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集团战略分析论文范文怎么写(汇总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0 00:45:33 |
  • ZTFB |
  • 10页

人生中有许多琐事需要梳理和总结,它们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写总结时,要避免主观臆断,要有客观事实支撑。欢迎大家浏览下面的总结范文,相信能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东风集团战略分析论文范文怎么写篇一

摘要:本文论述了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背景、战略管理会计产生的现实条件、战略管理会计的特征以及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管理会计已难以满足企业战略管理和要求。战略管理会计以其长期性、全局性、外向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从战略的高度,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对现代管理会计和现代财务会计都将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现代管理会计的一次开拓性发展。自70年代以来,对战略管理的推崇引起了管理观念模式的深刻变革,作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管理会计也逐渐向战略管理会计方向发展。尽管英国管理学家西蒙期(ken,simmonds)在1981年就提出“战略管理会计”,但战略管理会计还处于摸索阶段。

传统管理会计从诞生以来一直担当为内部管理服务的角色,以有效地实施计划、决策和控制。主要以某些经济管理理论为支撑,尤其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引入奠定了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

传统管理会计在二战后获得长足发展,并在实现企业目标、加强内部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当时主要是实行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市场提供给企业的几乎是固定的“蛋糕”,企业经营的重心是在“蛋糕”中争取更大份额,关键是降低内部经营成本。与此指导思想相呼应,传统管理会计通常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功能主要在于预算和控制,而且预算以短期预算为主;同时,管理会计将眼光局限于企业内部,倾向于使用账簿中己有的财会数据来看问题,并依据已发生的事件来解决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成了财务会计的“副产品”。

但随着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全球竞争加剧,传统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向小批量、个性化生产发展,企业不能不站在全球高度,选择以战略管理为导向的管理模式,不断根据环境做出适当调整,以求企业与环境的协调与均衡,获取企业整体的竞争优势。

战略管理对传统管理会计提出了挑战,迫切要求传统管理会计观念更新,尤其是对战略决策信息的提供,要求提供超越企业本身的更为广泛的、更有用的与战略管理相关的信息,不仅包括内部信息和财务信息,更重要的是诸如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等外部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具体说,战略管理会计要求传统管理会计在以下方面克服其轻战略重战术的不足:其一,改变传统管理会计只顾内部而忽略环境变化的影响,用静态目光看待问题的缺点,站在战略高度,从全球范围来看待企业的目标和行为,看到跟企业息息相关的市场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其二,克服传统管理会计重短期利益的缺陷,不注重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传统“管理会计”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忽视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重要因素“风险”,容易造成行为的短期化,如为了一时的利益降低质量标准,但这最终将损失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及至长远利益。从战略角度上说,管理会计最终目标跟企业目标一样也应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以获得一种持久的竞争优势。相应地,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尺度应采用战略业绩评价。

现代管理会计的'前身是成本会计,历史上,管理会计之所以取代成本会计是因为成本会计的理论对经营决策缺乏相关性,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近年来,企业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竞争压力的增强,使战略管理登上历史舞台。现代管理会计难以提供与战略管理相关的信息,战略管理会计则从更高的起点重新界定了管理会计的内涵,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寻找方向、把握契机。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源于管理会计自身的缺陷及企业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

1、现代管理会计自身的缺陷。

如上所述,现代管理会计只顾内部而忽略环境变化的影响,用静态的目光看待问题,只重视短期利益,忽略长远利益。这些缺陷往往导致企业经营决策短期化、呆板化,缺乏高瞻远瞩的能力,导致企业发展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比如对零部件加工是自制还是外协。这样一个生产决策为例,从管理会计的观点看,只要外协价格超过企业自制的变动成本就应由企业自行生产制造。这是在不考虑企业所处的境况及企业自制零部件质量水平的前提下,只顾企业短期利益,忽视外部环境状况的决策。如果企业生产零部件的生产车间加工工艺落后,管理观念落后,缺乏市场竞争意识,零部件加工质量与市场上其它厂家比有较大差距,该零部件如果由企业自制,最终将导致产成品整体质量水平的低下,最终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企业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

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层经营管理人才的竞争,一个具备丰富管理经验、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高级管理者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无不是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这就要求高层管理人员既要有战略意识、具备战略思想了解掌握战略管理理论也要熟悉现代管理会计知识,而能把这两种知识融为一体,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无疑将给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种犀利的武器。这种融合,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并转化为理论指导。但这需要理论工作者与企业经营实践者一起来实现。

现代企业竞争的白热化一点儿不亚于历次世界大战,只不过战争更多的是依靠正义与武器,而企业竞争更多的是依靠科技与管理。

战略管理会计应运而生正是基于上述两点,它从全球范围和长期发展来看待企业的行为和目标,时刻关注跟企业息息相关的市场环境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影响。它不仅收集、加工、整理、报告企业和竞争对手的信息,更注重研究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的优势。通过研究本企业产品和劳务在其生命周期中所能实现的、客户所需求的价值以及价值在企业内部的形成过程,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待企业的总收益。

1、战略管理会计着眼于长远目标、注重整体性和全局利益。

现代管理会计以单个企业为服务对象,着眼于有限的会计期间,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驱使下,追求企业当前的利益最大。它所提供的信息是对促进企业进行近期经营决策、改善经营管理起到作用,注重的是单个企业价值最大和短期利益最优。

战略管理会计则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当企业间的竞争已上升到高层次的全局性战略竞争时,抢占市场份额、扩大企业生存空间、追求长远的利益目标己成为企业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战略管理会计适应形势的要求,超越了单一会计期间的界限,着重从多种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以最终利益目标作为企业战略成败的标准,而不在于某一个期间的利润达到最大。它的信息分析完全基于整体利益,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更不会用集团利益去交换某个成员企业的利益,有时甚至会为顾全大局而支持弃车保帅的决策。战略管理会计放眼长期经济利益,在会计主体和会计目标方面进行大胆的开拓,将管理会计带入了一个新境界。

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估跨部门决策的循环过程,要从整体上把握其过程,既要合理制定战略目标,又要求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密切合作,以保证目标实现。企业管理是由不同部门完成的,必须以企业管理的整体目标为最高目标,协调各部门运作,减少内部职能失调。相应地,战略管理会计应从整体上分析和评价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

