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党校行政管理论文简短(模板14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04:22:31 |
- ZTFB |
- 8页
总结是一面明镜,从中看到的是成长的足迹,也是激励自己更进一步的力量源泉。写总结时要注意结尾部分,可以用激励和展望未来的方式来提升文采。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加快自己的成长速度。
党校行政管理论文简短篇一
在当前职业院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候,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也不断受到考验。院校的行政管理是确保教育教学中最基础的保证,但是眼下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普遍出现诸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对此本文针对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简单提出行政管理改革的几个重要思路。
一、引言。
行政管理对每一所学校而言,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环节。学校通过行政管理的手段,对学校内发生的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和管理,并且可以对职校的未来发展进行大趋势的方向掌控,让管理者能够对职校的现状进行了解,以及对发展方向进行调整,从而有效的提高院校管理水平。
学校对校方行政管理体系的实验和不断改善,是对人类办学的积极探索的实践,高效的行政管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因此行政管理对院校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体系。对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大,人们也比往日更加关注职业院校的发展,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对学校的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改善,如何对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进行改善工作,是每个院校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关于行政管理手段的改革,能够帮助职业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好的解决存在问题。职业院校在以后发展中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和更加严峻的问题,更加需要对行政管理现状进行调整从而改善教学质量和管理工作,保证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并促进院校自身的发展。
三、当前职业院校行政管理面临的问题。
当前,院校的行政管理在各个地方都存在着权力象征,提高了教育者的职权,却相对弱化了教师们以教学为本的学术地位。在教学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进行职权的竞争,才是可行的。从目前大部分的职业院校的发展可以看出,职校的发展中,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没有过多的联系,这是由于行政部门并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对学校行政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上,以及人员分工上都没能作出比较细致的管理,这使学校的行政管理的效率大大的降低,甚至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二)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较低。
职业院校的管理机构的运行,基本上是参照政府的行政模式,很大程度上对政府的行政管理和运行进行模仿和对比,这样做虽然能够达到职业院校行政管理的目的,却不能完全符合职业院校发展的现状,并且会出现拉低了学校行政效率的现象。对于任何部门的行政管理来说,行政人员的组成都是最基础最主要的部分,行政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决定了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职能。在这一点上,虽然很多职业院校都加强了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却忽视了行政管理人员的考察和筛选。致使一些并不适合,或者并没有相对能力的人来进行行政管理工作。不仅降低了效率,还对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的形象造成了影响。
行政管理当中促进发展、提高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对行政管理信息的采集和管理。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职业院校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化的发展,职业院校行政管理能够达到现代化信息管理,对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职业院校对学校各部门职能者的工作进行分工,将每一份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个人,来保障责任管理体系的健全。而很多学校都疏忽了责任分配的工作,导致行政管理工作出现延后、拖沓的现象,学校仍然没有意识到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改革职校传统管理行政管理模式。
职业院校对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在一个发展迅速的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迎合新时代,首先就需要对传统的旧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应该注重行政信息的管理,实际运用到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中去,促进职业院校“信息化”的先进发展,并且还要辅助以各种方法、手段,对院校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全新的设计管理,从理念开始改革,加强员工的行政水平,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二)加强完善职校行政管理体系。
在进行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体系建设中,不能忽视当前院校个部门的结构、相互之间的联系,需要充分了解当前的行政结构和部门,制定好大的发展趋势,确保职业院校对学校整体的管理机制的改革完善,从行政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着手,加强完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工作。融合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协作,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从院校内部,行政管理人员开始完善,确保责任制度的正常运行,将行政责任落实到个人,强化每个员工在各个职位上的职能作用,并对行政部门的工作能力进行实时考核,实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实行科学化、现在化管理。
要实现职业院校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管理,必须加大对行政部门管理的力度,跟进时代的脚步,尽快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同时,努力改善行政环境,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为学校的科学化管理提供实力基础。全面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摈弃旧的管理理念的同时,依然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建立以此理念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开展校园信息网的建设,为学校行政部门提供更加科学和现代的管理方式。
五、结束语。
快速经济发展的现代背景下,国家和社会都开始重视起职业院校的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并寄以厚望。职业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在强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同时,也在进行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发展。行政管理系统的改革和发展,将影响着职业院校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的革新,任重道远。希望结合高校的行政管理系统,提高职校对社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曾玉洁.浅谈高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5(20):224+226.
党校行政管理论文简短篇二
第二,从暴力政治向规劝政治变迁。战争或以战争相威胁,革命及各种规模的国内骚乱等等是暴力政治形式。个体或国家之所以发动战争或以战争相威胁,其目的总是在于改变或控制对手的行为。虽然只要暴力或暴力威胁仍被人们用于实现政治目的,那么人们就不能否认暴力在政治中的地位,但是这种地位应当是有限的。相反,规劝政治应该是公共政治活动中的基本形式。规劝政治一般是指伦理的、道德的、合作的和相互依存的和交易性的政治,比如谈判、协商、立法、集体讨价还价,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合作或激烈的竞争。当然,前提是这种竞争是普遍接受的,并且在预先规定其法则的基础上进行。
第三,从等级政治向复合政治变迁。等级政治是权力和权能的增殖以金子塔结构为前提的,由等级政治所决定的政治关系表现为下级单位从属于上级单位,每个等级社会当中的顶峰都是最高权威,但这一权威并不一定总是合法的,权威的下属是各级权力层次,每一下属权力层次又控制着更多的下级次层次,这一系统最后通到普通公民,最后为塔基部分决大多数的人民无所抗辩地承认。与之相反,复合政治是指平等或接近平等的行为者们之间的政治关系,在这种关系当中,社会由信息畅通的、积极的和自治的政治单位组成,这些政治单位对维护自身的独立和幸福往往采取十分戒备的态度,然而它们也承认相互合作和秩序井然的共存既对自身利益有利,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的利益所在。复合政治只有在具备充分的商品和服务以满足其成员需求的社会中才能付诸实践。进一步推断,复合政治应有一套自由的和竞争性的教育和信息系统,该系统无需依赖于对大众传媒介实行垄断性控制,而等级政治的目的是通过发动具有强烈倾向性的宣传运动来造成一种虚假的社会一致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党校行政管理论文简短篇三
在一个全球化和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大变革时代,各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寻找一种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新的治理形式,以便在经济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并让社会获得有质量的增长,治理理论正成为回应这一变革的强势政治理论话语,支持这一话语体系的价值观和以之相一致的知识文本,修正了主流政治学的统治理论,并在全球范围引起政治家、学者以及官员、实业家的共识。立于中国公共管理实践理解治理理论时,我们深感这对重构中国民主政治知识体系,寻求善治的制度平台和有质量、有效率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摆脱市场化进程中公共管理的低效甚至多方面的失败,在新的合法性基础上重建社会信仰,均是十分重要的理论资源。从社会或区域之间竞争的可持续性来看,治理理论资源合法充足的利用,应当是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本的一种提升途径。中国正在发展公共管理制度,开始研究公共管理的知识,以便为有效地治理中国提供基础性条件,这一努力要趋于最后的成功,可能需要在以下三点达成共识:
首先要对政治学的知识类型的实行转换,尤其在人为秩序与自然秩序、辩证理性与有限理性、意识形态与实证主义方法、形式主义运作和效率至上原则之间作出整合性选择,从而使得政治科学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的担负真正来自于公民社会而不是意识形态。因为治理模式的选择和善治目标的达成有一定的路径依赖,而一个社会知识的状况或称之为存量结构总是形成发展与变革路径的根本,知识状况已成为制度学派分析社会问题时的一个重要变量。而不能掌握社会变革所需要的知识,其结果就会形成社会的创伤。因此当代社会发展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知识存量的长期性竞争。
通过政府制度重构推动政治制度二次正当性创新,这可能是需要达成共识的第二个重要方面。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性从历史类型来看可以说首先是一种否定性民主,它否定了旧的专制政治而建立了新的人民的统治,实际上这一民主的功能仅仅在于明确由谁统治。而建设性的民主是以公民权利为逻辑起点,以公民福利和安全最大化为目的的,关注民主的宪政化即自由民主,这也是政治制度二次正当性创新的依据,因为从治理理论来看,政治制度只是公民福利和安全的一个变量。如果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奠基是以暴力政治为途径,政府制度是作为统治工具而存在的话,那么通过满足善治目标的政府制度的重构推动政治制度二次正当性创新,才能使这一创新有较准确的方向感和现实感。
最后一个需要达成共识的是在公共理性基础上,发展以公民文化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与治理型政治相一致的政治文化是建立在公共理性基础上的,它以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为底线,其主题是关怀基于基本正义问题的公共的善,而不是政治权威的价值偏好。自由、平等、宽容、互惠互利,以及理性公民内心真实的同意是在公共理性指导下公民文化的一般内容。离开这一公共政治文化,治理的政治仍无根基,这不仅是一个公共政治秩序建立的充要条件,也是治理模式转变的伦理支持。要在这一方面达成共识、走向善治,可能要付出许更多的艰辛。
党校行政管理论文简短篇四
在当前职业院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候,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也不断受到考验。院校的行政管理是确保教育教学中最基础的保证,但是眼下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普遍出现诸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对此本文针对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简单提出行政管理改革的几个重要思路。
