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学研究报告范文怎么写(实用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00:54:40 |
  • ZTFB |
  • 7页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撰写报告来汇报工作进展或研究成果。在撰写报告时,我们应该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避免主观性和个人偏见的影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指导。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相信这些范文会对你的报告写作有所帮助。

科学研究报告范文怎么写篇一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在以相对论、量子论、dna双螺旋结构和板块学说的提出为标志的科学革命的推动下,科学理论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得到迅猛的发展。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等迅速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负面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对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面对上述挑战,学生必须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必须初步养成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习惯,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树立社会责任感;必须更多地学习终身必备的科学知识,以顺应时代的要求;必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以解决自身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会决策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因此,7~9年级的科学课程必须进行整体设计,力求创建一门将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和价值。

(一)科学课程(7~9年级)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

科学课程(7~9年级)将在科学课程(3~6年级)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学习必要的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为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科学课程将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课程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形成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科学课程为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地解决个人生活、工作和社会决策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科学课程建立在以下对科学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并将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

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科学是认识自然最有效的途径。科学知识反映了人类对自然本质的认识,对自然现象具有解释和预见的功能。科学可以转化为技术,变成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是以多样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科学探究不仅涉及逻辑推理和实验活动,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科学知识是全人类,特别是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结果,它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科学不仅是科学家的事业,而且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每一个人都应当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科学知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不断发展和进步,它不是绝对真理,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与范围内适用,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可验证性是科学与伪科学的重要区别之一。科学强调和尊重经验事实对科学理论的检验。

科学活动应当促进社会的进步,并将受到科学道德和社会一般道德的双重约束。

(三)科学课程的独特作用。

同各分科课程相比,科学课程试图超越学科的界限,统筹设计,整体规划,强调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这样的课程,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根据统一的科学概念、原理和各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建立开放型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总体安排,使学生得到全面的科学方法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较为全面地关注和分析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生活问题,获得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

[1][2][3]。

科学研究报告范文怎么写篇二

我区初中科学学科以往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研究集中表现在经验操作层面上,教师能用理性的眼光审视教学并最大程度上受益。但这种方法取决于教师自身水平,效果未必稳定。我尝试以市重点项目“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区域性转化与指导策略研究”中学科学子项目为载体,引领不同类别学校、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学教师组成研究共同体开展实践与探索,以期通过学习研制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科教学指南》和《学校教学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指南》和《手册》),引导教师建立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思维与程序,实现教师团队共同成长。

二、研究概况。

1.研究架构。

本研究基本架构是:项目宣讲一组建团队一建章立制—研究路线。我们首先对全体科学教师宣讲项目开展的意义与价值,使大家对整个项目有一个概貌性的了解,同时邀请有研究热情与研究能力的教师加入共同研究的行列。来自三类学校(区域内民办学校、初高中一体学校以及公办初级中学)、三个成长阶段(成熟期、成长期、职初期)的19名教师,组建指南组(成熟期教师)和手册组(各阶段均有),并与教研员合作形成研究共同体开展项目研究。研究伊始,建立研修制度与各项规范,确保大家有效参与。整个共同体以通过不断对话与合作,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共同愿景。

2.研究过程。

研究共同体通过集中、线上线下自学,学方法、研制《指南》和《手册》体例、课堂实践与研修相结合开展研究。研读课程标准、课程理论、学生学习理论,实践应用提升信息技术思维与能力,特别是重点学习“solo分类评价法”,将课程标准中的布鲁姆目标分类法中的“知道、理解、应用”等目标表述转化为可以测量的单点、多点、关联结构的“solo分类评价法”,便于教师在具体操作中把握各知识与能力的适切要求。

研制《指南》和《手册》体例。我根据总项目组精神,与指南组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共同研讨,形成《指南》样例。在研讨过程中,大家就如何准确确定各能力水平(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等)的例题以及例题是否要有层次递进等问题,结合具体文本,进行深入研讨。我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剖析如何基于《指南》编制《手册》,帮助手册组教师先形成样例,再通过线上线下研讨的方式内化理解。通过讨论,手册组教师对如何领会《指南》的学习要求与能力水平、目标的层次性如何体现还存在的困惑,通过结合案例加以分析,大家理解趋向一致。

课堂实践与研修相结合。研制的《指南》和《手册》体例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如何,以及这种研究的思想能多大程度上落实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选取项目组中的一位青年教师刘老师以七年级的《土壤与土地荒漠化》-课进行教学探索,探索路径如下:首先是青年教师设计,其他教师自学。然后是青年教师上课,其他教师听课。最后是集体研讨。

刘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时,虽然在教学设计中提到了相关表述,也整合了教材内容,但在实践中还是经历了基于经验、基于教材的教学。具体设计如下。

第一次:基于经验。通过观察土壤实验,说出土壤的成分,增强科学的观察方法;通过音像资料和交流,知道土壤荒漠化形成原因及危害,关注土地荒漠化问题;通过讨论与模拟防止土地荒漠化的方法,学会设计实验,并能体验治理土地荒漠化的过程,积极参与到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活动。

第二次:基于教材。通过观察土壤实验,初步学会利用仪器进行观察和检测,并说出土壤的成分,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通过交流,知道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及危害,讨论与得出防止土地荒漠化的方法,关注土地荒漠化问题。研究共同体在听课后,回顾《指南》《手册》各条目的具体含义与价值,领会基于标准的教学的具体实践,结合“solo分类评价法”确定学习水平,制订准确的教学目标,研讨基于目标的评价,分层次设计活动。

第三次:基于标准。通过观察与检验土壤成分,知道土壤中有砂石、泥土、空气与水分;通过方案讨论与资料分析,知道土壤中有促进植物成长的物质矿物质和有机质;收集资料并讨论:防止土地荒漠化可采取的措施。

