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华罗庚的小故事(通用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09:47:04 |
  • ZTFB |
  • 14页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升能力。如何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集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总结范文中的亮点和经验可以为我们写好一篇总结提供借鉴和启发。

华罗庚的小故事篇一

19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华罗庚的小故事篇二

有位老师,想辨别他的3个学生谁更聪明.他采用如下的方法:事先准备好3顶白帽子,2顶黑帽子,让他们看到,然后,叫他们闭上眼睛,分别给戴上帽子,藏起剩下的2顶帽子,最后,叫他们睁开眼,看着别人的帽子,说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3个学生互相看了看,都踌躇了一会,并异口同声地说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聪明的小读者,想想看,他们是怎么知道帽子颜色的呢?“为了解决上面的伺题,我们先考虑”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因为,黑帽只有1顶,我戴了,对方立刻会说自己戴的是白帽.但他踌躇了一会,可见我戴的是白帽.这样,”3人2顶黑帽,3顶白帽“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假设我戴的是黑帽子,则他们2人就变成”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他们可以立刻回答出来,但他们都踌躇了一会,这就说明,我戴的是白帽子,3人经过同样的思考,于是,都推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看到这里。同学们可能会拍手称妙吧.后来,华爷爷还将原来的问题复杂化,”n个人,n-1顶黑帽子,若干(不少于n)顶白帽子“的问题怎样解决呢?运用同样的方法,便可迎刃而解.他并告诫我们:复杂的问题要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华罗庚的小故事篇三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美国著名数学史家贝特曼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1985年6月12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于日本东京病逝。华罗庚是数学界的传奇,创造了属于中国数学的奇迹,今天小编整理有关于他的小。

故事。

让我们去领略他的“风采”。

华罗庚的小故事篇四

1925年,初中毕业后,因为家中的贫困,华罗庚的父母已经无力继续供儿子念书,华罗庚只好缀学回家,帮助父亲打理家中的那间小杂货铺。但不甘平凡的华罗庚没有就此放弃自己的人生,他开始了顽强艰苦的自学之路。

当时,每当有客人光临小店铺时,华罗庚就帮助父亲打算盘、记账,客人一离开,华罗庚就继续演算起书中的数学题。有时算的人迷,华罗庚竟将自己演算的结果,当成客人应付的货款价格。时间一久,对这位呆头呆脑的少年,街坊邻居都笑称他为“罗呆子”。父亲对这事很是生气,叮嘱不行,有好几次要将他的数学书给烧了,但是华罗庚却一个劲地死抱着书不放,父亲虽然很是生气,却也无可奈何。

冬天寒冷的时候,华罗庚就在寒风中擦着鼻涕,苦苦学习,为此还患上了关节炎,留下了严重的伤寒症,落下了终身残疾。1927年,在父母的安排下,华罗庚同吴筱元女士结婚。从1929年开始,华罗庚在上海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并受聘为金坛中学庶务员。

1930年,年仅二十岁的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名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这篇文章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看到,并得到了熊庆来的赏识。熊庆来了解到华罗庚的身世后,他破格录取华罗庚。

在清华读书时,华罗庚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别人八年才能完成的学业,再一次体现了他非凡的数学天赋。1933年,华罗庚被学校再一次破格提升为助教,1935年正式成为清华大学讲师。一年后’华罗庚被清华大学推荐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在英国两年,华罗庚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投人到数学研究中,为了不浪费研究数学的时间,华罗庚甚至放弃了申请学位。付出总有回报,这两年中,他的.研究成果逐渐被国际数学界重视,年轻的华罗庚在数学界声名鹊起。

华罗庚的小故事篇五

华罗庚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他善于统筹时间有着很大的关系。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关于华罗庚的小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华罗庚的数学作业,经常有涂改的痕迹,很不整洁,老师开始时非常不满意。后来经过仔细辨别,老师发现华罗庚是在不断改进和简化自己的解题方法。

