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门票采购协议书 景区投标书(九篇)

  • 上传日期:2023-01-14 20:51:00 |
  • ZTFB |
  • 11页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景区门票采购协议书一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非常高兴能够在文化之都河南与诸位相识,请允许我代表河南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您此次中原之行的导游员小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安全大使康师傅,接下来的几天将由我和康师傅陪大家携手去探寻厚重的河南文化,感悟禹定九州,逐鹿中原的历史。我们希望真诚的服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风景,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在这里预祝大家玩的开心,游得愉快!

现在,我们从郑州出发,前方客车大约行驶三个小时到达我们的目的地--商丘古城,上午我们参观古城.中午在格林大酒店用餐.下午2点参观庄子故里.下午4点返回郑州粤海酒店休息和用晚餐。

我利用车上的这段时间给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简单的介绍一下河南的情况!滔滔黄河情无限,悠悠文明八千年。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的中原腹地,简称“豫”,素有“中原”“中州”之称。五千年前,人文始祖,三皇五帝大部分都在河南一带繁衍生息。旅游界有句话说:中国旅游看三南,海南、云南,还有河南,海南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云南吸引游客去感受异域风情,而河南的特点在于深厚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说到河南看点,可以概括为“古、河、拳、根、花、红、绿”。说道“古”,想来大家都知道,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与河南息息相关,中国历史的兴衰变化在中原大地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就有四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河南有八座。而说到“河”,那当然就是我们的第二大河--黄河了。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九省。许多统治者选择了地处中原位于黄河岸边的洛阳和开封作为自己的都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迹。在三门峡你能够看到“高峡出平湖”的美景,在郑州你可以领略她滚滚东流的雄姿,在开封你可以感受动人心魄的“地上悬河”。

那么河南的另外几个旅游看点特殊在什么地方呢?就留给您在河南旅游期间慢慢体会了。

随着旅游车缓缓驶入商丘境内,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商丘古城的概况,商丘古城座落在商丘市睢阳区,为中国六朝古都,曾用名亳、宋国、睢阳、梁国、宋州、宋城、南京城、应天府、归德府等,自商契建都为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的大型古城遗址。现存的商丘古城即归德府城,始建于明朝弘治十六年(1503年),历时8年,于正德6年(1511年)建成,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之一,古城下叠压着春秋时期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北宋应天府和南京城等6座都城、古城。

一路走来一路聊,说话间我们的汽车就要驶入景区了,在到达景区之前给朋友们说以下几点,一是时间要求,在景区游览时,请您严格遵守时间要求我们努力做到一个人也不能少,少一个人也不行,二是安全要求,为了您的安全,请您做到“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三请您做景区的文明代言人,文明旅游从我做起,做文明游客,

好了,景区的停车场到了,记住我们的车牌号码及停车位置,我们的车牌号码是豫a12345,我的手机号是123456789,请大家拿好随身物品,关好车窗,随我下车。

商丘古城(景区 )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商丘古城旅游区。商丘古城位于古睢水之阳。自契建都为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年代久远,兵祸天灾,古城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但范围都在南北十里之内。1986年,商丘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 1996年,归德府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空中俯视,整座古城内方外圆,形成古代的方孔圆钱,寓天圆地方,天地相生,招财进宝之意。砖城内93条街道形如棋盘,古四合院鳞次栉比,内有大成殿、明伦堂、壮悔堂等名胜古迹。

现存古城为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所建,距今已有近 500年的历史。城池内方外圆,形似古钱。砖城周长725华里。城门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东门曰宾阳,西门曰垤泽,南门曰拱阳,北门曰拱辰。四门外原有四个瓮城(即在城门外再建一小城,侧面开门,旨在加固城防)瓮城又各有一个扭头城门,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所以,商丘古城古有“四门八开”之说。

城内地势呈龟背形,共93条街道,在古代的八卦学说中,9是最大的数字,而 3是万物的源泉,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是一个吉利的数字。这条街把全城分割成200米见方的许多小块,格局如同棋盘。建筑多为走马门楼和四合院建筑群。根据五行相克相生的理论,为防金木相克,东西两门相错。东门偏南,西门偏北,错开一条街,出现了与南北轴线分别相交的两个隅首。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几位侍郎、巡抚、御使、总兵、著名文人因此 官府、官宅建筑颇多。原有的水井、厕所为梅花形,布局合理。南门两侧建有两个水门,将水排进护城河。

古城宽阔的护城河碧波荡漾,环绕全城。城南河面较宽,南北500多米,东西1300多米,水下叠压着汉朝与唐朝的睢阳故城、宋朝的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旧址。

古城南门外东侧,便是著名的应天书院,它与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并称北宋四大书院。范仲淹年轻时曾在应天书院求学,家境贫寒的范仲淹“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终成大器后,范仲淹把家安在了商丘,他的母亲病逝后,他在家居丧,当时的应天府知府晏殊请他到书院任教,一时间“从学者不远千里而至” 应天书院由此名声更盛。

这座书院 还培育出了被誉为“清初文章第一家”的侯方域。今人对这位侯先生未免感到陌生,但提起清代著名戏剧《桃花扇》这部孔尚任所著的传世名作,知道的人应该很多,但对其内容能说出来的人又屈指可数了。侯方域便是这部名戏的主人公之一。侯方域,河南归德府人士。他的祖父曾担任太常寺卿,父亲是户部尚书,叔父担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崇祯末年,大明王朝风雨飘摇,22岁的侯方域到南京应试,当时他的文名已经很盛,又是世家子弟,积极参加复社的活动,与陈贞慧等人被誉为“匡扶天下正义”的四公子,年纪轻轻,便名满天下。更是与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有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而位于古城内壮悔堂就是侯方域的故居。

好了,商丘古城的讲解到此结束了,接下来的时间大家自由活动,12点我们在景区停车场集合,请大家一定要记住我的手机号和我们的车牌号码豫a12345,拿好随身物品,注意安全,谢谢大家。

有关景区门票采购协议书二

女士们,先生们:

长江三峡旅游,可以从重庆顺流而下,快镜头地观赏三峡奇特风光,也可以从上海、南京或武汉逆流而上,慢节奏地饱览长江沿途美景。然而,从长江三峡门户宜昌出发,畅游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是长江三峡旅游最佳起始点。

长江三峡东起湖北宜昌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无数中外游客为之倾倒。朋友,让我们开始神奇壮丽的三峡之旅吧。。。。。

南津关

这就是南津关,长江三峡的起始点,长江上游的分界线。这里有著名的西陵峡口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渡假区。主要景点有嫘祖庙、桃花村、白马洞、三游洞、下牢溪、龙泉洞、仙人溪和五洲休闲乐园等景点。穿过南津关后,江面由20__多米骤然左右变窄到300米,展现在你眼前的便是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的壮丽画卷。

西陵峡

风光绮丽的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称)的西边,故得名。西陵峡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西陵峡中有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四峡(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滩多水急,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随着葛洲坝工程的建成蓄水,回水白里,水位上升,险滩礁石永睡于江底,加上解放后的航道整治,西陵峡中滩多水急的奇观、船夫搏流的壮景不复见了。今天我们沿途可欣赏博大恢弘的三峡工程及西陵峡两岸的美妙景色。

灯影峡

过南津关西行约10公里,就到了灯影峡。灯影峡又名明月峡,峡虽不长,但景致不凡,可谓“无峰非峭壁,有水尽飞泉”。峡壁明净可人,纯无杂色,如天工细心打磨而出。当这明净的峡壁被明净的天空映衬着时,酷似一幅水墨国画,崖壁映入江水中,静影澄碧;江水瑟瑟,更添明丽之趣。若晚间过此,月悬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形成的那种“净界”,难以言喻,所谓“明月峡”,由此得名。灯影峡得以以形取景,船左方(南岸)的马牙山上有四块奇石,酷似《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高兴归来的生动形象:手搭凉蓬、前行探路的孙悟空;捧着肚皮、一步三晃的猪八戒;肩落重担、紧步相随的沙和尚;安然座骑,合掌缓行的唐僧。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妙不可言。每当夕霞晚照,从峡中远望。极似皮影戏(当地人叫灯影戏),故名灯影峡。

