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走基层总结如何写(模板13篇)

  • 上传日期:2023-11-23 10:30:13 |
  • ZTFB |
  • 12页

总结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对自己的表现做出全面的评价。通过学习一些优秀总结的范文,可以了解到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写作风格。

走基层总结如何写篇一

竞争,对于基层管理来说,就是创造一种竞争环境,给员工们以压力,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去做好本职工作,借以提高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从而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其实也就是解决员工的工作自觉性、主动性的问题。但这种管理方法使用到一定程度后,就很难再有提高了,要想再把这种好的管理效益持续向前发展就较难。这时情况就是,员工积极工作,责任心也很强,工作很自觉,但工作就是很难再有提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的工作不能停在原地呀,我们管理也需要不断向前发展,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

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基层管理者该怎么办呢?在实践中我们想了一个办法来改变这种情况,充分地发挥员工们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性和责任心。并使竞争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更好地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这到底是什么办法呢?其实很简单,哪就是适当分权。

所谓适当分权,就是在进行基层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不要把权利抓得太死,太集中,而是要适当地根据岗位情况将权利分散,使具体操作员或更基层的管理者有足够的权利来进行工作,充分发挥其创造性。而对于方向性,决策性的权利则决不能分散。所以只能说是适当分权。

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要想合理在进行适当分权,使竞争更加有序,并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向下分配任务时,要把权利和责任一并下分,不能只分任务和责任而不给权利。要给下级以足够的权利来合理组织工作,不要只让他只是负责传达上级的命令,要充分给他权利活动空间,使之发挥其管理能力而不只是传声而已。譬如给某一个基层小组长分配任务时不要告诉他让谁去做什么,采用什么办法去做,如果你只是告诉他所要完成的任务,要达到的标准,完成的时间等目标性的东西让他自主地去想办法完成,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也要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指导,避免走弯路。

其二是在任务执行中,管理者应当以监督员和培训人的角色出现,而不是以具体操作指挥员出现,并且最好不要经常性的越级指挥,或越级搞一些小团体等,让下级管理人员无法开展工作,而你又不可能面面俱到,从而造成管理失控的现象发生。

其三是管理中是适当分权,而不是放权,对权利要有监督和管理,该抓的不能放松,该放的不能太集中。要求职责与权利相适应就行,给他们以发挥自己创造性的权利空间就行,不能超越这个限制。不能给他们与他们职责不需要的权利,不能给他们以特权等。

其四是对下适当分权主要是分操作性的权利,而不是决策性的权利。其目的是创造一个宽严有序,既规范又能发挥员工创造性的工作环境。

其五是适当分权时要将权利细化,明确,有什么权利,担什么责任,没有什么权利,明确该权利该由谁来掌握,由谁来负责,要非常明确,不能摹拟两可。同时必须明确什么岗位需要什么权利,什么职位需要什么权利,要非常明确,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适当而已。要做到这点是很难的,不过如果做好了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功的.。

当然如何来搞好竞争管理,是否采用适当分权办法,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定,即使采用这个办法,在分权时如何操作,哪些权利下放,哪些必须集中,也只能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来定,我这里只是一种思路而已,对于具体怎么做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显神通了。

做一名一呼百应的“队长”——谈如何做好一名基层管理者#e#

可是下属们都无工作的积极性, 我到社会时间不长, 该掌握那些管理要领呢? 

领导很器重我, 我也很想把工作做好, 我怎样做呢? 怎样应对当前局面呢? 

如果把中层管理者比喻为球场上的教练,那么基层管理人员就可以比喻为队长——不但要在场上指挥队友共同进攻,更要身先士卒地冲锋陷阵。他们是企业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又是企业人才的后备军。无数优秀的管理者,都是从基层做起。

一、“队长”的角色。

基层管理着是企业中的“小头目”。既然是“头目”,就不同于一般的员工。但由于基层管理者每日面对的是更为具体的事务,所以工作方法及技巧与中、高层管理人员有很大的不同。

“队长”一般都具有非常强地组织能力,由技术高或德高望重的队员担任。基层管理者又好象大树上的结点,将树根部的养分分解、传递给小枝杈,因而基层管理者的作用又可以概括为“分解、传递”。

二、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对于公司的规章制度、决策以及目标任务,基层管理者是最具体的传达和落实者。启下,就是按照决策、目标要求带领其他员工具体地执行。因而一个企业执行能力的如何,关键不在企业的中层,而在于基层管理者如何领会高层的决策,并且按照本组织的特色给下面员工讲解清楚,带头认真地执行。

三、具备的能力:

既然基层管理人员扮演的是队长的角色,那么相应的应具备这样一些能力:

第一、过硬的业务能力。因为基层管理者不同于中层管理者,不需要对本部门的发展进行过多地规划,而只需完成所负责的小部门工作职能。基层管理者即是管理者,同时又肩负了具体的工作和事务,所以个人过硬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是在组织中“让人心服口服”的前提。同时,企业的各种业务培训一般也是通过基层管理者进行的,所以业务能力对基层管理人员来说非常关键。

第二、亲和力。既然是基层管理者,就必须与群众打成一片。不能因为自己是个小头目,而拒人千里之外。那么,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亲和力并简单指与同事在一起说说笑笑,下班后在一起吃吃喝喝。为了让“手下”干事痛快,而且心悦诚服地服“管教”,必须具有以下几种“心”:

尊重的心:基层管理者必须尊重自己组织中的每个员工。所谓“想人怎样待己便应该怎样待人”,尊重是赢得真诚的前提。尽管在组织中,每个员工的身世背景、家庭可能各有不同,但是以平等的心对待每个人,才能谋求一个融洽的氛围。

关心的心:基层管理者直接接触地就是一线员工,因而他们的“疾苦”、“心声”基层管理者知道得最清楚。关心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仁爱之心。笔者听过盒饭收买一个人心的故事,。小张刚到a城市时,身上只剩下二百圆,幸好应聘进入一家企业。小张的业务主管是一位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年轻女孩小黄。小黄为人活跃又善于助人,整个小组被搞得生气活泼。离发工资还有几天,小张连吃饭的钱都成了问题。每次吃饭,小张就跑开,冲一个最便宜的方便面打发自己。这一切,被小黄无意中发现,于是在没有发工资的十几天都是小黄每天替小张买饭吃,感动得小张在业务上非常努力,成为小黄业务上最得力的助手。最后,小黄被提到了经理的位置上,小张也被提升为高级业务主管。

体恤的心:既然有了关心,就应该在他们出现个人问题时,体恤他们。同时,学会换位思考,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团队建设能力:

基层管理者除了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那么体现管理者魅力和价值的就是团队建设的能力。一个人的业绩可能非常优秀,但是只注重个人的业绩而忽视了团队,充其量只是一个业务精英。如果将团队发挥巨大的效能作用,便是一个管理者的最大喜悦。

2、善于激励:在工作遇到难题时,作为一个精神的鼓励者使员工疲倦时可以重新振奋,面对难题。而且只有激励,才能让能力不足、信心不强的人成长起来。

3、善于组合:团队中必然有各种性格特点的人,那么发现他们个人的优缺点,发挥个人的优势加以组合,使团队发挥最大效能。基层管理者也要学会布局——强与弱的配搭,活跃与循规蹈矩的组合……然后,再将他们分别安排到球队中的不同位置。

五、领导力:

基层管理者虽然是“管理者”,但由于本身所处的角色,需要更多发挥自己的领导力而非行政赐予的管理能力,之间的区别在于:

第一、管理者一般是被任命的,其影响力来自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而领导者可以被任命,也可以是从群体中产生的,影响力主要来自非职位权力。

第二、管理可以运用职权迫使人们去从事某项工作,而领导者是依靠个人的魅力去影响他人。

第三、管理者是依靠制度、管理工具达到目的;而领导者依靠的是远景规划、激励去实现目标。

六、与上司相处的能力:

授命于基层管理者的是上司,因而保持与上司良好的沟通是获得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有很多基层管理者可以赢得下属的尊重,业务能力也非常优秀,却无法获得进一步提升满足自己的更大追求,原因是往往忽视了与上司的沟通。

第一、 让上司知道你每天都在干什么。

这点非常关键,第一是尊重,第二避免他滋生出太多的想法,如你想抢他的位、在暗中跟他捣乱、轻视他等等。

第二、 征询他的意见获得支持。

有时明明可以走的捷径,但因为忽视了与上司的沟通,而走了弯路。所以在一些问题上多听听上司的意见没有错。

球场上“队长”精湛的球技,以及较强的组织、把控能力,令人叹服。那么对于刚步入社会不久,没有多少工作经验而成为一名管理者的年轻人来说,受到领导的器重,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要想成为一名“一呼百应”地队长,除了迅速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更要在日常工作中的不断培养自己的工作技巧。

李玉萍,品牌营销管理专家,职业品牌专家;普大企业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cm签约讲师、国内某知名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官方品牌认证机构客座教授;国内多家企业营销及公关顾问.

走基层总结如何写篇二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面对新时期基层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我们要适应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探索新时期基层群众工作的新方法新经验,努力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因此,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是摆在农村基层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个人认为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抓观念教育,思想上适应。要强化思想观念教育,磨刀不误砍柴工,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从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创先意识,提高党员的党性认识,在做好群众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做群众的尾巴,争做党委、政府的眼睛,从思想上适应新时期群众工作,其中具体做到以下几方面:

(1)树立大局意识,讲原则。所谓“大局意识”,说白了就是坚定小局无条件服从大局,在关键时刻,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要进一步强化以村为主的思想主导,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严厉禁止出现无大局、无组织、无原则的事件发生。要珍惜目前为之奋斗的大好形势,珍惜好当前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树立服从意识,讲党性。作为一名党员,服从是天职,在任何条件下要不折不扣、不走样、不变形的执行好党委的各项决议。基层干部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始终坚持着“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献给组织”,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样的干部是应该被肯定、被学习和被推崇的榜样。

(3)树立责任意识,讲纪律。“在其位,谋其政”,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每一位同志都有自己职责所在,在其工作岗位的时间是有限的,在位一天,就应该尽一天的责,做出一天的成绩。在工作中,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忠诚履职,发扬螺丝钉精神,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4)树立团队意识,讲团结。“众人拾柴火焰高”,形象体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才有干劲,才能出业绩。一个好的支村委班子,好比一个手脚健全灵活的人,是个协调的整体,班子成员扮演手、脚四肢的角色,只有手脚并用,协调搭配,才不会手脚打架,才能稳健大步迈向前。所以一个好的班子,要坚持做到同心、同向、同步,不拆台,要补台,每个人始终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不失位”,各就各位,才能保证整个团队有力、高效的运作。

(5)树立创先意识,讲效率。“脸是自己的,面子是别人给的”,这个社会是很现实的,也没有绝对的公平,你要想这个世界对你公平,就要靠自己的能力,逼着这个社会对你不得不公平,正因为如此,才要求我们基层干部要树立创先意识,要有拿得出手的“核武器”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以高标准、高效率、高水平的工作业绩说话、服众。

2、抓坦荡做人,品性上适应。古人云,任人唯贤。十个手指有长短,人的能力有大小,这个不能强求,但是做好基层群众工作要始终把坦荡做人摆在显要位置,从品性上着手逐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具体为:

(1)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它的意义在于,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人要始终经得起长时间的反复检验。毛主席提出过“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时至今日,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它仍然具有思想指导意义,它始终告诫着我们忌在鲜花、掌声中自我陶醉、自我麻痹,要时刻清醒地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才能始终密切的联系群众,始终保持稳步前进的步伐。

(2)坦荡做人,不搞阴谋。做好群众的当家人,不当背后的阴谋家。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存在分歧和矛盾是在所难免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凡是有益于更好的开展工作的异样声音,我们都应该欣然接受,并加以讨论,将之更好地践行于工作中,推动工作的开展。当然,我们始终拒绝阳奉阴违的歪风邪气,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当好群众的当家人不指望你有多大的本事和能耐,最起码要有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风度与气量,要懂得善待和理解他人。

(3)真诚待人,不拘一时。人要懂得善于发现并挖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始终把握真诚、真情、真心的待人原则,无论是对待群众,还是共事的同事,切勿因为一时的错误,而否认所有的努力,人无完人,允许犯错误,重在改正的态度和行动。在开展群众工作中也是如此,不能因为某位群众对你有过负面想法,就对其处处针对、处处为难,这样只是进一步将干群联系越推越远,误解不断加深,留下不必要的安全隐患而已,身为基层干部,得罪人的事多,发生的事件不少,但要有容人容事的肚量和气魄,有以德报怨的宽容和诚意。

(4)廉洁从政,不越雷池。基层干部要争当经济上过得硬,作风上站得住的实在人。少数干部怕与群众打交道,怕做群众工作,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主要是这些干部没有更好的加强自我约束,手脚不净,形象不好,缺乏正气,在做群众工作时,抓不住人心,服不得众,解决不了问题,面对群众时底气不足。所以,要想做好群众工作,必须长期严格自律,廉洁从政,不得不该得的利益,不交不该交的朋友,清醒的认识到“嘴稳、手稳、身稳,处处好安身”的道理,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面对面地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5)服务群众,全心全意。“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话谁都会喊,但真正能做到实处的却不那么容易了。当前的形势,自上而下各级党委、政府都在转变行政职能,积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作为我们最直接和广大群众打交道的基层干部,更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有的干部高高在上,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有的方法简单,作风粗暴;有的盲目决策,给群众利益造成损失。人都是有感情的,只有首先在思想上与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才会真正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充满了感情,与群众的相处就会融洽,办群众的事情就会自觉,由衷地产生责任感、使命感;就会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与群众接触多了,官僚主义就会减少;与实际接触多了,主观主义就会减少;与民情接触多了,形式主义就会减少,这样才会真正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

