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意识的哲学论文范文(大全2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12:59:09 |
  • ZTFB |
  • 11页

每个人都应该经常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强项和弱点,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写一个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多次修改和润色,确保语言清晰准确,逻辑流畅。以下是一些业界专家分享的总结心得,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意识的哲学论文篇一

人的“生存”与“生活”的矛盾是人类存在的一对根本性矛盾,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类的“生活”方式同动物式的“生存”方式区别开来。文章将从哲学的角度,探讨“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内涵,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二者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的异化活动下的“生存”与“生活”的转变与出路。

生存;生活;马克思主义;异化。

哲学不是超乎于人类世界之外的遐想,它总是深切地关注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大都对人类社会生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他们苦苦探索着人类的存在方式,寻找着人们生活的意义及价值。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是一种最为矛盾性的存在,人类既与其他物种一样自然而然地生物性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又是能够自我意识、自我改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具有人类特殊性的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

一、哲学视域下的“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内涵。

“生存”,是指动物(包括人)本能地无意识地去适应环境来维持其生存的生命活动,是一种纯粹性的自然反映。古希腊先哲柏拉图曾对其门徒说:“人就是没有羽毛的两条腿动物。”强调了人的动物性与自然属性。近代法国哲学家拉美特里在其名著《人是机器》中提出:“人归根结底却是一些动物和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而已。人的身体是一架钟表,不过这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极其巧妙的钟表。心脏是什么?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人的欲望、快乐、爱情、痛苦等等都是受到机械规律支配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多几个齿轮,多几根弹簧而已。”指出了人的动物性和机械性。我国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也说道:“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表明了人与动物一样也具有生理层面的自然反映。动物式的“生存”活动是没有意识的生命适应行为,它们依据与生俱来的本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因此动物可以说是一种“自然性”、“自在性”的存在。“生活”,是指人类有意识地认识自我与世界、改造自我与世界以及能动地从事物质生产的生命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超越本能的反映。“生活”是人类特有的生命存在方式,同动物的存在是相区别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就曾用神话的方式说明了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在于人类拥有技术和智慧,他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该命题虽带有主观唯心主义的因素,但却肯定了人的思维的能动性,有别于动物的本能式反映。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还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表明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即“人是理性的动物。”动物是没有理性的,它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出于本能的感性,人类自身虽并不完全排除了本能的感性,但却可以能动地发挥着自己的理性,凭借自己的意识和意志去“生活”。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是有意识的生命创造行为,人类依据自己的意识与理性从事着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与改造着自己和世界,因此人类可以说是一种“自觉性”、“自为性”的存在。人类的生命是“生存”与“生活”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存在方式,是自在自为的双重存在。人类既服从着宇宙的规律、以大自然所赋予的本能去适应自然,又以后天发展起来的意识在实践中去实现着理想、改造着世界、刷新着历史。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生存”与“生活”

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哲学的主题从宇宙本体转向了人类世界,它寻求着把握人类世界的根据,探索着人类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创性地运用了实践的观点去把握人类世界,指出了人类的生命活动是用实践的方式去创造有意义的“生活”活动,而不单纯是动物式的无意义的“生存”活动。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代表霍布斯认为人是一种“自然物体”,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而生活,这种本性不仅包括本能,也包括“自然情欲”(如自我保存、趋利避害等);以费尔巴哈为典型代表的人本唯物主义流派虽强调人的作用、人的情感、人的意志、人的精神、人的理性,但强调的却是抽象的人、非现实的人。马克思批评这些旧唯物主义只是从纯客观的角度去把握世界,忽视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见物不见人”的、忽视人的主体地位的观点。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篇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摒弃了前人观点中的错误因子,开创性地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和人类世界都需要从实践活动中去理解和把握。实践活动使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把自然对象成为客体,使之成为“属人的自然”;另外,人类还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世界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突破本能的“生存”反映,创造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方式。首先,“生存”与“生活”是相互联系的,人类生命活动同样具有“生存”的层面,“生存”是“生活”的基础。我国春秋时期思想家管仲曾提出著名论点:“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了本能生存需求对高层次道德意识的基础性作用。无独有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其次,“生存”与“生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实践则使人类的生命活动从“生存”上升到了“生活”。动物只是本能地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命活动,而人类却能按照双重尺度去改变世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即“任何物种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固有的尺度”。因此,动物式的“生存”是适应自然的一代又一代的种族复制,是非历史性的存在,而人类“生活”则是通过自我意识用实践改变世界的历史性的存在。

三、人的异化活动下的“生存”与“生活”

有意识的、能动的生命活动把动物单一化的“生存”模式与人类特有的“生活”方式区分开来,然而伴随着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的能动性却遭到了异己力量的的奴役,使人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甚至非人的状态之中。马克思认为,人的异化是人类通过劳动所得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支配人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后的法兰克福学派知名哲学家马尔库塞也曾提出一个重要命题――“单向度的人”,认为在当代工业社会的极权下,人们丧失了否定、批判和超越的能力。在当代工业社会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分工和生存竞争下,人类不同程度的被“扩大了的生产力”所制约,丧失了其区别于动物的自由自觉性,人类的种种能动性与创造性得不到机会激发或生成,其生命活动也逐渐沦为了同动物一般的单一机械式的“生存”。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了五个层次,提出人要在满足了较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基本要素的基础之上,才能去实现较高层次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我国哲学家冯友兰则把人的精神分为了四个境界,认为人在超越了本能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之后,才能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而今,在社会巨大竞争和强制分工的压力下,人类或多或少地遭到了异己力量的控制,许多人的低层次需求和境界尚得不到满足,其创造性和能动性无法被激发出来,陷入了只“生存”、不“生活”的僵局。因此,人类必须消除人的异化状态,摆脱异己力量的奴役,达到马恩设想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脱离动物界的“|生存”世界,进入人类的“生活”世界。

意识的哲学论文篇二

外国文学教学是实现当代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哲学意识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理顺了外国文学教学与西方哲学思维方法培养之间的关联性和统一关系,结合恰当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哲学思维培养一定能成为外国文学教学内容的增长点,哲学思维培养也将成为外国文学教学的新视角。

文学教学;哲学思维;思辨方法。

文学与哲学作为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前者是艺术的、审美的,因而是具体的形象化的;而后者是思辨的、逻辑的、推理的,因而具有抽象的理论色彩。二者各自按照不同的方式来表现特殊与普遍的统一。在文学中,普遍是通过特殊而揭示出来的;相反,在哲学中,特殊是通过普遍而揭示出来的。我们亦承认,文学与哲学同处在社会文化大系统中,两者关系是密切的。关于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关联说”认为哲学是文学的思想背景,它所建立的完整的思考体系可满足人类知识上的好奇心,同时又可使人与人之间,人与宇宙之间有所配合。因为人能知道何者为真,善,美,人就能安排自己的生活,亦就能适应人的生活环境以及人的内在自我。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学家在致力于反映人生,描摹人生,提出人生的理想,把自己的情感思想表达出来的时候,显然会受到哲学的影响。第二,哲学可作为文学批判的工具。因为文学作品是诉诸语言的表达,而用语言表达的食物都有线索及理路可供探寻,有它的内在逻辑,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东西。因此,哲学可用外在的观点,来分析文学作品的涵义,价值(吴锡民,1994)。

(一)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在西方大部分学者认为批判性思维为一种综合思维能力,甚至上升为一种较全方位的人文精神,要求一个理性的批判思维者具备诸多人格特质,如好奇性,开放性、系统性、分析性、探理性、批判性、自信性和成熟性。它培养的是一种富于创新意识的批判精神。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师可联系西方文化、文学的背景,结合探索型的文学形象的评析和历代接受者对文学作品的创造性批评,有意识的让学生意识到:培养批判思维能力与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是直接相关的。批判思维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质疑答问能力,更能成为一种解放力量,在不断的批判中实现不断的创新。

(二)哲学辩证思维培养。哲学辩证思维具有全面联系和系统整体的特性。对外国文学中复杂的文学现象,如何摸准其发展脉络。对前景做出准确判断,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例如,我们只泛泛地讲解表现主义、心理分析主义等等,而没有对这些主义的出现做出分析,不能辩证地看这些主义产生的原因和结果,就会使这些知识单摆浮搁,不能上升到规律的层面上,也就不可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外国文学教学中,必须注入辩证法,用辩证法来融会贯通,对其正反两方面进行准确的剖析。

