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络舆情工作汇报范文如何写(汇总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00:47:05 |
  • ZTFB |
  • 8页

总结是一种反思和思考的过程,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非常重要。写总结时要注重条理和逻辑性,不要跳跃和生搬硬套。这是一些经验分享,希望对同样遇到问题的人们有所启发。

网络舆情工作汇报范文如何写篇一

近年来,区委、政府高度重视络舆情信息工作,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络宣传,强化络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意见》,区委宣传部于成立了络科和管中心,具体负责全区络舆情信息和互联新闻宣传工作。目前,区委宣传部从事络舆情信息工作的人员编制共3人。全区各涉管理部门也都明确了责任分工,落实各自职能,承担络舆情信息工作任务。

区人口密度大,民基数高,呈现出龄年轻化,思维活跃化的现状。这些民既关心家乡建设,关注党委政府的民心工程,又对一些热点舆情表现出既监督,又使其传播的新态势。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依托这个上宣传阵地,加强正面引导,把握舆论导向让正面舆论起主导作用。同时通过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以疏通社情民意。总体看,目前上舆论态势正在呈现积极变化,正面舆论越来越成为上的主流。在正面舆论的引导下,上公共舆论逐渐理性,支持党和政府的声音越来越强。区委、区政府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都通过及时发布,出现负面舆情,也能在多,主动组织参与正面引导的少,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抢夺舆论话语权、主动权的意识更是缺乏,致使上不少热点的舆论引导工作延误最佳时机,形成上评论热潮,给工作造成被动。

一是上级舆情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县区舆情信息工作的监管指导。让县区舆情信息工作单位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当前最新的舆情动向,得到市部对县区络舆情工作开展的指导意见,上传下达,查漏补缺。

二是上下联动,实现平台共享。县区上舆情监控平台还很不完善,技术力量也不到位,如果能得到上级舆情监管部门的技术支持,对我们的工作将会是很大的改善。

三是县区舆情工作底子薄,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希望市里经常组织业务培训,让县区舆情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学习和掌握市里边的先进工作做法,提升政治觉悟,精神状态和业务水平。

网络舆情工作汇报范文如何写篇二

为正确引导社会舆论,高度重视“网络问政”,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互联网联系群众、沟通民意的桥梁作用,进一步拓宽网络民意表达和诉求渠道,重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网络民意真正落实到政府部门具体的公共决策和政策执行过程中。特制定长安路街道办事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一、总体要求。

通过开展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设系统与网民互动交流制度,深入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汇聚民智,及时做好网络舆情回复,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作风建设等活动,促进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平安万坪”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二、机构设置。

成立万坪镇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向用平同志任组长,镇长陈海春、党委副书记杜江河任副组长,镇直各单位、村(居)委会负责人为成员。

网络舆情管理职责:每天上网浏览“永顺县政府”网公众留言等州、县主流网站的论坛,关注网络舆论,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单位或个人身份积极参与发贴或跟贴,在线引导网络舆情。负责涉及建设系统的网上相关信息收集、编制、报送等工作。

三、

办理流程。

1.受理留言。网络舆情管理员对永顺政府网公众留言板、永顺论坛、永顺新闻网发现涉及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群众投诉、意见和建议,及时予以下载登记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报送,并在第一时间予以积极回应。

2.批办留言。对上报的内容进行审核,确定需回复的留言信息,以《网络舆情抄告单》形式,经镇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提出办理意见并批转相单位办理落实;对需要多个单位办理的进行协调,明确牵头领办单位。

3.办理回复。相关单位收到批办的《网络舆情抄告单》后,对网民留言所涉及的具体事项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置。回复办理情况及回复意见要在3日内以书面形式报送镇党委、政府。需紧急处理的网民留言,所涉单位在接到《网络舆情抄告单》后,2天内予以明确答复。

4.跟踪督办。镇党委、政府对批转出去的留言办理件进行跟踪,对未按时办理或不按有关规定办理的承办单位进行督办,确保问题按期办结。

5.审定回复。相关单位上报的书面回复意见,经相关领导审定后,由指定的网络舆情管理员将答复内容通过网民原留言的网站进行反馈。回复的时限为网民反映事项后3日内,确需延长办理时间的不得超过5日。

6.立卷归档。办公室对网民反映的问题、意见、建议的原始材料、有关单位的办理情况、交办回复记录、领导批示件和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要及时立卷归档。

