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论文(优质13篇)
- 上传日期:2023-11-23 11:27:36 |
- ZTFB |
- 12页
生活中的各种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去适应和应对。总结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以下是一些总结写作的注意事项和技巧,供大家参考。
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论文篇一
在药学职业教育中,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药理学是沟通药学和医学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涉及范围广,药名繁多,学习过程乏味枯燥。特别是一些药品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以及适应证十分相似,学生学习和记忆非常困难。再加上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觉得没有机会运用所学知识,无法通过实践来验证知识。此时,急需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模拟药房,通过模拟药房来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激发出来,对学生个性发展进行肯定和鼓励,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增强药理学教学的多样性、民主性以及科学性。教师组织学生到模拟药房,通过模拟临床用药来验证所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完心血管系统相关药物后,学生需要对此类药品进行识别。如利血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复方卡托普利片、厄贝沙坦片、非洛地平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甲磺酸氨氯地平片、马来酸氨氯地平片以及硝酸甘油片等,要求学生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范围以及药理作用进行明确和区别。教师可以结合临床医师的处方组织学生模拟发药。案例:患者孙某,女,80岁,因高血压住院治疗。住院当日,该患者的用药处方为:长期医嘱服用尼群地平,临时医嘱服用克咳胶囊,坚持两者联合用药。此时教师要求一名学生扮演药师,模拟药师发药,使学生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回答该处方的药物搭配有无不妥之处,并且说出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等。同时,教师还嘱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一些处方,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分析处方的不合理之处。通过这种形式促使学生探索和寻求新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3.2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药事管理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并且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应用模拟药房时,教师应首先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条款和管理规范,而后全面了解药品分类摆放的规则。如在第一层摆放速效救心丸、头孢拉定霉素、阿莫西林胶囊、维a酸乳膏等处方药;在第二层摆放伤湿止痛膏、新康泰克、皮炎平、芬必得等运动慎用药物;在第三层摆放otc的普通药物,如风油精、复方甘草合剂、西洋参含片、百为坦等。最后要求学生明确仓库药物的分类摆放规则以及注意事项,明确哪些药品需要密封保存(如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a、苯酚、肾上腺素等)避免药物氧化变质,明确哪些药品需要避光保存。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熟悉药物的属性和保存方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经验。
药剂学主要通过不同制剂和剂型来实现不同治疗效果,或者通过研发新制剂,提升治疗质量和速度。在药剂学教学中运用模拟药房,促使学生对药物剂型特征进行观察和明确。比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的成分释放和ph没有关系,释放时间为十余小时,只需要一次用药,食物对于该药物没有影响,与普通片相比较,该药物的作用期延长。此外,缓释片具有很多优点,可以提高患者顺应性,减少给药次数,提升药物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液浓度波动。告知学生分开摆放不同的剂型,防止混淆。通过在模拟药房中实际操作和讨论、观察,学生对理论知识再一次进行巩固。
总之,在职业院校应用模拟药房,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模拟药房促使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将枯燥的教学活动转变为有趣、生动的操作技能,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强化训练过程中应用模拟药房,实现了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丰富了教学方式,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论文篇二
[摘要]艺术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形式和丰富的教育内容,对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提升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审美能力、交际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艺术教育;高职教育;能力;心理。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通过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力,进而健全心理、完善人格。在当今社会,艺术素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复合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因而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中,从学生的在校教育和长远发展来看,艺术教育都具有其重要意义。
一、提升个人能力,实现个人价值。
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它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敏感和直觉,使学生对周围事物具有更敏锐的观察力。学生在不断鉴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提高了对作品的`分析能力,并把这种分析能力拓展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去;艺术基础教育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选择,学生在众多艺术学习中发现自己的独特爱好并进行加强练习,进入社会后也可以作为个人特长进行展示。人性中有着被人认同和赏识的渴望,尤其是高职学生,这种渴望尤为强烈。学生在专业能力之外的个人特长,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个人特色的自豪感,进而认同自己的个人价值;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还能激发创新性思维,以其本身的自由创造性启发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创造灵感。所以,艺术教育对中职学生审美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用艺术陶冶情操,用修养加强德育。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将艺术教育以各种形式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学生在专心地艺术欣赏中培养了自己的耐性,陶冶了自己的情操。而且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家用自己深厚的艺术技艺演绎了艺术作品,因而从艺术作品中可以折射出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识。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深入鉴赏艺术作品,进而从中感悟艺术家的情怀,吸收借鉴艺术家的处世哲学。优秀艺术作品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将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现代学生与大自然、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珍惜和热爱,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当学生对自然和生命心生敬畏时,能更好地看待自己作为个人的渺小之处,因而对生命充满感激,对与周围同样作为渺小个人的同学和教师拥有更大的包容和理解,加强了自身道德境界的提升。
三、健全学生心理,完善学生人格。
高职学生往往受到来自个人、家长、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压力,心理状态不佳。而美术、舞蹈、音乐等形式多样、轻松愉快的艺术教育,可以平衡高职院校对专业技能培养的过度重视,改善高职学生的焦躁情绪,消除各种外界影响和自身心理因素造成的紧张状态,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高职教育的环境中。院校借艺术教育开展音乐会、文化节等活动,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提升对专业技能学习的热情。在对大量艺术作品的欣赏中,学生提高了感知力和审美能力,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能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认识自己,心胸逐渐变得宽广,从而形成健全的审美心理,并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和人生态度。艺术教育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从多个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生活的能力,对创新思维和道德教育、心理完善都起到了辅助建设的作用,是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教育途径,并且对学生日后在社会中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长远影响。重视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完善各高职院校对艺术教育的建设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张应杭.人生美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
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论文篇三
