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二数学竞赛论文范文(优秀20篇)

  • 上传日期:2023-11-21 03:51:43 |
  • ZTFB |
  • 10页

做好总结,能够让我们迅速从失败中恢复过来,继续前进。总结是一种反思和反馈的方式,我想我们需要借助总结来不断完善和进步。以下是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总结范文,希望能激发大家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初二数学竞赛论文篇一

数学建模解决的都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很多都是当前社会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比如开放性小区的建立,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工作中的应用,这些问题开放性比较强,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但它没有唯一的结果和方法。因此留给学生很大的创新空间,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发现这几年学习的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终于派上了用场。数学建模课程会结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基础学科,还会经常涉及到物理,工程,经济,金融,农林等各个领域各个学科,从不同的学科中找最热门最真实的案例进行教学,这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学能力,要不得学习新知识,新思路和新方法,让学生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把自己学科的专业知识转化成数学模型,让数学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起到了完善的作用。在整个竞赛中从模型建立与求解到写作,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数学建模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数学建模竞赛是由三个人组成一个小团队共同处理一个问题,在这个团队中每个人都各有分工,有的人擅长建立模型,有的人擅长计算机编程求解模型,有的人擅长写作,这三个人缺一不可,任何一个人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我们还会设一个队长能协调队员之间的关系和对题目的把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能力,学识,知识结构,在做题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比如在模型的建立中,数据的处理过程中,算法的选取,编程语言的选取,写作的过程中都会有很多的不同,所以每个成员都要有团队精神、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同时每年无论在培训还是正式比赛过程中由于高强度的脑力活动,强大的心理压力以及队员之间的不和睦都会造成中途退赛,这样无疑是最可惜的。所以,在竞赛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培养了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强大的意志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往的能力,是对自己综合素质的一个提高,对未来考研、出国、就业都有很大的帮助。

3.数学建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

通过在大二一年的数学建模选修课,以及假期的集中培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同时还培养了他们应用计算机去处理各种问题的科技能力。他们学会了各种软件、语言,很多同学会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以及人工智能,这些都是未来科技的前沿,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现代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数学建模很好的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科研热情,提高学生科研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以后工作生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了让建模更好的服务学生,我们将不断的努力,探索和改进培养模式和方法,争取通过数学建模平台使更多的同学受益,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2]韦程东.数学建模能力培养方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初二数学竞赛论文篇二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初中数学知识对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初中生的数学学习需要一种具体、形象、生动的情境,这样才能理解所学的内容,但是很多初中数学老师忽视了这一点,有时需要学生在明白算术原理的基础上能计算就可以,但是老师非得把算术原理用抽象的语言一遍遍重复;本来只需要初中生会分析解答应用题就可以,但是老师非得抓住几道抽象的应用题反复地向他们讲解,他们并不能理解那些抽象的语言,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模式落后。

现在仍有不少初中数学教师喜欢自己一手操办课堂,完全由教师自己安排教学程序,他们为初中生的学习做好一切准备,无须学生更多的思考。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说,初中数学教学要以初中数学教材为中介,以教学课标为依据,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教师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原理,培养他们探索挑战数学难题的能力,形成健康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一手操作教学过程,就会使初中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1.转变教学理念,端正教学目标。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要定位于“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领域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情感领域的进步。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具体做到:变“教师主宰”为“教师主导”;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变“注重知识接受”为“注重知识发现”。只有注重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参与性,课堂教学效率才会有稳步提升。比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概念”时,先在黑板上列出两道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题,然后让学生将式子列出来,再仔细比较两个式子之间的异同点,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一次函数的定义”。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可以让学生经历“一般——特殊——一般”的过程,有效掌握了一次函数的概念。

2.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有效性,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模仿与记忆,而是要促使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举一些学生身边的实例来促进教学,比如存钱的计算、树木高度的测量和土地面积的计算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数学。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口诀表述思想。众所周知,初中数学符号是很多的,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利用简洁的口诀来表述复杂、抽象的数学道理。比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根据取值情况,可以总结为“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小小大大取无解”。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利用口诀教数学,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提升教学效率。

3.推进分层教学,达到稳步提升。

作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地位必须得到重视。而教师是初中数学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长期以来,不少教师都采取加快教学进度,压缩新课课时的做法,以此腾出更长时间来进行总复习。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学习时间变短后,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抑制,导致学生知识静化。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就要推进分层教学,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能力。首先是数学知识分成,将分析考试命题方向与学生实际水平相结合,把分析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识发展相结合,以此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习新知识。其次要做到作业分层,笔者一般会将作业分为简单、一般和较难三个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完成,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能克服抄袭现象。

三、总结。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数学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特点进行教学,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二数学竞赛论文篇三

摘要: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进行应用型转型,积极探索新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或是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必要性与可行性角度对利用仿真手段对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作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仿真教学;必要性;可行性。

大学物理学本质上是一门实验科学。大学物理实验是科学实验的先驱,体现了大多数科学实验的共性,在实验思想、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手段等方面是各学科科学实验的基础。《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大学物理实验课覆盖面广,具有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手段,同时能提供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进行应用型转型,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不断改革的人才培养,特别是民办高校的物理等基础教学,受到极大的教改冲击。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多理论课程都引入了多媒体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在实验课教学上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也在被各所学校积极的尝试。本文着重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角度对在我校开展大学物理实验仿真教学做出阐述和分析。

1开展大学物理实验仿真教学的必要性。

1.1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方式仍然停留在老师先讲解实验原来、实验步骤并为学生做示范,然后学生再自己做。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的实验原理和知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少。其一、实验时间太少。特别是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几乎一个实验做完了还不知道实验数据为什么是这样。对实验原理一知半解,更谈不上对数据的处理。原因是,虽然一次物理实验需要3到4个课时,但讲解占了几乎一半的时间,学生实际动手时间很短,又加上实验场地和条件的限制,很多同学只在实验室做一遍教学要求的实验,没有机会对有疑惑的实验进行多次反复验证。所以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效果一直也无法真正的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其二、实验预习和复习的效果差。在传统的物理实验课上课之前,让学生预习,学生只能从课本的理论知识大概知道要上的实验课是什么内容,很多实验仪器如果不亲自动手实验,根本无法明白是什么意思。这样给正式上物理实验课增加了难度。其三、实验的结果无法延伸到实际的应用。几乎所有的物理实验实际上是对实际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意义的,但是由于实验课上都一知半解,更别说做完实验后将实验的结果和原理应用到实际的项目中,完全无法真正的延续物理知识和实验带给我们的正真意义。这样的学习效果只是为了敷衍所开的课程而已。

1.2学生对实验课重视程度不够。

基于传统实验的各种弊端,回到学生个体来看,会使学生对物理实验课不够重视,特别是在应用型转型背景下的民办高校的学生,一是学生本身的物理理论基础较差,无法与重点高校的学生相比,二是在民办高校的转型下,学生越来越不重视基础课程的学习和积累,认为对以后找工作没有用。实际上,因为传统物理实验和各类基础课程的改革必须要跟上人才培养的步伐,否则学生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低。学生往往忽视了物理实验的原理和结论等是可以应用到实际的项目中,没有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升华,必然导致不重视的结果。

