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安事变纪念日散文(优质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24 09:56:23 |
  • ZTFB |
  • 7页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提升自我,追求更好的未来。如何提高青少年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最后,祝大家写出一篇精彩的总结,展示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西安事变纪念日散文篇一

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80周年,西安事变的爆发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形成了一致抗日的局面。多少年来,众人皆知张学良和杨虎城逼蒋抗日,您可能还不知道,在兵谏之前,二位将军曾多次劝谏未果,张学良甚至忧伤流泪。

今年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纪念馆对外开放30周年,在其举办的西安事变史实展中,有多幅史料照片都反映了二位将军当年曾多次劝谏蒋介石放弃“剿共”一致抗日的史实。

其中一张蒋介石下车的照片,拍摄于1936年10月12日。当时蒋介石亲临西安督战,部署对陕甘苏区的“围剿”,逼迫张、杨继续“剿共”,张、杨二位将军屡次去劝谏蒋介石,要求停战抗日,但均遭蒋介石严词拒绝。

另一张蒋介石站在主席台上训话的史料照片,则拍摄于1936年10月27日。蒋介石在张学良、杨虎城等人的陪同下,到王曲军官训练团视察,当时蒋介石还给训练团团员们训话称:“不剿共而言抗日,在家为不孝,在国为不忠。”

据西安事变纪念馆馆藏的史料显示,1936年10月31日,张学良曾以去洛阳为蒋介石祝寿之机,苦苦劝蒋介石停战,遭蒋介石斥责。同年11月,蒋介石两次在洛阳军校总理纪念周会上训话,训斥与共产党联系的'人,张学良听到后忧伤流泪,但仍没有放弃去继续劝谏的努力。就在西安事变发生前的12月6日和12月7日,张学良和杨虎城还两次前往临潼去苦苦劝谏蒋介石放弃“剿共”、一致抗日,但均遭到蒋介石的训斥和拒绝。

从一张1936年12月8日拍摄的止园别墅的照片中能看出,当时这里表面上一片平静。其实当天上午,张学良就在止园别墅与杨虎城商谈,两人认为蒋介石坚持“剿共”决心既已无法改变,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只能实施兵谏,逼他抗日,再没别的办法了,随后两人商量了初步的行动计划。

一同展出的另一份史料显示,1936年12月9日,蒋介石在华清池写给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的信中,令其通知《大公报》准备发表任命蒋鼎文为西北“剿总”前敌总司令,接替张学良负责指挥的“剿共”任务。当天恰巧有人拍到了一张为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西安城里1万余名学生举行空前规模的请愿游行示威活动的照片,当时学生们高举标语坚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西安事变纪念日散文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合)。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纪念西安事变七十周年,共同回顾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深切缅怀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以此表达对“千古功臣,民族英雄”的无限怀念之情。(全班)。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强占我国东北三省后,加快侵略步伐,加紧进攻华北,企图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在国家、民族危难的紧要关头,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出于民族大义和爱国赤诚,毅然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兵谏,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以及国民党内主张抗日的力量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从而基本结束了十年内战的局面,为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面抗战创造了重要历史条件。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成为中国全面抗战这一重要时局转换的枢纽。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也因他们崇高的爱国义举,被誉为“有大功于抗战事业”的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男)。

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女)。

我们纪念西安事变,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精神。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充分说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克服困难、团结奋进的力量源泉,是凝聚中华民族、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越是在困难时刻,越是在危急关头,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越发显示出强大的力量。正是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坚韧不拔地为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奋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挑战,我们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振奋民族精神,把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前进的强大精神支柱。(男)。

我们纪念西安事变,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崇尚团结的精神。团结是克服困难、赢得胜利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西安事变后,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爱国力量,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实现了全面抗战,才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我们要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巩固和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不断把我们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女)。

我们纪念西安事变,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追求统一的精神。分裂则国运衰,统一则民族兴。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告诉我们的一个深刻道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充分说明,各阶层、各党派,不管存在多大分歧,有多少历史积怨,只要坚持爱国,以民族利益和民族大义为重,就一定能团结起来,携手共进。海峡两岸同胞血浓于水,骨肉相亲。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强盛的根本保证。争取和平统一,共谋复兴大业,有利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同胞包括各党派、各团体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两岸中国人完全可以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以两岸同胞的福祉为重,真诚相待、坦诚相商、精诚团结、热诚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男)。

