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通用(通用17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20:08:39 |
  • ZTFB |
  • 11页

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中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怎样写一篇简明扼要但富有亮点的总结?以下是一些时间管理的技巧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通用篇一

摘要:电影《赛德克巴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为一部生态电影,它所体现的生态意识表现为由于人类无法处理好自己的内部关系,即人与自身的关系、族群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政治建构的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关系,从而导致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态问题,影响了族群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意识;民族文化;族群;文化身份。

近些年来,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增长,在文学艺术方面,一种新的电影类型———生态电影,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实生态电影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兴起了,当时它主要依附于科幻电影、恐怖电影和好莱坞电影等,并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题材。徐兆寿在《生态电影的崛起》中认为,和《阿凡达》等电影的出现,标志着生态电影已然崛起[1](18)。同样,在前后上映的台湾史诗性大片《赛德克巴莱》不同于《侏罗纪公园》《2012》等以一种想象的方式表现生态灾难,也不同于生态电影发展早期或现在仍然存在的带有纪录片性质的写实和再现性较强的生态电影。电影《赛德克巴莱》是在历史上确实存在的“雾社事件”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加工与创作,这部电影充分体现了表现和再现事实的结合。导演魏德圣在接受采访时说:“走一个自己的身形出来。”[2](88-89)可以理解为,现代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前提下,又能继续发展。本文主要谈论的是电影《赛德克巴莱》所体现的生态意识。由于人类无法处理好自己的内部关系,即人与自身的关系、族群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政治建构的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关系等,从而导致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态问题,影响了族群的发展。影片讲述了赛德克族群起源的神话。

真正的赛德克人的祖先是一棵在白石山上名叫波索康天尼的大树,这棵树的树身一半是木头,另一半是岩石。赛德克族群是由自然中的木头和岩石而生的,带有自然的灵性与气息。与起源也就是出生相对应的就是死亡,赛德克族群用以树自缢的死亡方式来呼应出生方式。此外还有彩虹桥的族群信仰,也就是赛德克族群的祖训:出草取过敌人首级的男人,手上是怎么也揉擦不去的血痕,这是真正的男人;善于编织技艺的女人,手上是怎么也揉擦不去的茧,这是真正的女人。这样的男人和女人才有资格在脸上纹上图腾,进入祖灵之家。彩虹桥是族群的美好想象,无论生前有多大的深仇大恨,只要是“赛德克巴莱”即“真正的人”,都可以一起走过彩虹桥,最终进入祖灵之家,在那里有一大片猎场。这里的猎场不单单是在世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和自我身份得到认同的场域,更是在死后,肉体虽然毁灭,但灵魂得到归依的栖息之所。与自然环境有关的'起源神话、死亡方式、族群信仰,体现了赛德克族群与自然处于和谐共生的状态。同时,和谐的生态观在无形之中也会影响赛德克族群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心理,如表征赛德克族群文化身份的祖律规则、出草猎首、纹面仪式、舞蹈方式等。但文化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会不断被生产与建构。因此,影片中日本人进入这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地方,原有的安静被打破了。30年后,在赛德克族群内部,既有说赛德克语的,又有讲日语的;既有身着原住民服饰,又有穿和服、警服的;既有族内通婚的,又有日本男人和赛德克女人通婚的;在生活方式上,由以前的男人狩猎、女人编织到现在的男人伐木、女人帮佣,男人失去了自己的猎场,女人遭到了调戏和欺负。在这一过程中,赛德克族群的文化身份遭到了撕裂。影片展示了在现代背景下,赛德克族群由原先统一和谐的自然生存状态到四种不同生存状态选择的转变,而文化主体的选择又决定了文化的发展。

在现代背景下,民族文化怎能发展?与赛德克族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相比,进入雾社地区的日本人却相反,他们不是顺应而是抗争自然甚至破坏和改变自然。影片一开始就交代了日本人进入这一地区的真实目的是想要开发这一地区丰富的山地森林资源,所谓的要将这里的“野蛮”变得“文明”,也不过是便利的借口,攫取经济利益才是实质。与赛德克族群的生态观正好相反的民族国家———日本,在30年中,利用他们的现代化试图改变这一原始地区,包括自然面貌、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等。影片中的日本人在雾社地区建立的教育所、医疗所、杂货店、邮局、旅馆和宿舍等是现代化的物质象征;太阳旗和警察是政治一体化的体现;开发山地森林资源,赛德克男人伐木、女人帮佣,将少数族群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商品市场等逐步纳入到国家甚至国际经济体系当中,是经济一体化的体现。民族国家将族群地区进行现代化的过程,实质是进行现代化的一体化过程,所谓一体化也就是同质化,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一体化。[3](538-548)在这个影片中,对赛德克族群地区影响最大的是在文化一体化上,即试图将现代民族国家的现代主流价值理念灌注到原住民的民族文化内部,从而改变族群意识和身份认同,建构出一种共同的文化和集体认同,使许多族群共同凝聚成为一个民族国家。[3](585-587)影片中日本人确实从语言、服饰、婚姻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对赛德克族群地区实施一体化,但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尊重赛德克族人自身和他们的文化,甚至在战斗过程中,在两方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自称为“文明”的日方竟使用糜烂性炸弹,这又是怎样的文明与野蛮?在临近片尾处,镰田弥彦的一番感慨是否可以视作现代民族国家对于文化的反思?对于电影《赛德克巴莱》来说,探讨其中蕴含的生态意识问题,也就是对于即将逝去的民族文化所持的态度和看法问题,这不单指作为拥有民族文化的族群,一个作为具有特殊符号的族群如何在现代国家中既能保持自身的文化符号,又能继续发展的问题,也指向作为现代社会的政治实体形式———现代民族国家在对一个族群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过程中,要想促进民族文化的继续发展,不仅要注重共同文化的塑造,更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影片所表现的正是人类由于无法处理好这些内部关系,导致种种自然和社会文化问题。导演魏德圣在镜头里既没有将赛德克族人塑造成没有缺点的英雄,也没有将日本人塑造成完全十恶不赦的侵略者。作为这个事件的参与者,谁也无法置身事外,谁也无法推卸责任。同时从内外两个视角来看这个事件,也许离事件的真实本身更近一步,能够更好地思考民族文化在这个大背景下的生态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兆寿.生态电影的崛起[j].文艺争鸣,(6).

[2]韩福东.魏德圣:我为什么亲日仇日?———专访《赛德克巴莱》导演[j].南风窗,2012(10).

[3]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通用篇二

随着美国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食品便应运而生.其快餐连锁店遍及世界各地,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麦当劳快餐连锁店.供应的快餐食品有:汉堡包、烤牛肉、牛排、火腿、三明治、肯德鸡、油炸土豆片、烘馅饼、冰淇淋以及各种碳酸饮料等.

(二)美国人的用餐习惯。

美国人吃饭用刀叉,而且他们的用餐方式是很有讲究的。因此,在应邀与美国朋友一起吃饭时,应特别注意他们的用餐习惯。一般情况下,餐桌上摆放有一幅餐刀和两幅餐叉,外边的餐叉供你吃色拉,里边的餐叉用于吃主食和其它点心食品,餐刀用来切肉食。如果你两手并用,应左手握叉,右手握刀,而且一次握刀时间不能太长。美国人的早餐有:炒或煮鸡蛋、香肠、油炸土豆片、薄煎饼、果子冻、烤面包、松饼、桔子汁以及咖啡等。

(三)美国人的主食。

美国人吃午餐和吃晚餐之前通常要喝点鸡尾酒,但在加利福尼亚州,人们大都喝葡萄酒。吃主食之前,一般都要吃一盘色拉。炸磨茹和炸洋葱圈可作为开胃食品,牛排、猪排和鸡(腿)为主食,龙虾、贝壳类动物以及各种鱼类甚至包括淡水鱼被统称为海鲜。炸土豆条是深受人们喜爱而且几乎成了必不可少的食物。另外应特别注意的一点,如有吃剩的食物,一定要打包带回家,以免浪费。

(四)美国用餐常识。

中国菜着重色、香、味,西餐讲究实惠。初到美国餐馆用餐,应该注意如下事项:

1、选择合适的餐馆(如:家庭式餐馆、特色餐馆以及自助式餐馆等)。

2、餐馆营业时间(上午11:30开门营业,直到夜晚)。

3、一般都应事先预订餐位:到达餐馆后,不能径直地到餐桌旁入桌,除非餐厅有“随意就坐”的告示,付款时,别忘了留给服务员一定比例的小费(一般为实际总额的10%~15%)。

(五)美国人的酒。

一、酒的种类。

美国的酒大致可分为啤酒、鸡尾酒、威士忌和葡萄酒。啤酒有淡啤酒和浓啤酒之别;包装采用瓶装、听装和壶装。鸡尾酒和“混合饮料”含有很浓的酒精成分,饮用方式一般有加冰和不加冰两种,其配制方式各种各样。威士忌也是一种烈性酒,而且呈油状,分为黑麦威士忌和苏格兰威士忌。葡萄酒分为红、白两种,但值得注意的是:标有“chablis”商标的葡萄酒并非法国所产的无甜味的白葡萄酒,而是美国加利弗尼亚州生产的白葡萄酒,该酒在美国享有盛誉。

二、饮酒与法律。

在美国及各州、市、县对饮酒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顾客要饮酒必须达到法定的年龄,一般规定在18至21岁以上。顾客进酒吧时,常需接受保安人员对其年龄进行核实。此时,只需出示自己的驾照或其他有效证件即可,因为这些证件上注有持证人的出生日期。

美国人主食吃什么。

美国人吃午餐和吃晚餐之前通常要喝点鸡尾酒,但在加利福尼亚州,人们大都喝葡萄酒。吃主食之前,一般都要吃一盘色拉。炸磨茹和炸洋葱圈可作为开胃食品,牛排、猪排和鸡(腿)为主食,龙虾、贝壳类动物以及各种鱼类甚至包括淡水鱼被统称为海鲜美国饮食文化美国饮食文化。炸土豆条是深受人们喜爱而且几乎成了必不可少的食物。另外应特别注意的一点,如有吃剩的食物,一定要打包带回家,以免浪费。

许多上班、上学人员从家中带饭莱,或是到快餐店买快餐,食物内容常常是三明治,汉堡包,再加一杯饮料。

主要是各种面包和肉食,烤过的切片面包夹培根肉和腊肠之类的,肉有牛肉,猪肉,野兔,野猪,海狸,驼鹿等,禽类有家鸡,家鹅,火鸡,野鸭,雉鸡,松鸡,鹌鹑等,鱼类也是以鲭鱼,沙丁鱼,金枪鱼等海鱼为主美国饮食文化西式快餐。

蔬菜则有各种沙拉和土豆泥,调味用黑胡椒和美式芥末等,还有干奶酪和白脱油也是十分常见的佐料,受南欧移民的影响,吃h蜗牛,意粉和披萨饼的也比较多,东海岸缅因州有吃龙虾和牡蛎的习俗,东南部佛州会选用牛蛙和短吻鳄作为烧烤的食材,南部靠近墨西哥的几个州吃玉米卷,少数人喜欢西班牙烩饭的,但是绝对不会用东亚人的电饭锅来做就是了。

美国饮食结构是怎么样的由于受到早期移民(英国清教徒及美国拓荒者)的影响,传统的美国菜就如同传统的美国佬,它的特色是“粗狂实在”,食用新鲜的原材料,不靠添加剂,调味剂,食物保持原汁原味,烹调的过程不拖泥带水,无论是烤、煎、炸都没有很复杂的做工,也不讲究细火慢炖(除了少部分的地方菜肴),没有太多的花俏装饰,放在盘子里的食物都能吃下肚里,痛痛快快、实实在在地吃个饱。

美国食物的主要结构是一二三四制,如同三角形状,最主要的一是牛肉,二是鸡、鱼,三是猪、羊、虾,四是面包、马铃薯、玉米、蔬菜。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通用篇三

在对老年人合唱团加以辅导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提前开展好准备工作,选择适当的歌曲教材,并对其加以分析,确立好重点与难点以及演唱形式、教学方法、发声训练等等,同时,也可以帮助老人们排练队形、选择服装等。在演出的过程中,也可以发挥指挥作用,并与其一起分享演出的喜悦等,从而在开展好文化养老这一服务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落实公共服务。

所谓的“文化养老”就是指体现人文关怀与传统文化的一种养老方式。其主要是将老年人群的物质需求得到保障为基础,以尽量的满足其精神方面的需求,并通过思想交流、情感沟通、身心健康等为基础内容,提倡享受快乐、崇尚独立、愉悦精神、张扬个性的养老形式,具有着较强的共享性、互动性、群体性以及广泛性[1]。

