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技术帮扶方案范文汇总(优秀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03:54:29 |
  • ZTFB |
  • 11页

方案是经过思考和分析后,制定出来供实施的计划和方法。方案的制定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通过研究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找到自己制定方案的新思路和方法。

卫生院技术帮扶方案范文汇总篇一

为深入贯彻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以来扶贫开发和乡村振兴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进一步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夯实发展基础,助推农业产业发展,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高效衔接、深度融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坚持“以农为本、三产联动,政府引导、主体推动,共建共享、协同推进”的原则,2020年—2022年,全县建成10个以上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每个乡镇建成1个以上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生猪、蔬菜主导产业,打造“一县一业”示范县;按照主导产业突出、带农增收效果显著、品牌影响力大、组织化水平高的标准,打造136个以上“一村一品”产业园,每个行政村打造1个以上“一村一品”产业园。到2022年,全县生猪存栏50万头以上,出栏100万头以上;蔬菜种植面积达25万亩以上,产值15亿元以上。

因地制宜,建设蔬菜产业园、蚕桑种植园、山林经济园、生态农业休闲园、畜牧养殖园(生猪养殖园、肉牛养殖园、蛋鸡养殖园)、农副产品加工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要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布局,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入驻项目特色鲜明、配套功能完善、承载能力强的创业园。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不断加强产业园规模化建设,提高主导产业区域布局集中度,连片规划、成片推进,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基地。

1.大力提升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发展水平引导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配套建设烘干、预冷、加工、储存、运输、配送等设施,提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装备水平,减少农产品采后损耗率,提高商品转化率。鼓励企业开展跨区域精深加工,扩大主导产业产品规模。鼓励支持市场主体引进农产品副产物收集、处理、加工的装备和技术,提升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

2.着力打造产业园绿色食品牌划定绿色有机农业发展重点区域、建立绿色有机基地管护机制、调整优化主导产业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实现生产基地绿色化。大力推动农业投入品绿色化和废物资源化利用,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绿色有机基地和产品认证,扩大绿色有机认证;发展和壮大生产主体服务平台、扩大服务组织、统一生产和产品标准、扩大对外宣传、形成绿色有机联盟。

3.全力提升产业园服务能力。

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入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农产品加工率,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加强农机、设施、质检、信息化、储藏、保鲜、冷链、废弃物处理等农业要素建设,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打造带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商标品牌。产业园内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

(二)突出主导产业,抓实“一县一业”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模式,聚焦蔬菜、生猪优势产业,兼顾其他特色优势产业,全面落实“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占市场、建平台、解难题”6个方面举措,不断提高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做大做强做优生猪、蔬菜主导产业,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把小农户引入“一县一业”发展大格局,打造“一县一业”示范县。为推动乡村产业兴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为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冷、加工、储存、运输、配送等设施,提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装备水平,推动规模化加工。

2.提升专业化水平建立完善主导产业标准体系,加大推广实施力度,推进标准化生产经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及绿色食品加工园,推进发展要素向产业园区聚集,加工产能向县城、重点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聚集,提升生产区域专业化水平。

3.提升绿色化水平划定绿色有机农业重点发展区域,建立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地挂牌保护制度,形成绿色有机基地管护长效机制,实现生产基地绿色化。推动农业投入品规范化经营、科学化施用,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全面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行动,探索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政管理和市场运营机制,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制定主导产业基地和产品认证计划,组织、指导、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开展有机产地转换,大幅提高绿色有机基地和产品认证规模,不断扩大绿色有机认证规模。

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重点加大对龙头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冷链物流等关键环节支持力度,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因地制宜采取订单带动、土地流转、股份合作、托管托养、代耕代种、吸纳就业等方式,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将主导产业从业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新轨道,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

5.提升市场化水平充分挖掘主导产品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的差异性,加快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支持企业积极参与“10大名品”和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评选,组织开展区域公用品牌、名企、名品公益宣传,不断培育自主品牌。加大农产品田头市场标准化建设与改造,合理布局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和零售农贸市场,建设完备的产品供应链体系,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培育县域内农产品电子商务主体,提高农产品电商销售比例,不断推进产品营销水平。完善农业投入品有效监管服务模式,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产品质量检测制度,提升品牌公信力,健全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为主导产业品牌培育提供有效保护,不断健全诚信体系。

务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专业村。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参与“一村一品”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增收。通过打造“一村一品”,将我县资源优势、生产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品牌优势和效益优势,加快产业提质增效,增强市场竞争力,带动农民增收。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园,培育一批有特色、有规模、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打造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名牌产品,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实现“一村一品”产业园所在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所在乡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以上,实现食用农产品绿色食品认定率100,实现主导产业更加明显、主导产品有注册商标,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