历史是面镜子,可以看清是非;历史是杆公平秤,可以称出功过。(女)。

西安事变已经过去七十一个年头了,抗战胜利已经六十二个年头,但它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所放射的光彩是不可磨灭的,它再次表明人心向背所形成的潮流始终主导着社会前进的总趋势。它还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甘屈辱的伟大民族,在爱国统一的旗帜下,可以使全民族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共谋发展,共创和谐。(男)。

我们坚信:“爱国主义永远是具有灿烂文化和优良传统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永远是所有炎黄子孙赖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基石。”(合)。

西安事变虽然已经过去70年了,但至今仍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的崇高爱国义举,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国家遭受外来侵略、民族濒临危亡面前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精神,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凝聚力,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族和睦,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地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征程上。伟大而欣欣向荣的时代,更加需要伟大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只有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才能实现新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

我们纪念西安事变,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精神。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充分说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克服困难、团结奋进的力量源泉,是凝聚中华民族、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越是在困难时刻,越是在危急关头,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越发显示出强大的力量。正是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坚韧不拔地为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奋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挑战,我们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振奋民族精神,把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前进的强大精神支柱。

西安事变纪念日散文篇三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革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的远大志向。适逢“双12西安事变纪念日”78周年之际,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xx小学与华清宫携手开展“寻访红色足迹传承中华美德”西安事变纪念日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在华清宫与xx小学的携手合作下,充分发挥红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在西安事变发生地“五间厅”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xx小学的学生们在华清宫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先在华清宫望京门合影,依次参观了九龙湖、“西安事变”的发生地——五间厅。华清小学的小导游与华清宫专业导游共同为学生进行讲解,帮助同学们了解身边历史、培养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小导游的讲解技巧也在专业指导下有了明显进步。

在五间厅旧址前,同学们深情背诵《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成为孩子们的志向与心声,300余人的齐诵更点燃了游客们的爱国热情。最后在华清宫工作人员和老师的组织下,孩子们进行了历史知识有奖抢答。华清宫的纪念品成为孩子们又一个温暖的记忆。

本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革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了“西安事变”的背景及过程,教育学生继承革命传统。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感恩知足的心勤奋学习,回报社会,努力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西安事变纪念日散文篇四

在一个充满热烈与激情的季节,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教育的实践活动。此次实践的地点是“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其旨在通过缅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光辉形象,使支部成员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提升思想觉悟,并结合实践,体会“时代精神”的内涵,做合格接班人。

组长:龙博老师。

组员: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全体党员。

展观角度来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

一、此次参观带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在回顾中华民族走过的不平坦道路后,我们更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爱国主义都永远是中华民族排除万难、不屈不饶的精神源泉。而对于我们每个海航人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时时刻刻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本职工作当中,将对民族、国家的热爱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识大体、顾大局。

二、积极响应了学校“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号召,对理解我党“以人为本”的历史核心有切实的指导意义。通过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并结合当前形势,帮助预备党员认识我党在前进道路上所面临的新的挑战,认识到党员同志保持先进性,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通过党的先进事例帮助党的新生力量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提升思想觉悟,继承和发扬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朴实作风。同时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和学习竖起一面旗帜,引领他们严格按照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并以此对党宣誓,做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机电工程学院。

学生第四党支部。

2019年x月x日。

西安事变纪念日散文篇五

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80周年,西安事变的爆发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形成了一致抗日的局面。今年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纪念馆对外开放30周年,在其举办的西安事变史实展中,有多幅史料照片都反映了二位将军当年曾多次劝谏蒋介石放弃“剿共”一致抗日的史实。

多少年来,众人皆知张学良和杨虎城逼蒋抗日,您可能还不知道,在兵谏之前,二位将军曾多次劝谏未果,张学良甚至忧伤流泪。

其中一张蒋介石下车的照片,拍摄于1936年10月12日。当时蒋介石亲临西安督战,部署对陕甘苏区的“围剿”,逼迫张、杨继续“剿共”,张、杨二位将军屡次去劝谏蒋介石,要求停战抗日,但均遭蒋介石严词拒绝。

另一张蒋介石站在主席台上训话的史料照片,则拍摄于1936年10月27日。蒋介石在张学良、杨虎城等人的陪同下,到王曲军官训练团视察,当时蒋介石还给训练团团员们训话称:“不剿共而言抗日,在家为不孝,在国为不忠。”

据西安事变纪念馆馆藏的史料显示,1936年10月31日,张学良曾以去洛阳为蒋介石祝寿之机,苦苦劝蒋介石停战,遭蒋介石斥责。同年11月,蒋介石两次在洛阳军校总理纪念周会上训话,训斥与共产党联系的人,张学良听到后忧伤流泪,但仍没有放弃去继续劝谏的努力。就在西安事变发生前的12月6日和12月7日,张学良和杨虎城还两次前往临潼去苦苦劝谏蒋介石放弃“剿共”、一致抗日,但均遭到蒋介石的训斥和拒绝。

