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会计实证型论文范文如何写(通用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14:46:08 |
  • ZTFB |
  • 14页

心理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一门科学。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写作有积极影响。在这里列举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总结示例,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会计实证型论文范文如何写篇一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正确的选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计论文的成败。作为会计论文的主题,除了一般原则外,还必须注意其特殊性。这是因为会计学术论文对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有一定的要求。有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但没有经验、经验;有的学生有较多的工作经验,但专业理论基础不太扎实;有的可能在这两方面略有不足。因此,必须慎重对待题目的选择。

(一)题目选择的一般原则。

1.社会需要与学术价值兼顾的原则。会计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特征,不同的经济业务处在不同的环境其处理方法、会计政策选择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要求会计的技术处理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现阶段,我国的会计活动就遇到了诸多挑战,急需解决。如:资产重组中新增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问题;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运用;企业合并中商誉的有关会计问题;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基础与计量原则;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等等。

另一方面,由于论文是对学生会计相关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检验,是一定阶段学习效果的总结,论文的选择要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学术价值是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论文的生命。学术价值就是要求论文从理论框架、分析方法等方面能够写出新意,以揭示会计发展规律、促进会计事业发展。因此,凡是具有学术价值的会计问题,都是可考虑的选题范围。当然,学术价值有高低不同层次,但不管怎样,学术价值都是选题的着眼点。

2.量力而行原则。选题一定要充分考虑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主观条件主要是指个人的兴趣与爱好,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等。如果论文选题连自己都不感兴趣,是不可能写好论文的。如果超出了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与科研能力,则最后不可能出成果的。客观条件是指占有资料的条件和指导老师的条件。

该原则的基本精神是:

(1)选题宜专不宜全,宜小不宜大,应扬己所长,避己所短。选题过大,会面面俱到,不着边际,什么问题都谈到,什么问题也说不清楚,难以将论题说深说透。选题过窄过小,发挥的空间很小,取得突破性成果十分困难。要根据自己的科研能力选择大小适中、难易适中的题目。

(2)所选题目要有一定数量与质量水平的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借助这些文献资料可以了解所选题目应涉及的内容、历史和现状。拥有大量翔实、丰富的文献资料有利于高质量会计论文的写作。

通常将论文题目初拟印发,供学生选用,但这一般是参考题目,即使是确定的选题范围,具体题目是靠学生本人思考选择了。若选一个会计学科中关键问题的小题目,而且是自己有较容易取得所需材料的题目,只要抓住其要害,深入本质,科学地给予剖析,从各个角度对其精确论述,形成自己一定的独到见解,就可望成为一篇很有分量的论文。

(二)确定选题的途径。

每个人从事会计研究的基本条件都有所不同,但必须在坚持上述选题的基础上,寻求适合自己的基本条件的选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确定选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思路。

1.根据个人兴趣选题。即从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入手确定选题。如果自己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比较有兴趣,或在实际工作中自己就从事假账甄别工作,就可以针对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标准、现实经济中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解决对策等全方位或就某一方面展开论述。

2.热点问题追踪法。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每一阶段都有该阶段的热点话题。如前一阶段的会计委派制问题、上半年的`会计准则制订权问题、现阶段的会计诚信问题等等。选择热点问题的最大好处是比较容易取得相关的参考资料,而且选择途径较广,既可以是新闻媒介体,也可以是报刊杂志,还可以是专家研讨等。

3.边缘学科交叉法。即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与会计学科相结合,利用会计学科自身专门方式方法,为其他学科和会计学科自身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比如环境会计是将环境问题现代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结合,以货币单位、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说明等方式反映、记录、报告、考核资源和环境成本与价值,评价企业环境经济活动以及取得的环境效益对企业财务成果和社会价值形态的近期、长远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在这样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中有许多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4.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几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的比较研究来认识事物。如我国借款费用准则与美国相关准则的比较研究、股份合作企业会计核算的差异、中美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的研究、企业合并的基本会计方法及其比较分析,等等。

5.延伸法。进一步加深对某个课题的研究,该方法要较全面了解已有的相关论文,并在那些论文所阐述观点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深化,避免泛泛空谈。如预算会计体系进一步改革探索对会计委派制新认识,等等。

6.补差法。对所研究的领域中尚未研究或研究不充分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些问题难度较大但学术价值也较大。