黄牛峡

乘船继续西上约10公里,翘首南望,便可于彩云间见一排陡峭的石壁,绝壁下九条蜿蜒下垂的绿色山脊,宛如九龙奔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那横空出世的石壁便是黄牛岩,岩下河谷便是黄牛峡。

黄牛峡中乱市星罗棋布,犬牙交错。其间,河道似九曲回肠,泡漩如沸水翻滚,水急礁险,号称黄牛滩。古歌谣发出了:“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行太迟。三朝有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这反映了以往木船上水的艰难,因为这段江流,不但水急,暗礁也多,木船上水,十分吃力,又要时刻小心,所以行驶缓慢。

感慨黄牛一名由来,贯穿着夏禹开江治水的神话故事。相传玉帝降生夏禹到人世来治理洪水,同时又派遣天神下界来协助他。当他率民开凿到现在的黄牛峡,天神化为神牛前来协助。一日,天刚麻亮,有一民妇送茶饭给治水的民夫。她来到江边,猛然看到一头巨大、雄壮的黄牛,身绕霞光,扬蹄腾越,愤怒地以角触山,顿时天崩地裂,响声如雷鸣。民女吓的瞠目结舌,大声呼喊起来。喊声惊动了神牛,便一下跳下山岩。从此把影像留在石壁间。传说诸葛亮撰写的《黄陵庙记》也有这样的记述:熟视于大江重复石壁间,有影象现焉,鬓发须眉,冠堂宛然如彩画者。前竖旗旌,右驻以黄犊;前面还有块岩石呈黑色,吉人牵牛壮。“策牛者何人,尔行何日也?”这是人们对征服大自然的美丽想象,黄牛象征人民改造河山的伟大创造力。黄牛助禹开江有功,古人便在山下修了黄牛庙来四时祭祀;今日,在这里投资3.9亿元的国债支持项目黄牛岩生态旅游区正在抓紧建设。

仙人桥

船继续西行不久,在江北可见一跨径15米,宽仅1米有余的天然石桥,这就是仙人桥。这里是欣赏西陵秀色的最佳点,站在仙人桥上俯视,上下百里的西陵峡里大半尽收眼底,但见,云卷细浪,雾散轻烟,千轮万舟,形如柳叶,使人仿佛置身天上。传说有一樵夫为仙女所爱,但仙凡路隔,难结连理,仙女乃抛下裙带化为仙人桥,引渡樵夫登台而上。宋代诗人田钧有诗云:“仙人桥上白云封,仙人桥下水汹汹,行舟过此停桡问,不见仙人空碧峰!”

中堡岛---三峡大坝坝址

船过西陵长江大桥,就到了三峡大坝坝址。这里原来是个长方形的小岛,成为中堡岛,是周恩来亲自选定的大坝坝址。中堡岛是个神奇的岛,历史上不论发生多大的洪水,都淹不了这个小岛。1870年的特大洪水淹了位置比中堡岛高的多的黄陵庙,却没能淹没中堡岛,这中“水涨岛高”的奥秘,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

牛肝马肺峡

出崆岭峡,行不多时,便进入了牛肝马肺峡。全长4.5公里。在九畹溪入长江处,对岸(北岸)悬崖峭壁上,有几片重叠下垂黄褐色的岩石,形如牛肝,在它旁边还有一块肺状岩石,叫做马肺,因而这段峡谷就叫牛肝马肺峡。其实都是地下水中的碳酸钙沉淀而形成的钟乳石。

大家看,牛肝石还保持原样,而马肺下半部残缺不全,这是清光绪20__年侵入西陵峡的英帝国主义军舰炮轰两岸岩石,打掉了马肺的下半部,同时也留下了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大好河山的罪行。郭沫若诗留下: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的诗谴责这个罪行。

崆岭峡

船驶过三峡大坝后,再西行约10公里,便驶入了一个险峻的峡谷之中,这就是三峡中著名的崆岭峡。崆岭峡峭壁耸立,如斧削刀劈一般。此峡又称空冷峡,全长约2.5公里。据《舆经纪胜》描述,它:绝崖壁立,湍流迅急,挽舟甚难,务空其(船),然后得过。两岸绝壁之间,夹一天下闻名的险滩---崆岭滩。这里水流湍急,大小礁石密布水中。因而有所谓: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的民谣流传千年。峡中原有一块突出水面的礁石,上刻三个打字“对我来”。航船经过这里,必须直冲着这块礁石驶去,便可借着流水的回冲力,安全地擦石而过;如果想要躲开它,反而会被它撞沉。1920__年,有一艘外国轮船开进峡江,船长不知其中奥妙,又不听峡江水手告诫,结果被礁石撞沉。解放后,经过多次航道整治,炸掉了这块礁石。葛洲坝建成后,水位抬高,险滩也不复存在。航船到这里安然无虞,只是少了一处够刺激的景观。

兵书宝剑峡

船过新滩,便到了兵书宝剑峡。在峡谷北岸陡崖石缝中,看去好似放着一个象书卷的东西,传说是诸葛亮的“兵书”兵书石的下面突起一根上粗下尖,竖直查向江中,酷似下面浮雕的一柄宝剑的石头。

经过考古学家实地考证,所谓兵书乃是半山腰古代悬棺葬的遗物。宝剑石是绝壁上突出的岩块,是石灰岩沿着垂直发育的节理崩塌跨落而形成的。

此段峡谷还有两段传说:其一说诸葛亮将他一生的用兵经验写了一本书,有一次他得了重病,环顾周围的人都不配授予,又怕后人生吞活剥,照本指挥作战,死守老本,便选了险要之地把这部书放在难于攀登的峭壁上,让后世有才智的人去取。另一说是秦末张良的兵书。

香溪名人故里

船行出西陵峡不久就到了香溪宽谷。在这绿水悠悠的香溪之滨,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位著名人物:一位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一位是汉代的王昭君。传说有一天,昭君在溪边洗脸,无意中把颈上项链的珍珠散落溪中,从此溪水清澈,水中含香,故名香溪。香溪河似一条流香溢美的彩带,她架起了通向充满神奇的神农架原始森林的桥梁。三峡工程蓄水后,游船可从长江直到昭君村,中途也可达到屈原故里---乐平里。

宜昌风景区导游词4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了宜昌。

首先,我们住进了龙泉山庄。这里的风景可真好,对面就是长江和下劳溪、西陵 峡。

第二天,我们去了葛洲坝。我来介绍一下长江葛洲坝: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在我国第一条大河——长江干流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工程。这项工程及其永久设备全部由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制造和安装。

葛洲坝工程位于长江三峡出口、湖北省宜昌市境内。长江出三峡南津关后,豁然开阔,江面由三百米骤然展宽至2200多米。江水被江中的葛洲坝和西坝两个小岛分为三股,从右到左分别称为大江、二江和三江。大江是长江的主河道,常年通航,二江和三江只在洪水期过水。葛洲坝水利枢纽就修建在这。

葛洲坝工程主要由船闸、发电厂、泄水闸、冲砂闸及其挡水建筑物组成。

大坝全长2595米,最大坝高47米,控制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总库容15亿8千万立方米。整个工程需开挖回填土石方1.113亿立方米,浇筑混凝土一千一百一十三万立方米,安装金属结构7.75万吨。

葛洲坝工程在三江和大江共兴建三条船闸,年单向通过能力近期为2千万吨,远期可达5千万吨。二、三号船闸上闸首设活动桥。坝顶设公路和铁路。在大江和二江修建径流式电站各一座,共装21台,总容量为271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141亿度。在二江修建一座泄水闸,三江和大江各修建一座冲砂闸,全部开启后,可安全宣泄长江历史上最大洪水11万立米。

葛洲坝施工分两期进行。

葛洲坝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在三江和二江上兴建。一期工程包括二江的发电厂、泄水闸和三江的二、三号两条船闸、冲砂闸等五大建筑物及其它挡水建筑物。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建设,不仅为华中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提供强大的电力,而且有效地改善川江峡谷航道,同时为兴建我国最大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积累验,提高技术,锻炼队伍。

第三天,我们又参观了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

三峡工程主要有拦河大坝、水电站、船闸等三大部分组成的。

我们参观了长江三峡工程目标图和三峡工程原始地貌图才明白三峡坝址中堡岛为“坚硬的花岗岩体”,是修建高坝最理想的坝址。

我还看了三峡工程夜景图,三峡的夜景很美丽!