从一张1936年12月8日拍摄的止园别墅的照片中能看出,当时这里表面上一片平静。其实当天上午,张学良就在止园别墅与杨虎城商谈,两人认为蒋介石坚持“剿共”决心既已无法改变,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只能实施兵谏,逼他抗日,再没别的办法了,随后两人商量了初步的行动计划。

一同展出的另一份史料显示,1936年12月9日,蒋介石在华清池写给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的信中,令其通知《大公报》准备发表任命蒋鼎文为西北“剿总”前敌总司令,接替张学良负责指挥的“剿共”任务。当天恰巧有人拍到了一张为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西安城里1万余名学生举行空前规模的请愿游行示威活动的照片,当时学生们高举标语坚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位将军对蒋介石实施兵谏,发表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纪念日散文篇六

民俗文化与科学作文(高中生版)。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许许多多的东西或是巧合或是注定被历史所创造出来,其中有的约定俗尘流传千古,到现在还生生不息的文化,并与时俱进;也有许多随着历史的衍变,种族的胜败兴衰而被冲淡消亡。民俗隶属于民生,现在看来,亦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其中盛衰之奥,或许有许多变数;但是有一点是十分肯定的,违背科学的行为是无法被流传之今的,因为他们禁不住时间与事实的考验。

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俗称的阳历,是我们中国传统的计时的一种方式,从古至今,经受千年岁月考验,依旧与其描述的丝毫未差,与现在的公历相比难敌高下,惊蛰时蚊虫开始增多,小满时麦谷逐渐饱满成熟,处暑时天气转凉,霜降时地上开始结霜……如果要让古人对节气的依据说出个所以然来,未必都能一清二楚,但其中实则暗藏古代劳动人民所总结的经验和习惯。节气的来历就是由一些古代的“天文气候爱好者”,根据平时观察太阳活动轨迹而得。就此而论,民俗与科学是密不可分的,科学便是民俗文化的基础。

又譬如,在古代,春节是个十分隆重的节日,雇主给雇工放假,所有的家人都会欢聚在一起,共享新的一年到来的喜悦。但是,为什么过年是在寒冷而肃杀的冬天,而不是在春天亦或是夏天秋天这其余的三季呢?一则是在冬天地日距离最近,并且冬天万物生长停滞,日常的劳作也随之停止,有精力去进行各种仪式和活动;二则冬天过于寒冷,生产效率低下,在冬天经过休整,更能为来年的生活积蓄能量。由此可见,每一个小小的节日都是有来历的,民俗文化必须适宜于科学,适合于生活,必须符合科学发展,否则既不能达到节日放松心情的目的,更有可能打乱人们的生活节奏,带来不利的.影响。

民俗是一种民族在古代科学水平高低的表现形式之一。民俗的象征,也正是中国人民所向往和提倡的目标。春秋战国,民俗文化发展飞快,在那一时段内,不仅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人文精神奠定于此,礼仪之邦流传甚广,政治局面也由此从分裂走向统一;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也同样是空前绝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科学的民族,在很早的时候,即便在传说中就已经先有了对科学文化作贡献的人。例如嫘祖织蚕丝,神农尝百草,日后成为中国著名的纺织领域和医学领域的代表。而在这一段时间内,无论是从发明创造还是到理论实践,中国都远远将其他国家甩在后面。中国是最早创造数学这一基础学科研究的国家,自春秋战国起,鸡兔同笼的方程思想,负数使用的生活理论,《九章算术》中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种种案例,都在此得到很好的体现。不仅如此,从百家争鸣,到钟鼓齐奏,诞生了世界第一位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墨子,从浩瀚飘渺的宇宙中,他领悟人生的真谛;从雄浑壮阔的高山流水中,他探寻力的起源;从世间万物的多姿多彩中,他探寻光电奥秘……自由无束的氛围,创造了对科学的探索,对科学的探索,成就了无数精彩的发明。没有墨子的探索,就难有中国火药的发明,就难有世界对于自然的新认识。从草药古方,到丝绸之路,到爆竹火药,不仅在世界上为中国赢得了赞扬和尊重,更为生活的美好创造了新的动力。

科学和民俗文化其实是紧密相连的,科学铸就了文化,文化助长了科学,也丰富了生活的内涵。没有科技的进步,就难有文化和生活的美好;没有文化和生活的需要,任何科学的研究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所以说,即便对于与中华文化不同的民俗,我们一样要给予尊重;对于即便与我们习惯认知观相背的科学,我们也要去理解。科学或许有对有错,但是文化没有孰是孰非。

