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汇总17篇)

  • 上传日期:2023-11-22 07:04:08 |
  • ZTFB |
  • 9页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7、总结的语言要简洁明了,易于理解。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经历的回顾和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篇一

本文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中存在的.四个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利于科研团队成长与发展的建议,主要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及时发现和培育有希望的科研团队,因势利导,为之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从科研成果的生产方面严把成果的质量关,杜绝低劣成果的产生;培养团队精神,加强团队内的冲突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科研人员组建科研团队的积极性.

作者:沈斌作者单位: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7刊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west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64关键词: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经济学

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篇二

五、资源和能源耗用状况:

(一)主要原辅料及来源:

(二)电:

(三)水:

(四)其它:

六、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七、经济效益分析:

(一)年产量:

(二)年销售额:

(三)年销售利润:

(四)投资回收期:

八、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申报单位)(盖章)。

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篇三

她,毕业就在基层一线从事农业技术工作,35年如一日扎根农田,潜心研究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热心推广传授新技术,服务果农、奉献社会,用始终如一诠释了对农技工作的初心使命和对果农的热爱。

对陈xx而言,学习之途是永不能停下脚步的。三十多年来,除了走进院校向书本学习,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向实践学习,走入田间地头向农民学习外,陈xx还积极反思并从中提炼升华,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认真撰写各类专业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0多篇,主编出版水果技术书籍6本,其中主编的《xx柚产销技术》一书,凝结了她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是第一本涉及xx文旦生产营销的参考书,结束了xx文旦产销没有系统理论知识参考支持的历史,为众多果农在xx文旦的生产和销售上指引了方向。

《xx柚产销技术》这本书的渊源要从上世纪90年代初说起。那时的陈xx刚毕业不久,对xx文旦的生产管理懂得不多,很想从书本上找到能学的资料。但xx文旦在全国就只有xx有,能参考的书都是柑橘类的书籍,可文旦在栽培管理上与柑橘差异较大,毕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更何况两者本身就是不同的品种,仿柑橘的栽培模式,会导致文旦品质下降、产量降低、裂果加重等情况。当她看到果农渴望知识自己又出不上力的那种无奈,至今难忘,于是就对自己暗下决心,一定要多学习,努力在将来为果农写一本属于xx文旦的书。这个目标直到二十年后的2013年终于实现了,为了写好这本书,陈xx耗费了一年半的时间,白天上班、晚上码字,没有参考书,就靠平时积累的工作笔记;碰到问题难题了,就找专家、找果农探讨,就在一边学习、一边总结的过程中,陈xx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出了《xx柚产销技术》。虽然中间也有过几次想要放弃,但是最后还是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田间管理、除虫喷药、疏花疏果……一套套堪比体力活的果园管理程序,在陈xx的手上却显得轻而易举,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我1986年中专毕业,进入xx苔山塘文旦联营基地当技术员,‘农活’干了30多年,这些工作对我来说都是家常便饭了。”她说作为一名农业技术工作人员,吃苦受累都是工作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把服务工作真真切切落实到田间地头才是她坚持工作这么多年的初心和目标。

1986年,陈xx从台州农校毕业后,来到了xx苔山塘文旦联营基地当技术员。苔山塘文旦联营基地是1979年围垦的海涂地,当时土壤含盐量很高,立地条件差,茅草丛生,一片荒凉,6000多亩围地种上文旦树的不到100亩。面对一米土层含盐量超过1%,ph值大于9的这么一大片盐碱滩涂,能否种植文旦、能否高产、能否创收等都还存在争议。作为技术员的陈xx,一参加工作就担负起这么大面积的滩涂种植可行性调查,从排盐蓄淡到土壤化验等一系列调查,她都亲力亲为。经过数年努力,苔山塘文旦联营基地建设成为绿色示范区。1991年著名生物学家谈家桢教授视察苔山塘文旦联营基地时欣然提笔写下了“世界名柚园”五个大字。

1992年,陈xx就职于清港镇农业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镇的水果生产技术工作。当时的垟根村是一个贫困村,村民有心种植文旦却苦于缺乏技术和管理,陈xx责无旁贷地担起技术指导工作,每天穿梭在果园与果农之间,走遍全村果园,帮他们解决产销难题。陈xx还办起“田间课堂”,每年坚持亲自给果农上课2-3次。

一棵文旦树致富一村人。金秋十月,走进“柚香村庄”垟根村,碧水蓝天、花果飘香,洋房遍地、游客络绎,如今的垟根村已是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从荒山到果园,从贫困到富裕,这个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看到这样的景象,她由心感慨:“多年的坚守,让垟根村文旦管理水平日渐提高,文旦种植走上良性循环轨道,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也是村民主要经济来源。”2020年垟根村1250人从事文旦种植,面积达2200亩,产量达5000多吨,年产值达3500多万元。周边的樟岙村、扫帚山村、王家村、翻身村等也纷纷扩大文旦种植规模,成为xx文旦种植的重要基地。

如今,xx文旦香溢四方,在全国有了知名度,更是发展为全国四大名柚之一,成为xx对外宣传的一张“金名片”。

“作为一名农业技术工作人员,只有服务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躬耕田野35年,与xx这份“甜蜜”的水果事业共同成长,因这份坚守,陈xx换回了农业增效、农民的丰收和信任,也体会到坚守带来的喜悦和收获。

