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体育中的哲学论文范文(汇总18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21:32:45 |
  • ZTFB |
  • 7页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反省和成长的能力。写一个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多次修改和润色,确保语言清晰准确,逻辑流畅。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总结的结构、语言和格式等方面的要求。

体育中的哲学论文篇一

摘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教学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要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要求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向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领悟新课改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健康为目的,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加大课程内容选择与教学灵活性,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状况,让每一名学生从体育学习中受益。如何将体育课程标准落实到实处,使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及本质内涵真正贯彻到体育教学实践中。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新课程的要求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了以下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性别特征;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简单易于掌握。这样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有了自主选择的空间,同时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场地器材情况对教材进行认真研究加工,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同时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喜欢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也可以把本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课堂中,从而形成校园特色活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又可以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

多年来流行着“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说法,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体育课内容陈旧而枯燥”“体育课上自主活动时间少缺乏激情”,还有缺少个性发展、统一僵化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模式等,与学生在社会上所看到的形形色色的、充满激情色彩的体育形成极大的反差。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尽量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给学生留出自主练习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练习项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不断变化练习方式,使学生的练习不再枯燥无味,组织一些小组协作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使学生在激烈的比赛中,运用自己的技术技能、智慧和毅力去战胜自我、战胜对手,品尝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

三、转变观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第斯多德曾经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做体育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不要一味地命令学生怎样去做,而应该引导学生融入课堂自主学习”。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民主。新课程把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初中学生由于身心发育、年龄、家庭遗传等的差异,学生个体身体素质差异很大,而传统体育强调统一,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标准,统一的上课,造成对一部分学生身心的较大损害,而新课程则强调在教材允许的范围内,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完全成为体育课的主人,这样不仅仅能调动他们去创新、去实践,还能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体育课的甘甜,使其终身受益,调动其积极性,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四、师生共同融入体育活动中,提高体育教学高效性。

传统的体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教师神情严肃,不容置疑,这样学生言听计从,根本就谈不上快乐而言。我认为体育教学是双向双边师生共同完成的一项复杂活动。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的方向、进度和内容。在体育课中学生们即使有了轻松愉快的.音乐和丰富有趣的游戏,教师不参与活动,只是让学生活动,这样的游戏毫无生机,学生玩一会儿就毫无兴趣,只有师生融入一起,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起游戏,才会带动课堂气氛,更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是学生快乐体育的桥梁。

五、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形成积极的课堂环境。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很多教师始终认为学生只是“学”的主体,而自己则是“教”的主体,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订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者。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要主动接近学生,设身处地地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内心感受,善于转变角色,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处理问题,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反思,大胆创新,紧紧围绕促进学生身心、社会适应和素质等方面的发展需要改进体育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体育教师要改变观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运用新的有用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通过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将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利锋,阮利民。对体育创新教育课程方案的几点建议[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05)。

[2]陈海玲。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一些探索[j].考试周刊,2009(29)。

体育中的哲学论文篇二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其美育教育同样具有一定原则,如交流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和个性化原则等“在交流性原则之中,教师应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沟通,营造一定审美环境与氛围,进而在交流之中感染学生,促进其主动去欣赏美感受美”在体验性原则之中,学生需要通过多种方式直接参与审美活动之中,进而才能在感情上与作者进行直接交流,获得属于自己的审美感受“在个性化原则之中,则需要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审美需求进行了解,进而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的审美水平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为实现美育教育,通常会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一、营造审美氛围“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中,通过调整课堂环境和光线环境等,使学生获得一个良好的审美氛围,进而才能促进审美教育的进行”例如在讲授5荷塘月色6一文时,通过带领学生欣赏荷花与荷塘的相关图片与文章,并配以相应的音乐,在视觉、听觉上对学生的审美感受进行丰富,进而促进学生融入这一氛围之中,对该文产生独特的审美体验“。

二、激发审美情感”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之中的主体,只有积极地参与课堂之中,才能真正实现其预定教学效果“为实施美育,教师同样需要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进而才能不断产生审美情感,进入到课文的角色之中,对美有真切认识”。

2、总结。

综上所述,美育教育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占有积极重要的地位”只有不断促进美育教育的发展,使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之中逐渐提升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其才能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促进整体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体育中的哲学论文篇三

数学教育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和方法外,还应担负起人格教育的任务。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种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数学是具有纯粹的理性与完满严谨形式的真善美事物,数学中蕴涵着使人首先优化,促使美德生成的力量。实践证明,只有把技术、文化、人格三位一体统一于科学文化这一范畴,才能真正使数学教育的技术性功能和文化素质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应注重数学教育与人格培养的和谐统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型人格。

情感是指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心理体验。

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自我培养数学学习情感的方法。其次,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心的树立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一个主要途径之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的自信心一旦形成,它的影响比外在力量干预的影响会更持久、更重要,会更有力地推动其对数学的学习。意志型人格的培养,一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目标愈高尚,愈能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学习动力,产生的意志力也愈大,也是形成数学学习意志品质的思想基础。有了这种人格品质,学生必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起和求知欲。二要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精神。学会去经受挫折、失败,进而激发和促进意志品质的养成。三要培养学生追求本真的科学态度。避免在数学认知活动中盲从、轻率和消极。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二、展示自我,培养主动型人格。

主动型人格主要表现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喜欢主动、独立地去学习数学知识,不容易被困难吓倒,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张扬个性等,这是一种可贵的人格品质。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去。

(一)重视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

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操作过程,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动手,按要求进行操作。在操作中充分感知,形成表象。观察、比较,探索规律。

(二)组织讨论,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展示自我。

讨论能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充分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主动型人格体现人的个性。没有个性,就显得缺乏灵气,考虑问题没有独特的见解。数学教育中要营造一个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气氛,对有独到见解要大力表扬,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被充分认可与发展,奋进的火花才会迸发,使学生自觉形成主动型的人格。

三、自主探索,培养思考型人格。

思考型人格表现为:喜欢独立自觉地思考问题,爱用审视的眼光看待事物,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积极努力地探索未知,它反映了思维的深度及对事物特征的把握程度,是鉴别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自主探索是培养思考型人格的重要手段,它通过猜测、实验、验证和推理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思考型人格品质的形成靠学生自己去“悟”、去“做”、去“经历”、去“体验”。就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培养思考型人格品质。

四、合作学习,培养容纳型人格。

容纳型人格,表现为学生具有一种兼容并蓄、宽容大度的态度,相互信任、互动配合,对事不存在偏见,能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好与坏),正视自己的缺点,也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成果,它是当今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人格品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组织作用极为重要,否则,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交流、争执,课堂有时处于无序状态,这时,教师充当的角色既是参与者又是合作者。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的的意见等,从而提高合作学习效率。这种潜移默化的容纳型人格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已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它强调合作时的优势互补、相互支持、配合信任、接受分工、积极态度,完美形成合作学习与容纳型人格的和谐统一。

五、延伸思维,培养灵活型人格。

灵活型人格主要表现为反应敏捷,处事灵活,思维容量大,易于接受新事物,善于随机应变,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一是思维起点灵活;二是思维过程灵活;三是概括--迁移能力强;四是善于组合分析,伸缩性大;五是思维的结果不仅有量的区别,而且有质的区别。

教育家裴斯泰洛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在数学课上,学生能敢于提高、敢于质疑,形成“富于思考、勇于挑战、敢于表达”的质疑品质。教师要把学生提出的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成功诱导,促使学生深入地探究,延伸思维,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起。

总之,思维的灵活性是创新的基础,灵活型人格的培养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增强。两者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素质的不断提升。

作者:南和县大郝小学刘社民6月22日。

体育中的哲学论文篇四

在《论通常的说法:这在理论上可能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一文中,康德对权利作出了更明确的阐述:“权利乃是以每个人自己的自由与每个别人的自由之协调一致为条件而限制每个人的自由的。”由此可以看出,权利以人的自由为基础和目的,更确切地说,它是为了人的自由而限制人的自由,从而也就是有限的自由。这一看似矛盾的阐述恰恰蕴含着康德权利思想的全部秘密,因为它蕴含着权利的真正基础,从而也就包含着人权的真正来源。

权利是人性的必然选择和结果。人作为集自由与自然于一体的统一存在者,既不同于完全的或纯粹的自然存在者即非理性存在者,也不同于完全的或纯粹的自由存在者如上帝,他是有限的自由存在者,这就意味着人的自由不是纯粹的自由或绝对的自由,而是自由的任性。这种自由的任性是要受到人的自然本性的影响的,虽然它不必然为其所决定,而这就为违背自由提供了可能。一旦自由的任性为人的自然本性所决定,那么,对自由的违背就成了现实。由此可见,人的自由的任性并不必然是自由的,它既可能是自由的,也可能是对自由的违背,从而它只蕴含着自由的可能性,要想实现人的真正的自由,就必须对人的自由的任性加以限制,使之只拥有有限的自由。同时,人必须通过限制获得自由,因为自由是自然和人本身的终极目的――对这一点的演绎是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主要目的之一。就人本身而言,这一终极目的就体现为人的自由性对其自然性的超越,更确切地说,体现为对人的自由的任性的限制,因为,恰恰是这种对人的自由的任性的限制即有限的自由才使得他能够成为真正的自由存在者。可以说,有限的自由就是人的真正的自由,从而也是终极目的即自由本身在人身上的真正实现。这种有限的自由不仅是就个体对其自身的关系而言的,更是就个体之间的外在的实践的关系而言的,而个体之间的外在的实践关系中人的自由就具体体现为权利甚至就是人的权利。

权利只能以人的真正的自由即有限的自由为基础,它甚至就是有限的自由本身。虽然没有自由就没有权利,但是绝对的自由也绝对产生不出权利。完全的自然存在者和完全的自由存在者一样,都不拥有权利。因为它们要么无自由,要么就是绝对自由,而无自由和绝对自由都只是必然性,都无权利可言。只有人,作为有限的自由存在者,才具有自由,拥有权利。这就是权利概念的具体内涵,也是对权利本身的证成。

对权利的证成也就构成了对人权的证成。这即是说,人权源于人的自由即有限的自由,这种有限的自由就是人性。所以,人权与人性有着紧密甚至必然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权就是人性即人的自由的体现。“对人权的侵犯就是对人性的否定”,从而也就是对人的自由的否定,因为真正的人性就是人的自由,这一否定的直接后果就是对人本身的否定;相反,对人权的尊重就是对人本身的尊重。“从概念上讲,权利意味着一个人应当被尊重。……对他人的尊重是人类繁荣的本质的部分。缺少了它,生活将不值得继续下去。”[6]所以,人权对人的存在具有根本的意义。

