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写好专题小论文简短(汇总9篇)

  • 上传日期:2023-11-24 08:20:47 |
  • ZTFB |
  • 14页

通过总结,我们能够洞察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不断完善自我。在总结中,要注重事实和数据的支撑,尽量以客观的证据证明观点的正确性。总结的范文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和借鉴,但每个人的总结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创作。

写好专题小论文简短篇一

理工类学生进行专题论文的写作,有利于提升学生们对学科的认知与研究。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理工大学专题论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的发展,人才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要素。《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人才的总体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完善、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全面确立国家人才竞争优势,实现加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并且强调高技能人才要占技能劳动者比例的28%。

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其培养目标是为现代社会输送高科技人才、高级管理、技术人才和研究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加强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同时,针对在职人员开展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使培养目标呈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形成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创新型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比重,加大培养各个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力度。我国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始于1991年,主要培养对象为相关专业的在职人员,采用“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学习,不影响学生平时的正常工作。

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来自于生产第一线,一般毕业3年以上,长期的工作实践,积攒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对他们赋予了较高的期望值,但他们由于毕业时间较长,基础知识的陈旧率和遗忘率较高,专业理论并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企业的发展。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快速发展决定了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是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本领域所覆盖范围内的工业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工程设计和研究院所等有关单位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且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

对在职工程硕士进行工程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目的就在于使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能够胜任企业要求,促进企业发展,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所以各个高校一方面要强化他们的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另一方面要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实现发现、分析、处理企业现实问题的目的。因此,对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根据企业实际生产需求来设置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手段、途径,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工业生产实例进行高等分离工程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化学,即利用高选择性的化学反应,提高反应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选择性,实现零排放。绿色分离工程指的是分离过程绿色化,主要包括两种途径进行实现:第一,优化传统分离过程,降低甚至消除分离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第二,开发和使用新的技术,例如,膜分离技术。

分离技术贯穿于整个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分离过程绿色化对于未来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具有重大意义,是社会现代化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分离技术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对于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经济发展在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同时,又不能威胁子孙后代的未来。根据现有发展基础、条件,在不损害地球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利用和开发有限的资源并产生足够的财富,以满足社会合理的经济需求。绿色分离工程等新型分离技术在高等分离工程课程中的引入,必将引领学科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

与全日制研究生不同,在职研究生来自于化工企业,一般为单位的技术骨干或相关岗位的管理者,有些甚至已经是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和项目负责人等,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的学习目的很明确,致力于知识转化,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对于在职工程硕士来说,他们既要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更要培养自己应用知识的能力,学习的核心就是提高知识的有用性和实效性。

因此,教学内容不能过于理论化,如果课程内容理论性过强,将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教学一定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例如,教师通过工程中的实际案例解释相关的原理或者理论,侧重理论与应用的结合。教师还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课程结构要紧凑,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明确、层层递进、详细透彻,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

例如,课堂上使用启发式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对教学内容的诠释;综合运用多媒体、网络平台及模拟仿真系统等多种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最终实现该课程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的根本性提高,使其达到培养专业型人才的综合要求,建成学而有用、学而会用的核心课程。针对该课程的特点,结合高等分离工程课程教学的特性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

1.优化教学方案、完善多媒体课件。教师要根据目前国内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发展,在现有课程体系基础上,适当加入新的教学内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多媒体课件是目前高校授课的必备工具,目前该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教学方法,没有系统的模拟仿真系统和实践设施,因此为提高授课效果,应对该多媒体课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加入基本原理的动画和实际生产的视频,以保证该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采用研讨式的教学方式。由学生提出本单位现场分离设备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各自的实际生产过程中进行验证。

3.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掌握课程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采用aspenplus、pro/ii等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化工分离过程进行设计和模拟,建立典型案例库,模拟化工分离的过程、分离过程中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分离工艺中相关设备的直观演示,开发相关的计算软件以解决分离工程中大量计算的问题。

4.让学生提出工厂实际中分离设备存在的问题,并收集现场数据,进而设计程序,得出计算结果,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5.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技术人员需要广泛了解科技发展动态,了解学科的前沿性技术并掌握其发展趋势。在职研究生平时在单位工作,只有节假日才能到学校上课,因此建立师生互助平台和网络信息库势在必行,不仅能加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还能加强学生与学生的联系。教师在学校将专业的最新信息录入信息库内,为研究生开辟获取信息的渠道,学生将遇到的技术困难提交到平台,教师与同学一起通过讨论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再用于实际生产进行验证。

教学过程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高双林等对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可控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包括学科建设、教学环节和管理体系三大部分,其权重系数分别为0.33、0.53、0.14,说明教学环节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在职研究生虽然参加工作一段时间,社会经验和工程经验比较丰富,但是回到学校后,往往会存在些许的陌生和拘谨,尤其是在教室内安静的听老师讲课,往往很难。

因此,对于这些学生的授课方式,要以互动交流为主,鼓励学生提出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例如石油化工过程中针对硫含量过高的问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工作去查阅文献,以化学法和物理吸附法为基础,设计出脱硫的方案,大家以基本理论为依据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到相关的企业进行验证。

学科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而其核心内容是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学生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在职硕士的授课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和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完整,年龄结构合理并且具有高水平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单位进行学科建设的保证。年轻教师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学历层次、较强的获取信息能力,但工程实践经验较少。因此,年轻教师的培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问题。

在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上,首先,需要进行师德教育,强调教师的责任心,以育人为本;其次,加强学习,掌握本学科目前国内外的进展,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再次,加强业务研究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试讲,以保证教学质量;最后,加强教师与企业的联系,加深同企业的合作,定期到企业的生产第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结合理论知识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使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同时也为授课积累实例。

开设专业研究生学位是为了培养特定职业领域的高层次技术人才以及管理人才,高等分离工程是贯穿化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习和工作实践的重要一环,健全的师资力量,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前沿性的分离技术与设备,以绿色分离工程为主线,是本课程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障。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一定会提出新的思维和新的要求,高等分离工程也应与时俱进,高校教师任重而道远。

写好专题小论文简短篇二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在论文完成之际,研究生生涯已过去三载,遥想入学当时,恍如隔日,不免感叹时光易逝,韶华难追。其实这时光的相对,先人们也早有所感,如若不信,有诗为证:

山中半日棋未尽,世上千年物已休。

阁中帝子随风逝,不尽长江滚滚流。

言归正传。面对顺利完成的论文,我满怀欣喜,回想求学之路,快乐而艰辛,在这硕士生涯即将结束之际,谨对多年来给予我关心与支持的良师益友和亲人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写好专题小论文简短篇三

近年来,快递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其对文化理念的重视不够,成为其发展的约束。这种现象的产生由多方面因素所致,既有企业自身的因素,也有员工自身的因素,还有社会的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快递业企业文化理念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利于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重视文化理念,有效发挥企业理念的作用。

物流业;文化理念;管理;创业。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组织内部所有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信念、共识及生活准则,是企业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的有机复合体”,是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我国快递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创业者加强企业文化理念势必对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快递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其改变了国有邮电局一家独大的局面,逐渐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的格局,现在已经形成了“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业务量市场份额分别为22.8%、75.4%和1.8%”的局面。从这一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民营快递业在快递业所占的比重已经占到绝对优势,成为快递行业的主力军。在我国网络购物迅猛发展的环境下,越来越多人开始网络购物,因为网购具有方便、快捷和品种多等特点。近年来每逢“双十一”,淘宝、京东等网站纷纷采取多种促销手段,这一时期成为快递业的黄金时期,每年的快递总量都在迅速攀升。2014年我国快递行业收入2040亿元,快递业务量达到140亿件;2015年业务收入达到2650亿元,业务量达到196亿件。但快递业企业文化理念较单一,一些快递业企业的理念,如提出诸如“企业利益第一”这样的口号,这样的经营理念显然不能与其快速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显得过于狭隘,目光过于短浅。这样的口号不仅不能规范企业管理,也不能很好地吸引留住员工,也最终难以形成行业的核心价值观,限制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虽然我国快递业在近些年来迅速发展,但同时其负面新闻报道经常见之于媒体报端,诸如存在快递员服务态度差、快递损坏、快递调包、拒绝验货、行业监管差、消费维权难等多方面的问题。这反映出快递业企业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企业理念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1、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认同度不够。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理念在企业的正常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引导企业的经营理念、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确保企业建立起规范的制度。因此,好的文化理念在不同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的管理组织能力,对企业形象的打造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反之亦然。现在快递业的企业文化理念现状不容乐观,有学者对快递业企业文化理念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在企业理念中,“43%的企业缺少企业使命这一项,企业愿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形象口号缺失率达14%”。这一调查结果虽然反映的是一些民企中的现象,但是民营快递在我国快递业中占据三分之二的比例,这种结果充分反映出快递业的企业理念薄弱。此外,即使有些快递企业有一定的企业文化理念意识,但是所提出的理念也表现出雷同,或者没能体现企业自身的特点,使得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缺失。特别是随着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快递市场,快递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提升企业文化的内涵,练好企业文化内功,都将在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和长远意义。

2、快递员文化素质低,服务意识淡薄。

快递员是快递业与快递用户联系的纽带,是快递业外在形象的反映。由于快递业对快递员的学历要求不高,所以大多数快递员的文化素质不高。快递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低下,流动现象频繁,因而常常会出现一些快递损坏、快件被调包、先签收后验货等现象。随着快递业的迅速发展,每天快递员都要背负着沉重的工作任务,加之快递企业对其员工的培训不够,这就使得快递员根本没有时间学习。忙碌辛苦的工作使得他们在工作中的服务意识有所降低,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心情,因而会发生一些有损客户利益的事情,最终致使快递企业自身的信誉度受到损害。有调查发现,“只有13.29%的快递员每次都会提醒消费者在快递货物时进行保价(保险),只有34.41%的快递员会将货物送到消费者手中亲自签收”。这样淡漠的服务意识,使得其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势必会影响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

3、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管体制。

快递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高,所以从业人员的来源、层次都比较混杂,这就给企业的管理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现在的快递经营网点大多数规模较小,以加盟化模式进行经营。在网点数量庞大的情况下,企业对经营网点的经营资质缺乏有效审核,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监管,造成对所属网点的具体业务缺乏监管,造成快递行业的乱象丛生。同时,由于快递员对企业归属感的缺失,对企业的荣誉感和责任心也就会大打折扣。再加上企业只是单纯讲究投递数量而忽视企业理念的教育,没有对员工实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虽有处罚机制,却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不能有效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也是造成快递业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淡漠的原因之一。

4、行业的自动化程度有限。

虽然快递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它们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大多数工作都采用人工进行包装、分拣选和搬运,这在不同程度上造成粗暴拣选,使得工作效率低下。快递业务主要靠快递员人工投递,特别是在诸如“双十一”这样的黄金季,就会出现一些物件不能及时投递、投递错误、邮件丢失等现象,且几率明显加大、加剧。这一方面反映出在快递数量突然增加时会造成人员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行业自动化程度不高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快递业投递模式是单一的,规模不大,投递网点人员少,而这种基本靠人力运作的模式,最终会成为该行业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

1、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理念极其重要。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点。在网购已经成为不少人选择的今天,快递成为给人们现实生活中带来便捷的途径。在物流迅速发展的今天,快递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加广阔发展的新途径。据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简称为《报告》),可以充分反映当前中国人使用网络的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的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规模达6.20亿。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这为大学生通过物联网进行创业奠定了良好的现实基础。大学生作为新形势下的知识分子,在面临挑战的同时,更多的是应该抓住时代的机遇进行创业,实现人生的价值。

2、制定合适的企业文化理念,进行有效的宣传。

不同企业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制定出适合自身企业的文化理念,不能盲目制定所谓的企业文化理念。企业要通过文化理念来打造企业自身的品牌,使企业理念成为一个企业的标志。所以企业在制定适合的文化理念之前,必须立足于自身企业,并进行一定的市场调研,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只有合适的文化理念才能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反映企业的社会服务意识。当然好的文化理念还需要被员工所认同,这就需要对员工进行宣传,因为宣扬企业文化也是在宣扬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3、提升员工的素质,增加企业的凝聚力。

人员文化素质低、组成人员复杂,是物流业应该重视的问题,对于创业者来说也要注意这一点。首先要把好用人这一关,对于入职的员工要加强培训,加强企业文化理念的宣讲,更要在实际工作中落实企业理念。当然企业也要爱护关心员工,以体现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只有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才能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增加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同时,企业要鼓励并奖励有优秀表现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员工,使他们真真切切在实际中感受和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好的文化理念要通过技术的支持才能有好的发展,所以创业者要正确处理好文化理念和优秀人才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使二者形成合力,更好地发挥彼此的积极作用,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加强企业文化理念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制定适合自身的文化理念,也需要通过加强管理,完善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使企业得到健康发展,让创业者最终取得成功。