(三)发散思维培养。发散思维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善于进行发散思维,导致忽发奇想,超前想象等等,都能激发出灵感。当然,发散思维不是凭空想象而是站在坚实的基础上的。任何一种想象,都是在某一个系统中进行的。以外国文学而言,与其他的学科一样,是整个学科系统中的一个。因此,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是站在外国文学这一层面,向周围进行思索,或者说,向周围进行发散,由内而外,由表及里,在深思中碰撞出火花。

(四)哲学理论思维意识培养。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思维阶段划分为前运算思维,具体运算思维和形式运算思维。后两个思维阶段就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又分为两种形式,一为经验思维,一为理论思维。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类型,前者是在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的.属性和特点的比较而形成的,主要表现为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后者是通过对事物的各种属性或特性的关系的分析而进行的思维,大学生在熟记时能抓住主体、标出重点、编拟题纲即为理论思维的表现。

(五)求同求异思维的培养。求同思维是指在两个或多于两个的不同的事物之间寻求共同点。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事物共性和个性的把握。我们所要求学生的是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如对18世纪英、法、德三国文学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分析判断的过程中提升了哲学思维能力。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增强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我们应该意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定义越来越取决于思维品质的高低,为了适应这样的要求,作为主干课的外国文学在当前人才培养的格局中应该找到更加适合自身的位置。学生思维创造性的培养,首先离不开的是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这就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仅传知识更要传思维方法。一方面,要能随时把所教知识的最新成果以及学术界正在争辩的论题溶进教学内容中去;另一方面,要身体力行地站在批判与创新的最前沿去启发学生和开拓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具有怀疑、挑战与开拓性,首先教师自己就要具有怀疑、挑战与开拓气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结合自己的科研,采取一些与课本、权威不同的角度、方法,或针对疑点、难点提出一些个人见解。外国文学课程本身充满审美愉悦,通过教师带有批判性、创造性的导读,会更加充满生气。

(二)建立民主的宽松氛围,树立学生自信心,是培养哲学思维能力的前提。氛围看似一种无形的元素,其实它蕴含在师生互动与活动之间,体现在课堂的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中,使完全可以被师生与观察者感知的客观存在,是一种可以影响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积极的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前提与保障。具体来说,可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组建有利的座次来增进教学效果。在理论上,萨特的“介入文学观”主要批判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艺术观。理论思维培养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运用适当的西方文艺理论进行解读是可行的,但久而久之容易忽视了东方文论乃至中国文论的存在。在外国文学的课堂上,重视学习中国文学、文化,东方文化积淀的养成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此外,布置学生写读书笔记或读书摘要也不失为一种培养理论思维的好办法。

(三)整合教学内容,建构哲学教学内容体系。知识传授的有效性和知识体系本身的建构也是密切相关的,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内容比较纯粹,以史为线索,阶段性的介绍各个时期的文学思潮、著作、作家,这一模式较为固定,缺乏新鲜感。我们是否可以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适当并入比较文学的有关内容,尤其是渗入比较文学的思维方式。其次,除了按思潮进行教学外,是否可以按文学类型的划分,进行戏剧、小说、诗歌专题的教学,并举行戏剧表演,小说改编、诗歌朗诵等多种活动,开辟第二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

(四)梳理课程教法、考法。除了传统的讲授法,谈活法、讨论法,准直观教学法外,还应当重视单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列如对戏剧的学习,可以形成专题,并联系中国传统戏曲展开探讨。以此类推,还可以构建国别文学专题,如一定时间跨度的美国文学专题、英国文学专题。同时,完善文学哲学思维考核模块方式。建立多层面的考核体系,包括记忆层面、理解层面、创新层面。其中创新层面主要考核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观察、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改革,使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融合,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4]于春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哲学辩证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2.

意识的哲学论文篇三

哲学是一门探索人类本质和存在价值的学科,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哲学的影子。而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灵层面的追求,哲学在生活中的意义也逐渐被人们认识到。在我学习哲学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到了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理解自我。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哲学学习中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哲学的思维方式。

哲学的思维方式是它与其他学科的重要区别。哲学思维强调全面、综合、深刻地思考问题,追求真理、智慧和信仰,同时也重视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因此是一种高层次、多元复合的思维能力。在我的学习中,我学会了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去审视周围的世界,认识到了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体会到了思维的自由和深刻感。

第三段:哲学对待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哲学不仅是探索宇宙和精神的学科,也是对于存在和生命的探讨。在哲学的视野中生命是宝贵的资源,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在我的学习中,我领悟到了生命价值的内在意义,学会了尊重和关爱他人,保护和重视自己的生命价值。同时,我也明白了存在的有限性和矛盾与冲突,从而更好地理解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

第四段:哲学对于文化和社会的看法。

哲学作为一门深入思考和探索人类本质的学科,自然关注文化和社会方面的问题。在哲学的视野中,文化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和价值。在我学习哲学中,我学到了用文化的视角来看待世界,更加深刻认识文化多样性和民族特征。同时,我也看到了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从而更好地思考和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改变的思考。

第五段:结尾。

在哲学的学习中,我除了学到了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哲学的方式去认识和理解自我、身边的家人、朋友、社会,进而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解决问题,拥有人生追求的方向。在人生道路上,哲学的思想和观点将会伴随我们一生,成为我们毕生追求智慧和真理的指导,使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更加深刻丰富。

意识的哲学论文篇四

哲学对于人类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思考宇宙的本源和生活的意义,哲学揭示了许多深刻的真理。在接触哲学的过程中,我不仅增加了对世界的理解,还加深了对自我的认知。意识是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核心,是我们理解和互动世界的基础。通过对意识的思考,我得到了许多关于人类存在的体会和理解。本文将以哲学、意识和心得体会为主题,探讨人类思维活动的本质和意义,并分享我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与领悟。

首先,了解哲学思想可以拓展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哲学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提出了许多关于宇宙和人类生活的重要问题。例如,从古代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哲学提供了我们理解世界本质和现象的框架。通过学习哲学,我逐渐认识到人类思维的边界,并在这种有限性中寻找智慧。这种对真理的不断追求,使我意识到思考的重要性,并激发了我沉思和质疑的能力。

其次,意识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核心,也是我们理解世界和自我意识的基础。哲学思想探讨了意识的本质与功能,使我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哲学思考,我开始思考意识的起源和作用,并意识到它在我们思考和行动中的重要性。我发现意识是我们理解事物的关键,它使我们能够感知世界,思考问题,并做出自主决策。

进一步,对意识的思考也带给我对人类存在的深刻体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和意识,这使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哲学思考使我认识到人类思维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触发了我对他人独特性的尊重和理解。意识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和理念,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他人的不同观点。通过这种体会,我开始更加关注他人的观点和体验,提高了我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此外,对意识的思考也促使我思考人类思维的局限性。尽管意识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工具,但它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我们的意识只能处于一个有限的范围之内,并且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文化、经验和情感。这意味着我们的思维是有偏见和局限的,我们不能完全把握真理。这种意识的局限性让我更加谦虚和开放,在与他人讨论问题时,不固执己见,并尊重不同的观点。

最后,通过对哲学与意识的思考,我获得了关于自我发展的重要体会。哲学思考让我明白了自己思维的局限性,并促使我持续自我反思和寻求改进。我学会了如何观察自己的意识,发现其中的偏见和错误,以更客观和全面的视角看待世界。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我愈发意识到哲学是自我成长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深化思考,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综上所述,哲学、意识和心得体会是相互关联并相辅相成的。哲学提供了我们理解世界和自我的框架,意识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核心,而通过对意识的思考,我获得了对人类存在的深入体会,并通过这种体会改进和自我成长。哲学思考和对意识的深入分析不仅带给了我对世界本质的理解,也培养了我批判性思维和寻求真理的能力。在不断追求哲学思考和意识的过程中,我相信我会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并不断成长和发展。

