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打折申请书简短 申请银行减免利息的申请书怎么写(6篇)

  • 上传日期:2023-01-13 15:53:58 |
  • ZTFB |
  • 9页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利率打折申请书简短一

住址:

乙方 (借款人):姓名 ,性别 , 年 月 日出生。 身份证号码:

住址:

丙方 (保证人):姓名 ,性别 , 年 月 日出生。 身份证号码:

住址:

甲、乙、丙三方因借款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 借款用途:乙方向甲方借款,用于

二、 借款金额:乙方向甲方借款本金为 元。

三、 借款期限:从年月日开始至年月日为止,中间总计计息 天。

四、 借款利息、利率:

1、乙方借款期间向甲方支付利息。

2、甲、乙、丙三方约定本合同计算利息的日利率为借款本金的千分之 (利息=本金× ‰×借款期限)

3、甲、乙、丙特别约定,如本借款合同因利息、利率问题发生争议不能协商被迫诉至法院或仲裁,乙、丙二方承诺,在无法执行本合同约定利息、利率的情况下,最后由法院或仲裁机构按国家法律、政策允许的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最高倍数执行(例如,目前执法机构执行的最高利率为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息的四倍,则乙、丙二方同意执行四倍,以此情况类推)

五、 违约金、乙方不按期足额偿还借款,乙方向甲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额度为本合同借款本金的—%

六、 借款保证人:

本借款合同保证人为丙方,丙方特别承诺自己对本合同借款的本金、利息及违约金承担连带偿还责任,即乙方在本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没有履行偿还债务的,丙方向甲方保证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连带偿还保证责任。

七、 本合同生效条款:三方签字、按指纹后,本合同生效。

八、 借款及还款方式:

1、本协议三方签字、按指纹后,甲方按乙方提供的银行卡或账号将借款打入该卡号或账号,银行往来单据为借款合同的有效补充。

2、乙方如期还清借款后,甲、丙二方将本协议原件归还乙方,甲方为乙方书写收条,本合同终止。

九、 争议解决方式:本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由三方当事人友好协商解决;协商或调解不成的,可由任意一方依法向本合同签订地的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起诉。

十、 本合同一式三份,三方各持一份,每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一、 本合同未做约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执行。

甲方:

乙方:

丙方:

签订约日期:

推荐利率打折申请书简短二

《利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124页--125页。

教学目的: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信用社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师:老师的家里有2万元钱暂时还用不着,可是现金放在家里又不安全,有哪位同学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

生:存到银行去。

师:这位同学的建议不错,我就把这些钱存到银行,也叫储蓄。在储蓄之前,老师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有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

生1:要想好存到那个银行。

生2:要带省身份证。

生3:还要填存单。

生4:要想好存多久。

生5:还要知道利率。

二、联系生活 认识储蓄

1.储蓄的意义与作用。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

师:那你知道中国有哪些银行?

生1:生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生2:中国农业银行。

生3::还有农村合作信用社。

师:储蓄有哪些好处呢?

生1:可以有利息。

生2:可以让家里不用的钱更安全,不被贼偷取。

师:说得真好。

师:储蓄不仅能增加家庭个人的收入,还可以帮助国家进行经济建设。

我们可以看以下的信息:

20xx年12月,中国各银行给工业发放贷款19721亿元,给商业发放贷款8563亿元,给建筑业发放贷款2099亿元,给农业发放贷款5711亿元。(教师投影出示信息)

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到银行,就是我们大家平时所说的储蓄。据统计,到20xx年底,我国城市居民的存款总数已经突破7万亿,所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好处。

2.储蓄的种类

师:储蓄的存款方式有哪些?

生:我知道储蓄分活期和定期两种。

师:在定期存款的方式中,又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在学生述说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存款方式 活期

零存整取定

期 整存整取

师:你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向大家说说什么是活期和定期,什么是零存整取和整存整取吗?( 结合例子学生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

三、结合情境 理解概念

师:同学们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老师先谢谢大家能相互交流这么多的储蓄知识。现在老师就带上0元钱,准备把钱存入我们樟树建设银行。

师:存款之前,银行的工作人员给了老师一张存款单,要老师完整的填写这张存款单。现在同学们的手中上都有一张这样的存款单,你们能帮老师填好这张春款单吗?( 学生一边相互讨论一边填写 )

师:哪位同学主动上来展示一下?( 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

师:我是这样填写的:存款金额是人民币2万元整,存款期限为二年,存款种类是定期整存整取,存款日期是5月1日。

师:刚才同学们都顺利的把2万元存入了银行。假设过了两年之后,存款到期了,老师去银行把它取出来,取出来时是不是也仍是人民币2万元整?是比2万少了还是多了呢?