一、引言。
行政管理对每一所学校而言,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环节。学校通过行政管理的手段,对学校内发生的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和管理,并且可以对职校的未来发展进行大趋势的方向掌控,让管理者能够对职校的现状进行了解,以及对发展方向进行调整,从而有效的提高院校管理水平。
学校对校方行政管理体系的实验和不断改善,是对人类办学的积极探索的实践,高效的行政管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因此行政管理对院校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体系。对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大,人们也比往日更加关注职业院校的发展,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对学校的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改善,如何对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进行改善工作,是每个院校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关于行政管理手段的改革,能够帮助职业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好的解决存在问题。职业院校在以后发展中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和更加严峻的问题,更加需要对行政管理现状进行调整从而改善教学质量和管理工作,保证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并促进院校自身的发展。
三、当前职业院校行政管理面临的问题。
当前,院校的行政管理在各个地方都存在着权力象征,提高了教育者的职权,却相对弱化了教师们以教学为本的学术地位。在教学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进行职权的竞争,才是可行的。从目前大部分的职业院校的发展可以看出,职校的发展中,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没有过多的联系,这是由于行政部门并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对学校行政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上,以及人员分工上都没能作出比较细致的管理,这使学校的行政管理的效率大大的降低,甚至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二)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较低。
职业院校的管理机构的运行,基本上是参照政府的行政模式,很大程度上对政府的行政管理和运行进行模仿和对比,这样做虽然能够达到职业院校行政管理的目的,却不能完全符合职业院校发展的现状,并且会出现拉低了学校行政效率的现象。对于任何部门的行政管理来说,行政人员的组成都是最基础最主要的部分,行政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决定了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职能。在这一点上,虽然很多职业院校都加强了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却忽视了行政管理人员的考察和筛选。致使一些并不适合,或者并没有相对能力的人来进行行政管理工作。不仅降低了效率,还对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的形象造成了影响。
行政管理当中促进发展、提高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对行政管理信息的采集和管理。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职业院校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化的发展,职业院校行政管理能够达到现代化信息管理,对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职业院校对学校各部门职能者的工作进行分工,将每一份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个人,来保障责任管理体系的健全。而很多学校都疏忽了责任分配的工作,导致行政管理工作出现延后、拖沓的现象,学校仍然没有意识到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改革职校传统管理行政管理模式。
职业院校对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在一个发展迅速的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迎合新时代,首先就需要对传统的旧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应该注重行政信息的管理,实际运用到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中去,促进职业院校“信息化”的先进发展,并且还要辅助以各种方法、手段,对院校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全新的设计管理,从理念开始改革,加强员工的行政水平,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二)加强完善职校行政管理体系。
在进行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体系建设中,不能忽视当前院校个部门的结构、相互之间的联系,需要充分了解当前的行政结构和部门,制定好大的发展趋势,确保职业院校对学校整体的管理机制的改革完善,从行政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着手,加强完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工作。融合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协作,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从院校内部,行政管理人员开始完善,确保责任制度的正常运行,将行政责任落实到个人,强化每个员工在各个职位上的职能作用,并对行政部门的工作能力进行实时考核,实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实行科学化、现在化管理。
要实现职业院校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管理,必须加大对行政部门管理的力度,跟进时代的脚步,尽快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同时,努力改善行政环境,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为学校的科学化管理提供实力基础。全面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摈弃旧的管理理念的同时,依然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建立以此理念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开展校园信息网的建设,为学校行政部门提供更加科学和现代的管理方式。
五、结束语。
快速经济发展的现代背景下,国家和社会都开始重视起职业院校的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并寄以厚望。职业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在强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同时,也在进行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发展。行政管理系统的改革和发展,将影响着职业院校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的革新,任重道远。希望结合高校的行政管理系统,提高职校对社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曾玉洁.浅谈高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5(20):224+226.
文档为doc格式。
党校行政管理论文简短篇五
随着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内很多高校开始强调学校行政管理国际化的推进和建设,开拓视野,加强国内外院校的交流,吸收和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管理资源,推动高校发展,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国际化办学下,高校行政管理能力决定了学校国际化道路上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
首先,在国家化办学下要求行政人员有很高的外语水平能力,我国更多的高等院校开始聘请国外教师承担着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外聘教师和行政人员工作联系紧密,基于学校的发展,从长远来看会有更多的外籍教师参与到国内高校的教学生活中,使中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实现人类优秀科研成果和教育资源共享。另外,中国经济、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促使了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交流,这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能力和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次,在国际化办学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国际化建设中,随着行政工作中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研究课题在高校中展开,因此,高校行政管理团队在科研方面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在国外很多一流的大学行政管理部门都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相关工作能力,熟悉国际教育与人才交流管理,推动高校国际化进程。
此外,还有很多管理工作为行政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具有一定管理知识基础上,还要了解其他相关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国际规则、法律法规等,因此行政管理能力的提升对高校国家化建设至关重要,只有不断根据社会和国际环境不断提升管理能力,才能够更好的推动教育的改革与进步。
二、高校管理能力提升的有效措施。
目前由于高等教育国家化进程的加快,高校国际化包括教学活动、学术科研、学校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国际交流。行政管理团队的建设和能力的提升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要求下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准确并高效完成学校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和任务,推动学校国际化进程和教育的发展。
首先,树立科学的、正确的国际化管理观念。国家化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要求行政管理者不再以传统的管理思想作为指导,而是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实际的学校情况,结合自身特点,研究适合学校发展的工作决策和思想指导。我国传统的管理模式一般是領导结合成功经验进行指导,但在国际化办学下行政管理者需要发散思维,借鉴国外管理思想和模式,结合学校和国家的实际情况,管理者相互交流讨论并研究出一套适合学校发展的管理方案。另外相关管理领导人应该与时俱进,转变管理观念,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和方法,树立教育发展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国际化的观念,密切关注国际上教育事业发展进程,积极引导管理工作者提高教育发展意识。
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开阔视野,改善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学习国外优秀的管理理论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实现我国行政管理内容与国际接轨,实现教育管理国际化。目前由于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高校行政管理上还需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学校发展情况,吸收借鉴适合我国高校发展的经验成果,而不是盲目的照搬。
最后,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管理团队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每一位管理者的能力,因此,每一位管理者都需要较强的国际化素养和能力,提高管理者能力水平至关重要。其一,管理者通过学位进修提高水平,行政管理不仅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是一门学科,通过更高层次和更深入的学习,将更多更好的管理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工作中,能有效提高行政工作的效率。其二通过出国访学、留学,学习国外优秀的、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了解国际惯例,才能在工作中了解外籍教师和留学生切身的需求和帮助,做好各项行政工作。其三,提高计算机运用能力和外语能力,在国际化和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要求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与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的交流等各项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外语和计算机,因此,通过技能培训提高行政能力也是有效措施之一。
在国际化办学下要求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得到关注和重视,并配合学校各项教学活动的完成。管理者在行政工作中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保持认真和热情的工作态度,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团队而努力,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