华罗庚在中学读书时,曾对传统的珠算方法进行了认真思考。他经过分析认为:珠算的加减法难以再简化,但乘法还可以简化。乘法传统打法是"留头法"或"留尾法",即先将乘法打上算盘,再用被乘数去乘;每用乘数的一位数乘被乘数,则在乘数中将该位数去掉;将乘数用完了,即得最后答案。华罗庚觉得:何不干脆将每次乘出的答数逐次加到算盘上去呢?这样就省掉了乘数打上算盘的时间例如:28x6,先在算盘上打上2x6=12,再退一位,加上8x6=48,立即得168,只用两步就能得出结果。对于除法,也可以同样化为逐步相减来做节省的时间就更多的。凭着这一点改进,再加上他擅长心算,华罗庚在当时上海的珠算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华罗庚不仅对数学肯动脑筋,对语文也很用心。有一次,老师把自己收藏的文学大师胡适的书分给学生,让每人看完后写一篇读后感。华罗庚分得的是《尝试集》,书中流露出作者提倡白话文的得意,认为自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于是在扉页上写了一首《序诗》:"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华罗庚在读后感中,并未表达出老师所期望的对胡适的赞美之词,而是尖锐地指出:胡适的这首诗概念混乱,第一句中的"尝试"与第四句中的"尝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第一句中的"尝试"是指初次尝试,当然一试就成功是比较罕见的;第四句中的"尝试"则是指经过多次尝试或失败之后的一次成功尝试,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含意。单独来看两个"尝试"都是有道理的,但胡适将二者放在一起,则是拿自己的概念随意否定别人(陆放翁)的概念,真是岂有此理!他说:"胡适序诗逻辑混乱,不堪卒读。"虽然语文老师当时十分不悦,但20年后还是对已成名的华罗庚说:"我早就看了你的文章不落窠臼。"。

华罗庚1931年去清华大学工作后,每年寒暑假都会回乡,总要登门看望他的老师韩大受、王维克、李月波等以及他的同学、朋友。

特别令人难忘的是1946年夏,华罗庚刚从苏联访问回国,又即将赴美访问。这一去尚不知何日归来,他特地回乡一行。这时,他的恩师韩大受与李月波也在金坛,他立即登门请安。当时金坛各界特别举行了欢迎韩大受与华罗庚大会。会前有人专程前来邀请华罗庚参加大会并讲话,华罗庚第一句话就说:“韩大受先生、李月波先生都在金坛,理当请他们两位讲话,否则哪有我说话的余地!”进入会场时,华罗庚坚持要两位老师走在前面,还用了一句数学语言:“百分之百应该是老师走在前面。”华罗庚搀扶着他的老师们进入会场,并安排他们坐在中间,自己坐在侧位。那天连窗子上都挤满了人,大家都要看看家乡出的这位数学天才。当有人称赞他是一个数学天才。他连忙站起来摇摇手说:“我不是什么天才,我是慢慢学出来的,在座的老师都知道。”

华罗庚对他的母校与家乡怀有深深的感情。他常说:“我的最高学历就是金坛初中毕业。”这句话包含着多少对母校与老师的怀念与感谢呀!

华罗庚非常感谢他的老师王维克,1961年,在南京的一次数学工作者座谈会上,华罗庚亲热的指着王维克的女儿王振亚说:“她父亲王维克先生还是我数学成绩的第一个赏识这哩!我这位中学老师,他不仅书学好而且在物理学、天文学方面造诣也很深,并且是一个有成就的翻译家,他还是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夫人的第一个中国学生哩!”1950年,他在一次出差归来时,见到王维克给他的信,不顾劳累,立即回答,写道:“归后见书函盈尺,但不能不先覆吾师……”

正是这种尊师重教的优良品质和对数学坚韧不拔的追求与迷恋,才使他有了今天的伟大成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数学界的巨星,为伟大的民族增光添彩。

华罗庚的勤奋是出了名的,华罗庚勤奋的故事也有很多。在他小的时候,因为家境不好,于是初中毕业因交不起学费便辍学在家。辍学后的他对数学格外热爱,五年之内,自学成才,他将高中到大学的基本数学课程都学会了。可是学习资料太少,在他手里只有一本关于几何和关于代数的书,另有从老师那里借来的微积分。

