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学校读书笔记通用(优秀20篇)

  • 上传日期:2023-11-23 07:22:14 |
  • ZTFB |
  • 12页

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为自己的成长做出调整和规划。在总结时要尽量做到言之有物,突出实质性的收获和收益。以下是一些经典总结的例子,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通用篇一

书中大江健三郎对于孩子为什么要去学校阐述的观点是:为了与世界联结,进而反观自己,了解自己。

我比较认可这样的观点,人活在这个社会中,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人总是与其他一些人相互联结的,首先是父母,兄弟,姐妹等等,还有就是同学,朋友,同事等等。孩子去学校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步,在学校生活中学习如何与人相处,以及学习知识。

关于学习知识,很多教育者们都提倡孩子自主学习,我在想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而言,他们如何懂得自主学习?现在一年级的小朋友第一学期从学习拼音开始,然后学习认字、写字,数学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不管是自主学习还是被迫的学习,孩子们在期中和期末都要面临考试,对于考试家长和孩子都很紧张,分数考得好的孩子家长自然高兴,分数低的孩子家长心里不舒服,可能会对孩子各种批评,此刻想想自己也是这般焦虑的家长之一。

我不知道孩子们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要学习认字,有没有想过我们所认识的字是从哪来的?在我小的时候我好像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只知道老师教认字我就认字,教写字就写字,很少去思考过我为什么要学习认字,写字,读书?似乎就是应该做的,就像吃饭睡觉一样,那么这个学习上的主动性要从哪里来呢?我不记得小时候老师是否惩罚过抄写生字多少遍的事情,现在却经常听身边的朋友说孩子写错了题,某老师会惩罚孩子写多少遍?对于这样的问题,孩子会有怎样的理解?有一次,我儿子有几个字写错了,他的堂姐建议多多抄写,我反问我侄女,对于惩罚抄写是否有效,他的回答是无效的,我很奇怪明知无效的方法却仍然选择,其实这样一个惯性的思维,因为她以前也是被老师和家长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过,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去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而不能用惯用的方法来对待孩子。

这些问题我还需要慢慢的去思考学习,或许在《学校在窗外》这本书可以帮助我找到答案,我要继续细细读下去。

不仅介绍了书里的内容,还结合现实情况写下了自己的思考。

虽然疑惑不一定有答案,但这是一粒种子,先种在心里,给它浇水、施肥、松土,总有发芽的时候。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通用篇二

夏山学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儿童民主学校,1921年建校,创始人尼尔(评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2位教育家之一)。在那里爬树和搭个小窝的重要性不亚于分数;在那里各项规定是由大家一起民主协定的;在那里孩子想的话,他们可以整天玩耍。

夏山学校的目标:给予孩子们自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给予孩子权利,让他们能掌控自己的人生;给予孩子时间,让他们能够自然地成长;给予孩子们快乐的童年,保证他们不会感受到成人制造的压制和恐惧。

夏山学校衡量成功的标准是能快乐地工作和积极地生活着。夏山学校是靠不干涉孩子的成长以及不向孩子施加压力的信念支撑起来的。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成长轨迹,家长和老师最应该做的,尊重孩子,善护孩子的天性,激发孩子的内力,不要干涉计划孩子的未来,让孩子将来成为更好的他自己。

目前教育大环境重视分数,重视考试,与教育的本道偏离太远,然而有很多的家长及老师都开始觉醒、开始反思、开始淡定。大环境我们无法改变,我们可以先从改变自己开始,进而影响家庭及身边的人。

最后,我非常认同老尼尔对于成功的看法,快乐地工作和积极地生活着,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通用篇三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爱意味着对孩子的肯定,这对任何学校都是极为重要的。假如你惩罚或责骂孩子,你便不可能和孩子走到一起。夏山的孩子们知道,他们是被肯定的。(p7)。

也许我们无法完全逃离恐惧,但我们如果能更加重视恐惧对儿童成长造成的巨大影响,努力去一点点消除恐惧,孩子就会多一点自我,一个真实的儿童才会真实的显现,否则恐惧就会将真实的孩子隐藏起来,恐惧就会促使生命畸形野蛮的生长。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通用篇四

当我看完了《七七事变》这部电影后,我的内心不由得燃起了一股熊熊的怒火,感慨颇多。

1937年7月7日的晚上,日寇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提出了要过卢沟桥进宛平县搜查的无理要求,这显然是赤裸裸的挑衅行为。守桥士兵当即严词拒绝。日寇恼羞成怒,随机用大炮、机关枪向卢沟桥攻击。我们的手巧将士与日军展开了激战,战士们向日军射出了仇恨的子弹。至此,一场艰苦卓绝的救国抗日,长达八年的抗战拉开了帷幕!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脑海里思绪万千。

卢沟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它目睹了上个世纪的残酷战争;它目睹了中国所受的耻辱;它同时也目睹了那些革命先烈为了祖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行为。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不就应忘记这段历史。比起那些革命先烈,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我,可有点对不起胸前的红领巾了。

以前,我也是很自然的享受这这一切,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好像认为这都是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一切都是爸妈就应为我带给的。但看完这部爱国影片后,才明白此刻的幸福生活都是用无数先烈前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

看完这部影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才会有幸福完美的生活。此刻我们只有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通用篇五

假期里,我看了《笑猫日记一一云朵上的学校》。这本书是杨红樱阿姨出的,好看极了。这本书似乎不像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一个打开童心与幻想之路的大门。

