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角论坛部长申请书怎么写 社团部长竞选申请书怎么写(六篇)

  • 上传日期:2023-01-17 16:27:31 |
  • ZTFB |
  • 12页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精选广角论坛部长申请书怎么写一

解决问题:

1、出示题1:“四(1)班有8组,每组6人,一共有几人?”要求学生解答。然后教师指出:解决问题就是根据“数量关系”来解实际问题。

2、出示题2:

(1)“方娟同学在第3小组,她前面有3名同学,她后面也有3名同学,问第3小组共有几名同学?”(现场表演)

(2)一根绳子要剪成3段,需剪几下?(现场操作)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有些实际问题要用特殊的数量关系来解答。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一)——用特殊数量关系解答的一些实际问题

[反思:从课题的复习开始,教师就注意抓住学生在解答时较易出错实际问题(前一道容易答“共有6名同学”,后一道容易误答为“要剪3下”)来引入新课,这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及思维的准确性,为后面的学习作了有效的捕垫。]

二、讲授新课

(一)准备知识:

1、下面的每两个“○”中间摆一个“△”,每行要摆几个“△”?

(1)○ ○

(2)○ ○ ○

(3)○ ○ ○ ○

(4)○ ○ ○ ○ ○

(5)○ ○ ○ ○ ○ ○

①指名一学生在黑板上演板,其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练习本上试画。

②引导学生观察填空:

各小题有()个“○”,中间摆了()个“△”。

③引导学生找出规律:“△”的个数总是比“○”的个数少一个。

④运用规律回答:如果有9个“○”,要摆几个“△”?12个“○”呢?

⑤教师小结:两个相邻“○”之间的部分称为一个“间隔”,有几个“间隔”就可以摆几个“△”。概括得出:间隔数=物体的总数量-1。

2巩固规律:口答

①五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如果每两个手指之间都夹一支粉笔(表演),可以夹几支?两个手指之间都夹两支呢?

②我们班一组有7个同学,1、3、5、7号同学站起来后,问:坐下的有几人?(现场表演)

[反思:善于运用“现场表演”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的理性认识作了铺垫和准备。同时这种表演形式因为有学生的参与,使得学生更加专注于听讲和思考,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引导分析:

①问: 100米 里有几个 5米 ?100÷5=20(个)。准备20棵树苗够吗?

②看图帮助理解: 100米 里共有20个 5米 ,实际上就是有20个间隔。

100米

5米 一个间隔共有20个间隔

③得出结论:20个间隔,应该要栽20+1=21(棵)树。

2、学生列式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列式完成下列板书:

间隔数

100÷5+1

应栽树的棵数

=20+1

=21(棵)

答:一共需要21棵树苗。

(三)即时训练,课本第118页“做一做”: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1、引导分析:

①设问:如果在每两棵树之间插一面小旗,一共要插几面小旗:(36-1=35面)

②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理解“36-1=3 5” 实际上就是表示间隔数。)

③得出结论:36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35个)

2、学生列式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计算完成下列板书:

树的棵数

6×(36-1)

间隔数

=6×35

=210(米)

答: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210米。

三、巩固练习:

1、联系实际练习:一栋6层楼房,每两层之间有22级楼梯,一共有多少级楼梯?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1+2+1=

(2)1+2+1+2+1=

(3)1+2+1+2+1+( )+( )=

(4)1+2+1+2+1+2+1+……+2+1=

50个“ 1”

(通过(1)——(3)的练习,引导学生发现数字的排列规律,做(4)时,先要求学生说出题中共有的特性,然后计算:1×50+2×49=148)

[反思:巩固练习3、4设计得比较巧妙,既紧扣本课所学内容,又能注意适当的变化,始终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愉悦中获取知识,获得用特殊的数量关系解答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

在解决问题时,要看清题目,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今天所学的特殊数量关系仅限于某些实际问题的解答,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用另外的特殊数量关系来解答,这有待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探讨。

[反思:小结有针对性和拓展性,使人感到余音缭绕,比起那种戛然而止的做法更有效,而且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

精选广角论坛部长申请书怎么写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运用鸽巢原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或解释相关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理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鸽巢原理的形成过程,体会和掌握逻辑推理思想和模型思想。

3、情感 态度:通过对鸽巢原理的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铅笔、纸杯、合作探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 唤起与生成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吗?今天,黄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牌,请5个同学每人随意抽一张,我知道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相信吗?来,试试看。

2、验证: 抽取,统计。是不是凑巧了,再来一次。表演成功!