现代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管理,是一种内向型的信息系统,在市场竞争不十分激烈时,企业只要努力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能在市场立足。因而现代管理会计致力于企业内部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各种指标的纵向比较。它不太关注外部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它所提供的只是单个企业自身的数据,而不是企业在市场中的相对优势。

战略管理会计站在战略高度,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不局限于本企业这一个环节,而是研究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企业上家和下家的信息,努力改善企业的经济环境,强调企业发展与环境变化的协调一致,以求得产业的最优效益。战略管理会计围绕本企业,顾客和竞争对手形成的“战略三角”,收集、整理、比较、分析竞争对手有战略相关性的信息,向管理者提供关于本企业与对手间竞争实力的信息,以保持和加强企业市场上的相对竞争优势。战略管理会计强调比较优势,从相对成本到相对市场份额,它所关注的是相对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向管理者提供的是比较竞争成本和比较竞争优势的信息。战略管理会计通过对企业内外信息的比较分析,了解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地位的变动。战略管理会计拓展了会计对象的范围,是一种外向型的信息系统。

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的是货币信息,很多涉及其它类的信息,对于企业的决策只能提供从财务分析中获取的信息,忽略了其它信息对企业的影响,因而它是不够完整、不够充分的。

战略管理会计为适应企业战略管理需要,将信息的范围扩展到各种与企业战略决策相关的信息,其中包括货币性质的、非货币性质的:数量的、质量的;物质层面的,非物质层面的,以至有关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的信息。信息来源除了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以外。多样的信息来源和信息种类需要多种信息分析方法,因此,不仅财务指标的计算,而是结合了环境分析法、对手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生命周期分析法、矩阵地位分析法、预警分析法、动因分析法、综合记分法等,这无疑是对现代管理会计的丰富。战略管理会计突破了现代管理会计财务信息的局限,在提供信息的内容和处理信息的方法上都进行了拓展,帮(下转第19页)(上接第16页)助企业管理层掌握更广泛、更深层次的信息,全面研究分析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做出正确的决策。

4、战略管理会计体现了动态性、应变性以及方法的灵活性。

任何战略决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调整,以保持企业战略决策与环境相适应,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战略管理会计采用了较为灵活的方法体系,不仅要联系竞争对手进行“相对成本动态分析”、“顾客盈利性动态分析”和“产品盈利性动态分析”,而且采取了一些新方法、如产品生命周期法、经验曲线和价值链分析等。

为了科学地建立起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并使之有效地指导实践,首要问题是如何确认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当然,战略管理会计目标与会计目标从总体上应是一致的,作为会计研究体系一个分支,战略管理会计目标应更具体、更细化。与会计目标相一致,战略管理会计目标也可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

1、长期、持续地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是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

战略管理会计目标是在战略管理会计网络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目标,它是引导战略管理会计行为的航标,是战略管理会计系统运行的动力和行为标准。会计与经济效益的“血缘”关系正被广大会计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所认识,会计的基本目标就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强烈追求;追求经济效益也是经济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但是,会计的基本目标如果直接作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这个定义就显得太宽泛,不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经济效益从时间角度看有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之分,从空间角度看有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之分,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是长期持续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从概念和性质上它与会计基本目标是相一致,从内容上又有别于会计基本目标,它从自身体系的角度提出了更具体、更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基本目标,这使它从本质上有别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分支体系。

战略管理会计基本目标的定义,就决定了战略管理会计研究的方向、研究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奠定了战略管理会计的行为准则,根据这个基本目标,战略管理会计的宗旨就是要为企业获得长期、持续的整体经济效益服务。

2、提供内外部综合信息是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是在其基本目标的制约下,体现会计本质属性的目标。会计具体目标具有如下特征:(1)直接有用性,它是会计管理最直接的目标;(2)可测性,指作为具体目标的经济和社会信息必须在量上能测度,能够用一定的会计方法加工、制造出来;(3)相容性,会计的具体目标应该与基本目标密切相关,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的具体体现,它受制于基本目标,它是基本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4)可传输性,会计是为内部和外部决策服务的,它必须用一定的形式,通过一定的途径输给服务对象。

综合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和会计具体目标的特征,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可以概述如下:(1)通过统计的、会计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涉及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数据、资料;(2)提供尽可能多的有效的内外部信息帮助企业作好战略决策工作。

参考文献:

[1]唐伟:《战略管理会计若干问题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

[2]李洁慧:《战略管理会计的本质及应用研究》,苏州大学,2005。

东风集团战略分析论文范文怎么写篇二

战略成本会计就是指:企业中的会计人员运用一些专业的手段为企业提供,竞争对手的资料和企业本身的资料,从而协助管理者对企业战略进行评价,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企业的业绩、战略空间、过程是战略成本会计首要关注的任务,也就是说它将在不同的战略选择下组织成本会计,在企业的整个战略管理中将成本信息问题融入其中。通过对公司成本行为、成本结构的改善、了解和控制,使其得到更加长久的竞争优势。战略成本会计具有战略性、长远性、全局性、外向性等特点,第一,战略性,战略成本会计的目标是为战略管理而服务,能够将一些战略成本信息提供给企业,并且为企业提供分析工具使其进行战略管理。第二,长远性,取得更加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宗旨,它能为企业提供更加长远的生存和发展目标。第三,战略成本会计在工作过程重要为企业的全局考虑,从整体企业看待企业的管理,为企业提供更加有效、及时和广泛的信息。

随着我国进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许多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也给我国各行各业带来了许多发展机会。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开始进入我国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程度得到了更大的推进,这些现象都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也使我国供需矛盾的情况日益严重。由于市场中大多数产品都会存在生命周期的经济现象。例如:我国建材企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建材行业逐渐开始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但是到了我国复合地板领域却出现了一落千丈的势态,而在20时我国其他领域的市场才得到起步。在此同时由于复合地板行业的发展状态导致许多厂商失魂落魄,许多厂商开始降低复合地板的价格,并且开始转变思维将往常的复合地板转变成了新型的环保地板,但这些新推出的环保地板并没有因需求上升而得以涨价的迹象,才进入市场领域就出现了大幅度降价的情况。这些情况都表明了我国建材领域正在经历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度时期,在度过这个时期后我国建材市场有可能向着更加成熟稳定的方向发展。

