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大纲读后感(汇总11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12 20:48:44    小编:ZTFB
国史大纲读后感汇总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国史大纲读后感(汇总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20:48:44 |
  • ZTFB |
  • 10页

2.读后感是书写一个人对于所读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可以帮助加深对书籍的记忆和体会。写一篇完美的读后感需要我们先仔细阅读,认真理解文章的内容。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收集了一些经典的读后感样本,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国史大纲读后感篇一

我一直以来对中国的辉煌灿烂的历史很感兴趣,通过国史纲要这门课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为了满足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我读了《国史纲要》这本书,下面我来总结一下读这本书的感受:

当我开始读这本书我发现《中国史纲》这本书确实很形象地描写了当代历史,更进一步地通过经济、文化、制度等几个方面来写,我后来才了解这本书本来是作为高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而写,但遗憾地是其中只有上古篇完成,就作为一本教科书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而且我发现老师上课内容有些观点及史实也来自于《中国史纲》,所以这本书很重要,也很有用。说起《国史纲要》,便不得不说钱穆,以及当时的背景。

1937年抗日爆发,钱穆仓促地从北平逃离至西南大后方,教学多年来的大量教材悉数失散,时中国面临国家存亡时节,钱穆有感于中国国运飘渺,尽管他本身相信抗战中国会赢得胜利,但也对中国的命运抱持最坏的打算。钱穆在云南乡下的偏僻之处,写下国史大纲,他是抱着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本史书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国不幸败战覆亡,至少留给后人一本中国史书,让后人知道中国的历史及文明成就,激励后人复兴中国之心。

钱穆先生对历史的温情、敬佩与冷静无一不在本书中有所体现。钱穆先生没有讲一些历史上官场的尔虞我诈方面的内容,没有披露意识形态的桎梏,没有帝王将相的奇闻轶事浮于纸上,而是重点讲解了中国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同时他又不忘提醒后人如何对待和研究中国历史。从夏商周文明的探索,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文化的繁荣,到秦朝一统天下建立封建专制帝国影响,到唐朝外交、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兴等等下来,贯穿整个历史的主线是文化。对于历史的更多的是敬意与冷静,而不是偏激与失之偏颇。如今事实是强势的西方文化盛行,国人数典忘祖,对自己古代灿烂的文化与优良传统的不自信,认为外国的才是好的,才是值得学习的,我们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可是在书中钱穆先生铿锵有力的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无比的肯定及自信。这点让我敬佩不已。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四大文明中唯一流传下来的古文明,需要保护更需要继承和发展。认可并理解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历史文明抱有崇高的敬意,会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的凝聚力,会让我们走得更快更好。大多数人在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书的“熏陶”,熟知不少无用的典故,却对其民族的精髓与意义懵无所知,这犹如空呼爱国。此其为爱,仅当于一种商业之爱。如农人之爱其牛,爱国是要有基础的,不知其源,怎知其性,不知其性,何谈爱国;知其原方能爱其本,不懂我国历史怎么能全心全意的为这个国家奉献?历史的意义在于知道我们国家的精神,学习民族的气质,正是这种内在精神与气质,支撑着我们的历史延绵不绝,历史是一个国家的骨架,后人如若不知,谁来继续这个庞大构架的扩充?我们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就是独特。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气质。这就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现实意义。所以说历史并非毫无价值。相反,历史的价值是普世的。

《国史大纲》前言里指出了研究历史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在说为什么要学历史的时候,都会说这么一句话:以史为鉴。问题是鉴个什么呢?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后记里说,已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历史总在不断的重复不断的上演,该发生的一千年前会发生,一千年后还会发生,该犯的错误还是会犯。《国史大纲》前言里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尤其是知识线在水平线上的国民,对本国过去的历史,应该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这样的人多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理解更深入,国家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评判历史人物或历史朝代之所作所为不仅要站在现代的高度去俯瞰全貌,而且要走进当时的环境中去体察其目的、背景。有可能以现代标准谓之野蛮的行为,在当时是进步是科学是有效的。秦皇汉武历来是争议极大的两个帝王。其实争议双方都有道理,暴君也好伟人也罢,因为彼此观察角度不同。我以为如果以秦汉背景分析以后世之影响力去考核,秦皇汉武都是伟大的皇帝。比如始皇帝刑法苛严,然背景是大乱之后的一统,“乱世宜用重典”,不严如何凝聚天下?何况苛严是有法可依,并非任意妄为。当然重典也应有度,只是这个“度”两千年后无法精确计算。若以现代法律衡量,秦皇汉武枪毙一百次都不够,最符合标准的不是袁世凯就是伪皇帝溥仪,如此岂不荒唐?再比如修秦陵、建长城,难道劳工们仅仅是被武力逼迫不得已而为之吗?若如此,其工程质量可想而知,然结果却是千年不朽。民工的责任心何来?关于秦暴政的来源多为汉代史家所载,如同清否定明一样,我们不能否认汉代史家们有偏公允的可能。

钱老提到了历史资料和历史知识两个概念,使我恍然大悟,我一直以来所谓的喜欢历史原来只是喜欢历史资料,因为这样能显得自己很博学,在目前史学教育极度欠缺的情形下比较能吸引人眼球,现在想想简直是亵渎了历史,可以说我以前对于历史是急功近利的。其实一开始没想到这是本教科书,一直以来想看久远年代的史书,潜意识里觉得只有这样才陪得上“历史“二字,可是钱老这本书虽是教科书,但其服务于政治的意味不浓,其根本思想乃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思,探究中国是如何兴盛起来,又是如何沦落到如今这种地步,钱老期望在这种反思中寻求拯救当下中国的方法及思想。

本书的引论部分详尽地阐述了钱老的历史观,看后受益匪浅。本书成书于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最艰苦的时代,凝聚了作者对于本民族的强烈热爱以及对于当下的社会深刻思考,当时史学界出现了三个派别,传统、革新、科学,作者认为时下的历史俨然成为政治的宣传工具,例如,书中写到:“革新派“主张“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又曰:“二十四史乃帝王之家谱”,他们眼中的中国历史皆以“专制黑暗”一语抹杀“,他们把当下之病症,一切归罪于两千年来之专制。显然这是种很偏激的思想。然清帝退位,并没有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改变,他们又把矛头指向文化,曰:“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思想停滞无进步,而一切事态,因亦相随停滞不进”、“两千年来思想,皆为孔学所掩弊”。而同时也有极力推崇古代思想的思想。由此可见,当时的史学完全沦落为政治的工具,这是作者所不愿看见的,我们对于自己历史要分清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而后择而取之。

看到南北朝后我就开始看近代史部分了,我觉得目前官方的近代史教材都是经过过多的处理过的,我们都希望知道真实的历史,我们认为这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所享有的了解我们民族过去发生了什么事的权利。钱老生活在那个年代,又以其高度严谨负责的态度撰写的这本书,应该有很高的真实度。

对比一下现行历史教材的基本体例,区别还是很大的。一是用词概念。钱穆沿袭的都是传统史家的词汇——党争、王霸、民变、流寇……这些在今日教材的话语体系里或已不用,或者变为农民起义,泾渭分明。二是基本立场。钱穆分析北宋军事积弱,包括幽云屏障之失、内政不振、武备朽钝、兵制欠当、地方无权等等,而今日教材几乎只论朝廷腐败一点。相比而言,钱穆至少部分地接受当时的进步观念,认为革命整体是合理的,虽然仍旧视大多数民变为灾难。(但事实上中国的全部农民起义的确都不曾给社会带来本质的进步,倒是破坏极大,因为主导者往往本身只是流氓无赖,除非像刘邦、朱元璋广得读书精英辅助,方能成事。)而现行教材几乎是死守“人民必革命进步,朝廷必腐败反动”的思维定势雷池不敢稍动。而很显然地,要成为“有知识之国民”,绝不应该满足于信守那些不许讲道理、“不容置疑”的定见。除这两点外,在民族观念、政治局面传承流变等方面,钱穆的观点也与现行教材不同,因为教材是以政治观点为纲组织史实,而钱穆以历史观点为纲,虽然都是“信念决定论点”,然而政治观点显然要比个人化的历史观点僵硬,所以现行教材与这部六十多年前的教材相比,也要僵硬、枯索一些。

《国史大纲》的作用主要是思想层面的,其主旨“则在发现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这说明作者的主要意图是记述历史以对时事及后世造成影响。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可谓用心良苦,他通过这本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

简单的举个例子,官方历史教科书中,打着“扶清灭洋"口号的义和团,是以一个正面角色出现的,讲他们如何爱国,而没有提到他们的愚昧和残忍,而本书有较为详实的阐述。不过我要说明一点,知道历史是一方面,如何看待又是一方面,我们知道了义和团的残忍就可以了,毕竟在列强野蛮入侵我们的时候,给我们造成了无法估量的伤害,对他们的任何残忍都是应该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令人心痛的历史,我们要以此时时勉励自己,努力让祖国富强,让中华民族迄立于世界的东方!

