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土地租赁协议书如何写 湖北土地租赁协议书如何写才有效(5篇)

  • 上传日期:2023-01-16 17:28:57 |
  • ZTFB |
  • 14页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湖北土地租赁协议书如何写一

宜则兴, 和则昌。

宜昌, 这是一个求富, 还求活,求美,求和谐, “宜居、宜旅、宜业”的现代都市、美好 家园,让美丽的宜昌永远留在您的记忆里清朝改称“宜昌”,取“宜 于昌盛”之意,是一个有着 2400 多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城。

雄奇壮丽的长江三峡在这片崇山峻岭中绵延了四百余里。

从数千 米以上的高空俯瞰下去, 蜿蜒的峡江犹如一条华贵的玉带飘浮于群峰 与云霞之间。

作为万里长江的结晶,千古三峡的儿子― ― 宜昌,就是镶嵌在长 江三峡这条华贵玉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的三峡西陵峡口, 是举世闻名的三峡 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

气吞山河的三峡大坝就横卧在宜昌市中心城区 的地盘上。它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鄂、渝、湘三 省市交界地, 素以“三峡门户、 川鄂咽喉”著称于世。

宜昌东接武汉, 西连重庆,是进入中国西部的重要入口和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东大门, 处于承东启西的战略部位,是重庆和武汉之间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 市。

宜昌历史悠久,有着 2400 多年的历史,从秦将白起攻打楚国开 始,史书便有了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宜昌号称楚之西塞,是楚文化和 巴文化的发祥地,由于葛洲坝的兴建,带来了宜昌的第一次振兴,实 现了由小城市向中等城市的跨跃, 而三峡工程的兴建给宜昌插上了第 二次振兴的翅膀,宜昌正在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迈进,当然宜昌的发 展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在 1994 年,宜昌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江开放城 市,在长江经济带中宜昌东接武汉,西连重庆,是东部经济科技与西 部丰富资源的结合部,是西部大开发的东大门,也是湖北大角战略的 一个支撑点。

如今的宜昌是全国新兴的工业和旅游城市,是全国知名的水电城,宜 昌下辖五县三市五区,市内有三条主要干道,东山大道,夷陵大道, 沿江大道,自北而南贯穿整个城区,市内横跨长江两岸。宜昌的魅力 就是水的魅力。

宜昌市市域内江河纵横,除长江、清江外还有 10 公里以上的河 流 99 条。宜昌有全湖北最大的水电站-----清江隔河岩水电站,有亚 洲最大的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以及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枢 纽工程,此外还有 300 多座星落密布的中小水电站,拥有如此丰富的 水电资源,如此充分的开发密度,世界上是仅有的,宜昌由此而成为 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基地,世界水电之都。

宜昌山青水秀,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随着三峡工程建成,“高峡平 湖”的出现,这里将形成一批世界级旅游品牌,以长江三峡为代表的 自然风光和以三峡电站为代表的现代工程奠定了宜昌在国内乃至国 际旅游中的重要地位,与之相配合的是以诗人屈原,美人王昭君,圣 人关羽,学者杨守敬为代表的古代名人文化;以巴人遗风、土家风情 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三国古战场、三游洞为代表的历史遗迹和以神 龙架、大老岭、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胜地,构成 了:“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的城市旅游形象,到宜昌看 大坝, 游三峡, 访屈原, 问昭君, 将成为中外游客者的一种时尚追求。

另外在咱们在宜昌有一个非常幸运的阿拉伯数字,从 1——9 之 中,你们猜一猜是哪一个,有人说是“8”,要发;有人说是“6”, 要顺;其实是“3”!惊讶的你肯定要问,为什么是“3”呢?下面请 大家细细听我道来 宜昌之旅也可以称为重温三国故事之旅,因为《三国演义》120 回就有 46 回发生宜昌。在当阳玉泉寺那儿至今还有三怪,一怪是玉 泉山,从山脚到山顶,树木都是一般高,二怪是青蛙在玉泉寺内不鸣 叫。三怪是玉泉寺外小溪不论发多大的水,始终漫不上玉泉寺。