在辍学期间,他一边在父亲的杂货铺里帮忙打理,一边在空余时间学习数学,甚至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可见他对数学的痴迷。白天,他在店里帮助父亲招呼客人,顾客来了便招待一下。顾客走了,他再次埋头苦读或做练习。有时候实在是太专注,客人来了他也不知道。日子一长,父亲便很生气,于是把他的练习或草稿撕烂扔到大街上或是扔进火炉烧掉。每当这个时候,华罗庚就拼命护着自己的宝贝,不让父亲抢走。

在邻居还没起来磨豆腐的时候,他已经点着油灯在学习了。在炎热的夏天别人都出去乘凉,他却躲在屋子里喂蚊子,只因对数学太痴迷。在寒冷的冬天,他把砚台放在脚边,一边磨墨一边做练习。每到了逢年过节,他都不去走访亲戚,只会在家里埋头看书。勤奋到了这样的地步也是一种境界。

华罗庚的太过专注与勤奋常常不被人理解,但是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越不被人理解就越要坚持。他承受的磨难比常人多得多,也正是这样能吃苦的精神使他成为天才数学家。

在华罗庚读小学的时候就出过好几则数学故事。有一次,他的数学老师出了一个古代有名的数学题,题目是这样的: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的数还余2。问答案是多少?问题一出,班上的同学便热烈讨论起来,但是谁都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于是老师准备公布答案,在这个时候,华罗庚举手回答:我知道这个答案,是23。于是老师请他说说是怎么算的,他的解法不仅是对的,而且很不一样,就连老师也很惊叹。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936年夏,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华罗庚十分注意数学方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直接应用。他经常深入工厂进行指导,进行数学应用普及工作,并编写了科普读物。

华罗庚也为青年树立了自学成才的光辉榜样,他是一位自学成才、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数学家。他说:“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华罗庚还是一位数学教育家,他培养了像王元、陈景润、陆启铿、杨乐、张广厚等一大批卓越数学家。为了培养青年一代,他为中学生编写了一些课外读物。

小时候刻苦学习,然而,华罗庚却被叫去看店(卖棉花的铺子)。

为了一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我国数有一次,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师傅看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我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教授。

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熊庆来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他当即做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

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他当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头脑中一种逻辑思维活动。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开始在头脑中做题。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华罗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华罗庚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在剑桥的两年内,他写了20篇论文。论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其中一篇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华罗庚以一种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求名利的精神,献身于他所热爱的数学研究事业。他抛弃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钱、名利、地位。最终,他的事业成功了。

华罗庚把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华罗庚把数学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华罗庚的小故事篇六

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困家庭。这是当时一个非常闭塞的县城。

童年时代,他最想骑马。他将一个小木凳拴上绳子,牵着当马骑,边骑边喊“马嘟嘟,马嘟嘟。”现在这个小凳子还陈列在金坛的“华罗庚纪念馆”里呢。稍大以后,他就把家中小杂货店的柜台当马骑,跳上跳下,并且还不时学着大人骑马的样子,感觉十分得意。

华罗庚特别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有一次,他同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道呢。”华罗庚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方法知道的。”

在当年的金坛,华罗庚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灯节、船会、庙会等场所,凡是这些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城东有座青龙山,山上有个庙。每逢庙会,庙中的“菩萨:”便头插羽毛,打扮得花花绿绿,骑着高头大马进城来。一路上,人们见到“菩萨”就磕头行礼,祈求幸福。华罗庚伸直脖子,望着双手合十的“菩萨”,心里暗自琢磨:“?菩萨?果真万能吗?”当庙会散了,人们也陆续回家,华罗庚却跟着“菩萨”去了青龙山,想探个究竟,看一看“菩萨”的真面目。

