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学检验技术论文(优质19篇)

  • 上传日期:2023-11-23 20:02:26 |
  • ZTFB |
  • 10页

政治是社会权力运行和决策制定的过程,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在总结中要注意突出重点,给读者以启发和思考。以下是社会名流推荐的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篇一

1.1调查内容、区域主要为医学检验行业基本状况(包括检验专业人员学历、职称、年龄,各级医院开展的检验项目、检验仪器设备情况等)和人才需求情况等,同时也收集行业对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对象:主要为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的钦州、北海、防城港3市的各级医院共71家,其中有效的64家。

按地域分:钦州市(包括钦南、钦北、灵山、浦北等)28家,北海市(包括铁山港、合浦等)29家,防城港市(包括东兴、上思等)7家。

按医院级别分:市级医院(三级)8家,占12.5%;县(区)级医院(二级)21家,占32.8%;乡镇及社区医院(一级)27家,占42.2%;民营医院8家,占12.5%。

1.2调查对象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的钦州、北海、防城港3市各级医院的检验科负责人。

1.3调查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表、检验仪器使用调查表、检验科检查项目调查表,将三者合为一份问卷。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现场回收、邮寄等形式回收调查问卷。

实际发放调查表71份(家),回收有效问卷64份(家),有效问卷回收率90.1%。

1.4数据分析方法用excel软件统计处理数据,采用百分率进行统计描述。

2行业基本状况与分析。

2.1在职医学检验专业人员学历结构(见表1)。

2.2在职医学检验专业人员的职称结构(见表2)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一级和民营医院有一个共同点,即暂无职称的人员较多、高级别职称者较少。

我们认为暂无职称人员较多的原因是:(1)近年来医院规模及业务量增大,使得对毕业生的招聘增加,不够资格而参加资格考试的占一部分,历年参加资格考试没通过的占一部分。

(2)人才的流动性加快,部分专业人员获得相关资格证后,不愿意继续留在一级及民营医院。

由此可见,具有检验卫生资格职称者在就业方面更具优势。

因此,应该加强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卫生资格考试培训,提高通过率,让我校毕业生更具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我们也对在岗检验人员专业是否对口进行了调查,了解到有部分在职医学检验人员专业不对口,他们报考并通过了检验卫生资格考试,从而获得了检验资格职称,这类人员的原专业主要为临床医学、护理学等。

2.3在职医学检验专业人员年龄结构(见表3)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部分医院存在返聘退休检验人员的情况,原因是当前临床检验一线高职称、有丰富临床检验技能经验的人员尤其缺乏。

这提示我们教学必须制订高标准,从而培养出掌握丰富临床检验知识、高技能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才能适应行业的需求。

2.4各级医院检验仪器设备情况我们以二级医院检验仪器配备为参照设计调查内容,统计结果见表4。

参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的版《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4]名称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共统计44个项目,具体见表5。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虽然部分乡镇卫生院仪器配备很齐全、先进,但是由于没有相关的专业人员操作,导致仪器不能很好地使用,甚至闲置,这与李晓东等对河南省乡镇卫生院调查所反映的情况一致。

这对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培养、实训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完善实训基地医学检验仪器的配备,加强对学生仪器使用及维护能力的培养。

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以往传统的骨髓象检查、脱落细胞检验虽然大部分医院归属检验科,但是有少数医院将骨髓象检查归属检验科,而将脱落细胞检验归属病理科,甚至两者均归属病理科。

此外,通过访谈我们还了解到,现今区内外部分医院已经把骨髓象检查、脱落细胞检查等委托给第三方医学实验室检查,如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等。

虽然不能将其断定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却值得我们深思。

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除了要面对内部竞争外,还要面对来自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竞争,我们认为这应该引起医学教育主管部门决策者的深思。

其次,长此以往医学检验工作岗位将对形态学技能需求越来越低,而这又是卫生资格考试和教材设置的重点内容,从而出现了现实与人才培养之间矛盾的情况。

3.1未来3年各级医院对医学检验人才的需求情况(见表6)如表6所示,调研结果反映出未来3年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对医学检验人才还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我们认为这与近几年国家把北部湾地区的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有很大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医疗服务行业的配套发展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在对人才需求增加原因调查的同时,我们发现各级医院对检验人才需求的增加与经费投入加大、单位扩大发展和需要补充“新鲜血液”有关,分别占调查医院的54.7%和43.8%,这两个原因在二、三级医院较为突出。

有85.9%的医院表示参加新农合医疗保险后业务量增加是医学检验人才需求增加的原因,这一情况在一级医院尤为突出。

另外,国家实施药品零差价制度后,药剂科的业务收入比重大幅下降,这也是导致检验科业务收入增加的原因。

由此可见,医院检验科经费投入加大、规模扩大、业务量增加等是检验人才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

3.2未来3年各级医院对医学检验毕业生的学历需求情况(见表7)调查结果表明,民营、二、三级医院对中专学历检验人才无需求,所以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面向一级基层医疗单位培养实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4讨论。

(1)通过对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及珠三角地区卫生医疗机构医学检验行业基本状况的调研,我们认为该地区医学检验行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国家把广西北部湾地区的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以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外来人口剧增,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亦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篇二

摘要: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主要是指对临床标本进行正确地收集与测定,并通过及时与准确的报告,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提供依据。基于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在医院医疗过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本文就具体分析在当前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加强措施,以促进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提高。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提高;措施。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也朝着智能化、自动化、多元化的方向渐渐演进。在现代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当中,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也已经成为帮助临床医生诊断与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弊端,而怎样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促进临床检验技术的提高,也已成为医学界所关注的重点。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篇三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领域中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了数字化技术。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有些内容抽象复杂,实验标本不足,有些标本不便观察等问题,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解决这些问题。计算机教学能以其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现在的教学软件中,不仅仅包含文字与图画,更有声音、图像及动画,这就使得学生们不仅可以直观的看到外部结构,标本的内部结构也清晰可见,学生们的学习可以更直观、更轻松。目前,有一些院校利用三维立体重建,这一技术可以直观的显示人体三维结构,大大减小了解剖学教学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然而,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结构的一门科学,需要大量的尸体标本进行学习,计算机技术只是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观察尸体标本。

2、善用启发式教学法。

所谓启发式教学,即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双向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非常广泛。在进行一个新知识内容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进行导课活动,这样可以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方式。例如设问法、比较法、讨论法等等。启发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提高解剖学的教学质量。

3、针对不同专业因材施教。

不同专业对于解剖课的要求不同,课时及教学大纲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针对不同专业因材施教。例如笔者执教的医学检验班,解剖学课时相比临床班大大减少,对检验专业学生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因此,在制定教学大纲过程中,要善于取舍,删去一些与检验专业联系不大或应用不多的内容。着重讲述与专业相关的.内容,做到少而精。如果一味的生搬硬套,就难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密切联系临床病例。

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临床病例,能够切实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从教过程中,经常有学生询问身边的常见临床病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用身边的常见病例,在分析病例的同时,充分与所学的解剖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长时间的解剖学习过程中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且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解剖知识学得活、记得牢。另一方面,人体九大系统的每一个器官,都与临床密切相关。适当结合临床,能够启迪学生思维,知道如何进行纵横联系,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解剖学教师应不断改进旧的教学方法,探讨新的教学经验,积极充实自己,并结合不同医学专业的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篇四

1.1医学检验岗位对所需人才素质结构要求的调查(见表3)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医疗机构都认为人才的执业资格证、敬业精神、动手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意识对医学检验岗位来说非常重要。

与执业资格证相比,学历需求并未达到100%,仅占88.1%,说明与学历相比,用人单位更看重人才的职业能力,这与我校“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相一致。

