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恋爱学论文范文汇总(精选20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16:58:03 |
- ZTFB |
- 11页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提升自身能力。"完美的总结应该以客观、真实的态度评价自己,在总结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如果你需要一些总结范文的参考,这里有一些值得阅读的例子,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进行写作。
大学心理恋爱学论文范文汇总篇一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男女大学生常表现出以下特征:
1、恋人之间常有眉目传情和语言沟通;2、常有美化对方、情人服里出西施的倾向点力图完善自己、表现得更好;3、渴望与恋人在一起;4、看见颓人与别的异性在一起会有嫉妒心理;5、期望在身心上与对方融为一体;6、希望能为恋人多作奉献恋爱着的大学生常常表现出羞怯性、兴奋性、冲动性、幻想性等心理特征。同时在行动上表现出焦灼不安、记日记、读爱情小说、欣赏音乐等个人独自进行、独立体验的内隐行为,以及写情书、修饰自己、去舞场、看电影、郊游、倾心交谈乃至拥抱接吻等外显行为。
大学生的恋爱现象比较普遍,发展的趋势是有增无减,这反映出大学生在恋爱态度上的变化,而大学生恋爱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恋爱低年级化,人数呈上升趋势。以前,高年级大学生恋爱的人较多,而现在年级下移,一年级就开始谈恋爱的已不是个别现象。长沙地区一些高校调查,低年级学生中,恋爱的男生占男生总数的30%,恋爱的女生占女生总数的40%,有的学校高年级学生中谈恋爱者近半数。
(二)恋爱方式从隐蔽化向公开化转变,结交异性朋友大方,恋人相处不遮隐,出入成双成对,形影不离,对别人的议论毫不在乎。
(三)在爱情问题上追求一种现实的快乐观、爱情浪漫化。以前的大学生把谈恋爱看得严肃,选择恋爱对象也很慎重,没有一定把握不会马上投入实践。而现在大学生中一部分人的异性交往更加注重情感上寻求快乐,把恋爱成功与否看得不那么重,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恋爱与婚姻无关,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沈阳地区某高校对500名大学生调查,恋爱目的摆在第一位的是丰富生活,占60,4%;慰藉解闷的占14、6%,为建立家庭的占25%。由此可以看出,许多人只想恋爱而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婚,他们选择恋人不是清楚地、自觉地意识到应选择一个终身伴侣。
(一)择偶标准不实际。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一生幸福,期望自己有一个称心如意的爱人。但由于大学生年纪轻,经历单纯,受文艺作品等的影响,往往把选择的对象理想化。有些人根据心中的偶像按图索骥,发现现实中的人很难吻合,不免失望懊丧,有些人希望对方十全十美。
(二)恋爱动机不端正。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的从众心理等。恋爱动机的纯洁和健康是保证恋爱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没有真挚感情基础的恋爱往往先天不足,容易夭折或发育不良,甚至后果严重。
(三)爱情表达方式上缺乏修养。爱情的表达方式既反映民族特点又反映个人修养和道德水准。中华民族的特点是感情表达含蓄、深沉。大学生的表现应符合大学生的身份,举止文雅,注意分寸都场合。恋人间的忠诚不一定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拥抱亲吻才能表达。
(四)受西方观念影响,性行为轻率。受西方性解放观念的影响,有些学生在恋爱中对性行为抱不严肃的态度,认为这是个人的自由,可以不受干涉、随心所欲。也有些同学是在恋爱过程中,随着感情的发展引起性冲动,一时缺乏理智而越轨。对此,恋爱中的大学生应增强责任感,把恋爱行为严格限制在社会规范之内。
(五)不能正确对待恋爱挫折。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干扰或障碍,致使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感状态。恋爱中的挫折,常见的有失恋、单相思,陷入感情纠纷中不能自拔也是一种挫折。但大学生很多都经不起失败的恋爱,进而甚至影响学习和生活。
有些观点认为,大学生是同龄青年中的佼佼者,肩负着国家的重任,是国家未来的建设栋梁。他们在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在大学良好的育人环境中要全面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掌握更全面的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精力。而大学生活只有45年的时间,如果谈恋爱势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就影响学习和发展。同时,大学生的生理虽然已成熟,但心理上还不够成熟,缺乏生活经验,还不能客观地、全面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大学谈恋爱盲目性较大。再者,是一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活动,需要有冷静的头脑和较强的自我抑制能力,是男女之间比较成熟、相对稳定的感情联系,要求产生它的条件也相对稳定和成熟。而大学生由于心理不够成熟,不能自由地驾驭自己的感情,时常表现出幻想、冲动、动摇等不稳定的情绪,容易出现爱情易于变迁,目标不够专一,往往造成不良后果。大学生谈恋爱,特别是低年级同学谈恋爱成功率低,因此大学阶段还是不谈恋爱为好。
另一种观点以为,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熟、对异性敏感、关注的时期。大学生活中男女同学朝夕相处,共同语言较多,容易寻觅知音。同时,爱的感情可以陶冶人,可以丰富精神生活,恋人之间可以相互帮助,共同促进,成为核动力,激发人的潜能。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大学牛恋爱成功的事例。他(她)们基于对未来事业和婚姻家庭的严肃考虑,同中意的异性恋爱。他们认识到恋爱和德智体全面发展之间虽然不无矛盾,但是能够认真对待、正确处理。他(她)们把爱情和学业统一起来,使幸福的爱情转化为积极的力量,促进学业,净化自己的人格。因此大学阶段还是可以谈恋爱的。
大学生是否可以谈恋爱,以及弊多利多的问题,实际上反映出一个什么样的大学生具有谈恋爱的资格问题。
应该看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形成时期,思想还不够成熟,看问题还不够全面,感情不稳定,性格爱好也未完全定型。特别是对选择终身伴侣,还没有确定的看法,加上不能正确处理恋爱中的矛盾冲突,因而容易失败。
总之,恋爱是青年人的心理要求和合法权利,但正确行使这个权利还需要有高度的修养,并且付山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而大学几年时间短暂、极其宝贵,是为今后事业打基础的关键时期,面对自己的感情问题一定要慎重。为此,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引导学生心理的重任,我们需要努力地为大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各种服务,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文档为doc格式。
大学心理恋爱学论文范文汇总篇二
大学生“校园浪漫曲”的必然性:1、生理成熟;2、高中阶段的压抑;3、免除了家长、老师的约束;4、环境的影响;5、对情感的渴望和个人价值的需求;6、享乐的需要和虚荣心)。
1、自主性强。
2、恋爱动机简单化。
【您现在阅读的文章来自“中国人才指南网”,请记住我们的永久域名:】。
许多大学生在恋爱中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婚,不是清楚地自觉地意识到应选择一个终身伴侣,他们恋爱,只是因为需要爱和被爱。
3、自控力与耐挫力较弱。
女大学生一旦陷入热恋之中,不往往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任感情随意放纵,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对恋爱对象过份依赖,稍有波折就痛苦万分。一旦恋爱受挫,即会情绪失控,无法自拔,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
4、不成熟性与不稳定性。
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化,人数呈上升趋势。一年级就开始谈恋爱的已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一进校就谈恋爱。这些低年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需要,还没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造成在对待恋爱问题上简单、幼稚和不成熟。在择偶标准上,往往重外表,轻内在。在恋爱方式上,往往重形式,轻内容。在恋爱行为中,往往重过程,轻结果;重享乐,轻责任。这种恋爱问题上的不成熟性,加之他们在就学期间经济上尚未独立,恋爱过程中感情和思想易变,缺乏妥善处理恋爱中情感纠葛的能力,极易造成恋爱的周期性中断,或对恋爱对象的选择漂泊不定,恋爱的成功率很低。
1、单相思与爱情错觉。
单相思是指异性关系中的一方倾心于另一方,却得不到对方回报的单方面的“爱情”。
爱情错觉则是指在异性间的接触往来关系中,一方错误地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或者把双方正常的交往和友谊误认为是爱情的来临。
爱情错觉是单相思的另一种形式,它常会使当事人想入非非,自作多情。
单相思与爱情错觉都是恋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单相思使某些学生陷入痛苦的境地,处于空虚、烦恼,甚至绝望之中。处理不好对以后的恋爱婚姻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因此,陷入单相思的大学生要及早止步另做选择。要想克服单相思和爱情错觉,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爱情的深刻含义,同时用理智驾驭情感,尊重对方的选择,不可感情用事。
2、恋爱动机不端正。
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有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感。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交往、周旋,搞多角恋爱,甚至和谁都不确定恋爱关系。
不道德的多角恋爱易引起纷争、不幸和灾难,也极易发生冲突,酿造悲剧,最终是对所有当事人都产生不良后果。
3、恋爱中的感情纠葛。
三角恋爱、父母的反对、或周围人的非议、恋人之间的矛盾、误解和猜疑。
4、择偶标准不切实际选择对象理想化、虚荣心强。
5、失恋。
失恋是指恋爱过程的中断。
大学心理恋爱学论文范文汇总篇三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爱情一直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人生话题。
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而言,进入了大学,过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感到非常寂寞和空虚。所以对于这些文化水平比较高,情感体验较为丰富的大学生们来说,爱情更成为了最热门话题之一。那么我校的大学生是如何看待大学谈恋爱的呢?他们对待爱情的观念又是什么呢?他们爱情的动机又是什么呢?就这些问题,我们对我校大学生作了一次“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
由于问卷存在一点瑕疵,还有部分同学对爱情问题回答讳莫如深或者回答时间仓促,调查结果可能与实际存在差距,但也确实反映了一些真实情况和问题。在调查中同学们各自发表他们对大学恋爱的看法:57%的同学表示自己谈过或是正在恋爱,而有31%的同学目前未谈,若遇到合适的也会陷入其中,只有12%明确表示至今未谈,也不准备在大学期间谈,总结出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态度,即赞成、随缘、反对三种。
大学恋爱的普遍,是什么使得恋爱之火如此旺盛的燃遍校园呢?赞成者的看法分为以下几种:多数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因为学业压力不大,空闲时间太多,内心空虚寂寞,需要慰藉,引发了爱情。的确,进入大学后,摆脱了高中重压式的机械学习,时间变得随机而灵动,假如不擅长安排时间,就会感觉有了过多空闲,似乎无事可做。而且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学习考试等都可能给大学生造成身心压力。长期如此,内心的空虚日益加重,压抑开始充满心头。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而恋爱是建立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可以造成注意力的转移。
少数的同学则认为虚荣心有一定的关系。认为谈恋爱、有朋友,或被异性追求是有本领、有能耐,反之则是无能、落后、跟不上时代潮流的表现。如一个寝室的的大部分人多已经谈恋爱了,那剩下的人就会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即使不怎么想找,也会随便找一个来满足自己。或看到他人的甜蜜想到自己的孤单,就会萌生恋爱的想法。一部分的同学认为在大学中不谈恋爱便是对不起自己的大学时光。大学有三大事:谈恋爱、上网、逃课,认为没有经历过这些事的大学生根本不是真正的大学生。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了,到了该恋爱的时候了,他“恋爱”看作是人生必须完成的任务,对恋爱有一种使命感。
