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长方体的认识教案设计(通用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08:53:42 |
- ZTFB |
- 10页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编写教案需要合理选择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编写教案的步骤和要点,供大家参考。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设计篇一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特殊的长方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积木图”】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物体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的.。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几种图形.。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长方体.。
(1)直观感知.。
分别出示:墨水盒、字典,学生说出它的形状.(贴图并板书:长方体)。
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一个长方体指给旁边的同学看.。
(2)建立表象.。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最后在全班进行汇报.(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或者有两个面是正方体形的,相对的两个面形状相同.)。
(3)形成概念.。
学生互相说一说长方体有什么特点.。
2.认识正方体.。
(1)直观感知.。
分别出示:魔方、药盒等,学生说出它的形状.(贴图并板书:正方体)。
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一个正方体指给旁边的同学看.。
(2)建立表象.。
(3)形成概念.。
学生互相说一说正方体的特征.。
三、巩固拓展.。
1.完成书上做一做【图片“做一做1”】。
2.到生活中去找长方体和正方体.【出示图片“生活中的图形”】。
师:你能在这张图里找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吗?
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3.摆图形.。
(1)用8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
(2)用8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一个大正方体.。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立体图形,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呢?(带学生说一说)。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设计篇二
展示学生收集的百分数。
你能试着读出中这个百分数吗?生读一读。
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百分数,这说明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师出示收集的百分数。
这是一条裤子的商标牌,请看这里:
展台展示:面料90%棉10%丝。
找生读一读,谁能把90%写在黑板上。生试着写,师范写:先写数,再写百分号,读作百分之九十。
2能用一个简单的图表示出来吗?
生用图表示,然后展示出来。
讨论:90%表示什么意思。生说师板书:棉。
材料是这条裤材料的90%。
3继续展示:
(1)地球表面中海洋面积约占71%。
(2)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占92%,少数民族人口占8%。
(3)山东省小学生近视率达53.5%。
学生说出每一个百分数的意义,然后师板书。
4小结。
什么是百分数?生试着说一说,师板书。
5生同位间互相说一说收集的百分数表示的意义。
6出示一瓶饮料。
饮料中果汁含量30%,把饮料倒入杯子中,问:杯子里果汁含量占百分之几?生说,师继续倒,让生说一说。
7课件展示林书豪的资料。
请你用数学的眼光看这段资料,1/2能用百分数表示吗?3/4米呢?
分数和百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三巩固练习。
1用百分数表示。
(1)大部分:95%15%0.5%。
(2)神舟一号到神舟八号全部发射成功:80%98%100%。
(3)栽种的树木一小部分没活:80%5%50%。
(4)校车超载:95%100%300%。
3用百分数表示下面成语:
百里挑一十拿九稳百发百中一箭双雕半壁江山。
四总结。
%的开心()%的收获()%的遗憾。
送你一句名言。
爱迪生:99%的汗水+1%的灵感=成功。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设计篇三
课题百分数的认识(二)。
合格率(教科书第页67页)教时(38)。
学习。
目标1.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学习。
重点1.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2.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引入课题。
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课本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什么是“合格率”。
师相机帮助学生理解“合格率”就是合格的箱数占检查的总箱数的百分之几。
二、教学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1.当学生在比的过程中,出现矛盾时,引导学生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然后在进行比较。
2.练一练。
将下面的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电脑显示)0.3560.025。
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写成百分数。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观察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什么是“合格率”。
2.、想一想做一做。
让学生自由开展讨论,鼓励学生尝试解决教材中的问题。
甲牌的合格率:43÷50乙牌的合格率:52÷60。
3、说一说。
请学生同桌之间讨论,如何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然后学生汇报。
四.。
1做一做教科书“试一试”
引导学生根据成活率的意义,独立解决。
2.生活的百分数。
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求百分数的例子。
比如,计算全班同学的出勤率。
板书设计合格率。
甲牌的合格率:43÷50乙牌的合格率:52÷60。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写成百分数。
教学反思。
课题蛋白质含量(教科书第69页)教时(39)。
学习。
目标1.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必要性,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学习。
重点1.能正确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2.理解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观察图,解决问题。
让学生观察图,教师可展现出实际情境,然后鼓励学生说一说题目中所蕴涵的数学信息以及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二、读题分析。
教师鼓励学生独立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
250÷36%。
三、互相讨论解决问题。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把百分数化。
分数、小数”的问题。
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巡视参与个别讨论。
学生汇报教师电脑显示。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时,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时,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五、小结。
让学生回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方法。
六、作业设计。