(一)在企业高层管理决策中的应用。

企业应用了战略成本会计后,它将根据经营情况为企业提供了非常多样化的经营信息,为企业提供经营相关的材料以供改进性的研究,并且为企业中的高层领导指明一条具更符合企业本身战略的发展道路,使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做出更合适的长远的规划和战略思考。战略成本会计还能在目前企业成和服务的质量的情况下控制采购成、加工成、运输、交易、检验等成本,更为企业的长远成本竞争提供信息、分析数据、优化配置原材料,以促进企业建立具有竞争优势的成本管理系统。

(二)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三)战略成本会计应用于集团企业市场定位管理。

若想使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就应当不断强化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理念。首先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当有远见,注重企业与时俱进的发展能力,在发展过程中带领企业突破一些传统的观念和传统思想的束缚,使企业更能适应现代化、全球化的经济方向发展。同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当不断更新企业的管理理念,以创新的思维方式提出更多适应于企业当前经营的管理理念,使企业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最后,企业管理者还可以在企业中施行成本计量的管理方案,根据企业目前所处的环境采用作业与价值链相互结合的发展模式,使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绝对的竞争优势。

在企业中建立相对完整且符合企业短中长期经营目标与理念的战略成本会计体系,要将企业的分散资金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整合,优化整个企业的战略成本体系。同时,将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符合战略发展的再配置,在经营过程中不断优化及整合企业的各项指标,使战略成本会计体系在企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企业中建立战略成本体系,要明确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责,使企业部门的分工混乱情况得到缓解,提升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的市场竞争力。

东风集团战略分析论文范文怎么写篇三

[摘要]战略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是哈佛管理学大师波特等人提出的最新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理论的核心理念是企业执行社会责任应与自身业务紧密结合,利用专业优势提高执行效率和质量;并将执行社会责任与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结合起来。为此该理论还提出一系列执行原则。本文结合联想集团的csr转型,阐述了该理论的精髓。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csr战略。

底,联想集团宣布之后将不再作为奥运全球top赞助商,取而代之的是“公益创投计划”,为初创和中小型的公益组织提供资金、管理、技术和人才支持,并为此专门设立了企业社会责任总监一职。从奥运赞助商到公益组织赞助商,联想的企业社会责任(csr)战略发生重大转型。作为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联想的行动体现了世界一流的csr战略,为中国企业的csr管理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从转型前的战略来看,联想集团赞助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典型的公益营销行动。然而哈佛管理学大师波特等提出的战略企业社会责任(csr)理论认为,公益营销只是一种初级阶段的csr战略,其影响的是公众注意而非社会环境;所改善的是企业声誉,而非竞争优势。成熟的csr战略应该主动改善社会环境和企业竞争优势,追求社会与企业的共享价值。

基于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porter&kramer指出,企业对社会的影响,主要通过企业价值链上的运营活动产生;社会对企业的影响主要通过社会提供的竞争因素环境产生。前者包括企业价值链活动为社会创造的福利效应或者造成的负面影响。后者包括投入要素环境、竞争规制和激励制度、当地市场规模和成熟度、相关支持性产业等四大领域。这其中任何可以通过投资改善的社会因素,都是可以成为csr的目标。企业应该基于对自身价值链和竞争要素环境的分析,选择最有价值的社会议题。联想“宣布今后将按主流业务方向选择资助的项目”,并将缩小数字鸿沟、环境保护、教育、扶贫赈灾确定主要资助方向,就体现了这一遴选原则,其项目一方面促进社会的'信息化水平、知识水平、环境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使得联想集团在长期获得更良好的市场需求环境和人力资源环境。

二、如何执行社会责任。

战略csr理论认为,企业应将遴选出的社会议题与商业战略整合在一起,形成包含csr维度的新战略。进而依据新战略执行一系列行动计划,这些计划将包含csr维度或者根本就是完整的csr行动。为此必须让各级经理人和全体员工建立csr意识,明确自身业务环节对完成csr目标的意义和价值;然后把csr目标合理分解到各个运营环节,建立恰当的绩效考核体系。正如联想集团计划资助公益组织一样,企业往往需要资助非盈利组织具体执行。porter&kramer()提出了这种慈善捐助的价值创造三原则。一是选择最佳执行者。非盈利组织的一些外在声誉往往并不能说明他们是最好的执行者。企业必须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找到在特定社会问题领域最有效率的工作者。这时,如果该社会议题与企业自身业务关联紧密,那么企业就能凭借自身经验和网络资源获得该领域的较充分信息,挑选出最佳人选。联想集团采用了面向社会征集公益行动方案的形式,不失为一种甄选的好方法。二是向其他捐资人宣传。企业可以运用自身的影响力向同业或产业集群中其他潜在的捐资人宣传,捐助的项目和执行项目的非盈利组织,这实际是向他人发出了项目可信度的信号。藉此,可以放大投资效果,分担成本压力。三是改善执行者的绩效。如果社会议题与企业自身业务关联紧密,那么企业能够向作为执行者的非盈利组织提供自身的专业知识、内部资源等非资金支持,以提高其执行能力。

随着中国企业csr行动的深入展开和越来越多的对外投资,迫切需要开展真正的战略csr行动。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够深刻影响社区和环境的改善并有效推动其发展,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够通过csr提升核心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的长期持续改善。通过研究和20发布的全部csr报告,我们发现,有关企业普遍重视维护投资者、雇员、顾客、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重视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然而所开展的csr活动基本都是局限于响应政府、ngo组织等利益相关者要求和倡议,在环保方面以消除环境污染等负外部性为目标,在社区发展方面,改善的效果大于社区建设的效果有限,而企业也仅改善了公共关系、企业形象。捐款是主要的手段,由于缺乏企业专业资源的有效参与,和专业的设计策划,csr活动的效率和效果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联想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csr战略转型的榜样,但转型能否成功,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东风集团战略分析论文范文怎么写篇四

摘要:。

在传统的成本会计应用中,并不能随着企业内部环境的改变制定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成本会计模式,为了使企业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战略成本会计得到了开放和广泛的应用。在应用战略成本会计后,企业在进行成本会计核算时突破了传统成本会计的局限性,将重点应用与企业整体的战略管理之中,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将集团战略成本会计的概念作为研究的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找出了一套适应于企业发展的方案,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立足。

关键词:。

东风集团战略分析论文范文怎么写篇五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我国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动力。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和教育的基地,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也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问题。通讯产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现如今我们正处于通信产业的战略转型期,通信产业能否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依靠其自身的不断努力,同时也需要人才源源不断的补充,在这样的发展趋势和大的背景下通信高校的教育问题也成为了我们当下的热点话题。