人权主体。

人权主体就是人权的拥有者或人权的载体。从康德哲学中可以逻辑地推出如下结论:如果存在普遍权利,那么,这种权利首先就是个体的权利;个体权利在逻辑上先于集体权利,正如个体在逻辑上先于集体一样。这一结论无论是在康德的自然状态还是公民社会都是成立的。在自然状态下,唯一的普遍权利就是源于人性的自由,“自由(独立于他人任意的强制)――只要它能够与所有其他人的与普遍法则相一致的自由共存――是唯一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凭借人性而拥有的原始权利”[7].康德本人称这种自由权利为内在权利,哈贝马斯(as)则称其为原始的人权。这种自由不仅作为内在权利或原始人权而存在,而且也是一切其他权利的基础。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自由权利,处于自然状态的个体才能够进入公民社会,成为一国的公民和世界公民。在公民社会,康德提到的唯一的普遍权利就是作为世界公民权利的访问权利,“这种权利是属于人人都有的”[8],它不是任何国家或集体的权利。从康德关于自然状态和公民社会中普遍权利的观点中可以看出,普遍权利的主体始终都是作为个体的人。人权是一种普遍权利,所以,人权的主体始终都只能是作为个体的人。

康德对人权主体的具体观点还蕴含在其“人是目的”的实践命令中,因为目的概念和主体概念具有必然的关联。他将这一命令具体表述为:“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9].人性就是人的自由,它不属于国家或集体,而是内在地蕴含于人这一概念之中的。只要是人,就具有人性,具有人权的基础或来源,从而也就拥有人权。在人权的视域下,将人性作为目的就是将具有人权基础或来源的人本身作为目的也即作为人权的拥有者或人权的主体。可以这样说,只要是人就拥有人权,每一个人都是人权的拥有者即人权主体,因为人性概念本身或人的自由内在地蕴含着人作为人权的主体的必然要求。

人权主体的核心观点一直为后来研究人权的学者所坚持。诚如甘绍平在其《人权伦理学》一书中所言:“不论人权内容的宽泛度到底如何,在人权的具体含义问题上究竟存在着多大的争议,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即人权是具体的个体权利。”[10]杰克。唐纳利也认为:“如果人权是一个人仅仅因为是人就拥有的权利,那么,只有人才拥有人权;如果一个人不是人,那么,严格说来,他就不能拥有人权。因为只有个人是人,所以,看来很明显,只有个人才拥有人权。”[11]他认为集体人权是一种概念混淆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潜藏着对个体人权的威胁。因为如果存在集体人权,那么,它和个体人权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对立和冲突。解决这一冲突的路径只有两种:要么优先考虑集体人权,要么优先考虑个体人权,如果优先考虑集体人权,那么,个体人权就会由此受到威胁甚至侵犯。也正因为考虑到这种可能性,他将“第三代”人权即族群性、集体性的发展权利、环境权利等解释为充当社会集体成员的个人的权利。查尔斯?r?贝茨()在建构其人权的政治理论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在世界政治的公共道德领域,人权学说表达了这样一种观念:每一个人都是全球关心的主体。”[12]作为全球关心的主体的个体就是人权主体或人权的拥有者。他还进一步认为对个体人权的侵犯可以为国际行动提供合理的理由,因为“国际人权的核心观念就是指各国在对待其人民时有责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一责任的失败或可预见的失败可以为世界共同体或其代表执行某种形式的补救或预防行为提供合理的理由”[13].简言之,“只有个人才拥有人权”,“不存在作为社会权利或任何集体权利的特种人权”[14],虽然社会和集体都拥有权利,但它们所拥有的权利不能称为人权,同时,这样的权利也不具有对个体人权的优先性,恰恰相反,任何国家、集体或个人都不能以集体权利为理由侵犯个体的人权,个体、集体和国家都必须尊重他人的人权,并尽力保护这些权利。

人权主体与人权的对象或内容和人权的责任承担者有着必然的联系。人权主体对人权对象或内容的享受是人权得到具体落实的重要标志。在人权主体所享受的人权的对象或人权的内容方面,康德只明确提出了两种人权――自由和访问权利,但我们并不能就此认为从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只能得出这两种人权。人权源于人性,只要是直接源于人性的权利在理论上都与康德的人权观相一致,因而都可以看作是康德意义上的人权;不仅如此,那些与人性息息相关的权利也即人性的正常发展必须以之为条件的那些权利也是康德意义上的人权。这样的权利与当今的国际人权文献上被明确地提出来了的那些权利并没有实质的区别,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可以看作是康德人权观的'具体化。这并不是夸夸其谈。事实上,《国际人权公约》中所明确提出的人权源于人身的固有尊严的观点就与康德的人权思想相一致。因为在康德那里,人权源于人性,而“人性本身就是尊严”[15],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人权源于尊严。这就足够说明,虽然康德并没有像《世界人权宣言》、《国际人权公约》等其他国际人权文献那样明确地规定人权的对象或人权的内容,但他有关人权源于人性的观点并不会使得人权的内容限于他所提出的自由和访问权利之内。事实上,从康德的理论出发,人权作为人的自由的体现,其内容或对象是不可能完全得到固定的,它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丰富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的物性不断得到扬弃、自由性不断得到提升从而也就是人不断向本体即自由靠近的过程,简言之,就是人从现象向本体不断提升的过程。因为作为本体的自由不属于现象界,它不可能在现象界被完全实现,所以,作为自由的体现的人权也就不可能得到完全实现,这也就意味着人权的对象或人权的内容从理论上讲也只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永恒的过程。只要人类继续存在,它就是人类永恒的使命,这一使命结束的时刻就是人类灭亡的时刻。当今的人权实践也从另一方面对此作了揭示,人权的内容和范围从18世纪的个体自由权和政治参与权发展到19世纪的社会分享权;到了20世纪,族群性、集体性的发展权利、环境权利也被纳入了人权的内容作为普遍保护的对象。由此可见,不管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人权实践的角度来看,人权的对象或内容都是一个永恒的发展过程。

人权主体对人权对象或内容的享受除了需要人权主体自身积极的努力外,主要靠人权的责任承担者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人权的责任承担者主要是个体、集体和国家,这基本上是所有人权学者的共识,所以,在此不需赘述。需要具体阐述的是尊重人权和保护人权的机制,这即是人权实践的主要内容。

人权实践。

人权实践就是指实现人权的努力。对于道德哲学而言,理论并不是它的最后目的,只有实践才是它的真谛。可以说,任何道德哲学都是以实践为归宿的。人权哲学作为道德哲学的一部分,也无法超越这一宿命――人权哲学本身内在地蕴含着人权实践的必然要求。康德有关人权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权实践的机制和人权实践的意义。

在《道德形而上学》一书中,康德主要阐述了实践人权的两种机制――法律和德性。法律是人权实践的强制机制,它主要通过对人权的责任承担者(个体、集体和国家)的有组织的惩罚和威胁来保障其对个体人权的尊重。法律包括国内法和国际法。其中,国内法就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法律,它是一个国家内全体公民共同的或联合的自由的任性的产物,因为在康德看来一个国家的立法权就是属于该国家内全体公民的共同的或联合的任性的。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规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另一部分就是规定作为国家的整体和个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国内法之所以能够以强制的手段来维护人权,就是因为它是全体公民的共同的或联合任性的产物。这种共同的或联合的任性的形成是以每个人自身中的人性即人的道德性或自由为基础的,它本身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尊严的产物。由此就可以认为这种共同的或联合任性的产物即国内法也是以尊重人性、尊重人的尊严为前提并以之为目的的。另一方面,法律的强制并不会对人的自由本体造成威胁或侵犯,因为这一强制是以侵犯人权、阻碍人权为前提的。对人权的侵犯就是对人性的否定,对人性的否定就是对自由的否定,对自由的否定的强制恰恰是对自由的尊重从而也是对人性、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因为“消除一种效果的障碍的抵抗是对该效果的促进并且是与它相一致的”[16],所以,法律是能够作为人权实践的强制机制的。国际法是用来规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它并不是某单个国家的产物,而是由所有遵守该法律的国家共同参与和制定的。它可以防止其他国家对一国内公民的权利尤其是人权的侵犯,并至少可作为一种外在的监督机制促进一国内的人权实践。

从康德关于法律的阐述中可以看出,由法律而得到保障的人权是有限的。这一有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当国家的统治者对个体人权造成了侵犯时,他并不会受到国内法的有效制裁,人权受到侵犯的个体至多只能提出抱怨却不能作出积极的反抗。康德甚至认为:“即使是宪法也不能包含任何这样的条款:它使得一国之内某种反抗和限制最高命令的权利(当其违反宪法法规的时候)成为可能。”[17]其次,当由于一国的制度不完善而造成对人权的侵犯时,人民也不能作积极的反抗而只能做消极的抵抗。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最高权利和制度侵犯个体人权的可能性就不能有效地得到杜绝,这从很大程度上使得国内法作为人权实践的机制受到限制。而且对于人权的这两种形式的侵犯,国际法也无能为力,因为康德认为任何国际法的形成都以互不干涉内政为前提。在康德看来,“国家是一个人类的社会,除了它自己本身而外没有任何别人可以发号施令或加以处置”[18].任何国家均不得以武力干涉他国的体制和政权,因为这种干涉本身就构成一种既定的侮辱并使得一切国家的独立自由得不到保障[19].由此可以看出,法律作为人权实践的强制性机制是极其有限的。不过,在康德那里,这种有限性可部分由德性实践来弥补。

人权实践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德性实践,德性实践是人权实践的根本保障。德性在康德那里“就是人的任性在履行义务时的道德力量,是来自他自身立法理性的道德强制”[20].由此概念可知,德性首先是一种道德力量,它是由人的道德性内化为人自身的一种精神力量。一个人的德性越好,这种精神力量就越大,从而他也就越能够自觉地克服在尊重人权和实践人权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相应地,一个人在尊重人权和实践人权的过程中所克服的障碍越大,这也就证明他的道德力量越大,从而他就越能彰显自己的德性。其次,德性也是一种道德强制,是人权主体的道德理性或实践理性对其自身本能的限制或统治,是一种自律。这种道德强制不同于法律强制,它不能从外部施加,并不是外在的强制,也正因为此,人权领域的德性实践也可以被称为内在的实践。这一内在的实践并不是别的,它就是将人权本身视为目的的实践。

依靠德性而进行的人权实践相对于依靠法律和制度的人权实践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方面,法律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它只能消极地保护人权,并不能积极地实践人权、提升人性。而德性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力量,它会积极地尊重人权、提升人性,使人的德性进一步提高,道德力量也即尊重人权、实践人权的力量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法律本身具有局限性,当对人权的侵犯是由法律这一局限性本身造成时,德性更是不可或缺的人权实践机制。人一旦形成强大的道德力量,法律对他而言就是多余的。因为他只会凭借自己内心强大的道德力量尊重和保护人权。这一内在的道德力量的深度和广度是我们所无法估计的。不过,人权实践的德性机制也并不是一种完善的机制,它和法律一样,本身也有不可克服的缺陷。虽然从理论上看,内在的道德力量具有无限性,人们可以凭借这一强大的道德力量来实践人权。但现实生活却告诉我们:这种道德力量在理论上越强大,在现实中就越脆弱。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对物欲的追求总是超过他对德性的培养,所以,现实中的人不可能完全脱离法律的强制而自觉地实践人权;另一方面,人在本质上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具有超越性的追求,他也不可能完全无视德性或道德力量的存在。所以,现实生活中的人只能在法律和德性的双重机制下来进行人权实践。

