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党课内容范文(优秀14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03:18:35 |
  • ZTFB |
  • 11页

总结是一个机会,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在制定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下面是一些成功企业的经验总结和优秀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党课内容篇一

为进一步关注课堂,研究课堂,促进我校数学教师们更加扎实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县教育局文件精神及学校教研活动工作计划,由教导处牵头组织实施,教研组具体落实“备课、说课、讲课、反思”等活动,对我校前期的“比武”活动小结如下:

按照县教育局“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通知和方案要求,我校在开学初就认真地制定了“课内比教学”方案,并组织全校教师聆听了省教育厅成厅长的讲话,并学习县教育局和本校“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广泛宣传动员。为加强对“课内比教学”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张朝伟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覃敏任副组长,学校班子成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与此同时,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考评机制,把教师教学比武情况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也作为推荐、评选优秀、骨干教师、评优表模的必备条件。9月,我校隆重举行“课内比教学”活动的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校长作了热情洋溢、振奋人心的讲话,号召我乡中小学全体领导、教师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全员参与,全面覆盖,确保我校“课内比教学”活动圆满完成。

1、精心做好课前准备

上课前,教师们自觉查找相关的资料,有效整合资源,自己制作课件。改变以往的那种“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三个一模式,教师们信心十足,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自身优势为有效课堂的创建营造氛围。

2、课堂角色转换

现代教学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应把课堂交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动”起来。在“大比武”活动中教师们都能做到这一点。让学生在动手批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释疑。教师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习的探究过程,开展自学互学、小组交流、自由汇报等形式,使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了较好的体现。

3、课堂生动、有趣、有效

9月,数学组“教学比武”活动第一阶段已经完成,在活动中,所有参赛教教师从备课、讲课到说课倾力以赴。认为这样的课堂扎实、有效,达到了预期效果。涌现出了一批课堂教学的优秀教师。这些老师们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如姚本贵老师注重学生动手实践和自主学习;胡秀成老师循循善诱,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赵正强老师课堂充满自信,等等。

1、一直严格过程管理。

自“课内比教学”活动开展以来,学校教导处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又是指导者,在过程管理上,我们做到认真组织、热情服务、悉心指导、细致整理。

按照我校“教学大比武”活动安排表,教研组提前通知讲课教师做好准备,并做好当天活动的组织、服务工作,有专人收集活动图片资料。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全程参与听课并且参与打分。讲课结束,即开展教研活动及时总结当天的“比武”情况,并做好比武教师的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比武图片的搜集与整理工作。

2、做好“课内比教学”活动档案的搜集与整理工作。

从上级通知、方案到学校通知、方案、比武课程安排表,从教师的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到比武得分表,建立个人业务档案。

在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们欣喜看到教师们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角色从演员转变为导演,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生动、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师潜心研究,自我反思,沟通交流,同伴互动,共同发展,业务素质得到较快提高。今后我们要一如既往的深入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让我校教师业务水平大幅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再攀高峰,使我校教育形象更加光辉灿烂。

党课内容篇二

在学校教科室统一安排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校理综组的“课内比教学”活动我作为教研组长经历了上课、听课和评课,我更是觉得受到了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

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一群勤钻苦研,敬业乐业、与时俱进的同行们,他们个个不甘落后,纷纷奔赴“战场”。通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安排、教学语言的组织……更是体现出了老师们的综合素养和极其过硬的基本功。例如,王时雨校长执教的《质量守恒定律》,上课伊始,十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做起了不同的实验,有化学反应前后相等的、有化学反应前后不等的,然后王时雨校长打开了大屏幕,让小组同学回答,那气氛、那激烈的成度难以用语言形容。最后在同学们的讨论中得出了结论论,这节课让我耳目一新。

这次“比教学”活动不同于以往的“优秀”,而是要寻找出那些“平常中的优秀,优秀中的平常”它就是要返璞归真,还原本于教学,我听后真是受益匪浅。

我坚信:有先进的典型可以学习,有各级各部门的重视,我校的理综组教学水平将会提升一个新台阶。我也同时坚信:我个人将在这个大舞台上跳出自己的风采。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想到了,我们的理综组课堂是非常妙不可言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我们的课堂不再沉闷,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作为老师不能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要大量的阅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解决源头活水的问题。同时,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我们要勤于学习,大胆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定会探索出适合新课标要求、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的最好教法。由此可见,“课内比教学”活动是时代的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自我提升的需要。

