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村改社区建议方案范文范本(优秀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23 02:45:29 |
  • ZTFB |
  • 13页

方案的设计要考虑实际情况和可行性,不能脱离实际。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估和选择最合适的方案呢?在选择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综合权衡。评估方案的优劣对于最终的决策非常关键。选择最佳方案前,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保能够承担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可行性研究是我们在决策前必不可少的步骤。选择最佳方案需要我们有明确的目标和准确的数据支持。在评估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项目的预算和时间限制。选择一个符合我们需求的方案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基础。请大家密切关注以下方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村改社区建议方案范文范本篇一

我镇“村改社区”工作从20xx年5月开始至20xx年12月结束。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xx年5月至8月)。

1、成立工作机构。

成立村改社区工作领导小组、村改社区驻村工作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社会事务办,主要负责组织协调、政策咨询、工作指导和检查督导。驻村工作组做好各改制村撤村建社区的指导协调工作。各村相应成立“村改社区”工作机构,负责“村改社区”具体工作。

2、组织培训及调查摸底。

组织驻村工作组和村组主要干部进行“村改社区”有关业务知识培训,在培训的基础上,由各改制村对撤村建社区的有关情况逐村逐户进行调查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登记造册,并建立台账。调查摸底的主要内容有:本村(社区)现有住户人口(含居住半年以上的户数和常住人口)情况、居住地点和院落、辖区单位和区域界线,现有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现有的土地承包面积,失地农民数量,集体荒山荒坡面积,村组干部和党员基本情况,城市和农村低保、廉租房户等情况。通过调查摸底,准确了解和掌握村干部、村民的思想动态,对村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予以解决,为“村改社区”工作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村改社区建议方案范文范本篇二

此次“村改社区”的村(社区)范围是:光明村、冠山村、龙坪村、大冲村、水桥村、西门社区、冠山社区和水桥社区,共5个村3个社区。

按照平稳过渡、一村改一社区的原则,将5个村3个社区改为8个社区,“村改社区”基本规划是:

1、将龙坪村改为龙坪社区,管辖范围为龙坪村现有人口及原冠山社区在龙坪村行政区划范围内人口。即:县消防大队—环城路(以210国路为界)—小十字——教师新村—法院—羊角井范围。

2、将大冲村改为大冲社区,管辖范围为大冲村现有人口及原冠山社区在大冲村行政区划范围内人口。即:黑山—x镇政府—石头寨(不含中职校)——弘康药厂—龙凤园—大土——大冲范围。同时,将原播箕桥水泥厂片区和x北部工业园区列入大冲社区管理。

3、将冠山村改为城南社区,管辖范围为冠山村现有人口及原冠山社区在冠山村行政区划范围内人口。即:西南药都片区—新场坝片区、南门片区(以龙里中学为界)—铁龙路片区和龙里民族中学、铁龙路农贸市场片区和黔桂铁路以南的流云洞、陡坡脚和九条龙片区。

4、将光明村改为光明社区,管辖范围为光明村现有人口及原西门社区在光明村行政区划范围内人口。即:老场坝片区—西关坡和锦绣x片区——草原路片区和龙铁物流片区——砖瓦厂、大水塘范围。

5、将水桥村改为西城社区。管辖范围以新建的贵龙大道—县医院以北范围,含斗蓬山、铁厂、毛草冲、雪花啤酒、吴家庄范围。

6、保留水桥社区,管辖范围以新建的贵龙大道—县医院以南范围,含正大—三林路——龙里林场——渡假村——水桥——龙架山公园—森林溪畔范围。

7、保留西门社区。管辖范围为兴龙大道以西范围内人口。即:火车站—兴龙广场—三小以北——中职校—疾控中心——西关坡新村——大磨石——供电局——老火车站宿舍范围。

8、保留冠山社区。管辖范围为兴龙大道以东范围。即:火车站—兴龙广场—贯城河以东,包括大小十字片区—解放街片区、金龙路片区范围。

村改社区建议方案范文范本篇三

推进“城中村”改造,是落实省、市有关推进城市化进程决策、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城市整体形象、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居住坏境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市今年工作报告中承诺的十大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之一。为切实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今年上半年,睢阳区围绕如何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议题,多次组织召专项会议,研究讨论此项工作,分析我区当前“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认真查摆,寻找差距,明确重点,力争实现突破。并根据我区“城中村”改造现状制定本工作方案:

以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以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在切实保护农民根本利益、维护社会长期稳定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行政、法律手段,从管理体制、物质形态、经济组织等方面,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多种形式,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

(一)目标任务。2011年我区与市政府签订了城中村开发改造目标任务有:1、城市规划内城中村改造10个,涉及房屋征收面积115万平方米,要求安置补偿100%,开工建设率60%以上;2、城市规划区外产业集聚区村庄改造11个,涉及房屋征收面积万平方米,所占应开发改造的比例不低于50%,要求安置补偿率100%,开工建设率60%。

(二)改造重点。2011年我区依据与市政府签订的目标任务,结合我去实际,确定沿神火大道两侧的10个城中村为改造重点,兼顾华商大道、北海路、南京路等城区主要干道两侧的城中村开发改造。

神火大道两侧的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是:

1、田林村(商丘市鼎丰置业有限公司)。

2、堤湾村(佛山市顺德元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3、张吉庄村(河南信华置业投资有限公司)。

4、三里桥村(名门地产商丘有限公司)。

5、五营村(河南国商置业有限公司)。

6、小郭庄村(河南龙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7、宋路口村(广东元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8、东西乔楼村(河南省泰宏房地产有限公司)。

9、李庄村(河南省泰宏房地产有限公司)。

10、赵付庄村(河南省泰宏房地产有限公司),

目前除东西乔楼村以外都已向市城改办备案,正在准备申报相关材料,等待市城改办批复。

根据市城改办要求:三年规划内和三年规划外签订意向的项目都可以向市城改办予以备案。目前,新城、宋城、古宋、东方、文化、古城六个办事处所有签订意向的项目都已向市城改办备案,已申报项目13个,其中已批复项目3个。

