拔分别为5287米和5213米的山峰构成了著名的“雪海三峰”,成为新疆的象征。天池也是因为陡然升起的高度而显得高峻异常。其实它的海拔为1943米,严格来说还不到“半山腰”。茂密的森林、广阔的草原、众多的山系――天山作为新疆“生命的摇篮”,占新疆全区面积三分之一强(57万多平方公里)。其山体由山地、山间盆地和山前平原三部分组成。

天池风景区,它以天池为中心,融森林、草原、雪山、人文景观为一体,形成别具一格的风光特色。它北起石门,南到雪线,西达马牙山,东至大东沟,总面积达160平方公里。立足高处,举目远望,一片绿色的海浪,此起彼伏,那一泓碧波高悬半山,就像一只玉盏被岩山的巨手高高擎起。沿岸苍松翠柏,怪石嶙峋,含烟蓄罩;环山绿草如茵,羊群游移;更有千年冰峰,银装素裹,神峻异常,整个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天池共有三处水面,除主湖外,在东西两侧还有两处水面,东侧为东小天池,古名黑龙潭,位于天池东500米处,传说是西王母沐浴梳洗的地方,故又有"梳洗涧"、"浴仙盆"之称。潭下为百丈悬崖,有瀑布飞流直下,恰似一道长虹依天而降,煞是壮观,帮成一景日"悬泉瑶虹"。西侧为西小天池,又称玉女潭,相传为西王母洗脚处,位于天池西北两公里处。西小天池状如圆月,池水清澈幽深,塔松环抱四周。如遇皓月当空,静影沉壁,清景无限,因而也得一景日:"龙潭碧月"。池侧也飞挂一道瀑布,高数十米,如银河落地,吐珠溅玉,景称"玉带银帘"。池上有闻涛亭,登亭观瀑别有情趣。眼可见帘卷池涛,松翠水碧;耳可闻水击岩穿、声震裂谷。

天池以西三公里处是灯杆山,海拔2718米,山体长3公里许。老君庙、东岳庙就建于此。当年道士在山顶立一松杆,上挂天灯,昼夜不灭,当年乌鲁木齐的百姓都以天灯为神喻,只要灯长明不灭就预示世道太平,故该灯又称太平灯。由灯杆山西眺,乌鲁木齐可尽收眼底,尤其在华灯初上之际,远看乌鲁木齐万家灯火,其乐无穷。

天池西南两公里处,有马牙山,海拔3056米,山体长5公里,山顶断崖崖嵬,巨石林立,形似一排巨大的马牙,因而得名。马牙山石林是天池景区的一绝,那些巨石在风的剥蚀下,形成厅特的马牙景观,其石厅形怪状,形态各异,或巨齿獠牙,如同猛兽血口,或层层翻卷如大海波涛。其中有一石极像古代牧人,头着毡帽,神态安然。走进石林总让你遐想联翩。在马牙山顶,北望天池,满目锦绣;东看博格达,雪海三峰尽收眼底;西眺乌鲁木齐,庐舍田庄,历历在目。

1.“天池石门”

(景名为“石门一线”)1783年,乾隆皇帝的侄女婿枣乌鲁木齐第三任都统明亮疏凿了天池水渠。第二年春天水渠断流,“渠口高出水面数十尺”,被认为"该处水渠实于屯田无益”,因此被乾隆皇帝下令“停止开挖,其用过银两,著于明亮名下,赔缴还项”。后来明亮著碑文时,只对“疏凿水渠”点到题目而碑文中只字不提: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阜康之阳,灵山屏列,峰势出没云雾中,上有天池在焉。俗传此水为蛟龙窟宅,雪淹冰封,莫穷所自。人欲探其胜者,至山麓辄为风雨所阻。(1783年)余饬骑从,自南山口取道而入。溪流曲折,山径纡回,林木交荫,蔚然深秀,穿岩越壑,盘旋于松云蓊郁之间,其不减蚕丛(指‘蜀道’)百折也。”都统明亮这里所言的不亚于蜀道的纡回山径,就在现在的石门以下。

石门是进入天池风景区的天然山口,两侧宽约百米,最窄处仅10来米。石门两峰夹峙,一线中通,是河道切割形成的峡谷,故又称“石峡”。石壁巍峨,高达数十米,长约100米,天巧奇绝,犹如打开的两扇门板。石色赭暗,如同铁铸,又称“铁门关”。石门内三工河穿流,水旋路转,河水湍急,浪花飞溅,崖耸谷深,声震幽谷,有诗曰:“巍峨石峡瑶池门,峭壁悬天险断魂。鬼斧神工刀劈就,一线通途上青天。”