刘老师在第三次教学中清晰地呈现了三个有层次、又带给学生不同经历的活动,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研究成果。

1.《指南》《手册》-研修课程初具规模。

项目研究三年来,研究共同体不断加强成果汇聚与总结,完成了六、七年级十五个主题的《指南》初稿和《手册》样例,以及涵盖研读标准、细化标准、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等六个方面的研修课程,全区共享,促进区域层面的教师培训。在全面实践中不断完善与修改上述文本,使基于标准的教学实现更好地对接与融合。

2.研究共同体成为团队研修的有效组织结构。

以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组成研究共同体作为组织结构进行项目研究,形成了研究共同体运作模式。这种研修改变了教师发展中的“个人主义”文化,发挥了组织学习、合作研讨在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性。通过共同体内部多样化互助活动,突破了个体知识与思维的局限性,使个体从共同体活动中受益:在认知,特别是自我认知有了较大提高,生发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同质的指南组内教师共同钻研指南研制技术方法,引发成熟期教师突破发展“高原期”;异质的手册组教师在理解与细化《指南》过程中实现传、帮、带;我作为教研员,既要学习总项目研究思路与方法,又要协同指南组与手册组努力落实总项目的精神。这也引发我重新审视区域教研工作,特别是在教研中融入科研的理念,基于教学中的真问题、通过案例研究系统设计开展教研活动,将案例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迁移到各自的教学情境中,不断反思,落实到教学行为的改进上。

这种研究共同体的团队研修发展自然的合作文化,促进“同伴互助与合作研究——个人自研”的教师专业发展,使科学学科教研从基于经验向基于证据与经验相结合的模式转变,提高了教研实效。

科学研究报告范文怎么写篇三

项目(课题)名称:

承担单位:

参加单位:

项目(课题)负责人:

起止年限:

通讯地址、邮编:

联系电话、传真:

电子邮箱:

报告编制单位:

云南省科技厅。

一、申报云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并进入第二轮专家立项评估的项目,须按此编写提纲和要求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

二、本报告是组织进行立项评估向省科技厅推荐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主要依据,各项内容应实事求是,逐条认真编写。

三、本报告一律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一式十五份报送到省科技厅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处。

四、本报告格式可以自行复制或从云南科技信息网上下载,网址:略。

一、项目概述,简要介绍以下(二)至(七)项的主要内容,字数控制在500字以内。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包括项目所研究的问题对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重大决策的影响和作用(重要性)、适应决策需求的程度(必要性)、解决当前重大决策的迫切程度(紧迫性),以及对所研究问题的基本认识与分析。

三、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概况和已有理论及方法的要点与评价,本项目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四、研究内容,包括研究的总体框架、内容和必要的专题设置,重点解决的问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五、预期目标,包括预期提交的成果和成果形式,项目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可能带来的直接和间接、近期和远期、有形和无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果推广应用的范围和主要决策咨询建议的应用部门。

六、组织措施,包括项目承担单位、参加单位的简要情况,主要研究人员的简要情况(姓名、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工作单位、业务专长、承担过的重大软科学研究项目、取得的成果及获奖情况、发表过的论文和专著、在本研究项目中承担的任务)。

七、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包括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具有的数据、信息、背景材料,取得的有关研究成果,拥有的技术设备条件,以及对实施的复杂程度和难易程度的分析等。

八、经费预算及筹措方案,包括自筹经费、其它部门匹配经费、拟向省科技厅申请资助经费及开支预算。经费开支预算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必需的调研差旅费;2、资料费及翻译费;3、研究资料文印费;4、计算机机时费;5、专家咨询及技术论证费;6、必需的分析化验费和有关试验费;7、必需的会议费;8、直接为研究工作服务的其它费用。

九、主管部门审核推荐意见。

十、附件,包括前期。

工作总结。

查新检索报告承担单位、参加单位之间的合作协议成果主要应用部门的意见等。本项内容作为评估和立项的参考材料由项目申报单位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选择提供。

科学研究报告范文怎么写篇四

根据教育部的部署,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朱小蔓教授担任首席专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为主研单位具体承担“素质教育的理论、政策研究”的调研工作,现将此次调研工作安排如下:

一、调研目的。

此次调研旨在对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二十多年来所形成的成果、经验和结论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症结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梳理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和政策建议,概括而言,即“摸清情况、找出问题、想出办法”。

二、调研内容。

(一)系统研究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与相关理论;(二)总结和评价实践素质教育的具体模式;(三)研究新形势下推进素质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突出问题和应试教育倾向愈演愈烈的原因;(四)分析我国现行素质教育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五)分析2004年中央8号和16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六)总结各级各类学校促进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的主要成效和经验;(七)研究当前大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学校开展音体美教育的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以上调研内容可从理论、政策、实践等三个方面进行分解,形成下图研究框架:

此次调研主要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同时辅之以必要的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会等方法。

四、具体分工。

(一)总课题组组成。

组长:朱小蔓(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教授);

副组长:田慧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成员包括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若干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的负责人和研究人员。

(二)根据以上研究框架,课题组下设10个研究小组,其工作任务和人员安排如下:

第一组:系统研究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与相关理论。

负责人:高宝立(《教育研究》杂志主编、编审)。

成员:朱小蔓、毕诚、刘惊铎、宗秋荣、武思敏、金东贤。

第二组:总结和评价实践素质教育的历史进展与具体模式。

负责人:陈如平(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处长)。

成员:崔相录、酆力、刘晓楠。

第三组:研究新形势下推进素质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突出问题和应试教育倾向愈演愈烈的原因。

负责人:方晓东(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成员:田慧生、程方平、郝志军、吴安春、秦行音、陈金芳、邓友超。