3、抓模范带头,能力上适应。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7月1日建党九十周年的讲话中提到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将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于我镇实际,也是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的,办好全镇、全村、整个部门的事情,关键也取决于党。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并发挥好基层党支部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突出以村为主的主导思想,进一步加强支村委班子建设,从能力上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具体细化到:

建设好坏、村级各项工作开展快慢和发展优劣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打铁更要自身硬,支部书记要在带得好班、管得住人、发得出力,具备驾驭本村全局工作的能力基础上,进一步配优配强班子队伍,有力地加强团队建设,保证班子拧成一股绳,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提高团队的战斗力,使党员、组长始终紧密团结围绕在支村两委周围,服从支村两委的各项决议。同时要严把党员审核关,对于刺头类型、无作为类型的人员,坚决不吸收到党员队伍中,坚持宜精不宜多的原则,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度与忠诚度。

(2)工作作风严肃认真,雷厉风行。我镇始终坚持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时时以思想育人,以作风建设为重,正所谓“成也作风,败也作风”,要有效保证工作执行力,就必然要求工作作风严肃认真,消除带队伍失之于宽、失之于疲、失之于软的现象,坚持作风建设常抓常硬,打造一支讲忠诚、乐奉献、创业绩的坚实团队。

(3)建章建制发扬民主,严格执行。“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始终严格坚持以制度管人,按制度执行。行政工作其实就是社会管理工作,只有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保证管理出效率、出水平。要依法依规办事群众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度。

(4)工作方法科学严谨,突出核心。在工作过程中,始终突出党支部的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在党的领导和指导下,切实有效的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针对不同工作的特性,求同存异,制定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

走基层总结如何写篇三

三、具备的能力: 

既然基层管理人员扮演的是队长的角色,那么相应的应具备这样一些能力: 

四、团队建设能力: 

如何建设一个团队呢? 

五、领导力: 

六、与上司相处的能力: 

第一、 让上司知道你每天都在干什么。 

这点非常关键,第一是尊重,第二避免他滋生出太多的想法,如你想抢他的位、在暗中跟他捣乱、轻视他等等。

第二、 征询他的意见获得支持。 

球场上“队长”精湛的球技,以及较强的组织、把控能力,令人叹服。那么对于刚步入社会不久,没有多少工作经验而成为一名管理者的年轻人来说,受到领导的器重,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要想成为一名“一呼百应”地队长,除了迅速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更要在日常工作中的'不断培养自己的工作技巧。

基层主管,是指企业中处于督导层的管理者,是企业第一线的管理人员,是一般员工和中高层管理者之间的桥梁。他们直接影响员工的表现,引导员工完成企业的目标。

从这一点看,基层主管与 企业中层管理 人员有相似之处,都是承上启下的角色。如何当好基层主管?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协调和解决矛盾和问题。有时部门内部、部门之间很可能会存在冲突,作为一个好的主管,首先他能感受到冲突,及时找出事实真-相,以及问题的症结。

当冲突暴露出来之后,要让涉及的主要人物充分讨论,直到有众人都同意一个解决办法为止。如果不能获得一致的结论,要提出个人明确的解决意见,如果是自己主管范围内的事情,则应果断地做出裁定。处理冲突要多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换位思考,只要公司的各个层面的主管都能够这样做,冲突就几乎没有继续发展和恶化的机会。

出现在基层管理中的问题 :

成功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善于自我管理的人。基层主管提升管理能力需要加强自我管理。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有一段很经典的话:“管理者能否管理好别人从来就没有被真正验证过,但管理者却完全可以管理好自己。实际上,让自身成效不高的管理者管好他们的同事和下属,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要身体力行的,如果管理者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到卓有成效,就会给其他人树立错误的榜样。”

国内很多中小企业之所以管理问题颇多,无论是领导的领导力不到位还是员工缺乏执行力,还是团队缺乏凝聚力,其根源在于管理者管理能力的固步自封。这类问题更多的呈现在中小企业基层主管的角色上,他们将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执行结果。

基层主管如何提升管理能力?加强自我管理是关键!

基层主管管理能力的修炼主要有三大重要方面:一是要管理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二是要管理好解决问题的心智和思维模式,三是管理好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业能力。

李嘉诚也曾经说过:“自我管理是管理者的首要责任”。因此,“自我管理能力”需要管理者终身修炼和学习!

走基层总结如何写篇四

1、管理与角色认知。

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必须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管理者的目标定位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角色定位需要认清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位置的职责、认清竞争者的位置,正视自己、正视社会,不能自欺欺人、狂妄自大,要以强烈的职业意识给自己的事业、未来确定一个角色。我们要求每一位管理者都应该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角色定位模型正好替管理者解决了如下六大问题:一是希望的位置。是指在你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你的希望如何,你对这个位置还有什么迫切的需要,你能否进行创新,能否在你现在的这个位置上创造出更大的财富,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二是位置的执行能力。你是否胜任这个岗位,思想上是否做好准备,行为上是否真正地脚踏实地去作,是否为实现这个位置赋予你的权利、义务而做出了努力。三是位置的责任。即反思在这个位置上你具体的责任是什么,你如何去承担这份责任,你的义务是什么,你可能面对的法律责任,或是道义上的包括企业兴衰的责任又是什么。四是你的支援。作为管理者,必然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那么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者就是你的支援。同样,还有你的家人、朋友、亲戚、上级等等的支援。五是你的忍耐。所谓你的忍耐,就是你在为完成你的工作、在你的角色定位前提之下、在承担职位职责的前提之下,应该忍辱负重。六是职务行为与定位相配。你的职务行为和你的定位相匹配的过程,就是你在强化自己职务行为的执行力,反思自己职务行为的过程。

管人管事取舍之道的四个关键点,它们分别是:1.在刚柔之间寻找管人管事的发力点;2.在松紧之间探索管人管事的契合点;3.在褒贬之间掌握管人管事的分寸点;4.在授权与监管之间把握管人管事的平衡点。

2、人际关系管理。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其实人性有很多都是共通的,首先了解自己,自己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自己拥有什么样的性格,自己那些性格是受人欢迎的,那些性格是被人讨厌的。比如自己的幽默的特质很受人欢迎,自己说话刻薄不被人欢迎,那么自己就要慢慢的改变自己说话的方式。往往人际关系的很多问题的根源都是在自己的身上人际关系的原则:想要别人怎样对你,你就要怎么样去对待别人。因为人性都是相通的,如果你特别讨厌一个人我向那个人一定会有所感觉的。一般的情况下,人们都是偏向于跟对方做同样的事情,中国一向是礼尚往来,在没有太多利益关系的情况下,你的所作所为往往会收到同样的效果,就如你伸手去主动和别人握手,别人往往很乐意这样做。

学会付出:因为现在的社会比较现实,所以现在的人也会比较现实,如果没有什么交集大家往往是不相往来。大家的心情也是多沉重的,一般人的圈子也比较小,都是周围的环境影响的。时间长了,大家变得特别的现实,还有就是人的心理都是倾向于索取,不愿意付出。但是大家都愿意和愿意付出的人在一起,实际上是付出的人往往会得到的更多,会更加的快乐。付出不一定就要怎样怎样,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朋友相处中不断地付出,比如学会倾听,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你的人际关系就会大大改善,生活也会更加轻松。我有一句非常喜欢的话就是:想要获得爱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地付出爱。

做好自己,让自己的.充满正能量。人们之所以在一起科学的观点是:相互吸引。如何才能去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脉呢,那就是保持正能量,积极思考问题。大家都喜欢和积极地充满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正所谓: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都一样。

懂得沟通。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必须具备的品质。据有关统计,我们所遇到的问题超过80%是由于沟通不畅所导致。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深有感触,由于自己表达不准确,沟通不畅,给我们带来太多太多令自己烦恼的问题。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每天花点时间断联系及的表达沟通能力。举个例子,我们听别人说话不能只听别人表面上说了什么,更要明白别人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别人希望你怎么做。

3、管理者心智修炼。

管理人员首先要成为心智成熟的人,传递正能量,成为下属的思想导师,提升个人的领导魅力。

二、提升工作管理水平。

1、工作计划与工作组织。策划组织好一个活动和项目,明确目标--smart法则制定方案--民主集中法,做工作策划与分解——wbs法。任务分析--5w3h法,工作安排--工作授权法。

2、建立工作模式区分管理模式与工作模式,建立流程标准。

3、增强工作控制,对于执行不力的表现、管理的无明现象、管理如何破无明?应用简单实用的工作控制方法工具进行工作控制,如管理闭环法、分段控制法、三要素控制法、稽核控制法和数据考核控制法4、推行改革。理解改革的必要性和困难性,要有效地推行改革。

三、管理团队抓住思想。

1、团队管理要抓思想,通过宣传动员教育、案例分析会、民主生活会和谈心和主题讨论。

2、团队管理要抓能力。激励下属要为自己学习,要帮助下属明确目标,把模式方法教给下属,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管理学习训练活动。

3、团队管理要抓环境。团队环境会影响个体,改造人的“生长”土壤,训练良好的工作习惯。

走基层总结如何写篇五

基层工作事无巨细,处于落实上级党委和政府工作部署的第一线,条件艰苦,任务繁重。基层干部要适应角色、融入工作、促进发展,特别需要加强学习教育。通过学习,除了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外,还要掌握做好基层工作的方法。几点心得供大家参考:

岗位、职务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人生在世其实都是活在责任之中。在家中,身份就是责任和义务,父母有父母的责任,子女有子女的义务,如果谁不尽到责任、不履行义务就会被人耻笑为不懂规矩、不守孝道。同样,作为基层干部,担任什么样的职务、处于什么样的岗位就要尽相应的责任。也只有责任,才能使一个人坚持。基层干部,履职尽责要做到“三有”。一是要有认识。要认识到岗位意味着权力,权力其实就是责任。***总书记指出,权力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副担子,领导干部要敢于负责,善于负责,做到守土有责,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一致性。只有认识到我们的岗位、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把对党负责和为民奉献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和基本的政治素质,才能有更高的追求、更严的要求;只有认识到履职就要尽责,尽责就要坚守,才会有使命感、庄严感,不把责任当玩耍,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把工作抓出成效。

二是要有血性。做人要有做人的样子,做官要有做官的形象。基层干部也要这样。既然组织和人民把我们放到了这个岗位,我们一定要认真负责,把“认真”作为自我提高的一条重要原则,发挥积极性、提振精气神,干事创业、奋发有为,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不辜负组织,不愧对人民,不耽误事业,更不能让老百姓戳我们的脊梁骨。三是要有担当。岗位就是责任,最终落脚点在于担当。***总书记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我们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不能干一年、两年、三年还是涛声依旧,发展面貌没有变化,每年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对定下来的工作部署,就一定要一抓到底,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多年来,在一些地方特别是班子换届交替更迭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的问题,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存在“新官不理旧账”问题的原因,除了怕事不敢理、懒政不想理、平庸不能理、为私不去理外,根本原因在于政绩观出了问题。所以,我们要牢固树立“新官要理旧账”的正确政绩观。一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姿态,把权力、问题一起接班。运动平衡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一个地方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这个积累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们接这个班、接这个权,就是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接下,包括债权债务,这才符合规律。共产党的干部,有一个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更要有一个不怕难、不怕乱的正确姿态去迎接任务、解决问题,正所谓“为官避事平生耻”。二是要按照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实践不断发展,看准了不适应的发展思路要及时调整和完善,但绝不能为了所谓“政绩”,换一届班子、上一任领导就“兜底翻”,另搞一套。

我们一定要注意防“忽悠”、反“忽悠”。我们只有继承过去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做法,把一张好的蓝图绘到底,才能做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政绩。否则,就是瞎折腾,真正的不负责任。我们要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坚定干事创业的信心;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做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要有“敢啃硬骨头”的勇气,想方设法闯出一片新天地;要有“钉钉子”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走到底。三是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主动有作为。从某种角度讲,当领导就得发现问题、正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要注意深入调查研究,并且在调研中用历史的眼光去认真审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要把问题当作一个“好东西”,不怕多不怕乱不怕麻烦,敢于直面所有问题;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勇往直前,及时研究问题;最终要一靠能力提升、二靠组织帮助,彻底解决问题。

大家都知道,基层位于党的工作前沿,是党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干部履行服务群众、推动发展职责好坏,事关作风问题,是检验党群关系的试金石。长期以来,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构成了云南的基本省情,特别是许多边疆民族地区的农村,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近年来,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加强,基层干部履职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核心、战斗堡垒、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等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是我们全党的政治任务、民生工程,从省一级到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同责,主体在县级、重点在乡镇、难点在村级,省市县“挂包帮”,不脱贫不脱钩。处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党组织如何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员干部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想根本还是要回到原点。原点是什么?原点就是“初心”,就是要永远遵循入党誓言、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建设,把“用情用力用心去履职”作为一个方法、一把尺子,用以检验和丈量我们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所谓用情,就是对人民有感情、有情义,只有自觉做到心中有民、心中有责,才能履好职,这是履职的基础。所谓用力,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去推进和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不懈怠、不推诿、不拖沓,在落实上下功夫、见成效。所谓用心,就是宿寐在公,心里时常研究和琢磨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情去关心群众,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群众,把群众的心声反映给党和政府,做一个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人,做一个把关心群众当作幸福的人。