2.“五十盘天”

(地名为“五十盘”)《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继续写到:“再登再憩,渐就平岗。”明亮所言的平岗就是石门以上的“又一村”。过石门后,顿觉“柳暗花明又一村”从“又一村”开始,就是上天池顶的盘山公路,约五十盘。“五十盘”的大湾子处,今新建有“闻涛亭”(旧亭“观瀑亭”已坍塌)。

3.“王母脚盆”

(又名“西小天池”,景名为“龙潭碧月”)《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继续写到:“闻水声潺潺,喷薄于断岩之上者,小龙潭也。潭水深碧,其源弗长,然虽流细力微,亦足以占溉近郭。”此处的“小龙潭”即为“王母脚盆”,位于“五十盘天”的第三盘的右下方,海拔1660米,由天池湖水从地下渗漏入池,水似玉汁,犹如王母的冰肌玉体,传说是“王母娘娘的洗脚盆”。池周围塔松竞秀,披绿挂翠,倒映湖中,墨染幽深;到了夜晚,碧月当空,静影沉壁,月影微颤,与粼波成趣,有诗曰:

“一泓碧流成龙潭,青松白雪镶翠盘。

金秋桂月沉壁底,疑是嫦娥出广寒。”

“冰潭银帘”(地名为“西小天池瀑布”)。

过了西小天池不远,路右侧的瀑布即为“西小天池瀑布”,瀑布凌空,垂帘数十米,犹如一卷垂落的银帘,银帘的后面,隐现着王母娘娘梳洗的倩影。

4.“西小天池瀑布”

传说是“王母娘娘的淋浴水”,“洗澡水”下泻即成“西小天池”。“西小天池瀑布”对面,光绪年间建有六角、尖顶的“观瀑亭”,已毁,但有王树楠的诗为证:

“半亭飞瀑挂瑶虹,万仞层冰镂玉龙。

晴霭断桥笼弱柳,怒涛深涧响寒松。

洪波泻地倾星海,仙掌擎天峙雪峰。

与子谈山过夜半,乱云深处忽闻钟。”

今于原址重建“闻涛亭”:八角、两层、红柱、黄琉璃瓦,亦十分魁伟。

5.“醴泉隐乳”

(地名为“西小天池瀑布源头”)。

“西小天池瀑布”的源头为“醴泉洞”,此处,似洞非洞,隐蔽难寻,又称“隐乳洞”。泉乳从地下涌出,清净甘甜似醴,传说是“王母娘娘的醴泉”。汉代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公元前86年)的《史记》卷一百二十三曰:“《禹本记》言:‘河山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这里说“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古代的一里约合今0.75里),即昆仑高约937500米,约为当今最高峰珠穆拉玛峰(海拔8848米)的106倍,由此可见,“昆仑”是中华民族心目中的最高山,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昆仑”所指的山也发生变化,《禹本记》中的“昆仑”指现在的博格达峰,现在的“昆仑”为西从帕米尔高原起,分三支向东分布的中国的最大山脉。

6.“仙女泳池”

(地名为“东小天池”)。

东小天池,位于“五十盘”的最后一盘的左侧半公里处,方圆数百米,海拔1860米。此处环境幽静,水清透底,原是“天上仙女的游泳池”,后被黑龙霸占,故又名“黑龙潭”。池水碧绿,深幽莫测,池周松柏密匝,清泉阴森,令人心惊目弦,毛骨寒立,犹入龙潭虎穴。为此纪晓岚作诗曰:

“乱山倒影碧沉沉,十里龙湫万丈深。

一自沉牛答云雨,飞流不断到如今。”

7.“悬泉飞瀑”

(地名为“东小天池泻水瀑布”)。

东小天池北岸断崖峭壁,高近百米,故称“百米崖”。每逢春末夏初,冰雪消融,池水上涨并由北岸泻漏下跌,形成近百米高的瀑布,流银泻玉,飞溅直下,水声如雷;若逢阳光折射,则彩练当空,气象万千,有诗云:

“珍珠数泉悬半空,银链高挂雾蒙蒙。

烟水漂渺娇阳艳,长虹飞架青峦中。”

8.“鳄鱼吐珠”

(地名为“东小天池源头瀑布”)。

翻过东小天池南面的山头,即达大天池北岸。天池北岸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堤坝,由古冰川终碛垄及山体崩落物迭加堆积而成,高289米,整个大坝似一条鳄鱼尾巴,故称“鳄鱼坝”。大坝东首建有人工水闸,名“鳄鱼闸”。天池水下泻,形成一条10来米高的瀑布,称“鳄鱼吐珠”,水溅“黑龙峡谷地”,汇成山涧溪流,北流不远形成一潭,即东小天池。“鳄鱼吐珠”、“冰潭银帘”和“悬泉飞瀑”合称“天池三瀑”。