第四组:分析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的背景、内容与落实情况。

负责人:吴霓(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副主任、博士)。

成员:曾天山、明航、杨润勇。

第五组:研究和分析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现状。

负责人:詹万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成员:齐欣、李书华、宁武杰、徐安德。

第六组:研究分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

负责人:张铁道(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

成员:赵学勤。

第七组:研究分析各级各类学校促进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现状。

负责人:李继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副主任)。

成员:于慧颖、徐美贞。

第八组:研究当前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以及教育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负责人:王书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部副研究员)。

成员:马艳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心理健康》课题组。

第九组:研究当前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学校教育的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负责人:李永亮(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体卫艺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成员:吴键、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

第十组:研究各级各类学校艺术教育的现状。

负责人:李鑫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副研究员)。

成员:李荣芝。

(三)根据调研工作需要,设北京、辽宁、山东、江苏、湖南、甘肃等若干个地区调研组,整理、总结和评价各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负责人:田慧生。

(四)根据调研工作需要,总课题组设秘书处,挂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具体负责此次调研的联络、协调以及总研究报告的撰稿工作。

负责人:陈如平。

成员:郝志军、付文瑞、刘晓楠。

(五)总报告撰写组成员:

负责人:陈如平。

成员:郝志军、金东贤、秦行音、邓友超、杨润勇、明航。

(六)总课题组协调员:续梅(《中国教育报》基础部主任)。

四、研究成果。

(一)调研报告的具体成果由总报告、分报告、地区个案、附录四部分。

(二)总报告由总课题组秘书处组织人员撰写,总字数在万字左右。

(三)分报告由10个研究小组负责撰写,独立成章,字数以1万字为限。

(四)地区个案由地区个案研究组负责撰写,字数以1万字为限。

(五)附录主要包括各类文件法规、参考文献、素质教育大事记等。

五、时间安排。

8月5日,组成课题组,将课题组成员名单上报教育部。

8月10日前,拟制调研工作方案,供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

8月10日,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召开在京课题组成员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与修订调研工作方案,并部署具体工作。

8月15日,将调研工作方案上报教育部,待批准;各研究小组按照分工,拟订工作计划,开展资料收集、细化分工等前期准备工作。

8月15日~9月15日,实施调研工作。

8月24日,各研究小组负责人会议。

9月9日,各研究小组工作进展中期汇报。

9月15日前,完成分研究报告,并汇总到总课题组秘书处。

9月17日,在北京举行第二次工作会议,全体课题组成员参加,讨论总研究报告初稿撰写计划安排。

9月25日前,总课题组秘书处组织人员完成总研究报告初稿。

9月30日前,经总课题组负责人确认后,将总研究报告上交教育部。

六、工作要求。

(一)此次调研工作属国家重大调研项目,意义重大,所有参与调研的人员要高度重视,应本着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不仅要积极、有效地做好此次调研工作,还要为今后开展此类活动积累成功经验和探索有效途径。

(二)此次调研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各研究小组要明确责任,按照分工抓紧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切勿影响调研工作的总体步骤。

(三)研究报告无论总报告和分报告,均须按a4纸规格、小四宋体打印、装订成册,同时上交电子稿,总课题组秘书处为此次调研建立专题档案信息库。

(四)要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保管和整理工作,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详实性和完整性。

(五)遇到问题及时与总课题组秘书处联系。

科学研究报告范文怎么写篇五

(发表在.11《小学科学》)。

一、调查的背景。

1、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都提出了“科学素养”的培养问题。以中美两国为例――我国的《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美国的学校教育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应该获取必备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以便为将来在这个日益被科技技术所塑造的世界中生存做好准备。

2、小学生的科学学习需要一个将所学所知外化的途径与平台,而科学小论文就是一个比较好的载体,既有利于积累学生的所学所知,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激发、促进。从而促进科学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近几年来,笔者作为科学教师,多次组织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参加了各种级别的“小论文”比赛。在此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不少教师和学生面临的问题,希望以此调查为一突破口,能寻求一些途径,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到“科学小论文”的写作上来,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

二、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笔者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辅之于观察、访谈、研讨和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首先在4―6年级中各抽取一个班,共129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科学小论文”写作的基本情况;其次将历年收集来的学生科学小论文进行整理分类,寻找一些学生的写作规律,翻看了南京市近两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的“科学小论文”,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和科学教师同行交流,了解他们对“科学小论文”写作的想法;最后查阅一些书籍和资料,总结小学生“科学小论文”写作的指导方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学生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但是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科学小论文,也不知道怎么写。通过调查,笔者整理了如下现象:

(一)从学生角度来看:

1、面对新知――“怕动笔”。

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都认为学习要以亲历活动为主。中国古代就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比喻,而荀子则把有效的学习过程归纳为“闻――见――知――行”的活动,西方国家近来则把它概括为“听来的会很快忘掉,看见的就能记住,做了的才能理解”。

现在的学生面对较高负担的学习压力,会自己减轻认为不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很多孩子“怕动笔”,想想说说没问题,但是要写下来,特别是按照有一定逻辑要求的“写论文”,大部分学生都会望而却步。调查中只有19%的学生愿意动笔写下自己的发现,更多的学生只停留在“听听、看看”的阶段,只有投入到真实的情景中去,经历科学家探究的过程,体验真正的认识是怎么产生的,去感悟和理解科学是怎么回事,在亲自动手实验操作的自行探究中才能获得发展和提高。

2、面对选题――“无从下手”。

写作小论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研究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有人说,选择好题等于完成小论文的一半,可见小论文选题的重要性。

有好的题材可写呢!笔者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也发现,94%的学生对于写科学小论文很茫然,不知道要写些什么,更多地老师给一些题材和启示。