3、至少2张是什么意思?(也就是最少2张,最起码2张,反过来,同一花色的可能有2张,也可能是3张、4张、5张...,一句话概括就是至少2张)。

确定是哪个花色了吗 ?(没有)反正总有一个花色,所以,这个数据不管是在哪个花色出现都证明表演是成功的。

4、设疑: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其实这里面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发现!

二、探究与解决

(一)、小组探究:4放3的简单鸽巢问题

1、出 示: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2、审 题:

①读题。

②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证明什么?

(我知道了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证明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③你怎样理解“不管怎么放”、“总有” 、“至少”的意思?

“不管怎么放”:就是随便放、任意放。

“总有”: 就是一定有,不确定是哪个笔筒,这个笔筒没有那个笔筒会有。

“至少”: 就是最少,最起码。至少有2支,就是最少有2支,不能少于2支。也可能是3支、4支、甚至5支。

3、探 究:

①谈 话:看来大家已经理解题目的意思了,眼见为实,就让我们亲自动手摆一摆、放一放,看看有哪几种放法?

②活 动:小组活动,四人小组。

听要求!

活动要求:每个小组都有笔筒和笔,请四个人中面对面的两人一人扶杯子一人放铅笔,另外两人一人口述一人记录,让我们齐心协力,摆出所有情况后,对照题目,看有什么发现。

听明白了吗?开始!

3、反 馈:汇报结果

同学们办法真多,有用画图法,有用数的分解来表示,都很清晰。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成果?

可以在第一个笔筒中放4支铅笔,其他两个空着。这种放法可以说成(4,0,0),(3,1,0),(2,2,0),(2,1,1)(课件逐一出示)

追 问:谁还有疑问或补充?

预设:说一说你比他多了哪一种放法?

(2,1,1)和(1,1,2)是一种方法吗?为什么?)

只是位置不同,方法相同

5、验证:观察这4种摆法,凭什么说“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2支铅笔”?

(1)逐一验证:

第一种摆法(4,0,0),是不是总有一个笔筒至少2支,哪个?放的最多的笔筒里有4支,比2支多也可以吗?

符合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第二种摆法(3,1,0),符合。哪个?放的最多的笔筒里有3支,符合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第三种摆法(2,2,0),放的最多的笔筒里有2支, 符合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第四种摆法(2,1,1),放的最多的笔筒里有2支, 符合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符合条件的那个笔筒在三个笔筒中都是最多的。

(2)设疑:我有一个疑问,第一种摆法(4,0,0)放的最多的笔筒里,放有4支,可以说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有4 支铅笔吗?说成3支也不行吗?

(3)小结:哦,原来是这样,要考虑所有摆法,然后在所有摆法中,圈出每一种摆法中最多的,再从最多的里面找到至少数,就能得出这个结论。

所以,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二)自主探究:5放4的简单鸽巢原理

1、过 渡:依此推想下去

2、出 示: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有( )支铅笔。

3、猜 想:同学们猜猜看,至少数是几支?(你说、你说)

4、验 证:你们的猜测对吗?让我们来验证一下。

活动要求:

(1)思考有几种摆法?记录下来。

(2)观察每一种摆法,能不能从中找出答案。有困难的可以同桌合作。

好,开始。(教师参与其中)。

5、汇 报: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中,共有6种摆法

分别是:5000 、4100、 3200、 3110 、2200、2111

(课件同步播放)