写好专题小论文简短篇四

一、乐业。所谓乐业,就是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且享受其中的快乐,从中能够找到乐趣。孔老夫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者,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完成一件事情。

乐业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热爱本职,就是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努力培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幸福感、荣誉感。一个人,一旦爱上了自己的工作,就会全身心地融合在职业工作中。

对工作是否热爱,有一个个人对工作的兴趣问题。有兴趣就容易产生爱的感情,没有兴趣就谈不上爱。但每一个岗位都要有人去干,缺一不可。这就要求不论人们对从事的工作是否感兴趣,都要从整个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培养兴趣,热爱这一工作,这是基本觉悟的一种表现。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工作,这个高标准,体现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等各个方面,更体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饱含感情去工作,把所从事的工作做到一定高度、一种境界。

二、敬业。所谓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我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倡敬业精神,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为:“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

敬业,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人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着热爱、珍惜和敬重,不惜忘我地为之付出和奉献,从而获得一种荣誉感和成就感的思想品质。敬业精神强,体现了一种事业追求和思想境界,体现了一种勤恳态度和精神风貌,更体现了一种可贵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精神的人,所关注的往往不是自己事业的成功能得到多少报酬,而是这一成功对社会对人民的意义。

人应有敬业精神,强化责任心和事业心,自觉地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三、精业。所谓精业,就是要在自己所从事的岗位上精通业务,具备扎实的岗位基本功,能做出优异成绩,争创一流。

精业需要熟练掌握自己的工作业务和技能,具备事业发展的知识、能力、素质和水平。随着时代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日益发展和提高,对人的素质要求也是“水涨船高”,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要与时俱进、不能落后。

敬业不易,精业更难。梅兰芳在舞台上顾盼生辉、流光溢彩,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让眼神活起来,眼睛近视的他每天早晨放飞鸽子,极目苍穹,苦练眼功。邓亚萍打球快速凶狠,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增强手腕的力量,身材娇小的她曾用铁拍子练球。成功没有捷径,辉煌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斯风下矣”。精业既强调职业精神又强调业务素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只要对事业满腔热情,对工作精益求精,并长此以往,就会养成一种精业的习惯,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力量,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促进,给我们的生活平添许多色彩。

四、重视形象。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的个人修养和形象对于学生发展具有强烈的外在的示范性与内在的感染力。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自我形象设计,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曾经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颈不能转,腰不能弯,腿不能曲,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但他不悲观、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都感动得落泪。他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俗话说:“教育是一个良心活!”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师德的重要性,因此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是每一位教师都应遵循的原则。师德高尚的老师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师德高尚的老师,会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传授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受益匪浅;师德高尚的老师,会时时处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蜡烛一样,无怨无悔。

写好专题小论文简短篇五

摘要:

文化的概念,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范畴,放在音乐角度来说,文化和音乐是不分家的,音乐诞生于人们的内心精神需求,音乐的教育源自文化策略,互相促进。文化策略,包括本土文化策略和国际化的文化策略,而在现代音乐传播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和文化,对于音乐和艺术交流的推动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在音乐的教育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文化发展策略来满足新时期文化音乐教育的需求,就可以顺应国际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希望能够结合现阶段音乐教育的实际特点,探讨在国际多元化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渗透文化策略元素,促进世界范围内的,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

文化策略;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思考。

为了能够很好的引导音乐教育,促进文化传播,首先应该从理论层面抓起,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未来音乐和文化,在灿烂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慢慢在各个地区和区域孕育出各自独特的音乐文化,然后,在国际交流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过程中,通过国际文化交流,带动了音乐教育和音乐元素的交流。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进入到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之中,国与国之间的距离由于先进的交通方式和网络传播模式的带动不断的缩减。在这个基础之上,各地区和各国的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音乐艺术也有了多元结合之势。

(一)文化策略的定义。

文化是传统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共同产物,是指导人们行为的一种精神层面的力量,不同的文化策略是基于不同地域人们生活习惯和历史发展特点,在文化发展方向和社会方向上基本上是保持一致的。文化策略内容非常宽泛,一般涵盖了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从全球文化发展的未来角度来看,发展策略可以有效地解决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和差距,可以增强民族之间的交流,可以使得文化保持多样性,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和政治交流打下文化层面的基础。

(二)探究多元化文化教育的意义。

所谓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就是只在不同层面、不同模块的文化,放在同一个水平位置上,多元化的文化交流体验,加强不同地域和国家之间的文化融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国由于国力的强弱,对于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其他音乐形式的传播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而在现代,由于世界和平的总体发展背景,尤其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在音乐教育事业上也走出了自己的独特之路,因此,通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融合与文化底蕴,从文化和音乐发展策略的角度寻求教育平衡,探求多元化文化交融,不仅对于各国文化和音乐交流事业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加深了全世界人民的友谊,促进了延伸行业和产业的繁荣。

由于各国的教育体制不同,音乐特色和音色特点也呈现出非常不一样的特点,有的民族非常注重对于音乐的教育,歌舞升平,音乐和舞蹈成为一些独特民族所不可缺失的文化。同时,多元化的文化音乐教育,还面临传统音乐文化和现代音乐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传统管弦音乐和现代电子音乐的教育可能会给,音乐老师带来一定的困惑。因此,现代多元化音乐文化交流,往往要求教师能够比较熟悉多元化的文化底蕴,应该从音乐交流和艺术交流的角度,加强国际交往,不仅应该给音乐教师提供相应交流的机会,而且还应该反复强调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加深对于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从音乐教育形式和教材的内容上,加大对于文化复杂性和音乐文化传递的关注比例。同时由于多元文化在音乐教育实施时,需要以不同的教学模式为优化教育的基础,因此,加强文化和音乐结合时的不同形式,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介绍机会,利用微课教学和视频教学等,将本民族的文化与世界民族文化相融合,提倡音乐教育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对于其他种族文化的理解。

(一)打破阻碍多元音乐文化发展的瓶颈。

在世界和平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之下,打破原有阻碍多元音乐文化发展的局限,突破种族主义,突破教育方式的僵化,以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法,改进对于音乐文化传承和音乐教育手法的传统教育模式。首先应该建立起在学校音乐教育管理者和音乐教育老师之间的宽容音乐文化氛围,加大对于音乐师资力量建设的力度,对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在职培训工作格外重视,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良和创新。