1.“天镜浮空”

过了西小天池,明亮继续写到:“从此(指“西小天池”)越崇岭数层,始臻绝顶(指“鳄鱼坝”)。见神池浩淼,如天镜浮空,沃日荡云。洵造物之奥区也!”大天池湖面,传说是“王母娘娘的梳妆镜”,“天镜”海拔1910米,呈半月形,酷似一个头南身北的葫芦,其南段的三工河就是葫芦的把。天池南北长3.4公里,最宽处1.5公里,平均宽度1公里,湖周长9.7公里;最大湖深102米(位于东北处),平均湖深40米;湖面最大面积4.9平方公里,一般为3.5平方公里;最大容水量2亿吨,一般为1.6亿吨;湖水冰凉清澈,内有人工养殖的冷水型无鳞鱼。

2.“镇海古榆”

(又名“定海神针”)。

在鳄鱼坝上,将目光从“大天池湖面”收回来向湖边看,您可看到一颗孤零零的大树,那就是驰名中外的“镇海古榆”。天池北岸的这颗古榆树,相传是西王母的神簪化成。传说王母娘娘在瑶池举办蟠桃会,各路神仙应邀赴宴,唯独瑶池水怪未被邀情,它便兴妖作怪,翻池倒海,搅得周天寒彻,蟠桃会无法畅饮欢歌。西王母盛怒之下,顺手从头上拔下一枚宝簪,插在瑶池北岸,镇锁水怪,平息怒涛。后来,在插宝簪的地方,长出了一颗榆树。实际上,这颗古榆是后人或西王母为纪念穆天子所栽的槐树,而在天池北岸池边栽的适于该地水文土壤的榆树的后代。生长在海拔1910米高处的这棵古榆,独生独长,树冠大如伞,状如帝王金舆华盖,面海向南,孤芳傲立。特殊的自然环境,给这一枝独秀的古榆,添神增奥。即使丰水年,湖水再涨,也只能漫到其根部。长期以来,人们将古榆根部与湖水水面的距离,当朝北尾朝南,龙脊9曲呈9座起伏的缓峰,龙脊西侧的龙爪变为5条支脉,伸入池内。

3.“东岸靓女”

传说,每当夕阳西下,就有一个妙龄少女与东岸卧龙幽会。说来也巧,每当日薄西山,夕阳的余辉就沿着卧龙山勾勒出一位屈曲双腿、仰面而卧的少女侧影,她头枕高山,长长的睫毛化为山头的几株松树,丰满的胸脯化为两座圆圆隆起的山峰,梦幻迷人。要观此景,则需小住或包车前往。

4.“西岸鳄鱼”

天池西岸的长垄山体,传说是一条鳄鱼所变,故名“鳄鱼山”。鳄鱼头朝南身朝北,鳄鱼背呈弧状缓峰隆起,鳄鱼足插于湖中,鳄鱼尾即为前述的“鳄鱼坝”。

5.“南湖黄龙”

博格达山区,夏季降水较多,在天池常暴雨盆泼。三工河上游集水面积有168平方公里。每当大雨,河水汹涌北泻,黄色的洪水,浩浩淼淼。从池北南望,如一条黄色巨龙入池,使池水翻腾不息,涛长里许,涛声如雷,成扇状散去,似“孔雀开屏”。要观此景,则需小住或包车前往。

6.“大湾倒影”

大天池湖面西南部即“大湾子”处,风平浪静,峰林映湖,是观赏倒影的好地方。在大湾子观倒影,一定要掌握时间,天池白天刮上山风,夜晚刮下山风,换风时间一般在每天上午的九、十点钟,这时,天池风平浪静,倒影如画,此景乃成。要观此景,也需小住或包车前往。

7.“瑶池风帆”

天池南岸,一片松海。夏季运送枯木,从南至北无路可行,只得将木捆扎成排,放入池中顺水而下,此时须小扬风帆。放木排的最好时机,是在夜间刮下山风时进行,乘风破浪,顷刻即到,而且在风帆上点盏小灯,一为照明指航,二为图个吉利。放木工站立于排上,掌舵扯帆。此时,人去鸟归巢,山睡林酣,万空皆寂。