为解决单家独户分散经营和卖果难的问题,陈xx在每种水果成熟前就去跑市场,下田头开展调研,及早进行产量预测,分析产销形势,及时撰写各类水果的产销形势分析报告,指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开展有策略的营销。此外,为做大做强xx文旦、葡萄等特色产业,改变xx果农组织化程度低、果品销售市场空间窄的落后状况,陈xx指导果农抓好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极力引导扶持果农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9家,拥有个体会员1350多人,注册资金300多万元,联结基地1。8万亩,增加果农的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和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提高果农经营的效益,促进农户走向专业化和商品化经营。

每年的台风都对海岛xx的农业造成较大损失,尤其是大棚葡萄,重则设施大棚被风吹倒,全园葡萄毁于一旦,轻则大棚薄膜被风掀起,棚内葡萄损失重大。2005年台风“麦莎”在xx登陆,葡萄大棚薄膜被风掀翻,果实经风雨淋湿,之后太阳一晒,气温升高,葡萄出现大面积的腐烂。陈xx至今难忘当时残酷的一幕:一家两兄弟承包了30多亩晚熟葡萄园,台风过后,两兄弟挑着一担担葡萄去倒掉,家人们在地头哭泣,一夜之间损失高达三四十万元,几年来的努力毁于一夕。看着农户颗粒无收,陈xx很心疼,当时她便坚定决心,一定要研究出抗台风的覆膜方法,不能再让农户流汗又流泪。

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篇四

7.参考文献.

实际和理论意义:

2.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同样是指导我们学习成长的有力武器,可以使我们全面的审视自己,弥补缺陷,克服弱点,发扬优点,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3.通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于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可以有效的实现做学问与做人、理论思想与社会实践、宽广知识和较强能力、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健康身体与心理等有机结合,实现自身和谐健康的成长,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现状:虽然科学发展观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宣传着,但是由于对科学发展观不全面的了解,以及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抽象化和其较强的理论性,所以很多大学生有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已无关,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没有任何意义的想法。并且有这种想法的大学生还在不断增加,甚至有部分大学生在根本不了解科学发展观的情况下,因为通过听他人说,而产生这种想法。这一切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本身群体的发展,甚至国家的建设。

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篇五

2019年,科技处将按照学校“十三五”规划总体要求和科技工作“十三五”规划目标管理任务,新增国家级或省级科研平台1个以上,市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以上。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以上,科技到账经费达5000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项以上,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0项以上。充分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全面提升科技水平,推动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科建设。

1.稳步推进“申硕”工作。加强省级一流学科建设和培育工作。继续推进“369”学科建设规划落实见效。

2.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做好与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阜阳师范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开设高水平的研究生课程,做好硕士生的校内培养。做好硕士生导师队伍和行业导师队伍建设工作。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加强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全职引进。

根据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方案建设目标,遴选1-2个实践创新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较强的校级科研团队进行培育建设。建设周期三年,对考核优秀的校级科研团队给予新一轮的支持,推荐申报省级科研团队。

三、创新平台建设。

1.继续开展校级科研机构的遴选工作,对2014年遴选的校级科研机构进行建设期考核,对2018年遴选的校级科研机构进行年度考核,根据科技工作业绩遴选1-2个校级重点培育科技创新平台。

2.做好省级平台的建设工作。新增国家级或省级科研平台。

1个以上,培育新建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以上、市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以上。

四、科研项目申报培育。

1.加强对2019高级别项目申报的指导工作,提前启动2019年各类国家级项目的申报工作,召开项目申报动员暨培训会。学校聘请国家基金评审专家对申报书提出修改意见,各学院应积极主动邀请同行专家有针对性地对项目申报书进行专项辅导,高质量完成申报书的撰写工作。

年校级科研立项资助一般项目20项和培育项目约20项,加强各类项目过程跟踪管理和科研目标考核。

3.做好省市重大项目规划与设计,积极承担地方科技计划项目,遴选面向区域支柱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项目3-5个进行培育,开展项目预研。

年科研经费达到5000万元,产学研到账经费不低于50%。

2.各学院根据科研经费指标,完成科研经费到账任务。六、标志性成果计划。

加强优势领域标志性成果的培育,催生有一定影响的高质量标志性科研成果。争取发表二类以上期刊论文100篇以上,出版专著2-3部、力争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项以上,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0项以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有所突破。力争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以上。

七、提升服务能力计划。

院建立相关产业研究院,全面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2.学校举办与地方政府的产学研对接会;各学院围绕自身学科优势,主办2次以上产学研项目专场对接会。

3.各学院成立二级科研机构,面向行业产业形成至少1个稳定的合作基地。

4.以科技服务专家团形式,继续开展“百名教授博士进百企”活动。其中学校分批组织教授和博士等深入滁州市产业园和产业集群,了解行业动态和企业发展现状,获悉第一手技术信息,为企业提供现场咨询、意向洽谈等活动;各个学院组织全体教授、博士、有关教师深入企业,汇聚力量,集中开展产品研发、科技攻关、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各类专题性合作洽谈活动,落实合作项目应不少于教授和博士总数的1/4。

八、营造浓厚科研氛围。

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篇六

—11—福建江夏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创新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综合实力强的研究队伍,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研创新团队(以下简称为“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凝练学术方向,提升研究水平,逐步建设一批充满活力的科研创新学术群体,培育和争创标志性科研成果,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为学校实现办学目标定位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第三条创新团队实行公开遴选,坚持“扶优扶强”和“择优汰劣”原则,突出特色,强化优势,目标考核,动态管理。