(二)以文化教育为基础,提升音乐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

目前,很多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对音乐技能的培养,但是却忽略了对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文化范畴的提升,因此,在现代多元化文化教育的要求之下,需要音乐教师加强对于国际优秀文化和音乐理论知识的综合素质培养。在进行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过程中,为了能够让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未来能够达到更高的高度,必须改变以往重记忆轻理论的教学理念。由于很多音乐专业的学生,入学时的文化课成绩并不高,因此,在学习理论知识是可能面临着一定的困难,音乐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用新型的教育方法,比如说:加强音乐教育的表演实训性与理论课程的结合,利用微课教学和小视频,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邀请著名的音乐人到校演讲,以名人经历引发学生们对于文化课和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等,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们理解文化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到文化的不确定性,增强学生对于文化知识和文化彻底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整体学习效果。

(三)注重本土文化特点和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关联。

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发展策略,要求进行多国和多地区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忽略本土的音乐文化特点,恰恰相反的是,由于我国历史传承悠久、音乐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在进行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不能忽略本国音乐特色的精粹,而且在世界文化传承过程中,中国的音乐文化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事实上,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艺术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之下,要求音乐专业的学生对于本民族的文化进行深刻的了解和掌握,是学习世界性多元艺术文化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本民族的文化精髓,掌握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特点,才能够在此基础之上举一反三,对于世界音乐发展有所创新,并且能够在未来更快地适应多元化的音乐发展环境,为世界带来更加具有欣赏价值的作品。同时也可以让本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让民族文化精髓发扬光大,促进世界范围内的音乐艺术和文化交流,共襄盛举,共创盛世。

多元化的音乐文化交流和教育,是在保持本民族音乐特色的基础之上,加强对于外来文化和音乐传统的传承和学习,是有世界一体化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拓宽音乐理论范围,保留世界范围内的经典文化遗产的必然举措。更加宽容的音乐文化教育,为世界范围内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创新和探索的基础,从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发展底蕴来看,融通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从师资力量和文化策略领域重视音乐文化领域和策略的研究,是通往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成功之路的钥匙。

写好专题小论文简短篇六

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于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自身的成长都非常重要。就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做法、成效以及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论述,旨在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腾飞与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创业构建了良好的平台,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市场空间,为新时代有志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大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地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选择适合于自己理想的创业之路。但是从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考察,我国的创业活动尚处于较低水平,这与全社会缺乏创业教育有关。此外,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凸显,面对急剧的就业压力,高校不仅要培养具有竞争就业岗位能力的能力,更应培养具有较高创业能力,既能求职又能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因而,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

国外的创业教育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在20世纪60~70年代间,国外的院校就开始在教学中大量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的商学院更是普遍重视给创业者提供这方面的系列课程,创业学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中已经成为成熟的学科。国内的创业教育始于当20世纪90年代末,受到世界上高技术领域的创业热潮的影响,创业教育逐步得到社会重视。2002年教育部在全国9所院校进行创业教育试点,高教司举办了两届“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标志着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正式开始。我院正是在2003年选派老师参加首届培训班后,开始开展创业教育,在经历引进、吸收、设计、实施、完善、提高和推广阶段后,已成功进行了多个有影响的创业项目,创业的教育和研究得到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而有价值的做法和经验。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自2003年底开展创业教育以来,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在内容、形式、方法上的探索与实践,在创业实践上效果显著,至今已形成了以蜜蜂创业团、宠虫工作室、爱心助困岗为主打品牌的创业项目。

2.1蜜蜂创业团。

蜜蜂创业团以农产品市场为导向,结合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发挥专业优势,以种植和销售香瓜、番茄、茄子、菜椒、玉米等各类无公害蔬菜瓜果为主,在我院的支持和指导下,于2004年成立的一个由团员青年学生组成的主要创业团队。团队种植基地由起初的667m2增加到3335m2,专业指导老师5名,团队成员也由起初的10余人发展到40余人,下设生产部、销售部、行政部、财政部、宣传部五个部门。每年,团队种植的蔬菜瓜果的毛收入近1万元,三年来产品销售额已累计达2万余元,扣除工资和扩大生产投入后现有流动基金2000余元,已安排大学生勤工助学150余人次。

2.2宠虫工作室。

宠虫工作室主要由宠虫影像制作部和宠虫文印部两个部门组成。宠虫影像制作部主要是为校、院及个人的提供各种活动的拍摄与制作服务,现已承接第31届校运会、袁隆平院士报告会等校内外大型活动和其他各类活动的拍摄及制作等上百单业务。宠虫文印部主要从事打印、复印、扫描及图文处理等,自营业以来,将a4纸的复印价格降到0.1元/张,为广大同学提供了优惠服务。工作室发展至今,现有固定资产3万余元,指导教师4名,成员10余名,累计营业额已达7万余元,为40多位贫困生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

2.3爱心助困岗。

爱心助困岗于2005年8月由学院组建,起初以销售水果瓜菜为主,2006年4月由学院和海南资深配送有限公司合作,增加“伊利”学生牛奶的销售项目,队员也由起初的6人增加到近20人,至今已为50余人提供了勤工助学和实践创业的机会。

3.1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提供良好创业条件。

大学生创业普遍存在缺资金、缺场地的情况。无庸讳言,创业实践需要钱,无钱的创业实践只能是纸上谈兵;创业实践要有场所,要有阵地,否则就只能在电脑上虚拟,在纸上设计。面对此情况,学院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近1万元的固定资产,并提供3万元的借款为宠虫工作室购买摄像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为蜜蜂创业团免费提供种植基地及水灌溉、生产工具等,经与学校有关部门协商,为宠虫工作室、爱心助困岗提供营业场所,使大学生创业有了启动资金和活动阵地,为创业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有效促进了创业的发展。

3.2学生创业与专业学习、科学研究三结合。

创业教育更强调人的“会学习”与“会做事”的高度统一,是知识、技能和情感教育的整合,是课堂理论教育与课外活动教育的整合。我院具有“学、产、研”三结合的鲜明特色,学院充分利用这一特色,积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确定创业项目,结合创业提高专业。