3、面对内容――“简单堆积”。

科技小论文不是简单地将手头材料罗列成文,深透的说理,规律的导引是其本质特征。按照科学的态度进行整理分析,并得出自己的论点和看法,这才是一篇好的科学小论文。

调查中,66%的学生写“科学小论文”只是将“现成”的科学原理“搬到”相应的科学现象中去,缺乏自我发现、自我鉴别、自我论证的一个过程。27%的学生虽然做了一些实践活动,但缺乏系统的逻辑整理和拓展,仅仅停留在现象的表面。

4、面对过程――“短、平、快”

80%的学生都把科学小论文等同于语文中的“作文”,认为1天,最多3天就能“炮制”一篇小论文,其实都是在“纸上谈兵”,失去了“科学”的价值,这样的文章只能是有一点科学知识的小作文。一篇好的科学小论文,要经历题材的确定――研究计划的制定――探究的过程――结论的取得等,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从教师角度来看。

1、科学教师的重视程度。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129名学生中有学生都写过科学小论文,但是只有是在科学课上要求写的,有近50%的学生是在语文课上写到相关作文时写下的。这也反映了我们现在的科学教学仍然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水平,我们还太拘泥于课本与传统的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的科学精神的培养还急待提高。

2、科学教师的指导水平。

翻看了学生近几年写的科学小论文,发现大多数还停留在《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蚂蚁搬家的秘密》这些比较浅显、大众的素材中。在调查的三个年级中,五年级学生撰写的小论文涉及的内容较广,平均每位学生写有2篇以上的科学小论文,这也与他们任教的科学教师有关(该教师是科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在与同行的对话中,笔者也发现不少科学教师自身对科学小论文的理解就不够,甚至有些教师自己就没有写过专业论文,这样对学生的指导难以达到一定的高度。

四、调查思考及打算。

1、思考。这几年在组织学生参加“科学小论文“活动中深深体会到我们的学生缺乏一颗“敏感的心”,教师亦是如此。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节课、一篇文章就能达成的任务,笔者希望通过“科学小论文“的撰写的过程让学生亲历科学研究的过程,哪怕仅仅就是尝试了一点皮毛,要把科学精神的培养渗透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去。

2、打算。笔者准备在每学期的科学教学中安排一点时间对的学生进行相应的“科学小论文“的写作指导,并且跟踪1――2个个案例子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借此能让学生喜欢上”科学小论文“的写作,体验科学研究过程的喜悦。

参考文献:

[1]_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教育科学出版社,。

[3]卫光平.怎样写科学小论文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刊[m],.6第1版第3次印刷。

[4]周庆林.青少年科技写作竞赛指导[m],.2第1版第1次印刷。

科学研究报告范文怎么写篇六

中国科学院14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前10名,而北京和广州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分别位居倒数第一名和第二名。那么,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xx中国科学院内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揭秘。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

《gn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生态环境健康指数、城市安全指数、生活便利指数、生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城市美誉度指数在内的七项一级指标,四八项二级指标,七四项三级指标组成。总结一下城市宜居性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安全要素。

安全是人的需求层次中除了基础生理需求之外的首选。目前城市的物质生活水平使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已无需过多地关注基础生理需要,安全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维护公共安全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和创造宜居环境的保证。因此,宜居城市需要有完善的预防与应急处理机制和有效控制危机的能力,可以将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居住在这个城市的居民有较高的安全感。

2、生态环境要素。

城市宜居继而体现在环境宜居上。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空气质量恶化、水源安全性降低、环境退化等环境问题使公众对良好环境的追求更为迫切。宜居城市应该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建筑环境,实现二者的相互协调和有机融合,从而创造出怡人的城市景观,满足居民生理和心理舒适的需求。

3、历史文化要素。

在宜居城市里,政治清明,政局稳定,社会风气良好,公众有归属感,并且为身为城市的一分子感到骄傲。城市能够接纳外来种族、文化和事物,但不盲目改变自身的文化特色,社会各阶层相处融洽,城市历史文脉与城市社区有机融合,这一切都是城市宜居性的体现。所以,社会文化要素是城市宜居性的基础要素之一。在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维护城市文脉的延续性以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兼收并蓄,营造高品位的文化环境。

4、经济要素。

经济要素是宜居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得到发展,才能解决城市贫困、环境污染、就业不足等一系列城市问题,从而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促进城市人居软环境的改善。

同时,一个城市的宜居性应该是可持续的、不断发展的,能够保证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为居民及其子孙后代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而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前提是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使一个城市宜居,城市的经济系统应该运转良好,在取得明显效益的同时又不会危及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可以为将来的发展预留足够的能动空间。

5、交通、通讯要素。

城市的宜居性还体现在其便利程度上。城市生活便利度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交通、通讯的便捷程度。

同时,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完善的生产性基础设施,也包括完善的生活性基础设施,以及以“数字城市”工程为标志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它是宜居城市的“数字基础”,在资讯高度发展的今天,其地位日益重要。

6、人文要素。

宜居城市对居民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居民素质涉及公众的道德素养、文化程度、精神面貌等各个方面。

城市须建立、健全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在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宜居城市的建设涉及城市建设的每一个具体的细节,不是单独考虑几个简单的要素就能够做到的。一切和城市建设相关的要素都要被包容到这个体系中来。宜居城市的六大组成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宜居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宜居城市是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在此基本原则上实现人与经济、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环境在城市内的和谐共生,以及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科学研究报告范文怎么写篇七

xx小学现今在校人数共有263人,教师21人,从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分为7个级别。该校全面实行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从小学3年级开始对学生开展外语教育,以优质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以后英语知识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校并积极培养在校教师进行继续进修和深造,提高教师的领导教育水平,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使学生从德、智、体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xx小学的教育方针。