预设:我圈出了每种摆法中,放铅笔最多的那个笔筒,然后发现,放铅笔最多的的笔筒里面至少放有2支铅笔。

6、订 正:有补充的吗?噢,我们来看,这6种摆法,把每种方法里放的(停顿)最多的铅笔圈出来了,分别是5支、4支、3支、2支,从中找到至少数是2支。

7、小 结:恭喜答对的同学!同学们可真是厉害!请看,我们研究了这样的两个问题:

①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会讲为什么。

②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有几支铅笔?会求至少数。

不管是对结论的证明还是求解至少数,我们都采用一一列举的方法,罗列出所有摆法,再通过观察,得出结论。

(三)、探究鸽巢原理算式

1、谈 话:哎,如果这里有 100支铅笔放进30个笔筒,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有几支铅笔?

还是让求至少数,还用一一列举的方法来研究,你觉得怎么样?

(好麻烦,是啊, 想想都觉得麻烦!)

2、追 问:数学是一门简洁的科学,那就请同学们想一想,除了通过操作一一列举出来,有没有什么方法能一下子找到结果呢?

其实,我们刚才已经和那一种方法见过面,以4放3为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一种摆法,分别找一找,哪一种摆法最能说明: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有2支铅笔呢?

3、平均分: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我是这样想的,先假设每个笔筒中放1支,这样还有1支,这是无论放到哪个笔筒,那个笔筒中就有2支了,所以我认为是对的。(课件演示)

师:你为什么要先在每个笔筒中放1支呢?

生:因为总共只有4支,平均分,每个笔筒只能分到1支。

师:为什么一开始就要去平均分呢?

生:平均分,就可以使每个笔筒中的笔尽可能少一点。也就有可能找到和题目意思不一样的情况。

师:我明白了,但这样能证明总有一个笔筒中肯定会有2 支笔,怎么就证明了至少有2支呢?

生:平均分已经使每个笔筒中的笔尽可能的少了,如果这样都符合要求,那另外的情况肯定也是符合要求的了。

师:看来,平均分是保证“至少”数的关键。

4、列式:

①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4÷3=1……1 1+1=2

②讲讲算式含义。

a、指名讲:假设把4支铅笔平均放进3个笔筒中,每个笔筒放1支,剩下的1支就要放进其中的一个笔筒,1+1=2,所以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有2支铅笔。

b、真棒!讲给你的同桌听。

5、运 用: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有几支铅笔 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5÷4=1……1 1+1=2

说说算式的意思。

a、同桌齐说。

b、谁来说一说?

师:我们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这种方法更为快捷、简明。

(四)探究稍复杂的鸽巢问题

1、加深感悟:我们继续研究这样的问题,边计算边思考:这样的题目有什么特点?结论中的至少数是怎样得到的?

2、题组(开火车,口答结果并口述算式)

(1)6支铅笔放进5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面至少有支铅笔

(2)7支铅笔放进5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面至少有支铅笔

7÷5=1…… 2 1+2=3?

7÷5=1…… 2 1+1=2

出现了两种答案,究竟那种正确?同桌商量商量。不行我再救场(学生讨论)

你认为哪种结果正确?为什么?

质 疑:为什么第二次还要平均分?(保证“至少”)

把铅笔平均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啊。

(3)把笔的数量进一步增加:

8支铅笔放5个笔筒里,至少数是多少?

8÷5=1……3 1+1=2

(4)9支铅笔放5个笔筒里,至少数是多少?

9÷5=1……4 1+1=2

(5)好,再增加一支铅笔?至少数是多少?

还用加吗?为什么 10÷5=2 正好分完, 至少数是商

(6)好再增加一支铅笔,,你来说

11÷5=2……1 2+1=3 3个

①你来说说现在至少数为什么变成3个了?(因为商变了,所以至少数变成了3.)

②那同学们再想想,铅笔的支数到多少支时,至少数还是3?

③铅笔的支数到多少支的时候,至少数就变成了4了呢?

