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母亲的故事通用(实用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21:33:57 |
  • ZTFB |
  • 14页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所经历和学习的一种检验和评估,有助于我们持续进步。在写总结时,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举例和引用他人观点的方式来丰富文章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各类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推荐母亲的故事通用篇一

孟母仉氏(或为李氏),是鲁国大夫党氏的女儿,很有贤德,是一位颇有见地,善于教子的女性,居我国历史上三位伟大的母亲(孟母、徐母、岳母)之首。

孟子能够成为中兴儒学的“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这样一位母亲的教育。

《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孟母的“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

孟子的父亲孟激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读书人,为了光耀门楣,他抛妻别子,远赴宋国游学求仕。但是,三年以后,一心盼望丈夫出人头地的孟母听到的是晴天霹雳的噩耗。失去了丈夫的孟母,并没有气馁,她从悲伤中昂起头来,下定决心依靠自己的双手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完成丈夫的未竟之业。

孟母的伟大之处在于她能够在儿子的成长过程当中按照阶段给予儿子不同程度的教育。

孟子名孟轲,出生于现在山东省邹城市北25华里的凫村(今属于曲阜市)。《列女传》记载,孟家最初的住处靠近一片墓地。游戏、模仿乃是孩子的天性,由于经常看到出殡送葬的人群从附近经过,因此,孟轲与其他孩子就“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他们模仿送葬的人群,兴致勃勃地玩抬棺材、掩埋死人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的环境会影响孩子读书,妨碍孩子正常思想的形成,会让孩子走向不健康的道路。

孟母决定搬家,毅然带孟轲迁居到远离墓地的庙户营村。庙户营村位于现在的邹城市西北部,当时,这里是一处繁华的集镇。孟轲置身于这人来人往的闹市之中,逐渐又同集镇上的孩子一起玩起做生意的游戏,与同伴们学习商贩叫买吆喝,讨价还价,还学邻居屠夫杀猪宰羊。孟母觉得这里仍然不是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这样下去,孩子很容易受小商贩的影响而不认真读书。

在这个集镇上刚刚居住了半年的孟母,毅然决定再一次搬迁自己的住处。他们搬到了学宫的旁边。这所学宫位于现在邹城南门崇教门外路东,是孔子之孙即子思设宫讲学的地方,后人称它为“子思书院”。后来子思的学生在此授徒讲学。孟母想,孩子在学宫的附近居住,必然会受到学宫气氛的影响,长大以后读书也方便。母子搬迁到这儿后,天资聪颖的孟轲果然被书院里的琅琅读书声所吸引,常到书院里跟着学习诗书,演习礼仪。孟母很高兴自己终于找到了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从此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后来孟母把孟轲送入学宫,随子思的弟子学习,使孟子从此走上学业之路。

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同孟母三迁一样是母亲教子故事的典范。

孟子虽然天性聪颖,但是也有一般孩子的顽皮。到学宫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开始的新鲜劲头过去了,贪玩的本性难移,有时就逃学,对母亲谎称是找丢失的东西。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知道他又逃学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孟子问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回答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教育孟轲,学习就像织布,靠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孟轲幡然大悟,从此勤学苦读,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孟母对于孩子品格的成长同样十分看重,她的“杀豚不欺子”的故事至今让后人赞叹。有一次,邻居家磨刀霍霍,正准备杀一只小猪。孟子非常好奇,就跑去问母亲:“邻居在干什么?”“在杀猪。”“杀猪干什么?”孟母笑了笑,随口说道:“是给你吃啊。”刚说完这句话,孟母就后悔了,心想本来不是为孩子杀的猪,我为什么欺骗他呢?这不是教他说谎吗?为了弥补这个过失,孟母真的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了,以此教育孩子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

孟子娶妻以后,对自己的妻子不喜欢,认为她太过倨傲。有一天,天气十分炎热,妻子从田间劳作回家,进了房间就脱衣纳凉,正巧孟子突然推门近来。看到妻子光着身子在房间里凉快,孟子异常生气,认为妻子行为放荡,不守礼节,当即就有了休妻的念头。孟母知道以后严厉斥责孟子说:你进门之前应该先敲门问屋里是否有人,才能进去,你没有敲门就推门而入,是你先失礼节,并不是你妻子的过错啊。听了母亲的话,孟子深感自己过于鲁莽,也惭愧于自己没有把所学应用于生活当中,自此对妻子芥蒂尽除,与妻子和好如初。孟母用家庭小事教育孟子“万事礼为先”的做人道理,其识见令人敬仰。