1.2对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调查通过调查、走访我们发现,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科室工作适应情况总体较好,94.2%的毕业生基本都能适应科室工作情况,或至少是通过培训后能适应(见表4)。

医疗机构对我校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评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实际工作能力也较强,但在专业知识、开拓创新能力以及外语应用能力方面则表现较差,专业技能也有待提高(见表5)。

为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应该加强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开拓创新能力以及外语应用能力。

同时对实际工作中可能涉及的临床疾病概要、仪器维修与保养、实验室管理等课程也认为较重要,对学生今后的工作较为实用,见表6。

此外,参与调查的医疗机构还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比如在课程设置方面还需增设医患沟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遗传学、诊断学等课程,以便学生未来能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对于我校毕业生在校所学知识实用与否,参与调查的医疗机构有82.1%认为较为实用,16.6%认为通过培训后实用(见表7)。

这也提示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在专业课课时以及实验课安排上应有所调整,适当增设一些较为实用的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竞争能力。

2讨论。

2.1明确定位,适应市场需求此次调查我们发现,部分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级医疗机构检验专业人才还是较为缺乏的,中职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县级以下基层医疗单位。

在调查的27家医疗单位中,均表示比较重视毕业生的执业资格证和实际工作能力,而我校培养的该专业毕业生能力素质离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因此,我们应该明确定位,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为县级以下基层医疗单位服务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细化专业培养方案、提高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一批较为实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2.2推行“阶段式”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本次调查显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对应的岗位主要是临床检验方面的岗位,学生毕业后要求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

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采取“阶段式”教学模式,层层递进,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加强校院合作,通过学校和实习单位双向介入,将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医院实习有机结合起来,为医院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检验人才,体现校院合作培养的“阶段式”教学模式。

2.3推行“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院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院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调查发现,各县、市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站等医疗单位都需要医学检验专业技术人才,可以说就业前景是比较广阔的。

因此我们可通过“校院合作、共同培养、技能实训、工作实践”等环节,将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相结合、学习内容与岗位内容相结合,最终实现教学实训与医院实习工作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临床岗位能力需求。

2.4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调查显示,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在敬业精神、实际工作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均表现较好,但专业知识及技能则十分欠缺。

因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着重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技能培养,课程内容坚持以岗位为主线,以够用、适用、实用为原则。

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对于核心专业技术课程如生化检验、临床检验、微生物检验、免疫学检验、寄生虫检验等可适当增加理论和实践课时,而对部分用人单位认为不重要的课程则可适当减少课时,或采取讲座形式对学生进行培训。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开展模拟训练,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以执业资格考试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形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多种教学模式。

通过实行“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真正培养出一批相关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篇五

通过医院实习,使检验专业学生成为既精通专业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合格的检验技术人才。

关键词:医学检验;实习生;带教体会。

毕业实习是医学院校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以往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检验操作技能相结合的过程,是学生从院校走向医院,由学生转化为医务工作者的开始和必经阶段。

医学检验是一门临床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的专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篇六

2.1.1建立实习基地评价制度制定合理的管理与评价体系,对规范实习基地学生实践活动,保证实践教学有序进行,提高基地利用实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合作的实习医院,务必签署合同或者进行教学医院挂牌,增加双方的法律约束,明确规定双方的责任、义务,树立责任意识。每年定期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实习医院带教进行评价,提高实习带教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2.1.2建立互利互惠机制医学检验专业的实习生动手能力很强,实习一段时间后能在科室独挡一面,为实习基地检验科室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实习基地把实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来使用。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实习基地与实习生利益目标不一致;另一方面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的优势没有被实习基地检验科认可和重视;三是学校与实习基地各自的责任落实不到位,互利互惠体现没有达成共识:因此,对医学检验专业来讲,与实习基地检验科建立互利互惠机制是个双赢。可以利用学校的专业教育资源为实习基地检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等;利用实习基地实践数据与学校合作参与课题研究;举办实习基地检验专业学术交流会;聘请实习基地检验科资深老师担任医学检验专业的兼职教师,教授部分理论课,引导实习生论文开题与写作等。建立相互沟通,相互协调,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2.1.3加强情感交流与沟通沟通的重要性对于任何群体和组织的有效运作都是毋庸置疑的,缺乏有效的沟通是影响群体工作绩效的主要障碍之一。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基地大多是学校以及通过与历届毕业生沟通而建立起来的,特别是在江浙一带,提高了我校的社会知名度。但最近几年,系部很少深入到各实习医院检验科,进撤点大部分通过在岗实习生联系,进点带队老师也只是走马观花,双方沟通较少:因此,为了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建议系部通过定期下点走访;邀请实习基地检验科主任到系部开展讲座、作报告、学者互访等形式加强交流和沟通,增进了解,增进感情。

2.1.4充分利用直属和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实习基地资源近几年,实习基地广泛扩建和抢占地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就业,但随着网络信息化发展,扩建实习基地和抢占地域在就业方面影响不太明显,加上本科生地位远不比以前,就业形势严峻,考研几乎是实习生必走的趋势。学校应充分考虑利用直属和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实习基地资源。

2.1.5保障经费投入为了巩固和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学校应根据各系部具体情况,不断加大经费的投入,建立省内外各专业实习基地联系机制,加强沟通和交流,真正使实习基地成为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

2.2学生层面考虑。

2.2.1实习前的引导教育系部要利用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理论讲座和座谈交流等形式,在实习前多次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年级培养学生“生存危机”意识,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实习观、成才观。让学生意识到专业实习的重要性,体会到实践和实习是一次与社会接触、强化技能锻炼的舞台。教育和培养实习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纪律观和道德观,培养高尚的医德医风和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

2.2.2建立实习生奖惩制度医学是直接服务于人的生命科学,医德医风教育是为培养学生树立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思想、确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进行的工作。学校应将实习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制定一系列的考核体系,并严格执行,规定一定质和量的'实习论文,将实习中出现重大的有违医疗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列入校纪处分,将实习表现和论文成果与毕业挂钩,得到实习基地表彰的实习生,学校应加大对其奖励等。

2.3从实习基地层面考虑。

2.3.1建立岗前培训制度规章制度是医院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是医院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实习生到医院后,实习基地要制定一系列的岗前培训活动,如熟悉实习基地的周边环境,熟悉实习基地的管理理念、规章制度、劳动纪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实习基地要依据学校的实习大纲内容和要求,结合实习基地的条件,指导实习生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实习基地要培养实习生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意识,培养他们如何学会保护好自己。实习基地,特别是检验科要加大实习生的职业礼仪培训,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

2.3.2建立订单式“实习=就业”实习基地模式社会在发展,教育在提高,学校要顺应社会新形势,不断改革实习就业政策,不断开拓新的“实习=就业”的实习基地建设。独立实验室、体检中心、仪器试剂公司等对检验医学人才有着旺盛需求,他们积极性高,愿意接受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学校可以与条件成熟、设施齐全的单位签订协议,实施合作培养计划,实现订单式“实习=就业”实习基地模式。

2.3.3大力推广自理实习基地模式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基地,相当于提前进入就业岗位。自理实习生为了积极就业,在主动了解实习基地的实际工作过程中,主动展示自己工作能力,工作任劳任怨、踏踏实实。同时,实习基地可以通过实习面对面地考核和了解自理实习生,达到了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

2.4从带教老师层面考虑。

对带教老师制定师生双向考核制度,将教学质量和考核结果纳入个人档案,与晋升职称和晋级工资挂钩。带教老师依照已建立起来的实习生考试、考核和考评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学风、考风和平时实习纪律,以及加强医德医风等的教育和引导,做好实习鉴定工作,配合学校和基地的实习教学检查和督导工作。综上所述,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我校医学检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息息相关。只有注重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才能搞好临床教学,才能把专业建设好。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篇七