7.新角度法。即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或改变大家都采用的方法而寻求新的切入点。如模糊财务评价问题、财务工程学初探、从财政和契约关系的特征看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审计、信息不对称与审计等等。

会计实证型论文范文如何写篇二

为了真正做好成本会计,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保证成本会计任务的实现,必须对成本会计工作进行合理的组织。成本会计工作组织主要包括成本会计工作的法规制度、设置成本会计机构、配备成本会计人员并规定职责和权限、设置成本会计工作组织形式等项内容。

一、成本工作必须遵守的内容。

1.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具体特点和要求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成本会计机构是进行成本管理的职能部门。应该依据企业的规模和成本管理的要求,遵循满足成本管理需要、适量从简原则,确定其规模和配备成本会计工作人员。

成本会计工作组织形式通常有集中和非集中核算管理两种组织形式。成本会计工作采用集中组织形式,能使机构得到精简,但不利于成本管理。成本会计工作采用非集中组织形式时,要增加成本会计工作层次和成本会计人员,有利于加强对成本的管理。所以,一般单位采取适合自己的形式来处理成本会计工作。

2.成本工作必须与科技创新结合。

成本会计工作必须实现经济与技术相结合。成本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产品的设计、加工工艺等技术是否先进、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对产的成本的高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产品成本的高低,在产品设计阶段基本巳经确定;在生产过程中要想大幅度地降低产品成本是不现实的,除非重新改进产品设计、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成本会计人员也必须改变传统的知识结构,具备与正确进行成本预测、参与经营决策相适应的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比如:我国东南沿海的很多民营企业就是传统的成本知识结构,主要通过人工、原材料来降低成本。但是事实上我们生产的芭比娃娃仅仅1美元多,但到了国际市场上别人却能够卖到几十美元,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供应链的管理、没有技术的创新、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所以说科技兴国不仅仅是体现在工业生产的环节,它同时和成本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成本工作必须有责任制相结合。

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实行成本管理上的经济责任制是降低成本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成本会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价值管理工作,涉及面宽、信息灵,因此,企业应摆脱传统上只注重成本会计事后核算作用的片面性,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优势,将其与成本管理上的经济责任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成本管理工作收到更好的效果。

4.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是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发生的,各单位的工作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成本的高低。因此,要加强成本管理,实现优质、低耗、高产的目标,不能仅靠个别成本会计人员,应该吸收企业全体职工参加成本管理。广泛的依靠于广大工作人员,把成本管理工作做好。

成本会计制度是组织和处理成本会计上作的规范,是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的组成部分。成本会计制度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成本会计规定。如《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这些规定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另一类是企业自行制定的成本会计制度。各行业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所制定的成本会计制度有所不同。这样的制度要既符合国家的规章制度,又要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并能及时准确地提供有关资料,才可以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是指组织、领导并从事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或组织。由于成本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成本会计机构一般设在企业会计机构内部,是企业会计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应遵循会计机构设置的一般原则:要与企业的规模和管理体制相适应;是要符合精简、高效的原则;机构内部的分工要明确、具体;成本会计机构内部各岗位之间,以及成本会计与其他会计岗位之间的分工,应遵守内部牵制原则。

三、成本会计工作的具体要求。

1.提供的`成本信息要真实、准确、可靠。

会计提供的成本信息要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满足企业管理层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国家有关宏观管理部门与企业有关的方面、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结合,才能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反之,会导致决策失误,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以实际经济活动为依据,如实计量、记录经济业务,如实反映真实情况,绝不能建两套账,对内对外提供两套资料,掩饰真实情况,甚至弄虚作假、上欺下瞒。

2.严格遵守成本开资的范围和标准。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复杂件、多样性,资金来源也多样化,企业从事经济活动发生的费用性质和用途也不同。企业必须对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首先明确其性质和用途,分别加以管理。应该区分生产经营性支出和非生产经营性支出的界限;区分生产费用和经营费用的界限,确定应计人产品成本或者应计人期间费用的界限,凡属于成本开支范围的费用均应计人产品成本;不属于成本开支范围的费用,均不能计人产品成本。对于成本实际开支范围与成本经济实质的背离,必须严格限制,否则,成本的计算就失去了理论依据。企业必须真实地反映成本费用,绝不能违反成本开支范围的规定,使成本虚增或漏计。