在党的有效引导下,中国也正式的迈入世界强国这一行列中。在现阶段,我国的综合实力也在不断的增高,并逐年的提升企业退休员工的退休金、医疗报销的比例,强化文化与健身的设施建设等等,从而使老年人的物质及精神生活得以丰富,以使其的物质环境与生活质量得以进一步的提升,使社会风气变得更加和谐。而合唱团这一形式对于老年人来说,不仅能够引起其对于成年与童年阶段的美好回忆,也能够强化老年人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以使其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另外,在这一过程中,老人们也可以深入的体会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并在家庭中充分的开展好相应的教育工作,以使自己的后代懂得要珍惜当前的生活,并信任党、跟党走,通过努力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等,来使我国变得更加的繁荣和昌盛[2]。另外,老年人在开展合唱团这一活动形式的过程当中,也能够对其的精神与态度等赋予新的`活力,使其每天都可以保持心情舒畅,以拥有健康、积极的体魄和心态。从另一个角度上看,也能够有效的减少老年人吃药、就医的频率,从而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在这一过程当中,辅导人员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收获,不单单能够与老年人群建立真诚的友谊,也可以对社会及国家所具有的正能量起到一个有效的传播作用,从而将惠民政策送入到每一位老人的心坎上。同时,也能够使自身深刻的意识到养老服务所具有的重要性,以为公共服务与文化养老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公共服务开展的过程中,在年龄方面是没有限制的,老年人群也是服务的对象之一。因此,文化养老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职责,同时,也是辅导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合唱团是文化养老这一服务中的形式之一,所以,相关的辅导人员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各显其能,以在书法、美术、广场舞、音乐表演等方面大显身手,并要秉持着勤勤恳恳的原则,更好的开展好相关的公共服务工作,以将文化惠民这一政策真正的得以落实。全体人民作为文化惠民的对象,而老年人则是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这一层面上看,文化养老也就是实现文化惠民这一政策的主要体现[3]。在开展文化养老这一服务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的辅导人员一定要积极的传扬正能量,并将宣扬党的政策、方针等放置在第一位,从而全面的扮演好“小喇叭”这一角色。另外,在辅导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应积极的倡导文明、民主、和谐、富强、平等、公正、自由、爱国、法制、敬业、友善、诚信等等,以将价值观有效的渗透在辅导工作的开展中,并使老年人将这些价值观念有效的传扬给自己的后代,以使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优秀传统得以世代相传。四、结语综上所述,在开展辅导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将文化惠民与文化养老加以充分的结合,以实现公共服务与养老文化的统一,从而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文化服务中去,将文化养老视为公共服务中的重点,并通过对合唱团的辅导来更好的落实惠民工程,以将文化养老中公共服务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另外,文化养老这一服务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随着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是需要培育和培养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老年人群得以更多的权益保障,以更好的满足其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

[参考文献]。

[3]《永远的辉煌》2014中国老年合唱节落幕我省《山西青松合唱团》夺得金奖[j].黄河之声,2014,06:26.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通用篇四

目前,多数研究受其概念界定的影响,过分夸大经济贫困的作用,没有从心理贫困本身的特征出发去定义研究的对象和范畴,对心理贫困的内涵和外延存有模糊不清之处。同时,心理贫困作为一个社会事件,如何影响社会政策的发展,需要对其进行客观科学的度量。然而,目前的度量方式仅局限于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比率描述,无法真正客观刻画心理贫困群体的特征。本文试图从对心理贫困问题的概念界定入手,探索客观科学的心理贫困度量方式,为心理贫困研究的发展和社会干预政策的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探讨针对心理贫困的福利提供策略。

(一)概念厘定。

心理贫困的概念本身源于对贫困问题的研究,在概念发展中又受到经济贫困的限制性影响。在目前的研究中使用的相似概念包括了精神贫困、心理问题等,本文从心理贫困的类似概念区分中,探讨心理贫困的概念及内涵。

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虽说心理贫困的概念源于对经济贫困的研究,但心理贫困与经济贫困到底有多大相关?有研究者认为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存在弱相关,同时,心理贫困的诱因有经济贫困的因素,但是心理贫困并不都是由经济贫困所造成的。因此,将心理贫困定义为经济贫困引发的次生问题显然不妥。

精神贫困与心理贫困。在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对精神贫困和心理贫困并没有进行明确的区分,甚至在许多场合进行通用。如从人的需要分类出发,针对物质贫困提出精神贫困的概念,其内涵包括受教育程度、社会生产活动的兴趣与态度、情感需要满足状态、旧习俗的传承、文化娱乐、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情绪状态等。这给心理贫困的界定以启发,心理贫困同样源于心理需求的满足无法达成而导致的适应不良结果,研究中更侧重对个体可干预与矫正的特征研究,因此将教育水平、习俗、价值观念等置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心理问题与心理贫困。心理问题的界定更关注个体的消极品质干预,前提假设是个体的适应不良是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心理贫困的界定从社会学的角度将其视为一种社会事实,其前提假设在于这种社会事实的出现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如当前社会转型带来的自由的提升和社会保障的缺乏,由此引发个体内心对变化的恐惧和焦虑,并希望从社会干预与政策发展的角度进行干预。

心理贫困的概念及特征。结合上述概念解析,本文提出心理贫困的概念,认为心理贫困是指个体或群体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导致的一种缺乏状况,其主要表现为负性情绪增多、人际关系不良、社会参与受限等。心理贫困应该包括以下特征:本质上的不平等性;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双重属性;表现为负性情绪多、人际关系不良、社会参与低、有社会排斥感,甚至有标签化的污名存在;非道德评价性。许多学者认为,心理贫困是一种价值判断,因为心理贫困被看作是令人厌恶的事情,也因此主张如消灭贫困般消灭心理贫困。当然,道德会以不同的方式渗入到对贫困的衡量之中,但贫困只是一个描述而非规定,正如豪伯斯鲍姆所认为的“贫困的度量是根据发生贫困的那一社会的传统来定义的”。

(二)需要满足与心理贫困。

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是社会工作的至上原则,也是社会工作的核心问题。需要的产生源于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作为个体生活环境的社会,有满足个体需要的责任和义务。心理贫困是个体的心理需要未能得到满足的外在表现,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它的解决也以需要的满足为衡量标准。

心理需要是客观的,人存在普遍意义上的需要。基本需要是指满足心理需求的最低限度。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主观偏好,学术界有关于需要的主观和客观之争。多伊和高夫在《人的需要理论》一书中专门探讨了人的基本需要存在的客观基础,同时强调普世意义上的基本需要:健康与自主。满足自主的心理需要涉及三个关键变量:一个人对自我、自己的文化及在这个文化中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应该做什么等问题的理解水平;为自己做出抉择的心理能力;个体采取相应行动的客观机会。由于心理资源的匾乏,使部分个体在三种基本需要满足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导致心理贫困群体的产生。如何识别和度量心理贫困群体,便成为心理贫困干预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三)心理贫困的识别与度量。

个体层而的识别与度量。目前,对心理贫困线的制定采用了对心理贫困症状的描述诊断方法,即使用国际通用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中制定的心理问题筛选标准作为心理贫困线。其虽为间接测量方法,但由于易操作,并经过多次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而普遍应用于学者的研究中。在评价一个人的心理贫困程度时,心理贫困与非贫困这种二分法的划分不能把握不同层次心理贫困的特征。我们把拥有资源享赋的人群归为一类似乎无可厚非,但对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损害的个体进行识别和度量成为需要解决的另一重要问题。之前的研究中,心理贫困群体被作为“贫困线”下评价的一个范畴,具有其本身的合理性,但仍是一个笼统的类别,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因为它对评价实践来讲是不适当的,在因果关系的分析中会带来干扰,甚至造成政策干预效果的扭曲。为了对心理贫困的程度加以区别,学者多采用许又新的症状学标准,将总人口分为心理正常和异常两类。根据程度上的不同,心理正常包括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心理不健康又可以区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疑似神经症;心理异常分为确诊的神经症、变态人格和精神疾病患者。由于心理异常的群体的典型特征是个体没有心理自助的能力,因此可归入绝对心理贫困的范畴。相对贫困对应于绝对贫困,指与大众平均水平相比,其资源拥有程度缺乏,但尚未低于劳动力再生产的需求。因此,在心理正常范畴中的心理不健康人群都可列为相对心理贫困的范围,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自助能力。群体层而的识别与度量。心理贫困群体层而的度量,主要用于对两个社会群体的心理贫困现象的比较。应用症状学的标准可以满足个体层而心理贫困的度量,却无法满足科学的群体比较需要。如何对一个组织内部的心理贫困进行加总?在目前的传统研究中,心理贫困度量被简单化为心理贫困人数相对于社会总体人数的比率,记作h。这种人数度量的方式至少有两个缺陷:没有考虑到心理贫困低于“贫困线”的程度,在不影响心理贫困总人数的情况下,心理贫困者的贫困水平的提高或降低不会影响这种比率的改变;它对心理贫困者之间的贫困差异不敏感,心理贫困者之间的贫困水平差异增大或缩小不会影响到对他们人数的度量。虽然这种度量方式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度量指标,但是上述两个缺陷决定了它不能成为度量心理贫困的指标。另一个比较流行的度量方法是所谓“贫困缺口”,即全体心理贫困人口的心理健康指数与特定心理贫困线的差距的总和。这一指标可公式化为心理贫困人口的平均心理健康水平与绝对心理贫困线的差距的百分比,记作i,也可被称为心理贫困缺口比率。这一方法能够关注到心理贫困程度上的度量,但同样对心理贫困者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敏感。对心理贫困程度根据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排序或许可以解决贫困者之间的差异问题,也即运用对心理贫困人口的心理健康差距加权求和的方式,更能有效度量心理贫困的程度(记作p),因此带来的问题变成了权重的确定问题。结合经济学中对基尼系数的确定思想,将心理贫困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用g来表示,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更一般的心理贫困精确的度量公式p=h{i+(1-i)g}.这一方法已经多次被应用于贫困的度量,从逻辑上此公式能够满足对心理贫困进行度量的要求,既能关注到心理贫困的程度,对心理贫困者之间的贫困差异也有敏感的指标。这种度量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应用于心理贫困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中。

(四)心理贫困的福利提供策略。

多种福利提供途径相结合。在我国,福利提供主体主要包括国家、社会和市场三者。国家总是在社会和市场的福利提供失灵时才作为守夜人的角色最后出场,尤其在心理贫困问题的归因更多来源于个体和家庭自身的功能缺乏的情况时。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福利提供是福利需求产生时的首要选择。因其提供及时、充满弹性、兼顾服务对象情感需求的满足,并且不存在消极标签效应或污名的特点,在我国社会福利体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我国孝道文化的核心。但是,家庭照顾由于专业化水平低,无法对贫困个体提供专业的服务。同时,家庭照顾者自身的援助需求往往被忽略,从而有可能使其沦为心理贫困群体的一员。市场是福利提供的另一重要途径,由于其及时、有弹性、创新、独立和无污名及标签效应的特点,而成为最大的福利提供方。由于个体拥有资源不同,存在福利提供的选择性、不平等性、边缘化的特点,甚至出现失灵的状况。社会福利提供主要包括社区互助、志愿团体服务,因其及时、有弹性、方便、合作、同时提供心理归属的特点,而成为我国社会福利发展中的重要部分,但又由于其服务范围受限,资源、服务获得机会及能力的`限制而使其举步维艰。心理贫困的产生原因,在于个体成长过程中家庭功能的缺失。同时,作为一个社会人,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基础,也为个体社会化的成功与失败承担了职责。因此,家庭作为个体最重要的社会支持力量,在对心理贫困的福利提供中便自然而然地承担了最重要的角色。由于其专业支持力量的不足,需要社会和市场中专业力量的加入。同时,在家庭功能受损时,市场和社会甚至国家能够为心理贫困的福利承担更重要的责任,从而将家庭、市场和社会连接成为层次有别、功能互补、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福利提供体系。在满足社会成员心理需要的同时,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与现代福利观念。

普惠型与选择型福利提供方式相结合。根据社会需要的目标定位原则,有研究者认为我国的福利制度不是简单地从“补缺型”转化为“普惠型”,而是要构建适合我国社会需求的组合式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选择型福利提供是通过家计审查,将有限的福利资源提供给部分成员。普惠型福利则只根据公民身份,将福利资源提供给全体公民。选择型福利提供的资源必定是有限的和部分的,而普惠型福利的提供资源应该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丰富的。选择性福利提供的资源有限性,决定了选择性福利的提供必定为福利接受者打上社会的烙印,但普惠型福利不加区分地公平而对每个成员,则不会或很少会出现社会烙印。从成本上讲,选择性福利节约成本,而普惠型的福利提供却需要较大的费用开支。从长远看,选择性福利依赖于国家控制力量,持续性相对较弱,而普惠型福利提供对国家依赖较少,相对持续性较强。心理贫困群体中绝对贫困群体由于无法通过个体的自助能力解决心理困扰,其需要的心理服务相对更为突出,大多需要专业指导或医疗救助。因此,应对其进行选择性心理服务的提供,指定专业心理辅导和定期服务,甚至提供免费就医用药等,以保证将有限的资源提供给最需要的群体。相对程度较轻的一般性心理贫困群体(亚健康群体),可采取不加选择性的全民福利,提供心理指导咨询等帮助机会,充分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同时,也使他们较少受到标签效应或心理问题污名化的影响。

基于增权理论的福利提供方法。增权理论认为,具有公民身份的每个人都应依据权利获得社会的各种资源、权力和关系,包括获得自己需要东西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并影响他人的能力,以及影响社会资源分配的能力。心理贫困的个体表现为:对这种权能的缺失,缺乏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善与他人合作、影响他人行动,及影响社会资源分配的能力,表现为心理上的无力感、无助感、疏离感、失控感及自我效能感的低下。对心理贫困个体的增权有助于挖掘其潜能,增强和提高对心理贫困的能力匾乏的认识,减少和消除无权感,达到心理贫困干预的目的。