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旨在通过建立教学团队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教学基层组织培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培养和技术培养,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促进教学队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最终达到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1.行业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临床医学对医学检验技术的依赖和需求日益增强,现代实验室科学的发展促使原来的医学检验工作的内容、方式及人员结构和管理工作各方面都起着显著的变化,人才的技术化、仪器的自动化、试剂的商品化、方法的标准化、管理的科学化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2.职业教育的需要。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需要培养一批职业教育的品牌学校,因卫生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起步较晚,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为主的技能训练的培养模式在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普遍存在,不能完全适应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系统化课程改革的要求,不能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

3.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靠技术打造,技术培养靠队伍支撑。医学检验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没有一支结构合理、理念先进、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技术团队,学校的发展培养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4.团队发展的需要。团队教师多来自医学院校,大学毕业后直接来校任教,普遍缺乏行业工作背景,学历结构、能力结构还没有达到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技术的高标准要求,因此急需完善医学检验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技术技能。

1.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1)国外教学模式的学习。国外先进的卫生职业教育的理念、课程实施的模式、职业技能培训的方法与考核、实训基地培养的特点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对实施团队培养项目起到了借鉴和促进作用。

(2)国内职业教育专家培训。医学检验人员参加了由国内关于职业学校技术培养和课程开发的培训,使人员对医学检验课程开发和改革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以就业为导向、工作过程为引领、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和校本教材开发有了深刻的认识。

(1)研究生学历进修。医学检验人员参加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使团队具有研究生学历水平的教师比例明显上升,知识结构和学历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对新的教学理念的领悟和教学模式的探索能力也得到提高。

(2)技术岗位实践。医学检验人员保定期到专业化的医院进行岗位实践,通过在行业的顶岗实践,了解行业中的需求动向,以及职业岗位所需能力的发展变化,明确了行业需要的人才培养要求,并运用来自行业一线的实践经验和案例,总结和推广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法和模式。

(3)“双师型”教师培养。鼓励医学检验人员参加全国卫生技术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相应卫生职业资格证书,技术教师考取相应的技术资格证书,一方面是对行业要求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的一次检验,另一方面是为日后指导学生考取技术资格证书打下基础。

(4)技术知识的拓展。医学检验人员定期参加了有关的技术知识讲座和技术技能培训,学习本行业的最新技术和进展。并审视自我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确定自我进修、提高方面的具体计划。

(1)团队培养知识的'学习。医学检验人员参加了由知识管理中心田志刚关于《基于知识管理的团队培养与实践》的讲座,对团队培养的内涵,有了新的理解和提高,认识到一个团队的发展,不仅要重视个人的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强调医学检验人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强化医学检验人员彼此理解支持、协调合作,有效利用医学检验人员所拥有的各项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人员的潜力。

(2)互相学习和促进。教师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各自独立工作的职业,但作为一个团队,人员之间经常集中在一起进行学习,探索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思维碰撞和思想交流,通过人员间的密切交流、相互影响和感染,拓展了教学教研的思路,达到相互学习、促进的目的。

1.明确团队培养目标。医学检验人员应花费充分的时间、精力来讨论、制定共同的培养目标,并在这一过程中使每个医学检验人员都能够深刻地理解团队的目标。并将团队共同的目标分解为具体的行动目标。这一行动目标既能使个人不断开拓自己,又能促进整个团队的发展,并能督促团队始终为实现最终目标而努力。

2.坚持教学与教研相结合。团队培养坚持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原则,坚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成长”。教学与教研工作并须紧密结合,认识到教研是一种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必须到将所研究内容应用于教学实践。

3.坚持与课程培养、技术培养相结合。医学检验人才培养应当紧密结合学校的课程培养和技术培养来开展,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围绕特色技术培养、精品课程培养进行。

4.注重团队整体水平的提升。医学检验人员培养更多的关注是人员间共同的发展和提高,团队发展的瓶颈不仅包括短板效应,也体现在“新木桶理论”的“缝隙效应”中,必须通过团队共同目标的确立、人员间的角色互补、团结协作和每个人员特长的最大程度的发挥,才能实现团队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取得1+12的高绩效。

参考文献:

[1]徐元俊.论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构成及培养途径[j].卫生职业教育,,26(5):6-8.

[2]龙艳,石青峰,全角,蒋冬香,杨峻,海华.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期.

[3]李海侠,郑磊,杨佳,蔡贞,张继瑜,童晓文,裘宇容.医学检验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年3期.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篇八

1.1成立校本教材编审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突出“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我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仪器化及先进程度、开展项目及所选检测方法等差距较大,现有教材虽然比较优秀,但多为本科教材的压缩版,涉及面宽而杂,不太适合我院教学。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广大的县、乡、社区等基层医疗单位,各个单位均有一定数量的仪器,但其先进程度并不高,很多项目仍然以手工操作为主。借助中央财政支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的支持,我们以我校专业骨干教师为主导,吸收了部分省、市、县医院一线行业专家成立校本教材编审委员会,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与建议下,研究编写专业课程特色教材。确定了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模式,打破传统教材编写中过度的知识、理论的系统性。参照第3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结合目前我国医学临床实验室常见、主要的检验项目,融基本知识、必要的理论于技术和疾病诊断标准为一体,实现教材编写的项目化、任务化,尽可能满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要求的校本特色教材编写原则。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充分借鉴行业资深专家的丰富经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除部分引用已出版的教材和网络上的资源外,我们重点利用临床科室的优势,采集了大量的典型形态学图片和临床疾病病例等一线资料,充实到本套教材中,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1.2成立行业专家工作室在行业专家中遴选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人员,尤其是我校的优秀毕业生组建行业专家工作室,制定行业专家工作室工作制度,每年定期开展行业专家进校园系列学术活动,邀请他们来校开展各种讲座。以他们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充实着学生,以他们成长的璀璨历程激励着学生,以他们的人格魅力感召着学生,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和人文底蕴、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素养。

2完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以形成多元化的实习实训模式。

2.1完善校内专业实验室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实践性很强,实验课时超过总课时的50%。随着招生规模扩大,校内实验、实训设施数量尚显不足。在各级资金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进一步完善了临床检验基础实验室、免疫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微生物学检验实验室、寄生虫学检验实验室、卫生理化检验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新建血液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病原学实验室、病理检验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室,并在每个专业实验室安装了教学多媒体系统,极大地满足了课程实践教学需求,丰富了教学手段。

2.2建立医学检验仿真实训中心单纯的课程教学使学生缺乏检验的整体意识,使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存在差距,学生要很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适应检验科的各项工作。我们整合已有资源,将各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集中在一起,并适当补充一些先进或必须的设备,引用医院检验科实验室规划设计方案,由院方指导建成校内医学检验仿真实训中心,开展实习前岗位技能训练和综合实训,尽可能实现专业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2.3遴选和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对已有实习基地进行遴选,适当增添县级医院实习基地,拓展省外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实习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需求。按照合作共建的协议,针对校外实训基地的'个体差异,参照实习教学大纲制定相应的补偿教学计划,由学院或实训基地安排行业能手执行教学。校、企双向运行“实习基地共建、人才培养共育、教学效果共评”机制。通过多项举措,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升。

3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以实施多方式人才培养模式。

3.1组建专业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库启动专业核心课程优质教学资源搜集、制备和整理工作,将各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件、电子教案、复习题、模拟试卷、实验指导、参考资料、教学录像等资源组建成专业课程网络资源库,方便学生课后自学和提升。尝试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课程辅导与交流,实现校内、校外考证辅导与培训并重等多种方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3.2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面对当今的高职学生,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组织教师观摩学习各种先进的、适用于高职学生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开展以案例分析为背景的情景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通过实验室改造,安装多媒体实验教学系统,建设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等,使形态学教学更加丰富、形象、生动和直观。逐步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区分,推进具有典型高职特色的边教、边学、边做的教、学、做一体化情景教学方法在本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4建成德技双馨的“双师”教学团队。