随着人权从法律和道德领域渗透到政治和社会生活并成为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之后,人权实践的机制也就超出了法律和道德两种机制而呈现出多样化和具体化的特征。这就使得人权实践从各个方面得到了监督和保障。查尔斯?r?贝茨()在其《人权的观念》(theideaofhumanrights)一书中以当今的人权实践为基础对人权的实践机制作了全面的概括。他认为,从当今的人权实践来看,至少存在六种人权实践机制。第一种是责任制(accountability),它是由联合国人权代理检查和审核各协约国的定期报告,该报告记录了各国对协约的遵守情况。如果发现了违反该协约的国家,联合国人权代理就会与该国进行磋商以寻求解决之道;第二种人权实践机制就是鼓励机制(inducement),它主要是国家政府通过利用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源方面的外交政策来鼓励或刺激各国尊重人权;第三种人权实践机制是人道援助机制(assistance),这是针对那些由于缺乏能力(主要是经济能力)进行人权实践的国家或社会而言的,它主要是通过提供外部援助(如物质援助、医疗援助等)来增强其人权实践的能力;第四种人权实践机制就是国内论争和参与(domesticcontestationandengagement),它是指外部人权代理通过融入一国内部的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来影响该国政府对法律和政策的调整或社会在信念和实践上的改变;第五种人权实践机制就是强迫机制(compulsion),它通过运用强制手段进行干预来使人权实践获得保障,从经济处罚到使用武力进行人道干涉都属于该强制手段的范围;最后一种比较特殊的人权实践机制是外部适应机制(externaladaptation),它主要是通过调整其他国家的政策来消除一国人权实践的障碍。它包含着这样一个前提,即一国人权实践的障碍并不由该国资源、能力或意愿的缺乏造成,而是由其他国家在政策上的限制所造成[21].以上六种人权实践机制是当今人权实践的主要机制,它们是人权观念扩散到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产物。随着人权观念的不断扩散,人权实践机制也会不断多元化,相应地,人权也就会得到越来越有效的保障。人权得到有效保障的生活就是有尊严的生活,因为人们本来就是为了一种有尊严的生活而“需要”人权的。

人权实践对康德而言具有特定的意义,那就是进入永久和平、建立目的王国。永久和平在康德看来并不以博爱原则为基础,而是以权利为基础。一种永久和平的状态可以是相互之间没有感情的状态,但是,却不能是缺少权利的状态,人权的有效实践是进入永久和平的必要条件。目的王国就是指在其中每个人都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的王国。以人为目的就是以人性为目的,而以人性为目的就必须以人权的有效实践为前提,因为人权来源于人性,如果人权得不到有效实践,以人性为目的就无法得到实现,人是目的本身也无法实现,最终目的王国就无从建立。从某种意义上讲,目的王国和永久和平是康德道德哲学的终极目的,虽然它们不可能得到完全实现,“只存在于一种无限进步着的接近过程之中”,但对康德而言,它们也是“一种很有根据的希望”,并不是虚假的和空洞的观念[23].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无视人权、忽视人权实践。二战中反人权、践踏人权的行为所带给我们的恐惧至今还让我们无法忘却,它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尊重人权、保护人权,否则,人类离毁灭就不远了。

本文作者:李小燕任丑单位: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西南大学哲学系。

体育中的哲学论文篇五

摘要:声乐是一门歌唱的艺术,就是带着音乐的语言,它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技艺来激发人的情感,通过歌声传递人间的“喜、怒哀、乐”。以音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既通过有内涵的发声练习以情带声的歌唱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与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歌唱有声音与情感并重。

关键词:声乐教学;音乐感知;情感与表现。

在声乐的领域中是每一位爱好声乐的人们的梦想和追求,就是不断地让自己的歌声更美妙,无论是声乐的内部语言还是外部语言都不能过度地表现,学习歌唱的目是是为了唱好歌曲,既通过歌唱,真实地传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如果说歌唱是一门艺术,那么歌唱训练就是一门科学艺术,在歌唱训练中,要想真挚地表现情感,首先要有音乐感知就是所谓的乐感,因为通过正确的音乐感知才能表现出正确的情感,一个人的眼神如没有坦然的目光,那么他的内心就不是平静静,不是真诚的,相反如果你真诚地表现音乐,欣赏者还能够听和看出来,同时也会怀着真诚来欣赏。

一、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在音乐的发展史上,声和情两者都是却一不可能性,没有声就没有情,反之没有情更无声,在演唱歌曲时必须以情感人,有情才有感染力,有情的歌唱出来才会打动人心,只有巧妙的把“声”与“情”融合在一起,才能唱出美的曲子。

(一)技术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技术的延伸。

声乐是善于表现情感的艺术,有优美的声音作基础,通过清晰的咬字和吐字和声音强弱处理的技巧来完整的表现出来,如果缺乏情感准确性,流利的表达是不可能完成声乐艺术的。对声乐的初学者来说,先以技术为重,兼顾情感。但对于一位专业演唱者来讲,情感和技巧是缺一不可的。没有一定的声乐基础就不可能很好的把握和处理歌曲,没有情感就不可能真正表达出歌曲的真正内涵,不能打动人的歌曲,只会让欣赏都感到乏味。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以情优教这十六个字将情感的重要性概括得淋漓尽致。俄罗斯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平说过“对于一个真正的歌唱家来说,仅仅掌握歌唱技巧是不够好,还应该用声音表现出来,表现人物的各种复杂心情,发出音乐作品中一定情感所需要的音调”,唐代诗人白居易出说过“|乐春发于声,声者发于情”。可见,声乐艺术魁力与美感效果都取决于演唱者的情感表现。

(二)充分认识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情感在歌唱中的地位。

二、声乐教学与情感教育是整体统一的。

声乐教学内容歌唱基础知识,呼吸,发声与基本技能训练和不同的歌唱演唱方法及技巧练习,但是其最核心的本质内容和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无疑是通过声乐作品的演唱,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歌声把歌曲的情感内容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从而逐步掌握和声乐的演唱技能。

“情”是声乐美感的核心,是歌唱艺术的基本特征,只有当“声”与“情”有机融合并充分洋溢在歌唱过程中,唱歌才有可能转化为歌唱艺术。声乐教学的主题品格也才能得到回归。在这样的一对一教学中,学生即学会了唱歌的本领和技能,也获得了丰富的审美愉悦和享受,使心灵得到了净化,`陶治了情操,体现出音乐审美的教育的本质力量。所以音乐审美教育又是情感教育。

(二)情感是歌曲的生命,歌曲和情感是声乐教学的'灵魂。

如何激活歌唱学习过程的情感心理成为声乐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作为声乐教学的先导之体,必须先精通声乐教材,在注意歌曲思想品位,技能训练要求,学生个性化特征前提下尽可能选择那些经,典作品作为教材,所有经典歌曲,无一不蕴含着不类深的思想感情精华,有着广阔的审美情感开发和和表现空间,声乐的奇妙在于它的,通过人的歌谱转化为生动的歌唱,不仅可以把歌曲的审美情感抒发出来,而且能激起所以的情感回应,形成和中互动心理效应。

传说的声乐教学大多从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咬字、吐字等多方面训练学生,从功有意义上来说,这四项技能主要是解决“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情优教,从音乐作品内容和音乐表现手段进行深入的分析,从歌词到曲词,从感情到理性全面认识和了解,从中准确地感悟出作品的情感表现特点,在这基础上教师应该先进入歌曲的艺术境界,通过演唱来探讨这首歌曲的整体风格情感基调,并地不同的学生设计出相应的演唱处理方案,要多欣赏和分析,以保证声乐听情感准确而生动的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金铁霖声乐教学法》。

[2]《周小燕声乐教学全集》。

体育中的哲学论文篇六

近年世界其他国家出现的反社会运动、社会不平等、网络运动等事件导致社会紧张,重新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以提升青年的参与意识与能力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并深深地嵌入到其他国家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和政策设计过程中。在这样一个国际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自身优势,挖掘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优势,寻找新的生长点,才能有效地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政治准则和要求对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促进学生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笔者从哲学的道思维、文化思维、公私思维和方法思维四个层面,深层次剖析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和特点。

一、“道”中育人,德智契合。

与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德智分离不同,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资源源远流长,贯穿古今教育全过程。《中庸》开篇提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从产生以来,就十分重视借助”道“理念对自身本质的把握并指导方法的采用。所谓”道“中育人,是遵循大自然的法则和宇宙运行之规律,基于政治道德观念的习染和价值性知识的传承规律,依据万物之性,解除人性之障碍,帮助学生自我实现,达到明道、知道和行道而完成成人的过程。在中国古代教育实践中,修”道“涵盖政治、价值、道德、行为规范等多方面的内容,并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起着激励、引导、预测方面的功能。这也使得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天然地包含在政治、教育、伦理等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分合并进过程中。由于受到深厚的道德教化思想影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重教化理论的阐述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轻教化理论自身的论证和检验的特点。这虽然造成我国自然科学发展的缓慢,但也造就了政治道德培养与智力培养的整合的天然而成,发挥了强大的政治道德培养功能,形成了人们深刻的价值判断力。

我国在继承和发扬已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1984年创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历经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自己独有的学科特点。12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正式确立。在这个文件中,明确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下属的六个二级学科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培养目标、学科研究范围和课程设置以及相关学科。一般而言,一门学科的成形,从哲学上而言,就是要形成自身的科学性知识形态及系统化的理性认识结构,有一整套自身的科学概念和范畴。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来源,科学研究工作者的科学劳动而汇集的知识总和就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

之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德智契合的,是因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延续中华道德思维的传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吸收其他学科的优势,独立设计了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又通过整个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渗透价值性知识而发挥教育功效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门体现我国政治优势,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有着特有的研究对象、领域和范式,具有科学性;同时,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体现了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统_。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其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和钻研马克主义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素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一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青年现实社会问题和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二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坚定青年的政治立场、方向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逐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也就是“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规范和方法去认识、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的学科,既体现在其智育价值上,更体现在其意识形态性、政治性上。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被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知识性服从、服务于其意识形态性,以促进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为旨归,否则就会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目的,背离”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在我国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既注重牢牢占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阵地,又注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提升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德智统合,需要探索研究型教学理念,培养问题意识、双主体意识、探讨意识、开放意识、能力培养意识五种意识。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解决教书与育人的脱节问题和学生知与行脱节的问题,让思想政治教育回归教育本质,实现知识、能力与价值观培养三者的有机统一。

因此,之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智德契合的,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历史及其跨学科性特点决定的。”道“中育人的传统造就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既与其他智力学科存在部分教育内容交叉,又引入了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其他学科内容,还借鉴、移植教育学、数学、统计学等其他学科的某些理论方法。