这本书里,讲了一些因为学习不好而做噩梦的孩子,跟一位仙女来到了云朵上的学校。在那个学校里,孩子们在快乐的生活中找回了自己的快乐。仿佛自己也来到了那座云朵上的学校里,也在里面开心的生活,玩耍。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大概内容,一只名叫小白的小狗的主人是一位仙女,每晚她都会提着一个粉红的'或是黑色的袋子,飞到孩子们的房间里收集他们做的梦。她把好梦放在粉色袋子,噩梦放黑色袋子。她把做噩梦的孩子带到云朵上的学校里,因为那些孩子都是不快乐的,她要把快乐还给他们。仙女在大自然里给他们上课,她领着孩子们在调色板上画画,她带着孩子们在田野上玩耍,用香瓜捉鱼,还跟孩子们一起在大雨中奔跑,又唱又跳。让这些不快乐的孩子们也可以开心的"玩耍"啦!在大自然里学习比在课堂上有趣得多。从此,每天晚上孩子们便会做甜美的梦。

又过了很长时间,孩子们在云朵上的学校里经历了许多美好的事情。他们遇到了吃鲜花的"花脸兽",还玩了许多开心的游戏。直到孩子们想家了,仙女让他们闭上眼睛,并用魔法把他们送回了自已的家。那位善良的仙女名字叫"蜜儿"。

通过读这本书,让我们明白了光靠书本上呆板的学习知识,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就像小说里面做噩梦的孩子。要让我们去接触大自然,去闻花香,去看溪流,去听鸟鸣,去看植物生长,去体会大自然的奥秘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大自然联系起来,才能像小说里做好梦的孩子一样欢乐。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通用篇六

今天我读完了一本书《云朵上的学校》,这本书写的十分精彩,下面来看一看。

这本书的作者是杨红樱,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做过小学教师,儿童读物编辑和儿童刊物主编。十九岁开始发表儿童文学作品,现已出版童话,小说五十余种。

在这本书中,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装噩梦的黑口袋》和《装好梦的粉红色口袋》,这是一个神秘的学校,老师蜜儿每天都会收集孩子们的梦,好梦装在粉红色的袋子里,噩梦装在黑口袋里。在这个学校里,每个孩子都会快乐的学习。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学习最重要的是发现。

好书推销,《会唱歌的猫》,《小白的选择》,《塔顶上的猫》……。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通用篇七

读了台湾黄武雄先生的《学校在窗外》,断断续续地读完这本书,感受颇深。因为它揭示了教育最基本的内涵:"教育与不教育有何区别?"、"知识是什么?"、"学校为什么要存在?"、"教改发生了什么事?"这些问题都是教育的本源,发人深思。使我不得不重新去认识学校教育,认识知识,认识当今社会。孩子为什么去学校,黄先生认为,为了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以便于世界真正联结。作者的观点,简言之就是,学校教育为个体的经验世界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把自己的经验发展成抽象能力、理性能力,从而与真实世界形成真正的联结。

书中讲到,学校教育应做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世界和发展人的抽象能力。"维生"、"互动"、"创造"是人存在的三个支架。先说"互动",是人与世界的互动,一个人若完全脱离世界,只能自己走向毁灭,我们必须与外界建立某种联系,得到某种认可,被需要,才能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而"维生"则是维持基本的生存,学校教育的第一目标即教会学生相应的技能以维持生存。很多时候,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教育便成了复制知识的机器,而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推动力。所以,黄先生提出,学校教育不仅仅在于维生,更在于创造。我们的教育应调动起孩子们探究未来世界的好奇心。让学生通过与外界的联结互动中获取知识、经验,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培养起抽象能力,来培养发展人的独立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怎样的学习环境?我们的教育成了束缚孩子心智的场所,我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班就开始学习汉语拼音,虽然不要求拼写,但仅仅是识记对孩子也是一种遏制。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某西方国家家长状告幼儿园的例子,在老师没教孩子字母"o"之前,孩子觉得是圆,是太阳,是......教后那就是字母"o",结果是家长胜诉。我们中国的校园,特别到了中学,很难看到学生那种特有的阳光和灿烂,多数脸上写满的是疲惫与木讷,对学生而言,表面学到了很多知识,但这些知识消化了吗?是他们自己的吗?为他们打开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们会发觉我们的教育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学校学到的这套知识,正是忽略了知识与人的主体经验相互联结,造成我们的学生游离于真实世界之上,只知道一些普通法则,面对真实生活、真实世界,只能以套公式的方式对待人生。后果就是,学生一旦离开了学校,曾经的知识便被遗忘地所剩无几了。知识是什么?显然不是在书本上和教科书上的套装知识,还包括人与世界互动形成的经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让人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卢梭曾提出:"教育即成长"。可以说这是教育的本义,而作为教育者所能做的只是给他们一片土壤,有风雨、有阳光、有沃土、有盐碱,然后你会听到孩子们的声音:正在生长,请勿打扰。他们需要的不是套子里的知识,也不需要自己成为套子里的人,他们要成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和价值。当美国大片在探讨《阿凡达》、宇宙、未来世界时,我们中国大片却在研究《孔子》、《画皮》......一个面向未来,一个面向过去,。若中国人一直在缅怀失去的光荣,那么未来世界的竞争中我们将处于何地?若学生只是复制知识的机器,而不能通过建立与世界的积极有效联结起来更早的开发潜能,面向未来,那么成长就永远只是成长,而不是长成。

学校在窗外,这本身也是一种隐喻。我们的学校教育,理应推开那一扇关闭的窗,看一看窗外的风景。其实,仅仅看一看窗外是不够的,"窗内"和"窗外"已融二为一。学校教育也一样,只有与个体经验相连,与真实世界联结,实现"窗内"与"窗外"的一体融合,才能让受教育者的人生特质得以健康的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

读完此书,深深觉得我们教师真的应在埋头工作时,抬起头来看一看学生,看一看自己,更要看一看窗外。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通用篇八