娘娘庙游览区。

一到大天池,左侧就有一条路向东延伸。循路向前数百米,可见一个船坞。从这里沿大天池东岸小路向南徒步半小时许,便可到娘娘庙游览区。

1.“达摩险径”

从天池北岸沿大天池东岸小路徒步去娘娘庙游览区的途中,左侧有一条非常危险、很少有人涉足的路也通娘娘庙。传说,此路由达摩所开辟。

2.“西王母庙”

(又称“娘娘庙”)。

道教将西王母视为玉皇大帝的太太,因此称西王母为王母娘娘。据史料记载,娘娘庙当年建筑规模宏大,香火旺盛,1932年毁于战火。80年代末90年代初,海内外华人多次受到西王母的梦托,因此来中国大西北寻找梦中仙境的人络绎不绝,当他们来到天池后发现天池之景与梦中非常相似。

1990年11月29日,中国台湾“西王母朝圣团”一行219人,专程来天池朝拜。自此以后,海内外“西王母朝圣团”络绎不绝。1992年,中国台湾道教“慈惠堂”在原娘娘庙遗址兴建了这座庙宇。现庙内有王母娘娘全身像及原娘娘庙部分遗物,如古钟、瓦当、壁画等。

3.“居仙故洞”

居仙故洞位于西王母庙右上方50米处,传说为群仙居住的地方,洞内壁画残存,隐约可辨。

4.“达摩禅洞”

达摩禅洞在居仙故洞的右上方。

5.“观音阁址”观音阁遗址在达摩禅洞的上方,建筑年代不详,曾有道士2人,民国末年被毁。

6.“会仙平台”

会仙平台在西王母庙左前方的天池边上,今为一块平坦的圆形草地。

7.“老子故洞”

《史记》卷六十三云:

“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西出函谷关),莫知其所终。”据传说,老子来到了“西王母之山”

并与西王母等一起在天池里畅游,没想到差一点犯了戒念,因此在天池东岸即今“老子故洞”进一步修炼。

8.“观佛光亭”

(又名“观海亭”)。

观佛光亭位于天池东岸的池边上,此处很少有人光临,非常幽静。日出时,如果天空布满碎云,那么就有佛光在西王母庙上空忽隐忽现,不知缘由者认为它是“海峰晨曦”,并作诗曰:

“云遮雾绕万仞隐,晨曦初露景色新。

五彩霞光呼日出,博峰含笑看盛景。”

天池导游词通用篇九

游客朋友们:

我们现在已经站在了长白山的山顶,我们的脚边,我们的眼前,就是以世界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的长白山天池。

它是长白山最具风姿,最为壮丽,最具有神秘色彩,也是最具人文色彩的自然景观。

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火山锥体顶部,是一座破火山口,经过漫长的年代积水而成糊。水面海拔高度为2189.1米,最深达373米,平均水深204米,为东北地区最高的水体,中国最深的天然湖。略呈椭圆形,南北长4.40公里,东西宽3.37公里。集水面积21.4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9.82平方公里,水边周长13.11公里。总蓄水量20.40亿立方米。

天池古有“图们泊”之称,那是万水之源的意思,是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三条大江的源头。而这三条大江,就是滋润东北亚大地的主要水系。

天池的特别之处和神奇之处在于,它只有出水而没有入水,却千年不绝地流淌着。古人说它的水来自海上,故称海眼。

天池还有一大奇迷,那就是天池怪兽之迷。其传说和见闻早有流传,文字记载始见于100多年前,近年源源不断传出有人看到天池怪兽出没的消息,使得这个世界之迷和世纪之迷愈演愈烈,相关情况,我将专门向各位做介绍。

自古以来,人们崇仰长白山天池,敬畏长白山天池,是按国人最高的崇拜境界——对龙的崇拜——来崇拜天池的,称天池为龙宫的说法比比皆是。

刘建封在《长白山江山冈志略》中说:有猎者四人至钓鳌台,见芝盘峰下,自池中有物出水,金黄色,首大如盎,方顶有角,长项多须,低头摇动如吸水状。众惧登坡,至半,忽闻轰隆一声,回顾不见,均以为龙,故又名龙潭。

又云,池中雷声时作,音同炮弹,百里外犹闻其声,俗呼为龙宫演操。

又云,平时水声澎湃,响如鸣金戛玉,俗呼为龙宫鼓乐。

又云,每年三月间,陡有黑云自西北来,大雨雹至天池不见。阅数日,忽由池中突起五色云,向东南而去,惟黑白两色居后。迨十数日,见云自东南飞来,仍入池内,而黑云不在其中。相传,黑龙江龙王会同天池龙王,朝宗东海云。