有的随缘者认为如果能遇到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志同道合的人可以谈,可以爱。但是不会把“恋爱”看成一种任务,一种消遣的工具。并且在相处时,要掌握一个“度”,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控制力,使自己不沉迷于其中,因为在大学里,还有一个比恋爱更加重要的任务——学习。同时他们认为,“恋爱”是注重过程的,是享受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无所谓结局;认为有缘的爱情是一种神秘的,甜美的经历。本人也比较赞成这种观点,而只有个别的同学反对大学谈恋爱。他们认为在校园里恋爱,将来能生活在一起的概率很小,那样又何必浪费感情呢。而且恋爱是一种精神、物质双投入的工程,它既浪费时间、金钱,又磨损人的精力,且个人自由时空也会大大的缩小。认为谈了恋爱就多了一份牵挂,少了一份自由自在。况且在工作时,生活稳定了,好的人选也很多,那时再寻找也不迟。这些同学则把爱情看成一种累赘,一种浮华的物质。
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和观念都存在一些问题:用爱情转移思想上的空虚;思想上不成熟,不稳定,易出现矛盾冲突;只在乎爱的过程;把物质条件看成爱情的基础而这些问题又表明大学生对爱情认识在理想与现实间摇摆或对爱情十分盲目。
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情感,象征着纯洁,忠贞,美好和神圣。是男女在内心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最热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情感。爱情一人的性生理发育为前提,以人的具有社会内容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爱情这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一直是大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适当的爱情我们相信可以促进双方的学业,但我们要说的不要过度的沉溺在爱情的河流中,不要在热恋中迷失自己的前进方向,毕竟大学生活是我们学习专业技能的黄金时期,是决定我们未来方向的关键阶段,不能为了一时的快乐而把一生的幸福都抛弃了。对于爱情我们要始终保持一种平稳心,不能为了一时的不快,而做出令自身、对方、家人和社会伤心欲绝的行为。
人的一生短暂而丰富多彩,而爱情无疑是生命中最美丽的一部分,只有爱情会给人无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只恋你化身的蝶。”大学生考虑爱情问题是无须指责的,但一定要正确认识爱情。恋爱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真挚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情感。当代大学生只有把爱情融入理想,事业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含义。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短暂而宝贵的,当代大学生不要把黄金时间消磨在花前月下,而应立志奋发成才。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智慧与才华发展最快的黄金季节,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形成健康的恋爱心理,把爱情融进成才目标中,才能使爱情成为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成为我们学有所成、有所作为的动力。
大学心理恋爱学论文范文汇总篇四
一、绪论。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爱情究竟意味着什么?在课程繁重的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为了理想和追求,禁锢了爱情。而大学是一个相对自由自主的环境,于是爱情被解放了出来,变得光明正大起来。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恋爱已经是一门大学时代的必修课。
二、恋爱成因。
(一)生理发育成熟。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8-23岁。而这个年龄段的男女青年正处于性生理发育完全成熟时期,性意识明显增强,恋爱的欲望变得空前强烈。
(二)少了约束。家长觉得孩子长大了,不应该过多干涉孩子私事,少了念叨和干涉;老师是只要学生们不违反校规校级,一般不会干涉他们的个人生活;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觉得自己是成年人了,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恋爱便成了很正常的行为。
(三)好奇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生理和心理也逐渐成熟起来,对异性也越来越好奇。他们渴望了解异性,渴望被异性了解,恋爱的欲望更加强烈。
(四)从众心理。对于当代大学生都有一个从众心理,那就是看到自己身边的朋友、室友等都有了陪伴,有人关心,心理会有一定程度的失衡。还有一些大学生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而加入恋爱的行列。因此,很多大学生都是因为心理失衡而恋爱,因为别人而恋爱。
(五)排解寂寞心理。当代大学生大多都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内心孤独寂寞。加之大学的生活学习环境都比较自由,空闲时间很多。特别是周末或节假日,同学们各忙各的,寂寞心理更加强烈。而谈恋爱就成了一种的消除空虚寂寞的好办法。
(六)价值追求。随着偶像剧的轮环热播,爱情的味道弥漫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学生正是追剧的群体,他们渴望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恋人。他们会在碰到聊得来的异性对象时努力开始发展,成就一段恋情。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方式各式各样,那他们的恋爱心理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一)自主性强。当代大学生在涉及到恋爱的问题上,一般个性突出。他们大部分重感情、易冲动,不受传统习俗的约束。在和恋爱对象确定关系前,一般不会征求双方父母的意见。
(二)恋爱动机简单化。当代大学生想法简单,没有经历太多世事,恋爱过程中想得很少,更没有考虑到将来是否结婚。他们恋爱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心理需要爱和被爱。
(三)自控力与耐挫力较弱。当代大学生,特别的女大学生,一旦开始一段恋情,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感,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他们一般对恋爱对象都十分的依赖,有一点点波折就会十分痛苦,很难走出来。
(四)恋爱盲目性较大。大部分大学生在恋爱中不知道爱是什么。他们跟异性交朋友谈恋爱,只是把这种经历当作是一种实践活动,为以后的恋爱打基础。有的大学生在校期间谈了很多场恋爱,盲目性很大。
(五)恋爱公开化。在电视电影的带动下,在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恋爱方式摒弃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内敛含蓄、深沉唯美的精髓,更多的是随意流露自己的情感。他们乐意公开场合手拉手,甚至搂搂抱抱,卿卿我我。
(六)浪漫色彩浓厚。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更多的是展现自己好的一面,给恋爱对象留下美好的印象。但是他们更多的是在乎那种爱慕之情和对人生的美好愿望,就想这样一直爱下去,没有婚嫁的想法。这种恋爱的浪漫色彩,掩盖了太多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缺乏磨炼和现实基础。
恋爱是一种人生艺术。大学生的恋爱因为心里动机不一样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根据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可以把他们的恋爱类型概括为以下几种:
(一)比翼双飞型。一般这类学生都基本具备成熟的人格和健康的恋爱观。有一定的感情基础,能理智的处理感情,能正确的引导爱情,恋爱关系比较稳定。能把爱情转化为生活学习的动力,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促进双方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二)心理慰藉型。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时期,渴求被关注被理解。当身边的环境不能满足这种被关注和理解的心理需要时,一部分学生就会用恋爱的方式寻找异性的救援。这种在外来看来是谈恋爱,对他们自身而言不过是寻找心理的慰藉,排除内心的孤独罢了。
(三)生活实惠型。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毕业找工作是他们最为关注的事情。恋爱也成了他们今后何去何从的手段。这部分学生非常关注对方的家庭条件和发展前途。也许彼此之间爱慕之情一般,但是为了自己能搭上一艘顺风顺水的船,于是开始了恋情。
(四)浪漫理想型。这部分学生一般感情较丰富,却缺乏冷静的思考。浪漫的爱情对他们来说就是生命的源泉。像大部分琼瑶剧中的男女主角,他们把爱情想得非常美好,一旦认定了某个人,就会奋不顾身的追求,甘愿为对方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这部分同学一旦感情受挫就会非常痛苦,难以自拔。
(五)心理攀比型。这部分大学生往往精神世界不充实,恋爱只是证明自己的能力和魅力,弥补空虚的精神世界。于是他们与异性交朋友、谈恋爱,为的只是精神需要,满足卑微的自尊。特别是当看到身边也许还不如自己的同学朋友都双双对对,就觉得恋爱成了一种攀比。
(六)情欲型。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露骨的性爱描写及演艺刺激着大家的眼球。一部分大学生在青春期荷尔蒙的指示下对性充满着渴望,并进行真实大胆的尝试,追求性爱刺激。于是,一种以满足性欲望为目的的恋爱心理由此产生。这部分大学生把恋爱当做娱乐,逢场作戏。交往过程中注重外表,追求感官上的愉悦,无视爱情。
(一)提高心理素质,正确认识自我。一切成功都始于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恋爱心理的前提。大学生在恋爱中,往往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他们可能会因为爱情变得很盲目,过高或过低的评价自己,产生盲目乐观、自以为是抑或是有自卑心理,妄自菲薄。所以,健康的恋爱要求大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作为知识大学生的价值和尊严,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以增强恋爱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恋爱观是指对待择偶和爱情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对于大学生而言,我们提倡的是树立科学的无产阶级的恋爱观。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志同道合的爱情。
大学生恋爱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只是在恋人的选择上应该以志同道合为前提。这样才能把恋爱和生活有机的结合,使得爱情和失业都能丰收。
2、弄清爱情与学业、事业的关系。
爱情是人生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一定要清楚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热恋的中的人儿总是认为爱情便是一切,殊不知没有事业的爱情不会长久。因此,大学生应该把学业放在首位,爱情服从于学业,促进学业的进步。大学生恋爱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卿卿我我而忽略了学习,否则爱情之花难开长久。只有爱情与学业、事业相结合,才有旺盛和持久的生命力,才会真正开花结果。
3、懂得爱情是责任和奉献。
爱情不是得到和占有,而是责任和奉献。一般来说,一个人必须要对社会尽应尽的责任,还必须对家庭尽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属于私人生活的性质,主要依靠道德的修养和自觉的责任感来维持的。而大学生一旦选择恋爱,就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的精神,才能获得真正的爱情。
(三)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
大学生恋爱本身是一件风险极高的爱情赌注。因此,提高爱情受挫折抗打击能力非常重要。主要通过增强理智、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来应对挫折。当真正面临失恋或者理想的恋爱对象拒之千里等情况时,能通过适当的情绪调节和转移,来减轻痛苦,努力使自己变得勇敢和坚强,为以后的恋爱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四)矫正恋爱中的不良行为。
大学生在恋爱中,有些行为应该给予矫正,如亲昵过度、三角恋和婚前性行为等。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形成健康向上的恋爱心理,这样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张丽宏,赵阿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
[2]朱梅。大学生健康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1999.