写好专题小论文简短篇七

善意取得制度的设立宗旨在于维护物权交易的动态安全,在符合善意取得制度的前提下优先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但这种保护以牺牲原权利人的利益为代价,对原权利人的利益造成损害,而原权利人的利益牺牲在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中体现的更为突出。因此,我们更应注重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下对原权利人的利益保护,原权利人应当采取多种权益救济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不动产善意取得无权处分。

自20xx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以来,从立法角度确定了不动产交易同样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物权法》司法解释(一)多处涉及“善意取得”相关问题,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将基于对不动产善意取得中原权利人与善意第三人利益进行分析,并对原权利人的权益救济展开论述,完善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5年第10期登载的“连某某诉臧某某排除妨害纠纷”一案涉及到不动产善意取得问题,一审二审结果不同,因确认已取得房屋所有权的善意第三人无权要求原房屋所有权人搬离诉争房屋而引起争议。

在“连某某诉臧某某排除妨害纠纷”一案中,所争议的房屋原来登记在被告臧某某名下,由其占有使用。李某在臧某某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其代理人的身份将房屋转让给谢某并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后谢某又将房屋转让给原告连某某并办理房屋变更登记,将房屋登记在连某某名下。但房屋一直由臧某某居住。

一审法院认为,原告连某某作为善意第三人,已办理房屋过户登记,依法享有房屋所有权。被告提出上诉,二审法院认为,因生效判决确认李某以被告臧某某代理人身份与谢某就系争房屋所签订的买卖合同无效,臧某某占有、使用该房屋至今具有合法依据。谢某自始至终没有合法取得过系争房屋而客观上无法向连某某履行交付系争房屋的义务,故连某某应向谢某主张因无法交付系争房屋导致买卖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违约责任,连某某虽然已取得该房屋的产权证,但并未取得过系争房屋的占有、使用权,其径行要求系争房屋实际占用人臧某某迁出的请求不予支持。

此案中,关键的问题在于“当原权利人与善意第三人权利冲突时,法律应如何选择适用”。一审已生效判决认定连成贤为善意第三人,是房屋所有权人。二审法院对连成贤作为善意第三人避而不谈。笔者认为,此举不利于维护交易安全,应当在第三人满足善意第三人的前提下,优先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来维护交易安全,原权利人应当寻求异议登记、不当得利请求权、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等其他法律救济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一)利益冲突。

若善意第三人与无权处分人之间的债权行为有效,在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下,善意第三人取得了不动产的所有权,原权利人则作出牺牲,失去原有的利益,原权利人无法要求善意第三人返还不动产。在这种情况下,善意第三人的权利与原权利人的利益发生了冲突,原权利人只能通过追究不动产无权处分人的侵权责任或者违约责任寻求法律救济。善意取得制度在牺牲原权利人的利益的情况下,积极地保护了善意的第三人的利益,表现出对不动产交易动态安全的维护。它摒弃了所有权绝对观念,体现了追求财富增长的社会愿望,并以该制度保护交易的动态和静态安全。因此,权衡各方利益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对原权利人的利益保护而言主要是表现出公平与公正,对善意第三人而言,是体现出对交易安全秩序的维护。

当原权利人与善意第三人利益冲突时,基于民事活动的公平原则以及善良风俗的要求,法律需要作出衡量。

(二)利益协调——以“连成贤诉臧树林排除妨害纠纷”一案为例。

本案中,终审判决偏重于维护原权利人的利益,善意第三人由于无权处分人没有实际权利而无法行使其房屋所有权。虽然终审判决维护了原权利人的利益,但是臧树林作为房屋原权利人,听朋友说可以赚点钱,到一个担保公司签了一些材料,对签署的'内容不清楚的情况下就将产权证原件交了出去,并给他人办理了授权“代为办理上述房地产的交易、过户登记手续”的公证书,才导致其房屋被他人出售,原权利人自身存在一定过失。而作为善意第三人连成贤,在购买房屋时没有实地查验房屋是否为他人占有,也存在一定的过失。在双方都有责任的情况下,终审判决偏重于维护原权利人的利益。

笔者认为,当原权利人与善意第三人权利出现冲突时,应当依据法律规定,优先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此时不论原权利人是否有过失,都应当寻求其他法律救济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在不动产权属纠纷中,若符合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则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得到保护,原权利人的利益做出牺牲,此时原权利人需要通过异议登记、不当得利请求权、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等多种法律救济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一)以不动产登记来保障原权利人的权利。

1.更正登记。该不动产的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所登记的事项有错误的或者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书面同意利害关系人申请更正登记,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不动产登记机关申请更正登记,登记机构应当依法定程序予以更正。

2.异议登记。当利害关系人无法申请更正登记时,可以向不动产登记机关申请异议登记。异议登记将会使得登记簿上所记载的权利失去推定为正确的效力,即丧失公信力,从而使得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对该不动产没有事实上的处分权,从而否定了善意第三人的成立。因为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要求第三人为善意且无重大过失,而当异议登记存在时,第三人应当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发现权利人处分权的瑕疵。但是异议登记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具有临时性,原权利人应当通过其他法律途径予以救济。

(二)以无权处分人为对象的权益救济。

基于无权处分行为的发生,第三人符合善意取得制度时取得不动产物权,原权利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对于原权利人的权利在法律上也需要给予维护以实现公平正义的要求。原权利人拥有对无权处分人债法上的请求权基础。具体包括:

1.合同上的请求权。若原权利人和无权处分人之间先前确立合同关系的,原权利人可以基于合同上的请求权,要求无权处分人承担违约责任以弥补自己的损失。

2.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不当得利请求权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但是取得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若无权处分人损害原权利人的利益而不当得利的情况下,原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不当得到的利益。

在“连成贤诉臧树林排除妨害纠纷”一案中,无权处分人李某恶意实施无权处分行为,原权利人臧树林可以依照不当得利请求权寻求救济。

3.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是基于侵权之债而产生的一种债权请求权,具体是指“原权利人的权利受到损害而享有的要求无权处分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权利。”可以要求侵权人进行一定金额的赔偿。

例如,在“连成贤诉臧树林排除妨害纠纷”一案中,李某在臧树林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其代理人的身份将房屋转让给谢某并办理过户登记手续,谢某有理由相信李某有代理权的情况下,在符合善意取得构成要件时谢某可以作为善意第三人取得不动产物权。原权利人可以向无权处分人主张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