古往今来,足食都是治国安邦的首善大举。古人讲,民以食为天,“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尤为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举措,取得了举世称赞的成就,现在,我国已比较稳定地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生产世界1/4的粮食,养活世界1/5的人口。这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国家领导人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强调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我们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丰富内涵。
把握战略立足点,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受耕地、淡水等资源约束,粮食有缺口是客观现实,需要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但十几亿中国人不能靠买饭吃、讨饭吃过日子,我们的饭碗要主要装自己的粮。这是因为:一方面,国际市场调剂空间有限。目前全球粮食贸易量仅有5000亿斤—6000亿斤,不到我国粮食消费量的一半,大米贸易量700亿斤左右,仅相当于我国大米消费量的1/4,既不够我们吃,也不可能都卖给我们;另一方面,大规模进口不可持续。如果我国长期从国际市场大量采购粮食,可能引起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不仅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也会影响我国与一些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把握战略着眼点,明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优先序。我国耕地就这么多,需求又那么大,必须有保有压、有取有舍,集中力量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首先是“保口粮”。大米、小麦是我国的基本口粮品种,全国60%的人以大米为主食,40%的人以面食为主。这就需要合理配置资源,优先保障水稻和小麦生产,水稻面积要大体稳定在目前的4.5亿亩以上,小麦面积大体稳定在3.4亿亩以上。其次是“保谷物”。保谷物主要是保稻谷、小麦和玉米,这三大作物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的90%左右。稻谷和小麦作为口粮品种要保,玉米是重要的饲料粮和工业用粮,近年来需求增长最快,也要保。目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5.45亿亩,应保持基本稳定。
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论文篇四
幼儿基本体操在幼儿全面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动医学专家的研究表明,体操可提升孩子的身体发育水平,是项行之有效的体育运动。通过幼儿基本体操锻炼可以建立和塑造幼儿良好的形体,培养幼儿端庄的体态和高雅的气质、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群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树立较强的荣誉感和自信心、培养孩子们内在的坚毅、勇敢、沉着、机敏等优良品质,而且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表演或比赛,可以使孩子们广泛接触社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幼儿基本体操锻炼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幼儿体质。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进一步深入,对终身体育的广泛重视,以及多元化文化的渗透影响。重视和培养幼儿良好形体、优良品质、兴趣及开发智力,已作为幼儿园的一种新内容出现,它正迎合了现代人们的生理、心理的需求。人类遗传学研究证明,决定体型的前提是遗传因素,但环境、体育锻炼可弥补遗传带来得不足和缺陷。为此,对培养幼儿端庄的形态、气质、优良品质等,通过基本体操锻炼的形式是可以实现的。
2、幼儿基本体操在形体教学中的作用。
2.1、什么是形体。
形体是指人的身体形态、体态。由体格,体型、姿态三个方面构成。体格指包括人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其中,身高主要反映骨骼的生长发育情况;体重反映骨骼、肌肉、脂肪等综合变化的状况:而胸围则反映胸廓的大小及胸部肌肉的发育状况。因此,身高、体重、胸围被列为人体形体变化的三项基本指标。体型是指身体各部的比例,如上、下身长的比例,肩宽与身高的比例,各种围度之间比例等。姿态,是指人的坐、立、行等各种基本活动的姿势。从构成形体的要素中不难看出,形体的美是一种综合身、心理素质整体美的体现。
2.2、对形体教学的理解。
形体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匀称和谐的发展幼儿人体,塑造体型,培养正确优美的姿态和动作,增强体质,促进幼儿形态更加健美的一种体育活动。形体训练是通过身体练习来完成的,以身体各部位姿态训练为基础,经过舞蹈、徒手体操、艺术体操等基本动作的多种形式的综合练习,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及对动作美的感受和表现力;通过选择适合幼儿特点的素质训练(包括坐、卧、站立、走步等),掌握对身体进行针对性的基本动作和有效方法。
2.3、对形体教学的要求。
2.3.1、动作选择的合理性。
追求美是人们共同的心愿,是人的天性。幼儿也不例外,人对形体美的追求是生存条件得以极大改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审美需要。兴趣是求知的萌芽,知识的花蕾,选择趣味性强的动作内容,是吸引幼儿参加练习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符合幼儿特点的动作,由易到难,可接受性强,突出了普及的特点;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先教几节准备操,再教几节姿态操、扶把操、地上操、跑跳操及放松操等;再分段播放幼儿喜爱的带有不同节奏的音乐,使学生跟随着活泼动人的曲子练习。既轻松自然又兴趣倍增,幼儿练着能够接受的动作,听着动感极强的音乐,是使他们通过本体感觉和听觉去体会和审视世界,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力,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气质,同时也培养幼儿的音乐感,使不至于单调枯燥,音乐还能激发内在情感,使幼儿不知不觉中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2.3.2、动作编创的优美性。
根据5-6岁幼儿的这一实际情况,在动作编排过程中,尽量选择既能达到锻炼人体各关节、韧带、肌肉功能的动作,又能使所选择的.动作具有造型美、线条美及动作与音乐协调,以激发幼儿对课的兴趣使幼儿的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被调动起来。比如,在一套形体操中,编入既要达到锻炼人体各关节、韧带、肌肉的目的,又具有动作风格鲜明统一,动作语汇丰富、新颖,富有特色的优美动作;或者在创编时,也吸取和借鉴体操、武术、舞蹈(芭蕾舞、爵士舞、现代舞等)的优美动作,使全套动作更加富有魅力,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总之,除了轻松、舒适、优美的环境和教师正确规范的示范,同时还需要考虑创编出新颖的动作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形体课真正达到改造体形,纠正姿态,树立良好的举止和形象,使外表更加和谐完美。
2.3.3、提示语言和鼓励语言的综合性。
在形体课的教学中,运用口令和动作的结合能有效地渲染和活跃课堂氛围,打破课堂沉闷的气氛,同时也可以提高幼儿对动作的回忆率,振奋幼儿的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合理运用提示语言或鼓动口令使形体教学更新颖有趣,使课堂的学习气氛更加浓厚。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原是呼“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的节拍,为提示幼儿下个动作内容,可采用提示语言来呼拍“一二三四、全身运动”;或者为提示动作方向时,可呼“向前三四、向后七八”等,同时也可采用鼓动的语言来呼拍,“一二三四、加油跳啊!”使课堂的学习更有魅力。当练习到最后时,幼儿会感到疲劳,此时教师可以用幼儿的语言来提高兴奋性。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准确、恰当、简练的语言或口令来提示动作,鼓励和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其练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其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2.3.4、形体语言的可塑性。
形体语言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注意,人们从行为科学、心理学的层次对其动作、表情、身段、手段的表达及其含义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并得到相应的用。
3、幼儿基本体操锻炼的社会性作用。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社会性发展以遵循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为前提。通过基本体操锻炼,能对幼儿的品德发展、自我系统发展、情绪情感发展、社会交往发展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为此,正确引导幼儿在基本体操锻炼中自主地发挥个性,注意培养幼儿未来社会所需要各种能力,使其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是开展幼儿基本体操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幼儿的社会性培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幼儿社会性发展就是幼儿在生活中获得初步的社会认知,体验简单的社会情感,学习和扮演简单的社会角色,建立初浅的人际关系的过程。这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幼儿基本体操的组织形式与体育课、户外活动、体育游戏等不同,它打破了班级的界限,能让幼儿充分地参与,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它以全面、协调发展身体素质为原则,以徒手操为主,辅以简单的技巧动作,加上多次的队形变换和造型,配上节奏鲜明的音乐、欢快的身体动作,团体合作为一体的体育活动。幼儿在基本体操锻炼中能自主地发挥个性,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实践已证明:幼儿基本体操是符合学龄前儿童活泼好动、渴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生理特点,幼儿在基本体操锻炼和比赛过程中,不仅身体能得到锻炼、动作和技能获得协调发展,而且自我服务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造能力,尤其是幼儿的主体性和个性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这些能力正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因此,研究幼儿基本体操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对幼儿的人格、心理健康、学习、智力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以遵循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为前提。通过基本体操锻炼,能对幼儿的品德发展、自我系统发展、情绪情感发展、社会交往发展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有研究表明,儿童对他人、自我、社会关系和社会规则等的认知都是在交往过程中发生与实现的。而基本体操锻炼的过程恰恰为幼儿获取道德知识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在组织幼儿进行基本体操锻炼中随机地渗透品德教育,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可取得良好的道德教育效果。