华罗庚的数学作业,经常有涂改的痕迹,很不整洁,老师开始时非常不满意。后来经过仔细辨别,老师发现华罗庚是在不断改进和简化自己的解题方法。

华罗庚在中学读书时,曾对传统的珠算方法进行了认真思考。他经过分析认为:珠算的加减法难以再简化,但乘法还可以简化。乘法传统打法是“留头法”或“留尾法”,即先将乘法打上算盘,再用被乘数去乘;每用乘数的一位数乘被乘数,则在乘数中将该位数去掉;将乘数用完了,即得最后答案。华罗庚觉得:何不干脆将每次乘出的答数逐次加到算盘上去呢?这样就省掉了乘数打上算盘的时间例如:28×6,先在算盘上打上2×6=12,再退一位,加上8×6=48,立即得168,只用两步就能得出结果。对于除法,也可以同样化为逐步相减来做节省的时间就更多的。

凭着这一点改进,再加上他擅长心算,华罗庚在当时上海的珠算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华罗庚不仅对数学肯动脑筋,对语文也很用心。有一次,老师把自己收藏的文学大师胡适的书分给学生,让每人看完后写一篇读后感。华罗庚分得的是《尝试集》,书中流露出作者提倡白话文的得意,认为自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于是在扉页上写了一首《序诗》:“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

华罗庚在读后感中,并未表达出老师所期望的对胡适的赞美之词,而是尖锐地指出:胡适的这首诗概念混乱,第一句中的“尝试”与第四句中的“尝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第一句中的“尝试”是指初次尝试,当然一试就成功是比较罕见的;第四句中的“尝试”则是指经过多次尝试或失败之后的一次成功尝试,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含意。单独来看两个“尝试”都是有道理的,但胡适将二者放在一起,则是拿自己的概念随意否定别人(陆放翁)的概念,真是岂有此理!他说:“胡适序诗逻辑混乱,不堪卒读。”

虽然语文老师当时十分不悦,但后还是对已成名的华罗庚说:“我早就看了你的文章不落窠臼。”

华罗庚正是由于勤思考,爱创新,不迷信权威,才最终靠刻苦自学成为一名大数学家的。

华罗庚的小故事篇七

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困家庭。

华罗庚特别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有一次,他同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道呢?”华罗庚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方法知道的。”

在当年的金坛,华罗庚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灯节、船会、庙会等场所,凡是这些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城东有座青龙山,山上有个庙。每逢庙会,庙中的“菩萨”便头插羽毛,打扮得花花绿绿,骑着高头大马进城来。一路上,人们见到“菩萨”就磕头行礼,祈求幸福。华罗庚伸直脖子,望着双手合十的“菩萨”,心里暗自琢磨:“‘菩萨’果真万能吗?”当庙会散了,人们也陆续回家,华罗庚却跟着“菩萨”去了青龙山,想探个究竟,看一看“菩萨”的真面目。来到庙里,“菩萨”卸了装,华罗庚一看“菩萨”是人扮的,就立刻往家跑。回到家,他便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你往后不要给‘菩萨’磕头了,‘菩萨’是骗人的!”父亲马上训斥道:“唉呀,罪过,小孩子懂什么?”他却认真反驳道:“我到青龙山的庙里去了,‘菩萨’原来是假的,是人装扮的!”

华罗庚的数学作业经常有涂改的痕迹,很不整洁,老师开始时非常不满意,后来经过仔细辨别,发现华罗庚是在不断改进和简化自己的解题方法。

华罗庚在中学读书时,曾对传统的珠算方法进行了认真思考。他经过分析认为:珠算的加减法难以再简化,但乘法还可以简化。乘法的传统打法是“留头法”或“留尾法”,即先将乘数打上算盘,再用被乘数去乘;每用乘数的一位数乘被乘数,则在乘数中将该位数去掉;将乘数用完了,即得最后答案。华罗庚觉得:何不干脆将每次乘出的得数逐次加到算盘上去呢?这样就省掉了乘数打上算盘的时间。例如:28×6,先在算盘上打上2×6=12,再退一位,加上8×6=48,立即得168,只用两步就能得出结果。对于除法,也可以同样化为逐步相减来做,节省的时间就更多了。

