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怎么写(大全15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06:18:01 |
  • ZTFB |
  • 12页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理解其中的意义。在总结中,要突出自己的成就和取得的进步,以鼓励自己继续努力。这些总结范文凝练了大量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要点。

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怎么写篇一

这次期中考试,基础性较强,覆盖面广,各部分的知识点分布比较合理,试卷设计比较合理,难易结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高。很多题目学生理解不来,特别是材料阅读题,涉及到文言文。在加上时间紧,如:刚好新课讲完,刚好考试,学生没有复习时间,因此成绩不太理想。我所教的七年级学生共有96名参加考试,最高分74分,最低分8分。及格人数13人。及格率40.8%。

二、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

1、基本知识薄弱。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很多地方记混乱,甚至无知。

2、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以至出现不应该有的错误。

三、今后教学方向。

3.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渗透。如历史与地理、历史与文学、历史与政治常识等,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联系的意识。这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联系的方法,养成联系的意识,综合掌握各科知识。

5.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实施愉快教学。要想让学生喜欢历史课堂,教师要更多地创设教学情境和问题情境,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最大限度提高教学的效率。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开拓创新,交给学生开启历史智慧宝库的金钥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怎么写篇二

从总体上说,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渗透德育。以新课标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一、基本情况。

1、本次参考人:252及格人数:93人。

2、试题特点。

本试题共两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设问跨度小,对分析能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较浅的层面上。

二、试题解题情况。

1、概念把握不准确。

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因素,无数个概念支撑了历史长河,历史概念区分了多个历史史实与现象,如果基本的概念模糊,势必影响对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如第11小题:关于“随唐”的相关叙述,部分学生误选a,就是对概念理解不清造成的。

2、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

历史学科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了语数政地等多领域、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若相关学科知识缺乏,定会对学习历史带来一定困难。如2、4、8、12、14、20等,部分学生之所以选错,显然是由于相关学科知识缺乏造成的。

3、历史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

列强有力的措施,巩固统治政权。完成下表。此题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造成很多学生不知所措,思路紊乱,失分极其严重。

5、审题能力不强。

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如第7、21小题,有的学生审题不仔细,把“不正确”看成“正确”,张冠李戴,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要紧紧依据新课标,以教材为载体,对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起重要作用、地位明显的内容,我们要重点突出,讲清来笼去脉,浓墨重彩,丰富内容,补充材料,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责任感。不要局限于记住几个零散知识点,如果意义不明,完全机器记忆,很快就会遗忘,形成记忆残缺,知识学习不深入,容易造成学生急功近利,学习不踏实,心态浮躁。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一环紧扣一环,吃不得夹生饭。

2、注重能力培养。

新课标要求:初中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掌握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计算历史年代;阅读历史教科书及有关的历史读物;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有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等。

同时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层次、多方位去发掘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中国史和世界史之间的联系;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地认识历史。

平等的互动交流平台,通过精心设置的课堂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要照本宣科,要创设新情境,组织精当的材料,引领学生去探究、去实践、去创新。惟有如此,才能发展学生的不同才能,也才能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积蓄能量和潜力。

3、加强技巧性训练。

一是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训练,教会学生审清时间空间,审准关键词的意思,审准答题方向,选择题怎么做,材料题怎么做,问答题怎么做,从哪里入手,如何解剖,如何分解,如何表述,有计划地用相关试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回答相关问题的要领,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二是加强养成教育,平时教学中不要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督促学生养成认真阅读、认真答题、认真写字的好习惯。

4、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实现与历史学科教学的联系。

总之,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全体学生,平等善待各类学生,抓好查漏补缺,学会科学的记忆历史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后果、影响、作用等)的方法,初步建立知识体系框架,注意学习能力培养,适当延伸、迁移,让学生感知历史、积累历史。抓好单元内的综合过关练习。注重克服负面积累,防止两极分化,争取不让每位学生掉队。

