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丁香结教案汇总(通用17篇)
- 上传日期:2023-11-10 20:15:52 |
- ZTFB |
- 11页
教案是教师为了指导学生学习而制定的一种教学计划。教案的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随后是一些来自实践经验的教案案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丁香结教案汇总篇一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人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宗璞,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丁香结教案汇总篇二
1.会写“缀、幽”等11个生字,会写“宅院、幽雅”等19个词语。
2.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品味优美的语言。
3.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语文要素】。
1.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品味优美的语言。
2.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会写19个词语。
2.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品味优美的语言。(重点)。
一、交流预学,初赏丁香。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跟随老舍先生走进了辽阔的《草原》。今天我们跟随宗璞先生去赏丁香。(板书课题:丁香结,并齐读)。
2.放声朗读课文,看看宗璞先生笔下的丁香是怎样的。(生自由读)。
3.借助预学单,小组分享重点字词。
4.指导书写:“幽、薄”两个字。
幽,半包围结构,笔顺是先内后外,先写一竖,再写两个“幺”,最后写竖折和竖。
薄,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5.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宅院幽雅伏案浑浊笨拙眼帘参差单薄照耀文思。
梦想迷蒙模糊花蕾衣襟恍然愁怨顺心平淡。
6.出示句子,朗读体会。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二、整体感知,再赏丁香。
(一)理解内容,提问质疑。
1.说一说,在预习当中,你批注了哪些读不懂的地方?
预设:课文题目是“丁香结”,为什么还写了丁香花呢?
2.为什么“月光下的丁香白的潇洒,紫的朦胧”呢?
3.为什么说丁香“莹白”,但绿叶“参差”呢?
4.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是什么意思呢?
……。
(二)梳理疑问,聚焦问题。
作者笔下的丁香到底有多美?
(三)整体把握,理出脉络。
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板书结构图,见板书设计)。
预设:
课文第一部分写丁香花,是“赏花”部分。
课文第二部分写丁香结,是“悟花”部分。
课文第一部分描写丁香花的颜色、香味、形状,以及丁香花陪伴“我”写作。
三、品读语句,三赏丁香。
(一)自由读文,批注丁香之美。
主问题:作者笔下的丁香到底有多美?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描写丁香花的语句,批注自己认为最美的画面描写。
(二)从和谐的色彩感受“美”。
从你们批画的语句看,文中有不少描写丁香色彩的语句:月光下的丁香,春来窗前的丁香,细雨中的丁香,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美。
1.创设情境,感受月光下丁香的色彩美。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1)感受表达效果:想一想,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创设情境读:一轮明月挂在夜空中,洁白的月光像流水一样倾泻而下。看那白丁香,好像更有光泽了,它们——(学生接)还有那紫丁香,紫得更柔和了,它们——(学生接)。
2.想象画面,感受窗前丁香的色彩美。
“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抓颜色想象:莹白、绿、红,各种色彩交相辉映,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啊!
抓对比想象:一片莹白中透出参差的绿,可见花团锦簇,挤挤挨挨,绿叶只能从花的缝隙里钻出来啊!
抓顺序想象:作者从外面回来,她的观察顺序是怎样的呢?最先看到的是花,然后是叶,最后才是两扇红窗,这红窗恰似画框一般。赏花就成了赏画。
3.借助图片,感受雨中丁香的色彩美。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1)展示印象派的画,发现雨中丁香特点。
让我们来欣赏几幅印象派的代表作,印象派突出光和色彩,不强调清晰、细腻。再读读句子,雨中的丁香就是这样的一幅印象派画作。
(2)理解“渗”过来,感受色彩的交融。
这紫色因为线条模糊,没有了限制,仿佛流动起来,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于是两种颜色交融在了一起——(学生读句子)。
(3)配乐读,感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联系上下文,再读一读,为什么作者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音乐起)在细雨迷蒙中——(学生读)。
(三)从生动的描写感受“美”。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这里将花写成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读到的?
预设:“星星”——小巧、亮。
“窥”——活泼、灵动,像孩子一样。
2.“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预设:读到“檐前积雪”,你想到了哪首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作者写丁香与王安石写梅,有异曲同工之妙。
3.“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预设:朗读句子说画面。
说说作者的描写顺序是怎样的。
丁香对作者有怎样的影响呢?
窗外的丁香,也许增益了作者的文思,更引起了作者尺幅千里的想象……。
四、理解提升,回味丁香。
1.朗读、回味丁香美。
读作者笔下的丁香,更能触摸到自然的可爱——。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2.质疑引入“丁香结”。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丁香结》,去感悟“丁香结”背后的人生启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描写丁香结的部分,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语句。
2.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难点)。
一、复习引入,初读“丁香结”
1.直接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丁香结》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丁香花的美,这节课我们聚焦丁香结,看看它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整体感知,再读课文,回顾丁香结这部分作者都写了些什么呢?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古人为什么发明了丁香结这样的说法?
为什么说丁香结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呢?
3.聚焦主问题: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二、朗读理解,读懂“丁香结”
(一)感受形似。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1.请你观察课文插图,看一看丁香花苞的形状,你有什么发现?
2.欣赏古代服饰,再结合古代服饰中女子衣服上的盘花扣,你又有什么发现?
原来,丁香花苞,小小的,圆圆的,鼓鼓的,恰如盘花扣,正是丁香结啊!
(二)了解象征。
1.品读文中诗句,这些诗句描写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释义:蕉心紧裹未展,丁香花蕾,丛生如结。同是春风吹拂,而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释义:青鸟无法传递远方思念的人的音讯,那绵绵的春雨中绽开的丁香花蕾让我想起凝结的愁怨。
2.拓读链接诗句,不仅这几句诗,我们还会读到——。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冯延巳《醉花间》。
可见,自古以来,丁香结都有愁怨难解的象征意义。
(三)领悟思考。
从古至今,有关丁香结的诗句被传承着,丁香结的意象被继承着,人的生命、情感有许多的共通之处。正如作者所写——“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但是,作者对丁香结却有了新的感悟——“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联系上下文,朗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懂得了什么?