凭着这一点改进,再加上他擅长心算,华罗庚在当时上海的珠算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华罗庚不仅对数学肯动脑筋,对语文也很用心。有一次,老师把自己收藏的文学大师胡适的书分给学生,让每人看完后写一篇读后感。华罗庚分得的是《尝试集》,书中流露出作者提倡白话文的得意,认为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于是在扉页上写了一首《序诗》:“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

华罗庚在读后感中,并未表达出老师所期望的对胡适的赞美之词,而是尖锐地指出,胡适的这首诗概念混乱,第一句中的“尝试”与第四句中的“尝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第一句中的“尝试”是指初次尝试,当然一试就成功是比较罕见的;第四句中的“尝试”则是指经过多次尝试或失败之后的一次成功尝试,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含意。单独来看两个“尝试”都是有道理的,但胡适将二者放在一起,则是拿自己的概念随意否定别人(陆放翁)的概念,真是岂有此理!他说:“胡适序诗逻辑混乱,不堪卒读。”

虽然语文老师当时十分不悦,但20年后还是对已成名的华罗庚说:“我早就看了你的文章不落窠臼。”

华罗庚的小故事篇八

在中国的数学研究领域,最值得一提的数学家就是华罗庚,他为中国的数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下面让我们一起看来看看华罗庚的`故事,感受他的生活吧!


 

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刻苦学习,然而,华罗庚却被叫去看店。

有一次,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

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师傅便让他坐车追,终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

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

回家后,又计算起来……

1979年,我国着名数学家华罗庚应邀到英国讲学。在一次宴会上,一位美国女学者来到华罗庚面前敬酒,突然,她扬声问道:“华教授,您不为自己当初回国感到后悔吗?”这里说的“当初”,是指1950年。

那年春天,华罗庚欣闻祖国大陆解放的消息,毅然放弃在美国优裕的条件,带领全家人回国。

途径香港时,他发了一封《致留美学生公开信》,信中写道:“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建立。”

“为我们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面对这位女学者不友好的提问,华罗庚坚定而又礼貌地回答说:“不!我一点也不后悔,我回国,是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做些事情,并不是为了舒服,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铿锵有力的回答,掷地有声,爱国的挚情,溢于言表,充分体现了他爱国情操。

华罗庚的小故事篇九

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刻苦学习,然而,华罗庚却被叫去看店(卖棉花的铺子)。

华罗庚十二岁那年,民国政府已经存在十多年了,民国政府采取了新式教学方式,在各地兴建学校。华罗庚在这期间,他进入江苏省新式学校金坛县立初中学校读书。刚刚人学,每个孩子都会对陌生的课本爱不释手,华罗庚就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华罗庚对自己的兴趣持之以恒,在数学上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被人称为“神童”。

可能是儿童的共性,上初中时,华罗庚一度学习不认真,有些贪玩,甚至连数学考试也有不及格的时候,我国著名教育家王维克后来说,华罗庚虽然贪玩,但胜在思维敏捷,对数学题解题技巧有十分独特的见解。

中学毕业后,他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在床上躺了半年之后,病虽然痊愈,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

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

数学成绩不好引起华罗庚的警觉,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赶上去。于是,一有空他就抱着数学课本看,寻找数学题来做,渐渐地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有一天,数学老师李月波把课讲完,亮出了一道趣味题让大家去做。题目是:“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当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时,华罗庚却很快举手回答:“23!”李老师颇为惊讶,走过来询问:“你看过《孙子算经》,它是中国的?剩余定理?,传到西方后被称做?孙子定理?”。老师又问:“是你自己算的,那你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华罗庚不紧不慢地陈述了他的思考演算过程:“我是这样想的:这个数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这道题的答案可能就是3×7+2,我又一算,23用5除之正好余3,所以23就是所求的数了!”老师兴奋地告诉同学们:“华罗庚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演算的思路也是完全正确的。”从此,全班同学对华罗庚刮目相看了。

华罗庚的数学智慧,让老师大为惊喜。老师的鼓励又使得华罗庚兴趣大增,在数学上加倍用功,于是,数学成绩便突突地往上冲。

自学成才。

1925年,初中毕业后,因为家中的贫困,华罗庚的父母已经无力继续供儿子念书,华罗庚只好缀学回家,帮助父亲打理家中的那间小杂货铺。但不甘平凡的华罗庚没有就此放弃自己的人生,他开始了顽强艰苦的.自学之路。