1.3实验仪器损坏较严重。

物理实验仪器的损坏率也是居高校各类实验之首,比如三棱镜,几乎没学期要损坏一半以上,对实验室的管理和经费开销带来一定的难度。导致仪器损坏严重的原因其一,对实验不熟,一开始进实验室就要进行实际操作,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而言确实很难,所以容易损坏。其二,大学物理实验大多数采用传统测量,比如杨氏模量的测量,使用场地大,其测量用到的分光计又属于易碎的光学器件,学生操作起来如果不够细心则容易损坏。

1.4物理实验课时一度被压缩。

在应用型转型下背景,各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则纷纷进行教学大纲修改,将大多数学时趋向于专业课的课程实践方面,基础课如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学时被大量压缩,那么物理实验的改革必然要符合应用型转型的要求,怎样即能在有限的实际实验课时少的情况下又能让学生充分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则大学物理的仿真实验成为适应教学改革的必然。

2开展物理实验仿真教学的可行性。

终上所述,在应用型转型的背景下,完全依靠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和转型的要求,而大学物理实验的仿真教学成为必然。可以有效的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不限制时间,充分利用学生的自由课余时间进行预习、复习和相关的延伸学习,解决了实验条件受限,实验场地不足的问题。其二、由于进行了预习,则实践操作的学时可以大大缩短,学生熟练操作,满足学时少但学习量并不少的问题。其三、减少实验仪器的损坏,由于有预习,则操作时更胸有成竹,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性能已经熟悉,则能大大的降低实验的损坏率,节约资金。其四、由于不受时间限制,又可以随时复习相关内容,学生可以进行延伸学习,提高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可行性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有成果经验可借鉴。

很多高校包括大部分重点高校,都在进行大学物理实验仿真教学的研究和改革,特别是在翻转课堂、微课等多媒体教学水平发展的前提下,更多的需要学生在课前课后的自主时间学习,那么仿真实验教学必不可少。同类型高校中也有部分开设了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借鉴其它教学方法和成果,可以加快大学物理实验仿真教学的进度。

2.2有较成熟的物理实验仿真软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目前在教学仿真的软件开发方面,已经有很多教仪公司专门针对各类型的高校课程的实验进行仿真软件的开发,已经有部分高校在大学物理实验仿真软件上进行了使用,所以有较为成熟的仿真软件可以购买使用,建立仿真实验室也有经验可循。

2.3具备自行开发仿真实验的技术条件。

我校的计算机方向的专业教师,具有软件开发方面的能力,打多来自公司,有软件开发方面的实践经验,在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室的建立上能起到一定作用,同时在后期的维护中也可以节省费用自己维护和升级软件等。可以专门针对教学中的仿真软件建立教研团队,这样既满足了学校各类型课程仿真实验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开发软件团队的科研水平,提高了申请各类项目的能力,也加强了教师自身的教研科研能力。

2.4基本教学模式。

将仿真实验预习、复习以及在实验室的实际操作的分数综合为期末大学物理实验成绩,还可以将提高能力的综合性实验仿真学习的成绩计入期末总成绩,其基本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应用型转型的背景下,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改革是必须符合转型的特点,满足现目前推行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兴趣的提高和大学物理实验仪器的投资。在我校开展物理实验仿真教学是非常有必要,并且也具备前期条件的。该体系一旦构建成功,可以作为应用型转型下各类工科学生在大学物理实验前预习、复习和延伸学习的一种方法,同时也能起到为其他课程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初二数学竞赛论文篇四

通过组织数学建模竞赛的过程,找出一套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方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建模思想和方法,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使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校培养合格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培养高质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数学建模在各个大学的教育中如火如荼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大学已经将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作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和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面,我校组织了四个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数学建模指导小组老师们积极投入、无私奉献的指导下,在参赛选手吃苦耐劳、废寝忘食地努力竞赛下,顺利完成了今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竞赛组织。

1.数学建模的宣传和普及。

虽然我校从就参加了数学建模竞赛,但是发展到现在八年多时间,并没有成为我校的一个成熟的赛事。究其原因,首先是有相当多的教师对数学建模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主要有以下误区:数学建模只是数学老师的事情;数学建模就是解数学题;数学建模容易获奖等等。对于数学建模这种需要全校通力合作的重要赛事,这些误区不利于数学建模在我校的顺利开展。所以,我们充分重视与学校、学院各级领导、专业课老师以及学工辅导员的沟通交流,定时聘请各个高校的建模专家做专题讲座,并召开一些关于数学建模的座谈会,让他们对数学建模的认识有所加深,从而给予我们这些竞赛实际组织者以大力的支持,这样为开展数学建模竞赛以及相关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其次我校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主要是我校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不是很好,积极主动学习钻研的能力有待加强,再加上与其他竞赛相比,数学建模具有难度大、涉及面广、形式灵活,对学生的要求是很高的。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数学建模的活动,我们想了各种办法把学生积极钻研学习数学建模的兴趣提起来:第一、我们要求各个数学老师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融入一些数学建模的思想,教给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简化假设,应用一些规律建立起变量参数间的数学表达式即数学模型的方法,在日常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建立起基础数学知识和数学建模知识的融合,让学生产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之后由各数学老师在任课班级挑选一些数学成绩好,思维缜密,更重要的是具有努力认真、吃苦耐劳、会自主钻研学习的学生,推荐他们加入数学建模协会,作为将来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储备人才。第二、人才选出来了还是需要系统的学习才能成真正的人才,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的掌握一些数学建模的知识,经过与各个部门沟通协调,终于在成功申请开设了数学建模公选课,数学建模协会的同学和全校对数学建模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选修这门课,这门课向学生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基本模型和求解方法,起到了普及数学建模知识,宣传数学建模的作用。但是也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课时太少只有16课时,每个专题只能涉及皮毛;没有上机实验的课时,学生学到的理论没有及时的上机熟悉演练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找到解决的办法。第三、数学建模协会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的作用要积极发掘出来。以前我校的数学建模协会就像学校的一些娱乐社团一样,偶尔组织大家上机,吃饭,春游,这完全与数学建模的主要任务和目的不符,所以我们对数学建模协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首先社团定位于学术社团,选拔真正对数学建模有热忱、积极钻研学习数学建模知识的学生作为协会会长,以数学建模协会为依托开设数学建模第二课堂,申请专门的机房供协会使用,每周一次在机房给协会学生做专题讲座和练习。

前期做好竞赛的宣传和普及,才能为竞赛的培训和最终的竞赛打好坚实的基础。

2.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的组成。

建模指导教师团队的建模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培训效果和竞赛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现在我校选用指导教师遵循以下四个标准:非常了解数学建模、有指导竞赛获奖经验、愿意花精力钻研学习、乐于团队协作且有奉献精神。

第一个标准毋庸置疑,如果指导老师对数学建模只是略懂皮毛,怎么能去教学生数学建模呢?所以指导教师团队的老师,都是有多年参赛和培训经验的老师;第二个标准是有竞赛获奖经验,这证明了老师指导学生的实力;第三个标准非常重要,因为建模知识博大精深,数学建模的教学本身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水平,然后深入浅出的把建模知识传授给学生。第四个标准太重要了,数学建模的一个重要宗旨就是团队协作,而且在我校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无私奉献的.精神必须具备。同时,我们还注重与其他有着丰富竞赛经验的院校进行交流,派我校指导老师去各个学校学习取经。