党校行政管理论文简短篇六
学号:20081011301。
姓名:陈佳佳。
经过三十年改革,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最大的成功就是行政管理体制已初步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顺应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提出的要求,实现了生产力的大解放。
但这并不意味行政改革就到位了。一者,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还远不如经济体制改革那么大,许多老大难问题尚未解决;其次,随着经济与社会的深入发展,国内外形势和行政环境不断有新变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不适应。目前,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政府职能、政府结构和政府行为三个层面上。
一、政府职能层面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分析。
政府职能,亦即行政职能,包括运行性职能和基本职能两部分,是整个政府建构的基石,也是整个政府运作的源头和依据。行政职能的认知、梳理、规划、确立、设定和配置将基本决定后续整个行政管理的基本形态。行政编制、行政人员、行政权力、行政关系、行政资源、行政规范、行政文化、行政过程、行政行为、行政结果与行政效率等等都将因此而定。行政职能问题是引发政府结构和政府行为等等方面突出问题的主要根源所在。
几十年来的行政改革虽然似乎总在追求行政效率,但实则总在不断探索行政职能科学化。由于行政职能问题太复杂而实践太急需,所以行政职能调整就常是看见多少就改多少,着急什么就先改什么,而来不及深入研究、系统考虑和全盘设计,或零敲碎打,或大而化之,深入不了,难以突破,致使老问题未解决,新问题已出现,甚至改革活动本身也因不够科学而添累加烦,至于行政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就更是所顾不暇。这样,各种问题就一直在累积叠加、日益交固,而总未能得到科学、深入、全面、系统的诊断和治理,构成了当前行政体制问题的基本现状和深化行政改革的主要难关。目前,最突出的政府职能问题有两个方面。
(一)基本行政职能的把握与设定还不够全面、科学。
基本行政职能,亦即实体性职能,或叫事务性职能,是一组体现基本行政目标、寓于基本行政任务、构成基本行政领域的横向行政权能,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这些基本行政职能构成一个完整、神圣、具体体现国家主权的实质性行政权能体系、基本行政性质和行政目标模式。这里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决定着整个政府管理的性质、方向和任务,而这里的科学性、合理性则决定着政府管理的基本构成与规模。
我国在基本行政职能上做了大量的重要改革。历年来行政改革的重点都聚焦在基本行政职能的调整和转变上。以大部制为标志的改革探索充分证明了基本职能改革上的坚实步伐。不过,尽管成就很大,但是基本职能方面的改革也还存在一些具体的突出问题。
我国经济职能的界定与落实没有最充分着眼于整个政府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
(1)我国政府强调要侧重抓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两项职能。这在全国经济管理战略上是高明、成功的一招。但从整个政府系统看,其中只有“市场监管”才是各级政府都能做到的事,而“宏观调控”则只适合中央政府来承担和实施。
(2)行政审批改革仍然比较有限,远不能顺应和满足高速度发展的市场化需要。所谓“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主要就指这一点。其主要原因是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同时在起作用,都在为局部利益而鏖战。它们甚至分别采用立法的方式和途径加以固定和公开。这使行政审批改革陷入几乎再无推进空间的窘境。
(3)职能交叉重叠、缝隙空白严重等问题还很突出。典型情况之一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从地头到称头,从农场到工厂,从市场到餐桌,分段切块,由农业、质检、工商、卫生等系统各自负责履行。
但应该明确的是,这类问题其实远不只在产品监管这一点上,而在于整个公共经济管理在切块划分或具体职能分类上存在严重问题:1)不够科学。2)受限于传统思维和习惯。
2.社会管理还远远没有到位,存在许多弱项和空白领域。
社会的概念有大有小,但尚未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加以明确界定,社会的运行有其固有的特点和规律,但尚未纳入或体现到政府管理之中。于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无法确保具体确切、切实到位,在许多领域存在弱项乃至空白,就都成为现实必然。
3.危机事务受重视较晚,而且转化为政府管理职能较缓慢,也很不系统、不科学。
当国际金融危机袭来,我国的危机管理就立即暴露出许多问题:政府在危机中的公共政策制定和政策战略受到极大挑战;对政府组织能力和执行力提出挑战;对政府的公开、透明以及公信力等也提出很大挑战。这表明,我们的危机管理能力还很有限。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危机事务的重视较晚,把它纳入政府管理较慢,也很不系统、不科学。
4.公共服务职能还很薄弱,有的地方和部门还存在认识和导向上的严重欠缺与偏差,在推行上还要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深入进行更科学合理的职能配置和事权财权划分作为基本行政职能,公共服务还是2003年以后才正式得到确认的,可谓起步很晚。另外,公共服务还是一个首先要以公共财政为基础、要由政府提供公共资金保障而后才能履行的公共职能,而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总量居世界第一,大部分地方也还很穷,要推行公共服务谈何容易,因而,亦诚可谓条件差。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并实施公共服务职能不仅直接存在物质上的困难,而且还存在需要进一步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事务划分、责任划分和权力划分的问题,而这实际上就是以确立公共服务职能为主体内容的中央地方职能再调整。
(二)对运行性行政职能的认识和把握不够科学、全面,严重影响了改革进程与成效。
运行性行政职能,亦即程序性职能,或叫操作性职能,是一组体现基本行政规律、寓于基本行政环节、构成基本行政过程的纵向行政权能,包括行政领导、行政调查、行政听证、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控制、行政协调、行政调度、行政保障、行政考评、行政监督、行政激励、行政问责、行政反馈和行政调整等。这些行政权能实质是操作性行政权力,形式则是基本行政环节。它们既相对独立,又彼此一体,不可或缺,环环相扣,先后联动,构成一个完整、能动的行政权能体系、基本行政过程和行政行为模式。这里的科学化、合理化程度决定着整个政府管理的质量、效率和水平,而这里的科学性、合理性则决定着政府管理的基本样式与机制。
我国在运行性行政职能上做了许多改革探索,有不少方面成就斐然,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这里的问题最主要是:较少依据行政科学理论,从行政权能、行政环节和行政模式整体及其内在联系着眼,更多的是根据对某几个更重要的行政权能或行政环节来偏军突进,出思路、定方案、做改革,其结果就是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深切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不足,难以解决深层次问题,甚至还会派生出其他种种问题,终至陷入更大的困惑与困境。
总的来说,我国行政管理体制问题有老的,更有新的;有浅层次的,更有深层次的。这些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甚至还未得到明确认识。要解决这些问题,就一定要从政府职能入手,首先从职能层面上解决问题,这样,再解决其他层面的问题就必定要容易得多了。
党校行政管理论文简短篇七
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中“法学导论”课的。
教学。
由于还没有一本非常适用于该专业的教材,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师的教学和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中笔者结合了自己的教学从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两个角度作了一些探讨。
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中包括“法学导论”这门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行政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然而笔者在教学中感觉到目前还没有一本比较适合该专业“法学导论”的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既影响到了教师的教学,同时也影响到了学生对该门课的课后学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主要从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两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观点。
相关信息。
与范畴的教材体系,这类教材一般都叫做“法学导论”,较有代表性的如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卓泽渊教授的《法学导论(第四版)》。这类教材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它不涉及具体的部门法内容而只涉及法学的理论内容。另一类是为非法学专业的学生编著的教材,这类一般教材名称都为“法学概论”,其版本非常之多,但教材的内容和体系差别不大,基本是几部分,即法的一般原理、实体法学、程序法学和国际法学。而目前专门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编写的“法学导论”教材笔者尚未见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师的教学效果。那么,作为行政管理专业“法学导论”课的教材应包括哪些内容及这些内容又是如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呢?笔者以为:。
1、该教材的内容和体系应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第一,应体现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行政管理专业是一个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企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的行政管理活动及其规律和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的应用性强、适应性广的应用型专业。它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通晓中外行政管理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具备行政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了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该专业的要求之一是通过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行政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程序。因此,教材的内容和体系就应符合上述的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第二,区别并借鉴于法学专业和非法学专业相类似教材的内容和体系,并以目前基本形成共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七个部门法为依据。这七个部门法分别是: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第三,有利于学生课后自学。从该角度出发,在教材每一章或节的编排上可于该章或节的开头编排“重点提示”和“背景知识”内容介绍。特别是背景知识内容的介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在每一章的最后可设置“本章小结”、“本章知识网络”、“阅读与思考”。这样的编排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有利于学生自学。
第四,考虑到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应对国际法的内容做必要的安排,但不应占太多的篇幅。
2、行政管理专业“法学导论”课的教材内容和体系。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笔者以为行政管理专业“法学导论”课的教材内容和体系如下:。
绪论:内容包括:法学导论的性质、任务;法学导论的主要内容;法学导论的学习意义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法的一般原理。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概述;社会主义法;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
第二章——宪法。内容主要包括:宪法概述;我国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宪法监督。
第三章——行政法。内容主要包括:行政法概述;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程序法;监督法;行政救济法。
第四章——民法。内容主要包括:民法概述;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诉讼时效与民事责任;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商事法律制度。
第五章——经济法。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法概述;宏观调控法;市场规制法。
第六章——社会法。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法概述;社会保障法。
第七章——刑法。内容主要包括:刑法概述;犯罪;刑罚;刑罚的具体运用;犯罪的种类。
第八章——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内容主要包括: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人民调解法。
第九章——国际法。内容主要包括:国际法概述;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wto法律规则。
要想达到某一门课的教学目的,除了有合适的教材之外,教师还应将教材融会贯通,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教学将教材内容输送给学生。因此,教学应以教材体系作为依据,但又不应局限于教材体系,而是应合理地突破教材体系。笔者以为在“法学导论”课的教学中主要牵涉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相互关联的。