近平总书记强调,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团结很重要,但团结也比较难,团结共事更难。哪怕是村级,从书记到主任,再到“几大员”,这也是一大班人。书记、主任除了必须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外,还得处理好与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确实不容易。我们不仅要明白“团结共事是大本事”的道理,更要掌握团结共事的方法。

一是要靠原则团结。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一条最根本的原则,在村级,主要体现为坚持党总支的核心领导地位;同时,要依法办事,村委会主任依法由村民选举产生,负责行政工作。二者要紧密结合,在书记主任分设的情况下,主任要维护书记的核心领导地位,书记也要尊重主任依法行政的权力。还要严格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最终少数要服从多数。二是要靠补台团结。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一起垮台。基层是一个整体,领导班子是一个集体,团结协作、善于补台不只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品行操守、一种胸怀胸襟。要做到分工不分家,既要增强个人单兵作战能力,也要提高团队的整体作战水平,发挥1+12的效果。善于补台,不是说毫无主见的盲从,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和不足,大胆提出意见,修正决策,完善工作。三是要靠感情团结。同事之间的感情主要体现为尊重。这是相互信任的基础,是团结共事的前提。具体而言就是遇事多沟通、多商量。讲感情要有是非观念、立场标准,不要随意受人挑唆;要有宽容之心,容忍别人的性格、短处、能力;要有仁厚品德,有意见当面提,不在背后搞小动作;要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多为对方着想。要把团结共事当作一种缘分,一起共事要愉快不要痛苦、要团结不要别扭、要干事不要坏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零容忍”的态度开展反腐败斗争,“老虎”“苍蝇”一起打,赢得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拥护。但也有部分干部包括基层干部,心存侥幸,不学党规党纪,不知法律法规,无视规矩,不讲纪律,毫无戒惧,在反腐高压状态下仍不收敛不收手,甚至变本加厉,最终难逃党纪国法的严惩。无数腐败案例证明,侥幸是不幸的开始,这是一条基本规律;不侥幸,这是必须时刻牢记和坚守的理念和原则。

一是要有敬畏之心。***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要敬畏组织,牢记宗旨,铭记誓言,严遵党章党纪,对党忠诚;敬畏群众,对群众负责,为群众谋利,受群众监督;敬畏法纪,自觉维护党纪国法的权威,坚持依法依纪办事、廉洁从政;敬畏责任,时刻不忘肩负的使命,干事创业、有位有为。二是要克服人性的弱点。懒惰、任性、嫉妒都是人类的本性和弱点。懒惰反映在干部身上就是懒政,就是“为官不为”。要不懒政,就要勤政务实,勤奋工作,推动发展。任性,就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有的人有钱就任性,有权更任性,不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任性,就是要增强纪律意识、他律意识、自律意识,守纪律、讲规矩,相信自律永远胜于他律,勤于自省,慎权慎独、慎微慎友,做人做事“不出格”。嫉妒,就是看不得别人好,笑别人无,恨别人有。不嫉妒就是要为别人的进步喝彩,见贤能思齐,虚心向别人学习,善于借鉴别人经验,不断进行自我提高、自我超越。三是要有自保意识。要自保,就必须自重。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学习,增强法纪观念。要学党规党纪,学法律法规,要知道党纪严于国法,公权绝不私用,增强戒惧之心、放弃侥幸之念。要明白人在做天在看,组织和群众在监督,“举目三尺有神明”的道理,守住道德底线、法纪红线,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严以律己、清正廉洁,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走基层总结如何写篇六

维稳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为基层干部,一定要找准位置,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稳定工作的重要意义。所以说只有切实抓好农村稳定工作,才能实现农村长治久安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加快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下面,我就基层干部如何做好农村稳定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基层干部要具备应用的素质。

1、要有公心。就是要有一颗甘当公仆、执政为民之心。要少存私心,先公后私,坚持无私奉献做表率。“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群众是最拥护那些有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心里总想着群众的领头人。要有大局观念,以大局为重,不因一时之利而起贪欲,不因一己之私而失去理智。

2、要有实心。坚持实事求是,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切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关心群众疾苦,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一些与他们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特别是要大力为弱势群体、特殊群体排扰解难,切实为他们解决好实际问题。如在发放救灾救济款物、解决低保等问题上给予大力倾斜。同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积极解决,如果解决不了的,要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并告知当事人具体情况。

3、要有恒心。农村稳定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不会一劳永逸。只要人与人相处,总会有磕磕碰碰,总会有不同的、新的矛盾出现,所以我们基层干部必须持之以恒,对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要常抓不懈。在调处具体矛盾纠纷时,要具备足够的耐心,注意倾听,并且耐心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促使矛盾化解。

二、基层干部要讲究做事、调处矛盾的原则。

1、要依法办事,不能以权代法。调处矛盾纠纷,必须坚持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办事。

2、要依规办事。村务、政务公开要及时、彻底,把村民自治“一事一议”制度落到实处,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突出矛盾和问题。

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三、基层干部要及时处理化解矛盾纠纷。

1、要宜早不宜迟。就是要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关心群众的疾苦,了解存在问题,排查矛盾纠纷隐患,对掌握了的不稳定因素,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组织调解,坚持把矛盾消灭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这样,矛盾纠纷刚一出现就进行化解,既轻松,又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2、要宜细不宜粗。调处矛盾纠纷时,要弄清矛盾纠纷产生的根源,不能粗枝大叶,草率了事。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化解工作。

3、要宜软不宜硬。调处矛盾纠纷要以宣传教育、做好思想工作为主,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服人,不能以势压人,更不能高高在上,我行我素,独断专横。对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矛盾纠纷,要果断坚决调处,当断则断,不要推,以免矛盾激化,酿成大的祸端。

四、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2、要加强村级组织廉政建设,严惩腐败,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争得群众的信任;

3、要增强群众观念,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办事水平,讲究工作方法,做到让群众满意,还干部清白,增强干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防止和减少因工作方法不当而引发和激化矛盾。

4、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裁体,加大对农民致富技能培训和外出务工培训,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方位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就业新渠道,让农民有事可为,有钱可挣。农民因勤而乐,因富而安,富乐生和谐,从而促进农村社会大局稳定。

走基层总结如何写篇七

我国是农业大国,虽说在新形式下,通过党和政府的不断努力,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农业农村工作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截至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期,我国还存在着占全中国人口比例50.32%的农村人口。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工作,适应当前农村工作形势,努力探索新时期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是摆在我们基层干部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我从事乡村工作近十年,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实践与工作经验,以现在乡——新洲乡为例,就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工作做一些简单探讨。

一、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农民种田积极性得到高涨;惠农政策认真落实,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连续出台,广大农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工作重心发生转移,经济收入不断提高。

但在发展的同时,我们更了解到在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基层党委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一程度上存在重经济、轻党建,抓党建促经济的实际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2、乡财政收支有所好转,但保运转保发展的压力依然存在。随着上级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大,机构改革后减支效应的显现,目前乡财政在向好的方面发展。村级债务得到较好控制,但由于多数工业税源很少,仅靠上级转移支付来过日子是非常艰难的。加之乡村两级债务难化解,感到压力很大,乡村两级正常运转面临一定的困难。乡村两级债务仍然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

3、个别村党支部的工作思路不清,村级班子建设仍有待加强。部分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被动接受工作任务,没有长远发展规划,传统意识较为浓厚。带领农民致富的路子不宽,目标不明,挖掘潜力和不能满足群众致富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4、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出现“梗阻”。虽说通过国家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经济得到发展,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公益事业得不到好的发展。在税费改革前,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费用可以列支。税改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除各级政府的支持、扶持外,更多的是通过“一事一议”的渠道来解决。由于农民对公益事业的认知程度不一,加上集体意识淡薄,往往很难达成共识,造成投入严重不足,许多公益设施老化陈旧却无人无钱整修,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明显改善。

5、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资金投入困难,很多示范点建设因缺乏必要的经费,难以取得明显的成效。

6、乡村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亟待转变。就干部因素而言主要一是农村干部素质不高。二是农村干部认识观念还没有转变。三是农村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就群众因素一是部分农民的思想认知水平较低。二是农民对过去与干部产生的怨结“心有余悸”。三是农民群体出现多样化。四是农民的自主意识和决策能力增强。

当前农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基层干部都要针对农村工作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尽快转变职能,转变角色,在思想观念、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1、尽快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基层党委要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认识,做到党建、经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不误。我们乡村干部应调整工作思路,把工作重心转变到强化服务、促进发展上来。加强干群关系。积极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建农村公益事业上有新的作为。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各项农村群众政策。

毛泽东同志曾经一针见血的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做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要善于将群众的发展意愿和科学发展观有机融合,切实做到“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一要立足实际,选准一条既能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特色资源等,又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之路;二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工业农业互动发展的过程中增加广大群众的收入;三要采取有效措施盘活现有集体经济。四要围绕群众的增产增收问题开展必要的服务工作。五要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逐步提升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

3、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工作方法。

做好农村基层工作,必须抓住有利时机,着力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型,由以完成经济任务为主转移到加快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两大主题上来。一是履行好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能。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基础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以科技致富。二是切实加大对乡村的扶持力度。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解决当前乡镇的财政困难、化解乡村债务。三是加大倾斜力度。上级部门要在资金、项目上加强对乡村的倾斜和扶持力度,多为农村加快发展做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四是转变管理方式。适应当前农村工作的新形势,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工作考核机制,在管理上适合农村的实际,使工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

4、以基层民主建设为切入点,落实好群众各项权利。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应以基层民主建设的切入点。一要扩大党内民主渠道;二要广泛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基层民主管理的系列制度,并在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落实好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选举权、监督权,确保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落实。三要积极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要运用现代化的各种载体,倾听民意解民忧;五要适应新形势,定期研究分析基层民主政治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民主政治管理新路子,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有序前进。

5、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做实农村基层工作。

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向广大农民群众,是连接党组织和广大农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直接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直接执行者。提高乡村干部素质是实现乡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和前提,要把它作为当前干部管理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提高思想素质。进一步加强对广大乡村干部的思想教育,使他们作风正、经济清、办事公,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二是提高政策水平。三要加强作风建设,加大力度惩治不正之风,在改进作风中赢得群众信任。四是增强开拓意识。五是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农村工作非常具体。乡村干部要学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只有思想工作做细了,道理讲明了,政策法规宣传到位了,群众与干部之间的思想沟通了,农村工作才能如鱼得水,一帆风顺。

走基层总结如何写篇八

如今酒店行业竞争激烈程度越来越大,人员在酒店之间的流动也随之上升。对任何一家酒店来说,这个问题无疑都是令所有高层领导最头痛的事,同时也是所有酒店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1. 酒店基层管理人才的现状和问题

针对酒店基层管理者培训问题及人员流动,已经影响到酒店管理业的发展,想解决问题那就必须找到问题的源头是从哪来的了,在工作中经常发现传达一个指令,总是没有办法实施下去,导致执行力偏低,员工工作没有激-情,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基层管理者无法发挥其作用,有些酒店经常一个部门多个基层管理者,但始终无法建立团队达到和-谐发展,从而导致员工大量流失。

有些酒店甚至为了留住老员工将老员工的工资提升,或让其得到晋升,作为其留下来的依据,这样的员工懂管理吗?会管理吗?知道应该怎么做吗?懂得如何教员工吗?,这样能实现管理吗?同时也是因为这样的晋升导致一些新员工看不到希望选择离开,酒店的管理也越来越差,俗话说的好:“框架固然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基础”一旦酒店基础管理跟不上,就好比大楼基础不稳,随时面临坍塌的危险。再次强调酒店基础管理的严重性,在酒店管理大业中都应重视对基层管理者的培养,酒店会提出往往培样出来的人,没多久就跳槽了,这是所有酒店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

2. 如何留住基层管理人

首先要能让基层找到归属感,愿意为酒店付出,那我们就必须从基层管理者的心态基入手,解决员工归属感,培养员工忠诚度,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事业上入手。

为基层管理者描述美好的,却又能达到的愿景,并且要能让基层管理者理解所向往为何,多一些实际可量化的东西;当然,企业的灵魂-老板和高管层都要为企业的共同愿景而充满激-情,并带领基层管理者及员工共同努力。有的酒店经营不好,老板一天到晚见不到人,终于来了一次,还哭丧着脸!管理人员上班时间躲在办公室里看报纸聊天,而员工则在大厅扎堆聊天、玩手机,这样的酒店能使基层管理者及员工有归属感吗,基层管理者及员工也不会有归属感和主人翁精神的。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大多数基层管理者及员工,都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美好的憧憬,这就需要酒店去为基层管理者做一些必要的指导,甚至有必要泼一点凉水,让基层管理者那狂热的心及时冷静下来,熟知自己的长处和不足,避免因好高骛远而对工作和企业失去信心。不少基层管理者频繁跳槽,就有一部分原因在此。

当我们为基层管理者做好人生远景规划之后,要适时的给予关注,让基层管理者能保持上进的激-情,有利于酒店也有利于基层管理者自身的发展,管理的“管”字就是“管人、管物、管事,所谓什么都必须管”,,及随时“督导”。