—11—依托,以优秀科研人才为核心,形成优秀人才团队,实现科研资源的有机整合。

第五条创新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集体,或是围绕某一重大研究方向、由1个或几个学科有效整合的学术团队。团队年龄结构合理、科学思维活跃、专业优势互补,有相对集中和稳定的研究方向2~3个,有共同研究的学术问题。学校鼓励团队根据研究工作需要跨学科、跨院部进行组建。

第六条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必须紧密围绕国家和福建aa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学科前沿问题与多学科交叉的新的学科增长点,以及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

第七条每个创新团队设负责人1名,应具有高级职称,或是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团队负责人应具有创新性学术思想,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团队中有较强的凝聚力、号召力;具有从事国家项目的科研能力和经验,近5年应至少主持1项国家基金项目或2项省级项目。

第八条创新团队成员5~8人,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其中,40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应不低于50%,成员专业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应包括博士、硕士、教授、副教授、讲师等。每位成员只能加入1个创新团队。

第三章申报与审批第九条创新团队采取自由申报、专家评审、学校审批的方式,原则上每3年遴选1次,建设期为3年。每期不超过5个创新团队。

—11—方向的先进性、人员构成的合理性、预期目标的可行性以及科研条件、科研环境等进行审核、审批。

(一)团队负责人填写《福建aa江夏学院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所在二级学院(部)整合资源,择优推荐;(二)科研处核实申报团队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可靠性;(三)科研处组织专家答辩评审,依据团队科研实力和完成任务的可靠性,择优选择;(四)评审确定的拟资助创新团队经公示无异议的,报校长办公会议批准后,正式发文公布获得资助的创新团队名单。

第十一条获得立项的创新团队应按照要求规划建设目标,明确人员分工,预算经费分配,报送《创新团队任务书》,审查确认后签订任务合同,有序推进目标任务的落实。

第四章建设与管理第十二条创新团队实行团队负责人负责制,承担团队任务的策划和组织的职责。团队应探索和建立运转灵活、高效有序、效率优先的内部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创新团队负责人由校长聘任,团队成员由团队负责人自行聘任。团队负责人不能完成和履行合同职责,学校有权提前解除其聘任合同,并在聘期内不得申请或加入新团队。

带格式的:缩进:首行缩进:0厘米。

—11—第十四条团队负责人和成员原则上不得变更。如因调离学校或其他客观原因,确实需要变更,需报科研处批准后执行。

第十五条学校对立项的工科类创新团队给予每期50万元建设经费,社科类创新团队给予每期30万元建设经费。资助经费一次核定,按初期立项的40%、中期考核的30%、末期结项的30%的比例分期拨付,于每期期初依据考核结果正式下达。鼓励二级学院(部)为创新团队进行配套资助。

第十六条创新团队带头人根据研究计划编制团队年度经费预算,并负责经费的管理使用。经费预算和开支范围按照学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有关规定使用(不列支间接费用)。主要用于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预研,重要标志性成果的论证,主办较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必需的关键设备仪器的购置等,学校有关部门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核与监督。

第五章目标与考核第十七条创新团队培育旨在发挥学校科研骨干传、帮、带的作用,通过以国家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为主要任务,不断汇集高层次人才,构建高层次平台,产出高水平成果。考核以团队整体业绩以及团队负责人引领作用为主要内容。要求每个团队的负责人或成员以第一完成人、且以“福建aa江夏学院”为第一单位,在建设期内须取得标志性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创新团队须至少获得国家基金一般以上项目立项1项;同时考核创新团队整体入选省部级以上团队计划、在学校认定的二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政策咨询成果被省部级以上政府采纳、获得省社科、科技成果三等奖以上奖励、出版学校认定高水平专著、组织高端学术会议等内容,作为团队考核验收、评定档次的业绩加分内容。

带格式的:缩进:首行缩进:0厘米。

—11—具体目标任务在《创新团队任务书》中确定。

第十八条科研处按建设计划任务书中签订的建设目标对创新团队定期进行检查、评估与考核。

第十九条创新团队负责人于资助中期向学校提交《创新团队中期进展报告》。科研处进行中期阶段性考核评估,达标的进入下一阶段建设;评估不达标的或经费使用未达60%的冻结经费并限期整改。3年后进行终期验收,完成任务的团队可以提前申请验收。

第二十条创新团队成员发表、出版与本资助有关的论文、著作、学术报告,以及申报成果奖励等,均应标注“福建aa江夏学院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字样。

第二十一条创新团队终期考核评估结果分优良、达标和不达标3类。对于优良类的团队给予优先推荐申报校级以上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对于优良类和达标类的团队,如果继续申请下批次团队,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将给予优先支持;对于不达标类的团队停止资助,并收回剩余经费;不达标类的团队可申请延期,如果在延期时间内完成任务,学校补足原定经费,延期最多不超过1年。

第二十二条同一科研成果只能归属于1个校级创新团队或科研机构。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三条创新团队统一命名为“福建aa江夏学院***创新团队”。

带格式的:缩进:首行缩进:0厘米。

—11—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科研处负责解释。

—11—带格式的:两端对齐,不允许标点溢出。

—11—。

—11—福建江夏学院党、政办公室2019年7月日印发。

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篇七

2015年,科技处将以“科技工作推进年”为契机,充分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全面提升科技水平,推动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计划如下:

(一)重点学科建设。

年对5个校级重点学科和4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进行年度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后续建设经费,遴选申报省级重点学科1个。

2.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推进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进程,继续做好与安徽工业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做好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工作。

3.总结评价“十二五”学科建设工作,编制“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

在现有人才团队基础上,根据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方案建设目标,遴选1-2个实践创新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较强的校级科研团队进行培育建设。建设周期三年,对考核优秀的校级科研团队给予新一轮的支持,推荐申报省级科研团队。

(三)创新平台建设。

1.继续开展校级科研机构的遴选工作,对2014年遴选的校级科研机构进行年度考核,根据科技工作业绩遴选2个校级重点培育科技创新平台。

2.完善“安徽地理信息集成应用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运行。

机制,完成多源地理空间数据的快速集成、建库与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地理信息深度挖掘与综合应用技术研究,依托数字滁州建设,实现产业转化与示范应用,深化协同创新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产业技术团队,产出1-2项有带动和影响力的落地成果。

3.做好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做好重点研究项目与一般研究项目的遴选和培育工作,获批2-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批6-10项市厅级科研项目,举办学术研讨会3-5次。

(四)科研项目申报培育。

1.加强对2015年高级别项目申报的指导工作,提前启动2016年各类国家级项目的申报工作,召开项目申报动员暨培训会。项目申请人应明确研究方向,提前撰写申报书,不受限项的教授和博士原则上要申报一个课题,学校聘请国家基金评审专家对申报书提出修改意见,各院(部)应积极主动邀请同行专家有针对性地对项目申报书进行专项辅导,高质量完成申报书的撰写工作。

年校级科研立项资助一般项目20项、规划项目约50项和培育项目约20项,加强各类项目过程跟踪管理和科研目标考核。

3.做好省市重大项目规划与设计,积极承担地方科技计划项目,遴选面向区域支柱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项目3-5个进行培育,开展项目预研。

年科研经费达到1600万元,其中产学研到账经费不低于50%。

2.学校依据各院(部)师资队伍构成情况及已有的研究基础计。

算提出院(部)科研经费任务指标,进行科研目标管理。

(六)标志性成果计划。

加强优势领域标志性成果的培育,催生有一定影响的高质量标志性科研成果。争取发表二类以上期刊论文100篇以上,出版专著2-3部、国家级授权专利30项以上,力争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有所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质量、数量持续提升、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面上项目突破。

(七)提升服务能力计划。

1.深化学校与合肥工业大学、滁州市政府三方合作;继续推进与全椒县、琅琊区、明光市的战略合作,争取再和定远县等1-2个县(区)人民政府开展全面合作。

2.学校举办与地方政府的产学研对接会2次以上,印发第二期《滁州学院科技服务能力手册》;各院(部)围绕自身学科优势,主办2次以上产学研项目专场对接会。

3.各院(部)成立二级科研机构和产学研中心,面向行业产业形成至少1个稳定的合作基地。

4.以科技服务专家团形式,继续开展“百名教授博士进百企”活动。其中学校分批组织教授和博士等深入滁州市产业园和产业集群,了解行业动态和企业发展现状,获悉第一手技术信息,为企业提供现场咨询、意向洽谈等活动,每学期开展1次以上;院(部)组织全体教授、博士、有关教师深入企业,汇聚力量,集中开展产品研发、科技攻关、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各类专题性合作洽谈活动,每学期开展2次以上,落实合作项目应不少于教授和博士总数的1/4。

(八)营造浓厚科研氛围。

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篇八

坚持以^v^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铸一流精神、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为目标,通过考核评比,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锤炼素质,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在全市组织系统形成创先争优、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实现我市组织工作“后发赶超”,努力跻身全省组织工作先进行列。

二、评比条件。

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指导思想明确。

坚持以^v^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开拓创新,积极探索组织工作服务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办法和新途径,不断开创和谐组织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业绩突出。

1.认真做好地方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工作,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抓紧研究和尽快建立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新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方式。以深入学习^v^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重点,抓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工作。

2.继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严格遵循党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认真执行近年来出台的“一法、一纲要、三条例、十一个法规性文件”,积极探索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的实施办法。

认真实施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试行办法,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有效防止和坚决抵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3.干部培养选拔和宏观管理工作扎实有效,认真贯彻执行《公务员法》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理顺管理职能,规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领导干部职数。干部监督工作,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得到明显加强。

近三年来没有发生选人用人上的失误。认真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干部信息工作不断改进,干部任免及档案工作进一步规范。

4.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深入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如数如质如期完成,扎实推进“双培双建双强”工作和“一支书”工作,“两新”组织和社区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党组织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5.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下发的保持^v^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党员道德建设,在积极探索党员教育和管理方面取得新成绩、新经验。

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督促、指导和监督。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6.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扩大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加强站点建设、使用和维护,进行有效的教学组织与管理,保障站点正常运转,学用效果明显。

7.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决贯彻人才强市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继续抓好市委、市政府制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等六个政策性文件的贯彻落实,加强人才体系建设,盘活用好现有人才,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积极拓宽人才工作领域,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三)自身建设过硬。

1.领导班子团结战斗。坚持和完善了部务会、办公会、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形成团结协调、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