党课内容篇三

今后反腐败,一定要注意营造大势。为什么说毛主席是伟大的战略家、革命家?他在对敌斗争的时候,特别注意造势,大势造出来了,具体就好办了。我们搞好反腐败的大势,要抓好十件大事。

第一,抓好发展。发展问题是关系全局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发展是硬道理,发展越好就能为反腐败创造越多有利条件。

第二,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当前腐败易发多发主要是体制还没有完全转过来,机制不健全。

第三,健全社会民主政治制度。为什么腐败那么多,以少数人说了算为基本特征的专政制度是产生腐败的制度性根源,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所以要反腐败、防腐败就必须靠民主和法制。

第四,健全惩治预防腐败的法律制度。现在我们很多制度还是缺失的,比如这些年中纪委一直希望能搞一个国家廉政法或者反腐败法出来,我们一直没有一个关系全局的这方面的法律。还有些法律虽然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执行得不好。

第五,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是最直接的、核心性的工作,权力不能为所欲为,应该受到监督和制约。

第六,理顺利益关系。这次特别强调要调整利益关系,防止利益冲突,利益失衡、心理失衡会导致一些腐败现象出现。

第七,管住干部。为什么讲管住干部呢?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没有那么多法律制度,为什么反腐败做的比较好呢?是因为通过层层组织管理,确实把干部管住了。现在组织管不住干部,上级管不住下级的事太多了。怎么办?就是要落实各方面的监督。

第八,管住钱。权钱交易是当前腐败的主要形式,管住钱是有多层含义的。比如从财政制度方面加以改革。为什么“跑部前进”呢,因为部里掌握很多钱,钱给谁都行,谁跑得好给谁,那大家当然要跑了,这个时候肯定要发生腐败现象。应该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搞预算。如果部里管钱的话,应该把钱管得更透明一些,把钱给谁了,为什么给,这些都得说清楚。再者,要尽量减少现金流通,多搞刷卡走账的方式。像刚才讲的欧洲的方式,减少现金流通也会适当减少腐败。财产申报当然很好,但现在条件不具备,必须做好财政申报基础性工作。一是减少现金流通,二是尽早建立个人终身一个帐户,且实行实名制。一个人从出生就有一个账户,像身份证号一样,不管是买房子还是买车,无论买什么就用这一个账号。

第十,毫不放松地严厉惩治腐败。对腐败如果是惩治不力的话,不可能做到预防有效,所以对腐败案件必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能手软。

党课内容篇四

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自然知识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自然知识,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三、课前准备:

1、有关自然知识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推荐文章引入指导。

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

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自然知识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九组太阳与自然科学知识有关]。

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

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随机板贴]。

6、小结。[板贴:课外活用]。

三、学生阅读实践,畅谈收获体会。

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自然知识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宇宙的奇妙。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板书:

党课内容篇五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让学生解释句中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全班竟无一人准确回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让学生翻译这两个曾经学过的句子,大部分同学对翻译原因判断句和比喻句束手无策,且对第一个句子中的虚词“用”的理解全部出错。――是问题太难?非也。此前类似的句子已见过不少,虚词“以”的用法总结过数次,虚词“用”的用法更是提醒又提醒,练习再练习。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此类情况屡见不鲜。这种时候,身为语文教师,觉得特别委屈:学生学习文言文怎么如此不“上心”!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到现在还是云里雾里弄不清、理不明,可一点拨便又如梦初醒呢?自己不是一字一词一句地教过了吗?看来,不突破“老师教,学生听”这种低效率的文言文课堂教学灌输模式,不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本无法实现文言文教学目标。抓住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机会,我积极转变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开始尝试一种全新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采取“课内文言文,让学生自己讲”――即“以讲促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其操作过程如下:

一、备课提前一个星期告知将要学习的篇目,让学生做准备工作。上课前一天,根据该篇课文的篇幅长短情况,由科代表指派数名学生承担课文中部分段落(一般是某一段)的“讲授”任务,让该同学做更深入的准备。这一过程就是“备课”。为保证尽可能多的学生(最好是全部)参与预习课文这一重要学习环节,有两点要注意:一是指派学生承担“讲授”任务的时间不能太早,否则,有的学生就会置“任务”外的内容于不顾,或因没有分到任务而根本不参与预习过程;二是指派对象既要照顾全体还应是随机的,以使每一个学生意识到自己随时有承担任务的可能,从而促使他去真正做好“备课”工作。