二、以”文“化人,人格涵养。

与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神学文化特质不同,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深深地扎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之中,它的内容和形式都附带着深深的文化印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文化形式,也彰显出我国的文化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宏大叙事,又是个体关怀;既是意识形态灌输,又是一种文化传播活动'从历史上的主流文化来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以礼化俗“,教人行”中道“,提倡政治道德习惯的养成,幸福生活的习染。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以”积极入世“为其教育哲学。不管是儒家”学而优则仕“的教育观,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观,都反映了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世俗性文化属性。法家、纵横家的治世方式更是彰显中国人的积极入世精神。

”理性贵于一切“的思想成就了中国人骨子里的人至上的思想。在多种力量的作用下,彰显人的价值、重视人格的养成成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一大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或者说,我们要倡导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大都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找到深厚的渊源。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契机,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从传统民间文化来看,中国人信仰的不只是在神圣世界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粹神,还重视从人世间挑选出杰出代表作为自己喜爱的神灵。中国民间虽然有敬畏鬼神、信奉宗教之习俗,但对鬼神的崇拜、敬畏掺杂着功利动机。民众世俗神的文化观念直接影响民间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功能。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国家与宗教机构分离、教育与宗教分离的政策,使得现代中国人延续和强化了世俗性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大众化实践正是这一文化的现实诉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就是要传统优秀文化内容及其方法的现代运用,结合时代需要和主体诉求,创新性地诠释和转化传统官方和民间教育两种资源,丰富当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健全人格。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后,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得到弘扬,是一种主流的革命教育文化,在实践上逐渐成为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随着社会主义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共舞,发挥了重要的文化意识形态的功能。文化因素使得人的环境要素进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它与社会环境的其他子系统一起构成实践活动的基础,而且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中形成双向建构的”文化力“。社会文化浸润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不同个体和群体中输入、传播、输出和反馈,逐渐增强和提升人们的政治和道德素质。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是自觉建构社会文化场域,融入人的交往实践,激发社会的创新和活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力量,它能合理引导人不断超越当下物化的、异化的、对象化的束缚,趋向更为理想的、可能的、无序丰富的精神家园。

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个人与社会、个人和他人、主我和客我的关系,这些关系在实践中产生、发展。而这些关系的调节与理顺涵养出明德守法的公民,既需要软约束的道德文化,又需要硬约束的法治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的方法开展研究与实践来调节各类社会关系,逐步实现人格培养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相适应相协调,还采用社会学、科技哲学、法学的方法开展研究,推进学生人格培养的理论化和系统化进程。基于哲学探究,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宗旨在于提高青年人的`精神境界,帮助青年加深对生命的正确理解,涵养健全人格,实现自我发展,达到成人目的。

因此,从传统文化到革命文化,从主流文化到民间文化,都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他们都重视人们关系的协调,强调以”文“化人,以正面人生发展为切入点,主张修身成仁,涵养人格,塑造人的理想信念。

三、己立”群“中,公私交融。

与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以追求个人至上的目的不同,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中蕴含深厚的集体主义追求。为了能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必然要追问其研究对象的价值目标,更离不开对人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探究,离不开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区分。回溯华夏文明的源头,家庭教化的公私交融特点明显。西周正式提出”有孝有德“的道德纲领,确认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倡妇随的基本道德规范。在深厚的家族观念传统影响中,中国人传承了家族观念,孕育着朦胧的群观念。真正意义的公共观念,是随着国家的建立而得到确立的。从”公“一字的字面意思看,它刚开始指场域、政府,后来演变为公共事务和政府责任,实体意义与政治意义兼备。”公“观念受到家天下思想的制约,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社会成员的修身基础上的公德培养、公共规范建构,较少涉及公共生活的提升。宗法社会中家即国、国即家、公私不分,导致中国传统公私关系的层次不清,时常发生群被己代替或己被群遮蔽,但是不可否认家庭观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群的价值在民族危机时刻发挥重要作用,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在政治教化领域,中国人提倡天下为公、公为立国之本、大公无私、崇公抑私。

集体,又有个别意义上的集体;集体主义中的”集体“应当体现全体成员的利益和意志;集体主义中的”集体“应当是真实的集体。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的公私要求进行层次划分,主要分为对优秀者的高义务和低权利,对中等要求者的中义务和中权利,对普通群众的基本义务和基本权利的三种类型。在这一阶段,群的观念、公的观念被集体的观念取代,具有了阶级性。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私“不是私人利益,而是指私人领域与个人利益。

要深入把握集体的本质,即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特点,必须以看得见的利益为突破口,即要从学科对利益关系的调节功能和学科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思想政治教育为个人正当利益的合理实现和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积极引导,也正视并积极应对市场经济自发性滋生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的挑战[。在现代社会价值多样多元多变的背景下,公私关系通过社会利益关系进一步分化。社会利益种类多样表现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部分利益与整体利益、近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等。从动因与根源,从客观依据与现实需要来认识,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核心范畴。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利益分化加剧,群体矛盾凸显,使得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分趋于明显,公德教育缺失,挑战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随着社会公共领域向网络空间拓展,人们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网络化,公私关系、群己关系出现了新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公私领域的研究,才能更有效治理网络空间,澄清价值误区,引导网络舆论和青年价值取向。因此,在群己关系分化基础上发展的公私观,进一步彰显了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基于新型公私关系,要加强公私德教育的整合、思想道德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的整合、道德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的整合,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

四、显”隐“互补,重视灌输。

与西方关注”道德是否可教“不同,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直接指向”如何教、教什么“的问题。正是这种教育理念的巨大惯性作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非常重视灌输,同时强化内在修养与外在塑造的协调。《说文解字》对教育进行解释,提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这就是说,古代教育是从上向下施加影响,从而外烁人格,形成”向善“道德人格。古代非常重视礼的社会规约功能,《周礼》记载了”以礼正俗"的思想。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一套系统的德目文本来开展的,既有《诗》《书》《礼》《易》《春秋》等正规教材,又有《三字经》《百家姓》《孝经》《家训》等各类通俗读物,还有法治实践产生的无形教化影响。在理念与实践上,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走德目主义路线,在历史长河中承担着教化人心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所谓德目主义,就是国家以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为基本内容,以道德条目为中心编制教材,开设特定的学生必修的课程,并配备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引导学生认识、认同政治道德品质的一种直接的教育形式。这条路线的显著特质之一就是教育灌输。在方法上,主要有教化与修身两类,分别着重倾向人格修炼和道德体验。教育灌输、化民成俗、身教示范、礼乐之教、环境陶冶、践履笃行都是教化的方法,而学思结合、自省克己、慎独和积善成德则为修身方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灌输作为一种原则和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逐渐显现独特的意识形态功能。列宁认为,把社会主义意识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没有一种教育不是由外向内的注入,没有一种教育不是以相对确定的真理性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灌输论话语体系中的灌输,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内容,以启发与引导为方法,以促进工人阶级自觉为意图并以人的自主发展为结果的理论教育活动。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由国家统_规定,由教育部统一规划大纲、教材、课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置强调原理、概念的输入,教材强调理论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马克思主义需要灌输与研究型教育理念,这里的灌输绝不等于注入式教育,而是全面发挥学生主动性上的自我思考,这里的研究型教育是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灌输才是有效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启动其他隐性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情感,通过情感导航态度,态度最终影响行为。或者说,为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验教育,需要借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找准学生的需求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同时还要着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学生喜爱、教学效果好的青年教师,发挥身教示范的作用,加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有效转换。在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既要传授理论知识,又要在教育内容与形式方面自觉挖掘人格教育资源进行施教,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的合力作用,把握力往何处去的问题,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方法是教育者通过受教育者直接外显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而发生影响的方式与过程;隐性教育方法是教育者通过受教育者间接内隐的非特定的心理活动而发生影响的方式,教育者以隐性课程、文化传统和环境情境为介质引导受教育者体验、分享有益于个体身心、个性全面发展的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重点,采用具有层次性、通俗性的教育方法,比如说理疏导、典型示范、正面启发、社会实践、行为训练和网络监管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效果的前提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这种统一具体表现为同一性、兼容性、互补性,这要求教育内容要实现时代性、对象性和政治性有机统一,教育形式要实现时效性、对象性和生动性有机统一。

总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发展的现实境遇出发,深层次梳理与剖析其内在规律与特色,这也是其永葆活力和学科基业长青的前提与基础,是学人学科自信生发的重要条件。

体育中的哲学论文篇七

康德是西方近代哲学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哲学贡献是在近代历史的关键时刻对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传统进行综合创新,最终建立起了对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的”批判哲学“体系.他的批判哲学体系既有其思辨方面的深刻性也充满了表述方面的晦涩,这也成为理解康德哲学的'一种困局.本文试图从康德的身世、他的思想所形成的历史背景、对他产生重要影响的哲学家以及他的语言特征方面来介绍和分析康德哲学的背景情况,以期对于理解此困局有所助益.

作者:单纯shanchun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2249刊名:东方论坛英文刊名:orientalforum年,卷(期):”"(5)分类号:b516.31关键词:苏格兰人休谟卢梭独断论

体育中的哲学论文篇八

旧哲学对世界的理解是抽象的。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是确立了以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类世界的实在性。这不仅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哲学观,也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正是通过这种全新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马克思超越了旧哲学对世界的抽象理解,真正将哲学理性思维与人类的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将理性思维的真理性建立于实践的基础之上,将实践理解为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客观活动,意味着对哲学功能的全新理解。在这种理解中,现实的生活世界不再以抽象的形式呈现,哲学理论也不再玄远。因此,在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观的变革中,哲学功能的转变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任何一种哲学都不可能不解释世界,关键在于怎样解释世界,在于为什么要解释世界,而这恰恰取决于这种哲学对哲学功能的预设。马克思之前的一切哲学都无例外地将哲学仅仅视为穷究世界之理的学问,无论它们对世界是“从客观的形式去理解”还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都不可能不陷于对世界的抽象解释。现实的生活世界是活生生的、历史地发展着的,而单纯的解释就是说明和分析,是不可能以活体为对象的,因此,对于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来说现实的生活世界在其视野之外。旧哲学之所以不能理解“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从来就没有打算这样做,在于它们对哲学功能单纯的'解释性预设。旧哲学只是想解释世界,因此,它就只是把自然看作僵死的解释对象,而把人看作是独立于自然存在的解释者。在这样一种视域中,人和自然是相互分离的存在。由于作为主观者的人站在作为客观者的世界之外,世界也就只能以两种可能的方式获得理解:一种是纯客观方式的理解,即“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另一种是纯主观方式的理解,即从人“抽象的”、“能动的方面”去理解。(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毫无疑问,只要哲学没有打算在头脑之外说明头脑,它就不可能不受到头脑的束缚。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相信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到黄昏时才起飞,相信只有当对象成为一种客观性存在时才能为哲学所把握,因此,旧哲学也就不可能在建构生活世界中发挥作用。马克思哲学观中的革命因素首先在于它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预设,在于它不满足于哲学解释世界的功能,因此,它必然将哲学理解为照亮人间未来之路的普罗米修斯之火。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马克思自己对哲学所作的说明,即哲学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活动才能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和存在的价值,才能证明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这其实包含了马克思对哲学功能的预设,并且其哲学观的确立也有赖于这一预设。马克思并不是为了比前人更好地解释世界而进行哲学变革的,从一开始,他就将变革哲学的目的与改造世界的目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这一点,使他能够撇开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寻找思维的此岸性,使他能够看到以往的哲学家们所无法看到的实践的价值。马克思从来反对将哲学理解为一种建构抽象世界观的活动,在他看来,哲学如果不为解除人间的饥饿而发挥作用,它就不可能是什么科学的世界观。可以设想,如果马克思没有将自己的理论活动与火热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他就不可能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而实现哲学观的变革。马克思哲学观的科学性、真理性和生命力,就在于它为自己所设定的改造人类生活世界的革命性目标。这决定了它不仅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概括与反思而解释世界,更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不断地批判而建构作为现实世界否定形态的理想世界。