该校的教育方针,多数实行教师聘任制,分为公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把工作成绩与实际相结合,大大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正因为该校的教育方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该校的毕业生都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初中,为初中的初级教育培养了较高素质的合格毕业生。

(三)xx小学的教育优势。

该校教育的发展有一个办学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的过程多为无固定师资,无固定校舍,无稳定经费的“三无学校”近年在行政部门的引导下,学校在基本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开始注重办学投入增添教学设备,美化校园环境。

从以上情况看来,该校的教学水平已具有相当的素质,办学加强教育素质,该校在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是:

1、采取坚决措施、营造教育环境。

该校改善了办学条件比例的下限,并建立小学的评估制度和评价原则。在全校公布评价结果,还鼓励教师对学生给予更好的教育素质,而且要不断培养自己、深造自己,保证自己的职称评定、标准、等于或高于重点学校。

2、理顺关系、拓展空间。

该校对义务教育进行了进一步的改善,使学校尽快完成体制改革,明晰产权,并按规范对学校进行了改善。

3、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管理工作。

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完善了规章制度,特别是建立了健全教育评估制度,通过检查评估促进了社会办学的规范化,法制化和管理科学化。

xx小学基本上都已经推进了素质教育,办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个别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一)教师不够严谨。

该校部分教师放松了教学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得不够严谨。使得学生放松了学习,对学习没有紧迫感,缺乏竞争意识,这也造成教学质量下降。

(二)教师队伍不稳定。

由于该校教师的调动性大,导致教学工作缺乏稳定性。教师之间缺乏凝聚力、向心力,对学生的教育缺乏长远规划,使学生对教师没有习惯性,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不是一时就能适应。

(三)教学方法单一。

该校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导致学生上课时精力不够集中,不能更好地掌握堂上知识。第二课堂活动和文娱活动开展得不够多,未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是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教学素质,根据市提出的:“重点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素质,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学选题监测制度”的要求。笔者针对以上xx小学所存在的几点问题,结合今年全市教育系统“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活动精神,认为要加强xx小学的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不断强化质量意识。

xx小学的教学质量不高,一方面容易导致学生留级,浪费义务资源,妨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不合格的小学生毕业进入中学以后因学习有困难极易中途辍学,影响初中的教学质量,普通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

(二)多种形式并举,提高xx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该校要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战略重点,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界水平为标准,认真落实教师队伍,积极探索和建立新形势下的激励机制,健全和完善考核制度,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依法辞退教学水平低,不能履行职责的教师。

(三)注重实效、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工作,xx小学必须以党的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条件为依据,按照《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认真规定和完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确保学校的教育工作规范有效地进行,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制度建设:

1、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

2、要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和师生考勤制度;

3、要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

4、要健全听课制度;

5、要建立教研、教改成果检查、评比、交流制度。

(四)综合评价、开展教学质量监测。

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的科目主要是语文、数学,内容为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主要考勤查学生的合格率,一律采用等级制度评分方法,取消百分制结果报县级教育主管部门。

(五)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职能作用。

加强学校管理,提高xx小学的教学质量,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乡镇中心学校的共同任务。要明确责任,实行领导负责制,加强乡镇中心要亲自抓好小学教学质量管理,是提高xx小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此外,要对xx小学实施严谨的英语教育:首先,要充分认识英语入门的重要性,紧迫性;其次,实施英语教育是‘三个面向’的重大措施;再次,要抓紧制订开课规划;最后,必须认真研究教学策略。

科学研究报告范文怎么写篇八

xx县xx办事处xx小学是一所有着多年历史的公办小学,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现有教学班7个,在校学生161人,在职教师15人。近年来学校发展较快,拥有10个教学班规模的教学楼已经投入使用,学校餐厅即将建成,学校发展的远景目标是寄宿制学校。

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在与县城学校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局面,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教育教学问题不容忽视。

6.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造成因噎废食。安全教育固然重要,但因为安全的需要而放弃了基本的生存能力训练,牺牲了正常的体育课内容,荒废了必要的课外活动,对于学生风险意识的提高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无疑成了最大的障碍。如此培养出来的肉体安全的学生又如何能担负起复兴中华民族的重任。

1.调整办学思路,以特色和质量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

科学研究报告范文怎么写篇九

一、调查的背景。

1、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都提出了“科学素养”的培养问题。以中美两国为例――我国的《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美国的学校教育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应该获取必备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以便为将来在这个日益被科技技术所塑造的世界中生存做好准备。

2、小学生的科学学习需要一个将所学所知外化的途径与平台,而科学小论文就是一个比较好的载体,既有利于积累学生的所学所知,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激发、促进。从而促进科学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近几年来,笔者作为科学教师,多次组织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参加了各种级别的“小论文”比赛。在此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不少教师和学生面临的问题,希望以此调查为一突破口,能寻求一些途径,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到“科学小论文”的写作上来,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

二、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笔者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辅之于观察、访谈、研讨和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首先在4―6年级中各抽取一个班,共129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科学小论文”写作的基本情况;其次将历年收集来的学生科学小论文进行整理分类,寻找一些学生的写作规律,翻看了南京市近两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的“科学小论文”,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和科学教师同行交流,了解他们对“科学小论文”写作的想法;最后查阅一些书籍和资料,总结小学生“科学小论文”写作的指导方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学生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但是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科学小论文,也不知道怎么写。通过调查,笔者整理了如下现象:

(一)从学生角度来看:

1、面对新知――“怕动笔”。

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都认为学习要以亲历活动为主。中国古代就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比喻,而荀子则把有效的学习过程归纳为“闻――见――知――行”的活动,西方国家近来则把它概括为“听来的会很快忘掉,看见的就能记住,做了的才能理解”。

