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学过程与设计范文(优秀13篇)

  • 上传日期:2023-11-09 18:53:57 |
  • ZTFB |
  • 11页

每个人都需要定期总结,以便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行动。在写作文时,如何组织好文章结构?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总结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写出更优秀的总结。

教学过程与设计篇一

教学设计作为对教学活动系统规划、决策的过程,其使用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它既可以是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也可以是对课外活动的设计;既是适用于整个教学体系的设计,也是适用于一门课程、一个教学单元、一堂课的设计。但无论是在什么范围内设计,设计者遵循的基本设计原理和程序大体一致。一般来说,教学设计的过程包括以下几方面:

(1)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尽可能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变化来作为教学结果的指标。

(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的原有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

(3)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4)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5)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6)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策略、教学媒体(4)教学评价。

这四个基本要素从根本上规定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无论在何种范围内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者都应当综合考虑这四个基本要素,否则,所形成的教学设计方案将是不全面,不完整的。

教学过程与设计篇二

“小老鼠过河”

通过游戏,让幼儿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提高排队走潜力。

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10~15米的平行线当作“小河”幼儿每人一个布绳。

1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分别组成路纵队“站在”平行线一侧。2教师扮演“老鼠”妈妈幼儿每人腰系一根布绳(留长一端作为老鼠的尾巴)扮演小老鼠。3游戏前除排头小老鼠外,其余小老鼠依次抓住前面小老鼠的尾巴。4游戏时,当小老鼠听到老鼠妈妈说:“小老鼠,我们排队出去玩吧”时,小老鼠一个跟着一个走向“河对岸”(另一侧的平行线)5游戏可重复进行。

1初学者为保证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可要求幼儿必须要拉住前面幼儿腰间的绳子,且走路时不要太快。

2待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让幼儿不抓绳子,一个跟着一个走,并提醒幼儿走路时抬头,挺胸。

教学过程与设计篇三

21世纪是教育创新的世纪,而教育创新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世纪的教材、教学改革重在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初中化学是学生启蒙阶段学习的化学。初三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空气》是学生常见的,接触到的具体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的开端,在整章乃至整册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学生日后学好化学的关键。

而我在讲授这一节课时,跳出了以往的的僵硬的知识灌输的模式,而是结合课内外知识,采用实验、讨论、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及各种活泼的形式,用准确、生动、形象流畅的语言加以表述,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急剧上升,在学生认识和掌握新知的基础上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

第一、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

本节通过演示实验:“空气在氧气含量的测定”验证了空气中含约1/5的氧气,引出人类对空气组成的认识过程,从而导出了空气的组成以及各种成份的体积分数。阐述了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的现实意义。在学习这一节时,(一)要了解空气组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抓住事物间的微小差异而作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风,培养自身的创造思维和能力;(二)是要重点掌握空气的组成和各成份的体积分数;(三)是要真正的树立起环保意识,要认识到人类过度向大自然索取和排放污染物,超出大自然的自净作用和承受能力时,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进一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维。(四)是了解惰性气体演化为稀有气体的过程,树立辩证发展的思想。这四点为本节的教学目标。

其次,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空气是人类、动植物必需的天然物质和生命支柱,在自然环境中由于热胀冷缩会感到风的存在,很多物质在空气中点燃会燃烧,隔绝空气时又会熄灭,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蜡烛火用扇子一扇就会熄灭.羽毛在空气中飘动,人类、动植物隔绝空气无法生存,这些自然现象和小学的常识已使学生知道了空气有质量、有浮力,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从化学知识角度来看,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学习空气的组成,所以空气的组成就是本节的重点。绪论课已阐述过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所以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与分析也是本节的重点。同时通过对人类认识空气组成的历史过程的学习和对科学家探究方法的了解,要逐步建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辩证观,培养自身的创造思维和探究科学发展知识的能力,这是本节的学习难点。当今世界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保护在我国至今仍是一个薄弱环节,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防治大气的污染也是本节学习的重点。

第二、教法及教学特点。

1、sts教学尽可能地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主动亲近自然对周围事物产生兴趣和爱好,并关心周围的一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实验探索为,灵活并用讲授法、指导阅读法、作业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引出新知设疑、启发。

实验探索。

探求新知归纳小结。

引深。

应用新知练习。

知识小结。

课堂思考。

知识拓展设计家庭实验。

课外调查。

知识反馈作业布置。

(一)引出新知。

通过学生对空气的认识让同学自己回答空气作用,空气的成份有哪些?是谁怎么样发现的?我们能不能回到几百年前看看科学家们是怎么样用实验的方法证明空气的成分?这里用简短的设问,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明确了思维方向,激发了学习兴趣,引起内在的知求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