二、讲课学生依事先定好的顺序走上讲台,把自己准备好的那一部分课文在班上讲解,完成“讲课”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灵活地处理所讲的那一部分教材:或是字词句讲解,或是作品内容分析,或是写作手法点评;可以板书,可以提问,可以讨论。这一“讲课”过程,真可算得上是学生的一次“老师秀”。

三、批评讲完后,让大家对该同学的讲解予以评论:或肯定其讲得好的地方,或指出其错误、缺点所在;众说纷纭,“百家”争鸣。在批评中,大家的思维得到了启发,视野变得开阔,认识由错误而正确,由模糊而清晰。

四、交流讲解、批评之后,给三五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小范围交流:提出各自有疑惑的地方,并尝试释疑。对于不能解决的疑难,在班上公开交流,实在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老师可适时引导、点拨、答疑。

五、质疑对于一些重要的地方,或是字词句,或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形象等等,学生未能注意到或是力所不及的地方,于交流之后,老师要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大家思考、讨论、发表看法,以求对文章的解读更深入。

六、总结总结同学们在学习本课的各环节中的表现,予以积极评价:肯定做得好的地方,指出不足;鼓励与要求并重,以求今后更上一层楼。

七、巩固从当天所学的文章中适当选出一两段重要文字,让学生做课外翻译练习。这样,既可巩固所学,掌握古文的翻译方法、技巧,以备高考;又可让学生在不断接触古文中领略古文的语言特点和艺术魅力,从而潜移默化,培养文言语感。

“以讲促学”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一改过去沉闷枯燥的课堂灌输教学模式,效果非常明显:

一、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浓厚了起来。班上古汉语工具书多了,甚至包括《论语》、《孟子》、《古文观止》等在内的古典文学作品也出现在了同学们的书桌上;课外钻研课文、做预习的学生多了,课堂积极思考、勇于发问的学生多了,连学语文从不开口的学生也开始向老师同学请教了,而且同学们所提的问题也一天比一天深入;课堂气氛也活跃了,一场场学生表演出来的“老师秀”,让同学们忍俊不禁。就是一个小小的低级错误,也因大家的“强烈”反响而能给大家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语文作业也乐意做了,每次都能按时收上来。

二、学生古文阅读能力提高明显。一次次的思考,一次次的讨论,一篇一篇的钻研,一节课一节课的积累,文言基础得到了夯实,文言文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考试做古文试题时,再也不紧张也不乱蒙,而是开始运用所储备的文言知识,进行理性分析了。因为是自己主动钻研而非被动接受,以前那么多搞不清弄不明的文言虚实词、句式句法,一下子茅塞顿开,也开始真正明白了、记住了。

党课内容篇六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主题】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表现了隐者闲适的生活情趣,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写法】全诗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主题】这首诗通过客居洛阳城的夜间闻笛声的细腻描写,引发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写法】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擦都擦不干。在马上匆匆相逢,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纸和笔,烦劳您给我的家人捎个口信报个平安。

【主题】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安慰家人的典型场面,抒发了诗人报国和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写法】这首诗不假雕琢,脱口而成,感情真挚,在平易中显出丰富的诗韵,深入人心、脍炙人口。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它们费尽心思纷纷争奇斗艳。杨花榆荚没有百花的芬芳,只知道飘散在空中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主题】这首诗运用拟人的手法,诗人通过花草树木的角度抒写了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情怀。

【写法】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党课内容篇七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结合阎河中心学校20xx年秋季学期教研计划,我园于上周开展了“课内比教学”活动,本次活动本着“快速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力促教师整体素质逐步提升”的主题开展,取得了巨大的反响。

经过一周紧张准备,于10月14—18日开展本次活动,所有幼儿教师全员参与,本次讲课活动,所有教师无论是从个人思想的转变还是从教学观念上的转变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喻凤芬老师所讲的中班语言《太阳的宝宝》,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教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可谓是给本次活动拉开了一个漂亮的帷幕。