(三)以不动产登记机关为对象的权益救济。

出现不动产登记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类型:1.由于不动产登记机关的过失或故意行为导致的登记错误;2.因为不动产登记机关和登记申请人的共同过错导致登记错误,对原权利人的利益造成侵害,可以细分为有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和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

我国台湾地区“土地法”规定:“因登记错误、虚伪或者遗漏致受损害者,由登记机关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我国《物权法》司法解释(一)第二十一条规定,“提供虚假材料进行申请登记,损害他人利益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登记错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登记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登记机构赔偿后,可以向造成登记错误的人追偿。”

如果登记错误是因为不动产登记机关内部工作人员的过错而造成,应当由登记机关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然后向登记机关内部造成损害的工作人员追偿。如果登记机关和登记申请人相互勾结、恶意串通构成共同侵权,则应由不动产登记机关和登记申请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登记机关和登记申请人构成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错误登记的根源在于登记申请人的恶意申请,但是不动产登记机关同样存在过错,即未积极履行适当的审查义务,因此,不动产登记机关应当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如果原权利人向不动产登记机关要求承担赔偿责任,待不动产登记机关承担赔偿责任后有权向登记申请人主张全额的赔偿责任。

(四)完善行政审查机制。

我国《物权法》没有对不动产登记的审查标准作出明确的规定,这容易使得各地登记机关采取的标准不一。因此,我国应当建立配套的行政审查机制,可以采取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相结合的模式,在形式审查的基础上,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积极履行核准的义务。通过询问申请人、及时要求申请人补充相关材料、主动进行实地查看、提前进行公证等多种方式,来明确不动产登记的审查标准,有利于保障登记内容的真实准确性,从而维护登记的公信力。

善意第三人取得不动产并不以占有转移为前提,因此第三人善意取得不动产所有权时,原所有权人依然占有该不动产的情形也较普遍。善意取得是以牺牲原权利人的利益为代价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交易安全,善意第三人取得相应不动产物权只是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最基本的法律效果,法律同时还应兼顾维护原权利人的利益。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需要衡量原权利人与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在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基础上,无辜的原权利人应当利用合同上的请求权、不当得利请求权、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等多种法律途径救济自己的权利。

写好专题小论文简短篇八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管理者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产品销售的方面。企业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企业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的培养和选拔,企业管理者对于管理会计人才对于企业长远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意识,同时企业缺乏培养和选拔管理会计的动力。企业管理者对于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会计人才的引进。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仅要在管理和企业经营方面投入关注,同时需要重视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和建设。许多国外大企业的管理者都起步于财务、会计等部门,对于财务管理有非常深入的了解,这不仅对于把握企业的经营管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众多的会计管理人才,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财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有财务会计进行,企业对于财务会计的选拔直接影响了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会计的工作需要由会计人员完成,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正常经营,所以,对于企业财会人员的选拔是非常重要的,企业财会人员的职业素质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当前,我国财会人员的整体数量多,但是质量不高,总体的职业素质还非常欠缺,这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的知识水平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职称差别大、继续培养教育不够重视等几个方面。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推进,在会计工作方面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造成了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失误,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同时,目前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主要是职能部门的普通员工,只是做好本职的财务会计工作,没有参与到企业的管理经营之中,没有起到应由的作用,只是简单执行领导布置的任务。

3、理论和实践脱节。

企业的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一项举措,是根据具体的市场经济环境和企业运营状况所决定的。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引起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和改革,也直接影响了企业会计的内容、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等。我国目前的管理会计理论大都由国外引进,并没有普遍的运用到企业之中,国外理论不适应我国的具体国情,而且理论和概念的假设性过大,与现实情况不符。这直接影响了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企业的具体应用。

1、提高管理会计地位。

提高企业管理会计的.地位,首先要从企业的管理者入手,只有企业管理者加大对管理会计的重视,才会引进更多的管理会计人才,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也就提升了企业管理会计的地位。这能够更好的发挥企业管理会计的作用,使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评价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领导者在企业内部要设置专门的管理会计岗位,培养和引进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使企业的管理会计真正的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有自己独立的岗位职责和岗位权限,为企业的发展作贡献。同时,企业管理者要注重对管理会计的深层次培养,定期对管理会计进行培训和再教育,提升管理会计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夯实理论功底。

管理会计理论功底的夯实需要从根本上入手,在管理会计的培养和学习阶段夯实基础,不断的进行培训和再教育,提升管理会计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首先,完善高校的管理会计培养机制,在专业理论只是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实际操作的应变能力的提升,提高管理会计的职业素质,培养管理会计的责任感,灌输管理和财务会计两方面的内容和意识,使管理会计明确自身定位,在企业的发展管理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对于管理会计的教学水平,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需求的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其次,健全职业资格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会计职业资格的入门要求,实现管理会计的科学化培训和考试,保障管理会计人才的质量,使之适应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最后,构建系统化的继续教育机制。为了适应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环境的不断变化,管理会计人才的继续教育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国际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对管理会计继续教育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制定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和政策,督促企业的管理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可以在继续教育过程中的到解决,同时使管理会计人员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适应企业的不断发展的要求。

3、实践应用。

管理会计工作还是要落实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中来,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问题,做出改进,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发展而服务。对与管理会计的日常工作进行分析和改变,从实际上发挥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

写好专题小论文简短篇九

近些年,建筑行业发展极为迅速,建筑需求不断扩大化,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建筑施工项目的数量呈大比例上升,不断壮大的国内建筑行业也吸引了大量人关注的目光,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以及企业内部结构化设施、技术等等方面也被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虽然从政府建设部门施工单位到监理单位都通过努力去提高施工质量,并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监控把施工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显而易见政府相关部门还是注重工程质量问题的。然而依然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是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和决策的理解,人们对此也有一些偏见,特别是小型和中型建筑企业普遍规模小,组织结构相对简单,控制方式也比较单一,这些因素导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生存,为了不被残酷的市场所淘汰,只有更多的去思考企业的当前位置和现状,而不再是只忙于追求自己的短期利益,而是着眼于项目控制的长远利益,力求实现建筑施工行业长久的的高速度、高质量发展,把我国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带入国际领先行列。

本文分别从主、客观入手,提出:经营理念及施工管理的提高、专业技术的研发、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刺激以及国家监控与个人管理结合四个方面解决问题。并且系统阐述了研究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背景、意义,使读者可以清晰、明确文章主要的叙述内容、方向以及研究的重要意义。