二、从福利待遇上入手。

物质需求是人的最基本需求,其它任何需求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福利待遇对内要有激励性,对外要有竞争性,如果这一点做不到,其它都是空谈。就餐标准、住宿条件、工作时间和休息都应当是人性化的,食住不解决休息无保障,这也必然影响基层管理者的工作同时酒店员工也会受到基层管理者的影响,工作当然不达标了。

三、从感情上入手。

现在基层管理者都是八零年代末、九零年代出的年轻人,是在温暖的环境中走过来的,没有吃苦的思想准备,一旦离开家乡到了企业以后,酒店应该怎样做?平时的关心、及时问候、关键时候的用心、解决其最关心的问题、必要时的操心、领导亲自过问、都是必须的。只有这些都做到了酒店基层管理者才能有归属感。

四、要诚信、公平、透明、合理。

五、做好员工离职管理

做好离职面谈,别让他们成为酒店的敌人,应该努力让基层管理者成为企业的宣传者、客户,这些人如果回流,将更加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让基层管理者参与,上下融通,让关爱时刻存在,让制度成为风气,让标准成为行为准则,让情感成为文化,让基层管理者看到希望,看到未来,能感受到酒店对基层管理者的重视,同时要让几层管理者能感受到对酒店的重要性,切忌不能让才提升起来基层管理者或是新来的基层管理者单独作战,要让他看到我们的管理团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看到酒店这个大家庭为基层管理者及员工带来的是什么,为基层院管理者及员工提供一个什么样的舞台,酒店要做到对基层管理者高度重视,并提出要求,要教会基层管理者如何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提高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技能,要让他们能感受到在酒店能学很多新知识,让他们有学习的欲望,为基层管理者规划好职业生涯,使他们感受到酒店为基层管理者和员工带来的一切,让几层管理者真正的感受被关注,被关爱,企业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大家庭,基层管理者才会有发自内心的归属感!相信,有职业经理人做承载着企业使命与基层管理者理想的骏马,必然能让酒店企业和基层管理者奔向美好的未来。

3. 如何培养基层管理者

我们在对基层管理者,往往会忽略一些细节,很多酒店未能对基层管理者培训到位,没有充分的'时间为基层管理作培训,基层管理者大多时间在无用功,同时增大了内耗,从而使基层管理者对自己对酒店失去了信心。

“一座大厦经久耐用不是对它的保养的程度如何,而关键是大厦的基础扎不扎实”,这才是关键。

哪酒店如何培养一个基层管理者?如下图:

首先我们要在酒店制度上下大工夫,中国有句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酒店制订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立法”,是企业规范运作和操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从制度环境上入手

企业制度要让每位基层管理者都明白自己的权力和义务,知道自己在问题出现后可能承担的责任。建立标准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处理员工日常行为以体系中的制度为准绳。

“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人们都知道,马谡是诸葛亮的爱将,对诸葛亮忠心耿耿。但军令不可违,即使十分痛惜也要军法从事。这正是诸葛亮的过人之处。这段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道理:没有制度,工作无法保证,有了制度不执行,工作同样也无法保证。前者强调制度的重要,后者强调落实的重要,两者并不矛盾。强调制度要靠人落实,不是夸大某一个人的作用,也不是片面依靠某一个领导的意志和威严。实际上,靠基层管理者去落实制度,靠制度来约束基层管理者的行为,还需要一个实施的环境。有了这样的环境,制度才会有坚实的依靠,基层管理者才会增加落实制度的勇气。有了实施的环境,合理化的制度,坚持原则的领导,遵章守纪的基层管理者,酒店管理事业才能更加兴旺、更有活力。

用制度约束基层管理者的行为、规范管理,是酒店管理组织的基本特征。酒店业越进步、越发展,就越强调和重视制度建设。在酒店各项制度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关键是要按制度办事,用制度来约束基层管理者。但话又说回来,制度是靠管理者制定的,又要靠基层管理者来落实。而执行制度与照顾人情往往会发生冲突。面对一些违反制度的人和事,如果基层干部处于人情的羁绊而“心慈手软”,或顾及私利,怕得罪人,结果必将导致纪律松弛、制度废弛。制度只有在被执行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就是废纸一张挂在墙上的装饰品。

二、有制度不执行也是空谈

一是管理者没有持续地跟进、调整、再落实。对执行力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常常顾头不顾尾,有布置没检查,或检查工作时不注意细节,跟进不力。

二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业务流程过于繁琐,形式的东西增多。

三是在执行过程中缺少良好的方法。表现之一是沟通协调不好;二是基层管理者对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是对一些业务知识及案例的积累不够,经常性重复同一个工作;四是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不够。

四是酒店的执行文化还没有完全形成

只有做好培养基层管理者对制度的维护及监督与执行,这60﹪,对基层管理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台阶,俗话说的好:“一个好的军队离不开严明的制度”,酒店管理是半军事化管理,那意味着必须遵守规矩,必须按制度做事,不能让基层管理者对制度产生误解,要明白制度是维护好的秩序,是一种好习惯,不是用来约素。让基层管理者学习,并必须牢记履行到工作中,对其下属严格要求,做好维护制度工作,制度对酒店来说是一颗常青树,需要精心照料,才会常青。

其次 ,那就如何培养基层管理者,让其快速成长,培养基层管理者处世做人,贵在有德,首先是要让几层管理者明白和为“做人”,故“为人处世”不可分割,“做人”即是立身处世。而“做人”的要义在于,基层管理这必须具备道德规范,以道德律己,以道德待你的下属,这样员工才可能为你,愿意做一个真诚的管理者,关心下属,体谅下属,尊重下属,以诚待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对员工要抱着诚挚、宽容的胸襟,对自己要怀着自我批评、有过必改的态度。与同事交往时,铭记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这就好比照镜子一样,你自己的表情和态度,可以从你得下属对你得流露出的表情和态度中一览无遗。要让基层管理者明白若以诚待人,别人也会以诚待你。你若敌视别人,别人也会敌视你。因此,要使基层管理者做到,当基层管理者想修正下属时,你应该先修正自己。

4. 如何做好基层管理者的培养及思想工作

培养基层管理者学习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和领导才能,要做一个诚心诚意的为酒店服务的基层管理者,担任上级和下属之间的沟通桥梁,并以此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为上级和员工服务,培养基层管理者如何发挥自己的合作和协调能力、如何表帮助每一个有问题的员工。最后提高基层管理者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帮助基层管理者丰富自己的知识改进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因为没有什么比智慧和渊博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了。

所以,学会与人相处,这也是基层管理者的“必修课”,培养你基层管理者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实现统一管理,这25﹪就想比“三明治”中间的那块牛肉。当我基层管理者通过第一和第二各阶梯时做,想对第三个阶梯就容易的多,只有做好1、2才可能达到管理,这时基层管理才可能挥发起作用,当基层管理前两者做得越好,自然管理就也就越简单,这样基层管理者才能真正的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指挥及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资源,以便实现既定的目标。

5. 结论

所谓管理,流程化的制度是起点,标准化的管理行为是水平,规范化的操作是保障。管理本身,其实才是需要坚强的执行的,而且正因为管理者本身的坚强执行,必然会带动执行者的坚强执行,也许,是这样的因果关系!

在企业里面,公司对不同人群的培养重视程度,以及实施难度是不同的。据笔者的观察,新员工入职培训、业务线培训、高管的培训是做的最普遍的,也是培训工作者普遍最关心的。而基层管理者的培训,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最不容易做实的。这群人重不重要?肯定重要。为什么做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基层管理者的性质和作用界定不清。

举例来说,带直接下属的人,带项目的人,我们都可以界定为基层管理者。所谓基层,就在于其实这些管理者只有“事”的管理权,而没有“人”的管理权。 他们多数没权利去决定下属的去和留,多数没有权利决定下属的工资和福利。这也就意味者,基层管理者远没有中高层管理者享有的全面的管理权。另外,基层管理者从个体贡献者,变成了带团队的人。他们最大的挑战,就是从自我贡献价值,到通过别人实现价值的转变。 结合这两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观点:基层管理者的培养,重点一定是放在“管事”能力的提升上,而不是所谓的泛泛的领导力。

回到基层管理者培养方案的设计,我想提示几点:

第一,基层管理者的直接上级,是培养基层管理者最重要的人。 多数人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基层管理者最可能模仿的对象,一定不是ceo、董事长,而一定是离他最近的直接上级。因此,直接上级必须承担起指导、示范的作用,可以通过回顾工作(review)等方式直接帮带。

第二,不要奢望基层管理者自学管理技能,要通过必要的培训激发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差距。 我在做培训的这么多年,问过很多学员,很少有人说自己不会管理时间,说自己不会召开会议,等等。但无数的实践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这些看似基础的管理技能,是多数基层管理者共同缺失的。必要的培训,能够让这些管理者认识到,字面意思的理解和实际应用是有巨大差距的,我们通过营造必要的环境,才能真正促动他们的自我学习。

第三,情境模拟、案例讨论、工具练习,要成为培训项目中最核心的内容。 对于基层管理者,知识仅仅应该起到提示的作用,更多的是让学员最直接、最感性地体会到技巧、工具是如何应用的。通过课程,让学员获得去实践应用的信心。

最后,在企业中,大量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在入职不长的时间里,就有可能跻身到基层管理者的行列。对于他们,我们要营造开放、包容的环境,通过“buddy”、“mentor”等多种形式帮辅他们。我们对基层管理者的培养要持续关注,持续投入,坚持一段时间,我们一定能收获超出预期的回报。

走基层总结如何写篇九

三、不要给人特殊的好处    

四、切忌任人唯亲    

五、不要让员工怨声载道    

六、信任你的员工    

一个不相信人的管理者决不会使他的员工真正努力地去工作。如果你信任

七、勇于承认错误 

八、要有一点幽默    

九、倾听下属抱怨    

许多人抱怨只是想发泄一下心头的火焰而已,作为管理人处理抱怨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抱怨。一般说,如果你能倾听抱怨,那么一个企业中四分之三的抱怨是可以解决的。通常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因为下属可能对某些问题有误解,但在交谈的过程中,也就自然地解决了。

 

做好每一个细节 

整套培训课程下来,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做一名合格的基层主管, 就要时刻关注自己身边的每一个细节,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综合这次培训的内容,我们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培训:

其一,培育品质,提升素养;

其二,提升能力,夯实基础;

其三,有效地沟通;

其四,团队的建设与激励;

五,管好时间,提高效率;

一些共通之处。在我平时工作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管理工作: 

一、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的 

二、及时整理、归档相关资料 

三、建立沟通渠道 

一、养成做台账的良好习惯 

二、加强时间管理 

三、建立更加完善的沟通机制 

走基层总结如何写篇十

执行力,一个耳熟能详的老话题了,每一次培训都作为重点课题,每一次会议都会反复强调,可部门的执行力总难以令人满意。是员工的问题?是企业制度的问题?还是管理者自身的问题?相信很多基层管理人员都有过类似的烦恼。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要对“执行力”这个概念进行一番追本溯源。

何谓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员工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一个员工,在上级规定的时间内,保质足量地完成工作任务,那他就是一个合格的员工。如果一个员工在时限、或在数量、质量上超出上级的期望值,以更加圆满的状态完成任务,那他就是一个优秀的员工了。

执行力的强弱有标准吗?

换言之,就是我们安排或部署的每项任务都有明确的工作时限和要求吗?

当然有明确的工作时限和标准,即《人事员月度工作流程表》。

有了这张工作流程表,我们判断该人事员是否具备较强执行力的标准就出来了,仅仅是工作不出现失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以上规定日期前完成工作,才能算是合格。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只是想说明,如果没有标准,我们对执行力的强调和呼吁就是空谈。

影响部门执行力的关键因素又有哪些呢?

综合而论,影响部门执行力的因素很多,既有员工工作意愿的问题,也有员工技能的问题;既有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的问题,也有企业运营流程的问题;还有考核体系及奖惩制度是否完善的问题。

但真正决定部门执行力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呢?