大学心理恋爱学论文范文汇总篇五
琶半遮面”了,它是那样的具有魅力,拨动同学们的心弦,令人寻觅和向往。然而,。
恋爱问题恰恰又是莘莘学子们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
活乃至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关注大学生恋爱心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行为,。
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比较普遍,而且是呈有增无减之势。他们的社会责任。
感,他们的道德观念他们的恋爱态度,他们对恋爱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都是不成。
熟的。当前高校大学生恋爱可以用“三化”来概括:
1.普及化当前,在大学生里,有人形容有一股“恋爱热”,也有人说是一股。
“恋爱风”,这都不为过。调查情况表明,大学生中已谈恋爱的人数占总数的三分。
之一左右,高年级学生高达50~60%,而赞成谈恋爱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95%。
2.低龄化大学生谈恋爱历来有之,但过去多是高年纪学生,是所谓“学业、
爱情双丰收”的时期,而现在很多低年级的学生学业未成,却恋爱先行,他们有。
的刚进大学校门就走进了恋爱圈。据不完全统计,五年之前一年纪学生恋爱人数。
只有5%,而现在已达15%左右。
3.公开化过去,大学生谈恋爱很讲究东方民族的含蓄和深沉,恋爱处于“。
地下活动”状态,常常鲜为人知,而现在大学生谈恋爱,不仅不怕别人知道,而。
且有故意让人知道的心态。时下,只要你步入大学校园,便能目睹成双成对的青。
年情侣在公开场合卿卿我我,旁若无人。
二: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活动是有陕航学院管理工程系电子商务班发起,以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为调研课题并以本校学生为调研对象。将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本校学生的恋爱情况。
2:了解本校学生对恋爱的看法。
三:调研内容。
为了完成调研目标,问卷将分为三个部分:
1:第一部分是学生基本情况。
2:第二部分是学生谈恋爱的基本情况。
四:问卷设计。
本次调研旨在调查大学生恋爱情况以及恋爱心理的详细情况。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经过反复修改,共设计了个问题。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恋爱情况及恋爱观。每个问题尽量考虑被调查者的实际情况,力求得到真实的结果。
五:调研方式及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将采取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一种是对不同年级进行抽样,一种是对不同专业进行抽样,各50份。
六:数据录入和处理。
我们将以手动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总结,调研人员在将问卷收集完成之后会进行整理和总结,然后对所得结果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上交。
七:调研时间:
大学心理恋爱学论文范文汇总篇六
第一段:引言(150字)。
大学时期是人生中最浪漫的时光之一,而恋爱更是这一段时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心理课作为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的专门课程之一,对恋爱关系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教授。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恋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大学心理课在恋爱方面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第二段:恋爱前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接纳(250字)。
在大学心理课中,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的概念。在恋爱前,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喜好和价值观。只有认识到自己的内在特质,我们才能选择合适的伴侣,并在恋爱关系中保持自我。同时,自我接纳也是关键,无论是外貌、身材还是性格特点,我们都应该接受自己并相信自己的独特之处。只有在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获得健康和长久的恋爱关系。
第三段:恋爱中的积极沟通与情绪管理(300字)。
大学心理课还教给了我积极沟通和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恋爱关系中,沟通是解决问题、增进理解、增强亲密关系的基础。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时也要学会如何倾听和理解对方。另外,情绪管理也是恋爱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在恋爱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情绪的处理方式会影响到关系的稳定和发展。通过大学心理课的学习,我懂得了如何有效地表达情感,控制情绪,以及通过冷静的思考解决冲突。
第四段:恋爱后的亲密与信任建立(300字)。
恋爱关系中,亲密与信任是维系爱情长久的重要因素。大学心理课启发了我对亲密关系的认识和建立。亲密关系需要相互的理解和支持,而信任是亲密关系的基础。在恋爱中,我们需要学会相互沟通,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同时,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也需要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和隐私,做到相互理解和包容。通过大学心理课的学习,我明白了亲密与信任的重要性,并在恋爱中努力去建立和维护这些关系。
第五段:结语(200字)。
大学心理课为我在恋爱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体会。通过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我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伴侣,并在恋爱关系中保持自我。通过积极沟通和情绪管理,我能更好地与伴侣沟通和解决问题。通过亲密与信任的建立,我能够享受到一段稳定而健康的恋爱关系。我真诚地感谢大学心理课对我在恋爱方面的帮助,我将继续运用所学知识并不断努力,让自己的恋爱关系更加美满幸福。
大学心理恋爱学论文范文汇总篇七
可能很多人好不容易让妹子答应做自己的女朋友,就非常害怕失去了,于是就非常听从妹子的意见,就想对她好。加上两个人的新鲜感都非常强烈,迷恋的感觉也让男人们迷失自己。于是,男人们选择了“附庸”妹子,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
而一些男人呢?面对妹子的要求,他觉得两个人相爱并不能影响自己坚持的一些事情。比如不能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职业规划的发展,他经常拒绝妹子的一些无理要求,妹子有时候觉得这个男人有时候能很贴心,但是都是在不违背他必须要做的一些事情的前提下。虽然有时候被拒绝不大高兴,但是也能理解他。慢慢地看着他取得一些小成绩,她也为他高兴,甚至开始支持他。而支持他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似乎更加好了一些。
上面的两种只是一种假设,不过我不得不说,很多时候面对妹子的要求和你自己的生活或者理想,你需要有一些坚持。可能你的坚持会让妹子很不开心,但是不管她理解与否,你不能成为她的附庸。
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你想要完美的爱情,往往只是会失去爱情。不单单是爱情,很多事情也是如此。比如老板为了更多地赚钱,肯定更喜欢员工别受家里的影响能正常上班,没事就加班。但是你呢?需要有自己的生活自由和空间。当我们只会听妹子的意见的时候,你就慢慢失去了吸引力。
妹子一开始看上你,一般都是因为看上你比她优秀的地方,觉得你可以保护好她,给她幸福。当你完全听话与她的时候,她就会慢慢在你身上在不断优势,慢慢失去了信心。可能她觉得你一直很听她的话,她知道自己慢慢对你失去感觉,只是看在你围着她转,她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出在哪里。
每个人,只有你自己能活出自己的个性和理想,可能一开始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你,她也不懂你,但是你还是需要有独立的自己,有独立的人格,不要只会听她的。
在感情上,妹子为了她内心的那种安全感,她经常都希望你完全被她掌控着。而你呢,往往会希望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这种矛盾往往是无法调和的,而一旦你放弃了自己,完全被她掌控,她慢慢有发现你没有之前有趣了,也变得无聊了,慢慢就开始失去了对你的兴趣。
为了讨她欢心,你改变了很多自己原有的习惯。而她却觉得你越发无趣,跟你待着一起很无聊,久而久之你们的关系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在恋爱的过程中你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文档为doc格式。
大学心理恋爱学论文范文汇总篇八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男女大学生常表现出以下特征:
1、恋人之间常有眉目传情和语言沟通;2、常有美化对方、情人服里出西施的倾向点力图完善自己、表现得更好;3、渴望与恋人在一起;4、看见颓人与别的异性在一起会有嫉妒心理;5、期望在身心上与对方融为一体;6、希望能为恋人多作奉献恋爱着的大学生常常表现出羞怯性、兴奋性、冲动性、幻想性等心理特征。同时在行动上表现出焦灼不安、记日记、读爱情小说、欣赏音乐等个人独自进行、独立体验的内隐行为,以及写情书、修饰自己、去舞场、看电影、郊游、倾心交谈乃至拥抱接吻等外显行为。
大学生的恋爱现象比较普遍,发展的趋势是有增无减,这反映出大学生在恋爱态度上的变化,而大学生恋爱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恋爱低年级化,人数呈上升趋势。以前,高年级大学生恋爱的人较多,而现在年级下移,一年级就开始谈恋爱的已不是个别现象。长沙地区一些高校调查,低年级学生中,恋爱的男生占男生总数的30%,恋爱的女生占女生总数的40%,有的学校高年级学生中谈恋爱者近半数。
(二)恋爱方式从隐蔽化向公开化转变,结交异性朋友大方,恋人相处不遮隐,出入成双成对,形影不离,对别人的议论毫不在乎。
(三)在爱情问题上追求一种现实的快乐观、爱情浪漫化。以前的大学生把谈恋爱看得严肃,选择恋爱对象也很慎重,没有一定把握不会马上投入实践。而现在大学生中一部分人的异性交往更加注重情感上寻求快乐,把恋爱成功与否看得不那么重,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恋爱与婚姻无关,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沈阳地区某高校对500名大学生调查,恋爱目的摆在第一位的是丰富生活,占60,4%;慰藉解闷的占14、6%,为建立家庭的占25%。由此可以看出,许多人只想恋爱而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婚,他们选择恋人不是清楚地、自觉地意识到应选择一个终身伴侣。
(一)择偶标准不实际。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一生幸福,期望自己有一个称心如意的爱人。但由于大学生年纪轻,经历单纯,受文艺作品等的影响,往往把选择的对象理想化。有些人根据心中的偶像按图索骥,发现现实中的人很难吻合,不免失望懊丧,有些人希望对方十全十美。
(二)恋爱动机不端正。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的从众心理等。恋爱动机的纯洁和健康是保证恋爱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没有真挚感情基础的恋爱往往先天不足,容易夭折或发育不良,甚至后果严重。
(三)爱情表达方式上缺乏修养。爱情的表达方式既反映民族特点又反映个人修养和道德水准。中华民族的特点是感情表达含蓄、深沉。大学生的表现应符合大学生的身份,举止文雅,注意分寸都场合。恋人间的忠诚不一定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拥抱亲吻才能表达。
(四)受西方观念影响,性行为轻率。受西方性解放观念的影响,有些学生在恋爱中对性行为抱不严肃的态度,认为这是个人的自由,可以不受干涉、随心所欲。也有些同学是在恋爱过程中,随着感情的发展引起性冲动,一时缺乏理智而越轨。对此,恋爱中的大学生应增强责任感,把恋爱行为严格限制在社会规范之内。
(五)不能正确对待恋爱挫折。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干扰或障碍,致使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感状态。恋爱中的挫折,常见的有失恋、单相思,陷入感情纠纷中不能自拔也是一种挫折。但大学生很多都经不起失败的恋爱,进而甚至影响学习和生活。
有些观点认为,大学生是同龄青年中的佼佼者,肩负着国家的重任,是国家未来的建设栋梁。他们在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在大学良好的育人环境中要全面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掌握更全面的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精力。而大学生活只有45年的时间,如果谈恋爱势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就影响学习和发展。同时,大学生的生理虽然已成熟,但心理上还不够成熟,缺乏生活经验,还不能客观地、全面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大学谈恋爱盲目性较大。再者,是一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活动,需要有冷静的头脑和较强的自我抑制能力,是男女之间比较成熟、相对稳定的感情联系,要求产生它的条件也相对稳定和成熟。而大学生由于心理不够成熟,不能自由地驾驭自己的感情,时常表现出幻想、冲动、动摇等不稳定的情绪,容易出现爱情易于变迁,目标不够专一,往往造成不良后果。大学生谈恋爱,特别是低年级同学谈恋爱成功率低,因此大学阶段还是不谈恋爱为好。
另一种观点以为,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熟、对异性敏感、关注的时期。大学生活中男女同学朝夕相处,共同语言较多,容易寻觅知音。同时,爱的感情可以陶冶人,可以丰富精神生活,恋人之间可以相互帮助,共同促进,成为核动力,激发人的潜能。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大学牛恋爱成功的事例。他(她)们基于对未来事业和婚姻家庭的严肃考虑,同中意的异性恋爱。他们认识到恋爱和德智体全面发展之间虽然不无矛盾,但是能够认真对待、正确处理。他(她)们把爱情和学业统一起来,使幸福的爱情转化为积极的力量,促进学业,净化自己的人格。因此大学阶段还是可以谈恋爱的。
大学生是否可以谈恋爱,以及弊多利多的问题,实际上反映出一个什么样的大学生具有谈恋爱的资格问题。
应该看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形成时期,思想还不够成熟,看问题还不够全面,感情不稳定,性格爱好也未完全定型。特别是对选择终身伴侣,还没有确定的看法,加上不能正确处理恋爱中的矛盾冲突,因而容易失败。
总之,恋爱是青年人的心理要求和合法权利,但正确行使这个权利还需要有高度的修养,并且付山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而大学几年时间短暂、极其宝贵,是为今后事业打基础的关键时期,面对自己的感情问题一定要慎重。为此,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引导学生心理的重任,我们需要努力地为大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各种服务,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心理恋爱学论文范文汇总篇九
活动简介:通过这次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的分析及总结。
活动人员分配:
策划:唐瑶。
调查人员:2009级四班全体同学总汇:唐瑶撰稿人:唐瑶。
调查地点级范围:四川理工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参加人员:陈杰栋杜凯伟桂斌胡建景东李光明梁波刘伟。
罗扬帆汪海浪王涛谢康张兴波杨志祝刚黄冬平吕杨唐瑶张艳宋灵彭鹏杨磊。
主干内容: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二、调查结果分析。
四、树立合理恋爱观。
(一)充分认识到恋爱要受法律法规的约束。
(二)对爱情有崇高的定位。
[摘要]。
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文从大学生的恋爱观出发,立足问卷调查,以大学生恋爱观为主题,用真实数据分析大学生恋爱特点,探究影响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恋爱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关键词]。
大学心理恋爱学论文范文汇总篇十
爱情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活又往往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怎样处理好两者关系,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人生课题。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的微妙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以性心理和“网恋”心理为基础的“恋爱”心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新的条件下,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状况,并积极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大学生青春期和性意识萌发提前,性自由、性渲染、性暴露及黄色书刊的增多,促使当代大学生的性态度日趋开放,传统性道德监督约束力下降。性,作为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它与人一生的健康和幸福密切相关,特别是作为处于青春期的高知群体的大学生,他们正处于个体性成熟的旺盛期,这一时期的个体性心理、生理的发展,充满了风险和最具挑战性,他们的性健康问题值得我们加倍关注和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的性心理和“恋爱”心理发生了显著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飞速发展,网上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知识、新思想和新观念的拥有者,有更多的条件参与网络生活。“网恋”在大学生当中已不再是个新鲜词。大学生“网恋”现象在校园中已屡见不鲜,引起了诸多的感情、心理和社会问题。因此,在新的条件下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状况,并积极做好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大学生已步入青春期,在性的发育上由于下丘脑和垂体前叶迅速发育,促性腺释放因子和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性腺激素的分泌水平相应提高到成人水平,性开始成熟。随着性发育日趋成熟,大学生的性欲意识越来越强烈。但是他们既是成熟的,又是不成熟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并没完全成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恋爱态度以及他们对恋爱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都是不成熟的”。
20xx年1月28日,全国大学生性文明调查结果在成都揭晓,超过60%的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该调查是由“中国当代大学生性现状及性教育实践探索”课题组实施的,共对全国26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大学生性文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表示双方愿意就可以有性行为的占32%,表示只要基于爱情就可以的占20%,表示有助于适应未来婚姻生活的占7%,表示只要能结婚则无妨的占8%,四项加起来超过了60%。与1990年全国性文明调查的数据比较,大学生认为“会引发社会问题,应受道德谴责”的比例有所下降;认为“双方愿意就可以”的比例上升了26%。面对心爱的人提出的性要求,大学生采取的态度依次是:60%的人“晓之以理,帮助克制”,13%的人“冷静地断然拒绝”,12%的人“怕失去他(她)而委身求全”。在对待婚前性行为问题上,女性更为谨慎:70%的女大学生在对待恋人的性要求时,会从理智出发,既力求维护自己的“性纯洁”,又力求维护双方感情而“晓之以理,帮助克制”;坚决维护自己的“性纯洁”而“冷静地断然拒绝”的比例是男大学生的3倍。