基于增权假设,对心理贫困的干预理念将案主看作具有多种能力和潜力的个人,无论他们事实上多么弱势、无能力、被贬低。干预以个体的能力、需求和资源为前提,支持其有报酬性的日常生活和影响他人的权力,促进自我感、自我价值的信念和控制感。同时,采用方法上注重提供支持、传授技巧、注重参与、分享信息等四种途径的增权实务干预模式,尊重并关注个体对自身需求的理解,帮助建立互助团体和同辈支持,达到提升权力、增强自我效能、增进与维系改变,最终拥有掌握自己命运与机会的权力。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通用篇五

广告语言作为广告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广告语言重要的职能是表现广告、服务广告,同时也在记录文化、体会文化。语言影响文化,同时也受文化的影响。广告语言无不带有社会文化的痕迹。

一、广告语言对社会文化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系统,它决定人们的生活并赋予其意义。广告表现元素从本质上讲都是一种文化符号元素,它是构成广告文化附加值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任何广告都离不开说什么与怎么说。同时,广告的根本目标是得到受众对广告主题的注意,得到人们的认可并且最终达到消费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广告语言所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

广告现在可以说是已经广泛的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并且不断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体现在对广大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引导,不断的提高消费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广告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生活方式,更新了价值观,接受了代表现代文化的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广告语言一旦充分地利用了民族文化,就能紧紧的抓住消费者的心理,获得他们的认同感,这样就为产品在无形中增添了一个卖点,而且很多时候这个新添的卖点价值远远地超过了产品本身的价值。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世界范围内联系的日益密切,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全世界的人们都处在一个文化大统一的趋势之中,所以各个民族的民俗也在发生变化,变得更加的相似,民俗语言也趋于统一。

广告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那么广告语言更加应该与社会同进步,更好的迎合人们的文化、观念的变化,更加确切的反应社会的进步。但是,在这种大趋势中我们不能盲目的迎合,更应该发掘本民族的优点,让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得以保存,更好的为社会的发展奉献其巨大的力量。每个民族都拥有一些深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也制约着人们的语言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广告传播煤体,广告制作技术以及广告管理技术等在未来社会中将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高、精、兴的电子技术为广告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更为广大的空间。信息量更为扩大,广告信息的传递更为个性化、更有效率,使广告语言更加具有社会文化特色。在目前的一些比较成功的广告作品中,其中的文化含量就已经相当丰富了。

另外广告语言中的情感因素更加注重情感诉求。未来高科技会使所有的产品质量都基本上达到比较高的程度,这个时候广告语言中有关产品质量的陈述将不再有多大的价值,其中的情感因素会变得更加重要。广告语言的情感影响着消费者。广告是为人服务的,从情感的角度入手,可以变商品化为人情化,变社会化为家庭化,变灌输化为诱导化等。人的情感需求是多方面的。如,同情、愉悦、求知、好奇、爱美、俭朴、自尊等,这些都是按照情感诉求进行广告宣传时的切入点。如,真诚到永远!(海尔冰箱广告),亚芳与您风雨同路!(亚芳汽车配件广告),卷卷福达,片片情福达彩色胶卷(福达胶卷广告)。这些广告用语象征着未来社会的广告语言将会更加文雅。

广告是现代文化的特殊表现。作为文化构成因素的广告语言,同样是反映现实的一种手段。广告通过包含在自身的文化传统、规范、符号信息等来调节人们的活动,或发挥社会效用,以最终获得全社会的接受和认同。也就是说,广告本身所容纳的有关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对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着巨大的浸染,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因此广告语言不可避免地表现着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

三、社会文化对广告语言的影响。

第一,民族心理对广告语言的写作产生影响,时,语言也反映着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性格。如一些广告语言以图吉利、讨口彩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的一种文化心理。在我国,有关发财、幸福、美满的语言在广告中运用也比较普遍,比较受欢迎。例如,事事保险,岁岁平安。(保险公司广告),爱妻号洗衣机。(松下洗衣机广告)等等。另外,怀旧思乡是中华民族的另一心理特征。从而也影响着广告语言的写作,这种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对故乡的怀念,对往事的追忆,对友人的思念,往往胜过未来的憧憬。特别是对于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漂流海外的侨胞来说,这种心理更为显著。

第二,思维模式对广告语言的写作产生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维模式也随之有了相应的改变。有些商家的思维模式是让人们知道产品,广而告之。因此在广告语言方面,注重预期的`平白直露、浅显易懂。强调产品的荣誉奖项,性能等方面的内容,尽量抬高自己,甚至欺骗大众。如:xx荣获国际金奖,通过iso9001认证等等。同时,因为民族心理的避讳,也出现了一种比较委婉含蓄的广告语言。并且这些广告语言大部分也是因为产品本身内容的限制。比如,女性用品的广告不好做,主要是难以把握住女性的心态,而这些委婉含蓄的广告语就很好的从另一角度把握住女性的思维,创意十分巧妙。

第三,生活态度对广告语言的写作产生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各种思想观念、道德习俗、生活方式等频繁接触、剧烈地碰撞,特别是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中国人在保持一些传统的生活态度的同时,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因此,广告宣传需要及时、紧密、准确、恰当地适应人们的横祸观念和消费心理。我们国家的广告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恢复的,这十多年来中国人一直在生活观念和消费心理方面的冲突、矛盾、疑惑、改革、适应都在广告语言中得到充分而具体的反映。使其更具有审美价值。同时,拜金主义的淡化,也将促使广告语言向着更加完善,更加注重美感的高雅方向发展,让广大消费者在接受广告的宣传时就好像在审美,并且在这种体验中接纳广告的引导。

第四,伦理道德对广告语言的写作产生影响。伦理是中华民族家庭的生活准则,道德是社会的行为规范,在现实生活中,伦理道德比法律的约束更为普遍。因此,对于广告来说,它的影响十分深远。广告语言即使运用自然,也无可避免地要受到一定的伦理道德的制约。在我国,儒家思想深入人心,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在当今的广告语言中,也有不少运用的就是这一种道理的观念,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如孝是中国人最注重的伦理观念,家族本位、血缘关系、孝道观念,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是一个家庭体系中最根本的构成,并且要求着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的人际关系。孝的思想在广告语言的运用中也有体现。

第五,世界观对广告语言的写作产生影响。任何民族,社会都有其独特的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达,同时哲学观念曲折而深刻地影响着语言的结构和使用,也影响着广告语言的运用。当代的哲学思想不但是传统的延续,也是西方的融合。世界观更是对广告语言的写作产生重要的影响。语言和文字是人类经过悠久岁月而发展成的社会文化。广告语言负载着商品信息,也负载着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深深地受世界观、精神观的制约和影响。广告语言是广告的核心内容。世界观影响并制约广告语言及其表达,广告语言则蕴含或反映世界观文化。事实上,反映世界观的广告语言更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可大大促进广告的功能。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通用篇六

讲: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依此我认为老年文化,是反映老年人的思想、爱好、习俗和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各种活动,以及人类社会对老龄问题的存在、发展的认知和对策的意识形态。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老龄问题的学说、理论,即老年学及其各分支学科;二是社会及各类人群对老年人的认知、态度和对策,包括关于遵老、爱老、助老的思想、行为、理论;三是老年人对自身及老龄问题的认知和社会心态;四是老年人的社会文化参与,即老年人参与各类社会文化活动。本文主要就第四方面作以浅述。

老年人退休以后怎样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是继续工作,参与一定的社会发展活动,继续为社会发展作贡献;还是参加一定的社会文化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还可能是什么活动也不参加,整天无所事事地混时日。前一种老人大概占30%左右,后一种老人是极少数,第二类老人是绝大多数,即绝大多数老年人都会参加一定社会文化活动。

老年人的社会文化参与就是关注、参加或从事某项、某类或某些社会文化活动。老年人可参与的社会文化活动的内容很多,包括:

1.参加各类理论、科学、技术的调查、研究、创作和交流活动。包括参加各研究团体的研究活动和自己个人从事各种科技、理论、文学、艺术、书画、工艺等的研究、创作活动和作学术报告、发表研究成果等交流活动。

2.参加各种科学、技术、社会知识、生活知识、技能的学习、交流活动。包括参加各类学校、培训班、习练团队的学习和自己读书、看报和通过电脑网络等的自学活动。

3.参加各种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的习练、表演活动。包括参加各类戏剧团、艺术团、歌唱团、舞蹈队、体育、健身、乐器、书画、棋、牌等类的学习、表演、竞技、观赏和个人的习练等活动。

4.参加各类政治活动。如参加各个党派组织、各个社会团体、各个单位、社区组织的活动。

5.参加各种旅游、参观、访问活动。

6.参加各类社会交往活动。如参与同乡、同学、同事、战友的聚会,参与亲、友间的礼尚往来,交流信息和生活体验,互学、互助。

7.观看电视、参与电脑网络和观看各类文体表演活动。既可娱乐,又可学习、工作。了解国内外新闻,搜索各类信息、知识,交流、发表个人心得、成果。

8.个人读书、看报,了解各类信息和社会发展变化,增长知识和生活技能等等。

以上8类社会文化活动内容,绝大多数老人都能参加,而且可以参加多项活动,但多数人不可能样样都参加,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尽可能地适当参与。

社会文化参与是每一个老年人必须经常坚持的日常活动,只要你生命不息,社会文化参与就不能停止。如同一个人几天不喝水、不吃饭会影响身体健康一样,几天没社会文化参与也会影响心身健康。适当的社会文化参与活动会给人以精神食粮,会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会给人增添健康元素。其具体意义如下:1.老年人参与某些社会文化活动本身就是继续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如从事科学研究活动,交流、发表科研成果,从事教学活动,从事报告、演说和各种艺术、体育表演等文化活动都是直接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2.老年人参与一些社会文化活动可以提高自己为社会服务的本领和增长自己的生活知识。如参加各类学习活动和看书、看电视、电脑网络和参与一些学校和培训班的学习活动,都可增长知识、提高生活和工作能力。

3.老年人参与一些社会文化活动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精神生活。老年人根据自己的爱好尽可能多地参与一些社会文化活动,既有健身,又有娱乐;既可学习知识,又可服务社会;人生活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感到生活充实,给晚年生活增添品味、风采、魅力,心情愉快,有益于健康长寿。

4.参与一定的`社会文化活动可了解社会发展新动向,跟上时代变化的形势。老年人通过看报刊、看电视新闻、电脑上网、旅游、参观、访问等社会文化活动,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变化,使自己的思想、观念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既使自己心情轻松愉快,又使自己不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还可继续为社会发展助力。

5.参与一定的社会文化活动可不断扩大自己社会交往范围,增加社会联系,广交新老朋友,避免出现封闭、孤独的生活状态。在各项社会文化活动和人际交往中,可以相互交流信息、交流心得、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互学互助,加深老友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感情,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快乐。

6.参与一定的社会文化活动有利于健康长寿。老年生活最忌的是与世隔绝,无所事事。设想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一个全封闭的环境里,又无事可干,即使衣食无忧,他也决不能心情愉快。长此下去,还会感到寂寞、孤独、烦躁、苦闷、厌世等心理疾病,从而生理免疫率大减,加速衰老。只有依据自己的壮况广泛地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才能有利于老年人的心身健康。

适当的社会文化参与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保证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方面,是解决好老龄问题的关键,是做好老年工作的重点。所以,全社会都要关注老年人的社会文化参与。

1.不断改革、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扩大保障内容、提高保障水平。要老年人能尽可能多地参加一些社会文化活动,首先要使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有基本保障。只有使老年人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上无忧无虑,他们才会有改善自己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才有条件去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文化活动。所以,要随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建立、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老年人的经济、医疗、服务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水平,使老年人有条件去参与多种文化活动。

2.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改善老年人参与文化活动的条件。要办好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在有条件的单位和社区要尽可能地有老年就近学习的条件;要增加、改善老年文化活动中心、活动室、老年之家的资金投入和设施建设,尽可能地使各个社区老年人有文娱和健身的活动场所;各地对老年人参与的各类社会文化活动要尽可能地提供减免费或给予各种优惠。

3.各级老年组织要重视老年人的社会文化参与。各级老年委、老年办、老年协会及各单位主管老龄工作的部门都应高度关注老年人的社会文化参与,要把让老年人能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文化活动作为本部门、本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把老年人文化活动的机构、组织、设施设计好、建设好、管理好;要有计划地动员、组织、安排、指导本地区、本单位老年人参加文化活动。

4..家庭及其后辈要主动关心、支持老年人的社会文化参与。子女等后辈孝敬老人,不仅只是关心老人的吃、穿、住、用等物质生活方面,还应关心、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凡是有一定活动能力的老年人,子女们应支持他们参与一定的社会文化活动;要为让老年人能更多地参与文化活动创造条件,要鼓励、支助他们参与各类社会政治、参观、旅游、学习、文艺、体育、健生等方面的活动。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通用篇七