20世纪末期,东北有家大型国有企业因经营不善而破产,最后被一家日本财团收购。结果不到一年,企业就扭亏为盈。日本人都做了什么?除了财物、管理、技术等要害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换成日本人,其他都没有改变,机器设备没有换,工作人员没有变,制度也没有变。他们就一个要求: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这就是他们企业起死回生的绝招:执行力——无条件地执行。

在这个案例之中,员工、制度等都没有变,只是调整了部分管理人员,他们的执行力就提高了,企业就盈利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只有一个,企业执行力强与弱的关键就在于管理者本身,而不是其他因素。

因此,作为一个基层管理者,在考虑如何提升部门执行力时,首先应该思考的就是自身的问题:

1.决策要慎重。

作为一个管理人员,不管职务高低、权限大小,都负责着一定的事项,或多或少都能决定一些人、财、物的配置,一旦稍有不慎,决策失误,就可能让员工付出无谓的劳动,或是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我们要求员工服从管理,努力提高执行力,但绝不是要让员工盲从于管理者本身,而是服从企业的经营利益和长远规划。因此,任何一个管理者在做出一项决策或制定一份制度时,都必须考虑周全,否则员工执行力愈强,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反而愈大,这样的执行力我们不要也罢。

2.目标要明确。

目标明确就是要求管理者在安排每一项工作时,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工作要求和时限,同时告知工作人员这项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并积极征求对方的意见或建议,使对方能够很好地融入到这项工作中去,使其成为该项工作的主导。否则,也就失去了讨论执行力的基础。

例如,布置一项简单的工作:

1)小王,稍后把接待室的空调打开。

2)小王,稍后把接待室的空调打开,10分钟后有客人来。

3)小王,稍后把接待室的空调打开,温度设定26度,10分钟后有客人来。

以上是三种工作布置方式,不同的方式,小王的执行力也会有三个不同的结果。

3.要以身作则。

上级是下属最好的培训教师,而上级领导对下属最好的培训方式就是言传身教,以身示范。一个喊着“同志们,跟我冲”和一个喊着“弟兄们,给我冲”的干部分别带出来的队伍,其员工的士气及工作意愿是不一样的,战斗力和执行力也是绝对不同的。

4.积极推广标准化管理。

这就是我们与外资企业在执行力之间的差距。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现在的商品陈列,是员工凭借工作经验在做,是模糊化管理;而对方是按照“商品配置图”,按图索骥,精确化管理。

前文提到的人事员的工作流程表,实际上也是标准化管理的一种。因此,积极推广标准化管理,使复杂工作简单化,也是努力提高部门执行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5.注重监督与考核。

要知道,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没有外在的监督和考核,没有相应的奖惩体系配合,仅凭个人的素质和良知进行自动自发式的工作,绝大多数人都难持之以恒。这一点对于员工是如此,对于我们管理者本身也是如此。

因此,管理人员在部署工作后,还需时时了解工作进程和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协助。同时,对完成任务、实现目标的和未完成任务的员工都要及时兑现奖惩措施。只有这样,员工才能既有工作动力又有工作压力,执行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升。

当然,影响到部门执行力的因素还有很多,以上讨论也仅限于与管理者本身有关的几个重点。

一个部门执行力水平的提升,并不是仅仅依靠参加几次专业培训就能解决的.,课堂上我们学到的仅仅是一个理念或是一种工作态度;执行力的提升也不是大会上喊口号喊出来的,更不是组织员工多写几次学习心得就能收效的。

一个部门的执行力就是部门综合管理状况的具体体现,要提升部门的执行力,需要所有基层管理者,抛弃浮躁心理,静下心来,一点一滴地从改变自我、提升员工技能、完善内部管理细则入手,逐步提高部门的综合管理水平。届时,部门的执行力自然也会随之提升。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一个部门的执行力水平,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我们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及运作流程紧密相关的。

从很多企业发生的人力资源危机看,劳动密集型的私营企业,员工流失率的原因除薪资以外,基层管理者的素质难脱干系。

一、     基础管理者素质低的表现

1、         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无需赘述,此条可列为首要。某些素质低的基层管理者仅相当于任务分配器和检查传感器。与按照流程和规范执行的冰冷机器无异。沟通起来脸难看,话难听。态度恶劣伤人,以压制为主,动辄出言要求离职。对问题拖延、掩盖,以罩得住、搞的定为能。

2、         唯上思想严重,善于执行,不善于思考

企业对基层员工期望最多的就是执行,执行就是没有任何借口,这样一级一级传下去,使基层管理者对此领会更深刻,少提条件,少讲理由,少发生问题,慢慢的导致无任何道理的服从,不能客观处理事务,不能及时反馈出上级决策失误而产生的问题,对待下属的合理要求也漠然视之。

3、         本位主义,利己思想

某些基层管理者为昭示权威,利于发号施令,更画地为牢,擅施权谋。很多基层管理者由于各方面限制,很少得到提升的机会,某些人为获取更大利益,也会对手中权力极尽所能。对同级、下级处处以自身立场出发,甚至弄权谋私,另外由于最为熟悉基层情况,使基层员工在对企业各项要求的博弈中毫无腾挪,占尽劣势。

二、     造成基层管理者素质薄弱的原因

1、         职能定位原因

(1)              一线员工的能动性蜕化

由于机器工业时代的发展,各项标准规范管理,以及企业快速逐利的要求,使组织和流程的设计将某些职能简化、弱化、甚至蜕化。对于一线操作工人的工作设计,使其工作方式尽量分工细化,简单、方便、规范、标准,便于熟练从而高效,不容易出错,易于检查。把员工捆-绑于机器工作流水线、流程、规范内,使员工能动性对工作影响减到最低。

2、         企业文化、环境原因

一是成本和速度的要求,企业对人工成本的控制波及到基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数量较大,且职能定位限制,不一定要很强的自主性和能力素质。所以薪资评估的水平较低,薪酬幅度和发展出路窄。其工资、地位都得不到重视。速度要求也不容基层管理者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对解决员工思想问题只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二是企业把基层员工视为一种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生产资料,可以像机器一样看待和管理。三是管理脱节,基层管理者以上的主管与经理,有的是纸上谈兵,从学校到办公室,没有能体会和理解基层人员的情况,日常管理也是照模式和流程,不考虑基层员工的需求。而且希望其管理者能够搞的定,所以即使底层员工关系紧张,流失率大,也对其管理者宽容庇护。

3、         个人原因

大部分基层管理者文化素质较低,自身基础薄弱,管理水平低下。有的仅为本企业培养,只熟悉本企业文化价值观,又不能灵活掌握处理。才以至于方法简单。另外企业基层基层管理者流动快,流失量大,像战场上一样,很多人是火线提升,对管理知识知之甚少,管理能力难以提升。

基层管理者出于压力传递的末端。已经毫无退路,而且其资源运筹空间少,很多问题因各种限制无法调度周旋。其经济基础薄弱,少有提升空间,所以才有可能贪恋蝇头小利而造成处事不公。

三、     如何解决

1、         企业重视

首先企业要重视基层管理者,他们是兵头将尾,其功能不可小视。轻视基层管理者的作用就是轻视整个基层组织,有句话叫细节决定一切,细节的实施不仅是设计、计划、控制的,也需要基层员工一步一步实施的。而且虽在组织的基层,但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思想能动性的,不能为了图省事、省钱而轻慢。虽说捆-绑于机器的操作受士气的影响少,工作失误也会监控考核。但是按照人事经济学,即使奴隶社会也会选择自伤而不付出劳动。流失率即成为企业最头疼问题。而由此带来的工伤率、废品率、消耗率、口碑等潜在的隐形的只要考核不到的地方,都会有损失。难道要全部监控?一是要考虑监控成本,二是可能会产生更大的流失率,而共同发展的目标也演变为互相猜忌的局面,增大了内耗管理成本。

2、         经济保障

做好基层管理需要一定的费用和人力投入。调动基层管理者积极性首先要使其薪酬标准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其次丰富基层员工业余生活,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做好宣传等也需要经济支持。

3、         做好培训,拓宽发展道路

做不好事情一是态度问题,二是能力问题。就此分析可以用培训解决能力问题,用职业规划解决其态度问题,不仅是基层管理者向上提升,而且基层员工也需要提升,换岗。由简单操作到技术工种,由技术工种到技师或管理者。这样使大家有出路,做事有盼头。才能够有效疏导矛盾。

4、         树立典型,传播文化

为有效提高素质,还需要树立好的典型,建立员工素质模型,从制度和文化方面渗透、传播优良的基因和文化,使员工有地位、有尊严,对企业产生凝聚力和感情,处事长远。

5、         发挥作用

基层管理者的素质建设,需要上下重视,耗费较大。但并非仅仅为了减少矛盾。还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企业形成良性循环。会使企业流失率下降,抗风险能力增加,面对攻坚、挫折能安然度过,可使公司漏洞减少,耗费降低,企业和-谐发展。

四、基层主管如何处理与员工之间关系

这个问题我想使大多数基层管理者遇到的问题,员工与基层管理只是一步之差,员工的想法很简单,我来这里就是挣钱,养家糊口,没有太多想法。基层管理就不一样,我心里想的是怎样用心地把工作做得更好,不辜负上级领导对我的信任。

换位思考只是其中一种,对待员工有多种方式,公平(相对公平)对待每个员工,合理分配工作,工作走在最前面,记住员工的生日等,要把员工摆在你的心上,让他知道你是真心为他好,而不是用权力压制他,给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当然是制度与原则的基础之上的),给他们一些想象的空间。给他们描述一些未来的东西,(主要是工作晋升的机会)等等!

学到的是知识,想到的是灵感,做到的是智慧,悟到的是人生,记到的是经验,忘记的是过去。努力的是现在,展望的是未来!我认为不管是一个公司,还是一个企业,都应该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惩罚条例。大家都必须严格遵守,当然管理还是人性化的,有罚有奖,对真正干得好的员工,适当奖励,给与晋升机会,对于违规的就应该受到处罚。

用制度管理,对事不对人。

在工厂最难做的是基层管理人员,它直接面对员工,是员工的上级,还是部门经理的下属,他的最大作用还是承上启下,上级的安排,他要传达并要引导员工共同完成,所以说基层管理人员要面对两个难题,上级和下属员工,我认为只要用心领会上级工作安排的用意,以公平公正的心态领导下属员工完成,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能在工作当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千万不要等上级发现问题了,你再来解决,那就是工作失职了。

总结起来,工作之余,做之师,做之友,私人有困难,能力之内尽量帮忙。但不可以包庇和拉帮结派。处事要公平,工作中不要有亲疏。

走基层总结如何写篇十一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主席9日下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期间指出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即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三严”是根本,“三实”是要求,“郡县治,天下安”,基层干部穿梭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针眼中,是“万精油”更是“千斤顶”,如何做到“三严三实”对践行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新农村的改革发展至关重要。

“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群众的眼里,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只要是干部,哪怕就是一个普通的办事人员,都代表着党和国家行使权力。“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无论是大到基础设施建设或者一方经济发展,还是小到一户拆迁户的补偿或者一个低保名额的审批,用权公正就必须要把权力使用的着力点放在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造福一方、福及子孙的高度,出于公心、出于民意,出于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方便群众办事,惠及民生。基层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摆正自己的位置,用权为公,方能在最广大的基层造就风清气正原始政治生态。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基层干部要抓住重点,找准难点,统筹兼顾,以民生为大,以群众利益为重。“干部脚上有泥土,群众心中才不赌”。基层工作就是要多些泥土味儿,多接些地气,多些家长里短的细细考量,多些是否符合民意的左右权衡。贯彻中央政策措施,拒绝虚化走样、拒绝打折扣、换汤不换药,不搞形式主义,不蜻蜓点水,不敷衍了事,不做表面功夫。基层干部工作方式方法要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深入田间地头,开动脑筋,着眼长远,实打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基层矛盾冲突多,尤其是边远山区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建设发展形势复杂。坚守一阵子很容易,坚守一辈子很难。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调纠纷、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基层干部就必须要做好长期吃苦的思想准备和能力储备,与群众同甘共苦,在苦中作乐,苦中修身、苦中为民。“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责任担当在前,吃苦受累在前,多进行换位思考,多看看农村的艰辛,多想想群众的困难,干部苦不苦,群众心中最有谱;群众苦不苦,干部责任在肩当最清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人吃苦,万人香甜”基层干部敢于担当,善于吃苦、坚持吃苦,披荆斩棘、攻坚破难,群众就会少吃苦、多受益,少忧虑,多福祉。

“三严三实”是基层干部的工作准则和职业目标,“严”当头,“实”站立,做到信仰纯洁、律己修身,公正用权,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善于吃苦,方能在农村基层发展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开辟出崭新的天地。

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到三严。

第一,基层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这就要求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自觉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这就要求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的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远离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保持艰苦奋斗的朴素作风。

第二,基层党员干部要严以用权。这就要求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自觉的做到权为民所用。这就要求基层党员干部行使权利时按照法规、制度、程序进行,自觉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中去。这就要求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破除特权思想,在实践中杜绝特权行为,拒绝以权谋私。

第三,基层党员干部要严以律己。这就要求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遵守党纪国法,让党纪国法成为基层党员干部坚决不能碰的带电高压线。

3月9日下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关于作风建设“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字字珠玑,振聋发聩,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语重心长,对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规范党员干部言行,凝聚党心民心,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也是给广大党员干部上的一堂生动的党课。

这是向全党干部提出警示,更是发出的一声号令。当前,“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在全国各地持续展开。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正在成为一种新风尚、新气象、新动力。党的干部的作风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中央领导更是率先垂范,以“三严三实”的行动为镜,带领和影响各级党员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真心实意地“沉”到人民群众中间,以心换心、塑造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存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市县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基层单位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直接,其不良作风更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必须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严三实”的要求,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务员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时刻自省,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应该为谁而用。“做人要实”,这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只有实于做人,对群众才能有真感情,谋事才能实事求是。在深入扎实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党员干部更加需要以“三严三实”的作风,坚持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解决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使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干部作风转变的新风气。

所谓严以修身,亦即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接触面广,在群众中影响面大,务必要树立起“党员是公仆,干部是服务,领导是责任”的理念,时刻约束自身言行,勤于修身、勤政廉洁,真正做到“挡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按法制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党的领导干部,因为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尤其容易产生“高高在上”的心态。须知“上马”是高,“下马”你也是群众中的一员,跟大家一样高。

再者,我们需要加强各级党员干部的严以律己思想教育。所谓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改进作风,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本靠制度,关键在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立说立行改作风,严于律己,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为民服务的一件件事情做起,作好表率,起好示范,树好标杆。同时,也需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防止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借节日之机收敛财物。

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做人要实,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尤其是在面对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观念转变,正视了不同利益主体博弈频繁的现实,才会加紧建立利益协调平衡机制;看清了我国发展阶段的实际,民生改善措施才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深刻认知了基本国情,才能更好实现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的统一。