意识的哲学论文篇五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入。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物质和意识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哲学是探究宇宙和人类思维本质的学科之一,它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我的学习和思考中,我逐渐领悟到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是如此的复杂而又紧密。笔者在这方面的心得与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物质是意识存在的基础。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而人类意识则是由大脑中的神经元活动而产生的。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的存在。这是因为意识是依赖物质的一种现象。例如,当我们喝入咖啡因这种物质时,我们会感到兴奋和清醒。反过来,当我们睡眠时,我们的意识变得昏昏沉沉。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质是意识产生的条件,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其次,意识对物质具有塑造和改变的能力。虽然物质是意识存在的基础,但意识却能够对物质产生重大影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人类的创造力。人类通过思考和想象,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物质世界。从建筑到科技,从文学到艺术,人类的意识塑造了物质世界的方方面面。此外,在个体层面上,意识也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通过意识的引导和调节,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进而影响我们对物质世界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进一步讲,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心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心灵是意识的核心,是连接物质和意识的桥梁。心灵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包括思维、情感和意愿等多种要素。心灵的存在使得我们的意识不仅仅是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还包括对自我和他人的思考和体验。心灵是我们的主观体验和价值认知的来源。在心灵与物质的互动中,我们的意识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成长,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有意义。

另外,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也涉及到科学和哲学的较量。科学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证据来探究物质世界的规律;而哲学则是通过思辨和推理来探究意识和心灵的本质。这两个领域之间的较量饱含着丰富的思想火花。科学的进步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和技术手段,而哲学的思辨则为我们提供了对于意识和心灵的深入思考。科学和哲学的较量使人们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综上所述,物质和意识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存在。物质是意识的基础,意识又能够对物质产生重大的影响。心灵作为意识的核心,连接物质和意识的桥梁。科学和哲学的较量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物质和意识的理解。我深切感受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如此地紧密而又复杂,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世界的本质与精神。对物质和意识的思考与探索,让我对自己和世界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也启发我对生活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意识的哲学论文篇六

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同时也对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意识利用哲学思想指导生物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理由、解决理由的能力,还能培养文理兼长的后备人才。

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同时也对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意识利用学生们在政治课上学到的哲学思想指导生物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理由、解决理由的能力,还能培养文理兼长的后备人才。

现将如何利用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的策略总结如下:

1.利用一般与特殊关系的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中讲到:一般,指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指矛盾的特殊性。二者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

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注意一般与特殊关系的处理。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中所讲的规律一般都是一般规律,任何一般规律都是对事物的共性的总结,事物还存在其个性与特殊之处,共性和特性相互依存。

例如高中生物必修1在介绍细胞统一性时讲到:生物一般是由细胞组成的,但病毒是非细胞生物;一般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但原核生物蓝藻光合作用是光合片层;一般情况下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应有的细胞器,但植物的根尖细胞、叶表皮细胞不含有叶绿体;一般的细胞都含有一个细胞核,但双小核草履虫,胚乳细胞含有两个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一般细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型,但硝化细菌为自养型:一般真核生物的体细胞增加的方式为有丝分裂,但蛙的红细胞为无丝分裂;植物体一般组织的无氧呼吸的产物为酒精与二氧化碳,但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细胞等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高中生物必修2讲到:生物的遗传物质一般是dna,但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高中生物必修3讲到:一般生产者是绿色植物,但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也是生产者,原核生物蓝藻也是生产者;一般消费者是动物,但猪笼草这样的植物也可充当消费者,病毒、营寄生生活的细菌也是消费者。

2.利用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中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整体与局部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有部分功能。

在生物学教学中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这种学习策略在高三全面复习时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复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时,要引导学生认识个体层次生命系统的整体性,只有生物体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才能使内环境维持稳态,换句话说只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共同配合使各器官、系统之间协调统一,保证内环境的稳态,生物体才能正常完成生命活动;另外,从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体教学来说:第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注意各个章节各本书内容的连贯性、整体性。

教学过程中,我们如果只注重各个部分内容的讲解,而不从整体角度出发就可能使学生的理解过于片面,那么很多理由很多知识就可能让学生无法联系,很难构成知识网络,造成学生理解上的空缺和漏洞。高中生物课本的每一章节主要是对生物局部活动进行研究,如果教师能每节课的导课或小节时都站在整体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也就是简短的几句话,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生物学习完成之后,就可以建立生物体的整体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活规律等)的知识框架,如果建立的这个框架或网络很致密,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以前的一些不解和疑惑,也会在整体框架构建之后融会贯通,迎刃而解。

3.利用宏观与微观关系的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讲到的宏观是指从大的方面去观察,微观是指从小的方面去观察。在自然科学中,微观世界通常是指分子、原子等粒子层面的物质世界,而除微观世界以外的物质世界被称为宏观世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生物的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中穿梭自如,“微”则进入细胞中了解原子与分子是如何完成细胞代谢的;“宏”则能跳出来了解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如何维持稳态的其实高中生物就是从微观入手的,从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到组成生物的化合物,再到组成生物的细胞;到了必修3又从个体水平认识生命活动的调节,从生态系统的水平认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对生物微观知识的认识,还必须注重宏观角度的理解。

4.利用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中的“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哲学中的“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它有两种情形:其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其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例如必修1讲到的细胞代谢的方式涉及到的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同化是把消化后的营养重新组合,形成有机物和贮存能量的过程。异化是生物的分解代谢,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将体内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自身的组成物质发生分解,同时放出能量。从细胞到生物体,包含了细胞的分裂、分化与生长等一系列生命活动,在这些生命活动中,需要不断的进行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整个代谢过程始终发生着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一般认为,当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时,有机物才能积累,生物才能表现出生长现象。

5.利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中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学生利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原理可以很好的理解酶催化作用一例。酶是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内在因素,但要使酶发挥其催化作用,外界环境条件比如说温度、ph值显得至关重要。生物的细胞发生癌变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致癌因子等外因作用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内因而发生的变化。学生在分析光合作用时得意识到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因有叶绿体色素的含量、酶的种类及含量,外因有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样,学生做关于光合作用的题就显得不那么难了。此外,高中生物学中的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相互关系、生物进化的过程、群落的演替、生态平衡。

意识的哲学论文篇七

在我的大学学习生涯中,哲学课是我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在这门课程中,我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自然界的真谛和道德规范等问题。通过对哲学的学习,我取得了一些深刻的有关自己和世界的认识。在此文中,我将分享我的哲学意识心得体会,探讨我对哲学学习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段:人生的意义。

学习哲学帮助我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学到了不同哲学家的观点和不同进程的思考。例如,尼采和马斯洛认为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尊感是人生意义的核心,而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则强调道德行为和社会价值的实现。通过这些不同的观点,我开始认识到人生意义是多维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关注点。我的个人看法是,一个充实、意义深远的人生应该是有目标、有价值,并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感的。

第三段:自然的本质和真理。

另一个我学到的重要内容是自然的本质和真理的概念。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哲学家们一直在探究自然的本质和人们如何理解并认识真理。我学到的是真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学习哲学帮助我了解到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真相和世界观,因此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真理和事实。哲学教授还提到,通过理性思考,人们可以不断探究真理,并通过对事物的深入了解和不断改进自己,更好地实现真理。

第四段:伦理学和社会责任。

在哲学课上,我还对伦理规范和社会责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伦理规范是指一种道德规范,它定位于人们的行为和动机。学习伦理学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人们如何进入正确的道德观念,认真看待别人,并按照这些标准去行事。除此之外,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也是我在哲学课上学到的,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有责任为社会作出贡献,像现实生活中一样,在各自的领域中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五段:结论。

通过学习哲学,我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自然的本质和真理,伦理规范和社会责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些知识为我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带来了积极的改变。我相信,哲学的学习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并且通过理性清晰地思考和行动,更好地实现我们对幸福和成功的追求。我深感哲学学习对我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我也将继续学习和探索更多哲学思想,使自己变得更加包容、tolerate并有思维能力。

意识的哲学论文篇八

摘要:艺术不再是简单的一幅画、一个雕塑,一件作品,而是被放大为做人,放大为人生,它使艺术家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在这个深入的过程中,艺术家使得作品更像是这个时代最前端的触角。“我可以是什么”的目标,把艺术家与其他人的沟通,与时代的联系,一下子就打开了。

关键词:自画像自我意识领悟觉醒。

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石柱上刻着非常有名的一句话――认识你自己。人们在不断认识自己,不断追寻生命真谛的过程中,总是会被新的认知所困惑,正像我对“我到底是什么”感兴趣一样。

人在小时候有个有意思的现象,比如一个小孩叫星星,他想要吃东西,他会说:“星星要吃”,而不是“我要吃”。这是为什么?因为他还不知道,“我”就是自己,自己把自己给物化了。当到一定年龄后,小孩发现“我”就是自己,而且非常重要,甚至变得比其它所有事物都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思想的第一次飞跃,而艺术的进程似乎与之相近。最近拜读了由复旦大学教授顾铮著写的《自我的迷宫――艺术家的“我”》一书,此书通过对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家的自画像及自拍作品的归纳与分析,来描写艺术家心中的自我,并对其自我表现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书中对自我呈现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和研究,我尤为感兴趣。