孟母对于家庭一生操劳,尽管孟子已经长大成人,但对孟子的教育和督促从来没有放松过。在齐国,孟子多次向齐宣王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齐宣王虽然以年禄十万钟酬谢孟子,但是却不肯积极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他非常想去愿意采纳他政治主张的宋国,可是又担心母亲年事已高无人照料。

孟母知道了儿子的心事,对儿子说:“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孟母的一席话把孟子的担忧和犹豫一扫而空,孟子随离家周游列国,受到了各国的空前欢迎,他的政治主张在许多诸侯国得到顺利推行。

就在这个时候,为儿子倾尽毕生心血的孟母,在亲眼看着儿子成功的时刻,满怀着一个母亲成功的欢欣,一病不起。在归葬故乡的途中,沿途经过的地方,无论民众官员,无不争向在路旁祭奠,表达对这位伟大母亲的尊敬和哀思。

在山东邹城市北20里的马鞍山麓,古柏森森的孟母林静穆庄严,时刻吸引着一代代景仰这位伟大母亲的人们。

推荐母亲的故事通用篇二

岳飞自从枪挑了小梁王,大闹比武场之后,和牛皋、王贵、汤怀、张显弟兄五人,一起回到家乡河南汤阴,闲居起来。

这时候,北方金国兴起,金兀术率领大兵南侵。北宋朝廷腐败无能,无力抵抗,被金兵占了都城汴梁(今开封),皇帝钦宗、太上皇徽宗也被掳到北国。金兵在中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再加上河南这一年瘟疫盛行,偏偏又遇大旱,颗粒无收,百姓如处水火,苦不可言。岳飞和母亲、妻子在家苦守清贫,甚是凄凉。王贵、汤怀、牛皋几个人的父母相继过世,几个人耐不住饥寒,未免去做些不洁之事。岳飞几次劝他们休取不义之财,他们也不肯听,最后竟一齐去山中落草了。岳飞见这般光景,心中悲伤不已。

一天,岳飞正与母亲在家中说话,有人前来叩门。岳飞把那人接到屋中,谈话中才知道来人是洞庭湖杨么起义军的部将王佐,因杨么久慕岳飞文武全才,特差王佐前来聘请前去相助。当下王佐拿出许多金银珠宝作为聘礼。岳飞正色说道:“岳飞生是宋朝人,死是宋朝鬼!”坚辞不收。王佐无可奈何,最后只得收拾起聘礼回山去了。

王佐走后,岳飞进去将这些细细说与母亲。岳母听罢,沉思了一会,就让岳飞去中堂摆下香案,端正香烛,随后带媳妇一同出来,焚香点烛,拜过天地祖宗。又叫岳飞跪在地上,媳妇研墨。岳母说道:“孩儿,做娘的见你甘守清贫,不贪富贵,是极好的了。但恐我死之后,又有些不肖之徒前来勾引,倘我儿一时失志,做出些不忠之事,岂不把半世芳名丧于一旦?故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字,愿你做个忠臣,尽忠报国,流芳百世,我就含笑于九泉了!”岳飞听罢,说道:“母亲说得有理,就与孩儿刺字罢。”便将衣服脱下半边。岳母取过笔来,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尽忠报国”,然后将绣花针拿在手中,在他背上一刺,只见岳飞的肉一耸,岳母问:“我儿痛么?”岳飞道:“母亲刺也不曾刺,怎么问孩儿痛不痛?”岳母流泪道:“孩儿,你怕娘的手软,故说不痛。”说罢,咬着牙根刺起来。刺完,将醋墨涂上,使永远不褪色了。岳飞起来,叩谢了母亲训子之恩。