旅游和“3”相关的地方太多了,譬如在南津关有三游洞,又分 为前三游、后三游,前三游是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游于此,后 三游是三苏游于此, 就连其中的至喜亭也是分三层, 呈“品”字形状; 有旅游热线大三峡、 小三峡、 小小三峡; 长阳土家文化有“三民”—— 民俗、民风、民情;如今又热门起“三大溪”——车溪、泗溪和九畹 溪。宜昌有三宝——柑橘、盆景、彩陶,就连市内的南北主干道也是 三条——东山大道、夷陵大道和沿江大道,就连在宜昌开餐馆的只要 和三带边的生意都火爆——譬如山庄大酒店、 山野大酒店和三五大酒 店等等。

在宜昌还有十三怪 1 喜事又哭又闹乐开怀指的是土家女子的“哭嫁”)2 丧事又唱又跳 算悲衷指的是土家的办丧事)3 四月水中桃花开指的是宜昌当地小溪 的一种“水母-桃花鱼”相传是王昭君的眼泪) 4 用电要到外地买指的是宜昌市民用的电是从十堰丹江口水电站买来 的)5 鲟鱼上岸生子回大海指的是修建葛洲坝的原因,中华鲟要人工 打捞繁殖)6 半山坡上设站台指的是宜昌的火车站是修建在半山腰, 宜昌处丘陵城市)7 .轮船航行坐电梯指的是三峡船闸)8 山山水水 在阳台指的是花草盆景)9 石头当宝藏起来指的是三峡奇石)10 草根 当作上席菜指的是学名:鱼腥草,可以做中药,清热解毒。)11 萝 卜饺子馅在外指的是油炸的,不是用面粉做的饺子)12 水果肚脐露 在外指的是秭归的脐橙) 登高壮阔天地间,高峡平湖惊世界!来到宜昌,我们看到万里长 江凿开上游的崇山峻岭冲出南津关, 展现出“山平水阔大城浮”的美 丽画卷, 看到雄踞在城市怀抱中的长江上仅有的两座大坝三峡大坝和 葛洲坝的交相辉映,看到这座承古老传统、挟三峡长风的世界水电之 都的奕奕神采, 看到她那如同奔流不息的长江波飞浪涌的强劲发展势头!

关于湖北土地租赁协议书如何写二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长江三峡游览观光!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是西陵峡口风景区。

西陵峡口风景区位于灯影峡与三峡大坝之间,横跨西陵峡两岸,交通便捷,从宜昌市或三峡大坝出发,陆路经宜莲公路,水路经长江黄金水道均可到达,同时,乘轮渡过江,还可到达南岸的石牌和三峡极顶风景区。西陵画廊由“永远的西陵峡”峡谷风光、江南三把刀、江北的仙人桥和地质公园、西陵峡沿江栈道组成。它以峡谷风光、地质公园为特色,是开展地质科考、书画观摩、观光揽胜、徒步游三峡等旅游活动的绝佳之地,主要景观有震旦纪、寒武纪世界标准地质剖面、世界__三峡石刻、仙人桥、天柱山、三把刀等。

西陵画廊是整个三峡中最为神奇壮丽的峡谷,因而北宋领袖欧阳修留下了“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千古绝唱,陈毅元帅也写有“三峡天下壮,请君乘船游,西陵甲三峡,忘返兴犹稠”的豪迈诗篇。三峡大坝竣工后,从三峡大坝到葛洲坝之间长38公里的西陵峡段将是__不被淹没的峡谷,将保持原汁原味的峡谷风光,是永恒的三峡风光,是寻梦三峡的乐园。西陵画廊北岸莲沱一带的寒武纪、震旦纪地质剖面,是20世纪20_年代地质学家李四光发现并命名的,是全国三大典型地质剖面之一,揭示着地球远古的奥秘。

仙人桥是西陵峡风光的最佳观景点,其附近的峡谷段是三峡最窄处,两岸峡谷壁立千刃、幽深谷底惊涛拍岸,是体味三峡雄奇风光的极佳地段。仙人桥原名天生桥,位于江北岸悬崖上,它三面绝壁,一面临江,在两山之间,凌空飞架,险峻奇特之至,传说是天上的仙女与凡间樵哥一同__时,仙女裙带化成的彩桥。“仙人桥上白云封,仙人桥下水汹汹,行舟过此停桡问,不见仙人空碧峰”,宋代诗人田钧当年途径桥下,因山水凶险和不见仙女倩影而深为遗憾。而今,这里开发成为旅游区,一个雕刻精美的仙女塑像鹤立于__台上,似在飘然__,栩栩如生。站立桥上,上下百里西陵画廊尽收眼底,但见云卷细浪,雾散轻纱,偌大长江,飘忽如带,千轮万舟,形如柳叶,真有白居易“路穿天地险,人续古今愁”的感受;放眼四周,美景如画,东有石门天险,西有三把刀名峰,北有“山势嵯峨半插天”的天柱山,南有明丽生辉的明月峡,令人目不暇接,心驰神往。