(一)目前已批复的3个项目是:

1、宋城办事处田林村,占地亩,项目涉及征收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亿元。由商丘市鼎丰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现已征收完毕,等待开工建设。

2、新城办事处范庄村,占地120亩,项目涉及征收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约亿元。由商丘邦盛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现正在走征收程序,已测量完毕,正在公示。

3、新城办事处周庄村,占地亩,项目涉及征收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亿元。由河南神阳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现正在走征收程序,作前期测量。

(二)已申报市城改办的10个项目是:

1、宋城办事处小郭庄村,占地亩,项目涉及征收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亿元,由河南龙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建设。

2、宋城办事处五营村,占地亩,项目涉及征收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约亿元,由河南国商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3、宋城办事处张吉庄村,村盘占地亩,涉及征收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9亿元,由河南信华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4、宋城办事处许楼村,占地897亩,项目涉及征收面积5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7亿元,由北京华盛融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5、新城办事处李汉庄村,占地亩,项目涉及征收面积1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亿元,由商丘市新时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6、新城办事处孟庄村,占地亩,项目涉及征收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亿元,由河南利兆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7、新城办事处刘庄村,占地224亩,项目涉及征收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约亿元,由商丘市远大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8、新城办事处刘庙村,占地163亩,项目涉及征收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约亿元,由商丘荣华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9、新城办事处王楼村,占地亩,项目涉及征收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亿元,由商丘市佳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10、新城办事处宋楼·蔡庄村,占地360亩,项目涉及征收面积约3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亿元,由商丘市华泰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市城市化建设的关键之年,“城中村”改造关系到我区乃至全市的安居工程建设,关系到成千上万老百姓住房条件的改善,虽然问题很多,困难很大,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按照“一点多线全辐射”的工作思路,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寻找突破,打造一个亮点。

强力推进宋城办事处田林村改造,寻找突破口,田林村房屋现已征收完毕,房屋拆迁面积万平方米,位于神火大道路东杨楼村委会,东临银河路、南临蓬莱路、西临神火大道、北临天祥花园,占地面积亩,共257户,总人口731人,预计总投资约10亿元,由商丘市鼎丰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规划、土地手续现已办理完毕,下一步,我们还将协调土地、规划、住建、财政、调发展和改革,加快审批程序,争取尽快开工建设。

(二)克难攻坚,延伸一条主线。

以神火大道两侧城中村改造为重点,强力推进田林村、堤湾村、张吉庄村、三里桥村、五营村、小郭庄村、宋路口村、东西乔楼村、李庄村、赵付庄村等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加快申报、审批、征收进度,以上10个项目除东西乔楼村以外都已在市城改办备案,正在准备申报相关材料,等待市城改办批复。

(三)以点带线,以线引面,全面辐射。

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在神火大道两侧做足文章,以点带线,逐步延伸到华商大道、南京路、归德路、北海路等城区主要干道,最后将“城中村”改造工作在我区全面铺开。

近年来,我区“城中村”改造虽然已做了大量工作,一些局部改造项目已完成或正在实施,部分村已经拟定整村改造规划。但总体而言,我区“城中村”改造相比周边县、市,进展依然较为缓慢,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主要原因是:

(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的主体与职能尚不明确。

今年1月份xxx颁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明确了房屋征收的实施主体是县、区级以上房屋征收主管部门,完全区别于过去的房屋拆迁。过去的拆迁,是由房地产开发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进行的商业开发,拆迁户的权益往往得不到充分保障。新的条例颁布后,房屋征收的主体是政府,并且不依任何盈利为目的,既能充分保障被征收者的合法权益,又避免了在过去拆迁过程中出现的诸多不和谐因素,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确立了新的法律依据。而结合我区实际,虽然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部门已经成立(睢阳区房地产管理局是睢阳区行政区域内的房屋征收部门),但实际上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依然延续着过去的运作模式,由所辖办事处直接参与房屋的丈量、测绘等工作。房屋征收部门既不能规范地完成各项征收程序,更不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使我区的房屋征收工作陷于被动。

(二)土地“瓶颈”问题短时间内难以突破。

土地问题事关规划、征收和安置补偿等问题,涉及村民的根本利益,是各地在“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公认的“瓶颈”问题。目前,我区“城中村”涉及土地的问题依然较多。比如宅基地证问题较多、集体土地房产如何流转、村集资建设的农民新居如何明晰产权,缺乏统一的操作办法,导致确权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三)政策意见的可操作性不强。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但又没有现成的模式和完备的法规可循。大多村认为“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仍不够到位。如“容积率过低”是开发企业多次强烈反映的问题,这也关系到“城中村”改造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同样的地段,如果是开发商用于房地产开发则会获得较高的容积率,市政项目次之,“城中村”改造项目则最低。

(四)“农转居”改制遗留问题较多。

我区城中村“撤村建居”工作已实施数年,但其实是“招牌换了、户口变了、实质未变”,“城中村”在土地权属、经济组织和行政管理体制上仍较大程度地保留了农村的旧模式。“城中村”村民被“边缘化”,“建房待拆”是大多数城中村的主要特征。占据我区四分之三的“城中村”建筑密度大,居住人口密集,安置工作存在较大难度。

(一)加强领导,明确主体。

一是充分发挥区“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领导小组办公室应配置专职和专业人员,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以加强对“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指导、统筹、协调和研究。二是要进一步理顺关系,由区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与项目单位签订协议书,缴纳保证金。三是各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也要相应成立“城中村”改造工作机构,定期向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报送各种材料,由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统一指导工作,以便进一步提高改造工作指挥体系运转的效率。

(二)加强法规宣传,明确办事流程。

一是尽快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和省、市、区的政策意见并汇编成册,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在具体操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切实做到各部门协调配合,制定简洁清晰的办事流程指引,切实开辟一条“城中村”改造的绿色通道,使各改造主体能高效、顺畅地完成各项审批手续。三是按照市政府城中村改造三年规划要求,区政府有权收回项目签订框架协议半年内未动工的改造开发企业的用地资格。