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对婚前性关系表示理解。大学生们已到了身体发育成熟的年龄,心理上则更加早熟。在谈恋爱过程中,性的需要是很自然的事,他们大多都希望有灵肉统一的爱情。然而,由于中国社会对性问题依然讳莫如深,青春期教育也很欠缺,大多数大学生仍然是观念现代,而行动保守。因此,性冲动和性苦闷仍常常困扰着他们。一位大学生说,我们周围的空气太紧张了,所有的人都怀着罪恶感来看这个问题,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因此我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另一位女大学生总是趁周末室友回家的机会和男友同居,内心的紧张、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周围的压力总使她有一种犯罪的感觉。因此,“性与健康”的一位大夫说,这一代年轻人“既不像他们的先辈们那样单纯无知,也不可能完全像西方的20世纪6o年代那样,毫无顾忌地追求性解放,他们只能在夹缝中苦苦煎熬”。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一项网上调查,20xx年在中国互联网用户中,l8—3o岁青年占85.98%,而上网人群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4.67%。据清华大学的一项抽样调查,大学生上网率高达88%。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任何新奇事物都有好奇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网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同样吸引了大学生。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恋这种特殊的恋爱方式,正在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缘分天空”。20xx年3—4月,一项相关调查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展开,本次调查采用偶遇式的调查方式,在上述大学的本科生中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16份。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占52%,女生占48%,年龄最大者25岁,最小者17岁,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分别占62%、27%和ll%。调查显示,超过4o%的大学生相信网恋有成功的可能性,超过60%的大学生对网恋持中立态度。大学生网恋心理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
为了考察大学生的性格倾向,笔者对他们的性格进行了大致归类,将选择“勇于尝试,敢为人先”的性格归为“前卫”型,选择“等其发展成熟,再作决断”的归为“理性”型,选择“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的归为“从众型”。调查数据显示,在有网恋经历的38名大学生中,“理性型”网恋者占53%,比率要略高于“前卫型的网恋者(占45%)。可见,性格“前卫”并不一定更容易网恋。调查还发现,网恋大学生中有55%的人都曾有失恋经历。这说明,曾经在感情方面受过创伤或是失恋过的大学生更容易尝试网恋。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隶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处于“爱与隶属”需求层次的大学生,更需要别人的接纳、关爱、欣赏和理解。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这种需求或是在这方面遭受挫折和创伤时,就会将这种需求转移,寻找其他途径补偿。网络的适时出现恰好迎合了大学生的这种需求。
通常,同龄群体的行为具有从众性,在网恋问题上也同样如此。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占92%)有过网恋经历的大学生,其周围也有人有过类似经历。从人际互动的角度上说,家庭背景、思想观念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的同龄人之间,最容易彼此发生人际吸引和人际影响。大学生都是2o岁左右的年轻人,学习能力强,而且彼此朝夕相处,周围环境特别是同龄群体的影响就会更加显著。看到自己周围的同学网恋,虽然自己主观上并没有刻意盲从,但网恋却占据了潜意识中的一定空间,一旦有机会,就更容易去尝试。正是这种同龄群体的示范作用,使得尝试网恋的大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网恋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这个结论和我们的经验相符。毕竟,来自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大学生“触网”时间更长,对新兴事物有更少的排斥心理,网恋也就更有可能。而那些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乡村的大学生,则更容易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思想保守,做事循规蹈矩,在情感问题上更倾向采用传统的方法。
网络是个虚拟世界,这个世界与现实世界有很大差别,大学生在网上可以展现自己的虚拟人格,这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格在网络中出现。但有些大学生在网上虚设了一个自我,想以这个虚设的自我,获得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获得的爱情或得到一种自我满足。这对于能够控制自如地进行网上人格或现实人格转换的同学来说不会有什么问题,反而是一种解脱现实压抑、调节心理平衡的好办法。但有些大学生却无法将网上人格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格灵活转换,渐渐地造成了自己人格分裂或其他障碍。网络爱情总是带有太多的虚幻性,可信度太低,好多“网恋”者大都是带着面具游荡网坛的人。这些人不用解释,因为在网上,解释与掩饰的区分度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况且,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有关网络的法律体系来对网络生活进行有效的约束与管理。现在唯一可以借助的是网络道德的隐形准绳,而这又毕竟是“无形”的。坦率地讲,网民的素质还尚需怀疑。因此,在没有法律保障下的“网恋”,犹如雾中之花,水中之月。在有关网络的基本法律体系完备以前,这始终是一个基本的网恋倾向,希望此问题能引起广大热衷于“网恋”的大学生的警觉。
针对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中所发生的显著变化,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灵活新颖的方式,正确对待当代大学生“性”心理发生的变化和“网恋”心理出现的新趋向。
首先,端正恋爱态度,摆正爱情位置。对大学生加强爱的教育,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是恋爱生活的基础。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爱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为爱情而活着是苍白的。明确坚持学业第一的观点,要使大学生理解,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事业息息相关,也是爱情美满的基础。那种抛开学业谈恋爱的做法,不仅有碍成就事业,也难以获得幸福的爱情,因此不仅是愚蠢的,也是可悲的。
其次,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经常组织一些课外兴趣小组和集体活动,既可以增强体质,锻炼体魄,又可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心理,都能有效地转移和宣泄青年期性冲动。同时,青年期个体经常涌现的性冲动,无论来自个体内还是外界因素引起的,都必须有合理的途经加以疏导。对于人格成熟的人来说,适当的意识调节和合理的升华作用都是有效的处理方法。而事实上,任何健康有益的兴趣活动都是转移、宣泄性冲动的有效方法,都可以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心理。把性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也是增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如上海大学商管学院邓研会策划主办的“心跳回忆——邓研会与你共谱春季恋歌”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活动在轻松幽默的气氛中展开,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就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进行深入探讨。心理辅导老师和学院辅导员老师作为嘉宾一起与同学参与讨论。通过访谈主持人的现场访问,嘉宾老师们与同学分享各自的心路历程。校园歌手恰到好处的歌声引起共鸣,爱情测试游戏将师生互动推向高潮,由学院邓研会成员自编自导自演的dv作品作为活动的一个亮点,使同学在别开生面的爱情课堂中有所收益。
再次,开展对学生的婚恋教育,正面引导大学生对“网恋”的认识。对学生的婚恋教育是一项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共同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针对大学生青春期的特点,绝不可以打击压制,亦不可坐视不理,而应该正视、处理好“网恋”这一问题,使学生从思想和心理层面加深对“网恋”的认识。
最后。应加强大学生性心理、性道德和人格教育。性心理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性欲和性冲动,正确理解性欲受社会道德规范所制约,受法律约束。性,不仅是个人的生活问题,也是严肃的社会问题,做好性适应的平衡过渡,自觉地控制性欲、性冲动。性道德是个体道德的一部分,也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结果,道德观念的内化要经过外在的教育,引导他们多了解我国的国情及所负的社会责任,使他们在大学生活中有健康的择偶、恋爱心理,认识婚前期性行为对当事人的不良后果,学会用自尊、自强的心理对待恋爱期的挫折。同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卖淫、嫖娼等非法活动。因此,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特别是性教育工作,必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以便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性与人格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兼容而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人格作为个体各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包含了性心理的因素,性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格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个体任何性的活动都反映出其人格的特质。人格的成熟与否又影响到个体性心理的发展水平。弗洛伊德在他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曾经把人格的发展等同于个体性心理的发展,足见性与人格之间的密切关系。把大学生的性教育与人格教育结合起来,就是要结合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其进行社会价值观、道德意识、性别角色、个人意志品质、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培养教育,以协调性心理发展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缩小性成熟与人格成熟之间的不平衡。与此同时,也要提高性心理素质,促使个体性心理的发展能够在适应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意识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自我意识的调节,进而促进人格的健康、稳定发展。
总之,对当代大学生所存在的恋爱心理问题,正如我国著名性学专家吴阶平教授所言:“不以好奇去开始,不以发生为懊恼,已成习惯要有克服的决心,克服以后不必担心。这样便不会有任何不良的后果。”这样才能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促其身心得以健康地发展。爱情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活又往往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怎样处理好两者关系,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人生课题。
大学心理恋爱学论文范文汇总篇十一
1、性爱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与高校聚集着才华、风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关。有些男大学生固执地认为:毕业后还没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3、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5、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他们见一个爱一个,玩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当的恋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爱当中。表现出思想上的波动、排他、冲动、幻想;同时,大学生还受到了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
1、择偶动机不纯。据分析,2%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对方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为了真正的爱情,而更多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上的帮助。如果发现有利用价值,就会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攻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时有的大学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去寻找爱情,而且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多个异性进行交往,不建立关系。
2、好奇心较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性交往。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个人生活中得以体现,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
3、道德观念淡化。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道德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大学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极快,开放的思想对大学生性及婚姻问题产生了影响,在这种新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在理智与情感方面处于矛盾的旋涡,性的观念逐渐开放起来,而忽视了结果和道德。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现了对性的好奇、大胆的尝试,但在尝试之后往往面对的是尴尬和无尽的悔恨。
4、物质至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功利性、权利性的爱情不仅仅表现在女性身上。当代大学生男女功利性、权利性的色彩都明显越来越多起来,越来越把自己的将来寄托在对方身上。当然,这种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观形成也与社会就业压力、主观个人心理上的成熟有关系。到尽头。两个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实感,只有这样,爱情才会结出美丽、灿烂的花环。
1、充分认识到恋爱要受法律法规的约束。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法的角度来讲,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关于禁止重婚的规定,在总则则增加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扶助。在法律责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责任,因一方重婚而导致的离婚的,无过失的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不难看出,国家法律加大了对重婚的处罚,目的就是规范婚姻关系。对于恋爱中的一些过激行为,大学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仅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律要求。
2、对爱情有崇高的定位。
青少年大学生考虑爱情的问题是无须指责的,但一定要正确认识爱情。恋爱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情感。爱情的本质是承担责任、勇于奉献。真爱是以互爱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获得力量和幸福,充实人生,促进成材,构建和谐家庭。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则表现出了彼此的真爱。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就短暂的人生而言,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义,而爱情则处于从属关系,当代大学生只有把爱情融入理想,事业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含义。那些以钱取人、以貌取人、以恋补虚等恋爱动机不纯的青年们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爱情的。它不但玷污了爱情本身,而且违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3、加强恋爱过程中的道德责任感。
恋爱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有许多恋人在一起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而是为了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成游戏,三角恋、多角恋油然而生,伴随着两个人交往,性问题也开始发展,婚前性行为逐渐增多,未婚先育的问题屡见不鲜,而且每年还在增加。大学校园外的旅店、日租房层出不穷。这样的情况怎样能与道德无关呢其次,大学生经不住金钱、权贵的诱惑,为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当今最流行的词汇,而且在一些娱乐场所,大学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成了大学生的最新理念。恋爱与大学生道德影响具有两重性,积极高尚的爱情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与此,庸俗的爱情使大学生留恋或追求低级趣味,甚至行为越轨。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念是事业、爱情奋发向上的源泉。
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树大业的人都能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作为青年大学生们更应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多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大学生不能因为好奇而过早涉入爱情,更不能以爱情为托词,来满足自己寻求刺激的心理。当爱情真的降临到你身上时,要进行理智的思考,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恋爱观实际是人生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恋爱观,加强教育和管理,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5、学会识别爱情,注重保护自己。