“治大国者先治吏”“吏治则国治”。总而言之,深化改革,转变作风,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加强队伍建设,切实做到“三严三实”,必须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既大胆探索又脚踏实地,在作风建设上坚持一鼓作气、一抓到底,为巩固和扩大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确保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永久“扎根”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引。

去年的3月9日,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中,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也就是“三严三实”的由来。那么什么是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什么又是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呢?下面我就自己经过学习后的领悟为大家做个讲解。

严以修身就是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律己就是要始终心存敬畏、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谋事要实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创业要实就是要始终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实绩。做人要实就是要始终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公道正派。

“三严三实”从锤炼党性、用权为民、为政清廉、求真务实、敢于担当、公道正派等方面,阐述了新形势下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新内涵,是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发出的新的动员令。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党员干部作风与新形势不适应的问题,更好地巩固执政基础、提升执政能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铭记、积极践行,使“三严三实”成为自觉遵循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真正以严和实的过硬作风树形象、聚民心、促发展。

可以说“三严三实”是基层干部的工作准则和职业目标,“严”字当头,“实”字站立,做到信仰纯洁、律己修身,公正用权,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善于吃苦,才能在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广阔舞台上有所作为。

有句俗话说的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什么要强调基层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因为基层单位,直接面对的是职工群众,是整个团场经济运转的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一些基层,部分基层党员干部觉悟不高、认识不够,在思想政治工作、经济发展等方面有较大差距:一是认识不清。认为只是基层单位,上面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没必要搞那么多思想建设和党的.教育工作;二是重农业生产轻思想教育和学习。经常忙于农业生产工作,而忽视了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三是谋事创业不够。只注重按部就班的生产环节,不注重深入学习领会国家和兵团政策,缺乏运用好政策为职工谋事创业的主动性和责任心。

那么基层党员干部如何践行“三严三实”呢?在这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要加强学习,踏实做人,修身养性塑品质。

基层党员干部身处工作第一线,是日常工作的具体执行人,因此,更要结合本职工作学习各项专业知识,缺什么,补什么,解决本领恐慌的问题,努力形成符合时代要求和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如今在我们二站已经有职工(蒋明伟)在打造和建立农产品销售的商业网站,而我们有些党员干部还根本不懂得如何运作。在基层经常听到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说:理论水平低,文化底子薄,学不好、学不深。我觉得这是一个态度上的问题,你不学,就是不讲政治,不想学,作为一个基层单位的党员干部,你不带头学习,对国家、兵、师的大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又如何能理解到位,理解不到位,你怎么能通过政策的引领带领职工致富,搞好整个单位的经济建设,怎么能把单位支部班子团结好,建设好。我个人认为学习是必须的,不能以理论文化水平低为借口不学习,相反正因为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就更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新技术、新理念、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及时了解中央及兵、师的大政方针、政策,确保将各种惠农政策贯彻到位、落实到位。

有人说:好人未必是好官,但好官必先是好人。正所谓“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做人作为为官的前提,夯实做人的根基,塑造良好的人格。一是修身要始终如一,党性修炼要经常化。党性是中国共产党明显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性,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这种特性理应更加明显。党性不是先天形成,并非一成不变,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质,提高道德修养,拓宽知识结构,锤炼作风养成,强化组织观念,在不断修炼、约束、完善中,充分认清自我,克服人性弱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锤炼过硬的党性,在政治上始终清醒。理想信念要坚定。一个没有信仰的党员,就称不上是合格党员,信仰缺失或信念丧失,必将目光短浅、精神疲软。道德境界要提升。党员领导干部“德”的标准立不好,会带动和形成一种风气,影响单位的建设和发展。提升道德境界,首要的是“静心”,心的方向把持不住,德的树立无从谈起。二是要时常拷问自己的心灵,触及思想深处。面对各种利益和欲望,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常触摸自己的灵魂,能否一如既往地终身为人民服务。近年来落马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入狱时才反思和拷问自己,但为时已晚。党员领导干部用权时要拷问,伸手时要拷问,利欲熏心时要拷问,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三是心灵要不断净化。要认真照好“灵魂”这面镜子,常常问一问自己心中是否还有信仰,时时想一想最初的入党誓言、入职初衷有没有淡化,有没有思想动摇的危险,有没有被腐化侵蚀的前兆。做人内心不清静,七情六欲必将困扰一生。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铭记“志从淡泊来,节在肥甘丧”,静下心来修身养性,净化心灵。

二、要办事公道、清廉为官,服务人民当公仆。

基层干部最接地气,最有泥土味儿,最为群众所关注和依靠。做为基层党员干部要摆正位置,公正用权。“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群众的眼里,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只要是干部,哪怕就是一个普通的办事人员,都代表着党和国家行使权力。“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权公正就必须要把权力使用的着力点放在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造福一方、福及子孙的高度,出于公心、出于民意,出于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方便群众办事,惠及民生上来。基层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摆正自己的位置,用权为公为民,信念坚定,用一言一行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在最广大的基层造就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是要谨慎用权。官是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民谋利的工具。权力是组织赋予的双刃剑,既能激励人,又能腐蚀人;既能干出一番事业,又能毁人一生。党员领导干部如何看待和行使手中权力,树立什么样的权力观,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形象和命运,更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关系着党的前途命运。切不可把权力作为立名求利的工具,公权私用,滥用职权,轻则毁个人、败事业,重则激民怨、乱社会。要秉公用权,审慎用权,充分发挥权力的公共性和整合性,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切不可把权力的扩张性和支配性蜕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从思想源头上解决好“为谁当官、为谁掌权、为谁服务”这一从政为官的根本问题,不能把权力“庸俗化”、“商品化”,切实把责任道德同理想信念结合起来,强化权力约束,切实秉公用权、勤政务实,依法用权、为民造福。

作为基层单位领导干部手里都有些权力,小一点的比如说低保户的确定,救济粮、困难补助金的发放等等,再到大些的比如说安居房指标的上报和确定,集体土地的出租和承包等等,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单位作决定审报的,如果将这些权力变成个人的决定,办事不公道,不正派,就会出现“四风”中的各种问题,有的会违反纪律规定,有的会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问题我们身边也有所发生,大家可能也都听到过、看到过,因此我们对于手中的权力要把它用好,要把它用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上,绝对不把权力用来为自已谋私利上。一个干部好不好,能否得到群众的认可,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看我们的干部办事公不公道、办事正不正派,俗话说得好,人人心中有杆称,你的为人如何,你有几斤几两,群众心里最清楚,办事公道、正派的干部群众就认可,在群众的心里也会更有分量。

二是要遵纪守法。法为违法乱纪者而制定。党员领导干部能否牢固树立遵纪守法、自觉接受监督意识,直接影响到单位风气好坏。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将个人置于党纪国法的监管之下,坚持把党纪国法作为“紧箍咒”,主动把自己放到制度的“笼子”里,带头积极学法、严格守法,自觉用纪律和法律约束自己、规范行为,做遵纪守法的表率。对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党委作出的决策部署,一定要做到令行禁止,不能置若罔闻,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坚持民主集中制,要当班长不当家长、有主见不主观、总揽不包揽、协调不代替。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争权力大小,不争角色轻重,不争功劳多少,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搞特殊化,更不把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要敢于同违法乱纪行为做斗争,发现违规违纪现象或苗头性问题,要及时批评教育,督促纠正,防微杜渐。

三是要清正廉洁。廉洁从政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做到廉洁奉公就拥有让人难以抗拒的“魔力”。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敬畏权力、敬畏法律、敬畏组织、敬畏群众、敬畏舆论;自觉做到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去非分之想、常修从政之德;切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顶得住歪理、把得住小节、经得住诱惑;做到眼不红、心不贪、嘴不贪、手不伸;切实堂堂正正做人、公公道道办事、大公无私用权;做到自敬、自警、自醒、自律。要培养健康情趣,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共产党人。

三、要多干事,干实事、提升能力干好事。

基层党员干部要践行“三严三实”就要从小事小节做起。在《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一文中提到,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习这番讲话对基层党员干部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在基层单位无论是承包缴费、低保申请、灾后补贴,还是邻里吵架、夫妻不和等这些琐事小事,老百姓都会找基层党员干部解决。基层党员干部在履行职责中要从大事着眼,小事做起,不能吃拿卡要,不能在小恩小惠面前丢掉了原则,在基层工作中要慎独慎微,慎小事、拘小节,始终保持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要真抓实干。提出执政重在基层,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最终要靠基层干部团结带领群众去贯彻和实施,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也要靠基层干部组织引导群众去实现。这就要求基层党员干部以人格魅力去感染身边的群众,以精通的业务能力“传帮带”,与职工群众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群众利益无小事,吃穿住行、就业上学、住院养老等问题对群众来说就是大事。基层党员干部要为民尽职尽责,舍得付出,舍得吃苦,敢作敢为、善做善成,在实干中破解难题,在实干中抢抓机遇,在实干中为群众谋福祉。

有的干部总认为我们兵团干不了事,无法干事,团里叫我们干什事我们就干什么,把团里交给的任务干完,也就不错了,有这种想法的干部不在少数,希望要扭转这种不良局面,当然,也不是短期内就能实现的,现在中央改革的步伐在加快,对兵团的好政策也出了不少,要是我们都能好好地学一学中央的这些政策,吃透政策精神,或许我们就会有所行动,谋一些实事,帮助职工致富,也可以到一些先进的团场去学习、去取经,看看人家是怎么想办法让职工致富增收的,我们的差距和不足在那里,我们的优势又在那里,别人可以搞的东西,我们这里可不可以搞,关键是在我们的思想上,在行动上,有没有谋事的思想和行动,有没有创业的思想和行动。向站里蒋明伟的种植合作社就非常不错,这种模式为他的葡萄园的经营扩展带来了许多便利,效果很好,我们领导干部应充分利用这样的能人牵头,发展种植、养殖业,形成多元化增收的良好趋势。

如果我们党员领导干部不履职、不正确履职或履职能力不强,那是对个人能力素质的否定。做为党员领导干部既要有思想素质,又要有能力支撑,二者缺一不可。一要提升能力。能力是做事的根本。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本领恐慌”和“能力危机”的意识,提升履职能力。要提升理解能力,把党的新政策学深悟透,多向单位里的能人学习,向致富能手,创业能人学习。要提升执行能力,切实吃透上情,结合实际,创新思维,找准方法,切实把上级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同时,还要提高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果断的应变能力,科学的决策能力,组织、协调、管理和驾驭能力。各方面能力素质强,才能把党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完成好,才能促一方发展,谋百姓之福。二要实干为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基层干部要抓住重点,找准难点,统筹兼顾,以民生为大,以群众利益为重。“干部脚上有泥土,群众心中才不堵”。基层工作就是要多些泥土味儿,多接些地气,多些家长里短的细细考量,多些是否符合民意的左右权衡。贯彻上级的政策措施,拒绝虚化走样、拒绝打折扣、换汤不换药,不搞形式主义,不敷衍了事,不做表面功夫。要结合农业生产、生活实际,深入田间地头,开动脑筋,着眼长远,实打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想干事是事业心和责任心,敢干事是胆魄和气略,会干事是能力素质和水平,干成事需要时间、群众、历史来检验。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实干作为衡量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在实践中检验能力,提高素质。要把发展思路分解落实到每一件工作,具体细化到每一项任务,切实做到思路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把精力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用在促进职工致富增收、社会稳定上来。

三要敢于担当,善于吃苦。基层矛盾冲突多,尤其是在生产经营阶段,遇到的问题较为复杂,职工的需求也在逐年提高,在基层工作要想把一个单位经济搞上去,使所有的职工都富裕,都能够年年有收获就会很辛苦,坚守一阵子很容易,坚守一辈子很难。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调纠纷、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基层干部就必须要做好长期吃苦的思想准备和能力储备,与群众同甘共苦,在苦中作乐,苦中修身、苦中为民。“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责任担当在前,吃苦受累在前,多进行换位思考,多看看职工群众的艰辛,多想想职工群众的困难,敢于担当,善于吃苦,群众就会少吃苦、多受益。

多干事、干实事、干好事,不仅是上级对我们的要求,也是职工对我们的期望,多干事,干实事、干好事不仅仅要完成团里下达的各项任务,更要带领职工找好致富发展的路子,勇于实践,敢为人先,扎扎实实把职工的多元经济发展起来,让广大职工群众致富增收奔小康。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主席9日下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期间指出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即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三严”是根本,“三实”是要求,“郡县治,天下安”,基层干部穿梭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针眼中,是“万精油”更是“千斤顶”,如何做到“三严三实”对践行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新农村的改革发展至关重要。

“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群众的眼里,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只要是干部,哪怕就是一个普通的办事人员,都代表着党和国家行使权力。“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无论是大到基础设施建设或者一方经济发展,还是小到一户拆迁户的补偿或者一个低保名额的审批,用权公正就必须要把权力使用的着力点放在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造福一方、福及子孙的高度,出于公心、出于民意,出于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方便群众办事,惠及民生。基层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摆正自己的位置,用权为公,方能在最广大的基层造就风清气正原始政治生态。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基层干部要抓住重点,找准难点,统筹兼顾,以民生为大,以群众利益为重。“干部脚上有泥土,群众心中才不赌”。基层工作就是要多些泥土味儿,多接些地气,多些家长里短的细细考量,多些是否符合民意的左右权衡。贯彻中央政策措施,拒绝虚化走样、拒绝打折扣、换汤不换药,不搞形式主义,不蜻蜓点水,不敷衍了事,不做表面功夫。基层干部工作方式方法要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深入田间地头,开动脑筋,着眼长远,实打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基层矛盾冲突多,尤其是边远山区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建设发展形势复杂。坚守一阵子很容易,坚守一辈子很难。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调纠纷、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基层干部就必须要做好长期吃苦的思想准备和能力储备,与群众同甘共苦,在苦中作乐,苦中修身、苦中为民。“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责任担当在前,吃苦受累在前,多进行换位思考,多看看农村的艰辛,多想想群众的困难,干部苦不苦,群众心中最有谱;群众苦不苦,干部责任在肩当最清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人吃苦,万人香甜”基层干部敢于担当,善于吃苦、坚持吃苦,披荆斩棘、攻坚破难,群众就会少吃苦、多受益,少忧虑,多福祉。