1.通信高校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的必要性。

1.1教学改革和创新是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想要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不断的提升其教育教学水平,而要做到这一点最为有效和直接的方式就是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我国众多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提升,在教学改革和创新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而通信专业作为高等院校中的重点专业也成为了近几年来教学改革的重点。由于通信专业其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对同通信高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通信产业战略转型的背景下进一步促进通信高校教学水平的提升是高校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经阶段。

1.2使人才更好的满足通信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我国的通信产业正处于战略转型的特殊时期,这对于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来说极为重要,能够抓住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就能够促进我国通信产业向着更好的,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能够培养出新一代的,有创新思想的通信人才,在这样的前提和基础上就要求通信高等院校能够进一步的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新型人才,通信高校教育不能仅仅以培养学生专业学习水平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还应当考虑市场的需求,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2.如何提高通信高校人才培养水平。

2.1正确分析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现状。

正确分析现状是采取行动,推动教学改革并进一步促进教学创新的首要举措。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我国的通信产业得到了较好的较快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不够规范,各地区通信产业发展的水平不够平衡且东西部通信产业的发展势头差异较大等。这一系列的现实因素都是通信高校在推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我国通信产业正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期,这一战略转型阶段为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同时使我国通信产业之前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更加的复杂化,在这样的前提和基础下就要求我们的通信高校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现状作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通信产业获得较好的人才补充,同时也能够使我们的学生更好的就业,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2.2专业课程随需而变。

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职责和使命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对于通信院校来说,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专业人才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同样重要。因此,我国通信院校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使人才能够更好的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不仅仅是从学生自身就业的角度出发,同时也是从我国通信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近几年来,我国的通信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课程设置方面过于死板,课程内容过于老套,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仅不能够真正的培养出高质量的通信人才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使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不利于学生日后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通信产业战略转型时期,我们应当做到的是对通信高校的教学课程进行进一步的有效的改革,使课程的设置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能够与通信产业发展现状相接轨,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此同时,增强课程的多样性,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课程的选择,最重要的是做到因材施教,更好的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2.3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发展与学习的环境息息相关,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就应当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的氛围,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的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当中。对于任何通信院校来说,仅仅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是远远不够的,更主要的是将一部分的企业文化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当中,使企业与学校相接轨,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除此之外,我国通信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明显不够,相较于其他的专业,通信专业的市场导向作用较为明显,这种脱轨的现象不利于通信院校学生的进一步的发展,除此之外,当下我国的通信产业处于战略转型的特殊时期,这一特殊性要求学生能够时刻的掌握通信产业发展动向,因此,使企业与学校教育融合并与个人融合是提升通信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又一重要途径。

2.4增加社会实践。

从我国近几年通信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当今社会,通信产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型人才,同时需要实战型人才,即人才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经验和实践经历,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国的通信院校注重的往往只是对学生技术和知识方面的培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没有足够的投入。在通信产业战略转型期间,我国的很多企业和个人在人才需求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化,我国的通信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在这样的前提下,就要求学生能够进一步加强课外实践,培养自己的实战能力,并且对通信产业战略转型期的发展现状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把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

通信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让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相关领域技术水平的不断改进和提升,我国的通信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现如今,我们正处于通信产业的战略转型时期,想要在这一特殊时期进一步推动通信产业的发展首先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人才的培养和补充,通信院校作为人才补充的重要场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通信产业战略转型的现状进一步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并对于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才能推动我国通信产业的良好发展。

东风集团战略分析论文范文怎么写篇六

摘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尺度景观规划,要注意景观设计要素,还要对当地的自然景观进行实际的利用和考察。依据三位一体的景观设计原则,结合景观设计的方法,将设计构思体现在图纸上,让图纸设计更加合理科学,从而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实现提供可能。

关键词:持续发展战略;大尺度;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作为体现当地城市的历史、经济、文化的载体,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在多个元素共同作用下人文精神与自然环境的一些产物相结合而创造出更加符合人们美观享受的事物。景观规划科学合理地运用一些设计理念,通过艺术的形式来表现出来。景观规划是一个城市生态建设的必备产物,也能很好地反映这个城市建设的完善性,能够体现这个城市中自然环境的质量和人文情怀的浓厚程度。

1可持续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及区域规划。

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就是将现有的事物进行一个有效的保持,让其能够在以后的发展中一直存在下去,并且在一定基础上将该种事物进行发展,让其能够提高利用率。城市规划就是对未来城市建设进行一些设计规划,并且进行一些合理的布局设置,是未来发展蓝图,也是现阶段城市管理的一个大的方面。区域规划是针对某一地区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开发和建设设计,是城市规划的一小部分,是组成城市规划的组成成分,并且能够为城市建设的开发提供一定的有利条件和基础[1]。

2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及景观规划相结合的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对于城市的生态建设和发展的规模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而将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以及景观规划进行结合,能够很高程度地将城市的生态建设发展得更好。城市的生态建设正在不断地扩建中,比如园林绿化建设、土地开发等,因此大尺度的景观规划上通过实现景观规划中自带的一些自然属性和景观现状管理的分析,能够将某一区域内的景观进行合理的搭配设置,从而创造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建设,促进了城市规划建设的展开。这样能够为人们创造出更加舒心、愉悦的生活氛围,让人们生活在一个富有追求、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大尺度的景观规划也是将景观规划、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结合所想要追求和实现的最初目标和战略思想。

3三位一体论的景观规划原则。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进行三位一体的城市规划时,设计城市空间建设理念应当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来进行城市的设计,比如针对幼儿、青少年、老年人的活动要求来实现他们的活动空间上的追求,让人们的生活能够更加丰富且充满愉悦。其次,根据自然景观进行城市规划的景观设计。人们生活的环境就是在一个大的自然圈内,人们依靠自然环境所提供的地理资源、绿色植被资源等来让城市生态建设得以强化和深入。因此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来进行城市的发展计划是很有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自然环境能够为城市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地。最后,景观规划的原则依靠历史的发展和统一多变元素的相互结合来进行城市的规划改造。城市的建设都是在历史的发展上来进行的,城市建设缺少不了的就是让环境艺术步入到人们的视野,建设出一个具有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的城市景观[2]。