[1][2][3]。

文档为doc格式。

体育中的哲学论文篇九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照天性来说,人都是爱美的,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们生活中去。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如能充分发挥美育功能,让美育走进新课堂,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充分收集和挖掘美育素材,有计划有步骤把实施美育,培养学生欣赏美、鉴别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论文。

范进中举后的疯态是科举制度的“活画像”――是美的反面教材。《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鲁达是“侠义”美的表现。在对这些形象进行理性分析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心灵的感悟中得到洗礼、熏陶、升华,使学生的审美标准、审美情趣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分辨是非的能力不断提高。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既达到了美育的目的,又实现智育的目标。

三、创造美美的创造并不神秘,如写一首诗,写个片断,根据诗文的内容画一张画,写一些优美的文字,就是一个很好的创造。提倡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探索教师提出的问题等,利用各种语文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让更多的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美的追求,美的实践,美的创造,能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养成崇高的审美情操,塑造美的心灵。

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及总目标中都提出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展示美、欣赏美的过程。美育融化在德育之中,就成为崇高之美;美育融化在智育中,就成为理性之美;美育融化在体育之中,就成为健壮之美,美育融在劳动中成为创造之美、灵巧之美。总之,美育的特点是“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体育中的哲学论文篇十

随着全面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进行,高职体育更加注重快乐性与趣味性,以期锻炼学生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塑造健康的体魄,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全面性人才。文章就快乐体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加以浅析。

1、基于快乐教育的高职体育概述。

1.1、快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意识。

学校体育是学生学习体育的一个重要环境与场所,在学生时代培养自身终身的体育意识是发展自我、看待事物态度方式的重要途径,对于自我人格魅力与坚韧不拔之志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终身锻炼的好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在工作与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其实施快乐教育,引导积极加入体育课堂,完善自我性格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将快乐贯彻到整个课堂中,进行理论的讲解与动作的示范,学生按照教师的动作模仿学习,完成数量上的任务,在此过程中,穿插进一些趣味十足的体育游戏,促进学生主动去完成体育动作,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体育氛围,减少学生疲劳感与厌恶感,培养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体育行为,调动学生去练习动作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体质,最终帮助学生确立终身的体育意识。

1.2、高职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大多自制力较差,经不住外界的一些诱惑,导致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另外,由于体育课程内容比较单调,都是一些肢体上的动作,就显得有些枯燥、乏味,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过于传统,教学环节僵化,不具有灵活性。高职体育教学往往都是先由体育委员进行带队热身,围着操场跑几圈,然后通过简单的肢体运动来活动筋骨,然后就是老师进行集体的动作讲解,让学生进行模仿,一些教师能够看到的不规范动作,会予以指出纠正,但是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教师只能看到前排同学的动作是否规范,而后排的同学各干各的,并没有遵照老师的指令去练习动作。长此以往,只会增加学生对体育的厌恶感。而前排的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指令去完成相关的工作,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课堂环境的沉闷,让师生之间的互动极少。然而只有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欲望。教师机械地讲述着课本里的教学大纲,根本不去重视学生心里是如何想的,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不加重视,缺乏有效的互动行为,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没有一点吸引力,而被动接受的学习行为,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不管是学生的原因,还是教师授课方式的缺陷,都将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

2.1、利用快乐体育推进学生身心发展。

体育教学不仅仅能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还能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快乐体育教学在高职体育教育中的实施,其主旨是为了突出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健身性、体育性,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改下体育教学的要求与改革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各种各样的快乐体育教学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能力,纠正学生的体育竞争观,健全学生的人格,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进程。传统模式下的体育教学,教师都会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围着操场转圈跑,而这样只适合热身,然而在快乐体育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实现快乐体育教学。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双人跑,第一个人先跑第一圈,然后第二个人接力跑第二圈,之后同时跑最后一圈,在这样的相互协作的跑步过程中,共同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增进学生之间的关系,培养师生之间的情谊,进而更好地实现快乐体育教学的'预期效果。

2.2、构建和谐课堂,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体育教师在具体的快乐体育教学中,要提前设计好教学流程,对于一些体育项目的完成,教师积极配合学生共同去完成,这样不但能够降低学生对教师的抵触心理,而且还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程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师要认清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教师去逼迫学生去锻炼。要设计出合理、生动、有趣的体育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对于一些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的学生要循循善诱,去跟学生谈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学生来展开,教师设计的课堂环境要做到适应性强。符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发展规律,要满足绝大多数学生对于体育的认知程度,动作的设计也要能够让绝大部分学生轻松完成,然后再不断加强难度,逐步培养体育能力。快乐体育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学习喜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断给予机会,让这个闪光点不断发光,而教师就是这个发现者。所以,构建和谐课堂,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对于快乐体育教学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

2.3、利用普通场地,开展快乐体育教学。

快乐体育教学对于教学场地的要求不是太高,每一个普通高职学校都可以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地进行快乐体育教学,在实际的教育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场地条件的不同,然后预先设计授课环节,进行多种多样的趣味体育活动安排。场地条件的优劣会影响快乐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利用场地外界条件的不同,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在面积较为宽敞平坦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障碍接力跑练习,同时也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物体,为学生设置障碍。利用废旧的沙发、板凳、座椅等工具为学生创造不同环境下的快乐体育体验,多样化的障碍物可以使平凡枯燥的跑步练习变得有趣味。另外,在一些面积较小的场地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xx跳、高抬腿等体育练习,在确保高职学生活动量达标的情况下,使其学生体会到体育学习的乐趣,激发锻炼身体素质的动力,在快乐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逐渐爱上体育,全面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

3、结语。

高职快乐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这种教学模式也非常容易让学生接受并主动去完成各项体育动作,有效改变传统模式下的体育教学模式,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真正做到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杨利.体育游戏在高职排球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4):99.

[2]乐志强.浅析如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发展快乐体育[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1):159.

[3]赵山林.探究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快乐体育[j].学周刊旬刊,2014(8):95.

体育中的哲学论文篇十一

“人的使命”(diebestimmungdesmenschenhevocationofman)是德国启蒙运动后期(spataufklarung)的一个重要观念。在18世纪后半叶的德意志,各个哲学流派—莱布尼兹袄尔夫学派、受英法思想影响的通俗哲学(popularphilosophie)及康德的批判哲学—的学者展开了热烈的探讨。人们以这个概念为中心,热烈地讨论了如何成为人,如何作为人去生活的问题。

1.“人的使命”话题的产生。

17,约翰·斯伯丁(johannj.spalding,1711-1801匿名出版了《关于人的使命的沉思》一书。此书出版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赫尔德称其为德语著述领域的新的“经典”。随后,这本小书在德国重印十余次,并被译为多种欧洲文字流传。在18世纪下半叶的德国神学界,斯伯丁的地位举足轻重。

阿伯特批评理性主义的观点认为,“不断完善”的观念本身就是同人的能力相悖的。比如,人的记忆力如何不断地增长完善?此外,那种认为人类此生是为来世准备,从而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的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对于人类的使命,人们不会有任何的认识。从本质上看,人类的认识不能算是理性的。

按照frederickbeiser的划分,1760-1766年,康德处于形而上学的“‘幻灭期”。这段时期是他批判哲学的准备时期。康德写于1761-176年间的《关于美感和崇高感的考察的批注》,是了解这段时期康德思想变化的关键文本。在这些批注中,他抛弃了对形而上学知识的单纯追求,转向了对人的关注和探索。

1.探寻“人的使命”的驱动力。

那么,是什么原因推动人们去寻求这一终极目的呢?答案是人的理性自身的兴趣。康德哲学中,人类理性的一大特点就是其有限性。理性自身又不愿局限在其能力范围之内,它在自身的兴趣驱动之下,总是想要“从经验的领域开始并且逐渐地翱翔直上。在《判断力批判》第76节,康德集中阐释了人类理性有限性,即可能性与现实性、推论的知性与直观的知性、“是”与“应当”。人类的理性在运用的时候必须注意这些界限,忽视这些界限,就必然导致理性的越界。

2.“人的使命”—人类发展的根本目的`。

《纯粹理性批半归中,康德奠定了他的批半}j哲学的基本原则,即理性的自我批判。借助对于知性和理论理性的批判,康德探讨了知识在何种情况下是可能的,理性超越经验的应用不可能形成任何知识。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论证了人应当按照道德律去行动,这样的人才是道德的。但是这样就遇到了一个问题,即道德和幸福的分离。在康德看来,道德是配享幸福的条件,完满的善应当是道德善加上相应的幸福。但是在这个世界上,这种完满的善是不能实现的。如何才能实现道德和幸福的一致?这就需要假设灵魂不死和上帝的存在。

三、康德对“人的使命”问题的解答及其在德国哲学中的回响。

在康德的哲学中,理性因其自身的兴趣,要寻求终极目的。在理性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借助目的论原则认识到终极目的是“目的王国”中道德的人。这个作为三大批判顶点的终极目的,沟通了思辨理性和实践理性的鸿沟,使人能在受到因果法则制约的自然界中得到自由,使“必然”和“应然”得以统一。

综上所述,康德哲学中对“人的使命”的探索,延续了他之前的思想界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并在他的哲学框架中得以深化和完善。在康德这里,既能够看到斯伯丁那种个人思辨的探索,也能看到阿伯特对于“人的使命”在历史中的“现实性”的要求。康德比较完满地将可能性与现实性统一了起来。从这点来看,康德哲学可以说是德国启蒙哲学的顶峰。

体育中的哲学论文篇十二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尊崇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寓教于乐,其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体育发展,甚至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快乐的环境,使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提高身体素质,进而实现终身体育的教育,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快乐的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关键词:小学体育;快乐体育;寓教于乐;