关于这方面,我下面介绍到天池怪兽时,再做探讨。

长白山天池又称白头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内。长白山位于中、朝两国的边界,气势恢宏,资源丰富,景色非常美丽。在远古时期,长白山原是一座火山。据史籍记载,自16世纪以来它又爆发了3次,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时间一长,积水成湖,便成了现在的天池。而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物质则堆积在火山口周围,成了屹立在四周的16座山峰,其中7座在朝鲜境内,9座在我国境内。这9座山峰各具特点,形成奇异的景观。

天池虽然在群峰环抱之中,海拔只有2194米,但却是我国最高的火口湖。它大体上呈椭圆形,南北长4.85公里,东西宽3.35公里,面积9.82平方公里,周长13.1公里。水很深,平均深度为204米,最深处373米,是我国最深的湖泊,总蓄水量约达20亿立方米。

天池的水从一个小缺口上溢出来,流出约1000多米,从悬崖上往下泻,就成著名的长白山大瀑布。大瀑布高达60余米,很壮观,距瀑布200米远可以听到它的轰鸣声。大瀑布流下的水汇入松花江,是松花江的一个源头。在长白瀑布不远处不远还有长白温泉,这是一个分布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温泉群,共有13眼向外喷涌。

史料记载天池水“冬无冰,夏无萍”,夏无萍是真,冬无冰却不尽然,冬季冰层一般厚1.2米,且结冰期长达六、七个月。不过,天池内还有温泉多处,形成几条温泉带,长150米,宽30-40米,水温常保持在42摄氏度,隆冬时节热气腾腾,冰消雪融,故有人又将天池叫温凉泊。

天池除了水之外,就是巨大的岩石。天池水中原本无任何生物,但近几年,天池中出现一种冷水鱼——虹鳟鱼,此鱼生长缓慢,肉质鲜美,来长白山旅游能品尝到这种鱼,也是一大口福。据说天池中的虹鳟鱼是北朝鲜在天池放养的。不时听到有人说看到有怪兽在池中游水。有关部门在天池边建立了“天池怪兽观测站”,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并拍摄到珍贵的资料,证实确有不明生物在水中游弋,但具体是何种生物,目前尚不明朗。

他们对天池的水进行过多次化验,证明天池水中无任何生物,既然水中没有生物,若有怪兽,它吃什么呢?这一连串的疑问使得天池更加神秘美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往观赏。

天池导游词通用篇十

今天,我们要去爬迷人的天山,看看天池,它像一个女孩一样美丽。

天山极其寒冷。本来只穿短袖,刚爬天山。感觉像冬天,和火焰山的感觉很不一样。我立刻给自己裹上一件厚厚的运动服。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很冷,说话的时候能看到呼出的一团团白色气体。

天山覆盖着茂密的树木。鸟儿在唱欢快的歌曲。俯视天池的平台,天池像大地母亲美丽的`蓝宝石眼睛一样深情的看着我们。我看到水面微波清澈,有的地方是浅蓝色,有的地方是深蓝色,就像一个美丽的拼图。微风吹来,湖水荡漾。在阳光的照耀下,湖面就像一个华丽的金色碎片在漂浮。虽然不同深度的湖泊挡住了鱼,但我知道它们现在必须在湖底成群玩耍和游泳,无忧无虑地生活......

可惜我们没有爬到天山山顶。我觉得一定很壮观。我没有看到天山罕见的神奇美丽的雪莲,也没有亲眼看到常年的雪。这真是美中不足!

天池导游词通用篇十一

孟达天池,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部的孟达森林植物自然保护区内。北靠黄河积石峡,东邻甘肃,南面和西面属东风、清水、道帏三乡,总面积95.4平方公里。从孟达山脚起步,沿山路攀登,二三个小时即可到达天池。池周有飞来峰、卧虎峰、回音崖、一线天、五子拜佛石、蛤蟆石、天然大坝以及奇松、山泉、飞瀑许多景点,湖光山色非常幽美。

孟达天池水域面积三百亩,蓄水量为三百万立方米,平均水深为一十七样,海拔为二千五百零四米,周围分布有野生植物五百三十七种,野生动物六十余种,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西双版纳”。继而前往,便是孟达林区腹地。

天池导游词通用篇十二

新疆有美丽的雪山,美丽的雪山上有一个特别美丽的地方——天池。呵呵,我就是你们的导游新新,我将带着你们走进天池,走进仙境,让你们感受天池的美丽。

天池约深90米,是由高山融雪化作的雪水汇聚而成的。湖水清澈,水深之处望不见底。我想,你们听我说一定不过瘾,还是我带你们亲自看一看吧!

