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回不去的那些年散文通用(汇总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09:00:38 |
  • ZTFB |
  • 8页

有时候我们需要面对一些突发的变化。写总结时要注意语法和用词,避免低级错误和不当表达。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运动训练的知识和技巧,可以查阅以下相关资料。

回不去的那些年散文通用篇一

小高考终于结束了。尖顶钟楼的大钟上,时针与分针完美地重合。我走出考场,明媚的阳光铺洒开来,整个人都恍惚了。真的就这么结束了么?我的心变得轻松然而又有一点失落。

是的,都结束了。就像掠过的一阵风、下过的一场雨一样,时间从我手中不着痕迹地溜走了。整整一个月,我们埋头于四门必修科目中,为拿4a而奋斗。本来学文就没有什么优势,所以那小小的五分对于我来说是那么的重要。忽略了语数外,忽略了史政,我硬是拼了命地做物理化学,往往每天做试卷做到十二点多,才把自己往床上一扔,希望再也不要醒来。我知道,不只是我在努力,所有的人都在努力。我们每天竞赛般地做题目。有一天,我疯狂到一堂晚自习做了五张化学试卷,我的同桌在惊叹我超人的速度的同时,说我做卷子像杀人,咬牙切齿的。我说我是杀红了眼。同桌作悲愤状,说,那你手上沾了多少生灵的鲜血啊。我白了她一眼,说,你也好不到哪里去。

试卷像雪花一样飞来,把我们带进漫长的冰期。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轮番压迫着我的神经,挑战我的极限。我一边写试卷写到手指痉挛,一边背书背到大片脑细胞壮烈牺牲。厚厚的一摞书硬是被我翻出了毛边,有的甚至掉了封面,我想,这才叫“读书破万卷”吧。然而,我并没有“下笔如有神”。第一次模拟考试就给我一个下马威,考完,我累得趴在桌上,为我的未来担心。同桌说我已经完全变成考试的奴隶了,愁眉苦脸的,就知道做试卷。我说,不然怎么办,考不好将来扫大街吗?同桌拍案而起,mygod,有这么严重吗?你脑子烧坏啦!她硬是拽着我去操场跑步,风很大,我们迎着风,几乎不能呼吸。黄昏,残阳在西边燃烧,释放出最后的光与热,有一种凄凉的美丽。我说,这日子怎么过得这么慢啊,我快麻木了。同桌沉默了好久,说,但以后我们也许会怀念这段日子,尽管它让你痛苦。我的脚步慢了下来,看落日渐渐沉下去,心中一阵惶惶然。以后,我会怀念现在吗?也许吧。

现实与梦想终究是有距离的。我已经十八岁了,再不可能变成永远长不大的小孩,我必须面对小高考。爸爸说,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过完每一天。那一天终于来了,我很惊讶我没有紧张,微笑着向一脸担心的爸妈挥挥手,镇定自若地走进考场,镇定得像是做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我相信,我会成功的。

一切都尘埃落定,阳光普照万物。我想,我会怀念离开我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以及那段回不去的时光。