(二)探求新知。

[增补实验]如右图将钟罩放入盛水的水槽中,用抽气筒将钟罩内的空气抽掉一部。

分观察有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由于初三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对压强知识知之甚少,对下文由现象水面上升1/5,而得出空气体积减少1/5的结论的形成,成为障碍,设计此实验可避开压强知识,让学生自己由现象得出结论:钟罩水位上升是由于,罩内空气体积减少,且空气体积减少多少,水位就升高多少,为下文结论的形成作好了铺垫。

[实验2-1]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装置如图所示。将钟罩放入盛水的水槽中,以水面。

为基准线,将钟罩水面以上容积分为5等份。在燃烧。

匙内盛过量的红磷,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插入钟罩。

内,同时塞紧皮塞,观察红磷燃烧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指导学生以观察现象,及由现象分析原因,从而得出结论,此过程通过组与组间的竞答,使学生准确而完整地得出了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第一个问题中的稀有气体学生知之甚少,首先我介绍了稀有气体的组成,接着告诉他们稀有气体过去被称为“惰性气体”,原因是由于这些气体不可与其它物质反应,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通过实验认识到这些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与其它物质反应,才改名为稀有气体,由此启迪学生要用变化的发展的观点认识事物。

其次,我通过讲解稀有气体的用途:广告牌中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体育场石英玻璃中充入氙气的氙灯,通电时能发出比荧灯强几百万倍的“人造小太阳”,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们回答第二个问题后,向学生介绍拉瓦锡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和艰苦历程及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号召同学们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不人云亦云的科学态度。

到此为止,同学们对空气的组成有了一个科学、全面的认识,并且知道空气的成分比较固定,特别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断调节空气中氧气和二气化碳的平衡。

在此基础上我作了补充和总结:空气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当人类大量地向空气中排放有害气体和烟尘时,会改变空气的成分,使空气污染,从而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威胁和挑战,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对空气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可分为粉尘和气体,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要树立保护环境、保护大气的意识。

然后我又补充了课外小知识:空气污染实例。

据统计,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约2万次,吸入的空气量约10立方米,大约是每天摄取食物重量的10倍,人不吃食物可以活3-5个星期,不饮水可以坚持5天多,不呼吸空气,短短的5分钟就会死亡,可见,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害,它可使人急性中毒。1952年12有份伦敦上空接连几天被大雾笼罩持续不散。从家庭炉灶,工厂烟囱排出来的烟尘和有气体都被封盖在低空扩散不出去,污染物不断积蓄,浓烈的煤烟和硫黄熏得人们咳嗽不止。成千上万的人急剧发病,患者开始发烧,呼吸困难,皮肤发紫,胸部可以听到水泡音,短短的几天内就有四千多人死亡。空气污染的教训是惨痛的,它向人们重重地敲响了保护环境的警钟。

此时同学们再次清楚地认识到保护环境是何等地重要,如果不保护好环境历史必然重演。如何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如何从我做起?学生情不自禁地发表见解。

整个探知过程中我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凡是学生能回答出的由学生说,说不完的让学生间互相补充,凡是学生自己能归纳出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凡是可由学生评价的指路子、出点子、想法子、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实践积极探索,使同学们在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

(三)应用新知。

给出了5道小题,前两题是本节的知识点,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功,而后三题重在考察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空气的组成及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源及环保、空气组成的发展史及稀有气体等,所涉及的问题重在观察实验,建立概念,理解和识记知识点,并灵活运用。

题目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俗易懂原则,重在培养学生和能力。

(四)知识小结。

通过梳理本节知识空气成分的测定、体积分数及它成污染根源与防治方法使同学们进一步明确掌握本节知识点,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五)知识的拓展。

1、思考题:空气成分测定的实验中钟罩内水位上升不足1/5的原因有哪些?目的使部分优生“吃饱”,能力进一步提高,此题重在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家庭小实验:自己设计一个可行的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并动手做一做。此题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3、课外调查:通过调查你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分析造成当地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想一想什么方法可发减少污染?此题使学生真正走进生活中的化学,使学生将课内、外知识溶为一体,由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关心和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知识的反馈(布置作业)。

作业的设计紧扣大纲,突出重、难点,并通过系统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扩大知识面,进一步促使他们将知识转为能力。

三、教法及教学特点。

1、sts教学尽可能地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主动亲近自然对周围事物产生兴趣和爱好,并关心周围的一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实验探索为,灵活并用讲授法、指导阅读法、作业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总之,我对这节课比较满意,因为把学生熟悉的空气讲新了、讲活了,让学生学会从化学的角度、用化学的方法研究空气,使学生在掌握新知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了学生求实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襄樊市三十三中学易艳敏。

教学过程与设计篇四

执教:徐远敏。

一、谈话。

谢谢你们,能记住我。

我们通过交流相互都有些了解了,相信接下来数学学习会让我们成为知己。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师生问好!

[目的:1、调节紧张的气氛;2、收集有关班级信息。

效果:与学生初次见面,就想和他们交朋友,学生好像不太喜欢,似乎还是有点紧张,学生没有放开说话。

二、创设问题情境,产生需要。(约5分钟)。

1、如果我把这四苹果分给他们两个,我可以怎么分?