现在的学生面对较高负担的学习压力,会自己减轻认为不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很多孩子“怕动笔”,想想说说没问题,但是要写下来,特别是按照有一定逻辑要求的“写论文”,大部分学生都会望而却步。调查中只有19%的学生愿意动笔写下自己的发现,更多的学生只停留在“听听、看看”的阶段,只有投入到真实的情景中去,经历科学家探究的过程,体验真正的认识是怎么产生的,去感悟和理解科学是怎么回事,在亲自动手实验操作的自行探究中才能获得发展和提高。

2、面对选题――“无从下手”。

写作小论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研究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有人说,选择好题等于完成小论文的一半,可见小论文选题的重要性。

有好的题材可写呢!笔者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也发现,94%的学生对于写科学小论文很茫然,不知道要写些什么,更多地老师给一些题材和启示。

3、面对内容――“简单堆积”。

科技小论文不是简单地将手头材料罗列成文,深透的说理,规律的导引是其本质特征。按照科学的态度进行整理分析,并得出自己的论点和看法,这才是一篇好的科学小论文。

调查中,66%的学生写“科学小论文”只是将“现成”的科学原理“搬到”相应的科学现象中去,缺乏自我发现、自我鉴别、自我论证的一个过程。27%的学生虽然做了一些实践活动,但缺乏系统的逻辑整理和拓展,仅仅停留在现象的表面。

4、面对过程――“短、平、快”

80%的学生都把科学小论文等同于语文中的“作文”,认为1天,最多3天就能“炮制”一篇小论文,其实都是在“纸上谈兵”,失去了“科学”的价值,这样的文章只能是有一点科学知识的小作文。一篇好的科学小论文,要经历题材的确定――研究计划的制定――探究的过程――结论的取得等,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从教师角度来看。

1、科学教师的重视程度。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129名学生中有78.3%学生都写过科学小论文,但是只有27.9%是在科学课上要求写的,有近50%的学生是在语文课上写到相关作文时写下的。这也反映了我们现在的科学教学仍然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水平,我们还太拘泥于课本与传统的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的科学精神的培养还急待提高。

2、科学教师的指导水平。

翻看了学生近几年写的科学小论文,发现大多数还停留在《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蚂蚁搬家的秘密》这些比较浅显、大众的素材中。在调查的三个年级中,五年级学生撰写的小论文涉及的内容较广,平均每位学生写有2篇以上的科学小论文,这也与他们任教的科学教师有关(该教师是科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在与同行的对话中,笔者也发现不少科学教师自身对科学小论文的理解就不够,甚至有些教师自己就没有写过专业论文,这样对学生的指导难以达到一定的高度。

四、调查思考及打算。

1、思考。这几年在组织学生参加“科学小论文“活动中深深体会到我们的学生缺乏一颗“敏感的心”,教师亦是如此。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节课、一篇文章就能达成的任务,笔者希望通过“科学小论文“的撰写的过程让学生亲历科学研究的过程,哪怕仅仅就是尝试了一点皮毛,要把科学精神的培养渗透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去。

2、打算。笔者准备在每学期的科学教学中安排一点时间对的学生进行相应的“科学小论文“的写作指导,并且跟踪1――2个个案例子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借此能让学生喜欢上”科学小论文“的写作,体验科学研究过程的喜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教育科学出版社,。

[3]卫光平。怎样写科学小论文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刊[m],.6第1版第3次印刷。

[4]周庆林。青少年科技写作竞赛指导[m],.2第1版第1次印刷。

科学研究报告范文怎么写篇十

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确立了“把孩子引向幸福之路”的办学理念和“学生成才教师成名打造名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领导班长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推进课程改革,努力实践“开放式办学,内涵式发展”的办学策略,努力营造一个“设施先进、管理科学、师资优良、团结进取”的人文环境。

在学校的规划和计划中,教科研工作都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并对教科研工作作出了具体的安排。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师培养的中长期规划和教育科研的发展规划,并形成了以“教育科研为水平线,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的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大观念。特别是学校的领导不但能为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提出工作的策略和思路,能经常性的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方面的专题讲座,同时大部分课题由校领导领衔开展研究。在教科研成果的应用上,与教师的评优、考核、聘任、晋升职称直接挂勾,而且和期末奖励也直接挂勾。

一所学校的兴旺发展,离不开一支师德高尚,教艺精湛的教师队伍。近几年来,学校进一步重视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了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大了师资培训、校本教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政策,如《关于青年教师培养提高的意见》《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培养条例》等,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培训,同时鼓励教师进行高一学历进修。学校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领导下,认真开展教科研活动,组织教师理论学习小组,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提供理论学习的空间;开展帮扶结对活动,为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拜一位师傅,开展帮辅结对专题研讨;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即分层分批派出学校教师到全国各地听课、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同时邀请市内外的名师、教育专家来校作课、讲学,本学年,邀请实验小学的各科老师来校指导;分层实施“同课异构”战略青年教师每月要上一堂教科研汇报课,并随时接受领导的“推门检查”,一年来,学校骨干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一整套激励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脱颖而出的培养机制。

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使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规律靠拢的过程。而课题研究能让我们的研究有目的有方向。

目前学校有中国教育学会《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实验研究》子课题《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国家教育部规划子课题《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研究》,市和谐师生关系实验课题《学习后进生转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市级课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验与研究》、《小学生开放题教学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对小学生行为的评价与指导》和《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与实践》以上均为立项的课题。教育部子课题《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研究》及市级课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验与研究》已结题。其中市和谐师生关系实验课题《学习后进生转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为我校主课题。