1.突出主导产业,发展新型业态充分发挥各乡镇、各村资源、交通、区位、人才、技术等优势,着力打造蚕桑、蔬菜、林果、畜禽、野生菌产业,开发生产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名优特新农产品,突出“品”的特色。

标准,逐步建立高效的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保证“品”的质量;依托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进、研发和推广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加快消化、吸收和改良,开发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产业和产品,提高“一村一品”的资源利用率、商品率、加工转化率和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的档次。

3.搭建新型平台,壮大经营主体按照规模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利益联结紧密的要求,以“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组织+种养农户”等形式,尽快做大做强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拉长产业链条,着力完善“一村一品”发展机制,推进龙头企业和组织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使这些企业和组织为农户提供种子、技术、生产资料供应等多方面的服务,并在组织和带动广大农户发展“一村一品”中发挥更大的拉动作用。要搭建科研、质量安全认证、电子商务、交易市场、“云品”频道等平台,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推动科研院校与企业、市场有机结合。做大做强做优现有企业,扩大招商引资,以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一流企业、人才、技术,结合“一村一品”产业园区创建,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社,覆盖千家万户生产者。

加快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设无公害生产基地,带动发展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加快现有产品名牌(名品)化,着重选择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项目和已经形成的规模较大、品质较高的主导产业以及新兴产品作为品牌重点加以培育。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精心做好品牌策划,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利用博览会等各种展示推介平台以及各种媒体,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介。

5.实施消费扶贫,带动农民增收重点建立农户参与机制和受益机制,明确农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环节和份额,实现产业扶贫的组织化和利益联结全覆盖。围绕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长远发展,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

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县级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做到上下联动、条块结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县推进“三农”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农业农村局)要加强统筹协调,会同各成员单位做好组织协调、动态管理、考核评价、监督检查等工作。

(二)加强招商引资。

各乡镇、县级有关单位要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强化分工协作,突出产业招商、精准招商、项目招商。要优化政策措施,改善发展软环境,促进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工作。

(三)做好配套服务各乡镇、县级有关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负责做好综合协调、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等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做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土地(林地)流转纠纷调解、公共服务和管理等工作。县级有关单位要继续将涉农项目向现代农业园区倾斜,及时解决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配套问题。

卫生院技术帮扶方案范文汇总篇二

紧紧抓住“精准、落实、可持续”三大关键,激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效能,打好政策组合拳,着力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整村推进扶贫、兜底保障扶贫、金融扶贫、水利扶贫和农村信息化扶贫十大项目,切实抓好政策落户、项目落地,力争如期实现率先脱贫摘帽目标。

2017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争取全县5679户18535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其中计划3787户13741人主要通过发展产业脱贫、920户3060人主要通过就业脱贫、972户1734人通过政府实行兜底保障脱贫;26个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按国定标准全部退出贫困;引进3家以上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助力扶贫,建成就业扶贫车间20个以上、产业扶贫基地20个以上。

(一)做实产业扶贫。

按照“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创新一套机制、扶持一笔贷款、提供一套服务”的要求,大力实施农业产业、旅游产业、光伏产业、电商产业扶贫,建立“3+x”产业扶贫模式(“3”指每户贫困户每年均享受光伏扶贫固定分红3000元、赣江源农业产业扶贫固定分红1230元、发展烟莲其中一项产业,“x”指贫困户因户因人选择其他若干项脱贫增收产业),落实产业扶贫规划到村、计划到户,实现村村有脱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6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以下简称贫困户)参与产业扶贫,每个乡镇建成2个以上适度规模的产业扶贫基地,每个村发展1种以上特色扶贫产业、1个以上扶贫龙头(产业基地、企业或合作组织)。

应用“五大集成技术”,不断提高白莲产量和质量;科学设立蜜蜂授粉点,提高白莲结果率;在全县合理配备300台剥莲机,提升贫困户白莲生产效率;打造龙岗1个鲜莲交易市场,建成县城、龙岗、小松3个鲜莲冷藏库;每个乡镇建立1个烟草示范基地。切实做好基本烟田的烟水、机耕路、育苗工场、烘烤工场、烟用农机具、基层站点等配套设施建设,对贫困户烟农实行统一供苗、统一机耕、统一物资供应、统一移栽、统一植保、统一烘烤、统一分级;薏仁、翻秋花生、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长10%以上,牛、羊、山地鸡等畜禽出栏增长10%以上,贫困户参与发展特色产业达30%以上;着力打造长乐农旅一体化项目、小松蛋鸡养殖基地、德青源金鸡产业等大型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做好赣江源农业产业扶贫固定分红的服务及资金兑付工作,确保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1230元。