小学体育课堂较为强调对学生的身体机能锻炼,而如此便使得学生通常会处于被动的体育技能学习过程之中,其无法对于所学习的体育技能以及相关技术动作产生兴趣,而是完全为了完成教师的要求而完成学习。可以说,在这一背景之下,学生难以会对体育课堂产生真正的向心力。鉴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快乐的气氛,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对体育技能以及相关技术动作的学习热情,并且这样做将会让体育课堂的教学效度更为显著。

快乐体育是指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它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与各项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体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学生乐于进行体育学习,为深化旨在追求运动乐趣的体育学习,学生自发、自主的学习活动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求就会产生运动的乐趣。这种欲求的水平越高,越明确,其满足后获得的喜悦也就越大。因此,体育课不能是教师强制性的,而必须能使学生自发、自主地享受运动中的乐趣的体育课。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二、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开展快乐体育。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开展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结合教学经验,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一)通过设计游戏环节,让学生产生参与课上教学活动的热情。

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确保课堂成为学生眼中的快乐课堂。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考虑到小学生喜好参与游戏活动这一天性,并通过结合课上教学内容,使游戏活动能够完美地楔入体育课堂之上。之所以提出这一建议,是因为以往的体育课堂上,学生往往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之下重复同一技术动作,而这样的过程对于欠缺自制力的小学生来说是十分无趣的。而当游戏环节被引入到小学体育课堂之后,学生将真正能够在体育课上感受到快乐,其将以充沛的热情参与到课堂知识学习过程当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喜羊羊》为游戏背景,在教授学生“投掷”这一技术动作时,将目标设定为动画片中的反面角色―――灰太狼。这样一来,学生不再将学习过程视为枯燥的训练,而是能够将之视为铲除邪恶、匡扶正义之举,这样便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技术动作学习热情,而课堂氛围也将是十分欢快的。

(二)注重营造欢乐祥和的师生关系。

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学习中的快乐与幸福感。不融洽的师生关系只能使课堂沉闷,使教学死气沉沉。体育课堂教学活动能否真正让学生从中获益,能否真正使学生感受到快乐,在一定程度上要取决于教师同学生之间的关系。如若学生对于授课教师十分喜爱,则其上课时会感觉到兴致浓厚,在学习教师为其所讲解的技术动作时,也会变得分外认真和投入;如若学生对于授课教师存在抵触情绪,则其在学习教师讲解的技术动作时也会变得敷衍了事。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注重在体育课堂上营造出欢乐祥和的气氛,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这样一来,学生将会从中感受到教师的魅力所在,进而对于教师所示范和讲解的.动作以及教师所布置的学习要求认真地加以完成。

(三)注重课上教学以及课后活动的有机衔接。

快乐体育不仅仅应当存在于课上环节,更应当覆盖到课下时间,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达到终身运动的目的。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课上进行技术动作讲解时,应当注重同生活实践相联系,并且为学生讲解如何在生活场景中就地取材地进行体育锻炼。这样一来,便达成了对小学体育课堂空间的扩展,也使学生不仅能够在课上感受参与体育知识学习的快乐,也能够在课下体会出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

(四)认清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每个小学生在身体发育以及心理素质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别。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讲解以及授课过程之中,不能搞“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而是应当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具体的教学内容。例如,男学生通常对竞技对抗类的体育运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和男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是相符合的,而女学生一般会对一些动作幅度不大的体育运动更感兴趣。考虑到男女生的这一差别,小学体育教师在授课内容上便应当加以区别对待。这样将实现对班级全部学生的兼顾,从而帮助班级的学生均能够在不同程度上获得身体机能的提高。

三、结语。

以上,我对开展快乐体育的必要性展开了研究,并从通过设计游戏环节让学生产生参与课上教学活动的热情、注重营造欢乐祥和的师生关系、注重课上教学以及课后活动的有机衔接、认清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几个层面就小学体育快乐教学展开了探究。快乐体育应该成为所有体育教师都不断探索的课题。只有践行快乐体育,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使学生保持体育活动的习惯,进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的体质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永义,仇军。基于体育本体论的“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2)。

[2]何强,熊晓正。对“快乐体育”的再认识――重读《体育之研究》的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

[3]王爱兵。“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分析及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0)。

体育中的哲学论文篇十三

摘要: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改善心理状态;促进个性发展;在改善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状况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特别要促进学生心理过程的成功体验,初步形成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意志。体育活动中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正是心理过程成功体验的关键。

关键词:自主选择、可持续发展、人文关怀。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情绪是以人的需要和主观态度为中介的心理活动。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肯定的态度和体验,如快乐、满意、爱等;违反人的需要和意向的事物就会引起否定的态度和体验,如愤怒、哀怨、憎恨等。因此那些与人的需要有关的事物才会引起人的情绪,并依其是否得到满足而使情绪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因此体育教学应满足学生的正常心理需要,使学生在活动中有积极的情绪体验。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体验活动的快乐。

兴趣是一种先天性情绪。儿童的兴趣能引起并支配着他的感觉和活动,支配着感觉和运动之间的协调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快乐作为一种基本情绪具有生物学的发生基础,让儿童参加游戏和学习以引起儿童的快乐,这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快乐和兴趣的互相补充是智力活动的最优情绪背景。

1、创设情境,师生在“教学相长”,共生共荣的环境中,缩短心里距离,形成最佳情绪状态。

情境教学可以缩短学生与教师、与同学、语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促使其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说过:“教育正像其他的社会过程一样,它的成效依靠交往。”创设亲和友善的人际情境,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用期待的目光看待每个孩子的成长,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身上感受到一种期待,一种力量,从而转换学习的动力。我经常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倾听他们的谈话,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们在学与玩中和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创设优美有趣的教学情境,缩短教材与学生间的距离。通过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我在教学障碍跑内容时就设制了这样一个情境:每位学生都是野外集训队的一名队员,我们要跨过“小河”,绕过“小树林”,跳过“拦路石”绕过折返标志再返回,看看我们这些小队员是不是能克服困难、胜利返回。同学们兴趣很高,纷纷表示要胜利完成任务。其实,“小河”只是一块横放的小垫子,“小树林”是几个实心球摆的.,“拦路石”是一块折叠立起的小垫子。训练结束了我们要举行庆祝活动,运来了“西瓜”需要队员们帮助搬运,比赛哪队运得又快又稳,其实我们进行的是搬运的实心球比赛。庆祝活动开始了,在“篝火晚会”上队员们结交了新的朋友,这个放松游戏就是找朋友。在整节课上学生都保持着相当高的积极性,他们沉浸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体验合作、成功、交友的乐趣,持久地、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2、利用多种教学技巧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乐学。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特征,它贯穿于心理活动的整个过程,可使心理活动更富于组织性、清晰性和深刻性是情绪的“调控剂”。体育教学多是室外进行,干扰因素多,学生的注意易分散。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的学生在注意方面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注意特点,利用引起和保持注意的规律,组织好学生的注意。

注意主要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的特点是主体能够主动控制,它是主体意识倾向的反映。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是客观环境的刺激特征和个体的需要、兴趣。改变环境和适当满足学生的需要、兴趣,是利用无意注意的原则。

有意注意是学生能够主动控制的注意,但消耗的能量大,易造成学生精神疲劳,尤其低年级同学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而无意注意则可在不疲劳的情况下保持较长的时间。体育教学应以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为先导使学生的注意指向于教学的任务,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变换练习的环境和条件,满足学生的兴趣,诱发他们的无意注意,弥补有意注意时间有限的不足,调动他们的精神,延长学生的注意时间。在一年级体育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有意注意时间较短的特征,非常注意场地器材的布置运用。因为他们对许多体育器材不认识、不了解,课中多运用一些器材会吸引他们的注意产生兴趣,并使用颜色鲜艳的器材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学生的注意不仅被各种颜色吸引,各种各样的图形也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在上各种形式地走内容时,我在操场上画了许多图形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情绪高涨。因此,在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考虑到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把教学活动组织的新颖和富有吸引力。

3、自主选择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满足,体会快乐情绪。

按照成就动机理论,中等难度的任务对个体具有最大的诱因价值。任务太难经过努力也无法达到,太简单不用努力就可达到,都不利于激发学生个体的成就动机。因此,教学目标应分成不同的等级和层次,建立一个教学目标系统,使不同能力,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此目标系统中找到切合自己情况的,可达到的学习目标,从而使每个学生的成就动机都有机会获得满足,这样,通过循序渐进,学生便于逐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另外,让学生自己去选择目标比教师为学生设立目标更能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动机。

4、用全面的、发展变化的评价激励学生,使学生有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

素质教育不是选拔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为特征的教育。体育评价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的评价,注重的应是学生的全面发展。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的教学中常运用评价作为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既评价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又评价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既评价学习的结果,又评价学习的行为,既评价学习中的能力因素,又评价其情感因素。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水平,而且还能完善和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我们应从一切事物都是“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评价和激励学生,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向上,焕发活力。

二、预防学生的情绪障碍及时进行调控。

情绪是依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来决定其是否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在体育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调控,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在儿童阶段,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明显外露,不稳定,易变化的特点,情绪产生的诱因多是事物或活动的外部特征,且常与他们的需要和喜好相联系。

1利用情境,提高学生的挫折忍受力。

挫折忍受力是指个体遇到挫折情境时,能摆脱其困扰而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体育教育应利用本身的教育特点,人为地设置一些障碍,利用挫折情境,从小就让学生碰些“钉子”,以此来锻炼他们的意志。要经常向学生讲明人的一生遭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挫折,随时做好经受挫折的准备,养成与困难拚搏的习惯,设法提高挫折忍受力,教学中还要有意设置挫折情境,如“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气温较高的阳光下,在气温较低的风雪里,坚持在室外上课,身体练习时,不躲太阳,不避风雪,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锻炼等。

2、善用激励手段,转变学生的消极认识,培养自信心。

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克服体育学习无用的观念,纠正对体育学习厌烦,轻视的态度,调整好学生体育参与的心态,防止动力不足和厌倦焦虑的出现。体育学习焦虑产生于自尊心受到威胁时,一旦学生感到自己的价值受到别人怀疑或受到贬低,其自尊就会受到挫伤,焦虑也就产生了。对自尊心较为有效的保护方法就是提高自信心,积极的暗示可以产生积极的思维,消除或减轻焦虑。

教育的意义不在“传导、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激励”和“唤醒”。我在教学中很重视运用积极的暗示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每当学生有焦虑体验时总是要寻求帮助,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师,我总是给他们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或进行有效的保护帮助,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成功——肯定期望——自信提高——成功,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很有作用。