依托学院《教师进修条例》、《教师参加专业实践锻炼实施办法》、《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选拔及管理办法》、《企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等制度条例,创造条件,落实相关制度要求,鼓励教师攻读学位,考取检验专业资格证书,取得“双师”资格。把企业精英、业务骨干作为兼职专业带头人来培养,提升他们谋划专业长远发展的能力。妥善安排兼职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分段式弹性教学,解决其工作与教学的矛盾。通过教师与企业人员的角色互换、互补互助等,加强校内外教师团队精神的培养,不断充实,形成德技双馨的“双师”教学团队。

5改革传统考核方法以建立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考核新体系。

摈弃传统的以理论考试为主、技能考试为辅的成绩评定体系,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考核评价体系:(1)规定专业课程必须开展技能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必须参加培训,合格后方可参加理论考试,促使学生必须重视技能的学习;(2)调整成绩评定方法,将理论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比例的70%下调到40%,技能考核为30%权重,另将占总评30%的平时成绩进行细化,执行对出勤、上课态度、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全方位的评价,尤其是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有效地抑制了部分学生偷懒、不认真或抄袭他人实验报告等不良行为。这种新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了监督与评价,虽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因其能有效地避免单次考核的片面性和偶然性,使其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合理,因而也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6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设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委员会,科学设计学生评教表、教师评学表、教学信息反馈表、实习生质量调查表、实习单位意见表、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表及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调查表格,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班级信息员搭建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桥梁。建立毕业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毕业生职业发展监控,统计分析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家长对学生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方面的信息,形成反馈性意见提供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修订的参考依据。以上是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近几年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做法与改革实践,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的实施,明显提高了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我们期待大家的共同参与、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为我国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共尽一份力量。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篇九

1以校、院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对学生能力培养“双引擎”

以专业整体能力培养为前提,为了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遵循以下原则:以用人单位对能力的需要为原则,对用人单位培养所需周期较长、用人单位培养困难的能力重点培养,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分析,在校院合作的前提下,明确学校教育和医院学习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学校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三基知识,检验基础知识:检验项目的基本原理、参考区间、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检验方法学评价;基本技能:形态检验能力、简单仪器操作技能;基本素质:沟通协作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认真踏实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医院学习重点培养学生较大型的仪器操作能力、临床对话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并树立为临床服务的意识。

实训基地建设强调校内基础能力培养与校外专业技能塑造的功能衔接。

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在环境和功能上模拟真实检验科流程设计,技术水平达到基层医疗单位要求,开展的实训项目侧重手工检验和常规小型检验仪器。

使学生通过实训熟练掌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技术,同时得到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提高。

校外实训基地的设置实现职业领域的广覆盖,技术水平与当今医学检验专业领域相一致,师资、病源、空间等软、硬件条件满足教学需要,能够完成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做一体的要求。

学生在基地中能够学习和掌握当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领域的先进技术,真正实现“学习在未来岗位上,就业在学习环境中”。

对于具有长期合作意愿的企业,按照其生产性质进行领域划分,确保全方位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参照医学类专业高等专科教育评估方案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调研结果,以目前学生人数80人为基础,建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2.1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工学结合实施的基础,学校一方面要使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服务于自身的教育主张,保持教育的特性,另一方面又必须适应企业生产的要求。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围绕检验岗位“工作流程”为主导,强调“全过程检验质量控制”,从“生物安全”职业意识到校内实验室布局,创建出“临床检验科模式”校内实训基地,使学生从职业意识、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上与临床接轨。

使实践教学最大程度与工作岗位对接。

在工作任务实施的过程中,使所有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工作任务的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

2.2校内实训基地的布局校内实训室总使用面积应不低于5间、400平方米,整体划分为实践教学和临床检验实训两个功能区。

实践教学区包括三个功能实验室、显微镜室、仪器室和实验技术室。

显微镜室承担有关形态检验的实训教学,为本专业临床检验技术课程、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临床寄生虫检验技术课程、检验仪器分析综合技术课程提供服务,主要培养学生形态识别能力。

仪器室完成基础仪器检验的实训教学工作。

实验技术室完成各课程实验操作的实训教学。

临床检验实训基地设置无菌室、临检室、生化免疫室、采血室,通过学校购买和医院捐赠完成仪器配置,包括各类常规体检项目,完成课程的综合性实训教学,使学生了解检验流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3“五真一实”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的平台。

实训基地的建设只有紧紧依托行业,加强与产业的合作,才是科学的发展道路,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建设途径是符合当前社会实际的创新途径。

在具备学科技术优势的医院建立3-4个“医学检验理论学习、实践、顶岗实习”教学基地。

每个教学医院承担1~2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课程教学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岗位常规检验项目为导向,在“学习、实践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下进行教学。

由教师使用多媒体等方式给学生讲解检测原理、仪器构造、使用方法、编程、可检验的项目、仪器的'优缺点等;然后,在检验科工作区域按用临床标本练习检验项目的检测,并与临床实际报告单相比对。

从而实现了课程教学“五真一实”即“真实的工作环境、真实的临床标本、真实的检测项目、真实的临床仪器设备、真实的化验单作为考核标准、实际的临床一线教师带教”的教学特色,完成人才培养行业塑造过程。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共同组织教学设计和实施,采用校内校外教师共同负责制,一门课程一个课程组,校内校外各一名课程组负责人,实行点对点的沟通和交流,便于课程的建设和管理。

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资源保障。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内外结合的医学检验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学校和医院之间资源的有序整合,使教学过程能够与职业技能活动过程完全重合,使学生完全置身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明显提升。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篇十

通过《医学检验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和实践》课题的探索和研究,依托学校和三附院的有利资源,引进企业的资金三方共建符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的临床综合能力培训基地,构建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合理、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形成“‘校院企’三方联动,实境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形成与“‘校院企’三方联动,实境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实用、有效的理论教学体系,形成强化实践、突出技能、提高岗位工作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而提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综合办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与同类医学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最终使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达到省级特色专业的标准,为申报省级特色专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研究设计思路。

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具体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有的学者从高校核心资源和竞争力的角度指出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具有如下特征:有价值、稀缺性、不可模仿和替代性[1]。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依据,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知识及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医学检验技术实践技能和人际交流能力,能从事医学检验和实验室诊断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校企深度融合是必经之路。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必须走校企合作、产研结合之路,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2]。依托学校和三附院的有利资源,引进企业的资金三方共建符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的临床综合能力培训基地,形成“‘校院企’三方联动,实境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三方共赢,以培育骨干教师、“传帮带”、集体备课等方式构建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合理、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为依据,对理论教材进行优化整合,根据临床检验学科发展趋势和临床实验室现实需求,有步骤、有计划开设一批特色选修课程,形成与“‘校院企’三方联动,实境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实用、有效的理论教学体系;以开设第二课堂、指导教师制、学生自学等方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临床工作过程为主导选做实践性强的试验并在整合实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实验内容进行整体优化和筛选整合[3],形成与“‘校院企’三方联动,实境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以强化实践、提高岗位工作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引进企业资金创新教学条件,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满足了社会和临床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隋秀英(2011)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和发展研究》中指出:所谓“特色”:应该包好如下三层涵义:一是“人无我有”,凸显独特性和个性,二是“人有我优”,凸显杰出性和优越性,三是“人优我新”,凸显开拓性和创新性[4]。从而提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最终使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达到省级特色专业的标准,为申报省级特色专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3教学研究准备。

3.1组织团队按梯队组织一批既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过硬的临床实践技能的教师作为课题组成员。