着力推进旅游产业扶贫。紧扣“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探索以村为单位组建旅游扶贫协会,培训一批贫困户乡村导游、开发一批旅游产品、兴起一批旅游业态,引导贫困户通过合作参股、吸纳就业、自办农家乐(休闲农庄)、创办果蔬采摘园等参与发展旅游产业增收,使乡村旅游产业成为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渠道之一;2017年,每个乡镇建成1个以上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以上农家乐,带动30户以上贫困户脱贫。

持续抓好光伏产业扶贫。充分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农村闲散屋顶,与苏州协鑫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合作,着力打造光伏产业扶贫示范点;加紧60mw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带动全县29个贫困村2238户贫困户每年受益3000元;加快村级光伏电站建设,带动剩余约1万户贫困户参与光伏扶贫产业,每户每年受益3000元,使贫困户参与光伏扶贫率达100%。

卫生院技术帮扶方案范文汇总篇三

目主要有发鸡崽代养和自产稻米转化成商品两个项目。通过前期摸底调查,镇党委政府已初步掌握各村建卡贫困户鸡崽需求量和有自产稻米可转化成商品的农户数及商品量。为了让项目发挥应有的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作用,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各村(居)要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再次上报并确定需要镇政府统筹项目。

进行帮扶的半劳动力建卡贫困户家庭花名册,两个项目覆盖户数原则上不超过20户。

二、镇政府用帮扶单位筹集的部分帮扶资金进行统筹安排,按各村(居)提供的。

数据购买鸡崽和订做稻米包装袋。各村(居)为生态产业扶贫工作的主体,要优先考虑最为需要的建卡贫困户,要突出扶穷核心进行合理安排,不能因为不平衡带来新的矛盾。原则上鸡崽户均不超过10只,包装袋户均不超过30个(两项不可兼得)。

三、商品标准:

1.茶香鸡:发放到农户前由镇政府负责集中接种禽-新二联苗,放养不能圈养,喂。

粮食不能喂饲料,食料(粮食)中适当加入茶叶末。

2.优质稻米:一是必须为当年收割的稻谷;二是碎米率低;三是不能有异物或杂质;。

四是不能有其它添加成分。

四、对纳入扶助的对象建立诚信档案,并在各村(居)公示栏中统一设立“曝光。

台”,对未饲养即转卖变现的、未饲养即转卖变现后又购买饲料鸡冒充生态鸡进行销售的、未饲养即宰杀食用的、未按要求进行生态养殖的、以陈年稻米冒充新米的、销售过程中强买强卖的等等不光彩行为进行曝光,被曝光的建卡贫困户或其他农户诚信记录为“差”,并通报作为今后各种补贴政策享受的评定依据。

五、帮扶干部负责联系茶叶末等特殊饲料供给,负责联系将产品供应给镇内外餐。

饮店、帮扶单位职工或其他销售渠道。

六、销售时由一对一联系干部负责向建卡贫困户收回一定成本用于滚动发展(养。

鸡的按领养鸡只数的10%,售米的按售米斤数的20%),成本原则上按实物收回,也可按照售卖价折算现金上缴,滚动资金建立专账,用作下年度的帮扶启动资金。发放回收有关事宜实行每年研究施策。

七、非建卡贫困户或未纳入统筹的贫困户愿意按本项目饲养要求饲养的成品鸡或。

有多余稻米的,也可纳入“凤凰茶乡”农特产品品牌体系进行营销,竹篓子、包装袋等按照成本购买,但均需要建立诚信档案。

八、鸡崽和包装袋发放后,各村(居)要建立台账,将农户领养(取)数量、饲。

养方式、帮扶干部、产品去向、销售渠道、诚信综合评价等记录在案进行动态管理。每发生一例诚信差评记录,村(居)年度考核时减1分。

九、本方案由xx镇扶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xx镇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x市发〔201x〕x号)和《关于开展结对帮扶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x市办发〔201x〕x号)文件要求,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某州是农业大市,贫困村大多地处丘陵山区,发展农业产业是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扶贫立足贫困村、贫困户的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农户主体作用,通过3—5年的努力,进一步培植壮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使70%的贫困村加快培育发展能带动贫困户脱贫、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产业,基本形成“一村一品”格局;支持贫困户参与农业产业发展,使70%的有产业发展愿望、有一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二、产业选择。