预设:学习压力很大考试中失利与朋友发生争吵。
联系生活实际,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你和作者是不是也有共鸣?既然“结”是难免的,我们何不积极面对?如果生活总是一帆风顺,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面对“结”,解开“结”,这也是生活的滋味。
三、拓展练笔,延读“丁香结”
1.同学们,《丁香结》原文还有一个结尾,读读——“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需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
2.默读课文,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你的心中此时有什么想说的吗?请批注在课文结尾处。
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基于单元人文主题,以第一课为起点,导入第二课,体现上挂下联。通过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优美语句,感受丁香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于本文是一篇散文,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不足,难以全面、准确地回答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这个课后问题。我引导学生课前质疑,梳理主问题,同时,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整体把握。此环节,抓住关键点,找准着力点,从两个方面提升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逐步深入文本,引导学生从和谐的色彩和生动的描写两个角度品味语言,欣赏丁香之美。通过再现经典语句片段,回味丁香的美,并由“丁香美”自然过渡到“丁香结”。引导学生读懂“丁香结”意象的文化内涵,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读懂了文章主旨的深刻内涵,解决了学生的人生经历尚不丰富,对文章中“丁香结”引发的人生思考体会不深的问题。
丁香结教案汇总篇三
1.整体感知,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
2.品读优美句子,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3.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仿写作文。
4.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学习重难点】。
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
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结”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松柏喻指长青。试着再举出几例。今天我们来学习《丁香结》,看看作者赋予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
二、作者介绍: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等,中篇小说《三生石》,《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三、词语:
缀窥幽雅浑浊笨拙。
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
四、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看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1)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
(2)颜色:紫色、白色;
(3)气味:淡淡的优雅的甜香。
从感觉角度分析,形状、颜色、气味是哪种感觉?---视觉、嗅觉。
作者赋予丁香什么样的品格?(结合课文,圈画出关键词,总结归纳)。
——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
2.朗读课文4-6段,思考什么是丁香结?
本义:丁香花蕾上,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象征意义: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
——知识链接:品读《梨花》思考象征意义(纯情)。
3.作者多年赏花,为何今年突然明白丁香结内涵?
雨后赏花的触动。
自身经历的感悟(经受病痛折磨)。
4.作者对丁香结持什么态度?
从容、豁达、积极。
古人对丁香结也有自己感悟,品读李商隐的《代赠二首》和李璟的《摊破浣溪沙》,体会古人对丁香结理解。
代赠二首。
唐代: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问)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诗人内心怎样的情感,此处丁香结有何寓意?
---楼上玉梯芭蕉不展丁香结;
欲望还休孤寂无聊;
女子与恋人不能相会的愁绪。
摊破浣溪沙。
五代: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1.“春恨锁重楼”中“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句作答)。
2.“恨”传达出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此处丁香结有何内涵?
---青鸟不传云外信。
没有故人音信相思之愁。
郁结不散的相思之愁。
同样是丁香结,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古人更多的是借丁香结抒发愁怨之情,而作者笔下的丁香结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剂。正如作者所说,人生中的问题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让我们学习作者从容、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去直面人生中的一件一件不顺心的事,这样你的生活也会变得有滋有味。
五、作业设计。
必做:背诵李商隐的《代赠二首》和李璟的《摊破浣溪沙》。
选做:阅读《语文读本》中的《野草》。
第二课时。
一、作业检测:
1.检查背诵。
2.李商隐的“同向春风各自愁”的“愁”体现在哪些景物上?
---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
李璟的“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愁”连绵不断,哪句诗能体现出来?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二、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探”“窥”将丁香拟人化,使无意识的丁香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丁香花可爱的情态。
丁香的美丽、高洁、愁怨在雨中形神毕现。将丁香结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征愁心的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动人。
“照耀”一词写出花白如雪,似有光辉晕出。写出花对作者心灵的鼓舞和慰藉,启发作者的文思,使她浮想联翩,思如泉涌。
避免重复,使行文富于变化。
修辞手法上:
积雪是借喻(借用喻体来替代本体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
莹白是借代(借用事物特征来代替事物本身)。
三、作业设计。
丁香结教案汇总篇四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缀、幽”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缀满、幽雅、笨拙、单薄、模糊”等词语。
2.品读优美句子,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3.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仿写作文。
4.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教学重点。
1.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第一课时。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缀、幽”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缀满、幽雅、笨拙、单薄、模糊”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梅花、菊花、牡丹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图片梅花、菊花、牡丹等图片)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傲岸长青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板书:丁香结)。
3.介绍作者。
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中篇小说《三生石》。《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学生按照提示要求自学。
3.交流学习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1)认读生字、新词。
出示字词: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模糊。
指名读。
男女生读。
全班齐读。
(2)学写字词。
师指导书写“幽、薄、缀、雅”。
学生练写,个别展示,集体评议。
(3)理解词语。
幽雅:幽静而雅致。
笨拙:反应迟钝,手脚不灵活的、动作难看的。
单薄:指身体瘦弱;不强壮。
愁怨:忧愁怨恨。
断断续续:不连续的。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分段并概括段意。
师:这篇课文一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师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描写了丁香花。(主体写丁香花样貌。)。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作者的浮想联翩描写了丁香花。最后以一个反问句作为总结,意义深远,告诉了读者要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主体写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我们读了课文,你能说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指名回答,师适时呈现:
《丁香结》写的是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开始了作者的人生体悟。从古人的“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写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感悟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
四、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1.总结感悟。
师:谁说草木无情?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品性与精神。宗璞笔下的丁香就是如此。作者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丁香花的形象,丰富了丁香花的内涵,不禁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一簇簇的可爱的丁香花。这是一篇清新雅致的散文,你喜欢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吗?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1)学生自由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2.布置作业。
(1)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1.品读优美句子,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2.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仿写作文。
3.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谈话导入新课: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怎样描写丁香花的?又赋予丁香花什么样的情感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丁香结》。
二、精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至3自然段。
2.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里的丁香花,各是怎样的?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学生汇报。
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花;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校园里的丁香花;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我家屋外的三棵白丁香。
师适时呈现: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丁香花呈现的样貌,“探”“窥”两个动词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的体态娇小,姿态动人。)。
(2)月光下,白得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你从这句中,能知道什么?(丁香花的颜色、气味。)在晚间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什么?(丁香花独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别出来。)。
(3)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檐前积雪”指的是什么?(丁香花。)“香气直透毫端”说明了什么?(说明香气非常浓郁。)为什么说“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丁香花虽然微小却繁多,单个的固然单薄,可是众多的花聚到一起就形成许多簇,使整棵树耀眼夺目。)。
5.思考: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学生回答。
师梳理:
(1)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
(2)颜色:紫色、白色;。
(3)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从感觉角度分析,形状,颜色,气味是哪种感觉?(视觉、嗅觉)。
(板书:形状颜色气味(视觉嗅觉))。
作者赋予丁香什么样的品格?(结合课文,圈划出关键词,总结归纳)。
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
6.再指名读第1至3自然段。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读后小组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研读第4自然段,感受雨中的丁香。
(1)雨中的丁香是怎样的?