我们人类真伟大,连波涛汹涌的长江都能控制住。

有关景区门票采购协议书三

1961年,国务院公布白马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国务院又公布白马寺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20__年6月,白马寺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4a级景区。

话说到这里,白马寺到了,请大家关好车窗,带好贵重物品,记清我们停车的位置和车牌号码及集合的时间,地点。随我下车去参观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吧!白马寺游览示意图及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便来到了白马寺的山门前了。寺前的这两匹白马,是宋江代附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是两件优秀的宋江代石刻。1935年前后,主持僧德浩法师重修白马寺时,将他们置于山门前。我们看到的这座山门呢,始建于明代,1981年翻修顶部,“白马寺”三个字是原中国佛教协会

会长赵赴初先生题写的。山门这三个洞称“三解脱门”即无作门,无相门和空门。现在清各位随我进入白马寺。在我的左手侧有鼓楼,右手侧有钟楼。在钟楼以东鼓楼以西,分别是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的墓。他们共同译出了第一本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去参观了。请大家随我直接进入第一重殿——天王殿。

迎面坐的大肚佛是弥勒佛,他笑容满面,左手握布带,右手持念珠,形象生动有趣为明代造像品。要告诉大家的是啊,在中国汉族的佛寺中,第一座大殿通常供奉弥勒佛,人们进入佛寺后,首先看到这一乐呵呵的形象,使人们对佛门产生一种亲切之感。四周贡奉的是四大天王,东方持国一,西方广目,南方增长一龙,北方多闻一年。四大天王喻意风调调雨顺。四大天王为清代泥塑。在天王殿东西两侧,有许多石榴树,人们说“五月石榴红似水“,而白马寺的石榴是白色的。

这尊面北泥像佛为韦驮天将,被称做“护法神“,著武将装,立弥勒佛后,正对大佛殿的释迦牟尼佛,执行着维护讲经道场,不许邪摩侵扰的任务,为清代泥塑。第年农历四月份,树上开满了晶莹洁白的石榴,真是“五月榴花白如雪啊”!

天王殿参观到此结束,请大家随我继续向前走,参观白马寺第二重大殿——大佛殿。朋友们,我们现在便进入大佛殿了。大佛殿是寺内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动均在这里举行。现存大佛殿是明代重修的。殿内正中供奉七尊造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供养天人共七尊。主佛释迦牟尼佛,坐须弥座上,像高2.4米,据说这是他不语说法时的样子。大佛胸口的字符表示大佛“福德无量”。释迦牟尼左侧为大弟子摩汤珈叶,在这次“不语说法”中,惟有他懂得佛祖的真正用意,从而破颜微笑,后被推为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中国禅宗推举他为在印度传承佛法的第一代祖师。在侧为大弟子阿难,他博闻强识,被称“多闻第一”,中国禅宗推举他为在印度传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师。珈叶左侧为文殊菩萨,右手持经书《般若经》以知识渊博,聪明智慧著称,阿难右侧为普贤菩萨,手持如意钩,德阳行圆满,功过天地,以“行愿”著称。释迦牟尼与文殊,普贤菩萨合称“释迦三圣”。东西待立的两位供养天人,手持鲜花,体态娇娜,也称“散花天女”,在大佛讲经时,供养天人在高高的天上,纷纷散花,“天花乱坠”由此而来。还告诉大家的是大佛殿东南角是一口重2500斤的明代大钟,殿西南角为大法鼓。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入下一个殿——大雄殿。

有关景区门票采购协议书四

时光如梭,白驹过隙之间,201x年又将宣告结束。慕然回首我已在导游行业度过了3个年头,似乎一直以来我也只是在不断地前进,从没有回过头来做工作总结。一切所取得的成就自然也不知是缘何而来?

看过《疯狂的赛车》这部电影的人应该知道这样一句台词“干一行爱一行”,其实此话一点不假,起初做导游也是我个人的 兴趣爱好,我这人喜欢旅游,也喜欢和别人去交流,因此我感觉导游是我比较喜欢的职业,只有你喜欢了你才能将其做好,所以在这三年的导游工作中,无论遇到什 么艰辛与磨难,我都没有动摇过自己做导游的梦想,自然我也就感觉这些磨难才能让我真正的感觉到做导游的乐趣。

一直以来我都是这样比喻导游的,本人认为导游就是一个历史知识的百科全书,我们的职责就是为游客提供详尽的历史知识,这样一来我们就要保证自己要时 刻的去学习新的知识,学习党的各项政治政策、经济政策、学习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主要理论,用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思想上紧跟形势,努力是自己成为具有优秀 道德品质,高尚职业情操、遵纪守法,尽职尽责的导游员。积极参加省市旅游局组织的培训班,认真学习导游知识、导游业务;业余时间细心学习《汉语言文学知 识》、历史地理文化知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政策法规》,认真阅读相关的经济知识、社会知识、旅游知识,在学习中坚持勤动眼,大量的阅读有关 景区、景点的资料和有关风光民情的书籍;勤动手,把读到看到的相关资料、甲篇名作、经典名句都分类整理,以丰富自己的学识,增加自己的见闻。

多沟通、交朋友。沟通要从了解做起,旅游者的性格大致分为两大类:外向型、内向型。外向型的活泼、 爱交际、喜讲话、多点子、热心肠,另一面又急躁、好动、好胜、散漫,这类人好沟通,但不稳定。内向型的稳重、冷静、有主见、情绪稳定,另一面少言、孤傲、 忧郁,这类人不易沟通,但却很重感情,一但认可你不会轻易改变。作为导游要通过观察、交流了解游客,正确的区分客人的性格类型,运用灵活的方法,因人而 异,适时适宜的进行沟通,随时观察游客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策略方法,始终保持和谐欢乐的团队气氛。在旅游活动中,导游和旅游者不仅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 系,更是合作伙伴,只有游客的通力合作,旅游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并达到良好的效果。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导游和游客真诚的交朋友。交朋友要从尊重对方做 起,把主动服务、真诚服务、热心服务、周到服务贯彻始终,从小事做起,与细微处显真诚。和游客交朋友,要有一颗平常的心态和包容的心态,和游客建立平等的 关系,不能厚此薄彼;导游员和游客相处时不要争强好胜,满足一时的虚荣,作嘴巴上的胜利者,要保持融洽的气氛,建立“君子”式的朋友关系。

以上内容就是我这三年来的工作总结,虽然写到的并不是很多,但是我觉得要想把导游做好就必须先学会做人,导游其实是一份颇具内涵的工作,更多的是重在自身的修养。

有关景区门票采购协议书五

三亚是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

三亚历史悠久。考古工作者在三亚落笔洞发现的"三亚人"遗址,是目前已知海南岛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汉代在今三亚市崖城镇设珠崖郡,隋代设临振郡,唐代改为振州,明清时改称崖州,民国后改崖州为崖县。1954年崖县政府所在地从崖城搬到三亚,直到1984年才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崖县设立三亚市。所以说,作为城市,三亚是很年轻的。这里是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45万人口中,有黎族17万人,苗族2800多人,回族近7000人。除市区外,三亚市管辖着十镇三乡,还有五个大型国有农场。