课本第68页第3、4题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图,学生说一说题目中所蕴涵的数学信息以及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学生独立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学生互相讨论,
学生汇报。
四、练习。
“试一试”第1、2题。
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信息来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板书设计百分数的应用。
蛋白质含量。
25÷36%250÷36%。
=250÷0.36250÷0.36。
=90(千克=90(千克教学反思。
课题这月我当家(百分数应用三)教时(40)。
学习。
目标1.会用百分数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在现实生活的应用价值。
2.在经历数据调查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统计的联系。
学习。
重点会用百分数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让学生通过阅读统计表,明确数据的含义及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月一共花多少钱)。
2.。让学生互相讨论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我家这个月支出的40%等于500元。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0%x=500。
x=500÷40%。
x=1250。
三、巩固练习。
做“试一试”
1.让学生说一说要填出数据相当于解决什么问题,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引导学生对这组数据进行描述。
四、小结。
提问: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活动。
学生通过阅读统计表,明确数据的含义及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互相讨论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学生汇报。
学生说一说要填出数据相当于解决什么问题,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学生对这组数据进行描述。
板书设计。
今天我当家。
40%x=500。
x=500÷40%。
x=1250。
教学反思。
课题百分数练习课(教科书第73页,练习六)教时(41)。
学习。
目标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
2.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学习。
重点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复习旧知。
让学生说说百分数的含义。
二、指导练习。
1.教科书第73页第3题。
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最后全班讲评。
2.教科书第75页第8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明白“成活率”指的是成活的棵数与所有植树总棵树的百分几。
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
3.教科书第75页第10题。
先让学生明白“优秀率”的含义,鼓励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教科书第75页第11题。
先看表,弄清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全班讲评。
5.教学“实践活动”
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体会百分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然后鼓励学生分别总结生活中使用百分数和分数的例子,结合具体事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业设计。
教科书第73页第1、2题学生活动。
学生说说百分数的含义。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最后全班讲评。
学生理解题意,明白“成活率”指的是成活的棵数与所有植树总棵树的百分几。
独立完成后。
学生明白“优秀率”的含义。
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体会百分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谈谈自己的体会。
板书设计。
百分数练习课教学反思。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设计篇四
1.完成书上做一做【图片“做一做1”】。
2.到生活中去找长方体和正方体.【出示图片“生活中的图形”】。
师:你能在这张图里找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吗?
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3.摆图形.。
(1)用8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
(2)用8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一个大正方体.。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立体图形,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呢?(带学生说一说)。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设计篇五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特殊的长方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积木图”】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物体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的.。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几种图形.。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长方体.。
(1)直观感知.。
分别出示:墨水盒、字典,学生说出它的形状.(贴图并板书:长方体)。
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一个长方体指给旁边的同学看.。
(2)建立表象.。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最后在全班进行汇报.(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或者有两个面是正方体形的.,相对的两个面形状相同.)。
(3)形成概念.。
学生互相说一说长方体有什么特点.。
2.认识正方体.。
(1)直观感知.。
分别出示:魔方、药盒等,学生说出它的形状.(贴图并板书:正方体)。
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一个正方体指给旁边的同学看.。
(2)建立表象.。
(3)形成概念.。
学生互相说一说正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设计篇六
3.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策划选择包装样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生活中,常把几个长方体物体包成一个大长方体.这样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包装.。
学生间相互交流了解的情况.。
师:前几天,我曾让大家去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谁来说说你带来了什么?
生:火柴盒、香烟盒或药盒等.。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研究长方体物体的包装问题.(揭题).。
二、展开.。
2.试一试:要求摆得出,还要说得明白.。
归纳:三种不同包法:a面重叠(上下叠);b面重叠(前后叠);c面重叠(左右叠).。
生:6、7、8、9、10、12种等.。
师:那么,究竟有几种呢?想试试吗?(生:想!)。
师:两人一组,边摆边思考,怎样说才能让大家明白你的摆法?
合作学习:
生:包装方式多,记一记,不会重复.。
(2)大组交流、汇报.。
两人一组汇报,要求一位同学边说边摆,另外一位同学选择相应的直观图贴在黑板上.。
学生汇报:总共有9种不同的包法.(见下图)。
师生归纳:按接触面思考:a、b、c各一种;ab、ac、bc各两种.。
师:这种方法怎么样?它是按什么思考的?