指名回答。
师适时呈现: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师:在这几句中,雨中的丁香具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雨中的丁香?(格外妩媚,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表现了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
(2)师适时呈现:
代赠二首(其一)。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摊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指名回答。
师:“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两句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1)交流。
(2)师指名朗读:
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本义: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象征意义: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
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3)作者多年赏花,为什么今年突然明白了丁香结的内涵?
雨后赏花的触动。
补充介绍:作者自身经历的感悟。(经受病痛折磨。)。
4.研读第6自然段。
(1)默读第6自然段,思考:作者对丁香结什么态度?你从哪里能看出来?
交流,师适时点拨:作者对丁香结的态度是从容、豁达、积极的。
师:古人寄托在丁香结的情感是愁思,是忧怨,这从李商隐的《代赠二首》和李璟的《摊破浣溪沙》就可以体会到。而作者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阔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2)出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
指名读,全班齐读。
师:谁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交流。
师呈现: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人生的问题也是永远也解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永远也解不完的结,我们的人生才充满乐趣,我们的明天才更加灿烂。
学生发言。
(4)全班齐读第六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师总结:
丁香的脉脉香气驰骋了作者的想象,也给了我们尺幅千里的功效,让我们感受到了因丁香而带来的欢愉。多少年了,作者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然而,一次雨中的偶然发现,给了作者新的感悟: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然而正是这解不完的结,才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挑战,充满了乐趣。这正是我们要找到的答案。
(板书:丁香结人生才充满乐趣)。
2.揭示主题。
师:想一想,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遇到不顺心的事是经常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把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补充,所以,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结”: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连接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
3.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课时练。
(2)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
板书设计:
丁香结。
形状颜色气味(视觉嗅觉)。
人生才充满乐趣。
丁香结教案汇总篇五
1、朗读课文,圈画重点语段,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2、品味课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积累语句。
3、领会和学习作者由丁香花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句,领悟文章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品味精美的语言,感悟积极豁达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
图片,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几种花卉的图片,引出丁香花。
出示丁香花图片,找同学说说对丁香花的看法和感受。作家宗璞窗外的三棵白丁香与她朝夕相伴,又让她产生了怎样的情思感悟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宗璞的散文《丁香结》,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导入新课文,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由几种花的象征意义导入新课,为学生学习本篇课文做准备。
二、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的基本资料,教师适当补充。
2、积累生字词:(结合教材课后读读写写,适当补充拓展,注意正音)。
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参差斗室朦胧恍然。
【设计意图】。
走近作者,知人论世。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打好学习的基础。
三、初读文章,梳理“丁香之结”
1、自由散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且圈划出描写“丁香结”的句子。关注这些句子出现的位置,划分层次。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圈划、思考并回答)。
明确:课文前三段写的是丁香花,后三段写的是丁香结。
2、作者在两部分中,围绕“丁香”各做了什么?尝试添加一个动词,概括段落大意。
明确:课文前三段写的是“赏丁香”,后三段写的是“悟丁香”。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走近文本,探究丁香结。
四、感知文章脉络。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圈划、思考并回答)。
预设:文中提及“丁香结”的句子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后三段。
(学生思考、概括并回答)。
预设:文章前三段写的是丁香花,重点写丁香花的色彩、形貌、气味、姿态。
(学生默读、圈画、思考、朗读并回答,教师从旁引导、归纳)。
总结:由此可以看到,文章前三段描写丁香花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写丁香,逐渐转到写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丁香,丁香与“我”越来越近,情感越来越深。
前三段对于丁香花的描写,与后三段所写的“丁香结”是如何建立起联系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
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为深入文本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读读写写的生字词,明默。
2、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150字左右。
要求:要能写出个性特征,能对景物进行具体的刻画。
【设计意图】。
布置作业,复习巩固。
丁香结教案汇总篇六
初读宗璞的《丁香结》,就像隔着一层轻纱去赏丁香的潇洒,去解丁香理不清的愁绪,去会丁香的冷漠,凄清和惆怅。
丁香是潇洒的,朦胧的。就像幽姬那样,总是那个竹林间快闪而过的紫色身影。丁香是初春的使者,公路上,汽车飞速驰骋。走后,从天空上悠悠飘下来的雪白的几片花瓣————那是丁香的泪!一簇簇,一束束开在丁香三角地里,北极星也上天幕值勤了,月亮也出来守护那簇梦一般的丁香。月光仿佛给予了丁香更加崭新的力量。丁香就如同睡眼朦胧的少女,这柔和的月光才是她最洒脱,最随性的生活。宗璞给了她们充满灵性的魂魄,给了她们迷人的身躯,让她们在城市纷嚣的一角变得格外靓丽。
丁香的每一个结,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她的结里,有千丝万缕理不清的愁怨,她们缠在一起,又无法解开,每一条愁绪,每一条哀愁都密不可分,但这就是丁香,她独自哀愁,独自彷徨,独自走过悠长而寂寥的雨巷的丁香。微雨和丁香本就应该连在一起,那丁香就像娇花照水的林黛玉。清晨,窗外烟雨蒙蒙,飘飘洒洒,映着那丁香似有似无,醉了人的眼眸,这微雨,这丁香,便不由自主的烙在了心底。宗璞把那结比做人生的难事,坎坷重重,但若人生路上没有了台阶,我们又如何向顶峰发起挑战呢?丁香结是解不完的,愁怨是离不开的,但痛苦却只能暂时的,明天才是最好的。
丁香是冷漠的,凄清的,惆怅的。或许也是戴望舒的《雨巷》中那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四月的江南,邂逅了一场又一场花谢花飞。原本寂寥的雨巷,因为有了丁香花,有了这个结着愁怨的姑娘,变得多了几分淡妆浓抹的春意。她虽然冷漠,凄清,惆怅,但心中依然有属于春天的柔情。丁香带着油纸伞,带着宗璞的文思和梦想走进那红砖绿瓦的小巷,柳丝长,春雨细,丁香本就是一个梦,冷漠,凄清,惆怅,却唤醒了这个寂寥的雨巷。
丁香结教案汇总篇七