三亚地处北纬18度,年平均气温15.4摄氏度,终年无霜。当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时,在三亚这片热土上,依然是姥紫婿红,绿意盎然,暖风袭人。"海外风光别一家,四时杨柳四时花。寒来暑往无人会,只看桃符忆岁华。"古人描绘三亚四季如春、风景秀丽的这首诗,已被传为佳句。正因为如此,三亚成为全国最好的避寒、冬泳、度假休闲胜地。

三亚得天独厚,汇集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环境、温泉、民族风情和热带田园风光等旅游资源于一地,是世界上热带海洋旅游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三亚不仅热带滨海自然景观之美冠海南,而且人文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这里有古代朝庭贬官、高僧名道的足迹,有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当您陶醉于椰风海韵的时候,那些同景观相联系的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文化,一定会让您感慨系之,浮想连朗。

三亚热带滨海的主要观光和休闲地有亚龙湾、鹿回头、天涯海角、大东海、南山、蜈支洲岛等。她们共同的特点是,不仅阳光明媚,沙滩细白,椰风摇翠,海韵迷人,而且都处在纯净的生态环境中。近海海域水质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标准,大气环境优于国家一类标准。全国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海南人均寿命居全国之冠,而三亚又是海南最长寿的地方。

三亚的市花是三角梅。无论是景区景点,还是山野道旁,你随意可以见到一蓬蓬浓密的青枝绿叶上,飘动着一簇簇艳丽的红花,热烈得好像冬天里的一团团火,那便是三角梅了。三亚的市树是酸豆树。它躯干巨大,枝叶浓密,树姿宏丽,是非常珍贵的草坪孤立风景树。然而在南山文化旅游区,你可以看到成片的酸豆树林。由于"鹿回头"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们留在景点介绍中讲),三亚获得"鹿城"的别称。

三亚市作为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越来越注重市容市貌的美化。他们在沿三亚湾20公里滨海狭长地带建设"椰梦长廊",以及整治大东海,新建雨林广场,就是近几年来实施的城市绿化美化重点工程项目。椰梦长廊以广植椰树为主,树阴下铺植绿草,其间点缀灌木、花卉,穿插布置娱乐、景观文化小品,形成集观赏、游览、休闲为一体,妙趣横生、生机盎然的滨海带状公园。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游客们可前往赏景听涛,怡悦身心。

朋友们,让我们放松身心,融人这一方被古人称作"极地异域"、如今正朝建设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方向前进的热土和海洋吧!

有关景区门票采购协议书六

走进篁岭,迎面就是那高大、巍峨的石牌坊。在过去的徽州大地上,各式各样的牌坊遍布乡村。徽州牌坊是与徽州民居、徽州祠堂并存的古建筑,共同构成徽州独具一格的人文景观,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之一。徽州牌坊种类很多,有功名坊、孝义坊、科第坊、百岁坊、贞节坊等。

篁岭在明清时期人才辈出,被载入县志的就有六七十人。1949年解放前,篁岭有多座牌坊,但是,多数都在__中被毁,这是唯一幸存的一座,经过巨资整修,基本恢复了原貌。

这座牌坊属于功名坊,叫“功勋坊”。整个结构属于五凤楼格式,雕刻的图案以五子登科、高中及第、步步高升等主题为主,也配有梅兰竹菊等雅趣的表现。正面高处“圣旨”二字,表明此坊的建造是得到皇帝的批准的,是恩宠荣耀的象征。两侧的对联是:“旌自国家,操捷雪沙菱镜;建诸天地,微流壁水兰基。”

牌坊的背面,高处“御赐”二字与正面“圣旨”相呼应。有意思的是,中间嵌入的匾额“上善诺水”。

哲学家老子说:"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如同水的品性一样,可以滋养与造福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名利……。

上善:至善完美;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人生犹如奔流到海的江水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简化版可不用,但导游要了解。)

牌坊上把“若”字加上?字旁,是曹氏家族要求族人信守承诺,言而有信。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上善“诺”水,在乎人道之心境!有人说是美德,有人说是错字,见仁见智。

(注:“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岭古民居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正屋占地约120平方米,加上圈围内的院子,总占地超过200平方米。这样的房屋,在篁岭,自然也是大户人家。

走进院门,左种香柿,右植红梅,还有芭蕉和天竺,再加右边这座半月形“泮池”和院墙上的漏花窗饰,清新雅趣已是先声夺人。“泮池”一般建于文庙前,其用意是鼓励族人致力科举,光宗耀祖。民居建泮池是很少见的,其用心不言而喻。

走进大门,挡在我们面前是的一道“屏门”,也叫中门。在篁岭的民居中,设有中门的,独此一家。中门的好处是,正堂与门口相对隔开,主人在正堂会客或休息,外人站在大门口往里面看,却看不到什么;真正有事上门的人,就通过中门的偏门,走到堂前来。在过去,中门平日不开,但是遇到婚嫁或丧殡大事,或者有贵客临门,才开中门。

五桂堂正屋分为前堂和后堂两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对朝堂结构,四披水檐天井下的坍池,已经没有明代坍池那么深了,这也体现了清代建筑的风格。天井上方则是“跑马楼”,也就是说,楼上靠天井的四面都是通的,可以围着天井跑一圈。

天井下两边的隔厢上,是《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这是朱熹的第十七代孙、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学者、江苏昆山人朱柏庐(原名朱用纯)所撰写的,是用来教导后代儿孙的“人生守则”。《朱子家训》的影响非常大,在封建社会,甚至一直到民国时期,《朱子家训》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弟子规》等传统文化读本一样,也是儿童入学后必须学习的,那时候的儿童,常常有事没事就背诵:“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厅堂摆设格局:上门头,在堂匾下,是中堂画和对联;再下则是厢椅桌,中间摆座钟,两边摆花瓶、方镜等。八仙桌摆在堂前正中央,宴请、会客、议事等正式活动,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体现庄重和威严。

五桂堂原主人曹廷启,是曹文埴的生身父亲。曹文埴,字近薇,号荠原,歙县籍篁岭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历任经筵讲官,派充南书房供奉,晋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事。为不忘身世,倡导孝友,曹文埴在显贵之后,出巨资兴建了这座五桂堂送给父亲曹廷启,以报答曹廷启的生育之恩。

据家谱记载,五桂堂与篁岭曹氏宗族的族房有关。篁岭曹氏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为代表的五大房。这五大房均统称五桂堂。所以,在过去,凡是结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红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郑重地写上“篁里五桂堂”这五个大字,家家如此,无一例外。

看了前堂看后堂。后堂的布置格局与前堂差不多,但这里是住在这屋里那一家人的重要生活区,就没有前堂那样讲究庄重肃穆了。后天井下仍摆着八仙桌,一家人吃饭在这桌上,家人要做小手工也在这桌上,孩子读书做作业,也在这桌上。厢倚桌上仍摆座钟、花瓶,还可以摆食盒、菜篮等生活日用品。这些东西摆在这里比较恰当,如果摆在正堂,那就闹出大笑话了。

后堂与厨房往往连在一起。在这里可以看到篁岭人家厨房里一般的陈设:锅灶、水缸、水桶、饭甑、菜橱、菜篮、饭箩、笊篱,还有腊肉、干鱼等等,可以说,厨房里必备的东西,这里都有了。

住在这屋里的人,晚上睡觉要么在楼底的两边厢房,要么在楼上的偏房。

从厨房门出,去外面的小院子看看。院子里有水井,水位高,水量大,取水很方便。院墙上的石雕,两边是梅竹,中间的大图案是鲤鱼跳龙门。而正堂的屋墙上,本来的人头槛(窗)被做成了宝瓶、葫芦、芭蕉叶形状,真是别具一格、别有意味啊。

[晒工坊]

晒工坊其实是一栋普通的民居,但也有它的特别之处。大家对“篁岭晒秋”都耳熟能详,那么,那些晒的南瓜、辣椒、萝卜等等是怎么切的,怎么晒的?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在这晒功坊里探究它的谜底了。它也是了解篁岭民俗的一个很好的展示窗口,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亲自参与切菜和晒菜,体验农家乐呢!