3.2资料准备、制定方案通过与各兄弟院校交流、上网查询等多种形式对“医学检验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和实践”进行必需的资料准备工作。根据专业需求、临床工作安排等情况制定出一套可行性方案。

4实施方案。

4.1形成“‘校院企’三方联动,实境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校和三附院的有利资源,引进企业的资金三方共建符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的临床综合能力培训基地,形成“‘校院企’三方联动,实境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三方共赢。

4.2构建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合理、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以培育骨干教师,“传帮带”等方式构建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合理、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

4.3优化构建实用、有效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以强化实践、突出技能、提高岗位工作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为依据,对理论教材进行优化整合,根据临床检验学科发展趋势和临床实验室现实需求,有步骤、有计划开设一批特色选修课程,形成与“‘校院企’三方联动,实境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实用、有效的理论教学体系。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应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按照“增强能力、强化技能、协调发展”的思路,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能力”就是要增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和学会交流的能力;“强化技能”就是根据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以适应社会需要;“协调发展”就是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全面协调地发展[5]。以开设第二课堂、指导教师制等方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临床工作过程为主导选做实践性强的试验并对实训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形成与“‘校院企’三方联动,实境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以强化实践、突出技能、提高岗位工作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4.4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引进企业资金创新教学条件,购买视听教材电子教学资源,构建图片资源库、各级别本专业资格考试试题库等方式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满足社会和临床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篇十一

综上所述,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应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养,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为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保证。除此之外,还应优化课程体系、建立新的带教模式,这对于教学改革效果的改善,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都能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1]王川,李筱梅.基于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条件下的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5):647-648.

[2]-cl02: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z].2013:5.

毕业论文;卫生检验;预防医学;教学实践。

毕业论文教学是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检验方向学生的必修课,是其取得学士学位的重要课程之一。并且,该实践对于本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卫生检验工作尤为重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该方向毕业专题实践的时间较短,对于完成一篇既有创造性又有一定工作量要求的毕业论文而言,时间极为紧张,因为一个完整的毕业论文实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论文题目,查找并消化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做开题报告并确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采集实验数据,汇总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合理地解释结论,撰写出毕业论文,进行答辩,给出成绩。

如此众多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在数周内完成,的确时间颇为紧张,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并达到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我们采取了以下的做法:

尊敬的各位领导:

您好!

我毕业于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主修生物化学、微生物检验技术、临床检验技术、血液检验技术、检验仪器分析等,我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从业能力对于从事医学检验方面是非常适合的。相信拥有坚实的医学检验基础的我,能够更好的为医学检验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

我多次参与学校活动,比如参加学校组织的“三下乡”活动,虽然我不是临床和护理专业,但经过短期的训练,基本的测血压我还是学会了。除了义诊外,我们还在敬老院带给老人们欢笑,走了时候总是那么的依依不舍,又想起了我好像好几周没给爷爷奶奶打电话了。从而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且在寒暑假期间,不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曾当过儿童摄影助理,不管有多么怕生的孩子,总能用对的方法与他们交流,哪怕唱儿歌、假装受伤或眼神交流,让我学会了对对的人做对的事。业曾当过服务员,这个职业真的是又脏又累,特别是小餐馆,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客人说这事你错了你不能反驳,但我总能从容应对,然后找老板说清楚,在与好朋友分享我的喜怒哀乐,把遇到的不快当个笑话就讲了,就此磨砺了我吃苦耐劳的品行,掌握礼物与人沟通的方法,增长了我面对困难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随信附上简历。如有机会与您面谈,我将十分感谢。期盼你的佳音,祝您生活愉快,事业有成。

敬礼!

求职人:胡莎。

项职务。在工作中提高了我的。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的名字叫xx,我是xx医专12医学检验*应届毕业生,怀着对医学事业的无比憧憬,通过三年的系统学习和实践,我已经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培养起了较强的自学能力,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朴实、稳重、开拓、创新是我的*格特点。

三年的大学生活,使我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不断的汲取医学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充实和完善自己,不仅具备了一名临床医生必备的素质,而且一次*通过了国家大学英语三级考试,计算机一级考试,并被评为优秀班委和检验系篮球队队员。实习期间,我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积极思考,积极动手实践,加深了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良好的临床思维方式,使我熟练掌握了医学检验各科室的基本检验技术,对各科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责任感,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强,使我得到了上级医生的一致好评,更让我信心百倍的走向今后的工作岗位。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篇十二

由于受应试教育和现行的“单学科叠加式”模式的影响,使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轻技能培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了促使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从模仿型向创新型、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本文提出“多学科渗透式”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1.1采用“多学科渗透式”教学模式从原来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主,将原有的“单学科叠加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多学科渗透式”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即打破医学检验专业各学科之间的界线,对各专业实验课程内容经过“精简一融合一重组”使各学科教学内容相互交叉渗透,通过基础实验、各课程综合性实验、跨学科综合性实验、毕业设计4个模块教学,加强各专业课程间的融合、贯通,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1.2教学内容优化重组按照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从模仿型向创新型、从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为依据,以学生“三能”的培养和全面质量控制意识和检验实践中标准化为主线,打破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的.界限,加强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将原有的7门主要检验课程优化组合成以下4个模块。

1.2.1第1模块(基础实验)以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涉及到的共性的基本技能和技术、专业基础教育和实验室管理基础内容为主。掌握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让其了解医学检验专业,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1.2.2第2模块(各课程的综合性实验)以医学检验专业的每门课程特点进行根据进行学科内的综合实验,锻炼学生对本学科内检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按照课程将医学检验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分别进行实验设计、操作,接着在模拟临床检验实验室进行实训。然后轮换小组,完成各课程的综合性实验以及模拟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实训。

1.2.3第3模块(跨学科综合实验)以临床疾病的实验室诊断路径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实验设计,提高综合分析检验结果的能力,加强检验与临床结合的密切性,产生实用性人才。1.2.4第4模块(毕业设计)结合教师的课题和临床实践,锻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1.3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1.3.1“pbl”教学法pbl教学法是在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多种教学途径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其授课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单向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m。

1.3.2立体化教学立体化教学即在现代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互联网技术、图片、动画等向学生传授知识,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分析、提取、重组、综合有关因素,把重要的信息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给学生,教师启发式地传授知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知识[5]。

1.3.3强化式教学法强化式教学法即课程教学时边学习专业课程边到模拟临床检验实验室实践,最后1年再到临床全面地强化式实践,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

2.1构建“多学科渗透式”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

2.2调整教学安排,建立更科学的实验课程体系。

2.3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多种便于接受知识的渠道。

2.4编写教材,打破课程界限、加强课程间融合。

2.5完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报告和论文,为医学检验教育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

3.1第1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任务:2009年7月已开始准备,召开专家研讨会对改革的背景、前景进行分析讨论,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师资的培训;完成教材目录的建设;撰写相关教学文件;010年准备完成教材编写;教师做好改革的预试等。

3.2第2阶段教学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任务:进行4个模块的教学实施;中期评价等。

3.3第3阶段总结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任务:撰写研究论文、调研报告;对培养的学生跟踪调研,并撰写调查报告。

4.1加强曰常管理每学期定期检查改革进行的进度,可以。

采取工作组汇报、听课、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等方式。

4.2改革实施过程的评价。

4.2.1制订科学合理的改革评价体系严格按照《医学检验专业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进行评估。

4.2.2中期评价主要评估改革进展情况、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等。

4.2.3终期评价主要评估改革完成的情况、分析改革的质量、检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