当时,每当有客人光临小店铺时,华罗庚就帮助父亲打算盘、记账,客人一离开,华罗庚就继续演算起书中的数学题。有时算的人迷,华罗庚竟将自己演算的结果,当成客人应付的货款价格。时间一久,对这位呆头呆脑的少年,街坊邻居都笑称他为“罗呆子”。父亲对这事很是生气,叮嘱不行,有好几次要将他的数学书给烧了,但是华罗庚却一个劲地死抱着书不放,父亲虽然很是生气,却也无可奈何。

冬天寒冷的时候,华罗庚就在寒风中擦着鼻涕,苦苦学习,为此还患上了关节炎,留下了严重的伤寒症,落下了终身残疾。1927年,在父母的安排下,华罗庚同吴筱元女士结婚。从1929年开始,华罗庚在上海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并受聘为金坛中学庶务员。

1930年,年仅二十岁的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名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这篇文章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看到,并得到了熊庆来的赏识。熊庆来了解到华罗庚的身世后,他破格录取华罗庚。

在清华读书时,华罗庚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别人八年才能完成的学业,再一次体现了他非凡的数学天赋。1933年,华罗庚被学校再一次破格提升为助教,1935年正式成为清华大学讲师。一年后’华罗庚被清华大学推荐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在英国两年,华罗庚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投人到数学研究中,为了不浪费研究数学的时间,华罗庚甚至放弃了申请学位。付出总有回报,这两年中,他的研究成果逐渐被国际数学界重视,年轻的华罗庚在数学界声名鹊起。

报效祖国。

就在他刻苦钻研数学难题时,1937年,中国开始了近代史上最漫长的抗日战争,间接的拉开了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在英国留学的华罗庚听闻曰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后’他表现的极其愤慨。次年,华罗庚抱着报国的心思,从英国回到中国抗战的根据地,在西南联大任教。

中国抗战时期是华罗庚最为艰苦的岁月,但他还是先后完成了二十余篇论文和第一部数学着作《堆垒素数论》,该书成为数学研究中的经典着作,先后被翻译成为英、德、日、匈牙利等多个国家的语言。

华罗庚受到闻一多先生的影响,他顺应潮流,投人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民主爱国运动当中。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2月至5月,华罗庚受邀访问苏联。当时的国民政府见识到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后,为了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也萌生了研制的原子弹的心思,于是派遣当时中国科学界的一些顶尖人物前往美国考察。当年九月,华罗庚同李政道等人离开中国,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伊利诺大学担任教授。

1949年,远在大洋彼岸的华罗庚听闻中国成立了一w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充满了爱国之心的华罗庚克服了美国方面的重重阻烧,他放弃了美国的优越生活、工作条件,他带着妻儿回到了刚刚浴火重生、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回国初期,华罗庚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系主任,潜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高端的数学人才。陈景润、王元、陆启铿等世界知名的数学家,都是华罗庚的弟子,其中华罗庚和陈景润之间的师生情谊最让人感动。当1985年传来华罗庚死讯的时候,陈景润不顾自身病重,坚持到华老灵柩前,哀恸痛哭。

从1952年起,华罗庚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所长,短短数年内,在科学研究的领域中取得累累成果,并多次参加中国社会活动,同科学考察团出国考察。之后,华罗庚代表中国数学家参加了在匈牙利召开的世界数学家代表大会。1958年,华罗庚同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率领中国科学代表团出席在新德里召开的“在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上协调”的国际会议。

1969年,建国20周年的时候,华罗庚推出了学术着作《优选学》。当时,第三次科技革命刚刚兴起计算机电子科技,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华老意识到电子计算机必将在人类生产历史中成为最高端的科学技术,《优选学》一书将人类生产、设计、制造等技术同计算机技术结合,带来了一场开天辟地般的革命效果。