晒工坊的楼台顶上也是篁岭很好的摄影点。站在这里,篁岭村的村貌,还有远山的景致,都尽收眼底。把它们摄入相机,带回去,正是篁岭留给您的美好记忆。

[竹山书院]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竹山书院。婺源是书乡,历来重视读书,尊师重教。篁岭也不例外,明清以来一直科第绵延,人才辈出。历史上的篁岭竹山书院,还与歙县雄县有密切联系、因为捐资兴建书院的,正是歙县籍篁岭人、被誉为“父子尚书”的曹文埴、曹振镛父子。原来,曹振镛的曾祖父曹国昌是乾隆年间江南的大盐商,富甲天下。曹国昌出资,由曹振镛的祖父曹景宸在雄村建造了竹山书院之后,就有了曹文埴、曹振镛这对“父子进士”、“父子尚书”。传说,曹景宸并未生育子女,而曹文埴是篁岭曹廷启的儿子,是出生后过继给歙县雄村曹景宸的。曹文埴、曹振镛都清楚自己的“命根”其实在篁岭。这就是曹文埴、曹振镛父子为什么要捐建篁岭书院的原因。

现在这座竹山书院是在原址上重建的,规模和形制基本沿袭了老样。整座书院占地420平方米,三进三开间三天井,一二进为单层,第三进为两层,整个格局简洁明朗、宽敞大方,体现了书院的功能。

当年进行书院选址时,是颇有讲究的:书院大门对着祠堂,一方面是让篁岭曹氏先祖护佑后代儿孙读书上进,科甲联登;另一方面是警策读书士子,面对列祖列宗,应该慎终追远,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金榜题名,光宗耀宗。曹氏先人的用意真可谓深远啊。

[曹氏宗祠]

建于篁岭村口的这座曹氏宗祠,原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祠是在原祠基础上重建的,占地约360平方米,为中轴歇山式建筑,三进五开间。第一进叫仪门,第二进叫亨堂,第三进叫寝室。一二进为单层。享堂,是祖宗享子孙朝拜的地方,是宗族祭祖、族人集会的场所,也是宗族的执法公庭,是族人心中的圣殿,也是最能体现宗祠威严、神圣的地方。第三进为两层,二楼设香火宫,也叫“寝室”,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处所,这就是寝室的来由。

篁岭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间从邻近的上晓鳙迁居而来的,与上晓鳙曹氏一样,在宗祠内祭祀先贤上蔡侯曹恤、唐节度使忠烈公曹全?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额,是太史汪思题写的“上蔡世家”。

汪思,大畈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历云南副使。

[怡心堂]

眼前这座木雕特别精美的民居建筑,叫怡心堂。先看看它金碧辉煌的门面?雕吧。上排从左至右:刘备赴江东、夜访寇准、杨业战韩昌、文王访贤、弃官寻母;下排从左至右:子孙满堂、战长沙、八仙祝寿、讨荆州、连中三元。?雕画面还有丹凤朝阳、金玉满堂、梅兰竹菊、荷叶、圆月、宝瓶……等等,中国承续了千百年传统木雕“教训子孙、礼义廉耻”的题材,都在这座怡心堂门面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徽州木雕很少飞金描彩,而这座怡心堂却是五彩缤纷、美仑美奂。原来,这座怡心堂的前身,是婺源许村镇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文化站老屋,是当时闻名江南的茶商许畅芝(又名许云薪)的客馆。

许村镇属于婺源的西南乡,与乐平市、德兴市毗邻,自古以来就与赣鄱大地联系密切,深受赣文化影响。从这座怡心堂的雕刻风格来看,就带有鲜明的赣雕特色,是徽雕与赣雕相融合后开出的艳丽奇葩,被誉为徽式建筑的精品。从1987年以来,就有《聊斋》等电视剧把怡心堂作为拍摄基地。

把怡心堂从许村搬迁、“改嫁”到篁岭来,这是我们景区独创的“传统古建异地搬迁保护模式”,让异地古建筑在篁岭获得第二次生命,并以它们的绝世风华让后人感受它,真实地触摸到它,亲眼看到它的重生。对于这种异地搬迁保护模式,虽然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古建筑专家的称赞,但我们还在摸索中,特别欢迎见多识广、博学多才的朋友们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进入怡心堂)

整个怡心堂属于徽州传统的三间结构,但两边的边厢都没有房间,就使得本来不大的厅堂显得宽敞起来。抬头看看头顶那圆形木雕、环环相扣,谁知道它叫什么吗?对了,叫藻井。藻井本来专用于祠堂、亭阁的天花板装饰,很少用于家居的,但怡心堂的原主人就在家居的客馆里构建了藻井,可见他的别出心裁、财大气粗。

整个怡心堂,包括一楼、二楼的门窗、天花板、天井四围板和窗板,飞金雕刻的主题主要是花开富贵、金玉满堂、双凤朝阳、梅兰竹菊等。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细细欣赏,慢慢玩味。

[怪屋]

眼前这栋不起眼的甚至显得比较窄小的民居,它有个独特的名称,叫“怪屋”,怎么个怪法?还是让我们走进去,亲身感受和体验吧。

怪屋的一楼是“斜屋”,地面是斜的,木柱和板壁是斜的,门和窗户是斜的,什么都是斜的。大家有什么感觉?头晕站不住了吧?(原理:因为人习惯了平地生活,一下进入倾斜地带,大脑就会感觉失去了平衡,会东倒西歪,自然而然,大脑在这东倒西歪的时候,残留的晕向记忆就苏醒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了正常房子的空间位置,在大脑中已存在着某种意志,突然遇到斜屋就会感觉空间错乱,)告诉大家一个避免头晕的诀窍吧:不能直着站,要斜着站。

怪屋的二楼就叫“倒屋”。什么东西都倒过来了,天花板成了地面,地面成了天花板,桌子、椅子……什么东西都颠倒着。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岭古民居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正屋占地约120平方米,加上圈围内的院子,总占地超过200平方米。这样的房屋,在寸土寸金的篁岭,自然也是大户人家。

走进院门,左种香柿,右植红梅,还有芭蕉和天竺,再加上半月形水池和院墙上的漏花窗饰,清新雅趣已是先声夺人。

走进大门,挡在我们面前是的一道“屏门”,也叫中门。在篁岭的民居中,设有中门的,独此一家。中门的好处是,正堂与门口相对隔开,主人在正堂会客或休息,外人站在大门口往里面看,却看不到什么;真正有事上门的人,就通过中门的偏门,走到堂前来。在过去,中门平日不开,但是遇到婚嫁或丧殡大事,或者有贵客临门,才开中门。

整个五桂堂正屋分为前堂和后堂两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对朝堂结构。抬头望天,那就是徽州典型的四披水檐天井。天井四方的梁柱上,雕刻的主题特别能反映主人对后代的期许。靠堂前一方是“麒麟送子”,靠大门一方是“福禄双寿”,两边为“六郎出山”和“一马当先”。