在爱的时候,恋人的智商几乎为零。有许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优雅的动作、高贵的气质欺骗着无数无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纯洁的恋爱动机里,尤其是女性同学更应该注意,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爱的她,天下也没有不劳而获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运落在你的身边,你一定要识别它的真伪,不要成为爱情的牺牲品。真爱是不需要任何承诺的,有承诺的爱情就预示着即将走到尽头。两个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实感,只有这样,爱情才会结出美丽、灿烂的花环。
总之,当代大学生在受到外界因素、周围环境影响的同时,必须培养自身道德,法律规范的修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有助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渐成熟、完善;有助于大学生处理好学业与爱情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有助于大学生寻求自我真正的爱情,盛开幸福的爱情之花。
大学心理恋爱学论文范文汇总篇十二
可能很多人好不容易让妹子答应做自己的女朋友,就非常害怕失去了,于是就非常听从妹子的意见,就想对她好。加上两个人的新鲜感都非常强烈,迷恋的感觉也让男人们迷失自己。于是,男人们选择了“附庸”妹子,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
而一些男人呢?面对妹子的要求,他觉得两个人相爱并不能影响自己坚持的一些事情。比如不能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职业规划的发展,他经常拒绝妹子的一些无理要求,妹子有时候觉得这个男人有时候能很贴心,但是都是在不违背他必须要做的一些事情的前提下。虽然有时候被拒绝不大高兴,但是也能理解他。慢慢地看着他取得一些小成绩,她也为他高兴,甚至开始支持他。而支持他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似乎更加好了一些。
上面的两种只是一种假设,不过我不得不说,很多时候面对妹子的要求和你自己的生活或者理想,你需要有一些坚持。可能你的坚持会让妹子很不开心,但是不管她理解与否,你不能成为她的附庸。
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你想要完美的爱情,往往只是会失去爱情。不单单是爱情,很多事情也是如此。比如老板为了更多地赚钱,肯定更喜欢员工别受家里的影响能正常上班,没事就加班。但是你呢?需要有自己的生活自由和空间。当我们只会听妹子的意见的时候,你就慢慢失去了吸引力。
妹子一开始看上你,一般都是因为看上你比她优秀的地方,觉得你可以保护好她,给她幸福。当你完全听话与她的时候,她就会慢慢在你身上在不断优势,慢慢失去了信心。可能她觉得你一直很听她的话,她知道自己慢慢对你失去感觉,只是看在你围着她转,她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出在哪里。
每个人,只有你自己能活出自己的个性和理想,可能一开始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你,她也不懂你,但是你还是需要有独立的自己,有独立的人格,不要只会听她的。
在感情上,妹子为了她内心的那种安全感,她经常都希望你完全被她掌控着。而你呢,往往会希望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这种矛盾往往是无法调和的,而一旦你放弃了自己,完全被她掌控,她慢慢有发现你没有之前有趣了,也变得无聊了,慢慢就开始失去了对你的兴趣。
为了讨她欢心,你改变了很多自己原有的习惯。而她却觉得你越发无趣,跟你待着一起很无聊,久而久之你们的关系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在恋爱的过程中你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大学心理恋爱学论文范文汇总篇十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大学生处在读书生涯与社会生涯的转型阶段,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更为值得关注,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主动了解社会,正确认识社会,从而不断调整自己态度,行为,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把社会实践与心理健康工作相结合,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才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因缺乏社会实践而引起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许多心理问题,诸如学习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关系紧张,理想与现实冲突,考研与就业焦虑,经济困难等等,但因缺乏社会实践而引起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我意识冲突。
进入大学以后,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虽然如此,因只有学习经历少有生活实践经历的中学毕竟对人生的认识较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些大学生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不够稳定,在这一时期内,他们会经常产生一些自我意识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冲突。第二,独立的我与依附的我的冲突。一方面,进入大学离开了父母还存在依赖心理,另一方面,不断成熟的自我渴望独立。同时,自己对自己有理想与规划,从单一的学习价值评价体系变成到综合的能力价值评价体系,大学生对生活的憧憬与现实还存在距离。
2、人际关系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大学生只学习,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一方面,渴望交朋友,希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不能正确的摆正心态,缺乏人际交往技巧,这都容易使他们陷入人际交往误区。正是因为这种高期望值与低成就值,造成心理巨大落差,使得人际失调,嫉妒,自卑等心理问题频频出现。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了社交恐惧症等各种心理疾病。
3、就业心理问题。
高年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在求职道路上一片空白,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没有合理的自我定位,面试时回答问题没有思路等,导致找工作频频受挫,出现自我矛盾和迷茫,自尊心受伤,就业焦虑等心理。许多学生表现出经验不足,承受能力差等问题,稍遇挫折就容易走上极端之路。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社会实践的作用,大学生对自我的心理定位也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找到人生目标。
进入大学以后,脱离了异常忙碌的高中学业生涯,进入了可以自由支配很多时间的大学生活,很多人突然迷失了方向。大学生活的迷茫,理想我与现实我的模糊不清。如果参加社会实践,能够了解在社会上有什么职业适合自己,能创造社会价值,自己最感兴趣,自己在专业领域还欠缺什么技能。从实际经验中找到自我定位,明确自我方向和目标,给未来的自己做个设计,及时弥补专业上的不足,大学生活就此丰富多彩起来。
2、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和学校的过度保护让他们带着对社会的渴望和恐惧走进校园,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也不知道社会中会有怎样的挫折等待着自己。正因为如此,他们有的缺乏自信,没有勇气从事自认为不能完成的事情,即使一点点难度也会将他们吓跑,有的又盲目自信,认为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自己,低估了事情的难度导致失败。社会实践是建立真实自信的最好武器。在实践中大学生能找到自己的长处,认识自己的不足,及时商讨补救措施。有了对社会的认识,有了对社会的实践经历,学生就不再会对社会感到恐慌,对自己充满不信任了。
3、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减少情感障碍和社交恐惧。
要想改善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减少人际交往困惑,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多与他人接触,交流和沟通,而社会实践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在社会实践中,经常是小组开展活动,小组成员必须相互交流,分工协作,这都是他们有了交往的空间和自由。为了使实践顺利进行,成员之间必须互相配合,遇到矛盾和分歧必须协商达成一致。这样有助于正确处理情绪矛盾,减少情感障碍。同时,社会实践的经历,增强了大学生与人交往的情景,增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耐受性。由于在社会实践中,不是为了交往而交往,而是为了活动内容而交往,可以使注意力转移到活动上,不至于是交往过于紧张。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学到其他人的交往方式,提高社交能力,减少对社会交往的恐惧。
4、社会实践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
求职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通过大学期间的认识和改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乐观自信的心理品质,增强抗挫能力,减缓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抗挫折能力差,因此提升抗挫能力就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关键。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在实践中寻找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办法,从而培养大学生面对挫折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挫折承受力。同时专业性很强的社会实践,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久而久之,今后面对招聘单位方可信心十足。
5、社会实践有助于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成功指标,而今我国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不容乐观,除了没有清晰的目标以外,不能持之以恒,是最突出的问题。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建立大学生完善的人格。
四、如何通过社会实践更好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服务。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立足于大学生服务于大学生,能更好的为大学生就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实质帮助和有利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让其更好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1、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不仅仅是专业的社会实践,更是大学生寻找自我缺陷,完善自己人格的一个途径。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现自己能力和性格上的缺点,然后针对这些缺点,在实践中有针对性的锻炼自己,通过社会实践来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人格。
2、丰富大学生第二课堂,充分开展学生会工作与社团活动。
校园是一个小社会,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过度,需要从校园社团活动开始。在学生会与社团活动中,每个同学通过自我定位,竞选,工作实践找到自己适合做的学生干部岗位,也是提高适应能力的一个过程。同时,学生会与社团活动中,锻炼的组织协调能力,交际能力也锻造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硬的基础。
3、学校组织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月、周。
学校是多元文化的聚集地,除了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习活动,社会实践月、周等,也更能直观的使学生们提前进入社会,进行实际操作阶段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自我定位,发现自我价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社会观有着积极的影响。
4、学校开设社会实践与就业指导课。
除了实践和第二课堂以外,学校可以开设社会实践与就业指导课,从理论上分析社会现状,专业情况,社会实践与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如何解决的途径。帮助大学生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康德说,有知觉无概念是茫的,有概念无知觉是空的”只有有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实践也更需要理论知识来总结拔高。通过社会实践与就业指导课,明确理论目标,有更清楚的认识,从宏观上把握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
结语:
总之,社会实践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培养学生成才的有效方式,自然要承担起调节大学生心理,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工作,必须进一步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整合和利用学校已有资源,创造一套实用有效的机制,最终实现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心理恋爱学论文范文汇总篇十四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的微妙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以性心理和“网恋”心理为基础的“恋爱”心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新的条件下,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状况,并积极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大学生青春期和性意识萌发提前,性自由、性渲染、性暴露及黄色书刊的增多,促使当代大学生的性态度日趋开放,传统性道德监督约束力下降。性,作为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它与人一生的健康和幸福密切相关,特别是作为处于青春期的高知群体的大学生,他们正处于个体性成熟的旺盛期,这一时期的个体性心理、生理的发展,充满了风险和最具挑战性,他们的性健康问题值得我们加倍关注和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的性心理和“恋爱”心理发生了显著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飞速发展,网上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知识、新思想和新观念的拥有者,有更多的条件参与网络生活。“网恋”在大学生当中已不再是个新鲜词。大学生“网恋”现象在校园中已屡见不鲜,引起了诸多的感情、心理和社会问题。因此,在新的条件下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状况,并积极做好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大学生已步入青春期,在性的发育上由于下丘脑和垂体前叶迅速发育,促性腺释放因子和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性腺激素的分泌水平相应提高到成人水平,性开始成熟。随着性发育日趋成熟,大学生的性欲意识越来越强烈。但是他们既是成熟的,又是不成熟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并没完全成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恋爱态度以及他们对恋爱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都是不成熟的”。
2004年1月28日,全国大学生性文明调查结果在成都揭晓,超过60%的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该调查是由“中国当代大学生性现状及性教育实践探索”课题组实施的,共对全国26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大学生性文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表示双方愿意就可以有性行为的占32%,表示只要基于爱情就可以的占20%,表示有助于适应未来婚姻生活的占7%,表示只要能结婚则无妨的占8%,四项加起来超过了60%。与1990年全国性文明调查的数据比较,大学生认为“会引发社会问题,应受道德谴责”的比例有所下降;认为“双方愿意就可以”的比例上升了26%。面对心爱的人提出的性要求,大学生采取的态度依次是:60%的人“晓之以理,帮助克制”,13%的人“冷静地断然拒绝”,12%的人“怕失去他(她)而委身求全”。在对待婚前性行为问题上,女性更为谨慎:70%的女大学生在对待恋人的性要求时,会从理智出发,既力求维护自己的“性纯洁”,又力求维护双方感情而“晓之以理,帮助克制”;坚决维护自己的“性纯洁”而“冷静地断然拒绝”的比例是男大学生的3倍。
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对婚前性关系表示理解。大学生们已到了身体发育成熟的年龄,心理上则更加早熟。在谈恋爱过程中,性的需要是很自然的事,他们大多都希望有灵肉统一的爱情。然而,由于中国社会对性问题依然讳莫如深,青春期教育也很欠缺,大多数大学生仍然是观念现代,而行动保守。因此,性冲动和性苦闷仍常常困扰着他们。一位大学生说,我们周围的空气太紧张了,所有的人都怀着罪恶感来看这个问题,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因此我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另一位女大学生总是趁周末室友回家的机会和男友同居,内心的紧张、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周围的压力总使她有一种犯罪的感觉。因此,“性与健康”的一位大夫说,这一代年轻人“既不像他们的先辈们那样单纯无知,也不可能完全像西方的20世纪6o年代那样,毫无顾忌地追求性解放,他们只能在夹缝中苦苦煎熬”。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一项网上调查,2001年在中国互联网用户中,l8—3o岁青年占85.98%,而上网人群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4.67%。据清华大学的一项抽样调查,大学生上网率高达88%。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任何新奇事物都有好奇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网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同样吸引了大学生。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恋这种特殊的恋爱方式,正在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缘分天空”。2003年3—4月,一项相关调查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展开,本次调查采用偶遇式的调查方式,在上述大学的本科生中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16份。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占52%,女生占48%,年龄最大者25岁,最小者17岁,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分别占62%、27%和ll%。调查显示,超过4o%的大学生相信网恋有成功的可能性,超过60%的大学生对网恋持中立态度。大学生网恋心理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