生:按接触面来思考;这样思考有序,不容易漏掉.。
生: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拼摆,有3种包法.。
师:大家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还可以怎样考虑?.。
生:还可以将两个c面重叠(前后叠)的长方体看作…….。
生:(抢着说)对,对!它也有3种包法.因此6个长方体共有3×3=9种不同的包法.。
师: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这种方式很好,很清楚.。
4.师:现在我们来猜猜,哪些样式的表面积较大、较小?说理由,并算算.。
师:哪个表面积更小些呢?
生:可以算一算.。
师:假设a面面积为6,b面为3,c面为2.。
三、讨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包装.。
教师取一种物品(火柴),先请大家猜可能的包装样式,再说说理由,结合实际谈想法.。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设计篇七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谈话:我们已学过一些几何图形,你们还记得是哪些吗?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出示下面的实物.。
教师提问: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呢?
引入:这一单元我们要继续深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今天先学习对长方体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学生举例)。
(一)认识长方体的面.。
1、教师演示告诉学生什么是长方体的面,并让学生摸一摸.。
2、让学生按照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共有几个面.再观察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
3、提问:6个面中有没有不都是长方形的情况呢?
(板书: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4、提问:长方体的6个面还有什么特征呢?(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二)认识长方体的棱.。
1、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地方,说明这叫长方体的棱.。
2、让学生把直尺放在棱上,发现直尺平平的.说明棱是直的,是线段,可以度量.。
3、提问: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想一想,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引导学生把棱分成三组,也可用同一颜色把每组互相平行的棱标出来.数出每组各有4条棱,有3组,一共有12条棱.(板书:有12条棱)。
4、让学生量一量每组中棱的长度,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板书:互相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5、总结特征:有12条棱,互相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三)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1、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三个面相交的地方,说明这叫长方体的顶点.。
2、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数)。
(板书:有8个顶点)。
(四)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五)认识长、宽、高.。
出示长方体框架,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每组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分3组,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
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有几条?它们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3条棱,3条棱的长度不相等.)。
4、指导学生理解长、宽、高的概念.。
(六)教学识图,发展空间观念.。
1、让学生把长方体学具放在课桌左上角,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看到几个面?
2、教师启发提问:怎样用图表示出来呢?可同时板书画图.。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实际应用。和推理。
教学准备: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求出下列图形的表面积。教师注意观察学生运用公式是否正确,对出现错误的同学及时指导。
学生做第2题,本题目计算量比较大,防止学生出现计算错误。
学生做第3题,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电视机布罩只有5个面。
学生做第4题,这个题目的要点是只有5个面,学生要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解决问题。
学生做第5题,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教室内墙面积。
学生做第6题,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并进行必要的指导。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
(10×4+10×8+8×4)×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7×7×6。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露在外面的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堆放情景,经历探究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摆放方法探究、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
学具:每人4个正方体学具。
教具:课件、正方体、自制货车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你们观察老师手中的这个长方体,你能看到这个长方体的几个面?
看来,我们最多能看到三个面。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说这个长方体只有三个面露在外面?(不可以,这个长方体有六个面露在外面,另外几个面虽然我们看不到,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
对,我们虽然看不到其他几个面,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个物体有六个面露在外面。这节课,我们就要发挥空间想象力去解决新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探索露在外面的面(利用课件演示)。
师:猜猜在墙角堆放了几个正方体箱子?为什么?
(2)师:那么露在外面的面一共有几个呢?你是怎么想的?
(3)试一试。
师:这四个纸箱如果换一种方式放在墙角处,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会有变化呢?同座一起摆一摆,数一数。
然后交流。
师:这些都是由四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你发现了什么?
(1)师:刚才,我们是随意摆放,如果是有规律的摆,你们又会发现什么呢?
(2)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规律。
(3)交流。教师着重指导学生说出理由,并要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
3、自主完成下一道题。然后交流。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书21页第三题,完成后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2、师:如果是奇数个的正方体竖着摆放,露在外面的正方形面数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呢?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露在外面的面。
随着小正方体个数的增加,露在外面的面数变化有什么规律?