天池,又称瑶池,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云集之地。相传周穆王西游,与西王母曾在这里饮酒作乐。请看,天池多好像天山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啊!在白雪皑皑的博格达峰的怀抱中闪烁着奇异的光彩。这颗明珠是绿的,绿如碧玉,绿得幽深,绿得可爱,绿得醉人……。

山绕着水,水绕着山。雪山天池好比一幅精美的名画,几乎让人寻不出半点缺憾。好了,今天的天池游就到此为止了。欢迎再次光临我们的旅行社。谢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再见!

语文张老师的评语:你的佳作把天池的美景描绘得多姿多彩,充满情趣。

天池导游词通用篇十三

天山天池以完整的垂直自然景观带和雪山冰川、高山湖泊为主要特征,以远古瑶池西王母神话以及宗教和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为文化内涵,是游览观光、科普考察、探险揽胜、休闲健身和民族风情游赏的最佳去处。

各位游客,大家好!

天山天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南33公里处。天山天池位于阜康县境内的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东距乌鲁木齐110公里,海拔1980米,(随着海拔高度不同可分为冰川积雪带、高山亚高山带、山地针叶林带和低山四个自然带。在天池同时可观赏雪山、森林、碧水、草坪、繁花的景色)。是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天池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海拔达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天池是一座在两百余万年以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天池湖面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形,南北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平均湖深40米,最深105米,总蓄水量1.6亿立方米.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池古称“瑶池”,是传说中西王母宴请周穆王之地,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作诗曰:“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传说天地是西王母梳妆台上的银镜,又说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地绦绕的云雾,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小天池是西王母的洗脚盆……,这些美妙的神话传说,给优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象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夏季,这里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绝佳的避暑盛地。游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览天地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横渡,饱览湖光山色。冬天的天池,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湖上坚冰如玉,是全国少有的高山滑冰场。世人将天地的自然风光概括为“石门一线”、“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现松”、“海峰展“悬泉飞瀑”八大景观。每年,天地都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龙潭是指位于天池下方约2千米,海拔1660米,盘山公路西侧的“西小天池”。传说是西王母当年用的洗脚盆,实则它是天池湖水透过地下湖坝粗大的冰渍物渗漏下来的泉水,在山嘴交汇的低洼处形成的一个积水深潭。池周塔松竞秀,满山苍翠,每当夜幕降临,皓月当空,山峰树影和碧月一器倒映潭中,静影沉壁,月影微颤,有诗赞曰“一弘碧流成龙潭,青松白雪镶翠盘,金秋桂月沉壁底,疑是嫦娥出广寒。”

游客伫立天池冰碛堤坝上,翘首南望博格达雪山,但见“远处皑雪近处松,野花似锦绿偎红。湖光山色泼墨画,春夏秋冬一景融”(谢玉康)。观此胜景,如临仙境,令人飘然荡魂。

传说齐天大圣在取到真经之后如约将金箍棒还给了东海龙王.天池之中有一个水怪,经常兴风作浪。搅的天池之水瀑涨,淹没左右居民,百姓无家可归四处流浪。有一年,王母娘娘在天宫举行盛大的蟠桃会。会上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忘记邀请这位天池水怪。水怪不悦,发威泄私愤。顷刻之间浊浪滔天,洪水四溢。天兵禀报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旋即取出定海神针投入湖中,顿时风平浪静,水退石出。那根金箍棒就变成了一棵榆树。从此生长在天池水边,成为镇水之宝。这棵榆树就被后人称为“定海神针”。

清晨天池观日出,较之泰山观日出别有一番情趣。在晨曦中天山的冰峰、杉林与色彩斑斓的湖水融为一体,使人犹如置身仙境。有诗赞曰“云遮雾绕万仞隐,晨曦初露景色新。五彩霞光呼日出,博峰含笑看盛景”

天池下游东北方冰川终碛堤上建有人工水闸,天池泻水形成瀑布。瀑布沿嶙峋山石急流直下,白练垂空,声震山谷,瀑布于谷底冲出碧潭一方,人称“东小天池”。此处环境极为幽秘。东小天池北岸为断崖峭壁,泻水又形成一条高达百米的瀑布,流银泻玉,瀑声如雷,在阳光照射下,彩虹飞舞,形成“悬泉飞瀑”胜景,有诗云“珍珠数泉悬半空,银链高挂雾蒙蒙。烟水飘渺娇阳艳,长虹飞架青峦中。”