2.努力提高组工干部素质。按照“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的要求,认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组工干部在勤政廉政、遵纪守法等方面起到表率作用。加大了组工干部的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力度,组工干部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3.内部管理规范。强化制度建设,健全和落实了组织工作各项制度,思想作风建设和机关内部管理明显加强,组织部门信息化取得成效,实现组织工作和内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4.作风深入。牢固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密切联系和服务于广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群众。对中央、省委、市委及同级党委的重大部署和组织工作各项任务的贯彻执行,责任明确,措施得力,落实到位。

5.工作指导得力。注意加强对下级单位和部门组织工作的经常性指导,组工业务培训工作、督查工作、信息工作等成效明显。

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篇九

2014年,科技处将继续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认真落实《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陕西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陕西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2-2020年)》,贯彻和落实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全国和陕西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以实施《陕西理工学院“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陕西理工学院贯彻、落实中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实施细则》和科技强校战略为重点,全面落实学校2014年党政工作要点安排的工作任务和创大工作年度责任目标任务,积极谋划、主动工作、创新措施、整合全校科技资源,推动我校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逐步推进“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

一、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高政策激励效率与效果。

以学校实施《陕西理工学院贯彻、落实中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学校科技政策的落实效率与投入产出效率。

学术骨干的培育力度;加强科技合作,建立更为紧密的政产学研用科技合作机制。

加强科技处内部管理,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为广大教师和科技工作。

学科-科研-人才工作的协调性,为学科建设服好务。

二、全力推动我校科研项目工作再上新台阶。

万元左右。

加大项目的筹划、预研、储备、申报、评审跟踪等过程管理,加强立。

项项目的进度督查,提高项目的完成质量与结题率,做好结题项目的申报、评审与归档等工作。

三、进一步提高我校科研成果的质量。

数、sci等四大检索及重要文摘收录(或复印)数增幅达到10%;获得专利。

200项;技术成果转化5项;省部级及其以上科技成果奖4-5项,厅局级科。

研成果奖8-10项。

加强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汉水文化省级重点。

研究基地、陕西理工学院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陕西理工学院技术。

转移中心、陕西省社科科普基地、汉中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管理、督促、检查与指导工作,提高省市级科研平台的支撑和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对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和研究所(中心)的建设力度,使其在科学。

级人文社科基金做好铺垫。力争在2年内获批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

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基地,申报成功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团队8~10个,全力培育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力争申报成功1个陕西省科。

技创新团队。新增5-6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

五、加强学术术氛围营造工作。

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举办学术会议、参加学术会议、举办。

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加强学术交流。2014年组织好2-4场座谈交流会,举。

办高质量学术报告会100场,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2-3场。

六、加强社会科技服务。

进一步加强首席工程师管理,促进科技人才对企业的直接服务;加大。

科技成果转化,引到学校科技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创造出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4年是我校创建特色鲜明的省内外知名大学的关键之年,科技处将。

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密切与各部门的配合协调,全力开展和推进各项年。

度工作。

2014年1月1日。

陕西理工学院科技处2013年1月1日印发。

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篇十

2012年是学校“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二年,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拓创新,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促进科学研究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整体提高,把我校建成具有一定影响的应用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中心和科技文化信息中心,根据学校总体安排部署,特制定2012年学校科技与学位工作计划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v^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加快转型为主线,以质量提升为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扎扎实实办好本科教育,务实进取做好地方文章,凝心聚力提升办学水平;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努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民满意的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本科大学。

二、工作思路。

4.争取承办国内、省内有影响的大型学术会议,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

6.积极准备新增本科专业的学位审核工作,并通过省学位办的评审。

三、具体任务和措施。

头人,积极申报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和省上有关人才扶持计划。

2.加强科研立项和管理工作。为全校教职员工做好科研服务工作,及时发布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信息,开展教师项目申报的培训,做好国家、省级纵向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全力组织教师投标各级政府各类科研项目和企业事业单位委托项目,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争取国家级项目立项3项,教育部项目1项,省级项目12-16项,教育厅项目20项左右。做好学校科研创新与应用校长基金项目及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按照项目是否对学校建设发展有利,是否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是否具有实用性和应用性,是否形成科研团队等原则进行审批立项。切实做好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中期评估检查工作,保证科研项目的进度和质量,督促到期科研项目及时结项。严把科研经费使用关口,做到合理开支。

单位的深度合作,督促二级学院与地方科技部门及企业单位签订的科技合作项目顺利实施。

4.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积极组织高层次学术活动,邀请40名左右国内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支持鼓励校内学者专家外出讲学、交流。争取承办一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一次全省性学术研讨会。承办5-10场校内青年教师学术报告会,举办学术月活动,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学术交流,使教师、学生更及时、更有效、更直接的了解学术前沿动态,激发教师学生的研究与学习动机,提升教学、科研、学习的质量。

5.认真做好学位工作。2012年保证新增本科专业顺利通过省学位办的评估并获得学位授权。进一步规范学位授予工作,以学位授予标准作为调控学生学习质量的杠杆和学风建设的有效措施,加强学生毕业论文的管理。将毕业论文、英语四六级成绩和学位授予紧密挂钩,不授予学位的毕业生将控制在毕业生总数的5%左右。

6.做好学术馆的服务工作,进一步拓展学术馆功能,为更多的学术活动和其他活动提供服务,营造更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

7.加强校内研究机构管理。制定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研究机构考核管理办法,开展研究机构评估考核工作。以此促进研究机构稳步、有序发展。鼓励各研究机构立足自身优势,有效整合校内各类资源,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努力促进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

