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上海抗疫事迹简短(精选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23 23:03:05 |
  • ZTFB |
  • 8页

写总结是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和巧妙运用,也是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一种检验。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这是现代人生活中的重要议题。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写作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支援上海抗疫事迹简短篇一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上海成为了一道坚实的防线。国内各地纷纷支援上海抗疫,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也尽自己的力量支援上海的战场。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贡献力量体会。

我所在的城市和上海一样,也有一定的医疗资源,虽然无法直接驰援,但我可以尽自己的力量支持前线,比如捐款、捐物,也可以从家庭微观出发,保证个人卫生,不随意外出,做好自我防护等。这些听起来可能不太大,但也是为抗疫贡献了一份力量。在支援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每个人无论站在哪个角度来看,都可以为抗疫做出一份力量,只要有心,勇于担当,携手同行,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战争。

第三段:学习经验体会。

作为一个高中生,不仅要支援抗疫,同时还要按照老师、学校的要求完成学业。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虽然疫情导致学校停课,课程转到了线上,但是学习的进度仍在不停推进。这就需要我们更好的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比如调整学习时间,避免被日常琐事干扰,充分利用网络利器,积累经验,提高学习效率。学校组织的线上学习也给我提供了与老师、同学互动的机会,让我在疫情期间不感到孤单和迷茫。学生和老师的互动,让我更加体会到了团结协作、讲究方法的重要性,这毫无疑问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段:家庭关系体会。

疫情期间,我们一家人都必须自我隔离,均不能外出。之前我们每天忙于工作和学业,往往没有时间在家里共处,我们的关系也就很少深入。但是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需要相互照顾,相互支持,我们变得更加关注彼此。我们一家人也有了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这让我们更加珍惜家庭的温馨。我深刻地意识到,在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的背景下,往往忽视了与家人的相处,这次疫情给了我们重新认识家庭的机会。

第五段:结语。

支援上海抗疫期间,我体会到了个人责任、团队协作、充实生活等重要的价值。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期,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角度贡献一份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齐心协力,疫情的威胁终将过去。同时也要感激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他们用生命守护着每一位患者。这次疫情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历练,让我们珍惜眼前的一切,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

支援上海抗疫事迹简短篇二

段落1:引言(字数:150字)。

自2021年11月27日起,上海市突然爆发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面对严峻的形势,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纷纷向上海提供援助和支持。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参与了这场伟大的援助行动,并有幸亲眼目睹了人心齐动的一幕。在支援上海抗疫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重要的经验和体会,这些将成为我今后志愿服务和抗疫工作中的宝贵财富。

段落2:共同战“疫”(字数:250字)。

抗疫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众志成城的力量。全国各地的医疗队和志愿者纷纷前往上海支援,共同携手抗击疫情。在医疗队的帮助下,上海的医疗资源得到了极大的增加,确保了患者及时得到治疗。志愿者们不辞辛劳地在一线忙碌着,为抗疫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后方支援。这种众志成城的氛围,让我深感人心的伟大。

段落3:危机催生创新(字数:250字)。

在支援上海抗疫过程中,我还看到了危机催生创新的奇迹。各地企业纷纷自愿转产,生产口罩、防护服等急需物资,为上海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支持。同时,各类科技手段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如人工智能辅助筛查、无接触配送等,有效提高了抗疫效率。这些创新的经验和做法,将对今后的抗疫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段落4: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至关重要(字数:300字)。

在支援上海抗疫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对于防控疫情的重要性。政府及时发布疫情通报,让人们了解疫情动态,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媒体也起到了及时传递信息、消除谣言的作用,让人们听到真实的声音。同时,科技手段的运用也使得信息传递更加高效。这些经验将对今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段落5:珍惜生活,积极投身抗疫(字数:250字)。

通过支援上海抗疫,我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与宝贵。面对疫情,我们不能放弃,更不能绝望。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活,积极投身抗疫。我相信,只要我们心手相连,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抗疫路上,我学到了无私奉献、团结协作以及珍惜生命的理念。这些都将成为我今后志愿服务和抗疫工作中宝贵的财富。

总结(字数:100字)。

支援上海抗疫的经历让我收获颇丰。从众志成城的力量、危机催生创新的奇迹,到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和珍惜生活的觉悟,每一点都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后,我将继续投身志愿服务和抗疫事业,希望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为实现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支援上海抗疫事迹简短篇三