3.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降低成本是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降低产品成本要同生产技术相结合,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应贯穿产品设计研制、物资供应、生产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全过程中,挖掘节约潜力,保证产品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同时应正确处理好增产、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同降低成本的关系。企业应该做到增加产量、降低消耗、生产和节约并重。只有各方面的关系协调了,取得各个方面的工作支持,成本方能降低,同时企业的效益也就提高了,这也正是对企业营利性大有力的支持。

会计实证型论文范文如何写篇三

(一)为了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本制度中所称“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是指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符合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143号)中界定的小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

(三)符合本制度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1.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的小企业,不能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小企业,不能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同时,选择执行本制度的有关规定。

2.集团公司内部母子公司分属不同规模的情况下,为统一会计政策及合并报表等目的,集团内小企业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3.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的小企业,如果需要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等,应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如果因经营规模的变化导致连续三年不符合小企业标准的,应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四)小企业可以根据有关会计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在不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前提下,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具体会计核算办法。

(五)小企业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六)小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管理会计档案等,应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会计期末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本制度所称的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月度,年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会计期末,是指月末和年末。

(八)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小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小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记账。除另有规定外,所有与外币业务有关的账户,应当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或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汇率折合。记账本位币。

(九)小企业的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十)小企业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十一)小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仅以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3.小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4.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或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5.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6.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7.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

8.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在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9.小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10.小企业的各项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应按照本制度的规定执行。除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11.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13.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性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十二)小企业如发生非货币性交易,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1.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2.非货币性交易中如果发生补价,应区别不同情况处理:

(1)支付补价的小企业,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制度评价如下:

这项制度对于进一步贯彻《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整顿和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建立健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范小企业的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小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会计实证型论文范文如何写篇四

写论文的人都知道,选题对一篇论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职称论文也不例外。下面小编与你分享高级会计师职称论文选题技巧,帮助你轻松过关!以下仅供参考!

行业热点是该行业内的新生事物,也是职称论文选题的最佳主题。行业热点通常隐藏着业界有待深入研究的“蓝海”,更能体现论文的创新性。此外,根据行业热点选题创作的文章也更受期刊杂志的.青睐,相比而言更容易被杂志刊用。

在进行高级会计师职称论文选题时,可通过期刊、互联网获取行业当下的热点新闻、发展动向,结合自身工作体会,从热点中挖掘富有价值的职称论文题目。

在进行职称论文选题时,尽量从各种文献资料中找出前人未研究的“亮点”,重点挖掘成为自己文章的亮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样的文章更能体现创新性。亮点也为刊发的可能增加筹码。

职称论文应体现工作业绩和能力,这就要求创作人在写作时应与会计实务工作相结合。这也是职称论文与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的区别。

在写作前,先根据自身的工作经历,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困惑、经验、思考进行梳理和总结,并结合会计、经济、审计理论进行拔高,这样写出来的就是一篇好文章。结合工作实务,不但彰显自身的工作业绩和管理能力,还能避免与其他论文出现雷同内容。

各地高级会计师职称评审对职称论文的选题并未做出特别限制,创作者应该利用这一点,从小着手,更加容易驾驭。同时在论据上做到扎实,起到加分效果。

此外,高级会计师职称评审对论文字数的要求通常为3000字以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称论文在选题上不宜过大,否则很难找出足够的论点来支撑论文的题目。

会计实证型论文范文如何写篇五

(一)在一定范围内,会计稳健性和公允价值的关系是此消彼长。有研究表明,1993-的会计改革中,会计准则中稳健性原则得到逐步强化。年扩大了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因此会计准则中稳健性水平下降。这是与会计准则中明确的财务报告目标紧密相关的。2006年以前,财务报告目标是“受托责任观”,因此更强调可靠性。而稳健性通常被认为是可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故2006年前在会计准则中逐步强化稳健性原则。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的财务报告目标重点引入了“决策有用观”,因此更强调相关性。而稳健性对相关性的运用施加了不对称约束,即稳健性要求对损失更及时的确认,而对收益要求更高的证据标准。故2006年新准则弱化了稳健性原则。当然,这也是和我国的社会经济和资本市场的状况紧密相关的。在西方,契约和诉讼可能是稳健性两个最重要的解释。在我国,管制特别是会计准则管制是稳健性强化的主要原因。当我国社会向法治化迈进,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契约、诉讼等因素对稳健性的要求会加强,所以,管制特别是会计准则管制对稳健性的要求就可相应减弱。