读这本书以后我收获很大,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得到了深刻知识,满足了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由于时间关系虽然我没完整地读完这本书但我了解还是比较深刻,通过读这本书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更加提高了,具有魅力的中国古代历史浮现了在我眼前,虽然是过去但值得研究。

国史大纲读后感篇二

一腔热忱的挑读一本繁体版的国史,还不是白话文,有那么一瞬间自己都觉得自己好神气儿。其实好多字不认识,没关系度娘来帮忙,好多句子超级干涩不懂,百度度娘劈里啪啦,开始就继续,知道多少算多少吧!

先理一理年代表“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其实这些早都记不住了,一点点的看,刚好理一理朝代的顺序。书上每个时期每个朝代都有个帝系表,差不多每一年都有详细的事迹记载,尚书为最早的史书,有缺失,春秋为最早的编年史,然后有春秋,再有左传,以记载列国会盟与战争为主,再接着有史记,以人物为中心再有汉书,逐渐形成了我国的正史。自己看的最乱的是春秋与战国,一会这个兴起一会那个灭亡一会又是吞并,愣是没理出来个头绪。愚昧的以为春秋有五霸,原来还有那么多的诸侯国。

看到了国家的形成。赶着最后的两个小时去成博看了“秦蜀青铜展”。进入馆里第一眼看到的墙上四个象形文字“宅兹中国",它出自何尊铭文,铭文记述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而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中国”这个词的最早的来源,是这片华夏大地的名字。“中”字旌旗招展,“国”字长戈护疆,那一刻感叹不已,感叹汉字的如此神奇,也在刹那会想看书时中国是如何凝聚而成的。由氏族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其实今天是为了回答问题才正经八本去查了何为“封建”,是分封管理的一种社会制度,我以前理解的就是压迫、残暴的代名词,还有指的旧思想,愚钝“封建老脑筋”“封建迷信”。现在这词在我这里是老词新解,虽然它其实一直在那里。

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成语特别多,“围魏救赵、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璧归赵、卧薪尝胆、朝秦暮楚、睚眦必报、烽火戏诸侯。”好多好多,有的是战略部署,有的是隐忍为再次崛起、有的是人物性格、有的也是时局所迫。历史的遗留以各种姿态存在,不止于物,哈哈,呜呼再叹:“中国文化,精深博大,中国成语,乾坤雾里!”没有点历史文化你是听不懂滴,乖乖的好好学习国史吧。

学术在上古时期,仅仅是贵族阶级所特有的,即祭礼。巡狩、封禅都为古帝王的大礼,宗庙的“宰”和掌礼的“相”都是主持这些名分的人。颂词、祈祷文、誓书的保存便形成了历史。宗庙祝史兼掌占星气侯,使民间依时耕稼。随着周天子的衰败,史官流散到诸列国,得以学术的扩散,祭礼带有宗教意味与政治作用,,宗、政、学三者可以说为混为一体。坠落的过程中知礼的、有学问的在下位,而不知礼的,无学问的却高居上层,问什么问这样呢?只能尴尬的理解字面意思,总之,王官之学流散民间,造就了百家学说的开端。最开端无疑是儒学,渐渐百家争鸣。以前惭愧,啥也不懂,感觉这次看书,只看了小小的小三分之一,在我心中法家地位凸显,不得不说秦统一,商鞅功劳大,“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使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完成了统治阶层的第一次集权,有了中国第一次版图。真的可以看出中国不愧是文明古国,不陈腐、求突破,当时有先进思想的贤士碰到了伯乐,都得到了重用,公子小白和管仲,秦王和范雎等,战国四公子养门客,有才能的如若毛遂自荐,都可有一番作为的,自古以来乱世出英雄的。

国史大纲读后感篇三

1、当知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上以上的国民,应对本国以往之历史略有所知。

2、所谓对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者,必随附一种对本国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3、所谓对本国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本国历史抱有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正处于以往历史的最高点,而将我们自身的种。种罪恶与问题一切推诿与古人。

4、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钱穆先生这些话可谓之针砭时弊,有感而发。当人对自身处于深深的自我怀疑时,人就开始怨怼自我,视养我育我的这片土壤为尘世间最肮脏之所,将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文化视为最丑陋的文化,而全然不顾这土壤上的民族和文化以往的辉煌。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钱穆先生何以要在这著作上加上这四句话?因为在他的时代中,人们早已经不相信自己的文化了,“打倒孔家店”成了嘴边的用语,“线装书扔厕所”成了身体的行为。爱之深,方责之切,当睿智如胡适先生高唱着“全盘西化”的口号,当斗士如鲁迅喊着“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我们还能期待那群未曾读书识字的农民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吗?是以这看似简单易懂,可有可无的话,其中却蕴含着先生深深的无奈无力之感。

先生此书,脉络清晰的分析了中国的历史,从夏商周三代的部族演变发展到春秋的华夷之辨,从战国的贵族没落到两汉的士人阶层兴起。先生旁征博引,用简单的语言和严谨的考据将整个中国历史发展栩栩如生地描绘在读者眼前。

先生是一个学者,学者本身就应该以公正的角度来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难道非要看着每次农民起义造成的累累伤痕说着正是如此伤痕让中国民族进步吗?从前的教科书告诉我,农民起义都是正义的。但我从没有思考过,正义的事就一定是对的吗?正义的事一定对社会是有利的吗?不,虽然我们都想给自己一个肯定的回答,但事实上我们都明白,每一次的农民起义对于神州大地都是一次伤害。秦末,三国,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太平天国哪一次的农名起义农民收获了果实?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真相也许残酷,但只有真相才能避免下一次的伤害。

历史记载的是人的事,是以历史记载的往往都是人和事。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目的性和动力,每件事的背后都有其原因,愿钱穆先生的这本著作,让我们可以透过历史的滚滚烟尘,得到我们心中的答案。

国史大纲读后感篇四

国史大纲读后感,这是一本简单通俗的书,却也是值得一看的,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国史大纲读后感,欢迎阅读!

一九三九年,中国久未从西学东渐的浪潮里反应过来,战事又吃紧,外敌侵略的欺辱才刚刚开始作用于国人身上,要谈“文化自信”,实在不太现实。

钱穆先生显然在做一件很不合时宜的事。

他试图从文化源头开始追溯民族基业,重塑文化自信。

“中国古代文化孕育于北温带黄河两岸之大平原,以农业为主要之生活,因此其文化特别具有‘着实’与‘团结’与‘和平’之三要素,(柏杨的观点正好与之相反,他说中国人喜欢“窝里斗”,永不能团结,然而永不能团结如何抟成统一的民族?此处钱老比柏杨之论要更为通顺合理。)不如印度之耽于玄想,亦不如波斯、希腊、罗马之趋于‘流动’与‘斗争’与‘分裂’。

吾人若一游西安、洛阳、安阳、商丘以及济南、曲阜诸平野,溯大河,历黄土,茫茫乎,苍苍乎,徘徊俯仰之间,必能想像我民族先民伟大创基之精神于依稀仿佛中也。”特别是最后一句,读来温情满溢。

民国二十二年前后,诸地已不可游,成书时没有将其删改,亦为哀其意。

关于中华民族起源及其延续的正当性,质疑颇多。

大略原因有二,一说夏朝筑于黄河上游,商朝筑于黄河下游,而周灭殷,承殷之基业。

夏商周非一脉相承之文化,反倒是异族相吞,有文化断层。

说法很不妥,然而据事实看似乎无过。

钱穆没有太着意于这个“正当性”的问题,也没有回避什么,我只看到他字里行间满是赞赏。

“若以殷代文化与周初相较,则颇见其有一脉相承之迹。……盖古代此黄河东、西两隅之交通,早已殷繁,故于商人中亦时见舜、禹故事之流传。夏、殷两代文化已见交融,更何论于后起之殷、周。”对王朝更迭的思想合理性也有解释:“(董仲舒公羊春秋一派)大抵主张天人相应,政治教化亦须随时变革,并不认有万世统一之王朝,亦不认有历古不变之政治。”可看出钱穆先生不但赞赏民族之起源,而且赞赏儒家求变之思想。