4、幼儿基本体操锻炼对幼儿自我系统的影响。
参加基本体操锻炼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有利的良性的社会互动环境,使幼儿在幼儿体操锻炼中学会遵守规则、学会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学会建立和维护秩序,学会等待、轮流、合作、自律等社会技能,幼儿体操锻炼提高了幼儿的自控能力,但并不是抑制幼儿的行为,不是消极地克制行为,而主动地调控自我,使自身行为更符合社会规范要求,更能融入到集体和社会生活之中。从调查中获悉,自参加幼儿基本体操锻炼以后,不少幼儿开始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幼儿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及群体间相互影响和制约使幼儿在基本体操锻炼中有了出色的表现。幼儿由于社会性的发展,使其愿意与同伴一起进行基本体操锻炼。使幼儿在基本体操锻炼中愉快接受教师的语言指导。幼儿思维的形象性的建立,使幼儿在幼儿体操锻炼中能够理解动作要求,其争强好胜使幼儿愿意克制自己的冲动。通过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使幼儿在基本体操锻炼中自我控制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4.1、基本体操锻炼对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家们指出:每一个人都存在着一种赞许需要、尊重需要,尤其是在幼儿阶段,孩子们对赞许的需要不完全希望来自同伴,更希望来自于家长、成人。在幼儿体操锻炼当中,孩子们深知每一次的郑重表扬与肯定都是来之不易的,都必须经过自己的长期努力,确实做得比别人好才能换来的。孩子们经历从基本体操锻炼至比赛表演的过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形成了集体的概念,大家都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这不仅让幼儿明确了正确的个人荣誉的真正涵义,而且促进了幼儿的集体荣誉感的发展。在基本体操锻炼中,通过接受教师的指导和与一同锻炼幼儿的交流协作,切实感受到集体的氛围,并在幼儿的集体感、荣誉感、协作意识、帮助他人的意识、竞争意识、主动性等产生影响,即对幼儿的责任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4.2、基本体操锻炼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不少独生孩子由于长期处在优越的环境中,在群体活动中的表现往往以我为中心,比较缺乏合作的意识和技能,很少能体验到合作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严重阻碍了孩子与他人合作这一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参加基本体操锻炼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它要求幼儿认真细致,克服困难,团结协作;要求幼儿之间相互配合协调要求幼儿善于自控遵守规则服从调配等。参加基本体操锻炼往往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进行基本体操锻炼就必然有同伴间及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幼儿一方面要表达自己的意愿、主张、态度,一方面要理解他人的意愿、主张和态度,并做出回应。在基本体操锻炼中既可以与同伴进行平等互惠的基本体操锻炼,也可以在同伴需要时提供帮助或交流一些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建立一种互补性的同伴交往关系。无论那种交往关系,都为帮助幼儿在交往活动中形成一定的交往技能,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结论。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强国必先强身,要强身先要注意年幼的儿童。”体育是发展体力、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教育。为让更多儿童从小接受体育熏陶,享受体育乐趣,我们应该以“全民健身从娃娃开始,体育兴趣从小培养”为运动宗旨,营造一个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大环境,加强基本幼儿体操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激发幼儿对体育的兴趣,让每位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论文篇五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国家队,表示要自觉担负起共和国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任。
抓农业供给侧改革战略基地更强壮。
“建三江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年生产粮食600万吨以上,粮食商品率96%以上,今后大力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为国家生产出更多的优质粮食产品。”建三江管理局副局长张宝林信心满满地说。
建三江管理局辖区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141万亩,其中种植水稻面积1020万亩。建三江管理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使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基地更加强壮。
该管局以顶层设计引领现代农业。今年,建三江管理局邀请北京农业大学编制《建设农业领域“航母”实施方案》,引进并运用了航天育种生物技术、3s、4g物联网技术、信息化集成技术,着力发展生态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八一农大等多所院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请张启发、陈文福两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通过工厂化智能化集中浸种催芽,在全国率先实现100%统一供应芽种。目前,全局农机总动力达到216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8.5%。科技贡献率达到76%,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3%。在全国率先大面积应用水稻侧深施肥、超早钵育、覆膜机插等先进技术。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种植结构,以此破解稻谷市场销售形势严峻的不利因素。今年,建三江管理局顺应市场需求变化,积极依托订单、“互联网+”等手段,结合水稻超早育苗生产技术,扩大种植品质好、市场需求旺的“绥粳18”、“三江6号”、“龙粳57”等优质特色水稻品种,特色品种面积达480万亩,其中种植糯稻150万亩。订单种植面积达到420万亩。预计全局今年粮食平均单产585公斤,总产660万吨左右。
通过加快推广应用新技术来提升粮食品质。以16个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核心,以农业科技示范带为重点,构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经过长期实验示范,建三江管理局成功在第四、三积温带成功种植第二、第一积温带的水稻品种,提高了大米的食味值。在垦区率先建设了超声波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推广应用了水稻“三化两管”、玉米“四精两管”、大豆“大垄密”栽培模式和智能化芽种生产等技术30余项。年培训职工农户10余万人次,科技入户率达100%,科技成果转化率96%以上,科技贡献率76%。
抓绿色可持续发展大米品质再提升。
近年来,建三江管理局在“减”上下功夫,在“质”上做文章,下大力气狠抓粮食品质的提升。
建三江管理局率先在全省推广了以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为主的“三减”技术。以水旱田测土配方施肥为前提,实施化肥减量,加快土壤修复改良;推广应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做到精准精确施肥。今年,全局实施“三减”面积达609万亩,侧深施肥400万亩,减氮调磷稳钾技术60万亩,减少各类化学药剂施用面积149万亩。建三江管理局推广应用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亩减基蘖肥10%,亩增产6.8%~10%左右,成效显著,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2018年“十大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探索保护性耕作,坚持免耕深松、黑土层保护、秸秆还田和休耕轮作制度,提高耕地质量。今年,全局休耕土地面积30.5万亩,占全国休耕总面积的13%。
综合利用地表水,坚持节约地下水,注重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以来,全局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入资金23.86亿元,完成工程量6644万立方米,桥涵闸建筑物8304座。今年又完成水利投资3.63亿元,建设拦蓄利用地表水工程,可实现灌溉面积达到223万亩。在全省“两江一湖”规划建设14个大中型灌区工程中,建三江占了4个,全部建成后可灌溉面积723万亩,占14个灌区总面积的52%。2016年11月1日,历经7年紧张施工,青龙山灌区渠首站首台机组成功试水。满负荷运转总装机流量达每秒381立方米,超过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提水流量。
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该管局实施绿色城堡、绿色通道、绿色走廊“工程”,营造优良环境。累计完成人工造林绿化面积135万亩,栽植绿色通道1680公里;加强湿地和草原保护,先后建起了洪河、挠力河、勤得利、乌苏里江、建三江等6个国家和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5个农场建成国家级生态农场,全局有30万亩土地被列入省湿地保护名录,高标准通过了国家生态局验收。
抓产销体系建设品牌走向大市场。
近年来,建三江管理局上上下下都把闯市场抓销售作为企业生存的根本,建立健全销售体系建设。组织上百家企业成立建三江市场营销协会,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哈洽会”、“绿博会”、“广交会”,举办“建三江稻米节”等形式,“走出去请进来”与扩大产销区对接,全局优质特色订单种植面积达40%。坚持以中高端市场为主,强化营销手段,发展订单农业。运用集团和私人定制、现场加工、烹饪等体验式展示性营销、众筹和“互联网+”等方式,培育壮大销售队伍。充分发挥“长乐”、“双盛”中国驰名商标和“建三江”地域品牌影响力,依托中粮等世界500强企业,实施“联合联盟联营联销”战略,发挥他们的销售端优势,国内部分一线城市中高端社区完成铺货销售工作,由“种得好”向“销得好”聚焦发力。
在营销上,每个农场都配备一名副职场领导主抓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同时,以互联网+为平台,推进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深度融合。开设农产品电商交易中心,完善局、场、区三级销售体系,实现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叫响“中国绿色米都”、“建三江地理标识”地域名片。近年来,建三江大米实现了均质化,绿色有机高富硒,食味值大幅度提升,内在品质优良,为“销得好”创造了卖点。