但是,不能据此认为在完全引入公允价值的情况下,就应抛弃稳健性。有研究表明,美国近30年来会计实务中稳健性是提高的。当然,美国的金融工具品种繁多,公允价值运用的范围更广泛。由此可证明,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还是需要坚持稳健性原则的。金融危机,不能认为是公允价值本身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不能排除公允价值的运用可能没有足够程度的遵循稳健原则。虽然说美国的会计稳健性有所提高,但可能在大范围引入公允价值的情况下,需进一步加强稳健性原则。还有观点认为,稳健原则在会计准则存在之前即已存在。有经验证据表明,无论是普通法国家,还是成文法国家(我国属于典型的成文法国家),会计收益都是稳健的。

(二)总体来看,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可以并行不悖。首先,两者在会计准则中层次不同。会计稳健性是会计计量原则,公允价值是计量属性。一种计量原则下可以有多种计量属性,反之,多种计量属性可以在一种计量原则下并行。其次,从公允价值的获得过程来看,如用现值计量估计公允价值,在选用折现率、现金流量额时要遵循稳健性原则。特别是,当用两种概率相同的方法或参数得出的同为正确的估值数额不同时,在取舍的判断上,唯一遵循的只能是稳健性原则,从而选取不利的结果作为公允价值。最后,从公允价值的和原价值的比较结果来看,只有当公允价值比原价值高时,此时采用公允价值,才造成公允价值和稳健性的背离。但当公允价值和原价值相等时,公允价值和稳健性没有冲突。当公允价值比原价值低时,此时采用公允价值,正是遵循了稳健性原则。

在新准则的执行中,能否使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并行不悖,关键是看公允价值的计量是否遵循了会计准则。尽管公充价值计量属性被广泛运用,但是准则始终要求只有在公允价值可以可靠计量时才能运用。而且,我国新准则虽然基本明确是以市场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但公允价值的价值基础却存在多种选择,不一定是脱手价格。在不同的具体准则中采取不同的界定方法,是更实际的做法,符合我国经济市场的实际情况。监管部门通过各种方式要求企业应当慎重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从新准则的执行情况来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上市公司家数相对较少,涉及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较轻。这也不排除是因为西方很多的金融创新工具在我国根本不存在。总之,因为我国准则本身的较高要求,和我国严格的监管,及我国的经济实际,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基本可以在会计稳健性原则的约束下良好运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在一定范围内,会计稳健性和公允价值的关系是此消彼长,但是,会计稳健性和公允价值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公允价值计量不应违背稳健性原则。在大量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上,同样需要遵循稳健性原则。本文只对稳健性和公允价值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上的初步探索,未来研究可从实证上对稳健性和公允价值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毛新述,戴德明,会计制度变迁与盈余稳健性:一项理论分析,会计研究,(9).

2支晓强,童盼,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会计研究,(1).

3张荣武,伍中信,产权保护、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会计研究,2010(1).

4杨华军,会计稳健性研究综述,会计研究,(1).

5李增泉,卢文彬,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发现与启示,会计研究,2003(2).

会计实证型论文范文如何写篇六

1.社会需要与学术价值兼顾的原则。会计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特征,不同的经济业务处在不同的环境其处理方法、会计政策选择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要求会计的技术处理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现阶段,我国的会计活动就遇到了诸多挑战,急需解决。如:资产重组中新增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问题;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运用;企业合并中商誉的有关会计问题;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基础与计量原则;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等等。另一方面,由于论文是对学生会计相关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检验,是一定阶段学习效果的总结,论文的选择要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学术价值是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论文的生命。学术价值就是要求论文从理论框架、分析方法等方面能够写出新意,以揭示会计发展规律、促进会计事业发展。因此,凡是具有学术价值的会计问题,都是可考虑的选题范围。当然,学术价值有高低不同层次,但不管怎样,学术价值都是选题的着眼点。