4三位一体论的景观规划的方法分析。

4.1微观层面的景观规划方法。

在景观设计中首先要对所要进行改造的区域进行一个设计构思,设计构思的内容包括如何更加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将人与健康进行联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构思时首先应当考虑当地生态环境因素,设计出符合使用者设想的空间场所。在构思之后就要进行构图的设计了,将自己的想法转换在图纸上,在这个时候就应当注意将人与环境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构图,在造园构景上可以选择运用多种方式来突出自然环境的优美,从而形成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在景观设计中要运用对景和借景的手法。所谓对景就是让景观呈现出一个对称的状态和形式,这样的景观能够起到一个主导整体的作用。对景是能够最突出表现的一个景观,人们往往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正对景,比如在道路尽头的亭子或者是道路上的一个明显建筑物。借景是通过借用当地的一些街道景观对景色进行拓展式的延伸。这种借景手法可以给人一种联想空间,能够让人放松心情。微观层面的景观设计也应当加入一些引导示意的物品,比如通过一些有规律的.树木种植或者是有文字说明的指示牌来引导,这样就给人一种好奇与探究的欲望。

4.2中观层面的景观规划方法。

中观层面的景观规划首先要注意尺度问题,将城市各要素进行联系形成一个尺度关系,让景观呈现出一个规则的形态。比如在建设广场时,让广场的主体形态成一个长方形或者是椭圆形,这样就有利于施工人员铺设和加工。注意一些景观的色彩搭配问题,比如在北京故宫的建设色彩搭配多为黄色和红色,这些都是与皇家有关的颜色,不但能够体现出统治者的威严,还能够通过黄瓦红墙来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对比,能够给人一种庄严的环境氛围。色彩的处理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将景观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景观设计中应注意进行标志建筑物的设计,比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塔等。这些景观都在城市建设中起到一个标志的作用,不但成为城市的名片,还能够给人一种回忆感和追求感。

4.3宏观层面的景观规划方法。

宏观层面的景观规划首先进行区域问卷调查,然后进行分析,对于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现状、旅游景观特色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才能够为接下来的合理布局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景观的构思要有形象定位,这样才能够表现出区域所追求的发展目标、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在景观规划的构建中应当将空间分成不同的体系,让空间形成一种点、线、面的组成,并且通过合理的布局形成不同风格的景观建设。比如,在一些运河、铁路的建设中应当考虑到实际情况中的交通体系。节点设计建造要能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印象,让他们能够充分意识到区域的形态,形成初级的记忆。比如,火车站、地铁站口的建设可以通过调查来分析节点。对于一些具有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景观,要保护起来,让传统的历史文化得以延续。将多元素的人文景观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让城市建设看起来更加统一,而且能够带给人们一种不一样的而感受。对建筑的形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和有序的组织建设,能够形成一种对比,给人们一种视觉的享受,让疲劳的人们能够在精神方面得到放松。在区域景观的构造中,将这些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够建设出更加统一、系统、独特的主题景观。

参考文献:。

[1]许慧,王家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吕斌.国外城市设计制度与城市设计总体规划[j].国外城市规划,(4).

东风集团战略分析论文范文怎么写篇七

一、战略管理思维的理论内涵(一)战略管理思维的引入及内涵战略管理在管理科学领域里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但是,战略管理的思想却源远流长,其最早来源于军事原理,直到1965年美国的h.l.ansof发表《企业战略论》((corporatestrate.gy》)这一经典著作,“战略管理”的概念才首次出现在管理学史上。战略管理理论的基本问题是如何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与内部的实力弱点之间的有效结合是其长期关注的焦点。

(二)战略管理思维模式。

1.柔性战略思维。柔性战略(flexiblesrtategy)原是指企业为更有效地实现目标,在动态的环境下,主动适应变化、利用变化和制造变化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而制定的一组可选择的行动规则及相应方案。madhavan把柔性战略定义为在其战略基础上考虑并且实现变化的主动性和能力。有关柔性战略的研究,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是从战略管理角度出发,指出战略形成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

2.战略期权思维。战略管理领域研究吸收了经济学中的“期权”思想,其理论基础就是二者都试图获得最大可能的风险投资回报。企业为不断发展新的战略期权,继续要有一个提高企业能力的过程,又需要有一个扩展新市场知识和行为的过程。此外,边缘竞争理论也关注企业如何不断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应该不断通过变革管理来构建和调整企业的竞争优势,根据一系列不相关的竞争力来彻底地改造企业优势,保持企业在无序和有序之间的微妙平衡。竞争战略把“如何制定战略目标”和“如何实现战略目标”两个方面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地寻找新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方法,这种战略充分显示出业绩的关键动力就是应变能力。

3.长尾理论思维。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正式面世,引发了关于长尾的激烈探讨。长尾曲线是关于数量、品种二维坐标上的一条需求曲线,其统计学依据是客户对同一行业中不同品牌购买次数的分布符合帕累托分布,由于形状类似统计学中一个“恐龙长尾”的分布现象,由此得名。关于长尾的定义,国内外对于克里斯·安德森的理解比较认同,即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长尾”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大头”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长尾理论”的主要内容是:(1)热卖品向维基产品的转变;(2)贫困经济向富足经济的转变;(3)许许多多小市场聚合成一个大市场。

4.制度理论思维。mikew·peng在《经营战略:基于制度的战略观》和《文化、制度与战略选择:基于制度的战略观》两篇文章中正式提出了基于制度的战略观。他认为,基于制度的战略观可以与基于产业的战略观和基于资源的战略观并驾齐驱,制度不再是一个企业战略分析时的背景条件,而是直接决定企业战略和绩效的一个重要方面。战略选择不仅由产业状况和企业资源所决定,而且受制度框架下正式和非正式的约束影响。因此,战略选择也是制度和组织的交互作用的结果。二、旅游地转型理论基石(一)转型与战略转型转型不仅仅包括制度变迁,还应该·;)·包括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发展,制度规则的选择须与技术经济的基础相匹配,两者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中缺一不可。发展和制度变迁二者合并即为转型过程。可以把转型定义为“大规模的演变”,即在相对集中的一段时期内,集中发生的一系列相互影响和作用、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发展与制度变迁。战略转型的实质是组织在成长过程中为应对复杂的动态环境的变化,谋求未来生存与发展的竞争优势,结合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使组织战略内容或形态发生状态上的根本变革的过程。战略转型是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和内部资源、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组织战略模式发生质变的过程,是变化程度最大的战略变化。