7.监督检查。对各单位网民留言答复情况进行跟踪登记,对未及时办理的留言要进行催办,对超过规定期限既未作回复,又未作说明的单位,将进行通报。

四、办理要求。

1.深化认识、加强领导。网络舆情工作是新形势下畅通民意渠道、做好群众工作、化解基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工作举措。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一名联络员具体负责办理,切实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求真务实、及时办理。各单位要加强组织协调,坚持实事求是,真心诚意纳言,实实在在解难题,扎扎实实办实事。对于诉求合理、有条件解决的,要立即给予解决;对于应该办理但一时不具备条件解决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解决;对于不符合政策法规的,要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和思想疏导工作,真正做到让网民满意,以实际行动解民之忧、取信于民。

3.善于。

总结。

不断提高。网络舆情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各单位要注重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总结办理经验,探索办理规律,完善信息技术平台,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用制度和机制保障办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

4.注重引导、注意保密。在办理工作中,要注重引导网民提供真实身份,通过合法途径、合理方式实事求是地反映有关问题、表达利益诉求。各单位及网络舆情网评员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相关保密制度等有关规定,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和不宜公开的信息。

网络舆情工作汇报范文如何写篇三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之下,网民关于社会(包括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认知、态度、信念、意见、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它的主要媒介是网络,主体是网民,这两点有别于传统的舆情。也就是说网络是网络舆情赖以生成和存在的条件,离开了网络环境,就没有网民的概念,更不会有网络舆情的出现。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疆网民数量逐年快速增多。他们对发表言论自由权的追求现状,构成新疆区域强大的舆论平台。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新疆网民结构出现了多元化、复杂化倾向,舆情环境也越加复杂。互联网超越地域、阶层、年龄、文化程度的限制,它的互动性和匿名性,非常适合更多的民众自由地表达意见立场。在互联网上,新疆网民针对那些关系到自身利益或者是自己所关心的各种公共事务,包括突发事件、社会热点、政府决策、公众人物言行等等,比在现实世界中会更积极地发言。并且网民观点表达比较容易,网络观点的发表基本上不受任何审查,并且非常适合“跟贴”附和。如复制转发、强烈支持“楼主”、“楼上”观点等。

现阶段网民的舆论平台主要有两种:一是主流网络媒介,如门户网站新闻评论、网络社区(bbs)、聊天室、即时通讯(qq、msn)等。二是微型网络媒介如博客、邮箱1等,新疆网民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即时通讯、博客和邮箱,对新疆区域网络舆论的影响力非常大。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已经锻造出一个新的舆论形成机制。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进而成为舆论的制造者。另一方面,舆论的形成机制出现了大众化、聚合化、实时化、跨地域的趋势,大规模、全国性的舆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并成为公共事件。由于网络空间中法律道德的约束较弱,如果网民缺乏自律,就会导致某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比如:热衷于揭人隐私、谣言惑众,反社会倾向,偏激和非理性,群体盲从与冲动。因此网络舆情反映社会事物容易出现偏向性。

传统媒体是“我写你读,我念你听,我演你看”的舆论氛围,而互联网的出现和蓬勃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社会的舆论空间,并表现出与传统媒体不同的舆论状况。出现了“你写我也写,你念我不一定听,你演我不一定看”的舆论氛围。

网络舆情的复杂性、煽动性、难控制性引起了党中央及自治区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要求采取通信管制的特殊措施,来控制境内外敌对分子的险恶虚假舆论,确保我区广大人民群众不被蒙蔽上当,确保当前新疆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涉政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上形成、传播,并已经或可能对政府机关的工作与形象产生影响,涉及政府工作和队伍建设的“舆情”。涉政网络舆情有以下几个特点:

2情从生成到影响广泛是一个迅速逐级放大的过程,各种要素于此过程中进行量变到质变的转换,最终形成网民的观点,影响广泛。

二是破坏性。涉政网络舆情往往会引发社会民众和政府机关及领导人在观点,甚至行动上的剧烈冲突。如果政府机关和执政人员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政府机关的社会声誉,甚至阻碍政府机关的正常工作,引发人民对执政党的代表利益和公正性的质疑,进而影响执政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声誉。新疆乌鲁木齐“7·5”打砸抢严重暴力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是紧迫性。基于涉政网络舆情负面的影响,政府机关必须对即将或已经发生的舆情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有效整合信息,形成一套应对策略,以防止舆情的扩散,并给广大群众正面的引导,及时消除不良影响。网络舆情有七种效应:

(一)“跟风”效应。

由于网民的从众心理,许多言论在一个很短的时间段里会迅速成为舆论热点,这种热点往往会引起更多网民关注。在不当言论和负面舆论“先发制人”的情况下,很多有正义感的网民的声音会淹没在不正当的言论中,正面引导的舆论相对显得苍白无力。当前的网络舆情背景下,特别是关于政府机关的负面消息,马上就成为网民评论的焦点,不管事实真相如何,基本上是加以冷嘲热讽。大多数不知情的网民很快就会跟风附和。