换句话说,钱老认为正是因为中华民族起源之特殊,才有了儒学新思想,才有了先进的文明。

这比所谓万世不变的王位继承要优越、稳定得多。

国人的文化自信都主要来自儒家传统(即所谓国学),但之后清朝一完蛋,儒学高高在上的地位没有了,孔子名声急转直下,文化自信已近消磨殆尽。

此时再论说儒家,无异于对牛弹琴。

钱穆先生换了个角度,迸出些新奇之论:

“孔子周游,其抱负并不在为某一国、某一家,故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

孔子实已超出狭义的国家与民族观念之上,而贡献其理想于当时之所谓‘天下’。

在今人视之,孔子只在中国境界内活动。

在孔子当时,则实为对整个人类之文化世界而服务也。”

听过王赓武先生的系列讲座。

他说“天下”,说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天下”变迁。

先生仅凭自身多年的学识便描绘出一幅精彩的文化地图,让人印象深刻。

一次讲座临毕,听众问他,您觉得世界的趋势会是怎么样的。

先生回答,我觉得现在就像春秋战国,无所谓好与不好,只希望中国的“天下”观念会给世界的发展带来更多帮助吧。

“先秦思想趋向前者,以人类全体之福利为对象,以天下太平为向往之境界,超国家,反战争。

……皆就全人类着眼,而发挥其平等观念之深义者也。

……教育主于启发与自由,政治主于德感与平等,对异民族主于我同化于和平,处处表示其‘大同’之怀抱。”相隔八十年,两人的观点居然这般相似。

如今的世界形势,钱穆借史实猜得精准。

又有钱老于《齐桓晋文之霸业》中的描述:“参加联盟诸国,在内可保持政府之安宁,乱臣贼子有所顾忌,不敢轻行篡弑。

在外可保国际之平衡,相互间不得轻启衅端,有事付之仲裁,以和平为职志。

是为联盟国应得之权利。

其义务则如国际间之服役,一国有寇患,各国在霸主领导下会师戍守,或助城筑,及共同作战。

每逢盟主出师,例得向同盟国乞师。

平时则需对盟主纳相当之贡币。”这简直是古代版联合国,模式、效用几近一致。

我老觉得《国史大纲》有种类似于预言或者说愿景的味道。

钱穆当然没明说,究其字面,钱老更希望国人把“温情与敬意”落实于读史即可,无其它过分要求。

然而我猜想他或有更深的用意在,欲以古事鉴今事,鉴出些亲切,鉴出些真理来。

此乃史学研究的最为要紧的目标之一,钱老想从中连一条线。

“荀子分人为四等:一、大儒,知通伦类,明百王之道贯,为天子、三公,惟此可以‘法先王’。

此如今云‘先知先觉’。

二、小儒,奉法守法,为诸侯、大夫、士,此仅当‘法后王’。

此如今云‘后知后觉’。

三、众人,为工、农、商、贾,安职则畜,不安职则弃。

此如今云‘不知不觉’。

四、奸人,才行反时,杀无赦。

此如今云‘反动分子’。”妙哉。

钱穆几次提到“反动”这个词。

战国晚年之学术,特别是老、荀、韩三人的学术思想,他认为乃“平民学者间之反动思想”;说到西汉初年的学术,竟说“文学之与商贾、游侠,同样为统一政府之反动。”“反动”一词应是贬词,于现时用,贬义更甚。

钱老用之而不时时贬之,实让人费解。

《道德经》有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时反道之事,一概可称为反动。

于是,钱老曰“反动分子”,是为后来之反革命;曰“反动思想”,即不同于战国早期承春秋时代贵族学的儒墨两家“皆针对贵族阶级”,亦不同于战国中期“多偏重于学术界如何对付政治界之问题”,而是逆道而行,“为政治界应如何对付学术界之问题”;曰“统一政府之反动”,是云因汉室初期崇尚黄老无为不重学术,使得文学退步,违反大势,走了破坏统一的道路。

“反动”的古今词义一相较,追本溯源,线不经意间就连起来了。

用心之良苦,于此可窥见一斑。

高考前初识钱穆大名。

当时目的单纯,每半个月匆匆买一本《读者》当作文素材用。

然后知钱穆之《国史大纲》,知其在东学西渐的时代为国学招魂,知其对国史充盈的感性:

“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我毫不迟疑地在接下来的作文中将钱穆先生的故事当素材用了。

素材所占篇幅过长,被老师批论述过多,详略不当;然而我写得是兴高采烈感觉良好。

我隐隐发觉这一口气写下来不顾逻辑不顾篇幅还洋洋自得背后的原因,也许是这简单的一点“温情与敬意”,轻触了我心里那根紧绷的琴弦,使它不可遏止地要蹦出些杂乱的音符来。

由此我觉得,先生写的《国史大纲》,必定也满溢着历史的温存。

即使不认得钱穆先生,我对民国时代的学者也常怀着些特殊的感情。

我不知恣情任性是否更适用于政治混乱战火纷飞的年代,然而民国时代的他们的确表现得更为明显,大笑,大骂,爱憎分明,穷尽一生的气力倾注到他们的信念上。

可敬,可亲,坦率淋漓。

而现今的学问家倒是离我远之又远,除了范曾那句“这幅画里有冷意”把我惊了一下之外——后来发觉只是“冷意”刺激了感受器官,也非触手可及。

后来信奉李敖,觉得他骂得狠,骂得爽快,学问水平不低,但是骂着骂着流俗地痞气多了,越发出离,成了大众娱乐品。

这才明白“学者”不是轻易能承担的名号,既然不是学者,姑且称其为行为艺术家罢。

钱穆先生不是行为艺术家。

他有真性情。

《国史大纲》开头的引论让我很是震撼。

洋洋洒洒三十多页的“引论”,先生心绪皆藏在里,极为不平静。

他列举种种乱象,指出史学之传统派、革新派和科学派的偏颇之处,逐一批驳,不止一次在论述末尾道:“若不复明国史真相,妄肆破坏,轻言改革,则又必有其所应食之恶果在矣。”后来《书成自记》中先生收敛许多,又补充:“然此书虽草略,其所以为此书之意,则颇有当为国人告者,因别为引论一篇。

辞繁不杀,读者哀其意可也。”言至微,而我泪已盈眶。

先生费心劳力守住国史剩下的那点纯净,执拗地辩驳了几十页,仅仅是为了读此书者能“哀其意”而已。

一丝企望,道尽悲凉。

先生的史纲里常有起落盛衰。

西学认定这是历史规律,熟视无睹,把历史起因带入分析框架就算完,研究手法里颇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意思。

然而这就无法做到温情与敬意了——但汉刚起之时,钱老点评道:“农民政府之好处在真朴,坏处在无礼貌;可爱处在皇帝、宰相如家人,其弊处则皇帝待宰相如奴仆。”像是在说一个小孩子,听得出有怜爱和担心的口气。

汉盛时又讲:“此等处可见学术指导政治,政治转移社会。当时中国史,实自向一种理想而演进。”这样的点评,绝对是有感情的——恰如他自己也处于此时代一般亲切的感情,凡事带着良好的企望,佳即褒扬,坏即谴责。

真性情也。

也因此,从第一眼看到《国史大纲》起,我几乎时时铭记钱老先生“温情与敬意”的告诫去看史,然而渐发现很难做到。

有些史实让我几乎无法抱着这样的态度去看待,仅举一例说明,如一次夏商周考古课上我看到商代墓里的人殉与人祭,看到诸多皇室贵族的大型墓里发现骨架的庞大数目,看到课件里的示意图,我真不敢想像那个时候出现过多少次这样的惨剧,有多少人为了墓葬而死于非命。

这种情形还如何温情,还如何敬意?此种疑惑定然不少,文明和野蛮总是并行。

用今天的眼光看待几千年前的文明进程,接受不了的事情会多出想象。

这当是问题所在了:当代我辈看国史,常不自觉地将国史与当今之事割裂开来,不论是从朝代记起还是从公元纪年算起,对几千年文明史也仅限于知晓、记诵与猎奇的程度,引以为鉴以至于抱感情看待者寥寥无几;若不割裂,看到国史中各种异事,又不免惊诧难受,恨其后果,恨其发展的缺憾,以致造成今日种种荒唐异象奇观。