美,并不都是长发飘飘,浓妆艳抹,打扮的'时尚潮流。在困难中逆行,在别人需要帮助时第一时间帮助他,这,也是一种美。

2020年初,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所引发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多少家庭破碎,陷入痛苦之中。人们恐慌、害怕、担心,让气氛十分紧张。可就算这样,却任然有人不顾自身安危,离开家人,冲向一线,挺身救助那些被感染的病人。他们,就是白衣战士。

当接到上级通知时,他们毫不犹豫的写下了请战书,和同伴们印下了指纹。告别家人,目光坚定的冲向了一线。其实,在这些白衣战士中,大部分都是90后,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他们受到了保护,而在今天,他们也像当年抗击非典的战士们一样,主动请缨,放弃了自己那美丽的容貌,剃掉了那长而美丽的秀发,戴上了闷热的防护口罩,穿上了厚重的防护服,来到病房救助病人。

为了节约防护资源,他们5、6个小时不出来,凭着惊人的毅力与信念,不吃不喝,“多待一个小时,就可以多节省一套防护服。”这是他们的信念。在同事和病人们的极力劝说下,他们走出病房,脱下防护服,摘下口罩,一道道血印子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脸上,但他们却并没有一句怨言。

感谢这些逆行者的付出,加油!白衣战士!

抗击疫情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有人轻装上前线,有人在后方负重前行。打好疫情防控工作,基层医生首当其冲,石首市高陵镇卫生院的徐思红便是其中一位。

有担当的护送员。

大年三十那天,天气似乎也知人间疾苦,寒风刺骨,风雨交加。徐思红忙完白天的诊疗工作,晚上又主动承担起管家铺大桥卡口的体温监测工作。就这样一辆接一辆的汽车,一波又一波的风雨,几个小时后,身上的雨衣也似乎成了摆设,他不以为然。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力度,各乡镇医院需要接送肺部胸片异常、武汉返乡人员或有密接史的高危人群到市人民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治,于是徐医生主动承担了这项护送工作。这项工作既存在高风险,每次护送时间又不确定,一天下来他经常是忙到晚上十点后才吃上一顿饭。

肯专研的“修理工”

据了解,徐医生的本职工作是放射科医生,前面说的这些工作都是他完成本职工作以外完成的。就在2月8日,轮班的同事被临时抽调走了,由于基层的医务工作者人手不够,所以他又兼顾着消防安全、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巡查以及院感染性医疗费物交接。有一次,污水处理系统故障,他就蹲在污水池旁认真的检查修理,完全不顾脏和累。其他同事说“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也挺爱钻研的,这已经是数不清第几次他在医院排查修理故障了。”

2月17日的晚上11点,检验科的血球分析仪突然发生故障,一直不停发出“滴-滴-滴”的警报声。如果仪器故障,在疫情期间很可能联系到不到专业人员前来维修,那将会严重影响检验科的工作进度,同时不能及时将结果传送给一线医生作为诊疗依据,也会耽误患者病情。显然,在这个特殊时期,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大家再一次想到了徐医生,跟他简单讲了一下情况,他二话没说迅速赶来检验科试探性的开始排查修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经过反复的摸索调试,仪器终于修好了,等抬头一看,已经是半夜三点多了。还来不及道一声谢谢,他就离开了,脸上虽充满了疲惫但他很欣慰。

爱帮忙的“暖大厨”

院里院外总少不了徐医生的身影,隔离病区组建时,床位需要调整,统一搬到指定区域,“来来来,我帮你”徐思红立马赶过去帮忙抬病床。只要同事有需要,他完成好本职工作后都是能帮尽帮,同事总是打趣:明明是个医生,却干成了杂工,活脱脱的“徐雷锋”。

平时看大家值班挺辛苦,夜晚的同事偶尔也会觉得肚子饿,徐医生只要有时间就会去厨房,摇身一变“暖心大厨”,承担起替同事煮宵夜的工作。他说:“我做的根本不算什么,跟那些在大城市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比,真的微不足道。有时候,虽然是一个杂工的形象,不过能帮到大家,能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我觉得日子过得真的很充实!”