(二)旅游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和生产力水平的反映。旅游产业结构是指旅游产业各区域、各行业部门、各产品类型、各目标市场、各种经济成分和经济活动各环节的构成及其相互比例关系。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是在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达到旅游产业之间的协调和产品供求结构的相对均衡,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的优化组合和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化的目标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三、战略管理思维观下旅游地转型理念模式(一)柔性战略与旅游地转型的时机柔性战略适应环境的目标要求使得资源与能力的转换过程必须接受外部环境的制约。当生存的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发生变化时,旅游地应重新调整,根据环境的变化制定富有弹性的战略、制度和流程,而不是与环境的要求相背离。这就要求旅游地调整发展战略、发展方式和目标,保证旅游地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要争取跳出被动适应环境的圈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影响环境甚至是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

旅游地在应付各个因素自发产生变化的同时要主动施加影响,使其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并争取将各要素的变化作为杠杆加以利用,制定更加具有主动性的柔性战略。

(二)战略期权与旅游地发展目标。

认知从期权的视角出发,战略被看做是组织资源投资的选择过程,对渐进的资源投资行为过程提供了经济学的逻辑。

资源的投资和渐进的战略选择,是同一现象的两个相关要素,资源的投资常常为选择战略提供平台。对旅游地现有的资源进行投资,进而扩张或收缩未来的机会,某一种投资或许可以完全打开探索未来的新路径,另外一种投资或许就意味着死亡或终结。旅游地目前的投资决策要为未来的获利行为创造更多的机会。投资机会是旅游地未来成长的期权,旅游地对资源的现有投资和未来投资的相互作用以及对环境机会的感知,都为期权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面对超竞争环境下的不确定性和突变性,战略期权的提出更具有现实意义。它可以有效地将现在与未来结合起来,在现阶段为未来的机会埋下种子,为旅游地如何解决当前的不确定性提供工具。

(三)长尾理论与旅游产业的再认识长尾价值的开发并不是简单的关注长尾,只有重构长尾,才能真正具有创新性的商业价值。旅游地转型的关键在于认识战略需要适时而变和重新定位,进而对其发展模式进行创新。首先,应当看到长尾曲线中“头部”的定义是动态变化的,不能简单地从百分比的角度来看待“头部”重要还是“尾部”重要。其次,是对“短缺”的产品来说,长尾的“把戏”就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宽度”——要尽量把处于长尾末梢的零散产品向头部集中。第三,热门代表着规模经济,冷门代表着范围经济,而推动传统经济向范围经济和新经济转变的动力来自于旅游产品的协调。

(四)制度理论与区域旅游保障机。

制构建正式制度是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旅游地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旅游地的战略选择中,无论是把正式制度作为条件还是作为一个因变量,正式制度的战略角色是稳固而长久的。

如加强政府的政策导向,用倾斜政策吸引外资以及扶持目标产业。非正式制度如文化、伦理的重要性则是随着经济影响而上升的。因此,制度的作用可以直接促进或者抑制旅游地的战略决策。在制度理论指导下,区域旅游保障机制的构建显得尤为必要,它是保证区域旅游转型的关键要素。四、战略管理思维在旅游地转型中的应用——以三峡库区巫山县为例巫山县旅游发展新形势与旅游地转型的必然——巫山县旅游发展的新形势加速了旅游地转型的步伐,这些新形势主要体现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与旅游交通建设全面提速两方面。-五年间,巫山县接待旅游人数实现30.98%的年均增幅,旅游总收入实现30.78%的年均增幅,旅游总收入占地方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南的13.9%上升到20的20.8%。此外,“十一五”期间,长期制约巫山县旅游发展的交通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航道的改善和渝(重庆)宜(昌)高速公路巫山段的通车,大大改善了巫山县旅游交通条件,旅游景区的可进人性增强了,为实现旅游地转型奠定了基础。

(一)巫山县旅游地发展目标的重新认知首先,“314”总体部署、统筹城乡改革和三峡工程后续规划实施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出台,使巫山县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政策机遇。其次,低碳经济成为主导发展方式、国际旅游迈向休闲度假时代等因素有利于巫山县向休闲度假型旅游地转变。第三,省际区域大合作带来旅游大市场,鄂两打造“环湖(库)生态文化旅游圈”、陕南建设“生物资源基因库”,随着周边区域交通建设的大发展,巫山县实行区域旅游大合作的时代已经来临。最后,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形成提高了目的地可进人性,有利于推动巫山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巫山县旅游目的地的完善和系统开发旅游目的地的完善和系统开发是其转型升级的基础,对于巫山来说,应加快以小三峡·大昌旅游区、神女文化旅游区和龙骨坡“巫山人”遗址旅游区三大核心目的地为重点的重大项目开发,加快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打造设施完备、服务一流和国内外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形成主题突出、功能齐全、特色多样和层次丰富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形成“一心两轴三区”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以及形成北部环线、南部环线、渝东小环线与中国腹心旅游大环线等四大旅游精品系列环线。(三)巫山县强有力政策保障机制的构建良好的政策保障机制无疑是区域旅游转型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巫山县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探索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创新途径,加强部门协调和区域协调,形成旅游发展合力,促进旅游行政管理体制创新,促使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加快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将工作重点放到运营监管和公共服务上来。

五、总结。

战略管理思维强调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关注如何消除弱势局面,提高自身竞争力,以战略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旅游地转型是区域旅游发展大变革时期,对旅游业及国民经济也会产生深远影响。战略管理思维中的柔性战略思维、战略期权思维、长尾理论思维和制度理论思维从思维角度、思维对象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为旅游地转型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为加快区域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注释:

东风集团战略分析论文范文怎么写篇八

(一)“责任”的语义解读。

辨析公司的社会责任,对公司的社会责任作出明确界定,首先应对“责任”一词的概念加以澄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责任”的释义为:一、分内应做的事。二、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承担的过失。而在法学意义上,国内的通说认为应将“责任”一词划为两层语义:一曰关系责任,一曰方式责任。前者为一方主体基于与他方主体的某种关系而负有的责任,这种责任实际就是义务;后者为负有关系责任(即义务)的主体不履行其关系责任所应承担的否定性后果。