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篇十一

项目类型:

所属学科:

研究期限:

201*年月至201*年月申请人:

承担单位:

联系电话:

手机:

e-mail:年月日填。

填写说明1.各项内容要认真填写,文字表达明确、严谨、扼要。

2.文字叙述部分用宋体小4号字。

3.申请者向所在单位学术分委员会申报,由学术分委员会汇总、审查,幵签署意见。对符合要求的申请课题统一报送校科技处科研管理科。

4.关于校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的资助范围和要求,请参阅《aaaa大学(华东)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一、简表申请人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职称研究方向所属科研机构项目信息项目名称隶属学科项目类型申请金额(万元)起止时间导师研究生创新项目填写主题词(3个)成果形式a:丏著、论文b:丏利c:软件d:样机、样品e:其它项目组成员姓名所在单位职称现研究方向或从事专业项目摘要(限400字以内):

注:1“类型”处填写如下编号:a青年基金、b科技丏项、c研究生创新基金。

2“导师”处仅限研究生创新项目填写。

3项目组成员“所在单位”具体到系、所、室、中心等。

二、项目立项依据(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科学依据等。附主要的参考文献)。

三、

项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此部分为重点阐述部分)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包括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五、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六、项目研究计划和预期成果(预期成果应切实可行,须量化可考核)七、研究工作基础1.与本项目有关的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2.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八、申请人和项目组成员简介(教育经历(从大学本科开始)和研究工作经历。主要科技成果、取得的发明创造、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情况、获得奖励等。)。

本申请书所报内容属实,且研究内容已经过检索查新。

申请者(签字):

年月日十一、所在二级单位及合作单位审查意见1.申请者所在单位的审查与保证(申请者所在单位对申请者的素质与水平及可提供的支持条件等签署意见)负责人(签字):

公章年月日2.合作单位的审查与保证(同意参加合作研究,保证对参加合作研究人员时间及工作条件的支持及需要说明的其它问题)。

负责人(签字):

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篇十二

一、项目提出理由:

承办人(单位)名称:

法定地址:

法定代表:

企业注册资本:

承办人(单位)简况:

三、项目主要资料: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的行业属性:

(三)产品名称及生产规模:

1。____。

2。____。

(四)项目总投资:

1。项目总投资________万元。其中:土建投资________万元,设备投资________万元,其它:________万元。

2。资金来源:

(五)项目建设拟选地址:;拟征土地:____________。

(六)项目建设资料:

土建:

主要设备:

其它:

四、生产工艺:

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篇十三

1、总体目标:

近年来,随着气象现代化发展,福建省布设了多种新型观测设备。团队拟在前期建设基础上围绕福建沿岸及近海的灾害性天气(重点围绕海雾)深入开展新资料融合应用和机理研究工作。以期通过各项研究及观察试验,加深对台湾海峡西岸海雾微物理特性认识,为预报预警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丰富海洋气象影响预报产品内容及实践意义,为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提升区域灾害预警和决策服务的能力。

2、人才建设目标:

团队建设期内将逐步完善科技人才梯队,根据团队现有人才优势,定向培养细分领域的骨干人才。将培养1~2名工程师晋升高工,帮助助理工程师全员晋升工程师。积极发挥团队成员间传帮带作用以及外部学习资源,全面提高团队成员matlab和python的编程能力,同时进一步提升科技论文撰写和会议交流水平。

3、研究目标:

4、本业务领域能力建设目标:

通过加强团队建设,积极研发海上降水实时反演产品,与陆地降水融合,为决策服务提供技术支撑。提供多种类型的影响预报业务产品,向海事、港口等部门提供决策材料。

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篇十四

这一计划要求团队的技术和成果要属于国际先进水平,参选者包括诺奖得主本人也要参加pk,现场做答辩。然而,如何和由谁来评判哪个团队是与之相符的呢?这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广东走这一步是全国第一,评选机制的探索考验着广东。这有关的操作文件,由省委组织部和省科技厅研究了一年,包括评审标准、机制和模式,还走访了国家多个部委和省份。

广东最后定出的专家评审的范围和方式都与众不同。首先,省科技厅将各个研发方向的目标交给国家科技部,由其来邀请评审过863、973项目的权威专家,两批一共有31位院士参与。由于这一计划强调要引领我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在评审过程中对产业化的权重分明显。尤其在第二批团队,评审人员中还有来自世界500强企业或行业协会的专家,他们拥有很强的产业发展把握能力。

专家们各自独立评审打分,省委组织部和省科技厅按照分数的排列,自动得出参加答辩的团队。

团队进入现场答辩后,评审人员还增加了省直职能部门领导。因为团队项目要能够符合产业发展实际需求,解决如产业“发动机”一般核心的关键技术问题,那么这些厅局领导对我省实际情况较为了解。

连续两届担任评审的王越院士说,高科技项目实施起来,未来效益和前期风险都很高。有的团队所设计的目标定位过高,言过其辞。但专家们可以察觉其执行起来成功率不高,在严格评审中就过不了关。

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篇十五

要搞好科研管理,首先要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管理观念和指导思想。在这一趋势和背景下,转变体育科研观念、改革科研管理模式、促进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将成为重要途径。结合体育部教师具体科研情况,提出了以下的科研发展思路:

1、大力倡导创新性、原创性研究,减少低水平重复性的研究;