吴婷老师的音乐欣赏课《茉莉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她敢于挑战,大胆的尝试,精心设计课件和教具,用她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生动的肢体语言充分调动了幼儿在课堂上的自主性。整堂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年教师丁建军老师和吴慧老师分别讲的是数学《大的和小的》、《4和5》,虽然这两位老师在小学已从教二十多年,但现在她们早已快速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学习性,以幼儿为主体,用她们特有的语言魅力感染着每位幼儿。

邓田老师讲的体育《快乐宝贝》,整堂课将幼儿难以辨别的六个方向游戏活动中去,进行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在欢快的音乐中幼儿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有效地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

喻凡莉老师所讲的社会《有趣的筷子》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使幼儿主动自由的探索,为幼儿提供了充分参与和交流的条件与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邓慧颖老师的语言课《漏雨啦》让我们感受到了她那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她教具准备丰富,用有趣的头饰将幼儿带到故事情节中去,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感受动物间相互帮助的快乐。

丁敏老师的科学课《把水果找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了小班幼儿的童真童趣,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小班教学的不易,整堂课丁老师都用它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耐心的话语引导着幼儿学习。

《我的小手》是丁贵芳老师所讲的一节健康课,她这节课设计思路明确,活动目标突出,让幼儿在动静结合的游戏活动中意识到小手的重要性,让幼儿在体验中去学习。

数学《单数和双数》张翼老师用她那激励性的语言使整堂课课堂氛围愉悦,幼儿都被张老师精心设计的课件与教具所吸引,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中。这堂课使得本次讲课活动得到完美的收关。

讲课教师课后进行了说课。说教材、说教法,每位讲课教师对自己所讲的课都进行了详细解说。在评课过程中,每位教师都非常用心的对每一节教学活动作了自己独到的分析,谈出了每节课的优点与不足及哪些值得学习借鉴的。通过一个星期的听评课活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允许幼儿自由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方式,允许自由选择伙伴,允许有自己的见解,赏识每位幼儿,尽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引导幼儿探索和创新,要把幼儿当做真正具有自己思想见解的个体,尊重幼儿的观念和选择,实现教师与幼儿人格的真正平等,同时在上课时也要对教材深入研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具准备要恰到好处。在评课时我们要以学习的心态去欣赏每一节课。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不断的反思总结,相信我们大家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会得到更大提高。

党课内容篇八

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课堂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延伸和补充,只有把课堂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和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完成地理教学任务。通过课外活动,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地理课本知识的理解、消化,帮助解决一些课本上疑难问题,巩固课本知识,而且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开展好地理课外活动,要做到“四个要”:

一、要向学生做好动员工作。如介绍地震知识,台风知识等课题,经过动员很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所以每次活动,报名要求参加的学生很多。

二、对报名要求参加的学生,要进行选拔。经选拔录取后公布名单,使学生有一种荣誉感,也就形成了地理课上的骨干力量。

三、要鼓励同学参加地理知识竞赛。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地理知识竞赛,可使课外活动有一种特殊的`原动力,并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

四、要宣传成绩。我校地理课外活动进行得井井有条,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几年中,就有五名学生在升学时因参加地理竞赛获得名次而受到加分的奖励。宣传这些成绩,对参加地理小组的同学是很大的鼓舞,也推动了地理课堂教学。

党课内容篇九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向前看不到古代的贤君,向后望不到明主。想到天地之广阔,历史之久远,唯有我啊,独自悲伤,凄凉地眼泪横流!

【主题】本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表达了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

【写法】整首诗通过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泰山到底怎么样呢?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当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主题】这首诗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泰山的高峻雄奇,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体现了诗人青年时代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写法】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1)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近望,到细望。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2)虚实相生,“造化钟神秀”是虚写,“阴阳割昏晓”是实写,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3)烘托手法,以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顶上应天塔高入云端,听说在鸡鸣时分可见旭日东升。不怕浮云遮住视线,只因为身在塔的最高层上。

【主题】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登高览胜之作。登上高山之塔,极目远望,诗人不禁豪情满怀,壮志凌云,似觉天地万物尽收眼底。诗歌借登峰所见景象之阔大,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写法】“浮云”这一意象象征困难、挫折、障碍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含的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党课内容篇十