1、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基于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以及课时数的有限,决定了该课程的课堂授课内容应当要精选。尽管从宏观上看,该门课的主要内容是四部分,即法的一般原理、实体法学、程序法学、国际法学,但笔者以为课堂授课内容应以法的一般原理和公法作为重点。法的一般原理是法学的入门,尽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习中已经有所了解,但毕竟两者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体系是不同的,而且学生学的也是很浅显的。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向学生把法的一般原理讲透、讲清楚,注重一定的深度,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而公法(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等)则侧重于从国家角度和社会公益的角度入手,特别是行政法学,在授课过程中应作为重点内容介绍,有利于培养学生依法行政的理念。
2、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想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呢?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增强师生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不能搞一言堂。因此,有些内容可以采取老师先布置任务,学生课后去查阅资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讲,最后由老师做点评,如宪法内容就较合适。一是因为学生对宪法内容要熟悉一些,二是因为宪法内容较抽象。通过发动学生自己查资料、自己讲课的方式,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无形中化解了内容的单调。二是案例教学的运用。案例教学可以说是法学教学中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但是,案例运用是否得当,效果差别是较大的。笔者以为案例不仅要精选,而且要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作不同目的的运用。有些案例应用在某一内容未讲述之前,用以引起该内容;有些案例应用在授课中间用以加强对某一内容的说明;而有些案例则应用在内容结束过后用以对该内容加以总结。只有灵活地运用案例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3、实践环节的认真落实。法学的学习方法之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环节的落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操作:一是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到法院去旁听一些典型的案例;二是充分利用学生社团资源。一般高校的团委都有法学会,可以联合法学会开展一些法律咨询、法律沙龙、法学讲座等活动;三是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由学生自己查找典型案例与教师提供典型案例相结合。一般可以选取两个案例,一个是民法方面的,另一个是行政法方面的。老师做一些原则性的指导,最后给学生现场点评。
总之,通过上述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探讨,我们期待适用于行政管理专业的“法学导论”教材面世。作为授课教师则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质量更高的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
党校行政管理论文简短篇八
本文主要针对的是:在涉及“与通航有关的设施”的管理过程中,航道行政管理暴露出的问题给行政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从加大执法力度和法制宣传,健全航道法规体系、加大改革力度,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实施任期考核、做好人才选拔和引进工作,提高行政管理干部素质水平五个方面提出强化航道行政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所谓航道行政管理,就是航道部门为了切实保护航道,有效地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力,通过一定的组织、领导、计划、指挥、控制、协调等形式,按照法定的程序并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要素,以实现国家职能与目标的活动。航道行政管理是航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专业管理,又是一种现场执法。航道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体现航道部门的服务水平。当前,河流作为国家资源,国家成立了若干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如水利部门、航道部门、海事部分等。很多航道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是在工程开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给航道行政管理带来很多影响,航道行政管理仍是航道管理中一项重要难题。因此加大航道行政管理工作确保航道的通航安全工作势在必行。
1.1依法治航工作缺乏力度。
当前,我国现阶段在航道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制还不健全,从而导致人们对保护航道资源意识淡薄。在涉及“与通航有关的设施”建设过程中,多个环节出现不规范现象,然而相关部门对这些违规行为给予较轻惩罚。此外,很多政府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出现重视陆上环节轻视水上环节,因此,在进行陆上基础设施建设时,为了节约成本,以降低通航标准为代价,损害了航道的利益。
在城镇工矿企业航段,出现众多违章建房的现象,此外人们经常向航道倾倒生活垃圾,这些问题尤其存在于乡镇附近的航道。这些现象屡见不鲜,让航道相关管理部门非常的头疼。因此,依法治航,建立健全航道行政管理法制体系势在必行。
1.2多部门管理,没有形成执法合力。
在航道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职能交叉、多部门管理的局面,水利部分、环保部门等工作交叉重叠。每一个部门都以自身的利益为主,例如:渔政部门在航道上批设的网簖和围河养鱼大大超标,实际上形成了碍航物。
在航道行政管理工作中暴露出多部门管理,没有形成执法合力,当多个部门同时发现违法行为时,对行为的处置存在两个极端现象。或各自为政,只处理与本部门相关的事宜;或这几个部门都不主动去管理,怕承担责任或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对违法行为视而不见。从而导致这些违法行为出现频率增加,处理的难度增大。所以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合力处理,这样才可以事半功倍,同时要注意信息透明化,这样也有助于执法合力。
面对当前航道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强化航道行政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2.1加大执法力度和法制宣传,健全航道法规体系。
航道行政管理执法力度不够,缺乏有效手段,每次遇阻时,我们就缺乏更有力的强制手段,不但达不到执法效果,反而使得一些管理对象认为我们对他们的行为无能为力,特别是一些政策的误导,使得更多的管理对象不服从航道行政部门的管理,如今我们工作的开展,单凭我们的人力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新的政策支撑,管理对象也需要新的认识。
针对当前,依法治航工作缺乏力度的现象,需要专门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让航道行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为航道行政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借助相关平台,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尤其是网络平台向政府、企业和群众宣传航道管理的法律、法规,让更多的人了解相关的规定,让航道行政管理工作的公开化。
通过多年工作实践,我们认识到,行政执法最大的难点不在于法律的不健全,而是群众对法律法规和执法人员从事执法工作的认识不足所致。为此,加强法律宣贯,提高群众法律意识,显得尤其重要。我们采用几种方式进行:首先,在日常的巡查过程中或在人群集中的地方,通过设立板报、挂横幅、设置咨询岗等方式,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航道相关法律法规;其次,加强与当地乡镇政府的沟通、联系、协调,将沿江行政村作为一个独立的宣传小组进行宣传,将宣传工作下沿到沿江村落,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同时也会使宣传推广工作效果更佳。
此外,如可以出台《航道法》、《航运法》、《航道监管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航道法规体系,明确依法行政,加强航道行政管理对改善通航条件,保证航道畅通和航运安全的重要性,思想源头上提高对航道行政管理工作的认识。
当然航道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也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事,若发现工作人员出现严重的违法管理行为,应该依照相关规定对此行为严重制止,采取严重的惩罚措施,积极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
2.2加大改革力度和现场监管力度。
积极开展施工现场监管,强化责任意识。为强化现场监管检查,就需要对已审批或正在审批的项目进行定期跟踪、现场监管,并不定期的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检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要保证审批项目在施工期内始终处于有效监控,避免失控状态发生。
充分发挥联合执法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近年与水利、海事等部门开展的“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对非法采砂、违规建筑、违章船舶、非法餐饮船等违章、违规行为进行整顿,辖区联合执法平台已初步建成,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的优势,既弱化航道单一执法手段不足的弊端,又达到有效整治侵害航道违法行为的目的,有效保护航道及航道设施,确保航道建设正常、有序开展。
2.3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保护航道资源,保持航道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是航道行政管理的重中之重。目前,航道行政管理工作部门之间职能重叠,所以应该加大行政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与协调,对出现的航道权益的违法行为,多个部门可以联合进行处理,航道、水利、海事等部门应该建立长期的联系,并形成定期的联合会议制度,构建联合沟通与协调机制,对违章设施和违章倾倒废弃物的现象及时制止和处理。
目前,航道行政管理面临的一项重要难题是查处违章建筑物和向航道倾倒废弃物。该问题跨越的区域多,工作相当复杂,当然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禁止违章建筑物和向航道倾倒废弃物,但是此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在于:现场的监管力度不大,没有有效的管理。所以,应该把现场监管查处违章建筑物和向航道倾倒废弃物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做好巡航管理和信息及时反馈的工作,让管理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信息反馈工作深入到每一个基层员工。
2.4做好人才选拔和引进工作,提高行政管理干部素质水平。
[1]潘德民.航道行政管理的分析与探索[j].民营科技,20xx(09)。
[2]李琳.桂林漓江旅游航道行政执法工作的分析和研究[j].珠江水运,20xx。
[3]李琦.论内河航道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华章,20xx(07)。
党校行政管理论文简短篇九
中国石油企业发展战略探讨摘要:石油工业的战略地位和中国石油企业的国有性质决定了中国石油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战略对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跨国石油公司已经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竞争主体,中国石油企业应以跨国石油公司为发展标杆,建立适合自身情况的发展战略体系。文章对中国石油企业战略管理的必要性、竞争的环境和发展战略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石油企业;发展战略;因素。
石油企业战略就是石油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做出的全局性的、长远的谋划。石油企业发展战略的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纲领性等特性决定了发展战略对石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已有专家对石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从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国际先进经验出发系统的角度研究我国石油企业发展战略则很少涉及,而正如上文所述,形成并执行科学的发展战略是跨国石油公司成功的基本经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石油公司国际竞争力薄弱、石油安全风险系数日益增大的国家来说,制定并执行合理的发展战略无疑有利于提高我国石油企业竞争优势和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一、石油公司加强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发展战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石油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其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行业主体的竞争力决定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因此石油行业的发展决定于石油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因此,加强我国石油企业战略管理十分必要。