顾铮教授书中提道:“自画像作为一种表现形式,与人的自我意识的苏醒和确立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可知自画像并不仅仅只是艺术家一种自我娱乐的方式,而是代表着艺术家自我意识的领悟与觉醒。当艺术家对自我意识产生初步认知并迫切希望将其自身的个人形象展现在作品中时,这种要求就可以被理解为艺术家强烈自我意识的表白。一个新问题“我是什么”被重新认知。

根据现代心理学中著名的乔韩窗口理论可知,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人的自我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我们平时都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何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一直是很大的值得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难题。

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艺术家在不断完善自身技艺的同时开始对“自身的存在”这样一个话题逐渐重视起来。那时候的画家由于自我觉醒的程度不一以及自我表现的差异,总是会把自己描绘成或美或丑的与别人眼中不一样的形象。通过研究大量的自画像我们发现,人对自我的意识其实就是在完成作品时不断思考不断探讨领会的过程中逐渐的具象化并完善起来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发展,当人们对“我是什么”的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就逐渐开始关注一个更为深层次的话题“我可以是什么”。19世纪以来,随着后现代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先锋艺术也不断发展起来了。许多艺术家已经不再简单的靠表现自己内心的情绪来创作自画像作品,他们的作品在个人体验的基础上,承载了很多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的内容。“我是什么”的任务显然已经结束并逐渐满足不了艺术的进步与画家的感悟提升,在这个时期乃至以后的美学史中,艺术家们开始通过虚化、丑化或异化自我等手段表现出一些更大的反映时代环境的含义。这个时候,自画像作品的对话对象延伸了,由艺术家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转变为自己与他人的对话、与社会的对话,其中所探讨的话题也由“我是什么”转变为“我可以是什么”这个更为广泛的领域,这是建立在“我是什么”的判断基础上的再次延伸与拓展。它不再拘泥于艺术家自身的好坏与喜恶,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人或者多个人的形象体现,而是更广泛更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是对自我的关注的削弱,是对社会,对历史关注的加深,而这,恰恰反映了进步中的艺术理解正在与进步中的时代走的更近。

这不仅仅是自我意识的进步,也是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沟通与理解。这个趋势很积极地表明,艺术家们已经把眼光放得更远,艺术的理念和内涵也被极大拓展。对于艺术家而言,他们要做的,就是让艺术赋有更广泛的含义:艺术不再是简单的一幅画、一个雕塑,一件作品,而是被放大为做人,放大为人生,它使艺术家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在这个深入的过程中,艺术家使得作品更像是这个时代最前端的触角。“我可以是什么”的目标,把艺术家与其他人的沟通,与时代的联系,一下子就打开了。

托尔斯泰说“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也会使别的人意识到它是什么”。在“自画像”这种认识形态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思索的事物越来越多,不仅有具体的个人的自我,更加包括了有着时代与群体烙印的“自我”。朱自清的墓志铭说,值得人无限探索的事物有两个,一是头顶上的天空,还有一个就是人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的内心不是自私,在人文主义关怀的社会,关注人性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剖析自己,从而了解人性,再把它赋之于艺术创作中,使作品的意义的更高,最终得以感染更多的人。

参考文献:

[1]顾铮.自我的迷宫.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版.

[2]【奥】恩斯特克里斯、奥托库尔茨,潘耀珠译.艺术家的传奇.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3]【俄】托尔斯泰,张昕畅译.艺术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

[4]吕景云、朱丰顺.艺术心理学新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版.

[5]【法】丹纳,张伟译.艺术哲学.北京:北京出版社.版。

意识的哲学论文篇九

摘要:税收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其中,个人所得税更是与每个纳税人息息相关。只有通过了解纳税人意识的概念,及造成中国纳税人意识现状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才能真正而全面地认识纳税人意识,做有纳税人意识的纳税人。

关键词:纳税人;意识薄弱;税收政策问题;更新理念;完善政策与宣传。

在最新民意调差显示中,有相当多的人对纳税存在不解不满,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纳税意识仍没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解析什么是纳税人意识,中国人纳税人意识现状及形成原因,探讨解决方案,即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一、什么是纳税人意识。

第一,纳税人意识是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条件下,纳税人基于对自身主体地位自身存在价值和自身权利义务的正确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对税法的理性认知认同和自觉奉行精神。

第二,纳税人意识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纳税人意识的确立,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需要。研究并培养纳税人意识,对依法治税的深入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在中国强调纳税人意识的重要性的原因,其一偷税漏税行为仍然存在,其二被强制性的缴税比不上出于对税法的尊敬和信奉而真正把纳税作为责任与义务,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中国纳税人意识现状及其成因。

(一)中国纳税相关指标。

1―12月累计,个人所得税6054亿元,比增加1217亿元,增长25。2%。许多专家却认为中国税收大幅流失。19中国个人所得税还是400多亿元时,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焦建国曾测算过个人所得税的实际总量,认为流失税款在500亿元左右。从这组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光鲜的税收统计数字之下,中国仍有大幅税收流失,中国纳税人意识淡薄。

(二)中外纳税人意识比较。

每年4月15日是美国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的截止日,到处可以见到排队申报纳税的人龙。开始中国税务总局决定让年收入12万以上的个人主动进行纳税申报,结果应者寥寥。一个例子就生动明显的看出中国的纳税人意识的确不够强。

(三)中国纳税人意识淡薄的成因。

1。深厚的历史原因:首先,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对纳税人意识的影响来看,由于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国民的公共理性精神十分欠缺,还难以形成对税收的正确认识。其次,从目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及其发展水平看,新中国建立后步入计划经济时期,现在虽然正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体制改革也在进行,但离完善的纳税人意识所要求的政治、经济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2。严重的现行政策问题。

第一,税收法制建设滞后,对提高公民的纳税人意识的外控力弱。在目前中国的20多个税法中,只有3个税种是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予以规范的,其他税种大量由国务院的行政法规来规范,立法层次比较低,从而难以确立税法在纳税人心目中的权威和地位,也就谈不上纳税人在理性上信任税法。甚至有人说纳税人的税究竟都用到什么去处,纳税人并不知晓,也无权过问。

第二,税收制度设置不合理,使得纳税人对税收制度产生不满情绪,对良好的纳税人意识形成负面影响。中国通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税制设计规范了很多,但仍存在不合理性。

第三,税收宣传效果不理想。虽然每年税务机关都要举行税务宣传月活动,但是从具体来看,仍存在以下问题:税务部门唱独角戏,社会舆论及纳税人不予重视;过分强调纳税人义务,忽视了对纳税人权利的宣传;手段单一,方式落后,新出台的税法得不到及时宣传;重纳税人宣传、轻税务干部宣传。

三、增强中国纳税人意识的途径。

(一)更新我们的税收理念。

上文中也已经阐述了中国纳税人意识淡薄有着深厚的历史原因,想要从根本上更新纳税理念是一项复杂甚至艰难的事业。从党和政府的角度而言,就是要进一步推进民主政治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纳税人意识的培养提供深厚的现实土壤。从社会的角度而言,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纳税人的良好社会氛围,需要形成尊重法律、崇尚道德的良好风尚,为纳税人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完善中国的税收法律制度。一是在税收法制建设方面,为了保证税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应提高税收立法层次,将税收法贯彻到底。同时,在税收法律的立法过程中,中国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制定专门的纳税人权利法案的做法。二是在税收制度方面,应通过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税制,实现税收公平,以税制的合理性促进公民纳税人意识的提高。三是在税收征管模式的构建方面,应主要解决当前税收征管模式中存在的征、管、查之间的相互制约问题,发挥计算机依托作用,消除征管盲区。通过提高税收征管效率来消除纳税人的侥幸心理。

(三)革新税收宣传方法:至今,中国对纳税人意识的宣传并不能说是全面有效的。应该在进行了一系列税法相关方面的改革之后通过宣传片,公益广告,展板向大众普及税法知识,了解中国税收用处。

税收问题不仅关系着一个国家的荣辱兴衰更与每一个纳税人息息相关。中国只有充分提高纳税人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税收问题,使国家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炜光。税收的逻辑[m]。世界图书出版社,。