(二)“排行榜”效应。

3无论是什么新闻,只要列入几大门户网站排行榜,都会“热点”,引起广大网民转发传播并进行评议。从中可以看出每个知名网站的排行榜就是舆情信号。

(三)少数人操控效应。

网上言论并不是现实世界组成部分的声音总和。在网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占网民结构80%以上的年轻人和知识阶层,却很少有农民、进城民工、老年人及其他弱势群体的真实声音。

因此,仅从网络舆论来推断社会舆情,有时会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由于技术原因,一个舆情主体可以反复不断地以不同网名发表相似看法,这就导致网上关注的热点看似几乎是大众共同关心的,但实质上只是个别人在那里操控。少数人的声音被误认为群众的声音。

现在更是有专门的“网络推手”公司,他们宣称只要给钱,他们能把“黑的说成白的,能把白的说成黑的”。这些网络言论现已成为利益链中的关键一环。

(四)局部事件放大效应。

在网络时代,一个小小的事件,只要经过网络的报道和网民的热议,往往会把局部事件给扩大化、夸张化,甚至歪曲化。不管事件的本质是好是坏都有被放大的效应。

(五)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互为作用效应。

网络使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成为可能,并互为推动,最终使局部问题被不断地层级“放大”。网络被平面媒体关注并调查,最终在平面媒体刊登,继而被网络转载放大;平面媒体被网络转载,继而被网络放大。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2010年4月14日,克拉玛依市、油田党委书记徐卫喜,市长陈新发做客克拉玛依“强市论坛”(bbs),与广大在线网友真诚交流。

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徐书记和陈市长对网友提出的城市规划与发展、住房、医疗、就业、交通、天然气入户工程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广大网友热切关注此次在线交流,至交流结束,交流专帖共跟帖1089条,点击量135556人次。

这次领导与广大网友的交流,也引起平面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并成为头版头条进行深入细致的报道,甚至成为克拉玛依电视台的新闻热点与焦点。旋即又回到网络上,引起广大网民的热议。广大网民认为:在断网的时期书记、市长亲自做客克拉玛依“强市论坛”与广大网民进行交流,体现了领导的新时期的执政理念,也体现了新一届领导人重视网5络与网民意见,具有新时期的信息从政气息,此举形成了非常良好的网络舆论导向,产生了积极向上的正面效果。

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没有网络的无界传播,平面媒体的报道不可能蔓延扩大;同样,如果没有传统媒体的概括与集中报道,网上的讨论较为分散,无法形成集中的社会舆论。

(六)个人博客效应。

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利用互联网手段进行个人维权,并取得积极效果。利用传统手段比如寄信、来访等手段已经日益虚弱,而利用建立个人博客、论坛投诉等却广为关注并被迅速传播并取得显著效果。因此,个人博客的舆情效果必须注意。

(七)“出气筒”效应。

锅炉要有减压阀。高压锅有出气孔。社会也要有适当渲泄的地方。网上在可控范围内有适当不同声音和争论应属正常,但最好不要为了宣泄发表有违法律和道德的不良言论。

三、当前政府机关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存在的问题。

6而增加对立情绪,造成矛盾进一步深化。三是指挥决策滞后性。特别是一部分基层执政人员缺乏有力指挥,决策迟缓,有关部门层层汇报,延误时机,不能及时果断处理,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不善于和新闻媒体沟通,缺乏处置涉政网络舆情的技巧。

在涉政网络事件出现以后,有关部门机关对于网络处理不合理,也不善于和新闻媒体沟通,导致矛盾进一步升级恶化。如“替谁说话”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件。

(三)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和控制技术还不健全。

现阶段的网络舆论主导权归于网民,政府网络发言人势单力薄,目前政府所能控制的言论主要是传统领域,对于如何引导广大网民规范发言还没比较好的办法,一些官方政府网站,广大网民基本上不爱上去浏览,网民所浏览的网站五花八门,对这些网站如何采取技术手段对广大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和控制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在网络时代,许多过去行之有效的新闻管理办法有的已经不起作用,有的反而束缚我们自己的手脚,造成党和政府处理事件的被动。比如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件,规定一定要待正式批捕才能公开报道。公众关心的有影响的刑事重案,规定要待结案或一审判决才能公开报道。群体性事件在局部地区报道等等。事实上,在网络时代,在这一段信息的空档期,网络暗炒、歪炒、热炒甚至提前炒已常见不鲜。

在新时期,政府机关应及时掌握社会舆情动态,不断增。

7强引导舆论的本领,牢牢把握涉政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因此针对当前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政府机关应对网络舆情的采取以下策略:

(一)强化政府机关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从根源上降低涉政网络舆情发生的可能性。这是根本。网络时代带给政府机关的,是无孔不入的监督,只有提高执政人员素质、合理执政,让群众满意,才不会产生涉政舆情方面的被动。