嫘祖庙

船出西陵峡,遥望西陵山,在望娘坡前绿树丛中,那一座黄瓦白墙的仿古建设就是嫘祖庙。嫘祖庙又名西陵山庙,占地1000平方米,高108米,为纪念黄帝正妃嫘祖而建,1993年重建于西陵山。

蚕丝在西陵。西陵地域辽阔,在黄帝时代西陵即诸史籍,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远古西陵,即今以宜昌为中心含川东、鄂西、襄北、荆湘部分区域。西陵峡因西陵山而得名,西陵山地处长江中上游的结合部,是峡州(今宜昌)千古名山,在宋代王存所著《元丰九域志》中,西陵山被列为峡州六处古迹之首。

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相传黄帝在与蚩龙的争斗中南下西陵后与当地的村女嫘祖结为夫妇。嫘祖秀丽聪慧,发明了养蚕、缫丝和纺织,与黄帝一起组织部落里的男女老少,男耕女织,共同创造了华夏古代文明,为开创中华基业,尽心尽力,被后世尊为“先蚕”。每年农历3月15日,是嫘祖的生日,嫘祖庙举行“先蚕节”,盛况空前。

嫘祖与黄帝结合,一统中华大业,她日夜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她在伴随黄帝南巡时,由于积劳成积,病逝途中,死于南岳衡山嫘祖峰前。黄帝敕封她为“祖神”、“道神”,人们又尊称她为蚕农和纺织行业的保护神。

嫘祖圣地西陵山。早在宋代就已铭文列为峡州古迹,明代西陵山已是古木参天,当时西陵山庙已形成相当规模。

古西陵山是祭祀轩辕黄帝正妃西陵之女嫘祖的圣地。而西陵山上的祖庙却毁于1940年6月的日本侵略军的炮火。无情的历史,记下了国土遭蹂躏、人民被__、祖庙被炸毁的血海深仇,给我们提出了应当永远牢记的“落后就要挨打”的警示。

改革开放,国运昌兴,宜昌人民经过深入考证,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就提出了恢复西陵山景区,建立嫘祖纪念馆的动议,跨入九十年代后,对西陵地域和西陵之妇的考证工作日趋深入,并在报刊杂志上开展了充分讨论,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达到了愈辩愈有,对垒双方双赢局面。在充分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善了西陵风景区建设规划,并于1993年2月正式破土动工。

1994年7月,西陵山风景区一期工程嫘祖庙建成。嫘祖庙,是纪念性建筑,占地925平方米,建筑面积1217.27平方米,从外看像似三层,实际四层,多层重檐,棱角刺天;从底层到顶端,高26.53米;24组风铃,悬挂翘角,随风飘动,传响天外。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嫘祖庙的一楼,这里是瞻仰嫘祖殿堂。大殿顶端,有精工彩绘、富丽堂皇的龙凤呈祥图案,其下有8组16个斗拱、28只丹凤,代表炎黄子孙遍布五湖四海,四面八方。跨进大门槛,仰头即可看见象征富丽的牡丹花,表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彩绘荷藕溢出清香,代表华夏儿女的人品高尚。殿堂正中,供奉着嫘祖塑像,这尊塑像高6.3米,是根据明代以前绘制嫘祖图像,经重庆美院再创作而成的。嫘祖手拿蚕茧正在抽丝,两个侍女,一个手捧金梭,另一个献出的是绢绸。嫘祖慈祥端庄,宛如正在教民蚕传授艺主。

嫘祖庙一期工程完工后,迎来了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宜昌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一次嫘祖文化研讨会在宜昌召开,来自北京、湖南、四川、湖北的60多位学者、专家云集西陵山,从不同学科深入研究嫘祖,发掘线帛文化,以大量的文献事实,雄辩地确认宜昌是远古西陵历史地位。