学校根据课题内容建立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科研知识;研究过程落实,各课题组每学期安排一至二次教学研讨活动,每次研讨有明确的目的,及时反馈。全校老师根据学校的总课题,加强“小课题”研究,制订出相应的子课题,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制订好后先对自己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做到有案可据,制订好针对性的措施,并定期汇报自己的课题研究情况。教师制订好研究计划,通过汇报课、论文等方式体现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据自己课题特点,课题组成员完成“六个一”活动:每学期读一本教学专著;每月一篇读书笔记、一篇教育教学案例、一篇教学设计或实录(与月评挂钩);每期一节研讨课、一篇研究论文等。

在研究理论的同时,注重实践中不同形式的运用与交流,课堂是最好的地方。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教育因素,依据教材内容,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适当的教学目标是上好每一节课的灵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由于重视了课题研究,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力求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实施和谐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每个子课题组成员都要对组内上交流课,各子课题组在组内研究日常化的基础上,向全校推出1节观摩课。平时,有随堂听课、推门课、外出借班上课等各种形式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在每一次上完课后做到即时点评交流。上课老师还要针对性地写出教后反思,由教学中细节问题的讨论到整体教学问题的交流。教师正是有了课题研究这样一个明确目标,因此,课前都有充分预设,课后有教学反思,让教师在实践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努力使一个课题研究得以在课堂中真正实施。

为了使教师能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学校制定了奖励制度,并不断进行修订完善,每学期期末都对教师的教科研活动进行评比,对教科研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包括学习、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学术交流等)的教师,实行政策鼓励、精神激励、物质奖励,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教科研热情。近几年来,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及获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验与研究》和《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研究》的教学成果奖分别获市级一等奖,其中《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研究》的教学成果奖获省三等奖。

为认真总结宣传与推广学校教科研成果,学校每年举行有一定规模的研究活动。近年来,学校成功举办了“全县小学素质教育现场会”。

科学研究报告范文怎么写篇十一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断言:“文明程度越高,人类的心理压力越。”在当代社会,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无数这样或那样的光环笼罩在他们的头顶,似乎光环下的青春和生活就没有一点遗憾和阴影。然而,在这些天之骄子中难道就没有如“xxx“一般内心自卑和孤僻的人吗?难道就没有心理扭曲的“xxx”还在歧路口徘徊?“xxx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它重重的再次敲响心理教育的警钟。近年来校园里因心理问题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也不只一遍的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心理问题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烦恼,也是学生成才的一障碍。请看下列资料:

自杀事件:

年3月,身为教授儿子的黄毅留下遗书之后,在自家的楼上坠身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又一个年轻的生命在校园里消失。有关人员向记者证实,黄毅留有一份100字左右的遗书,致内容是:学习负担太重,实在承受不了压力,不想活了。

年9月17日凌晨,广州市海珠区某学院一名刚入校两天的新生无法适应新环境,连续失眠两天后从宿舍楼跳楼身亡。

年10月9日约凌晨1时,广州某高校99级化学系学生石某不顾同学和女友的劝阻,从海印桥上纵身投江结束了年轻的生命,遇难的还有另外一位救他的学朋友。经调查,石某先后谈了3个女朋友都不顺利,加上父亲又下岗,觉得自己学习成绩又不好,对不起家里人。

年11月,广州某名牌学新闻系2001届毕业生梁某,参加工作不到半年在家采用电击方式自杀身亡。毕业后,梁某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觉得压力很,身边又没有特别谈得来的同事。面对种种不顺心,性格内向的她很少和家人沟通,越来越封闭,对生活、事业感到绝望。

年12月31日上午,广州市五山某高校2000级研究生坠楼身亡。据了解,他们研究生的每门课要根据成绩排名,排在最后5%~10%的学生,给予黄牌,累计三个黄牌就换一个红牌,得红牌的学生毕业难度较。该学生可能是成绩太差,受不了刺激。

犯罪事件:

年2月23日,云南学广西籍学生xxx因平日性格孤僻多疑,与同学打牌产生误会后残忍用钝器连续伤害四位同学,近日昆明市中级人民一审判处xxx死刑。

2003年《中国青年报》报道:2003即将毕业的浙江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学生周一超参加公务员应聘,因体检不合格被取消录取资格后,竟用尖刀行刺嘉兴市劳动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造成1死1伤。

年3月上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一分院批准逮逋了涉嫌故意杀人的学生马晓明。只因功课不好被学校“劝其退学”,上个月,自感没法向家里交待的马晓明把自己的爸爸和奶奶杀死了。

年3月,在长沙市某高校发生了一起杀人碎尸案,犯罪嫌疑人因为感情的纠葛,残忍地将同班女友杀害并肢解。

岁的刘海洋,原清华学机电系学生。2002年一二月间,他先后两次在北京动物园熊山黑熊、棕熊展区,分别将事先准备的氢氧化钠(俗称“火碱”)溶液、硫酸溶液,向展区内的黑熊和棕熊倾倒,致使3只黑熊、2只棕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伤熊”案一时间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热点。

我们不愿想起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但不得不面对用生命化成的一个个问号:我们这些学生怎么了?我们接受的不是这个时代最多元的教育文化,享受的不是这个社会最先进的物质产品吗?只是为什么在耀眼的光环下,我们的心灵却如此脆弱?国内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研究起步很晚,直到八十年代后期才出现,这种状况又常常被人们模糊地认识着,若走近真实和清晰,我们的思考也许将更有价值,这份调查报告正是由于这样的目的产生的。

2、调查方法和样本构成。

本次调查选择了本市南通学、南通职两所高校,共发放45份调查问卷,收回42份有效问卷,无效问卷3份。本次调查采取匿名方式,共调查人数42人,其中南通学8人,南通职35人,男生12人,占%,女生30人,占%,年级分布:一年级18人,占43%,二年级13人,占31%,三年级11人,占26%。调查问卷样本构成有三个部分,分别是“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以及“学生人格健康测试”(upi)。