2.量力而行原则。选题一定要充分考虑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主观条件主要是指个人的兴趣与爱好,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等。如果论文选题连自己都不感兴趣,是不可能写好论文的。如果超出了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与科研能力,则最后不可能出成果的。客观条件是指占有资料的条件和指导老师的条件。该原则的基本精神是:(1)选题宜专不宜全,宜小不宜大,应扬己所长,避己所短。选题过大,会面面俱到,不着边际,什么问题都谈到,什么问题也说不清楚,难以将论题说深说透。选题过窄过小,发挥的空间很小,取得突破性成果十分困难。要根据自己的科研能力选择大小适中、难易适中的题目。(2)所选题目要有一定数量与质量水平的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借助这些文献资料可以了解所选题目应涉及的内容、历史和现状。拥有大量翔实、丰富的文献资料有利于高质量会计论文的写作。

通常将论文题目初拟印发,供学生选用,但这一般是参考题目,即使是确定的选题范围,具体题目是靠学生本人思考选择了。若选一个会计学科中关键问题的小题目,而且是自己有较容易取得所需材料的题目,只要抓住其要害,深入本质,科学地给予剖析,从各个角度对其精确论述,形成自己一定的独到见解,就可望成为一篇很有分量的论文。

每个人从事会计研究的基本条件都有所不同,但必须在坚持上述选题的基础上,寻求适合自己的基本条件的选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确定选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思路。

1.出于满足个个兴趣目的。即从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入手确定选题。如果自己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比较有兴趣,或在实际工作中自己就从事假账甄别工作,就可以针对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标准、现实经济中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解决对策等全方位或就某一方面展开论述。

2.热点问题追踪法。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每一阶段都有该阶段的热点话题。如前一阶段的会计委派制问题、20上半年的会计准则制订权问题、现阶段的会计诚信问题,等等。选择热点问题的最大好处是比较容易取得相关的参考资料,而且选择途径较广,既可以是新闻媒介体,也可以是报刊杂志,还可以是专家研讨等。

3.边缘学科交叉法。即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与会计学科相结合,利用会计学科自身专门方式方法,为其他学科和会计学科自身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比如环境会计是将环境问题现代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结合,以货币单位、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说明等方式反映、记录、报告、考核资源和环境成本与价值,评价企业环境经济活动以及取得的环境效益对企业财务成果和社会价值形态的近期、长远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在这样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中有许多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4.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几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的比较研究来认识事物。如我国借款费用准则与美国相关准则的比较研究、股份合作企业会计核算的差异、中美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的研究、企业合并的基本会计方法及其比较分析,等等。

5.延伸法。进一步加深对某个课题的研究,该方法要较全面了解已有的相关论文,并在那些论文所阐述观点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深化,避免泛泛空谈。如预算会计体系进一步改革探索对会计委派制新认识,等等。

6.补差法。对所研究的领域中尚未研究或研究不充分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些问题难度较大但学术价值也较大。

7.新角度法。即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或改变大家都采用的方法而寻求新的切入点。如模糊财务评价问题、财务工程学初探、从财政和契约关系的特征看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审计、信息不对称与审计,等等。

会计实证型论文范文如何写篇七

会计职业判断的内容很广泛,并不仅仅局限于通常提到的会计原则的选择与协调、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方面。从会计流程看,从识别会计凭证,判断其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到判断经济业务的性质,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到合理地设置账簿并登记;再到组织财产清查和账簿的核对;最后编制财务报告,每个步骤都需要不同程度的职业判断才能完成。不过其中有很多属于简单的、重复性的、日常性的判断,如登记账簿、核对账簿等,这些判断会计人员在实务中随着经验的积累大都能纯熟地运用。判断的难点主要在会计处理方面,特别是复杂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事项,研究的关注点主要在此。

从会计业务处理看,会计职业判断涉及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各个环节。确认主要是判定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能否进入及何时进入会计系统,并作为何种会计要素反映,且通过应予归属的具体会计科目加以明确认定。计量主要是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的判断,目前常用的计量单位是名义货币,而计量属性则主要在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1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进行判断选择。记录主要是会计凭证、账簿等载体的选择和运用,相对比较简单。报告主要是判断在报表体系中应反映哪些会计要素,以何种方式披露,披露哪些信息等。