省教育厅领导强调,“比教学访万家”是教育系统“三万”活动长效机制建设、开展“治庸问责”和“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为此,我校召开了5次行政办公会和3次全体教师筹备会,认真学习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通知》和陈安丽厅长讲话精神。让全体教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意义重大。“比教学、访万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全员参与的问题。“课内比教学”有利于激发教师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的积极性,不断钻研新课程,探索新教法,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我们还让教师明确,“比教学”不只是上一堂评比课,而是比备课、比讲课、比说课、比观课、比议课、比反思,比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比教学”的根本目的是相互观摩,合作探究,共同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接到活动通知后,我校立即制定了“课内比教学”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并分别设立了“课内比教学”活动指导办公室。第一阶段的比访活动要求全校教师参加,真正贯彻“全方位覆盖,全员参与”的方针。

“课内比教学”开展教学比武活动。重点展示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包括教学观念与知识功底,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特别是教学语言、教学板书、教学仪态、教学示范和实验操作等方面。通过组内讲课活动,各组推荐一名教师参加全校讲课比赛。此项活动要求全员参加,每位教师都要写出详细的导学案和教学反思,并交教务处备案。老师们经历赛前精心备课,教研组集体研讨,组内说课,课学教学比赛展示等阶段。每位教师都赛出水平,赛出了能力。大家再集体议课,最后做出中肯的评分。

1、热情高涨,教研气氛浓厚。

按照“课内比教学”活动安排,第一阶段是大练兵,全校以学科组为单位,首先在组内进行大练兵,要求每一位教师上一节示范课,各学科成立评委小组,对教师授课进行评价。有的老师组织说课,拉开了全校“课内比教学”的序幕。随后全校分别开展大练兵活动,听评课每天都有安排,教师们精心准备示范课,教研组集体讨论导学案,大家互评互学,努力上好每一节示范课。另外,每一科都有代表参加本镇中心学校组织的优质课比赛。

2、更新理念,让高效课堂深入人心。

20xx年春季学期以来,我校坚持深化课程改革促发展,转变教育观念,课堂教学从抓优质导学案入手,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为着眼点,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学习山东杜郎口中学、江苏洋思中学和荆州北门中学的高效课堂改革经验,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学、疑、悟、练”的高效课堂教学方式。

以“课内比教学”活动为契机,我们进一步推行高效课堂模式,坚持做到回归课堂、聚焦课堂、改进课堂,在说课、讲课中把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都充分表现出来。通过活动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力求形成新的教学常态,使课堂教学改革取得新突破。

3、各显其能,课堂练兵亮点纷呈。

在本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备课时查阅各种资料,虚心请教,多次修订教学设计,自己制作课件;大练兵赛场上,老师们焕发了青春与热情,他们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也演绎了课堂的精彩。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合理、科学地确立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多种教学互动,给课堂增色不少。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以赛促训,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在大练兵活动中,老教师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作风,青年教师在比武练兵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在点评和互动中,老师们的教学思想得到碰撞与交流,对高效课堂的研讨更为深入。办公室内,随时可见老师们一起研讨教法,共同策划教学环节、共享教学资源。每节比武课下来,老师们及时汇总情况,人人发言,个个评议,作出自己客观而善意的点评,肯定优点和亮点,也指出课堂上的不足,老师们在团结协作中增进了友谊,锻炼了业务能力。“课内比教学”第一阶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广大老师们都期待着第二阶段优秀老师的展示和评选活动,让更优秀的示范课能够在全校推广。

党课内容篇十一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让学生解释句中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全班竟无一人准确回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让学生翻译这两个曾经学过的句子,大部分同学对翻译原因判断句和比喻句束手无策,且对第一个句子中的虚词“用”的理解全部出错。――是问题太难?非也。此前类似的句子已见过不少,虚词“以”的用法总结过数次,虚词“用”的用法更是提醒又提醒,练习再练习。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此类情况屡见不鲜。这种时候,身为语文教师,觉得特别委屈:学生学习文言文怎么如此不“上心”!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到现在还是云里雾里弄不清、理不明,可一点拨便又如梦初醒呢?自己不是一字一词一句地教过了吗?看来,不突破“老师教,学生听”这种低效率的文言文课堂教学灌输模式,不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本无法实现文言文教学目标。抓住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机会,我积极转变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开始尝试一种全新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采取“课内文言文,让学生自己讲”――即“以讲促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其操作过程如下:

一、备课 提前一个星期告知将要学习的篇目,让学生做准备工作。上课前一天,根据该篇课文的篇幅长短情况,由科代表指派数名学生承担课文中部分段落(一般是某一段)的“讲授”任务,让该同学做更深入的准备。这一过程就是“备课”。为保证尽可能多的学生(最好是全部)参与预习课文这一重要学习环节,有两点要注意:一是指派学生承担“讲授”任务的时间不能太早,否则,有的学生就会置“任务”外的内容于不顾,或因没有分到任务而根本不参与预习过程;二是指派对象既要照顾全体还应是随机的,以使每一个学生意识到自己随时有承担任务的可能,从而促使他去真正做好“备课”工作。

二、讲课 学生依事先定好的顺序走上讲台,把自己准备好的那一部分课文在班上讲解,完成“讲课”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灵活地处理所讲的那一部分教材:或是字词句讲解,或是作品内容分析,或是写作手法点评;可以板书,可以提问,可以讨论。这一“讲课”过程,真可算得上是学生的一次“老师秀”。

三、批评 讲完后,让大家对该同学的讲解予以评论:或肯定其讲得好的地方,或指出其错误、缺点所在;众说纷纭,“百家”争鸣。在批评中,大家的思维得到了启发,视野变得开阔,认识由错误而正确,由模糊而清晰。

四、交流 讲解、批评之后,给三五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小范围交流:提出各自有疑惑的地方,并尝试释疑。对于不能解决的疑难,在班上公开交流,实在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老师可适时引导、点拨、答疑。

五、质疑 对于一些重要的地方,或是字词句,或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形象等等,学生未能注意到或是力所不及的地方,于交流之后,老师要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大家思考、讨论、发表看法,以求对文章的解读更深入。

六、总结 总结同学们在学习本课的各环节中的表现,予以积极评价:肯定做得好的地方,指出不足;鼓励与要求并重,以求今后更上一层楼。

七、巩固 从当天所学的文章中适当选出一两段重要文字,让学生做课外翻译练习。这样,既可巩固所学,掌握古文的翻译方法、技巧,以备高考;又可让学生在不断接触古文中领略古文的语言特点和艺术魅力,从而潜移默化,培养文言语感。

“以讲促学”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一改过去沉闷枯燥的课堂灌输教学模式,效果非常明显:

一、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浓厚了起来。班上古汉语工具书多了,甚至包括《论语》、《孟子》、《古文观止》等在内的古典文学作品也出现在了同学们的书桌上;课外钻研课文、做预习的学生多了,课堂积极思考、勇于发问的学生多了,连学语文从不开口的学生也开始向老师同学请教了,而且同学们所提的问题也一天比一天深入;课堂气氛也活跃了,一场场学生表演出来的“老师秀”,让同学们忍俊不禁。就是一个小小的低级错误,也因大家的“强烈”反响而能给大家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语文作业也乐意做了,每次都能按时收上来。

二、学生古文阅读能力提高明显。一次次的思考,一次次的讨论,一篇一篇的钻研,一节课一节课的积累,文言基础得到了夯实,文言文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考试做古文试题时,再也不紧张也不乱蒙,而是开始运用所储备的文言知识,进行理性分析了。因为是自己主动钻研而非被动接受,以前那么多搞不清弄不明的文言虚实词、句式句法,一下子茅塞顿开,也开始真正明白了、记住了。

党课内容篇十二

阅读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对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连接)。

b.水皆缥碧(青白色)望峰息心(平和的心态)。

c.有时见日(同“现”)横柯上蔽(遮蔽)。

d.阡陌交通(交错相通)负势竞上(凭依)。

2.翻译句子。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参考答案:

1.d。

2.知了长久不息地鸣叫,猿猴接连不断地啼啭。

3.田园生活(乡村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甲)奇(清、急)、异(高、险);沉迷山水(寄情山水、热爱山水);(乙)安宁、闲适。

党课内容篇十三

一、正确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符合当代世界发展的一种崭新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的,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对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和重要地位的集中概括。