福利是指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等单位向职工提供共同的物质文化待遇来达到提高和改善职工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解决职工个人困难、提供生活便利、丰富精神和文化生活目的的一种社会事业。福利制度包括以下些主要内容:

(一)国家法律规定的劳动保险福利。

1.医疗保险待遇。

2.养老保险待遇。

3.工作保险待遇。

4.生育保险待遇。

5.失业保险待遇。

(二)带薪非工作日。

包括法定的各种假日、组织规定的年度休假、病假或事假,以及工间休息等等。

(三)员工个人发展福利。

包括与员工个人发展有关的一些福利项目。例如,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生涯零散、培训规划、晋升计划、继续教育计划,甚至出国考察或深造等。这种福利对组织和员工双方面都来十分有益。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通用篇八

摘要:艺术源于生活,一门艺术的发展史总与社会生活背后的文化息息相关。紫砂作为民间艺术亦如是,从它的诞生、发展到繁荣,历朝历代的紫砂艺术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紫砂艺术也影响着时代社会文化潮流。

关键词:紫砂艺术;社会文化;思莲壶。

谈及紫砂艺术与时代社会文化的关联,可以追溯到它的诞生。宜兴地区的陶艺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宜兴紫砂艺术作为陶文化的一种,诞生于北宋年间,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它的诞生与当时社会中茶文化的兴盛密不可分。

一、紫砂艺术诞生与时代社会文化的关系。

茶文化源远流长,贯穿数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史,它与佛教禅文化有一定的.联系。自从佛教传入中国,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禅文化兴起。茶文化的特点与禅文化相近,禅文化促使了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有资料显示,唐人的饮茶习惯正源于佛教寺庙,当时佛教寺庙周围种茶并不鲜见,而后饮茶文化从寺庙走向民间,引导了整个社会文化。饮茶文化发展促进了茶具的繁荣,宜兴地区的紫砂茶具同样因此而生。宜兴紫砂因地制宜,想来最初制陶人用紫砂做茶具或许并不知道它的宜茶特性。最初的饮茶文化是煮茶形式,因此紫砂陶最初被做成了紫瓯的模样,它的功用就是煮茶。紫砂艺术的诞生,可追溯到最初的紫瓯。在紫砂成茶具之初,它与当时中华民族茶文化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再深入探究,可以说它的诞生与佛教禅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茶文化而生的紫砂艺术,它最初的紫瓯形式满足了当时人们煮茶的需求。茶文化发展到宋代,由士人阶层走向民间,社会文化中开始盛行斗茶的生活习俗。北宋年间我国陶瓷文化正值繁荣时期,宜兴地区的紫砂陶也适时登上了陶文化的社会舞台。紫砂艺术诞生后,随着时代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发展。到明代中叶,紫砂艺术又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繁荣时期。随着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宜兴地区的紫砂陶同样繁荣起来。明代人推崇茶文化,尤其在文人士大夫阶层中流行追求茶文化的生活方式,而茶文化的文化素养与儒雅的文化特征,使明代人爱茶且爱泡茶。随着明代社会文化的转变,饮茶风尚也发生变化,从之前的煮茶转变成了沏泡茶。饮茶形式的转变,势必影响与之相生的茶具文化,而紫砂陶艺趁此良机登堂入室,紫砂壶逐渐进入明代文化的视野。紫砂陶艺也随之从最初的紫瓯、大壶,转变成与沏泡茶相应的小雅巧妙之器。明代文化与茶文化、紫砂艺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促使紫砂艺术逐渐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艺术文化,诗词、铭文、雕塑等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形式被士大夫融入紫砂艺术,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陈曼生与他的曼生壶,他开创了一个紫砂文人壶的时代潮流,并影响至今。

紫砂艺术长期发展,扎根于每一时代的社会文化,既要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更应紧密联系文化生活的时代潮流。在《思莲壶》(图1)创作之初,笔者考虑到紫砂艺术与佛教文化的关系,因此选取了具有鲜明佛教文化特征的莲花作为艺术创作的主题。简洁的形体与装饰也符合佛教清静无为的追求。壶盖上简单的如意花纹边饰,延续了人们追求吉祥如意的传统。富有气度与韵味的挺括壶身,刚正之气扑面而来。所有的造型与装饰有着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和追求,而这种艺术的精神追求与时下的社会文化关联甚深。莲花代表高洁,象征佛教清修己身。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象征,莲花之“莲”又与廉洁之“廉”谐音,两者可谓天作之合,思莲即思廉,以茶文化修心,以紫砂内涵明性,与佛家禅文化交融,常修己身,是每一个时代人所应抱有的精神文化追求。

结语。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土壤。紫砂虽然只是民间艺术,可谓小众,但它的发展从古至今,与每一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时代社会文化的融入,也是攫取的一景,透过一隅的紫砂艺术,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社会文化的缩影。紫砂艺术的文化意义正在于此,过去是,现在与将来的紫砂艺术的发展同样是,社会文化一直影响着紫砂艺术的发展方向,现代紫砂人当谨记此。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通用篇九

黄晓燕1,许文青2(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071;2.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北京100600)。

doi:。

东亚地区的福利体制中一直存在相对明显的福利分层现象,中国的儿童福利也具有这个特点。虽然社会中绝大多数儿童成为了家庭中的照顾重心,家庭对于儿童的责任得到极大的体现,但是在制度安排上儿童群体依然没有被列入优先顺序,与此相对应的儿童福利服务也一直处于缺位状态。国家在政策取向方面对于覆盖全体儿童的政策关注较少,较多关注特殊的儿童群体,尤其是孤残儿童。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儿童福利关注度的提升,中国的儿童福利覆盖范围从原有的孤残儿童向更多的儿童群体,如留守儿童、流浪儿童、社会散居孤儿扩展,在政策制定上体现出从选择性逐步迈向普适性的趋势。在此过程中,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和国际基金会、民间组织在实践中相互合作,共同计划和实施大量的儿童福利项目,使得儿童福利服务在实践领域内不断得到拓展,逐步填补国内在儿童福利服务方面的空缺。在这一系列的探索中,逐步构建出国内儿童福利服务丰富的、具有生命力的模式和内涵。

一、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背景。

开始,民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云南、新疆、山西、河南和四川等5省启动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该项目的初衷是在中国贫困地区探索出一套针对当地儿童的福利服务系统。由于这五个项目点挑选的都是各省最贫困以及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最集中的地域,因此这种在最基层、最贫困、最没有基础的地区开展的儿童福利服务是极具示范效应的。项目最初的设想是建立起来的儿童福利服务递送体系如果具有可操作性,就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推广,达到从实践领域发端最终上升为地方政府以及国家层面的儿童福利服务政策的目标。为了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贫困地区儿童的需要,民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5省12个县共挑选120个村,着重建立村级儿童福利服务的递送体系,为村里的儿童提供需要的各类服务。

二、对于儿童福利的理解。

中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域跨越的差异,各地儿童的生存状态差距极大。针对整体区域性贫困地区的儿童,该在何种层面上开展儿童福利服务?如果仅是聚焦于儿童及其家庭所面临的个别的问题是否足以应对区域性的儿童整体福利服务需求?儿童福利不仅是儿童的福利,也是家庭及全人类的福利及未来幸福感的基础。对待儿童的方式会影响人们未来的生活方式及品质(mather.h.&lager,p.b.,2000)。儿童福利的定义可以随着国别、性别、种族、阶层以及政治等发展层次不同而有差异。广义的儿童福利是以全体儿童为服务对象,针对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的一切活动。而狭义的儿童福利服务对象,多为遭遇各种不幸情境的儿童及其家庭,如残疾儿童、贫困儿童及受虐待的儿童、行为偏差或情绪困扰的儿童,针对其个别需要予以救助、保护、矫正、安置辅导以及养护等措施(郭静晃,)。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的目标是以试点村内所有儿童为受惠对象,并不是以村里某些特殊群体,如艾滋病受影响儿童为惟一的服务对象,而是为全社区所有儿童提供普及性强、降低儿童成长风险的服务,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以广义的儿童福利和普适性的儿童福利服务为主。

三、项目设计理念。

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主要想解决的是区域性贫困地区儿童的福利服务递送问题,在项目设计时,项目各方统一了设计理念,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贫困对于儿童的影响。

充分认识贫困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这是本项目的基本出发点。贫困对于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是多面性的,很多研究表明生活在贫困环境中的儿童更容易遭受健康问题,较难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并且在成年后更易失业,获得好工作的机会也很少(unicef,)。有一项估计全球大约有2亿的儿童在五年内没有能够完全地发展他们的潜能(grantham-mcgregor,s.,etal.,2007)。理解贫困和其他逆境对于儿童的福利影响,以及研究他们现在的处境以及这种处境可能对未来的影响是本项目的重要出发点。只有对于贫困的认识和影响作用理解足够充分才能在此基础上设计适合当地的消减贫困负面作用的相关儿童福利服务。

(二)面向所有社区内的儿童,达到普惠性目标。

本项目在全国5个省份的120村庄开展,项目村的儿童类型非常多,包括留守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残疾儿童、大病儿童、辍学儿童、服刑人员子女、孤儿、单亲家庭内的儿童等,而且儿童身份重叠,一名儿童身上往往叠加上述几类特征,儿童的脆弱性表征及其形成原因极其复杂。因此项目设计之初的一个宗旨是福利服务面向项目社区内所有的儿童,不论儿童的身份和处境如何,统一提供最易达到的服务。只要是项目社区内的儿童,都有权利接受项目所提供的服务,不以身份为界加以区分,达到普惠性的目标。

(三)以实际需要和实现条件为指导,力求服务设计适度性。

在对服务项目和内容进行设计时,主要的考虑因素是当地的儿童和家庭会遇到哪些影响儿童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哪类服务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儿童发展的风险;(管理科学论文)支撑这些服务的条件当地是否能满足,如果不能满足,如何创造最经济可行的条件让当地儿童获得最需要的服务等。这种设计理念的出发点是实现项目社区内儿童福利服务的适度性,能够利用当地的资源和人力提供可持续性的服务。既不脱离当地儿童的需求,同时服务项目的开展又能为当地的现实条件所允许,符合适度性要求。

(四)利益相关方的充分参与。

为了使儿童福利服务更加适合各地的实际需求,与项目有关的利益相关方都充分参与了服务内容的设计。其中包括民政部、壹基金公益研究院和5所高校-的专家团队、省级、市级、县级政府相关部门、当地的儿童、村儿童福利主任、村支书,不同角色各自承担不同的职责和分工。项目设计之初,专家团队和项目县的工作人员多次讨论,了解各地文化的差异、民俗习惯、村民对于儿童发展的意识以及当地具备的现实条件,同时当地儿童对于满足自身需求的服务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种促进利益相关方之间对话的方式,特别是促进儿童、当地政府、村级基层工作人员之间的对话作为争取支持的策略之一,各方都可以在项目执行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儿童是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者,在他们自己的家庭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由于自己的努力成就了自己的生活,福利服务对于当地儿童来讲,并不是摸不着的政策,而是由与他们生活贴近的人提供的,因此需要多倾听儿童以及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

四、儿童福利服务体系的设计安排。

经过项目相关方的共同协商和讨论,最终提出在五省建立村级儿童福利服务递送体系,架构起为当地儿童提供福利服务的最基本的制度保障。

(一)岗位设置(设立村级儿童社会工作者)。

每个村设立了一个儿童福利主任(儿童社会工作者),这名儿童福利主任可以是专职,也可以是村内原有的妇女干事等兼职,但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儿童福利主任必须是驻扎在村内的,熟悉全村的所有儿童,能随时在儿童身边提供儿童所需要的服务。同时其在村内有一定的威望,工作时能够得到村民的支持。儿童福利主任负责村内所有儿童的相关事务,并且岗位与对应的补贴待遇相挂钩,每个月给予800元的工作补贴。

(二)建立定期培训制度。

为了让村级儿童福利服务递送体系能够顺利地运行,项目组制定了定期、分层的培训制度。每年各高校团队对自己所负责省份的县项目办工作人员、当地教育部门、村小学教师、卫生部门和村儿童福利主任开展两次特定的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儿童需求、福利服务内容、儿童权利、儿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方法和技巧、资源整合以及跨部门合作工作方法等,对儿童福利主任定期培训。集中培训之后,还有分层培训,即儿童福利主任还需要对本农村社区内的家长和儿童开展二次培训,让儿童及其家庭了解相关的福利服务以及基本的儿童理念。

(三)设定村级儿童福利主任(村级儿童社会工作者)的职责。

根据5省儿童的普遍需求,项目组对儿童福利主任的工作职责定为:帮助儿童获得公民身份(婴儿出生后上报户口)、连接政策资源(低保、临时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救助)、督促学生就学、督促所有家庭让儿童及时就医、定期组织儿童活动。这些工作职责是针对5省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如协助家长为新出生的婴儿上报户口,获得公民身份这个职责是针对在云南和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当地的成年人认为户籍没有用,因此都忽略给儿童上户口。但目前国内的很多政策以及福利待遇都是以户籍为依据,如贫困家庭的最低生活保障资格获得、义务教育、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都必须以户籍为前提。因此获得公民资格在其他地区并不是一个迫切的服务,但在项目区是影响儿童获得国家政策规定服务和福利待遇的重要条件,儿童福利主任必须协助家长在婴儿出生后及时获得公民资格。

