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思想道德大一论文范文范本(模板8篇)
- 上传日期:2023-11-22 01:31:16 |
- ZTFB |
- 8页
教育是指教育目的明确,以过程性和系统化方式实现的一种社会活动。当我们面对一个不确定的情况时,如何应对并处理它,是一个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总结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我们应该不断改善和完善自己的总结能力。
思想道德大一论文范文范本篇一
摘要:新时期,党校教师以其高度责任感和工作热忱开展教育工作,培育领导干部及政治理论人才,经过研究探索,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学员素质,展现了教师的良好品质和思想道德。为防止有些教师产生思想滑坡,要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党校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和方法,与各有关人员相互借鉴和提高。
关键词:党校教师;思想道德;建设。
及培训教育体系的衡量,重要的部分是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所以,党校要加强和重视教学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以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的干部和人才都具体高超的综合素质
,给党校教师建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增强党校教师道德,不只是要有认识,更要有师德规范。师德规范教育通常有政治、思想、道德等教育。要提高和加强党校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基本的是要实施理论学习。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内容的领会和充分理解,进而对自己的信念更坚定,要改造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有效实施工作实践有效指导[2]。党校教师进行相应理论知识深入学习,要以校委及教师政治学习作为基础,研究和应用教师能容易接受的方式实施学习,要丰富和调整学习内容,增强学习兴趣,有针对有目的的学习政治理论知识,要进行灵活应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各种方式,如学习原文、组织讨论、观看录像、实施讲座等方式。学习内容是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等重要思想,也有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等,与当前形势、政策、热点等相结合,学习先进,利用一些教材或实例等增强自我提高和教育。利用精心设置学习内容,重视实际效果,让党校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时可以与中央精神相融合,同时也要和党校实际想结合,让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可以有信念观念更坚定、人格更完善、素质能有效提高的作用,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让党校教师不断丰富思想,提高道德水平,坚定政治信仰,进而可以给人才培养,给党校发展打好基础。
党校每年都有新教工加入,必须实施岗前培训教育,学校要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培训、考核等制度。刚加入的教师,很多是大学毕业生,刚进入工作岗位。利用相应的岗前培训,能使教师充分正确认识自己的教育工作,使其感觉到自己职业重要而神圣,同时也要体会到肩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进而让这些教师有热爱事业情感,有信心更好的开展工作。刚加入党校教师队伍的老师,要加强理论知识和道德品质教育,在进行理论知识传递过程中,塑造良好人格,使之德才兼备,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进而能有效给党的教育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实际的培训过程中,要使新教师了解党校历史及改革、发展历程及现状,明确党校教学目的和发展目标。并且,要让这些教师经受党校文化底蕴及学校教育精神熏陶和感染,使其爱校、爱师。经过相应的教育,让这些年轻教师能以自己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掌握学习和工作经验,有自己志向和目标,是自己政治信仰更坚定,不断提高师德和综合素养,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党校是对领导干部培训教育及思想道德建设的场所,党校教师具有对领导干部和优秀理论人才培养和教育的责任。新时期,党校教师要和时代发展相适应,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党校要对教师思想道德建设高度重视,进行思想道德建设体系科学创新和有效完善,让老师自觉行动,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全身心投入参加党的教育工作中,并提高教育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思想道德大一论文范文范本篇二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的环境和文化的氛围。校园文化因为其自身的趣味性和丰富性会吸引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创设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校园文化,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来让小学生真正的感受到道德力量的伟大,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体会去学习,帮助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校园文化;小学生;思想道德。
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空间的以育人为主要导向的一种隐形的文化,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逐渐发展的阶段,校园文化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向小学生们渗透着浓浓的德育的知识,正在以无形的语言来教育感化着学生。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的环境和文化的氛围,校园文化包括着学校的建筑设计文化、校园的景观文化以及学校的历史传统、学校的校风校训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等都是学校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学校的外在硬件设施以及学校的价值标准、校风校训、传统习惯和规章制度等都包括在内。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对外的一个形象是学校的象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增强学校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校园文化的功能并不是直接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在学校的校园之中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得到的,校园文化可以促進师生之间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的不断地进步,学生思想道德的进步不一定是完全要借助于老师的讲解,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的建设等都是让学生通过过程的体验才能获得的好的体会。学校的校园文化还能塑造良好的道德的情操,学生通过在组织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还能体会到做一件事情坚持的重要意义。校园文化就像是无形的老师,在学校的各个角落都让学生通过这种无声的教育来将良好的道德品质融入自身。