3、以智慧的人文关怀消除胆怯、恐惧的消极情绪体验。

当学生以为自己的体能水平或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与技术要求相差较大,担心自己会出现伤害事故,胆怯和恐惧等消极情绪就会发生,这时在行为上会出现反应迟钝,动作失调、四肢颤抖、肌肉僵硬、手脚发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肯定完成不好技术动作。教师的关怀在这时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智慧的人文关怀应该学会保护、宽容和激励学生。我们要像保护荷叶上的小露珠那样细心保护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人格及安全;宽容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原谅学生目前的落后,并用发展的眼光相信学生日后的优秀;激励是成功教育的催化剂,是促进学生孜孜不倦地投入学习的动机源泉之所在,更是塑造健康人格的关键因素。学生在这种不露痕迹的教育中顿生“我要行”的内驱力,唤醒了学生的不懈进取心;而一句诚恳的鼓励“你能行”更成为学生前进的不竭动力。

总之,针对儿童时期情绪情感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随时注意学生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从他们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上观察,判断他们的情绪情感的变化。在教学活动中巧设情境,对课上出现的由于外界干扰或突发事件引起的兴趣转移或情绪变化,一要因势利导,二要迅速排除干扰,妥善处理,稳定学生情绪。教师要“以爱心为泥土,以信心为肥料,以慧心为手段,以恒心、耐心为过程。”从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从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的观点出发,采取激励的手段和方法,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才能有积极的情绪体验,促进其身心得到主动的全面发展。

体育中的哲学论文篇十四

摘要:作为近代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之间存在的关联问题一直是哲学界探讨的焦点。从哲学的概念来看,哲学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两部分,人类思维解决的是理论哲学的问题,而人类存在本身解决的是实践哲学的问题。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将“身体问题”作为现象学的首要课题,并且认为身体问题是语言哲学的根本,是研究哲学问题的根本,随之诞生的“身体哲学”“肉身哲学”成为英美哲学的主要范式。人的身体是直观接受和感触世界存在的媒体,基于“身体哲学”研究大学体育训练的开展价值,对科学提高大学生体育训练的成效有着重要价值。

人的存在是哲学研究的基础,阿基米德曾说:“哲学的诞生源自于人类对一个现象或一个事物感到好奇,感受于这种好奇的无解,人类认识到自身的无知,因而为了摆脱这种无知而进行了哲学思考。”这里的哲学思考产生于人类的思维,通过思维去实现对好奇事物或现象的思考,主要强调了人类思维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然而,二十世纪盛行于欧洲大陆的“身体哲学”(也被称为“肉身哲学”)则更多关注人的身体作为一种哲学存在的作用和价值。

客观上看,人的身体是客观存在于世界上的,是人与世界万事万物发生感知的唯一媒介,至于有些学说提到的“人的精神可以游离于身体之外”这样的论点,目前尚未有科学的认证。因此,就目前的研究而言,我们认为身体的腐朽将终断人与世界的连接,人的发展本身是以人体的发展为根基,人的思维也随着人体的不断生长发育而变得丰富和多元,如此可见人的身体存在对于人的存在的重要意义。体育锻炼,是人类发自身心对自然世界产生的需要和冲动,“生命在于运动”也揭示了人类生存与客观世界必须要参与运动以维持身体与意识的互动,以此追求身体机能的日渐强大,从而以身体为媒介探究更多关乎生命、生存和平衡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体育训练,人类还可以追求生命的延续、维持健康的状态,因此体育训练对于人类身体而言是一种忠诚、可靠的存在。从“身体哲学”的视角出发,科学地认识人类进行体育训练的价值,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开展体育训练,而开展体育训练能够保障人类身体健康,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从而平衡人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多项课程中,体育训练被称为“体育”,是任何专业大学生必须参加的课程。从哲学角度出发,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从身体哲学视野来看,体育训练既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为了使大学生身体发展更适应社会需求而开展的系统身体训练,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帮助大学生认识。

“身体”语言学上所表述的“身体”,指的是肉身。史蒂夫帕克在《人的身体》一书中解释人的身体为人的骨骼、肌肉、皮肤、身体构造和运动组织的结合,该书对大到身体的整体概况,小到毛细血管、表皮组织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阐述,而这里所指的身体是一种狭义上的身体,并不能完全覆盖身体哲学中所指的身体内涵。身体哲学研究的范围更广,简言之,身体哲学研究的身体分为“表面”和“深层”两个层面,“表面”指身体本身,即肉身;“深层”则覆盖身心发展、身体的感知和存在的意义等。[1]从“表面”来看,通过体育训练,大学生能够系统深入地了解“肉身”的运动机理,体验骨骼、肌肉、神经等互相结合的运动效果,提高身体素质,维持身体与客观世界的平衡。从“深层”来看,通过体育训练,促进身体与客观世界的接触,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发展,帮助其认识身体对于体育训练的需求,从而掌握身体在哲学世界中的重要价值,了解体育训练对于身体健康、生命延续的意义,感知“身心如一”的境界,达到更高的精神追求。

(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身体哲学”最初的理论认为人的身体和思维是分割对立的存在,历史上称之为“身心二元”理论,然而通过身体哲学的不断演化和发展,身体哲学的代表人物梅洛庞蒂提出完全颠覆“身心二元”哲学认识的新理论,他认为“肉体”不是单纯地割裂性的存在,而是肉身加心灵的融合性存在,与中国儒家学说中“身心一体”的思想不谋而合,简言之就是人必须通过身体才能认识世界。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身体机能基本已经发育健全,但心理发育仍未达到健全水平,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存在偏颇,因此通过体育训练,大学生能够用已经发育健全的身体与客观世界发生接触性连接,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通过体育训练,大学生的肌肉得到了有效拉伸和延展,骨骼得到强度和韧性的.塑造,神经系统受到合理的应激刺激,自身脏器和血液流动都更加健康,韧带坚固、关节灵活,这是肉身的健康发展。而通过肉身的健康发展,学生会有更加充足的体能和精力去应对高强度的学习压力,能够开展丰富的兴趣爱好,调动更多的身体机能以适应社会生活。体育训练作为一门课程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避免了学生将过多的体力和精力浪费在不良嗜好和恶劣影响的社会行为上,并为学生创造与客观世界正向的联系,为更高地精神追求提供身体素质保障。现实世界中,必然不会存在脱离肉身而单独行动的思维,因此思维的发展必然建立在肉身的发展基础上,也就是说,要想达到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核心目标,首先必须建立在大学生拥有强健体魄的基础上,可见大学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促进大学生“自在身体”的养成。

放眼目前大学体育训练的开展,大多将精力放在肉体的锻炼上,注重学生身体机能的开发和运动潜力的锻炼,而忽略了对学生“自在身体”的塑造。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体育训练通过长时间的摸索与积淀,除了对训练者进行肉体机能的锻炼和运动潜力的开发以外,实际上还累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人类通过体育训练所能获取的最大财富其实是运动精神和运动态度,是一种挑战人类肉体和精神极限,释放潜在能量,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和态度,这一点在竞技体育中体现得较为完整。比如,跳高运动员一次次刷新自己所挑战的高度,短跑运动员在长期锻炼中突破速度瓶颈,游泳运动员克服水中缺氧的困境挑战闭气的时长等,这些都是对人类普遍肉身极限的挑战,在挑战过程中,通过体育锻炼实现精神力量的突破,坚持、突破,再坚持、再突破……这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精神“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内涵。但在当代大学体育锻炼中,普遍缺乏这种体育精神,往往以达标、及格为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陷入一种疲于应付的局面。身体哲学讲求人的身体的“自在”,作为西方第一位将灵魂、精神视为非物质的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人类身体活动的主宰,也可以说,人类应该先学习体育精神,摆正体育态度,再进行体育锻炼。就大学体育锻炼而言,应重视对大学生“自在身体”的塑造,在体育锻炼中更多地宣扬坚持、突破的体育精神,以达到对学生“自在身体”塑造的目标。

三、结论。

“身体哲学”作为西方盛行的一种哲学理论,经历了“身心二元论”的错误,转而发展为“自在身体”的合理论断,与中国儒家“身心合一”的理论不谋而合,这个过程中渗透着先贤的智慧,也凝聚着人类对于自身和自然接触过程中的高度智慧,其涵盖的范围极其广泛。本文就“身体哲学”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认为大学体育训练应遵从“身体哲学”的基本理论,注重大学生精神力量和意志力的塑造,使其对体育训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整个大学教育中,体育训练是一门必修课程,它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拥有强健体魄的同时,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突破自我的精神,对学生学业的开展和未来步入社会后的个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现今健康中国建设和全民健身的大背景要求,更应在大学生体育训练中注重“体育精神”和“体育态度”的塑造,强化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为学生打造宽松的体育训练环境,减少因考评、达标等体育划线制度对学生自身发展的压制,解放天性,从个体出发寻求大学生符合自身发展的“自在身体”养成途径,将体育训练成为一种精神追求和快乐的动力,最终实现身心合一的美好境界。

参考文献。

体育中的哲学论文篇十五

“体育舞蹈”,又称作国际标准交谊舞,其原名称“社交舞”,英文为“ballroomdancing”。它曾是欧洲责族们在宫廷舞会时所跳的舞蹈,是人们通过狂热的肢体舞蹈动作来抒发和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体育舞蹈源于生活,源于肢体动作美轮美奂的艺术展现,它是现代文明社会里高雅的、独具观赏性的一种文体活动,其特有的娱乐功能、社交功能和健身美体功能,逐渐得到了舞蹈界的承认,并作为一种体育运动进行传播与推广。目前的体育舞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健身娱乐为主的体育舞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交谊舞,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另一类为竞技比赛为主的体育舞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竞技体育舞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在中国推行。高校教学中的体育舞蹈就是以健身、娱乐、美体为主的交谊舞。

2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体育舞蹈是人们通过肢体动作这种无声的语言来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的,是运动与肢体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较好的健身功效。跳舞时学生的心肌收缩加强,呼吸与血流加快,消化器官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因此说,这项运动不仅能增强学生体魄,还对学生的心肺机能、消化和神经等器官系统机能的增强,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体育舞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积极的作用。首先在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学习从不会到掌握,从不协调到熟练,舞伴之间的不协调到默契,他们不断从这种过程中享受和体验着成功的喜悦与快感,从而使他们产生健康向上的积极情绪。其次在体育舞蹈成套动作的锻炼过程中,聆听着优美婉转的音乐、感受着高雅愉悦的氛围、欣赏着美妙动人的舞姿,会使学生的身心在娱乐中得到放松。

体育中的哲学论文篇十六

一、人的使命问题的哲学史背景。

人的使命(diebestimmungdesmenschenhevocationofman)是德国启蒙运动后期(spataufklarung)的一个重要观念。在18世纪后半叶的德意志,各个哲学流派莱布尼兹袄尔夫学派、受英法思想影响的通俗哲学(popularphilosophie)及康德的批判哲学的学者展开了热烈的探讨。人们以这个概念为中心,热烈地讨论了如何成为人,如何作为人去生活的问题。

1.人的使命话题的产生。

1718年,约翰斯伯丁(johannj.spalding,1711-1801匿名出版了《关于人的使命的沉思》一书。此书出版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赫尔德称其为德语著述领域的新的经典。随后,这本小书在德国重印十余次,并被译为多种欧洲文字流传。在18世纪下半叶的德国神学界,斯伯丁的地位举足轻重。