二、竞赛培训。

我校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较之重点大学学生来说相对较弱,所以仅仅通过几个月短期培训是达不到效果的,所以我校选手的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和培训的作用,培训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挥公选课和数学建模协会讲座作用,因为我校公选课才刚刚起步,课时很少,所以我们精选了一些使用较多的模型、通过讲解相对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掌握该类模型的基本方法,比如优化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等。同时,建模协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为建模协会申请了一个专门的机房,定期由老师和协会有参赛经验的高年级学生做一些专题讲座,比如数学软件(matlab、lingo、excel)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建模、喜欢建模、培养学生建模的兴趣。尤其是有参赛经验的高年级同学,通过他们向低年级学生分享经验心得,交流建模技能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阶段:通过讲解历年优秀论文、让学生掌握如何读懂题目继而建立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对数学模型的主要类型和数学建模的主要方法有进一步深入认识,而且通过实例让学生知道如何结合题目选用合适的数学软件,加强了软件使用的训练。

第三阶段:通过前期培训,选拔出对数学建模有浓厚兴趣、有创造力、勤于思考、数学功底较好、吃苦耐劳的建模优秀学生去一些有着先进竞赛经验的兄弟院校,旁听这些学校的培训课程。

第四阶段:组织校级数学建模比赛,参照全国比赛的赛制,让培训学生身临其境的提前感受国赛的氛围,并做好最终参赛选手的选拔工作。

三、竞赛过程。

经过培训和选拔,最终多位同学脱颖而出组成了参赛队,比赛开始就立刻上网下载赛题,研究题目选定赛题。各队确定好题目就开始分工合作,查资料、研究、讨论题目。因为赛题还是很有难度和挑战性的,各组的进度也不同。第一天大多数队员都按时休息为后面的比赛养精蓄锐,第二天参赛队员们只睡了几个小时就开始奋战,第三天所有队员都没有睡觉直到比赛结束,顺利提交论文。参赛队员们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比赛。

在学生竞赛的三天三夜里,指导教师也毫不松懈做好竞赛指导工作,一是做好参赛学生心理方面的指导,因为连续进行72小时的比赛,孩子们的身心都受到严酷的考验,指导老师会及时的鼓励和关心他们;二是做好队伍协调,不断强调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三是做好后勤保障,让孩子们在比赛过程中有良好的营养补给;四是提醒学生注意论文的格式,按要求撰写论文,尤其注意论文的摘要、关键词,并注意论文是否完整等。五是督促学生按照要求正确及时提交论文。

四、竞赛体会。

参加数学建模比赛获奖是我们的目标,但是学生和指导老师在整个培训和竞赛的过程中有收获才是最重要的,从准备比赛到参加比赛,学生和老师都成长了不少、积累了很多经验,也发现了更多不足:数学建模指导教师们还需要花更多精力学习钻研,提高自身的建模水平;学生数学软件的培训力度还要加大;学生的论文撰写能力还要多加训练;还要充分利用数学建模协会的作用,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数学建模活动。我校的数学建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也会不断努力,争取取得好成绩。

初二数学竞赛论文篇五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论文题目是:

参赛队员(打印):

队员1姓名:;联系电话:;邮箱:;

学院:;专业年级:;

队员2姓名:;联系电话:;邮箱:;

学院:;专业年级:;

队员3姓名:;联系电话:;邮箱:;

学院:;专业年级:;

参赛队员签名:1;2;3。

日期:年月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二数学竞赛论文篇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极大兴趣的时候,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够很快被学生吸收。虽然我国素质教育已经开展多年了,但是许多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还是很难进行启发式教学,往往将本来应该是十分生动的内容,以“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讲述。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知识时多考虑一下自己讲授的知识以及教授的方法能否引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得到了普遍发展。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符号、枯燥的数学定理、复杂的证明过程呈现出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感性思维。(3)向学生讲述一下关于数学的小知识或者是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冀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的知识点是勾股定理,教师在讲勾股定理这一章时,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下古代人是怎样发现勾股定理的,或者是向学生讲述一下古代人是怎样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的。再比如,第十五章的知识点是轴对称,教师可以列举一些体现轴对称特点的中国古代建筑物,比如说故宫的建筑模式。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要求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双方在教学内容上是传递与接受的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扬民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比如,在数学课堂上,有学生认为教师有的地方讲的不对,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给教师提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大度宽容,首先应该表扬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其次,仔细考虑自己是否真的出错了。最后,如果有错要及时改正。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互动、互惠的师生关系。

三、建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具有激励、导向、评价作用,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设置数学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注意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数学教学不仅要注意问题的解决,也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不仅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四、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设计应该遵循多样性、灵活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原则。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应该依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除此之外,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还要依据教学的组织形式、时间、设备条件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由于中学生的注意力还不是特别集中,在一节课中只运用一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疲惫和倦怠,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命题与证明》这一章时,教师应该采用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新知识又能够及时掌握新知识,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极大兴趣的时候,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够很快被学生吸收。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恰当、科学的教学策略。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遵循直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等原则。教学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等。教师一定要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跟随时代的潮流,积极探索教学之路,提升数学教学水平,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初二数学竞赛论文篇七

中专的学生大部分是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文化基础薄弱,并且学生之间的文化修养差距也比较大。中专学生为了就业更注重专业技能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公共课程学习不认真,甚至是把数学当作学习的负担。从初中过渡到中专,学生们的心理波动较大,思想和阅历也会发生改变,更向社会靠拢,学习氛围和学习风气不够好,学习劲头不够足,导致教学困难。

二、新时期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途径。

1.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吸引学生是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前提。中职数学教学首先要优化课堂内容,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和学生所学的专业紧密相连,让学生学到能学会的知识、必备的知识和有用的知识。例如,数学知识和会计知识相联系,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点也是做会计应该掌握的。

2.实施多元化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身心发展,新时代教学要求教学手段应该多样化,教学方法应该多元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电子白板等,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例如,通过视频展示空间几何,让想象力弱的同学对几何体有直观的感受。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创设情景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知识会技能,做德才兼备的中专生。

3.教材编写体现生活化、职业化、趣味化。

中职数学教材的编写应该大换血,让教材与中职学校的特点相符合,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职业发展,并且教材的编写要体现生活化、职业化和趣味化。中专生文化基础较薄弱,所以数学教材应该编写的简单一些,有趣味一些,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

4.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许多中专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正确,我们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转变他们的学习习惯,让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成为他们主要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扭转学生的思维方式,开展一些关于正确学习方法的讲座和活动,让学生重新定义学习,学会学习,享受学习。

5.完善课堂评价方式。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鼓励学生,用敏锐的眼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多鼓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当发现学生问题的时候,要及时指出,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完善自我。此外,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增进师生感情像朋友一样的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心健康,感染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总之,教学是教和学的相互配合,需要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生的反思,中职学校应大刀阔斧的改变中职数学教学的不利现状,依据新时期的教学特点对中职教学进行积极的改革和探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二数学竞赛论文篇八

【导语】本站的会员“pp71”为你整理了“初二数学。

教学。

论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对于课程的教学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出现在教学课堂中,并逐渐被广泛应用。对于初中的数学教学,多媒体资源的应用,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教学效率的提高有些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主要讨论多媒体资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方法分析。