(三)以人为本,处理好城市化建设与保障村民利益的关系。

居民是“城中村”改造的最直接关系者。他们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关系到改造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政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着眼于长远的社会效益,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要切实尊重村民的合理诉求,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区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配套出台有关征收安置补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措施,以利于消除村民的思想顾虑,为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做好村民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他们从大局出发,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参与“城中村”改造。

(四)加强规划引导和服务。

政府要把“城中村”改造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市发展规划范畴,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尽快研究制定全区的“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和长远规划,以形成各村编制改造规划时赖以参考的规划框架。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地域功能定位,做好各村的改造规划。

(五)完善政策配套,落实改造措施。

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或操作办法,加大宣传力度,简化办事流程,指导各城中村做好规划、报批、报建、筹资等工作。要逐步解决“农转居”改制遗留问题,为“城中村”改造扫除障碍。

(六)加大对拟改造的“城中村”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

在开展违法建设集中整治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违法建筑查处机制,始终保持对违法建筑的高压态势,确保城区改造范围内的违法建设早发现、早处理、早控制,对重大违法建设及时组织联合执法行动,为城中村改造营造优良的建设环境。

村改社区建议方案范文范本篇四

根据《_新余市委办公室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余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余办字〔20xx〕7号)文件精神要求,为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和谐富裕文明新余。经党委、行政同意,结合我校实际,就我中心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提出如下实施。

一、指导思想。

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校广泛深入地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大力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文明素质、学校文明程度和教工生活幸福指数,以确保20xx年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20xx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二、工作内容和任务。

工作内容:根据市委、市政府创建全省文明城市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创建内容主要有:廉洁高效的工作环境、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环境、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

廉政高效服务建设,促进文明规范优质服务;实施校园环境美化、亮化、绿化工程,搞好校园环境。

——一个提高:即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以“创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建设开放新余、文民新余、诚信新余”为主线,广泛深入扎实开展师生文明素质教育和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热潮。抓好全体师生的道德养成,进一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宣传教育,从倡导文明言行入手,从公共生活、本职工作和身边小事做起,进行形式多样的自我教育,引导全体师生走向自律,做到教育、实践、管理有机结合,提高师生素质,树立讲信誉、重诚诺、讲文明、树新风、倡良好形象和道德风尚,促校风不断好转。措施如下:

1、组织实施师生文明素质工程。

各科室、班级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经常性、系统性的师生文明素质教育。

2、学习宣传资料。

组织全体师生学习《市民公约》、《文明市民手册》、《市民行为规范》、《新余市创建全省文明城市知识宣传手册》等系列宣传资料。

3、开展系列宣传造势活动。

村改社区建议方案范文范本篇五

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龙盛街社区为目标,以创建和谐社区示范活动为载体,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重点,通过深化社区改革,规范社区组织,强化社区功能,活跃社区工作,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将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

创建文明和谐社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创建和谐社区的各项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始终把广大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要;必须坚持整体推进、分类指导,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一)全员参与社区建设,形成整体推进的合力。建立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充分发动社区内各类组织和驻社区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社区单位的公共服务设施向居民开放,实现全社区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流动党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规范社区居委会内部管理。营造全社会参与社区建设、关心社区事业、支持社区发展、管理社区事务的氛围,形成共同创建和谐社区的合力。

(四)提高居民素质,促进社区文明祥和。努力培育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利用社区的文化室、党员远程教育室等文化活动设施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楼院、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居民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社区文明风貌。

1、要切实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龙盛街社区创建文明和谐社区领导组,在强化组织领导的基础上,充分组织和调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创建活动。要特别注重解决创建文明和谐社区活动中与社区居民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搞好组织协调,既强调营造氛围,更强调扎实有效。

2、要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氛围。要采取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的内容,在社区形成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局面,大力宣传和谐社区创建中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弘扬热心社区事业、支持社区建设的精神,形成全社会共筑共创文明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议,引导创建活动健康发展。

(一)第一阶段:动员、宣传阶段培训阶段(20xx年3月15日-20xx年4月15日)。

1、系统学习掌握和谐社区创建标准。

2、召开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创建工作,动员社区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积极争创“和谐社区”,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上新台阶。

(二)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4月16日-9月30日)。

1、制定并分解创建任务。

2、实行例会制度,听取和解决创建中出新的问题提出对策,制定方案。

(三)第三阶段:自查、自验、总结阶段(10月1日-10月15日)。

按照《创建标准》的规定,对和谐社区达标项目,认真组织实施,做到齐抓共管,在规定的时间内使每个项目达标,实现社区的整体项目达标,达到创建和谐社区的目标和要求。

村改社区建议方案范文范本篇六

为认真搞好本社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xxx市、京口区和xx镇林改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现制定本林改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经报镇党委、政府同意,成立xx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xx,负责协调林改领导工作小组成员组织开展本村林改工作;成员:xx、xx、xx、按照各自分工,负责组织、落实本村林改工作。

二、基本情况。

本村现有农户户、人口人。其中涉改林地村民小组个、农户户、人口人,有表决权人,另有村民代表人。

本村现有集体林地面积共计亩。其中,公益林亩、经济林亩。

三、改革范围。

此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范围是本社区的集体林地、林木等。存在有争议的林地和林木权属,在争议未解决前暂不列入改革的范围。

四、改革内容。

重点开展集体林地的林权制度改革,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综合配套”为主要内容,坚持分类指导,宜统则统、宜分则分、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五、改革形式。

本村集体所有的集体林地、林木,除集体保留少量林地外,其余采取“均股均利”的形式进行改革。

六、改革方法。

采用“均股、均利”方式,将产权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各村、组要依法组建林业股份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集体林地,林权证发放到本村林业股份合作社或组,股权证发放到户,农民享受均股均利。将合同约定给集体管理林地的可分配收益不低于70%按股权(或利权分配到人,其他剩余款项用于发展本集体林业事业。

七、工作措施。

1、宣传发动。组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向群众宣讲林改的政策、目的、意义和做法,让广大群众知晓,取得支持和理解,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林改工作。