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用清新淡雅的语言描写了不同地方的丁香,从色彩、形貌、气味、姿态多个方面细致地刻画了丁香娇俏灵动、可爱芬芳、鲜润妩媚的形象,并由古人有关丁香结的诗句联想到了丁香结的来历,感悟到人生中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就是“结”,得到了生命需要“结”的认识,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本文语言优美,很适合朗读。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当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并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重点理解“幽雅、浑浊、笨拙、参差、愁怨”等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3.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有关人生的感悟。
4.品味、积累文章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学习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品读优美的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有关人生的感悟。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进而阐述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教学过程:
新课,揭示课题。
1.简单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1928年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她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髓,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红豆》,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2.学生自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和词语。
(2)理解词义。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预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记生字、理解词义的方法,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和小组讨论来完成对生字、新词的学习。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留下悬念。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生字新词,朗读了课文,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分了文章的层次。学完这节课,大家是不是也喜欢上了作者笔下的丁香?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丁香花的?作者又从丁香结中生发了怎样独特的感悟?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主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巩固提高。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丁香结教案汇总篇八
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用清新淡雅的语言描写了不同地方的丁香,从色彩、形貌、气味、姿态多个方面细致地刻画了丁香娇俏灵动、可爱芬芳、鲜润妩媚的形象,并由古人有关丁香结的诗句联想到了丁香结的来历,感悟到人生中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就是“结”,得到了生命需要“结”的认识,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本文语言优美,很适合朗读。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当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并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1.会写8个生字,重点理解“幽雅、浑浊、笨拙、参差、愁怨”等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3.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有关人生的感悟。
4.品味、积累文章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学习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品读优美的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有关人生的感悟。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进而阐述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花草树木及其象征意义的图片,学生仔细观看,交流感受,进入本课的学习。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板书:丁香结)。
明确:“丁香结”表面指丁香的花蕾,实际指人生中的很多问题。以此为题,寓意深刻,易引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简单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1928年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她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髓,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红豆》,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2.学生自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和词语。
(2)理解词义。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预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记生字、理解词义的方法,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和小组讨论来完成对生字、新词的学习。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1)给课文标上段序,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为什么这样划分,归纳出每一层主要写了什么。
(2)了解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主体,即描绘丁香的特点及阐述作者的独特感悟。
预设:采用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只要有理有据,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和鼓励。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姿态、花的气味、花的形貌、花的颜色等方面描写了丁香。(主体写丁香花。)。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别从古诗中的丁香结、作者提出的疑问、作者的感悟三个方面描写了丁香结。最后以一个反问句作为总结,点明中心,告诉了读者要以豁达的胸怀面对人生中的“结”。(主体写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感悟。)。
2.指名朗读第1—3自然段,初步感知丁香花的特点。
(1)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再全班交流。
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些地方的丁香,它们有什么特点?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
交流预设:
生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城外校园里的丁香;第三自然段描写了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
生2:我知道作者从视觉、触觉、嗅觉等角度具体描写了丁香花的色彩、形貌、姿态和气味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如结合“雪白”“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淡淡的幽雅的甜香”等词可以分析出来。
生3:我知道作者赋予了丁香花灵动幽雅、纯洁无瑕、可爱芬芳的特点。
(2)教师指导朗读。
过渡:谁说草木无情?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品性与精神,宗璞笔下的丁香就是如此。作者从多角度展现了丁香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的内涵,不禁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一簇簇的可爱的丁香花。这是一篇清新雅致的散文,你喜欢作者笔下的丁香吗?让我们再次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留下悬念。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生字新词,朗读了课文,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分了文章的层次。学完这节课,大家是不是也喜欢上了作者笔下的丁香?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丁香花的?作者又从丁香结中生发了怎样独特的感悟?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主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丁香结教案汇总篇九