(二)增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舆情意识,树立正确的舆情观念。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意在疏,不在堵。湖南的宣传官员就提出了一个新的观念——发生新闻是第一位的,发表新闻是第二位的;“堵了一个记者的口,堵不了所有记者的口;堵了所有记者的口,堵不了互联网上网民的口”,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消除出现“负面报道”的源头,是唯一和最重要的。

中央外宣办不断提醒地方和行业政府主管部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改变对互联网“不理、不用、不管”的现象,尽早讲、准确讲、持续讲、反复讲,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在多元中占主导,在多样中求共识,在多变中谋和谐。

长期以来,在全疆大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的观念中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与媒体打交道是宣传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对一些突发事件反应迟缓、被动应付、舆情公关意识缺位。由此,往往造成恶性循环,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

8报。先简报,后详报。占领网上发言主动权和主导权。

网络舆情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舆情监管机制初步形成。虽然政府机关目前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7·5”事件发生后,这种状况正在改变,网络舆情引导与管控能力正在加强,党政、公安、通信局等各部门舆情监管联运机制正在探索中形成,并逐步发挥其强大的合力效应。

(三)高度重视互联网等传媒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建立健全涉政网络舆情评估分析、预警报告机制,切实加强网上舆情的控制。

其一,敏锐发现和整理有关的舆情信息。

对网上和手机等网络上的舆情,先要做到敏锐发现,及时整理。例如在克拉玛依区“老区政府”大楼拆建方案中,本来要把“老区政府”拆除重新建造,但发现克拉玛依“强市论坛”上广大网民强烈要求保留“老区政府”原貌的网络舆情。广大网民认为“老区政府”是克拉玛依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应当保留。当发现这一网络上的舆情时,区政府领导及时汇报市领导,经市领导研究决定,在充分尊重网民意见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一套翻修方案,既保留了“老区政府”原貌这一标志性建筑,又节省了建筑费用,还赢得了民心,可谓一举三得。这是一个发现网络舆情并及时研究处理的典型案例。

其二,正确甄别筛选。

要注意从各个方面收集舆情素材,既要有赞成的意见,也要有反对的意见,防止“一边倒”的倾向,保证舆情的客观性。

其三,开展动态跟踪。

9各类网上舆情有自身独特的变化规律,加强动态跟踪汇集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政府机关要和网络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搭建一个舆情监测平台,对网民舆论进行监测。

其四,科学分析研判。

对于同一个事件往往会有不同的媒体报道和网民讨论,表现出不同的立场和观点,有的甚至截然相反。这就需要对这些报道和言论进行综合分析,增强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尽可能全面客观地揭示舆情的状况和走向。

其五,形成定期分析制度。

网络舆情分析正日益受到重视,要求加强此项工作的规范性,形成工作制度。定期分析可以以月、季、年等为不同周期,形成相对固定的分析会制度,不管有无大事发生,都要对这段时间里的舆情动态做出阶段性的分析评估,对形势进行适当的研判。

(四)网络评论员队伍的组建与舆论引导。

前面讲过,网上凡是涉政舆情的负面信息,网民基本上是“口诛笔伐”,但是很多时候事实真相并非如此。在这种情况下,网评员的介入就显得非常必要。网评员通过发言报道、客观评述和劝解,化解网上极端信息,对于平息涉政网络舆情是极为重要的。组建网评员队伍并有组织地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已经成为一种现实需要。

(五)在传统媒体支持基础上,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

10媒体的作用,利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在此基础上要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形成全方位、立体式正确舆论空间。即使在舆情传播初期不能确切、全面地掌握情况,也应及时、客观地发布信息。

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一个有效举措。通过新闻发言人,既向公众传递了权威信息,又将信息内容归口到“新闻发言人”这一权威信息源。

网络发言人要敢发言、勤发言、要说真话、说实话、决不能充当花瓶,要“好好说话”,更要“好好办事”。但愿“正在办理”、“无可奉告”等托词,能退出网民们所关注的网络发言人之口。

这样做,一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二是减少流言和谣言传播及其负面影响,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及时的信息发布和有效的媒体管理,也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处理中争取到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

(六)人防、技防相结合,依法监管网络舆情。互联网的监管一直是个软肋,现阶段只有在人防的基础上加强技术监管,通过过滤、删除、封杀不良网络舆论,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并对煽动、造谣、诋毁、诬蔑、反动等非法言论依法进行处理,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犯罪分子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把处理结果通过各种媒介公布与众,达到以儆效尤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净化网络环境,才能促使网络舆论正常、合理、合法的表达,才能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

11天。

网络舆情工作汇报范文如何写篇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各位领导:

一、工作开展情况。

对协助办理类舆情,按照主责单位的要求,积极做好各项配合协调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同时,将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和应急管理工作进行统筹安排,进一步提高了网络舆情风险防范化解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上半年共办理涉商舆情*件,其中牵头办理*件,协助办理*件,目前均已办理完结。

二、存在问题。

针对反馈的涉商舆情,街道虽然能够深入调查,及时化解,但在应对处置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工作合力仍需提升。部分舆情在处置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并需所涉及部门共同行使职权、全力配合完成,急需县级相关部门全力支持配合,进一步增强工作合力。二是专业素质人才紧缺。尤其缺乏专职网评员开展网评工作,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和网络舆情引导等方面相对不足,工作较为被动。

三、工作打算。

会后,我们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认真传达此次会议精神,从严从实部署街道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学习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二是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党工委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健全工作机制,夯实工作责任,定期分析研判,及时加强监管,规范新媒体运维管理,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定期组织网络管理员参加业务培训,提高网络舆情应对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科学把握和正确引导。四是进一步深入矛盾排查。对辖区内有可能酿成网络舆情热点问题的矛盾纠纷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建立工作台帐,坚决做到不定期走访、监管,对相关问题进行跟踪回访,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最大限度的减少和消除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五是进一步深化风险化解。积极主动回应网民诉求和社会关切,坚决遏制网络谣言产生,做好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处置工作,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和化解网络舆情风险,进一步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屏障,为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营造良好文明的网络环境。

网络舆情工作汇报范文如何写篇五

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普及率攀升至34.3%。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急剧增加的网民规模,舆论传播从传统方式走向了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因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影响,迫切需要我们去研究网络舆情的研判、引导、管理、应对等工作,全力确保网络舆情平静,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群众全面准确掌握相关信息。要在丰富公开形式上下功夫,除传统的广播电视、党报党刊等形式外,要高度重视政府及其部门官方网站的建立和维护,及时利用网站平台发布信息,开设网民诉求通道,回应网民应该的各种问题,努力使其成为地方舆论领袖。

二、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提升舆情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是应对舆情的关键环节。要重点抓住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应对三个环节,形成紧密契合、逐层推进的舆情处臵机制。要建立舆情监控机制,党委政府及其组成部门要组建专门的力量,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要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对舆情反映的情况,科学研判,做好风险评估,确立舆情危机等级;同时,要积极介入一些重大知名网站和论坛,及时了解网络舆情动态,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舆情,赢得处臵时间;要抓好舆情处理预案编制,尤其对对价格政策、公共安全、民生改善等一些敏感度较高的领域,提前制定预案。要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应对机制,坚持“三个第一时间”,积极主动地应对网络舆情,主动介入、主动作为,赢得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即第一时间启动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应急处臵预案,派员赶赴现场;第一时间通过网络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信息,抢夺舆论主动权;第一时间组织网络评论员、新闻发言人澄清不实舆论,为突发事件的成功处臵争取主动。

三、

强化网评队伍建设,引导网络舆情发展。网络时代的公共治理,要求我们把网络舆论作为了解民情、掌握民意的晴雨表,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同各种网上错误言论作斗争,引导网络舆情健康发展。只要我们多发表正面的言论,正确引导,各种错误思想、错误观点、错误倾向就会失去市场。要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努力建设和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懂网络的高素质网络评论员队伍,在各种论坛里面针对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参与评论,主动导帖、积极跟帖、适时结帖,及时引导网上舆论,维护正面的评论、正面的声音,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各种负面影响。同时,组织网络舆情信息员积极收集、整理、上报网络热点、焦点问题,供党委、政府参考决策。

终成为一个既高度开放、又高度文明的网络社会。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在报纸、广播、电视、刊物等媒体中,大力宣传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新风尚、新典型,特别是要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为推进网络道德建设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五、加大非法舆论打击,净化网络舆论环境。网络现已成为民意表达和诉求的主要阵地,一些极端分子和别有用心的人往往利用网络舆论独具的匿名性,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进行暴光和抄作,混乱事实真相,使问题变得更加激烈和极端。2010年2月20日晚至21日凌晨,山西由于“地震谣言”,导致山西晋中、太原、吕梁、长治、阳泉等地部分群众走出家门、躲避地震,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要坚持一手抓妥善化解、一手抓依法处臵,对网上串联煽动、编谣传谣、恶意炒作等行为,由公安机关落实专人,动用一切力量,锁定证据,依法严惩,决不姑息,着力净化舆论环境。要加强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网络言论管理,依法依纪规范行为,避免成为网络舆情的源头。

对网民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批评性网络舆情,做到及时纠错、公开答复;对于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正视听;对于不当炒作、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的,依法妥善处臵;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专访等方式,做好有关解答。要充分利用公众媒体,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争取传统媒体的支持,及时、客观地发布信息,争取到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