(四)管理和督导制度。

管理制度方面,县级项目办公室对于村级儿童福利主任实行工作日志、随访日志、组织儿童活动的检查。通过简单的指标评估村级儿童福利主任的工作成效。民政部、壹基金公益研究院和专家团队每年会都会到现场对当地的儿童福利服务开展督导工作,对当地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当地无法解决的困难由督导组整合资源协调,帮助项目在当地能顺利地开展,同时审查资金的使用情况。

(五)建设村级儿童活动场所。

项目组通过资源链接的方式资助每个项目村,建设“儿童之家”(专门的儿童活动场所),每个村配备了儿童体育活动的器具和学习用具。“儿童之家”的功能有以下几项:

三是“儿童之家”可以作为培训基地,对社区内的家长和儿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在贫困地区让家长们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和儿童成长之间的关系,让孩子们获得自我保护的知识和积极参与自身事务的能力。

这套服务体系非常简单,包括人员设置、工作津贴、工作职责、工作方法培训、成效评估,操作性较好,在项目区的配合下得到很好的执行,该项目的最大的亮点就是用较少的成本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区域性贫困地区儿童的福利需求。并且这套儿童福利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拓展性的功能,以后随着条件的提升可以有更好的发展。这套体系还可以对相关的儿童政策开展监测和评估,开始实行的孤儿生活费的后期追踪,正是由于村级儿童社会工作者队伍的存在,对于孤儿生活费的发放和使用情况有了很好的政策实施监督,确保国家的资金最大限度、最及时地用在儿童发展最需要的时间段。下一步他们还可以监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生活状况,争取将这部分儿童也纳入国家救助政策的视野,惠及更多的儿童。

在国内关于儿童的基础福利并不是非常充分的条件下,针对区域性贫困地区的儿童福利服务将定位于优先满足整体儿童普遍性的需求,逐步把基本的儿童社会福利服务扩大到拓展性的儿童福利服务和个性化的服务。

五、下一步工作的关注点。

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仍然在进行中,项目已经初步建立起村级儿童福利服务递送体系中的人员队伍、技术力量和资金支持渠道,并相应地配套工作人员的职责规章、培训制度、督导制度和资金监管制度等,确保首次在区域性贫困地区开展的村级儿童福利服务能够顺利地开展。

现有的儿童福利服务理念大多聚焦在儿童的生存、获得最基本的权利等方面,单方面的服务输入元素较多,下一步项目办将开发更为广阔的儿童福利维度,更为积极的儿童能力及抗逆力为重点的福利观,以平衡原有的儿童福利理念。从贫困劣势视角逐步转化为人们应对逆境时的能力增强和福利状况的提升。儿童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对自己的发展能够做出非常积极主动的贡献,如果他们有参与的途径和机会,就能有能力做出贡献(lauracamfield,nataliastreuli&mlutinwoodhead,2009)。让5省示范村的儿童在接受初期儿童福利服务的基础上,能逐步了解自己的生活经历,自己创造机会讨论决定自己的事务,决定改变自己生活的各项介入措施和福利服务的机会,此过程中把儿童视为社会行动者和研究的参与者(woodhead,lkner,d.m.,),这是真正以儿童为中心的视角。

同时项目办会更多注重多元化和差异性。儿童的最大利益和发展在不同的地域和背景下其界定是不同的。把儿童福利和最大利益放在当地儿童和成人的经验中理解,同一社区中不同的群体,相同群体不同的生活阶段里,以及不同发展阶段和代际之间对儿童福利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在前期项目经验的基础上,项目办会更加注重各地的文化多元性、理解各地儿童成长条件的限制和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在当地发展出适合实际条件的福利服务。

进一步注重儿童之间的不平等性和细致化差异,示范区的所有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被平等对待,儿童会因为性别、年龄、出生的顺序,在家中的地位受到不同的对待,这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女童的成长。儿童在机会和结果方面的不平等不仅仅体现在家庭、学校、社区中,甚至已经扎根于当地的文化内,因此需要进一步重视这种不平等和差异,在下一步的福利服务设计和安排中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氛围,逐步消除此种不平等。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通用篇十

摘要:高校图书馆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如何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提出适合发展的对策,如积极并展开高校图书馆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拓展服务领域,开发地方特色文献等,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共建共享。

在我国,教书育人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责。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就是把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作为社会的生产资料,开发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1]。

一、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如今,高校与杜会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高校图书馆可以为社会文化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多方位服务。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履行社会职能的体现。

高校图书馆是知识集聚中心和知识传播基地,应当履行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等的社会职能。高校图书馆通过培养公众的知识能力和信息素养,提高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并最终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二)实现高校图书馆本体的提升与发展。

高校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与政府的支持联系紧密,高校图书馆有责任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在高校图书馆完成学校工作的同时,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也是高校图书馆提升自己形象、提升社会认可度的需要和表现。

(三)宣传并继承优秀的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宣传的重点。高校图书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公众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倡导社会阅读。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融合,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对大众文化起到积极地引导,发挥导向作用。

(四)丰富的资源为其拓展文化服务功能。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资源,无论从人力、技术还是信息,其他机构都是望尘莫及的。尤其是信息资源方面,高校图书馆经历岁月流长,很多图书馆积累了丰富的纸质文献资源,一些综合性的大学图书馆甚至涵盖了理科、工科、文科、农业、医学、艺术等各专业,学科种类齐全[2],为提升文化服务功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外在环境为高校图书馆提供发展空间。

公众文化需求的增长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公众文化服务的推动力。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信息技术的进步提供了保障。政府、公众与高校图书馆之间互动式的社会关系为图书馆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在西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多样,包括一馆多用、开放式借阅、开展各种主题文化活动等。国家鼓励公众使用高校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这种做法也促进了高校图书馆各项服务项目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3]。在德国,大学图书馆在完成本校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还承担着市图书馆或州图书馆的社会服务任务。澳大利亚的大学图书馆在图书馆主页开辟专栏,向社会公众介绍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包括提供纸质图书借阅和一定范围的数据库资源。部分图书馆还对校外单位提供专业的情报服务[3]。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采用全部开架的服务方式,校外读者不必提供任何证件就可以与校内读者一样享有除外借图书以外的其他权利。日本、德国等许多大学图书馆也全方位向市民开放,与公共图书馆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完全打破了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壁垒[4]。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的校外读者接待办法中只对社会读者提供临时阅览服务,不接待18岁以下少年儿童、校外自修者和游客[5]。北京大学图书馆校外读者须持本人二代身份证或本人有效证件(工作证或学生证)或单位介绍信,换取“北大图书馆临时阅览证”,按规定时间阅览和复印所需书刊资料[6]。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国外高校图书馆结合自身优势,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来的具体操作。这些实践经验肯定了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将服务从校内延伸至校外是可行的,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模式提出了发展方向。

(二)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启示。

1开放的发展模式和广泛的合作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程度水平比较高,读者不是局限在某一个特殊的群体,应强调平等,为公众提供平等获得知识的权利。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社区组织、各类教育培训机构、非盈利组织的跨领域合作频繁、互利共赢,共同建立起信息共享网络,充分的整合与利用社会各种信息资源[3]。2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意识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一直以来都是为本校师生服务,只关注高校内部读者服务工作,对社会公众的服务意识不强。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的建立,高校开始扩展服务范围,提升社会化服务程度,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相比,服务的范围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高校图书馆都需要认真思考适合自身的发展途径[7]。3强调可持续发展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需要认真考虑如何长期有效地利用和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特别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的更新日新月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数字信息的安全保存等是高校图书馆和信息服务平台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途径。

(一)高校图书馆要有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使命感。

转变观念、提升服务意识是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提。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是社会资源的一部分,高校图书馆有义务为公众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图书馆人把为公众服务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树立为公众服务的理念,增强为公众服务的意识。

(二)与地方机构联盟,发挥资源优势。

高校图书馆与当地公共图书馆联合,实现人才资源、设备资源、成果的`共享,互利共赢,建立资源共建和共享平台,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大环境下,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咨询服务,实现信息资源传递和联机编目等多种功能,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8]。

(三)建设特色数据库,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助力。

地方特色反映一个地区发展的特点,浓缩了一个地区厚重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变迁。地方特色文献是地方特色的宝贵记忆和有效传承。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有自己的特色馆藏和数据库。当地图书馆拥有的地方性文献常常是和高校图书馆互为补充的,将两方面联合起来,共同开发,共建共享,建立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通过地方特色产业,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3]。

(四)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供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

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要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就要重新自我定位,不断整合自身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系统中的文献信息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高校图书馆联合公共图书共同举办多种形式的健康、心理讲座,针对公众的兴趣爱好不同,开展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为公众提供针对性强、有特色的书刊,同时不断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形成全民阅读好风气[9]。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高校图书馆应审时度势,积极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改变观念,深化服务模式和内容,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增强社会服务意识,使社会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列生,郭全中,肖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谢佩洪.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3]刘佳.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

[5]校外读者接待办法[eb/ol].。

[6]北京大学图书馆校外读者接待办法[eb/ol].

[7]王陆军.睁眼看世界——我们向国外图书馆学习什么[m].北京:海洋出版社,.

[8]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08)[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9]易忠,姚倩.高校图书馆服务理论与实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一

在现今的文艺批评场里,文艺学者们运用拉康理论评论文学影视作品的研究众多,究其缘由,源于拉康理论提供了异于传统弗式精神分析的研究视角,其解析作品另有新意、别有韵味。拉康的理论不仅大大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也为人们理解主体哲学传统提供了一个新的批判性视角,进而对后现代文化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拉康理论反观青少年对网络文学的偏爱,可以看到其内在运作的心理机制。社会文化如同一个网络,将我们置身于一个在主体间关系的网络里,我们每个人都被确认为他人符号结构里的一个幻想位置,并被固定在那里。而青少年沉浸于网络文学,看似在逃避他人的符号结构,却很好的结构了自身,并且依旧维持着对大他者的原则主体必须服从的“潜规则”。以玄幻小说扛鼎之作《诛仙》为例,读者粉丝们跟随着主角“张小凡”的视角,从资质平庸的小人物经历了坎坷曲折的人生剧变和多次奇遇的天书点悟,最终成长为亦正亦邪的不凡人物。当粉丝们对所谓“正道”破而后立的新符号系统认同的洗礼完结后,他们在“张小凡”角色上习得的坚韧品性或成功之道仍将回归到现实生活的真切实践中,面对社会文化认同所挑起的焦虑与无奈。

二、视角转变:网络文学评介的“问题取向”到“资源取向”

近年来研究者对网络文学影响力的关注日益增强,但研究视角仍旧围绕网络文学背后所影射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或者是专注于网络文学对青少年发展的危害进行分析阐述,却很少关注和挖掘网络文学有助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已有资源”,以及如何利用网络文学中的“正能量”进行有效引导。网络文学批评视角的革新,需要从消极视角转变为积极视角,就如同现代心理治疗理念的蜕变,从“问题取向”改变为“资源取向”,关注网络文学给社会文化所带来的“正能量”。

首先,网络文学创作方式极大的`尊重了民众的平等话语权。网络作者不再畏惧于传统文学刊物发表的高门槛,能够在网络平台自由书写和真实表达;不再拘泥于某种文学体制模式,对自我投射在文学作品里的架空世界畅所欲言。也正是这样的模式让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加入到这百花争艳的文学创作中。而网络文学的庞大粉丝们也乐于参与到作品讨论和创作构思中,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在网络平台上自由的互动交流,既是对网络文学作品的有效反馈,也是对网络创作者的极大支持与认可。平等自由的文学氛围,本身就是社会主流文化所倡导的表达形式。网络文学恢复了亿万民众心中的文学梦,修复了千万文学青年脚下的作家路。

其次,网络文学作品的类型化趋势满足了民众的不同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网络文学把身处剧烈转型时期的中国人的欲望和焦虑以各种“类型文”的方式塑形。网络文学作品类型的多样性,也是顺应民众不同心理缺失与审美需求的真实写照,如同形成了一套“全民疗伤机制”。玄幻小说是在满足社会转型期的个人心理归属的匮乏和缓解终极意义探寻的茫然;穿越小说给予了青年男性重新造梦、重走青春的想象空间,赋予了女性青年追求自性独立、抗拒男性霸权的主体意识;耽美小说是传统言情模式在现代社会触礁以后,补偿着青年女性对纯爱情感的执着追寻;甚至玄幻小说中常出现的升级打怪“小白文”,也正在抚慰着中学时期男孩们的内心焦虑,满足着他们对青春热血的匮乏。总之,网络文学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其基本功能之一就是满足主流文化的匮乏。

撇开网络文学那形形色色“架空世界”的云雾缭绕,洞悉网络文学背后所呈现出的社会文化困境,窥探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心理缺失和社会需求,映入眼帘的是网络文学在社会转型期发挥着缓解群体社会焦虑、疗愈民众无助内心、珍藏传统文化精华的“正能量”。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二