这时,宋康王在金陵(今南京)继位,为高宗。这就是南宋。朝廷传下圣旨,聘召岳飞进京受职,率兵讨贼,图复中兴,报仇雪恨。岳飞接了圣旨,即刻收拾停当。岳母叮咛孩儿,勿忘“尽忠报国”。岳飞拜别母亲,又嘱咐了妻子,这才上马进京去了。这以后,岳飞领兵几次大败金兵,力图恢复中原,不料朝廷奸臣宰相秦桧一伙,私通金国,陷害忠良。他们把岳飞骗进京,诬他谋反,下在狱中。审讯中,岳飞脱下上衣,露出背上“尽忠报国”四个赫然大字,凛凛正气,贯冲斗牛。但邪恶猖獗一时,岳飞终被害死于**亭。可是,岳母训子报国的故事和民族英雄。岳飞的美名却千古流传。

推荐母亲的故事通用篇三

这天,位于市郊的一家大型化工厂突然发生了液氨气体泄漏事件,公安、消防等部门挨家挨户通知化工厂附近的住户赶快撤离,以确保安全。

住户很快疏散完了,大家正要松口气的时候,有人发现,离化工厂最近的一幢家属楼上还有人。几名干警上去一看,是位老太太。她眼睛不太好使,有白内障,看不清东西。等干警耐心地向她解释要撤走的原因后,她一个劲儿地摇头,说:“我不能走,我要等我的儿子回来!”几名干警想了想,悄悄从外面叫来一个人,让他装成老太太的儿子,亲热地上去喊“妈”,要老太太赶快离开。老太太眼睛虽然看不清,听得却很仔细,她坚决地摇头,说这人根本不是她的儿子。

泄漏的气体即将造成重大危害,这里已经越来越危险。这可怎么办呢?干警决定分头找老太太的儿子。通过询问社区工作人员,终于查出了老太太儿子的下落,于是赶忙开车去接老太太的儿子。

半个小时后,老太太的儿子被接来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上前一握手,老太太便立刻感觉出来了。老太太没再说什么,顺从地让儿子把她背下了楼。

在儿子背上,老太太轻轻地说:“好孩子,妈妈一定会等你回来!”

一听这话,儿子腿一打战,差点没摔倒。这个家,他已经七年没回来过了,因为他参与贩毒被判了刑。妈妈的这句话,为已心如死灰的他又一次注入了一股力量。因为他知道,无论如何,妈妈都会等他回来。

推荐母亲的故事通用篇四

那一年,我快要疯了,我跟丹尼尔6年的婚姻走到了尽头,而我的母亲罗琳娜的生命也要走到尽头。我变得不知所措,除了哭泣还是哭泣。

那一天,我坐在母亲的床前,她被病魔折磨得骨瘦如柴,她的手摸了摸我的头说:“温迪,你不能再哭了,再哭,你的蓝眼睛就真的成海洋了。”

我把她的手贴到我的脸上,说:“亲爱的妈妈,你不能离开我,你离开了,我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母亲抖着手从病号服的衣袋里掏出了一把钥匙:“阁楼里有一个木箱,用这钥匙打开木箱,那里面有个镀银首饰盒,你把它拿给我,然后跟丹尼尔一同来看我。这是我最后的请求。”

我含着泪答应了她,我想母亲一定是想做最后的交待,只是,我从不知道她有这样一只首饰盒,我也从没见母亲戴过什么首饰。

那只首饰盒是心形的,上面有镂空的花纹,做工很精细。

丹尼尔一脸愧疚的样子跟在我后面,他说:“温迪,你知道我只是偶尔走了次神而已,我最爱的人是你!”

我回头瞪了他一眼,他乖乖地闭上了嘴。

母亲见了我们,努力地笑了笑,她递给丹尼尔一把小小的银钥匙,让丹尼尔帮她打开首饰盒。我以为那里面会有什么贵重的首饰,可我看到的,只是一叠发黄的纸。

母亲拿出来,说:“温迪,你念给我听。”

我点头。信是父亲写给母亲的。父亲在信里叫她甜心,他说:“你知道狂欢节时人是多么不同寻常,我喝了两瓶杜松子酒,人都快飘上去了,所以,我做错了事。我最亲爱的罗琳娜女士,你能原谅我吗?”