小学生是处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之间的属于儿童期,这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形成的初期,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所形成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将会对他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现在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存在着稚嫩性,小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道德的认识也只是在表面层次上,小学生还不能道德观点、原则上去评价自己和别人的德行,他们往往都是用具体的行为的表现去认识别人的品行,在道德的评价上,小学生常常会被家长或老师所左右,小学生的思想认识范围比较窄常常带有幻觉性,在道德行为上也缺乏坚持性。研究表明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小学生还没有形成道德信念到了小学三四年级小学生形成了初步的道德信念但是这些道德信念的自觉性不高,到了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小学生逐渐的形成了自觉地独立的坚定的道德信念但是他们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也不是很系统。但是儿童的可塑性很强,儿童就像是一张白纸一样,这也为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切的外界的因素都是小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外界的一切因素都将是小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因子,这个时候校园文化的隐形的因素一旦进入到了小学生的头脑中就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具有重大的作用。
(一)加强校园教育文化的活动建设,用健康的文化武装学生的思想头脑。
有特色的有意义的校园文化能够为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校园文化活动是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的手段和方法,教育的本质本来就是一个知识的传授,校园文化是文化气质、道德风貌和人文环境的总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多种多样,例如,多多举行文明学生和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的评比表彰。让学生自己设计校园标语进行校歌校标的评比,还可以组织小学生专题讲座、手工制作、体育运动会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校园文化的活动体现。例如,有的小学生没有集体的意识,经常自己独自活动,多组织一些体育运动活动进行班级成绩的评比,这个时候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往往就被激发了出来,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班里的学生都在为班级荣誉拼搏的时候他们就会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意识。
(二)加强建立有特色的校园制度文化。
加强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健全管理体系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让学生的思想品质一直朝着规范的方向发展,从各个方面从细节处,例如,升国旗、放学路队等都严格规范制度,对小学生既要慈爱也要严格要求,因为小学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严格制度的建设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有制度的严格的要求可以让学生心中始终都有规矩意识,形成自我教育的良好的效益。校园文化形成一定的规章制度,何时更新,围绕怎样的主题进行等等有秩序就有一定的执行,当学生为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主动地去搜集去建设的过程中更好的接受耳濡目染的道德教育。
(三)加强多姿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的建设,增强校园文化的活跃性。
寓教于乐是现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很好的途径,多多组织一些有关道德主题生动有趣的校园艺术文化可以让学生在组织排练、演出的过程中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道德的魅力。例如,组织以“友爱”为主体的校园艺术节,就可以将艺术节活动分成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小品比赛、书法绘画比赛等形式。有些小学生不愿意与其他的小朋友进行分享,自私的意识慢慢的在自己的头脑中滋生,通过组织小学生们进行一些艺术活动能够让小学生们在一个大的集体里体会团结的力量感受合作的意义,渐渐的自己的利己主义思想也就淡化了许多,还会养成乐观的心理态度。
结语:
小学时期是儿童思想道德发展和成熟的关键时期,小学校园是小学生在小学时期成长生活的重要的场所,老师成为了陪伴小学生成长的关键性的人物,加强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必须要重视学校的作用。校园文化因为其自身的趣味性和丰富性会吸引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创设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校园文化,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来让小学生真正的感受到道德力量的伟大,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体会去学习,帮助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王艺潼.小学校园墙面文化的教育价值导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2]王婷婷.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
思想道德大一论文范文范本篇三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指运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品德素质水平。思想品德教育在我国一直被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它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
当代大学生基本都属于90后,大多数孩子在家中属于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情况趋于中等水平,孩子从小习惯了相对优厚的生活条件,在各个方面形成了很强的“竞争意识”,这种思想在潜意识里影响了他们的个体行为,在更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形成,鉴于此种情况,大学生应该不断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教育。