(一)加强石油企业战略管理是石油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石油企业经过改制上市后,已经由一个国家公司转变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因此它必须追求经济利益以求得自身发展。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的加快,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国际竞争。自身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求石油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根据国内外经验,加强战略管理是企业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中国的石油企业也必须通过加强战略管理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二)加强石油企业战略管理是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需要。
近几年,我国石油安全状况日益恶化,石油安全风险系数不断增大。石油消费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2003年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37.5%,2007年突破70%大关,达到75.1%,2005年则达到了72.9%。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2002),我国到2010年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1%,2020年达到70%。同时,不合理的石油价格定价模式也使得国际油价的频繁变动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极大的危险。据估算,如果每桶石油的价格上升1美元,按照目前的进口量推算,中国将多支付6亿美元的外汇(1吨折合为7.3桶),而进口达到1.5亿吨则需多支付11亿美元。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资料显示,2006年上半年,由于国际油价高涨,中国进口原油和成品油比去年多花192亿美元以上。同时据世界最大的投资银行美林公司估计,如果每桶原油平均价格达到33美元以上,除日本以外的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可能减少0.5个百分点。由于中国是东亚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显然全球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的影响不会低于上述数字。从石油进口依存度的日益增大和石油价格的频繁波动可以看出我国的石油安全面临着极大的风险系数。而在中国,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作为国内石油石化行业“三巨头”,垄断着国内石油市场。在2005年,全国共生产原油1.8亿吨、生产天然气799.5亿立方米,其中三大公司的原油产量共为1.7727亿吨、天然气产量共为770.29亿立方米,占全国比例分别为98.5%、97.2%。中国石油公司的国有性质和在国内石油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决定了他们必须承担保障国家石油安全责任。而这又取决于企业的总体实力。现阶段,中国石油企业不论是在企业规模还是在企业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上,与国际跨国石油公司都有很大的差距(吕建中,2002;杨嵘,2007;王育宝、吕璞,2005)。在跨国石油公司已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竞争主体的条件下,中国的石油企业要想在国际石油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尽可能多地参与分享国际石油资源和市场,必然会面临国际跨国石油公司的激烈竞争。因此中国石油企业可以以国际跨国石油公司为标准,加快自身发展,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和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分析跨国石油公司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制定、执行科学的发展战略是跨国石油公司成功的基本经验。因此中国石油企业必须根据自己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出发,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来促进自己的发展,实现自身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
(三)加强石油企业战略管理是履行石油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企业的期望,已经不仅仅是解决就业、赚取利润和缴纳税收等基本功能,而是更希望企业有效地履行社会责任,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保护环境和生态、维护市场秩序、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参与社区发展、保障员工权益等一系列社会责任和义务,公司的利益实现机制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就迫使企业在考虑其利润因素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公司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实现,要以社会公众利益的实现为前提,不仅要在公司内部的管理和经营理念中体现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而且还要主动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全球推广运动之中,使公司利益与公司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从而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主要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障生产安全和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也就是说,企业要得以可持续经营与发展,仅仅考虑对股东负责、承担经济责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考虑环境和社会因素,承担起相应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在承担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形势下,石油企业也必须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跨国石油公司已把编制和发布公司责任报告作为一项举措。通过公司责任报告,跨国石油公司与利益相关者和公众沟通,阐释自己的价值观,公布自己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业绩以及披露存在的问题。例如:英荷壳牌公司发表了《面对能源挑战——我们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所取得的进展》的报告;bp公司发表了《可持续发展回顾》报告,考察了公司在商务、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因此,中国石油企业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石油企业责任内涵的改变要求石油企业对其发展战略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影响我国石油企业发展战略形成的因素。
科学战略策略的制定和修改是建立在对企业面临的内外部因素进行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不仅受到国内环境的影响,而且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竞争的国内化国际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一)外部因素。
1.国家石油安全风险系数日益增大。由于我国石油储量有限,产量呈逐渐递减趋势,加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的消费量愈来愈大。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我国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多。2003年达到9112万吨,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2007年首次超过亿吨。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石油净进口量必将进一步扩大。因此,世界石油市场的供求变化、供给短缺、油价异常波动以及政治动荡等,势必会对我国石油供应产生巨大冲击,进而危及石油经济安全。
2.国际油价波动风险大。我国实行的是一种跟踪国际油价变化的油价定价机制,这种机制只是被动的将国际油价的波动引入国内,却不能左右国际油价。在国际油价频繁波动的情况下,作为石油市场的主体,石油企业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冲击。近几年的油价高企给我国石油企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如,2001年,原油价格的上升,使中石化炼油部门的生产成本增加55.73亿元(史丹,2001)。2005年中石化尽管前三季度共加工原油1,070.73万吨,同比增加5.77%,但受国内成品油价格从紧控制的影响,公司前三季度的炼油毛利大幅下降,仅为1.78美元/桶,经营亏损为79.26亿元。2005年油价的剧烈波动使炼油业由2007年的盈利208亿元变为2005年的净亏损近300亿元。今年上半年我国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净亏277亿元。
3.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为增强整体实力、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国际大石油公司纷纷进行了兼并、联合和重组等战略调整,形成了如埃克森莫比尔、bp科阿科、英荷壳牌、埃尔夫菲纳道达尔等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超大规模石油石化公司。这种发展态势增强了这些国际大石油公司的竞争实力。通过战略调整,跨国石油公司已经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竞争主体。它们控制着世界30%以上的石油工业产值,其贸易量和直接投资金额超过了全世界的2/3,并拥有80%以上的世界石油先进技术。同时,随着wto对能源开放承诺的逐步实施,跨国巨头已经开始加紧进入中国市场。近年来,中国石油行业最主要的几家企业,如中国海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在海外市场上市,就吸引了壳牌、bp、埃克森美孚等巨头的入股。这就使得我国石油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压力。
7.科技的进步。全球石油工业的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过去靠高投入拉动增长的经营方式已不适应新的形势。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已成为带动石油勘探开发发展的主要动力。近几年来。世界各石油公司管理理念和经营策略逐步转变。纷纷采取加大科技投入的低成本发展战略。在地震、钻井、油气开发、地面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成果,为石油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就使得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着如何在国际石油行业中立足的压力。如果油气勘探开发等核心技术长期停留在原有的水平而得不到更新,我国石油行业在未来的国际市场竞争将势必遭到淘汰。
(二)内部因素。
地区,而中海油则专门经营海域石油的采掘和运输。
2.国际化特征不明显。跨国石油公司从企业产业的开始就实施了国际化战略,使产业链的延伸到世界各地。这样不仅可以获得充足的石油、丰厚的利润,还可以减轻国际油价波动的负面影响。尽管中国石油企业早就提出来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但在实际中,并没有真正利用好两个市场,实行的是只注重产业链的上游而忽视中下游的战略。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石油市场中过去只是充当“国际采油队”的角色:将国际石油市场中买到的石油直接运回国内。这种战略的实施尽管有满足国内原油需求方面的考虑,但这种发展战略不仅使原油运输由于原油进口来源过于集中、进口通道过于单一和进口通道受美国等敌对势力控制面临着极大的危险,而且还使国内石油安全受到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影响。
3.缺乏高层次人才。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石油企业人才队伍有了长足进步,培养了一批骨干,人力资源总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我国教育基础比较薄弱,人事制度正处于变革之中,我国石油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缺乏两方面的人才:一是高层次的管理人才。主要是指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通外语的高层次的复合人才;二是缺乏专业熟练的技术人才;以石油勘探开发企业为例,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全部从业人口的5.5%,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7;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仍旧高达68%。
7.缺乏应对国际政治等非商业性因素的能力。当前,国际油气勘探开发受政治因素影响极大,世界油气市场同时也是国际政治的角力场。世界上有潜力的大项目和有增长潜力的油气区多为西方大石油公司所垄断。面对这些复杂的局面,中国石油公司的跨国经营行为常被资源国、竞争对手和国际财团所排斥。复杂的石油政治、军事冲突、恐怖主义袭击、经济制裁等国际环境,将对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和非商业性压力。而我国石油企业由于自身的能力,很难完全排除这些政治性和非商业性因素的干扰。