生:肯定会比2万元多!因为银行要多付给老师一些钱。 师:这些多出来的一部分钱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什么?

生:叫做利息。这些多出来的钱就是2万元存入信用社到期后的利息。

师:真棒!谁来说明什么是利息?2万元又是什么?

生:利息就是取款时银行所多支付的钱。“2万元”是本金。

师: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你还知道什么?

生1:利息和本金有关。

生2:还和利率有关。

生3:还和存的时间长短有关。

师:确实,利息和存入的本金、利率和时间有关。

师:利率是本金与利息的比值。它是由银行所规定的。按年计算的叫年利率,按月计算的叫月利率。 师:年利率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年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 师: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进行调整。如: 19至2002年,我国银行活期和整存整取的调整后的利率如下:(投影出示) 时间 活期 整存整取1年期 整存整取2年期 整存整取3年期 5年

98.3.25 1.71 5.22 5.58 6.21 6.66

98.7.1 1.44 4.77 4.86 4.95 5.22

98.12.7 1.44 3.78 3.96 4.14 4.5

99.6.10 0.99 2.25 2.43 2.7 2.88

2002.2.2 0.72 1.95 2.24 2.52 2.79

并重点介绍20利率上调的情况,说明这是九年来第一次利率上调。 师;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相互进行讨论和交流)

师:根据刚才的交流,你认为应如何计算利息? 生:计算利息用:本金×利率×时间。

师:根据你们刚才所填写的存单,你能帮助老师算出2万元到期时有多少利息吗?

(让学生对照各自存单中不同的年限,进行利息的计算。并进行交流)

四、联系例题 解决问题

( 用幻灯出示教科书中小丽存款的例子 )

师:你能帮小丽算一算,到期时她可以得到多少利息吗? ( 学生经过计算得出利息是2.25元 )

师:请同学们看书,小丽的利息是不是2.25元?为什么只有 1.8元的利息? 生:因为以前的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利率纳税,所以小丽实际所得的利息是2.25×(1-20%),是税后利息!

师:嗯。8月以前存款的利息必须要按20%的利率纳税,208月后税率由20%降至5%,10月9日起暂免征收利息税。国债的利息不需要纳税。

师:大家说一说,现在老师去银行存款,到时要不要支付利息税呢? 生:不要。 师:嗯。

师:根据你手上所填写的存单,对照下面建设银行20的存贷款利率表,能否帮老师算一算,老师那2万元到期后,利息是多少,到时一共可以从银行取出多少钱呢?

最新建设银行存款利率表_2012年建行存款利率

生1:老师的本金是2万元,存整存整取2年,到期取款时应该交纳的利息为20000×4.40%×2=1760元。生2:老师的本金是2万元,存整存整取2年。到期后一共可以取出1760元。

生3:不对,出了利息,还要把本金取出来。所以到期一共可以取出20000+1760=2176元钱。

师:你说的真好。到期取出的钱出了利息还有本金。大家可千万要注意哦。

五、联系应用 拓展延伸

1.完成课本联系二十三第6、7、8题。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去银行了解相关的存款利率,制定一份5万元的5年存款方案,看怎样存,5年后收益最大。

推荐利率打折申请书简短三

《利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第99~100页。

【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本课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学情和设计理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明白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率、利息、利息税等概念;了解主要的存款方式;掌握利息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性目标: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及口头表达能力,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实践性目标: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设计理念】:关注学生发展,整合教学目标。本节课根据教材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按照关注学生发展理念的认识,确立了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性目标、实践性目标,努力使学生在发展性领域和知识性领域获得发展、构建自我。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中(p99――100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常用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利率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对于学生来说本节内容较为陌生,也更为专业化。教材在简介了储蓄的意义、存款的方式及相关概念后,编排了相应的例题,让学生感受到利率与人们的生活、理财等实际应用息息相关。