实施“联合联盟联营联销”战略,依托中粮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建三江科研所实行卖水稻送磨米机,水稻卖的比大米还贵;勤得利农场科技园区实行大米质量可追溯,有机水稻卖出了好价钱。还借助建三江湿地机场三条航线、黑瞎子岛跨境经济合作区、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扩大对俄对外贸易。积极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建立营销点,借小岗村之名,扬“中国绿色米都”美誉。胜利农场东北黑蜂公司在京东商城、天猫等合作,年线上销售额2000余万元。“长乐”系列产品进驻大润发、家得乐等超市上百家,大米等农副产品远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二道河农场与南方航空公司签订“安鲜购-鹳乡米”餐食配送协议,与广州“甘禾”电子商务公司合作销售大米。
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论文篇六
纵观当今世界,所有经济发达国家,都是依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起来的。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未来经济无论怎样发达,社会所需的人才,多数是高素质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虽有了长足发展,各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经济发达回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整个教育事业中还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我国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职业教育负担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能,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技能,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这对发展和繁荣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职校”,请大家不要小看它!它代表的是一种职业教育,大学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虽然方方面面的都涉及到,但在专业技能方面有些不足,而职业教育是针对就业的教育,针对社会技能人才的需求和人们工作中需要用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相对大学教育来说职业教育有其明确的目的性,因此,职业教育作用显著。大学教育需要改革,应该把职业教育融入进去,让同学们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技能,学到在社会上谋生的本领,大学教育在这些方面有待提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非常剧烈,就业结构变化速度快。大学教育只重视理论教育,缺乏实践技能教育。而职业教育正是具有直接面向劳动力市场和就业需求的特质,因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从东亚经济发展经验看,职业教育在其起飞阶段发展很快,对提升劳动力素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开发人力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这些经济的发展成熟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东亚国家和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出现了下降趋势。因此,职业教育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一个倒u型变化的趋势。我国很大一部分家长和学生由于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强烈的虚荣心让人们认为读技校可笑,可悲,甚至可耻!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学习差的学生或者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才会读“技校”。现在的孩子一般又是独生子女,家长为了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只考虑眼前去什么学校,有着先读一般大学然后就业时再想办法的思想。
这是一种落后的'观念,这也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人们往往把大学教育奉为“正宗”,把大学教育看的很高,期望很高,殊不知大学教育被大众化以后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了。而人们习惯性地会把“技校”看低,是对社会需要的认识不足和虚荣心的体现。其实现在“技校”已经发展成为职业教育机构,我们应该正视这种职业教育,它是一种针对就业的培训,是大学教育的完美补充。从就业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已经凸显它的重要性,一般单位招聘人才时把职业教育也就是培训经历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在一些行业或职业职业教育的资格认证已经成为了一个岗位的充分条件,而高等教育的学历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条件。种种事实告诉我们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人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一个人打破职业瓶颈职业转型的重要途径。一些职业资格认证如用友的erp认证、思科的网络工程师认证、微软的mcse等等证书成为进入一个行业的依据,尤其是在信息化行业拿到用友erp认证就代表着拿到了信息化行业的通行证,你可以去做erp实施顾问、售前顾问,第三方信息化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等等。近年,我国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很多职业教育品牌,不仅中高等职业院校日益红火,一些民办技校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最有代表性如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孙进技校。这些民办技校年培训能力达3万人之多。现在一些大学生毕业之后,由于没有技能,不好就业,不得不上技校重新接受培训。大学教育遭遇尴尬,需要每一个人理性的看待这些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后质量难保证,百亩良田也难保没有一粒秕谷,加之高等教育本身也有些不完善,出现这样的事并不奇怪。
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给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提条件,职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大学生上技校这种现象不是高等教育的尴尬,而是体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分属两个不同方向的教育,而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的教育形式,因此,职业教育重要性凸显,把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平衡搭配,将是今后教育发展的方向。
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论文篇七
通常情况下,演奏者能否对作品和声进行分析,对于了解和品味音乐中蕴含着的深层次含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也是提升演奏效果的方式之一。例如当我们演奏某个作曲家的作品时,首先会进行读谱,然后试奏。为了能够保障演奏效果,必要时还会去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比如了解作品当时的社会背景,作曲者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等。然而我们需要意识到的一点在于,钢筋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和声意义的乐器,在资料收集的同时如果能够进一步地探究作品和声的特点,那么所演奏出的作品也会更加有感染力[1]。像我们常说的贝多芬风格、海顿风格等,都是从品味中获取出的经验。那么这些风格是怎么样进行总结的呢?实际上也是在对作曲家的作品进行和声分析后得出的结果。作为教师来说,首要的目标是让学生把握作品的具体风格,而和声分析正是关键的环节。钢琴作品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风格,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变化。例如在古典风格时期,巴洛克音乐的特点在于复调音乐多,由并行显效构成,保持声部的独立进行。随着音乐的发展,简单和质朴的功能性已经成为主流音乐。时间再往下推移,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中,和声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表现因素,类似于不协和音的使用也变得广泛。等到了上个世纪,和声和音乐的结合已经非常完善[2]。作为教师需要注意到的一点在于,钢琴教学本身需要处理好音乐作品当中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音乐作品是具有自身的结构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曲式”。而曲式的构成正是包含了和声的因素在其中。作曲者们在创设作品结构的`环节当中也会考虑到和声的布局,并涉及到结构形式的多个方面。在很多实际的作品当中,和声终止等也通常会被认为是确定音乐结构和段落的措施,比如在肖邦的《摇篮曲》当中,就有非常直观的体现。色彩性是和声最为突出的特点,其能够使旋律配置有规律地变化和发展。在为一首歌曲即兴伴奏前,必须了解作品的作者、背景、主题及风格等,同时,还要明确和声选择的合理性,并依据作品的风格作出和声选择上的相应处理和配置。此外,作品结构还包括调性布局。调性布局也是作曲者们结合音乐作品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的合理规划。例如巴托克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当中,第一个乐章是在颤动的中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之上,钢琴奏出一个单旋律,以切分节奏随意装饰,在e大调上展开;第二乐章是弦乐器在旋律上相互模仿,它与钢琴独奏的众赞歌或赞美诗般的乐句轮换出现;第三乐章开始有活泼的快板。这种索赔风格实际上也是调性布局的一种体现。
和声的应用多见于伴奏的场合[3]。伴奏对于学生来说实际上是一种音乐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体现,并且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实现能力的提升。所以在教学环节中也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和声的选择
首先在和声的选择上,就需要注重合理性。一般而言,音乐作品本身的风格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在确定音乐整体风格以后,需要根据作者、时期和地区等来进行和声的具体选择。此外还需要考虑到作品本身的调性,例如民族调和西洋调的区别等。如果没有正确处理好这一点,那么和声的效果是无法保障的。对于能力还不够完善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将教学重点放在钢琴作品本身,在演奏的过程中尝试让学生多关注声调构建的规律,从而提升其乐感。
(二)和声织体