阿伯特批评理性主义的观点认为,不断完善的观念本身就是同人的能力相悖的'。比如,人的记忆力如何不断地增长完善?此外,那种认为人类此生是为来世准备,从而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的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对于人类的使命,人们不会有任何的认识。从本质上看,人类的认识不能算是理性的。

按照frederickbeiser的划分,1760-1766年,康德处于形而上学的幻灭期。这段时期是他批判哲学的准备时期。康德写于1761-176年间的《关于美感和崇高感的考察的批注》,是了解这段时期康德思想变化的关键文本。在这些批注中,他抛弃了对形而上学知识的单纯追求,转向了对人的关注和探索。

1.探寻人的使命的驱动力。

查字典本站【】。

那么,是什么原因推动人们去寻求这一终极目的呢?答案是人的理性自身的兴趣。康德哲学中,人类理性的一大特点就是其有限性。理性自身又不愿局限在其能力范围之内,它在自身的兴趣驱动之下,总是想要从经验的领域开始并且逐渐地翱翔直上。在《判断力批判》第76节,康德集中阐释了人类理性有限性,即可能性与现实性、推论的知性与直观的知性、是与应当。人类的理性在运用的时候必须注意这些界限,忽视这些界限,就必然导致理性的越界。

2.人的使命人类发展的根本目的。

《纯粹理性批半归中,康德奠定了他的批半}j哲学的基本原则,即理性的自我批判。借助对于知性和理论理性的批判,康德探讨了知识在何种情况下是可能的,理性超越经验的应用不可能形成任何知识。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论证了人应当按照道德律去行动,这样的人才是道德的。但是这样就遇到了一个问题,即道德和幸福的分离。在康德看来,道德是配享幸福的条件,完满的善应当是道德善加上相应的幸福。但是在这个世界上,这种完满的善是不能实现的。如何才能实现道德和幸福的一致?这就需要假设灵魂不死和上帝的存在。

三、康德对人的使命问题的解答及其在德国哲学中的回响。

在康德的哲学中,理性因其自身的兴趣,要寻求终极目的。在理性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借助目的论原则认识到终极目的是目的王国中道德的人。这个作为三大批判顶点的终极目的,沟通了思辨理性和实践理性的鸿沟,使人能在受到因果法则制约的自然界中得到自由,使必然和应然得以统一。

综上所述,康德哲学中对人的使命的探索,延续了他之前的思想界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并在他的哲学框架中得以深化和完善。在康德这里,既能够看到斯伯丁那种个人思辨的探索,也能看到阿伯特对于人的使命在历史中的现实性的要求。康德比较完满地将可能性与现实性统一了起来。从这点来看,康德哲学可以说是德国启蒙哲学的顶峰。

体育中的哲学论文篇十七

中职体育教学要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开展教学,就不能仅停留在培养学生掌握简单的体育技能上,而应培养学生具有强健体魄及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精神,能应对生产、服务一线高强度的工作,并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因此,中职体育教学应适应当前教学形势发展与要求,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带有职业特点内容的教学改革。

(一)中职学校自身的性质要求体育教学要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来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应用专业知识能力、良好的体质和心理状态。因此,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体育技能的教学上,必须围绕着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增强学校体育教学的职业针对性,使体育教学成为学生的专业知识转化成职业能力的倍增器,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高,使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在激烈竞争的岗位或职业转换中脱颖而出。

(二)行业对从业人员提出职业体能要求需要中职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企业员工能否正常地开展工作,身体是前提和保障。企业员工能否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身体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很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中职毕业生时,更多的是从企业人才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考虑,除了对专业技能和熟练程度提出要求外,也对招聘人员的职业体能素质提出比较具体的要求。如航运要求游泳技能,电力要求攀爬能力,机械工程类要求身体力量等。可见,中职毕业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要具备良好的职业体能素质,因此,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和健身理论知识的教育更加迫切,特别是采用与职业相关的实用体育技能和健身手段的教学就显得尤为紧迫,这对中职体育教学提出了改革的方向。

(三)社会发展要求中职体育教学必须改革创新。社会适应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适应力最重要的就是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适应,学生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涉及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体育教育就要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上起到作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但是学生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走向社会、获得事业成功的需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首先,不能仅传授体育技能,而应是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配合、协作、沟通的能力,有意识进行挫折教育和抗压练习,增强适应能力,其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培养组织参与集体活动的能力,改变以前老师传授、学生学习的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交往、沟通、交流。再次,加强和创新开展体育活动,在多种形式、内容的活动中学生通过语言、动作、行动、眼色、表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进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并在相互学习、合作、竞争气氛中建立友好关系,增强人际交往的情感体验,培养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体育教学要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有所作为。

二、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原则。

(一)坚持安全、健康第一的指导原则。中职体育教学要坚持安全、健康第一的指导原则,使学生体质、体育能力、体育意识、身心健康都得到健康发展。在这个原则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和学生特点,把所学习专业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知识和规范的技能,进行科学的训练和锻炼,形成良好的个性,并能始终贯穿于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成为从事职业顺利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无论推行何种教学的改革创新,都要求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联系并结合当前实际的原则。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强调基本动作和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教育,重在提高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育能力上,并掌握一些预防职业病的常识和体育训练项目。其次,要解决当前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在改革体育教学时,应结合专业特点,制定符合专业特点的体育教材,并基于职业能力培养开发拓展性教学,使学生的职业体能和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和发展,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有意识地学习带有职业内容的体育知识技能,提高学习兴趣,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学生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育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自己职业能力得到培养,更加适应以后的工作岗位。

三、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一)开展针对性教学。现代社会职业虽然门类繁多,分工也比较精细。但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有强健体魄和能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为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长跑和克服障碍的训练,磨炼他们的意志,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以后能很快地适应所从事的工作环境,符合体力和脑力的要求。同时,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对他们进行和职业相应的体育教学,开展职业实用性身体训练,重点发展相关的身体素质。例如,汽修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某项工作可能要下蹲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要确保站立起来不头晕,在体育教学中,就应有针对性选择杠铃练习下肢力量和一些静力性力量练习,一些跳跃性的练习,增强下肢和腰部力量。机电专业要求具有一定的攀爬能力,在教学中,首先要加强身体力量以及四肢协调能力,在教材方面选择发展学生上肢力量的内容,如推举杠铃、爬杆的练习。会计专业要求学生心灵手巧,因为会计专业学生基本是女生,我们可以安排跳单绳或集体跳绳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如果我们不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去考虑和安排课程,安排会计专业学生像机电专业学生去练习推举杠铃、爬杆,会计专业学生既排斥练习,又收不到教学效果,教学任务完成就无从谈起。因此,针对不同专业的体育教学改革需要不断地探索。

(二)开展拓展性教学。中职学校的专业学习,除了对技能有特定要求,也比较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这也是学生职业能力的一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安排一些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首先,做好游戏课的开展,它是体育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专门设计一堂体育游戏课,也可穿插于一节课之间,如老鹰抓小鸡这个经典的游戏,母鸡要保护,小鸡要抱团,离开这个团队意味着失去,里面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达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其次,做好一些集体项目的教学开展,如篮球、足球、排球、拔河等集体项目,都是能很好地体现团队合作精神的运动,像篮球项目,除了五人制的,我们还可以开展三人制的,让学生在成功和失败中去感受集体项目的魅力。再次,可以开展模仿与职业技能相似的一些练习,也可以设定与工作现场相似的场景进行教学,如在操场上设定场地,用杠铃代替轮胎进行拆轮胎练习,让学生拆杠铃片,并搬运一段距离的练习。

(三)开展职业保健教育,进行保护运动训练。人的健康是人的最大财富,企业员工能否正常地开展工作,身体是前提和保障,企业员工能否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身体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职业能力得到发挥的一个保障和助推器。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会对人体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如平时在工作中不懂得防护,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引起一些慢性职业病。因此,开展职业保健教育,应作为中职学校体育教学重要课程,使学生懂得职业保健知识,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保健,知道怎么去预防和保健,如经常坐着工作的人,时间长了,腰椎、颈椎都会出现问题,那么预防保健知识就会让学生懂得职业病的危害,懂得去预防,如坐的时间久了,可以起来伸伸腰,做一些牵拉性的练习,在平时要形成习惯坚持做一些腰部的练习,增强腰椎、颈椎的肌肉力量,并安排一些牵拉性的练习,使得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得到增强,能起到良好的预防和保健作用。健康的身体无疑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助推器,中职体育教学应重点安排职业保健的内容,并开展相关的预防职业病的一些教学练习,使学生懂得和掌握一些预防职业病的保健知识,认识到一些职业病的危害,并进行自我保健和预防,从而大大减少不良行为对身体的危害,提高学生以后在工作中的效率,进而促进他们职业能力的提高,增强他们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总之,中职体育教学只有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融入相关职业岗位要求去改革、探索、创新,才能使体育教学更加切合实际,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也使学生在身体素质、能力、保健方面都得到提高,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体育中的哲学论文篇十八

体育活动中的比赛活动有它积极的一面,能激发学生积极!奋发向上!刻苦锻炼!积极参与的热情”为学生创建一些快乐机会,但是,体育比赛也有其显而易见的弱点“如果在竞赛中得胜了就皆大欢喜,而失败的那些同学感受到的是苦涩与沮丧,没有快乐的喜悦,比赛中,影响取胜的常常是体育基础较差学生”这些学生因影响一方取胜而受到同学们的埋怨,实质上他们的心里也不好受“长期以来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感也受到了伤害”快乐体育教学中,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让学生作者简介:文兵,杨芬,铜仁学院体育系“独立自主”自己确定目标,独自观察!分析“这样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学生系统学习体育的知识和技能”快乐体育强调,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涉及到认知!情感,课堂中,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与学生之间友好交往,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鼓励的课堂学习气氛“体验到人际交往之中和谐与温暖”

有利于纠正过去的只强调体质的倾向;还一方面是实施快乐体育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过程“利于学生的主力地位的确立,学校体育教学理论提出:体育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当然,实际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会演变为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为中心“剥夺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阻碍了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快乐体育强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快乐体育强调让学生通过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选择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促使体育教学内容从统一性!规定性向多样性,灵活性!转变“有利于体育课堂上双向胜发展,一堂成功的快乐体育课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密切配合,长期以来,教则以灌输为多,学生不知何为学”只好被动地依瓢画葫芦“扼杀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多种多样的需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在长期进行快乐体育教改的实验中,充分体会到,更新了单一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法,提倡从情感人手,在发展自身体能的同时进行知识和情感并重的人格化教育和培养“改变了教师灌输!学生机械学习的教学方法,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从前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场面,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强调将肉体上的苦转化为情感上的乐“在意志上,培养不怕困难,积极克服困难意志”主张勤学反对怠学,也有利于更好的学习文化成绩“总之,快乐体育教学法是教育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时代进化的结晶”如此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的体育技能,还能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又能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到快乐的体育教育新模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