西安事变纪念日散文篇七

有的人为昨天的碌碌无为而悔恨,有的人为明天的未知而忧虑。但他们不曾想过:时间就在他们一阵阵的叹息和悔恨中悄悄溜走。等到第二天,又重蹈着昨天的覆辙,殊不知,真正的人生,是在于立足当下,着眼于生命的今天;胸怀大志,展望着美好的明天。

卡莱里说过:“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未来,而是动手清理手边实实在在的最具体的`事情。”我们要先学会静下心来,从清理身边做起,立足当下的事情。如材料中的鹞子,即使非常渺小的东西,也要紧紧把握在手中。倘若你放弃了微小的猎物而去追求更大的未知,那么你终究无法成功在最高峰。

所以,我们要学会立足现实,立足现实是成功的基础,如果没有了基础,又怎么会有飞跃?

一只风筝只为一根线而冒险,在飞翔中享受实现梦想的乐趣。当你已经登上山的半山腰,你是否沾沾自喜于现状的美好而不再进取,还是胸怀大志,继续勇往直前呢?前者固然不错,但你可能无法体会到真正的乐趣;选择后者,便要努力奋斗才能攀上峰顶,获得成功。古往今来,胸怀大志成功者不在少数。古有祖逖从小有大志:闻鸡起舞,报效朝廷。今有周恩来总理年轻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们都是从小立志:“心怀天下”,并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最终才为后人所传颂。

但空有胸怀大志而不切实际,也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缺乏理想的现实主义是毫无意义的,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是没有生命的。”如果你空有理想而不去奋斗,理想只能是空想。如果你只是去奋斗,而没有理想,那么你的所作所为只能是无用功。如同身处陋室的陈蕃慷慨激昂地说:“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殊不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亦如同材料里的鹞子,只是安逸于眼前的小猎物,而不去捕捉更大的猎物,最终也不能有大作为。

综上所述,我们不仅要立足于现实,还应该胸怀大志。立足现实是基础,胸怀大志是飞跃。只有先立足基础,才能实现飞跃。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心怀理想,向着目标前进,再前进!

西安事变纪念日散文篇八

亲爱的各位少先队员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是一名少先队员”。

提到少先队员,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国旗、国歌还是红领巾?

我首先想到的,是一年级迫切希望戴上红领巾的年幼的我,那颗真挚的心。

刚上一年级时,我总是羡慕高年级的同学们上学时,那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所以,我努力表现好,想让老师在少先队员入队名单中填上我的名。终于到了六一儿童节,我的愿望成真了,当校长宣布少先队员的名单有我时,当六年级的大姐姐亲手为我戴上第一条红领巾时,我显得是那么的高兴。

而现在呢?

红领巾丢三落四、不好好保管,这和那时刚当上少先队员的我的差别,是多么的大啊!

同学们,你们和我的感受一样吗?

总是说“中国梦我的梦”、“祖国在我心中”。我认为,这不是让我们说瞎话、说白话、说套话的,它是让我们真真正正的做到。

祖国在我心中,并不是让我们创下一个个伟大的、感人的、惊天动地的事迹,是让我们从一件件小事中怀着感恩之情、热爱之情,去回报我们的中国,回报我们现在生机蓬勃的中国!

我们要时时刻刻铭记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铭记自己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我们要好好的珍惜胸前的红领巾,好好的面对生活。

我们要在未来加入青少年团,升为团员;我们要在未来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党团,升为党员!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少年先锋队演讲稿(五)。

少先队员们:

你们大家好!今天,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纪念日,是我们少先队员自己的节日,我们的校领导,还有我们的校外辅导员都特意来和我们一起庆祝节日,在这里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在这个开心的日子里,我祝大家节日快乐,学习进步!

队员们,当你戴上鲜艳的红领巾的那一刻,你就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了,你要为飘扬的队旗添上光辉的一笔!就要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人。

每个少先队员都应该知道,我们少先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走过了一条光辉的道路。从童子团到儿童团到少先队,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少年儿童队、少年先锋队,都是始终如一地为革命“准备着”!“准备着”不仅仅是口号,更是行动,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少先队都是中国革命的参与者,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我们学校的少先队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是各校的学习榜样,今天所获得的成绩,跟我们学校的领导对少先队工作的关心支持、各位老师的团结协作分不开的,在这里,我代表我们全校所有少先队员感谢你们:我们的好领导,我们的好老师!你们辛苦了!