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怎么写篇三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紧扣教材及学考考点,试题难易接近于学考题难度,选择题分布较合理,但第三,四单元的选择题较少,涵盖了必修三前四单元大部分知识点。侧重考察学生的识记以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归纳、分析及应用能力。通过测试本试卷的及格率为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较低7、14、17、24题,其中第7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题出错的达到33人,14题出错的选择题25小题共50知识的联系比较迁达到37人,17题 出错人数达到分;最高分44 分,移能力差,部分题分43人,24人出错人数达到40人。最低分6分 析题干时理解不到较好1、2、3、4、8、9、15、18、位 21、22题基础知识把握不牢最高13分,最低1分,平均分固,对教材知识不熟26题,19分 7.63,得分率是百分之四十点一悉,不能正确分析概括史料,不会从材料里提炼有效信息审题不准,不能找到非选关键词句和做题的最高9分,最低0分,平均分4.79,择题27题,13分 突破口,知识迁移能得分率百分之三十六点八 共40力欠缺,知识体系混分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把握不牢固,答题过最高14分,最低2分,平均分程中答案俗语太多,28题,18分 9.35,得分率是百分之五十一点不能准确答出历史专业术语和标准知识点。

1在平时历史学习中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不落实,导致基础知识把握不牢固

1针对思想不重视的学生,多和学生谈心,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基础知识不牢固的现状,必须要在平时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基础史实,并学会应用。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知识,运用与拓展知识。每堂课的小结部分再强调重难点,让学生学会总结。

2加强课后的复习,向学生提出复习要求,这包括课堂上的要求以及课堂作业的要求。每一单元学完之后,出一些测试题,多多锻炼学生的卷面答题能力。

3针对学生归纳概括运用能力不强知识迁移能力不强的问题,为此在复习时注重基础史实记忆的同时,也要注重适当试题的训练,特别是要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学会审题与答题,引导学生找到材料题中的关键字词句和突破口,使学生把握一定的答题技巧,然后加以练习题的训练。

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怎么写篇四

本次历史试题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占试卷总分的50%;第二部分为材料题,由三道大题组成,总分为50分,占整个试卷分数的50%。试题从总体上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运用。

从难易度方面看,本次命题有一定难度。当然也存在着一定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有几道选择题难度偏高,令人费解,学生答题及老师讲解破费周折,另外,对于刚刚接触高中思想文化史学习的学生来说,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有限,对能力的要求偏高。

二、阅卷中发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二历史教学,说到底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只有在高二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后来高三的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备课组分析试卷的结果看,我们发现了年级历史试卷中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班级之间差别大。年级总体呈两极分化现象,差距较大的达62多分(最高分74,最低分12分)。同一班级学生层次差距也较大。如何针对具体的学情实施有效的高效的历史教学成为一大难度问题。

2、学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本试卷中,考察学生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灵活多角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得分较低,主要在选择题上;另外在学生做题中,也缺乏对关键字、词、有效信息的提取,出现答非所问的答案。这一点在主观题里表现尤为突出。

3、多数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知识要点不明确,时有错别字出现。作为高二的学生,至今还字迹潦草,出现不少错别字,值得每位历史老师重视。

4、学生不能有效组织答案。组织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的迁移、对材料和教材相关知识的概括、归纳、分析能力较差。致使大题做答不规范,口头化语言较多,与历史专业术语联系较少,得分率不高。

5、学生考试的心态不端正。

三、对改进教学的建议。

1、狠抓基础知识的过关,注重能力培养。

从试卷中就突出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史实混淆。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必须以基础知识学习为主,重在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狠抓基础,要注重抓好主干知识。纵观历年高考试题,无论命题如何改革,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却是高考永恒的主题。常变的是命题形式,不变的是学科知识,这一点绝不可动摇。

2、加强答题策略与方法的指导。

阅卷中发现,许多学生不能比较规范地使用历史术语答题,条理混乱,字迹潦草,无法辨认,很有必要加强学法指导,否则高考失分较多。要注意加强答题策略方法的指导。注重语言规范,加大对主观题的训练和指导,培养对知识的迁移、归纳能力。电脑阅卷形势下对我们学生的答题格式要求很严格,还是要提早训练以便规范学生。