(二)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这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概括为新的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内涵,是我们党的一大理论新贡献。新的科学发展观涵盖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经济发展与自然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等多重关系、构成了一个新型的综合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二、科学发展观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审视我们的基础教育。它的发展也应该是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第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要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贯彻在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树立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观念,把品德、智力、知识、能力统一纳入学生评价体系。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帮助每一个学生成材。第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教育的优先发展,适度超前发展。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第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教育的全面发展。坚持全面发展,必须把握全局,搞好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妥善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妥善处理维护办学主体利益与维护师生权益的关系。第四,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教育的协调发展。一是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二要统筹区域教育的发展。三是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第五,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循序渐进和适度超前原则,合理规划教育发展规模,实现教育发展从注重加强队伍,优化办学质量,铸就自身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下面我谈一谈想法:

(一)科学发展观与教师的发展。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学校管理要以学生为本,但首先要以教师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求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帮助教师了解社会发展趋势,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用科学发展观武装教师头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担当好教育工作的光荣使命,就必须创设一流的师德师风,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用科学发展观武装教师头脑,使教师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传播者、弘扬者和推动者,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们教师不能安于现状,因循守旧。要树立全局意识、忧患意识、终身学习意识,不断的'开拓进取。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教师健康发展。

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关心教师的健康发展,没有教师的健康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健康发展,只有教师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所以,以人为本还要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提供教师进修发展的机会。

学校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估机制,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与学生的发展。

学校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社会的建设者,教育过程中,应当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学生的培养。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目前,在学生家长、老师的一般经验中,相当比例的青少年呈现出敏感、脆弱、孤僻、焦虑等心理特征。有关统计数据显示,青少年群体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高达20%以上。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社会舆论曾经进行过多方面的分析,而最终的结论往往归结于三个方面,一是单亲家庭对学生心灵的伤害;二是学生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学生的性格呈现自私、自大,却又敏感脆弱,难以与他人交流的特征;三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贫富之间的差距,使部分贫困学生的心理被自尊、自强与自卑、自闭之间的冲突所困扰。因此,必须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尽快建立心理健康辅导体系,使每一个面临心理困境的孩子,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辅导和帮助。同时加强对老师的教育和对家长的指导,使其了解小学生心理特点,成为合格的教育者。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必须有明确的德育工作目标与任务,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注重养成教育,加强学生心理教育疏导及心理健康教育,使德育工作内容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性。要把德育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两个方面,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灌输为主”“说教为主”“教师为主”的状况,寓德于教,使德育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挖掘转教学中丰富的德育资源,积极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学生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要努力使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相联系,优化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要开发、利用、建设社会的德育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基地、实训基地、传统教育基地等,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与实践,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与学校的发展。

学校管理工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支持。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建学校特色。

“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是学校所追求的理想的办学境界。然而,追求特色、打造品牌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管理、德育、教学等方面积极开发特色资源,提出目标任务。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保持全面、协调发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一支高水平特色教师队伍。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一所学校的特色、品牌往往是学校教师群体特长的体现。只有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自己特有的经验和独到之处,才能汇积和升华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学校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关注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要立足实际,面向未来,为教师继续学习提供机会、创建平台,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改革与创新也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科研改革具有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价值,科研兴校必须成为大家的共识。教师要广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增强科研意识,以科研促教改,注重过程,追求实效。要培养一批研究型教师,使教学成为艺术,让教师成为专家。

第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学校的特色管理。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首先是要坚持学习科学的发展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贯彻科学的发展观。全体教职员工,尤其是学校管理人员,都要自觉地把学校各项工作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二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要坚持教育发展的规格、结构、质量、效益的内在统一,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遵循教育规律,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民主管理,实行校务公开,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开拓创新,推进决策科学化。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校园先进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表现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具有强大的引导功能。校园先进文化对内能增强师生的归属感、使命感,形成凝聚力。对外能增强学校的社会认同感,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和办学品味。因此,建设校园先进文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要努力培育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要认真总结提炼优良传统,紧密结合时代精神,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园精神。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抓契机、上水平、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通州区教委对我们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我想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九个字:抓契机、上水平、促发展。

抓住小学规范化建设这个契机,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改革,优化教育环境,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确定好学校的发展目标,统筹兼顾。