教该怎么办?如何进行教改?《学校在窗外》的作者、台大数学系教授黄武雄的看法是应该分底层和上层两部分进行改革。底层部分指教育大环境,上层部分指教育观念、教材、教学态度与技巧等。

关于教材的改革,我非常赞同黄教授的观点。教材的编写应由浅入深,不应浅尝辄止。因为人接触知识的目的不是要东学一点,西学一点,而是要促发知性的成熟。人只有深入某些领域,才能达成知性的成熟。一个知性比较成熟的人,便有自学的能力,也逐渐能够独立思考。

黄教授还反对教材全面简易化。因为全面简化而没有相关的配套去重视个别差异的话,那么不只牺牲了精英学生的正常发展,也会矮化其他学生潜力的发挥,矮化整个社会的智力。所以,好的教材应是在简易且必需的基础之上,仍要有较深入的教材,标注记号;作为识别。否则表面上要简化教材,事实上则逼迫学生去补习。

平时教学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粤教版语文教材在使用方便的弊端。教材全面简化,也配合了相应的选修教材加深相应知识,但由于不计入学分,再加上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实际操作中很多学校干脆直接弃选修教材不订不教,真的是牺牲了精英学生的正常发展,也矮化了其他学生潜力的发挥。长此以往,矮化的是整个广东的智力。希望这样的局面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通过这次跟岗学习,我才发现深圳使用的人教版教材,真心佩服他们的勇气和坚持。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通用篇九

疯狂学校是一本备受瞩目的图书,它以独特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到的知识。这本书前所未有的表现方式吸引了我,让我深深地沉浸其中,并从中受益匪浅。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想分享我的一些读书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阅读策略的重要性。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读内容。在我阅读疯狂学校的过程中,我发现在理清眼中的文字之前,回顾图像或者描绘场景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另外,阅读纵横题也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对知识做到全面的理解,并且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段: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由于疯狂学校的读者很多都是孩子,这本书也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在团队合作环境下,大家可以一起解决难题和分享学习经验,这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也有助于他们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第四段:追求知识的快乐。

在我阅读疯狂学校的过程中,我对知识的渴望得到了满足,我不再将阅读视为一项任务,而是将其视为一项愉快的活动。这本书给我带来了知识的快乐,尽管其中有困难和挑战,但我抱着信心和热情克服了所有难以理解的内容。

第五段:总结和展望。

通过阅读疯狂学校,我明确了阅读的策略和重要性,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越来越享受追求知识的过程。我希望通过我的经验和体会,能够引导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并懂得团队合作之道,也将这种快乐和知识传递下去。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通用篇十

(一)爱意味着对孩子的肯定,这对任何学校都是极为重要的。加入你惩罚或者责骂孩子,你便不可能和孩子走在一起。自由的孩子是不易受到别人影响的,因为他们没有恐惧,而无所畏惧是孩子得到的最棒的礼物。

(二)成人的价值观和孩子的年幼无知一直有冲突,但这种种冲突对事不对人,老师对学生个人毫无恶感。而且夏山的冲突也是有活力的,这里永远有事发生,没有一天是无聊的。

(三)假如一个小孩可以自由做自己爱做的事,他通常不会有怨气,不会故意惹大人生气来取乐。孩子都有一些带进攻性的傻劲儿,以此来开创天下。自由并不是否定一切常识。我们对孩子采取一切可能的安全措施。假如防止一切危险,会使孩子变成懦夫。

(四)我相信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在于寻找乐趣。时代的进步只是机械的进步――无线电、电视和喷气机的进步。今日的世界,战争的威胁日益增加,因为人类的`社会良知还是极为原始的。

(五)有谁会觉得,当我们教小汤姆怎样玩他的玩具时,我们便剥夺了他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发现的快乐和征服困难的快乐?是我们让孩子相信他们不行,必须依赖大人。

(七)我只是痛心的指出,教室的墙壁是像牢狱一样的建筑,它们限制教师的视野,而使他们不能看清楚教育的真谛。教师只教育了孩子的头脑,却忽略了极其重要的情感领域。一个满腹经纶的精神病人和一个胸无点墨的精神病人是没有分别的。

(八)我个人对成功的定义是:能快乐地工作、积极地生活。

(九)一般来说,对十二岁以下的孩子,自由教育几乎是肯定有效的。但对十二岁以上的孩子,则需要充分的时间,才能将他们从填鸭式的教育中解放出来。

(十)在夏山,是爱在治疗一切,是认同和自由在治疗一切。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通用篇十一

1、创造原来是人的天性,人在创作活动中固然会有挫折,会有困顿,但终究会因此感到充实,感到愉快。正是创造工作的挫折与困顿,才使人真切体会到生命沉甸甸的价值。把创造活动交给别人代工,是违反人的天性的,也会扭曲人的价值判断。创作的欲望被压抑,时间一久,人自然会惶恐、焦虑、怀疑。

2、维生、互动与创造,三者是人存在的三个支架,也似乎是人类天生所共有的原始旨趣。”《学校在窗外》由此而论,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每日在于孩子的互动中共同创造,并借此维生,我们的生活该是何等的幸福啊!因为此人生之三味,我们不费吹灰之力便已同时占有。我们真该为自己的职业而自豪啊!