“三严三实”是基层干部的工作准则和职业目标,“严”当头,“实”站立,做到信仰纯洁、律己修身,公正用权,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善于吃苦,方能在农村基层发展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开辟出崭新的天地。

走基层总结如何写篇十二

常怀为民之心。意思就是“修身静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百姓心中所盼,就是我们心中所念。有了这样一种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达到一种新的境界。习总书记曾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些基本诉求的根本保障就是基层组织要当好人民的靠山,基层干部更是要有身先士卒、修身静心的素养。特别是在今年这个多灾之年,从年初的新冠疫情爆发,到前段时间全国各地洪涝灾害肆虐,都需要基层干部常怀为民之心,勇当先锋、率先垂范,时时刻刻做好为人民群众牺牲奉献的准备。更需要需要我们时刻重视修身静心,加强党性锻炼,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抵制歪风邪气,时刻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把心思和精力放到为群众服务上来,尽心尽力办好群众关心的事,只有百姓舒心,我们才能安心。

第二点体会,敬畏手中权力。意思就是“严以用权”。说到底,就是要依法用权,为民用权,按规则、按制度用权,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决不能乱了规矩,乱了章法,一切依着自己的性子干。有人说,领导干部是高危职业,危就危在用权上,如果因为有这样的位置,就忘记了自己是谁,眼里没有组织,没有纪律,必定会对党的事业造成危害,也会自己毁了自己。总书记强调,对个人的荣誉、地位、利益,要想得透、看得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只能小心谨慎地用好权力。任现职以来,我深深感到用权的压力,不但要把住底线、也要防微杜渐,对权力要心存敬畏之心,一旦不敬畏手中权力,缺少拒腐防变的能力,稍有不慎,就会引火自焚。我们应该牢记,权力来自群众,只能用于群众。越是权大,越要低调,越是权大,越要谨慎。官瘾大,权力大,野心膨胀,必然会犯政治错误,会犯人品错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最后跌得头破血流,落得身败名裂。

第三点体会,心底无私天地宽。意思是“严于律己”。严以律己、心怀坦荡,时刻保持一种“我将我心向明月”的宁静与坚守,这一点很难得。总书记反复强调防微杜渐,针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风,就是告诫我们,廉洁自律一定要从小处着手,千万不要拿小节不当回事,小节收不住,就会铸大错。一般看来,腐败都具有连续性,有了第一次就会想第二次、第三次,长此以往,不可收拾;同时腐败又具有膨胀性,有了小贪就会想中贪,随之演变成大贪,最后酿成人生悲剧。十八大以后,这样的案例太多了。我们一定要常思“严”之益,常念“纵”之害,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警钟常鸣,时刻做到一心为公、两袖清风。单位建设任务多、敏感事务也多,涉及钱物的事务也很多,我始终把总书记的千叮万嘱牢记心间,时刻要求自己做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人,对自己要求以身作则从严律己,对别人要求一丝不苟、求全责备,坚决在“严”字上面狠下功夫。

第四点体会,凡事从实际出发。意思就是“谋事要实”。我们做决策、干事业,一定要把上级的要求与我县的实际结合起来,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谋事是为了成事。蓝图谋划得再好,没有好的办法,也变不成现实。这需要我们从单位实际出发,围绕单位的特点研究措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单位新组建不到两年,百废待兴、百业待举,部门也是千头万绪、从零兴业,部门人员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单位整体基础极其薄弱,作为单位部门领导,要从实际出发,要本着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心态,从零打基础、从实际抓建设。同时,谋事还有一个核心点,就是心系广大群众,凡事要谋到群众的心坎上,这是谋事之基、干事之本、成事之要。官兵的所需、所盼,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和目标,这一点,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偏颇。通过调研了解,我们都会发现,其实官兵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多用一点心,多出一点力,问题很容易解决,他们也很容易满足。

第五点体会,老实人不吃亏。意思就是“做人要实”。做人要实,既是官品,也是人品。“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做老实人,不做亏心事,对组织、对同事都问心无愧。做人做事,最讨厌的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嘴上抹着蜜,脚下使着拌。与人为善必自善,与人为恶必自恶。作为基层干部,我们应该祛除“小团体主义、小圈子思想”,时刻站位大局做人做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人情味,而是各种交往一定要把握原则,不能把人情当成权力交换的筹码。只有心底无私、公开透明,才能让绝大多数人理解、信服。

走基层总结如何写篇十三

在座的是我们的班子成员和各科室、社区的负责人,可以说,是我们办事处工作的中流砥柱,是夯实基层工作的四梁八柱,是我们完成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是骨干和主流,更是领导的助杖,处于承上启下、内联外接的关键位置,承担着大量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个别班子和中层长期在同一岗位工作,情况很熟悉,经验很丰富,特别在一些政策性、专业技术性较强的部门,中层干部所发挥的作用则更为重要。我们制定既符合上级精神又结合实际的工作举措,需要班子和中层干部发挥智囊作用,提供决策参考;我们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工作怎么落实,如何落实,也需要班子和中层干部发挥能力优势,创造性地贯彻工作部署,保障工作落实。还有每一次政策精神的宣传贯彻,每一项措施的实施,更需要中层干部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做好上传下达和融会贯通工作。一个单位和集体有着怎样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跟在座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所以,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想要做好这些不外乎“做人”和“做事”两个方面。下面,围绕这两个方面,我讲五点意见:

***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打铁还需自身硬”,读书学习,是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我们党与时俱进、永葆生机的优势所在,怎么学?我想就是向书本学、向大家学、向社会学这三个层次。

向书本学就是读书,是最基本、最基础获取知识的手段。“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曾说过,“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所以,阅读能让人明志、睿智,使人的思想变得深刻、满腹经纶,博古通今。我们上学阶段就是在向书本索取知识,这是我们拥有继续学习能力的基础。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就是说修身应该从学习开始,学习应该从读书开始。作为领导干部,应当比别人看得远一点,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除了办事处安排的学习外,要养成坐下来读书、沉下来研究、静下来思考的习惯,勤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经常性的开展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学习,时常关注国际国内时事动态,了解国情、市情和区情,这对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看清局势,抓住上级精神与工作的结合点,理性思考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随时校正自身言行,指导工作,服务发展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我们解决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问题,增强思想素质和修养的重要途径。再者,就是要紧跟知识更新的步伐,结合本职工作,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在学习中善谋、善作,在工作中动脑筋,在事情把握上眼界要活,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责任目标,这样才能从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表面现象中抽丝剥茧,发现本质,找到事半功倍的解决办法,真正成为一名懂理论、会专业的行家里手。

大家应该看过《***的七年知青岁月》,青年***到陕北插队,只带了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的全是书;“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而且一直坚持,广泛涉猎了历史、政治、哲学、文学、外交、传统文化等领域的大量书籍。***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之所以具有哲学的眼光、底蕴和智慧,之所以能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之所以常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就与他注重学习、读书有关,与他“厚积薄发”的积累有关。

向大家学,就是向长辈们学,向身边的同志们学,这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每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都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领,都有一项或者多项,胜别人一筹的地方。比如为人处世的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处理问题的方法等等,这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方面。向大家学,就要端正态度,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要时刻保持一颗学习之心,要善于发现每一个人的优点,向每一个人的优点学习,向值得学习的人学习,向值得学习的方面学习,学习别人的为人之道、处事之理、经验之谈,取长补短,既要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要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向大家学,其实就是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教训,减少自己走弯路的次数,积攒成功的经验,汇聚向上的能量,找到成功的捷径。如果当初唐太宗不能听取魏征的逆耳之言,又怎么能出现“贞观之治”?假若当初刘备不能三顾茅庐,虚心求教,又怎能“三分天下有其一”?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亲赴洛阳,虚心向老子请教礼制方面知识的故事,就是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历史典范。再比如,北京市社会治理实行的“街镇吹哨,部门报到”的成功办法,我们拿过来,通过创新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用到“路长制”上,一样可以达到“路长吹哨,部门报到”的目的。

向社会学,就是向大自然学习,就是参与实践,这是获取知识的终极表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实践是人生成长的教科书和难得的精神财富。向书本学习使人懂得思考,向人学习使人知道如何思考,然而向实践学习却会使人明白为什么思考,知道自己的“知”,促进自己的“行”;通过“行”,又能使自己了解自己的“不知”,达到继续学的目的;反过来经过再思考,再实践,最终达到知行合一。只有多向社会学习,多参与实践,才能拥有开阔的心胸和海纳百川的气概。***在回顾插队经历时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七年知青岁月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为后来担当党和国家大任,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基础。我们的党建工作、平安建设、大气污染防治,还有即将开展的安置房分配等工作,哪一项工作不需要理论的支撑,哪一项工作不需要边学习边实践。总之,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一种需要,一个陪伴一生的朋友,持之以恒、点点滴滴的积累,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才能与时俱进,达到明事理,懂分寸、知大小、辨善恶、促工作、出成效的目的。

我们的班子,有的分管好几项工作,涉及好几个科室;我们的中层,特别是社区负责人,加上协管和招聘人员,也管理着一二十人的团队。这就涉及到带队伍的问题,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带队伍是一门综合能力测验,既要有思想认识,还得有实践能力。

要带好队伍,就要摆正心态。带队伍,还要懂得为官为民的辩证关系,摆正自己的心态。内乡县衙悬挂一副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副对联的意思是说,为官者吃的穿的,全是老百姓供给的,老百姓是官员的衣食父母,当官的不能倚杖权势而欺压百姓,要记住自己也是百姓的一员;得到一任的官职,不能自视高贵荣耀,为国为民即使丢了乌纱帽,也算不得是什么耻辱事,不要说地方官没多大作用,要知道地方治理的好坏,百姓是否安居乐业,全靠地方父母官。引申到我们,也是如此,要正确对待身边的同志,爱民如己;同时还要正确对待自己,以勤政为己任,言传身教。

要带好队伍,就要会团结。带队伍带的就是人心,聚人心就要讲团结,“团结是干事兴业的法宝”。***同志曾经说过,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人心齐,泰山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等,都是在说明团结的重要性。团结不是问题,问题是怎样才能使人团结。“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作为部门带头人,要把大家团结起来,就要知人善任,说到底,也就是识人、用人的问题。由于年龄、经历、分管工作及处事方式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各有偏差等原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所以就要求我们要树立“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观念,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集中与个人、友情与原则、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善于把每个人的作用都发挥出来,扬长避短,大事面前讲党性、讲原则;小事面前讲谅解、讲风格,求大同存小异,让每一位同志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有些中层干部安排个工作没人搭理,布置的事情没人落实,就领这几个人,大家都还离心离德,各自为战;还有些班子,为人处事不能一碗水端平,总是高高在上,下面的同志有意见,面和心不和;甚至还有些自私自利,没有胸怀和气量,干工作不能以身作则、亲力亲为,说成绩的时候夸夸其谈,说问题的时候把自己栽的干干净净,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一点负责人的担当都没有。还有的认为团结就是“一团和气”,信奉“老好人”主义,该说的不说,该管的不管,将结团作团结,身上充满江湖义气,结成所谓的“小圈子”,抱成一团,互相取暖。这些现象都对我们推进工作造成了或多或少的阻力,埋下了不安定的种子。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有很多原因的,但是讲团结肯定是不能忽视的。毛泽东曾说过: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他是讲团结的典范,就如何处理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就如何处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重要方针;就如何处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提出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大原则。还有老一代中国女排队员们正是凭着团结拼搏的劲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荣获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赛“五连冠”,打造了影响至深的女排精神。这些足以说明团结的可贵,团结的力量。

历史上的刘邦、刘秀、刘备,还有宋江,这些人被大家所拥戴,实际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团结一批有本事的人,这么多有本事的人至情至信的跟随,就是大本事。“自己成功,也允许别人成功。同样,让别人成功,更能促进自己的大成功”这是曾国藩的为官哲学。一个部门、团队能否高效运作,能否愿意和谐共创,取决于在座的自身作为,以及能否找到合适的人,让他们用合适的方法做出合适的事。作为负责人,你进步了,你所带领的人没有进步,这只能说你是一个失败的管理者;你进步了,你带的人也进步了,只能说明你是一个及格的管理者;你进步了,你所带的人超过了你,这才能说明你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要让一个部门、一个集体团结起来,是一件既要花心思,更要花力气的事情,并且是一件既具有艰巨性又具有长期性的事情。目前,我们的工作千头万绪,日益繁杂,哪一个不是硬骨头,哪一处不是陡坡险滩,涉及的都是利益和大局,牵一发而动全身,关起门来各顾各不行,零打碎敲也不行。要以事业为重,有容人之量和爱人之心,勇于负责,严于律己,经常与大家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切磋工作,做到政治上互相信任,思想上互相沟通,工作上互相支持,处事上互相补台,生活上互相关心,心理上互相理解,既当同事又当朋友,既当同志又当兄弟,不耍手腕,不玩权术,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争你高我低,多看别人的长处,多想自己的不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更上一层楼,我们xx稳居年度考核排名第一方阵的目标才能持续。

