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手抄报(优秀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13:27:29 |
  • ZTFB |
  • 8页

通过对过去的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改正错误,迎接新的挑战。总结时应避免重复和啰嗦,要言之有物,抓住重点。以下是我们整理的关于高效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语文手抄报篇一

英国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法拉第,因家庭贫苦,小时没有上过学。他12岁时,一边卖报,一边从报上识字。13岁时,法拉第进了一家印刷厂,工作之余他就翻阅装订过的书,在送货的路上也是边走边看,经过几年努力,他终于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后来他又看《大英百科全书》,他特别喜爱看电学和力学方面的内容,法拉第还用废纸订成笔记本,摘录各种资料,有时还画上插图。一个偶然的机会,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丹斯来印刷厂,意外发现了法拉第的“手抄本”,当他知道这是出自一个学徒工之手时,大吃一惊。他送给了法拉第四张皇家学院听课证。这便是法拉第走上科学研究道路的开始。

文学家、学者:爱书成癖的一些雅号。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文学家、大学者,都酷爱读书,精读泛览,爱书成癖,因而获得了种种雅号:

书淫:南北朝时的刘孝标,想方设法找书来读,无论路程多远,他都去求借,然后便沉浸在借回的书中。人们见这种读书的贪婪状态,就称他为“书淫”。

书库:隋朝公孙景茂,别号元蔚。他自幼潜心学习,一生中读了许多书,被人们称为“书库”。

绣囊:后汉马融博学多识,饱读诗书,因此人们说他肚子里装满了天下锦绣文章,使他获得了“绣囊”的雅号。

书城、邺架:唐代李泌,7岁就能赋诗成文,唐玄宗诏命他供奉东宫。他不仅看书极多,家里藏书也极丰富,所以被人称为“书城”。又因为他曾被封为邺侯,所以又有“邺架”的说法。

书簏:唐代李善读书极多,又博闻强记,学识弘富,曾经注过《文选》,成为历代流传的善本。他被人称为“书簏”。(簏:竹编成的箱子)。

行书橱:这是人们对唐代学问大家虞世南的称呼,意思是说他读书面广,常识渊博,像一个活动的书柜。被人称为“书橱”的还有宋代政治家李纲。而明代文学家丘琼山博学多才,被人们称为“丘书柜”。

颜驷:世人戏称“马四库”

汉代有个叫颜驷的人,自幼嗜书,无书不读,读过的书堆积满房,世人戏称“马四库”。也许正由于读得过滥,他一直到老都无多大建树。汉武帝闻之,出于同情,勉强给了个都尉之职。

研味。

贝弗里奇是英国杰出的动物病理学家,他对如何读书很有见地。他说:仅1952年版的《世界科技杂志一览》,就编入了5万多种期刊的学术文章,相当于每年读200万篇文章,或一周读4万篇。这是谁也不能读完的量。这说明要使你读的书变得对你有价值,你就必须注重选择,只有一小部分作品才值得让你花时间去细加研味。

华罗庚:两本书“把我引入了数学的皇宫”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由于家境贫寒,在父亲的杂货店里干起了帮手,但他对数学酷爱无比,靠着这股子执著劲,他在数学这坎坷的山道上愈攀愈高。他说:一本《大学代数讲义》和一本只有50页的《微积分》小册子,把我引入了数学的皇宫。

语文手抄报篇二

语文的乐趣萌。

点滴语文。

走进书的海洋。

扬起勤奋学习的风帆。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博览群书神清气爽。

求知秘诀-----读书。

手不释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好书伴我行。

书香满校园。

书海遨游。

好书伴我成长。

我爱读书。

我的阅读小屋。

读书茶座。

读书沙龙。

书海拾贝。

我的读书故事。

小议读书书---全人类的财富。

语文岛。

世界之窗。

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记趣。

书中趣无穷。

我读书我快乐。

以书为友。

谈读书。

语文手抄报篇三

【颁奖词】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人物事迹】《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唱脸谱》《团结就是力量》……这些被置于艺术殿堂宝座的.艺术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之手。1950年,20岁的阎肃来到西南青年文工团,并于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成为一名文艺兵。自那时起,阎肃就常常跑基层,慰问广大官兵,把官兵们的生活点滴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连队的马扎上完成的。为了创作歌剧《江姐》,阎肃来到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反铐双手,戴上脚镣,并坐上老虎凳来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2016年2月12日与世长辞,阎肃的夫人说,昏迷期间,阎肃只有听到自己写的歌时才有反应,甚至会流泪。在阎肃心中,他的作品里饱含着的对兵、对民的深情,正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即使昏迷,也依旧共鸣不绝。他永远是一个兵,一个人民的优秀子弟兵。

【颁奖词】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人物事迹】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

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颁奖词】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却熠熠闪亮。

【人物事迹】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语文手抄报篇四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甫《山行》。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10、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

12、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万山寄王五》。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5、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小声甘州》。

语文手抄报篇五

一、熟读、背诵的习惯。

二、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

三、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

四、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五、记日记的习惯。

六、规范地书写的习惯。

七、专注地听人说话的习惯。

八、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

九、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

十、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语文手抄报篇六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5、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苏轼《浣溪沙》。

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8、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的诗】。

语文手抄报篇七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4、瀚海澜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东方虬《春雪》。

7、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陆畅《惊雪》。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12、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语文手抄报篇八

唐诗,大气;宋词,婉转;元曲,明丽。中国古代诗人们破解了汉语四声八音的密码,在舞乐中酬唱痛饮,在醺醉中喷薄才思,其心灵华章浸润着无数后世国人。

唐诗三百首:唐诗是大唐的精神圣殿,或清新俊爽,或丰腴明丽,或雄浑沉厚,或淡静雅致,都是有声有色的韵律演绎。依据被尊为唐诗最佳选本的清代蘅塘退士选本,千古绝唱俯拾皆是。

宋词三百首:宋词是两宋繁华绮丽的结晶,婉约派典雅温丽、曲尽情态;豪放词优游放怀、慷慨激昂。依据被尊为宋词最佳选本的清代上疆村民选本,名篇佳句尽收无遗。

元曲三百首:元曲是元代市井现实的生动写照,杂剧语言鲜活,形象丰满,抨击时弊;散曲合乐可歌,独具特色。依据被尊为元曲最佳选本的清代墨雨山房主人选本,筛选精品鉴赏佳作。唯有经典永恒。

春色浓绿化不开愁结千结怨幽幽。

脚踩黄叶落满地枯心浮去半空中。

太阳眼亮终不见树荫暗处花自凋。

语文手抄报篇九

篮篮装着盘盘,

盘盘放着碗碗,

碗碗盛着饭饭。

南南翻了篮篮,

篮篮扣了盘盘,

盘盘打了碗碗,

碗碗撒了饭饭。

猫鼻子。

白猫黑鼻子,

黑猫白鼻子;

黑猫的白鼻子,

碰破了白猫黑鼻子。

白猫的黑鼻子破了。

剥了秕谷壳儿补鼻子;

黑猫的白鼻子不破。

不剥秕谷壳儿补鼻子。

瘸子。

北边来了一个瘸子。

背着一捆橛子。

南边来了一个瘸子。

背着一筐茄子。

背橛子的瘸子打了背茄子的瘸子一橛子。

背茄子的瘸子打了背橛子的瘸子一茄子。

2

页,当前第。

2

1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