再看看四披水檐天井下的坍池,已经没有那么深了,这也体现了明末清初建筑的风格。天井上方则是“跑马楼”,也就是说,楼上靠天井的四面都是相通的,可以围着天井跑一圈。

天井下两边的隔厢上,是《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朱熹的第十七代孙、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学者、江苏昆山人朱柏庐(原名朱用纯)所撰写的,是用来教导后代儿孙的“人生守则”。《朱子家训》的影响非常大,在封建社会,甚至一直到民国时期,《朱子家训》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弟子规》等传统文化读本一样,也是儿童入学后必须学习的启蒙读本,那时候的儿童,常常有事没事就背诵:“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与《朱子家训》匹配一起的一个个小型木雕图案,它们的主题都是围绕着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八仙器物等来表现的,表现的是古人的一些文化活动的场景,大家不妨细细欣赏。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厅堂摆设格局:上门头,在堂匾下是中堂画和对联;再下则是厢椅桌,中间摆座钟,两边摆花瓶、方镜等,寓意“终生平静”。八仙桌摆在堂前正中央,宴请、会客、议事等正式活动,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体现庄重和威严。

这座五桂堂的原主人,是明代万历至崇祯年间的篁岭人曹永护。据光绪八年[1882]《婺源县志·质行传》所记载:曹永护,字义千。他的祖父曹彦张、父亲曹宗善,都是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的人,在乡村很有口碑。曹永护从小就受家训影响,能继承祖传的美德。他性情宽厚,待人接物温和谦恭,从不干伤天害命的事。即便有蛮横的人找上门来寻衅滋事,他也能处之泰然。有人把听来的别人背后中伤他的话传给他,他对那报信者说:“你一定是听错了,别人不会说那样的话。”因为篁岭历来地皮非常紧张,他居住的这栋房子与邻居相连,物产也互相交错,而遇有争议,曹永护总是主动退让。每当饥困月份,或是到了年关岁末,他就暗暗观察哪些人家困苦无依,把别人急需的东西偷偷送去,做好事善事从不张扬。他曾在自家庭院内手植了五株桂花树,还把自己的居屋自号为“桂轩”。他对儿子曹希例说:“我们家,从你曾祖到你,四代单传。你虽然没有兄弟,比较孤单,但要始终注意培植心中的善根,千万不可失当自大,做出有违祖训的事。”曹希例恭敬地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继续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美德美名比父亲曹永护的影响还要大。四代行善积德,最终获得丰厚回报。后来,曹希例果然有了五个儿子,二十七个孙子,曾孙、玄孙有二百多人。连大学士叶向高都欣然为曹永护父子的居所题写“五桂堂”的堂匾呢!

有趣的是,五桂堂还与篁岭曹氏宗族的族房有关。据说,篁岭曹氏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为代表的五大房。这五大房均统称五桂堂。所以,在过去,凡是结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红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郑重地写上“篁里五桂堂”这五个大字,家家如此,无一例外。

看了前堂看后堂。后堂的布置格局与前堂差不多,但这里是住在这屋里那一家人的重要生活区,就没有前堂那样讲究庄重肃穆了。后天井下仍摆着八仙桌,一家人吃饭在这桌上,家人要做小手工也在这桌上,孩子读书做作业也在这桌上。厢倚桌上仍摆座钟、花瓶,还可以摆食盒、菜篮等生活日用品。

后堂与厨房往往连在一起。在这里可以看到篁岭人家厨房里一般的陈设:锅灶、水缸、水桶、饭甑、菜橱、菜篮、饭箩、笊篱,还有腊肉、干鱼等等,可以说,厨房里必备的东西,这里都有了。篁岭种田种地所需的农具,在这后堂也有摆布。

住在这屋里的人,晚上睡觉要么在楼底的两边厢房,要么在楼上的偏房。

从厨房门出,外面有小院子。院子里有水井,方便取水。院墙上的石雕,两边是梅竹,中间的大图案是鲤鱼跳龙门。而正堂的屋墙上,本来的人头窗被做成了宝瓶、葫芦、芭蕉叶的形状,别具一格。

附:光绪壬午《婺源县志·质行传》原文:曹永护,字义千,篁岭人。祖彦张,父宗善,皆好义。护能世其德。性尤宽厚,与物无忤。横逆至,处之泰然。或以侵侮告,曰:“君误听尔。”居产与乡人连,有争,必举而让之。每荒月及岁杪,密察邻家之急,阴馈之,不以语人。尝手植五桂于庭,自号“桂轩”。谓子希例曰:“汝虽只立,培以善根,勿失当自大。”例敬承父志,益加扩焉。后例果举五子,二十七孙,曾元二百有馀焉。

[晒功坊]

晒功坊其实是一栋普通的民居,但也有它的特别之处。大家对“篁岭晒秋”都耳熟能详,那么,那些晒的南瓜、辣椒、萝卜等等是怎么切的,怎么晒的?切的时候有什么讲究,晒的时候又有什么讲究?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在这晒功坊里探究它的谜底了。它也是了解篁岭民俗的一个很好的展示窗口,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亲自参与切菜和晒菜,体验农家乐呢!

晒功坊的楼台顶上也是篁岭很好的摄影点。站在这里,篁岭村的村貌,还有远山的景致,都尽收眼底。把它们摄入相机,带回去,正是篁岭留给您的美好记忆。

[竹山书院]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篁岭的竹山书院,顾名思义,它就是一所学校,一所乡村的高级学校。虽然在传统的婺源县志里没有篁岭竹山书院的记载,但它的名气却很大,因为歙县雄村,也就是曹文埴、曹振镛的家乡,就有同名的竹山书院。

这座竹山书院,位于曹氏宗祠侧边,原书院由曹文埴的儿子曹振镛捐赀创建。曹振镛,字怿嘉,歙县籍篁岭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士,官至大学士。把竹山书院建于曹氏宗祠侧畔,含有“仰承祖宗以绵世泽”的意思。

原来,曹振镛的曾祖父曹国昌是乾隆年间江南的大盐商,富甲天下。曹国昌出资,由曹振镛的祖父曹景宸在雄村建造了竹山书院之后,就有了曹文埴、曹振镛这对“父子进士”、“父子尚书”。由此看来,篁岭的竹山书院比雄村的竹山书院要晚好几十年。但是,它们又都与曹文埴、曹振镛有关联,其中有许多传说故事,真是极具传奇色彩,非常引人入胜哩。

书院大门前,靠山一边的这个类似塔楼的小建筑,它叫焚纸塔,也叫字纸炉,古代人“敬惜字纸”,对有文字的纸张不能随意丢弃,否则有辱斯文,焚纸塔就是供书院师生焚烧废弃字纸的。当然,隔壁宗祠里烧过的香签、废纸、枯枝败叶什么的,也可以扫拢来,放进这焚纸塔内彻底焚烧。

书院的功用在于教育,古代教育特别强调“敬慎”。所以,整个书院的建筑风格体现简洁朴素、慎终追远、格物致知而远离奢华。

先看大门的门楼。门楼上的砖雕造型是典型的徽州五凤楼格式,整体上是一卷打开的书卷或画轴。“竹山书院”之上是“喜上梅梢”,之下是“望子成龙”,左为“兄弟登科”,右为“孟母教子”。都与读书有关,寄托了篁岭人对后代儿孙的殷切期望。

走进大门,有风雨廊,遮风挡雨。侧边墙壁上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是朱熹为岳麓书院题写的碑刻,它不仅是岳麓书院的核心思想,也是大部分以传播朱子理学为主的书院的核心思想,其“孝悌忠信、守节自重、廉洁自律、济世救民”的思想,作为书院教育的优秀传统,被世代继承和发扬着。婺源是朱子故里,他既是婺源人的骄傲,顶礼膜拜的偶像,他的学说和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世世代代的婺源人,扎根于婺源人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就像基因流淌在婺源人的血脉里。