美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对于我来说,在学习与体验美国历史文化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的收获和体会。美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从先民拓荒时期到独立战争,再到现代的文化繁荣,每个时期都留下了独特的文化遗产。通过了解美国的历史和文化,我更加了解了这个国家的价值观、社会制度和人民精神,也深刻影响了我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首先,在研究美国历史时,我对于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之一,其独立宪法为其民主治理提供了基础。通过学习美国宪法的起草和修订过程,我发现美国的民主制度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逐渐建立起来的。通过权力分立、三权鼎立等制度安排,美国确保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保障了公平和正义。这使我对民主的核心原则、价值观念和运作方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对我个人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参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美国的多元文化是我在学习美国历史与文化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体会。美国是一个移民的国家,因此拥有着世界各地不同种族、宗教和文化的人群。通过研究美国历史中的不同移民潮和他们对美国社会的贡献,我体会到了美国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样的多元文化使美国充满着包容性和创造力,让我学会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相互合作。我相信这种多元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念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另外,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学习美国电影、音乐、文学等文化艺术形式,我了解到了美国文化产业的强大和多样性。美国电影工业以好莱坞为中心,出品了许多受全球观众喜爱的经典电影,塑造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形象。美国音乐也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流行音乐、爵士乐、摇滚乐等都是美国的特色音乐形式。美国文学也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作家们通过书籍传递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价值观。这些文化形式的繁荣不仅是美国民族自豪感的体现,也是美国软实力的重要来源。

最后,通过了解美国历史与文化,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美国人民的精神风貌。美国人民的精神在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所体现,例如在进行独立战争时的勇敢和坚定,或者在经济大萧条时的顽强和创新等。这种坚韧和乐观的精神凝聚着美国人民的力量,也是这个国家能够经历各种挑战和困难而不断崛起的原因。这样的精神也对我个人有着重要的启示,激励着我在学习和生活中追求卓越和积极面对困难。

总之,通过研究与体验美国历史文化,我对美国的民主制度、多元文化、文化产业和人民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这些理解和体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影响了我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我相信,通过与不同文化交流与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包容他人,共同推动世界的前进和发展。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三

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正常秩序而约束个人行为、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包括社交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政务礼仪、涉外礼仪等。

商务礼仪是指人们在从事商务活动中广泛遵循的、体现相互尊重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既有礼仪的基本内容,也有商务礼仪的特点。世界经济贸易活动的深入发展,需要各国都遵循商务活动中的商务礼仪行为规范和准则。

(二)商务礼仪的作用。

1.有助于塑造良好形象。

商务活动中商务人员个人和团体的形象是通过良好的礼仪体现出来的,而且礼仪深层次还体现一个人文化底蕴、文明程度、社会公德等内容,是赢得对方好感和继续交往的启门砖。塑造企业形象和个人职业形象对于现代企业和商务从业人员来说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其实在商务活动中,良好的个人形象和企业形象能提升对方的可信任度。若商务人员能做到举止有度,言辞得当,落落大方,从容不迫,那么对方就会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就會增进你在对方心中的重要性,为彼此之间的沟通做好良好的铺垫,从而促进商务活动的发展,为取得成功奠定基础。反之,如果商务人员在沟通中表现出懒散拖沓,举止不得当规范,则会产生不良效果。

2.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首先,良好的礼仪举止给人亲近感,使沟通双方更容易相互接受。给对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只需要做到微笑,文明礼貌,着装整洁,也要牢记他人姓名,懂得倾听,善于倾听。若想进一步给人留下好印象,可以设法去了解对方,比如了解对方的风俗习惯、感兴趣的话题、商品需求等,给对方予以真诚的赞赏等,这些好的习惯可以在谈判中提高对方对自己的认同感。其次,提升谈判的信服力也需要提升商务礼仪。任何一种以良好方式开始的商业交往和谈判,都需要双方多倾听。按商务礼仪的准则要求去做,有利于交流沟通,收获成功。

3.有助于提高企业在商业活动中的效益。

商务活动说到底是双方利益争取的过程,商务礼仪这种无形资本虽不直接产生经济利润,但发挥得好却会使商务往来获得最大收益。美国形象设计大师罗伯特·庞德说过:你的整体展示——服装、身体、面部、态度为你打开了胜利之门,你的出现正在向世界传递你的权威、可信度与被喜爱度。礼仪能最好地表现出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以及人格魅力。在如今这开放的世界,要想使自身能够快速的发展壮大,就要展示出良好的个人礼仪,让人乐于与你交往,开拓自己的人脉,必须要做到自我形象的提升,从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二、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商务礼仪行为中时间观念的比较。

时间观念源自人类观察感知到的自然运动和人文运动的有序性,是物理时间,具有文化性,也就是说文化是时间中的文化,时间是文化中的时间,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与四季轮回、日夜交替、阴阳两极的观察有关,认为时间像个圆,循环往复。而美国人受基督教和犹太教文化影响,认为时间有起点,是线性的,从起点到终点,是单行道,只有从起点到终点流向,不会逆行。

(一)中国人的循环时间观和美国人的线性时间观差异。

1.循环时间观和线性时间观内涵不同。

中国人的时间观是循环性观念,认为时间既然是可循环使用的,那么也就是说时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流逝的时间可以再往复,这种循环时间观的产生与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现况有关。

美国人的时间观是线性观念,时间是冷酷的、无情的,既无法改变的,又无法替代,能做的就是惜时如金,规划好事情,将要做的事情分布在不同时间计量单位上,可以是年、月、日、时、分,甚至是秒内,这种线性时间观的产生与美国不断强盛的文化背景、称霸世界的历史发展轨迹息息相关。

2.不同的时间观决定了对待时间态度不同。

中国人的循环时间观使得中国人对待时间相对较松散,有时间安排,却不把遵时守时作为硬性条框去执行。如开会,民间有这样的顺口溜最能形象说明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八点钟开会,九点钟到,不耽误十点钟听报告”。守时者长时间等待,迟到者拖拖拉拉,早退者很随意,缺席者肆无忌惮,不受任何惩罚。

美国人的线性时间观念认为时间是向前流动的,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需要珍惜、恪守,各种事情被时间计量,起程、开会、内容、问题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严格走日程,走流程,走程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每个人应完成的工序、时间,都有严格的限定。

3.不同的时间观决定了时间工作展望性不同。

中国人的循环时间观使人们总想躺在过去老本里睡大觉,生活节奏慢,抱着循环观念,极少谈及未来发展,更喜欢过去的文明、优越,中国的“四大发明”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说起中国古文明发展历史,少不了谈“四大发明”。

众所周知,发达国家如美国借助类似“四大发明”早已创新发展引跑世界,阿基米德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将地球撬起”的声音更具有开拓性,督促着美国人大步向前迈进,不敢停留。

(二)中国人的多向记时制和美国人的单向记时制差异。

中国人的多向记时制时间观指在一个时间内可以做多件事情,时间被多次分配,离散度较大。

美国人的单向记时制时间观要求一个时间段内只做一件事情,时间属单向分配,较为集中。

2.计划的稳定性不同。

中国人的多向记时制时间观在制定好的计划中体现过多的多变性,不稳定,中国人常说“计划不如变化快”,折射到人际交往中,容易让对方感到不确定因素较多,不易把控。

美国人的单向记时制时间观在制定好的计划中体现过多的稳定性,美国人善于做计划、做筹划,并照计划行事,极少更变,除非特殊。

3.时间的公平性不同。

中国人的多向记时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较普遍的时间不公平性。中国人善于建立各种人际关系,更关心工作之外的事情,如上级领导、导师和老师、有权威和经济地位的人。多向记时制时间观念拥有的高语境文化,“一切尽在不言中”,“你懂得的”。

美国人的`单向记时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较普遍的时间公平性。任何人都被要求对时间的尊重和敬畏,无特殊,美国人更喜欢建立短期人际关系,因为长久的人际关系有较多的、难控的因素,而短期人际关系可避免无谓打扰,有效做事。美国人的单向记时制时间观念属于低语境文化,交际中需要详细具体的信息。

三、中美时间观念差异对商务交往的影响。

(一)英漢语言词汇中时间不对应。

美式英语中的时间词汇与汉语言中的时间词汇不吻合,易产生错解和误解,中国如一天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和工作习惯,是太阳升起的时候计入一天的开始。美国人以午夜12点开始计入一天的启程。

在时间观念上也不同,如英文中“am.”和“pm.”,前者表示凌晨12点到正午12点,后者表示中午12点到凌晨12点,这不是时间点的表达,而时间段的表达,中文用“上午”和“下午”时间段词解释也不尽其意。

(二)时间观念差异对日程安排的影响。

1.公私时间的观念不同。

中国人公与私所用时间往往不分,办公时间可以办私,办私时间可以办公,你经常可以遇到会晤洽谈时,中国人随意接听与工作无关的私人电话,或命令下属工作,不停地打断谈话,不以为不妥。

美国人则相反,公与私所用时间往往分明,不掺杂在一起,工作时间处理公务,不会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更不会遇到中国人会晤洽谈时出现的行为举止,且认为是不礼貌的,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因为美国人在专心做一件事被打扰时会感到恼怒。

2.对节假日的态度不同。

中国人休假计划经常改变,休假中如果被通知有新的工作,可以无条件地终止休假回到工作岗位上。

美国是一个宗教国家,大多数人信仰基督教,周日做礼拜是个神圣日子,应该遵从上帝意志,让人们休息不做工作。

四、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迎接挑战。

不管是循环时间观还是多向记时制时间观,对中国来说都有其消极的一面,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步伐,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也逐步意识到良好的时间观念有助于促进国际间高效交流,开始向线性时间观、单向记时制时间观念过渡,但想要转变时间观念,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珍惜时间。

时间是一种宝贵资源,是单程票车,单向行驶,只有前进,没有后退,时间不象其他的资源那样,可以再制造、再储存,今天过去了,就永久性失去了,没有岁月可回头,人们能做的只有珍惜,抛弃那些惰性、等待和苟且思想,牢固树立时间观念。

(二)尊重时间。

遵守约定时间,赴约者既不早去等待,又不迟到让别人等待,双方对既定的时间有着早已习惯的坚守,迟到者以此为羞,做出诚恳的道歉,为给他人带来时间消耗和浪费感到不好意思。

(三)恪守时间。

按预期完成好交给的工作,做到讲诚信、重诚信,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任务,而且将完成工作作为做人、做事的本分,树立没有完成工作要受到惩罚的观念。

商务礼仪中涉及到历史、信仰、宗教、民族、文化、个体等广泛内容,其中文化的影响力越发显得重要和突出,认识中美文化背景下的时间差异,并了解这些差异对商务合作的影响,积极有效应对,就能找到更佳的交流沟通方式,借助商务礼仪促进中美商务合作。

[参考文献]。

[1]徐觅.现代商务礼仪教程[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7-35.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通用篇十四

第一段:引言(150字)。

美国作为一个年轻而多样化的国家,其历史和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世界。作为一个不同种族、不同宗教和不同背景的国家,美国的历史表明了人类的奋斗和进步的力量。通过深入了解美国历史和文化,我对美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和信仰产生了深刻的体会。

第二段:探索美国历史(250字)。

美国的历史凝结了数百年的奋斗和挣扎,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独立战争的胜利。我认为这场战争的胜利是美国自由和民主价值观存在的基石。此外,著名的内战也对美国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内战强调了种族平等和废奴运动的重要性。通过了解这段历史,我对美国民主与平等的追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三段:文化多样性与融合(250字)。

美国自从建国以来就是一个文化的熔炉。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带来了不同的语言、风俗和传统,这就是美国文化的多样性的来源。我深受美国文化多元化的影响,特别是通过美国音乐和电影。这些艺术形式展示了不同背景和信仰的人们如何团结一致,并通过艺术与世界分享他们的故事。这种文化融合是美国独特的,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多元化和包容的国家之一。

第四段:权利和自由的价值观(250字)。

美国的历史证明了个人权利和自由的重要性。美国人相信每个人都有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信仰的权利。这种价值观体现在宪法中,其中第一修正案保护了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新闻自由。通过了解这些价值观,我更加珍视自由和平等的权利,并意识到我们应该努力维护这些基本权利。

第五段:启示和结论(300字)。

通过学习美国历史和文化,我意识到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共通之处。无论种族、宗教或背景如何,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幸福。同时,我也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和自由,这是许多人在其他国家所没有的。美国的历史和文化影响了整个世界,并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人类是有希望的,我们可以通过团结合作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总结:

通过研究美国历史和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这个独特多元的国家。美国所经历的挑战和胜利,以及人们对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奋斗,都值得我们学习和肯定。美国的历史和文化证明了团结的力量,而这种团结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追求和体验的。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和推崇美国的价值观,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以实现更加美好和公正的社会。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五

如果评选一下“最受员工欢迎的词汇”,“福利”一定能挤进前20名,“福利”这东西,带有些“额外”的意味,所以有总比没有好,多发总比少给好。

中秋节到朋友家做客,顺便带上了一盒月饼。朋友的家人见了礼物,一脸苦笑,指着冰箱说,里头都塞满啦,都是过节发的东西,家里每人拎回一堆,月饼最多!看来,福利也有让人犯愁的时候。

也是关于福利,几天前深圳卫生监督部门呼吁,工厂企业最好以发奖金代替节日加菜。原来在深圳,国庆中秋都是工厂企业集体食堂发生食物中毒的高峰期,工厂要给员工加餐,食物量大,人手有限,卫生就难以保证了。