3、反思此次考试,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扎实,一些基础知识出现较高的失分率;学生的课堂效率也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一些在平时训练中出现过的原题,课上分析过的原题或类似题型仍出现了较高的失分率。我们最主要还是要克服学生眼高手低的毛病,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入手,才是最有效也是最紧迫的任务。

毕竟被逼着前进总会有些不情愿,如果是自己主动前进,那么奋斗的过程就会多几分愉悦,让学生更主动的学习,我们才能和学生共同成长,才会让我们每一次的试卷分析更有实质的意义。

马燕。

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怎么写篇五

某城市有一座雕塑,其主题是“怒折烟枪”,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该城市是()。

a.上海。

b.南京。

c.福州。

d.虎门。

一百多年前到北京参加应试的举人们以其惊人之举,展现了救亡图存的热情,使资产阶级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的_运动。这一事件是()。

a.兴中会的建立。

b.公车上书。

c.《定国是诏》的颁布。

d.《中外纪闻》的创办。

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的组织是()。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光复会。

d.强学会。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序,但都属兔)。”“三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a.自强与求富。

b.维新与变法。

c.自由与平等。

d.民主与科学。

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出生在印尼,在英国读书,在北洋政府做部长,娶了日本女子为妻,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的奇人。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

a.新式学堂注重培养人才。

b.中外通婚成为社会的时尚。

c.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

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19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b.斗争方式从学生罢课变为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

c.无产阶级取代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d.斗争对象从帝国主义变为北洋军阀政府。

图片承载历史。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湘江——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

b.中央革命根据地——金沙江——遵义——赤水河——湘江——吴起镇。

c.中央革命根据地——湘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吴起镇。

d.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金沙江——湘江——赤水河——吴起镇。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挽救中华民族。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

d.建立民主共和国。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如图《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这一创作根植于()。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如图是南京下关静海寺内悬挂的警世钟,其警世意义缘自170年前在此地订立《南京条约》。该条约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割台湾给日本。

c.赔款白银4.5亿两。

d.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是()。

a.雅克萨之战。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如图这一劫难发生的历史时期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头兽咏叹》一诗中写道:“十二生肖飞,强盗理不亏,猴牛虎猪卖,强盗作鬼肥!”诗中的“强盗”指:()。

a.英美联军。

b.俄日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日联军。

19世纪70年代,率清军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是()。

a.关天培。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梁启超。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曰割台湾。”诗中“割台湾”是由于清政府对外战争中战败,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事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a.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填空题。

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的序幕。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的历史事件事件。(10分)。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

(2)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4)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

(5)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8分)。

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名称。

“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日本“购岛”事件,又一次把我们带入了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仔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2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附搭行客,装运货物: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二、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

——某条约内容。

材料三。

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阅读材料二,思考这段文字材料出自哪个条约?请你简要概述该条约的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1)请说出材料一所提的改革运动指的是哪次运动?这次运动的两个口号是什么?

(3)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

(共1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9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燎原”“力挽狂澜”……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1)材料一中的“90年前”指的是哪一年?(2分)材料二中的“日出东方”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的“星火燎原”指什么?(2分)它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2分)。

(4)材料二中“力挽狂澜”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2分)。

(5)你从上述内容中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怎么写篇六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张宝欣。

一、试题分析。

该套试卷的出题范围是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全册内容,考试方式为开卷。试卷知识覆盖面大,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此次期中考试试卷卷面分值为100分,其中选择题46分,主观题54分。

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分值是46分,每题2分。该题难度适中,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对常识性内容的识记能力与掌握。

第二部分是简答题,分值54分,共5个小题。

总体来看,题型题量保持稳定,仍然是四种题型。考查的仍是学科主体知识,比例合理,长度适中,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试题立意新,视野宽,覆盖面广,难易适中,充分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考查了学生们学科素养和能力。有利于引导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改进。

1、客观题答题概况:单项选择得分率高。失分较多的试题主要是第7、10、22题。

2、主观题答题概况:

二、三题得分率较高,四题得分率较低。

三、主要错误类型。

1、特别是一些单项选择题,一些学生做错的主要原因是书本知识不扎实,对题干把握不准确。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理论是理论,运用不到材料中去。

3、分析总结能力欠缺。

4、答题态度不认真,有些学生只写选择题不写主观题。答题不够规范,语言不规范,语言表达不明确,条理不清,书写潦草。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继续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有基础知识扎实,学生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使书由厚变薄;将知识点全方位联系相关内容,构建知识网络。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材料,注重情景教学,案例分析。提高学生阅读生活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读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

3、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要加强政治语言规范性表述的教学,要求在答题中表述准确。

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怎么写篇七

本次试卷的出题依据:从总体上说,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以新课标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设问巧妙。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是一份融综合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试题。

一、基本情况。

1、本次参考人:623其中60分以上343人,占55%;80份以上的有142人,占23%;最高分99分,最低分4分。与预期效果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2、试题特点。

本试题共两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设问跨度小,对分析能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较浅的层面上。

二、试题解题情况。

1、概念把握不准确。

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因素,历史概念区分了多个历史史实与现象,如果基本的概念模糊,势必影响对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如第25小题:关于“宋朝的元旦”的相关信息把握不准,部分学生误选,,就是对概念理解不清造成的。

2、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

历史学科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了语地等多领域、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若相关学科知识缺乏,定会对学习历史带来一定困难。如16,14,5等,部分学生之所以选错,显然是由于相关学科知识缺乏造成的。

3、历史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

分析历史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善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第27小题第三问,部分学生失分较多,这就是平时历史思维能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能力欠缺影响所致。

4、审题能力不强。

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如第28小题(3)。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教学。

2、注重能力培养。

3、加强技巧性训练。

4、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实现与历史学科教学的联系。

总之,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全体学生,平等善待各类学生,抓好查漏补缺,学会科学的记忆历史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后果、影响、作用等)的方法,初步建立知识体系框架,注意学习能力培养,适当延伸、迁移,让学生感知历史、积累历史。抓好单元内的综合过关练习。注重克服负面积累,防止两极分化,争取不让每位学生掉队。

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怎么写篇八

1、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内容: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一至六课的内容。

3、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60分,非选择题40分。

1、依标扣本,注重双基。命题面向全体学生,无偏题、怪题和过难题,进一步减低了难度,符合目前新课改的`精神。

2、突出能力,特别是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试卷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察,进一步减少了纯知识和机械记忆类的试题,加大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

3、突出实践性和开放性。试题注重与学生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创设活动平台,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谈如何做,体现了实践探究性。

本次期中考试,平均分75分,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0分,及格85% 。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基础知识薄弱。许多学生考前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该记住的东西没有复习到。

2、政治术语表达不规范、不准确。

3、审题不认真。

4、答题没有条理,缺乏逻辑性。

5、卷面不整洁,书写不工整,错别字太多,文化素养差。

1、提高基础知识的复习,加强能力训练。

2、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

3、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怎么写篇九

理由:

四、材料题(第27题11分,28题14分,共25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

27.读下列运河示意图,回答。

(1)(2分)。

(2)。

(4分)。

(3)。

(3分)。

(4)。

(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2)。

(4分)。

(3)(2分)。

(4)。

(6分)。

五、综合题(第29题10分,30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9、在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的节目中,两位挑战者正在就“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展开对擂。

(1)。

(4分)。

(2)。

(2分)。

(3)。(2分)。

(4)。

(2分)。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2)(2分)。

(3)(2分)。

(4)(2分)。

(5)(2分)。

七年级历史答案。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bcaabddbb。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caccbcabb。

二、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处错误,请找出错误的内容并改正)。

1、错误唐太宗改为唐玄宗。

2、错误玄奘改为鉴真。

3、错误西南地区改为东南地区。

4、错误江南地区改为四川地区。

5、错误忽必烈改为铁木真。

三、辨析题(共5分,请把错误的内容和辨析的理由写出来。)。

错误:唐朝印制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活字印刷品――《金刚经》

理由:《金刚经》是唐朝印制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四、材料题(第27题11分,28题14分,共25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