竹山书院分前堂和后堂两大部分,我们现在站的前堂是教学区,类似一个开放大教室,读书士子就是在这里接受先生教诲和指点的。墙壁上的万字砖图案,两边厢的行书屏风,都对讲堂起烘托、对学子起警策的作用。

书院的后堂,正中是读书处,相当于阅览室。楼上是藏书楼,准确说是藏经阁。而在书院教学的先生,则住在后堂的边厢。

可能有朋友会心存疑问:后堂的厢板上怎么会装了这么多花玻璃?大家都知道,玻璃是西方人的发明。是的,篁岭的竹山书院建于乾隆末期,在此后的二百多年间曾数毁数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是根据村中老人回忆民国时期的竹山书院恢复重建的。清末民初,西洋货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当时的中国人,凡是有钱有势的,都以居室安装西洋花玻璃窗为荣,相互攀比,彼此夸耀。

现在我们走出书院,看看书院后门(其实也是边门)上方的砖雕图案吧,那些砖雕图案,场面宏大,人物生动传神,是真正的徽州砖雕的精彩表现。谁能看出上下两块砖雕图案的主题?原来,上图是“校场赛艺”,下图是“畅游琼林”。两块合在一起,就隐含着文武双全的意思,当然也是篁岭人对后代儿孙的期望。

[曹氏宗祠]

建于篁岭村口的这座曹氏宗祠,原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祠是在原祠基础上重建的,占地约360平方米,为中轴歇山式建筑,三进五开间。第一进叫仪门,第二进叫亨堂,第三进叫寝室。一二进为单层。享堂,是祖宗享子孙朝拜的地方,是宗族祭祖、族人集会的场所,也是宗族的执法公庭,是族人心中的圣殿,也是最能体现宗祠威严、神圣的地方。第三进为两层,二楼设香火宫,也叫“寝室”,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处所,这就是寝室的来由。

篁岭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间从邻近的上晓鳙迁居而来的,与上晓鳙曹氏一样,在宗祠内祭祀先贤上蔡侯曹恤、唐节度使忠烈公曹全?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额,是太史汪思题写的“上蔡世家”。

汪思,大畈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历云南副使。

有关景区门票采购协议书七

黄沙古渡的名称源于黄沙嘴。

滔滔万里黄河在宁夏腰部穿过,流程390多公里,在宁夏有许多古老的渡口。据一些地方志记载,明清时期的官渡有横城、高崖、李祥、马头、临河、永康、常乐、新墩、宁安堡、广武、老鼠嘴、张义、青铜峡、冰沟、泉眼山和田家滩南等16处,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横城渡口。横城渡口是一处古老的黄河渡口,早在西夏时期就已有了,是西夏国重要交通咽喉。横城位于银川市东30余里的黄河东岸,这里登高东望,是浩瀚无垠的黄沙,隔河西眺,则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滔滔的黄河水,从这里向北奔腾而去;蜿蜒的明代长城向东南伸延。由于横城之北有个地名叫黄沙嘴,所以明代又把横城渡称为“黄沙古渡”。

黄沙古渡在明代时期更加繁盛。明代翰林玉家屏,曾把这里的盛况写进他的《中路宁河台记》一文中。宁河台是明代为了保护这个渡口畅通无阻而修筑的戍台。台高5.5丈,上面建亭3楹,四面建成厢房。台外有一道城墙, 周长90余丈,高2.4丈。城墙四面各有重门。管理渡口的官员和保卫渡口的士兵,都住在宁河台上。当时宁夏地处边防前沿,属明代“九边”之一,《中路宁河台记》指出:“横城之津危,则灵州之道梗。灵州之道梗,则内郡之输挽不得方轨而北上,而宁夏急矣!”这说明了黄沙古渡在军事、交通上的重要性。前人曾对黄沙古渡繁忙有所描述:“河流东下自昆仑,浊流排山晓拍津。来往行人喧渡口,只因名利少闲身。”黄沙古渡周围的黄沙与绿野,烽火台与万里长城,黄河与渡船,滩渚与芳草,戍卒与渡客,构成了一幅独特景色的塞外风光。

黄沙古渡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把它当作黄河水运的重要港口。

自北魏开辟黄河水运以后,历史兴盛不衰,唐代的朔方军镇设在灵州,所需军粮经常由北都(山西太原)购买,然后溯河而上,运到灵州。唐高祖李渊为防御突厥,曾下令在灵州置水师,派大将于筠到江南召募船匠来灵州造船,在黄河上建立起我国第一支舰队,黄沙古渡一时又变成了军港。唐朝还建立六城水运匣,专门管理今宁夏、内蒙古一带的黄河水运业。元代科学家、水利专家郭守敬建议宁夏黄河通漕运,元世祖忽必烈,采纳他的建议, 同时还下令建立应理州(中卫县)到内蒙古东胜的水驿,沿河设立驿站10个,有驿船66艘。清代康熙皇帝于1688年亲征噶尔丹,派左都御史于成龙在宁夏调运军粮,征集船只103艘。康熙及随从陆路来宁夏,返京时则从黄沙古渡乘船走水路,共用船只101艘,其中还有一艘“楼船”,康熙途中作诗一首:历尽边山再渡河,沙平岸阔水无波。汤汤南去劳疏筑,唯此分渠利赖多。以此描述黄沙古渡的繁忙景象以及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黄沙古渡自古以来是宁夏水运的重要港口。

到了近代,随着对外贸易的开展,制草,毛纺等轻工业的兴起,给宁夏水运事业带来了生机。公元1880年以后,英、德商人陆续在宁夏石嘴山设“洋行”,最多时达10家。这些洋行在宁夏全境及甘肃,青海设有分行,专门收购羊毛皮张。以皮筏、木船、骆驼运到石嘴山打包,然后再装船运到包头转口。民国初年,宁夏成为西北贸易门户,水运业很发达,有船只1000多只,宁夏出口物资70%以上水运,主要口岸是黄沙古渡、中卫、宁安堡、石嘴山,其中黄沙古渡一处,每年输入布匹、百货、杂货约13000 担,输出甘草、羊皮1000担,羊毛1000万斤,是宁夏最繁忙的港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宁夏黄河水运一度发展到最盛时期,在50年代“一五”计划时期,宁夏拥有木船近1000只,有木船、机帆船、拖轮等大小船队。修建包兰铁路时,主要靠木船发挥了作用,许多建材、石料、笨重设备,大都用木船运输。青铜峡大坝建成后,由于未设计船闸,宁夏水运事业才逐步衰落下去,黄沙古渡逐渐失去昔日的繁荣。

20xx年,陶乐县人民政府批准在月牙湖设立黄沙古渡生态建设公司,重新恢复黄沙古渡盛名,建设月牙湖生态保护区。20xx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撤县并镇,把陶乐县以月牙湖乡为界,划归银川市管辖,黄沙古渡生活建设用地也得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20xx年银川市人民政府为保护黄沙古渡月牙湖的自然生态环境,批复成立了月牙湖湿地保护区。黄沙古渡按 规划分三期投资建设,总投资为7700万元。20xx年以来,已投资900多万元,完成了供电、供水、道路、绿化等基础建设,规划建设了生活区、沙漠运动区、生态观光区、湿地保护区、黄河码头等。

20xx年4月28日黄沙古渡正式接待游客,在27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内汇集了黄河、大漠、湿地、湖泊、田园为一体的自然景观,也只有在这里才可以真正体会到“大漠黄河、塞北江南”的壮观雄奇。相传康熙微服私访及亲征噶尔丹、昭君出塞和亲、蒙恬北击匈奴皆由此渡河西进。黄沙古渡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主题思路是通过旅游规划,逐步形成黄沙古渡落日观光、湿地保护、治沙示范、生态农业、民族民俗风情、大漠挑战、黄河漂流、沙浴康体、休闲娱乐、黄龙祭祀为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景区。