生:每人两个。

师:为什么这样分?

生:这样公平。

师:这种分法,数学上叫什么分?

生齐说: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谁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平均分。

生:42=2(教师板书)。

2、我再想把这2个苹果平均分给这两个小朋友,每个人几个?用哪个式子表示。

生:2÷2=1(师板书)。

生:1÷2=0.5(师板书)。

5、半个,可以用0。5表示,还可以用怎么表示呢?(学生40妙钟没有学生发言,但在思考,教师也没有引导,)。

6、师:你们想知道数学上还可以用什么表示吗?生:想。

7、师:数学上还可以用这个数来表示(板书1/2)。

师:谁知道它怎么读?

生:一分之儿;

生:二分之一;

师:它叫二分之一,我们应该从下往上读(师在分数旁边画上一个箭头)。

生齐读。

师:这个数叫做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目的:通过分苹果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认知冲突,学过的整数已经不够用了,必须产生一种新的数来解决这个问题。

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可能由于学生还处于紧张状态中,尽没有学生说出半个可以用1/2来表示,这与预设有点不一样,所以我只有直接引出分数1/2。

感悟:教师在预设时,必须站在不同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个问题,从而设计多个教学预案,只有这样在驾驭课堂的时候,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自主建构1/2(约10分钟)。

1、师:分数由三部分组成,中间这条线叫做分数线,下面的叫分母,上面的叫分子。

2、1/2这个数,它表示什么?怎么来的?(教师拿着切揣的苹果)。

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半(师根据学生回答做分的过程,用动作强调是其中的一份)。

师:谁再来说一遍?

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1/2(师强调就是这个苹果的1/2)。

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这个苹果的1/2。

师:说得很好,刚才我看动一个同学在听别人说的时候还加上了动作。师模仿那个学生的动作,完整的讲一遍。

师:你们能试着说一说吗?

生自由说。

生动手操作。

师巡视收集学生的作品。

反馈:师:现在请同学停下来,看黑板上的这些作品。这是谁的作品,你是怎么创造的?

生:把长方形对折,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师:其他同学你们和他的.方法一样吗?

4、现在,请同学们看上面这么多的1/2,你和什么话要说?(生沉没10秒)。

师:比如他们的形状?

生:他们的形状不同,有三角形,有半圆……。

生:他们的大小不同。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原来的那个图形不一样大。原来大的,它的1/2也达大,原来图形小,它的1/2也小。

师:说得非常好。

5、在这些图形,我们找到了1/2。那你们能从我们身边找出一些1/2吗?(学生沉默10)。

师:我先来说一个:如果我把这块黑板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能用1/2表示吗?生:能。

师:现在谁来说。

生:我把这本数学书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

生;我把铅笔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师:对他的话,有意见吗?

生;没有平均分。

师:你能再说一遍吗?(生重新再说一遍)。

生:我把窗户……。

生:我把文具盒……。

6、师:图形、黑板、铅笔,其实就是把什么平均分成两份?

生:物体、东西。

师:其实就是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的它的1/2。

7、如果我把这个一排同学人数看作是一个东西,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

生:1/2。

师:那这个1/2里有多少个人?

生:4个。

师:如果我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这个1/2里又有多少人。

生:1/2。

生:18人。

[目的:1、认识1/2及所表示的意义。2、通过1/2,体会分数的意义: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也可以表示一种数量关系。

三、认识其他分数(约8分钟)。

1、师: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不只只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两份,有时候可能要分成3份、4份……更多的份数。

生齐答:1/4。

师:如果取其中的两份,又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生:2/4。

师:你知道我要出哪个分数?

生:3/4。

师,那我要取几份?

生:3份。

师生齐叫出4/4。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分数?他们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都是平均分。

生:他们都是把圆形中的一部分。

师:请同学们听清楚老师的问题:是观察这几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的分母都是4。

师:为什么都是4?

生:因为他们都是把圆平均分成了四份。

生:分子一个比一个多。

师:为什么?

生,分子代表他们取的份数,所以才会这样。

师:那也就说分子表示的是……。

生:涂色部分的份数。

生:所取的份数。

2、如果我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生:1/8(板书)。

师:5份又是几分之几?

生:5/8(板书)。

师:如果把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又是多少?

1/100(板书)。

师板书29/100,它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29份。

3、师:现在,你能说出一个分数吗?

生:2/5,3/9、23/50……。

师:我们能把所有的分数都说出来吗?

生:不能,有无数个。

目的:1、认识其他的分数;2、让学生知道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

感悟:学生在观察比较1/4、2/4、3/4、4/4的特点中,知道了分子和分母所表示的意义,这一环节的教学很成功,在后面的练习中得到了验证。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个分数,全班36个人,3/4的人得到了发言,学生参与面广。

四、巩固练习(约8分钟)。

3/42/33/51/2。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3、看到这个图,你会想到哪些分数?