教学反思:
这节数学课,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亲自实践观察,从中发现规律。
1、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本节课我侧重教学的活动化,把课程目标由“关注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进活动”,让学生在人人参与的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在活动中学会质疑、解思,体现了建构数学思想的全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真正地发展。课堂上,我让学生自主去摆放长方体,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的观察,知道露在外面的有几个面,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这样的设计,学生乐于动手去活动,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生在探索中获得了结论,这样得出的结论要比老师告诉学生结果、学生再记忆结果的效果好不知多少倍。这样的训练,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会自觉解决问题的能力。
2、深挖教材,拓展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是新课改中新的教学内容,教师不存在原有的教学经验,所以在教学这种全新的内容时,更需要教师把握好教材,深入研究本节课的精髓所在,才能有意识引导学生掌握本课重点、突破难点,才能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推向深处发展。在让学生探究规律时,不仅仅让学生发现“每增加一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3个”等浅层的规律,更注重让学生挖掘规律后面的本质东西:3n+2、4n+1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这部分知识。
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这节课,如果没有课件,很难让每个学生都弄清弄懂。如:演示几种摆法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等。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大屏幕显示,陪以师生的讲解,使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掌握了本节的知识。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设计篇九
第6课时(总第15课时)。
一、教材分析。
【复习内容】。
教科书第12册105页“整理与反思”和105~106页“练习与实践”1~6题。
【知识要点】。
1.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的意义。
2.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物体的体积和物体的容积的意义。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
4.物体的体积和物体的容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5.体积和容积单位及其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6.计量单位换算的方法。
7.几何体表面积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几何体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的意义的认识,明确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体会公式推导过程中的教学方法。
2.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弄清相邻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计量单位换算的方法,促进学生知识系统的形成。
3.运用立体图形表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创新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建议。
课本作为浓缩大量前学知识和经验的载体,正是构成学生学会探究与创造的载体。因此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各抒己见,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共同完善。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适度、适当地加以点拨引导,扶放结合,有意识地进行归类整理,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才能促进学生知识系统的形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本节课主要完成“练习与实践”的1~6题。
第1~2题:主要练习体积(容积)单位的选择和换算,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面积、体积、容积的联系和区别,巩固有关体积和(容积)实际大小的表象,掌握体积(容积)单位换算的基本思考方法。教学中,第1题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填一填,汇报交流,说说思考的过程。教师相机引导,让学生用体积(容积)单位描述自己身边或熟悉的其他一些事物的体积或容积,进一步加深对相关体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第2题,可以采用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再交流总结不同体积(容积)单位进行换算的方法。
第3题: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分别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的表面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基本方法。提醒学生努力做到:一要在头脑中重现有关几何体的形状;二要注意有序思考。
第4~6题:解决有关表面积的实际问题,不仅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需要学生具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学生在此过程中加深对表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清楚需要计算长方体、圆柱的哪几个面或哪一个面,明确后严谨地列式计算。
三、知识链结。
1.认识容积单位(教科书四年级下册p16)。
3.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教科书六年级上册p16例5)。
4.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教科书六年级下册p21例2)。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面积计算。
1.复习表面积的童义。
2.复习圆柱的侧面积。
3.归纳表面积计算方法。
请同学们根据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围成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的和这个意义,用字母表示出计算每个图形表面积的方法。指名学生依次口答归纳出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出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引导思考圆柱表面积有没有其它计算方法?结合圆柱表面展开图和圆的面积推导过程,学习小组展开讨论。
教师概括:表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与半径的和。
5.做“练习与实践”第3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三道题的算式。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每一步求的什么。
(二)复习体积(容积)知识。
1.复习体积(容积)的意义。
提问: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物体的容积?体积和容积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物体的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物体的容积就是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弄清所有的物体都有体积,但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有容积。
2.复习体积(容积单位)。
提问: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有哪些?(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让学生用结合实际生活比画出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
师:你能说一说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吗?
3.完成“练习与实践”1~2两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小老师批阅。
教师说明单位换算的方法:在名数换算时,要先看是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还是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再想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然后用相应的方法求出结果。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6题。
让学生独立审题。提问;这三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都要求什么问题?(底面铁皮部分不同:第(1)题有两个底面部分,第(2)题只有一个底面部分,第(3)题没有底面部分)在解答这三道题时要注意什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列出综合算式。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并要求说一说解题的每一步求的什么,三道题解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做“练习与实践”4题。
提问:配上的这块玻璃是什么形状?它的长、宽各是长方体的哪条棱?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3.做“练习与实践”5题。
要求学生合作小组讨论,加工空调的外包装纸盒需要的硬纸板包括哪几个部分?然后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注重反馈。
四、全课小结(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保研推免个人简历模板汇总(精选17篇)
- 英雄英语(大全10篇)
- 2023年干部考察主持词开场白(汇总14篇)
- 运维工程师个人简历汇总(实用14篇)
- 班级个人自我介绍通用(模板11篇)
- 坚持理想 坚持理想,坚守真理(四篇)
- 伟大的盖茨比英文读后感简短 伟大的盖茨比经典句子英语(9篇)
- 班风学风建设总结(精选15篇)
- 2023年施工改造协议(大全16篇)
- 父亲给儿子的一封信范本(大全19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