5、在中青年教师中倡导运用先进技术手段从事科学研究,创新思想,增加科研方法中的科技含量。

二、健全团队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是科研管理十分重要的方面,为科研团队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政策支持。为了鼓励体育部广大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出台了以下政策办法:

1、制定与学校科研奖励办法相配套的奖励措施。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多学习,多探索,多创新,对有突出表现的成员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如下:

特等奖:5,000元

a.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一等奖;

b.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一等奖;

c.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

一等奖:1000元

a.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二等奖;

b.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二等奖;

c.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

d.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

f.教材主编三十万字;

二等奖:500元

a.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三等奖;

b.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三等奖;

c.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三等奖;

d.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

f.教材副主编十五万字;

三等奖:200元

a.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三等奖;

c.教材编委四万字。

2、根据体育部科研团队实际情况,将科研团队成员的工作进行合理分工抓落实。团队分2个小组,宣传干事1名,团队秘书1名,其他成员各负其责,做到分工明确,立足本职,促进共同发展。

3、制定和规范科研团队会议制度。为了更好地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增加团队成员在科研方向和手段等方面的交流与协作,及时沟通和汇总新的体育科研动向,体育部将科研团队参加会议制度化,规定每月第一周周三下午3点体育部会议室定期举行团队会议,团队成员会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负责人定期进行检查。此外,团队成员不定期的举行相互交流和学习,团队成员还利用课前课后讨论、研究。

4、扩大对外交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积极吸收外来先进科研经验进行自我补充和提高。体育部科研创新团队不定期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举办讲座或座谈,扩大团队成员的知识面和交叉学科的'知识,同时也组织科研团队到兄弟单位取经,吸取先进经验。

5、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要求每名团队成员,把近期的科研状况和掌握的学科动态进行归纳总结,在会议上进行交流。团队会议不得无故缺席,并要求积极参加团队组织的各项活动。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科学研究的整体实力,促进相关研究领域的交叉与合作,培养和支持一批优秀的创新群体,提升科研队伍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创新团队建设遵循“整合资源,支持重点,突出特色,动态发展”的原则,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主要目标是培育和产生原创性重大科研成果,培养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创新人才群体,为学校申报省部级及以上优秀科研团队做好培育工作。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三条 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团队的研究方向符合国家科学研究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方面特色鲜明,研究领域交叉性和创新性较强。

第四条 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相对稳定的队伍。创新团队的带头人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较强的创新意识、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年龄在申报当年不超过45周岁,近5年以来在国家核心及以上级别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主持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团队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人数不得少于5人,平均年龄在45周岁以下,6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级职称。

第五条 有条件良好的科研平台支撑。创新团队原则上以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或校级各类科研平台为依托,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工作氛围。

第六条 有优势明显的学术水平。创新团队的学术水平在全省同行中应具有明显的优势,近5年人均至少有2篇论文被sci、ei、cssci收录;获科技成果奖或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市级及以上级别的社会科学奖1项。

第七条 具有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创新团队在申报时须有在研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或有教育厅重大项目;在研项目获资助经费总额理工类在20万元以上,人文社科类在5万元以上。

第三章 申报与评审

第八条 学校科研创新团队两年评选一次,评选数量视当年具体情况而定。申请建设的团队要认真填写《长春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以团队带头人所在院系、研究所或科研机构为依托单位,不受理个人申报。经依托单位审核批准后,上报科研处。

第九条 每次申报数额,原则上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不超过2个,校级各类科研平台不超过1个。

第十条 学校本着“鼓励创新、科学公正、择优支持”的原则组织校内外专家对申报建设的创新团队进行综合评议和审核。重点考察研究方向是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以及人员队伍、研究条件、研究基础等各项内容是否符合创新团队要求。

第十一条 经过专家评审和团队带头人的答辩,选出候选团队提交校学术委员会审议,由校学术委员会确定学校科研创新团队。

第四章 政策支持

第十二条 学校对创新团队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第十三条 获得批准的学校创新团队可以优先申报上级部门组织申报的各类创新、优秀团队。

第十四条 学校优先推荐创新团队成员申报各级各类优秀人才项目;优先支持团队成员赴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研究,所需经费依照学校相关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五章 组织管理

第十五条 获得批准的创新团队,由学术带头人填写《长春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研究计划》一式三份,经所依托单位的学术委员会审查后,报科研处备案。

第十六条 根据团队建设需要,各创新团队可以聘请一位国内外同领域知名专家作为团队指导教师。各团队所聘请的团队导师需由相关部门按学校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履行相关手续,接受相应考核。

第十七条 创新团队实行年度考核制。每年年底由团队带头人填写《长春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年度工作报告》,并向校学术委员会进行汇报。

第十八条 学校对创新团队实行总体目标考核,不对团队成员个人进行考核。具体目标是,每个创新团队在三年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4项,或获得发明专利3项,或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2项。

第十九条 经费管理:

(一) 每个创新团队所获得的资助经费分年度下拨,并与年度考核挂钩;

(四) 如第一年度未完成三年总任务的三分之一,第二年度初期下拨上年度资助金额的一半,第二年未完成三年任务的三分之二,暂停拨付资助经费,待第三年全部任务完成后,一次性将缓拨经费补齐。如果第三年仍未完成任务,经费拨付终止。

第二十条 创新团队导师、带头人因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履行职责或团队核心成员变动等,要及时向科研处提交人员调整的书面报告,科研处视情况做出重新聘任团队带头人或取消该创新团队建设的决定。