2。董文毅。税收[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3。高凌江。中国税收分配与税制结构问题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4。李品芳。公共财政与税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意识的哲学论文篇十

一、文化自觉概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和发展。

(一)文化自觉概念的基本特征。

1.文化自觉概念的内涵。

在逻辑学上所谓外延就是指概念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亦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上面本文已经对“文化自觉”的内涵作了界定,因此“文化自觉”概念的外延应与其内涵相一致包括一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实践活动。

费老先生用一句话将“文化自觉”的内涵归纳为16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16字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要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传统文化,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

然后去尊重传统文化,继而自觉的去传承传统文化。

第二,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开发,明确其发展方向。

第三,推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以上就是“文化自觉”这一概念的主要内容。

2.文化自觉概念的本质属性。

费老先生的16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对“文化自觉”概念内涵最精准的概括。

文化自觉中“各美其美”,是指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和美感。

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各个国家和民族都要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文化,看到自己的优点。

“美人之美”是在欣赏自己文化的同时,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美美与共”是指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最后相互融合,和平共处,达到“天下大同”的终极目标。

可以看出“文化自觉”是充分认知本国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充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并且与外来文化交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丰富本国文化的内涵,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这是“文化自觉”的小目标,不管对本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是与外来文化的融合,终极目标是实现文化的和谐发展,实现“天下大同”这一伟大理想,这一理想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想相契合的。

2.文化自觉概念的发展。

中国近代较完整意义上的文化自觉开始于中日甲午海战之后。

甲午战败,中国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得社会矛盾加深,同时也唤起了民族觉醒。

亲身经历这次事件的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役始也。”

民族觉醒是文化自觉的重要表现,甲午海战这次民族危机激发了民族觉醒,让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审视国内和世界形势,导致了“公车上书”的出现,这是文化自觉的起点。

“公车上书”是知识分子们对祖国前途理性思考之后采取的重要举措,这些知识分子正是在甲午战败的刺激之下,直接或间接的改变了人生观和世界观,开眼看世界,使得他们成长为文化自觉的主力。

从甲午海战一直到八国联军侵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走在时代前列,主张“变法”,向西方学习。

他们一方面从文化上论述政治变革的必要性,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另一方面大力宣传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平等精神,具有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意义。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更多的有识之士以实际行动自觉承担时代使命。

其中梁启超的“新民”说则大力宣扬自由主义的民主自觉。

孙中山则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弊端提出批评。

他们对于中国文化近代化过程中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辩证思考,是文化自觉的具体表现。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活动阵地,陈独秀、李大钊和鲁迅等知识分子结成新文化阵营,主动承担起唤醒国民意识的使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主要目的在于改造国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推动国人尤其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促进了人的解放。

通过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国民意识得到极大的解放和觉醒,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二、文化自觉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

1.文化的基本特征。

要想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必须对文化的本质属性有深入的了解,要想了解文化的本质属性必须要先知道文化的基本特征,首先要讨论的是文化三个基本特性:第一,超自然性和超个体性。

文化是与“自然”相对而言的概念。

从文化的内涵中就可以看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是与人类世界相关联的,所谓文化其实就是人化的产物,具有属人性和社会性,它不属于自然界的范畴,所以文化具有超自然性。

同时文化是人化的产物,它不是单个人的实践活动的成果,而是整个人类的实践活动的成果,文化是相当于人这个类来说的,不是相对于其中的单个人而言。

文化以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品质附加在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中,一代代被继承和发展。

每一个个体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必须学习和继承前人创造的文化,习得这种习惯,这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和发展,所以文化具有超个体的特征。

第二,文化具有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

不同的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不同文化,因此很显然文化具有民族性。

同时,在存在阶级对抗的阶级社会里,文化不可避免的要打上阶级的烙印。

文化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不是僵化、静止的存在状态,文化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因而必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相契合,不同时代拥有属于自己时代特色的`特定的文化,因此文化具有时代性,文化的时代性则意味着文化依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可促使民族文化推陈出新,避免固步自封,停滞僵化。

2.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

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是由文化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从宏观上来说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主要有满足需要的功能、认知的功能、规范的功能和凝聚的功能。

第一,满足需要的作用。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将文化创造出来,文化的作用也就是直接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

正是由于社会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文化的创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永无止境的。

第二,认知的功能。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本质能力的固化,展示出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所达到的水平。

通过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人类文化得以薪火相传,人类文化知识宝库越来越丰富,使得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逐步提高。

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借助文化,人们日益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并在科学认识的指导下,人们采取正确的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

第三,规范的功用。

文化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系统化。

它提供人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使社会得以在一定秩序中存在和发展,因此文化具有规范人们的行为习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第四,凝聚功能。

民族文化是一个地域中的人们,在日常的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共同的价值取向凝聚沉积下来就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这种民族文化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和发展,不断激励着民族内部成员奋勇前进,推动本民族的发展。

(一)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力求全面性....................25。

1.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基本方面.............25。

2.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联系....................27。

3.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源泉和中介........28。

(二)从文化现象的发展变化中观察文化现象....29。

2.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29。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指导................31。

三、培养文化自觉的哲学方法。

(一)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力求全面性。

1.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基本方面。

文化,是一个外延非常宽泛的词,涉及的领域和层次十分丰富复杂,有关文化的定义多达上百种。

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文化”最早来源于《周易》中的贲卦:“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通过礼乐文明教育和感化民众,使社会达到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

中国古代的“文化”是与“武功”相对的概念,据汉代刘向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

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可见,“文化”又是与“武功”相辅相成的统治方法和手段。

西方的“文化”一词则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本意是指对农作物的耕作和栽培以及居住、联系,后来引申扩大为所有有意识的培养、教育、发展及其产物。

文化自19世纪以来就受到许多哲学家的关注,西方出现了许多文化哲学的学说,如柏格森的生命冲动的文化哲学,文德尔班、李凯尔特和韦伯的价值的文化哲学,尼采的强力意志的文化哲学,胡塞尔的本质的文化哲学,舍勒的情感的文化哲学,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的文化哲学等等。

这些不同的文化哲学流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文化的产生、实质、结构和功能等等作了有意义的探索,深化了对人的本质和主体性的认识,但是这些文化哲学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夸大人的主观精神、夸大历史偶然性、夸大文化相对主义的局限性,低估或者否认人类实践活动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改造自然和自身的实践活动是文化的源泉和基础,没有人的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活动,不仅没有文化,连人的生存都不可能。

结语。

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提高本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决定》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做出的,为发展我国先进文化创造了有力的政策条件,它势必推动我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内必须发扬传统文化,深度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对外必须处理好本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无论是发展本国传统文化,还是借鉴、吸收外来文化,都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觉,只有在对文化充分的文化自觉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费孝通老先生首先提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范畴,这一概念对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方法和路径。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传统文化支撑着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

因此,如何更好的发展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资源,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对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的作用。

文档为doc格式。

意识的哲学论文篇十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进而涉足哲学的领域。而初中正是作为人们迈入青春期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和思维的发展,为培养哲学意识打下了基础。在我的初中阶段,通过学习和探索,我逐渐获得了一些关于人生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体会和认识。以下是我对这些方面的体会的总结和分享。

首先,人生的价值更多体现在个体对社会与自己的贡献上。在高中之前,我一直认为人生的价值就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快乐和满足。然而,通过哲学课程的学习,我开始认识到,快乐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追求个人的利益并不能带来持久和真正的幸福。与此相反,当我们能够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时,感受到的幸福和满足感更加丰富。比如,通过义工活动让我明白了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他人的命运,这是一种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价值和成就感。

其次,人与自然的关系亦是哲学思考的重要方向。现代人往往对自然趋于漠视,把自己看作自然的主宰。然而,通过哲学的思考,我开始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只是地球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尊重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处。我们应该保护自然,而不是盲目开发自然资源。同时,也应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三,哲学意识的培养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初中,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事物的评价。通过哲学的思考与学习,我开始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为我提供了一个参考和指导,让我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惑和挑战。例如,我坚信真诚和善良是最重要的品德,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此外,哲学意识也有助于我们思考生死与永恒的问题。面对人生的短暂与结束,我们不禁会思考自己的存在和意义。通过哲学思考,我明白到生命的短暂并不代表着其价值的贬低,相反,我们可以通过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永远留下自己的影响。同时,我也开始思考自己的意识是否会在死后继续存在。虽然哲学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但它为我提供了思考和探索的自由空间。

最后,哲学意识的培养也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思辨能力与批判思维。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通过分析和思考来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方式不仅适用于哲学领域,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其他学科的知识。同时,哲学意识也能够增强我们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让我们能够更理性地面对各种观点与论证。

总的来说,初中阶段的哲学意识培养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认识的机会。通过学习和探索,我逐渐理解了人生的真正意义,明白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建立起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哲学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为我们的未来发展和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哲学意识,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意识的哲学论文篇十二

马克思是在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氛围中登上哲学舞台的,因而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马克思始终站在时代实践的高度,批判地审视一切传统哲学,并最终冲破了旧哲学思维方式的樊篱,创立了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即从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解释人,解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解释人与世界的关系;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统一起来,并注重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是从博士论文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再到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一系列著作中完成的.这个逻辑进展的过程与马克思哲学创立的过程是一致的.