三、建立合理的石油企业发展战略体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埃克森莫比尔、bp阿莫科等为代表的国外大石油公司不断改变和完善自身的发展战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发展战略体系。尽管中国石油企业已经拥有自己的发展战略,实施效果也比较明显。但这些战略与国外大型石油公司相比,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结合我国石油企业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现有的发展战略构成情况和跨国石油公司发展战略形成发展的先进经验,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中国石油企业的发展战略体系。
(一)优化一体化战略。
力量进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中海油要继续扩大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力度,加强与国外大石油公司的技术合作,提高纵向一体化水平。在国际市场上,改变以往只注重发展上游的发展战略,向中下游发展。中国石油企业只有通过进入世界石油工业的中下游领域,才能真正进入全球石油供应的主流系统,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获取稳定的石油供应(何帆、覃东海,2005)。
(二)完善“走出去”战略。
油气资源的有限性和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油气资源的国际性。跨国石油公司从一开始就实行了全球化经济战略,通过实行“走出去”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石油资源。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石油“七姊妹”为代表的大石油公司以全球市场范围为目标来考虑自己的油气生产经营业务,优化配置企业的油气资源,提高对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为自己获取最大回报。现在,跨国石油公司不仅在采油国开展业务,还通过并购等方式将自己的产业链延伸到石油消费国,以获取利润。
自1993年以来,我国石油公司就开始了走出去的步伐,并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黎喻鹤,2006):2002年1月中海油以5.85亿美元成功收购印度尼西亚五大油田资产、2002年7月中国石油以2.16亿美元收购devonenergy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的油气资产拥有1.06亿桶当量已探明储量和5700万桶当量可能储量的权益、2005年10月中石油以71.8亿美元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pk公司)。但是中国石油公司的海外拓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如2002年12月,中石油欲斥巨资参加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77.95%股权的拍卖活动,但俄国家杜马禁止中石油参加竞拍。同时在国际石油市场风云变幻,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石油资源的竞争将更趋激烈的情况下,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必然会面临各种风险,如2005年6月份中海油对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的收购就是因为美国政府的干涉而失败。可见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之路困难重重。因此,在“走出去”时要完善具体的策略,精心选择并购对象、方式、时间和地点,以提高成功几率、进入国际石油市场的主流系统。
(三)强化归核化战略。
归核化战略主要是指企业围绕核心能力,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优势环节上,在发展核心业务的同时把非核心环节让给比自己更有竞争优势的合作伙伴做,以提高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如埃尼集团1992年把核心业务定位在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方面。1992-1995年通过150多项的交易,实现了对非主营业务的剥离同时集团还围绕加强上游实力的战略剥离了石油技术服务类公司压缩了石化产品中的非主导型产品,加强了对上游企业阿吉普公司的直接管理,通过减少管理层次提高上游企业的效率。通过实施归核化战略,埃尼集团的经济实力得到了迅速提高,很快就进入世界石油企业50强的行列中,1998、1999连续两年进入前20名。
中国石油企业无论是在成长经历、企业规模、经济实力,还是在国际竞争力方面与国际跨国石油公司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在整体实力还不是很强大的情况下,中国石油企业必须实行归核化战略,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优势产业方面,以发挥相对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增强竞争力。
(四)实行战略联盟战略。
联盟是指行为主体之间为了维护共同利益而形成的一种合作关系,具有“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特征,是参与主体在国际化经营活动中争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里,任何一个国家或企业要获得高效发展,只有加强合作与联合,借助外部力量。如壳牌公司和巴斯夫公司的3家子公司:elenac、mentell和targor公司实施战略性重组联合,成立聚丙烯生产商的巨无霸:巴塞尔(basell)公司,其拥有聚烯烃(聚乙烯加聚丙烯)能力870万t/a,其中聚丙烯总能力超过500万t/a,占全球总能力的15%。
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虽有10多年的历史,但在国际石油合作中仍处于新来者的地位。要实现“走出去”的战略目标,不仅需要通过联合、联盟形成内部合力,更需要积极参与国际上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各种联盟,充分借助外力,以形成协同效应,提升自身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优势。国际石油联盟有多种类型与层次,结合我国石油“走出去”整体战略,可以重点建立与国外石油公司联盟(包括与东道国石油公司的联盟和与跨国石油公司的联盟)、与国际投融资机构联盟、与主要消费国联盟、与主要产油气国联盟、与国际能源组织联盟。
(五)实行品牌战略。
实行品牌战略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埃克森、壳牌、bp等世界知名的跨国石油公司普遍非常重视企业品牌建设,在强化企业品牌管理,培育强势品牌,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实行品牌战略极大的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与之相比,国内石油、石化两大集团,在品牌的理解、管理体系和系统、管理制度等方面与跨国石油公司还存在很大差距。根据跨国石油公司的经验,中国石油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品牌经营工作:加强对各级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最贴近市场的石油销售企业管理人员的品牌知识培训;尽快建立健全企业品牌管理的组织架构和相关制度;研究制订一套适应石油、石化集团实际情况的企业品牌经营评估分析模型,构建一套品牌经营自我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制订适应中国石油石化市场情况的副品牌实施方案,特别要在成品油副品牌技术上多下功夫;优化企业品牌设计理念,导入以人为本的品牌设计理念。
(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法。石油企业作为重要的资源消耗者和环境污染者,就更加有必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公司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包括公司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国外大石油公司大都有其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他们强调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生产清洁产品;开拓清洁能源、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业务(从石油供应商向能源公司转变);强调以人为本,鼓励公众参与;积极关注社会事务,积极树立“绿色公司”和“有责任感公司”的形象,注重内在与外在的统一。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这些公司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虽然中国石油提出了“创造能源与环境和谐”的企业理念,充分体现了重视社会、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崇高理想,但和国际跨国石油公司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国家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石油应在大力发展油气资源,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同时向着能源公司转变。也就是说,应制订规划,建立机构,组织人员关注、研究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占领世界能源发展的制高点,不断增长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也是国家赋予中国石油的基本责任。
党校行政管理论文简短篇十
近年来,企业发展面临的新的局面,虽然其面临的更多机遇,但是同样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压力,相互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此也就很容易造成企业运行中出现明显问题,需要做好管理控制工作。在企业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行政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种行政管理的作用要想发挥出最强价值,必须要进行实时调整,促使其能够表现出理想的适宜性效果,解决企业行政管理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隐患。
结合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其重要性是比较突出的,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相互结合进而才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促使企业能够有序高效发展。结合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其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强制性和及时性,进而也就能够具备较为理想的实际管理价值效果,有效解决企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凝聚企业发展力量。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在具体开展中的重要性表现是比较突出的,一方面,这种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促使企业的适应能力得到较好提升,满足于新时期发展下的基本要求,促使企业发展更为顺畅合理,避免因为出现企业不适应或者是滞后性问题而影响其发展效率,因为企业行政管理可以说涉及到了企业发展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对于管理人员以及员工都具备着较为理想的沟通协调效果,如此也就能够保障其企业的发展更为流畅,优化企业运营模式,缓解企业发展中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员的关系,促使其发展更具活力;另外一方面,企业行政管理的落实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有助于提升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效果,这一点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更是极为重要。结合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其能够发挥出多个方面的功效,比如计划、指挥、控制以及组织等,都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实效性,如此也就必然能够给在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作用价值效果。
结合新时期发展下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其确实具备着较为突出的作用价值优势,但是具体工作的开展落实难度也是比较大的,在企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并且还需要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将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适宜性提升到最高。这也就必然需要重点加强对于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方面的创新优化,其中较为关键的创新路径有以下几点:
(1)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对于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而言,重点从行政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优化是比较重要的一点,这种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主要就是为了改变管理观念和思想,促使其相应行政管理工作的落实能够更为流畅。比如对于现阶段企业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各个制度不完善问题,就需要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有效探索,确保其相应行政管理体制能够发挥出较强的作用效能,有效解决可能出现的隐患问题,促使规章制度能够和企业行政管理实际状况相匹配,如此也就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此外,对于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还需要考虑到行政管理的具体质量和效率,对于各项活动的开展作用和价值进行分析评价,确保其能够具备理想的约束性和指导效果,逐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当然,对于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落实,还需要具体到各个企业行政管理职能的划分上进行处理,促使其职能的划分较为明确,能够将各个行政管理人员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避免出现人力资源的浪费现象,实现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落实。