时间还在向前,与疫情恶魔的战斗仍在进行,徐思红依然忙碌地穿梭在医院各个角落,一如既往地发挥他的“多功能”作用,不遗余力的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__室科主任和护士长带头走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值班、查房、开医嘱、打针、配药、消毒、隔离、宣教、排查,严防死守,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每天我们按照主任、护士长的安排,戴口罩,勤洗手,适当通风,保暖,加强护理,严格消毒,比平常更加仔细地用消毒液配比擦拭房间和床铺的每一个地方,坚决杜绝病菌的产生,织密疫情防护网。

为了切断疫情传播途径,院领导不提倡老人家属前来探视,家属也自觉地不来探视。x奶奶的女儿在微信里向我哭诉从来没有这么久未见妈妈,很难过,但为了不把病毒和细菌带给老人们,一定会克服!我会把视频打开,让她与母亲视频,女儿看到虚弱的母亲,看着我为她母亲精心地注射流饲,看到床头柜上医院赠送的冰糖桔,感动地不停流泪,不停地说着感谢!我为这些好儿女们点赞!并告诉她:“请放心!我们一定会更加尽心尽力地照顾好老人的,老人的安全也是我们的牵挂!”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生命重于泰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我们的老人一个也不能得!”一旦有一个老人得了,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守护老人,为了守护我们的__室,我们暗暗地使劲、加油!下班不下岗,观察巡视,解释疏导,喂饭喂水,翻身拍背,抺洗,每一项护理都要比平时更认真、更仔细。由我负责护理的27床的李嗲嗲,是一个思维比较清楚、病情较严重的老人,由于这次疫情,他的家人也不能来探视。他的心情很低落,我每天耐心地开导他,和他说说他原来的事情,这几天心情大好转。他打电话告诉妻子,一定要感谢护理员小舒!他的妻子对我说,“小舒,过年给你红包你不要,我现在千言万语也不能表达我的感激之心!你真的太尽心了!正因为有你的付出,我才能放心,我很感动,真的谢谢你!”我诚恳地说道:“不要说谢谢,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你们能放心地把老人完全交给我们,我们肯定会尽心的。这也是我的职责!”

“叮叮”手机在提醒我来新的消息了,这是夜班护士发布的最新老人体温报告。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科室的病人一个都不能发烧!为了全面及时掌握老人们的体温,晚班护士要对每个老人量两次体温,发烧的老人处理后还要复查,为了更准确,我们科用的都是体温表,腋温,要甩好几次水银才会甩下来,护士手都甩发抖了,每班查房,量体温,配药,打针,输液,一个班下来,值班护士都会身上冒汗、脚发软、手发抖,但没有一个有怨言!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天终于没有发烧的了。

不一会儿,手机又在“叮叮”响起,原来有休假的同事因班车停运不能按时归来,唐姐马上回复“没问题!可以随时待命上班”。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中西结合团队微信群,把我们__室所有人都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__个急危重症病人,即使鼻饲、卧床,即使在这样的隆冬腊月,即使都是奄奄一息的老人,他们的病情都尚平稳。正是有许多个如__室这样的科室坚守,__目前还未发现一例疑似病例,整体平安稳定。

支援上海抗疫事迹简短篇四

尽管疫情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存在了一段时间,但是远离病菌的上海依然不容忽视。作为全国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和人口聚集区,上海在抗击疫情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正是在这样背景下,我远道而来,作为志愿者参与支援上海的抗疫工作。这段时间的经历不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上海人民的团结协作、自律自洁,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可以做出天翻地覆的改变。

第二段: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付出必将得到回报。

由于参与支援上海的志愿工作,我更加深入地接触到了社区居民。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发现很多人都对我们表示了感激之情。就在那个时候,我认识了一个老人,他名叫李爷爷,住在离我居住的社区很近的地方。每天,我会给他送去生活用品、清洁物品和口罩等,还经常陪他聊天、打牌。虽然我只是个年轻人,但是在他眼中,我成了他孤独晚年的精神寄托。每次见到他时,他总是笑容满面,无私的帮助为我带来了满满的成就感。

第三段: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为抗疫贡献。

在支援抗疫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我们一起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如为社区居民进行健康宣传、开展疫情防控培训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相互鼓励、相互学习,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努力,希望能够为抗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这种团结的氛围和合作的心态,不仅让我深刻体会到迎难而上的勇气,也让我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第四段:从援助工作中学到的宝贵经验和提升自我的机会。