织体通常在音乐作品中会涉及到两个方面,即时间上的形式和空间上的形式,包括单声织体和多声织体等,其作用在于提升旋律的表现力,并且将一些旋律无法表达内容进行强化,让音乐的作品魅力能体现得更加显著[4]。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运用这项技术的时候需要结合音乐作品风格的变化和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变化所决定。例如轻快活泼的音乐和静谧忧伤的曲风,在和声织体的选择方面也会有所区别。如果我们将注意力重新放在钢琴演奏本身,也可以看出音乐结构逻辑的变化也是影响和声织体安排变化的重要因素。
通过研究,可以看到具体的作品仍然需要通过演奏者的表现来将音乐中所蕴含的艺术和美感进行展示,而和声分析对于钢琴演奏的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以目前的思维方法来看,已经朝着综合性的方向发展,所以音乐教育也应该跟紧时代的脚步,并且了解到和声和钢琴教学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个理论和实践共同发展的空间。
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论文篇八
摘要:对于现代管理而言,“无为而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着授权、分权的思想,强调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重要性。但“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建立在人性至善的假设前提下,适合制度和文化建设比较完善的企业,并对管理者自身的素质要求很高。因此,“无为而治”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无为而治”;管理价值;管理局限;
“无为而治”是我国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提出来的治国之道,历史上曾经被很多朝代发扬光大。我国学者胡孚琛指出,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诸如“汉唐盛世”的辉煌时期,都是黄老道学发扬光大的时期。[1]“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不仅在治国理政中得到推崇,更在现代管理中受到管理者的青睐,被很多管理者视为管理的最高境界。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核心思想,在儒家、法家、黄老学派的思想中也有重要体现,例如儒家的“尚德推贤”、法家的“君臣不同道”、黄老学派的“因循之道”等都强调“无为而治”.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中,“无为”是手段,“治”是目的,以“无为”来实现“无不为”.从现代管理的角度来看,“无为而治”主要有两层含义。
第一,“无为”并不等于“不为”.“无为而治”的批判者往往把“无为”等同于“不为”,认为“无为而治”体现的是无所作为、消极遁世的政治哲学。实际上,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前提是“道法自然”,即要尊重客观实际,顺应自然规律。因此,对于管理者而言,“无为”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而是要求管理者尊重客观规律,不乱作为。
第二,“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最早出自《论语·子路》,后来在《孟子》一书中被详细阐述,体现了孟子思想的精髓--做事情要有所取舍。韩非子提出“君无为而臣有为”,要求管理者在招贤方面有为,在用贤方面无为。因此,“无为而治”也要求管理者有所为有所不为,懂得抓大放小,主次分明,在关系战略全局的方面“有所为”,在具体的战术执行层面“有所不为”,不能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无为而治”被政治家誉为治国安邦的方略,更被企业家奉为管理的法宝。“无为而治”的管理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西方管理学行为学派的创始人梅奥提出的“社会人”假设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即关心员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提高生产效率。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提出,要尊重民意、信任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由此看来,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无为而治”的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无为而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又是以人为本要实现的终极目标。得人心者得天下,国家和企业皆适用。杜邦公司强调以人为本,让员工认购股权从而赢得人心;微软公司实行员工自由、人人平等,成为以人为本的管理典范。这些企业的人本管理充分折射了“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
现代管理学中的授权理论和“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可谓是异曲同工。“无为而治”要求管理者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必事事亲力亲为,给下属发挥才能的机会。因此,从管理的'组织职能来看,“无为而治”体现了分权和授权的思想。管理者适度授权,不仅树立了威信,把自己从琐事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考虑战略层面的大事,而且给员工创造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调动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员工得到成长和发展。历史上的智慧人物诸葛亮,可谓是智勇双全,但由于不善于授权放权,事事躬亲,积劳成疾,不仅自己过早离世,而且没有给蜀国培养出后继人才。万科的王石被誉为“无为而治”的典范,其高超的授权艺术把他带到了“不知有之”的管理境界。
“无为而治”的“无为”是通过前期的“有为”来达成的。道家提倡道法自然、儒家倡导仁治、法家主张法治、墨家强调兼爱非攻,这些都说明“有为”是“无为而治”的基础和前提。管理要实现“无为而治”,必须以科学的管理制度为基础。“无为而治”要求每个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因此,必须建立规范化的运作体系和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来约束员工的行为。管理者要通过标准化管理流程和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来激励员工,并且保持制度的连贯性和传承性。华为把《华为基本法》作为实现“无为而治”的基本工具,万科最早建立了职业经理人制度。这说明,人的“无为”是建立在制度“有为”的基础之上的,科学有效的制度规范是实现“无为而治”的重要手段。
(四)“无为而治”凸显了组织文化的重要价值。
组织文化是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世界上的老字号企业能够保持基业长青的秘诀之一就是文化的传承,如杜邦公司的安全文化、同仁堂“质量第一”的中药文化等。如果说制度“有为”是实现“无为而治”的必经阶段,那么,组织文化则是孕育“无为而治”的丰厚土壤。良好的组织文化由组织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构成,三者缺一不可。使命能够吸引到优秀的人才,愿景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价值观会使员工自觉约束行为,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因此,“无为而治”的管理更多依赖的是组织文化对员工的影响和渗透。组织文化虽然是无形的,却能够内化为员工一致认可的行为准则,外化为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习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从而帮助管理者实现“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
(一)“无为而治”以人性至善为假设前提。
人性假设构成了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古今中外任何一种管理理论都是以人性假设为前提,如泰罗科学管理的“经济人”假设、梅奥行为科学的“社会人”假设等。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是基于对人性自然、淳朴的一种认知,以人性至善为假设前提。如果假设人性本恶,天生自私偷懒,那么,在管理上必然会严厉监督、严格控制;如果假设人性善良,就会尽量授权,充分信任,实现“无为而治”.因此,“无为而治”能够实施的前提假设是人性至善,必然要求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达到人性至善的境界。
(二)“无为而治”不适合初创组织。
“无为而治”需以规范的管理制度为前提,以成熟的组织文化为根基。对于初创组织来讲,“无为而治”缺乏制度环境和文化基础。第一,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实现“无为而治”的基础。对于初创组织来说,各项制度不太完善,管理比较混乱,不具备实现“无为而治”的制度环境基础。第二,组织文化是培育“无为而治”的土壤。虽然组织在建立之初就开始建立自己的文化,但是需要在管理实践中不断积累、逐步完善,最终形成员工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并潜移默化为一种习惯。对于刚刚建立的组织而言,缺乏“无为而治”的文化环境基础。初创组织由于制度不健全,人才不完备,管理者往往很忙乱,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事事亲力亲为。随着组织不断成长,规范化和标准化逐渐替代原来的混乱无序,并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组织文化,“无为而治”自然就具备了实施的基础。
(三)“无为而治”对管理者素质要求较高。
“无为而治”是管理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时也对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人格方面,管理者要大公无私,心胸宽广,具备高尚的道德操守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员工效仿的榜样。索尼的稻和盛夫十分赞同“无为而治”,他提倡领导者发扬道德情怀,依靠品格魅力去成就自我,影响他人。在胆识方面,要遵循规律,认清局势,大胆创新,积极进取。在做事方面,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用人方面,要具备识贤纳士的能力,善于授权,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文化建设方面,要能够自我批判,引领优秀的组织文化,因为管理者的价值观、伦理观构成了组织文化的灵魂,组织文化是组织管理者人格和智慧的外化。因此,管理者只有不断修炼自我,提升自我,才能实现“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在管理实践中受到诸多管理者的信赖。松下幸之助“顺应自然法则做事”的管理理念、微软比尔·盖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通用总裁杰克·韦尔奇“管得少就是管得好”的至理名言、海尔董事长张瑞敏“员工自主管理”的管理模式,无不闪耀着“无为而治”的思想光芒。当然,任何一种管理思想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需要在应用中不断发展,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这样才能对现代管理更具实际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孚琛。21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中国道家文化的综合创新[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2):1-11.