(一)产业选择的原则。

1、坚持主导与特色相结合。围绕所在县域、乡域已形成的优势主导产业,确定产业发展重点。也可以根据自身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条件,选择发展前景好、综合效益高的特色产业。

2、坚持长效与短平相结合。既注重培育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项目,又要兼顾发展果树、茶叶等周期较长、长期受益的产业。

3、坚持种养与经销相结合。在引导贫困户扩大种养规模、发展种养业的同时,因地因户制宜,支持有条件的家庭从事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电商等产业。

(二)产业发展的重点。

1、高效经作产业。按照适销对路、品种优良的原则,引导贫困村合理确定主栽品种,大力发展蔬菜、茶叶、白莲、烟叶等特色经作种植,脐橙、油茶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另发,培植壮大一批产业专业村。支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发展适度连片规模种植,推进农业产业标准化基地建设。鼓励大户带动、加入专业合作社等途径,扶持贫困户直接发展高效经作产业。

导有条件的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肉牛、山羊产业,注重扶持一些贫困户适度扩大黄母牛养殖。通过大户或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家禽养殖。

3、特色水产产业。大力发展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常规水产养殖,积极发展鳗鱼、鲟鱼、生态甲鱼、刺鲃、斑点叉尾鮰、棘胸蛙、泥鳅等特色水产养殖。对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的贫困村,积极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发展家庭渔场。充分发挥x南气候、生态、水质等优势,培育种苗繁育大户,吸纳带动贫困户参与水产苗种养殖。

4、休闲观光农业。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村、贫困户挖掘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积极创办农家乐、qq农场、美丽田园等休闲农业业态。鼓励城区附近、郊区、景区周边的贫困村、贫困户建设优质蔬菜等配套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发展农事体验园、采摘垂钓园。引导贫困户开发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实现游购娱吃住行多环节获利增收。

5、农产品流通业。引导有能力的贫困户直接从事农产品经销、电子商务和种养相关配套产业。支持农业生产和流通企业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批对接等产销衔接模式,推动与种养基地、贫困户形成稳固的购销关系。

6、农业品产地加工业。引导贫困户发展分级分类等农产品产地初。

加工,实现优质优价。鼓励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企业发展规模农产品的烘干、储藏、包装,引导发展精深加工,实现多层次转化增值。

7、高效林业产业。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村新造速生丰产林、短轮伐期用材林、珍贵树种以及毛竹丰产林。积极培育林下经济,重点发展林果、林茶、林粮、林药、林菌等林下种植,林禽、林驯繁、林蜂等林下养殖利用林地面积。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主要种植桂花、红豆杉、罗汉松、梅花、茶花等。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实施低质低效林改造,提升森林质量;实施水源涵养林、乡村生态风景林、长珠防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改善生态环境。

(三)帮助选准产业。

1、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结对帮扶单位及工作队深入调查研究,根据贫困家庭人口、资源、技能、意愿,帮助选择好能够带动覆盖多数贫困户的主导产业,于6月底前制定出农业产业发展方案,明确具体产业以及产业布局、规模、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措施等。

加工,实现优质优价。鼓励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企业发展规模农产品的烘干、储藏、包装,引导发展精深加工,实现多层次转化增值。

7、高效林业产业。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村新造速生丰产林、短轮伐期用材林、珍贵树种以及毛竹丰产林。积极培育林下经济,重点发展林果、林茶、林粮、林药、林菌等林下种植,林禽、林驯繁、林蜂等林下养殖利用林地面积。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主要种植桂花、红豆杉、罗汉松、梅花、茶花等。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实施低质低效林改造,提升森林质量;实施水源涵养林、乡村生态风景林、长珠防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改善生态环境。

(三)帮助选准产业。

1、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结对帮扶单位及工作队深入调查研究,根据贫困家庭人口、资源、技能、意愿,帮助选择好能够带动覆盖多数贫困户的主导产业,于6月底前制定出农业产业发展方案,明确具体产业以及产业布局、规模、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措施等。

展意愿的贫困户,在依法自愿的基础上,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直接流转、入社托管、作价入股,参与产业发展,从中获得收益。

三、政策措施。

(一)扶持政策。

1、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对开发扩大蔬菜、茶叶等基地,具有一定种养规模,辐射带动贫困户较多的贫困村,倾斜安排项目资金用于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根据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类型、规模等,在贷款、贴息、种苗补助、综合奖补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扶助。

2、鼓励贫困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支持贫困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形式与其他农户组建合作社,按规定分红。在贫困农户自愿的基础上,鼓励流入方优先流转贫困农户的土地。对流转其它农户土地的贫困户和对流转贫困农户土地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符合补助标准的,在享受流转一般农户土地补助的同时,增加50元/亩的补助。