1、建立正确的会计职业判断意识。这是正确运用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前提条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发展,会计人员必须由过去“照本(指会计制度)执业”向职业判断方向迈进。会计职业判断中的既定标准主要是指权威机构发布的专门规则和制度,在我国主要是各种财经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证券监管条例等。针对备选方案中涉及的项目,会计人员应对这些专业文献进行搜索,收集与其有关的论述。在没有明确的法规标准的情况下,行业惯例、事实等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作为判断标准。这在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运用职业判断处理经济业务事项,在主观上也要求会计人员建立一种职业判断的意识,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2、遵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保证会计行为有效合法。加强职业道德的修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会计的职业判断尤为重要。新的会计制度准则对许多会计的核算处理只作了原则性要求,赋予企业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了空间。会计人员作为特殊的行业人员,如果道德缺失,会计职业判断就会偏离真实公允的'原则,危害极大。因此,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促使从业人员正确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不做,假账,坚守会计工作本身的中立性和社会性。

3、加强参与后续教育,强化理论知识,在原则的理解和运用上下功夫,提高自身素质。鼓励会计人员适应发展需要,定终身学习的计划,学以致用,学到老用到老,建议系统构建会计人员教育体系。一是在职业意识上用当今的“八荣八耻”、“三个代表”理念为引导,树立荣辱观,在需要做出职业判断的时候,第一考虑的不是企业股东会、董事会、投资者的支持,不是盲从单位领导态度和意见,而要独立客观合法谨慎的做出相应的判断,得出可信的会计信息。二是要扩大学习面:企业管理、税收法规、软件应用与信息化水平等知识都尽量增加,从侧面可以增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才能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分析、判断、综合、总结,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会计职业判断水平。注重实践活动,积累宝贵经验,以老带新,坦于分享,与时俱进。

会计实证型论文范文如何写篇八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其执行范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作为我国小企业专门的会计制度,它对“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小企业会计目标应与大企业会计目标(即财务会计目标)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因为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与公众利益并不直接相关,所以一般没有必要对外提供其会计报告,小企业的主管税务机关、内部管理者应是其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因此,小企业会计应向其主管税务机关、企业内部管理者,包括投资人以及作为债权人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及时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为了适应小企业规模、治理结构等不断变化的需要,《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在符合该制度有关规定的情况时,可以进行相应的制度转换。为了适应会计制度转换的要求,在《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框架、基本思路等方面体现了与《企业会计制度》的一致性。因此,小企业会计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报表种类格式等与一般企业基本相同。

(三)复杂交易、事项会计处理的适当简化。

为适应小企业会计的要求,《小企业会计制度》对某些比较复杂的交易、事项,或者小企业较少发生的交易、事项,在科目设置和会计处理上作了适度简化和合并。此外,《小企业会计制度》还允许企业可以不编制现金流量表。这些规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可以大大简化小企业的会计实务操作。

根据财政部“财会[]2号”的规定,从1月1日起将要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小企业,在末,仍按其当年执行的会计制度结账并编制会计报表。由于财政部尚未发布制度转换的相关具体规定,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予以阐述,若与日后发布的“规定”有异,则应以“规定”为准(在本文的具体编辑加工时,财政部尚未发布有关制度转换的具体规定——编者注)。

由于会计制度转换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因此,对需要变更(调账)的会计事项,应明确是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还是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如原来未计提减值(跌价)准备的某类资产,按新制度应该计提时,则应采用追溯调整法。企业现在持有的投资及其已确认的收益,在新年度执行新会计制度时,不予追溯调整,以后对投资收益的确认、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应按新制度的相关规定执行。

企业应当分别按照原制度的规定清查损失和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有关减值等的规定预计损失,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企业应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中设置“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和“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明细科目,分别核算企业在执行新制度前按照原制度清查的资产损失及因执行新制度预计的资产损失。

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是指企业按照原制度规定,因资产发生报废、毁损等已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但尚未处理的损失金额,以及已经发生的损失但尚未记人“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金额,如按原制度规定应记而未记人“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资产盘亏、毁损等。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是指企业按照新制度有关减值等的规定,对应收款项、短期投资、存货计提的减值(跌价)准备等。