那么,“现金福利”呢?大家拿着一样的钱,却可以买回不一样的东西——喜欢什么买什么,“口味”对上了,也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现金福利”的另一个好处,是避免给市场提供不真实的需求信息。比如由单位出面采购月饼或者其他实物,因为采购量极大,就刺激了厂家的生产。其实,真有那么多人需要那么多月饼吗?如果把选择权交给每一位消费者,需要多少买多少,那么厂家的生产也会理性得多,因为生产过剩、实际消费不足而被扔掉的月饼也会少得多。

所以,福利既然是给员工的,选择权就交给员工自己吧。如果大家都觉得某一样实物不错,那就一人来上一份。如果意见实在难以统一,何不让“现金福利”和“实物福利”来一次pk?国庆中秋过了,元旦春节也不远了,不妨在福利分配上来点创新,看看效果如何。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通用篇十六

摘要: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中,自由意志是法的出发点和主体,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作为法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抽象法、道德和伦理,是自由意志由低到高、由自在到自为的发展过程。因此,道德、法律、伦理都是自由意志定在的不同形态和不同阶段,它们的辩证运动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和辩证过程。由自由意志与法的精神的内在关联以及法与德的有机整体性可知,社会治理的合理性,不是抽象的德治或抽象的法治的合理性,而是道德―法律、德治―法治的生态整合。

关键词:德―法整合;自由意志;和谐社会。

在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自由意志是法的出发点,法的概念逻辑地涵涉着道德、法律与伦理。法是理念的自由,是意志的现实的形式或具体化,是自由意志的定在。黑格尔以自由意志的辩证发展过程为主线,在对法的理念及其现实化的研究过程中,展现出其法哲学体系的丰富内容。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为我们研究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实现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协调,提供了形上基础和理论依据。在文明的进程中,道德―法律、德治―法治的生态整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一、自由意志:德―法整合的形上基础。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将自由意志作为法哲学体系的理论起点和精神实质。

(一)意志是客观精神领域内运动的主体。

在客观精神领域内,运动的主体是意志。意志作为主体不是空洞的、毫无内容的抽象形式,而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实体。意志是法的出发点,是自由的现实形式和具体概念,意志就是指自由的意志,自由也指意志的自由;自由是意志的基本性质和实体,也是法的基本性质和实体;法是意志的具体形式,也是理念的自由,是“自我意识着的自由的定在”[1]37,法的不同形式就是意志发展的不同阶段,同时也体现了自由在其发展中的不同规定。

(二)自由意志通过三个辩证发展阶段来展现法的本质。

(1)主观性阶段。“意志包含纯无规定性(pureindeterminacy)或自我在自身中纯反思的要素。”[1]13这时的意志只具有任性和任意目的的偶然内容,是形式的特殊性而不是自在自为的普遍性。这种有限的、特殊的、片面的意志不是真实的、自由的意志。(2)客观性阶段。在这一阶段,意志“从无差别的无规定性过渡到区分、规定、和设定一个规定性作为一种内容和对象。”[1]16这样,意志通过设定一个对象而对内在的冲动加以规定,进入到一般的定在。但是这种客观性并不是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客观性,它并未完成向自身无限返回的过程,仍然是一种有限性。(3)主客观统一性阶段。这是意志发展的最高阶段,即意志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达到了辩证的统一。这一阶段的意志是一种单一性,即经过在自身中反思而返回到普遍性的特殊性。这时,意志扬弃了纯主观目的和它的实现之间的对立,使自己的目的由主观性转变为客观性,达到主观意志和客观意志的统一。

(三)自由意志并非任性。

通常的观点认为,既然自由意味着任意选择,意味着可以这样或那样地规定自己,那么自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自由意志就是任性。但是黑格尔指出,自由意志与任性是不可同一的两个概念。任性指的是“内容不是通过我的意志的本性而是通过偶然性被规定成为我的”

[1]27,而我却依赖于这个内容,因此,任性不是合乎真理的意志,而是由自然冲动达到理念自由的中间物,是“矛盾的意志”,其矛盾在于:我希求理性的东西,我不是作为特异的个人而是依据一般的伦理概念而行动的,而在任性的行动中,我实现的不是普遍性的事物,而是我个人的特异性。因此,“如果人们在考察时只停留在任性上面,即人可以希求这个或那个,当然他的自由就在于他可以这样做。但是,如果人们坚持下述见解,即内容是外方所给予,那末人也就因而受到了规定,正是在这一方面他就不再是自由的了”[1]27。可见,任性只是自由意志表现出来的偶然性和特异性,而不自由恰好就在这种任性中。真正的自由不是诱发的任意性,也不是冲动的随意性,而是在理性的支配下的有意志的行为,人们可以自觉地对之进行规导和驾驭。所以,自由意志不是任性,必须在理性而不是个人的偶然任性意义上去理解。

二、法:自由意志的定在。

黑格尔认为,法是作为理念的自由,整个法的体系都是从精神中产生出来,是实现了的自由的王国,它作为精神的第二天性构成客观精神的世界。法的基地是精神性的东西,它的展现遵循着理念运动的基本原则,“任何定在,只要是自由意志的定在,就叫做法”[1]36。

自由意志在客观精神领域内通过表现为法的三个环节而实现自身,即抽象法、道德和伦理。每一个环节都是自由意志在一种特殊形式下的体现,较高的阶段比前一阶段更具体、更真实、更丰富。

(1)抽象法。自由意志借助外物得以实现其自身,即自由意志达到外在化和客观化,这就是抽象法或形式法的领域,其特点是直接性、实在性和排他的单一性。在抽象法中,自由意志只是作为占有所有物或财产的人格而存在,容易受到外来的侵犯和外物的强制,其所体现的自由只是抽象的或形式的自由。

(2)道德。抽象法对直接性的扬弃形成了道德意志的体系。道德是自由意志向主体内心的深入,这时,自由意志超越借助外物实现自身的状态而在内心中获得实现,也就是说,意志不再是体现于物而是体现于主体之中。虽然道德扬弃了抽象法的单纯客观性,但是,这一阶段的行为主体不是普遍的客观性的意志,只是个别的内部主观意志,因而往往陷入主观性和片面性,体现的仍然是一种缺乏现实性的主观的自由。

(3)伦理。伦理是自由意志通过外物和内心两个方面达到充分的现实性,展现了个人特殊意志与普遍客观意志相结合的主体性。伦理的发展运动经历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意志完成了它的现实化运动,成为自在自为地自由的意志。由于伦理既扬弃了抽象法的单纯客观性,又扬弃了道德的单纯主观性,使主观和客观、内部与外部达到了真正统一,因而成为自由的理念。在伦理的领域中,普遍的、真正的自由得以实现。

三、法律、道德与法的精神。

人们通常将“法”与“法律”相等同,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它忽略了二者统一的基础,往往导致道德与法律的分离,阻碍道德效力和法律效力的发挥。在黑格尔看来,抽象法、道德、伦理都是法,只不过是法的不同发展阶段,显然,这里的法就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法律的概念。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哲学意义上的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或理念的自由,是法的概念和法的定在的统一。

道德、伦理以及国家等都是自由意志的定在,本质上都是精神的显现,具有普遍性,因而都是特种的法,都是法的不同形式;而法律则是法的定在形态之一,它必须采取在某个国家有效的形式而存在,是经思想明确规定并作为有效的东西予以公布的法的形式,因而是国家的一种规范体系,其实定要素来源于特殊的民族性,适用上的必然性和判决的权威性。[1]4可见,法是根本性的东西,而法律只是法的外在形式,是暂时性的东西,其内容和性质是可变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法是法律的本质,法律应该以法为其真理性的依据,从而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但是,由于法律只是法的外在表现形式,便存在法律的制定偏离法的理念的可能性,因为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当观察者不是观察事物的本质,不是把法当作独立的对象而是离开法,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理性中去时,就会产生违背法的本性的不合理的后果”[2]。

可见,黑格尔从自由意志来谈法,认为在抽象法的阶段,只是客观的、形式的法,只有抽象的形式的自由;在道德阶段就有了主观的自由,即自由意志在内心中获得实现;伦理阶段是前两个环节的真理和统一,自由意志既通过外物又通过内心得到充分的现实性。道德、法律、伦理都是自由意志定在的不同形态和不同阶段,它们的辩证运动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和辩证过程。据此,道德和法律都是“法”,都是法的定在表现,二者在法的.精神的层面相统一。

四、德―法整合: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在黑格尔法哲学的视野下,法的精神的自我运动、自我发展,展现了德与法互动整合的辩证。

过程,揭示出法的概念自身的辩证法,将道德和法律整合、统摄为一个有机体。当然,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无疑是思辨的和头足倒置的,但是如果抛开其唯心主义的基地,着眼于法的理念的辩证演绎,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正确处理道德与法律、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对于促进文明进程至关重要。法哲学理论中德、法的辩证统一思想,对于实现社会和谐、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道德与法律并重、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法哲学以自由意志为逻辑起点,深刻揭示了法的精神与形上本质。法哲学逻辑地与法律和道德这两大领域紧密相关。法律可以视为法的定在形式,法与法律的相似之处在于:道德是二者获得合理性诠释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法的理念还是作为其定在形态的法律,都与道德密切关联。没有道德,法和法律都难以实现其合理性。在文明体系中,法的精神的根本指向,是追求人的意志行为的正当性,由此追求整个社会秩序的合理性。人的行为具有“应当”与“必须”的逻辑与要求。在总体上道德体现“应当”,法律体现“必须”,但从根本上说,道德和法律都同样内在“应当”与“必须”的双重价值逻辑。

在社会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不能将道德与法律相分离,不应该走泛法制主义的道路,因为“从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很自然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法治是必需的,但法治主义、泛法制主义是不合理的。法治可以直接与效力相联系,但却难以直接与正义相关联”[3]。据此,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将道德与法律有机结合,坚持德、法并重,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德治的人文价值在于,它是基于对人的自由意志中的信念、信仰的启示而调节人的意志行为,体现人文精神的要求。法治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人的自由意志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进行现实的约束,体现政治精神的内在逻辑。一般而言,善与恶都是内在于人的自由意志中的现实可能性,无论以性善还是性恶为原点,都不能把握人性的真理,因而无论德治还是法治,都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和合理性。只有德与法的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和健康发展。

(二)在道德与法律中,道德先于法律。

“道德在逻辑上先于法律,没有法律可能有道德,但没有道德就不会有法律。这是因为,法律可以创设特定的义务,但却无法创设服从法律的一般义务。”[4]35道德既然对于法律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法律制度必须展示出与道德或正义的某些一致性。可以说,在抽象的意义上,法律对道德价值具有天然的需求性,法律的意义来自道德的赋予,道德是法律价值的重要基础。

法律制度效力的真正发挥,依靠我们对服从法律制度的道德义务的认同和坚持。“一个按照原则行事的人,必须能够在任何特定的场合下决定什么是那种场合下适当的原则。”[4]28这种正确抉择的品质和能力就是美德。美德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遵循规则的品质,它使人的意志行为不断获得价值合理性和现实合理性。美德不仅是道德的特征,而且也是法治的前提。“当代西方许多国家的实在法,摄取大量的道德内容,以整肃社会风纪,不止是西方国家道德建设治理路径的一种选择方式,更是道德理念融入法律体系的一种必然。总之,无论是法律条文直接显现道德还是以间接的形式反映道德的要求,法律都绝不仅是一种技术性和抽象性的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一定道德观的外化,是显落的道德。”[5]因此,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在德法并重的前提下,强调道德精神、伦理精神的文化价值,将道德融入法律的内涵,并构成法律运行的宗旨与目的。道德精神和伦理精神的失落,最终会导致信念、信仰和信任的缺失,以及法律现实效力的丧失。

五、结语。

正确处理道德与法律、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而长期以来德、法分离的根源在于未找到二者内在同一性和相互结合的基础。从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可知,法的精神基地和出发点是自由意志,自由意志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向自身辩证复归的过程,就是法的理念由抽象法――道德――伦理的发展而达现实化的过程,因而伦理道德与法律内在统一于法的精神之中。据此,社会治理的合理性,不是抽象的德治或抽象的法治的合理性,而是道德―法律、德治―法治的生态整合。只有将自由意志的善与恶、道德与法律辩证整合,才能在文化精神的意义上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林.黑格尔的法权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367.

[3]樊浩.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精神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1.