4.3改革实施结果的评价。

4.3.1评价小组预备会小组人员学习相关评价文件,准确理解和把握评价指标。

4.3.2汇报会包括改革实施情况、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等。

4.3.3随机听课随机参与教学,实地考察。

4.3.4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及教学管理座谈。

4.3.5技能测试包括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等。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高科技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检验医学在整个医疗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检验医学的教育也提出新的要求,尽快培养一支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队伍刻不容缓。目前,本校检验学院实行的是“院科合一”的管理模式,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全区检验医学技术人才需求,提出“多学科渗透式”实验教学改革,目的就是促进模拟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建设,加强各专业实验课程间的融合、贯通,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篇十三

摘要:法理学与法哲学间关系问题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在我国法治道路刚刚起步时常常混用,严重阻碍我国法理学发展。面对此种现状,须从各种理论学说着手,厘清两者的区别,以期对其进行精准的理解与划分,促进两者的发展。

关键词:法理学;法哲学;学术观点;区别;

一、学术观点。

我国法理学与法哲学关系的争论问题由来已久,主要形成了四种理论学说。

(一)法理学即法哲学。

我国之所以出现此种学说,一方面是受外国学者影响,国外些许学者、着作对两者并未加以区分,将两者等同看待。另一方面,我国学术水平有限,接纳两个学术概念时受到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影响,且未对两者进行深思,将两者混合使用。

(二)法理学并非法哲学。

此种学说认为法理学与法哲学是不同的学科,不能混同。首先,两者的目的不同。法理学以法律和法律现象为其研究对象,但法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哲学,其目的是借助哲学这一桥梁打通法学的道路,以研究法律现象与法律现象以外的其他现象之间的关系为目的。其次,两者研究的态度不同。法理学不具有批判性,多为叙述性的态度,重在探讨叙述法律现象和研究法律的目的;而法哲学是从哲学的角度对法律进行评判,具有批判性。

(三)法理学包含法哲学。

有学者认为法理学的外沿广于法哲学,法哲学是法理学的一个小小的分支,两者之间是包含的关系,此种观点多是受到苏联国家的`影响。据探析,形成此种学说的原因是我国最初社会主义道路时借鉴苏联模式,受到苏联学者的影响,致使此种学说出现在中国。

(四)法哲学包含法理学。

这种学说与上一部分阐述的学说恰好相反,将法哲学定位在法理学之上,认为法理学是法哲学的一部分。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对象不应否定》一文中鲁平珍、文正邦对法理学与法哲学之间的关系作出新的定位。究其缘由,大概是学者对两概念的不同认识导致,在此,笔者不再赘述。

究其缘由,笔者认为法理学与法哲学是两种不同的学术概念。“法理学”源于英国,为英美法系国家接受,而“法哲学”源于德国和欧洲大陆国家,为大陆法系国家接受。自民国西方文化传播以来,其在翻译传播过程中出现混用,导致各种学说出现。

二、法理学与法哲学的区别。

面对现今两个学术概念混同阻碍学术进步的现状,笔者认为区分两者的不同显得尤为重要。

(一)性质不同。

法理学实质上是法学中的一个学术概念,研究法学最根本问题,从其本质而言,应将其性质定性为法学性质。而法哲学研究的是法律哲学,应为哲学性质。有学者认为法哲学属于法学与哲学间的交叉学科,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任何一种事物必须将其归为确定的一类,方可进行深入的探讨,法哲学亦是如此,尽管法哲学既有法学的因素在里面亦有哲学的因素掺杂其中,但从其根本来说,法哲学的最终定位应该为哲学。

(二)研究对象不同。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及法律现象的最基本的一门学问,专门研究法律现象的发展规律和法律的共性问题,其是众多部门法的基础,规定了法学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其他部门法的基石。相较而言,法哲学是研究法学研究方法的一门学问,其专注于法的理念,其根本立足点为哲学,主要探求的是方法问题。

(三)研究方法不同。

法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分析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历史方法、体系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等;而法哲学大研究方法多为抽象的,具有理性主义的色彩,是对法律现象中结论的再思考、再加工。

(四)研究目的不同。

法理学的研究目的是通过透析各种法律现象,使得法律的基本原理在司法实践中得以运用,为立法、执法、司法提供一套明晰的规则体系,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人们权利义务的平衡稳定;但法哲学是探索法的本质问题、法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给与法学研究更高的理论指导。

三、总结。

我国法学理论界通常将法哲学视为法学与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然笔者认为法理学与法哲学是分属于不同学科的学术概念,并非等同,正如考夫曼所言,“法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而不是法学的子学科。但人们也不可将法哲学视为哲学的一个特殊种类。”法哲学更关注内容,法律理论更注重刑事,两者均不拘泥于现行的法。故笔者认为将两者区分开来,明确两者之间的不同,对其进行新的界定将有助于法理学与法哲学的学术发展,对法学、法学理论、法学问题的解决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永坤。部门法哲学还是部门法理学[j].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1).

[2]倪正茂。法哲学、法理学:合流与分流[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3).

[3]万胜。法哲学与法理学词源发展与关系浅析[j].法学研究,2015(7).

[4]阿列克谢耶夫。法的一般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8-15.

文档为doc格式。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篇十四

目前,我国有一百多所高校设有医学检验专业,要完成医学检验专业的本科学习,需要四到五年的时间。每一所高校的医学检验专业发展方向不同,一些学校重视临床检验,一些学校则重视实验检验。当代高校应当建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不能只追求高精尖人才的培养,也不能单一地追求每一类型,要顺应人才市场的需求,顺应医疗体制改革的需求。重视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要让高校的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能够适应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高校应当对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进行优化,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建设食品检验专业以及环境保护检验课程、试剂研制课程以及营销课程等,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进行优化,帮助学生提高竞争实力,为学生在毕业后可以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模式应当向实践能力培养方向进行转化,对学生的医学检验技能进行培养。医学检验仪器是支持医学检验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检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对于学生医学检测专业技能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许多高校的医学检验专业教学都忽视了学生医学检验仪器使用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许多毕业生不能满足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影响了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目前,社会对于医学检验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做好课程优化,无疑是扩宽了学生的就业途径,给学生提供了更多个人发展的机会。

要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就需要建立一个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大教学模式的创新。教育工作者要本着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为己任,尽最大可能开辟第二课堂,促进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提高。首先,要让教学活动与岗位实现无缝连接。高校应当结合医学检验专业的特点与课程的具体性质,明确重视基础,强化实践的教学原则进行开展教学。多引导医院的一线医生与专家到学校进行授课,利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优势,让更多的实践中的真实检验事例成为课堂教学内容。其次,学校要加强与医院或者防疫部门的合作,给高校的医学检验专业打造一个实习基础,让学生有机会有场地去感受真正的工作内容与环境,促进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开辟第二课堂,才能给学生真正的实践能力培养机会。

4总结。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医学检验专业行业发展的趋势,还是从医学检验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发展目标来看,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的必然选择。高校,是培养专业医学检验人才的重要阵地,关注医学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结合,能够促进教学改革,也能让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篇十五

教育部新专业目录将医学检验专业调整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制调整为四年,突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以临床技能培养为主的方向。临床实习对于以技能型培养为目标的医学检验技术学生尤为关键,但临床实习暴露出一些共性问题,主要有:实习资源不一致,导致实习内容不一致;临床教学水平不一致,导致带教工作不规范;管理工作松懈,导致学生纪律散漫等,这些问题已影响到临床实习教学效果。新形势下如何规范临床实习教学活动,如何保证临床实习的质量,值得探讨。我们从强化实习基地建设,规范实习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质量出发,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实习工作进行积极探索。