今日嫘祖纪念馆,已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科学文明的教育阵地。当人们走近馆前广场,嫘祖纪念馆和黄帝、嫘祖塑像将映入眼帘。拾级而上,双亭榭式碑廊,将向您敞开胸襟,铭石碑文将向您叙述千古历史;走出碑廊,庙前左边竖立着雷洁琼女士在1994年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题写的《中华民族之母嫘祖》手迹。右边立着的是一方庙字碑,以《说文解字》引文,注释了嫘祖乃民俗庙、祭祖之庙。

再拾级而上,在“人文初祖”横额下,写着西陵山人的七字集联:

上联是:轩辕宏恩比宇宙,

下联是:嫘祖浩绩贯乾坤。

这幅楹联,以宏恩比宇宙,浩绩贯乾坤,肯定了嫘祖与黄帝齐名的始祖地位。

步入瞻仰亭,一副长联跃入眼帘。

上联是:桑绿四野衣被万民伟哉斯功煌煌嫘祖华夏圣母;

下联是:丝连九州迹耀千载荣兮兹土灿灿元妃楚峡蚕娘。

赞颂了嫘祖的历史功绩,写明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为人类文明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在后殿壁照,藏一幅精工制作的黄帝嫘祖桑蚕图,这是一幅仿铜壁画,古朴典雅,画面人物,栩栩如生。

登上二楼,我们就步入了嫘祖业绩展。在“人文嫘祖”“先蚕嫘祖”西陵蚕丝源远流长“西陵圣迹”四个板块中,您将看到宜昌学者、专家、实际工作者,在嫘祖课题、西陵考证的研究工作中,十多年来,持之以恒,团结奋进,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他们以实事地求是的科学态度,用事实说话,文献作证,纠正了《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将黄州“西阳”误刻为“西陵”和唐代文人张守节、徐广在《史记》注释中,误引、误注所造成千古大错,从而再一次确认了宜昌是远古西陵的历史地位。

当您走出三楼歌舞厅,您将卷进欢乐浪潮,融入《嫘祖颂》的乐曲声之中,采桑、织帛、相逢、复见四个片断的歌舞__,将把您从远古引向现实,您在欢快、动情的乐曲声中,将情不自禁地走向嫘祖,敬献鲜花,您的行动正好表达了炎黄子孙对先祖的一片虔诚之心。

当您走上四楼,您会看到“僭僭览胜”的标牌。“僭楼”低矮,视野难展,人所共见,而嫘祖纪念馆置僭楼览胜,正是其独道之处,在僭楼,您不仅可以领略“举目看三峡,俯首眺葛州,四十佳景首尾占,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奇观美景,还能看到宜昌从远古西陵走向现代文明的脚印。

从僭楼下来,经过火凤凰虚弥庙,穿过桃李林、桂花林走进西陵陶苑,在这里,您既可以看到“古龙窖”,还能看到制陶专家用现代电窑向您传授制陶技艺,提示古陶奥秘。

好了,关于西陵峡口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关于湖北土地租赁协议书如何写三

各位旅客朋友,大家好!

东湖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部,是全国首批命名的44个名胜风景区之一,同时也是首批获国家4a级景区其一。它于1982年11月被国务院审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面积8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其岸线曲折,港汊交错,碧波万顷,渔舟荡漾,青山环绕,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

东湖的湖面辽阔,烟波浩渺,素有99湾之称。东湖有大小山峦34个,连绵起伏,高低错落。东湖的山,山青如黛,东湖的水,水碧如蓝。33平方公里的东湖碧波在它的东、西、北三面紧紧环绕,使它犹如一座美丽的半岛。在这里登高峰而望清涟,踏白浪以览群山,能体会到各种山水之妙。充足的雨量与光照使这里各种观赏树种达250多种,共200余万株,在武汉有“绿色宝库”之誉,同时这里也是花的海洋,阳春三月花开时节,漫山遍野花开如织,千姿百态,令人目接不暇。