多媒体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它需要学习者要有一定的抽象能力和想象能力。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数学能力。除此之外,多媒体资源的应用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正确使用多媒体,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多媒体资源能够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果,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诸多优势。然而,在很多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多媒体资源的应用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在多媒体资源应用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一)多媒体应用不合理。

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多媒体教学中,由于对多媒体资源的应用不合理,教学成果也不尽如人意。主要是教师对多媒体不会用,用不好和用过头。首先,有些教师不熟悉计算机操作流程,也无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其次,很多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多媒体教学的内涵,只是单纯地将知识在幻灯片上浏览一遍进行教学,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最后,有的老师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教学,备课也不必过于认真,且整个过程全采用多媒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减少了思考时间而直接接受知识成果,教学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学校对于不熟悉计算机操作流程的老师,需要多开展培训活动,让其能够很好的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对于其他老师,也要多开展多媒体教学座谈会,让他们能够更加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资源教学,使教学效果实现最优化。

如今,很多初中教学老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形式,未真正实现其内涵作用。比如,教师没有把多媒体的优势发挥出来,只是用多媒体而不是运用多媒体。还有,一些学校会明确规定教师在某些特定的教学场合中用多媒体授课,而未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容量等实际问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多注重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的实现而不是多媒体教学的形式。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初高中的教学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形势下,多媒体教学也逐渐引入课堂。就初中数学而言,多媒体教学形式对其传统教学无疑是一种挑战,使教学模式突破单一化趋向多元化。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它是其他科目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也极其广泛,然而它需要大量逻辑思维及复杂运算,传统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表现其枯燥,使大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排斥感,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刻不容缓,对此多媒体教学显然占有更加明显的优势。但是,就像很多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多媒体教学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笔者通过上文分析的多媒体运用弊端,对之后多媒体的应用提出自己的拙见。

(一)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趣味性。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声、像、动画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避免学生出现视觉疲劳,提高课堂的趣味性。针对数学学习,图形结合的思维必不可少,相较于传统手图,运用多媒体进行图形编辑显然更加规范标准省时,并且从初中开始学习几何学,极其考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借助多媒体的分段动态演示,来拓展学生的立体感和动态感,使其对模糊的数学概念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动画的形式对文字习题进行转换,多种形式呈现数学知识,提高其利用率。

(二)通过多媒体打破时空限制。

采用中西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数学教学,将课本知识与课外场景相结合,多种不同理念讲解不同题型,由此去丰富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为减少数学学习的枯燥性,使用多媒体介绍枯燥的数学理论和悠久的数学历史,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数学,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基础知识讲解完成后,通过不同题型的例题训练来趁热打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老师仍然要注意学生的主观思考和师生交流,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希望当代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能够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资源的作用,并做好一个课堂引导者,使老师的教学与多媒体相得益彰,来提高课堂有效性,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学好数学并爱上数学,为各高中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建昌.多媒体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03).

[2]林奋进.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中学,20xx,(03).

[3]刘霞.试论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xx,(08).

初二数学竞赛论文篇九

过去的一个学期中,我认真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学生做到: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家长做到:主动协调,积极沟通;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教学改革。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教学研究.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学期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通过教学评估,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给我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数学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挖掘不深入。

2、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指导.

4、教学反思不够。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

2、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4、加强转差培优力度。

5、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

初二数学竞赛论文篇十

要想让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准确把握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涵义和基本原则.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是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中,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2)以问题为核心的原则.以问题为核心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具有良好的问题意识是实施问题探索教学模式的源头,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也是决定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原则.(3)以情感为依托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构建和谐的课堂师生情感关系,对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获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1.准确把握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

任何教学方式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都必须要遵循课堂教学中学生实际的认识结构才行.不然的话,就算再好的教学模式,也是不可能获得良好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学生实际的数学认知结构是整个问题探究模式的出发点.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时,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有准确的把握和认识,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2.注重培养学生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是整个问题探索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也是该教学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时,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并运用多种方式,将要教授的学习内容转化为数学问题思维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思维模式下自主学习,真正遵循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出问题—建构数学—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例如,在讲“相似形”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用多媒体播放埃及的金字塔,让学生观察大小金字塔的外形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之间有什么联系.根据这个问题情境,教师可以设置如下两个问题:(1)根据相似形能否测出大金字塔的高度?(2)相似形各边比例是否相等?各个对应的角是否相等?为什么?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答.通过教师创设的这种问题情境,再由学生自主去探索,这种让学生亲身去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应用反思的过程,就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在探索中学习的快乐,而且这种模式也能使教师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都得到较好的落实.

3.探索课堂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模式。

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和质量,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因为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进行探索、讨论和交流,这就使学生只有在态度上真正接受、喜欢和参与,才能使相关的讨论或探索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学生的情感态度对开展问题探究式教学是有重要影响的,也是教师需要认真去关注的一个问题.教师在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采取各种方式在课堂上构建一个和谐、民主的师生情感关系,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总之,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进行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初中数学问题探究式教学如何开展的问题,无论采用探究什么形式和方法,最重要的是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扬长避短,最终使数学教学优点发挥到最大化,让这种探究模式成为教学的主流,让数学教学发展得更好,这对今后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权单位:江苏沭阳县马厂中学。

初二数学竞赛论文篇十一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对于课程的教学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出现在教学课堂中,并逐渐被广泛应用。对于初中的数学教学,多媒体资源的应用,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教学效率的提高有些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主要讨论多媒体资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方法分析。

多媒体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它需要学习者要有一定的抽象能力和想象能力。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数学能力。除此之外,多媒体资源的应用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正确使用多媒体,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一、初中数学教学在多媒体资源的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多媒体资源能够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果,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诸多优势。然而,在很多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多媒体资源的应用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在多媒体资源应用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一)多媒体应用不合理。

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多媒体教学中,由于对多媒体资源的应用不合理,教学成果也不尽如人意。主要是教师对多媒体不会用,用不好和用过头。首先,有些教师不熟悉计算机操作流程,也无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其次,很多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多媒体教学的内涵,只是单纯地将知识在幻灯片上浏览一遍进行教学,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最后,有的老师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教学,备课也不必过于认真,且整个过程全采用多媒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减少了思考时间而直接接受知识成果,教学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学校对于不熟悉计算机操作流程的老师,需要多开展培训活动,让其能够很好的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对于其他老师,也要多开展多媒体教学座谈会,让他们能够更加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资源教学,使教学效果实现最优化。

(二)多媒体教学只注重形式。

如今,很多初中教学老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形式,未真正实现其内涵作用。比如,教师没有把多媒体的.优势发挥出来,只是用多媒体而不是运用多媒体。还有,一些学校会明确规定教师在某些特定的教学场合中用多媒体授课,而未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容量等实际问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多注重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的实现而不是多媒体教学的形式。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初高中的教学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形势下,多媒体教学也逐渐引入课堂。就初中数学而言,多媒体教学形式对其传统教学无疑是一种挑战,使教学模式突破单一化趋向多元化。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它是其他科目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也极其广泛,然而它需要大量逻辑思维及复杂运算,传统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表现其枯燥,使大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排斥感,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刻不容缓,对此多媒体教学显然占有更加明显的优势。但是,就像很多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多媒体教学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笔者通过上文分析的多媒体运用弊端,对之后多媒体的应用提出自己的拙见。