这种情况下,国人最正常的反应就是骂。

破口大骂,从古到今地骂,变着法地骂,骂得挺痛快的,嘴上骂不说,写到书上,继续骂。

近现代中国一点都不缺这样的骂将,美其名曰“愤青”“爱国人士”“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国人跟着骂和挨骂,越挨越骂越觉得痛快。

柏杨一本《丑陋的中国人》即恨不得把国人劣根性一一刨挖而出,咬牙切齿,详细布列,直到把“丑陋”二字都用上,才稍可以消解。

这一点矛盾,我想钱穆先生自己也深有体会,他极力批驳的时代乱象,无疑可以由史根究起。

然而他最终还是平抑住了,以大字在成书首页标出:“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然后提“温情与敬意”,说“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谈何容易。

我一直以来对中国的辉煌灿烂的历史很感兴趣,通过国史纲要这门课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为了满足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我读了《国史纲要》这本书,下面我来总结一下读这本书的感受:

当我开始读这本书我发现《中国史纲》这本书确实很形象地描写了当代历史,更进一步地通过经济、文化、制度等几个方面来写,我后来才了解这本书本来是作为高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而写,但遗憾地是其中只有上古篇完成,就作为一本教科书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而且我发现老师上课内容有些观点及史实也来自于《中国史纲》,所以这本书很重要,也很有用。

说起《国史纲要》,便不得不说钱穆,以及当时的背景。

1937年抗日爆发,钱穆仓促地从北平逃离至西南大后方,教学多年来的大量教材悉数失散,时中国面临国家存亡时节,钱穆有感于中国国运飘渺,尽管他本身相信抗战中国会赢得胜利,但也对中国的命运抱持最坏的打算。

钱穆在云南乡下的偏僻之处,写下国史大纲,他是抱着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本史书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国不幸败战覆亡,至少留给后人一本中国史书,让后人知道中国的历史及文明成就,激励后人复兴中国之心。

钱穆先生对历史的温情、敬佩与冷静无一不在本书中有所体现。

钱穆先生没有讲一些历史上官场的尔虞我诈方面的内容,没有披露意识形态的桎梏,没有帝王将相的奇闻轶事浮于纸上,而是重点讲解了中国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同时他又不忘提醒后人如何对待和研究中国历史。

从夏商周文明的探索,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文化的繁荣,到秦朝一统天下建立封建专制帝国影响,到唐朝外交、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兴等等下来,贯穿整个历史的主线是文化。

对于历史的更多的是敬意与冷静,而不是偏激与失之偏颇。

如今事实是强势的西方文化盛行,国人数典忘祖,对自己古代灿烂的文化与优良传统的不自信,认为外国的才是好的,才是值得学习的,我们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

可是在书中钱穆先生铿锵有力的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无比的肯定及自信。

这点让我敬佩不已。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四大文明中唯一流传下来的古文明,需要保护更需要继承和发展。

认可并理解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历史文明抱有崇高的敬意,会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的凝聚力,会让我们走得更快更好。

大多数人在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书的“熏陶”,熟知不少无用的典故,却对其民族的精髓与意义懵无所知,这犹如空呼爱国。

此其为爱,仅当于一种商业之爱。

如农人之爱其牛.....爱国是要有基础的,不知其源,怎知其性,不知其性,何谈爱国;知其原方能爱其本,不懂我国历史怎么能全心全意的为这个国家奉献?历史的意义在于知道我们国家的精神,学习民族的气质,正是这种内在精神与气质,支撑着我们的历史延绵不绝,历史是一个国家的骨架,后人如若不知,谁来继续这个庞大构架的扩充?我们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就是独特。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气质。

这就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现实意义。

所以说历史并非毫无价值。

相反,历史的价值是普世的。

《国史大纲》前言里指出了研究历史的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在说为什么要学历史的时候,都会说这么一句话:以史为鉴。

问题是鉴个什么呢?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后记里说,已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历史总在不断的重复不断的上演,该发生的一千年前会发生,一千年后还会发生,该犯的错误还是会犯。

《国史大纲》前言里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尤其是知识线在水平线上的国民,对本国过去的历史,应该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

这样的人多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理解更深入,国家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

评判历史人物或历史朝代之所作所为不仅要站在现代的高度去俯瞰全貌,而且要走进当时的环境中去体察其目的、背景。

有可能以现代标准谓之野蛮的行为,在当时是进步是科学是有效的。

秦皇汉武历来是争议极大的两个帝王。

其实争议双方都有道理,暴君也好伟人也罢,因为彼此观察角度不同。

我以为如果以秦汉背景分析以后世之影响力去考核,秦皇汉武都是伟大的皇帝。

比如始皇帝刑法苛严,然背景是大乱之后的一统,“乱世宜用重典”,不严如何凝聚天下?何况苛严是有法可依,并非任意妄为。

当然重典也应有度,只是这个“度”两千年后无法精确计算。

若以现代法律衡量,秦皇汉武枪毙一百次都不够,最符合标准的不是袁世凯就是伪皇帝溥仪,如此岂不荒唐?再比如修秦陵、建长城,难道劳工们仅仅是被武力逼迫不得已而为之吗?若如此,其工程质量可想而知,然结果却是千年不朽。

民工的责任心何来?关于秦暴政的来源多为汉代史家所载,如同清否定明一样,我们不能否认汉代史家们有偏公允的可能。

钱老提到了历史资料和历史知识两个概念,使我恍然大悟,我一直以来所谓的喜欢历史原来只是喜欢历史资料,因为这样能显得自己很博学,在目前史学教育极度欠缺的情形下比较能吸引人眼球,现在想想简直是亵渎了历史,可以说我以前对于历史是急功近利的。

其实一开始没想到这是本教科书,一直以来想看久远年代的史书,潜意识里觉得只有这样才陪得上“历史“二字,可是钱老这本书虽是教科书,但其服务于政治的意味不浓,其根本思想乃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思,探究中国是如何兴盛起来,又是如何沦落到如今这种地步,钱老期望在这种反思中寻求拯救当下中国的方法及思想。

本书的引论部分详尽地阐述了钱老的历史观,看后受益匪浅。

本书成书于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最艰苦的时代,凝聚了作者对于本民族的强烈热爱以及对于当下的社会深刻思考,当时史学界出现了三个派别,传统、革新、科学,作者认为时下的历史俨然成为政治的宣传工具,例如,书中写到:“革新派“主张“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又曰:“二十四史乃帝王之家谱”,他们眼中的中国历史皆以“专制黑暗”一语抹杀“,他们把当下之病症,一切归罪于两千年来之专制。

显然这是种很偏激的思想。

然清帝退位,并没有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改变,他们又把矛头指向文化,曰:“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思想停滞无进步,而一切事态,因亦相随停滞不进”、“两千年来思想,皆为孔学所掩弊”。

而同时也有极力推崇古代思想的思想。

由此可见,当时的史学完全沦落为政治的工具,这是作者所不愿看见的,我们对于自己历史要分清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而后择而取之。

看到南北朝后我就开始看近代史部分了,我觉得目前官方的近代史教材都是经过过多的处理过的,我们都希望知道真实的历史,我们认为这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所享有的了解我们民族过去发生了什么事的权利。

钱老生活在那个年代,又以其高度严谨负责的态度撰写的这本书,应该有很高的真实度。

对比一下现行历史教材的基本体例,区别还是很大的。

一是用词概念。

钱穆沿袭的都是传统史家的词汇——党争、王霸、民变、流寇……这些在今日教材的话语体系里或已不用,或者变为农民起义,泾渭分明。

二是基本立场。

钱穆分析北宋军事积弱,包括幽云屏障之失、内政不振、武备朽钝、兵制欠当、地方无权等等,而今日教材几乎只论朝廷腐化一点。

相比而言,钱穆至少部分地接受当时的进步观念,认为革命整体是合理的,虽然仍旧视大多数民变为灾难。

(但事实上中国的全部农民起义的确都不曾给社会带来本质的进步,倒是破坏极大,因为主导者往往本身只是流氓无赖,除非像刘邦、朱元璋广得读书精英辅助,方能成事。)而现行教材几乎是死守“人民必革命进步,朝廷必腐化反动”的思维定势雷池不敢稍动。

而很显然地,要成为“有知识之国民”,绝不应该满足于信守那些不许讲道理、“不容置疑”的定见。

除这两点外,在民族观念、政治局面传承流变等方面,钱穆的观点也与现行教材不同,因为教材是以政治观点为纲组织史实,而钱穆以历史观点为纲,虽然都是“信念决定论点”,然而政治观点显然要比个人化的历史观点僵硬,所以现行教材与这部六十多年前的教材相比,也要僵硬、枯索一些。

《国史大纲》的作用主要是思想层面的,其主旨“则在发现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

这说明作者的主要意图是记述历史以对时事及后世造成影响。

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可谓用心良苦,他通过这本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

那么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看本国历史呢?先生说要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会对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

历史总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不可能是一无是处的,鉴古而知今,历史总能带给我们温情。

简单的举个例子,官方历史教科书中,打着“扶清灭洋"口号的义和团,是以一个正面角色出现的,讲他们如何爱国,而没有提到他们的愚昧和残忍,而本书有较为详实的阐述。

不过我要说明一点,知道历史是一方面,如何看待又是一方面,我们知道了义和团的残忍就可以了,毕竟在列强野蛮入侵我们的时候,给我们造成了无法估量的伤害,对他们的任何残忍都是应该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令人心痛的历史,我们要以此时时勉励自己,努力让祖国富强,让中华民族迄立于世界的东方!