在大学生入校后,学校和老师应该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即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杨小平曾说过:“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养成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生。乌申斯基也曾说过:“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地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了。”由此,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养成教育的意义也就可想而知了。在大学生的群体里,有不少的学生家庭经济实力雄厚,在生活中铺张浪费,奢侈成风,甚至有个别学生酗酒成风,这样的现象不仅危害到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更给他人带来了恶劣的影响,致使个别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跟着效仿,养成了很强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给自己和家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压力,使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面对这样的生活习惯,作为高校的老师,我们应该及时了解情况,在班级召开“倡节约、讲文明、做合格大学生”等类似的公开主题班会,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思想教育,通过实例对两类同学进行不同层次的正反面教育,进行定期抽查跟踪,不断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家长、为学生、为学校送上满意的答卷,更为社会输送合格优秀的毕业生。相反,很多同学从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把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很好的继承了下来,刻苦学习,不断补充自己所需的一切知识,为积极将来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终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在学生不断地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同时,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大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尚未定型的青春期,极易受各种思潮的影响而产生思想波动,处在人生道路的出路口。教育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当着学生灵魂塑造、道路引领的道义责任。以心理教育理念春风化雨,实施教书育人工程,为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添一份固化剂,给一份定力。现在的大学生是思想超前的一代,他们的很多想法在很多年龄大一点的老师看来都属于“另类”,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并非常人所能理解,但反应速度却是相当的快速,他们的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现在青年人的主流思想,所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心理教育是时代的需求、社会的必然,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培养健康的人格,有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更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思想品德的效仿和影响。很多大学生在刚入大学时,跟所有同学一样有着很多心理问题:首先是目标失落与确立的冲突,在中学阶段,大家都有一个具体的目标“考大学,”随着“上大学”这个直接、实在、确定的目标实现,大家开始寻找新的目标作为自己的学习动力,但是由于对大学生生活缺乏了解,所以,确立目标时产生了许多心理冲突。其次,“理想的大学”同“现实的大学”之间的矛盾使他们产生了深深的目标失落感。以前在他们心中大学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殿堂,刚入校时也十分兴奋、愉快,但兴奋和激动之后,却发现现实中的大学原来是如此的平淡、枯燥,“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日复一日无限循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引起心理冲突,不少的学生选择被动的顺应环境,而不去主动适应环境,使个人与环境之间失去了应有的和谐。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帮助他们分析原因,交他们自己做出实事求是的个人评价,逐渐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客观认识个人能力的优势和劣势,确定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收到磨练和考验,从而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大学生是国家各项建设的主力军,更是尖端技术产业的领军人物,他们在生活、学习上的各种细节对自己后期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就涉及到了对他们修正教育的问题。所谓“修正”就是对他们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出现的细小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帮助他们进一步完善自我,教育他们经常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也可以说是对他们的“塑性”教育、精英教育,他们言行举止的规范化体现了制定国家化的人才标准,为学生将来在治理国家和发展学术中充当精英角色做准备。这样的大学教育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是管理,并且在指导整个社会发展中,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新技术、新知识的主要港口。新知识、新技能只有通过大学的扶持和传播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除了依靠高校教育工作者努力和学生个人修养的自我完善,还要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他们之间要做到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但是这些毕竟是外因,大学生更多的需要自我约束、自我校正、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内省与慎独意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更有实效性。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有着艰巨的任务和使命,我们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纯净”、高尚、精英人才的重担,我们要切实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
大学就是一个较单纯的小型社会,每个人都扮演这不同的角色,老师作为这个小社会中思想先进的群体,就要时刻以一种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只有彼此间相互信任,相互努力,我们思想的进步才会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肖水源.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刘建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3]李笑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4]冯永刚.多元文化背景下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应答[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5]郏凤华.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嬗变与重构[d].山西大学,2010.