作者:张传开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刊名:江淮论坛pkucssci英文刊名:jianghuaitribune年,卷(期):“”(5)分类号:b0-0关键词: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变革实践逻辑进程

意识的哲学论文篇十三

哲学是一门凝练抽象、深邃玄奥的学科,它涉及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引导人们思考宇宙、生命和价值的本质。作为初中生,我的哲学意识得到了培养和提升,让我认识到了生活的真谛和重要性。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学习了哲学知识,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了讨论并思考,通过这一过程,我积累了宝贵的心得和体会。

在初中哲学教学中,我最深的体会就是要善于思辨。哲学的核心就是思考,思辨是培养哲学意识的重要方法。通过学习哲学,我懂得了用理性的方式看待问题,追求事物本质,不受表面现象的影响。在课堂上,老师经常给我们一些案例和问题,引导我们进行思辨。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我学会了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轻易接受表面的观点,而是要分析背后的原因和逻辑。通过思辨,我发现自己的思维更加开阔了,观点更加独立了。

另外,在初中哲学课堂上,我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共享的重要性。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与同学们的讨论是不可或缺的。每次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我们会争论不休,每个人都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展开思维碰撞。通过与同学的互动,我不仅听到了不同的观点和理解,还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见解。这种集体思考和讨论的过程让我们的思想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问题的本质。

此外,初中哲学教学还强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哲学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众多哲学家的思想,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追求的目标。通过对哲学思想的学习,我认识到了人生的意义是多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思考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成功和金钱,更重要的是追求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让自己和他人都感到幸福和满足。

最后,初中哲学教学还教会我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与自然息息相关。哲学教学让我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增强了自己的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保护自然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而言之,初中的哲学意识教育不仅培养了我们的思辨能力,还加强了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深化了对人生意义和自然的思考。通过学习哲学,我懂得了追求真理和思考问题的重要性。同时,哲学也让我了解到人生的意义是多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价值观。同时,哲学教给了我保护环境和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这些经历和体会将伴随我一生,并对我人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意识的哲学论文篇十四

近段时间以来读了博登海默的《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这本书,并写下了这篇读书笔记。这本书对每个学习法律的人很重要,要多重要,读过才会知道。现在看了这后有些收益,记录如下。

首先我来介绍下此书作者。博登海默,1908年出生于德国柏林,在海德堡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33年移民美国后在华盛顿大学研习美国法律并于1937年获得ll.b学位。从1951年开始担任犹他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法律教授,并于1975年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法学荣誉教授,1992年去世。博氏是综合法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哲学。主要论著有:《法理学》、《法理学:法律哲学法律方法》、《论正义》、《权力、法律和社会》、《责任哲学》和《英症状法律体系导论》等。然后再介绍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全书的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的历史概论中介绍了自古希腊直至20世纪70年代的各派西方法律哲学的概述(包含作者对法律的哲学思考和作用的哲学思考)。第二部分法律的本质和作用以及第三部分法律的渊源和技术。20世纪的西方法律哲学,一般来说有三大派别:社会学法学、分析法学和新自然法学。作者倾向于所谓“统一法理学”(或“综合法理学”)观点,既主张不以任何单一的、绝对的因素来解释法律;认为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要受社会、经济、心理、历史、文化以及各种价值判断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全书贯穿了这一思想。该书是作者对法律的基本性质以及法律制度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和价值进行哲学上的分析。该书的价值不在于面面俱到,而在于它能引起读者认真而严肃的思考。因为时间关系我仅就本书第十一章节中正义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比较细致的阅读,故本读书笔记也仅就此部分中正义的概念及正义与自然法的关系这两个部分展开重点阐述。

本书第十一章第四十九节关于正义的概念部分作者分了四个小部分来进行论述,分别是分配正义、矫正正义、契约正义及个人的非正义观。同时作者分别从主观向度和制度的层面进行了分析。而第五十节分析了正义与自然法的联系。以下就此两节内容内容进行介绍。

一、正义的概念范围。

(一)历史上典型的正义概念。

第一种是乌尔庇安和西塞罗的观点。这两人的定义强调的是争议的主观向度。“正义被认为是人类精神上的某种态度、一种公平的意愿和一种承认他人的要求和想法的意向”。据此,作者做出了如下发挥。正义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给予每个人以其应得的东西的意愿。正义要求关注他人,而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上述定义都着重强调了正义的主观向度。故正义被认为是人类精神上的某种态度、一种承认他人的要求和想法的意向。第二种便是圣·托马斯·阿奎拉和埃米尔·布伦纳的观点。作者进一步指出正义不应仅仅局限于精神层面,还要具体化为实际措施和制度性手段。圣·托马斯·阿奎拉和埃米尔·布伦纳这两人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二)博登海默界定的正义之四重含义。

第一种是分配正义。“分配正义所主要关注的是在社会成员或群体成员之间进行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配置的问题”、。然后,作者提出了一连串有关正义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是由享有立法权力的当局来处理的。博登海默还列举了一些分配正义的表现形式,如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一家之长发布的令和规定的罚则、采邑的工时、评分制度的公平性和分配奖学金的确当性等等。第二种是矫正正义。习惯法、国际法则、工资水平和矫正正义是指当一条分配正义的规范被某个社会成员所违反时,该社会成员就应承担赔偿、返还不当得利、接受刑罚等责任。矫正正义通常是由法院或其他被赋予了司法或准司法权利的机关执行的。它的主要适用范围乃是合同、侵权和刑事犯罪等领域。

第三种便是契约正义。即在正常情形下,当事人处于自愿而订立的合同是不存在不正义的情形的。但如果一方当事人隐瞒或故意错误表达相关信息,或一方当事人倚其优越的实力地位而将条件强加给对方,或一代表人在毫不考虑他(她)所代表的那些人的利益的情形下就签定集体协议,那么,虽然那些合同在形式上是自愿的,“但它却仍具有不正义的污点”第四种便是个人的非正义观。即“奉公守法的人和公平的人都是正义的”。最后,作者做了一个精辟的总结,认为上述所有有关正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论式:“个人应得的归于个人”。

二、正义与自然法的关系。

(一)自然法的概念。

在法理学思想史中正义观念往往与自然法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但自然法概念也并非唯一。主要有以下几种:亚里士多德认为一条正义规则“在任何地方都具有同样的效力”,那么它就是自然的。按照圣·托马斯·阿奎拉的观点,自然法视为“人类普遍的和根深蒂固的品性”。而赫伯特·哈特认为自然法是“任何社会组织为了存在下去而必须拥有的”。这几个人的观点相似。与此对应的特里斯琴·沃尔夫持绝对论的观点,认为自然理性永恒不变;鲁道夫·斯塔姆勒与卡多佐法官都用相对论的方法,认为自然法是相对的、可变的。而第三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约翰尼斯·梅斯纳,艾尔弗雷德·维德罗斯。作者认为,以上这些自然法哲学家的观点尽管有分歧与异议,但仍存在一致性的要素,即“自然法是由应当得到承认的原则和准则构成的,而不管它们在一个国家或其他共同体的实在法中是否得到了正式表达”。也就是说自然法是高于国家法令的一种更高的正义原则。