3、成千上万的知识精英,被训练成看守事物规律的守卫,却忘却了问题的来源。这些知识的守卫,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并非为了解决或思考某些重要的根本问题,才去汲取前人已经建立的知识以寻求答案,或重构前人所创作的知识,加以修正或另辟蹊径,以创作新的知识,解决原来的根本问题。相反的,他们只学习知识,把知识当作事物的规律去学习,学习这些事物的规律,不为了解决或思考问题,而是为了要维生,借看守这些事物的规律,谋求好的职业。

4、作为教师我们引导或支持儿童的学习,并非是让他们掌握进而守卫那些知识。我们要支持的是儿童对于于个人有真实意义的问题的探求和解答。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创造欲望的满足,是与世界联结的原初动力。我们培养孩子的理性,是为了让他们认识到世界的普遍性,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世界中位置。

5、好的文学作品必须是用虚构去呈现真实的人性,而这里所谓“虚构”,便是用这种抽象的手法去探讨人性中的普遍品质,再将这普遍品质还原于有血有肉的故事里。文学的意义便在于人浸淫于文学作品,把自己的特殊经验融入作品中的人物身上,借之印证人性中的普遍品质,在印证中批评整合重构价值。

6、教育应以个人内在的发展,作为唯一的目的,而不能以这一代人的价值观为标准,去复制下一代人的思想行为。”因此,中国教育只弊病,不在教学方法的强制灌输上,而在于政治化阶级化奴化的核心价值观,假如不能让教育独立于意识形态,则无法形成人的教育。

7、我们期待学校教育能“把知识当作不同世代不同地域的人们所积累的经验,并随时与人的生活经验、思维经验不断验证、不断修正;帮助人发展抽象能力,帮助人意识到抽象是为了从特殊经验撷取普遍经验,再放回特殊现象,那么学校便完成了它的功业”于是学校只要“打开人的经验,发展抽象能力”即可。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通用篇十二

疯狂学校读书活动是近几年全国性的一项活动,它的创立是为了鼓励学生喜欢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作为一名参与其中的学生,我深深感到这项活动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受益和收获。

我认为,疯狂学校读书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强化我们的阅读能力,更在于给我们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然地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在挑战和选择的过程中,我们还培养了坚毅不拔的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加疯狂学校读书活动,我获得了很多知识和启示。首先,我学会了用心去阅读,以前总是匆匆忙忙地看完一本书,而这次活动让我真正地去思考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这对我的阅读习惯起到了很好的改善作用。其次,我也深深体会到了读书给我带来的快乐,这次活动中我总是兴致勃勃地去选择书籍,再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去专心地阅读,这对我的学习生活起到了很好的调节功效。

在疯狂学校读书活动中,我深深感到了学习的乐趣,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在不断挑战和选择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问题,也在不断地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这样的感受是非常奇妙和珍贵的,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去成长。

第五段:总结。

在疯狂学校读书活动中,我从书中汲取了很多知识,也收获了很多快乐。我认为,这次活动不仅仅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读书的机会,更是让我们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时调整了我们的态度和方向。我希望未来能够在这样的机会中继续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通用篇十三

近日,断断续续读完黄武雄先生的《学校在窗外》一书,书中作者谈对教育的理解,并不是那种理论色彩很重的“教授之书”,而是用讲故事的形式亲切地娓娓道来,谈生活中的教育,谈孩子的成长历程和发展变化。开篇就用“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的问题直击人的心灵,一篇篇通俗的标题和故事阐释着自己对教育的理解,确实引人深思。作者以“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这个追问为引线,深入思考“受教育与不受教育有什么差别”、“知识是什么”、“学校要不要存在”、“教改发生了什么事”等涉及教育的本原问题,重新去认识知识、认识学校教育、认识当前社会。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作者认为,为了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以便与世界真正联结。作者的观点,简而言之就是,学校教育为个体的经验世界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对知识的系统学习,把自己的经验发展成抽象能力、理性能力,从而与真实世界形成真正的联结。

我们会发觉我们的教育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学校学到的这一套套装知识,正是忽略了知识与人的主体经验相互联结,造成我们的学生浮离于真实世界之上,只知道一些普遍法则,面对真实生活、真实世界只能以套公式的方式对待人生。后果就是,学生一旦离开了学校,曾经的知识便遗忘得所剩无己了。知识是什么?显然不只是书本或教科书上的套装知识,还包括人与世界互动形成的经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让人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刚刚过去的高考,报纸上罗列出一长串的高考状元,细细看过这些状元的事迹,没有一个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孩子,他们都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所以才使他们有睿智的头脑和开阔的眼界。学校里传授的套装知识只是知识的一部分。一般说来,教科书上所铺陈的材料,是套装知识的典型。数学与语文的系列课程,尤其是其典型中的典型。习惯于学习套装知识,长期被遗忘了的是人最真实的经验知识。

进行价值思辨,培养抽象能力,来培养、发展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教育者应该做的事就是创造人发展独立思考的环境及催化机制。让教育内容回归知识的本来面目,把知识还原为人与世界互动的经验,而非疏离于主体经验之外的概念与资讯。

目前学校的主流价值与教师正在扮演的角色,其实不利于学生心智的成长,它们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成为复制知识的机器。实际上,人的学习大部分靠自己,而非依赖教师。教师最多从旁协助,所以教育的重点,首先在于解除学生身上的压抑,让他恢复童年时的好奇,让他想学。其次是向他提出问题,让他看到方向。再其次是营造讨论问题的环境。最后才是“教材与教法”。

有时看到很多孩子包括自己的孩子被大量的作业、补习班压得没有时间走出去玩一玩,我都觉得非常的不忍。窗外的世界,总能引发人们无尽的向往,抬头望向窗外,绿意盎然的风景在招摇。孩子们的眼光渴望与阳光、与芳草相遇,孩子们的心灵也期待与草地、与蓝天拥抱。学校的教育,理应架起一个联结窗内、窗外世界的桥梁。当学校教育卸下沉重与束缚,走向窗外,走向真实的世界,教育才真正回归到了它的原点。