思想道德大一论文范文范本篇四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者。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特殊性。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特殊性分析。
关键词:思政课;师德建设。
1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一所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而师德是一个教师所应固有的灵魂,因为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教书育人、完成人民所赋予的神圣使命的重要前提,对学生的成人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思政课教师的师德是指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每个思政课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情操、道德观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是每个思政课教师在授课时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总体来说思政课教师中的大多数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他们厚德博学、为人师表,以培养合格人才、繁荣学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己任,积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市场经济自身所包含的趋利性、自发性等消极因素,已经和正在对部分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产生消极影响,使得少数部分教师出现了对理想前途感到迷茫、政治立场不坚定、政治觉悟下降等不良现象,使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弱化。因此研究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特点,挖掘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规律并探索建立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我国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民办高校整体师资队伍的建设都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2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特殊性分析。
强调要培养一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功底扎实、善于联系实际的教学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要求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方永刚同志为榜样,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提高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深入实践,了解学生,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注重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做教书育人的典范。
2.2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具有可塑性的,所以应培养教师的自律意识。
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是受过多年的高等教育的,对于大是大非、善恶美丑还是清醒、了解的,所以应通过多方面的渠道培养每一名教师的自律意识,使每一个教师都能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自我提高。21世纪,科技和人力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这个时代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科技与人才的发展,而科技的进步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赖于依靠良好的教育。而教育的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决定性因素就是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人们把教师比作“红烛”、“春蚕”,这是教师奉献精神的写照。笔者认为作为21世纪的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能够照亮别人,自己也要学会使自己永远灿烂,这样能使我们传统的道德美德永恒地得到传承下去。
2.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强调要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方向,进一步完善二级学科体系,进一步汇聚学科队伍,建设优秀教学团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时数、经费投入、教师待遇、考核评估、职务评聘、表彰奖励等都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
2.4加强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一个中介,它不仅对人的其他各方面的素质起着调节控制与整合的作用,而且对人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大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许多教师表现出的高尚的道德并取得的工作上的成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合理的安排自己在工作、学习、家庭中的时间,工作能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处理,对于教育教学的最佳时机具有敏感的捕捉能力,能够巧妙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教师总给人精力旺盛的感觉,观察事物精细,记忆敏捷,思维灵活而富有创造性,想象丰富,情绪乐观。天津市电子计算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多媒体技术专业教师,教育部计算机设备配置与规划特聘专家徐英杰就是这样的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突出成绩。培养多名学生在全市、全国大赛中获奖;组织教师研发编写中职教材,并在全国发行;组建学生创意实践工作室,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首届职教名师、天津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之所以他能取得这些成绩都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力有着直接必然的联系,也使得他在师德方面得到社会和学生的充分肯定。相反,一个教师心理素质水平低就不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教书不育人,更谈不上立德树人。一个教师要想养成优良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专业文化素质就必须拥有较高的心理素质水平。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混乱,反应迟钝,语言支离破碎,不能及时化解学生出现的各种矛盾,不但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对学生的心理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以上这些都是教师具有不良心理素质的表现。所以,了解教师的心理素质与师德的关系,对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和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表现有重要的意义,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是十分必要的。
3结束语。
思政课教师师德队伍建设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特殊的工作。思政课教师队伍必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必须具有很强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能力;必须具有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深邃的洞察力:必须具有做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品质和作风。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应是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学养丰厚的专家、言行一致的楷模、诲人不倦的良师益友。因此,要把思政课教师造就成符合上述要求的高素质队伍,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这不仅要总结经验,提炼方法,更要开拓思路,创新途径,寻求特色。
参考文献。