对于公司社会责任中的“责任”适用何种语义解释更为恰当呢?此问题,涉及了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之间的区分。所谓法律义务,是指当法律规则规定的条件得到实现的情况下,一个人出于被要求作(或不作)为的状态。而法律责任则是由特定法律事实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法律责任以违反法律义务为前提,违背了这个义务才导致了法律责任的出现。回看我国《公司法》第5条的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其中的“必须”,表明公司处于被要求承担社会责任的状态,只有在违反这一要求(义务)时才会引起对不履行义务后果的承担的第二性义务,即法律责任。由此得出结论,所谓公司社会责任中的“责任”,实质为为公司承担的一种义务,一种基于与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的关系而对社会所承担的一种法律义务。

(二)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界定。

对于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迄今没有统一的界说。一些美国学者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董事作为公司各类利害关系人的信托受托人,而积极实施利他主义的行为,以履行公司在社会中应有角色。而斯蒂芬.p.罗宾斯的观点则是“公司社会责任是指超越法律和经济要求的,公司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两种定义前者侧重强调了董事对社会利益的保护,后者则突出了公司的社会性,但都同时忽略了公司存续的根基,即公司以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两种定义是否可取仍有待商榷。

国内学者对公司社会责任也有许多不同的界定。刘俊海先生在定义公司社会责任时指出,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的为股东们营利作为自己存在的唯一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的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朱慈蕴则认为,公司社会责任从广义角度讲,是指公司对股东这一利益群体以外的与公司发生各种联系的其他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和政府代表的公共利益负有一定责任,即维护公司债权人、雇员、供应商、用户、消费者、当地居民的利益以及政府代表的税收利益,环保利益等。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概念应界定为,公司在依法实现营利目的增进股东利益的同时应该兼顾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凡此种种。

可以看出,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公司社会责任予以关注,从而产生了对其概念的不同的表达。各家的观点均有其界定基点的合理之处,但也许正是因为角度不同,以致迄今对这一概念未形成统一的界说。

笔者认为,公司作为一种以营利为目标的法人,追逐利润是其根本。但公司同时又具有社会性,强调公司的资本有伦理,商业有道德。在界定公司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时,二者不可偏废其一,故在参考国内外学者在界定公司社会责任是的语境,对这一概念作出简短定义,所谓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最大限度的为股东谋取经济利益的同时,所承担的维护和增进股东利益以外的与公司发生利害关系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之利益的责任和义务。

二、公司社会责任正当性的理念透析――以公司本质为视角。

(一)公司的本质。

公司作为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其存在的目的就在于营利,无论公司从事何种经营活动,其最终目的都是将利得分配给其成员,这也成为公司法人与公益性法人的根本区别。公司的营利性强调通过经营使公司利润最大化,其体现的是传统公司法的股东至上原则。在这一原则之下,股东投资企业就是为了获取回报,公司存在的最高目标也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股东的投资回报,可以说,公司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其营利性,进而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二)公司社会责任的正当性。

对公司社会责任的争论从未间断,学者们试图从社会、经济、道德等各个方面对公司社会责任这一制度予以支持或驳斥,而对于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种种认识,不论肯定或否定,其焦点就在于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是否会影响其营利性这一本质。

公司是一种营利性社团法人,在商言商,追逐利润是公司与生俱来的本来。从表面上看,公司承担社会责任要以牺牲一定的自我营利为代价,二者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但实际上,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1)公司的社会责任是以公司的营利性本质为前提的。

如前所述,公司社会责任实际上是公司对社会承担的一种法律义务,公司是在法律的规定下被动的适应这一义务,公司只有在收益超过成本时,才会使承担社会责任成为其内在动力,从而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而非被动的适应。tz所说,在促使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经济、制度和道德的诸多动因当中,公司纯粹出于道德动因而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极少见,纯粹出于制度动因承担社会责任则往往是对制度的被动适应,而道德动因通常也可以被解释为有利于长期经济利益。所以,利益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根本动因。

公司的营利性是股东之所以设立公司的原因,提升公司利润,满足公司利得是公司存在的首要目标。没有这个目标,公司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一方面,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和自身的长期利益,应考虑到维护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利益,但若此作为以不能实现公司的营利性目标为代价,公司及其股东就很难考虑公司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无力承担。如我国在经济体制过度时期曾有过的政策性亏损公司,这种公司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牺牲了公司自身和股东的利益,以致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试想,没有任何理性的投资者会为了赔钱而投资,也不会在明知亏损的情况下维持公司的继续存在,所以这种公司很快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而在另一方面,只有实现了公司的营利目的,才能增强公司的经济实力,使公司更好的承担社会责任。

(2)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公司营利目的的实现。

公司作为投资者的逐利工具,当然具有营利性,但公司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更具有社会性。公司必须依靠社会才能购进其生产所必须的原材料、设备、工厂等;公司也要依靠社会出售其产品和服务,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发展,进而为股东谋取利润。所以公司要生存发展,必须要承担社会责任,与其所处的社会构成良性互动。

反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著名经济学家friedman基于无效率和不道德两点对公司社会责任予以驳斥。他认为,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将导致在资源配置上最终由政治机制代替市场机制从而产生经济无效率。同时,他认为在法律上公司管理者是股东的雇员,要求这些雇员承担社会责任无异于允许他们以不利于股东最佳利益的方式行为。花费在社会项目上的资金是从股东钱袋里掏出来的,这些资金实际上从股东那里征税而来的,然后再由公司管理者以自己认为最佳的方式来决定如何使用这些资金,这是对主人的背叛。所以,公司社会责任不仅无效率,而且是一种盗窃。friedman的结论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利润。

笔者认为,friedman的观点并不可取,原因有二:

首先,不能否认仅将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作为公司的目的而无需考虑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主体,使公司董事在代表公司行为时目标明确,从而避免应考虑众多主体的利益而迷失方向,最终导致股东利益与利害关系人的利益都无法实现的后果。但仍应看到,随着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公司与社会上其他利益主体的联系更为密切,雇员、董事、债权人、社区等利益主体对公司利润的增长均有所贡献,没有他们的贡献,公司的利润无从谈起。所以利害关系人与股东的利益息息相关,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与股东一样至关重要。公司不可能在忽略利害关系人利益的前提下还能取得公司利润的稳定增长。