再回首这段时间的援助工作,我收获颇丰。通过参与上海的抗疫工作,我学到了如何处理紧急情况、如何与社区居民进行有效沟通、如何科学高效地使用防疫物资等技能和知识。这不仅扩展了我的知识面,更提升了我的综合素质。同时,我也发现在志愿服务中,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成为了一种习惯。通过支援上海抗疫,我也从中得到了一种成就感,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

第五段:全社会共同努力,筑起抗疫的铜墙铁壁。

在我支援上海抗疫的过程中,我也目睹了整个社会力量的汇聚与发挥。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防疫行动,提供了防护物资和医疗保障;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提供志愿者服务和防疫宣传;广大市民自觉遵守防疫规定,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这种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局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感到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具备了抗击疫情的坚韧和决心。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坚守,相互支持,疫情最终将会被彻底消灭。

总结:

通过参与支援上海的抗疫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力量,也意识到了作为一名志愿者所能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实用技能,也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没有什么困难是我们无法战胜的。在这次支援抗疫的工作中,我也明白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将继续为我们的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支援上海抗疫事迹简短篇五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国,特别是疫情最严重的地方——上海。在这个关键时刻,全国各地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团结和支援精神,高中学校也不例外。本文旨在分享我在支援上海抗疫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行动倡议。

我校得知上海疫情严重后,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发起了支援行动。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号召全校师生积极捐款,向疫情严重的上海地区捐助防护鞋、口罩、护目镜等物资。同时,学校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取消了春季学期开学时间,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更大的支持和配合。

第三段:跨学科合作。

在支援上海抗疫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抗击疫情不仅需要医学专业的支持,还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学校组织了跨学科的团队,包括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助抗击疫情。教师们通过线上教学,为疫区的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心理学专业人员则通过网络平台,为疫区的心理受影响者提供心理咨询与支持。

第四段:情感共鸣。

在支援上海抗疫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贡献,更是彰显了我们对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的体现。我们和上海人民一同承受疫情的压力和不安,也一同分享着战胜疫情的喜悦与成功。此时此刻,我们的心紧紧地相连,彼此成为坚实的依靠和支持。

第五段:收获和反思。

支援上海抗疫是一次很好的经历,让我们收获了很多,也让我们反思了很多。我们学会了团结协作、积极向上;更加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对于我们社会各界的责任和担当;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危机和机遇并存的道理。同时我们也反思,我们的不足之处在哪里,如何做得更好。我们更加坚信,挫折只是暂时的,付出最终会换来成功和回报,而我们的付出将成为我们成长的宝贵财富。

支援上海抗疫事迹简短篇六

俞敏君,男,中共党员,全科主治医师,现任松江区泖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科长,从事公共卫生工作,被评为2016年度“松江区建设健康城区先进工作者”。工作20几年来,俞敏君始终秉持初心,默默奉献,以过硬的专业技术、出色的管理能力和敏捷的工作思路保障着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年3月,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他挺身而出,冲锋在战斗的最前线,在泖港镇的各个角落留下他奋斗的身影。

迎难而上,做闻风而动的“追击者”

永葆初心跟党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俞敏君始终把个人的工作融于党的事业,把个人的追求融于患者的需求,时刻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战“疫”打响后,作为社区核酸检测阳性复核追踪采样小组负责人,俞敏君迎难而上,与时间争先、与病毒赛跑。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放下对家中父母和一对双胞胎孩子的牵挂,天天吃住在单位,带领团队成员一刻不停地奔忙在复核追踪的路上。从一个个村居大筛查、一幢幢封控楼道上门采样,到大筛查后复核初筛阳性人员的采样,这些工作风险大、时间紧、任务繁重,可是俞敏君没有退缩,化压力为动力,加快速度锁定目标,守护万家安康。

那段艰难时期,俞敏君保持24小时手机在线,以便第一时间接收上级工作指示,及时回复各类采样信息并落实采样任务。晚上出发采样,次日早上回单位是常有的事。从村居到小区,复核工作不仅需要脑力,更考验人的体力和耐心。无论接收工作任务还是梳理采样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俞敏君总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他工作细心,服务更贴心,遇到团队成员有困难的,总是主动关心,尽力照顾好每一个成员。

勇挑重担,做防控路上的病毒“捕手”