要建立舆情引导制度,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不作无谓争辩,不跟风炒作,不人为制造热点。

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处臵工作,要全力抢占宣传引导的第一时间,争抢第一报道权、第一解释权,主动占据舆论制高点。

网络舆情工作汇报范文如何写篇六

所谓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就是在网络舆情监测的基础之上,运用科学的舆情研判方法,对网络舆情的特点、规律等进行分析,并对舆情未来走势进行预测,为舆情应对和引导提出意见建议。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研判,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特点、规律和趋势,有助于网络舆情的引导应对以及相关实际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研究掌握网络舆情发生、发展、演变的一系列过程,是对舆情基础理论的深化和拓展。

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是网络舆情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特别是引导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我国网民的主干是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中产阶层等,代表了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流,他们所引领的网络舆论往往代表着社会主流意见,需要我们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也将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写入其中。

当前,我国的网络舆情管理实践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搜集、轻研判,重处置、轻预防的问题。很多部门在舆情工作中,片面强调网络舆情信息的搜集,但是却忽视了对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在网络舆情发展变化过程中,因为缺乏预警及研判,导致对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理过于生硬和单调。应该看到,网络舆情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一个小的舆情事件,也可能因为外力的刺激和自身的发酵,发展成为舆情大事,掀起轩然大波。而有关部门在舆情管理工作中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往往等到舆情事件形成一阵声势后才介入其中,从而失去了工作的主动性。这样很容易给相关部门造成较大的舆论压力,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乃至造成公权力甚至司法被网络舆论绑架的现象。相关部门应提高对网络舆情的敏感性,本着网络舆情无小事的理念,密切关注网络舆情信息,对舆情进行科学的分析、研判,密切关注舆论走向,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一是要创建科学合理的分析研判机制。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一个高效合理的体制机制来作为保障和依托,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也不例外。通过建立科学、规范、有力的分析研判机制,可以使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常态化、高效性、便利化,从而提高网络舆情应对和引导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构、部门来负责此项工作,也可以借助专业机构,即专业的舆情分析机构,来开展此项工作。在充分掌握舆情、把握其传播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应包括监测搜集、发现预警、应急响应、跟踪分析、疏导反馈等诸多环节。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的设计,要行之有效,具有可操作性。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情况发展变化,及时进行修正和完善。

二是探索和掌握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方法和手段。要健全舆情研判标准,从舆情事件、地点时间、参与人物、网民反应、媒体报道评论等要素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研判标准,构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指标体系和模型。应构建相应的案例库、专家库等,并在实践检验和反馈的基础上对相关指标、模型、方法等进行修正。要探索、总结和掌握用于网络舆情分析和研判的方式方法。要在动态监测与全面汇集的基础上,将定量研究与定性推理相结合,总结归纳用于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策略和方法。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网络舆情进行汇集分析,建立相关指标体系,对指标的可用性、可测性、可靠性等要提出相应的要求。利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指标体系,要能够对网络舆情事件做出较为准确的分析判断,为预警研判提供支撑。

三是严谨高效地开展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并在实践中举一反三,不断完善。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数学演算与逻辑推断相交叉的方法。定量研究可以采用文本分析、语料分析、网络计量等方法。定性研究可以从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角度出发,综合各相关因素,对舆情特征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判别。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充实和完善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对事件的性质、舆情走势、可能出现的风险等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送、及时预警。要及时搜集整理舆情信息,根据其危害程度和影响力分级上报,妥善做好应对工作。在出现分析研判结果与实际不符,或出现偏差时,要对整个工作流程和方法进行倒查,找出工作中的盲点、弱点和不足。要及时进行分析总结与反思,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研判水平。

网络舆情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网络舆情工作主要是指相关工作部门和人员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汇集、处理、分析和研判,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的一系列工作。其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可以提早发现舆情事件苗头,从而制定和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事件扩大。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针对网络信息中的苗头情况,参考以往的经验教训,对其未来可能走势提前做出研判预测。更进一步,通过对过往经验教训的总结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可行措施,就可以及时化解舆情危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通过对早期网络突发异常走向进行分析,可以推动决策预警工作,通过积极引导防止事件扩大化。众所周知,舆情事件的产生具有其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会给政府管理带来压力和挑战。罗伯特·希斯认为避免危机的发生或者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成本最小、最经济,也是最成功的危机管理方法。通过对网上微弱、零散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正在酝酿之中的事件的端倪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及时采取措施化解,可以避免发酵形成难以控制的舆情。可以说,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即是对收集到的网络信息进行认识、研究和甄别,选取有效信息进行进一步跟踪和研究,是及时发现潜在网络舆情危机,提前预警,避免舆情事件扩大、升级的重要工作之一。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可以为危机预警服务,预见舆情危机的发生,从而制定相应的措施,采取相应的行动。