学校在窗外,这本身也是一个隐喻。我们的学校教育,理应推开那一扇关闭的窗,看一看窗外的风景。其实,仅仅看一看窗外是不够的。画家马蒂斯一生不断地在画窗外,他自己说:“在我的意识中,窗内窗外已融而为一。”学校教育也一样,只有与个体经验相连、与真实世界相连,实现“窗内”与“窗外”的一体融合,才能让受教育者的人性特质得以健康地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卢梭曾提出,“教育即生长”,可以说这就是教育的本义。“生长”需要一个良好的土壤,我们教育首先要做的也是,为“生长”提供一个良性的环境,提供一个有阳光雨露、花草树木、云霞虹影的彩色世界,让窗内的生活不再单调。

读完此书,深深觉得作为教师我们真的应该在埋头工作的时候,抬起头来看一看,看一看自己,看一看学生,看一看窗外。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通用篇十四

这两天抽空阅读了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的自传《致所有疯狂的家伙》(losing my virginity: how i survived, had fun,and made a fortune doing business my way)。书名的直译是“失去我的贞操:我如何用自己的方法做生意,努力生存、充满乐趣、并且赚取财富”。

不知道理查德·布兰森的人应该不多。他曾经被《时代周刊》评为100位对世界最有影响的人。如果不知道他这个人,至少应该知道他的“维珍”(virgin,直译处女)企业。他从一家唱片店起家,做成连锁,做成音乐唱片制作和歌星代理公司,然后又进入航空业,在和英国航空公司进行来回轮番几死几生的竞争后,立住脚跟,成为英国第二大航空公司。

现在维珍的产业已经遍布各个领域,就像布兰森自己说的:“如果有谁愿意的话,他可以这样度过一生——喝着‘维珍可乐’长大,到‘维珍唱片大卖场’买‘维珍电台’上放过的唱片,去‘维珍院线’看电影,通过网络交上一个女朋友,和她坐‘维珍航空公司’的班机去度假,享受‘维珍假日’无微不至的服务,然后由‘维珍新娘’安排一场盛大的婚礼,幸福地消费大量‘维珍避孕套’,直到最后拿着‘维珍养老保险’进坟墓。当然,如果还不够幸福的话,维珍还提供了大量的伏特加以供选择。”

维珍的成功,典型地击败了品牌理论中品牌内涵必须单一的理论,跨度大到了难以相信的地步。维珍旗下有三百多家不同的企业。当然,维珍的成功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就来自创始人布兰森。布兰森的形象和维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很多英国人,包括全世界人,使用维珍品牌的东西,就是因为喜欢布兰森的个人形象。他从年轻时就是个嬉皮士、现在变成了老顽童,一直以充满各种奇思怪想的形象和创意在大众面前出现,充满个人魅力。他曾自己坐热气球横渡大西洋和太平洋。他的公益心超强:为阻止全球变暖,降低碳排放做出很多努力,出2500万英镑奖励能够把二氧化碳从空气中收回去的科学成就(到现在还没有人做到);热心非洲大自然保护,专门出钱为野生动物全非洲迁徙路线打通道路;在曼德拉生前,和曼德拉合作组织“全球长者”会议,希望把全球道德典范的伟大人物聚到一起,为世界发展出谋划策;他开着747大飞机冒着炮火在伊拉克战争前夕,到巴格达把滞留的外国难民接回英国。他不仅仅是个生意人,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充满了形象感和正义感的人物。

所以他的成功,不仅仅是生意上的.成功,更是个性和人格上的成功。阅读他的自传,你就能够基本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不墨守成规,锐意突破一切障碍,16岁开始做生意,买唱片,而不是寻求正常途径去上学;他从来不怕失败和打击,在唱片公司几次三番失败后终成大业;航空公司的第一架飞机上天,发动机就被鸟撞到起火,损失60万英镑,一般人早就甩手不干了,他坚持了,并且成功了;他相信自己的直觉,坚持自己的意见,合伙人来了又走,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鄙视一切所谓的理所当然,做生意横跨各个领域;他拥有极强的冒险精神,坐热气球飞跃大西洋和太平洋,开最快的游艇横渡大西洋,分分钟都可能要命的事情,他自己参与其中不亦乐乎,成功和失败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因此得到了升华。

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像他那样,生意做得那么潇洒,人也活得那么自在。我们太多的人,被世界的各种条条框框和内心的各种清规戒律所限制,一生唯唯诺诺、谨小慎微,终身平淡、一生遗憾。但布兰森一定是不会留下任何遗憾的人:想到了,去试验,去努力,去成功,去失败,留下的是自己充实自豪的人生。

我读完了有满满的感悟,你读完了,也一定有满满的感悟。下面我摘录几段他书中的文字作为结束吧:

“我想父母肯定给我灌输了一种叛逆精神。我总是认为打破规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斯托(他上课的中学)的条条框框简直就跟军队里一样多——在我看来,其中有许多规章制度已经完全不合时宜,并且毫无意义。”

“而我对生活的兴趣,则来自设立并战胜那些表面上显然不可实现的巨大挑战。纯粹从商业角度看,西蒙(他的合伙人)绝对是正确的;然而,我总希望活得尽情尽兴,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自己必须尝试一下。”

“在我喜爱的经商方式中,乐趣都是其核心;从一开始,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以乐趣作为关键;维珍成功的秘密恰恰在于乐趣而非其他因素。我意识到,认为经商有趣且富于创意的观点与传统观念不符,这当然也不是某些商学院教学生做生意的方式,在那里,生意意味着苦差事,意味着许多‘贴现现金流’和‘净现值’。”