27.读下列运河示意图,回答。

(1)、南到余杭、北到涿郡;(每点1分,共2分)。

(2)a.通济渠。b.永济渠。c邗沟.。d.江南河。(每点1分,共4分)。

(3)隋炀帝。目的是为了促进南北的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3分)。

(4)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贫穷,落后。(意思接近即可)(2分)。

(2)苏湖指的是苏州、湖州。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4分)。

(3)说明经济重心难移了。(2分)。

(4)原因有: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中原人移到南方,带来先进的技术,工具,充足的劳动力。南方的社会较安定。(答对一点得2分)(6分)。

五、综合题(第29题10分,30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9、在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的节目中,两位挑战者正在就“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展开对擂。

(1)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合并州县;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完善科举制度。(只答其中两个即可,每个得2分共4分)。

(2)文成公主入藏(2分)。

(3)贞观之治(2分)。

(4)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2分)。

30、

(1)秦始皇(嬴政)。

(2)摆出百家,独尊儒术。

(3)李渊(唐高祖)、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4)北宋、960年。

(5)忽必烈。

更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怎么写篇十

这次期中考试的历史试卷出得很好,虽然是闭卷考试,但体现了开卷考试的特点,难易适中,与中考接轨,真的很感谢辛苦的出卷老师。但遗憾的是我们的学生考得不好,考后我认真分析了学生的试卷,认真反思总结,认识有以下几点:

一、有一些同学在我的印象里一直很好,平时教室发言很主动,思维也很敏捷,本身以为成绩应当很好,结果却大出我所料,如:姬圆圆,王梦圆,百文强,晨莹。后来我认真分析了他们的试卷,发现他们存在一个通病,基础知识不牢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平时我的检查不到位,组长没有做到尽职尽责。针对这种问题,我采取的措施是:

1、加强组长的教育,使他们公平,严格,做中国好组长。

2、每次自己抽查10名学生,以成绩中下游的学生为主。

二、平时教室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发现问题的能力。锻炼放在平时,从而提高学生做阅读理解题的能力,有必要最后进行专项训练。

三、本应当以知识为辅,思想教育为主的历史课,生动,丰富多彩的科目,却在当今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唯分数为最,实在是痛心。欲灭其国,先去其史。所以说作为有责任的历史老师,我觉得成绩尽量好,社会良心,历史责任感坚决不能丢,争取做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

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怎么写篇十一

试题均以新材料、新情景设问,注重原则性,同时立足于教材,注重基础,注重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分析、提取信息和归纳概况能力。重点考察的是主干知识,题目难易适中,不偏不怪,与现实生活中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试题内容符合考试大纲和2017年考试说明的相关要求。试题立意高,命题的角度、题量、题材、考点丰富多样。选择题部分涉及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之外,还有一道史学认识的题目。试题难易适中,简单题居多。

命题人的摘编缩写,力求原汁原味,保存原有的历史感。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模糊不清。

2、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掌握不到位。

3、思维不严谨,解答不规范,许多考生是主要分析过程,不能做到史论结合。

4、答题能力不足,审题不清,会而不对,对而不会,阅读能力差,许多考生读不懂题意或理解不到位,丢失了不少分。

5、应变能力较弱,心理素质不强,考生压力大,情绪紧张,不能及时有效调节,把握心态,难以静心思考,有序解答,难以进入常态发挥,难以顾及答题策略。难题变化,使得部分考生心理慌张,答题不太适应,不能正常发挥,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三、备考应对策略。

1、夯实基础,学生应抽出至少三分之一时间回归课本,每次做完题后找课本对应的知识点。

2、提高学科应试能力,从阅读、审题、归纳试题立意、要点,组织答案等方面加强训练。

3、加强学科思维严谨性、规范性训练,达到会的不丢分,要点全面,过程完整。

4、心理素质培养常抓不懈,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使考试中能正常发挥,静心思考,考出优异的成绩。