回不去的那些年散文通用篇二

一张徘徊忧郁的脸。

月光洒下幽沉的光。

透彻无比清晰的面孔。

拖着沉重失去知觉的脚步。

映入眼界的只有前方。

广阔,狭长。

凄冷,荒芜。

同样沉重的是时光。

拉着长长的影子。

清晰了的脸。

泪流满面。

当晨光照射时。

蒸发了最后一道风景。

记忆便印下了一切。

不记得有过你的脸孔。

黑夜再一次降临。

我却未察觉。

跌滑的岁月,很快,很慢。

复印在脑海里的记忆。

也比不上泛黄的相片了。

我抬起我的右手。

你也举起了你的'右手。

于是,时光便融合在了一起。

时间把我们拉的很远。

最后,我们散了。

于是,便没了结果。

努力的睁开沉重的双眼。

望着漆黑里看不到的景物。

我唯一能知道的。

仅仅只有,你曾在这里留恋过。

上天并不怜我。

所以没有洒下温柔的月光。

使我无法看清你的背影。

远处的路灯。

昏黄的照射不大的地面。

我有一种窒息感。

仿佛不远的前方。

就在前方,便是你。

我合上沉重的双眼。

一切都是那么的。

美好,宁静。

回不去的那些年散文通用篇三

就是很突然的,想去那里看看。

木门被厚厚的一层灰盖住,本来鲜红的对联也被风雨吹洗的看不清字体,已经快灰化了,门上的老铁栓早已生锈。很久很久没有来了,四五年了吧。

推开那扇门,阳光照在尘埃上,清楚的看见它们在空中游走。不知是有被呛到,还是怎么了,鼻子微痒,眼睛就有点发酸。

左转是一间书房,有两个隔层,内侧只有一张床,外公总是惹的外婆生气,晚上只能缩在这里,还总是忽悠我,说,晚上的时候,这里会有魔法,会变得亮堂堂的,还有小精灵。

后院有一间厨房,还有满园的花花草草,面积还挺大的。

一眼便瞧见那毫无章理的金银花,它从屋后的小水塘里伸长出来,蔓延了整个墙壁,外婆总爱摘几束摆在家里,我也总会把它们弄的到处都是,扬言要打我的是外婆,但将我护在身后的也是她。

也不记得那拥挤的瓷缸都是些什么花了,剩下的只有经过太阳的照晒,快化灰的枯草,以及干涸的土壤。

瞥到角落里的那抹绿色,一惊,还有生命吗?

走进捧起那盆绿色,是一株吊兰,只有根部有些泛青,最后一次为它浇水是什么时候呢?

水勺还在原来的位置上,似乎一切都不曾改变。给那束兰花喝了水,心想要不要把它带走,可是带到哪去呢,学校?好吧,学校,放在班级里,每天都可以看到,也不用担心没人照顾,班级的花草每天都有人值日。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丫头,外婆不求你多优秀,每天快快乐乐的,就很好了。”

“乖孙女,看外公给你带了什么,糖葫芦!”

“哈哈哈哈~”

都过去了,没有人会这么对我说这些话了,没有人会把我护在身后了,没有人会问我想吃什么东西了……外公走了,外婆也走了。

回不去的那些年散文通用篇四

“我不想,我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每当听到这首歌,我的眼泪就禁不住流下来。进而,童年的那段美好时光也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孩提时代,我很爱捉虫。在朦胧的月光下,随处都可以听得到各种虫子悦耳的鸣唱。当然,唱得最欢最动听的便是蛐蛐儿了。

我总是蹑手蹑脚地踱近草堆,吃力地翻开一块块大石头,借助手电筒刺眼的光,便发现身着黑色大衣的蛐蛐儿拼命地向四面八方逃窜。我瞄准一只,小心翼翼扑上去一捂,它便再也逃不出我如来佛的手掌心了。接着,我就赶忙把它装进玻璃瓶里。

跟小伙伴们一起斗蛐蛐儿是再有趣不过的事,我学着蛐蛐儿东看西看的样子,逗得他们哈哈大笑,我们玩得别提有多开心了。

闷热的夏夜,我总是跟小伙伴们一人搬一个板凳相约去老柳树下乘凉。外婆没有多少文化,却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尽管有时声音是沙哑的,我们也百听不厌。每到精彩的情节,我和小伙伴们就兴奋地鼓起掌来。一阵阵凉风吹来,原本蜷缩的柳叶就舒展开来并饶有兴致地跳起舞来,好像也听懂了外婆的故事。外婆用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为我放好蚊帐,为我摇着蒲扇。每晚都能在外婆的故事中入睡,我感到好幸福好快乐。

又一个夏夜,白色的月光依然柔和地投射在水面上,风依旧亲切地拂过我的脸面,然而我的童年却一去不复返了。

童年就这样离我远去了,但每每想起,童年又会重临于我的心头……。

回不去的那些年散文通用篇五

终场里,罗琦琦终于得到了她想要的,年级第一,和张骏的爱情。看书之前就知道了,所以一直期待着,没想到的是,当她终于得到了第一时,那个让她下定决心的人已经走出她的生活,当她终于得到那份爱情,却因为年少轻狂而错失。这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

她的小学、初中、高中,恰似人生的三部曲。小学的自卑孤独,初中的倔强冷漠,高中的活泼大方,像是破茧成蝶,华丽得让人羡慕,可其中的滋味又有几人可以体会。

那时候,她学习不好,自卑又不合群,班里同学丢了钢笔,赵老师一定说是她偷的,一贯逆来顺受的她却坚持不承认,赵老师看她越发的不顺眼,同学们叫她三只手,父母责备的眼光。