2、组织培训。加强对本社区林改工作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林改政策及林改的方法和步骤,努力提高林改工作业务素质,确保林改工作小组成员能够胜任林改各项工作。

3、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落实相关责任,各项林改工作分解落实到每一位林改小组成员,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加强对村民的指导,把需由村民参加的林改工作事项明确到户,责任落实到人。

4、保证人力。按时按量组织人员,参与搞好林权勘查做好指界认证等工作,协助林业技术人员完成林权勘查工作任务。

5、严肃纪律。按照农村有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组织村民自治,本村的所有农户必须按时参加会议,按时到林地现场配合林改技术人员搞好林权勘查工作,不得缺席。对召开会议讨论表决林改重大事项,更不得缺席,外出打工的要书面委托他人表决,以确保林改工作严格依法进行。林地界限根据不同的情况,要按照相应政策予以确定。

6、维护稳定。搞好林权纠纷排查,加大林权纠纷调处工作力度,把林权纠纷调处到点到位,确保本村纠纷不出村,维护本村安定团结。

7、保护资源。在林改过程中要明确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规定,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林权权利人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的规定,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八、其它要求。

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凡涉及本集体林地经营的项目,必须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形式,确定经营主体,或者取得经营效益。

2、本实施方案经社区居委会于年月日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并根据多数村民意愿依法制定。

3、本实施方案一式四份,村委会、镇司法所、镇林改办、区林改办各存一份。

村改社区建议方案范文范本篇七

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加快我区城乡一体化进程,政协xx区委员会对我区“城中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20**年5月下旬至7月,调研组深入到“城中村”以及居民家中,通过现场看点、听取汇报、情况介绍、座谈讨论和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城中村发展及管理工作产生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详细了解,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如何解决“城中村”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现将我区“城中村”的基本概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综合报告如下:

1、基本概况。xx区位于xx市湘江西滨,以湘江主航道为界,划江而治,区属现有86个城中村(含四个镇),农业人口228493人,耕地面积亩。如不含四镇则我区共有城中村35个,农业人口66190人,耕地面积亩。xx区的城中村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已成型的城中村,处于城市建成区内部,村集体土地基本被城市建设征用,自身发展没有太多的空间和余地,如银盆岭村、望岳村、茶场村等;二是发育型的城中村,处于城市建成区与城郊的结合部,与城市建成区紧密相连,与城市建设用地相互嵌入,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正在实施或已完成,如五星村、茶子山村、黄鹤村、青山村等;三是潜在的城中村,处于城市建成区外围,还有较多农用地,基本保留乡村特点,是城乡一体化推进的重点区域,急需进行规划控制和建设引导,如联络村、中塘村和四镇的51个村等。本次调研选取了西湖渔场、茶子山村、银盆岭村、付家洲村、岳华村和望岳村六个较典型的城中村进行了调查。

2、存在的问题。xx区城中村目前所存在着的问题有如下几类:

违章搭建多。在城市迅速扩张的过程中,村庄被高楼大厦快速包围,地价、房价、租价也水涨船高、大幅上涨,受房屋租金和拆迁补偿利益驱动,村民见缝插针,私搭乱建,诸如“填平补齐”、“新建扩建”、“接高翻建”等形式多样的违法强建、乱建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环境卫生差。城中村基本上没有围墙,无法实施封闭式的物业管理。外来租户较多,人员杂乱,环境管理较差,并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此外,各类设施薄弱,公共绿地与体育等基础设施缺乏。成为城市卫生死角,城中村的农民期望改善居住环境,问卷调查中有建议安置小区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统一规划,配套设施的同步建设。同时在回答“有关改造方案,你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时,有的人选择了“新住房的户型及周围环境”。

管理难度大。“城中村”往往缺乏统一的科学管理和规范化指导。xx市在近几年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在取得城市发展需要的土地后,基本上将“城中村”事务原封不动留给村委会自己解决。一个城市两种管理制度,城市与“城中村”各执行一套管理制度,“城中村”并没有真正纳人城市统一的管理中。因此,即使现在村委会变居委会后,他们依然执行传统的管理模式,既要负担本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又要维护本村的计划生育、社会福利、社会治安等社会管理职能。在传统的村落组织结构和管理思维下,管理难度很大。

村民期望高。xx区城中村居民因为有房屋出租等优势,家庭收入比较城市一般家庭而言,并不低。调查发现村民在回答“您家庭每月的收入”时,12人选择1000元以下,占;13人选择1000元——2000元,占;6人选择2000元—5000元,占;1人选择5000元,占3%;同时据西湖渔场干部反映,该区多数家庭的年收入往往都高过10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于改造的期望较高,并且期待在改造后能够获得比原来更高的收入。此外,对于改造中的各项费用,比如社保,城中村居民通常都希望由政府或开发商买单,而不愿意自己出钱。这也给城中村改造带来较大的难度。

遗留问题多。从调查情况看城中村普遍存在着原60号征地拆迁中遗留的规划安置地没有落实问题,安置房建设经费短缺问题,未安置农民数量仍较多的问题,另外村集体资产如何处置,村民改市民后工作出路,社保资金缺口巨大等问题如何解决都困扰和拖累着城中村改造前进的步伐。