(7)把28支铅笔放进5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面至少放进(? )支铅笔。28÷5=5……3 5+1=6

(8)算的这么快,你一定有什么窍门?(比比至少数和商)

(9) 把m支铅笔放进n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面至少放进(? )支铅笔。(商+1)

3、观察算式,同桌讨论,发现规律。

铅笔数÷笔筒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你和他们的发现相同吗?出示:商+1

4、质疑:和余数有没有关系?

(明确:与余数无关,因为不管余多少,都要再平均分,所以就用“商+1”)

(五)归纳概括鸽巢原理

1、解答:那现在会求100支铅笔放进30个笔筒中的至少数了吗?

100÷30=3…… 10 3+1=4 至少数是4个

(因为把100支铅笔平均放进30个笔筒中,每个笔筒屉放3支,剩下的10支在平均再放进其中10个笔筒中。所以,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4支铅笔。)

2、推广:

刚才我们研究了铅笔放入笔筒的问题,其他还有很多问题和它有相同之处。请看:

(1)书本放进抽屉

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为什么?

8÷3=2……2? 2+1=3

(因为把8本书平均放进3个抽屉,每个抽屉放2本,剩下的2本就要放进其中的2个抽屉。所以,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2)鸽子飞进鸽巢

11只鸽子飞进4个鸽笼,至少有几只鸽子飞进同一只鸽笼?

11÷4=2……3? 2+1=3

答:至少有 3只鸽子飞进同一只鸽笼。

(3)车辆过高速路收费口(图)

(4)抢凳子

书、鸽子、同学就相当于铅笔,称为要放的物体,抽屉、鸽笼、凳子就相当于笔筒,统称为抽屉。物体数量大于抽屉数量,类似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解答。

3、建立模型:鸽巢原理:

同学们发现的这个原理和一位数学家发现的一模一样,让我们追溯到150多年以前:

知识链接:(课件)最早指出这个数学原理的,是十九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从这么平凡的事情中发现的规律,就把这个规律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狄利克雷原理”。以上这些问题有相同之处,其实鸽巢、抽屉就相当于笔筒,鸽子、书就相当于铅笔。人们对鸽子飞回鸽巢这个事例记忆犹新,所以像这样的数学问题就叫做鸽巢问题或抽屉问题,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一规律能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

揭示课题: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它们里面蕴含的这种数学原理,我们就叫做鸽巢原理或抽屉原理。

5、小结:分析这类问题时,要想清楚谁是鸽子,谁是鸽巢?

有信心用我们发现的原理继续接受挑战吗?

3、巩固与应用

那我们回头看看课前小魔术,你明白它的秘密了吗?

1、 揭秘魔术: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牌,你们5 人每人随意抽一张,我知道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

答:因为把5张牌,平均分在4个花色里,每个花色有1张,剩下的1张无论是什么花色,总有一个花色至少是2张。

正确应用鸽巢原理是表演成功的秘密武器!

2、飞镖运动

同学们玩过投飞镖吗?飞镖运动是一种集竞技、健身及娱乐于一体的绅士运动。

课件:张叔叔参加飞镖运动比赛,投了5镖,成绩是41环,张叔叔至少有一镖不低于(? )环。

在练习本上算一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谁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5相当于鸽巢,41相当于鸽子。把......)

41÷5=8……1? 8+1=9

在我们同学身上也有鸽巢问题,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六年级的情况。

3、我们六年级共有367名学生,其中六(2班)有49名学生。

(1)六年级里至少有两人的生日是同一天。

(2)六(2)班中至少有5人的生日是在同一个月。

他们说的对吗?为什么?

同桌讨论一下。

谁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1、367人相当于鸽子,365、或366天相当于鸽巢......

? 2、49人相当于鸽子,12个月相当于鸽巢......)

真理是越辩越明!

3、星座测试命运

说起生日,我想起了现在非常流行的星座。采访几位同学,你是什么星座?

你用星座测试过命运吗?你相信星座测试的命运吗?