1978年,华罗庚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自1979年开始,他多次到世界上多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将自己在数学上的研究成果毫不吝啬地同国际同行分享。华罗庚也因此受到国际上很多数学家的赞赏。

华罗庚在生前发表专着与学术论文近300篇,解决了一些世界数学史上长期末能攻破的难题,为数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了更好发挥数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他还亲自到20多个省市普及数学方法。1979年,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应邀到英国讲学。在一次宴会上,一位美国女学者来到华罗庚面前敬酒,突然,她扬声问道:“华教授,您不为自己当初回国感到后悔吗?”这里说的“当初”,是指1950年,那年春天,华罗庚欣闻祖国大陆解放的消息,毅然放弃在美国优裕的条件,带领全家人回国。途径香港时,他发了一封《致留美学生公开信》,信中写道:“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建立。”

“为我们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面对这位女学者不友好的提问,华罗庚坚定而又礼貌地回答说:“不!我一点也不后悔,我回国,是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做些事情,并不是为了舒服,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铿锵有力的回答,掷地有声,爱国的挚情,溢于言表,充分体现了他爱国情操。

1985年,华罗庚受到日本亚洲文化交流协会的邀请,他前往日本访问。同年6月12日下午4时,华罗庚在东京大学数理学部进行关于《理论数学及其应用》的演讲时,讲学完毕的华罗庚准备转身接受日本友人献的鲜花时,突然猝死在讲台上。这位为中国数学研究发展呕心沥血的数学家走完了自己坎坷、传奇的一生。

华罗庚的小故事篇十

华罗庚(19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人,国际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华罗庚先生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他在多复变函数论、矩阵几何学方面的卓越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也有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华罗庚先生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这些研究成果被著名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高度称赞。华罗庚先生是难以比拟的天才。按丘成桐的看法,他是三个对当代世界数**流有影响的中国数学家之一。另两个人是陈省身和冯康。

华罗庚教授1985年6月12日逝世后,华老的家乡江苏省金坛市即在市中心的中山公园内兴建了一座设有3个展厅、总面积615平方米的华罗庚纪念馆。

华罗庚的小故事篇十一

中学毕业后,他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在床上躺了半年之后,病虽然痊愈,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

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

数学成绩不好引起华罗庚的警觉,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赶上去。于是,一有空他就抱着数学课本看,寻找数学题来做,渐渐地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有一天,数学老师李月波把课讲完,亮出了一道趣味题让大家去做。题目是:“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当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时,华罗庚却很快举手回答:“23!”李老师颇为惊讶,走过来询问:“你看过《孙子算经》,它是中国的?剩余定理?,传到西方后被称做?孙子定理?”。老师又问:“是你自己算的,那你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华罗庚不紧不慢地陈述了他的思考演算过程:“我是这样想的:这个数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这道题的答案可能就是3×7+2,我又一算,23用5除之正好余3,所以23就是所求的'数了!”老师兴奋地告诉同学们:“华罗庚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演算的思路也是完全正确的。”从此,全班同学对华罗庚刮目相看了。

华罗庚的数学智慧,让老师大为惊喜。老师的鼓励又使得华罗庚兴趣大增,在数学上加倍用功,于是,数学成绩便突突地往上冲。

文档为doc格式。

华罗庚的小故事篇十二

一次老师在教学生做某种类型的数学习题,大概是已知一个图形,设为长方形,要从中挖去一些已知图形,如长方形、三角形和菱形、梯形等,求剩下图形的面积。老师教的方法是先算出要挖去的各已知图形的面积,然后再把他们加起来,最后用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它,即得剩下图形的面积。华罗庚没有采用老师的方法,而是用了更简洁的方法,引起了老师的不满。老师在发还习题本时,先发还习题做得好的学生的习题本,然后再发有些错误的学生的习题本,最后发华罗庚的习题本,并说:“你是怎么做的,最后答数倒是凑对了!”华罗庚回答说:“我的做法是有道理的。”然后就把自己是怎么考虑的,一一讲述给大家听。由于他的解题方法既简单又清楚,老师与同学们听了都很信服。

可一年后,华罗庚还是因为交不起杂费和食宿费而辍学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