经过30多年的建设,现在东湖四周已有 亭、台、楼、阁和各种建筑设施70多处,可谓是亭台楼馆金碧交辉,园林花囿争芳竟艳。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被,浓郁的荆楚风情和别致的园中园是东湖风景区的四大特点。东湖依自然环境分为:听涛、白马、落雁、珞红、吹笛和磨山六个景区。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磨山景区,民间有“十里长湖,八里磨山”之说,那么磨山三面环水,六峰逶迤,相传三国时期刘备曾在此搭台祭天,乞神保佑,至今,在磨山之上仍有刘备祭天台遗址。磨山原名磨儿山,是沿湖群山中的主要山脉,山上松林苍翠,曲径幽深,奇石峥嵘,古洞幽邃。磨山站峰以东头的山峰最为秀丽,此峰形圆如磨,因以名山。磨山风景区主要分为植物专类园和楚文化游览区,植物专类园在磨山以南,包括梅园、樱园、盆景园等13个专类园,以园林观赏为主,体现了江南艺术的特色。楚文化游览区位于磨山以北,湖北是中国古代楚国的中心地区,武汉则处在其中心腹地,在此开辟楚文化游览区,旨在弘扬中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展现绚丽多彩的楚文化。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楚文化的门户——楚城门,它是参照当时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第一大都会纪南城城门设计的。楚国是最早修筑长城并设立城门的诸侯国之一。楚国称长城为“方城”,根据楚人喜临水居高的特点,楚城门选择在依山傍水的要津上,其设计古拙,气势恢弘。整个城门由水门、陆门,城墙,望楼、箭楼和烽火台组成。城上的双阙望楼透出了城门特有的灵秀,由出土文物虎座鸟架骨演变而来的双凤脊饰傲居望楼顶端,展示了楚人崇火尚凤的习俗。该城全长105米,高为11米,一端沿陡壁蜿蜒上山与高处的烽火台相连,另一端直插水中与水师城门相交,具有楚地山乡泽国的特色。

一堵城墙并不能阻隔一切,楚人深知开放融合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基础。楚人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但从来不固步自封,从来不拒绝外来文化的合理因子。革故鼎新是楚民族精神的又一方面,楚人师夷夏之长的目的在于创新,楚人敢于打破陈规,向自认为不合理的事物挑战。“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本是楚人的一种性格,最后上升为以蔑视既存,敢于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点便是楚文化交流以及商品交换的场所——楚市。首先最吸引我们眼球的就是这“楚市”二字了。我们现

在看到的这个楚字很像是由两个树木的木字中间加一个足字组成的,似在表明从森林中走出来的意思,的确,楚人立国之初,偏僻狭小,但他们并不满足偏安一隅,终于通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历程而成为泱泱大国。楚国之所以能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其开拓进取的精神。楚人不以处蛮地而自卑,敢于在逐鹿中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展露自己的锋芒。

来到楚市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一派楚地风貌,街市错落,黄墙黑瓦,红漆门柱,青石小道。在这200多米长的街市上,采用吊脚楼式的建筑,店铺林立,游人如织,据说土家族所居住的吊脚楼就是沿袭了这一传统,具有鲜明的楚文化风格。楚文化的物质方面主要表现为漆器、木器、丝织刺绣及工艺品、老子和庄子的哲学、屈原的诗歌、庄子的散文、美术和乐舞等内容。在这里,我们可以买到各种具有楚地.特色的旅游商品,大家尽可自由选购。

逛完了楚市我们便可以看到前面的楚才园了,楚才园是以楚文化典故为题材建造的大型雕塑群,共有圆雕12组,大型浮雕2组。该园以雕塑艺术和磅礴气势而独具风格,每一组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反映了楚国8xx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历史进程,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

现在我们看到的物品叫做凤标,其凤体净高7.2米,共用黄铜15.8吨,两凤站在百兽之王老虎的背上,威猛而华美.楚先民以凤为图腾和吉祥物,他们把鹰、鹤、燕、孔雀等鸟类的美好特征集合起来,创造了他们理想中的仙鸟——凤。因此,凤被誉为真、至善、至美的象征。楚人尊凤是由其远祖拜日、尊凤的原始信仰衍化而来的,迄今已逾七千多年有文物可考的历史。而这做凤标则很好地展示了楚人崇拜太阳、崇尚火种、钟爱凤的楚文化真谛。

我们现在看到的便是楚文化游览区的标志性建筑——楚天台了。楚天台是按楚国章华台“层台累榭”的形制而建,345级台阶设3个休息平台,寓意“三休乃至”。楚天台“层阶巨殿”,高台耸立,依山傍水,高36米,建筑面积2260平方米,是一个外五内六的建筑。其基座利用山形,建台两层弧形坡道,似两道彩虹给游人以“登云而上”的升腾感。楚天台内有荆楚文物、工艺品、楚国名人蜡相展、编钟乐舞演出。在这里,我们可以一边歇歇脚,一边尽情欣赏、体味楚文化浪漫、瑰丽、诡异的风韵。