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论文篇九
论文摘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举世瞩目的职业教育成功的典范。主要介绍德国职业教育的法宝――行动导向教学法。详细介绍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项目学习法,案例学习法和引导文教学法。最后,探讨行动导向法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项目学习法案例学习法引导文教学法。
行动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实际工作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产生于英国,由英国的教授瑞恩斯(reginaldrevans)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随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与者通过小组讨论和再学习得到深入的思考,分享彼此的经验,最终提出解决方案。这种经验共享的方式,不仅能够得到创新的方案,而且可以帮助个人和集体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这种方法被认为是过去四十年里管理和组织发展中产生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笔者有幸参加德国继续教学协会与中国教育部联合举办的旨在培养职业教学老师教学方法,开发职业教学媒体的“媒体技术”项目。在德学习期间,笔者系统学习了行动导向教学法。以下是几个典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介绍。
1项目学习法。
项目学习法又称项目教学法,目的在干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让学习者更独立地组织自身,并更活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项目学习法由以下几个阶段构成:开始阶段:寻找并发现与参与者有关的一系列问题。第二阶段:将问题具体定位。首先确定一个针对问题的总体指导性目标。其次,提供初步的关于问题形式,计划和实验的行动引导介绍。第三阶段:勾勒行动和解决方案的基本原型。在这个阶段,参与者们需要更准确的.阐明目标,通过制定计划来解决问题。第四阶段:模拟阶段。该阶段需要测试拟定解决方案的可能性,并检验解决方案是否可以顺利的执行。最后阶段:用实验性的检验来完成项目。如果需要在工作共享原则下进行平衡实现,那么执行计划或者实现结果。由此看来,项目学习法使参与者不仅能够建设性地投入到课程中,而且能够使他们参与到先前的课程计划中去。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以成果和实践为导向的,它有助于参与者学到更多课堂以外的东西,有利于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同时,项目学习法是面向问题的。项目学习法通过分析问题和更精确地陈述问题,以及通过寻找和模拟可选的行动途径,试图为问题或结果寻找一个解决方案。项目并不针对非真实的情境,而是针对符合实际情况并有主观或客观利用的情境。但是在项目学习法实施中,教师不仅需要有专业能力,而且必须在项目计划和决策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
2案例学习法。
案例学习法,又称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复杂的引导过程。其首要任务是发展解决问题的理念。在实践中最可能发现问题的各种情况,参与者必须独立地分析问题所处的环境,并且在团队工作中寻找解决方案。
案例学习法主要被划为三个阶段。在案例学习中,参与者在某种标准下对不同的方案进行严格的比较和选择。作为案例学习的基本条件,必须在寻找信息和获得信息之前辨析这些问题。初始阶段,参与者应该分析问题并且全身心投入到这个问题中去,以便为未来的工作打好基础。第二阶段是问题解决方案阶段。参与者应该搜寻不同的解决途径并且决定哪种方案、途径最为合适。最后一个阶段是评判方案。在小组中,参与者比较、讨论不同的方案,并且与其相似的实际解决方案作比较。这种比较有助于参与者更接近实际,同时有助于执行真实的评估,以便于在未来的实际计划中去运用成果。有的学者再次将其过程细化,把案例学习过程划分为以下阶段:
介绍――信息――研讨――决策――辩论――评判。
从这些阶段看出,只是细化了阶段,在原则上还是基于上面三阶段的。案例学习法在方法上并没有受到限制,教师可以在各种变化中选择以安排自己的课程。
3引导文教学法。
引导文教学法,又称引导课文教学法,是借助干预先准备的引导性文字,引导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引导文教学法通过行为实践和学术研究得以不断完善和扩充。下图为引导文教学法的课程流程:
l信息收集――2计划――3决策――4实施――5检验――6评估。
l我们要做什么――2该怎么做?――3决定工作方式以及与培训师交流、工作计划、引导问题――4分块逐项工作完成任务――5任务完成得符合专业要求吗?检验表格――6下次如何做得更好?与教师交流。
引导文教学法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某个培训阶段,并且理解在这个阶段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的规则。一个完整的引导文教学通常包括:引导问题、工作计划、检验表格以及引导原则。
由引导文来加强对实际任务介绍的理解,包括所谓的引导问题。参与者在独立解决复杂问题时根据引导问题的指示来完成。参与者通过所提供的媒介和引导问题的引导,找出独立应对任务的知识和方法。这样有利于参与者获取知识并计划工作,更有利于他们做好应对未来实际工作的准备。
由以上介绍的几例典型的教学法可以总结出,行动导向教学法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行动”在这里构建成一个框架:在这样一个框架内,“知识系统”不是从外部“输入”的,而是在学生个体内有机生成的,因而在具体的行动情境中,其内化于个体大脑中的有机成分将能很快地从内部“输出,迅速转换为实用而有效的行动。
彻底的行动导向教学改革是高职教学的一次革命,它将带来高职教育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
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论文篇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科技人才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国家才能走向发展高峰。要深耕科技人才成长沃土,营造敬才重才尚才爱才的浓厚氛围,大力培养、引进、用好科技人才,让科学技术造福人民、引领发展。
精心培育,锻造爱国奉献精神。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爱国奉献精神在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中不断传承发扬。新中国成立以来,以钱学森、邓稼先、于敏等为代表的无数优秀科技工作者们满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厚爱,甘愿隐姓埋名数十载,挥洒青春热血,矢志不渝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终生。培育、引进科技人才,最重要的是赋予他们“精神属性”。要在科技人才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向科技要问题、要方法、要答案的品质,引导他们坚定科技报国、科技为民志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学技术成果用到提升社会发展水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实践中来。要做到精准识才、精准选才、精准育才,在各行业各领域发掘培养顶尖人才,提升科学素养和攻坚能力,练就“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毅力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无私奉献,切实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搭建舞台,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科技创新,需要科技人才的智力支撑,也需要搭建起人才施展本领的舞台。要建立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使用体系,给科技人才描画一个德才表现的“全景像”,制定一张精准使用的“说明书”,切实把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量”出来,把潜能挖掘出来,贴上“实用”标签,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要结合地方科技发展水平,为科技人才队伍提供科研攻关的技术保障,不断深化科研院所同地方政府、企业的“产学研创”合作模式,鼓励科研院所在地方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实践基地,推动地方建立科技人才“智库”,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科技指导。要结合实际建设科研基地和产业园,优化科技人才工作环境,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支持,推动科技人才把“金点子”转变为实实在在科研成果,实现更多从“0”到“1”、从弱到强的'突破,为科技自立自强打下坚实基础,让人民享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丰厚成果。
优化服务,涵养尚贤爱才风气。“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崇尚科技、发展科技要从尊重科技人才开始。以诚相待、以礼相待、以心相待,科技工作者们自然会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殚精竭虑付出。在2017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看到当时已经年逾九旬的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旭华站在代表们中间时,挪椅子、扶老人、坐身边,一连串动作彰显出泱泱大国对科技人才的崇高礼遇。要大力营造敬才爱才、崇尚贤才的浓厚氛围,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为科技人才“松绑解缚”,畅通申报审批“绿色通道”,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住,让科技人才把精力都用在事业上。要强化科技人才激励关怀、服务保障,针对科技人才开展精准服务,经常性开展科技人才交流、疗养、慰问,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氛围,切实增强科技人才在心灵上的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这“大变局”中把握机遇更进一步,创新创造是关键。要引导广大科技人才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精神,把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融入奋斗历程,让科技之花绽放在祖国每一片土地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创新创造的磅礴伟力。