教材这样编写的好处是知识要点明确,思路清晰,易于教师和学生把握。

【学情分析】

学生目前的基本情况是:

◆知识基础

①学生刚学过百分数知识,总体上掌握得较好,所以学生较容易接受。 ②学生对储蓄、保险、纳税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解疑的能力有一定的水平。但学生在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较薄弱,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教学重点】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税后利息的计算。

【课前调查】

搜集有关储蓄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增强感知

◆预习课本p99~100

◆课前让学生分组或者自由结合到社会上进行调查、搜集有关储蓄的信息,把调查的结果、遇到的问题或感受记录下来。

◆向家长和长辈了解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如储蓄的种类,银行存款的年利率、存款凭条如何填写等。

【设计理念】: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学习新知前,先让学生预习课本,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阅读资料及预习,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储蓄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分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调查预习活动中的收集、提取、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二、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纳税的知识。那么就先请同学们做一做这道题,看看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小红的爸爸上个月的收入是420元,如果按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

得税,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师:好,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列式的?

生答师板书。

师:回答正确。做对的同学请举手。

师:嗯,看来大家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还是不错的。那如果,小红的爸爸的收入暂时不用,可放在家里又不安全,可以怎么办?

生(预设):存入银行。

师:对,可以把它存入银行,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的知识,利率。(师板书) 师: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储蓄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我们的个人财产更加安全和有计划。此外我们还可以得到利息,增加一些收入。看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那你们知道银行存款的方式都有哪些吗?

生(预设):有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

师:嗯,原来银行存款还有这么多方式。那什么是本金呢?有谁知道? 生(预设):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

师:比如我存20xx元进银行,那么这20xx元就叫做

生(预设):本金。

师:什么叫利息?

生(预设):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利息。

师:嗯,我存了20xx元,但到期取回了20xx元。那么这多出来的20元就叫做什么?

生(预设):利息。

师:最后什么是利率?

生(预设):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利率。

师板书。

【设计理念】:在巩固上节课知识的同时,自然地导入新课。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不仅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利息、本金及利率等概念,为接下来的解决问题做好铺垫,而且让学生感觉到亲切,从课的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起到了开动思维的作用,使学生乐于参与数学活动。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好。刚刚我们认识了本金、利息和利率,对它们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结合具体的题目,去加以理解运用。请同学们做一做这道题。 课件出示:20xx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如下:

师:我们来看一下20xx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存期三个月对应的利率是3.33%,而存期半年的对应利率是3.78%,存期一年的呢,对应利率是4.00%。由此可见,利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存期不同,对应的利率也就不同。所以在计算时,我们要看清存期和对应的利率。

师:这不,王奶奶想存1000元进银行,她想知道一年后,她可以取回多少钱。热心的李阿姨告诉王奶奶,除了本金,还有一些利息。同学们,在这道题中,本金是多少?

课件出示:

生(预设):1000元。

师:那利息呢?

生(预设):不知道。

师:利息是要我们自己求的。谁知道利息该怎么求呢?

生(预设):利息等于本金乘以利率再乘以时间。

师板书。

师:嗯,看来大家的预习工作都做得非常好。那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本金和时间,利率呢?是多少?去哪里找?

生(预设):是4.00%,在表格里找存期一年对应的利率。

师:好,现在本金、利率还有时间我们都知道了,那请同学们自己列式计算一下,王奶奶存款能得到多少利息呢?

生列式计算,小组内交流。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答师板书。

推荐利率打折申请书简短四

教学目标:

1.了解储备的意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意义。

3.把握利息的计算要领,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准备:课件、信用社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

教学历程:

一、 创设情境 , 引入课题

师:老师的家里有五万元钱暂时还用不着,可是现金放在家里又不安全,有哪位同学帮老师想个方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

师:这位同学的建议不错,我就把这五万元进行储蓄。在储蓄之前,老师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常识,有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

二、联系糊口 理解观念

你知道中国有哪些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农村相助信用社等等都是我们日常中进行储蓄的场合。)

储备有哪些长处?