2、账目调整。

年末结账后,在核实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实账户的基础上,根据新旧会计制度(指转换后的会计制度与转换前的会计制度,下同)的科目设置及其核算内容,分析其异同,并作分类调整:(1)凡是新旧会计制度科目名称与核算内容相同的,可将其余额直接过人,无需进行调整,如“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2)新旧会计制度中的科目名称不同但核算内容完全相同的,由旧科目余额转入相应新科目的期初余额,如行业会计制度的“在途材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在途物资”等;(3)新旧会计制度中的科目名称不同而且核算内容也不相同的,应逐一确认新旧会计制度中的科目对应关系,将旧制度下的科目余额合并或分解后,正确过人相对应科目的期初余额,如行业会计制度的“长期投资”,应该根据其投资项目的具体内容,按《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分解为“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在“(1)”与“(2)”两种情况下,新旧会计制度科目均是一对一的`关系,而在“(3)”时,则是多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关系,相对比较复杂,应认真界定、正确分解或合并。

企业在实际进行新旧会计制度的账户调整时,可以先设计一份新旧会计制度账户调整工作底稿,试算调整无误后,即可正式记入“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转换表(对比表)”。然后将“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转换表(对比表)”中的新制度下的各科目余额,逐一登入新设置的新年度有关总账、明细账的年初(期初)余额中。完成账户调整工作后,即可开始新年度会计事项的记录工作。

3、会计报表。

(1)资产负债表。

企业在会计制度转换的当年,各月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一栏,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年末数”栏内各项目所列金额数,按照当年新执行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后填列。其调整方法与“账目调整”基本相同。

(2)利润表。

由于利润表是反映当年各月的发生数及截至本月的当年累计数,因此,其前11个月利润表的填制(包括“本月数”、“本年累计数。均按新会计制度设置的账簿记录填制即可,与原会计制度无关。但在会计制度转换当年的12月份,由于”本月数“要改为”上年累计数“,以便与”本年累计数“的相同项目进行对比,因此,如果上年利润表中的项目名称、内容与本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内容不一致,则应对上年度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内容、数字按本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内容进行相应调整,根据调整数填入12月份利润表的”上年累计数“的相应项目中。

(3)现金流量表。

在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第1年末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如果小企业以前年度已编制了现金流量表,而上年现金流量表中的项目名称、内容与本年度现金流量表的项目名称、内容不一致,则应对上年度现金流量表项目的名称、内容、数字按本年度现金流量表的项目名称、内容进行相应调整,按调整后的数字填入现金流量表的“上年数”栏目。如果小企业在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以前,其每个会计年度未编制现金流量表,但从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起,决定每年编制现金流量表,为了简化,可在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第一年末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上年数”栏目可以不填,而只填“本年数”;第二年年末时,该表的“上年数”、“本年数”则均应填列。当然,根据制度规定,小企业也可以不编制现金流量表。

(二)由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改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当小企业在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过程中,因故改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时,一般应从一个新的会计年度起进行“改制”。在财政部未发布专门“规定”之前,可以参照“财会[)31号”《工业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衔接规定》进行制度转换。

由于会计制度转换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因此,对需要变更(调账)的会计事项,应明确是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还是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如原来未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按《企业会计制度》应该计提时,则应采用追溯调整法。企业现在持有的投资及其已确认的收益,在新年度执行新会计制度时,不予追溯调整,以后对投资收益的确认、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应按新制度的相关规定执行。

随着会计制度的转换,会计方法在转换前后也可能发生变化,如所得税会计方法可能由应付税款法改为纳税影响会计法、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等,这就需要根据原账簿数据,按新会计方法重新计算,反映递延税款、投资差额等。

2、账目调整。

如果某小企业准备在下一个会计年度改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其当年年末则仍应按《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结账并按期编报财务报告。

年末结账后,在核实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实账户的基础上,根据新旧会计制度的科目设置及其核算内容,分析其异同,并作分类调整。其调整方法与首次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相同。

3、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的调整方法与首次执行州、企业会计制度)时的会计报表调整方法基本相同。

(三)由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改为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因故由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改为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时,同样也应遵循会计制度转换原则,进行必要的账目调整和会计报表调整,其基本原理与操作与“由执行刨、企业会计制度》改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相同,不再赘述。

会计实证型论文范文如何写篇九

1.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具体特点和要求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成本会计机构是进行成本管理的职能部门。应该依据企业的规模和成本管理的要求,遵循满足成本管理需要、适量从简原则,确定其规模和配备成本会计工作人员。