古语道:“用人以德,唯德是举。”纵观中国几千年来的治国理政历史,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千千万万,难以一概而论,唯有以“德”为先经久不衰。

从历史的角度看德治的发展。“德治”最早源于儒家学说倡导的道德规范,成书于周代的《诗经》《尚书》中。《诗经》的不少诗篇通过赞颂先祖的仪型、圣王的灵光,来表达民众衷心推戴的情感,蕴含着前代圣贤以德治国的思想。而《尚书》中也提出了“敬天保民”“以德配天”的命题。据记载,德治思想的源头可追溯到尧舜时代。舜的家世非常不幸。母死父盲,继母又奸诈,同父异母的弟象,也常欺侮他。一家人三番五次、想法设法加害于他,但每次都被舜化险为夷,但舜却不计前嫌,以德报怨,并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爱护弟弟。尧帝听说此事后,对他更加钦佩,便让他主管百官,代替自己管理天下。之后,舜顺天应人,荣登帝位,国号有虞,故后世也称其为虞舜。后世之所以把他推崇为中华道德的创始人之一、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就是尊崇他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爱民如子的德行。

德治思想作为“周孔之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着“礼法并治、德主刑辅”这个中心逐渐深入,历经几千年的演进,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指导思想。从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天下为公”到“五讲四美三热爱”再到“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特别是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不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一步步深化,无不体现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从国家层面来讲,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谈到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时,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并提出了“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的要求,这进一步明确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道德建设对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法律的主要功能在于“惩恶”,而“扬善”则主要依靠道德的自律来进行,这充分说明了法治与德治在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中共同发挥作用,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法外有德,德中有法,法治与德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实行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方略,德治通过社会风气和舆论感染民众内心,使其主动规范自身言行举止,但面对道德感缺失的个体却无法进行实质性制裁,法治依靠国家机器保证强制性,得以弥补德治的缺陷而为社会主义各项建设提供保障。

从用人的角度来说,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曾多次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工作的根本问题是以什么样的标准用人、树立什么样的导向,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德才兼备,德是才的统帅,决定着才发挥作用的方向;才是德的支撑,影响着德的作用范围。两者相比,德为先,才为主,德就是人品,才的不足,可以通过持续的培养和实践获得弥补,但一个人如果没有“德”,那么他拥有越多的知识,对人民的危害就越大,不能堪于重任。

目前,我们正处于和平时期,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越是在优越的环境下,越要重视“德”的作用。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位禅师问弟子们:“怎样才能除掉野草?”第一个弟子说:“用铲子把杂草全部铲掉。”第二个弟子说:“可以一把火将草烧掉。”第三个弟子说:“把石灰撒在草上就除掉杂草。”第四个弟子说:“他们的方法都不行,那样不除根,斩草就要除根,必须把根挖出来。”弟子们讲完后,禅师说:“你们讲得都很好,从明天起,我们把这块草地分成几块,按照自己的方法除去地上的杂草,明年的这个时候再聚。”第二年的这个时候,弟子们用各自的办法都不能彻底铲除杂草,而禅师的那块原本杂草丛生的地已经不见草了,取而代之的是茁壮的庄稼。弟子们这才明白:在杂草地里种上庄稼,才是除去杂草的最好方法。品德就像庄稼,要想清除心灵上的杂草,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德修身。以德修身是为人的第一品德要求,领导干部的威信也是从品德形象中树立,古人云:“服人者,以德服为上,以才服为中,以力服为后”。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品行不端的人成为干部,他怎么可能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处事公道正派、做人老实本分、干事勇于担当、为官清正廉洁,怎么可能使下面的人信服。所以,我们要有“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追求,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更要兢兢业业,努力工作,达成外王的事功,在“修己”中“安人”,真正达到以“德”治人。

政治品德是领导干部的为官之本,立业之基。干部的德,应当包括政治和人品两方面,即讲理想、信念、宗旨;讲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方向,也包括做人的基本道德,如诚实坦荡、不讲假话,正直善良、有同情心,不阿谀奉迎、不投机取巧、不嫉妒他人、不幸灾乐祸、不落井下石等等。我们要把德才兼备作为工作的标准和要求,成为一种导向和标杆;作为我们改进工作、提升能力、推进发展的终身课题。

在座的都是某个部门的负责人,多多少少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承担着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你们的素质如何,尤其是职业道德如何,直接体现着整个办事处的思想道德状况。当前,看干部的“德”,主要是看其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只有具备良好品德,才有忠于事业、为民服务的恒久动力,只有具备出色才干,才有胜任本职工作的专业技能。所以说,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和权力才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挥作用,最终达到“善治”。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对人民群众力量最形象的比喻。《淮南子》里曾说: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共产党就是凭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并依靠这个方法始终保持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坚持民本意识,要求我们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我们要甘当群众的“小学生”,从他们的朴素智慧中汲取营养、实践创造中提炼经验。这里有一个故事,1939年,中央把359旅从120师调回来以后,准备在延安南边设防,但国民党顽固派兵进攻。中央决定搞自力更生,围绕要不要开发南泥湾,延安的自然科学研究院进行了水土自然资源和气候全方位的调研,但一直没确定下来。1941年1月份,趁春节拜年期间,毛泽东找了七八个农民来问问。农民说,延安这个地方‘龙年日炎炎,蛇年雨绵绵’,毛泽东听完大手一伸,决定开发南泥湾,他说老百姓几代人的谚语是靠谱的。这就是共产党的实践哲学,这就是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坚持民本意识,要求我们要经常深入到一线,切实为群众办实事。“但愿苍生俱饱暖,不愧辛苦出山林”。我们的很多工作,如果你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就永远不可能发现问题,更不要说解决问题了。咱们有些社区负责人,到目前为止,辖区的很多公共单位的负责人是谁不知道,和谁对接工作不知道,有了工作安排不下,也不去沟通和走访,甚至连有些单位的门都进不去,可想而知,你们的工作怎么开展?我们有些职能部门,一些简单的事情,非得托关系、找熟人才能办;一些可能有些难度,但是没有反作用的事情,怕出事、怕担责、怕麻烦,就是不给办,明明就盖一个章了事的事情,叫老百姓跑来跑去,压着办。

由此可见,在工作中,要讲原则,但是更要有灵活性,要切实深入群众,认真调查研究,把群众的愿望、要求和工作时间集中起来,加以分析、综合和提高,使之系统化,从而作出工作决定,提出我们的政策、任务和规划。当工作决定形成之后,再回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贯彻执行,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只有这样我们的很多工作才能有条不絮的开展下去。像xx路治理,硬件条件比较差,我们就从宣传发动做起,从全员上阵做起,分管领导亲自上阵,工作人员任劳任怨,一家门店一家商户的发动,不行了,就自己拿着抹布擦、拿着笤帚扫,拿着小铲清,对照标准一条一条的过,整治的结果,最后得到了区领导的肯定。

这里说一下具体的工作,今年的工作目标已下发,这里强调两方面,一方面,各科室要根据目标分解,针对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按照先易后难的标准,分清哪些工作是需要短期解决的,哪些是需要长期解决的,哪些是需要共同努力解决的,哪些是需要克难攻坚的,对照这些问题,拉出任务分解台账,定出完成时限,明确年终目标,拿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厘清责任边界,责任到人,具体到事;同时对照以往工作,领先的要抓保持,中游的要抓进位,落后的要抓赶超。另一方面,各社区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至少打造一个亮点特色。下一步,分管领导要亲自把关,制定详细的完成时间表,监督落实。这就是我们的“作战图”,一旦目标明确下来,就要下定决心走到底,变“规划图”为“施工图”,变“时间表”为“计程表”,确保每项工作都能见底到位、落地见效,位居前列。

完成目标,要立足于实干。目标定下来,就是开展工作方式方法的问题。种过庄稼的人都知道,播种时将种子埋在土里后,要重重地踩上一脚。有人会问,踩得这么实,苗怎么还能破土而出?其实,土松,苗反而会出不来;破土之前遇到坚实的土壤,苗才能更茁壮地成长。“宁做蚂蚁腿,不学麻雀嘴。”这个谚语,是说做人做事要像蚂蚁一样勤快,多动腿,勤行动,善落实,而不能像麻雀那样牙尖嘴利,叽叽喳喳,纸上谈兵。“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实干就是为了真落实,办事处的工作就是实实在在的实事,是一件一件具体的事,而我们的工作就是把一件件简单而具体的事情坚持做、长期做,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就是不简单,就是不平凡。正所谓“扫帚不到,灰尘不掉”。咱们有些同志,工作没有一点主动性,存在“等靠要拖”现象,遇事“等”上级的意见,“靠”领导一遍一遍推着干,“要”条件讲价钱,能“拖”则拖,好像工作与己无关,躲过一件是一件。现在进行的市容市貌大提升,你不亲自下去,到路段上去,你就不可能知道哪一块是卫生死角,哪一块是比较难治理的点。像有些中层一安排工作就先强调困难,人不够、资金不到位,这条件有制约,那环境不允许;一遇到到问题就往上交、往下压、往外推、往后拖,宁可钻空子“走捷径”,就不愿意想办法“真解决”,到最后,汇报工作绕来绕去,说不到点上,为什么会绕来绕去,就是因为没有真真正正的落实,心虚的表现。

还有我们的党建工作,“一支部一特色”夯基垒台的基础性工作已取得进展,今年,各支部要在活动创新上全面起势,打造出一批容得说、叫得响、立得住的党建品牌。所有的这些工作的完成,都不是口号喊出来的,都不是报表填出来的,都不是总结写出来的,是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敢干、苦干、会干上来的;要拿出奋斗者的姿态,把实干当成是成功唯一的捷径,既当“指挥员”又要当“战斗员”,既做“施工队长”又做“敢死队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容渡过各种艰难险阻,达到目标。

当然,要实干就要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华而不实的作风,有些科室和社区,干了一点活,赶紧发图片,热衷于“晒”,这不是说你们没干活,是干一分宣传三分,照片发完,就算工作圆满完成了,结果成绩都在照片里、在资料堆里,这就完全背离了我们干工作的初衷。

完成目标,要学会统筹兼顾。基层工作繁而杂,各项工作相互交叉融合,一定要在实践中找到高效率的工作方法,在工作中加强对问题的研究,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学会“弹钢琴”“牵牛鼻子”,要善于在繁杂琐碎的各项工作中分清先后顺序,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西瓜芝麻一起捡,要做到急事先办、大事精办、要事稳办、特事特办,既会抓住重点,又能兼顾全面,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能谋全局,也能谋一域,抓大局,也能抓重点。对于各项工作,要提前理出思路,学会用不断发展的眼光谋划工作,努力提高开展工作的有序性和长远性,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有序运转。

完成目标,要善于沟通协调。善于协调是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基本的工作方法。原来有句话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咱的有些同志,干工作也是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到最后考核成绩就是上不去,出工不出活,出力不讨好,从根本上说就是不会沟通协调。其实,协调沟通的目的就是把我们真实工作情况,通过这种方式方法表达出来,让他们了解我们的工作情况,看到工作成效。与上面沟通协调,能深刻的了解上面的精神意图,工作要求和目标,便于我们科学安排布置工作;与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能统筹利用身边资源,获得支持和帮助,达到一举几得的效果;与同级之间沟通协调,能收获别人成功的经验,看到自己的不足,收到取长补短的功效;与同志们沟通交流,能更好的了解大家的所思所想所悟,把握同志们的思想动态,这对我们关心同志、开展工作都是有利的。现在很多工作,特别是一些全局性工作,大家都在干,甚至干的方式方法都一样,就是一个启动缓急的问题,就是一个宣传快慢的问题,就是一个成效好不好的问题,但是如果你能抓好提前量,就等于找对了方向,大家工作起来也相对轻松,结果和成效就显而易见了。

完成目标,要加强督查问责。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督查绝不是和谁过不去,问责也不是找某个人的“茬”。督查只是为了更好的找准工作中的问题症结、对症下药,着力解决问题,扫除落实过程中的障碍,保障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落实的最直接的手段。只有督查了,我们才能了解哪一块工作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从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我们还要改变过去这种“重督查、轻指导;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不断完善决策、明晰思路、强化责任,切实把督查作为一种促进工作、激励工作的方法,用督查推进工作落实。

古人说,“赏罚不明,百事不成;赏罚若明,四方可行”。下一步,我们还要在激励先进、鞭挞落后上下狠劲,正确使用“问责”手段,不能用问责代替管理、以问责推卸责任,避免“干事多出错多、不干事不出事”的逆向惩罚。对一些不担当、不作为的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要瞪起眼、拉下脸,坚决予以克服和纠正;真正为那些任劳任怨、愿意扛重活、打硬仗的干部撑腰鼓劲,为他们施展才智提供广阔的平台。当然,“制度是块钢,谁碰谁受伤”,对于任何敢于触碰党纪国法红线的干部必须依规处置。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xx已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要紧紧守牢持续走在全区前列的目标,主动适应新转变,化共识为共为,化心动为行动,带好队伍,干净干事,真正在xx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趟出一条路子来”,为重彩xx再添新的色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