(2)创新行政管理体系。对于现阶段各个企业行政管理体系进行创新优化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行政管理体系的创新主要就是为了促使其相应行政管理工作能够具备较强的可靠运行效果,尤其是对于人员的有效配置,以及自身工作任务的落实,更是需要表现出较强的实效性,相互之间工作的协调性也需要得到较好控制。基于这种行政管理体系方面的创新优化,其需要保障各个企业的岗位都有专门的人员进行负责,将行政管理的各个任务高效落实,结合上述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方案进行有效配备,满足于各项工作开展的基本条件。当然,对于这种具体行政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创新,还需要重点从人员角度进行优化,保障各个行政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效能,有效解决可能出现的工作失误和偏差,对于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与时俱进地培训和教育,综合提升其技能水平,并且加强职业道德培养,促使其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行政管理工作。
(3)创新行政管理方法。在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过程中,针对具体方式方法进行创新优化也是当前比较重要的一个基本要求。这种行政管理方法的创新优化主要就是为了促使其能够适应于当前社会企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尤其是能够实现高效性和协调性处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运用各类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了必要发展趋势,也应该作为企业行政管理创新的核心方向,逐步替代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和手段,促使其能够具备更强实效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其对于企业发展确实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效果,而为了更好提升企业行政管理的作用价值,又需要重点围绕着新时期的新要求进行适应性调整,明确创新优化路径,提升行政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马艳玲。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及创新路径分析[j]。科技展望,20xx,27(05):181+183。
[2]张芳。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及创新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11):20+22。
[3]李晓莉。浅析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及创新路径[j]。经营管理者,20xx,(11):45。
[4]毛慧娟。浅析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及创新路径[j]。经营管理者,20xx,(17):85。
党校行政管理论文简短篇十一
行政成本是热电公司进行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行政管理理论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范畴,更是热电公司关注的重点问题。就行政成本问题而言,热电公司普遍进行了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改革,但行政成本问题依旧困扰着各个热电公司。行政成本问题的研究是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内在要求,行政管理科学化内在要求是行政主体在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中尽可能的缩减行政成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减少资源消耗,提升工作质量。行政管理中行政成本的控制,是企业经济组织成本控制的一个关键,这对于减少经济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行政成本概念。
行政成本概念适用工经济成本概念,这里对于行政成本的分析,采用经济学成本——收益的分析方法。经济学当中,成本是企业研究的主要对象,它关系到企业最终获取的经济效益。而行政成本是行政管理活动产生的资源消耗,行政成本在企业当中对经济效益有着极大影响。行政管理活动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自然而然,行政成本也影响着企业最终获取的经济效益。
人们在行政管理活动当中,为了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必然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行政成本,这些行政成本的来源则是生产经营创造的财富。所以,行政管理活动尽可能减少行政成本,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实现行政曰标,就是行政管理中行政成本研究的核心议题。
三、
热电公司行政成本的具体内容。
关工热电公司行政成本问题较为复杂,从宏观角度来看,其主要受到行政主体、行政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环境等外在因素影响;从微观角度来看,实施的一项行政管理活动耗费的资源,就是行政成本。本文对热电公司行政成本的研究,以锡林郭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为例,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一项行政管理活动包括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目标实现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行政成本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政决策成本。例如锡林郭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在进行决策过程当中,需要耗费一定的行政资源,需要动用人力进行调查研究,对信息资料进行收集,并且需要开会讨论,咨询相关方面的专家,这些活动都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这就是行政决策的成本。行政决策过程当中,要努力实现最优化的行政决策成本,每一个步骤都要精打细算,尽可能的消耗较少的行政资源来获取好的行政决策。
第二,行政执行成本。例如锡林郭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要进行供电调查,就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事先的调查,并且需要动用相应的资源。这种行政执行成本是为了实现行政决策日的而动用的一切资源消耗,这些资源消耗无疑会产生相应的成本。
第三,行政目标实现的产出成本。行政曰标实现后,之前行政决策成本和行政执行成本的结果,就是行政目标实现的产出成本。行政目标实现的产出成本是对整个行政活动的综合评价,也是整个行政活动的最终成本。
热电公司行政管理成本的降低,对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降低行政管理中的行政成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坚持效益原则。热电公司生产运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产生经济效益,公司的行政管理活动也要坚持效益第一的原则。公司进行行政管理活动时,要明确行政目标以及行政质量与行政效率的要求,在进行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确保经济效益的实现,同时还要保证行政管理工作能够以高质量、高效率的实现。
第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热电公司在进行行政管理工作时,要先确保行政决策是否具有必要,是否对日常的生产经营具有影响,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运营中遇到的必要问题,提高行政质量和行政效率。
第三,坚持节约原则。热电公司在进行行政管理工作过程当中,为了实现行政决策目标实现,在不降低行政质量和行政效率的前提下,力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办事,把浪费和失误减低到最低限度,以最优化的方法实现行政管理工作,确保资源节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深刻意识到行政管理中行政成本的重要影响,相对于热电公司而言,行政管理工作所产生的行政成本同样属于生产成本当中,对产生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行政成本的节约,对于企业生产成本的节约,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要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工作方法进行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开展,切实节约资源,确保企业能够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党校行政管理论文简短篇十二
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在学校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质上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已经渗透到了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对教育、教学成效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高效、良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必然会促进教育事业的长足、稳定发展,促进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当下世界各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实践情况来看,为了实现教育行政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协调政府与教育部门之间的关系,法律是实现教育管理的主要保障,然后才是一些具体的行政命令与市场调节方式等。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也都是集中在通过教育立法的形式来构建法制路径。其中由美国联邦教育部设置的政府间关系教育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就包括一些民众代表、民选地方官员代表、公私立中小学代表、公私立大专院校代表、教育部官员代表等。英国创办的中央教育审议会,其参与的成员包括一些中小学教师、企业界人士、科学界和宗教界代表;法國的国家教育最高审议会中包括一些国立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教师代表、教育行政部门的代表以及其他各阶层代表;日本的中央教育审议会中其成员包括学校(大学和中小学)教育人员、新闻界和企业界人员。总的来说,世界各国创立教育行政管理审议或者咨询机构的目的,就是集思广益,扩大信息源,以防止因为教育决策过于专断而出现重大失误的情况,通过这样的审议与咨询会议来进一步监督教育行政机构的工作,避免其在工作和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上存在偏差。
二、优化教育管理体系,进而不断完善办学体制。
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实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共同点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在教育管理和教育行政管理中的国家干预或者政府干预,通过扩大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自主权的形式来实现教育行政的民主化,通过实施教育管理民主化的方式促进教育决策和立法的民主化,进而实现人们意识上的真正转变。
目前教育与教育行政管理的民主化已经成为教育行政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这样的管理体制可强化中央政府在教育行政管理中的宏观指导作用,在这样的宏观政策指导下需要不断加强学校和地方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权限的合理分配,进而使得管理体制从纵向垂直向横向扁平模式转变。在这样的模式下,政府从对教育机构实行全过程、全方位控制转变为通过政府的行政立法、资源支持、政策支持、教育质量的督导和信息服务等举措来进行教育领域的宏观调控,政府对教育的行政管理从原有的命令式转变为现在的提供指导、建议。
2.实现权力的下放。
为了进一步减少政府对教育行政管理的过度干预,世界各国将教育行政管理权下放成为一种趋势。所谓权力下放,就是指将教育管理的权力下放或者进行授权和分权。具体措施可以是将一部分学校的管理权从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下放到学校,这样一来,学校就从原来的制度执行机构变成了制度的制定和决策机构,在制定和决策过程中享有更多的权力和责任。目前权力下放的办学体制已经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很多国家也都意识到,要想彻底改变教育管理缺乏活力、效率低下的现状,仅仅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时候还需要给学校更大、更多自主决策的空间。
在实现权力的下放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调整的过程中,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做法是将诸多原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直接下放到学校,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推动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高校应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完善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与组织制度,因此,研究国外教育行政管理的体制及其改革趋势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2]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xx.