五、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约5分钟)。

4÷2=2。

2÷2=1。

1÷2=1/2。

1÷4=1/4。

1÷8=1/8。

学生观察后:

生:有联系。

生:分子就的被除数,分母就是除数。(教师用箭头表示)。

师:其他同学,也发现了吗?

师:如果,我写一除法式子,你知道等于多少吗?1÷8。

生齐答:1/8。

师:板书2÷3等于多少。

生:2/3。

师:真得等于2/3吗?这个知识大家可以课后去研究一下,以后我们也会学到。

2、通过练习,我们发现很多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果我们能善于发现数学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那我们就一定能学好数学。

六、课堂总结(3分钟)。

师: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钟声马上要响起,魔力马上就要消失了,在最后的这一分钟的时间里,我想做一个调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收获吗?静静地想一想。

师:有收获的请起立?用一个分数怎么表示?

生:36/36。

师:我采访几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认识了一种新的数――分数。

生:用分数表示必须要平均分。

……。

师:谢谢,你们的收获,你们的快乐,就是我这次灰姑娘之行的最大收获。你们的表现,我也非常的满意(板书1/1)。下课,朋友们,再见!

教学过程与设计篇五

《离骚》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思想和艺术上的魅力并重令无数人为之倾倒。

一、内容与解析。

1.内容:

本课内容主要是教学屈原的《离骚》。

2.解析:

《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照耀诗坛。它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思想和艺术上的魅力并重令无数人为之倾倒。同时,它也是我们了解屈原伟大思想与生平的最重要的历史资料。《离骚》整首诗通过美人香草的比喻、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作者革新图强的政治抱负和同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坚强意志,抒发了热爱祖国的感情。课文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他一方面表明誓死决不就此退缩,和蝇营狗苟的'小人们同流合污,一方面设想自己要隐退,同时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美好的德行。这部分内容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和对美德的追求,表达了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绝不同黑暗势力妥协而与世同流合污,绝不改变自己的高尚操守和报国情志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与解析。

(一)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二)解析。

1、了解屈原的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2、了解《楚辞》的一般特点和“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从而进一步掌握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文章的字、词和句子的不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离骚》中的生僻字较多,二是对骚体诗这种先秦的诗歌体裁形式的陌生,三是对屈原情况的了解不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工具书去疏通字、词,理解句子,对骚体诗这种诗歌形式作必要的补充以及对屈原的生平事迹做适当的扩充。

四、教学条件支持。

1.课文录音。

2.投影:用于展示课文结构、词义辨析、语法现象归纳等。

2课时。

问题一:关于屈原的情况?

【提示】1、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2、楚辞。

教学过程与设计篇六

《反垄断法》第17条: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一)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低买高卖)。

(二)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掠夺性定价)。

倾销:具有市场竞争地位的企业把其产品价格定在生产成本之下,在其竞争对手被排挤出市场后,再提高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滥用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这一行为之所以被视为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因为它违背了公认的商业道德而不具有合理性。但如果行为人拥有市场支配地位,进而达到损害市场竞争的程度,则这一行为即可以被认定为限制竞争行为,受反垄断法的调整。

(三)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拒绝交易)。

(四)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特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独家交易)。

(五)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是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搭售)。

(六)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差别待遇)。

(七)国务院反垄断法执行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三、经营者集中。

(一)经营者集中的概念和类型。

1、概念。

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合并,经营者通过取得其他经营者的股份、资产以及3)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的情形。

2、经营者集中的类型。

1)横向集中。

是指因生产或者销售具有可替代性的产品或服务而处于相互直接竞争关系中的企业之间的集中。

2)纵向集中。

是指同一产业中处于不同经济阶段,彼此之间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但存在买卖关系的企业之间的集中,亦即某种产品的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合并或者上游经营者与下游经营者之间的合并。

3)混中。

一般指既不存在竞争关系也不存在买卖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合并,即跨行业的企业合并。

3、法定情形。

《反垄断法》第20条规定的【禁止经营者集中的情形】。

(一)经营者合并;

(二)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三)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二)经营者集中的申报与审查。

1、申报制度。

1)经营者集中的申报制度分为事前申报制度和事后申报制度。

我国《反垄断法》采取的是事前申报制度: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前向国务院反垄断法执行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2)经营者集中申报豁免(经营者集中为改变其整体对外市场份额状况的情形)。

《反垄断法》第22条:经营者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向国务院反垄断执行机构申报:

(二)参与集中的每个经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本同一个未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拥有的。

2、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因素。

《反垄断法》第27条:审查经营者集中,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

(二)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

(三)经营者集中对市场进入、技术进步的影响;

(四)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影响;

(五)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六)国务院反垄断法执行机构认为应当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其他因素。