庭农场、种养大户可优先享受“财政惠农信贷通”政策。对带动贫困户20户以上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在符合项目申报条件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并且按贷款金额3%的标准给予贴息,贴息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省级龙头企业优先推荐申报省农业产业化项目;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江西省著名商标(江西名牌产品)的,一次性分别给予10万元和5万元的奖励;对市级龙头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申报省级龙头企业。对带动辐射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在用地、用电、用水、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关优惠政策;对获得“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的,享受相关补助政策。

4、积极鼓励贫困农户以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各种经营主体发展产业。鼓励贫困农户以土地、林地、产业发展资金入股农业企业。鼓励贫困农户组建、加入各种农民合作社。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户创办家庭农(林)场。鼓励贫困户与其它农户合作,实行联户经营。引导支持贫困农户到农(林)企业就业。鼓励贫困农户与企业合作发展产业。

5、在符合相关条件的基础上,按照资金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的原则,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市级以上涉农项目优先向贫困村、贫困户安排。

(二)扶持措施。

1、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以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为重点,分类别开展“联合”、“订单”、“定向”培训。加强扶贫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建立畜禽、渔业、水稻、经作、观光农业等市、县级产业专家库。创新技术服务方式,采取“科技特派团”、“xxx制度”、“结队帮扶”等形式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

卫生院技术帮扶方案范文汇总篇四

2020年是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年,为贯彻落实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对标工作目标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促落实,扎实做好产业扶贫、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农产品后整理、农村改革等工作,以提高贫困户收入为目标,持续提升脱贫村、产业户产业增收致富能力,到2020年共同步入小康社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目标,以“完善布局、突出制约、升级产业、打造品牌”为主线,深度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加快培育特色明星、形式多样、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为全面实现巩固提升、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止问题反弹回潮。同时深刻剖析各类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在政策落实上下大力度,全面补齐短板,实现提质增效。

二、工作内容(一)培育壮大特色产业1.大力实施“五长五短”、“十大百万”特色优势产业。按照“长短结合、种养结合、工农结合”的思路,大力发展**、**、**、**、中草药、林下养殖、桑蚕、蔬菜、水果、特色水稻等产业。持续落实**“双千”计划,研究制定支持中药材种植发展政策文件,加大林下经济产业支持力度,推进农产品加工升级转化,加快贫困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研究用活政策。争取上级更多项目、资金支持,县发改、财政、扶贫、农业农村、林业、水利等部门要积极配合,认真研究上级政策,对照标准,罗列清单,尽最大努力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不断加大对标准示范基地、良繁体系建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新产品研发、品牌打造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3.充分利用金融资金。认真组织做好扶贫产业项目规划,积极与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保险等衔接,建立合作渠道,充分利用金融扶持政策发展我县优势扶贫产业。

(二)进一步推动以奖代补工作动员有1个(含)劳动力以上的贫困户,自主选择参与1个以上的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发展;对于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县、乡两级要搭建平台,帮助贫困户与经营主体签订代种代养代加工、委托经营、股份合作、合作经营等协议,参与特色产业项目开发,获得产业收益,实现稳定脱贫。

(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在**个贫困村积极培育一批能与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有效对接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每个贫困户有1个企业或合作社带动,通过直接帮扶、委托经营或股份合作等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使贫困户参与各类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实现全覆盖,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和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

(四)加强产销对接围绕产业发展助推精准脱贫的目标,创新农产品销售机制,采取电子商务营销、帮扶企业促销、贫困户组销、商业流通企业承销等形式,加大扶贫产业宣传推介和农产品产销对接力度,实现贫困地区农产品与市场精准对接,帮助贫困地区构建便捷、高效、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1.构建全方位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机制。大力开展农产品“九进”行动,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农产品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园区、进社区、进商超、进电商、进电视、进深加工。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农村电商、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和各类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卫生院技术帮扶方案范文汇总篇五

为大力推进全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切实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加快我镇贫困户的发展步伐,根据新庄镇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县全镇贫困群众为帮扶对象,以产业帮扶为重点,以拓宽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目标,扶持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为协调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总体目标:通过产业扶贫,把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的产业支撑问题,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每年通过产业扶持贫困户100户以上,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都有一个长效增收的主业。

全镇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辐射带动贫困户明显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能人大户参与程度高的产业基地项目。