初读宗璞的《丁香结》,就像隔着一层轻纱去赏丁香的潇洒,去解丁香理不清的愁绪,去会丁香的冷漠,凄清和惆怅。
丁香是潇洒的,朦胧的。就像幽姬那样,总是那个竹林间快闪而过的紫色身影。丁香是初春的使者,公路上,汽车飞速驰骋。走后,从天空上悠悠飘下来的雪白的几片花瓣————那是丁香的泪!一簇簇,一束束开在丁香三角地里,北极星也上天幕值勤了,月亮也出来守护那簇梦一般的丁香。月光仿佛给予了丁香更加崭新的力量。丁香就如同睡眼朦胧的少女,这柔和的月光才是她最洒脱,最随性的生活。宗璞给了她们充满灵性的魂魄,给了她们迷人的身躯,让她们在城市纷嚣的一角变得格外靓丽。
丁香的每一个结,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她的结里,有千丝万缕理不清的愁怨,她们缠在一起,又无法解开,每一条愁绪,每一条哀愁都密不可分,但这就是丁香,她独自哀愁,独自彷徨,独自走过悠长而寂寥的雨巷的丁香。微雨和丁香本就应该连在一起,那丁香就像娇花照水的林黛玉。清晨,窗外烟雨蒙蒙,飘飘洒洒,映着那丁香似有似无,醉了人的眼眸,这微雨,这丁香,便不由自主的烙在了心底。宗璞把那结比做人生的难事,坎坷重重,但若人生路上没有了台阶,我们又如何向顶峰发起挑战呢?丁香结是解不完的,愁怨是离不开的,但痛苦却只能暂时的,明天才是最好的。
丁香是冷漠的,凄清的,惆怅的。或许也是戴望舒的《雨巷》中那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四月的江南,邂逅了一场又一场花谢花飞。原本寂寥的雨巷,因为有了丁香花,有了这个结着愁怨的姑娘,变得多了几分淡妆浓抹的春意。她虽然冷漠,凄清,惆怅,但心中依然有属于春天的柔情。丁香带着油纸伞,带着宗璞的文思和梦想走进那红砖绿瓦的小巷,柳丝长,春雨细,丁香本就是一个梦,冷漠,凄清,惆怅,却唤醒了这个寂寥的雨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5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丁香结》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丁香结教案汇总篇十
1、朗读课文,圈画重点语段,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2、品味课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积累语句。
3、领会和学习作者由丁香花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的写法。
理解古诗句,领悟文章的意境美。
品味精美的语言,感悟积极豁达的人生哲理。
图片,ppt。
一、导入新课。
出示几种花卉的图片,引出丁香花。
出示丁香花图片,找同学说说对丁香花的看法和感受。作家宗璞窗外的三棵白丁香与她朝夕相伴,又让她产生了怎样的情思感悟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宗璞的散文《丁香结》,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导入新课文,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由几种花的象征意义导入新课,为学生学习本篇课文做准备。
二、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的基本资料,教师适当补充。
2、积累生字词:(结合教材课后读读写写,适当补充拓展,注意正音)。
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参差斗室朦胧恍然。
【设计意图】。
走近作者,知人论世。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打好学习的基础。
1、自由散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且圈划出描写“丁香结”的句子。关注这些句子出现的位置,划分层次。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圈划、思考并回答)。
明确:课文前三段写的是丁香花,后三段写的是丁香结。
2、作者在两部分中,围绕“丁香”各做了什么?尝试添加一个动词,概括段落大意。
明确:课文前三段写的是“赏丁香”,后三段写的是“悟丁香”。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走近文本,探究丁香结。
四、感知文章脉络。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圈划、思考并回答)。
预设:文中提及“丁香结”的句子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后三段。
(学生思考、概括并回答)。
预设:文章前三段写的是丁香花,重点写丁香花的色彩、形貌、气味、姿态。
(学生默读、圈画、思考、朗读并回答,教师从旁引导、归纳)。
总结:由此可以看到,文章前三段描写丁香花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写丁香,逐渐转到写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丁香,丁香与“我”越来越近,情感越来越深。
前三段对于丁香花的描写,与后三段所写的“丁香结”是如何建立起联系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
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为深入文本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读读写写的生字词,明默。
2、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150字左右。
要求:要能写出个性特征,能对景物进行具体的刻画。
【设计意图】。
布置作业,复习巩固。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进而阐述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1、会写8个生字,重点理解“幽雅、浑浊、笨拙、参差、愁怨”等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3、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有关人生的感悟。
4、品味、积累文章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学习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品读优美的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有关人生的感悟。
丁香结教案汇总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准备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生活中的情趣。
2、欣赏丁香的美丽姿态,学习作者从各个角度描绘丁香的方法。
3、赏析文中悟花的相关语句,理解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境界。
教学重点:
继续训练朗读,品味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2、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许多花草树木在文学作品中都被赋予了某种品格,如梅花代表高洁、牡丹代表富贵,松柏喻指傲岸长青。
你能再举出几例吗?那你知道丁香代表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散读文章。
要求:
(1)标明小节。
(2)圈出读不准的字音,不懂的词句。
预设:朦胧、参差、斗室、
(3)圏划出文中与标题“丁香结”有关的句子。
2、散读交流。
(1)理清字的读音以及学生看不懂的诗句。
预设:“芭蕉不展丁香结”:原诗是一首七绝,写思妇之离愁。这两句是说,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的花蕾丛生如结;同是春风吹拂,而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丁香空结雨种愁”:这是一首伤春词、春恨词。词的上片从落花无主着笔,写春恨所以产生的触媒;下片从思念难解立意,将春恨产生的根源揭示得含蓄而又深沉。
(2)“丁香结”有关的句子几乎都集中在第4到6段。
预设:这篇文章可以按照这个来分为两层:第一层写花,第二层写结。
(3)结合文中插图明确“丁香结”的意思。结合诗句了解古代赋予它“愁怨”的寓意。
3、那么作者要写的是丁香结,为什么还要写前三节呢?让我们重点来赏析文章的前三节。
三、细读文章,赏“丁香之美”
1、散读第1到3段。
(1)带感情地朗读,注意语速。
(2)找出你最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简要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预设:“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用雪白来代指丁香花,表现了花的洁白;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这句表现了丁香花不同的姿态;同时运用拟人使丁香花充满了生机。
“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从香味的角度表现出了丁香花的独特。
2、交流学生喜爱的句子,感受作者笔下丁香花的生机和纯洁。
3、总结作者描写丁香花的特点。
富有生机:“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
纯洁:“也是那一片莹白”
四、品读文章4到6段,感悟丁香结。
1、回顾丁香结的寓意。
预设:人生的愁绪。
2、再读第6段,找找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与古人的不同之处。
(1)此处的丁香结指的是什么?