为了考察大学生的性格倾向,笔者对他们的性格进行了大致归类,将选择“勇于尝试,敢为人先”的性格归为“前卫”型,选择“等其发展成熟,再作决断”的归为“理性”型,选择“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的归为“从众型”。调查数据显示,在有网恋经历的38名大学生中,“理性型”网恋者占53%,比率要略高于“前卫型的网恋者(占45%)。可见,性格“前卫”并不一定更容易网恋。调查还发现,网恋大学生中有55%的人都曾有失恋经历。这说明,曾经在感情方面受过创伤或是失恋过的大学生更容易尝试网恋。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隶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处于“爱与隶属”需求层次的大学生,更需要别人的接纳、关爱、欣赏和理解。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这种需求或是在这方面遭受挫折和创伤时,就会将这种需求转移,寻找其他途径补偿。网络的适时出现恰好迎合了大学生的这种需求。
通常,同龄群体的行为具有从众性,在网恋问题上也同样如此。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占92%)有过网恋经历的大学生,其周围也有人有过类似经历。从人际互动的角度上说,家庭背景、思想观念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的同龄人之间,最容易彼此发生人际吸引和人际影响。大学生都是2o岁左右的年轻人,学习能力强,而且彼此朝夕相处,周围环境特别是同龄群体的影响就会更加显著。看到自己周围的同学网恋,虽然自己主观上并没有刻意盲从,但网恋却占据了潜意识中的一定空间,一旦有机会,就更容易去尝试。正是这种同龄群体的示范作用,使得尝试网恋的大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网恋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这个结论和我们的。
经验。
相符。毕竟,来自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大学生“触网”时间更长,对新兴事物有更少的排斥心理,网恋也就更有可能。而那些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乡村的大学生,则更容易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思想保守,做事循规蹈矩,在情感问题上更倾向采用传统的方法。
网络是个虚拟世界,这个世界与现实世界有很大差别,大学生在网上可以展现自己的虚拟人格,这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格在网络中出现。但有些大学生在网上虚设了一个自我,想以这个虚设的自我,获得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获得的爱情或得到一种自我满足。这对于能够控制自如地进行网上人格或现实人格转换的同学来说不会有什么问题,反而是一种解脱现实压抑、调节心理平衡的好办法。但有些大学生却无法将网上人格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格灵活转换,渐渐地造成了自己人格分裂或其他障碍。网络爱情总是带有太多的虚幻性,可信度太低,好多“网恋”者大都是带着面具游荡网坛的人。这些人不用解释,因为在网上,解释与掩饰的区分度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况且,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有关网络的法律体系来对网络生活进行有效的约束与管理。现在唯一可以借助的是网络道德的隐形准绳,而这又毕竟是“无形”的。坦率地讲,网民的素质还尚需怀疑。因此,在没有法律保障下的“网恋”,犹如雾中之花,水中之月。在有关网络的基本法律体系完备以前,这始终是一个基本的网恋倾向,希望此问题能引起广大热衷于“网恋”的大学生的警觉。
针对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中所发生的显著变化,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灵活新颖的方式,正确对待当代大学生“性”心理发生的变化和“网恋”心理出现的新趋向。
首先,端正恋爱态度,摆正爱情位置。对大学生加强爱的教育,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是恋爱生活的基础。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爱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为爱情而活着是苍白的。明确坚持学业第一的观点,要使大学生理解,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事业息息相关,也是爱情美满的基础。那种抛开学业谈恋爱的做法,不仅有碍成就事业,也难以获得幸福的爱情,因此不仅是愚蠢的,也是可悲的。
其次,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经常组织一些课外兴趣小组和集体活动,既可以增强体质,锻炼体魄,又可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心理,都能有效地转移和宣泄青年期性冲动。同时,青年期个体经常涌现的性冲动,无论来自个体内还是外界因素引起的,都必须有合理的途经加以疏导。对于人格成熟的人来说,适当的意识调节和合理的升华作用都是有效的处理方法。而事实上,任何健康有益的兴趣活动都是转移、宣泄性冲动的有效方法,都可以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心理。把性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也是增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如上海大学商管学院邓研会策划主办的“心跳回忆——邓研会与你共谱春季恋歌”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活动在轻松幽默的气氛中展开,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就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进行深入探讨。心理辅导老师和学院辅导员老师作为嘉宾一起与同学参与讨论。通过访谈主持人的现场访问,嘉宾老师们与同学分享各自的心路历程。校园歌手恰到好处的歌声引起共鸣,爱情测试游戏将师生互动推向高潮,由学院邓研会成员自编自导自演的dv作品作为活动的一个亮点,使同学在别开生面的爱情课堂中有所收益。
再次,开展对学生的婚恋教育,正面引导大学生对“网恋”的认识。对学生的婚恋教育是一项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共同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针对大学生青春期的特点,绝不可以打击压制,亦不可坐视不理,而应该正视、处理好“网恋”这一问题,使学生从思想和心理层面加深对“网恋”的认识。
最后。应加强大学生性心理、性道德和人格教育。性心理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性欲和性冲动,正确理解性欲受社会道德规范所制约,受法律约束。性,不仅是个人的生活问题,也是严肃的社会问题,做好性适应的平衡过渡,自觉地控制性欲、性冲动。性道德是个体道德的一部分,也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结果,道德观念的内化要经过外在的教育,引导他们多了解我国的国情及所负的社会责任,使他们在大学生活中有健康的择偶、恋爱心理,认识婚前期性行为对当事人的不良后果,学会用自尊、自强的心理对待恋爱期的挫折。同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卖淫、嫖娼等非法活动。因此,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特别是性教育工作,必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以便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性与人格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兼容而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人格作为个体各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包含了性心理的因素,性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格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个体任何性的活动都反映出其人格的特质。人格的成熟与否又影响到个体性心理的发展水平。弗洛伊德在他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曾经把人格的发展等同于个体性心理的发展,足见性与人格之间的密切关系。把大学生的性教育与人格教育结合起来,就是要结合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其进行社会价值观、道德意识、性别角色、个人意志品质、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培养教育,以协调性心理发展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缩小性成熟与人格成熟之间的不平衡。与此同时,也要提高性心理素质,促使个体性心理的发展能够在适应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意识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自我意识的调节,进而促进人格的健康、稳定发展。
总之,对当代大学生所存在的恋爱心理问题,正如我国著名性学专家吴阶平教授所言:“不以好奇去开始,不以发生为懊恼,已成习惯要有克服的决心,克服以后不必担心。这样便不会有任何不良的后果。”这样才能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促其身心得以健康地发展。爱情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活又往往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怎样处理好两者关系,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人生课题。
大学心理恋爱学论文范文汇总篇十五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爱情究竟意味着什么?在课程繁重的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为了理想和追求,禁锢了爱情。而大学是一个相对自由自主的环境,于是爱情被解放了出来,变得光明正大起来。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恋爱已经是一门大学时代的必修课。
(一)生理发育成熟。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8-23岁。而这个年龄段的男女青年正处于性生理发育完全成熟时期,性意识明显增强,恋爱的欲望变得空前强烈。
(二)少了约束。家长觉得孩子长大了,不应该过多干涉孩子私事,少了念叨和干涉;老师是只要学生们不违反校规校级,一般不会干涉他们的个人生活;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觉得自己是成年人了,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恋爱便成了很正常的行为。
(三)好奇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生理和心理也逐渐成熟起来,对异性也越来越好奇。他们渴望了解异性,渴望被异性了解,恋爱的欲望更加强烈。
(四)从众心理。对于当代大学生都有一个从众心理,那就是看到自己身边的朋友、室友等都有了陪伴,有人关心,心理会有一定程度的失衡。还有一些大学生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而加入恋爱的行列。因此,很多大学生都是因为心理失衡而恋爱,因为别人而恋爱。
(五)排解寂寞心理。当代大学生大多都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内心孤独寂寞。加之大学的生活学习环境都比较自由,空闲时间很多。特别是周末或节假日,同学们各忙各的,寂寞心理更加强烈。而谈恋爱就成了一种的消除空虚寂寞的好办法。
(六)价值追求。随着偶像剧的轮环热播,爱情的味道弥漫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学生正是追剧的群体,他们渴望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恋人。他们会在碰到聊得来的异性对象时努力开始发展,成就一段恋情。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方式各式各样,那他们的恋爱心理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一)自主性强。当代大学生在涉及到恋爱的问题上,一般个性突出。他们大部分重感情、易冲动,不受传统习俗的约束。在和恋爱对象确定关系前,一般不会征求双方父母的意见。
(二)恋爱动机简单化。当代大学生想法简单,没有经历太多世事,恋爱过程中想得很少,更没有考虑到将来是否结婚。他们恋爱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心理需要爱和被爱。
(三)自控力与耐挫力较弱。当代大学生,特别的女大学生,一旦开始一段恋情,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感,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他们一般对恋爱对象都十分的依赖,有一点点波折就会十分痛苦,很难走出来。
(四)恋爱盲目性较大。大部分大学生在恋爱中不知道爱是什么。他们跟异性交朋友谈恋爱,只是把这种经历当作是一种实践活动,为以后的恋爱打基础。有的大学生在校期间谈了很多场恋爱,盲目性很大。
(五)恋爱公开化。在电视电影的带动下,在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恋爱方式摒弃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内敛含蓄、深沉唯美的精髓,更多的是随意流露自己的情感。他们乐意公开场合手拉手,甚至搂搂抱抱,卿卿我我。
(六)浪漫色彩浓厚。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更多的是展现自己好的一面,给恋爱对象留下美好的印象。但是他们更多的是在乎那种爱慕之情和对人生的美好愿望,就想这样一直爱下去,没有婚嫁的想法。这种恋爱的浪漫色彩,掩盖了太多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缺乏磨炼和现实基础。
恋爱是一种人生艺术。大学生的恋爱因为心里动机不一样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根据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可以把他们的恋爱类型概括为以下几种:
(一)比翼双飞型。一般这类学生都基本具备成熟的人格和健康的恋爱观。有一定的感情基础,能理智的处理感情,能正确的引导爱情,恋爱关系比较稳定。能把爱情转化为生活学习的动力,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促进双方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二)心理慰藉型。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时期,渴求被关注被理解。当身边的环境不能满足这种被关注和理解的心理需要时,一部分学生就会用恋爱的方式寻找异性的救援。这种在外来看来是谈恋爱,对他们自身而言不过是寻找心理的慰藉,排除内心的孤独罢了。
(三)生活实惠型。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毕业找工作是他们最为关注的事情。恋爱也成了他们今后何去何从的手段。这部分学生非常关注对方的家庭条件和发展前途。也许彼此之间爱慕之情一般,但是为了自己能搭上一艘顺风顺水的船,于是开始了恋情。
(四)浪漫理想型。这部分学生一般感情较丰富,却缺乏冷静的思考。浪漫的爱情对他们来说就是生命的源泉。像大部分琼瑶剧中的男女主角,他们把爱情想得非常美好,一旦认定了某个人,就会奋不顾身的追求,甘愿为对方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这部分同学一旦感情受挫就会非常痛苦,难以自拔。(五)心理攀比型。这部分大学生往往精神世界不充实,恋爱只是证明自己的能力和魅力,弥补空虚的精神世界。于是他们与异性交朋友、谈恋爱,为的只是精神需要,满足卑微的自尊。特别是当看到身边也许还不如自己的同学朋友都双双对对,就觉得恋爱成了一种攀比。
(六)情欲型。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露骨的性爱描写及演艺刺激着大家的眼球。一部分大学生在青春期荷尔蒙的指示下对性充满着渴望,并进行真实大胆的尝试,追求性爱刺激。于是,一种以满足性欲望为目的的恋爱心理由此产生。这部分大学生把恋爱当做娱乐,逢场作戏。交往过程中注重外表,追求感官上的愉悦,无视爱情。
(一)提高心理素质,正确认识自我。一切成功都始于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恋爱心理的前提。大学生在恋爱中,往往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他们可能会因为爱情变得很盲目,过高或过低的评价自己,产生盲目乐观、自以为是抑或是有自卑心理,妄自菲薄。所以,健康的恋爱要求大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作为知识大学生的价值和尊严,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以增强恋爱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恋爱观是指对待择偶和爱情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对于大学生而言,我们提倡的是树立科学的无产阶级的恋爱观。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志同道合的爱情。
大学生恋爱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只是在恋人的选择上应该以志同道合为前提。这样才能把恋爱和生活有机的结合,使得爱情和失业都能丰收。
2、弄清爱情与学业、事业的关系。
爱情是人生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一定要清楚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热恋的中的人儿总是认为爱情便是一切,殊不知没有事业的爱情不会长久。因此,大学生应该把学业放在首位,爱情服从于学业,促进学业的进步。大学生恋爱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卿卿我我而忽略了学习,否则爱情之花难开长久。只有爱情与学业、事业相结合,才有旺盛和持久的生命力,才会真正开花结果。
3、懂得爱情是责任和奉献。
爱情不是得到和占有,而是责任和奉献。一般来说,一个人必须要对社会尽应尽的责任,还必须对家庭尽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属于私人生活的性质,主要依靠道德的修养和自觉的责任感来维持的。而大学生一旦选择恋爱,就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的精神,才能获得真正的爱情。
(三)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
大学生恋爱本身是一件风险极高的爱情赌注。因此,提高爱情受挫折抗打击能力非常重要。主要通过增强理智、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来应对挫折。当真正面临失恋或者理想的恋爱对象拒之千里等情况时,能通过适当的情绪调节和转移,来减轻痛苦,努力使自己变得勇敢和坚强,为以后的恋爱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四)矫正恋爱中的不良行为。
大学生在恋爱中,有些行为应该给予矫正,如亲昵过度、三角恋和婚前性行为等。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形成健康向上的恋爱心理,这样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1]张丽宏,赵阿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
[2]朱梅。大学生健康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1999.