疫情防控进入攻坚阶段后,泖港镇成立了一支环境消杀队伍,俞敏君既是指导人员又是消杀人员。消杀队伍是冲在最前面的队伍之一,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遇上人手不足的情况,他时常背着几十斤药水桶跑上跑下,在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防护装备的全副武装下,对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家里以及邻近的外环境进行全面消毒,做到不留死角。

作为指导人员,俞敏君经常下到村居、环卫所对消杀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包括不同场所采用的不同消毒方式、消毒的频次与要点、消毒液的浓度配比及其配置方法、消杀的注意事项等,每个工作流程他都耐心细致讲解,做到滴水不漏。

负重前行,做抗疫路上的“逆行者”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中心陆续负责一些集中隔离点的医疗工作。每一次场所筹建、场地布局、人员培训,俞敏君都参与其中、亲力亲为。信息组、医疗组、消杀组、志愿者组、酒店工作人员组,每一个工作组的成立到工作流程细化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集中隔离点,他的角色随时在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两者之间来回切换。

俞敏君就像一位大家长,集中隔离点有他指导,工作如有定海神针。记得有位小女孩入住隔离点后心理状态不稳定,俞敏君得知情况后,马上上门安抚她的不安情绪,并第一时间联系她的父母过来做思想工作。经过他的一番努力,女孩的情绪恢复平稳并顺利完成了14天的集中隔离。在集中隔离点工作,有时要待上一两个月才能回一次家,但俞敏君从来没有抱怨过,总是乐观地做着每项工作,这种工作态度也感染了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只有信仰,才能使生命充满意义,唯有奋斗,才使生活更加充实。”这是俞敏君常说的一句话,更是他这次抗疫工作的真实写照。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情怀,一个管理人员的果敢,一个医生的职业操守,落实着社区疫情防控的每一项工作。如果党组织是一个熔炉,他就是那块需要锤炼的铁,全身心地投身于伟大而光荣的卫生健康事业之中,用爱落实责任,用行动践行誓言!

支援上海抗疫事迹简短篇七

自2020年底开始,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掀起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面对疫情,各地一系列抗疫措施接踵而至,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人们要做好防护工作,减少病毒传播。上海作为一个全球化城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但在这场疫情防控中,上海市展现出了高超的组织、响应力和力量,赢得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称赞。我作为一名中学生,也通过实际行动支援了上海的抗疫工作,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我对此的心得和体会。

段落二:守护自身,减少传播。

上海市政府在疫情防控期间,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防疫措施来遏制病毒的传播。在这些措施中,最为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的防护。作为普通人,我们不能控制病毒的传播,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去减少自己被感染的风险,也能够减少病毒的传播。对此,我们学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收紧校门,测体温,派发口罩等等。同时,我们也通过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向同学们普及防疫知识,提醒大家要采取防护措施,彰显了我们中学生应有的责任感和担当。

段落三:提供帮助,支援抗疫。

疫情爆发期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需要全社会的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方可战胜疫情。我所在的学校也参与了这场战役,我们积极响应上海市政府号召,奔赴抗疫第一线。我们义务为返程人员进行提行李,清扫卫生等等,为抗击疫情尽自己所能的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创新能力和执行力。这次行动不仅让我了解到作为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更让我们有了参与抗疫的宝贵经验,将成为迎接未来各类挑战的动力。

段落四:增强信心,共克时艰。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上海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有力的措施,显然是让不少上海市民们倍感安心。

上海市内的各级医疗机构也尽一切努力来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抗击疫情医疗服务。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转运中心设备并不足,给机场员工和市民增加了不少负担,但这些不易察觉的细节可以增强我们的信心,让我们领略到了在这个特殊时刻的社会共同体。

段落五:展望未来,爱与责任共生。

疫情不仅给上海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教会了上海的市民们,面对着灾难,专业知识是应对之道、同舟共济是信仰血脉。希望我们能够把这些爱心、付出和勇气,持续延续下去,带着更乐观、更包容、更宽容的态度,去迎接未来的挑战。这场危机让人们明白了,我们必须以一种更全面、更包容的方式考虑问题,而这种更全面的方式绝不是在“新常态”下为幸存者世界服务的简单批判,因为它总是存在极大的漏洞。相反,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责任,在未来的道路上走的平稳而坚定,理解真正的老虎是美好而宽广,永远存在的爱。