3、改造的必要性。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要求。城中村的村民建筑常以单家独户为主,占地面积大.建筑密度高,造成了土地占有率高但利用率低的紧张局面。另外,很多城中村占据了城市的优越地带,但在综合开发上却远远落后于周边地带,这是对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人们不但注重生活环境,也很重视人文环境,城中村不仅从外观上看是城市的败笔而且内部社会治安差,人口素质低,普通市民往往不愿与之为邻,导致城中村附近的土地房屋等资产的价值也倍受影响而有所贬值。我国是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城市正从粗放的外延式扩张走向内涵式集约发展。改造城中村,盘活效率低下的城中村土地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合理改造城中村将会大大促进城市土地潜力的提高及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中村改造是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我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期。城中村的改造不同于旧城改造。宅基地、自留地、祖屋、出租屋以及各种违法建筑,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土地房屋关系。村民、集体、开发商以及全社会的利益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所以城中村问题被称为是城市化进程中最大的难题。因而,加快城中村的改造将为城市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城中村改造是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城中村村民虽然居住在城市中,但大都没有正式工作,且文化水平不高,生存技能缺乏,多靠出租屋的收入作为经济来源,部分居民整天无所事事。有的变得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待原有的拆迁补偿款用完后,将重返贫困,成为新的社会问题。另外,由于他们主要依赖于房屋出租,这样也就造成了城中村屡禁不止的违法建筑问题。同时城中村的出租屋由于散乱、容易成为藏污纳垢之地,与城市的形象格格不入,同时也影响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城中村改造是减少集体资产消耗的需要。城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还没有完全纳入城市体系,大部分城中村居民还没有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公共设施维护、村民生活补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项公共福利支出大部分由村集体经济支付,进而使得集体资产不断的被消耗。城中村改造后,集体资产会量化并且以股份制公司的形式经营、壮大,集体资产不断的增值。同时,政府再承担本身应当承担的公共福利支出,使得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减少,客观上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城中村股民的收入,提高了股民的生活水平。

城中村改造是构建和谐社会,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需要。城中村物质和社会形态存在的问题已经给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城中村与城市其他区域构成强烈反差的区域,成为社会问题的高发区。如果不及时进行改造,城中村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贫民窟。因此,对城中村的改造有利于实现城市物质形态的现代化,有利于实现城市社会管理的现代化,有利于解决城市治安、卫生和环境等社会问题,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1.政策时效性问题。在城市扩张中,对农村土地的征用往往不是一次性到位,而是分阶段进行、历时数年甚至更长,于是,在同一个村由于不同时期多次征地,导致所实施的政策不一致。有的按5号,有的按60号,有的按103号。政策的变迁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城中村改造的发展而做出的调整,是必要而合理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村在拆迁过程中使用了三种政策标准,使得按5号拆迁和按60号拆迁的村民,也期望在这次拆迁中获得103号政策待遇。

2.安置土地落实问题。总体上来看,目前的城中村改造对象往往是最具有开发价值的土地已经开发完毕,而留下的边角余地开发价值不大,不少村已经出现两安用地都难以落实的情况。如西湖街道根据60号已拆迁地应补偿的土地是320亩,已经划归街道167亩作为生产安置用地,还有153亩土地没有划归街道;茶子山村政府应划34亩生产用地没有落实;岳华村两安用地应批531亩,已批351亩,尚有179亩没有落实。

3.资金缺口问题。根据基层干部自身的初步核算,西湖街道社会保障资金需要亿元,滨湖小区改为高层建筑建设资金缺口亿元;茶子山村的拆迁补偿金,政府还拖欠亿元;银盆岭村安置房建设缺口1亿元。其中最突出的是部分城中村因为面积较小,维持现状的开发强度,也难以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要求。而要维持这种起码的城市环境标准,不仅开发商无利可图,业主也不易接受。这也使得引进开发商建设的困难加大,而且村民自身的能力有限,如果要彻底改造就需要政府大量投入。

5.拆迁问题。调查显示,的村民表示支持城中村改造。但由于“城中村”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内仍然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农村经营体制的“农村社区”,村民在“城中村”改建中害怕失去已有的既得利益,和的村民表示分别对“补偿安置的方式和标准”和“房屋拆迁后的生活来源”存在疑问,因此,对“城中村”改造抱消极态度。由于“城中村”居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村落文化环境中,对社区管理、城市观念、城市生活方式产生一种抵触情绪,阻碍了“城中村”的改造进程。相当部分“城中村”居民只看到“城中村”改造给他们带来租金收入和股份分红减少等短期利益损失,而看不到“城中村”改造给他们带来的长远好处,从而对“城中村”的改造有抵触情绪。一些村民依恋故土、怕变求安的思想和对改革后生活出路问题的诸多忧虑,使村民害怕变化,安于现状,存在对改造的恐惧,抵制甚至对抗情绪,这种思想成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巨大障碍。最重要的是“城中村”的村民害怕政府承诺不兑现。有些村庄就算同意改造,也会担心政府承诺不兑现,经济损失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农民的后顾之忧不除,阻力自然大。因此,“城中村”改造面临着村民的意愿与改造最终目的相悖的困境。

鉴于前述提出的“城中村”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建议结合“城中村”的改造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城中村改造的长效机制,稳步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

1、建立改造长效机制。随着城市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与发展,应建立健全长效的“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机制,为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建议进一步健全机构,成立“城中村”问题的长期性机构,简化办理全市“城中村”综合改造的规划、用地、拆迁及其建设手续;加强与区、村“城中村”综合改造部门的交流;对区、村“城中村”综合改造部门实施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完善“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的长效投入机制,加强对“城中村”综合改造资金的监督管理,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村民转居民后的社会保障投入。

2、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城中村改造绝非一时一地之事,而是伴随着城市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必然产物。因此,城中村改造应当树立长远的目标,在新的城市化过程中,就应当避免出现那种利用价值高的土地开发殆尽,而农民则局促于一小块土的“城中村”死角现象。这些死角现象,归根结底,终究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才能改造。这次调研给我们的启示是,我区应当加大城乡统筹规划,尽可能实现整村开发,整村改造。这样做,表现上看,初始投入较高,但最终来看,要比留下最后的死角再让政府来买单的做法,其实节约了巨大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这样做,对于各方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局。总之,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加强城乡统筹规划,用以指导我区未来的城市建设进程,这也是建设大河西先导区的重要方针。

3、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意识。目前城中村部分村民的心态不是很健康,还不能适应规范化的城市社会管理要求。他们一方面期盼拆迁,一方面期待一夜暴富;得钱可以,出钱不行;小区封闭式管理可以,出物业管理费不行。这种心态对于城中村改造的顺利开展构成严重的障碍。对此,一方面要加强村民的教育,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另一方面,也要求政府不能手软,针对极个别态度恶劣,影响很坏的典型,应当严格依据法律程序处理,避免法外妥协,从而给其他人树立坏榜样。