而另一方面,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公司的管理层控制着公司的实际运转,对公司的高效合理运作举足轻重,而管理层之下的职工是公司利润的创造者,如果忽略了管理层和职工的利益,势必会对公司的生产效率产生影响,使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因而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保护,并非是无效率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让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目的正在于制止公司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所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市场秩序,进而提高经济效率,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其次,传统公司理论认为,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董事受雇于股东,应对股东负责,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但是所谓的利益最大化并不限于短期利益,而应是着眼于追求股东的长远利益。董事在决定从事一些公益活动时,表面上似乎因公共利益而减少了公司利益,但用发展的眼光看,公司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公众心中的形象,这就为公司的稳定发展和股东的长期受益创造了条件。以这种视角观察,董事对相关利益者承担责任,并非是对股东的背叛,而正是从其忠实和勤勉义务出发,对股东负责的表现。

综上所述,公司社会责任与其营利性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营利性是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公司最求最高利润的实现,在市场体制日益完善的今天,实现二者之间的一致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可能,公司社会责任和营利性正从对立逐步走向相互促进。

东风集团战略分析论文范文怎么写篇九

战略管理会计在世纪年代引入我国,但到目前为此,仍处于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阶段,尚未把它和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推动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发展的有力工具。战略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企業管理拓展到战略层面的新经济时代,作为企业信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管理会计在协助企业实施战略管理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关键是其理论必须服务于丰富而又生动的管理实践,而不应仅仅停留在纯粹的理论研究之上。

战略管理会计是会计与管理的直接结合,它是利用会计资料和其它资料,采用会计的、统计的、数学的方法,对未来的经营管理进行预测决策,确定目标,以编制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加以控制和考核,旨在调动各种内、外部积极因素,获得企业长足发展。其特点和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战略管理会计超越了一个会计主体范围,具有明显的外向性;

(二)战略管理会计更加注重长远目标和全局利益;

(三)战略管理会计体现了动态性、应变性及灵活性;

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是长期持续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在概念和性质上它与会计基本目标有着一致性,在内容上又有别于会计基本目标,它从自身体系的角度提出了更具体、更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基本目标。众所周知,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是两对矛盾的统一体,局部利益、短期利益应与整体利益、长期利益保持一致,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局部利益、短期利益应该服从整体利益和长期利益。战略管理会计基本目标的确定,决定了战略管理会计的行为准则。根据这个基本目标,战略管理会计的宗旨是要为企业获得长期、持续的整体经济效益服务。

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应包括五个方面:战略规划、战略决策、战略成本管理、全面预算、综合业绩评价。

(一)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阶段通过对企业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分析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及其所在行业的特点对经济因素、社会文化、人口因素、政治法律因素、技术因素等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做出迅速反应,充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且能准确判断竞争对手的竞争战略,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核心潜力、增值能力、迅速反应能力及持久耐力,确定竞争对手的实力,根据竞争对手的战略差异做出战略规划,确定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战略。

(二)战略决策。

战略管理会计从战略高度提供有关企业全局性和长远性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时,战略管理会计运用不确定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和非线性的本量利分析,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相关成本,使决策方案更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

(三)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是在考虑企业竞争地位的同时进行成本管理。它强调进行成本管理时要关注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即考虑产品生产阶段发生的成本。战略成本管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事前成本决策、事中成本控制以及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管理。

(四)以作业为基础的全面预算。

预算的编制必须以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为基础,根据战略目标所确定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制定当期计划。内容包括项目预算、业务预算、分级归口的责任预算和行动预算。

(五)战略性业绩评价体系。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看,业绩评价是连接战略目标和日常经营活动的桥梁。良好的业绩评价体系可以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具体化,并能有效地引导管理者的行为。

尽管我国已经具备推行战略管理会计的一些条件,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我国目前实行战略管理还会必须面临以下要解决的问题。

(一)战略管理的运用尚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国内企业学习和掌握战略管理知识并在实践中应用的意识仍然比较薄弱,经营目光短浅,资源的重复配置和浪费在市场经济建设初期比比皆是。在缺乏战略意识、战略思维的企业里要开展战略管理会计是比较困难的。

(二)企业会计的工作重点仍然在财务会计上。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会计只是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附属品。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缺少管理会计实践的环境,会计工作人员得不到锻炼,不能积累工作经验,使得战略管理会计开展起来很困难。

(三)缺乏战略管理会计人才。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对其认识不够,缺少超前的意识。不能促使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进行学习,广泛开展研究。而且,我国的会计教育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会计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的素质还不能适应战略管理会计的需要。

虽然我国已经具体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一些条件,也有些企业在实际运用,但其应用的水平不高,同时又面临一些推行的困境,因而在我国推行战略管理会计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协调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企业要摆脱传统会计思维定势的束缚,运用战略管理会计思想、方法,整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功能,在保留传统会计管理的核算内容、方法和技术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建立起与供应商、客户和银行等联系、交易与结算并行的大型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并提供相应的经营、财务状况报告及预测决策模型,及时提供企业外部市场及竞争者信息,以利于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统一迅速的整体行动和应变策略。

(二)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及创新。

2.以战略管理、市场导向的动态观念发展管理会计内容。

(三)更新实务界观念。

1.培养外向型、整体观念。战略管理成功的企业是要创造和保持持久的相对竞争优势;

2.培养战略优势、可持续发展观念;

3.培养以人为本、不断改进的观念。

(四)强化实际操作。

1.培植永久性的企业文化;

2.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实行战略管理,进而应用战略管理会计;

3.采取先試点、后推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实施方案;

4.加快管理电子计算机开发与应用的步伐;

5.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素质,造就一支专业的管理会计队伍。

(五)培植永久性的企业文化。

1.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实行战略管理,进而应用战略管理会计;

2.采取先试点、后推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实施方案;

3.加快管理电子计算机开发与应用的步伐;

4.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素质,造就一支专业的管理会计队伍。

六、结论。

战略管理会计从战略的高度,提供超越企业本身的更为广泛的和有价值与战略管理相关的信息,并从更高的起点重新界定了管理会计的内涵,它克服传统管理会计的缺点及局限性,使传统管理会计迈向更高的层次。战略管理会计对现代管理会计的突破,是管理会计的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不仅改变了管理会计本身,而且对现代财务会计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利于降低各行业的管理成本加强各行业的管理水平,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为自己的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2]夏宽云.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j].立信会计出版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