在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深入、具体的探讨,分析了建筑施工项目的具体建设程序,建筑施工客观以及主观的环境地质勘查,整个施工过程设计计算,原材料以及后期主材,高层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理念等因素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了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期的质量控制要点,并作了具体阐述,以期指导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居民住宅的建筑规格,从外观到基础建材的质量要求以及施工人员的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使用者的舒适度,它不仅决定着建筑施工企业在该行业中的地位,还代表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实力,是建筑施工中的核心问题,在企业竞争越演越烈的今天,只有狠抓质量管理,打造精品工程,才能使企业长久的处于不败之地。

(一)研究背景。

随着国际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建筑行业与国际建筑业密切接轨,与国际建筑着眼点一致的是:很多国内建筑企业越来越强调“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在百部,质量第一”,人们也逐渐明白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质量是建筑行业发展的立身之本,也是社会对建筑行业的重要关注点。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当今科学技术变化莫测、发展飞速,而经济建设立足于科学技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建设工程质量的发展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想要整体提高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并不能够只顾局部不顾整体,工程项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环扣着一环,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任何细微的问题,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

国内的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建筑施工企业控制水平不高,属于粗放经营。由于施工队伍的构成和水平参查不齐,材料浪费严重,机械设备使用效率不高,施工技术含量低等,企业整体控制水平低下。其次,国内建筑施工队员整体素质不高,很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建筑行业,从事着建筑第一线的工作,对建筑质量担负着直接责任。此外,还存在着企业及相关负责部门监督管理不及时,经营理念的偏差等主管原因以及国内建筑技术发展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略有滞后等客观原因。

(二)研究意义。

本篇论文立足于当前国内建筑施工质量的现状,力求抓住目前建筑业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及其成因,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从主观、客观等多角度解决问题,力求提高我国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质量,促进建筑企业更新管理理念,引进并开发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奠定有力的基础,为我国国民提供更为舒适的居住条件。

(三)研究内容。

面对当前的国内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本文提出主观、客观两方面存在的问题,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提出经营理念及施工管理的提高、专业技术的研发、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刺激以及国家监控与个人管理结合这四个解决方法。经营者的管理理念是解决现存问题的前提,发展专业技术则是基础,与此同时,利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并且实现国家与个人的密切结合才是打开建筑施工行业新局面的根本所在。

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飞速,无论从建筑造型还是建筑规格都有显着的提高。但是在建筑大力发展的今天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施工管理方面。本文针对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主观方面--经营理念及施工管理。

从主观方面来讲,现阶段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着两大问题:领导者经营理念的误区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力度。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经营理念应当是一种以顾客为中心、以数据为基础、以追求几乎完美无暇为目标的管理理念。而现阶段大部分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正确树立这样的先进的经营理念,一部分中小企业依然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基本目标,尽可能缩减企业经营开支,导致人才、技术的缺失致使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经营理念的错误而出现质量危机。有些项目施工过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质量管理工作,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保障,把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作为企业宣传的名片。内部审核的作用是通过内审,能发现质量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但是,许多企业并不重视内审,仅做做表面文章,未认真执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而国内一些较大的、颇具规模的大型企业虽然资金充裕,无论建筑人才还是科学技术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是个别企业依然存在经营理念的误区--企业管理的断层化。大型企业存在着员工多,内部职位复杂的现状,而许多领导者认为只要抓好大方向具体的实施细节则完全交由下层员工操作,这样一来便出现了管理的断层化,很多制定的规划方案在具体操作时便完全改了面貌,而制定者却无从把握。

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责任不明、奖罚不严、制度不健全,即使有制度,也是流于形式,不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落实不力;班组检查、项目部检查、公司检查不能有机结合;工地的安全保障体系薄弱,项目经理只抓生产,不顾安全,更有甚者对上级部门查出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彻底整改。

工程监理对工程质量的高低起着直接的控制作用,工程质量监理制的实行,为我国的质量管理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实施过程中,监理制本身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另一方面,监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业主对于监理的授权度,也阻碍工程监理的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二)客观方面--国内建筑技术。

建筑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土地建设、采暖卫生和煤气工程、电梯和消防这四个方面。其中每个方面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专业,这就要求从事该行业的人员要具备多年的专业学习经历,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相当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大量的实践操作能力与经验。在我国建筑业一线施工人员中,大多数是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的农民,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刚刚放下锄头就上了工地的农民,据统计,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达九成以上。而且,在现在的农民工队伍中大部分未经过任何培训。他们虽然工作热情很高,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指导,经常违规操作,造成事故多,影响工程质量,在管理人员中,既无学历又无职称的人员,仍占一定比例,专门人才年龄断层,老化的现象,仍然存在。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从业人员都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但部分中小建筑企业的现有人才及技术水平依然处于同行业较低的位置,技术的滞后直接导致建筑施工项目质量在管理上的困难。

(一)管理问题产生的缘由。

施工质量管理通常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质量策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目前我国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弊端,首先是管理理念的陈旧,一沉不变的旧式管理模式早已无法激起员工的工作动力,更不能适应现代的企业经营模式和飞速发展的新兴市场经济。其次是管理决策的落实性,如果与实际的指导意义相脱离,那么管理就会被架空,那么一个企业的管理决策也就成了理论。

(二)管理问题导致的影响。

仲景冰先生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明确指出:“一个企业的管理决定着一个企业的走向。”一个企业确立的管理方针决定着该企业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材料质量、安全意识以及工作协调等等。管理问题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管理方面的缺失会导致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施工过程的无组织无纪律。一个建筑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的技术工作相互联系、衔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管理领导的统一协调才能高质量有秩序的完成。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导致施工过程的混乱,大大降低了建筑施工的效率性。

其次,建筑企业存在管理问题也影响着施工质量。一个施工项目缺乏监督管理,从进购材料到人员监管都没有统一的管理,从事一线工作的人员也会由于没有监管而出现忽视工作、轻视施工质量的现象。

再次,建筑企业的管理问题影响着施工安全意识。长久以来,建筑施工安全问题都是个老大难的问题。着眼当前的建筑领域,建筑项目的安全施工的形势仍然严峻,事故的危机依然充斥于安全的管理之中。特别是现场安全管理,作为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不卫生等等因素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和对立统一规律,解决施工管理问题力求更好运用这些规律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大力改进和完善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旨在防止和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有害因素向伤亡事故转化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以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确保生产安全。

因此,建筑施工的管理问题必须加以重视,管理上的偏差将影响着施工的各个方面,管理问题的长期存在将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施工。