关于湖北土地租赁协议书如何写四

我们今天游览的是被称其为湖北的“呼伦贝尔”的大九湖风景区,大九湖并非湖,而是一片沼泽地,属山涧盆地,也是一处高山湿地。高山湿地在我国不多见。这里海拔1700米,面积为36平方公里,中间却是17平方公里的平川,四周高山重围,若是在平原地区,这块平地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抬头见高山,地无三尺平”的神农架群山之中,出现这样的大面积的平地,却是少见的,大九湖因而享有“高山平原”的美称。

大九湖位于神农架的西麓,紧邻四川,靠近陕西,与重庆的巫溪、巫山县交界,是神农架通向重庆的西大门,古来便有“一脚踏三省六县”之说,也是神农架的四个乡之一的——大九湖乡政府所在地。到了大九湖之后,最有趣的还是扎向平川中的那些山头,仔细数一下,您会发现有九座山峰,有的人看着觉得是九条苍龙,在争饮甘醇,龙头、龙颈、龙身、龙尾无不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又有人说那是倒拖在湖中的九条牛尾,山头依稀为牛腿、牛屁股。还有四句歌谣“四川过来九条牛,走到九湖未回头,何时识得其中味,不出天子出诸侯”。

两种说法不仅有形象依据,而且还有历史依据,九龙争饮说源出神农氏采药酿药酒时,引来了九龙争饮,造就了“四周山纵横,中间一地坪,绿树满坡生,水接天坑渗”的神妙景观。相传,当年的大九湖却是一片水乡,一溜排开的九个湖泊,黑水河贯通着彼此,不过湖中盛的并不是水,而是神农氏泡制的抗寒药酒,因而大九湖又叫大酒湖,酒香四溢,召来了九条苍龙全喝醉了,整个身子也就永远留在这了。

九牛说印证着“薛刚反唐”的故事,薛刚既是从大九湖跃出的诸侯,唐中宗被母后武则天贬为卢陵王驻守房州,却心系长安,做梦都想重返京城,再登帝位。李显得神农老祖指点,特命薛刚为帅,在大九湖屯兵、练兵,待时机成熟便起兵直捣长安城,一举推翻武周王朝,恢复唐号,李显再次登上中宗皇帝的宝座。

大九湖确实堪作这段历史的见证,平原周围,分布着10个屯兵点,分别叫做一字号、二字号、三字号直到九字号、帅字号,他们即为当年各营将士营地和元帅大帐的所在地,帅字号位置居中,最为险要,是薛刚元帅的大帐,千百年来,这的农民换了一代又一代,地名却始终未改。

平原西面山坡上至今保留着鸾英寨、擂鼓台等遗址,山槽间至今保留着卸甲套、九灯河的古名。鸾英寨即薛刚夫人纪鸾英的寨堡,它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擂鼓台即薛刚点将演阵的故址,场面开阔,可容万人。卸甲套流传着薛刚兵败,丢盔卸甲的故事。最便游赏的还是那座“娘娘坟”,它位于平原中部的南侧,是一个大土堆,堆上原生有两棵栎树,须三人合抱,前些年,才被雷电劈倒。娘娘指花月姑,她是武则天侄子武三思的爱妾,才貌兼备,文武双全,随武三思征讨薛刚,却与阵前唐将调情,被夫君碎尸万段,抛尸荒野,一群神蚁,不忍目睹惨状,衔回尸体,终成一座土坟,这便是娘娘坟的来由。

大九湖在本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了新的飞跃,继酒九公路修通后,林区政府就制定了开发大九湖的宏伟计划,包括三大工程:1、首先修渠排水,变沼泽为田园,井格形的排水渠网已经建成,梅花鹿、巴山黄牛、马头羊在此得到迅速发展;2、同时进行的是草场建设工程,已种植红三叶、白三叶等优质牧草近万亩;3、还有药园建设工程,这盛产独活、党参、三七、杜仲、当归等多种药材,还可以种植粮食、山果等,这些都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财源。

大九湖还有两个游人必到的场所,一是梅花鹿圈养场,梅花鹿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体态玲珑清秀,十分招人喜爱。我们所见到的梅花鹿原本不是神农架的,1986年,由国家科委和湖北省科委联合立项,由国家拨款22万元,在这里修建起5万平方米的梅花鹿圈养场。1987 年10 月10日,神农架在宜昌市接受由吉林省双阳鹿场赠送的22只黑龙江省左家实验动物研究所赠送的10只良种梅花鹿,这些梅花鹿经过精心喂养,一直在大九湖繁育后代。