思想道德大一论文范文范本篇五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永葆生机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动力。然而当代的青年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成为了理想信念缺失的一代,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南方网讯的记者在一些大学毕业生的毕业留言册上,十分震惊地看到了这样的句子:最大的理想:“挣大钱,娶美女!”最喜欢的职业:“能挣到钱的一切职业!”更有甚者,在“最大理想”中赫然写着:“有财富,包小蜜!”面对当代青少年理想的失落,以及对理想的淡漠态度,我们怎能置之不理?温家宝在同济大学的演讲中提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因而,我们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邓小平1974年3月在谈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时指出:“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原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都必须坚持的社会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大学生受到了各种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一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一些大学生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对于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更加不能回避,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修正,因为大学生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关键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理论知识的教育,使其树立马列主义的崇高理想。大学生出现理想信念模糊多数是由于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及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知识的理解。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它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灵魂。高等学校培养的大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为大学生指明政治方向,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将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
一方面,理想信念教育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希望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形成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最终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目前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是用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当代大学生,使其坚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认同国家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增强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个人的需要同人民的需要联系起来;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和辩证的看待社会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并且可以使大学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挫折;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使大学生用良好的心态和科学的态度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同时增强抵御各种不良思想和文化的能力。
另一方面,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是衡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意识、政治观念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判断我国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如何,关键是看青年大学生是否认同与支持我们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政治主张、政治信仰,是否将党和国家的理想信念作为大学生个人理想的自然选择。我党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并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邓小平同志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加强,而理想信念教育要以核心来抓。他曾告诫全党同志:“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是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总之,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信任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的,将其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位。
3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做人的根本,这样大学生才能健康成长和长才。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
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做“四有”新人。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人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有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在“四有”新人的目标中,“有理想”是处于首位的,说明理想信念教育与做人有重要的关系。只有首先具备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走正确的道路。在大学学习期间,大学生总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生活态度的形成、发展方向的设定、工作的选择、以及择友问题、恋爱问题、面对挫折问题等等。面对种种问题,大学生很容易出现烦恼和压力,甚至产生理想信念的困惑与不解,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那就是开展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学时期确立了理想信念,将对大学生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克服各种不良影响,为大学生走上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指明方向。
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勤奋学习。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学习、做人、和走社会主义道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需要大学生勤奋学习,将个人的成长成才同国家的民运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习的动力,同时激发同学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才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和是敏感,努力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本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和知识对国家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也是未来知识和科技创新的主体,这就更加凸显出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对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其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理想、增强抵御各种不良思潮和价值观的侵蚀能力,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抵制各种诱惑,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0.
思想道德大一论文范文范本篇六
摘要:人生价值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它兼有实践问题的现实性和理论问题的复杂性,在正确理解了人生价值的基本概念之后,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人生价值。
关键词: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含义、人生价值的特点。
在哲学中,价值的一般本质在于,它是现实的人的需要与实物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人生价值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它兼有实践问题的现实性和理论问题的复杂性,在正确理解了人生价值的基本概念之后,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做出的贡献大小。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人的自身属性满足主体的人的需要,是作为主体的人而存在的标示。作为客体的人是在社会实践中能动的人,他主动的发掘自身或自身外的潜力,不断的将潜在的价值变为现实的价值,以满足主体人的需要。将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是客体的人对主体的人的需要表现出自身能动性的一种完满体现。
人生价值的本质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正向效应和积极意义,如果自设发展的实现是以损害社会进步为代价的,那么必然会形成负价值,最终导致自我价值的无法完全实现或根本不可能实现,自身不能发展。反之,社会进步的实现是以自身发展的实现为基础,自我人生的正价值引向社会的正价值,社会的进步也就有赖于个人自身的发展。人生的价值本质是个人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统一的现实依据。