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怎么写篇十二

本次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考查形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题分值为100分。试题题型为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非选择题分值为52分,整套试卷难度适中。

以考查基础内容为主,兼顾能力考查。以会考说明为参照,突出强化基础知识的运用,通过一些考查迁移能力试题的设计,引领学生未来学习的方向,以适应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的整体安排。

(1)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概括问题的能力偏弱。在材料解析题中,很多学生不会寻找关鍵词。

(2)答案中缺少关键字。有的同学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块,可是有很多是无关紧要的话,在有限的时间里要老师逐字逐句的慢慢的研究答案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主要就是看关键语句、关键词。

(3)基础知识不扎实。有的选择题和书本上一样的语句表述,可学生仍然做错,可见基础知识非常不扎实。

(4)答题不规范,没有格式。历史答案一般是应分点分段回答,列出序号,条理化,让人一目了然,可有的考生从头到尾没有序号,语言表述不规范,语言表达口语化严重;书写潦草;逻辑思想混乱。

由于是理科学生,从学生的整体看,考试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由于初中历史学科的考试形式是开卷考试,故学生对高中考试形式缺乏清醒认识,虽考前有过说明,但有些同学只是在课上听听而已,有的更是应付了事。二是对学习要求不重视。大部分学生仍停留在初中学习思维,认为学习历史不需要记忆,只要知道就行了。不能整理相关问题,虽课堂教学给学生们一些强调,特别是重难点问题,但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1)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平时应注重与学生们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及学习动态,以更好地促进教学双方的交流学习。

(2)提供学习与考试的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平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相关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思路。增强知识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3)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注重练习的有效性。单元检测试题应精选,覆盖面尽量宽广,让学生在一次检测后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并形成迁移能力,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顺利通过高中学业考试。

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怎么写篇十三

一.试卷结构。

这张语文试卷共四大题,内容包括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内容比安排合理,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卷面分析。

本次考试最高分108分,最低分16分。卷面上出错率较高的题有积累与运用部分的第一题,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现代文阅读部分分为课内文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文部分掌握的情况较好。文言文第一部分掌握的不是很好,翻译部分也需要努力。

作文部分完成较好,但总体情况仍需要加强学生阅读和写作训练。

三.存在问题。

就本次考试情况而言,存在了一下问题:

1.学生基础掌握有的牢固,有的不牢固。

2.学生在课外文阅读量不够。

3.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四.解决措施。

就存在的问题做一下方面努力: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了解学生的基础掌握情况,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3.引导学生多读书,增加学生阅读量。

4.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学业进步。

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怎么写篇十四

试题结构及特点:

这次试卷的总成绩是100分,考察北京版教材第1课至第11课的知识。

题型分为三种:选择题(9分),填空题(11分),材料解析题(5分)。

选择题和填空题考察同学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检测同学们的学习态度,而材料解析题考察的是同学们对历史知识及材料的理解及运用能力,更注重对同学们进行能力的培养。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较好,一班的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是93.2%;一、二班的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是100%。三班及格率100%,优秀率68.2%。同学们在选择题上得分较高,说明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而填空题相对较弱,更多的情况是汉字书写错误,这就说明了同学们的语文功夫存在着欠缺。材料分析题同学们答的很好,能用流利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见解,失分很少,这就证明了教师在平常对学生们的能力培养起了一定的作用。

如何改善?