重点围绕生态水稻、养殖、中药材、特色经济作物等四大特色优势产业,扶持贫困户增收致富。

全县2016年水稻播面4万亩,经济效益一般,多数贫困户除种水稻又没有其它特长。因此,利用我镇的生态、地域优势,发展特色水稻不失为扶贫的一条有利途径。

新庄稻香南垣合作社带领群众种植生态有机水稻,种植面积1200亩。引进种植红米、黑米、红糯米、黑糯米等特稀品种,重点扶持南垣、宋家、新庄3村,带动40户贫困农户。

由于贫困户中有很多年弱体残的,所以根据这一现象,有些村做出了一系列相适宜的方案。口溪村产业扶贫养殖基地,养有570羽鸡,530羽鸭,带动14户贫困户。万坊村黄坑坝的精准扶贫养殖基地,第一期投苗3500元,带动19户贫困农户,龙溪村五黑鸡养殖基地,养有五黑鸡6000羽,带动贫困户16户。

全镇现有中药材种植面积640亩,主要有荷溪村射干种植560亩,前胡30亩,杭白菊40亩,龙溪村的无竹鱼10亩,带动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目前我镇共有葛种植200亩,其中万坊村120亩,南垣村80亩,带动15建档立卡贫困户。莲藕种植10亩,其中张家村7亩,岭背村3亩,带动16建档立卡贫困户。

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力度,支持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鼓励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包装,打造地方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开展产业基地基础设施项目调查摸底,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的原则,整合扶贫、交通、水利等涉农资金集中投入,每年实施一批产业基地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扶持一批贫困户能直接参与、直接受益、稳定增收的农产品加工、服务类生产经营项目。对于因水位原因而导致土地撂荒,要通过小农水、基本农田改造等项目建设降低水位,减少土地撂荒现象。

大力发展生态水稻、养殖、中药材、葛、莲藕种植等特色富民产业,鼓励支持贫困户依据当地资源发展“一村一品”富民特色产业,为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免费提供苗木和发展养殖业免费提供种苗。积极引导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对于发展农业产业的贫困户实行产业扶贫奖补。

开展“财政惠农信贷通”,对经营主体进行放贷,优先支持贫困户贷款发展产业。以“财政惠农信贷通”为载体,积极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对接,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贷款担保支持。完善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扩大政策性涉农保险覆盖面,提高保费补贴标准,积极发展商业性、合作性农业保险,提高风险保障水平。实施贫困户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增强贫困户防灾、抗灾能力。

卫生院技术帮扶方案范文汇总篇六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强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推动我局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产业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确保产业扶贫各项工作落细落实。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xxx、自治区党委、市委和县委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紧紧盯住脱贫攻坚中出现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持续深入开展治理整顿,全面系统清除农业产业扶贫领域作风问题形成的根源,构建农业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促进农业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履行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为开展营造“三大生态”

实施“三大攻坚”六大行动和“三区二城一县”建设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二、集中治理重点。

(一)产业扶贫项目不实甚至弄虚作假等问题。一是未按规范要求做好生态米、蔬菜、糖料蔗、桑蚕、中草药、食用菌、肉牛肉羊、淡水养殖、休闲农业等扶贫产业发展规划、项目实施、项目督查、项目验收等工作;二是扶贫产业项目实施过程中虚报规模、数量等骗取、套取产业扶贫资金的问题;三是扶贫产业项目生产物资发放过程中存在截留生产物资或未按时发放到户的问题;四是围绕扶贫产业项目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偷工减料等工程问题。

(二)产业扶贫项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一是扶贫产业项目管理资料不齐全,台账不规范,包括实施方案、统计表、报账凭证、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阶段图片等材料以及项目建设有关资料不完整;二是在扶贫产业项目安排、审批、招投标、验收等环节违规操作;三是在扶贫产业项目推进实施中挥霍资金,造成重大损失浪费;四是扶贫产业项目未能按期完成或建成后闲置废弃,无法实现预期扶贫效果。

(三)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产业扶贫资金等问题。一是在扶贫资金的审核、拨付或报账过程中,贪污侵占相关资金;二是利用职务之便,伪造证明材料,虚列项目或虚报扶贫产业数据套取扶贫资金、冒领补助款;三是不严格执行政策规定,擅自改变产业扶贫资金性质,挪作他用;四是利用群众对补助政策、补助标准的不了解,以帮助“代办”资金、开户手续等为名,从中隐瞒截留资金。