(一)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趣味性。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声、像、动画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避免学生出现视觉疲劳,提高课堂的趣味性。针对数学学习,图形结合的思维必不可少,相较于传统手图,运用多媒体进行图形编辑显然更加规范标准省时,并且从初中开始学习几何学,极其考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借助多媒体的分段动态演示,来拓展学生的立体感和动态感,使其对模糊的数学概念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动画的形式对文字习题进行转换,多种形式呈现数学知识,提高其利用率。

(二)通过多媒体打破时空限制。

采用中西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数学教学,将课本知识与课外场景相结合,多种不同理念讲解不同题型,由此去丰富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为减少数学学习的枯燥性,使用多媒体介绍枯燥的数学理论和悠久的数学历史,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数学,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基础知识讲解完成后,通过不同题型的例题训练来趁热打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老师仍然要注意学生的主观思考和师生交流,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希望当代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能够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资源的作用,并做好一个课堂引导者,使老师的教学与多媒体相得益彰,来提高课堂有效性,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学好数学并爱上数学,为各高中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建昌.多媒体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03).

[2]林奋进.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4,(03).

[3]刘霞.试论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8).

初二数学竞赛论文篇十二

摘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愉快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诸多人际关系中的主导因素。数学新课标上说:"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知识无处不在。通过联系实际、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结合一些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培养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是件愉快的事情。

关键词:融洽和谐激发兴趣学以致用。

数学新课标上说:“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应该拥有一双“慧眼”,应善于从生活中、周围环境中、各种媒体中捕捉数学知识,从小处、平常处着眼,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通过联系实际、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结合一些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培养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是件愉快的事情。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愉快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诸多人际关系中的主导因素。师生关系好,学生爱老师,就会“爱屋及乌”,爱其所教的学科;师生关系好,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高,就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教师教给的各种信息就会在学生头月卤里出现一种“易接受”的心理优势。师生关系好,学生的崇拜度高,教师的模范言行、治学精神都给学生以感染。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同时,教学中教师亲切和蔼的表情、幽默有趣的话语都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心境和强烈的求知欲,自觉实现教学过程中默契配合的最优化。

二、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例如在讲《正方体的切截》时,让同学们拿来了苹果、萝卜、土豆等在课堂上亲自动手切割,看谁截的多边形最多?同学们活跃极了。有的说:老师快看,我截出了三角形。有的说:我截出了四边形。然后老师让同学们总结规律,最少几边形,最多几边形?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边观察正方体边思考起来,不一会/l有的同学就的出答案来了。

三、注重知识的学以致用。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只有通过应用,学生才能体会到其重要性,从而使其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初中数学内容繁多,跨度较大,理论性强,学生感觉难学难懂,枯燥乏味,学习缺乏兴趣。

同时也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给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问题积累经验,奠定基础。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在函数最值、数列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到附近工厂参观,与企业管理人员座谈,了解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使学生从生产实际中理解成本、产值、利润、生产费用、税率、平均增长率等概念的意义。又如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测量山高、塔高,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实践中使学生理解俯角、仰角等概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参观学习,亲手操作,给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积累了实践经验,奠定了基础。导向教育使学生“乐学”,能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也让他们从热爱学习做起去热爱自己的事业、工作,增强他们对未来社会生活的适应性,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四、提供平台。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以往学生的数学水平只有一个检验者,那就是教师;其目的也只有一个,是为了评分。以考试分数论英雄,而不管学生是否真正学到数学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作弊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扭转这一状况,在教学中,每一小节学完后,我都举行小测验,让学生自己评分或互相评分,找出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针对不足,师生共同提出具体要求,把学得不够好的知识补上。同时,我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数学水平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

五、激励评价。

拓展兴趣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课堂上,我把学生当作平等的朋友来对待,热情关心、循循善诱,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激励式”的评价。“你们听,这位同学说得多完整啊!老师真佩服他!”“你说得真好,如果声音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太棒了!还有谁能超过他!”“你答得非常好,请其他同学为他鼓掌”。在组织学生进行趣味竞赛的过程中,我注意打破少数尖子学生长期垄断得奖面的情况,想办法让好、中、差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差生由于历来与获奖无缘,因此对得奖非常珍惜,倍受鼓励。乐学和苦学是辨证的。

数学教学中既要注意“乐中学”,还要讲究“学中乐”。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应始终让学生保持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千方百计帮助学生不断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体会成功的快乐,从而建立“成功一一快乐”的良性循环机制。

初二数学竞赛论文篇十三

利用有趣的数学故事进行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揭示数学学科中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审美能力。例如在讲“无理数”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述西伯斯为了捍卫真理而被谋杀,最后被装进口袋里扔进地中海的故事,学生必然听得津津有味。在“简单事件的概率”教学时,可以讲述梅勒和他的朋友赌局分配金币的故事,让学生感悟概率的简单应用。又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也可以被引入进来。我在复习“函数的图像”时就用到了这个故事: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开始远远领先于乌龟,兔子就骄傲了,在路边睡了一觉,而乌龟却一直往目的地奔跑,最终乌龟获得了冠军。我把故事情节变成了相应的函数关系,并用简洁的函数图像描绘出来,再次展现了数学的魅力,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游戏情境。

竞争意识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意识,对于提高学生整体与个体的认知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竞争意识,可以通过创设游戏情境的方式来让学生体验竞争,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在验证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时,教师选择了游戏接龙的方式,由任意一位学生开始,针对方程2x+y=40,任意给x(或y)一个值,点班级另外一名学生,说出相应的y(或x)的值,再由这位学生给出新的x(或y)的值,依此重复进行,教师强调,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学生对这种方式都很感兴趣,都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验证方法。此外,我还经常鼓励学生将自己设计的一些游戏搬到课堂上,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与良性竞争,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十分活跃地参与其中,在游戏中互相影响、互相沟通、互相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真正实现共同进步。

三、创设互助合作情境。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同的个体形成的班级必然会有差异性,这对于教学其实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差异,组建学习小组,创设出一种合作互助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小组中实现互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异质性来分组,使小组成员之间能够优势互补,形成共同的学习合力。在小组组建成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分配角色,划分小组的策划者、问题的设计者,领引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等形式去思考、探究问题。

例如,在教学中我经常根据学习内容,采用异质分组的办法,将男生和女生、学习成绩好一点的和学习成绩差一点的、性格内向与性格外向的互相搭配,其目的就是让全班形成一种互补,实现互助合作。这样既利于学生在学习时展开合作,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又有利于在全班形成积极合作、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全班学生一起学习、探究、讨论,往往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又如在教授有关正方形的几何题时我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让每个小组动手操作折出正方形后,来共同研究解题步骤,看哪一组归纳得准确、全面。教师就探究的内容和方法提出如下要求:(1)利用新折的正方形进行探索归纳;(2)从边角、对解线等方面进行思考;(3)可以测量、计算、验证作各自的结论。学生为了给自己小组争得荣誉,都积极表现,很快就完成了本次学习任务。

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来创设温馨积极的课堂情境,如:开动脑筋想一想,说错了也没关系;教师喜欢爱动脑筋的同学;你回答得很棒等等,以此来激励学生大胆发言,主动对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不但会积极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还会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