亲爱的朋友,随着滚滚车轮,转眼我们已经来到了宏伟壮丽的天山脚下,这里雪峰插云,重峦叠嶂,危崖耸立,峡谷相连,林木葱郁,花草满坡,泉水淙淙,空气清新,这里居住着勤劳勇敢的哈萨克牧民,大家可以领略到粗犷豪放的哈萨克风情。

从进山开始,天山自然风景大体分为4个自然景观带:低山带,低山针叶林带,高山亚高山带,冰川积雪带。走进天山就不难发现,天山上的树木繁茂,种类繁多,而且大多生长在天山的北坡,这是由于新疆上空的水汽主要来自西风气流和北风气流,高大的天山能够截留较多的高空气流,在迎风坡降水多些,也就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观。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大家神往已久的天池,宽广的湖面呈半月形,湖面海拔1980米,南北长3000余米,东西最宽处为1500米,旺水时面积达4.9万平方公里,最深处105米,总蓄水量1.6亿立方米,这是一座200万年以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其北岸的天然堤坝就是一道碛垅。

天池是神话中的瑶池仙境,传说3000年前穆天子曾在天池与西王母欢宴高歌,留下千古佳话。

唐诗。

人李商隐曾以此作诗,“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天池还是西王母举行蟠桃盛会的地方,也是她在人间唯一的一处道场。还有传说,天池是西王母梳妆台上的银镜,又说是西王母的沐浴池。

天池导游词通用篇十四

游客朋友们:。

我们现在站在长白山之巅。在我们脚下,在我们面前的是长白山天池,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最高的火山口湖。

它是长白山最迷人、最壮丽、最神秘、最人文的自然景观。

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火山锥顶部,是一个破火山口,长期积水,形成糊状。水面海拔2189.1米,最深373米,平均水深204米。它是中国东北最高的水体,也是中国最深的天然湖泊。略呈椭圆形,南北长4.40公里,东西宽3.37公里。集水面积21.4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9.82平方公里,水边周长13.11公里。总蓄水量20.4亿立方米。

天池古称“图们公园”,意为万水之源。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源头。这三条大河是滋养东北亚大地的主要水系。

天池之所以特别神奇,是因为它只从水里出来,却不像绝地一样流了几千年。古人说它的水来自大海,所以叫海眼。

天池还有一个很大的奥秘,就是天池妖怪的奥秘。它的传说和故事流传已久,文字记载在100多年前就开始被发现。近年来,有人看到天池妖怪的消息不断传出,使得世界之谜和世纪之谜愈演愈烈。我会专门给你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自古以来,人们对长白山天池又敬又畏,按照中国人的最高崇拜境界——龙崇拜来崇拜天池。有很多说法说天池叫龙宫。

刘剑锋在《长白山江山岗址简史》中说:四个猎人来到钓澳台,看到潘智的低峰,从池中出来一个东西,是金黄色的,第一个有昂那么大,方顶有角,长项需要更多,摇头如吸水。所有的人都不敢爬坡,听到吼声都以为是龙,所以也叫龙潭。

云,池中惊雷,声如炮弹,百里之外犹可闻,俗称龙宫操。

又阴天,通常是水澎湃的声音,响如金戴玉,一般叫龙宫鼓乐。

又云,每年三月,陡峭的乌云从西北方来,大雨倾盆,直到天池消失。看了几天书,五色云突然从池中升起,向东南方向走去,后面却是黑白两色。过了十几天,我看到从东南方向来的云,还在进入水池,但是乌云不在其中。相传黑龙江龙王和天池龙王都生活在东海。

这方面我后面介绍天池怪的时候再讨论。

长白山天池,又名白头山天池,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中朝交界的湖泊,湖的北部在吉林省。长白山位于中朝边境,气势雄伟,资源丰富,风景秀丽。在古代,长白山是座火山。据史料记载,16世纪以来爆发过三次。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熔岩后,火山口形成盆状。时间久了,积水成湖,就成了现在的天池。火山爆发产生的熔岩聚集在火山口周围,形成16座山峰,其中7座在韩国,9座在中国。这九座山峰各有特色,形成了奇特的景观。

天池虽然四面环峰,海拔只有2194米,但却是中国最高的火山口湖。一般呈椭圆形,南北长4.85公里,东西宽3.35公里,面积9.82平方公里,周长13.1公里。水很深,平均深度204米,最深373米。它是中国最深的湖泊,总蓄水量约为20亿立方米。