人生不如意的事情。
(2)作者应对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可以从哪句话看出?
预设:从“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积极乐观面对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
(3)补充作者的生平,感受作者的乐观。
这篇文章作者宗璞写于一九八五年的清明节,在三年前作者的弟弟去世,在八五年作者父亲患重病失明,同时自己也患上了眼中的眼疾。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虽然有愁苦,但她仍然积极面对这些挫折,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旷达的心胸。
五、课堂小结。
1、从题目入手,再到赏花--悟花的过程梳理文章结构。
2、总结丁香结中寄寓的作者的生活感受与志趣。
丁香结教案汇总篇十二
1.整体感知,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
2.品读优美句子,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3. 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仿写作文。
4.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
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结”的能力。
两课时
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松柏喻指长青。试着再举出几例。今天我们来学习《丁香结》,看看作者赋予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等,中篇小说《三生石》,《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缀 窥 幽雅 浑浊 笨拙
单薄 遮掩 照耀 花蕾 愁怨 断断续续
1.朗读课文,看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1)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
(2)颜色:紫色、白色;
(3)气味:淡淡的优雅的甜香。
从感觉角度分析,形状、颜色、气味是哪种感觉? ---视觉、嗅觉
作者赋予丁香什么样的品格?(结合课文,圈画出关键词,总结归纳)
——灵动优雅 洁白无瑕 可爱芬芳
2.朗读课文4-6段,思考什么是丁香结?
本义:丁香花蕾上,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象征意义: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
——知识链接:品读《梨花》思考象征意义(纯情)
3.作者多年赏花,为何今年突然明白丁香结内涵?
雨后赏花的触动
自身经历的感悟(经受病痛折磨)
4.作者对丁香结持什么态度?
从容、豁达、积极
古人对丁香结也有自己感悟,品读李商隐的《代赠二首》和李璟的《摊破浣溪沙》,体会古人对丁香结理解。
代赠二首
唐代: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问)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诗人内心怎样的情感,此处丁香结有何寓意?
---楼上玉梯 芭蕉不展 丁香结;
欲望还休 孤寂无聊;
女子与恋人不能相会的愁绪
摊破浣溪沙
五代: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1.“春恨锁重楼”中“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句作答)
2.“恨”传达出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此处丁香结有何内涵?
---青鸟不传云外信
没有故人音信相思之愁
郁结不散的相思之愁
同样是丁香结,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古人更多的是借丁香结抒发愁怨之情,而作者笔下的丁香结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剂。正如作者所说,人生中的问题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让我们学习作者从容、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去直面人生中的一件一件不顺心的事,这样你的生活也会变得有滋有味。
必做:背诵李商隐的《代赠二首》和李璟的《摊破浣溪沙》。
选做:阅读《语文读本》中的《野草》。
1.检查背诵
2.李商隐的“同向春风各自愁”的“愁”体现在哪些景物上?
---玉梯横绝 月如钩 芭蕉不展 丁香结
李璟的“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愁” 连绵不断,哪句诗能体现出来?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探”“窥”将丁香拟人化,使无意识的丁香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丁香花可爱的情态。
丁香的美丽、高洁、愁怨在雨中形神毕现。将丁香结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征愁心的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动人。
“照耀”一词写出花白如雪,似有光辉晕出。写出花对作者心灵的鼓舞和慰藉,启发作者的文思,使她浮想联翩,思如泉涌。
避免重复,使行文富于变化。
修辞手法上:
积雪是借喻 (借用喻体来替代本体 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
莹白是借代 (借用事物特征来代替事物本身)
丁香结教案汇总篇十三
1、朗读课文,圈画重点语段,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2、品味课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积累语句。
3、领会和学习作者由丁香花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的写法。
理解古诗句,领悟文章的意境美。
品味精美的语言,感悟积极豁达的人生哲理。
图片,ppt。
一、导入新课。
出示几种花卉的图片,引出丁香花。
出示丁香花图片,找同学说说对丁香花的看法和感受。作家宗璞窗外的三棵白丁香与她朝夕相伴,又让她产生了怎样的情思感悟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宗璞的散文《丁香结》,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导入新课文,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由几种花的象征意义导入新课,为学生学习本篇课文做准备。
二、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的基本资料,教师适当补充。
2、积累生字词:(结合教材课后读读写写,适当补充拓展,注意正音)。
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参差斗室朦胧恍然。
【设计意图】。
走近作者,知人论世。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打好学习的基础。
1、自由散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且圈划出描写“丁香结”的句子。关注这些句子出现的.位置,划分层次。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圈划、思考并回答)。
明确:课文前三段写的是丁香花,后三段写的是丁香结。
2、作者在两部分中,围绕“丁香”各做了什么?尝试添加一个动词,概括段落大意。
明确:课文前三段写的是“赏丁香”,后三段写的是“悟丁香”。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走近文本,探究丁香结。
四、感知文章脉络。
预设:文中提及“丁香结”的句子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后三段。
(学生思考、概括并回答)。
预设:文章前三段写的是丁香花,重点写丁香花的色彩、形貌、气味、姿态。
(学生默读、圈画、思考、朗读并回答,教师从旁引导、归纳)。
总结:由此可以看到,文章前三段描写丁香花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写丁香,逐渐转到写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丁香,丁香与“我”越来越近,情感越来越深。
前三段对于丁香花的描写,与后三段所写的“丁香结”是如何建立起联系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
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为深入文本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读读写写的生字词,明默。
2、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150字左右。
丁香结教案汇总篇十四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人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教案汇总篇十五
1.会写11个生字,会写19个词语。
2.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品味优美的语言。(重点)。
一、交流预学,初赏丁香。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跟随老舍先生走进了辽阔的《草原》。今天我们跟随宗璞先生去赏丁香。(板书课题:丁香结,并齐读)。
2.放声朗读课文,看看宗璞先生笔下的丁香是怎样的。(生自由读)。
3.借助预学单,小组分享重点字词。
4.指导书写:“幽、薄”两个字。
幽,半包围结构,笔顺是先内后外,先写一竖,再写两个“幺”,最后写竖折和竖。
薄,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5.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宅院幽雅伏案浑浊笨拙眼帘参差单薄照耀文思。
梦想迷蒙模糊花蕾衣襟恍然愁怨顺心平淡。
6.出示句子,朗读体会。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二、整体感知,再赏丁香。
(一)理解内容,提问质疑。
1.说一说,在预习当中,你批注了哪些读不懂的地方?