3、经营者集中的豁免。

《反垄断法》第28条后段: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

五、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概述。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另一方面,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规范市场竞争关系、保护公平交易的一项基本法律,它还可以在知识产权法提供的特殊保护之外为知识产权提供附加性或兜底性保护。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但是知识产权已经规范的侵权行为,应当直接使用知识产权法的规定,只有对那些缺乏特别法规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才需要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做出裁判。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形式。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主体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正当行为的实施者是以营利为目的,参与市场交易活动并能够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经营者。

2、客体方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客体是指经营者通过事实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侵犯的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及良好的竞争秩序。

3、主观方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观方面是指经营者事实不正当竞争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

4、客观方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事实了与诚实信用原则或者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相悖的行为。

二、市场混淆。

(一)概念。

市场混淆,又称仿冒行为,是指经营者使用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商业标识,致使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与他人的商品或服务产生混淆,造成购买者误认误购,减损他人商业标识的市场价值的行为。

(二)市场混淆的特征。

1、主观方面:市场混淆的目的是开展竞争,市场混淆人具有主观过错(故意),其目的在于使交易对方为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产生混淆或者误解,误认为是特定经营者的产品或服务来扩大自己的销售量。

注意:如果不具有竞争目的或者与市场竞争无关的混淆,不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范围。

2、对象方面:商业标识是市场混淆的客体或者对象。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示范条款》第2条——典型商业标识:商标、商号、特殊标记、商品外观、商品或服务标示、知名人士或者众所周知的虚构形象。

4、后果方面:市场混淆或者淡化他人商业标识。

(三)市场混淆的表现形式。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的规定,市场混淆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假冒他人合法商业标识行为。

2、仿冒知名商品其他标志的行为。

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教学过程与设计篇七

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公开课教案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

教学内容(课题):

教科书第13—14页《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和要求:

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局部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准备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

教学时数:1课时。

一、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3页的'情境图,识别一下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同桌讨论,指名同学回答,集体讲评。

师:再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2、认一认。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13页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形体,认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面和棱。

同学自学后,指名回答。

二、研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从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下面拿出你们带来的纸盒,以4人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可以先分工研究,再一起讨论。

(同学开展研究,教师同时参与多个小组的研究和讨论。)。

约8分钟后,教师组织同学交流。

师:下面请各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发现了哪些特点?是怎样发现的?

按面、棱、顶点进行交流。

师:刚才大家通过研究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很多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整理一下,把刚才研究的结果填入14页的表格中。

教师与同学一起进行整理、比较、交流,一起完成表格。

指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练一练。

教科书第15页第2、3、4题。

作业设计:

教科书第15页第1题,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与设计篇八

传统教学设计主要面向教师的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

(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

(3)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方法、策略;。

(4)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媒体;。

(5)进行施教,并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

(6)根据形成性评价得到的反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策略加以调整。

(二)、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地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

(1)情境创设――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情境;?

(2)信息资源提供――提供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源(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4)组织协作学习――通过协作交流、思想碰撞、取长补短,深化学生的意义建构;。

(5)组织与指导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在建构知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发现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则在理论、方法和过程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上都兼取两者之长并弃其之短,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设计过程主要包括:

(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

(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

(6)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并根据评价反馈对内客与策略进行调整。???

在环节(3)中已涵盖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等策略的设计;在环节(4)和在环节(5)中则包括了情境创设和资源提供的要求。

传统教学设计通常也称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主要面向教师的“教”,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如何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其教育思想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按这样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出来的教学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程的监控,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对于学生全面打好各学科知识基础是有利的;不足之处是由于长期“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书本、对权威的迷信,且缺乏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和想像力。

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也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其教育思想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这无疑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有好处的,却忽视教学目标分析,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近年来,随着blendinglearning新概念逐渐被国际教育技术界所接受。愈来愈多的教师认识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有自己的突出优点(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但也有自身的缺陷(不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恰好与之相反。若能将两者有机结合,正好可以优势互补。结合以后的教学设计,我们称之为“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既强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训练有利,对于学生健康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大有好处的。

教学过程与设计篇九

1.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中感情的层次与变化。

2.指导学生学会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去理解诗歌。

3.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情、情中理:两岸沟通、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

学会抓住意象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理。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与设计篇十

大凡教学实验过程,都遵循一般科学研究的程序,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说、验证假说等。反思性教学实验也不例外。这里以这几个环节为线索,描述反思性教学的实验设计及实施过程。

1.反思教学现状,发现问题。可采用的方法有:

(1)参与实验的教师向别人讲述自己教学的故事,在此过程中发现自己教学的问题或请别人发现自己的问题。

(2)观看自己教学的录像带,在专家或他人的帮助下发现自己的不足。

(3)观察实况,发现教学中需要改进之处。

(4)讨论,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达成共识。

(5)文献检索,从学生作业、教学计划、教学理论文章等中发现问题。

当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形形色色的,反思性教学小组要对发现的问题反复论证,以便准确地把握。