(二)多方筹集资金,做好土地文章,力保城中村改造顺利稳步推进。

1、加强市场引导、完善投资机制,促进政府、村集体、开发商等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格局的形成。要本着“宣传引导、注重实效、推向市场”的原则,吸引有资质、有信誉的知名大企业介入“城中村”改造,推动xx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开展。优先鼓励采取市场出让土地的方式来推进城中村改造。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相比较村集体自我改造,其资金实力雄厚,规划设计更能够满足城市建设需求,同时也减少政府的负担。鼓励村集体自身筹措资金开发或者与开发商联合开发,最大程度实现城中村改造中的农民利益。公益性拆迁则由政府负担。

2、做好土地文章,充分发掘村级土地的储备。针对所有60号承诺的两安用地尚未落实或者虽然划拨但未建设的城中村(西湖街道等),应当按照103号执行,将两安用地收回,和其他村(岳华村、望岳村等)可开发的土地一起进入市场。通过盘活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变土地利用结构,让村集体经济壮大,让老百姓受益,城中村改造才能顺利进行。

一是要靠村集体主导。在二元体制下,城中村实际与城市管理相脱节,所以确定城中村改造的主体非常重要。如果由开发商主导城中村的改造,其矛盾会变得非常尖锐,改造工作会变得非常被动。若由村集体充当改造主体,村民的障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村集体代表村民利益,改造之后村民是最大收益者,村民就会有动机参与和出谋划策,有利于改造工作的推进和项目实施的合理化,所以“坐地主体”在城中村改造中有其社会必要。

二是要靠土地资产经营。在城中村改造中,拆迁安置补偿,改造工程实施都需要资金支撑。实践证明,当前最可行的办法是利用村集体土地发展村集体经济,由政府出台政策,置换土地或变换集体土地为国有土地,用土地和房屋抵押贷款,以土地换资金的方式进行城中村改造,从土地运营中解决村民的社会保障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资金困惑,又以集体经济的收益解决村民的生存生活问题。

三是要靠完善政策保障。城中村改造完全依赖政府是不现实的,只能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土地性质变换、产权确认、拆迁安置、社会保障、审批税费、土地出让等政策,只有政策出台了,改造的主体才会变得多元化,村民的参与热情和市场的投资热情才会与日俱增。

(三)立足具体情况,稳步开展改造工作。

首先,应尽快起草、制定《xx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办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农村集体资产的法律定义。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5)接受国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及个人无偿资助的资产;。

(6)集体经济组织出资购买的股票、债券、国库券等有价证券;。

(7)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无形资产及待界定资产;。

(8)依法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其他资产。

2、明确集体资产产权量化到个人的基本原则。我们认为,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应坚持四个原则:。

一是必须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二是不能赞成农村集体资产流失或分光吃净;。

三是要照顾到社区绝大多数农民的切身利益;。

四是应尽量避免不负责任的搁置问题。

应当将集体资产产权量化到个人作为一个基本的原则。同时要对股权设置的原则、贡献股的比例与集体股的比例、收益用途以及使用主体等重大问题予以明确。

3、健全资产经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至今没有比较统一的明确的规范,因此立法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解决其性质问题。农村集体资产量化到个人为建立健全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创造了条件。股东代表大会的主要作用是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成员,批准董事会的年度预算、决算方案,以及重大投资决策。董事会的主要职责是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订公司的年度预算、决算方案,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基本管理制度,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董事长应由董事会选举产生,总经理由董事会聘用,彻底改变村党委书记兼任董事长的政企不分格局。这有利于强化集体资产营运的有效监督,减少集体资产的流失。

4、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方式。农村集体资产既不同于国有资产,也不同于城镇集体企业的资产。根据它所具有的社区性、广泛性、复杂性等特殊性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必须按照民主、公开的原则,社区全体农民参与监督管理与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代行管理相结合进行。因此,为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办法中应特别强调建立健全社区农民的四项监督管理制度:一是民主管理制度,即成员(代表)大会制度,凡涉及集体资产运营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都必须按权属关系经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二是民主决策制度。在社区内部建立主要由农民代表组成的集体资产管理机构,作为社区农民参与资产管理的日常决策机构,也是成员(代表)大会的日常机构;三是民主理财制度。在社区全体农民选出成员代表大会基础上,由成员代表选出若干名成员组成民主理财小组;四是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开制度。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明确集体资产的用途,合理设置贡献股的标准,为集体资产寻找最佳的投资途径,形成集体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其次,根据本区各村的实际情况,制定最佳的改造方案。目前,全国各地城中村改造大概有五种模式:政府统征储备模式。即由政府将“城中村”集体土地统一征收为国有土地,对城中村进行拆迁改造,对拆迁户进行妥善安置,腾出土地的收益用于弥补城中村改造支出,如我区西湖渔场可采取该种模式进行城中村改造;市场开发运作模式。即由开发商融资改造,政府主要负责编制控制性规划,对改造项目用地进行“招、拍、挂”;社区自主改造模式。即对经济条件较好,村民比较富裕的村庄(社区)由社区自行或与居民入股联营组建经济实体联营联建,政府进行指导协调,相关部门依法监管;村(企)、村(园)共建模式。即由企业园区出资对村庄进行改造,村庄腾出土地用于企业园区发展,这一模式主要用于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科技园区和生态园区附近的村庄;“土地整理”“村庄治理”“腾村换地”模式。比较适宜于离城镇和交通干线较远的地方。xx区各个城中村应该根据怎样的模式改造,要“因村制宜,在资金筹措多元化、资金利用市场化、基础设施社会化”上找出路。