上学越来越成为一种折磨,回家也只觉得多余。那是她第一次去游戏厅,第一次见到小波。那一盘旧磁带,是她收到的第一份礼物,虽然简陋,却是她回到父母身边后感受到的第一份温暖。他教她滑旱冰,教她跳舞,告诉她女孩子要避免被灌酒就要从第一杯开始拒绝,教会她忍耐不冲动,教会她控制自己承担后果。从游戏厅到舞厅到歌厅,不管灯红酒绿,他们只顾各自捧着书看,安静却有着他人难及的默契。她帮他扎手套的那个阳光暖暖的下午,她陪他在学校里背英语的清晨,他们最后一次飙车说绝交的那个傍晚。越拉越长的背影,终于让他们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两条路。虽然他不绝交,琦琦永远不会懂得她错过了什么,也永远不会遗憾,但是他懂得,所以宁愿背负两个人的伤痛也不会回头。琦琦,他是真的对你好。不管是长兄如父,还是青梅竹马,年少的感情不需要定义,正是成长中相互的影响改变了彼此,也变得更加可贵而真诚。

许多年后的琦琦终于懂得,哪怕她走过再远的路,踏遍再多的山,也不会再有别人对她一样好。那个在水一方的书店实现了她的梦,那个年级第一实现了他的梦。常常想,如果琦琦从来不曾遇到小波,那么她会怎样,她还会一样的倔强偏激么,她还会那样三年如一日地学习么,她还会变成小波期待的样子么——自尊自爱,勤奋努力,聪慧自信,理智中不失真诚,坚强下带着温柔。

真正和张骏熟悉起来是高老师的补课,那个老师用自己的执着和热情挽救了两个孩子,让他们在堕落中一直坚持心底的一点不同,让他们没有淹没于大浪淘沙中。年少的心很单纯,没什么特别的理由,是他犯了大错还满不在乎的样子,还是他理解关怀,还是他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反正琦琦喜欢他,一直一直,许多许多年。但是自卑的琦琦不会告诉他,被孤立被漠视的琦琦早就学会用微笑掩饰一切,掩饰她的伤,她的痛,她的嫉妒,她真实的心意。整个初中,她躲着他,装着不熟悉不认识的样子,她可以不管不顾地和班主任斗法却只怕他的目光,她默默听说他换了一个又一个的女朋友,她担心他和小六混出事情,她帮他藏了枪却不肯还他。她的冷漠和不在乎骗了所有人,包括他。

高二的夏令营是他们永远完美的回忆,那时以为只要爱着就能在一起,那时轻易许诺地久天长,那时从不知拥有的多么可贵。自尊、骄傲、伪装、固执的他们丢掉了爱情,不懂得彼此,不懂得珍惜。他避开了她的一切,她一心专注学习,又成了路人不相干。只是十年后,她仍然没有遇见一个如他所说,能让她昂着头大步走的优秀男生。

最初,是关荷硬拉着她融入一个集体,是关荷让她羡慕嫉妒得发狂,是关荷让她又爱又恨。两个女孩子,分享着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却始终有距离,她从没有和她像和晓菲一样亲密,却一直是她不放弃自己的动力。也是关荷,在她和张骏的爱情中扮演着小反派,却在高考放榜那天陪着她等到天如墨染。毕业后她去了杭州,离开前,留给琦琦一封信,八年相识,坦诚一切,她对不起她不求原谅。

故事将落幕,青春不终场。人们将生命中的错误聚集到一起,创造出一个恶魔,叫命运。看完这本书,印象最深刻这句话。不过,总感觉桐华的书冥冥之中有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感觉,就是这种感觉让我很不舒服。

琦琦、张骏、许小波、林依然、沈远哲……这些人好似和现实里的人很相像但又不相像。

琦琦的童年本是一个无忧而开心的公主生活方式,但自从爸爸妈妈把她接走后。她的小学触动了我的内心,因为小学的我也是那么的胆小很怕不认识的人注意我,但有点不一样的是我从小有好朋友。总是固定的那么的几个人结伴而行,总是固定那么几个人一起上下学。

因为残缺,所以美丽。我真的太想知道琦琦和小波最后的结果。或许因为都是姓许,总认为张俊只是记忆中初恋的美好罢了,只有小波对琦琦才是不离不弃的。我只是卑微的想看到小波与琦琦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日子,但作者却连这个机会也不给我。