二是跟踪分析事件发展变化,监控事件发展进程,为舆情管理应对提供支撑。准确专业的分析研判,有利于政府准确把握舆情发展变化,从而有的放矢、有序地开展舆情应对与管理。通过科学规范的分析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舆情事件产生、发展的规律,帮助相关部门做好舆情引导工作。网络舆情事件一般会经历形成、发展、高潮、回落等阶段,舆情发展过程也不是直线式的上升或下降,而是会呈现出波浪式的发展。有些情况下,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的阶段会重复出现多次。因此,及时准确把握舆情发展状况,就有助于相关部门了解事件真实情况,从而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在这一方面,当前很多部门都缺乏对舆情事件的分析研判,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造成对舆情事件应对处置的杂乱无序,错过最佳网络舆情应对期。

三是有助于及时了解社情民意,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政策建议。如果说上述两个作用是针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应对处置来说的话,那么进一步而言,网络舆情分析研判能够全方位了解社情民意,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政策支撑。决策者可以通过网络舆情工作来体察民情、了解民生、倾听民意,及时、全面地了解社会舆情的总体态势和动向,指导全局工作。1792年,法国学者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公众意见”一词,其实质指的也就是人民意愿,或称作民心。他认为民意是永远正确的,它是构建国家和组成政府的逻辑前提。网络舆情分析的深层目的,即网络舆情的政治学和社会学价值,主要分析的是网络舆情产生的社会原因和网络舆情对社会公共治理政策的反馈。有学者便提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目的是实现科学、民主决策,干预社会不公、保障社会稳定,准确识别社会的各种变化,及时发现社会矛盾。对网络舆情进行高质量、有价值的分析研判,能够推动实际问题的有效解决。这也是网络舆情工作的核心价值所在。舆情收集、研判、回应作为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重要内容,应该被纳入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列入重要议程。

第三节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原则及基本要求。

分析研判是一项综合性、创造性的工作,在网络舆情工作中处于突出位置。在开展网络舆情分析研判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要坚持系统性原则。网络舆情分析研判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舆情事件的方方面面。既要将舆情搜集、处理、分析和研判当作一个系统性流程,也要将舆情事件参与方、媒体、网民等舆情事件各个要素看作一个整体来考虑。只有这样,舆情分析研判才能真正切合实际,达到较优的分析研判效果。

二是要把握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分析研判时,对分析对象的选择、分析方法的使用、分析技术和工具的选用、分析结果的呈现都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要符合客观实际。具体而言,就是在进行分析研判时要把握舆情信息的客观性,不能主观臆断;把握信息的全面性,防止做出建立片面结论;把握舆情事件的规律性,防止以偏概全。

三是要倡导综合性原则。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需要总结学习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发展特点、内在规律,也需要吸收借鉴以前的经验教训。与此同时,在分析研判过程中,还可能运用到统计、计算等相关工具和技术。因此,在进行分析研判时,不能简单就事论事,要开拓思路和想法,综合多方面因素。

在掌握基本原则的基础之上,针对网络舆情分析研判,要求在全面搜集材料的基础之上,做好特点与趋势分析,在对策建议上下功夫。要加强深度分析,努力揭示事件实质所在。要通过发现舆情信息的变化,分析判断网络舆情事件发展趋势。要深度分析事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引导网络舆情的对策建议。

第一,做好基础工作,准确、全面搜集舆情信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搜集信息和材料是进行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基础,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只有拥有全面的材料,才能对舆情事件有全面的了解,也才能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否则的话,舆情分析研判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方面,要确定舆情信息监测搜集的对象,明确舆情信息监测收集的重点与热点,以获取最全面、多样的舆情信息。另一方面,互联网当中泥沙俱下,存在着大量歪曲事实、不合实际的信息。这些信息混杂于真实信息之中,如不加以剔除,会干扰分析思路,影响分析结果。因此,在搜集到舆情信息后,要进行信息的鉴别、整理与筛选,以保证后续舆情分析研判的正确合理。

第二,重视对网络舆情信息的全面性、系统性把握。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是一项系统工程,相关舆情信息分布于事件产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持续关注事件相关信息将有助于提升分析研判的质量。在分析过程中,要善于举一反三,能够将大量与事件相关的舆情信息贯穿起来,找出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内容。对于事件涉及的区域、网民群体、信息源等进行整体分析,全方位呈现舆情事件面貌。在进行分析研判时,不能满足于表层现象的分析,要学会从点到面、从表层到内涵、从问题到建议的纵深分析,揭示舆情事件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要努力揭示舆情事件的内隐实质及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解决问题困境、引导网络舆情的对策建议。