由于人是能动的、自由自觉的社会性存在,人生价值不同于一般物的价值,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
首先,人生价值具有客观性,表现为各种人生价值形态的统一。任何人生价值的创造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因此,判断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依据就是他的客观实践活动。一个人如果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离开这个客观标准,仅凭个人主观认定人生价值的有无和大小事缺乏客观依据的,是无现实意义的、荒谬的。
其次,人生价值具有社会性,反映了个人对自我和社会的效用肯定关系。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不是静止的、孤立的个体,而是与其它事物相联系的存在,即是是人的个性特点,也总会表现出他所处时代和社会环境的特征。这就是人的社会性。当然,个人绝不是社会环境的简单产品,也不是任社会环境随意摆弄的玩偶。
第三,人生价值具有创造性,是目的与手段、奉献与索取的统一体。
人类要生存,首先要解决吃、穿、住、行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物质财富都是通过人的创造性劳动获得的,如果没有劳动,人类的生存就很难维持,正是创造性的劳动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食粮。根据自己的需要,人开始有目的地创造、占有和享用价值。因此可以说,人本身就是自己的目的。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在人生价值体系中,自我价值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人还是价值客体,是满足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手段,具有为自己和社会服务的手段性价值。对个人主体来说,自我满足时目的,奉献社会是手段;对社会主体来说,社会本身是目的,个人则是满足社会需要的手段。人生价值正是在个人与社会互为目的、互为手段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升与实现的。然而,二者的价值又不是完全等价的,基于社会价值的至上性和社会发展最大价值取向的要求,人生过程中,奉献必须大于索取,手段必须服从目的。
由于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因此人生价值除了具有一般物的价值特点之外,在价值关系中还具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这些特点区分了人生价值与一般物的价值的不同之处,决定了人生价值的内容十分丰富。
首先,人生价值是人生的自在价值与自为价值的统一。
人生的自在价值,是人作为客观存在对周围世界的积极效用,是人生主观努力与客观实践活动的结晶,其内在规定既有先天的因素,又有后天的成分,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一方面,人生自在价值中的内在规定,在本质上是“人对自身生活价值的自我肯定。”人生自在价值的提出,在目前人类价值取向混乱、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的条件下,对于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与生存危机感,提升人生的历史使命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生的自在价值是人生自为价值的基础和前提,人生的自为价值是人生自在价值的外显和社会化。
其次,人生价值是人生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但是,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并不是要否认个人的自我价值。个人自我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个体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人的生命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生命的存在是一切价值产生的基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但个人更离不开社会,个体生命的意义必须通过他对社会的意义来体现和实现。因此,一个人不可能只有自我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
第三,人生价值是人生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
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内外两个方面一样,人生价值也必然包含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内在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做出贡献之前所具有的潜在创造力和劳动能力。人生的外在价值表现为个人通过劳动和创造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外在价值是内在价值的显化,是现实化、对象化的人生的内在价值。人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既相互促进又相互转化。人生的内在价值,通过实践发挥出来,不断转化为外在价值,外在价值又反过来丰富、充实、提高人生的内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克斯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85。
[3]《马克思克斯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0。
[5]《马克思克斯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6]《马克思克斯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7。
思想道德大一论文范文范本篇七
[摘要]虽然思想道德教育已经被纳为中学的一门重点课程,但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针对中学生存在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等一系列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四个方面,并提出与之相应的策略:社会要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家庭要担负思想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基点这一重要使命;学校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形成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全面教育模式。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策略。
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应受到重视。思想道德的营养不良对人的心灵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身體健康的危害一样。他们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的整体素质。
(一)在政治上,中学生的政治参与度不高。
因为我国的国体、政体、机构设置等这些政治知识已经被纳入中学生的政治课本中,而且成为升学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大部分中学生对我国的国体、政体、机构设置等都有一个良好的认知。但是现如今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加之是独生子女,他们对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缺乏了解,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更多的只是索取,不讲回报,缺乏责任感。虽然他们具有较强的国家意识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认同度,但很少有学生喜欢看新闻和焦点访谈等节目,他们更喜欢追电视连续剧,关注歌坛明星,这说明当代中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有待加强。
(二)在思想上,部分中学生存在价值功利性倾向。
因为有关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等这些内容都纳入了中学生的政治课本中,所以他们的价值取向整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但由于社会上一些舆论媒体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部分中学生不再以成绩优异、品行优良为荣,而是将吃、穿、用等方面的高消费作为荣耀的标准,家庭状况较差的中学生还会产生自卑心理。此外,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追求个人幸福,满足个人需要。他们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认同度也在减弱,总体来讲,中学生的价值观有待提高。
(三)在道德上,中学生存在严重的“知行不合一”现象。
他们对志愿者活动、公益事业、拾金不昧、远离网络游戏等道德品质的认同度很高,但并没有将这种品质发扬光大,坐公交时,仍有一部分中学生没有为老弱病残者让座;校园里仍然存在随地吐痰的现象,教室墙上有很多脚印,还有中性笔写的字,部分中学生一到星期天就去网吧玩游戏。一些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的呵护无微不至,不懂得站在他人角度考虑,往往忽略他人的感受,宽于待己、严于律人,所以中学生的道德观也有待加强。