预设:课文题目是“丁香结”,为什么还写了丁香花呢?
2.为什么“月光下的丁香白的潇洒,紫的朦胧”呢?
3.为什么说丁香“莹白”,但绿叶“参差”呢?
4.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是什么意思呢?
……。
(二)梳理疑问,聚焦问题。
作者笔下的丁香到底有多美?
(三)整体把握,理出脉络。
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板书结构图,见板书设计)。
预设:
课文第一部分写丁香花,是“赏花”部分。
课文第二部分写丁香结,是“悟花”部分。
课文第一部分描写丁香花的颜色、香味、形状,以及丁香花陪伴“我”写作。
三、品读语句,三赏丁香。
(一)自由读文,批注丁香之美。
主问题:作者笔下的丁香到底有多美?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描写丁香花的语句,批注自己认为最美的画面描写。
(二)从和谐的色彩感受“美”。
从你们批画的语句看,文中有不少描写丁香色彩的语句:月光下的丁香,春来窗前的丁香,细雨中的丁香,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美。
1.创设情境,感受月光下丁香的色彩美。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1)感受表达效果:想一想,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创设情境读:一轮明月挂在夜空中,洁白的月光像流水一样倾泻而下。看那白丁香,好像更有光泽了,它们——(学生接)还有那紫丁香,紫得更柔和了,它们——(学生接)。
2.想象画面,感受窗前丁香的色彩美。
“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抓颜色想象:莹白、绿、红,各种色彩交相辉映,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啊!
抓对比想象:一片莹白中透出参差的绿,可见花团锦簇,挤挤挨挨,绿叶只能从花的缝隙里钻出来啊!
抓顺序想象:作者从外面回来,她的观察顺序是怎样的呢?最先看到的是花,然后是叶,最后才是两扇红窗,这红窗恰似画框一般。赏花就成了赏画。
3.借助图片,感受雨中丁香的色彩美。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1)展示印象派的画,发现雨中丁香特点。
让我们来欣赏几幅印象派的代表作,印象派突出光和色彩,不强调清晰、细腻。再读读句子,雨中的丁香就是这样的一幅印象派画作。
(2)理解“渗”过来,感受色彩的交融。
这紫色因为线条模糊,没有了限制,仿佛流动起来,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于是两种颜色交融在了一起——(学生读句子)。
(3)配乐读,感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联系上下文,再读一读,为什么作者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音乐起)在细雨迷蒙中——(学生读)。
(三)从生动的描写感受“美”。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这里将花写成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读到的?
预设:“星星”——小巧、亮。
“窥”——活泼、灵动,像孩子一样。
2.“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预设:读到“檐前积雪”,你想到了哪首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作者写丁香与王安石写梅,有异曲同工之妙。
3.“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预设:朗读句子说画面。
说说作者的描写顺序是怎样的。
丁香对作者有怎样的影响呢?
窗外的丁香,也许增益了作者的文思,更引起了作者尺幅千里的想象……。
四、理解提升,回味丁香。
1.朗读、回味丁香美。
读作者笔下的丁香,更能触摸到自然的可爱——。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2.质疑引入“丁香结”。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丁香结》,去感悟“丁香结”背后的人生启示。
第二课时。
1.学习描写丁香结的部分,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语句。
2.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难点)。
一、复习引入,初读“丁香结”
1.直接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丁香结》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丁香花的美,这节课我们聚焦丁香结,看看它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整体感知,再读课文,回顾丁香结这部分作者都写了些什么呢?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古人为什么发明了丁香结这样的说法?
为什么说丁香结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呢?
3.聚焦主问题: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二、朗读理解,读懂“丁香结”
(一)感受形似。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1.请你观察课文插图,看一看丁香花苞的形状,你有什么发现?
2.欣赏古代服饰,再结合古代服饰中女子衣服上的盘花扣,你又有什么发现?
原来,丁香花苞,小小的,圆圆的,鼓鼓的,恰如盘花扣,正是丁香结啊!