我抬头看母亲,母亲递给我另一封信,依然是父亲写的:“我亲爱的罗琳娜女士,你不原谅我,我该怎么办呢,难道让我像《红字》里的女人那样去接受惩罚吗?她把我的女儿生了下来,她不要她,她说她只要自由快乐的生活。”

我的心沉了下去。我问母亲:“我还有其他姐妹?”母亲摇了摇头:“温迪,那个女孩就是你。我不是你的生母,我只是接替她把你养大……”

母亲接着给我讲了她和父亲以及另一个女人的故事:

父亲是个银匠,很辛苦,却只能挣很少的钱。他和母亲结婚时,说:“罗琳娜,我只能给你做个镀银的首饰盒,但是,请你相信我,我会让它装满幸福的。”

父亲和母亲一直想要个孩子,可是,一直未能如愿。狂欢节到来时,外公突然生了病,母亲回乡下照顾,那次,父亲喝醉了酒,迷糊中跟镇子上最浪荡的女人睡在了一起。父亲是个坦荡的人,他以为那只是个小错,却不想温顺的母亲把他送的纯银首饰盒扔还给他,她说:“你装进来的只有痛苦。”尽管这样,母亲还是决定原谅父亲,只是,他们的生活像是场噩梦,不再有欢声笑语,一个像债主,一个像欠债人。

直到有一天,那个失踪了很久的浪荡女人抱着孩子找上门来,说:“老银匠,拿钱换你的女儿吧,看她的眼睛和你一样,蓝得像清泉!”父亲用余光瞄母亲,以为她会再次摔烂什么东西。

母亲没吭声,而是收拾一下东西回了乡下。一个月后,母亲回到了银匠铺,她带回了最新鲜的牛奶,她说:“小温迪,你要叫我妈妈哦!”

母亲说:“你父亲不知道我回乡下那个月是去打掉了肚子里的孩子,那时,我还不确定我能做你的好母亲,因为你知道,女人总是会很嫉妒。所以,在没把握对你好之前,我不能要自己的孩子。还有,我知道我把那些痛苦的往事装进了盒子里,我的生活里剩下的就全是幸福了,如果这样可以,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我泪流满面地拉住母亲的手:“你做得棒极了,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她笑了:“我也得到了世界上最多的幸福,你爸爸他真心真意地爱了我一辈子,现在我要找他去了。温迪,如果你愿意,也把你的不快乐和痛苦都装进这个盒子里吧,盖上它,你会重新获得幸福的!”

我回头看了丹尼尔一眼,丹尼尔哭得像孩子一样,他说:“妈妈,你放心,我会让温迪幸福,我发誓!”

一年后,我肚子里有了丹尼尔的孩子。我站在母亲的墓前,手上戴着丹尼尔送我的钻石戒指。母亲没看错,丹尼尔是个好丈夫,他说他再不会给那个首饰盒子里填痛苦,他要让它变成真正的首饰盒,为此,他很努力地工作。

我摸了摸肚子,幸福地说:“妈妈,丹尼尔送了我一个礼物,一个天使一样的孩子……”

推荐母亲的故事通用篇五

山洞里住这狐狸妈妈和小狐狸,小狐狸肚子饿了,呜呜地哭着向狐狸妈妈要吃的,“呜——呜——妈妈,肚子饿了。”狐狸妈妈说:“你等着,妈妈这就给你找好吃的。”

狐狸妈妈翻过一座山,翻过两座山,又翻过第三座山,终于来到了长着葡萄的村庄。

“对不起,我的孩子饿得直哭,让我摘一串葡萄吧。”狐狸妈妈这么说着,跳上葡萄架,摘了一大串葡萄,急急忙忙往山里跑。翻过一座山,翻过两座山,又翻过第三座山,家就在眼前,狐狸妈妈听见小狐狸呜呜的哭声了,可是它实在跑不动了,把葡萄放在一棵树下,坐下来休息。忽然,远处传来了汪汪的狗叫声,猎人带着狗追来了!怎么办?狐狸妈妈大声喊:“呜——呜,有危险快逃呀!”

小狐狸听见妈妈的叫声,赶忙逃出山洞,向深山里逃去。后来,小狐狸到处在深山里寻找着妈妈的踪影,一年、两年,小狐狸不知不觉的长大了。有一天,小狐狸来到和妈妈住过的山洞附近的一棵树下,发现树下长着一串葡萄,它尝了一颗:“呀!好甜呀!”小狐狸又想起了妈妈的话:“你等着,妈妈这就去给你找吃的。”于是,小狐狸放开嗓子,对不知在什么地方的妈妈喊道:“妈妈,谢谢您!”