读这本书以后我收获很大,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得到了深刻知识,满足了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由于时间关系虽然我没完整地读完这本书但我了解还是比较深刻,通过读这本书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更加提高了,具有魅力的中国古代历史浮现了在我眼前,虽然是过去但值得研究...

国史大纲读后感篇五

历史舒卷着生命的经脉,散发着一代又一代的磅礴气息,浩瀚的中华历史无须卷帙浩繁的史书典籍,一册《国史大纲》足矣。

翻开黄色的封皮,龙蛇飞动的小字映入眼帘,伴随着点点墨香,钱穆老先生的真知灼见跃然纸上,叙说着中国历史的辉煌色彩,又以饱含无奈与叹惋的笔锋,刺痛愚昧的碌碌众生。

当对自身处于深深的自我怀疑时,人就开始怨怼自我,视养我育我的这片土壤为世间最肮脏之所,将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文化视为最丑陋的文化,而全然不顾这土壤上的民族和文化以往的辉煌。艾青曾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而在先生的时代,人们早已不相信自己的文化。历数近代中国之乱象,国人的民族精神丧失殆尽,为了改良,为了救亡,先生以笔为剑,刺破种种怠惰与虚假。先生的《国史大纲》,正如清晨的响钟,让人振聋发聩,一声惊醒梦中人。

先生之书,条理清晰地分析了中国历史,夏商周的部族演变;春秋的华夷之辩;战国的贵族没落;两汉的士人阶层兴起……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画卷先生栩栩如生地描绘在我们眼前。阅读《国史大纲》,我们可以了解到汉唐的税制,高者可达良田产量的三分之一,最低也有十六分之一。更不必说兵役的残酷,从杜甫的《石壕吏》便可见一斑。与之相比,现今国家利国利民的新三农政策,实在可称为利民典范。正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国家的兴盛离不开亿万民众的努力。

何为民主,何为民权,在当代社会,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更加广泛地参与到了政治生活之中。而在古代,寒门弟子也有着为国效力,荣登仕途的机会。从军功爵制到察举制;从九品中正到科举考试,纵然留下了些许令人诟病的不足,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观今宜鉴古,现代的教育教学,更应该吸取古人精华,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是啊,历史不仅仅是历史,而是现在对过去的延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使命和使命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流变。“历史寓含规律,揭示规律必须透视历史。”是巧合,更是传承;是偶然,更是必然。举国皆知,,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病痛与灾难接踵而至。我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刚刚打响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又奔赴抗洪抢险第一线,朝着特殊战场的一次次勇敢“逆行”,生动诠释了人民军队的英雄本色。同一个时代的人都在相似的历史使命里做着同又不同的选择。

读《国史大纲》,在无穷的时空里与钱穆老先生的智慧交汇碰撞,不断升华自己对古事的感悟,对现今的思考。这“既无损于历史学的价值,也无损于历史学的尊严”。王立群教授曾经说过,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历史的记录是节略的,不完美的,是有意图的重新设计与粉饰,当然,正因为如此,历史才具备了无穷探究的意义。

国史大纲读后感篇六

《国史大纲》是一本简要的中国通史,跟我们之前读过的《中国史纲要》有一点相似,但二者的侧重点完全不在一个地方,从目录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中国史纲要》着重讲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包括这一时期的衣食住行;而《国史大纲》则更为严肃,围绕一朝政治,兴起灭亡。

另外,作者的文风也截然不同,《中国史纲要》的作者翦伯赞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每个时期有代表的地方都会自然地提及,并配以实例和自己的讲述,像一本历史故事一样;而《国史大纲》完成于抗战年代,所以书中字字透露出了作者钱穆的忧患情绪,他像一个历史的诉说者,把最主干的部分立在那里,用迫切的话语唤醒人们去改变,更加醒目,更加清晰。

例如书中有一段钱穆痛切警示国人的话语:国人懒于探寻国史真谛,而勇于依据他人之说,因而肆意破坏,轻言改革,则自食其恶果。他反复强调中西文化演进不同,不能简单地用西方历史来套用中国历史,必须肯定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以及文化价值的相对性。读到这里仿佛感觉到,这不是一本历史书,而是一本政治书了。读它的收获不在于了解这一段历史的概况和特点,对问题的分析、对精神的培养、对当今的警示恐怕是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的更大收获。

有人说近现代史有许多大家,但要真想读,就读钱穆。这句话我很赞同,虽说之前也看过《中国史纲要》,虽然同是中国通史,但带给我的感受却截然不同。同样是关于历史的介绍,从钱穆的介绍中,我们除去历史,还能得到更多关于哲学、政治、价值之类的东西,他是一个真正关注学术的人,真正学养深厚,融会贯通,他把对中华民族的热忱记录于纸背,用历史作为嘴巴,讲出心底的感情,讲明未来的政治。

价值决定人生,什么样的价值观,决定一个人拥有怎样的人生。钱穆的价值观决定了他独树一帜的风格,学术深厚,态度也端正,只有学品人品都值得夸赞的人才可以称作大家,在我心中,钱穆是这样的一位大家,我读他的思想,渴望从中获取一丝的领悟,渴望受到他一丝的影响。

国史大纲读后感篇七

《国史大纲》是钱穆先生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使用教科书体例编写而成的一部中国通史。其内容上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锁节。学术思想、政治制度、社会风气、国际形势,兼有顾及。该书的主旨在于发现历史的相互影响,及先后的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的根据借鉴。通过此书,在感悟钱穆先生的知识渊博的同时,更能感悟到钱穆先生作为读书人的风骨。那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一路奔波的钱穆先生,没有意志消沉,而是选择让自己放光放热,编写《国史大纲》,作为传承中华文化载体,希望通过此书,唤起和点燃有识之士对国家的热血。钱穆先生对历史的温情、敬佩与冷静在此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先生在此书中没有讲历史上官场的尔虞我诈方面的内容,没有披露意识形态的桎梏,没有将帝王将相的奇闻轶事浮于纸上,而是重点讲解了中国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同时他又不忘提醒后人如何对待和研究中国历史。从夏商周文明的探索,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文化的繁荣,到秦朝一统天下建立封建专制帝国,到唐朝外交、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兴等等,贯穿整个历史的主线是文化。对于历史的更多的是敬意与冷静,而不是偏激与失之偏颇。如今的事实是强势的西方文化盛行,国人数典忘祖,对自己古代灿烂的文化与优良传统的不自信,认为外国的才是好的,才是值得学习的,我们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在书中钱穆先生铿锵有力的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无比的肯定及自信。希望后来的人也能从此书中感悟到对本国历史肯定与自豪,而将此历史传承下去。文化不灭,国家不亡。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流传下来的,需要保护的同时更需要继承和发展。认可并理解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历史文明抱有崇高的敬意,会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的凝聚力,会让我们走得更快更好。大多数人在阅读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书,但是历史教科书教的更多是历史事实,而不是历史智识,历史不是死的,而是活动的,我们应该将过去的历史运用到今天的实际中。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只有把历史运用到现实中去,历史才是有意义的,历史才是真正传承了下来。