(四)产业扶贫作风不实等问题。一是未系统制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和规划;二是走访调查不深入,信息掌握不全面,项目帮扶对象核实不精准;三是对扶贫产业项目调研论证不充分、不切合实际,不顾群众意愿盲目蛮干,仓促上马,导致项目实施无法落地或项目实施后效益不佳,未能发挥扶贫效益;四是以尽快落实项目或下拔项目资金为由,收取扶贫对象“跑腿费”“辛苦费”“好处费”等;五是在扶贫产业项目审核、报备、实施、验收等环节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导致产业项目推进不力、产业资金被套走骗取、工程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六是产业政策宣传不到位不深入,贫困对象对产业扶贫政策不知晓;七是未能精准施策,在资金分配上搞平均主义,资金安排与产业项目“两张皮”,片面追求短期效益,热衷于“短平快”的小项目,甚至以简单送钱送物代替产业扶贫,导致贫困群众增收的稳定性差、不可持续的问题等。

(五)利益联结问题。一是委托帮扶企业选择不优,企业不具有产业基础、行业经验、经济实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二是未建立贫困户的产业维权机制和风险化解机制。

三、专项治理要求。

(一)高度重视,狠抓责任落实。局党组担负产业扶贫专项治理的主体责任,明确相关人员责任,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随机访谈、入户调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开展自查自纠,对专项治理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梳理,建立台账,逐一整改,对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线索及时移送县纪委监察委派驻农业局纪检组,对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水产畜牧兽医站,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二层站要加强提醒督促指导。

(二)快速行动,严格监督检查。成立xx县农业农村局产业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督查小组,改进监督检查工作方式,采取“三不两直”方式,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开展监督检查。要结合专项治理开展情况,深入贫困户、深入扶贫第一线、深入产业扶贫项目现场开展明察暗访,深入查找产业扶贫项目存在的各类问题线索。对产业扶贫中发现的问题线索要及时全面梳理,实施专账管理,对涉及违纪违规的问题线索、涉嫌违法犯罪的问题线索,按相关规定进行移送。

卫生院技术帮扶方案范文汇总篇七

今天上午我们组织市直帮扶单位负责人对*农牧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基地、*镇*村粮饲兼用草畜循环产业示范点、*镇*村乡村建设示范村及黄芪种植示范点、*村撂荒地整治示范点、城区面山绿化工程等进行了实地观摩,现场学习了*县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当前重点农业工作中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感受非常深刻。现在,我们召开*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推进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xxxxxx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以及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调度推进*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进一步压紧靠实各级帮扶责任,凝聚市、县两级帮扶单位力量,动员各级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合力推动*县做好巩固拓展文章,走稳乡村振兴之路。

前面,*同志通报了去年市直单位帮扶*县的整体工作情况,总体来看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各帮扶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压实责任、强化举措、补齐短板,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帮扶工作,切实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更好衔接起来。永祥同志就过渡期帮扶政策措施进行了详细解读,请大家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县、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发言,其他市直帮扶*县单位和市级专责组提交了书面材料,请大家在今后工作中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在科学研判发展形势中认清现状、增强信心。

从今天早上观摩的情况,前面大家汇报的情况,以及我平时掌握的情况来看,去年*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成效也是非常明显的。

(一)在肯定成绩中增强信心。

去年,*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重点帮扶县政策机遇,扎实有效推进巩固成果、促进振兴各项工作,在发展产业助农增收、改善提升基础条件、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在“三类户”监测帮扶上,积极争取国家能源局、山东胶州市和省市30个帮扶单位帮扶,大力实施风电基地、青岛林、金银花健康产业园等建设项目,全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积极推动转移就业,切实强化兜底保障,牢牢守住了不让一个群众返贫的底线。在产业发展上,围绕打造“陇中百万亩生态产业示范区”,培育壮大草畜、果品、花椒、金银花、新能源、劳务“六大特色”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了“西北部种草养畜、西南部金银花、东南部果品”片区化产业发展集群,群众增收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同时,在国家第三方评估和财政衔接资金绩效评价等“国考”上,得到了国家考核组和省上的充分肯定,考出了好成绩。市级帮扶领导、各专责组、行业部门和帮扶单位坚决扛起帮扶责任,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在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方面出钱出物出力,帮助*县以及包抓乡镇、帮扶村解决了一大批困难问题,特别是聚焦去年11月9日帮扶工作推进会议上*县提出的14个问题,主动作为、破解难题,碧玉镇区风貌改造、*学校建设、牛谷河河道城区段治理等10个项目已得到协调解决,s207线碧玉镇镇区改线及风貌改造2个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x306线马营镇区过境段改线、碧玉关遗址保护2个项目正在衔接省厅争取支持,总体进展都比较好。