推荐母亲的故事通用篇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俗话都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可在我心里,母亲的身影却永远没发生过任何改变。在我的印象里,母亲的身影永远是那样笔直和挺拔,无论岁月给她的面容刻下多少痕迹,在她脸上总能看到温暖的笑容和那口洁白整齐的牙齿。每当想起母亲,内心痛苦之余总让我充满太多的遗憾和悔恨。

小时候总想,要是能永远能趴到母亲温暖的背上该多好啊!于是,我每次外出时总是耍赖,总是想趴到母亲那宽厚的背上,但是我在向母亲发出这样的信号时,内心不免生出一丝胆怯,生怕母亲的责骂。可是每次的要求之后,我总能得到满意的回应,母亲总是满脸笑容地满足我的要求。现在想来,那时的自己实在是不懂事,母亲每天要干很多农活,好不容易有了休息时间,还要接受儿子这样赖皮的要求,也许母亲是在享受子女给予的天伦之乐,但在这天伦之乐的背后,更多的是对子女们的付出,母亲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做的,时时刻刻身体力行地影响着她顽皮淘气的儿女。

记得刚上小学入学报名的时候,由于我年龄小,达不到入学的要求,老师跟母亲说,让我下一个学年再来报名。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立刻急了,脸上露出了不悦,可当着老师的面,我没敢直接表现出来,只是随手拉了拉母亲的衣襟,母亲立刻会了意,再次恳求老师把我收下。可老师的回答却很坚定:“政策就是这样,没关系,下一年来读也是一样的。”老师也委婉地安慰我:“小朋友,等你再长高一点再来,那样再来读书不是更好吗?”无奈之下,母亲只好牵着我回家了。其实我不是不明白老师说的道理,只是当时我有着一点小小的私心,因为平时和我一起玩耍的玩伴们都如愿地报上的名,他们上学去了,那我可怎么办呀?想到这些,我不禁急得流下了泪来。再想想,不行,我一定要上学,于是在回家的路上我就一直跟母亲讲“我要读书。”而母亲呢,却一直都在安慰我。回到家中想着我那些玩伴都上学去了,只剩下我一个,心里就十分难过,所以就整天的哭,只是哭。母亲实在没办法了,只得再次到学校里找老师说情,最后老师经不住母亲的软磨硬泡,同意让我到她班里试读,但前提条件是书要自己找,而且我家必须自己提供桌子和凳子。

就这样,我如愿地和我那些玩伴们一起走进了学校,看着母亲一手拎着小桌子,一手拎着小凳子,走在我前面高大、挺拔的`背影,我感觉母亲真伟大。

暑去寒来,我们姐弟三人在慢慢长大,在这成长过程中,母亲那勤劳的身影总是不断地在影响着我们,尤其是她那无论何时都笔直挺拔的身影和无论遇到任何事都时时绽开的笑脸。我们家其实也并不宽裕,我知道,母亲是用他的勤劳和父亲一起撑起了这个家。

一次偶然的发现,让我明白了母亲的辛劳。那是上三年级时的一天凌晨,那时天还没亮,大概凌晨五点多,正在甜美的梦乡中的我被几声“嗒嗒声”给吵醒了,我翻了个身,揉了揉惺忪的双眼,顺着虚掩着的房门往外一看,原来是母亲老早就起来在砍猪食,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即使坐在那里都是那样的笔直,我眼中朦胧了,鼻子中酸酸的。原来母亲每天都是这样的忙碌,起早贪黑地劳作,我明白了,那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们姐弟三人啊!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明白父母的劳苦,现在回想起来,母亲劳作时的一幕幕都还是那么清晰、历历在目。

母亲的那挺拔而勤劳的身躯不仅体现在她为了家、为了儿女上,还体现在她对儿女的支持上。在我高三毕业那年,我们家极其困难,房子破旧、围墙倒塌,急需重新修建房屋,而修建房屋已经花光了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还欠下了一些外债,而就在这时,我高三毕业考上了大学,在欣喜之余全家人都对我的学费发起愁来,当时我已经长大,明白家境的困难,自己想着要不就此放弃算了,也可以给家里减轻些负担,可自己却心有不甘,也就是在这时,又是母亲站了出来,把家里才收回来刚打下的谷子卖了,又腆着脸跟亲戚借了些钱,这样东拼西凑才勉强凑足了我第一年的学费。我知道母亲是顶着多大的压力支持自己的儿子,我也痛恨自己的无能,竟然不能为母亲分担一些压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母亲的故事通用篇七