钱穆先生在引论部分讲出中国历史的特点有三:一是悠久,二是无间断,三是详密。史书体裁有三:一是编年体,二是纪传体,三是纪事本末。我中华文化,于当世固当首屈一指。此是对我华夏历史的自豪与骄傲。后还有对近世史学的流派认识,历史智识的认识,治史方法等问题的阐述。印象最深的是,引论十的部分,钱穆先生对近人好为中国社会组织为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之名称,为外来之名。西方史学家谓其历史演变为封建社会,转变为工商资本社会。中国史学家就依据这个理论,认为中国历史必定居于二者之一,不是工商资本主义国家,就是封建主义国家。我国古代为封建主义国家,这是从学习历史以来就有认识。但从钱穆先生这里的怀疑,也引起了怀疑,封建主义是外来名称,在我国历史上的划分,能不能适用,还是一回事。对自己国家历史,应该有温情与敬意,不应该如此草率,根据外国历史学家对其国家历史的划分来划分我国的历史。应该慎重,因为到了汉朝权力机关已经由之前的皇帝代表的贵族统治,转为丞相代表的士人阶级组成的政府和皇帝代表的贵族一起统治。

丞相对皇帝负责,皇帝如果不称职也会受到弹劾。到了隋朝的科举制度使选拔人才也有了公开客观的标准。这表明中国已不再是封建社会,而封建社会的标准是皇帝代表的贵族统治形式的君主专制。因此不能认为中国有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形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我国历史的划分依据,和外国历史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实事求是的划分我国历史阶段,而不是照搬照抄外国的经验。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民间自由学术兴起。以前知道孔子开私学之风,知识在平民之间传播,但看书之后发现,孔子只是其中一个代表。上古学术掌握在贵族阶级,在贵族阶级逐渐堕落的进程中。往往知礼的、有学问的比较在下位,而不知礼的、无学问的高踞上层,于是王官之学逐渐流散到民间。诸子百家兴起,民间学问广为流传。下层知识分子即位游士,掌握知识后,渐渐得势,并不像早期孔墨两家为封建贵族发言,他们讨论和思考的中心,在自己身上,从这里可以看出平民学者的地位逐步高涨,而贵族阶级在当时的重要性逐渐降低。此消彼长之下,造成后面贵族养贤的局面。开始为国君养贤,后到君子养贤,贵族阶级的地位逐步降低,封建贵族亦逐渐消亡。这是学问下移带来的进步,学术的弥漫到下层民众,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将贵族阶级的文化特权打破。

士族之新地位兴起的原因,一是朝廷帝王的极端提倡,二是民间儒学的普遍发展,三是博士弟子名额的日益增添,四为当时的选官制度。士人得到朝廷的重用,社会地位提高,拥有一定的势力,在社会上表现为清议和门第,尤其以门第为甚。门第在东汉已逐渐形成,第一是因为学术环境的不普遍,学术授受有限,往往限于少数私家,出现“累世经学”。经学为入仕的条件,又造成“累世公卿”。这两者,又为士族传袭势力的方式,久而久之便造成门第。还有一原因,即是由于当时察举制度的舞弊。门第的形成,又变为变相的贵族。南北朝时期,南北方门第亦有其不同。北方战乱,原北方士族与王室南迁,能南迁者,皆为当时之大族,留北者,相对而言势力较弱。而之后的形势发展,又导致这二者的区别。迁南者,因为局势较为安稳,多清谈之士。留北者,环境不同,多务实之人。南方之门第,因为南渡皇室要借助其力量安稳社会,势力越发强大,越发居于高位,而与下层联系较少。北方之门第,与胡族合作,要发挥其力量,避免被胡族吞并,只能和下层紧紧联系在一起,以与胡族抗衡。此时的选官制度,造成门第的扩大,后形成门阀,可以影响政局的走动。分皇室之权力,皇室并非不想除去和打压门阀势力,奈何此时需要借助门阀的势力。门阀的特权地位和皇室对其的不满,又为其的覆没埋下伏笔。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为寒门子弟入仕打开大门,波及门阀之势力,门阀的特权地位被打破,皇室稳定政局不再想之前那样需要依靠门阀的力量。而下层民众也越发的跃居高位。从此,门阀逐渐消亡。科举制的兴起,让入仕之途有据可依,以往的混乱不堪被终结。

历史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有其相互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政局动荡,政治上变动引起了文化上的变动,文化上的变动又引起政治上的变动,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而到秦汉大一统政治格局下,要求文化上也要做出相应之改变,于是秦崇法,汉尚儒,而汉朝的儒又不等于之前的儒学,此时的儒学有了新的发展。夹杂百家的思想,并不是单纯的儒学。知识分子得到重用,地位上升,势力越发增强,让皇室不得不考虑依靠其力量稳定政局,于是新的选官制度出现,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的实行,让门第的出现有了契机,门第势力越发强大,皇室不得不做出让步。南朝侨治州郡县,就是为南渡之门第量身制作的,于是门第更加强大,引起了统治阶级的不满,也引起了下层知识分子的不满,最重要的是引起了统治阶级的不满。隋朝的科举制完美的解决了这一个问题,打开了下层知识分子入仕的大门,也打破了门阀的政治垄断地位。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钱穆先生在此书中完美的将他的治史思想体现了出来,虽然他是根据大学教科书体裁写的这本书,但是也因此,更将他的思想体现了出来。经济、政治、文化是历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三要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文化是二者的体现。钱穆先生在书中没有详写帝王将相,历史事件,而是将中国历史发展娓娓道来。上文说的士族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学术思想的发展,也是从整体的角度来书写,并没有详写某个人或者某个家族,从整体上把士族与学术思想的发展写了出来。没有描绘某一幅风景,而是完全的将中国历史展现了出来。国人懒于探寻国史真谛,而勇于依据他人之说,因而肆意破坏,轻言改革,则自食其恶果。他反复强调中西文化演进不同,不能简单地用西方历史来套用中国历史,必须肯定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以及文化价值的相对性。对中外文化的不同在引论部分也有所述说,希望通过此种述说,让读者知道中外历史文化的不同,要对历史有所怀疑,大胆怀疑,小心求证。

国史大纲读后感篇八

我更年轻的时候,不见得特别喜欢钱先生。

理由有几个:第一,我之所以不喜欢钱穆写的东西,一个很主要的理由,就是年轻人都比较激进,都比较反叛,而《国史大纲》开宗明义,是一本非常保守的书。

第二是一个典型的年轻人心高气傲,很容易因人废言。(我们年轻的时候喜欢李敖,他就老骂钱穆,说他谄媚蒋介石。)钱穆1949年到了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就是后来的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后来到了台湾,得到蒋家父子的礼遇,钱穆对他们夸得不得了。

这些当然是事实,但这其中恐怕有许多历史的机缘,不是那么容易搞得清楚。钱先生他怎么看蒋介石,怎么看待跟一个领导人会面这个事情,恐怕不能那么简单地从外表来判断。比方说,你有一天早上收到“中办”给你打的电话,说xjp晚上请你吃饭,那你如果说:“哎呀!这两天没空,晚上还得看西甲,我这会儿得睡了。”那你当然很牛!我佩服你,你有气节。但是就算你去了呢?我们也不会说:“你怎么就那么喜欢讨好领导?”

所以回头看,我年轻的时候有点幼稚。

钱穆一生,跟他相反观点的人太多,有些就是他的同学。

他当年念书是在常州府中学,也就是今天的常州高级中学。

当年教钱穆的中学老师是吕思勉,一代中国史学大师,他的同学之中有谁呢?刘半农、新文化的闯将。他的学弟之中有谁呢?瞿秋白,早期共产党的领导人物之一。他们都是非常力主西化的,像瞿秋白就是主张汉字应该拉丁化的。

钱穆,同样的背景底下成长,观念跟他们却大不相同。

晚年钱穆回忆起他们,却不随便瞎说。这是一种很典型的传统儒家人物看人的方法,不轻易地、苟且地去垢污前人,也不随随便便地去臧否时贤,对所有的人物都有一种保留的态度,这种保留不是所谓的懂得做人,而纯粹是因为知道自己的局限。