有关景区门票采购协议书八

天山天池所在的昌吉,位于新疆北部历史悠久的重镇乌鲁木齐西北35公里处。它著名的名胜和景点包括天池、七彩湾和岩画。

这是一个高山冰碛湖,形成于200多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活动。它是一个世界闻名的高山湖泊,海拔1980米,呈半月形。1982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天池,古称“瑶池”,是中西皇后招待周穆王的地方。唐朝诗人李商隐曾写过一首诗说:“瑶池奶奶窗开,黄竹歌动哀,八马日行三万里,旺姆不归”。

传说天地是太后梳妆台上的银镜,又称太后洗浴池,天地四周的云彩,太后的衣服羽毛,小天池是太后的脚盆。这些奇妙的神话传说给天池美丽的自然风光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夏天,它美丽、清爽、宜人,是一个极好的避暑胜地。游客可以爬上高山,穿过茂密的森林,看到世界的全景。他们也可以在蓝色波浪的广阔水域中穿过湖泊,欣赏湖泊和山脉。冬天的天池是中国少有的高山溜冰场,冰雪覆盖。

世界已将世界自然风光概括为“石门一线”、“龙潭蓝月”、“天上三石”、“海之顶峰”、“南山雪”、“西山松”、“海峰展”和“悬泉瀑布”八大景观。

龙潭碧月

龙潭是指“西小天池”,位于天池以下2公里,海拔1660米,盘山公路西侧。传说是西王母用过的脚盆。实际上是在山嘴相接的低洼处形成的一个很深的积水池。泳池里,塔松状态优美,山青水秀。夜幕降临,明月当空,山峰的影子和蓝月亮映在池里,静止的影子沉入墙里,月亮的影子颤抖着。有句诗说“一红碧流龙潭,青松白雪定绿盘。金秋时节,鬼月沉入墙底。怀疑嫦娥出了感冒。"

看南山雪

游客站在天池冰碛坝上,向南望博格达雪山,却见“远处雪松近处,野花如锦,绿映红。湖光山色泼墨,一景融春夏秋冬。看着这个景点,就像仙境一样,令人着迷。

钥匙架

传说天池里有个水怪,经常肆意的挥权造浪。搅动的天池瀑布升起,淹没左右居民,百姓无家可归,四处流浪。有一年,王母娘娘在天宫举办了盛大的蟠桃晚会。会上邀请了各路神仙,却忘了邀请天池怪。怪物不高兴了,生气了。一瞬间,浊浪滔天,洪水泛滥。天兵告诉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怒不可遏。她立即从头上取下一个玉簪,扔进水里。风平浪静,水退了。那个玉簪变成了榆树。从此生长在天池水边,成为镇水之宝。这棵榆树,由王母娘娘头上的玉簪改造而成,被后人称为“海之针”。

西山关松

天池西侧的山比较平缓,位于一个背阴的斜坡上。由冰碛和泥石流堆积物组成的斜坡松散,蓄水条件好,特别适合树木生长。这里的云杉林是最好的旅游地点,因为它有连续的山峰和浓密的树荫。“西山松”赏心悦目,沁人心脾。

海丰晨曦

早上在天池看日出比在泰山看日出有意思。清晨,天山的冰峰、冷杉林、五彩缤纷的湖泊融为一体,让人仿佛置身仙境。有一句诗说,“云遮雾绕万仞,天蒙蒙亮,景色新。”。五彩缤纷的霞光呼唤日出,冯博微笑着看着壮丽的景色。

杭湖瀑布

天池下游东北部的冰川最终冰碛上有一个人工水闸,天池的外流形成瀑布。瀑布笔直地沿着崎岖的岩石急流而下,岩石急流是空的,伴随着声音震动着山谷。瀑布从谷底的碧潭边奔出,人称“东晓天池”。这里的环境极其隐蔽。在东晓天池的北岸,有一个悬崖,形成了一个100米高的瀑布,银流玉流,瀑布听起来像雷声。阳光下,彩虹飞舞,形成“悬泉飞瀑”的景区。有一句诗说“珍珠数泉悬于空中,银链高悬,雾蒙蒙。烟水缥缈旖旎,长虹飞绿。”

有关景区门票采购协议书九

大家好!我是雨默。今天由我带大家走进绩溪龙川景区!绩溪龙川景区位于皖南绩溪县龙川村,是胡姓聚族而居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据历史记载,龙川是坑口村的古称、村前有龙须山,村中有一条小溪穿村而过,古称龙川。后人认为小溪出口流入登源大河,龙可以畅游,故改为坑口,从宋代著名风水学家赖文正到当代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高顾问、高级建筑师郑孝壁,都说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

龙川风景区人文景观与自然相结合,其中最具代表的胡氏宗祠,是江南第一祠,家有“木雕艺木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之美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尚书坊是明代正宗石雕牌楼,为徽派石雕之最。20__年,龙川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__年,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间大修。各位朋友,胡氏宗祠有几个悬念,有的已经__,有的却至今成谜。

第一个谜是影壁,一般影壁都会采用徽派建筑的装饰手法,以绘画为主,点缀以花鸟、图案,画面上都有麒麟一些神兽吉祥物等,显得清雅高贵。但胡氏宗祠前的影壁却没有,和武则天的无字碑一样,至今无人知晓其原因。

第二个谜与龙川河有关。这条从村中穿过自西向东流的小河叫龙川河,村前自北向南流的大河叫登源河。每逢涨水时,只见登源河山洪高过小河口的水面达一尺多,竟然不倒灌入小河里。现在我们通过力学原理知道其原因,但在过去也是一个谜。

大家看到宗祠仪门两边的石狮了吗?这就是龙川第三个谜。无论民间还是皇家的石狮,都是一雌一雄,雄狮脚踩球,寓意为国泰民安,雄狮脚下有一小脚,寓意有千秋万代。可胡氏宗祠的石狮脚下既有小狮,又踩球,哪只是雌?哪只是雄?你能分得清吗?这不仅是龙川第三个悬念,在徽学上也是至今无法解释的与众不同。

各位朋友,我们再看五风楼外面雕刻的是“九狮滚球遍地锦”,而里面同一高度的大额枋上雕刻的是“九龙戏珠满天星”。据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同志讲,故宫的大梁上不敢雕刻人物的画像,因为皇帝常去的地方,梁上是不能雕刻人物的,否则把皇帝踩在脚下有犯上之嫌,只雕龙、风等吉祥物。人物的雕刻只有民间才有,龙的雕刻民间一般没有,有的也是变形的葵龙,更别说封建社会以9为最大,而龙川胡氏宗祠的“九龙戏珠满天星”,在封建社会何以会雕刻存在,实在不可思议。所以被列为龙川第四个无法解释的谜。

龙川的第五个谜就是眼前的这幅第一代始祖胡焱祖容像。胡焱是胡氏始祖,只是他为何身着龙袍?当地百姓世代相传的说法是祖容始作于宋朝,明清均有复制,民国期间流失,后赎回,只在每年祭祖时才悬挂。他是何人所绘?为何画上没有落款?村民为何世代对外保守身着龙袍的画像秘密?何以被保护得很好?这一切至今都悬面未决。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奕世尚书坊,这座牌坊是为龙川胡氏的胡富、胡宗宪而立的,它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比歙县全国重点文物“许国牌坊”早建22年,是龙川村12座牌坊仅存的一座。这座牌坊最值得称耀的是雕刻艺术。七根大小额枋上,匠师运用圆雕、透雕、镂空雕等手法,再现出一幅幅精美生动、巧夺天工的立体画面。

最精美的要数两边的镂空雕,在同一石料上正反两面雕刻出不同的图案,不同的花瓶和四季花卉,寓意为“四季平安”。郭沫若曾写诗称赞道:“天工人可代”。

各位游客,龙川景区就带您领略到这。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