初二数学竞赛论文篇十四

在得知xxxx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们队(队员:)获得xxxx省赛区二等奖的时候,我并不喜出望外,反而觉得有点遗憾,有点可惜,因为我们没有完全发挥出水平,这样成绩对我们来说并不理想。其实这也是在我的预料之中的。以下是我个人在这次比赛中的感受:

在数模竞赛中想获得好成绩,进军全国评选并非易事。首先模型要建得好,其次文本要写得好,即叙述要简洁,文字要流畅,逻辑严谨。可要做到这两点并不容易,每个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要求有扎实的数学基础,需要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理论,有时还要涉及物理等等方面的知识,这有赖于我们平时不懈的努力和刻苦的学习钻研。此外,开始建立的模型并不是最优的,需要反复修改,不断优化,最后才能求出最优解。建立好数学模型后,接下来是写文本,文本必须简洁,让人容易看懂,如果文本写得不好,不能把模型正确表达出来,也不能取得好成绩。因为文本在评分中占了很大的比例,直接影响我们的论文是否能够获得高分。

比赛的形式是以三人为一对的,队员之间分工合理、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比赛成绩。如果能充分发挥各个队员的优势,那么这是最好的。例如,文笔好的负责写文本,数学好的负责建立模型,查资料,编程好的负责编程求解。也就是团队精神,在意见有分歧的时候,要顾全大局,而不要各做各的,互不谦让,这一点无论做什么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队合作得很愉快,配合也很默契,所以我们很顺利的.建立了模型,并求出了模型的解。在与同学们和老师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他们讨论的问题,是我们小组讨论过,并证明过不是最优解的模型。可以说我们是最早建立模型的,并得出模型的解的。但我总觉得我们的文本写得不理想,不满意,这也没办法,因为我们花在第三个问题的时间太多了。以至到快要交卷的时候我们还忙于修改文本。

我已参加过两次比赛,两次的成绩都不错,因此我们组比别人有优势,有参赛的经验,除外,对于做题我们都很有经验,知道如何去查资料,怎样与指导老师讨论问题,可以说,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游刃有余。

虽然我们没在全国上获奖,但我们已经尽了力,结果如何,都无怨无悔。最后我要感谢广州大学给我们提供这么一个参赛的机会,学校为了这次比赛,准备了很多人力物力,在比赛前一个月组织参赛的学生集训,这是我校在这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原因之一。很多老师为了这次比赛花了很多心血,而且在比赛的最后一天,一些老师还陪着学生一起通宵达旦,这是难能可贵的精神,我想在我们学校应该大力发扬。预祝我校在今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初二数学竞赛论文篇十五

摘要:

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本文根据平日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实现课堂互动教学、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有效互动;提高;实效性。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如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实施这一理念,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课堂的有效互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实施互动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适应学生发现知识与接受知识的特点。小学生活泼好动,适合在知识直观呈现的具体情境中、在互动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完成知识的构建。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堂操作探究,激发探究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发现,在动手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例如,在讲授三角形一节内容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喜羊羊的朋友送给她三根精美的金属条,喜羊羊十分喜爱。她打算用三根金属条制作成一面三角形的镜子,可是摆来摆去怎么也摆不成一个完整的三角形。大家能为她解释一下是什么原因吗?”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纷纷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木棒在桌子上摆来摆去,与同伴一起操作探究。最后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喜羊羊的三根金属条中的一条太长了,以至于它的长度比其它两根金属条相加的长度还要长,所以自然摆不成三角形了。学生进一步探究,最终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规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操作,使学生经历知识发现的过程,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结论,而是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自我完成知识的建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学生活动环节,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与探究,达到掌握与巩固数学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加减法一节内容后,我在课堂上开展了“超市购物”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将教室设置成了超市的格局。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在购物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买多少商品花多少钱、需要找回多少钱的加减法运算问题。“顾客”与“售货员”彼此沟通,互动交流,共同计算。这一活动,把枯燥乏味的数学运算,演变为了一种购物情境活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与巩固了数学知识,掌握了运算技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将一些容易陷于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教学环节,整合为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从而提升了学生的互动合作能力,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创设游戏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小学生喜爱游戏,教师可以融游戏环节于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我在教学平均数一节时,就引入了游戏环节,在课堂上进行了踢踺子比赛:将学生分为a、b两组,a组由4人组成,b组由6人组成,看在规定时间内,哪个组踢踺子个数最多。比赛结束后,教师宣布b组获胜,因为b组踢的踺子个数远远超过了a组。学生见状,都表示疑惑,有的学生说这样不公平。教师问:“为什么不公平?”学生回答:“b组的人数多,踢踺子个数多是很自然的事情。”教师又问:“怎样才能公平呢?”有的学生说:“把他们踢的踺子个数“均开”来看,就可以了。”学生头脑中有了“均开”的想法,说明“平均数”的概念已经初步形成了。此时学生的好奇心也被调动起来,教师乘势导入了新课学习。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在交流中探讨,通过互动交流实现了合作学习,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设疑激趣,促进小组合作探究。

要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小组互动合作是有效的途径。学生在小组内可以互相交流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进步。笔者在教学中将全班学生分为5个小组,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按好、中、差平均搭配到各个小组中。要实现小组有效的合作互动,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参与小组合作探究,才能做到目标明确。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性质”这一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值不变呢?”并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探究学习。有的学生在研究中取出两条长度相等的纸条,先在第一个纸条上截取二分之一,然后在另一个纸条上截取四分之二。最后发现所截取的纸条都是相等的,从而用直观的方法验证了分数的性质定理。我在复习课中,主要以小组探究为主,让学生在小组内画出每个单元的知识网络,并且小组之间可以相互提问、探究。例如在复习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时,一小组向另一小组提出了“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什么条件下,才存在着一半与两倍的关系?三角形的各边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等问题,促进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与巩固。总之,构建互动式的小学数学课堂,可以有效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开展数学课堂探究活动,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1]曾红英.谈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xx(9).

[2]居士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xx(24).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二数学竞赛论文篇十六

将活动构建式教学融入数学教学活动中有一个过程,初中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应切实转变思想,吸收现代数学教学的有益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具体来讲,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结合现代教学思想,落实活动构建式数学教学活动。

沿袭了几十年的传统教育,在面临新教学理念时,彻底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坚定信念,牢牢把握现代数学教学大局观,以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改革为契机,深入贯彻和推进初中数学活动构建式教学思想,为活动构建式数学教学扫清思想障碍。

2.在活动构建式数学教学过程中,彻底转变教学角色,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活动构建式数学教学是启发思维,增强数学应用性和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真正把学生摆在活动教学的中心,提升活动构建式数学教学安排的效率。

3.数学活动构建中,活动的背景应该融入生活把生活元素纳入数学活动构建中,能够使单调、枯燥的数学学习变成体现实际生活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提升活动构建式数学教学成效。

4.数学活动构建应体现思维过程。

数学活动构建应该秉承数学一贯的启发学生思维的原则,数学是一门以思维获取知识的课程,把传统理论式教学转变为活动构建式教学,思维这一数学灵魂始终不能变。因此,在数学活动构建的选材上,凡是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应用题材应当成为活动构建的首选,尽可能地选取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的活动选题是数学活动构建教学的重要秘诀。