(储蓄不只可以辅佐国家进行经济建设,并且能增加家庭的收入。)

师:说得真好,这是储蓄的好处,储蓄能支持国家,我们可以看以下的信息:

12月,中国各银行给产业发放贷款18636亿元,给商业发放贷款8563亿元,给建筑业发放贷款2099亿元,给农业发放贷款5711亿元。(教师投影出示信息)

这些钱就是我们各人平时的储蓄。据统计,到20底,我都城市居民的存款总数已经打破7万亿,所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对国家、对家庭都有利益。

储蓄的存款方法有哪些?

生:我知道储备分活期和定期两种。

在定期存款的方法中,又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在学生述说的历程中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师:你能结合自身的理解,向大家说说什么是活期和定期,什么是零存整取和整存整取吗?( 结合例子学生进行了阐述和说明 )

三、加入实践 , 内化体验

师:同学们了解的常识还真不少,老师先感谢大家能彼此交流这么多的储蓄常识。此刻老师就带上这些钱,准备把钱存入我们附近的银行。存款之前,银行的工作人员给了老师一张存款单,要老师完整的填写这张存款单,此刻同学们的桌子上就有这张存款单,你知道各部门该如何填写吗?试试看!(学生一边彼此讨论一边填写 )

师:哪位同学主动上来展示一下?( 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

我是这样填写的:存款金额是人民币五万元整,存款期限为五年,存款种类是定期整存整取,存款日期是12月20日。

师:刚才同学们都顺利的把五万元存入了银行。假设过了几年之后,存款到期了,老师去银行把它取出来,同学都记得存入银行的金额是人民币五万元整,此刻取出来是不是也是人民币五万元整?是少了还是多了?

生:必定会比五万元多!因为银行要多付给老师一些钱。

师:这些多出来的一部分钱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什么?

生:叫做利息。这些多出来的钱就是五万元存入银行到期后的利息。

师:真棒!谁来说明什么是利息?五万元又是什么?

生:利息就是取款时银行多付出的钱。“五万元”是本金

师: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你还知道什么?

生1:本金、利率和时间。

生2:利率是本金与利息的比值。它是由银行所划定的。按年计算的叫年利率,按月计算的叫月利率。

生3:年利率不是一成不变的,跟着国家经济的变革,年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

师:对!按照国家的经济变革,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进行调整,例如:

至20,我国银行活期和整存整取的调解后的利率如下:(投影出示)

时间 活期 整存整取1年期 整存整取2年期 整存整取3年期 5年

98.3.25 1.71 5.22 5.58 6.21 6.66

98.7.1 1.44 4.77 4.86 4.95 5.22

98.12.7 1.44 3.78 3.96 4.14 4.5

99.6.10 0.99 2.25 2.43 2.7 2.88

.2.2 0.72 1.95 2.24 2.52 2.79

并重点介绍利率上调的情况,说明这是九年来第一次利率上调

师;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彼此进行讨论和交流)

师:按照刚才的交流,你认为应如何计算利息?

生:计算利息用:本金×利率×时间。

师:按照你们刚才所填写的存单,你能帮助老师算出五万元到期时有多少利息吗?

(让学生根据存单上的年限,进行利息的计算。并进行交流)

四、联系例题 ,升华认识

( 用幻灯出示教科书中小丽存款的例子 )

师:你能帮小丽算一算,到期时她可以获得多少利息吗?

( 学生经过计算得出利息是2.25元 )

师:请同学们看书,小丽的利息是不是2.25元?为什么不是?

生:因为存款的利息要按5%的利率纳税,所以小丽实际所得的利息是2.25×(1-5%),是税后利息!且国债的利息不需要纳税。

师:对,存款的利息必需要按5%的利率纳税,纳税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座的各位同学长大之后都要依法进行纳税。

师:按照你手上所填写的`存单能否帮老师算一算,老师应该交纳多少利息税?实际获得的又是多少?

生1:老师的本金是五万元,存整存整取三年,到期取款时应该交纳的利息税额为50000×2.70%×3×5%,实际获得的利息是50000×2.70%×3×95%

生2:老师的本金是五万元,存整存整取五年,到期取款时应该交纳的利息税额为50000×2.88%×5×5%,实际获得的利息是50000×2.88%×5×95%。

生3:老师的本金是五万元,五年到期时应该交纳的利息税额为0元,实际获得的利息是50000×2.88%×5。(学生一听利息纳税的金额为0元。个个显得很诧异)

师:你为什么可以不纳税?