由于有着6年的舞蹈训练,作为中央民族学院舞蹈系高材生的韩庚在进军韩国之前,已经具有相当不错的舞蹈水平。但他刚到韩国受训的时候,所在的班级却是最低的c班。对此,韩庚并没有丝毫意外:“这是肯定的啦,我刚到当然是从最基层开始。”当然,这也与韩庚以往练习的舞种截然不同大也关系,他表示,“我是学民族舞的,但一进去公司就要跳hithop和poping这种舞蹈,肌肉要一下一下的动,不同的舞蹈,肌肉动的位置又不同,挺复杂的。”就这样,身在异乡的韩庚连自己最拿手的舞蹈也要从零开始练习。

对于舞蹈练习,韩庚坦言自己从来也不会觉得闷,而且最喜欢一个人练舞。在当sm练习生的时候,他最高的纪录曾是连续练舞20个小时。这是否是经理人公司的要求?韩庚解释道:"这是我自己的要求,因为出道之前就有编好的舞蹈,还有歌,都要练。那时经纪人也不在,只有编舞的老师和我们,所以就自己练习,要准备最完美、最好的演出。”凭着扎实的基本功,韩庚在短短的半年内就从最低的c班升到了a班。他自豪地说:“那时候,a班就只有三个人,我、东海,还有恩赫。”

作为专业的舞者,体型偏瘦的韩庚在长期的练习下也受过不少伤。由于练舞时动作过激,韩庚的手臂曾经骨折,“当时确实也不知道哪受伤。因为我很瘦,所以去健身。有一天我做俯卧撑的时候,觉得胳膊很疼,我就跟经纪人说‘胳膊很疼,能不能去医院?’到了医院拍完片子,才知道是骨折了,问是什么时候骨折的,(医生)说应该是两个月前,但医生说骨折已经长好了,不过是长歪了。”所以,现在韩庚举手的时候,胳膊就会咯噔咯噔地直响,但幸运的是,这对他的演出并没太大影响。

推荐母亲的故事通用篇八

两个故事。

一个是我听来的。

外婆,母亲,婴儿,都坐在阳光融融的阳台上。是怎么出了疏忽,婴儿直坠下楼。小母亲大叫一声,情不自禁想扑出阳台外接住孩子——被人死死地抱住了。抱她的人,是孩子的`外婆。

她狂叫挣扎,嚎啕大哭:“你为什么要拦我,她是我的孩子呀。”

外婆也是满脸泪:“可是,你是我的孩子呀。”

一个是我亲眼看到的。

我在产科住院的时候,邻床的小宝宝一出世,就因为喝了一口羊水,进了nicu(新生儿急症病房),产妇倒还镇定,一边挂水一边问老公:“孩子额头上是不是有个胎记?是不是,是不是?”

产后第二天,她就咬牙下地,哆哆嗦嗦扶着墙一步一步向前挨,问小护士:“nicu几点探视?”

护士答:“不能探视,一天可以送两次奶。”

第三天,我听见她跟自己妈妈打电话,说着说着吵起来了:“我的孩子,你别管!”“啪”挂断了电话。

过了两个小时,还没到探视时间,她妈,一个瘦瘦小小的农村老太太轰隆隆冲进来了,带着哭腔,口音浓重,我只能依稀听出几个词:“冷。”电梯冷,走廊冷,女儿在坐月子,哪里都不能去。

女儿满眶是泪但是强忍:“我只看过她一眼!”

老太太说的什么,我这次完全听不懂,但我看到她枯瘦的手急急拍自己胸口,身体语言是:我替你看。

到后来,谁也没见着孩子,因为nicu真的真的,不能探视。

她后来跟我说:“都不知我妈怎么过来的。她刚来北京,也听不懂普通话,也不认字……”平时都是她老公开车接老太太过来的。

她们是母亲,而她们,是母亲的母亲。母亲们爱的,都是自己的孩子。她能理解她全部的痴,当孩子受到伤害,当心疼得不能放下,当确确实实血脉相连,但:你爱你的孩子,你不能伤害我的孩子。

这是母亲的母亲们,最曲折深沉的,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