5.数学活动构建应体现师生全面参与,密切合作的过程。

在数学活动构建教学活动安排中,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教师是活动构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如何去开展数学活动构建式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实践者,该项数学教学活动的成效最终必须依靠学生的体验得到反馈。因此,在初中数学活动构建教学活动中,老师与学生应该全面参与,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准确定位自己的职责,使初中数学活动构建式教学活动深入推进。

初二数学竞赛论文篇十七

图1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五大机制。

2、创新型人才培养五大机制的构建。

2.1、建立引导机制,激发学习动力。

2.2、建立转化机制,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2.3、建立协作机制,增强团队意识。

高校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基本上都是独自学习,与他人合作研究和解决问题机会很少.而在各种层次级别的数学建模竞赛中,参赛学生要3人一组,以团队而不是个人身份参赛.在正式比赛之前,要按照学科、特长等因素寻找队友,组成队伍.在比赛期间,由于队友经常是来自不同专业,知识能力水平各有所长,脾气秉性各有特点,需要在比赛时认真沟通,相互协调,合理分工,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整个比赛.为了比赛,在发生矛盾时,要学会忍耐和妥协,而不能意气用事.在整个比赛期间,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最终合作完成任务.这个过程,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现代社会与人合作是大多数人成功的必要选择.依托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团队协作意识,建立培养人才的合作交流机制,这是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2.4、建立沟通表达机制,提高学生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2.5、建立问题导向机制,培养学生主动式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

3、创新型人才培养五大机制的实施效果。

3.1、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3.2、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3):7-11。

初二数学竞赛论文篇十八

在教学理念方面,教师应改变以往完全将概念教学集中在抽象的教学材料方面,可适时引入一定的情境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具体实践中可引入相关的数学故事或数学趣闻等。如关于数学概念的形成,可引入“杨辉三角形”概念的提出或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过程等,也可将国外许多如哥德巴赫猜想或象棋发明者塞萨的事迹等内容融入课堂中,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内容为例,教学中教师可首先为学生讲述笛卡尔的故事,笛卡尔通过对蜘蛛结网的观察而推出由点的运动可以形成直线或曲线,进而得出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此时学生便会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产生一定的求知欲望,既增强了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也能够满足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的。

(二)注重对概念教学“形式”与“实质”关系的处理。

教学中的“形式”可理解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相关概念与定理,而“实质”为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如关于代数式教学过程中,不必对代数式给予更多繁琐的定义,其会为学生带来更多抽象性问题,可首先在概念引入前列举相关的代数式使学生从中体会代数式的内涵。再如,初中数学中的乘法公式教学内容,只需使学生理解字母a与b即可,不必要求学生完全进行文字叙述,如(a+b)(a-b)=a2-b2,对括号内项特征掌握后便能理解该公式,当面对其他如(a+b-c)(a-b+c)类型题时,学生能够直接通过平方差公式的概念对其进行解答。另外,在其他内容教学中如平行线判定或方程教学中也需注意“形式”与“实质”关系的处理,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实质性的训练。

现阶段,大多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体系上仍存在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现象,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以及教师的教学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所以需改变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具体创新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把握教材整体内容与概念层次特征。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内容本身具有螺旋式上升特点,无法一次为学生所理解,需要教师对教材的相关概念进行整体把握,并注重各部分概念能够层层推进。以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绝对值概念为例,教材中对其定义为正数绝对值为其本身,负数绝对值为其相反数,而零的绝对值仍为零。若单纯依靠此定义,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教材内容中又对绝对值概念提出其主要为原点与此时数的点的距离,学生能够初步认识绝对值概念。而在二次根式教学内容时,教学内容又涉及到绝对值概念,学生可将开平方运算联系到绝对值,领会概念的实质。因此,实际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在掌握教学内容整体的基础上按照概念层次性特点进行教学。

(二)概念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数学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将习得的概念与规律运用在实际生活中,促进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然而大多数学教师为防止信息丢失,对所有的概念内容在讲授中面面俱到,如在学生未练习应用因式分解概念的情况下,便将因式分解可在哪种数系范围中进行或具体分解为哪种形式等进行系统讲解,但是学生尚未掌握前一部分概念的应用便涉及更多内容,很难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因此,要求教师在概念知识教学中应在保证不脱离教材的前提下,对教材内容适当取舍,使学生能够边学边用。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素质教育的推行更强调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往教学中过于陈旧的教学模式很难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需要在概念教学中改变以往“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

(一)对数学概念本质的揭示。

概念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引入需考虑到素材的选择问题,避免造成数学概念内容失去自身的层次性特征与连续性特征。以函数的概念为例,若从字面概念定义,可引入x,y两个变量,在一定范围中y都存在与x值相对应的确定值,此时y为x的函数,而x为自变量。此时,教师可将生活中的摩天轮运动引入其中,提出假设学生坐在摩天轮上,运动过程中与地面高度会存在那种变化,不同时间内高度能否确定等,学生便会寻找相关的函数数学语言去分析摩天轮运动时间与高度存在的关系,以此使抽象化的函数概念具体化,通过对事物本质的揭示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增强。

数学概念本身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具有极为明显的抽象特点,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使概念中的内容特征与表现规律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对信息内容进行概括,这样数学概念将更为清晰。例如,数学教学中引入摩天轮旋转实例,其旋转的时间与高度本身存在一定函数关系,且保持相互对应。通过学生对摩天轮旋转特征的描述,找出与时间相对应的高度,这样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将会完整的概括出函数的概念,习得函数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概括能力。因此,概念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避免脱离学生生活,使学生能够自然掌握数学概念。

四、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传统数学教学手段受到一定的冲击,要求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引入更具形、色、声等特征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原本较为枯燥的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并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一)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

在教育心理学内容中,提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采用直观教学的方式,无论在数学概念掌握或数学知识结构形成方面都需充分发挥教学中形象直观教学的应用。而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并未注重引入更加生动的教具,不具备可感性,所以可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引入,将较为抽象的概念以及图形参数等融入其中。例如,平面几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形的绘制,将整个过程向学生展示,这样关于平面几何的相关概念与图形都可为学生所理解。

(二)课堂演示与实践过程的结合。

多媒体手段应用过程中,在课堂演示方面需由教师操作完成,可使关于数学概念的电子课件利用教学网络向终端屏幕传送,讲解的同时应向学生提问确保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对学生学习情况给出适时的评价。例如,关于平面几何中“圆”的概念,讲解过程中可将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在屏幕中画出,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概念对圆的画法进行描述,并实际操作验证。教师可组织学生利用数学概念自行画圆,对于完成情况较好的可在屏幕中体现出来,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促进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作者:陈建芳单位:昆山市周庄中学。

初二数学竞赛论文篇十九

竞赛形式组委会规定三名大学生组成一队,参赛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可以自由地收集、查阅资料,调查研究,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和任何软件,在三天时间内分工合作完成一篇包括模型假设、模型建立和模型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的检验和评价、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论文(即答卷)。竞赛评奖的主要标准为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

二、赛前学习内容。

1.建模基础知识、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1)掌握数学建模必备的基础知识(如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等),还有数学建模竞赛中常用的但尚未学过的方法,如灰色预测、回归分析、曲线拟合等常用预测方法,运筹学中若干优化算法。(2)针对数学建模特点,结合典型的问题,重点学习几种常用数学软件(matlab、lindo、lingo、spss)的使用,并且具备一般性开发能力,尤其应注意同一数学模型,有时可以使用多个软件进行求解。