任何学校的发展只有在全局中定位,才能发挥优势,拓展思路。学校将从全局出发,整合优势,合理布局。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与发展需要的通州区小学名校。要达到这个目标,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它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我校在班子建设的水平、教师队伍的执教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办学硬件、软件、教育环境的和谐、优化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想我们要抓住小学规范化建设这个契机,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方法,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利用资源、落实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生活的花园、乐园、学园。

(二)以人为本,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学校的服务对象有两个,教师和学生。因此,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就是一切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给师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实现师生最大和最好的发展可能。教育是人性化的,我们要努力让师生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体验快乐。我们深知,学校心中时刻关注教师的需求,教师的心中才会时刻装着学生的需求。学校从规划到具体的内容方式,始终把师生的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为师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着想,真正践行以人为本,为师生全面发展服务。

(三)科学管理,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管理就是思想教育,管理就是组织建设,管理就是服务到位。在管理中我们做到:制度化管理与人文化管理相结合、过程性管理与终结性管理相结合、定量管理与定性管理相结合、情感管理与待遇管理相结合。充分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没有质量的工作是无效的劳动,质量就是品牌。扎扎实实地抓好教育教学工作,脚踏实地抓教学,抓质量,已成为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我们坚持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中心,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成绩考核,与学生辅导各个环节。优化教学全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学校要以更高的标准、更宽的视野、更新的理念,努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营造更具竞争力的学校育人环境,着力拓展更加广阔的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空间,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增强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课内容篇十四

中国的改革发展正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取得世界公认的发展成就的同时,一系列风险挑战也愈发严峻。因此国内外对于中共的召开充满了诸多的期望和猜想。20xx年11月8日上午,在中共开幕式上做的政治报告,尽管只是要点式的,但是坚持了传统,也提出了诸多新概念、新表述、新提法,对于这些期望和猜想,给予了有力的回应,向全国和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领导人口最多的执政党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清晰构想、迎接挑战的坚定决心以及完成使命的扎实举措。

唱响变革创新的主旋律。国内外之所以关注,是因为关心乃至忧虑中国的未来。报告通篇以改革者、发展者的声音唱响了变革创新的主旋律。报告的十二个部分,虽然内容不同,但是变革创新作为主线将其联系在一起,为我们展现了过去20xx年,过去5年以及未来8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人民从事的各项事业,取得的各种成就,以及进行的各类探索创新。而在推动改革发展事业上,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人民是天然的主体。“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要求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发展时间表上的重要时间节点和目标。这是理解中国是否有改革时间表、路线图的基础。过去20xx年的改革发展,执政党进一步明确了这个目标所包含的内容。因此,在报告对于这个发展目标给予了更为全面的阐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xx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要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改革发展,“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尽管中国不断发展,但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因此,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四个自觉”,即: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树立自信心与坚定理想。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走到了新的历史起点。在经济高速增长,物质不断丰富的同时,如何看待取得的成就,成为执政党说服自己以及社会的重要课题。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因此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作为执政党,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党员、干部要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构建新理念。观念认识的多元化是执政党面临的严峻挑战。如何在多元的社会中构建新的共识,搭建观念沟通的平台就需要不断提出新的理念,来整合、引领各种不同的观念。报告提出了多个新的理念。比如在谈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时,提出要树立“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谈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提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谈到社会建设的时候,要树立“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理念。在谈到国际关系的时候,提出要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等等。

丰富国家发展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已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宪法的国家发展目标。在报告中,我们又看到了执政党代表广大人民提出的多个新目标。比如在谈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提出了“美丽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谈到文化建设的时候,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在谈到经济建设的时候,提出了“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些新的发展目标,既反映了广大人民对于国家发展的新期待,更体现了执政党的胸怀理想、与时俱进。

制度建设导向的政治改革。政治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话题。报告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写入了小标题。在论述的过程中,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构件来加以展开,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制度改革和建设措施。报告中说,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富有新意的的改革措施或提法有: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等。

高扬团结的旗帜。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国外敌对力量尚存、国内社会关系复杂、党内腐败问题严峻、改革发展任务愈发艰巨的条件,强调团结更为必要。因此,报告结尾部分从国家发展和世界和平的高度,呼吁“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全党同志要用坚强的党性保证团结,用共同的事业促进团结,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大团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