你看,他就是这样一个人,用叛逆精神打破常规,用兴趣和爱好来成就世界。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通用篇十五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爱意味着对孩子的肯定,这对任何学校都是极为重要的。假如你惩罚或责骂孩子,你便不可能和孩子走到一起。夏山的孩子们知道,他们是被肯定的。

也许我们无法完全逃离恐惧,但我们如果能更加重视恐惧对儿童成长造成的巨大影响,努力去一点点消除恐惧,孩子就会多一点自我,一个真实的儿童才会真实的显现,否则恐惧就会将真实的孩子隐藏起来,恐惧就会促使生命畸形野蛮的生长。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通用篇十六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李希贵校长的《学校如何运转》,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读后感。

前前后后读过李希贵校长的《面向个体的教育》、《非常理想,特别现实》、《李希贵的教育艺术》、《重新定义学校》等书,读他的书籍总觉得耳目一新,心潮澎湃;我也亲自聆听了他关于教育改革的几场讲座,我觉得:《学校如何运转》可谓是他学校管理诸多思考和实践的集大成者,让人心生钦佩,仰而视之。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读完这本书,我对学校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学习到一种从生态学视角和系统思维认识学校运转的思想方法。

启示一:学校运转的基本思想方法。

学校运转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就是系统思维。

翻阅资料,发现:结构——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百度百科基本解释),引申为着眼于系统并发挥系统组成要素的作用,即系统思维。那么系统思维是怎样一种思维模式呢?系统思维指整体地、动态地、连续地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是在复杂的动态系统中的一种以简驭繁的智慧。

所以强调:第一要全盘考虑;第二要考虑所有的可能性,并作出预案;第三要连续推事件的走向,作出预测。

学校有其自身的生命规律,要维持其运转,需要战略思考和系统设计,需要涉及全要素的组织结构变革。敬佩李希贵校长,他能跳出学校的具体形态,从普通意义上组织的角度来审视学校。

启示二:为学校做好顶层设计。

李希贵校长根据管理学家明茨伯格的理论,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把学校分成具有5个部分的组织,然后按照这个结构怎么有效的运行,提出了他的一些想法,包括组织的薪酬体系,荣誉体系,晋升体系,组织的预算管理,矩阵管理,组织的竞争与合作,组织的价值观等。在书中,十一学校所有工作人员的组织结构被划分为五个部分,其中“战略高层”是学校的“大脑”,“教育教学一线”是学校“立足”和存在的基础,“支持人员”和“研发平台”就像学校的“四肢”,中层管理者是学校的“躯干”。

建立这样的学校治理结构,是因为学校最重要的三个元素分别是治理结构、课程和教师。三个元素两两相遇,它就形成了一种生态,形成一种老师和学生创新性的生长,形成一种多元化个性化的生态环境。而无论它怎样发展,它始终是以学生为中心。

因为当治理结构和课程相遇就产生了个性化的成长系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成长路径;当课程和老师相遇,就会产生支持每一位不同学习路径的学生学习支持系统;当老师和学校的治理结构相遇时,就会使这个领域产生教育教学创新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系统。当这三个系统不断的升级优化,学校的治理结构也就随之不断反思和自我完善。

启示三:价值引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前社会各种思想意识形态的冲击,让教育变得不那么纯粹,让老师也不再只埋头教书。

根据马斯诺的需求理论,在物质等低层次需要实现后,每个人还有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高级需要,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所以,构建起或者更加完善学校的教育哲学,激发或孕育教师的忠诚感、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才是学校不断生长的根本所在。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通用篇十七

“疯狂学校读书”是一本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图书,它的独特性吸引了我。自从看了这本书后,我开始认真思考学习的方法,探索如何让学习更有趣、更高效。这篇文章将分享我在阅读这本书后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疯狂学校读书”是一本由王烁编写的图书。整本书以独特的形式展现了学习的乐趣。它通过九个部分介绍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包括阅读技巧、知识整理、笔记记录、学习规划等。精美的漫画和幽默的文字让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指导性的教育图书,更是一本寓教于乐的读物。

第三段:学习乐趣不止来自于课本。

在我学习的过程中,我总是被告知要注重课本的学习,严肃认真地看待每一次课堂。但是,通过阅读“疯狂学校读书”,我明白了学习的乐趣不止来自于抱着厚重的课本埋头苦读,更来自于充实的生活和应用性的知识。阅读这本书让我明白,学习可以是有趣的,学习可以是很酷的,只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用心去发现学习中的乐趣,就能享受到学习的过程。

第四段:力求高效,学会计划。

无论是何种学习方式,高效的学习规划是必要的。在这方面,“疯狂学校读书”为读者提供了许多好的建议。书中提到的计划学习和时间管理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我深刻地实践了其中的一些技巧,如制定周计划、建立学习清单等,通过这些规划,我发现我可以更好地应对学习上的挑战。

第五段:结尾。

回顾自己坚持读“疯狂学校读书”的过程,我收获颇丰。这本书不仅帮我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让我了解到学习的乐趣不止来自于学习本身,更来自于对知识的探索和实践。掌握好高效的学习规划,加强自主学习能力是我在阅读这本书后要一直践行的。我将以“疯狂学校读书”的精神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继续追求更高的学习效果,更好的自我提升。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通用篇十八

xx年即将过去,回顾一年的工作,有很多感概。xx年是我做为车务段新一届职工代表行使民主权力的一年,是我全面主持运转车间管理工作的一年,也是自己在行政管理经验与能力方面得到提升的一年。我主要的职责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与领导来实现对车间行政事务全面管理与监控。这一年的工作中,感受到在各级领导的帮助、车间400余名职工的支持下自已所取得进步的喜悦,感受到在工作中与各位同事共同努力取得成效的自信,感受到在工作中因面对众多事务不能面面俱到而留下的遗憾,感受到因能力有限面对行政工作如何更好的创新思路而留下的思索。回顾一年的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述职,请领导及各位同事给予指正。