二是“枯木逢春”。与梅花鹿场东西相望的一棵400多岁的老栎树本已在50年代枯死,80年代却爆出新芽,长出新枝,重新焕发了青春,当地百姓把这称为大九湖腾飞的吉兆。

关于湖北土地租赁协议书如何写五

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东望省会武汉、西接长江三峡,南与湖南常德、岳阳、益阳交界、北与荆门毗邻,辖荆州、沙市两个区和公安、监利、江陵三个县及松滋、洪湖、石首三个市。总国土面积483平方公里,总人口630万。

荆州城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形成,它是大禹治水定天下,定下来的九州之一,因为它管辖范围很大,包括湖北、湖南,两广边界和河南南阳盆地,而且靠的是湖北省南漳县西边的荆山山脉,当时古人按照依山傍水定地名的惯例定它为荆州。这个城市的特点就是一城二名,既叫荆州城,又叫江陵城,江陵城的来历是两千六百多年以前成立了江陵县,江陵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远处无高山,近处皆陵埠”,也就是远处没有高山,近处都是丘陵和水的意思。“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个城市。

现在咱们所在的位置是荆州市的沙市区,不知道在座的朋友有没有来过我们沙市的呢?沙市原先是个轻工业城市,特别是纺织业比较发达,而且还有几个比较有名的企业,比如说活力28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另外呢,沙市最早的时候也不叫沙市,叫沙石,可能是因为原来这里石头比较多的原因吧。原来它是长江上比较热闹的一个码头,早在1895年,清政府跟英国签定的(马关条约)里面有一条就是在长江上开辟五个通商口岸,那么沙市就是这五个通商口岸中的其中之一。

荆州市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中外闻名的三国古战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地处长江三峡旅游线、古三国旅游线、楚文化旅游线上,人文景观很多,历史遗迹遍布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鸡公山遗址、楚纪南城、八岭山古墓群、荆州古城墙、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市9(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荆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魏、蜀、吴为夺取荆州,不是留下了“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许多动人的故事,而且留下了大量的三国遗址。主要有江陵的关公点将台、马跑泉,洪湖的曹操湾、乌林寨,监利的子龙岗、华容道,石首的绣林镇、刘郎浦,公安的孙夫人城等。荆州城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历经1800多年,古貌犹存。现存城规模之大保存之好,为我过南方所仅有,在全国也为数不多。城内有建于唐代的开元观、玄妙观,建于明代的太晖观,建于清代的文庙、关庙和铁女寺。据考古发现、,荆州早在五千年前就是原始人类生存的地区,城北的鸡公山就是五万年至二十万年前的一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五、六千年前,人类在荆州大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春秋战过时代,青铜器冶炼技术,煅铸铁技术,丝织刺绣技术和漆器工艺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老庄哲学、楚辞文学和音乐舞蹈也都登上了古代世界文明的殿堂。楚故都纪南城及其周围,有楚城遗址5座,楚文化遗址83处,大型古墓800多处,其中包括18个楚王的葬墓。三国时期,诸葛亮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过也。”魏、蜀、吴三国的众多政治家、军事家围绕荆州斗智斗勇,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故事和许多三国胜迹。

荆州自古人杰地灵,素有“唯楚有才”之誉。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就曾在这里任职20余年。屈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中的一员,也是我国杰出的大文豪,最早的伟大爱国诗人,还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和改革家。屈原,名平,字原,又名正则,表字灵均。“正则”即“平”,以法天:“灵均”即“原”,以法地。战国时期楚国人,故里汉寿沧港。约生于公元前340年正月初7日(有说初5日),逝于公元前278年,5月初5日,享年62岁。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后,“屈”是楚国(昭、屈、景)三族中第一个大旺族。武王把次子“瑕”分封在屈的地方,即今日的汉寿境地。“瑕”就以“屈”为他的派称,以后便成了“屈”姓。从“瑕”到屈原已有5百多年的历史。屈原的祖父屈宜恤,做过宣王时的司马,威王时的“莫敖”,是威震诸侯的大将军,屈原的父亲屈丐,字伯庸,是统帅楚国最精锐“申息”之师的大将军。