最后,抓住机遇,顺应发展,推动本区城中村改造步伐。城中村的改造不仅包括前期的拆迁,还应当包括后期的小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物业管理等方面。现在已经建成的安置小区在xx区数量较大,普遍缺乏物业管理,基础设施薄弱,致使已经“村转居”的村民仍然享受不到城市小区的好处。因此,在城中村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上,政府必须向城中村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物品,但政府供给不一定必须采取政府直接向居民供给的形式。由于物业管理企业有着与业主“全天侯”接触、沟通、交流的特点,政府可以将大量的事务性的工作通过有偿委托的方式由物业管理公司完成,这样即可以在“不增人增编”的情况下把政府的基层工作做好,减轻基层领导的工作量,还可以使企业取得一定的效益,有利于创造政府、业主和物业公司共赢的局面,实现政府对基层的高效管理。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有其长期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在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过程当中,“城中村”改造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因此彻底解决“城中村”问题也将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项长期性的工作。在进一步的城市进化进程中,需要建立有效政府监管机制,加大对“城中村”改造项目招商引资活动的扶持力度,加强城市一体化管理,同时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去强调生态体,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并尊重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以最快、最优的方式进行“城中村”的改造,实现xx区、xx市乃至全国城乡结合的繁荣新局面。

村改社区建议方案范文范本篇八

此次“村改社区”的村(社区)范围是:光明村、冠山村、龙坪村、大冲村、水桥村、西门社区、冠山社区和水桥社区,共5个村3个社区。

按照平稳过渡、一村改一社区的原则,将5个村3个社区改为8个社区,“村改社区”基本规划是:

1、将龙坪村改为龙坪社区,管辖范围为龙坪村现有人口及原冠山社区在龙坪村行政区划范围内人口。即:县消防大队—环城路(以210国路为界)—小十字——教师新村—法院—羊角井范围。

2、将大冲村改为大冲社区,管辖范围为大冲村现有人口及原冠山社区在大冲村行政区划范围内人口。即:黑山—x镇政府—石头寨(不含中职校)——弘康药厂—龙凤园—大土——大冲范围。同时,将原播箕桥水泥厂片区和x北部工业园区列入大冲社区管理。

3、将冠山村改为城南社区,管辖范围为冠山村现有人口及原冠山社区在冠山村行政区划范围内人口。即:西南药都片区—新场坝片区、南门片区(以龙里中学为界)—铁龙路片区和龙里民族中学、铁龙路农贸市场片区和黔桂铁路以南的流云洞、陡坡脚和九条龙片区。

4、将光明村改为光明社区,管辖范围为光明村现有人口及原西门社区在光明村行政区划范围内人口。即:老场坝片区—西关坡和锦绣x片区——草原路片区和龙铁物流片区——砖瓦厂、大水塘范围。

5、将水桥村改为西城社区。管辖范围以新建的贵龙大道—县医院以北范围,含斗蓬山、铁厂、毛草冲、雪花啤酒、吴家庄范围。

6、保留水桥社区,管辖范围以新建的贵龙大道—县医院以南范围,含正大—三林路——龙里林场——渡假村——水桥——龙架山公园—森林溪畔范围。

7、保留西门社区。管辖范围为兴龙大道以西范围内人口。即:火车站—兴龙广场—三小以北——中职校—疾控中心——西关坡新村——大磨石——供电局——老火车站宿舍范围。

8、保留冠山社区。管辖范围为兴龙大道以东范围。即:火车站—兴龙广场—贯城河以东,包括大小十字片区—解放街片区、金龙路片区范围。

村改社区建议方案范文范本篇九

为建立和完善打击传销长效工作机制,调动基层组织及广大群众防范和打击传销的积极性,逐步压缩和铲除传销赖以生存的空间和土壤,有效遏制传销活动的蔓延,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出发,以区、镇、处、场为单位,构建防范打击传销工作机制,夯实打击传销工作基础,推动打击传销工作深入开展。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力争到20xx年底实现我市所有社区(村)无传销组织、无传销窝点、无传销人员,全面查禁传销,建立健全打击传销的长效工作机制。

(四)重点惩处传销组织者、骨干分子和利用传销非法集资、诈骗、限制人身自由、暴力抗法等违法犯罪分子。

(五)重点检查城乡结合部、出租房屋集中区域等传销活动高发区域;加强对房屋租赁的管理,加大对违法租赁房屋行为的处罚力度。

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相关规定,市政府成立潜江市打击传销活动领导小组(名单附后)。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成立相应的工作专班。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要积极协助做好打击传销工作。要形成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权责一致的打击传销组织体系。

(一)工商部门负责对打击传销工作进行组织安排、协调督办,将打击传销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打击传销工作,部署专项集中整治行动;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通信息;负责打击“拉人头”、“团队计酬”、“收取入门费”等确定为传销或涉嫌传销的行为;负责打击为传销行为提供经营场所、培训场所、货源、保管仓储等条件的行为。

(二)_门负责打击在传销中以介绍工作、从事经营活动等名义欺骗他人离开居住地非法聚集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传销行为以及涉嫌犯罪的传销行为。

(三)各区、镇、处、场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组织专班加强对打击传销工作的领导、督办、协调。

(四)各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要加强民宅房屋出租的管理,尤其是园林城区所属社区居委会要对房屋出租户逐户登记排查,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日常监督管理,发现非法聚集涉嫌传销活动的要及时报告工商、_门。

村改社区建议方案范文范本篇十

根据中市街道办事处召开的“村改社区”会议精神及要求,现就做好坎河村“村改社区”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以加快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围绕深化城乡户籍管理一元化配套改革,严格按程序搞好“村改社区”工作,加快建立健全与城市化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促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二、工作原则。

具体工作中,要认真把握以下原则:坚持依法办事,规范操作。要精心组织,严格程序,确保工作的合法性。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从服务居民的宗旨出发,认真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充分尊重民意民愿,实现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坚持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既要大胆实践推进,又要坚持实事求是,从村情实际出发,科学把握工作推进的力度、速度,确保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

三、方法步骤。

(一)准备阶段。

1、成立机构。成立坎河村“村改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干部和部分村民代表组成专门工作班子集中办公,具体负责“村改社区”的日常工作。

2、宣传引导。村召开村“两委”会议和“两委”扩大会议,并利用张贴标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村改社区”工作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村改社区”工作的意义、有关法规、政策等,提高群众对“村改社区”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信心,为全面铺开“村改社区”工作营造一个稳定的社会氛围。

3、调查摸底,制定方案。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村的实际,制定出具体的“村改社区”工作实施方案,并提交村民会议表决通过。