第二十一条 三年未完成团队工作计划和被取消的团队带头人,三年内不允许再次申报。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实施办法于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解释权在科研处。

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篇十六

2017年,科技处将按照学校“十三五”规划和审核评估的总体要求,以及科技工作“十三五”规划目标管理任务,充分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全面提升科技水平,推动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重点学科建设。

年对2个校级重点学科年度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后续建设经费;对2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进行建设验收。并进行新一轮校级重点学科的遴选申报。做好申报省级重点学科1个和硕士点的准备工作。

2.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做好与安徽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积极推进与安徽工程大学就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签署协议。做好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工作。

根据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方案建设目标,遴选1-2个实践创新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较强的校级科研团队进行培育建设。建设周期三年,对考核优秀的校级科研团队给予新一轮的支持,推荐申报省级科研团队。

(三)创新平台建设。

1.继续开展校级科研机构的遴选工作,对2014年遴选的校级科研机构进行年度考核,根据科技工作业绩遴选1-2个校级重点培育科技创新平台。

2.完善“安徽地理信息集成应用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机制,完成多源地理空间数据的快速集成、建库与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地理信息深度挖掘与综合应用技术研究,依托数字滁州建设,实现产业转化与示范应用,深化协同创新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产业技术团队,产出1-2项有带动和影响力的落地成果。

3.做好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做好重点研究项目与一般研究项目的遴选和培育工作,举办学术研讨会3-5次。

(四)科研项目申报培育。

1.加强对2017高级别项目申报的指导工作,提前启动2017年各类国家级项目的申报工作,召开项目申报动员暨培训会。项目申请人应明确研究方向,提前撰写申报书,不受限项的教授和博士原则上要申报一个课题,学校聘请国家基金评审专家对申报书提出修改意见,各学院应积极主动邀请同行专家有针对性地对项目申报书进行专项辅导,高质量完成申报书的撰写工作。

年校级科研立项资助一般项目20项、规划项目约50项和培育项目约20项,加强各类项目过程跟踪管理和科研目标考核。

3.做好省市重大项目规划与设计,积极承担地方科技计划项目,遴选面向区域支柱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项目3-5个进行培育,开展项目预研。

年科研经费达到2500万元,其中产学研到账经费不低于50%。

2.各学院根据签订的目标任务书的科研经费任务指标,完成科研经费到账任务。

(六)标志性成果计划。

加强优势领域标志性成果的培育,催生有一定影响的高质量标志性科研成果。争取发表二类以上期刊论文100篇以上,出版专著2-3部、国家级授权专利30项以上,力争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有所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质量、数量持续提升、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面上项目突破。

(七)提升服务能力计划。

1.深化学校与合肥工业大学、滁州市政府三方合作;继续推进与全椒县、琅琊区、明光市等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做好服务地方的工作。

2、做好国家级星创天地“皖农乐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学院的建设工作,立足滁州地方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

3.学校举办与地方政府的产学研对接会2次以上;各学院围绕自身学科优势,主办2次以上产学研项目专场对接会。

4.各学院成立二级科研机构和产学研中心,面向行业。

产业形成至少1个稳定的合作基地。

5.以科技服务专家团形式,继续开展“百名教授博士进百企”活动。其中学校分批组织教授和博士等深入滁州市产业园和产业集群,了解行业动态和企业发展现状,获悉第一手技术信息,为企业提供现场咨询、意向洽谈等活动;各个学院组织全体教授、博士、有关教师深入企业,汇聚力量,集中开展产品研发、科技攻关、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各类专题性合作洽谈活动,落实合作项目应不少于教授和博士总数的1/4。

(八)营造浓厚科研氛围。

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篇十七

所属学科:

研究方向:

团队带头人:

依托单位: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填表日期:

填写说明及要求一、根据《aa外国语大学xx翻译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川外南译科发〔2017〕4号)》有关规定,团队及承担二级单位与学校订立本任务书。

二、本任务书是团队经费拨付、检查、评估、验收的重要依据。任务书中的有关指标应与申报书中的指标契合。

三、

团队主要成员本人应在任务书上亲自签名以示同意,团队成员未经学校批准,不得自行调整。

四、在填报本任务书时,任务书编号根据下达通知中的“编号”填写。

五、本任务书用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请不要用塑料封面或塑料文件夹),一式3份,经承担二级单位审核无误后与电子版一同报送科研处。

他成员注:本表限一页填完,不能跨页二、团队基本情况和发展目标(简述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团队形成的背景和发展目标等,2000字以内。)。

承担项目及奖项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其他项目数量(项)经费(万元)奖励(项)数量(项)经费(万元)奖励(项)数量(项)经费(万元)奖励(项)专利、论文及著作申请专利授权专利论文专著(译著)教材发明实用新型国外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国外专利总数scieiistpcssci北核学术交流科研成果转化管理机制(限100字)团队特色(限100字)举办国际国内会议(次)派遣团队人员到国内外参与学术活动(人次)(如在团队建设期内预计有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请填写此栏)。

注:任务书中的有关指标应满足创新团队评估考核条件。

四、经费预算(单位:万元)栏目总经费支出科目金额主要内容图书资料费数据采集费调研差旅费设备购置和使用费会议费咨询费劳务费印刷出版费成果评审费其它支出五、团队负责人承诺团队负责人承诺:

团队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六、依托二级单位意见二级单位(公章):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七、学校意见。

学院(公章):负责人(签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