党校行政管理论文简短篇十三
激励机制指的是在组织系统当中,激励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各种激励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
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要想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员工的工作潜能,需要正确运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的满足员工的需求。
本文就对当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措施。
从当前管理模式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经营管理方面依旧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也并没有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这样就很难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具体来讲,行政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激励措施并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前很多单位和部门在实行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并没有对职工的具体需求深入分析,而是一刀切式的对所有人采取同样的激励措施,这样对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会起到一定的调动作用,但是对于大多数职工来讲适得其反。
这种没有根据具体情况而实行的`激励机制,会影响到事业的良性发展。
其次,单位内员工的报酬并未真正拉开。
目前,我国大多数单位的工资制度都是采用分级制的形式,这种体制并没有将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拉开。
领导岗位的工作比普通职工复杂程度多,并且承担的风险也大,但是在工资报酬方面反应的差距并不大,这样就是的很多单位的领导缺乏工作的积极性,而是想方设法谋求灰色收入。
专业技术人员在不科学的激励机制下,也会降低工作的热情,这些都是单位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奖励评估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在行政管理中,评估体系是激励机制的基础,有了科学的评估机制才能够有针对的进行激励,才能够取得最佳的激励效果。
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激励制度需要和评估体系完美的结合,达到最佳的效果。
行政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上文中从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下面本文就提出几点激励机制构建的具体措施。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
奖惩机制是激励机制中的重要内容,要想更好的实现奖惩机制的效果,就需要建立起明确的奖惩制度。
这样员工为了确保自身利益,就会降低错误的发生几率,进而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对于行政管理工作来讲,要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机制中的奖惩制度需要以奖励为主,将惩罚作为辅助工具或者是保障工具,这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奖励制度来讲,在制定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好奖励的目的和结构,根据职工的实际情况和单位经营发展的状态制定科学的奖励策略,同时还需要调查并决定基准的植物奖酬,确定奖酬的等级。
其次,实现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结合。
物质激励在行政管理中是最为有效的激励方式,也是最为直接的激励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收入分配机制的科学与否是决定物质激励成败的关键。
为此,需要改变当前单位内员工薪酬差距较小的现状,根据实际情况和员工的等级建立起科学的薪酬机制,并配合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严格考核流程的管理,并将考核的结果纳入到员工的工资收入中,实现全员同工同酬,真正的做到按劳分配,这样能够更好的利用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精神激励则可以通过文化的力量体现出来。
文化是事业发展的灵魂,优秀的文化是一双无形的手,推动者事业朝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并且激励着员工不懈的努力奋斗。
良好的精神激励举措能够使员工形成积极的价值观,进一步推动事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因此说行政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建设,一定要实现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完美结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最后,激励机制的建设要充分让员工积极参与其中。
在激励机制建设的过程中,让员工充分的参与,能够使其感受到企业主人公的地位,这样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且使其能够对遇到的问题积极主动的思考,寻找更加有效的解决办法。
在参与的过程中,员工集思广益,能够产生出有利于事业发展创新性思想,进而确保决策的正确执行。
同时,员工的参与使得普通员工能够和上级领导直接接触,增强了员工的被重视和被信任的感觉,进而自身形成了对于管理模式更高的认同感,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这样就发挥了激励机制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的突出以人为本的激励理念,真正的做到以员工为核心,从员工的实际需求出发,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
在选人用人机制上要符合本单位的实际,要满足事业未来的发展战略需求。
在育人和活才机制上,需要有利于人才的循序发展,根据人才培养政策和相关原则,结合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培训方案,并重点注重高层技术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其凝聚和带头作用,更好的推动事业发展进步。
事业的发展需要人才,而要想留住人才,并充分的发挥人才的作用,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满足人才的需求,激励机制是较为可行的方式。
本文以此为中心,对行政管理中激励机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更好的推动事业的向前发展。
党校行政管理论文简短篇十四
在当前职业院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候,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也不断受到考验。院校的行政管理是确保教育教学中最基础的保证,但是眼下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普遍出现诸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对此本文针对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简单提出行政管理改革的几个重要思路。
行政管理对每一所学校而言,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环节。学校通过行政管理的手段,对学校内发生的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和管理,并且可以对职校的未来发展进行大趋势的方向掌控,让管理者能够对职校的现状进行了解,以及对发展方向进行调整,从而有效的提高院校管理水平。
学校对校方行政管理体系的实验和不断改善,是对人类办学的积极探索的实践,高效的行政管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因此行政管理对院校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体系。对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大,人们也比往日更加关注职业院校的发展,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对学校的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改善,如何对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进行改善工作,是每个院校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关于行政管理手段的改革,能够帮助职业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好的解决存在问题。职业院校在以后发展中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和更加严峻的问题,更加需要对行政管理现状进行调整从而改善教学质量和管理工作,保证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并促进院校自身的发展。
当前,院校的行政管理在各个地方都存在着权力象征,提高了教育者的职权,却相对弱化了教师们以教学为本的学术地位。在教学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进行职权的竞争,才是可行的。从目前大部分的职业院校的发展可以看出,职校的发展中,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没有过多的联系,这是由于行政部门并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对学校行政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上,以及人员分工上都没能作出比较细致的管理,这使学校的行政管理的效率大大的降低,甚至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二)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较低。
职业院校的管理机构的运行,基本上是参照政府的行政模式,很大程度上对政府的行政管理和运行进行模仿和对比,这样做虽然能够达到职业院校行政管理的目的,却不能完全符合职业院校发展的现状,并且会出现拉低了学校行政效率的现象。对于任何部门的行政管理来说,行政人员的组成都是最基础最主要的部分,行政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决定了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职能。在这一点上,虽然很多职业院校都加强了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却忽视了行政管理人员的考察和筛选。致使一些并不适合,或者并没有相对能力的人来进行行政管理工作。不仅降低了效率,还对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的形象造成了影响。
行政管理当中促进发展、提高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对行政管理信息的采集和管理。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职业院校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化的发展,职业院校行政管理能够达到现代化信息管理,对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职业院校对学校各部门职能者的工作进行分工,将每一份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个人,来保障责任管理体系的健全。而很多学校都疏忽了责任分配的工作,导致行政管理工作出现延后、拖沓的现象,学校仍然没有意识到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改革职校传统管理行政管理模式。
职业院校对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在一个发展迅速的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迎合新时代,首先就需要对传统的旧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应该注重行政信息的管理,实际运用到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中去,促进职业院校“信息化”的先进发展,并且还要辅助以各种方法、手段,对院校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全新的设计管理,从理念开始改革,加强员工的行政水平,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二)加强完善职校行政管理体系。
在进行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体系建设中,不能忽视当前院校个部门的结构、相互之间的联系,需要充分了解当前的行政结构和部门,制定好大的发展趋势,确保职业院校对学校整体的管理机制的改革完善,从行政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着手,加强完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工作。融合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协作,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从院校内部,行政管理人员开始完善,确保责任制度的正常运行,将行政责任落实到个人,强化每个员工在各个职位上的职能作用,并对行政部门的工作能力进行实时考核,实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实行科学化、现在化管理。
要实现职业院校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管理,必须加大对行政部门管理的力度,跟进时代的脚步,尽快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同时,努力改善行政环境,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为学校的科学化管理提供实力基础。全面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摈弃旧的管理理念的同时,依然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建立以此理念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开展校园信息网的建设,为学校行政部门提供更加科学和现代的管理方式。
快速经济发展的现代背景下,国家和社会都开始重视起职业院校的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并寄以厚望。职业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在强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同时,也在进行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发展。行政管理系统的改革和发展,将影响着职业院校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的革新,任重道远。希望结合高校的行政管理系统,提高职校对社会人才的培养。
[1]曾玉洁.浅谈高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5(20):224+226.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学跑操比赛活动方案汇总(实用16篇)
- 心理健康黑板报 心理健康黑板报图片(七篇)
- 2023年店铺买卖合同(大全17篇)
- 企业管理方案范文(实用10篇)
- 2023年医疗器械销售工作总结(精选8篇)
- 最新梦中的雪散文范本(优秀19篇)
- 最新后进生总结范本(汇总12篇)
- 不能离开你散文欣赏范本 我不想离开你ppt(2篇)
- 最新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优秀20篇)
- 最新就餐文明礼仪(实用14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