国史大纲读后感篇九

当我开始读这本书我发现《中国史纲》这本书确实很形象地描写了当代历史,更进一步地通过经济、文化、制度等几个方面来写,我后来才了解这本书本来是作为高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而写,但遗憾地是其中只有上古篇完成,就作为一本教科书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而且我发现老师上课内容有些观点及史实也来自于《中国史纲》,所以这本书很重要,也很有用。说起《国史纲要》,便不得不说钱穆,以及当时的背景。1937年抗日爆发,钱穆仓促地从北平逃离至西南大后方,教学多年来的大量教材悉数失散,时中国面临国家存亡时节,钱穆有感于中国国运飘渺,尽管他本身相信抗战中国会赢得胜利,但也对中国的命运抱持最坏的打算。钱穆在云南乡下的偏僻之处,写下国史大纲,他是抱着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本史书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国不幸败战覆亡,至少留给后人一本中国史书,让后人知道中国的历史及文明成就,激励后人复兴中国之心。

钱穆先生对历史的温情、敬佩与冷静无一不在本书中有所体现。钱穆先生没有讲一些历史上官场的尔虞我诈方面的内容,没有披露意识形态的桎梏,没有帝王将相的奇闻轶事浮于纸上,而是重点讲解了中国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同时他又不忘提醒后人如何对待和研究中国历史。从夏商周文明的探索,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文化的繁荣,到秦朝一统天下建立封建专制帝国影响,到唐朝外交、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兴等等下来,贯穿整个历史的主线是文化。对于历史的更多的是敬意与冷静,而不是偏激与失之偏颇。如今事实是强势的西方文化盛行,国人数典忘祖,对自己古代灿烂的文化与优良传统的不自信,认为外国的才是好的,才是值得学习的,我们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可是在书中钱穆先生铿锵有力的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无比的肯定及自信。这点让我敬佩不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四大文明中唯一流传下来的古文明,需要保护更需要继承和发展。认可并理解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历史文明抱有崇高的敬意,会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的凝聚力,会让我们走得更快更好。大多数人在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书的“熏陶”,熟知不少无用的典故,却对其民族的精髓与意义懵无所知,这犹如空呼爱国。此其为爱,仅当于一种商业之爱。如农人之爱其牛.....爱国是要有基础的,不知其源,怎知其性,不知其性,何谈爱国;知其原方能爱其本,不懂我国历史怎么能全心全意的为这个国家奉献?历史的意义在于知道我们国家的精神,学习民族的气质,正是这种内在精神与气质,支撑着我们的历史延绵不绝,历史是一个国家的骨架,后人如若不知,谁来继续这个庞大构架的扩充?我们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就是独特。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气质。这就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现实意义。所以说历史并非毫无价值。相反,历史的价值是普世的。

《国史大纲》前言里指出了研究历史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在说为什么要学历史的时候,都会说这么一句话:以史为鉴。问题是鉴个什么呢?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后记里说,已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历史总在不断的重复不断的上演,该发生的一千年前会发生,一千年后还会发生,该犯的错误还是会犯。《国史大纲》前言里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尤其是知识线在水平线上的国民,对本国过去的历史,应该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这样的人多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理解更深入,国家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评判历史人物或历史朝代之所作所为不仅要站在现代的高度去俯瞰全貌,而且要走进当时的环境中去体察其目的、背景。有可能以现代标准谓之野蛮的行为,在当时是进步是科学是有效的。秦皇汉武历来是争议极大的两个帝王。其实争议双方都有道理,暴君也好伟人也罢,因为彼此观察角度不同。我以为如果以秦汉背景分析以后世之影响力去考核,秦皇汉武都是伟大的皇帝。比如始皇帝刑法苛严,然背景是大乱之后的一统,“乱世宜用重典”,不严如何凝聚天下?何况苛严是有法可依,并非任意妄为。当然重典也应有度,只是这个“度”两千年后无法精确计算。若以现代法律衡量,秦皇汉武枪毙一百次都不够,最符合标准的不是袁世凯就是伪皇帝溥仪,如此岂不荒唐?再比如修秦陵、建长城,难道劳工们仅仅是被武力逼迫不得已而为之吗?若如此,其工程质量可想而知,然结果却是千年不朽。民工的责任心何来?关于秦暴政的来源多为汉代史家所载,如同清否定明一样,我们不能否认汉代史家们有偏公允的可能。

钱老提到了历史资料和历史知识两个概念,使我恍然大悟,我一直以来所谓的喜欢历史原来只是喜欢历史资料,因为这样能显得自己很博学,在目前史学教育极度欠缺的情形下比较能吸引人眼球,现在想想简直是亵渎了历史,可以说我以前对于历史是急功近利的。其实一开始没想到这是本教科书,一直以来想看久远年代的史书,潜意识里觉得只有这样才陪得上“历史“二字,可是钱老这本书虽是教科书,但其服务于政治的意味不浓,其根本思想乃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思,探究中国是如何兴盛起来,又是如何沦落到如今这种地步,钱老期望在这种反思中寻求拯救当下中国的方法及思想。

本书的引论部分详尽地阐述了钱老的历史观,看后受益匪浅。本书成书于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最艰苦的时代,凝聚了作者对于本民族的强烈热爱以及对于当下的社会深刻思考,当时史学界出现了三个派别,传统、革新、科学,作者认为时下的历史俨然成为政治的宣传工具,例如,书中写到:“革新派“主张“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又曰:“二十四史乃帝王之家谱”,他们眼中的中国历史皆以“专制黑暗”一语抹杀“,他们把当下之病症,一切归罪于两千年来之专制。显然这是种很偏激的思想。然清帝退位,并没有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改变,他们又把矛头指向文化,曰:“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思想停滞无进步,而一切事态,因亦相随停滞不进”、“两千年来思想,皆为孔学所掩弊”。而同时也有极力推崇古代思想的思想。由此可见,当时的史学完全沦落为政治的工具,这是作者所不愿看见的,我们对于自己历史要分清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而后择而取之。

看到南北朝后我就开始看近代史部分了,我觉得目前官方的近代史教材都是经过过多的处理过的,我们都希望知道真实的历史,我们认为这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所享有的了解我们民族过去发生了什么事的权利。钱老生活在那个年代,又以其高度严谨负责的态度撰写的这本书,应该有很高的真实度。

对比一下现行历史教材的基本体例,区别还是很大的。一是用词概念。钱穆沿袭的都是传统史家的词汇——党争、王霸、民变、流寇……这些在今日教材的话语体系里或已不用,或者变为农民起义,泾渭分明。二是基本立场。钱穆分析北宋军事积弱,包括幽云屏障之失、内政不振、武备朽钝、兵制欠当、地方无权等等,而今日教材几乎只论朝廷腐败一点。相比而言,钱穆至少部分地接受当时的进步观念,认为革命整体是合理的,虽然仍旧视大多数民变为灾难。(但事实上中国的全部农民起义的确都不曾给社会带来本质的进步,倒是破坏极大,因为主导者往往本身只是流氓无赖,除非像刘邦、朱元璋广得读书精英辅助,方能成事。)而现行教材几乎是死守“人民必革命进步,朝廷必腐败反动”的思维定势雷池不敢稍动。而很显然地,要成为“有知识之国民”,绝不应该满足于信守那些不许讲道理、“不容置疑”的定见。除这两点外,在民族观念、政治局面传承流变等方面,钱穆的观点也与现行教材不同,因为教材是以政治观点为纲组织史实,而钱穆以历史观点为纲,虽然都是“信念决定论点”,然而政治观点显然要比个人化的历史观点僵硬,所以现行教材与这部六十多年前的教材相比,也要僵硬、枯索一些。

《国史大纲》的作用主要是思想层面的,其主旨“则在发现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这说明作者的主要意图是记述历史以对时事及后世造成影响。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可谓用心良苦,他通过这本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

简单的举个例子,官方历史教科书中,打着“扶清灭洋"口号的义和团,是以一个正面角色出现的,讲他们如何爱国,而没有提到他们的愚昧和残忍,而本书有较为详实的阐述。不过我要说明一点,知道历史是一方面,如何看待又是一方面,我们知道了义和团的残忍就可以了,毕竟在列强野蛮入侵我们的时候,给我们造成了无法估量的伤害,对他们的任何残忍都是应该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令人心痛的历史,我们要以此时时勉励自己,努力让祖国富强,让中华民族迄立于世界的东方!

读这本书以后我收获很大,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得到了深刻知识,满足了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由于时间关系虽然我没完整地读完这本书但我了解还是比较深刻,通过读这本书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更加提高了,具有魅力的中国古代历史浮现了在我眼前,虽然是过去但值得研究...