大学心理恋爱学论文范文汇总篇十六
男人很容易被女人吸引,但他分得出哪种渴求出于性还是爱,大概知道能从她身上得到什么,而男人爱上一个女人,不一定对她有强烈的亲热冲动,反倒对一些他只是喜欢而不爱的女人,冲动更大些。下面就为您整理10条经典男人恋爱心理:
1、男人在感情的王国里,绝对是个昏君。女人只要肯奉承,他什么都答应。
2、男人很容易喜欢一个女人,却不轻易深爱一个女人。
3、男人普遍喜欢外表温柔的女子,宁愿把精力花在事业或其他地方,也不愿全用来征服女人。
4、男人都不太重视对自己太好的女人。
5、男人都怕女人死缠烂打,但喜欢用同样的方式对付没追上的女人。
6、男人的梦想之一,是拥有可以超越友谊界限的红颜知己。
7、男人会以很理性的态度取舍爱情,就算他感性上很爱一个人,但当他清楚她并非一个好妻子时,他会放弃她,另找合适家居生活的那一个。男人认为恋爱和结婚是两回事,很多时候,他拖延结婚,根本原因就是他认为身边的女人不是想像中的好妻子。
8、男人对妻子的要求,可能比对恋人更低――在外型上,在性格上则更高。
9、懂得欣赏聪明女人的男人不多,和她们在一起,男人总觉得缺乏安全感受。
10、当有喜欢的女人在场时,男人会有如下表现:话多;显得聪明些;比平日慷慨;会把话题扯到得意成就上;会刻意显露平时少见的好心肠;多说一些自以为好笑的笑话引大家发笑。
以上为您介绍的10中男人恋爱心理您都了解了吗?男人恋爱心理并不是天机不可泄露的事情,很多时候男人喜欢女人的表现总会通过他们的小举动表现出来。要想找到真正适合你的好男人,不妨掌握“看透”他的谈恋爱技巧吧。
大学心理恋爱学论文范文汇总篇十七
爱情是大学校园经久不衰的话题。从恋爱的含义、大学生恋爱的动机以及恋爱的特点进行逐步分析,并提出正确对待大学生恋爱的对策,一是建立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引导大学生端正恋爱动机,三是增强大学生抗失恋挫折的承受能力。
古往今来,爱情都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在大学校园里,爱情更是得到了社会、家庭、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十分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在大学期间谈过恋爱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80%,而且女生的比例还要略高于男生。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爱情不是树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而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心灵沟通。婚姻家庭大辞典里对爱情是这样描述的:爱情是存在于人类两性之间的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人类男女间基于生命繁衍的本能和确保身心最大快慰而产生的互相倾心和追求的生理和社会的综合现象。
本文认为,所谓爱情就是男女之间基于生理的、心理的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形成的最强烈、最真挚、最持久的吸引和倾慕之情。首先,爱情是在男女之间产生;其次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包含认知成分,不等于低级情绪;第三爱情有其生理基础,包含性欲和性感在内,不等于纯粹的精神恋爱;第四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恋爱心理,则是人们在生理成熟、心理发展的基础上和在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以自我意志为标志,表现出来的对异性的好奇、接近、恋爱等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1]。
大学生的恋爱与社会上的一些恋爱不同,它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阶段、特定的人物之间产生的。大学生的恋爱相对于成人的恋爱来说显得更单纯、非功利化一些。但随着校园逐渐融入社会之中,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也显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一)生理发育成熟。
当前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处在18岁~22岁之间。生理学认为,这一年龄段的青年人生理各方面变化仍处在迅速发展阶段。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在生理的各方面都基本发育成熟或趋于成熟。生理上的成熟,特别是性器官的成熟和第二性特征的发育,必然导致性意识的萌发和觉醒,导致对异性向往、追求和爱慕的情感产生。这是人类的自然属性,也是爱情萌生的原始契机,是大学生恋爱的内驱动力。
(二)情感需要。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一方面他们渴望与人交往、渴望他人理解,另一方面又存在非常强烈的表现欲望,渴望展示自己。尤其在有异性的场合,会千方百计地展示自己的优点和能力,表现得会更加出色,在与异性交往时会出现一种愉悦感,提高心理兴奋程度。所以,当他们遇到理想的恋爱对象时,就寻找机会进行试探与追求。有调查显示[2],在恋爱的主要目的上,有58.40%的大学生选择了“感情寄托”,说明情感的需要是导致大学生恋爱的主要因素之一。
有研究表明[3],恋爱并不完全是出于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也有其他非感情因素,如“孤独”、“空虚”、“寻求享乐”、“功利”等动机。另外,大学生在恋爱方式上也逐渐多元化,开始出现“快餐式”的恋爱、功利式的恋爱、网恋等。在处理失恋的方式上,也存在很多不理智的方式,有些甚至采取极端的方式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三)心理因素。
导致大学生恋爱的心理因素非常多。首先,渴望与好奇是导致大学生恋爱的首要因素。未知的事物对人来说总是神秘的,充满了诱惑力。再加上许多影视作品对爱情故事的渲染,对于许多没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来讲,尤其具有诱惑力。所以当爱情来敲门时,他们就会去尝试一番,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好奇。
其次,从众和攀比心理。个人在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被称为从众心理。有的学生本来没有谈恋爱的念头,但是看到周围的同学谈,就会激起恋爱的动机和行为。尤其是同宿舍的几位同学,一旦有人开始谈恋爱,其他人也会陆续谈起来。另外,有的学生谈恋爱则是为了攀比,满足虚荣心。比如,有的学生看到同班同学找了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的对象,其他人也会想找一个超越别人的对象,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却不多考虑双方的兴趣、性格、背景是否合得来,是否有共同语言、目标和理想等。
最后,摆脱孤独与寂寞也是导致大学生恋爱的因素之一。现在大学生大多是远离父母亲人来异地求学,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常常会产生一种无助、孤寂的感觉。另外,大学生还常常面临人际交往、择业就业、学习考试的压力,使他们产生压抑感。而只有恋爱,与异性建立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可以转移注意力,也可以借助恋爱来摆脱孤独感。
(四)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网络时代为信息的传递创造了最快捷简便的渠道,加之大学生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参加,他们正逐渐融入到这个社会中去,并受其影响。如西方的恋爱、婚姻价值观念正逐步通过其影视作品、网络媒体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使价值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部分大学生价值观中的消极因素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如一味追求享乐、没有责任心、游戏人生等。中国人婚念观的改变、家庭矛盾的冲突对大学生也是个冲击,因此,他们既渴望婚姻,要建立在符合个人意愿的感情基础上,又不免受到西方婚恋观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在是否恋爱、如何恋爱等问题上产生诸多疑问,难以抉择。此外,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分层化,使得人格还不完善的大学生在面对恋爱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4]。
(一)恋爱行为公开化、恋爱年纪低龄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恋爱也呈现出了随社会变化而变化的特点。首先,大学生的恋爱时间前移,出现低龄化。很多大学生在刚进入大学很短的时间内,如一两周的时间里就开始了恋爱,这种恋爱常常是盲目的,一见钟情式的,没有感情基础的恋爱。其次,大学校园里恋爱的人数增多。在大学谈恋爱被认为是一种很时尚的行为和潮流,有的寝室甚至多达三分之二的学生处于恋爱或即将要恋爱的状态。第三,恋爱的行为公开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开放,大学生的恋爱已经司空见惯,已经被学校、学生和家长所接受,因此,大学生的恋爱已不再是遮遮掩掩,见不得光的行为,大学校园随处可见情侣一起吃饭、上学。
(二)恋爱关系过程化、恋爱结果脆弱化。
大学生毕竟还没有迈出校园,尤其在经济上、事业上没有独立,因此,对双方的爱情并不会有真正的物质基础保障和承诺。在一项以“大学期间谈恋爱的主要目的”的调查中发现:28.3%的大学生选择“体验爱情的幸福”,37.6%选择“充实大学阶段的生活”,11%选择“将来结婚成家”,由此可见,大学生注重恋爱的过程,而不注重恋爱的结果。因此,大学生的恋爱常常强调的是爱的“现在进行时”,把恋爱与婚姻相分离,不考虑爱的“将未完成时”;谈恋爱不以婚姻为目的,常常只是寻求感情寄托,恋爱成功率很低;“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毕业就分手”等口号在大学生中逐渐被接受。
(三)恋爱动机多样化,婚恋观念开放化。
有研究表明,大学期间有过恋爱经历的占70%,其中37.4%的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在于消除寂寞,57.6%的大学生认为恋爱的目的是“体验爱情的幸福”、“充实大学阶段的生活”、“赶恋爱的时髦”等,追求的是“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将爱情进行到底”仅仅是校园爱情童话。
大学生恋爱在大学校园里是不可能杜绝也杜绝不了的现象,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对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要对症下药,正确引导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建立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健康向上的、丰富多彩的、充满乐趣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并且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应该采取各种活动,如定期开展讲座为学生传授恋爱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业、生活和恋爱之间的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和情操,吸引和转移学生的注意力、目光和兴趣,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校园活动中,降低学生恋爱的几率。
其次,引导大学生端正恋爱动机。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感情,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精神生活,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是,爱情也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学生应树立“只有拥有正确的爱情观,才能寻求到和建立起美好爱情”的观念。学校、社会、教师要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动机,树立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恋爱。如在正确的时间谈恋爱,恋爱时不要以貌取人,不要以经济基础、家庭背景、门第等条件来判断人,而应该将“情投意合”和“志同道合”结合起来,注重恋爱对象的性格、内在品质、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防止恋爱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动机,使大学生能够克服消极因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正确认识和把握恋爱、学业、生活之间的关系。
最后,增强大学生失恋抗挫折的承受能力。失恋是恋爱过程中常常不可避免的,很多失恋学生不愿面对失恋的现实,痛苦万分,大学生应作做好接受失恋并承受失恋所带来的痛苦的准备。大学生应该认识到,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应理智地认识到爱情既然有成功的、甜蜜的,那么也有失恋后的痛苦和苦涩。何况人生的挫折有很多,恋爱挫折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要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学校和教师方面,应该对失恋的学生多加关心和引导,帮助其找出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分析在此次恋爱过程中的得失,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让学生学会在挫折中成长,不断改造自己,磨炼学生的人格和品质,增强挫折的承受能力,迎接更美好的人生。
[1]王俊燕。“90后”女大学生爱情观探究[j]。德育与学生工作,高教论坛,2010,(6)。
[2]袁立。当代大学生恋爱态度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4)。
[3]方小年。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5)。
[4]许金杏。“90后”女大学生恋爱心理探析[j]。社会学研究,2011,(5)。
大学心理恋爱学论文范文汇总篇十八
近年来,大学心理课程在各大高校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其中,关于恋爱心理的内容备受关注。通过学习心理学中的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我对恋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过去的两年中,我通过自身的亲身经历和对心理课教材的学习,得出了一些恋爱心得体会。
首先,互相理解是建立健康恋爱关系的关键。在大学生活中,我们会经历考试压力、社交问题、个人成长等各种挑战,这可能会对我们的恋爱关系产生负面的影响。然而,理解和包容是维持健康关系的基石。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而不是简单地责怪对方。同时,我们也应该坦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通过有效的沟通消除误解和矛盾。
其次,保持个人独立性也很重要。在恋爱关系中,我们可能会忽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成长,沉浸在对方的世界中。然而,长期以来,这可能导致自我价值的丧失和伴侣对我们情感的逐渐淡漠。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在恋爱关系中保持个人独立性,继续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并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成长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关系中实现平衡和持久的幸福。