回不去的那些年散文通用篇六

夜晚是人的神经总敏感的时候。今晚我想写一些纯粹的白话文送给劳顿了一天的自己。

兼职的第一天就把老板炒了,原因单纯,在物质社会如此膨胀,物价如此高涨的今天他们残忍地告诉我工资降低了。我确是痛心疾首,我本不图靠它如何在下月费的基础上锦上添花,却是真的很想拿它来买件重要的物品。这就是现实与计划间的差距。我奔波在大大小小的巷道,面对无数张喜怒不一的脸,连心都先累了。这样说好像有点夸张。

我曾拥有过的校服时光。放学了,下班了,所有的路人都在往家赶,可我却偏执而小资的感觉我永远都不可能再赶上那时光。今天我见了很多人的`脸,很多人的手,很多人的过客匆匆。

当我坐在电脑前,感叹郭富城的演技,甚至为那一句,趁活着,我们结婚吧唏嘘不已时,也许我未曾想起这样的时光就是唯一的现场直播,左手是你,右手是你,满满当当。

或许还是在这样一个季节,我赶上了公交,能够听到的有命令,斥责,宽慰和请求,甚者是孩子的哭声,流水声,和争吵声。我想我是否也在怀念这样一个傍晚,跻身拥挤的公交明目张胆的羡慕中学生的我。

回不去的那些年散文通用篇七

对于日益成长的我们,童年正在远去,记忆正在淡薄,可是偶然不经意回头一望,看到曾经稚气的自己,仍会轻笑一声,再看看如今的自己,不知为何却又引来一声叹息。因为怀念,怀念至深。

童年最开始、最早远的记忆,已似梦似幻,蒙上了一层雾似的模糊。但印象之深,情景之真切,又不能不令我相信。我曾抱过妹妹,当她还很小的时候。站在明亮的房间门口,我巴望着。妈妈将她手中的婴孩抱到我面前。于是我伸出手,在妈妈的手下半托着那份重量,像托着这世上最珍贵的礼物。那时,我只有三四岁,不知道日后,我的童年将有她的陪伴,而增添了许多色彩。

我一直记忆深刻,我们做的一次游戏。那天,秋风乍起,天高云淡,风儿托起了大大小小的风筝。我们也协作制成了一个风筝。不过是交叉的一次性木筷,贴覆在一张椭圆形的白纸反面,不知哪里找来的母亲缝衣的白色细线,粗略地绑在交叉处。粗糙的风筝,在那时我们看来却是极其美妙的。“再偏过来一点!”“多缠几圈线!”我们兴奋地叽叽喳喳地探讨。而白纸的正面,则是我们用水笔涂鸦出的一个黑白色、长长睫毛、戴着蝴蝶结、露出牙齿微笑着的人面。“成功了!”我举高了还拖着长线的风筝。

就像那许多许多年,我们在笑声中度过,我和我的妹妹。那时电脑还未普及,手机功能还不齐全,游戏机更是没有,妹妹则是我最好的玩伴。我们一同乱念、猜着奇形怪状的英文字母,走路时只踩着我们最喜欢的鹅黄色地砖,在阳光下用手指影儿编着各种的故事,这些我们自导自演的游戏。我骑着四轮自行车,她总是在后座大声叫喊;她在榕树须上荡秋千,后面总有一个推秋千的我;我们一起在小路间奔跑,一定手拉手不离左右。回想起来,她是我四处漂泊的童年里最长久的朋友。

现在也是,我的朋友与亲人。可那时光早已成为了过去,妹妹十二岁了。她不再蹲在沙滩上和我互扔沙子,不会再坐在跷跷板的一头等待我,不会再向我讨要我手里的一块糖果。不会了,我长大了,她也长大了,褪去了稚气。生活中有太多的压力和苦恼,将我们塑造成不断适应社会的世人,可我们的童心,还在吗?怕是只留存在对童年的回忆与面对孩子们嬉戏时的触景生情了。

我怀念童年,怀念我快乐的“小尾巴”,怀念那最纯真的情感,怀念,陪伴中的付出……童年的时光回不去了,可不要忘却,遗失它好吗?沉浸在众多的烦恼中的你,可愿意将童真的歌,陪我一起唱下去,找回以往的快乐,去回味美好,微笑今天。

回不去的那些年散文通用篇八

又到撑灯时分。

灯下的世界窄小得唯我独思,想象你此际与灯光共瘦,笔下的伤感却无法解脱那份沉默的错误。

低着头,看着你泪光晶莹的日志,依旧滞留在梦的边缘。那份刺骨的情意,将你不绝的痴迷延续到这陡峭的寒夜。

耳边徘徊的,分明是你青春的激情,在我沉睡的国土呐喊漂流的回音。

你曾暗示过,孤独的爱情就如干枯的河床,需要的是雨的温馨,泪的凝眸。

而当你倒了所有的矜持,让我挥霍你刻骨的情痴,你依旧乞望一切圆满么?!