第三,注重趋势预测,体现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核心价值。舆情分析研判除了给人呈现当下的舆情状态之外,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是要能够对舆情事件的发展进行科学推测,从而提出相关意见建议。目前,网络舆情工作中主要存在着偏重舆情搜集的倾向,相当一部分舆情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简单删除本单位的负面信息。相关部门分析研判能力不足,偏重舆情信息上报数量,忽视质量,缺乏对舆情事件的深层分析和加工。要通过掌握舆情事件的“昨天”与“今天”,发现舆情事件的发展变化,从而合理推断舆情事件的“明天”。在进行分析研判时,要还原舆情事件发展的生命周期,掌握舆情事件的内容本质,揭示舆情事件的变化趋势,预测网民关注趋势,预测事件发展走向。

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在《结构、耗散和生命》一文中提出耗散结构概念,“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我们可能得到从无序、混沌到有序的转变。可能产生一些物质的新力学态,反映了给定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态”。耗散结构不但适用于自然领域,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也普遍适用。“社会进化固然有其本身的特点,然而从根本上说也是物理宇宙进化的一方面。”网络舆情同样可以这样理解。网络舆情演发和消亡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网络舆情运动直至到达平衡状态才会停止。网络舆情分析研判要做的就是,紧盯这一交换过程,看清“能量”的来源,推断“能量”的大小,为管控好这一过程提供支撑。(本章完)。

网络舆情工作汇报范文如何写篇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各位领导:

一、工作开展情况。

同时,将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和应急管理工作进行统筹安排,进一步提高了网络舆情风险防范化解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上半年共办理涉商舆情×件,其中牵头办理×件,协助办理×件,目前均已办理完结。

对协助办理类舆情,按照主责单位的要求,积极做好各项配合协调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同时,将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和应急管理工作进行统筹安排,进一步提高了网络舆情风险防范化解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上半年共办理涉商舆情×件,其中牵头办理×件,协助办理×件,目前均已办理完结。

二、存在问题。

针对反馈的涉商舆情,街道虽然能够深入调查,及时化解,但在应对处置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工作合力仍需提升。部分舆情在处置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并需所涉及部门共同行使职权、全力配合完成,急需县级相关部门全力支持配合,进一步增强工作合力。二是专业素质人才紧缺。尤其缺乏专职网评员开展网评工作,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和网络舆情引导等方面相对不足,工作较为被动。

三、工作打算。

会后,我们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认真传达此次会议精神,从严从实部署街道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学习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二是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党工委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健全工作机制,夯实工作责任,定期分析研判,及时加强监管,规范新媒体运维管理,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定期组织网络管理员参加业务培训,提高网络舆情应对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科学把握和正确引导。四是进一步深入矛盾排查。对辖区内有可能酿成网络舆情热点问题的矛盾纠纷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建立工作台帐,坚决做到不定期走访、监管,对相关问题进行跟踪回访,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最大限度的减少和消除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五是进一步深化风险化解。积极主动回应网民诉求和社会关切,坚决遏制网络谣言产生,做好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处置工作,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和化解网络舆情风险,进一步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屏障,为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营造良好文明的网络环境。

网络舆情工作汇报范文如何写篇八

常规性网络舆情研判工作与大众传媒的日常新闻报道相似,以月度、季度或者年度的舆情报告形式存在。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等专门机构都会定期发布网络舆情监测报告,对网络舆情进行持续性、跟踪性的汇集整理、分析判断。常规性网络舆情研判通过建立网络舆情信息库和案例库,在长期连续分析网络舆情的基础上,把握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特点,并对影响力较大的网络舆情事件及其解决路径进行排序和。

总结。

让政府在了解整个网络舆情发展的来龙去脉的同时找到避免矛盾激化的关键节点。

常规性网络舆情研判通过对网络文本和网络词汇的数据性分析,发现敏感句式和词语的高频传播,在问题发生过程中找出规律并预先判断解决路径。

突发事件在网络媒体上传播的速度和覆盖面是传统媒体时代的几何倍数,通过网络即时传播工具,突发事件爆发的同时可以瞬间传播至全国范围乃至全世界的各个角度,因此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研判需要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和网络监管人员、政府管理部门、危机应急机制的同时运作。它不仅要敏锐地反映舆情。并且要及时地做出网络舆情发展趋向的判断,以便迅速地进入应急预警系统和负面舆情的应对系统。否则,如果按照常规性网络舆情研判和专题性网络舆情研判的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很可能会造成滞后效果,成为单纯的反思式和经验总结式的“亡羊补牢”行为。因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判是建立在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完善的工作链条上,针对某个突发事件临时应急采取行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