(二)自然法随着正义观念的发展而发展。

把以上的正义要求描述完以后,作者指出,应当根据生物学和心理科学中所取得的进展对人们在立法方面的基本需要进行重新思考和修正。由于人的道德情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自然法的宽容标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很久以前可能被认为是正当的,而在当代文明社会中则为法律所禁止;在过去,人们对轻微的罪行也适用死刑,但在今天,死刑只被限制适用于少数几种极为重大的罪行;一个现代国家的成员要求的最低限度的安全都比混乱社会所能期望的安全程度高得多。作者在这里再次赞同了自然法的大多数倡导者所提出的“恶法非法”的观点。

(三)自然法是正义的最低层次。

从书中不难看出正义制度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是自然法,它是正义制。

度的基础;第二层次是“被一特定的政治和社会制度认为是正义的规范和原则”,这些规范和原则可能得到了明文法的承认,也可能没得到其承认;第三层次是最高层次,“它是由一个更完美的和更理想的秩序的蓝图规划构成的,而这一规划则是一个国家的实在法所无力实现的”。据此,正义概念范围极广,不仅关注法律有序化的迫切的、即时的目的,而且关注它的远大的、终极的目的。

综上,是我对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近乎皮毛的理解。博登海默对正义的阐述是理性而精彩的,整本书是深刻而又有创意的。博登海默的正义论值得学者们深究,就算仅仅细致阅读了此书的一两个小节我也不得不为他那抽象、发散而丰富的思想而感叹。正义是法律制度的实质,正义也是法律永恒的主题,而博登海默对正义的这场探讨给法学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意识的哲学论文篇十五

哲学是一门关注人类存在、思维和价值的学科,是对世界的思索和探究。在研究和学习哲学的过程中,我不断增长了对人类意识的理解,并从中获得了一些深刻的体会。下面将分五段来说明我对“哲学意识心得体会”的看法和认识。

首先,哲学的研究拓宽了我的思维空间。在哲学的学习中,有很多观点和思考方式是与我以往的认知不同的,这挑战了我的思维模式。例如,在某种观点中,形而上学认为存在的本质是最重要的,而在另一种观点中,经验主义强调通过感性经验来获得知识。这些不同的观点给我带来了思维的冲击,使我不再拘泥于一种思维方式,在辩证的思考中愈发理性而宽广。

其次,哲学让我认识到意识的重要性。意识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基础,是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媒介。通过哲学的讨论和思考,我意识到意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认识到意识对人类的重要性。意识使我们能够理解和解读世界,它的存在让我们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和思考的深层次。意识的研究让我更加关注自身的思维和感受,它推动着我追求内在的反思和人生的探索。

第三,哲学引导我思考人生的意义。人类始终在探索和追问自己存在的意义,而哲学正是对此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讨。通过学习哲学,我逐渐明白,人生的意义不是自己为自己而活,而是通过对他人的关爱、社会的贡献和价值的实现来实现。哲学教会我如何思考人生中的价值和目标,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感受到人生的真正意义。

第四,哲学的学习让我意识到思考的重要性。思考是哲学的核心,也是对意识的深度挖掘。许多哲学家通过思考和分析问题来引导我们去思考事物的本质和原理,这让我认识到思考对于我们的认知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思考,我们能够超越表象,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从而更好地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哲学的学习使我养成了思考的习惯,不再片面地接受事物,而是经常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和逻辑。

最后,哲学的研究让我看到了人类智慧的辉煌。人类通过千百年来的思考和探索,创造出了众多的哲学思想和理论,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哲学家们对人类智慧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对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开拓了思维的边界和挑战了传统的观念。他们的思考和质疑为人类的认知和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哲学使我看到了人类智慧的辉煌和无限的潜能。

综上所述,哲学的学习让我拓宽了思维空间,认识到意识的重要性,引导我思考人生的意义,让我意识到思考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人类智慧的辉煌。哲学是一门关于人类存在和思维的学科,是对世界的思索和探究,它的研究让我更加理性地思考问题,也为我的人生增添了不少启发和力量。通过学习哲学,我相信我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世界,并在思考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意识的哲学论文篇十六

哲学的发展与创新通常伴随哲学思维方式的发展与创新,而哲学思维方式的概括与表述可以是多角度的..其表述根据是:西方哲学的命运本质上是由形而上学的内在逻辑所承载,所延续的;从形而上学的内在逻辑发展看,哲学思维方式变革分为实体性思维方式与实践思维方式.

作者:黄文正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政经系,贵州遵义,563002刊名:天府新论cssci英文刊名:tianfunewidea年,卷(期):2006“”(6)分类号:b0关键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实体实践

意识的哲学论文篇十七

哲学作为一门探讨存在与意义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物质和意识两个方面。物质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意识则反映了人类的主观体验。在哲学的长河中,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一直备受争议。我通过学习和思考,对于物质和意识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第二段: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它们相辅相成。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包括天地万物,而意识则是人类主观感知和思维的结果。物质在意识的活动中为意识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反过来,意识对于人类的行为和创造起着推动和引导的作用。没有物质,意识无法进行,没有意识,物质就是一盘散沙。对于物质和意识的理解,我们不能片面夸大或贬低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应该将二者看作是统一的整体,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第三段:物质与意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物质和意识对于人类生活都起着重要的影响。物质提供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食物、衣物、住房和交通工具等等。意识则塑造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包括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思想观念等等。物质和意识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人类的生活面貌。在现代社会中,物质的丰富和意识的多元成为了人们追求幸福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不能只追求物质的丰富,而忽视了对意识的培养;也不能只过于追求精神享受,忽视了对物质的拥有。只有平衡并重视二者,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

第四段:物质与意识的争论与思考。

尽管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已经被广泛讨论,但对于它们具体的关联性还存在着争论。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都无法给出圆满的解释。在我看来,物质和意识并不是单向的决定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物质和意识可以看作两个交织在一起的网,它们的相互影响使得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样。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物质的丰富,同时也激发了人类对于意识的探索和思考。人类的意识又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物质的创造力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物质和意识划分为主次,而应该将它们看作是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段:结语。

在这个物质丰富但思想混杂的时代,我们应该对物质和意识保持理性的思考和审视。物质和意识是人类的核心,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生活和意义。我们不能过于沉湎于物质的迷惑之中,也不能忽视意识对于我们人类的自我认知和思考的重要性。只有在对物质和意识进行全面思考的基础上,才能找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更加坚实的基础。物质和意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

意识的哲学论文篇十八

第一段:

哲学是一门极为深刻的学科,它探讨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是人类的认识和思维方式,以及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与感悟。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研究哲学思想,更是开始了一种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争议、矛盾和质疑,这些都是哲学的核心价值,而在与哲学进行对话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第二段:

哲学思想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类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存在。这种存在不是一种简单的存在,而是存在的多维度意义,包括情感、思想、信仰、爱等等。而这些东西,都是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人类来说,真正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追求物质和金钱,更是关注人的精神层面。人类对于自然的探究发展出科学,对于人生价值的探究则成形了哲学。而哲学思想的推动,不仅仅让人们对世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开拓了人类思维的边界,为人类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第三段:

哲学思想不仅仅是一直发展的知识体系,更是一种反思和批判的姿态。通过哲学思想,我发现人类的思考和行为有时候是缺乏理性的。人的行动往往受制于自身的情感、习惯和偏见,很少有人愿意去理性思考。哲学思维的发展其实是为了去理性思考,去探究那些看似困难但又必须面对的问题,去深入探讨哲学思想背后的思考方式、论证过程、逻辑技巧和思考姿态。

第四段:

当我开始深入探索哲学思想时,惊讶于哲学的内涵和丰富性,同时也受益于哲学思想给我的启示和帮助。哲学思想可以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世界和人生,从而理性地思考和决策。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可以借助哲学思想去探究我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生活。

第五段:

未来,哲学的意义和作用必将越来越突出。哲学思想可以引领我们思考世界和人生的方向,可以帮助我们去探究那些看起来困难但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哲学思想也可以开拓人们的思维边界,为人类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也将一直在思考哲学给我的启示,以便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意识的哲学论文篇十九

绪论。

本文虽然在心灵哲学的视角下研究命题态度的相关问题,但从渊源上来说,对命题态度这一概念的研究来自于语言哲学,因此必须澄清本文的研究与语言哲学视角下的研究究竟有何不同。