屈原幼年,入公侯子第学校读书,资质聪颖,过目不忘,又日夜苦读,积累了不少文、史、神话和天文方面的知识,加之其父母教育甚严,公认他是王族子弟中的姣姣者,

屈原青年时,就明于治理,娴于辞令。德才兼备,又是武王的后裔,怀王很器重他。约18岁就选入王室,20岁就奉命第一次出使(使者相当大夫)齐国,出色地完成了六国联盟的重任。约22岁被任为左徒(太傅,即国王的秘书长)仅次于令尹(宰相),职位极大,并与楚怀王“成言”,即对天盟誓,君臣志同到老。便参与怀王内政外交的重大决策。他积极主张明王法度。举贤荐能,联齐抗秦,统一中国,实现“美政”,怀王乐意采纳。然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贵族集团嫉妒屈原,反对改革,尽力谗毁,昏君糊涂地把他流放,此时屈原约30岁。

屈原离京后,前往江南途中,因秦魏攻楚时,怀王想起屈原,便派人找回了他,怀王命他第二次出齐,联齐抗秦,凭自身的才名和三寸不烂之舌,一举说服齐宣王。但是,张仪又勾结南后再次诋毁屈原,怀王勃然大怒,改任他为三闾大夫,此职是掌管王族三姓的有关事务,负责谱牒,祭祀和教育等。虽职位较高,但不能面见国王。当怀王出秦赴约时,容颜憔悴的屈原,跪在路边哭劝,反被奸臣靳尚推倒在地,飞车而去,其恶果怀王被扣,囚禁三年,死于秦国,这时屈原已42岁。

屈原听说怀王灵柩已回,赴京扶柩痛哭,并奉劝襄王与秦断交,襄王已动心而未成行,反娶秦王之女,认贼作父,屈原竟拼命求见,在宫门口却碰上子兰,他大声怒骂子兰。第二天,子兰向襄王极力 屈原,襄王大怒,便撤了他三闾大夫之职,流放江南很久他已50余岁了。

屈原离开郢都,沿长江而下,满怀悲愤,忧愁交加,便写下了《离骚》。在流浪中写了《招魂》,还设灵位诵此诗祭祀怀王。以后过洞庭、逆沅水,回到汉寿沧港故里住了很久。在此期间他每天在河边湖畔走来走去,独吟诗歌。他已面黄肌瘦,形若枯槁。一天在沧浪河畔遇渔父相交谈心,便写下了《渔父》。尔后,他离家行至湘水时,秦军破郢都,闻此消息,他更忧国忧民,心似火焚,就写下最后一首《怀沙》诗,表明他坚守忠洁、誓死不屈的决心。于5月5日自沉汩罗江,年62岁,故里沧港人民一听到屈原投河,立刻去汩罗捞尸,并将包好的粽子投入河中,以免鱼龙伤害尸体。年年如此,便成了端午龙舟竞渡和包粽子的传统风俗。

1953年,农历5月初5日,我国广泛开展了纪念屈原的活动。同年9月,世界和平理事会开会纪念屈原,号召全世界人民向他学习。

屈原创造了与日月争光的楚辞25篇,其中23篇是在故里沧港写就。《离骚》是中国诗坛的杰作。也是世界著名的史诗,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在很多国家的图书馆里还挂着屈原的画像。《国风》和《离骚》合称为“风骚”,连诗人也称“骚人”。抗日时期,曾一时定5月5日为“诗人节”。

屈原虽已离我们2283周年了,但他的著作是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我们不仅要世代缅怀他,而且要广泛宣传和认真学习他。我们要学习他坚持奋进的思想,忠诚高洁的品德,宁死不屈的意志和爱国爱民的伟大精神。

明朝“宰相之杰”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隆庆时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初年,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居正主持裁决,前后当国20xx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万历十年(1582年)卒,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其家;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公安派”文学才子三袁,当代著名文学家曹禺、邹荻帆、欧阳山等,都是荆州人。

荆州水陆交通发达,通信设备日趋完备。有干支公路1569条,全市在网通车里程4099.18公里,中心城区公交线路28条,运营线路网长度138公里。207、318国道和宜黄公路贯穿全境。焦枝、荆沙铁路穿越其间。以长江、汉江为主航道,水上运输便利。拥有程控电话、光纤通讯、彩色电视电话、数字微波等现代化通信设备,同时受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邮电业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