面对我忙碌而麻木的身影,你不得不走向冷落的天际。

此刻,在我无助的觉醒里,你带着凄凉的身影,在蝴蝶遗忘的角落踽踽独行。

可你并不知道:在你落魄的身后,延伸着一双日渐枯萎的目光,悲切地送你……。

再没有了你有事无事絮絮叨叨的电话。

再没有了你拉住我的手,说要和我一起去挽留西沉的落日那种飞扬。

再没有你赖在我背上,让我背着你上学的模样……。

在你无尽苍白的期待里,放飞的不再是充满温情的相守。多少幽怀暗恨,面对着寂寞的旷野饮泣。

而今,在这个遍体鳞伤的日子,面对着清冷冷的星光,空留悲苦千万。

无奈中闭上眼,让幻想的血滴去缤纷未来的色彩。

回不去的那些年散文通用篇九

放学后,与同伴一起走出校门,难得天还是亮着的。正向目的地公交站前行,偶然间,瞥过路边一个简单的小摊。

说是小摊,其实,不过是辆修改过后的三轮车,架着一台小型的棉花糖机。一个三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正一手忙着收钱,一手忙着做棉花糖。拿一根竹签,在那神奇的机器中转动,便“吐”出一缕缕白色的“云彩”,绕着竹签,层层相围。白色的棉花糖,似蓝天上的云朵一般蓬松轻柔,又似雪天中纷飞的飘雪般洁白无瑕。

“拿好咯!慢走!”眼前的一幕是那么熟悉。还记得我七八岁光景的那会儿,天真无邪的我对棉花糖总是有着一种特别的向往,于是,每天放学后扑向小学门口的棉花糖摊便成了我的家常便饭。

每一次,我总是会不厌其烦地叮嘱摊主给我卷的好看些,当到手的棉花糖入口时,丝丝甜味沁入心底。当时的我总是纳闷:明明咬了一大口,可为什么入口后感觉什么也没有?带着疑问,一次又一次吃着,试图吃出点感觉来。当我撕起一大片棉花糖卷成一团塞进嘴时,嘴中感受到的,哪怕只是一点微不足道的感觉都可以让我兴奋不已。

“同学,你要多少棉花糖?”摊主的问话拉回了我飘远的思绪,“一根小的就好。”我平静了心绪,要了一根棉花糖。可望着手中久违的棉花糖,我的心竟平静得没有任何波澜,没有了小时候的那份期待,那份欣喜,那份一定要把棉花糖吃出感觉的执着。

尝上一口,入口的依然是那份直沁心底的甜味儿,依然没有任何感觉,可是,总觉着缺了点儿什么。再尝一口,依旧如此。小时候的我,就算连续吃上三个大份的棉花糖都不亦乐乎,可现在,仅仅尝了两三口,我便已然觉得发腻,没有兴趣再继续吃下去。

同样是一支蓬松,柔软,洁白的棉花糖,可缺少了的,是小时那份发自内心的喜爱,那份来自幼童的`天真,那份,存在心底的童趣。现在的我,再也回不到过去的时光;再也找不到过去那个,把棉花糖吃出感觉便欣喜若狂的天真小孩;再也找不到,那个单纯地喜爱着棉花糖味道的小姑娘。

那份简单的快乐,如今,再也找不到了。

夕阳下,一个背着书包,绑着麻花辫的小女孩,举着一支洁白的棉花糖,脸上洋溢着的,是幸福,快乐的笑容。

回不去的那些年散文通用篇十

桐华的文字总会让我想起她博客上的那张头像:淡淡幽雅的玉兰花。点点滴滴间尽是质朴,却总给你一低头时刹那的惊喜,没有华丽胜似华丽。字里行间流淌的是一首低低浅唱的蓝调,但一定会在峰回路转时给你几句哲意的享受,知道这字字句句不只是为了伤秋悲月,你会读到作者的灵魂:蕙质兰心,古道衷肠。言情小说永远会有其市场,因为我们这个情不重不生的婆娑世界,就是这男男女女的红尘纠缠,有人说爱是我们这个世间仅存的正义。我想若一本言情小说,能表达的不仅仅是情欲爱恨,而能写出点人生的宽广,写出现实世界里的真实无奈甚至残酷,又能表达出积极的爱情或人生态度,读者往往能更收益。而不是掉进了一个个虚构的故事里,单纯地入了迷,为了故事而故事,却没有了个人的收获成长。