一、规范化建设的方法。

1.明确目标,统一思想。明确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根据国家对专业认证要求,采用论文和技能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毕业考核。专业定位为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并具有一定的协调合作、创新和医学研究的能力。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发展为根本,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综合素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的髙级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2.强化实习基地建设,规范实习教学活动。针对临床实习工作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从培养方案着手,明确要求重点加强动手能力培训,兼顾科研及创新能力培养;其次,临床实习阶段,实习基地在强化培养业务知识的同时要求开展专业思想的教育,业务知识培养包括理论和实践工作等。为了统一目标我们邀请相关专家和临床实习单位负责人,召开了规范临床实习工作研讨会,从学校和临床实习医院开展探讨工作。

明确实习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的主体,规范化建设贯穿整个实习教学过程。实习基地规范化建设,有利于实习培养方案的执行,有利于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3.制定实习基地遴选条件。大型综合性医院由于标本量大,病种广泛,专业设置齐全,设备品种多等有利条件,对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医学检验技术大有帮助;另一方面,由于大型医院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具有较高职称和科研能力的专业技术队伍,科室学术气氛浓厚,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良好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我们对实训基地遴选基本条件是:三级综合性医院,医学检验亚专业设置齐全,能够完成实习大纲要求进行的基本操作项目,包括临床血液检验、临床体液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细胞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输血检验等。

4.统一实习基地培训内容,强化实习基地教学能力建设。通过对临床实践中牵涉的相关知识点再学习,可增进一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形式上包括全科集中授课、专业组讲述、教师提问、病例讨论、厂家新技术介绍、现场答疑、社区调戎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医学检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由学校和实习基地协商,梳理出需要教授的基本知识点,实石基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同时,为了加强实习基地与学校的交流与信息沟通,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医检验技术实践教学专业网页,为远程传递教学信息和沟通提供便捷服务。

5.建立导师制,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建立导师遴选机制,以具有高级职称或高年资中级职称(承担过课题或发表过论文)或研究生学历的硕、博士技术人员为佳。可选择实训基地的导师(指导教师)与校本部的责任导师(校指导教师)相结合方式,负责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毕业论文指导,为学生答疑解惑,负责协调和质量监控。导师(指导教师)与临床带教其他教师协同工作,进一步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

学生可以在导师(指导教师)指导下自选或参与导师课题工作,掌握初步的查阅文献、课题标书撰写、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和论文写作等方法,培养和提高科学研究基本素质,激发创新思维。导师(指导教师)将学科发展动向,最新的检验技术介绍给学生,培养学生基本科研素养。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导师与学生双方,导师(指导教师)在论文发表上享有产权,学生在毕业论文答辩时拥有产权。

6.完善实习大纲,强化执行的规范性。实习大纲是实习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实习生及实习基地应严格执行实习科目及时间安排,完成大纲的基本要求。轮转计划建立后,应严格执行,无合适理由不得更改,以保障实习工作的严肃和公正。

实习大纲中不符合临床实际或不能达到实习培养目标的条款,各实习基地可及时反馈,以利于及时修改〖应建立高效的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了。开展实习中期检查和毕业考核。(1)实习中期检查:开展实习中期检查是考察学生实习工作情况的有效途径,检查内容主要有:学校及实习基地教学管理部门召开相关会议,听取实习带教老师、基地负责人及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实习情况。收集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会同临床教学相关部门沟通解决。(2)操作技能考核:技能考核以实习中期和毕业时进行,了解学生对临床常用技能掌握程度,适当安排少量需要特殊培训的的技能(如血液异常细胞的识别);为了保证考核的一致性,有必要建立规范、实用、科学的考评体系和题库。目前本专业已立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体系研究》,拟采用该项目成果,开展技能考核,技能考核贯穿学校实验教学和临床实习结束后毕业技能考核。(3)毕业考核:学生毕业考核以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和毕业论文为主要考核内容。毕业论文需进行答辩,规范相关工作及考核标准,严把质量关。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制定考核、实习成绩评定等环节制定评议表,规范评价标准。

二、建设和改革成效。

通过深化实习基地建设,规范了实习教学活动。根据实习大纲要求,各实习基地均开设各种形式的讲座,使实习学生能够理论密切联系实践,调查显示96%实习学生认为开设的讲座针对性强且效果良好;通过临床实习内容改革,开展毕业论文的撰写,88%学生在问卷调查中认为有助于今后的发展;通过实习基地管理,健全实习基地的教学运行、学生管理、安全保障等管理,提升实习教学效果和深度,保障实习教学质量;中期技能考核引导了学生们对操作技能的关注,考核的成绩得到明显提高,今年平均成绩较去年高8分左右;临床实习基地规范化的建设,也促进教学基地可持续发展,75%实习基地认为规范性实习基地建设对本单位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有明显帮助。

通过建设,我校现在已建成一批稳定、优质,且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规范化实践教育基地,在探索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模式上取得一定的成绩。

我们期望通过强化实习基地建设,规范实习教学活动,探索出规范、高效、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的路径。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实习基地建设的长远目标是通过深化校外实习基地教学改革,规范实习基地管理,构建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健全实习工作的教学运行、学生管理、安全保障的制度,保障实习教学质量,提升实习教学水平,促进实习教学基地可持续发展;打造实习教学品牌基地,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回顾和总结建设历程,我们有成功,也有困惑。一方面调动实习基地导师(指导教师)积极性并提高其教学能力,满足其合理要求,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实践;另一方面合理安排学生实习过程中考研、找工作与完成实习计划的矛盾,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我们期待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索,能够提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的质量,为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探讨新的方法和理论。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篇十六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检验在临床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愈后判断、疾病防控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如何培养一批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医学检验专业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服务,是我国高等医学检验教育面临的巨大任务。对于高校而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以湖北医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例,来探讨一下如何提高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1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2]。学校及院、系要始终坚持把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作为提高检验本科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标准严格的师资培训,制订多层次、高标准、严要求的教师引进标准,大力提升医学检验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与比例,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受历史因素影响,检验专业课教师以附属医院的双师型教师为主,大多数为本科学历,学校可制订《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暂行规定》《高层次人才来院工作若干规定》等系列政策,采取“内培外引”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我们结合本学科专业发展实际,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办法,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建成了素质全面、结构合理、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趋势。教师通过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扩展学术视野,锻炼学术思维,对本学科、本专业领域的知识有了更加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促进了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2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1建立听课评教制度。

在听课评教活动中,学生、专家、管理干部和同行积极参与其中,主动与授课教师沟通交流,有效推动授课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具体包括学生全员评教、教学督导组听课评教、各级领导听课评教、教师评学、示范观摩教学和优秀教学奖评选等活动。系部每学期都组织教师互相听课;听课须填写听课记录,各单位于每季度最后一周上交听课记录和听课统计表。学生全员评教可在校园网进行,每名学生均参加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对学生网上评教反馈的信息,做到校领导掌握全貌,院系领导了解教师情况,教师知晓被评结果。对学生评教结果中较差的教师由校级教学质量评价与督导委员会作为重点听课对象,再次进行考查,对没有及时改进教学、教学效果差的教师采取停上理论课、调离教学岗位等处置措施。对学生评教结果中较好的教师定期进行示范观摩教学和优秀教学奖评选,营造浓郁的教学氛围和在教学中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3]。

2.2有效实施教学检查。

实行学期初教学准备情况检查、期中教学专项检查、期末考试检查制度,将检查贯穿于学期教学全过程,保证教学质量。每学期初检查、有效开展集体备课、新教材讨论、新教师试预讲等教学法活动。期中教学专项检查包括理论课、实验课教学情况,教学任务落实情况,临床实习实行核心教学过程情况等。期末考试检查是否注重发挥考试对于教学效果的反馈、引导作用,形成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兼顾形成性评价为辅的考试评价体系。通过有效检查促进教学基本建设,确保教学工作的高质量运行。