队员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你们是新世纪的雏鹰,今天,你们磨练羽翼;明天,你们就会搏击长空!是金子,总有放光的时候;是玫瑰,总有盛开的时候。我相信,在我们领导的关怀下,在我们老师的努力下,我校的少先队活动开展得更加多姿多彩,我校的少先队员更加的健康上进,队员们,时刻准备着,为少先队的未来而努力!让明天为我们骄傲!

西安事变纪念日散文篇九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纪念日。“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日军很快占领了中国东北和华北的土地。中华民族处在危亡的严重关头,蒋介石却仍然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一致结外。全国人民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

1936年春,国民党政府的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十七路军将领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日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合抗日。蒋介石不但不接受他们的建议,反而调动大批军队政要围攻红军。12月4日,蒋介石带领南京政府的大批军政要员到了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出兵进攻陕北的红军。12月9日那天,西安1万多名学生游行请愿,向蒋介石驻地临潼前进,要求联合抗日。蒋介石布置军队架设机枪拦阻还命令张学良、杨虎城用武力镇压。形势十分严重。张学良赶去劝阻,学生们悲愤地高呼:“我们愿意为救国而死,我们前进吧!”张学良深受感动,表示要用实际行动答复他们的抗日要求。

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和杨虎城联合行动,派东北军冲进临潼华清池的蒋介石驻地,解除了蒋介石卫队的武装。蒋介石从睡梦中惊醒,听到枪声,连衣服也没有穿,就慌忙跳过后墙,躲到了骊山的一块岩石旁。东北军战士冲进蒋介石的卧室,不见蒋介石,只见他的衣帽等都还在,一摸被窝,还是暧暧的,便立即搜山。天亮以后,战士们在山上逮捕了蒋介石。同时二七路军将士也解除了西安城里反动军队的武装,控制了飞机场、火车站、电台等要害部门,跟随蒋介石来西安的国民党军政要员,被全部扣留了,当天,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合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和毛主席派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等到达西安,与各方面进行协商,周恩来提出:只要蒋介石答应抗日,就释放他,以争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全国人民的压力,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条件。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这样,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及其团结抗日的斗争,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伟大转变。

西安事变纪念日散文篇十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纪念日。“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中正为首的国民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日军很快占领了中国东北和华北的土地。中华民族处在危亡的严重关头,蒋中正却仍然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1936年春2月4日,蒋中正带领南京政府的大批军政要员到了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出兵进攻陕北的红军。

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从而挽救了民族危机,促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乃至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是的,就是刚刚过去的日子,他们早已溶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铭记于心的日子。我们应该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我们今天在这里纪念这个伟大而神圣的历史时刻,就要不忘历史,不忘过去,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我们大家秉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和革命精神,继续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

同学们,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新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活日益富裕,国家繁荣昌盛,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机,历史告诉我们,和平和稳定才能让我们抓住发展的机遇。我们责任便是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

因此我们就要做一个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将来做一个有益社会;人民的人;。

2.发扬革命优良传统,艰苦奋斗,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和技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更加美好。

3.养成良好文明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做一个合格的;文明的中学生。

4.做一个敢于拼搏,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和实践的人。紧跟时代步伐,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将这份爱国情怀溶入到实际行动之中。这才是我们祭奠英烈、铭记历史的最好方式!

明天是12月12日历史上的明天,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纪念的日子。1936年的12月12日,国*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中正,促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这就是历史上的“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

78年前的今天,中国古都西安那划破凄冷夜空的枪声,震惊了全世界,也震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人。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践踏,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张学良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杨虎城深感民族危机,决心抗日。

在多次劝谏蒋中正抗日均遭失败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在西安发动兵变,扣留蒋中正,以逼其“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

“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和平解决国共问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了抗日战争的巨大转折,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民族大联合的壮阔阵营中,艰苦卓绝、贡献巨大。从此,中华民族由涣散、分裂、割据实现了团结统一,一致抗日。

中国人的万众义勇,砸碎了日本军国主义“大东亚共荣圈”的幻梦,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为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出了卓越贡献。

西安事变凸显了中华儿女伟大的精神——她让一个民族汇聚成一股力量。这是一种舍身救国,在民族危难之际力挽狂澜,直起民族脊梁的精神!这是一种忠于民族,忠于人民的赤胆忠诚精神!

中华民族的尊严与自信,因为“西安事变”精神的浇灌,更加浩明于天地,“西安事变”精神永垂不朽!让我们向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诚挚致敬,让我们永远铭记“双十二精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