3、调查结果和初步分析。

对学生活满意度与人格健康测试结果。

表一:学生生活满意度和人格健康自我评价情况。

一年级11%44%44%1%44%12%44%。

二年级16%38%46%0%54%%%。

三年级9%55%36%0%36%36%28%。

通整体0%%%0%%%25%。

职整体11%40%46%3%46%14%40%。

(1)学生生活满意度。从各年级学生情况看,一、二年级学生生活满意程度差异较小,感觉满意、基本满意的人数比例与不满意的人数比例基本持平,但感觉不满意人数比例过,应引起重视。三年级学生生活满意程度差异较,感觉满意、基本满意的人数比例为%,感觉不满意的人数比例为36%。从整体上看,通学生生活满意程度差异较,职生活满意程度差异较小。(详见表一)。

(2)学生人格健康测试(upi)。

从各年级学生情况看,二年级学生有明显心理问题人数比例均为各年级最高,三年级学生可能有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包括需要关注群体)高达72%,一年级学生有明显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人数比例相同。从具体数据统计,7%学生曾经有轻生的念头,38%学生自认为心理有问题,三年级学生心理状况不如低年级学生,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生,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略差于通。(详见表一)。

(3)学生生活困扰状况。

从选择人数上看,学生感到最困扰的事项是:“人生发展与职业选择上有困难”(69%),其次是“思想上有困惑”(52%),选择人数比例排序为36位的分别是:“课程学习有困难”(45%),“自我管理能力不强”(40%),“经济困难”(35%),“人际关系与沟通上有困难”(30%)。(详见表二)。

表二:学生生活困扰状况。

题号事项一二三整体排序。

1不适应学生活11%30%0%15%9。

2课程学习有困难55%38%36%45%3。

3经济困难38%38%27%35%5。

4思想上有困惑38%61%63%52%2。

5自我管理能力不强33%30%63%40%4。

6人际关系与沟通上有困难38%30%27%33%6。

7与异性交往方面有困难11%15%18%14%10。

8家庭变故或困扰11%38%27%23%7。

9人生发展与职业选择上有困难50%84%81%69%1。

10其他16%9%36%19%8。

(3)学生对心理辅导的需求情况。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有38%的一年级学生需要心理辅导,有53%的二年级学生需要心理辅导,有的45%三年级学生需要心理辅导,显示还表明,一年级学生不需要心理辅导的人数比例是各年级最高的,可见低年级对心理辅导方面的信心不足。

(4)学生对生活辅导的需要情况。

需要内容一二三整体排序。

1.介绍适应学生活的方法16%8%18%12%7。

2.介绍和开放校内外资源50%61%45%52%3。

3.解答一些思想问题55%53%81%62%1。

4.介绍为人处事的经验50%69%36%53%2。

5.协助解决学习问题55%8%36%42%6。

6.协助解决心理问题38%53%36%43%5。

7.在我难以自我控制时给予警醒44%46%45%45%4。

8.在我面临人生重择时。

提供参考意见88%84%63%62%1。

9.其他0%15%18%9%8。

二、分析原因。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学生年龄多在1823岁之间,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有着不同于中学生和一般社会青年心理发展基本特点:

(1)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不成熟。

(2)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思维易带主观片面性。

(3)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

(4)意志水平明显提高但不平衡、不稳定。这些特点是了解和分析学生心理状况的客观基础。

学校园是个多种文化磨砺碰接的地带,多样性的价值观、世界观在这里得到延伸或是方向性的改变,,再加上学生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缺乏生活阅历、生活经验,其心理适应能力、承受能力、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学生心理疾患正是在这一特有环境中多种诱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那么这些心理疾病和障碍又是从哪里的呢?

(1)学阶段的特殊性。学里的学习生活与中学已不同,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的转型期。中学的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学已经转变为自学为主、老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法,自觉、自立、自主、创造是学学习的特点。一些同学在进入学后未能掌握学学习的方法,导致考试失利。从而带来厌学、自卑、自信心下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有些同学甚至会患上考试焦虑症,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上的问题。相对中学单纯的人际关系,学的交往抒泛的,有同学、同乡、师生、异性、社会活动团体等。同居一室的有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城乡背景,有不同的方言、不同的性格,他们之间的磨合是个新问题。一些学生个性强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而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合群,孤寂寞,经常埋怨自己没有,甚至想逃避。转型期是一个动态期,一系列的转变都可能让人茫然、忧郁、甚至恐惧,必然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2)家庭教育方式不适当。

许多家长寄望于的不仅是自己孩子上学,出国读书,更多的是今后的出人头地、为家争光。然而,家长期望值过高会给学生造成现实和理想的不统一的落差,使他们背着重重的心理包袱,遇到问容易产生自卑、暴躁的情绪。从读书开始,学校和家长只注重智力教育,往往忽略子女的健康心理和人格的教育,同时,在教养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多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而上学后,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入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和不断更新的过程,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校、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比关系。

(3)社会现实的影响。

从个体发展心理来看,学生正处于自我确认期,在他们脑海里设计出美好的未来和前程。然而,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客观障碍常阻碍“理想自我”的实现。近年来高校扩找范围越来越,时常使之毕业就业出现巨竞争压力,学生变得到处都是,而自己却什么都不是?什么也都做不成?考研、就业、还是出国……众多学子在这样的十字路口徘徊。如何面对早晚都要涉入社会的现实,给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定位,是他们心理的一个结。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巨的工作学习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部分学生逃避现实,消极颓废,沉溺于玩乐放纵,甚至滋生自杀倾向等严重的心理问题。

(4)人际交往关系困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