2.3广泛开展调研活动。

学校和院系管理干部经常深入到教学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经验交流会、师生座谈会等活动的开展,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为改进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质量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教学经验交流会中,青年教师可提出教学上的困惑、疑义,资深教师、骨干教师可分享总结教学经验、心得体会,新老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在师生座谈会上,教师、教学管理干部、学生代表三方面对面交流,增强师生互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

2.4确保质控信息反馈渠道畅通。

建立健全反馈机制,确保质控信息反馈渠道畅通。一是课堂反馈,编制现场反馈评价表,方便各类听课人员在听课后立即反馈给授课教师;二是随时反馈,急需处理的问题随时反馈给教务处及相关部门及时处理;三是定期反馈,定期召开教学督导团和教学信息员会议,通过《教学督导简报》的形式反馈给相关单位;四是网络反馈,利用“教学管理信息网”定期发布和反馈各方面的教学信息。通过上述管理措施,使教学过程中发现和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整改,确保正常教学秩序。

3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创设情景,通过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形式,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启发学生多以方向思维来寻求正确结论,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加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创新。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从而形成新思想,树立新观点,创立新理论。我校目前100%的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作为校级精品课程还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了相应的课程网站,把课程录像、课件、讲义、参考资料、习题集及实验内容等教学相关材料公布于网上,帮助同学们课余自学与预习,既能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理论课除了以讲授型为主外,可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实验课由以前的验证性实验逐渐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转变。尽量拉近基础课堂与学科前沿的距离,使教学内容始终与国际上学科的发展同步合拍。教师在课堂上应全身心投入情感,广泛应用紧跟学科前沿的文献资料,充分体现先进新颖的讲授内容,让专业素养穿透学生的心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断加强训练系统的教学方法,积累科学研究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4完善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是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制订实验教学方案,精选临床广泛应用的新型实验,优化各类实验比例,严格落实实验教学任务;制订实习教学计划和实习大纲,构建由入学教育、实验教学、见习实习、技能考核、社会实践等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4.1开展专业思想教育。

为了让学生热爱检验专业,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观念,可将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各个阶段。大一时,参观检验实验室和附属医院检验部,讲解本专业培养目标、就业形式、发展前景,引导学生树立专业兴趣,规划职业生涯。大二时通过基础课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和钻研精神。大三时聘请知名的`博士、教授等名师,用其人格魅力影响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科研活动。大四时通过就业指导课、假期社会实践、优秀校友回校讲体会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明确本专业在国家医疗卫生建设中的核心作用。经过各个阶段的教育,学生的专业思想极其稳定,毕业生在各级医疗单位均能从事医学检验相关工作,部分考取了医学检验专业硕士研究生。

4.2有效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

通过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综合实验组织设计能力[4]。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引路人,推荐指导用书,确定实验方向,鼓励学生开拓新思路,定期进行讨论归纳总结,最后提交实验报告[5]。比如综合性实验“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是由标本接种、革兰染色、细菌鉴定、药敏试验等几部分组成,该综合实验所覆盖的实验原理、方法、技术是多样性的,包括细菌形态学检查、球菌的鉴定方法、肠杆菌科的鉴定方法、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等内容。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掌握接种技术、细菌涂片制备、革兰染色、生物化学鉴定方法、药敏试验方法等基本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实验过程中,老师应加强指导和提示,促进实验内容的连贯性。

4.3全面开放实验室。

计算机实验室、英语语言学习中心、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专业基础实验室、检验专业实验室、附属医院临床检验室等均对学生实行开放管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动手能力。检验专业实验课内容多以动手操作为主,在课堂中的操作时间十分有限,只有课后加强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比如显微镜在血细胞计数、寄生虫检验、革兰染色、骨髓象观察等内容中使用频繁,一次观察,记忆不深,个别学生油镜使用错误,造成当堂课程内容无法消化吸收。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后,学生可有充分的时间,既可自行选择实验内容,也可选择老师给定的内容,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反复训练,不断强化,直到全部熟练掌握。

4.4开展见习实习教学活动。

学校成立实践教学管理科,制订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规划和建设方案,选定审核和统一调配使用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制订详尽的见习、实习大纲和工作计划,严肃见习、实习纪律,指定专人管理见习与实习工作,目标明确;制订评选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优秀单位和个人办法并组织实施,督促并检查临床实习教学计划的贯彻与落实。每学期组织校级专家对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进行巡回教学1-2次。医学检验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明确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内涵建设,坚持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特色协调发展之路,才能推动医学检验专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和方法观[j].高等教育研究,,22(2):86.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篇十七

首先要感谢浙江大学医学院及第二附属医院三年来的培养!

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项美香教授。本论文从选题、研究方法的确定到最终完成的所有工作都是在导师项美香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敏锐的科学洞察力、执着努力、忘我敬业的精神品质和工作态度令我深深敬佩,对学生充满爱心的关怀让我感动,这些都将是我今后学习、科研和工作上学习的楷模,使我终身受益!在此,向导师致以深深的敬意和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衷心感谢浙大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的各位主任、老师在我研究生学习期间给我的关心、教导与帮助!

在此非常感谢李彬寅、林心平、李宁、王力涵、胡科跃、吴加华、唐路平、叶龙云、张徐等同学在数据资料收集、统计分析以及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帮助与指导;同时对于帮助过我的其他同学、朋友一并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你们一直以来不求回报的支持,谢谢你们一直站在我的身后做我的保护伞,做我的后盾。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篇十八

三年寒暑,转瞬即逝,三年的研究生时光即将画上句号,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朱晓玲老师,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三年来她都一直默默地帮助我、鼓励我,帮我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渡过人生中的层层难关。点点滴滴我永远铭记于心,在此我向她表示最诚挚的祝福和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要感谢肾病实验室胡云琴老师、闵曼老师、汤绚丽老师对我肾脏病理知识的悉心教导,让我受益匪浅,也是她们陪伴我渡过人生中非常美好的时光;还要感谢实验室的王军老师,林宜老师,张迎华老师、张华琴老师对我学习和实验的种种帮助。

另外还要感谢肾内科袁博寒老师、王宇晖老师、倪军老师、俞东容老师对我临床知识学习的指导与教诲。他们渊博的学识,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医疗事业的奉献精神时时刻刻影响着我、鼓励着我、鞭策着我,让我前进充满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年寒窗,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没有你们的辛勤劳动,就没有我今円的满载而归,在此我向你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篇十九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主要是指对临床标本进行正确地收集与测定,并通过及时与准确的报告,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提供依据。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包括对微生物、生物、血清、细胞、抗原、抗体以及其它体液的检验。在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再配合其他的检查技术,可方便医生对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也越来越完善,其特有的准确、可靠、快速等性质,在临床应用中也为更多的患者争取了治疗的时间,并大幅度地提高了其临床治疗的效果[1]。

虽然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应用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有存在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法。

2.1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的之间的不和谐近年来,随着疾病种类的越来越多,使得检验科所要检验的项目也越来越多,这也增加了临床检验的工作量,加之临床检验应用还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加上一些医院临床科对检验科之间对相互工作内容与方法不了解。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使得检验与临床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微妙,若检验医师长期与临床医生处于对立的、不和谐的状态当中,因此也会给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阻碍。

2.2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与发展的了解度不够从我国医院的现状来看,一些医院还不能够合理、有效地应用新的检验技术,加之部分临床医生对检验医学的进展不太了解,从而使得检验项目的申请也不太合理。在以上前提的作用下,有可能会导致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从而也会增加临床医生与检验医师之间的矛盾,甚至还会导致患者及患者家属对诊治方法的怀疑,因此也会增加医患纠纷的产生。

2.3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不合理在临床工作当中,有些护理人员对待本职工作存在不认真、责任心的现象,这也间接地导致了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对标本采集的不合理性。例如,护理人员采集标本的方法不正确、对标本送检不及时等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临床检验结果的不准确,这也给临床医生的诊治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