数学建模竞赛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不一定用一些条条框框规定各种实际问题的模型具体如何建立。但一般来说,数学建模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理论数学模型;二是对理论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简而言之,就是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如图1来表示。

建模与计算是数学模型的两大核心。当数学模型建立后,完成相关数学模型的计算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而所采用算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运算速度的快慢,以及答案的优劣。根据近年来竞赛题型特点及以前参赛获奖学生的心得体会,建议多用数学软件如matlab、lindo、lingo、spss等来设计求解的算法,本文列举了几种常用的算法。(1)参数估计、数据拟合、插值等常用数据处理算法。在数学建模比赛中,通常会遇到海量的数据需要处理,而处理数据的关键就在于正确使用这些算法,通常采用matlab作为运算工具。(2)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多目标规划、二次规划等优化类问题。数学建模竞赛大多数问题是最优化问题,很多时候这些问题可以用数学规划模型进行描述,通常使用lindo、lingo软件求解。(3)图论算法主要包括最短路、网络流、二分图等算法,如果涉及到图论的问题可以用这些方法进行求解。(4)最优化理论的三大非经典算法:神经网络、模拟退火法、遗传算法。这些算法通常是用来解决一些较困难的最优化问题的,主要使用lingo、matlab、spss软件来实现。

在国家数学建模竞赛中常见如下问题:数学模型最好明确、合理、简洁,但是有些论文不给出明确的模型,只是根据赛题的情况用“凑”的方法给出结果,虽然结果大致是对的,但是没有一般性,不是数学建模的正确思路;有的论文过于简单,该交代的内容省略了,难以看懂;有的队罗列一系列假设或模型,又不作比较、评价,希望碰上“参考答案”或“评阅思路”,反而弄巧成拙;有的论文参考文献不全,或引用他人成果不作交代。另外,吃透题意方面不足,没有抓住和解决主要问题;就事论事,形成数学模型的意识和能力欠缺;对所用方法一知半解,不管具体条件,套用现成的方法,导致错误;对结果的分析不够,怎样符合实际考虑不周;队员之间合作精神差,孤军奋战;依赖心理重,甚至违纪。以上情况都需要各参赛队引起注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四、竞赛中应重视的问题。

1.团队合作是能否获奖的关键。

通常在数学建模竞赛时,三个队员的分工要明确,其中一个作为组长,也算是领军人物,主要是负责构建整个问题的框架,并提出有创意的想法,当然其他部分如论文写作、程序设计、计算等也要能参加;第二位是算手,主要进行算法设计及编程计算;最后一位是写手,主要工作在于论文的'写作和润色上。好的论文要让评委一眼就能明了其中的意思,因此写手的工作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当然,要想竞赛时达到这样的标准,需要三个队员在平时训练时多加练习。

2.合理安排竞赛过程中的时间。

数学建模竞赛中时间分配很重要,分配不好有可能完不成竞赛论文,有的队伍把问题解答完了,但是发现没有时间进行写作,或者写的很差劲而不能获奖,因此要大致做好安排。一般前两天不要熬的太狠,晚上10:00点前要休息,最后一夜必须熬通宵,否则体力肯定跟不上。之前有些队伍,前两天劲头很足,晚上做到很晚才休息,但是到了第三天晚上就没有精力了,这样一般很难获奖。

3.摘要的撰写很重要。

论文的摘要是整篇论文的门面。摘要首先可以强调一下所做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但不要写废话,也不要完全照抄题目的一些话,应该直奔主题,主要写明自己是怎样分析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最重要的结论是什么。在中国的竞赛中,结论很重要,评委肯定会去和标准答案进行比较。如果结论正确一般能得奖,如果不正确,评委可能会继续往下看,也可能会扔在一边,但不写结论的话就一定不会得奖了,这一点和美国竞赛不同,因此要认真把重要结论写在摘要上,如果结论的数据太多,也可只写几个代表性的数据,注明其他数据见论文中何处。

4.论文写作也要规范。

数学建模竞赛的论文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模式。论文大致按照如下形式来写:摘要、问题重述、模型假设和符号说明、问题分析(建立、分析、求解模型)、模型检验、模型的优缺点评价、参考文献、附录等等。另外,在正文中也可以加入一些图和表,附录也可以贴一些算法流程图或比较大的结果或图表等等,近年来为了防止舞弊,组委会要求把算法的源程序也必须放在附录中。

五、结论。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个富有挑战的竞赛。它不但能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培养其创造力、团队合作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将会成为参赛学生以后成功就业的重要推动力。可以说,一次参赛,终身受益。

初二数学竞赛论文篇二十

今天,天气真热!我和妈妈决定去买西瓜吃,消消暑。到了西瓜摊,2元一斤,有一些贵,因为我很喜欢吃西瓜,妈妈还是挑选了一个大的西瓜,看着圆滚滚的大西瓜,我迫不及待的想要赶快回家,打开它。品尝西瓜的美味。

终于走到家了,我看了看妈妈,妈妈看出了我的小心思,笑着对我说:“你就是一个小馋猫”。我嘿嘿的笑笑。妈妈说:“想吃西瓜可以,但是你得平均分,按照妈妈的要求来切西瓜,否者今天的大西瓜,就我和你爸爸两个人享用了。”我一想,不就是切西瓜么,太简单了,连忙点头说“好好好”。

我赶快把西瓜抱到了厨房,先把它洗干净,放在砧板上,开始下刀切起来。怎么下刀呢?妈妈刚才说要平均分。这可不能随便下刀,我还是先问清楚妈妈的意思吧,否者就吃不到美味的西瓜了。就问:“妈妈,我们家有三个人,是把西瓜平均分成三份么?”妈妈说:“是的,我们三个人吃的要一样多哦。”确定妈妈的意思以后,我就开始思考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我从中间切开就好了,一人一半,多简单!可是平均切成三份。这可真是不好下刀啊。我的大脑在快速的思考着。“平均分”不就是我们这单元学的分数么?一个西瓜切成三份的话就是1÷3=1/3,每个人就得到了这个西瓜的1/3。但是平均切成三份的`话。第一每片太大,吃起来不方便,而且也不好切,可不可以切成其他份数,我想起来了,我可以切成6份,平均每个人分两片,还可以切成9份,一个人分3片。还可以分的12片,每人分的4片,这样以来我的思路完全被打开了,只要我切成3的倍数就可以了,考虑到实际的情况,一个西瓜三个人吃,要既能平均分,又能方便我们拿着吃,于是我决定切成12片,先平均分成两份,然后每份平均分成6片,然后我、爸爸、妈妈每人分得4片。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妈妈说了,妈妈说:“我的女儿真善于思考,能够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虽然今天的西瓜有一些贵,但是我的女儿能够开动脑筋,学以致用。都值了。同时为了奖励你,妈妈把自己4片中的两片也奖励给你这个小馋嘴吃。”

我望着自己的6片西瓜,开心的不得了。想一想我自己吃了这个西瓜的6÷12=1/2,吃完这些美味的西瓜,我的小肚皮就也变成圆滚滚的大西瓜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