2.进行目的一手段分析,提出假说。反思性教学的目的与要解决的教学问题的关系比较复杂。一方面,着手解决的问题不同,达到的目的可能两样。因此,在进行目的一手段分析之前,还需要进一步明确问题。

教学中的问题可从三方面审视:

一是真问题与假问题(所谓真问题即客观存在的有研究价值的且有可能解决的问题;相反.有一个必要条件不能满足的便是假问题)。

二是个别问题与普遍问题。三是感性问题与理性问题。

一般来说,应当选择真问题而不是假问题,理性问题而不是感性问题(或者将选择的感性问题转化为理性问题)。至于是选择个别问题还是普遍问题,这取决于参与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的目的。如果仅是为了自己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可选择个别问题;如果是为了创立理论,可选择普遍问题。另一方面,解决教学问题本身是一个目的,但反思性教学的整体目的远不止于此。因此,在明确问题后,还需要弄清通过解决问题进而实现的发展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目的。明确目的后,用何种手段实现目的.至为重要。在选择手段方面,搜索树是有效方法之一,即先设想若干促使问题由初始状态向目标状态转化的手段,再比较择优。

设想手段可从三方面进行:

一是自我假设(说)。

二是专家假设。

三是同行假设。

由于设想者立足点的差异,提出的办法通常大相径庭,因此,反思性教学小组最后要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定下较佳方案。

3.制定教学计划,将假说具体化。要将假说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即将前述解决教学问题的办法,尽可能地具体化,变成可操作的步骤,根据倩况逐步落实到相应的教学阶段,使假说在全部教学过程中得到检验,当然,如果假说只涉及某些教学环节或阶段,则不必面面俱到。

4.实施计划,进行教学。在反思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教学计划要求观察教学过程,收集证实或证伪假说的材料。

5.分析和处理材料,得出初步结论,写出反思性日记或论文、实验报告等。

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反思性教学周期。如果需要,下一周期再从提出问题开始。经过若干次循环,教师学会从选题到验证假说以及形成研究结论的全过程,从而成为遇到教学问题能用科学方法解决的学者型教师。

教学过程与设计篇十一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社会发展常识,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生产发展的历史。前面我们学习了封建社会的建立,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关知识。

一、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板书)。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1~102页,看看本框第一个标题“从商鞅‘徕民’政策说起”中出现了什么?重点了解“徕民”政策的内容及该政策得以推广实施的社会历史状况。

生:(阅读教材,即“自求索”。)。

师:什么是“徕民”政策?

生:“徕”就是招政的意思,“徕民”就是把邻近秦国的三晋的民众招致到秦国去充当劳动力。

师:“徕民”政策在当时的确得到了推广与实施,这与当时什么样的历史状况分不开呢?

生:与当时秦国已进入封建社会的历史状况分不开。

师:通过对以上史实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的建立是促进当时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板书)。

生:(小声议论后答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师:下面,我们把封建制生产关系与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进行对比,看看封建制生产关系为什么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即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历史进步性。(板书)。

师:(出示投影)这里,我将两种生产关系的特点以表格形式进行了一番对比。请同学们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消费品的分配形式”三个方面,比较农民与奴隶在社会处境和劳动积极性上的差异。

生甲:封建制下的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可以有一点点自己的土地。而奴隶制下的奴隶一无所有。

生乙:封建地主不完全占有农民,农民只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地主阶级。而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生丙:封建制下的农民把收获的产品以地租形式交纳给地主后,或多或少可以留下一点产品归自己自由支配。而奴隶制下的奴隶主完全占有劳动成果,他们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师:从以上三位同学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封建制生产关系下农民的处境有所改善,因而劳动积极性也提高了,封建制生产关系具有历史进步性。由于它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必然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文化。

现在,我给大家带来一段配乐朗颂。要求同学们在不看书的.前提下,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并作简要记录。(配乐朗颂开始……古曲声中,结合教材内容,又涉及到课外知识的一段材料,把学生带入一种浓郁的封建气息中,让学生似乎亲临到封建生产中。)。

师:(朗颂完毕,配乐音量渐小,然后关闭)以上材料中讲述了什么问题?

生: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些表现。(板书)。

师:根据记录,请谈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农业、手工业、商业、封建城市、行会。(板书)。

师:请同学们浏览教材第104~114页,进一步明了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五个方面的表现。

生:(自读教材)。

师:刚才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一段配乐朗颂,又了解了书上的相关内容,现在我们将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各小组在通读全篇教材的基础上,各就指定专题看书、讨论、质疑、解疑,各组长作好自学记录,然后在全班范围内交流自学成果。比一比,看哪个组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最短、质量最高。

(教师到各组了解并给予适当指导。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组织下,积极地看书、讨论、提问、回答,充分挖掘出教材各专题的内容,五分钟左右各组基本完成任务。)。

师:现在,请全班同学交流自学成果。我们采用这样的形式:由每组组长代表本组同学提出问题,请其他组同学回答,大家共同评价。按五个小组的顺序依次进行。

第一组组长:我们小组自学讨论的专题是关于“封建社会农业的发展”。大家在学习、了解了农业发展的状况后,主要提出了两个问题:

1.农业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甲:三个方面:第一,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第二,耕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第三,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

2.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生乙: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

生:(第一组组长肯定上述答题正确。)。

师:第一小组同学把握了本专题最核心的内容,做到了去粗取精,这也正是我们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至于该内容提到了封建社会农业发展的杰出成果,诸如曲辕犁、都江堰等,这是历史课上学过的,我们不再重复。下面请第二组提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学过程与设计篇十二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2、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3、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过程与方法。

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探究学习,探讨诗歌中的乡思情结的内涵,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

3、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

二、教学时间:

一课时。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文学天地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洁、生动。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从诗经中走来的男子历经沧桑,豁达坚毅,从诗经中流传出的故事飘渺悠长,哀婉凄美。

(二)检查预习。

在讲解新课之前,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的复习和预习情况。

我们先来进行一个小游戏,文学常识抢答。

请听题: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主义的诗歌总集?――现实主义。

2,诗经共有多少首诗?――305首。

3,诗经共分为哪几个部分?――风、雅、颂。

4,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有哪三个?――赋、比、兴。

5,它所收录的诗歌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的?――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

6,“风包括了多少个地方的民歌?又叫什么?”――15个,“十五国风”

(三)初读课文。

老师:大家都看完了吗?诗经大都是四言诗,朗读的时候采用“二二”式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大家根据这样的方法,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这篇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

大家读得都不错,不过朗诵的感觉还是缺了一点,现在老师给大家放一段音频,听听看名家是如何朗诵的。(放音频)。

老师:大家都已经默读了,也一起朗读了这首诗,相信现在应该对这首诗一定有了初步的印象,现在我们就来具体的翻译这首诗歌。

就着课下注释,弄懂诗歌的意思,并将诗歌按照上节课所教的节奏朗读一遍。采薇菜呀采薇菜,薇菜茎叶变粗硬。说回家呀说回家,今年阳月又已临。王室公事无休止,不能片刻享安静。忧思在心真痛苦,我今远行难归省。

评说:这三章说了两层意思,一是归途中追忆思归之情,二是叙述难归的原因。

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复沓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诗以采薇起兴,采集薇菜果腹,表明戍边生活的艰苦,且“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循序渐进,除了刻画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还同“岁亦莫止”、“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眼见着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总是“曰归曰归”却总不能归,使我对能不能再见到家人由“忧心烈烈”到“忧心孔疚”。那么,为什么戍役难归?后四句做了层层的说明:远离家园,因为n狁之患;戍地不定,因为战事频频,以致音讯难递;无暇休整,因为王差无穷。究其根本原因,即“n狁之故”。恋家思亲的个人情结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相互交织着,它们虽然互相矛盾却同样真实。在诗的开始用重章复沓的形式反复咏叹,形成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朗诵这三章。感受《诗经》重章复沓的章法所带来的`音乐美。《诗经》的这种结构来自于民歌,劳动者的歌声此起彼伏,自然而然形成叠章,它能一层一层增强情感的抒发,受到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使诗歌充满音乐的节奏美。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士卒们在采食薇菜时,思念家乡的叹息声此起彼伏。就像后代的诗人所写的那样:“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夫望乡。”

1、解读4~5章: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yy。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n狁孔棘。”

翻译:

那是什么花盛开?棠棣烂漫一丛丛。那是谁乘坐的高头大马?那是将帅所专用。驾御的兵车已起行,四马壮硕气势雄。不敢安居战事频,一月三次捷报送。驾起四马驱车行,四马强壮神采奕奕。将帅乘车作指挥,士卒靠车作掩护。四马步子多整齐,弓饰以象牙,鱼服箭袋。怎能不每天警戒?n狁侵扰势紧急。

评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因而我远离家乡,共赴国难。可是久久不能归家且乡音渺渺,这使我内心备受煎熬。而这一切都由于n狁的入侵,就让我们奋力赶走他们,好早日回到那日思夜想的家乡。因而接下来的这两章就很自然地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语气中充满了自豪之感。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感。让他们自豪地是什么呢?自然是威武的军容“四牡业业”、“四牡yy”、“四牡翼翼”、“象弭鱼服”、高昂的士气、训练有素的作战“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和频传的捷报“一月三捷”。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

朗诵这两章,读出激昂、自豪之情。

2、解读第6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翻译: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雪花飘飘飞满野。道路长远慢慢行,又渴又饥愁肠结。我的心中真悲伤,谁知我有多凄切。

评说:

“靡使归聘”,生死存亡两不知,当此之际,又产生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忧惧心理。这种种的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晓更无人安慰: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朗诵这一章,感受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叠字“依依”、“霏霏”、“迟迟”,它们不论在写景抒情还是拟声状物上都产生了极佳的艺术效果。感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带来的深切的生命流逝的凄凉与感伤。