天池的水从一个小缺口溢出,流出1000多米,从悬崖上洒下来,成为著名的长白山瀑布。大瀑布有60多米高,非常壮观。在瀑布200米外就能听到它的吼声。大瀑布的水流入松花江,松花江是松花江的源头。离长白瀑布不远有长白温泉,是一个面积1000平米的温泉群,13只眼睛向外喷涌。

据史书记载,天池水“冬无冰,夏无平”,这话没错,但冬天无冰也不完全对。冬季冰层一般1.2米厚,冰凌期长达六七个月。但是天池的温泉很多,形成几条温泉带,长150米,宽30-40米。水温通常保持在42摄氏度。时值隆冬,热气腾腾,冰消雪融,有人称天池为冷暖泊。

除了水,天池是一块巨大的岩石。天池没有生物,但近几年天池出现了一种冷水鱼,虹鳟。这种鱼生长缓慢,肉质鲜美。去长白山旅游能享受到这种鱼也是莫大的福气。据说天池虹鳟是朝鲜在天池放养的。时不时听人说看见妖怪在池子里游泳。有关部门在天池附近设立了天池怪观测站。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的观察,拍摄了珍贵的数据,证实了水中有未知的生物在游动,但目前还不清楚是什么生物。

他们多次测试过天池的水,证明天池水中没有生物。既然水里没有生物,如果有怪物,它会吃什么?这一系列问题让天池更加神秘和美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观看。

天池导游词通用篇十五

天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东天山北坡,东起寒气沟,西至松树塘,南自天山庙,北接鸣沙山,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距哈密市约70公里,有省道(即丝路北新道)通往,交通通讯方便。

天山风景名胜区分为白石头、鸣沙山、松树塘、天山庙和寒气沟五个景点。“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从市区沿哈巴公路到天山风景区的70多公里路程中,可以领略到绿洲、大漠戈壁、草原、森林和雪峰五大自然景观,沿途的海市蜃楼、烽燧驿站、汉碑唐庙、牧场毡房、鹿群,可谓融丝路风情于一线、集西域特色于一体。哈密天山风景名胜区自1995年开始开发建设,1997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定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2022年晋升为国家aaa级景区。

天池导游词通用篇十六

基尔果山天池是柴河风景区的主要景点,它位于扎兰屯市基尔果山上,距柴河镇以西40公里。它与驼峰天池、犴沟天池等组成了柴河景区的天池群,而基尔果山天池是其中景色最为壮观、秀美的一处天池景观。

方圆约1.5公顷,水深不可测,是个静谧神奇的所在。这里丛林茂密,沼泉如织,车不能行,人迹罕至,长年为犴、鹿、獐、狍所拥有。圆圆的一泓湖水,宛如一轮满月,镶嵌在幽林群岭之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人说西湖之水美在水光潋滟,这里可比西湖水,更以幽静为绝。湖畔四周群山如障,风不能入,平静的水面如磨光的琥珀,光滑中泛出五彩潋光,俨如一幅刀笔精良的套色木刻。

这里又静得出奇,只有山鸟偶尔飞过的鸣叫声。天池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即没有入口,也找不到出口,而且水量常年保持平稳,丰雨时节水面不涨,枯雨时节水面不降。天池水含盐碱量高,常有鹿、犴、狍、獐等兽趁黄昏前来舔吃盐碱。

文档为doc格式。

天池导游词通用篇十七

尊敬的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我是旅游公司的导游,今天我们要参观中国著名的火山湖--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在吉林省内,据说古时候,哪吒在一次集会上发现王母娘娘的黑珍珠很漂亮,于是在,王母娘娘不注意时偷走了珍珠。后来事情败露,他被天庭众将追杀到长白山地带,他看自己抵挡不过众将,便将之珍珠化为如今的天池,自己变成水中的怪兽。王母娘娘为了保护珍珠将众将化为天池周围的16座大山,永世保护珍珠。

那么,天池是怎么形成的呢?据资料记载,自16世纪以来,这个地方出现了三次火山爆发,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形成盆状,时间一长,积水成湖,变成了现在的天池。从火山口发出来的熔岩则形成了16座大山。七座在朝鲜境内,九座在我国境内,这九座山峰各具特点,形成奇异的景观。

在万里无云,碧空如洗的日子里,人们站在天池边上,可以看见波平如镜,倒映出16座山峰的影子和头顶上的蓝天,山水相连,水天一色,使人浮想联翩。

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迫不及待想目睹这美丽的天池了吧?下面请大家自由活动,但是请注意:我们旁边是朝中边界,请大家不要乱走,注意安全,不要离边缘太近,不要乱扔垃圾,可以用照相机拍下眼前美丽的景色。祝大家玩儿的愉快,我在这里等候你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