支援上海抗疫事迹简短篇八

4月初,根据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关于全力支援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援沪医疗队紧急动员,组建医疗队集结出发驰援上海。

致公党皖医支部党员陈兴无系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副教授,他闻令而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医疗志愿者队伍,并于4月6日与队友们奔赴上海疫情防控一线,正式进驻上海崇明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整建制接管d区。

陈兴无与队友们夜以继日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线,成为“最美逆行者”,他们通力合作,优化医疗、护理、后勤保障等流程,进行对症治疗、病情监测,给予每一名患者精心诊治和护理,辅以心理安慰和精神鼓励,得到患者的信任和喜爱。至4月11日,d区已收治在舱患者692人,为安徽省4支援沪医疗队收治患者最多的团队,在复兴馆方舱医院中率先实现满舱。在舱患者中,年龄最大的是一位68岁老人,年龄最小的8岁。

陈兴无博士师从钟南山院士。从事医疗事业20多年,在本职工作中,爱岗敬业、热情服务病人,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奉献自己的力量。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陈兴无响应院领导号召,积极投入到疫情控制与救治的最前线,多次参与发热门诊疑似病例排查、会诊工作,全力配合医院防控领导小组应对疫情。作为一名致公党员,他积极参与支部组织的各类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多次前往金寨县前畈村开展“服务百姓送健康”义诊扶贫和皖医统战部组织的“同心送温暖,走进龙泉村”义诊活动。2020年被致公党安徽省委评委“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

陈兴无现已50多岁,平时不善言辞,但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默默地用奉献彰显白衣战士的责任和担当,用平凡的身躯筑起生命健康的防线,为打赢上海抗疫攻坚战贡献力量。

支援上海抗疫事迹简短篇九

2022年“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河南好网民”主题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为充分展现河南广大职工立足工作岗位,无私奉献、忠诚敬业的宝贵品质,河南工人日报联合省总女工部、网络部和省教科文卫体工会推出“抗疫故事——致敬逆行者”系列报道,用他们的事迹为河南广大职工正能量代言,引导广大职工网民助力网络文明建设,共建美好网上精神家园,激发广大职工凝聚智慧和力量为中原更加出彩书写华丽篇章。

5月21日上午,上海周浦医院召开欢送会,为圆满完成阶段性抗疫任务的河南省胸科医院援沪医疗队致以感谢。当前,上海疫情攻坚战慢慢逼近尾声,千里奔袭、相守偕行的全国各地医疗队,夺取了大上海保卫战的全面胜利,正陆续撤离。短短的50多个日日夜夜,队员们不惧危险、不辞辛苦、昼夜奋战、缪力同心、共治共享,为上海疫情社会面动态清零做出了积极贡献。

实践证明,动态清零是最优选择,是疫情防控务必守住的底线。河南省胸科医院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不犹豫、不动摇,在李清华书记带领下,第一时间统筹做好核酸采样、转运、收治、移交方舱、转战定点医院等各项工作,甘当逆行者,做一个用自己生命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新时代的“接力者”,努力做到新冠阳性患者零死亡,新冠无症状、轻症患者零加重,总结出的牢牢抓住“强化三张表、病人床头交、感控防暴露”三个关键环节的做法,得到了新冠阳性患者和同行们的称赞,为大上海全面“康复”注入了“强心剂”。

“暴露在新冠阳性房间里,每时每刻都要与患者贴身服务时,你怕吗?”“口罩挣脱、被针头刺破,发生职业暴露危险时怎么办?”“这样实实在在的风险围绕在你的周围,还能尽全力救治病人吗?”“疫情之问”在186名援沪医疗队员点点滴滴的守护中找寻到合格答案。

人心齐,是新冠病毒困于牢笼的“杀手锏”。一封封请战书犹在眼前,一句句让我上、跟我来还在耳边,那些脸上写满刚毅的柔弱女子,和同仇敌忾的男子,披甲在身,犹如天兵天将,扫除了心中恐惧的阴霾,阻断了奥秘克戎变异株慌乱的脚步。披坚执锐,不止是勇敢,靠的是党建引领、组织关爱、统筹布局、精准诊疗、贴心服务、和暖心行动,是腾不出手时为你系上衣扣,是队员生日时的一块蛋糕,是想家时的一碗烩面,是劳累时一个可以靠一会儿的肩膀,是为你扶正面屏的胳膊肘,是不用喊口号就能合力为病人翻身的四只手,是40多名党员和102名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热血儿郎的铮铮誓言……互帮就是自救,抱团方能取暖,在一群写着“河南胸科”防护服挺身挡箭的守护下,就会有早日复工复产,就会店面大开迎接四海宾朋。