1、加强审题训练,尤其是做过的题有必要反复联系,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进行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关键是找好关键词,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对题干和选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而不是浅尝辄止。对于认真审题答对习题的同学给予表扬。每个同学要善于发现自己审题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总结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正。比如有的同学说做题一快就忘了审题。我们答题的目的是把我们会的知识以某种方式呈现出来,而不是求答题的速度快慢。所以对审题问题要高度重视。告诉自己审题审题再审题。

2、加强大题的思路分析,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进行前伸后延。进行有跨度、有联系、有对应的综合复习,采用形象视图、逆向思维等方式,查缺补漏,重点内容仍然作为重点复习。课上现场让学生翻书答题,每节课至少做一道大题。老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共性的问题统一强调,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做到有针对性的弥补和改善。对做过的同类的习题进行整理总结。在总结中升华提高。

3、计划好复习的步骤,按照步骤一步步将学过的知识作系统的回顾,都有助于在自己的能力和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因此不必紧张焦躁,应该冷静地思考自己的弱点在哪里,针对弱点制定计划,有条不紊地加以实施,轻松备考,切忌东一头西一头乱撞,顾此失彼,乱了方寸,到头来事倍功半。“为什么”上多下工夫。要特别注意选择题的深度、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多角度、多层次、有跨度的问法,千万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那样会耗费大量时间却不得要领。

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怎么写篇十五

本套试卷分选择题(40分),辨析改错题(12分)、列举题(11分)、材料题(25分)、活动与探究(15分)。从题型、题量、与内容要求上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紧扣教材,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和情感教育功能,同时注意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无偏题怪题,难易程度恰当。

二、试卷特点。

1、从试卷内容上看,符合新课标规定的知识点及能力层次要求,立足课本,注意考察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重点知识与主干知识。如秦的统一,汉武帝的大一统。

2、试题角度新颖,表现在材料题上,如25题的(4)假如你是一位当时的官宦子弟,你可以在什么地方读书?,26题的(3)综合性较强。

3、试题体现了生活化色彩,从生活中的习俗或节日切入,引导学生感知历史是过去的现在,现在是将来的历史,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这种切入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易于激起学生的兴趣。如:26题的第一,三小题。

4、试题体现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如对屈原的考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在分析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延伸,要求谈认识,体会,启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些润物无声,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的作用。

5、试题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性特点。关注社会热点,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回顾历史,联系今天,史为今用是近几年历史命题的重要特点,本次试题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如:材料题第26题引导学生关心时政。

6、试题图文并茂,涉及文物、人物,且形象直观,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注意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图文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与习惯。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我校实行的是闭卷考试,主要从以后的课好上的角度考虑的。从考试结果上看来,整体情况正常,单选题及格率较高,反映出最基本的知识点还是能够掌握,但由于知识面大且容量多,学生对各课知识点掌握不牢靠,相近知识点易混淆。

2、材料题失分较为严重,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有:

1)对课本知识的识记模糊不清丢三落四2)、材料题语言运用、组织不过关,书写潦草,语文素养较差。从卷面上看,东拉西扯、用词不当、逻辑混乱、字迹潦草、文不对题、前言不搭后语、错别字连篇等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非历史素养问题所反映出的是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差,基本素养欠缺。

四、关于应对措施的思考。

1、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这不是老话套话,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这个观点,我现在才深刻领会到其重要意义。我校现在的学生大多数综合素质相当差,有的孩子的智力还在混沌状态,由于缺乏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些孩子普遍基础知识差,还不具备相应的学科能力。不谈生源是不可能的。面对这样的生源,我们只能放平心态,降低教学难度,重视基础知识的过手。

2、知识与能力并重。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有一种倾向,即认为只要强调基础知识就是守旧,就是没有领会新课程的精神,于是一些课堂过于求新,过于追求学生的所谓活动,为活动而活动,显得花哨热闹,而学生的收获甚少。其实,教学的内涵依然是传道授业解惑,知识与能力是一个不能割裂的统一体,能力的获得总是伴随着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必然带来能力的飞跃。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其他的培养目标只能是空谈。

3、关注现实热点,引导学生分析现实问题。近年来,各种考试总也免不了用现实问题切入,考察学生学过的历史知识,注重公民教育,所以教师要多学习、多交流、关注现实,引导学生分析现实问题,关注国家统一与发展,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思考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需要什么精神品质。

4、扩大学生阅读面,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潜移默化。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5、创建知识网络,给学生整体化的历史。近来的考试越来越综合化,专题化。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一味地强调微观的知识点,而要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同时在平时教学中注意随时总结一些小专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