一、坚持车务段民主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依靠”方针,积极围绕车间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完善车间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深化厂务公开,积极探索车间民主管理新形式,强力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段、站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全面实现经营管理目标提供了强大动力。

1、增强意识,聚心合理,在推动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了新成效。

2、行使职权,提高工作质量,推动职代会制度建设取得新成效。

认真贯彻落实段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完善车间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严格按照职代会条例行使职权。做好提案征集工作,车间有能力自己解决的立即解决,超越车间能力范围的按照程序及时向上级反馈,征求尽快立案,做到件件有回音,案案有落实。按照述廉、评廉、考廉有关规定,做好述职评议工作,把评议结果作为管理人员任免的重要依据。同时抓好车间职工代表队伍建设,提供一切可能的机会让职工代表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不断提升职工代表素质,使职工代表一新的面貌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去。

3、求效务实,探索创新,深化厂务公开。

进一步加强车间事务公开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厂务公开运作机制。有效利用车间公示栏,大力推广“阳光工程”,做到了职工想知道什么就能知道什么,认真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提出的正当合理要求尽快纳入车间工作议程,确保了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民主管理公开化落实处。

二、注重自身理论学习,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党委组织的学习,坚持认真作好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通过集中学习自学形式,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改造,较好地克服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与此同时,我还认真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关注当前铁路改革的形势,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积极拓展视野,拓宽思路。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在思想上、行动上,我始终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服从上级组织决定和安排,坚定不移地贯彻上级的方针政策,坚决执行上级各项工作部署。在去年开展的四查一整顿活动中,我坚持带头从自身做起,对检查发现自己在思想上、管理上、作风上存在的问题逐条落实整改。我始终把学习贯穿始终,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了思想觉悟,坚定了政治信仰,始终保持了思想上的先进性。

三、加强安全管理,狠抓安全工作不放松。

去年,由于第次大提速调图,对运输畅通和安全生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再加上设备维修、施工多,新职人员陆续顶岗缺乏工作经验,安全基础薄弱,安全压力空前。安全的好坏,事关我段发展稳定大局。作为基层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我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任何时候都把安全摆在重中之重位置来抓。一是重视安全基础建设。坚持以“逐级负责”为主线,落实“领导负责、分工负责、专业负责、岗位负责”的要求,从车间班子、各值班主任到班组长、各岗位职工,逐级确立“安全第一责任人”,细化了车间大班管理人员、班组长月度考核办法及岗位职工安全积分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岗位工作标准、程序和内容,把安全责任贯穿到生产全部过程中。二是落实检查监督制度。完善了车间班子、业务室、各大班和班组监督检查制度。运用“盯住不落实的事,盯住不落实的人”的工作方法,强化现场管理,杜绝严不起来,落不下去现象。

四、坚定信心,奋力攻关,挖潜提效,确保了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

面对xx年难以完成的生产任务指标,我没有畏缩,而是多方听取现场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群思广益,凝聚力量,带领全车间干部职工以提高运输效率为己任,强化运输组织,力争多编快解,努力压缩中时、停时和保有量,尽可能的增加办理辆数,确保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xx年下达我的车间中时为:,实际完成较计划压缩(增加)停时为实际完成较计划增加(压缩),保有量实际完成较计划增加(减少),办理辆数为实际完成,较计划增加(减少)。

五、规范经营管理,狠抓成本控制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切实履管理的职能。

真正实现经营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积极向广大职工宣传节约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一年来,在规范管理上,我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好成本控制,主持召开了成本专题会议,要求各大班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切实做到材料发放的合理性、可行性,具有说服力,维护了预算的严肃性。二是落实经营责任制,将成本控制的责任分解到各大班、班组,压力层层传递,确保了各种成本不超标。

六、履行职责,严格落实干部安全管理责任改进和转变干部工作作风。

我坚持从自身做起,在工作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和带动职工。xx年,面临4.18第六次提速调图的实施,新(技规)(行规)(站细)的施行,各项规章制度都要重新学习,工任务重,安全压力大。为了掌握职工学习进度,技术业务情况,我除正常上班外,尽量安排好自己事务,挤出休息时间多下现场检查指导,了解和掌握情况。车间月度工作验收考核,我都亲自带队,每到一处,我都和验收组其它成员一起到现场,查看班组管理和职工作业标准化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督促班组整改。作为车间行政主要领导尤其作为职工代表,我感到安全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和怠慢。xx年的日子里,我基本放弃了全部的节假日休息时间,几乎全天候地盯控在现常因为我深深地知道,我是铁路改革发展的一份子,是代表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组织给了我这个位置,就是相信我能够为职工群众创造利益,我没有理由不干好,也不可能不干好。

七、严于律己,积极倡导勤政务实和清正廉洁的作风。

作为工电段行政主要领导,我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事事处处注意规范自己的行为,时刻提醒告诫自己把好人情关、权利关、纪律关,坚持廉洁自律,牢牢把住自身防线。从不利用职权为自己的谋求不正当的利益,可以说,担任车间行政主要领导以来,没有留下一笔“人情债”。较好地树立了领导干部的勤政务实和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今后我们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形势更加严峻。我愿尽我所能,以车站、车务段的发展为己任,团结和依靠广大干部职工,全面贯彻党的十七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新体制下管理的新途径,为车务段的改革与发展再创新佳绩,再作新贡献。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通用篇十九