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论文篇十一
布卢姆认为:“要使每个学生对所学学科都能达到掌握水平,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那种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标准课堂教学情景和假设。”由此可见,教师要面向全体,根据所授班级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让每个学生都会学、善学、乐学,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功体验。
一、树立积极的学生差异观,科学进行学生分层。
受教育环境的制约,每个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不尽相同,加上所授教育的差异,导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悬殊很大,教师顾此失彼,最终导致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难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因此,我们要树立积极的学生差异观,把差异作为教学资源,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例如,了解哪些学生善于从教师的语言中捕捉重点思想;哪些学生善于独立思考,能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哪些学生适宜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喜欢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学习;哪些学生喜欢老师板书,觉得板书才是重点等等,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结合个别交谈及与其他科任老师交流对学生进行合理定位,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当然,为了便于操作及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最好采取隐形分层,作为分层教学的基点,然后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一套合理的、科学的具体的、教学方案。与此同时,教师要明白,任何标准都不会一成不变,分化是常有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适时的、灵活的作出层级间的调整。
二、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层可以更好地发挥它的作为评价标尺的功能和导向作用。由于学生差异性的客观存在,这就要为他们创造多学、学深的条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习内容。
例如,教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文言文时,笔者就把教学目标定了三点:(1)美读、诵读,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2)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揣摩作者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作手法。(3)理解作者笔下通过描写“世外桃源”展现的理想社会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第一个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设定的,能诵读并掌握、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古今异义等文言文知识。第二个目标有一定难度写作手法赏析,是为中优层次学生实现。第三个目标人物情感把握就是由学习的佼佼者去达到。
三、教学内容分层。
这里还是以案例说吧。例如,讲授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对于基础薄弱的差生,要求能够理解“阿长”这个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底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要求能由鲁迅先生的“憎恶”“讨厌”阿长,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而对优等层次的学生来说,则要求他们能够深入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双重眼光,一时儿时的眼光,二是写作时的眼光,并分析这篇文章的.内容有什么实际意义,积累写作素材。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分层,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不同层次的学生也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四、分层施教。
分层施教是分层教学的核心工作,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的原则是:首先,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授课时间不应超过半节课,应把更多的实践放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在课堂上的多边交流上;其次,教师要时刻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各个层面学生的思维与递进,特别要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表现,并根据学生的层次给予学习指导,精心点拨;最后,要面向全体,教师的讲授必须重基础,从最低点起步,适度拓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领悟。与此同时,教师要分层设计课堂讨论的问题,分层设计课堂练习、分层设计自主学习内容,做到“分合”有序,课堂提问时把简单问题留给差生,有一定难度的则让优秀生回答,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进步。
总之,分层教学对于提高初中生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要做好,则需要我们教师深入体察学情,做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分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必然会在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研究探索下不断完善,最终大放异彩。
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论文篇十二
对待指定的教材内容,教师要本着调适的态度,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调适。在下面的案例中,教师在教材提供的玩短绳的基本玩法基础上,又对“玩”进行了拓展。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手中的短绳,除了可以跳,还可有有什么玩法呢?生:(思考)师:同学们想一想这根短绳看起来像什么呢?生:蛇!师:真棒!那么蛇是怎么样行走的呢?生:(用手摇起绳子来,晃动的绳子在地上看起来像蛇)师:真聪明,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舞蛇吧,看谁舞得最棒!师:除了舞蛇,同学们再想一想,还能用短绳玩什么游戏呢?同学们自己去想一想好吗?生:老师你看,我还可以用它来“画画”!师:“画画”?这个主意太好了,能出来给老师和同学们“画画”看吗?(学生用短绳摆出了一条鱼的图案)师:太好了,小朋友真聪明,那同学们一起来“画画”吧,可以把你想象的东西都“画”出来,如果不够用也可以几个人一组。(学生们“画”出了太阳、房子、飞机等)在本节课上,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创新短绳的玩法,还想出了“抓尾巴”等经典教学游戏。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学生在创编游戏的过程中,兴趣得以激发,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交往与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一)探究法。
案例1一年级《拍皮球》师:小朋友们动脑想一想拍皮球除了这种方法(单手拍),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吗?生1:有!我可以用左手拍!生2:可以从胯下拍!师:好,还有这么多的方法啊,那同学们自己去想一想,玩一玩,看谁的玩法最有趣,好吗?生:好!师:解散!(学生一边动脑,一边动手去尝试……)在这节课上,一年级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出了十余种拍皮球的方法:球跳两次拍、左手拍、走着拍、跑着拍、胯下拍、闭着眼睛拍等。案例2五年级《动感健美操》教师在讲解和练习健美操基本步伐后,和学生一起练习一套“梦幻篮球”韵律操。师:同学们,健美操可以和其他体育项目结合在一起创编出各种韵律操。现在请你们思考一下,还有哪些体育运动可以和健美操结合在一起呢?生1:乒乓球生2:拳击生3:跳绳师:有很多体育项目可以和健美操结合在一起,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项体育运动进行一次健美操创编(四节,每节八个八拍)。同学们可以选出自己组的领操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组的舞蹈内容排一下队形。一会儿我们分组展示!(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听音乐开始创编,教师巡视指导)四组学生都创编出了自己的健美操,内容十分丰富:男同学的“搏击操”,女同学的“绳操”等。队形从圆形到三角形、直线形,正是在这样一堂生动的体育课上,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良好的启发。
(二)情景教学法。