国史大纲读后感篇十

平常我喜欢看书,上大学时去的最多的地方除了篮球场、自习室和实验室就是图书馆。几乎每个星期我都会去一趟图书馆。如果因为学习或其他事情很忙,长时间不看书,心里就会不踏实,总觉得缺点什么。

我喜欢广泛地看书:从《春秋左氏传》的动辄火拼到《铁凝散文集》的细腻描写宛如细水长流,从《金属材料学》的宽泛讲述到《固体物理》的严谨推导,从《老人与海》的硬汉形象到《飞鸟集》的恬淡老人,从《诛仙》中张小凡的执着到《梦里花落知多少》中三毛的哭泣,书籍一直陪我走过了大学四年,从来不离不弃。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这里,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国史大纲》,作者钱穆。钱穆老先生是我最尊敬的人之一。钱老写过很多关于历史的书,我都喜欢看。其中尤其喜欢看钱老的《国史大纲》。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从书中感受到钱老对祖国的强烈的热爱。大师对祖国的热爱跃然纸上!

《国史大纲》是让人尊敬的,因为她有一个让人尊敬的作者。钱老在《国史大纲》的序言里说,编写该书的背景为抗战时期北大、清华等大学都迁入昆明成立西南联大,钱老任教于西南联大,苦于没有合适的给学生讲历史的教材,于是在战火中编写了该书,历时数载。如此认真写书的作者现今社会不多。而钱老只上过小学,但博学笃志,终成大家。只钱穆的名字就足以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国史大纲》是让人温暖的。整本书大师对祖国的热爱一直温暖着看书的人。打开书序言就可以看到“当信任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我喜欢看历史类的书籍,对历史的要有“温情”是我第一次听说。我们接受的高等教育要求我们要像旁观者一样看待历史,看历史不应该带有感情。《国史大纲》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历史,这对于喜欢尝试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相当具有诱惑的。

《国史大纲》是让人兴奋的。继续往书后翻看,钱老没有让人失望。钱老写到中国的思想家孔子比西方的思想家苏格拉底等人早几百年。常常听到中国比西方国家落后,对于自信越来越少的中华民族人民而言,看到这页几行字无疑是让人兴奋的!骄傲的!

《国史大纲》是发人深省的。接着看书,我们可以了解到汉唐详细的税制,农民需要缴纳包括徭、赋、役等多种税,最高时可以达到三分之一,低的时候也有十六分之一。对比现今政府取消农民的举措,令人称赞!我们还可以看到历史不一定就严格按照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划分。我们一直的印象是中国有长达两千年多年的封建社会,其实不然。因为到了汉朝权力机关已经由之前的皇帝代表的贵族统治转为丞相代表的士人阶级组成的政府和皇帝代表的贵族一起统治。丞相对皇帝负责,皇帝如果不称职也会受到弹劾。王莽走向政治舞台中心就是很好例子。到了隋朝的科举制度使选拔人才也有了公开客观的标准。这表明中国已不再是君主专制,而封建社会的标准是皇帝代表的贵族统治形式的君主专制。因此不能认为中国有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形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这点可以推广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

《国史大纲》是简练的。我看过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那也是一本好书。也从一个特别的角度来看待历史。在视角方面可能《国史大纲》逊于《万历十五年》,但是在用词方面后者远逊于前者。中国汉字的美在《国史大纲》中体现得淋漓精致。

《国史大纲》是完整的。就像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一样,《国史大纲》也有瑕疵。该书在关于民族方面有些偏激,在阅读时需要特别注意。但是这些掩盖不了大师的魅力,恰恰显示出大师不是神一样不可靠近,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具有感情的人。

《国史大纲》远不止是一本完整的、简练的、发人深省的、让人兴奋的、让人温暖的、让人尊敬的书。有些收获只能意会,无法言传。这里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分享我读这本书的快乐!

国史大纲读后感篇十一

早就听说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是如何的振聋发聩,充满着真知灼见,只是一直没有心思拜读。直到最近,在等考研成绩的百无聊赖之中,才硬着头皮啃起了这部竖排繁体的历史教科书。不过,钱先生的文笔显然比我们的那些苗正根红的史书要好读的多,再加之条分缕析的分析和多如浩海又恰到好处的史实,任何关心历史的人都会爱不试卷。

说起历史教科书是怎么样的,大家恐怕都不会陌生。以分阶段的社会进化史为纵线,阶级斗争为轴线,从政治辐射到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条目虽然清晰,但文字干枯发涩,千篇一律。我们所做的是将一些冷冰冰的事件从历史长河中抽出来让你死记硬背,不许质疑书本,不许有独立思考,这根本不是学历史,这是把意识形态强行灌输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去。我常常在想,如果没有对历史的反思,即使将整本课本都背的滚瓜烂熟,也不知道中国是怎样形成怎样兴盛起来的,又是怎样落后下去的。像义和团运动那部分,书上只说这场运动是如何爱国,如何轰轰烈烈,一点没提那些团民是如何愚昧,如何残忍。爱国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理性对待就容易变成民粹主义,只知帝国主义罪恶,不知我们怎么给了帝国主义罪恶的口实。

钱穆先生想做的就是这一点。在全书的序言中,先生就说的很清楚,他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全盘否定,以为整个中国封建史就是黑暗专制的代名词,没有任何光明可言;一种是全盘美化,以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两种泾渭分明的倾向到现在依然如此,前段时间关于中医关于新儒学的争论就是很好的例子。先生看来(其实我们也是这样看的,只是有时候不是这么做的)两种态度都失之偏颇,前者以西方现代政治理念为标准进行生搬硬套,自然看来事事不顺;后者则是抱残守缺,这种观点本来没什么市场,但现在有些却因着民粹主义而复活,说什么儒家文明是人类未来的出路这样不着边际的话。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说起来很简单,但我们在没分清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的情况下,要形成理性的共识无疑是缘木求鱼。

《国史》反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样阶梯式进步的历史观,这是最大的不同,因为文明的延续不能用某种标准斩断,让前后之间截然不同。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明,这样的观点来源于历史不断进步这一乐观主义的信念,以为社会是从低到高慢慢演化的。这种划分历史阶段的思维是经济基础决定论的产物,划分的依据是劳动工具的不同,举个例子,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开的标志是铁器的使用,我们书上的标准说法是公元前476年春秋战国的分野为标志,之前为奴隶社会,之后为封建社会。但是,铁器的使用是一个过程,什么时候占主导地位这不好判断,占了主导之后是否引起了上层的变化这个也不清楚。先生举了《盐铁论》中的一段话,说明到了西汉仍有一部分农民用石器进行耕作,而在南方有些地区,春秋时期就广泛使用了铁器农具。

随后,钱穆先生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从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梳理社会的变化。经济是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样的论述在宏观层面还可以,但到了微观层面就容易纠缠不清。仅就政治制度的演化来说,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经济基础变动不大,但政治制度却有了不少的变化,书中把它归结为这样一条线索,秦之前家国不分,王室即是政权,大臣皆为天子私臣;秦至唐是王室政权逐渐分开的过程,王室高高在上,丞相作为朝廷领袖是政权的最高行政长官,门下执行中书封驳,读后颇有点君主立宪的错觉;从宋开始君主集权加剧,但丞相仍然是公认的领袖,直到明太祖出私心废宰相直领六部,王室和政权又合二为一,所以先生才会借助顾炎武说出“我朝政事崩坏皆从太祖废宰相始”的话来。反过来,专制的政府为自己的利益又限制了民间经济的生长,否则在明一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出于同一原因,用八股文钳制人民思想,从此思想界再无出现大师的可能。明朝的历史表明,政治经济文化谁决定谁这个问题远不像结论表明的那样清晰。对此,先生持有的似乎是一种混合的观点,在某一具体时期,重点论述其中的某一部分,战国时期以思想流变为核心,两汉以制度变化为核心,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思想和经济变化为核心。在特定时期某一部分会占主要地位,影响其他两部分,形成那个时期的主要风貌。

钱穆先生是主张改良的,认为革命是一种极端,是矫枉过正,而真正的进步是在和平的环境中产生的,他用不同时期经济状况的对比证明这一点。革命是否正确,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有不同的结论,但社会的持续进步不能单靠革命的带动,则是确定无疑的。托克维尔说,自由是大革命的合法子女,但靠着百年的努力才赶走了专制暴政这一革命的私生子,使得自由民主成为现代政治的首要原则。小布什有句名言,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将政治家关进了笼子,我现在是站在笼子里给你们说话。成熟政治的产生有赖于社会理性的共识,找到病根再抓药,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从这个角度来说,钱穆先生理性积极的态度是多么的可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