(一)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从每年上网人数的增长趋势可以看出人们对网络的喜爱程度。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进行购物、查阅资料与亲戚朋友联络,网络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学习和情感交流。网络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方式,中学生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必须同时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通过这种联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思维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拓宽学生思路。但是互联网上接受和传播的信息具有隐蔽性,有可能引起中学生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另外,在虚拟世界漫无目的地游走影响青少年的注意力,沉溺于网络而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1.家长对学校过分依赖,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卸给学校。由于父母工作忙,他们只能从物质生活上满足孩子的需求,不怎么关注孩子的心理需要,很少抽时间跟孩子聊学校的事,很少关心孩子的功课。殊不知,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思想道德形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2.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评价太过极端,他们过分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却忽略了孩子的道德发展。孩子只负责学习,家务活全由父母代劳。这种极端的教育方式既不能使孩子独立照顾好自己,平时课本上学到的发扬传统孝道文化也不能真正得到落实。虽然重视孩子的教育,但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父母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不让他们干家务活,最终影响孩子的独立和道德行为的落实。
(三)学校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无力。
1.应试教育下,分数是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学校以学生的成绩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导致教师以分数评价学生。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不仅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而且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2.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内容枯燥乏味,且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很少组织一些与思想道德方面有关的实践活动,一味地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样一来,思想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书本层面,对学生采取强制性的教学方法以及枯燥乏味的课程内容和单一的授课模式,使学生逐渐对课程内容失去兴趣。
(四)中学生自控能力差、缺乏理性。
中学生的年龄总体上在13~19岁之间,思维正处于最活跃阶段,他们不再满足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家长的教诲,而是喜欢用好奇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
针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这些问题,社会、家庭和学校都有责任,所以应该把社会、家庭和学校三者有效结合起来,在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一)社会要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今世界,网络媒体十分发达,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广泛,所以国家一定要规范各种媒体,并净化其内容。加强对各种游戏厅和网吧的管理,禁止在学校附近开设网吧,以防止中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和不良文化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的侵蚀。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经费的投入,博物馆、文化馆等一些文化场所应免费向学生开放。各相关部门也要负起管理的责任,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稳定开展。宣传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大众传媒、广播节目以及电影产品都要进行正面宣传,播放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多出版一些适合中学生学习的图书、期刊以及电子出版物。严格整顿校园周边环境,严禁在校园附近开设网吧,努力净化中学生的成长环境,让中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家庭要负担思想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基点这一重要使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第一所学校。所以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孩子道德修养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做好表率,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学习正确的为人处世方法,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想法,懂得倾听和鼓励孩子,让孩子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家长要改变自己一贯的教育方式,遵循现代教育的发展规律,对孩子宽严相济,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在未来的发展中健康成长。
首先,家长一定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生活在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思想健康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其次,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还应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在工作之余多陪孩子谈谈心,跟孩子聊一聊学校的事情,关注孩子最近的功课。最后,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父母应及时了解考试情况,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加以鼓励,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孩子。
(三)学校要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学校是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因为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所以,学校一定要重视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学校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的作用,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首先应该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学校和教师要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不断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首先,应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判准则,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对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维系好师生交流的纽带,认真倾听学生的内心感受,感知学生微妙的变化,理解学生的叛逆心理,适当地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帮助,采取正确的方式和方法解决学生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其次,要改变单一的授课方式,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兴趣,还能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最后,学校要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把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传达给家长,让家长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变化。
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关系我国未来社会整体素质的发展。必须要引起社会、家庭和学校的高度重视,使中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比较完善的发展,乐观向上,有信心地迎接未来挑战。学校和家长及时纠正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孩子思想道德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此外,社会、家庭和学校这三个要素要互相配合,社会的良好风气和家长的配合能够使学生在学校习得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得到实践和强化。
参考文献:
[1]吴彩平.县城高中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
[2]郭城坊.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性教学研究[d].渤海大学,2017.
[3]廖旺.新媒体对高中德育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d].华中师范大学,2015.
[4]张润新.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聊城大学,2014.