我们用鸽巢原理来说说你的想法。

全中国13亿人,12个星座,总有至少一亿以上的人命运相同。尽管他们的出身、经历、天资、机遇各不相同,但他们却具有完全相同的命,可能吗?这真的很荒谬。用星座测试命运,充其量是一种游戏娱乐一下而已,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4、柯南破案:

“鸽巢问题”的原理不仅在数学中有用,在现实生活中也随处可见,看,谁来了?

(课件)有一次,小柯南走在大街上,无意间听到了一位老大爷和一个年轻人的对话:

年轻人:大爷,我最近急用钱,想把我的一个手机号卖掉,价格500元,请问您要吗?

大爷:是什么手机号呢?这么贵?

年轻人:我的手机号很特别,它所有的数字中没有一个数字重复......所以才这么贵的!

老大爷:哦!

听到这里,柯南马上跑过去悄悄提醒老大爷:“大爷,这是一个骗子,您要小心!”并且马上报了警,警察赶到后调查发现这个人果真是个骗子。

聪明的你,知道柯南是根据什么判断那个年轻人是骗子的吗?

(手机号11位数字相当于鸽子。0-9这十个数字相当于鸽巢,11÷10=1…1? 1+1=2,总有至少一个数字重复出现。)

4、 回顾与整理。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鸽巢问题”,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的类似于“鸽巢问题”这样的知识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挖掘。只要你留心观察加上细心思考,一定会在平凡的事件中有不平凡的发现,也能创造一条真正属于你自己的原理!

下 课!

板书设计:

鸽? 巢? 问? 题

物体? 抽屉 至少数

4? ÷ 3 =? 1……1 1+1=2?

5? ? ÷ 4? =? 1……1? ? ? 1+1=2?

7? ? ÷ 5? =? 1……2? ? ? 1+1=2

9 ÷ 5? =? 1……4? 1+1=2

11 ? ÷? 5? =? 2……1 ? 2+1=3

28 ÷ 5? =? 5……3? 5+1=6

100 ? ÷ 30? =? 3……1 3+1=4?

m ÷ n = 商……余数? 商+1

精选广角论坛部长申请书怎么写三

一 、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期末参加考试人数10人,本班学生总体上说比较爱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但也有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将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切实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内容包括:负数,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整理和复习等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是让学生:

1.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量的值估计另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方格纸等按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提取统计信息,解释统计结果,并能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体会数据产生误导。

6.经历从生活中问题、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数学的兴趣,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作业、书写整洁的习惯。

教学要求:

1、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几何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

3、学会绘制复式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能看懂、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所说明的问题。

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例应用题。

5、通过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复习整理,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 ,比例的应用,小学阶段主要数学知识的复习。

三、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教与学的效益。

3、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境,努力构建"和谐有效"课堂,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先形象具体,后抽象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4、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5、 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6、 抓好育尖补差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课。

四、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本班情况灵活: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

2.圆锥………………………………………………………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4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

3.比例的应用………………………………………………5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习(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

2.空间与图形………………………………………………9课时

3.统计与概率………………………………………………4课时

4.综合应用…………………………………………………4课时

精选广角论坛部长申请书怎么写四

《合理安排时间》是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里面的知识,是通过简单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本节课我是这么设计的:

客人到了,先为客人沏杯茶,这是常见的招待客人之礼,也是小学生比较熟悉的。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精心设计了先为客人沏茶,再请客人吃烙饼的活动场景,浓郁的生活气息,把学生请进招待客人的具体情境中。当画面呈现出妈妈让小明给李阿姨烧壶水沏杯茶的信息后,不马上提出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问题,而是让学生想一想,平时沏茶需要做哪些事,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处于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老师要相信学生,把学生推上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我以一个个的具体事例,组织一系列的观察、思考、操作和交流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体会优化思想。

例如:借助学生交流的成果,直观再现烙三张饼最佳方法的过程,让全体学生清楚的看到,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印证了学生的发现,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烙三张饼最佳方法的理解。再如:在学生一次解决四张饼、五张饼、六张饼的最短用时后,请学生讨论解决烙七张、八张、九张、十张饼分别最快需要几分钟的问题。这些活动,让所有的学生了解了小伙伴的发现,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了发现过程,领悟了数学思想方法,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这些活动,还带给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启迪。