第三,相互支持是爱情的力量源泉。人们常说,爱是无私的。在恋爱关系中,我们应该准备支持和激励对方去实现他们的梦想和目标。当我们发现对方感到低落或动摇时,我们应该倾听并给予鼓励和支持。相互支持可以增强我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并帮助我们共同成长。
第四,信任是长久恋爱关系的基石。在恋爱中,信任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需要对对方产生足够的信任,相信对方不会背叛我们,但同时我们也需要为对方赢得信任。建立信任需要时间和努力,我们应该展现自己的真实和诚实,同时要遵守承诺。当我们能够相互信任时,我们的关系将更加稳定和幸福。
综上所述,大学心理课带给我了很多关于恋爱的心得体会。通过对恋爱心理学的学习,我明白了互相理解、保持个人独立性、相互支持和建立信任的重要性。这些心得体会使得我的恋爱关系变得更加稳定、健康和幸福。我相信,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在恋爱中应用这些心得体会,我们的大学生活将充满美好和快乐。让我们共同努力,建立健康、成熟的恋爱关系,为我们的未来铺就幸福之路。
大学心理恋爱学论文范文汇总篇十九
目前,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男女朋友之间关系处理的如何,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刻不容缓。本文从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入手,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找到如何调试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是指大学生在生理、心理能量、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对异性的求知、接近、进行恋爱、追求爱情等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1]大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在恋爱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使大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作为辅导员,应该积极正面的去教育引导,消除不良心理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是从众效应,其实也是羊群效应,由于受群体的影响,个人的思想观念或者动作行为,向大多数人的方向变化。羊群的组织很散漫,平时在一起也是胡乱地撞来撞去,一旦头羊动了起来,其他的羊就会不假思索地紧随其后,全然不顾前方有没有危险。其实,谈恋爱也一样,不管自己的理想与择偶标准,看见周围的同学秀恩爱,就有一种抓紧谈恋爱的冲动,特别是同寝室的同学,彼此影响更大。据调查,有16.8%的人谈恋爱是因为“别人都谈恋爱,自己不谈很没面子”[2]。
二是追求虚荣。在很多大学生看来,大学里能谈上恋爱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是有本事、有能力的象征。相反,没有恋爱则是一种无能的表现。特别是有些女大学生,认为有男生追求、爱慕、庇护,才表明自己有魅力;追求自己的人越多,越感到自豪、荣耀。
三是功利心态。读大学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毕业后又将面临找工作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择偶标准日渐功利化,希望找到一个有钱有势的对象,以此来改变自己贫穷的生活,他们把金钱和地位放在第一位,其它的基本不考虑或者考虑的很少。在大学生中,我们经常听到“和他(她)谈恋爱,我很满足,他(她)总是给我买一些贵重的礼物”“其实我爱的不是他(她),而是他(她)的金钱和地位,他(她)可以通过关系给我安排工作。”这里,爱情变成了赤裸裸的交易了。
四是摆脱孤独和寂寞。一方面,大学生远离家乡和父母到异地读书,进入人生的“第二断乳期”,渴望与人交往和亲近。如果这时有异性对他很好,就会很自然的把对家人的依赖,转为对异性的依赖上,以此来摆脱孤独和寂寞,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这种情况女生多于男生;另一方面,大学生相对中学生比较自由,学习负担不是很重,自主支配的时间比较多,有的学生因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而精神空虚,于是想找一个恋爱对象来摆脱空虚,寄托自己感情,这种情况男生多于女生。
五是安全需求。所谓安全需求,表现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如果这些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就会避免焦虑和恐惧。“当这种需要未得到相应满足时,它就会对个体的行为起支配作用,使行为的目标统统指向安全。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可能仅仅为安全而活着。”[3]当代大学生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安全指数不高。正因此如此,他们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所谈恋爱的人身上了。
2.1生理因素。
青春期是性机能发育成长期,下丘脑某些神经细胞发育成熟,刺激脑垂体分泌性腺激素,促使生殖器官的性腺发育,从而分泌出性激素。性激素的主要功能在于刺激性器官的发育、成熟,激发副性特征的发育。由于性激素分泌增多,性机能迅速发展,男女开始强烈意识到两性差别和性意识的觉醒,通常称之为“情窦初开”。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霭理士(henryhavelockellis)在他的《性心理学》中对爱情进行了生物学和心理学总结,他认为:“恋爱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是双重的。第一重的发展是由于性本能向全身放射……第二重的发展是由于性冲动和其他性质多少相连的心理因素发生了混合。”[4]他的论述证明,爱情是在特殊的生物基础上发生的。
2.2心理因素。
所谓爱情产生的心理因素,正如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对人类爱情所述:“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爱情作为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受人的遗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里所指的“遗传”是人的生理因素---性本能,后天因素是指建立在共同目标基础上的情感。具体来说,构成爱情心理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异性之间的互相倾慕。一般认为,爱情的基础是互相倾慕,异性之间的互相倾慕,是爱情产生的内在心理因素。
二是共同的人生观。主要表现为思想感情的一致,有共同的人生态度和志向。这是产生真挚爱情的关键。
三是双方心理相容。主要包括心理和谐、心理互补两个方面,这是协调恋人间关系的最好方法。心理和谐,是双方思想感情、心理特点等各个方面的充分了解与适应。
四是遵循忠贞原则。爱情包含性爱和情爱两个部分,因为有了这两个因素,爱情也具有了排他性,忠贞便成了爱情心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3社会因素。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人们通过网络会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免不了会带来一些危害,尤其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影响更大。我们在浏览网页时,经常会自动弹出一些低级下流、黄色颓废的不堪入目的图片,这会对大学生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使他们的心理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性解放”和“性自由”,进而导致大学生恋爱取向的错位,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现实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可以在读书期间结婚,更不用说谈恋爱了。在校园内,卿卿我我的现象随处可见,这对于还没有男(女)朋友的学生而言,这无非是一种刺激,一种压力。为了摆脱形单影只的生活,他们也开始追求异性,甚至为了成功不择手段。还有社会是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不断对大学生进行侵蚀,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恋爱观。
3.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大学生恋爱观是指大学生对待恋爱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以及对恋爱行为好坏做出的基本判断。[5]爱情,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首先,爱情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双方有共同的价值观,有崇高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彼此互相尊重,互相倾慕,渴望对方能够成为终身伴侣。互相给予、互相提高、共同追求、心心相印,这就是爱情之所以美好无比的秘密之所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收获甜蜜的爱情,那么在择偶时就应该按照“互相给予、互相提高、共同追求、心心相印”这个标准去衡量。金钱、权利、地位不仅不是爱情的标准,有时候还会腐蚀爱情,使得爱情变质。谁都喜欢高富帅、白富美,但这不是爱情的第一标准,更不是唯一标准。因为灵魂美的人更可爱。就像列夫·托尔斯泰(levnikolayevichtolstoy)说的:“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3.2处理好爱情与各方面的关系。
爱情与友情的关系。
正确处理爱情与友情的关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异性朋友之间,亲密度超越了友情界限,就会向爱情发展;但是,如果恋人间失去爱情,那么友情是否还能存在将会是悬念了。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说:“再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再爱的人,也有远走的一天。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一天。该放弃的决不挽留,该珍惜的决不放手。分手后不可以做朋友,因为彼此伤害过。也不可以做敌人,因为彼此深爱过。”所以,如果不得不在爱情与友情间做出判断或选择时,一定要慎重!不要轻易去爱!爱情,不仅仅是诚实、坚贞、美好的,更应该是慎重、理智和严肃的。只有这种爱情,才能带来幸福和快乐,否则,还是选择友情继续吧!
3.3完善心理疏导干预机制,加强挫折教育。
恋爱并不都是甜蜜的,有时也会略带苦涩。比如:暗恋、多角恋、失恋等。暗恋只是一厢情愿,若要发展成爱情,必须向对方敞开心扉。若担心被拒绝,最好是先潜伏到对方的身边,通过观察搞清对方的'情况,然后,再化暗为明,制造巧遇,寻找合适的话题,为以后相处开个好头。其实,一切暗恋要想有好的结果,最终都是明恋,必须有勇气向对方表白,否则趁早作罢。爱情具有专一性和排他性,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而不是三个或者多个。若一旦发生多个,应该冷静理智地去处理,立刻终止这种行为,急流勇退,切莫“脚踏两只船”。
〔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3.
〔2〕林丽菲。当代女大学生恋爱动机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1(1):53.
〔3〕马斯洛着。马斯洛人本哲学[m]。九州出版社,2003.54.
〔4〕霭理士。性心理学[m]。商务印书馆,1997.449.
〔5〕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24.
大学心理恋爱学论文范文汇总篇二十
大学时光是每个人最美好的时期之一,其中恋爱更是让人憧憬的一部分。在这个阶段,心理课可以成为指引我们走向健康、成熟恋爱的重要课程。通过学习心理课,我积累了一些与恋爱有关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
在心理课上,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关于人的情感需求的原理和特点,这也影响到了我们的恋爱观和行为。通过学习和思考,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情感需求,明白了我想要怎样的爱情关系。同时,也意识到了维持健康恋爱关系需要尊重他人的情感需求,不仅关注自己的感受,也要思考对方的感受,才能建立坚固的感情基础。
第三段:学会理性思考与沟通。
在恋爱过程中,情绪波动是常有的事情。而通过心理课的学习,我学会了理性思考和沟通的重要性。在处理矛盾和纷争时,我会先冷静下来,分析问题的本质,而不是被情绪所左右。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沟通习惯,坦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并且倾听对方的意见。这样的健康沟通和理性思考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让双方更加了解对方,增进彼此的感情。
第四段:尊重和包容对方。
在恋爱关系中,尊重和包容是非常重要的品质。通过心理课的学习,我明白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背景和独特的价值观,而这些差异正是恋爱关系中的磨合砥砺。尊重和包容意味着要接纳对方的不同,并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和生活习惯。在恋爱中,我学会了尊重和包容,也更加珍惜与伴侣的相处时光。
第五段:自我成长与适度取舍。
通过心理课的学习,我逐渐认识到恋爱并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付出与收获,更是自我成长与适度取舍的过程。恋爱关系中,我们需要学会独立思考,考虑自己的成长与发展,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做出取舍。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牺牲一些自己的利益,满足对方的需求;而在另一些情况下,我们又需要坚持自己的立场。这样的自我成长和适度取舍,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恋爱观和生活态度。
结尾:
通过心理课的学习,我积累了许多关于恋爱的心得体会。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学会理性思考与沟通、尊重和包容对方以及自我成长与适度取舍,这些都是恋爱中非常重要的品质和技巧。在大学时光中,我们要珍惜恋爱经历,通过心理课给予我们的启发和指导,建立健康、成熟的恋爱关系,让我们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美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自卸货车转让协议书(汇总17篇)
- 销售学院工作计划范文范本(优秀19篇)
- 特色美食村创建方案范文怎么写(实用15篇)
- 学风改进座谈会记录范文范本 学风座谈会总结(6篇)
- 最新核酸筛查应急演练总结范文通用(模板8篇)
- 最新初中教师教学计划文案范文简短(模板9篇)
- 承办全国比赛申请书如何写 参加比赛的申请书怎么写(6篇)
- 最新法学推免申请书(精选15篇)
- 工程涂料包工协议书怎么写(精选17篇)
- 老师换位置申请书 怎么向老师申请换位置(三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