成本会计工作组织形式通常有集中和非集中核算管理两种组织形式。成本会计工作采用集中组织形式,能使机构得到精简,但不利于成本管理。成本会计工作采用非集中组织形式时,要增加成本会计工作层次和成本会计人员,有利于加强对成本的管理。所以,一般单位采取适合自己的形式来处理成本会计工作。

2.成本工作必须与科技创新结合。

成本会计工作必须实现经济与技术相结合。成本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产品的设计、加工工艺等技术是否先进、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对产的成本的高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产品成本的高低,在产品设计阶段基本已经确定;在生产过程中要想大幅度地降低产品成本是不现实的,除非重新改进产品设计、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成本会计人员也必须改变传统的知识结构,具备与正确进行成本预测、参与经营决策相适应的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比如:我国东南沿海的很多民营企业就是传统的成本知识结构,主要通过人工、原材料来降低成本。但是事实上我们生产的芭比娃娃仅仅1美元多,但到了国际市场上别人却能够卖到几十美元,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供应链的管理、没有技术的创新、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所以说科技兴国不仅仅是体现在工业生产的环节,它同时和成本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成本工作必须有责任制相结合。

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实行成本管理上的经济责任制是降低成本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成本会计工作是―项综合性的价值管理工作,涉及面宽、信息灵,因此,企业应摆脱传统上只注重成本会计事后核算作用的片面性,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优势,将其与成本管理上的经济责任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成本管理工作收到更好的效果。

4.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是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发生的,各单位的工作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成本的高低。因此,要加强成本管理,实现优质、低耗、高产的目标,不能仅靠个别成本会计人员,应该吸收企业全体职工参加成本管理。广泛的依靠于广大工作人员,把成本管理工作做好。

成本会计制度是组织和处理成本会计上作的规范,是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的'组成部分。成本会计制度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成本会计规定。如《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这些规定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另一类是企业自行制定的成本会计制度。各行业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所制定的成本会计制度有所不同。这样的制度要既符合国家的规章制度,又要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并能及时准确地提供有关资料,才可以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是指组织、领导并从事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或组织。由于成本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成本会计机构一般设在企业会计机构内部,是企业会计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应遵循会计机构设置的一般原则:要与企业的规模和管理体制相适应;是要符合精简、高效的原则;机构内部的分工要明确、具体;成本会计机构内部各岗位之间,以及成本会计与其他会计岗位之间的分工,应遵守内部牵制原则。

三、成本会计工作的具体要求。

1.提供的成本信息要真实、准确、可靠。

会计提供的成本信息要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满足企业管理层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国家有关宏观管理部门与企业有关的方面、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结合,才能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反之,会导致决策失误,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以实际经济活动为依据,如实计量、记录经济业务,如实反映真实情况,绝不能建两套账,对内对外提供两套资料,掩饰真实情况,甚至弄虚作假、上欺下瞒。

2.严格遵守成本开资的范围和标准。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复杂件、多样性,资金来源也多样化,企业从事经济活动发生的费用性质和用途也不同。企业必须对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首先明确其性质和用途,分别加以管理。应该区分生产经营性支出和非生产经营性支出的界限;区分生产费用和经营费用的界限,确定应计入产品成本或者应计入期间费用的界限,凡属于成本开支范围的费用均应计入产品成本;不属于成本开支范围的费用,均不能计入产品成本。对于成本实际开支范围与成本经济实质的背离,必须严格限制,否则,成本的计算就失去了理论依据。企业必须真实地反映成本费用,绝不能违反成本开支范围的规定,使成本虚增或漏计。

3.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降低成本是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降低产品成本要同生产技术相结合,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应贯穿产品设计研制、物资供应、生产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全过程中,挖掘节约潜力,保证产品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同时应正确处理好增产、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同降低成本的关系。企业应该做到增加产量、降低消耗、生产和节约并重。只有各方面的关系协调了,取得各个方面的工作支持,成本方能降低,同时企业的效益也就提高了,这也正是对企业营利性大有力的支持。

会计实证型论文范文如何写篇十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最引人瞩目的变化就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口予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权.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离不开会计职业判断,论文通过对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职业判断的`具体分析,思考和探讨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

作者:李z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广东广州,510320刊名: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英文刊名:moderneconomics年,卷(期):8(7)分类号:p23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计量属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