[4]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义务[m].夏勇,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5]王淑芹.道德法律化正当性的法哲学分析[j].哲学动态,(9):17.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七

中国。

文化。

中的很多人文信念,其实质,都是文化与信念高度融合的精神追求,是一种可能实现的完美境界。文化与信念高度融合,就是文化信念;这种深层的、完美的融汇,更加放射出智慧的光华,照亮中国历史。

 

1、信念的概念。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人类认识可以分为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人类对已知世界的知识,称为理性知识,包括。

自然科学知识。

和人文科学知识等等;而对于未知世界或未知领域,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同样积累了大量有关这一领域的观念性知识,这就是所谓的信念和信仰。

信念,是社会的人对与现实相关联的未知领域的一种思想预期和美好憧憬。信念,作为人类知识体系的一种重要的意识现象和一种最普遍的思维观念,它是指人类当时具体的认识能力范围与未知世界、彼岸世界的分界线上的知识形态,这就是认识论意义上信念的定义。简而言之,信念就是界于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的分界线上的知识体系。

信念既受到已知世界的影响和制约,又是通向未知的精神王国、彼岸世界的一道桥梁。信念与信仰的区别是,信念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随着人类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而有可能实现,但信仰基本上完全没有可实现性。

2、中国。

传统文化。

以信念观为主干。

笔者认为,中华文化两大学术成就——儒家和道家人文学说,都是以信念观为主干的。

儒家文化,“克己”、“礼让”、“中庸”、“学而知之”等等文化观念,都可以纳入信念的范畴。在信仰观上,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似乎没有重视、甚至是不屑于去考究“终极信仰”的问题。孔子的信仰观,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际上就是一种信念观。他的儒家学说,对中国人的信念意识、信念观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老子、庄子等道家的思想先驱,则描绘了一个对社会、对未来美好憧憬的信念境界,即,道德至上的信念社会。这些信念意识都是通过。

教育。

和主体精神的能动发挥,而有可能实现的文化信条。

东方人“无事不求神”,西方人“上帝与我同在”、“上帝是万神之神”。从信念和信仰的表现形式来看,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信念意识,明显区别于西方人对“宇宙本体”、“绝对理念”或“客观精神”的终极信仰的倾向。

除了儒、道两大学术体系之外,中国传统文化还有。

其它。

有影响力的学说。但总体而言,从学术研究的对象特征来看,中国文化重人文、轻数理,在文化形成的鼎盛时期,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受科学观的影响少,受基于“客观精神”的信仰观的影响弱,所以,比较早地形成了分化信仰和信念,文化与信念合流的趋势。

 

1、历史的回顾。

信念文化和西方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基督教信仰文化一样,都是先进的文化形式,都对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做出过积极贡献。

笔者认为,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信念文化”特征。一个具有中国文化信念的人,无论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信念,还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文化信念,同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信徒相比,在人权上,是完全平等的;在人格魅力和灵魂境界方面,则是同样高尚和崇高的。信念和信仰一样,都是人类智慧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

封建时期的中国,从统治者,到士大夫,再到广大民众,普遍拥有着非常强大的文化信念基础。“忠”、“孝”、“仁”、“义”、“礼”、“修身”、“齐家”等等,代表了这一历史环境中主流的文化信念。例如“修身”、“齐家”,是指锤炼个人的品德修为,维持家庭关系的和睦,承担养家糊口的义务和担负起兴家、兴业的重任。“修身”、“齐家”是由儒家文化推出的教条,也是信念。人们之所以恪守、深信、坚信这一教条,就是因为它是文化,没有别的更深刻的原因。这一文化信条是经过努力有可能实现的一种美好的、预期的境界。

中国文化中的很多人文信念,其实质,都是文化与信念高度融合的精神追求,是一种可能实现的完美境界。文化与信念高度融合,就是文化信念;这种深层的、完美的融汇,更加放射出智慧的光华,照亮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在古老的年代,就呈现了许多辉煌的创举。例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古老的“丝绸之路”商业文明,以及“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等等。当美国宇航员登上月亮时,他仍然能用肉眼看得见我们的万里长城。任何人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都不得不赞美中华文化的伟大。在2000多年前,人类许多民族还过着茹毛饮血、饥寒交迫的日子里,我们的先辈们,就能够举全民族之力量,创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长城,这背后需要多么伟大的文化动力和信念的力量来支撑。

2、新文化运动与共产主义信念的融合。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先驱们推广白话文,引进西方的民主信念、法制信念和科学精神,对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就是近代史一场具有空前伟大意义的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使得中国文化摆脱了沉重的历史包袱,轻装上阵,为中国传统的文化信念同西方正统的哲学理念的全面接轨,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性。

二十世纪,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借新文化运动的东风,及时地引入人类的文化导师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信念学说,开创了一个以共产主义文化信念作为精神追求目标的伟大时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非常完美地演绎了信念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它是中、西方文化在信念文化领域的一次成功的交流和实践,是文化信念“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

中华民族在经历100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民族噩梦之后,告别了那段科技落后、被动挨打的屈辱历史,开始驶入文化发展的快车道。古老的中国,开始了伟大的复兴。

从起源上看,基督教的信仰文化,在古老的冲突中诞生。2000年前,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在耶路撒冷,到处是烽火狼烟。在那里,是一片信仰的战场。信仰文化观已经发展了2000多年,但古老的冲突并没有因为2000多年来文化观的发展、变革,而有所消解的迹象。至今,在那个地区,仍然弥漫着的恐怖主义行径,与这种信仰文化在文化学起源之初的冲突,有着很深层的联系。如果没有起源时的信仰文化冲突,自杀性的恐怖攻击是不可想象发生的。而令人欣慰的是,咱们中国的信念文化,是在一种相对比较富庶、宽松的古代文明的社会环境里诞生。

在欧洲近代史上,从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社会进入了信仰文化和哲学理念并驾齐驱的历史时期。但是,就社会公众的信仰意识来说,仍然是深深地打下了追求“至高理念”的信仰文化的历史烙印。

应该充分肯定,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文明所取得的成就,是依托于一种先进的文化基础的。就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而言,它非常伟大的一面,是迅速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科技、经济能力,发展了人的实践创造力,造就一个史无前例的物质文明时代。如果分析这种文化的消极的一面,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冲突扩大化,文化扩张引起的同其它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尖锐化。

以美国文化为例,它表现出极强的占有资源,占有物质财富、最大化的满足社会物质生活欲望的特征。本文姑且称之为“物欲文化”,也被描述为“雄性文化”。从文化渊源来解释,这种追求物欲满足的极大化,同信仰文化具有的信仰观念上追求极大化(无限化、极端化)的倾向,是一脉相承的。信念文化则不同,在人们的信念世界中,只是将个人的信念目标定位为追求有限的(有可能实现的)预期值。从学理上来说,西方发达社会的高度物质文明,既不是哲学造就的,也不是文化学造就的,而是人文精神偏重于发展科技、发展经济文化和发展制度文化所造就的。

文化观不仅仅是信仰观或信念观,但是如果离开了信仰观、信念观来思考文化现象,很难想象文化将会被带向何方。信仰和文化互为依托,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现实社会理性与信仰和信念的结合,就是文化。

信念文化的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文化可以充当信念,从而建构起一个以信念为主体的信念文化时代;然而,在信仰文化方面,可以建构起一个以信仰为主体的信仰文化时代,但是文化本身不能够充当信仰。

经过了以上讨论,本文再回到信念文化与时代精神的主题上来。

从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特色的信念文化,是历史与逻辑的内在统一,它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先进形态和一种必然结果。

1、信念文化符合中国国情。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山东曹州府的德国天主教堂与义和团发生冲突,当地群众将两名德国传教士打死,这便是近代史上的“曹州教案”。随后,义和团运动同西洋教会的冲突愈演愈烈。1900年,义和团民杀死德国公使,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朝政府被迫签定了《辛丑条约》,向侵略者赔款4.5亿两白银。

回首历史,可以发现,八国联军在100年前上演的那一段血淋淋的历史,其直接的、重要的起因,是中国信念文化与西方信仰文化相冲突。

历史记录着,在上个世纪初的中国,信仰文化的一方,作为征服者,最后的“谢幕表演”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其行径不象是教徒所为,而更象是强盗所作。

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国土上两股伟大的文化信念潮流,是“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最终,共产主义信念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预示着中国将进入了一个信念文化复兴的伟大时代。

在中国,共产主义信念的成功,是历史使然。为什么中国会历史而必然地选择了共产主义信念呢?这其中一定有着深刻的缘由。

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只用三年时间,就战胜了远比自己强大的国民党军队。作者认为,这种战争奇迹的发生,其实是受到信念文化的原理决定或制约的。从红军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在连队以上建制设立党支部,这就为军队奠定了坚实的信念文化基础。国民党军队则没有这样一个信念指标体系。由此可见,决定解放战争胜利的最根本的优势之一,是共产党人所拥有的牢固的、坚实的信念基础。

二十世纪后半叶,从社会文化发展的脉络来考察,中国社会,主流的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念文化,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的中国式现代信念文化。台、港、澳文化,概括起来说,是资本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物。其核心,仍然是信念文化,而不属于西方的信仰文化体系。

近代颇有影响的“新儒家”思潮的兴起,说明当今社会的时代精神,仍然无法割断与中国历史长河中主导地位的信念文化的深刻渊源。中国文化既需要与时俱进,又需要回归历史、传承历史。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历史,所积淀的信念文化,底蕴深厚。尽管经历了那一场血与火的战争,西方信仰文化、基督教文化对二十世纪中国国情和主流社会文化的影响,都是很有限的。

以上是作者对上个世纪中国信念思潮发展轨迹的一个简单观察。

 

十三亿人口的伟大祖国,其庞大的超社会结构,空前规模的社会生产力,以及改革开放后我们所面对的国际、国内环境,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法预见得到的。

现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

总结。

建国后党的。

经验。

教训时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走自己的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的论断,为当今和未来中国的文化之路,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

上个世纪末,当代共产主义信念的教师爷——苏联,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如果从文化与信仰的角度,来看待东欧巨变,作者感觉到,整个东欧、俄罗斯,又必然地回归了历史,复归到了欧洲传统的信仰和文化体系之中。

人类伟大的文化导师马克思,早在1844年,就曾经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共产主义是人的本性的一种“全面的”复归;共产主义是向着“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复归。作者认为,马克思关于作为文化现象的共产主义,其本质内容的“复归论断”,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学研究来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考察近现代社会的文化现象,并结合我们中国的具体情况,大致可以将文化的层次划分为下列几个时期。当然,这种划分,是非常粗线条的。

(1)马克思时代: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工业社会前期,文化巨匠马克思和恩格斯,怀着一股强烈的文化正义感,对资本主义早期剥削制度作了无情的鞭打和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用他们崇高的友谊和毕生心血,创立共产主义信念学说,书写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不朽的篇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的时候,共产主义信念,只是一种文化的预言和理论形式。随后轰轰烈烈的国际共产主义革命运动,将这种信念文化载入了史册。共产主义,作为信念观和文化观,是人类文明史上永恒的精神瑰宝。

(2)毛泽东时代:这个时代的文化,以中国特色的共产主义信念文化为主体。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时期,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结合农民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初期的中国国情,书写了建党、建军、建国的一段光辉历史,并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

报告。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论人民民主专政》等光辉著作留给了后人。

(3)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时代:时代在前进,文化也在发展和前进。当代中国,是一个发展了的社会主义时代,也将是一个创新的、更加先进的社会主义信念文化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这个正在进行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将跨过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等等重要的社会形态,同时也呼唤着创新的、伟大的时代精神潮流,呼唤着一种前沿性的“社会主义信念文化”。

党的十六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中央集体领导的智慧结晶。

“三个代表”思想,博大精深,涵盖了经济学、文化学和社会学领域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深刻领会,勤勉探索,创新发挥。作者认为,从文化学的角度,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指导“社会主义信念文化”的理论思考与研究,有着很积极的现实意义。

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信念文化的“逻辑基础”或“逻辑出发点”,就是“爱社会”。这个“爱社会”,实质是,爱社会主义的现实的中国。这是一种“信念之爱”,也是“文化之爱”。爱社会主义,不仅包括爱社会主义的制度,而且包括爱社会主义的文化。

所谓文化关怀,就是中国人民信念文化的共识,就是本文所说的“文化之爱”。

爱现实的社会主义中国,作为信念文化的逻辑基础,所需要的爱,是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中国,是我们十三亿公民的社会,是我们生存、安定、统一、团结和繁荣发展的逻辑前提;这既是一种理性形态的爱,又是一种信念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爱。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这个重要信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文化信念理论相结合的必然要求。

——“仁爱社会”的信念。中国特色的信念文化,需要建设社会主义的仁爱社会。在儒家文化中,深深蕴涵着我们炎黄子孙的思想智慧、道德风范和精神宿求。社会主义与儒家信念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包容的。社会主义的理论魅力,正将体现出一种强大的文化包容性。作为民族智慧精髓的儒文化,主要包括经典思想家儒家学说,汉代儒家学说,以及近现代新儒家学说。世界上其他许多开放民族、先进社会和先进文化,都在积极对儒家思想进行学习、研究。我们社会主义的大文化,完全有优势、有机遇,将中华本原的儒文化发扬光大。当然,孔孟之道也存在着些许糟粕,责任不在孔孟,而主要在封建的帝王将相统治者。毛泽东同志曾经教导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也是社会主义信念文化的包容性,需要遵循的原理。

——“小康社会”、“共同富裕”的信念。发展物质文明,为中国社会全面、和谐发展,为建设“先进文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以人为本”、“发展科技”、“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信念。科技为人所用,造福人类。既要发展经济,又要控制环境污染。在环保领域,中华信念文化完全有能力为人类文化和人类文明做出表率。

本文通过以上的论述,试图推演和得出如下论题:

——信念与信仰,各有其本原的优势和不足。

——信念和信仰,必将同样是人类智慧最美的境界。

——也许有一个信念文化的时代。信念的真谛在于,你愿意思考并相信这个目标,就是因为它有着可实现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