豁得出,是新冠阳性转阴的“定盘星”。“大白”也是爹妈的乖宝,有的也是家中宝宝的父母,她们舍小家为大家,与病毒和传播链抢速度,与焦虑和基础病夺营养,遏制了疫情扩散,击溃了老年人群体不好治的传言。于是,上海街头小巷就有了采集核酸的“夜行人”,方舱和定点医院隔离病房中有了只能从身上符号分清楚的大夫、护士,从一次又一次“应趴尽趴”的鼓励声中消除了怨气,从脱口而出的阿婆、侬好中获得了患者的赞誉……侬居长江头,阿拉长江尾,这群说惯了“中”字的河南人,没有做置身度外的“观光客”,也没有选择“躺平”的“佛系人”,步履是同样的铿锵有力,腰板是整齐的铜墙铁壁,让人间大爱在这里走心,让突击队在这里锻炼成长。

跟进快,是做好感控的“护身符”。病人需求越紧急,严格措施越细致。“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有能力救治患者。”这是李清华书记的工作要求,“感控安全是生命线。”这是雷磊主任,兰云霞主任常挂在嘴边的话语,更是丁成智主任、护士长朱永慧、王寒秋作出的责任承诺。于是,穿脱防护服是否正确有了“执法官”,终末消毒是否彻底有了“监督员”。其实,大家都知道,正是因为医护队员有了强忍数小时的“不方便”,才换来阳性患者解封的更方便。比委屈还委屈的,是厚重防护服来回穿梭的背影,比耐心还耐心的,是病情分析会上一个个干哑的喉咙,比疲惫还疲惫的,是有伤相互舔、有难一起扛的“河南力量”。阵痛总会过去,伤口终将结痂,相信大上海经过这一次心灵洗礼,必将等到爱心传递的暖意包裹,迸发开必将鲜花烂漫、醉人心扉。

黄浦江的波浪声声拍打着,东方明珠的彩灯依然闪烁着。没有跨不过去的坎,没有游不到尽头的河,那曾经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生产出新中国第一辆标定型自行车,在工业、科技、经济方面创造了国内多个第一的大上海,仍就是疫情小插曲过后引吭高唱《国歌》的引航者!

支援上海抗疫事迹简短篇十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在疫情防控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高度的组织能力。在病毒疫情爆发之际,上海迅速采取了行动,配备充足的医疗物资,及时开展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严控疫情传播的同时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生活。此外,上海还积极向其他地区提供援助和支持,展现了奋斗精神和互助精神,彰显了中国的凝聚力和团结力量。

作为支援者之一,我深刻感受到了上海抗疫期间的凝聚力和团结力量。我参与了志愿服务,为居民发放口罩和宣传防疫知识。在活动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上海人民的积极配合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无论是寒冷的天气还是长时间的工作,都没有阻挡我们提供帮助的热情。我被上海人民的勇敢和坚韧精神所感动,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社会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三段:上海抗疫对我个人的影响。

参与上海抗疫让我更加意识到了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性。疫情无情,但人间有爱。在抗疫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医护人员日夜奋战,用自己的付出换取他人的健康和生命。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关爱他人和珍惜每一天的重要性。同时,我也意识到了社会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战胜疫情,保护人民的安全和健康。

第四段:上海抗疫中存在的问题与亟需解决的挑战。

虽然上海在疫情防控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医护人员的压力巨大,他们需要更多的支持和保护。其次,疫情下的高风险地区和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注与照顾。最后,疫情期间各种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也随之增加,需要加强舆论引导和防范措施。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才能解决。

第五段:展望未来,共同战胜疫情。

面对疫情,我们不能放松警惕。只有通过持续努力和团结合作,才能最终战胜病毒,重建社会的正常秩序。我们应该从上海抗疫的成功中吸取经验,加强医疗体系建设,提高疫情防控能力,加强危机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公共卫生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文明素质,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

总结:通过支援上海抗疫,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协作和奋斗精神的重要性。疫情无边,人间有爱。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最终战胜疫情,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希望我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共同努力,共克时艰,共创美好未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