(二)实施阶段。

1.召开“村改社区”工作动员大会。按照上级的总体安排,结合本村的实际和工作计划,开好“村改社区”工作动员大会,传达有关文件精神,部署具体工作。

3.成立居委会领导班子和相应组织。“村改社区”后,具体名称待上级核准后再定,原村两委成员自然过渡为居委会两委成员,待任期届满后依法按程序换届。

4.建章立制。“村改社区”后,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并公布上墙;居委会亦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和群众的意愿制定居规民约和居民自治章程。同时,建立相应的组织和服务体系,规范提升居委会管理服务水平。

(三)总结验收阶段。

对“村改社区”后的各项工作搞好规范完善。

四、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坚持依法办事,严格按程序操作。“村改社区”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必须严格程序,认真操作。从准备工作到全面铺开,都要严格把关,一环紧扣一环。既要掌握政策,严格程序,又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坚持上下结合,稳步推进。

(二)保持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确保“村改社区”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村改社区”过程中,要注意稳定干部队伍,村“两委”班子成员暂不调整变动,确需调整的可在以后换届时依法按程序进行。

(三)切实加强领导,为“村改社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村改社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工作人员要全面掌握情况,及时汇报,发现问题认真加以解决,确保“村改社区”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坚持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的原则”。关于集体资产处置、土地管理、计划生育、户籍管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等问题,要严格按上级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本村实际采取灵活的改革方式,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确保社会稳定。

2012年7月30日。

村改社区建议方案范文范本篇十一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及就业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城市社区工作的范围日益扩大。为提高城市化水平,进一步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根据有关规定,现结合街道实际,就推进“村改居”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推进“村改居”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省、市委全会精神,按照“政府推动、尊重民意、依法有序、因地制宜、风险可控”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村改居”工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村改居”工作中的每项决策都是重大的村务活动,涉及每个村民的切身利益,要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坚决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二)坚持让利于民的原则。在确保原村集体资产权属不变的基础上,统筹处理好村民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主动让利于民,确保“村改居”后原村民享有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村改居”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各村情况不尽相同,经研究我街道确定林庄、戴湾、赵府3个村先行开展“村改居”工作。

三、“村改居”的工作程序。

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对具备条件的村按下列步骤进行。

1、街道办事处研究提出“村改居”申请;

2、召开村党党总支委员会议和村“两委”会议,对“村改居”的方案进行讨论;

3、召开村民会议表决通过“村改居”等相关工作方案。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或者本村2/3以上的户代表参加,村民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半数以上通过。

5、经市政府批准同意的“村改居”方案,由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

四、时间安排与步骤。

我街道“村改居”工作的时间安排是从2017年6月下旬开始,至9月中旬结束,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2017年6月20日前)。

1、召开“村改居”工作动员大会。按照市“村改居”工作总体安排,结合街道“村改居”工作计划,开好“村改居”工作动员大会,传达上级有关精神,部署安排“村改居”具体工作。

2、宣传引导。加大对推进“村改居”工作的宣传力度,各村要设置专题宣传栏,重点宣传“村改居”工作的重要意义、有关法规政策,提高村民对“村改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意识、增强信心,为顺利推进“村改居”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调查研究。各村通过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动员会,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摸清实情,了解掌握民意,认真讨论研究“村改居”工作方案。重点对村集体资产处置、“村改居”后工作模式、资产运营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为顺利推进“村改居”工作做好准备。

4、制定方案。各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村(组)情,因村制宜,科学制定具体的推进“村改居”工作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7年6月21日—9月10日)。

1、开展清产核资。

各村成立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在村民广泛监督参与下,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改制村的村(组)两级集体资产分类别、性质进行清理、核定和评估,清产核资的结果及时向村民公布。

2、妥善处置集体资产。

按照“依据法律、尊重历史、公平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以村民的户籍、承包责任田、享受集体分配和履行村民义务等实际情况为基本依据,召开村民会议界定资产所有人资格并张榜公布。资产处置方式宜分则分,宜股则股,兼顾好村民的长远利益和目前利益,确保“村改居”后的原村民享有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建立社区建制与管理模式。

一是实行一村改一社区。按照一村改一社区以及平稳过渡的原则,经市政府批复后,“村改居”的村,撤销原村民委员会的建制,改设社区居民委员会。新社区冠名要充分尊重原住居民意见,具体名称经市民政局核准、市政府批复后,由街道办事处依法办理挂牌。二是按社区模式运行。新成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地域原则上不变,原选举产生的村党组织、村委会和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可直接过渡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监督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直接过渡为社区居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大会直接过渡为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三是强化社会公共服务。加大对“村改居”后的社区服务场所建设,方便居民办事,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社保体系建设,使“村改居”社区居民全面享受城市居民待遇,实现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改制后的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干部补贴与城市社区同步,改建的社区居委会届满后,与老社区同步统一换届。

(三)检查验收和总结阶段(2017年9月11日—9月15日)。

1、做好“村改居”工作总结,对改制中的有关文件、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存档。

2、开展对“村改居”工作的自查自纠。对在“村改居”工作中的不规范问题要及时纠正,完善提高,确保依法有效的做好“村改居”工作。

3、对各村推进“村改居”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街道成立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卞齐国任组长,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村改居”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街道组织室,负责街道“村改居”各项工作的落实。街道派驻村工作组,各村也要及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凝聚各方力量,积极引导村民广泛参与,确保“村改居”工作圆满完成。

(二)做好统筹协调。“村改居”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各村“两委”班子要统一认识、明确职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确保“村改居”工作顺利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具体实际,关键环节要认真细致,程序要依法规范操作,要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

(三)严肃工作纪律。各村要建立健全“村改居”全过程的资料档案,专人保管,对利用“村改居”工作制造事端、煽动群众闹事的党员干部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要严肃财经纪律,严禁以各种手段侵吞集体资产,严禁违规调度资金,转移资产,私分钱物,严禁借款、担保等举债行为;严禁挪用、侵占集体资产;有上述行为的,视情节依法处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