(二)了解象征。
1.品读文中诗句,这些诗句描写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释义:蕉心紧裹未展,丁香花蕾,丛生如结。同是春风吹拂,而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释义:青鸟无法传递远方思念的人的音讯,那绵绵的春雨中绽开的丁香花蕾让我想起凝结的愁怨。
2.拓读链接诗句,不仅这几句诗,我们还会读到——。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冯延巳《醉花间》。
可见,自古以来,丁香结都有愁怨难解的象征意义。
(三)领悟思考。
从古至今,有关丁香结的诗句被传承着,丁香结的意象被继承着,人的生命、情感有许多的共通之处。正如作者所写——“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但是,作者对丁香结却有了新的感悟——“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联系上下文,朗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懂得了什么?
预设:学习压力很大考试中失利与朋友发生争吵。
联系生活实际,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你和作者是不是也有共鸣?既然“结”是难免的,我们何不积极面对?如果生活总是一帆风顺,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面对“结”,解开“结”,这也是生活的滋味。
三、拓展练笔,延读“丁香结”
1.同学们,《丁香结》原文还有一个结尾,读读——“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需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
2.默读课文,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你的心中此时有什么想说的吗?请批注在课文结尾处。
丁香结教案汇总篇十六
1、朗读训练。
2、赏析语言美: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独特感受的写作手法,品味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并进行仿写。
3、理解古诗句,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4、品味文中哲思,领会作者感情以及从容豁达的人生态度。
ppt。
教学重点:
1、训练朗读。
2、品味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文章背后的哲思。
2课时。
1、查阅作者背景,了解作者。
2、熟读课文,画出写得好的词句和不理解的语句。
1、导入。
疏通字词。
让学生举出在文学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花草树木。
(菊花:坚贞;梅花:高洁;牡丹:富贵;雏菊:天真单纯;百合花:冰清玉洁;玫瑰:爱情;四叶草:爱和幸运……)。
展示图片,让学生对丁香花的形象有所了解。
(1)看题目,“丁香结”是什么?让学生带着两个任务散读全文:
读准字音;画出与丁香结相关的句子。
(2)与丁香结相关的句子都集中在文章哪部分?后半部分。
从而引出对文章结构的关注,
3、理清写作思路。
(1)提问:作者在写丁香结之前,用较多的篇幅写什么?
引导学生试着划分文章结构,说出理由:
1—3丁香花(色彩和姿态———花色花香—三棵白丁香树)?赏花。
4—6对丁香结的思考和感悟,悟花。
理清课文脉络。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品格?
答:从色彩、形貌、气味、姿态等方面描写,赋予了丁香灵动幽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品格。
4、赏析优美语句。
先让学生找一找他们觉得好的句子,读一读,读出感情,试着赏析。
再用提问法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味语句,解读文本,帮助学生突破阅读障碍。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拟人和比喻。将丁香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娇俏灵动、惹人怜爱的情态。将小花比作星星,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小巧、繁密、耀目的特点。
(2)第三段,积雪、莹白实际上是什么?代替丁香,有什么好处?
首先,避免反复提到丁香而带来累赘感。
其次,修辞手法:积雪是借喻(借用喻体来替代本体,不出现喻体和本体),莹白是借代(借用事物的特征来替代事物本身)更直观更鲜明地突出丁香的特点:积雪不仅白,而且多而纯净、轻柔;莹白不仅白而且光洁、令人眼前一亮。
文中你还能找到那些句子用了借喻或者借代吗?
(2)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照耀”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先让学生根据文字描述想象雨中丁香的画面,再反推印象画的特点,最后准备印象派画作加以印证,解释朦胧、模糊的.艺术美感)。
5、学生朗读全文,读出丁香的娇俏和雨中丁香结的美感。
6、板书设计。
丁香结。
宗璞。
1—3丁香花(色彩和姿态———花色花香—三棵白丁香树)赏花。
4—6对丁香结的思考和感悟悟花。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喻、借代。
7、作业。
抄写本课字词4遍;字帖;思考“思考探究题”
三、积累拓展四。
第二课时。
1、复习第一课时知识点:文章结构、修辞手法。
2、介绍宗璞和其行文风格。
宗璞的散文诗特点:清新轻盈,在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之上进行散文创作。(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如何写作)。
3、总结主题内涵。
围绕丁香结的意象展开梳理。
(1)出示丁香花蕾图和中式衣襟盘扣图。解释丁香结名字由来。
(2)结合拓展积累第四题,让学生了解丁香结常出现在表达愁思的作品中。
4、写作思考。
睹物联想。由丁香的色形味等特征展开丰富的联想,将生活的小体会、人生的大感悟与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既贴近生活、易于理解,又富有内涵、耐人寻味。
5、板书设计。
从容、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
睹物联想。
6、作业。
语文练习册;选择一种喜欢的花草,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个小片段,200字以上。
丁香结教案汇总篇十七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三个方面:
1、自由朗读课文,面向全体,还学生读书的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读书过程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第二步学习生字词,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能正确书写字词;第三步是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有了这三步,基本就扫清了文字障碍,为学生学习文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的内容;分段并概括段意,促使学生理清了课文的层次。通过这几个环节,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脉络,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3、以问题作为牵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自主探究,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其中,本环节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然后再着重引导学生抓关键的句段揣摩体会句子的含义,以期达到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好。老师在教学中放手不够,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
2、面对学生出色的表现,我不能及时地找出更为合适的评价用语。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从指导者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认真学习课堂评价语言,争取恰如其分,及时到位地评价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正规的门窗合同简短(汇总11篇)
- 2023年师德师风摘抄内容(优秀11篇)
- 2023年语文教研活动方案范文(大全18篇)
- 销售保险心得(实用9篇)
-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本(汇总20篇)
- 丁香结教案(实用19篇)
- 最新学生作业情况调查报告汇总(优质11篇)
- 玫瑰与小鸟 玫瑰与小鸟这篇作文怎么写(6篇)
- 2023年快递停运的通知怎么写(大全8篇)
- 讲故事的人读后感怎么写(大全15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