案例四年级《障碍接力跑》在教学时,教师将“障碍接力跑”改名为“小八路送情报”这一情景游戏,将教学内容故事化。将游戏过程的各个障碍改为“穿过大森林”(标志杆)“走过独木桥”(体操凳)、“翻过大雪山”(跳箱)、“到达目的地”(接力区和终点)等几个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去创新,去设计“送信”的路线(设置障碍的顺序及位置)使学生在练习时置身于故事情境之中。身临其境的练习使他们兴致高涨,乐趣无穷,既学会了动作,又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是影响体育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在课堂上,针对小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天性,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故事中的情景激发其创新意识。
三、关注学生多元发展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
在评价过程中,要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元课程目标,既评价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也要关注学生的体能、学习态度、合作精神、自信心、意志力以及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同时,既要关注学生的最终成绩,也要关注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幅度。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及时。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与气质、性格特点。
作者:唐开良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论文篇十三
毕业论文的成果与价值,最终当然要由文章的最后完成和客观效用来评定。但选题对其有重要作用。选题不仅仅是给文章定个题目和简单地规定个范围,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过程,就是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选择一个好的题目,需要经过作者多方思索、互相比较、反复推敲、精心策划的一番努力。题目一经选定,也就表明作者头脑里已经大致形成了论文的轮廓。正如我国著名哲学家张世英所说:能提出象样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说它不容易,是因为提问题本身就需要研究;一个不研究某一行道的人,不可能提出某一行道的问题。也正因为要经过一个研究过程才能提出一个象样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可以说,问题提得象样了,这篇论文的内容和价值也就很有几分了。这就是选题的重要性之所在。(转引自《怎样写学术论文》王力、朱光潜等著,第59页)论文的选题有意义,写出来的论文才有价值,如果选定的题目毫无意义,即使花了很多的功夫,文章的结构和语言也不错,也不会有什么积极的效果和作用。
一个好的毕业论文题目,能够提前对文章作出基本的估计。这是因为,在确定题目之前,作者总是先大量地接触、收集、整理和研究资料,从对资料的分析、选择中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直到定下题目。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客观事物或资料中所反映的对象与作者的思维运动不断发生冲撞,产生共鸣。正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使作者产生了认识上的思想火花和飞跃。这种飞跃必然包含着合理的成分,或者是自己的独到见解,或者是对已有结论的深化,或者是对不同观点的反驳,等等。总之,这种飞跃和思想火花对于将要着手写的毕业论文来讲,是重要的思想基础。如本书第十二章毕业论文例文评析中收入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作者周建平长期以来从事党政领导工作,先后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劳动人事局局长、县财税局局长等领导职务。在工作实践中,他深深体会到,领导干部担任的职务不同,工作岗位也要经常变动,乡镇工作管辖范围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上面一根针,下面干条线,样样都要管。担任县机关部门的领导,虽然职能相对比较单一,但线长点多范围广。作为主要领导,如何有效地领导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这里就有一个科学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问题。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大专毕业论文选题时,他在多方收集材料,深思熟虑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选择了抓工作重点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这一题目,取得了成功。
二、选题可以规划文章的方向、角度和规模,弥补知识储备的不足。
我们在研究客观资料的过程中,随着资料的积累,思维的渐进深入,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纷至杏来,这期间所产生的思想火花和各种看法,对我们都是十分宝贵的。但它们尚处于分散的状态,还难以确定它们对论文主题是否有用和用处之大小。因此,对它们必须有一个选择、鉴别、归拢、集中的过程。从对个别事物的个别认识上升到对一般事物的共性认识,从对象的具体分析中寻找彼此间的差异和联系,从输入大脑的众多信息中提炼,形成属于自己的观点,并使其确定下来。正是通过从个别到一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过程,使写作方向在作者的头脑中产生并逐渐明晰起来,毕业论文的着眼点、论证的角度以及大体的规模也初步有了一个轮廓。
选题还有利于弥补知识储备不足的缺陷,有针对性地、高效率地获取知识,早出成果,快出成果。撰写毕业论文,是先打基础后搞科研,大学生在打基础阶段,学习知识需要广博一些,在搞研究阶段,钻研资料应当集中一些。而选题则是广博和集中的有机结合。在选题过程中,,研究方向逐渐明确,研究目标越来越集中,最后要紧紧抓住论题开展研究工作。爱因斯坦说过,我不久就学会了识别出那种能够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而把其它许多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它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引自《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第7页,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年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较多的知识积累。对于初写论文的人来说,在知识不够齐备的情况下,对准研究目标,直接进入研究过程,就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来补充、收集有关的资料,有针对性地弥补知识储备的不足。这样一来,选题的过程,也成了学习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加深对问题理解的好时机。
三、合适的选题可以保证写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研究能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撰写毕业论文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毕业论文的题目过大或过难,就难以完成写作任务;反之,题目过于容易,又不能较好地锻炼科学研究的能力,达不到写作毕业论文的目的。因此,选择一个难易大小合适的题目,可以保证写作的顺利进行。
选题有利于提高研究能力。通过选题,能对所研究的问题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以条理使其初步系统化;对这一问题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找出症结与关键,不仅可以对问题的认识比较清楚,而且对研究工作也更有信心。科学研究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但专业知识的丰富并不一定表明该人研究能力很强。有的人书读得不少,可是忽视研究能力的培养,结果,仍然写不出一篇象样的论文来。可见,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研究能力不会自发产生,必须在使用知识的实践中,即科学研究的实践中,自觉地加以培养和锻炼才能获得和提高。选题是研究工作实践的第一步,选题需要积极思考,需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在开始选题到确定题目的过程中,从事学术研究的各种能力都可以得到初步的锻炼提高。选题前,需要对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下一番钻研的功夫,需要学会收集、整理、查阅资料等项研究工作的方法。选题中,要对已学的专业知识反复认真地思考,并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深化对问题的认识,从而使自己的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判断和推理、联想和发挥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的学生自己不作独立思考,完全依赖教师给出题目;有的学生缺乏研究分析,不加思索,信手拈来,拿过题目就写。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因为它一方面不利于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再调动,限制主观能动性的再发挥,不利于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撰写毕业论文不经过选题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过程,文章的观点、论据、论证方法胸中无数,材料的准备更显不足,这样勉强提笔来写,就会感到困难重重,有时甚至一筹莫展,可能推倒重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青春榜样主要事迹简短(大全14篇)
- 门店联营合作合同(实用11篇)
- 最新催办函的范文汇总(大全19篇)
- 文明语言文明行为演讲稿(大全17篇)
- 最新读书人是幸福人范本(大全20篇)
- 医疗健康项目计划书如何写 医疗健康项目计划书如何写好(7篇)
- 2023年开展家庭家教家风教育方案(优质8篇)
- 最新监理实习周记范文(精选9篇)
- 最新赞美风景的文案(汇总10篇)
- 其实我想说(通用13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