“孩子,今天你快乐吗?”曾几何时,我已不再问孩子这样的话了。取而代之的是“今天的英语考试卷发了没有?小数报竞赛考了多少分?”幼儿园时的无知、懵懂、无忧无虑开始从孩子身上慢慢消失,作业、兴趣班成了一日大事。作为家长与老师的双重身份,我的内心是矛盾彷徨的,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快乐地、自由地成长,一方面又希望在每一次的考试、比赛中孩子能取得好成绩。如何才能鱼和熊掌兼得,唯一有效的方法便是能让孩子轻松地学,快乐地学。让他真正从内心感受到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这是一件很难完成的工程,一个教育难题,是值得老师们终生研究与实践的课题。也许读《夏山学校》这本书会对你有所启发,对改进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有所帮助。

《夏山学校》提倡“爱”和“自由”。读《夏山学校》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生活是快乐的、学习是快乐的、玩耍是快乐的,周围的一切都是充满阳光的。

民主、自由、平等、信任、微笑、快乐弥漫于孩子的一身,书中的孩子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们对某样东西感兴趣,会立刻去研究它,琢磨它,并想办法弄明白,搞清楚。学生是那么好学、乐学,他们擅长动脑、动手。

所要的答案,老师们已经直接教给他们了,因此,绝大多数的学校没有科学实验室,没有工艺室,没有兴趣活动室,这已是正常不过的事实了。我们的学生只需机械地学习公式,记住解题方法,背牢概念定义,考试时能用上就可以了。动手操作的能力几乎没有。正因如此,“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实际操作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孩子天生就是“好奇”的,“好学”的,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快乐是最大的动力。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最基本的教育学原理。我们也一直都倡导着“乐学”的教育精神。但为什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浑身充满了厌学畏学情绪,哪一天不布置作业,孩子们会高兴地跳起来,教室里一片叫好声。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与家长思考,因为事实的的确确是任何家长和老师都逃避不了的责任。

我们在孩子长达20xx年的一生最关键的教育成长的时间里,不断地,不遗余力地把厌学畏学的价值观灌输给孩子,培养孩子的厌学畏学思想,从来不给他们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机会,总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考试获得好成绩,为了所谓的名次,而在教学方法上,用最笨,最辛苦,最单调的方式来让孩子们学习最简单的内容,反复地背诵、记忆、默写,一遍不行再来一遍,直到完全记住默上来为止。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最需要培养与发挥的童年时期就完全被扼杀掉了,他们的脑袋里只能装得进标准答案,奇思妙想也许还会遭到讽刺与挖苦,倒数第一当然非他们莫属。倒数第一肯定值得反思,但请成人们不要义正词严地指责孩子,而忘了成人世界推崇的传统应试教育才是罪魁祸首。

作为孩子的家长、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做了摧残纯美的童年生活的刽子手。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好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因为孩子们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

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离《夏山学校》中所描写的那种境界太过遥远,这是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是我们老师的力量所无法改变的,但我们有责任为我们的事业负责,为我们的学生负责,给孩子们充分的空间去探索、观察、创造,把大自然给孩子们当天然的“教室”让孩子去观察与探索,为他们创造一切可创造的条件,让他们在我们的课堂上成为乐学者,成为创造力、想象力的主人,那么他的一天将会是无比快乐的。

“孩子,今天你快乐吗?”愿我们的老师都能经常这样问一问自己的学生。

虽然,夏山学校只有一所,但如果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能像尼尔那样给孩子真正需要的,我想,无论哪所学校的孩子都能拥有和生活在夏山一样的幸福与快乐。

疯狂学校读书笔记通用篇二十

据说,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而在我眼中,中国的集体教育是从孔夫子开始的。为什么要把很多人集中在一起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学习?古往今来的专家们给出了很多解释。但学校教育确乎是一天天发展壮大了。

现在你要是问别人“你为什么要上学”,那人准会愣在那里,因为上学似乎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不需要理由。可是学校教育的弊端似乎也是越来越严重了。到底为什么要上学?学校教育应该干什么?也真到了该问一问的时候了。

作者黄武雄认为,人的原始旨趣有三项:维生、互动、创造。他认为维生不必教,创造不能教,能教的只有互动一项。所以作者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做而且只能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发展抽象能力。

为什么学校教育应该做这两件事呢?作者的解释是:“未受教育的人,虽然对周边的生活有深刻的体验,但他的经验世界狭小,没有太多机会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拿来,与别人在不同时空下的经验相互印证,因而看待事情只陷入自己的特殊经验。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经验,拿来不断与他人的经验相互印证,视野才能开阔,判断才能周延,思路才会清晰,人的内在世界才能充分发展。”

如果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作者认为那就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互动、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

那么现代学校是按照这三件事去做的吗?显然不是,作者认为现代学校教育的最大弊端是:套公式,浮离于真实世界之上。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作者以其独具一格的眼光发现了这个属于所有学校的.通病。现代学校教育,重知识不重经验。由于学生只忙着去背公式,背死的知识,他没有时间去接触实际的世界,无法去摸索、积累丰富的具体的属于他自己的特殊经验。等他从学校里毕业,进入现实社会,缤纷多变的现实会使他迷惘,他发现很多事是没法套用公式去解决的。但学校教育给他形成的习惯让他无法发挥自己的智慧去解决实际问题,他只是一再地回到公式中去,生搬硬套地去处理现实世界的问题。因此,很多从学校里出来的人,他的思维始终是浮离于真实世界之外的,无法与真实的世界融合。这用现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高分低能”。

学校教育应该打开人对世界的实际经验,而不应该只是把学生封闭在书本之中。只看重学习抽象知识的成绩很明显是错误的。

很多人是在离开学校之后才开始真正的学习。我想,这也正是本书的书名——“学校在窗外”的真正含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