生:因为我买的是国库券。国库券无须纳税。另外国家建设债券也无须纳税。

师:对!如果你购置的是国库券和建设债券不只仅可以用来支持国家的成长,并且不要纳税。但愿同学以后多支持国家的建设和成长。

五、自主归纳 , 拓展延伸

反思:新课程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常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宽松的学习情境,从“老师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常识,有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 的话,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积极回想有关储蓄的常识,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根据学生乐于帮助教师解决困难的心理,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常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只有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才会显得真实和出色。由于“利息”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生活中能接触到的活生生的常识,学生在原有的生活中就有过相关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中充分让学生 “做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理解有关利息、利率、本金的意义、体会数学的真实。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本”,强调让学生通过本身的探索归纳出利息的计算要领,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推荐利率打折申请书简短五

学习目标:

1、我能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也掌握了计算利息的方法,并进行简单计算。

2、我能养成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的良好习惯。

3、我一定能树立支援国家、灾区和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2、难点是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一是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和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二、探索新知

1、自学课文p99“利率”知识,解决以下问题:

(1)储蓄的意义是什么?

(2)银行存款方式有哪些?

(3)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教师指导: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4、阅读理解p99―100例6,解决以下问题:

(1)利息怎么求?

友情提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结合例6,求一求老奶奶两年后的利息是多少?

(3)老奶奶实际能拿到的利息是多少?

(4)到期后,老奶奶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5)p100的两种解法你理解吗?

4、是不是所有的利息都要缴纳利息税?(查阅资料了解)

三、反馈练习:

阅读p100“做一做”,了解存款凭证每栏的作用,从中获取信息,并解答。

四、:巩固训练

1、巩固训练:(1)完成p102第6题.

(2)依据p102第7题,各自发表意见。

(3)完成p103第9题.

2、拓展提高:

李奶奶5年前用5万元买了国债,存期为5年,当时的年利率为5.40%(不纳税),今年李奶奶一共可以拿到多少钱?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六、课后实践、体验储蓄过程

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存入银行,在储蓄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你能想办法解决吗?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讨论。

板书设计: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利息税=利息×税率

解法一:1000×4.68%×2=93.6(元)

93.6×5%=4.68(元)

推荐利率打折申请书简短六

六年级数学教案《税率与利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纳税”及“税率”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应纳税额的计算。

2.了解一些有关利率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公式,会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学习,体会到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纳税及储蓄的认识,体会依法纳税的光荣和储蓄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理解储蓄的意义。

2.认识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纳税”“税率”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并能进行应用。

教学难点:将“税率”与“利率”相关问题与百分数应用题建立联系,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请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纳税、储蓄的信息;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主题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发展中,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建设,你知道这些钱是哪来的呢?

2.谁能来说说什么叫纳税?为什么要纳税?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课前信息的收集和交流,使学生明白依法纳税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结合情境,学习新知

1.理解“税率”的含义。

(1)自学教材第10页,进一步明确纳税的意义。

(2)反馈: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纳税?什么是应纳税额?什么是税率?

(3)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纳税项目并进行简单介绍。

2.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概念,并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3。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①读题,说说“营业额的5%”是什么意思?这里的5%就是指的(税率)。

②学生独立完成。

③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

营业额×税率=营业税。

(2)练习:出示教材第10页“做一做”。

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①读题,重点引导理解“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句话的意思。这里3%的税率是所有月工资的3%吗?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有关个人所得税的税法规定。

②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③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

(总收入-免征收部分)×税率=个人所得税。

(3)对比两道题,了解税收的算法各不相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在了解税率有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既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对概念有进一步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利用概念的解读顺利地解决问题,使得问题解决和概念理解相辅相成,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理解“利率”的含义。

(1)除了税收,人们把有结余又暂时不急用的收入存在银行里,这也是支持国家建设的行为。你对储蓄有哪些了解?(学生根据课前了解说一说)

(2)自学教材第11页内容,初步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

(3)结合实例理解信息。

①(实物投影出示存单的凭证)这里哪个是本金,哪个是利率,得到的利息又是多少?

②这是20xx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你发现什么?

③小结:存期不同,年利率也不同,银行的利率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的。

【设计意图】虽然对于储蓄这件事学生并不陌生,但是他们真正接触的并不多,在初步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进行理解很有必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