驻村工作队员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到户,及时了解村庄发展所需、农民群众所盼,进村入户宣讲政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组织实施帮扶项目,解决群众特殊困难,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各级帮扶责任人带着感情走访联系帮扶户,制定完善“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尽心竭力帮助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麻烦事、烦心事,有效发挥了帮扶作用。可以说,*县的努力奋斗和大家的鼎力支持有目共睹、取得的成绩也值得肯定。

(二)在科学研判中把握现状。

对标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战略定位和中央及省、市对“三农”工作的部署要求,*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我总结了一下,主要表现为“一高、一低、三重”这样几个特征:“一高”就是“三类人口”比例高。“三类人口”数量占全市总量的,现有患大病人口万人、慢性病人口万人、残疾人口万人、高中及以上阶段在校学生万人,这些人突发性和刚性支出较大,易返贫致贫因素较多。“一低”就是产业收入占比低。马铃薯、中药材、林果等产业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不高,33家龙头企业带动农户万户、仅占全县农户总数的28%,且大部分企业停留在粗加工阶段和初级产品层次,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增收贡献率不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产业经营性收入仅占,过度依赖劳务输转。

“三重”,一是基础建设任务重。全县有1101个自然村2491公里道路未硬化、硬化率仅为,有鉴定为安全住房的农村土坯房万户、占所有农村住房的,房屋抗震性能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二是环境整治任务重。卫生厕所普及率仅为,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经常反弹。三是提升干部能力任务重。不论是县上的干部,还是帮扶单位的干部,不同程度存在对相关政策研究学习不深入不全面,对过渡期干什么、工作如何抓思路不清,产业谋划与支持政策衔接不紧密,能力素质与“三农”工作高质量追赶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三)在对标落实中争先进位。

今年以来,xxxxxx先后在xxx常委会会议、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政协联组会等场合就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工作要求,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尹弘书记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全省“三农”工作进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衔接期,农业产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窗口期,乡村建设进入加快补齐短板的机遇期,城镇乡村进入协同融合发展的突破期,提出要“大力实施强县域行动,加快推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三产融合、四化同步、城乡统筹,稳步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

市委、市政府对标xxx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系统安排了全市“三农”工作的方向、思路、任务和机制,提出了“5678”关键指标支撑下的“三更有、三倍增”发展目标。*县和各帮扶单位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xxx和省市部署要求上来,抓实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任务,持续健全强化组织、人才、作风和机制四个保障,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三农”工作争先进位、走在全省前列。

二、在全力补齐短板弱项中精准施策、攻坚克难。

要紧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壮大特色产业、加快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弱项,靶向施策、精准发力。重点要在“四个聚焦”上求实效。

一要聚焦“底板”稳固,着力夯实发展基础。

重点抓四件事:

卫生院技术帮扶方案范文汇总篇八

根据省、市、县三级扶贫开发会议精神,结合我村十三五扶贫工作规划,紧紧围绕“发展优势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这一核心,以培植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切实抓好规划的落实,夯实农民增收脱贫的根基,特制定产业项目实施方案。

桥岭村辖13个村民小组,448户,1864人,耕地面积亩,山地面积亩,水稻面积亩,旱地面积681亩,常年自然灾害多,村民收入少。大部分农户靠外出务工挣钱养家,村民思想观念落后,文化水平较低,产业发展气氛不浓,缺乏产业支撑,农民生产经营渠道窄,收入来源少。全村经济形势单一,主要从事传统种养业。2017年精准识别全村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贫困人口256人。

坚持以“产业扶贫、整村推进、巩固提高、全面发展”行动为指导,以“基础强村、产业富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核心,突出扩量提质抓瓜菜、培育推广抓养殖、强化培训抓技术、坚持不懈抓苗林、项目带动抓基础,不断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提升特色产业,努力创新农业农村经营机制,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桥岭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农业发展基础薄弱,今年以养殖业及水产、家禽养殖为主体,配合电商扩大销售途径,同时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带动贫困户。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光伏发电占地2亩,规模50kw,带动12户贫困户。

利用电商平台扩大农户土特产销售途径。

结合我村实际情况,按照“一村一品”和“一村一业”的产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做到“长短结合,种养循环,产销相融”着力在水产、种植等方面下功夫,突出产业发展实效。

加快农业科技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大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理念。以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为根本方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支持、社会参与、市场推进”的思路,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增强“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形成发展力。加强引导,更新观念,尊重扶贫对象主体地位,提供自我管理水平和自身发展能力,立足自身实现脱贫致富,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力争通过方案上述途径和手段使全村产业得到有效发展,使全村贫困人口有计划有步骤逐步减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