(一)经营理念及施工管理的提高。

加强对施工前项目所在地施工环境因素的调查,例如对建筑物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如气候、温度、风力、水文、地质等进行调查;对现场交通状况、原材料及机具的质量、供应地、供应距离进行调查;对现场周围及当地的人文、经济进行调查;通过以上因素调查确保施工中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环境对过程质量产生影响。

加强对原材料进购的督导。原材料的采购计划,集合实际制定好材料及半成品的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经过审核之后,及时组织原材料进购。

加强质量信息管理也是提高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手段之一。对质量状况的统计与分析是掌握质量动态的有效方法。要建立现场质量信息网络和流程,要求操作者、检验员按规定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及时汇总分析和反馈处理;要规定过程发生异常时的处理办法;要运用必要的控制图表做好质量信息的处理工作,以此来加强工序质量控制。

采用新兴的管理理念,不仅要用能够胜任的员工而且要加强岗前岗位培训,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意识教育,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有计划的组织岗位培训,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控制技能。并对重要岗位进行资格认证。

新兴的经营理念其中包括在开始施工前明确质量责任,把施工责任具体到个人,具体到细节。明确质量责任首先明确有关职能部门对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责任和权限。其次要明确制造现场和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与权限;明确部门之间和各类人员之间的相互亲系;确定相关质量业务的处理方法和程序。

(二)专业技术的研发。

影响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技术因素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直接的工程技术和辅助的生产技术,前者如工程勘察技术、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材料技术等,后者如工程检测检验技术、试验技术等。对于具体的建设工程项目,主要是通过技术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发挥技术因素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保证作用。

建筑专业技术包括掌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监理和建设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以及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概算、预算、工程招标、投标报价、合同管理、竣工决算、建设项目可行性评估和建设项目投资、质量、进度控制的基本方法,熟悉建设法规。除此之外,还包括建筑施工前期原材料与半成品的分析与报表。其中“工程勘探技术掌握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磁法勘探、重力勘探等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地球化学勘查与遥感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工程与环境物探的常用方法和技术、掌握矿产资源与能源勘查等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

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是我国专业技术研发的普遍形式,这也是促使建筑施工行业高速发展的便捷途径。然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只是发展自我的途径之一,它并不是我国开发建筑施工核心技术的唯一途径,如果只靠技术的引进,技术的应用将存在巨大的局限性,我国的建筑技术在实践应用方面将出现长久落后的局面,因此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大力研发我国的专业技术,结合国内建筑施工行业的实际情况,抓住行业特点、需要自主研发具有国内特色的专业技术。

因此,研发专业技术,要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勘探、构建等技术,还要提高项目的报价、评估,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管理技术,全方面提高我国建筑专业技术。

(三)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刺激。

面对当前的建筑施工问题,除了从主观方面改变现有的落后的经营理念以及滞后的管理模式,并大力发展适合我国特点的专业技术之外,还应该把视角扩大化,着眼整个新兴市场,充分利用经济环境的助力,利用市场经济的刺激来提高我国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在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的是以质量为核心的非价格竞争,建筑质量在当今市场竞争中占据主要地位。一项工程质量的好坏,将严重影响着施工建设企业的发展。除了改变主观管理理念以及大力发展相关施工专业技术之外,只有充分利用新兴市场经济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进行科学的刺激,才能不断探索符合自身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模式,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才能取得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是经济体系的一种,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一样,都是资源的配置方式,从理论上来讲,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

市场经济的自由化刺激产业竞争的日趋热烈,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刺激的正面力量,引导建筑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企业内部快速成长,更加注重建筑项目质量的提高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满足新兴市场经济的高标准、高要求。

(四)国家监控与个人管理结合。

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科学化与专业化,由于面向市场经营,使用机器大生产,其中的精细程度要求更高,这就促使人们要改变以往小农经济状态下那种凭经验靠估计的做法,而是用科学的定量测试方式以及计算和分析。而文章中提到的这个“科学化”并不简单地局限于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而是主要指人们观察和分析问题时的思维方式的科学化。但是市场经济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市场经济是一个由许多的企业领导者和市场中活跃的个人自主参与交易形式,在市场经济中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指挥着。而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的价值规律。从一般角度来说,商品的价格是受供求关系影响,沿着自身价值上下波动。所以在交易过程中,我们常能看到同一种商品在不同时期价格不同。

因为市场经济的局限性等弊端,个人经营在市场经济中就存在着不稳定性,因此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的宏观调控也是一种国家干预,是国家政府对市场经济的总体管理,是国家行使的政府经济职能。国家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场经济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生存与市场经济中的个体企业也给予一定的稳定保障。

个人管理理念的更新,对人才、技术的高要求是提高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直接推动力,但面对市场经济的弱点与弊端,国家的宏观调控要与个人的管理相结合,个人借助宏观调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得到良性的宏观环境,再结合自身的建筑施工特点实现最优发展。

本篇论文结合国内外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现状,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入手,提出目前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两大问题,结合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四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工程项目业主也变的更加专业化,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针对建筑施工质量监管,建立健全施工企业技能和质量意识教育制度,改进培训方法,完善培训内容,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使广大用户得到工程质量更好的建筑产品。

其中,被广大群众广泛关注的问题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建筑理论强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这同时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建筑指导政策,是社会主义市场化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是生产的保障,如何倡导安全生产文化,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着重在“管理”两字。

施工质量对于一项工程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保证施工质量才能使得工程能顺利进行,这也是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基础、保证社会有序发展的条件。要想保证工程质量我们必须找出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其主要有人员、机械、材料、方法和季节性气候,针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对策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对于施工人员我们应该严格审查员工资质,杜绝无证上岗的现象,对施工人员也要提高个人素质,掌握施工基本知识。在机械方面要了解机械的基本信息,做好维护工作,使得机械工作时能发挥最大的效益。材料是工程的支柱,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对于材料我们必须加大检查是否合格,掌握材料的性能,日常队材料的保管,防止材料变质。在施工方法上我们要事先制定完整的施工方案,使得施工能有序的进行,防止窝工、停工现象,提高工程质量。

[1]仲景冰。工程项目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玉红。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4)。

[3]戚振强。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范如国。房地产投资与管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3.

[5]谭书魁。房地产项目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孙沛平。建筑施工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7]方先和。建筑施工。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8]包世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

[9]王凤宝。施工员(土建)。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8-1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