思想道德大一论文范文范本篇八
[摘要]做好德育工作是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责任。教师要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应与德育紧密结合,要从关心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着眼教育,严格要求,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实现管理育人。学校各项服务工作都应体现德育功能,全体服务人员应热爱本职工作,以身作则,优质服务,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激励,实现服务育人。
[关键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德育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使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面临新的考验,许多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视不够,用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以成年人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求提得过高,脱离实际,以至于流于形式,甚至无所作为,已不能适应社会新时期对学生教育的需要,因而收获不大。为此,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针对当代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不足,进一步加大力度,拓宽渠道,把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搞得更好。我想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良好的法律意识、纪律意识,学习再好,最终也会走上不归路,比如马加爵之类的大学生。早在两千多年前,曾子就提出“不贪为宝”、“暮夜却金”等典故表明了古人非常重视道德品质修养,把不贪作为人生的珍宝,这对教育、引导学生严于律己,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历史上有数不清的生动楷模。在近代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斗争历史中,我们的先辈们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学习和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中,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突出出来。爱国主义除了历史的内容以外,还包括丰富的现实内容即实行改革开放、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国家强盛和富裕而奋斗的丰富实践,已经可以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动力和凝聚力量。《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要求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从而为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与德育工作的始终。我认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途径是在学校里开设好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我们对国家具体内涵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对国家民族的历史和地理知识的了解获得的。历史和地理课程,不能仅仅作为一门传授知识的课程,即忽视这些课程在国民教育中所具有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作用。应该通过中国历史和地理的教育,使爱国主义精神深入学生的思想之中,并成为指导他们行为的内在力量。国际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本国的史地教育和教材设施建设,目的也是在教育中激发爱护他们自己国家的情感。
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都具有道德规范的约束力,是每个学生都必须遵守的。各级各类学校有主意搞好法规法纪和校规校纪教育,引导学生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光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还要注重道德规范建设,把自律、提倡与禁止、教育与约束结合起来,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道德教育要落实到实处,还必须重视加强评价和舆论监督。道德评价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价值导向作用,是调节人的道德行为、维系一定道德关系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社会上一些人善恶评判标准模糊不清,学校一些学生也存在美丑不分、是非颠倒的情况,如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说成是“傻帽”,老实忠厚说成是“缺心眼”,把勤俭节约说成是“抠门”,把追求享乐说成是“会生活”,把挥霍浪费说成是“有气派”。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道德评价,使广大学生明确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在开展道德评价中,要充分运用新闻舆论、社会舆论以及文艺宣传等各种形式,大力宣扬先进典型,倡导新的道德风尚,及时揭露、抨击不符合社会公民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言行,在学校中形成以讲道德为荣,不讲道德为耻和扬善惩恶的强大舆论氛围。
而让孩子甘居中游;有的不是教育孩子助人为乐而是让孩子少管闲事等等与学校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唱对台戏。就学校自身来讲重视智育忽视德育的现象还相当严重学校对学生体罚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有的教师言行不一自身形象差等等使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必须发动全社会的力量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目前,尽管学校难以逃避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冲击,但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必须发挥自身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机制,积极汲取家庭、社会中的健康有益的思想,运用健康的社会主义文化产品影响学生。要坚决抵制社会上不良音像制品和低级庸俗书刊对学生的毒害,要充分发挥各种教育基地的作用,利用当地名胜古迹、文体场馆,对学生进行教育。要定期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请有关人员到学校作报告,用两个文明成果教育学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感染力、说服力。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通过大唱革命歌曲、开展读书演讲、出好板报、搞好书评影评等多种形式,把思想道德教育搞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总之,做好德育工作是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责任。教师要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应与德育紧密结合,要从关心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着眼教育,严格要求,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实现管理育人。学校各项服务工作都应体现德育功能,全体服务人员应热爱本职工作,以身作则,优质服务,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激励,实现服务育人。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
[2]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3]康强.形势与政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山东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公司银行变更申请书怎么写(模板13篇)
- 景观照明养护协议书简短 绿植养护协议书模板(3篇)
- 最新辞职申请书范文医生(汇总14篇)
- 最新文明村复核申报材料范文通用(精选19篇)
- 2023年采购国际设备协议书范文范本(通用11篇)
- 公司对财务的感谢信范文怎么写(优质15篇)
- 股票承销协议书的特征(优质9篇)
- 最新图书馆成立通知范文(实用20篇)
- 解除协议退款申请书如何写 解除协议退款申请书如何写才有效(五篇)
- 合伙份额协议书通用(模板13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