将命题态度纳入哲学中来,其源头来自于著名的弗雷格疑难,即态度语境下同一性替换问题。

对弗雷格及罗素关于此问题解决方法的评析促进了情境语义学(situationsemantics)的产生。

情境语义学注重研究命题态度的关系,即个体对命题的态度,比如“相信”、“期待”等,这些具有意向性的状态能够表达一个个体的态度。

该研究将命题态度形式化,即一个逻辑系统如何表示命题态度的关系,以及这个系统是如何构造的。

总体来说,语言学或者逻辑学对于命题态度的研究更偏重于形式化,从命题态度的结构入手来探讨有关语义的问题。

其结构要素包括命题态度主体(propositionalattitudesubject)、命题态度谓词(propositionalattitudepredicate)及命题内容。

其中命题内容指的是命题态度谓词指向(directat)或关于(about)的内容。

第1章命题态度的含义。

1.1命题态度与心理意向性。

也就是说,患有这种疾病的人虽然能够感知一侧事物,但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即“无意识的心理状态”。

除了上述情况,还有些无意识状态比如惯性。

我们会发现,当一个人10年不变在同一个地方居住、并且在同一个区域上班,那么每当他上下班时,即使在路上不费力寻找路标甚至走神,他依然能到达期望的地点。

或者一个人惯用手写,提起钢笔就会自发地寻找纸张进行书写,那么当有人手持文件等待其签字,惯用手写之人可能在找到钢笔后由于走神而忘掉待签字文件,进而继续翻找纸张。

这些无意识的状态是否具有意向性?我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无论主体有没有对当下状况的意识,他都在心理意向的驱使下完成了某项工作。

例如某人顺应心中对家的期待而在不故意的情况下抵达住所,或者能够遵循对书写的渴望而寻找纸张。

关于意识与意向性关系的进一步讨论我们将在下一节完成。

而这种无意识的意向能否称为命题态度?显然不能。

这种无意识的心理意向并没有指向一个命题表达出来的内容,换言之,潜在的心理意向性并非命题态度。

1.2意识与意向性。

与上述分离主义不同,意向性基本论认为,意识与意向性是不可分离的,但是它们的联系体现在,意向性在二者中更为重要、是基本的,意识可以用意向性来解释。

表征主义是其中一种代表性理论。

表征主义认为,所有心理状态都是意向状态,意向内容可以由心理状态对事物或性质进行表征而得来,换言之,本应理解为由意识得来的内容,其实可以由意向(表征)得来。

其解释有赖于德雷斯克的“移位感知”(displacedperception)理论。

人的经验有一种透明性,“经验的透明性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例如,当我们注视一棵树,并且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视觉经验,我们能发现的性质只是所呈现出来的树的性质。

这表明,经验恰如眼镜的镜片一样,可以让我们投过它知觉到外部事物的性质。

在此意义上,我们说经验是透明的。

3.1自然主义视角下的分析————命题态度如何解释行为........17。

3.2监视机制理论——命题态度的自我归属.............21。

结论.......................24。

第3章命题态度的归属过程。

3.1自然主义视角下的分析————命题态度如何解释行为。

也有例外。

比如当这个人害怕火焰,但假设他是一个冷血的人,在看到几百米外的一座房子失火时,由于他同时相信这个火焰不会伤害到自己,那么他将不会感到害怕,也不会如前所述,惊叫甚至避开。

还有一种例外是,当一个人拥有两种不同的信念,信念q的影响力远大于信念p的影响力,那么他会呈现出与我们假设不同的行为倾向,也可能与其他相信p的人表现不同。

例如,一个人虽然害怕火,但是当他独自迷失在森林中,此时如果不取火,他相信自己将被冻死;或者相信,他手边的猎物如果不用火烤就无法食用,而他将被饿死,那么此时他会抛开对火的'害怕而选择生存。

当然如果他相信只要点火他就会害怕到死掉,或者相信生肉也可食用、总比面对火好,结果将不相同。

另外一种情况是,在一个危险的水边,主体a相信靠近水可能会丧失生命,那么他将远离水岸,而同样一个拥有该信念的主体b,由于他寻求刺激,或者有轻生念头,那么他反而会靠近水岸。

如此种种。

3.2监视机制理论——命题态度的自我归属。

在上一章提到的fp三种理论中,理论论和模仿论最为流行,但无论是理论论主张的人们对命题态度的归属能力由先天或学习得来,还是模仿论所说的人们虚拟他人视角来理解或预言他人心理状态,都将研究集中在命题态度归属能力的第三人称方面,因此,对第一人称问题进行考虑,mm理论就成了一个好的选择。

此外,对于解释自闭症人群能否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该理论也提供了解答。

然而,尽管mm理论作为前两种fp理论的补充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其中不乏值得考虑的问题。

例如,该理论的提出者并没能明确解释监视机制在什么情况下完成表达任务,同时,该理论关于信念的上升程式中的问题也没能给予良好的解答。

所谓信念的上升程式是指,当人们思考类似“是否相信p”的问题时,实际上在心中考虑的是“是否p”,这就将思考一种心理状态转化为思考一个事实。

对于这种现象,mm理论并没给出合理的解释。

结论。

关于命题态度归属的过程,我们从两方面进行了讨论,一是研究命题态度在解释行为时的表现,二是研究命题态度的自我归属,即人如何认知命题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这个部分的分析主要利用信念这一命题态度。

对于命题态度的解释过程,我们除了沿用理论论及模仿论,即利用理论或者模仿他人的视角来进行解释或预测行为以外,还参考了自然主义视角下的分析,在行为维度,我们知道命题态度对行为解释的表现为,同一命题态度引发的行为不唯一,且受所持命题态度的程度及硬度的影响;通过对神经生理维度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命题态度的解释方式是对每一个行动方面的解释而非行动整体;在社会历史维度,命题态度对行为的解释则受社会、历史、语言的影响。

命题态度的自我归属则主要参考mm理论,即我们通过认知建构中的监视模块来完成自我认知,对于该理论不详尽之处,我们也尝试给出了解决方案。

意识的哲学论文篇二十

哲学是探索存在与意义的学科,而物质与意识则是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物质是构成现实世界的基本元素,而意识则是人类独有的心理体验和活动。通过对于哲学、物质和意识的思考和学习,我深感人类的存在和认知是如此复杂而奇妙。下文将以五段式的方式,组织我对于哲学、物质和意识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物质的本质与存在意义。

物质是构成我们所处世界的基本元素,是一切存在的基础。通过学习哲学,我认识到物质并非只是我们所感知到的实际物质,它在更深层次上包括了能量、力场、时间与空间。物质的存在使得世界变得有限而可触及,人类可以通过感官与思维来与这个世界互动与认知。而在物质的存在中,也蕴含着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真实世界是否是唯一存在的世界,还是有其他维度与实体的存在。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哲学的思考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本质与存在的意义。

第二段:意识的起源与边界。

意识是人类独有的心理体验和活动,它是我们思考、感知和体验世界的根源。意识的起源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科学和哲学界有不同的解释。在我的学习中,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观点,如物质主义者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而心灵主义者则认为意识是超越物质的存在。我深感对于意识的探索是哲学的重要课题,它引发了我对于自身存在与意识的关系的思考。我开始思考我是否能够超越我的思维和感知,揭示我内在的自我与世界的联系。

第三段: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

物质与意识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物质提供了知觉与刺激的基础,而意识则使得我们能够对物质进行认知和思考。我的思考让我意识到,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往往只是表面的、片面的,我们所感知到的只是物质的一部分,而世界的本质也未必局限于物质。意识的存在使得我们有能力反思和思考,通过哲学的思考,我对于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第四段:哲学对于我的影响。

哲学的学习和思考对于我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学会了提出问题、质疑传统观念的重要性,我对于存在与意义的探索与思考也更深入了。通过哲学的思辨,我意识到人类的知识和认知是有限的,我们很难对于世界的本质和真相有绝对的认知。这种觉悟使得我更加谦逊和开放,愿意去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第五段:物质意识的未来与可能性。

哲学的学习使我意识到物质与意识的复杂性和神奇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更进一步的哲学思考,我们对于物质与意识的理解也将日趋深入。未来,也许我们可以在科学与哲学的领域里找到更多关于物质意识的答案,揭示人类存在与意义之谜。同时,物质意识的研究也将推动我们更深入地探索人类潜能,开拓人类发展的新可能性。

哲学、物质与意识是人类存在与认识的关键课题。通过对于这些问题的学习和思考,我深入理解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和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哲学的思考使得我更加谦卑和开放,愿意探索未知,追求真理。我相信,物质与意识的探索与研究将会推动人类思想的进步,开启一段全新而充满可能性的旅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