上述教学活动既使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科学精神、积极向上学习态度的体验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在上课的过程中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尽量改善。

精选广角论坛部长申请书怎么写五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专门安排“数学广角”这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以往的义务教育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是新增的内容。本单元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鸽巢问题”,使学生在理解“鸽巢问题”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会用“鸽巢问题”加以解决。

在数学问题中,有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是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人)。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抽屉原理”。“抽屉原理”最先是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运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所以又称“狄利克雷原理”,也称之为“鸽巢问题”。“鸽巢问题”的理论本身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鸽巢问题”的应用却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论。因此,“鸽巢问题”在数论、集合论、组合论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鸽巢原理”的变式很多,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学生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此类问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鸽巢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能不能将这个问题同“鸽巢原理”结合起来,是本次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理解“鸽巢原理”的“一般化模型”。六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已达到能够掌握本章内容的程度。教材选取的是学生熟悉的,易于理解的生活实例,将具体实际与数学原理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

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体

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4)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受到历史唯物注意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

应用“鸽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会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

四、教学难点:

理解“鸽巢原理”,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进行反复推理。

五、教学措施:

1、让学生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借助学具、实物操作或画草图的方式进行“说理”。通过“说理”的方式理解“鸽巢原理”的过程是一种数学证明的雏形。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学习较严密的数学证明做准备。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的问题时,能否将这个具体问题和“鸽巢原理”联系起来,能否找到该问题中的具体情境与“鸽巢原理”的“一般化模型”之间的内在关系,找出该问题中什么是“待分的东西”,什么是“鸽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用“鸽巢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鸽巢问题”的一般模型。这个过程是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素材中找出最本质的数学模型,是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重要体现。

3、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鸽巢原理”本身或许并不复杂,但它的应用广泛且灵活多变。因此,用“鸽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有时要找到实际问题与“鸽巢原理”之间的联系并不容易,即使找到了,也很难确定用什么作为“鸽巢”,要用几个“鸽巢”。因此,教学时,不必过于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只要能结合具体问题,把大致意思说出来就可以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操作等直观方式进行猜测、验证。

六、课时安排:3课时

鸽巢问题-------------------1课时

“鸽巢问题”的具体应用------1课时

练习课---------------------1课时

精选广角论坛部长申请书怎么写六

人教六下第五单元《数学广角》中是对抽屉原理的学习,这一内容在以前是奥数的教学内容,新教材把这一部分内容纳入了数学广角。当第一次看到《抽屉原理》成为必学内容时,老师们都很困惑:这么难的内容学生能理解吗?我的印象里《抽屉原理》也是非常坚深难懂的。为了上好这一内容,我搜集学习了很多资料,对我帮助比较大的是一篇题为《解读“抽屉原理”教材——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的剖析》的文章,作者是湖北省仙桃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秦和平老师。文中对“抽屉原理”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使我对“抽屉原理”有了新的认识,也终于理出了头绪。抽屉原理是教给我们一种思考方法,也就是从“最不利”的情况来思考问题,所以要让学生充分体会什么是“最不利”。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是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节课运用这一模式,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提供探索空间。

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如:“把4根小棒放到3个杯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根小棒。” 把要求提具体,让学生在小组里摆一摆,看把4根小棒放到3个杯子里,可以怎样放?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法?然后再验证,看每一种摆法是不是都符合结论。这样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枚举法。由枚举出的各种摆法,引导学生理解“总有一个”和“至少”的含义,同时也通过观察每一种摆法,让学生初步感受到(4,0,0)、(3,1,0)、(2,2,0)这三种摆法都很满足结论,而(2,1,1)是刚好满足……3.注重引导提升。

分析时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一般性的数学方法来思考问题。这样设计,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本单元教学应注重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初步了解“抽屉原理”,学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