桐华的言情,其出色就在于不会只局限于主人公间的你侬我侬,要死要活。她想表达的是:我们应先为一个可以为自己幸福负责的人,才能在爱情的双人舞里滑出美丽的的弧线。爱情是生命的锦上添花,不是其全部的意义。“爱”或许是生命的最高意义,情欲不是。

她刻画出的一个个人物总是有血有肉,真实透彻,没有完美得理想化。这般鲜活的人性描写,不禁让人觉得作者有很不错的心理学阅读基础。加上文字的细腻清雅,在这本《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里,主人公罗琦琦的心理成长:她的那些暗恋,学业,情愫,她的那些泪与笑,她的自卑又寂寞,她的坚强又脆弱,她的倔强又细腻;那些和关荷对比下的落寞的感觉会让你感同身受,那些在与亲人关系里的步步互动里让你心疼。她那群性情中人朋友们的身影,连同着读者记忆里:“小虎队”“健美裤”“白娘子”“呼啦圈”八十年代的怀旧气息,一下子就进驻到我们的心里。因为是这般熟悉,因为是这般真实得就像是自己的年少故事,不由就勾出了你心底的一滴泪,叫回忆。

对桐大的两本现代故事的喜欢,也源于对“时光”这个议题的兴趣,自己日志里就有一栏叫“写在时间的细缝里”。是的,我们的这些往事,我们这些回不去的时光:灰色的,明亮的,喜悦的,惆怅的,疼痛的,张扬的,苦涩的,甜蜜的,悲哀或是欢喜——怎样才能在消逝的时间的细缝里,给我们点滴的滋养?可以让我们自我救赎或是自我成长?告别青春,挺立为一个个爱自己的个体,它的里面不再有一颗哭泣的灵魂,而是勇敢地接纳生命的全部:无论悲喜;无论过往时光里有多少疼痛的不堪追忆;无论你的阶层背景相貌一切外在的条件桐大在新故事里对此的解读,不会让读者们失望。

如果生命是一个行走的影子如何融入自己的黑暗并持有那追寻光的勇气;如何面对回忆里的些缕往事;如何面对那年少时代的疼与喜;如何在片片情事里步步前行继而成长——那些灰色苦涩而又甜蜜的懵懂暗恋;那些所有长在七八十年代的我们,共有的流行记忆;那些敏感于老师句句评价的岁月:到最后我们关注的不再会是主人公,最终在曲终人散时,与谁携手离开了青春的舞场:爱了谁而又忘了谁,把谁压在了记忆的箱底,又把谁铭成了心头的一粒朱砂。在阅读中我们怀旧着进行了一场成长的洗礼,进而更关注的是这种蜕变本身吧。

一切的一切,请您不妨一盏香茗,来品品桐大的这个故事。

相信它会席卷青春成长小说多年的沉寂而来,索要你心头的那缕触动并眼角的一滴清泪:

勾起的触动叫青春的疼痛;

淌下的清泪是回忆的重量;

甜的苦的,个中滋味,只有长大的自己,最懂。

回不去的那些年散文通用篇十一

如果八年前,家乡不修建那做名叫“石崖子”的水电站,那么我们就不会搬迁,那么如今的我和你的关系或许就不会那么疏远。

——题记。

姐,好怀念那段与你在一起的时光啊。记得么?七岁那年我们都背着书包进入了学堂,那时候我们不仅仅只是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还是同桌呢。姐,记得有一次语文考试,你早早的就做完了,当你交了卷要走出教室的那一瞬间,我放声大哭了起来,当时班主任出与无奈,把你叫住了,让你留下来陪我。虽然当时的你不是十分情愿,但是你还是留下了。你的留下,我很开心。姐,知道吗?现在想起,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喵喵……”突然几声猫叫把我的思绪拉回了现实。姐,可惜我们在一起上学的时光并不久,因为七年前家乡的那次变故,我们被上帝分割到了两地,一年也难的见一次面。

姐,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了,我俩的关系也渐渐疏远了。姐,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关系疏远了呢?是时间?还是距离?姐,在这短暂的岁月里,我找到了答案——不是时间也不是距离,而是我们的心已分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