(四)细读文章。

老师:大家理解的都很好,那么现在来提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帮我来解答一下。

结合文下的注释,具体的来翻译一下这首诗。

板书:悲伤―喜悦---悲伤1-3节:悲。

身在何方:驻地边的旷野(说具体些“我戍未定”说明是在驻地边上)。

为何而悲:思乡厌战仇恨如何表现: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意象薇(如何用薇来表情达意呢?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考虑)重章叠唱: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对深化意境,强化感情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

比兴:作―柔―刚比喻时间流逝朗读4-5节:壮。

战士的情感发生变化、此时他又身在何方?为何而壮?身处何时:春季。

身在何方:战场(戎车既驾)。

为何而壮:打胜仗(一月三捷)(侧面描写写军容之壮、必胜信心)(“四牡业业”,“四牡yy”,“四牡翼翼”写战马的高大强壮,步伐整齐,“象弭鱼服”写精良的装备,“一日三捷”是用数字的对举,表现了战争的捷报频传。传达出抒情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

如何表现:。

1、侧面烘托。

2、借景抒情―意象棠棣花(有没有借助什么意象?)比兴: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军容之盛及声势之壮。

(1)宋之问在《渡汉江》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一个怯字写出了归乡时的千万种感受。

(2)“古诗十九首”里的《十五从军征》是这样写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所以这位战士唱道“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归来时,还何乐而有呢?归家的喜悦因为对家人自身命运的担忧都变得沉重起来。所以他说”莫知我哀”,莫是没有人,没有人知道我的哀伤。

本诗借景抒情。诗含着两个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吹拂柳枝依依惜别的画面,一是寒冬季节雨雪纷飞的画面。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

本诗借助“杨柳”意象来抒情的。自《诗经》始,杨柳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歌咏的对象,开了借杨柳怀人的先河,在后世的诗词之中,青青杨柳枝成为牵绊游子、离愁别绪的象征性植物。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每当古人送别离人时,杨柳便出现在渡口、驿站、城外,杨柳多情,似要挽留行人。每当古人怀人思亲时,杨柳出现在亭台楼榭,杨柳依依,似乎解人意。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其次,还因为“柳”与“留”谐音,“柳”者即“留”也,挽留之意。正是这些原因使得古人喜借柳来抒怀。

(五)拓展阅读。

(六)结语,布置作业。

无论是采薇,或是十五从军行,都把战士那种思乡的急迫心情写得动人婉转,但是他们却没有写到战士们具体是在思些什么,如果你是一个战士,在一个夕阳西下的古战场,眺望远方的家乡,你会想些什么?请大家把自己会想到的用三百字来描述一下,语言请尽量的优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学过程与设计篇十三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7页。

1灵活应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使用平移、旋转等数学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难点:利用图形变换(平移、旋转),实现未知向已知的转化。

教具:多媒体课件、茶杯垫等。

本堂练习课本着“数学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进行设计。通过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探究,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第一,强化基础。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分组讨论并计算“茶杯垫”面积,有效复习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半径一圆面积;直径一半径一圆面积;周长一半径一圆面积)。第二,变式练习。通过计算与圆有关的组合图形的面积,感受生活中“圆”的美,引导学生“通过平移、旋转等方法将不规则图形变为规则图形”,灵活运用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第三,思考与发现。通过尝试验证,感悟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一、创设情境。强化练习。

1出示样品。

(学生讨论。师生小结:圆面积的计算。)。

(教师巡视,和同学们一起活动;发现问题,启发或指导学生讨论解决。)。

3师生小结:只要知道圆的半径、直径或周长中的任一条件都可以计算出圆的面积。

二、变式练习。

师:同学们,这个制造厂还设计了其他款式新颖的产品,他们想知道做这些产品(阴影部分)各需要多大面积的材料,也请同学们帮他们算一算。

1每组任选一题,完成后集体订正(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订正时挑学生讲讲第(2)题的思考方法、计算过程与结果,其余两题核对结果。)。

课件出示:

2师:遇到这样的题目,要先从整体上观察,然后运用平移或旋转的知识,变不规则为规则,使计算更合理、简洁。

三、拓展训练。

1设疑。

2验证。

(1)师:老师想用6.28米的绳子分别围成圆形、正方形与长方形,你认为围成的图形哪个面积最大?(在学生述说自己想法的基础上,提示:a.6.28米分别是三个图形的什么?b.不论如何围三个图形的面积都是唯一的吗?c.长方形的周长即使不变,但长、宽改变了面积也将随之而变。长、宽的大小越接近,长方形的面积越大。)请4人小组合作计算验证。

(2)各小组汇报交流。

(3)结论: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围成的三个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

出示图形,巩固并深化认识。

师:现在同学们能解释这些物体的横截面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了吗?

小结:正因为在周长相等的条件下,圆的面积是最大的(等周定律),所以圆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